[-1]註梵網經卷下
佛言佛子佛滅度後。
於惡世中。
正當像末五濁盛時。
若見外道。
癡狂無識憎嫉佛法作此惡也。
一切惡人。
十惡之人。
劫賊。
亦即惡人以劫盜增復名此也。
賣佛菩薩父母形像。
佛菩薩出世父母亦有賣生身父母。
販賣經律。
此事極多。
販賣比丘比丘尼。
前即形像此賣活人。
亦賣發心菩薩。
初始發心求佛遇此惡黨被賣。
或為官使。
欠負官物賣錢納官。
與一切人作奴婢者。
指定所賣之人有所屬也。
而菩薩見是事[A1]已。
見前賣聖像凡人事。
應生慈心。
憫彼被賣必受憂苦。
方便救護。
巧言善化正賣時與救欲賣時即護。
處處教化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丘比丘尼發心菩薩一切經律。
明所教護。
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違禁結罪。
若佛子不得稸刀仗弓箭。
前誡畜故此誡稸而賣之無重答失。
販賣輕秤小㪷因官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
家產。
長養猫。
家猫。
狸。
野狸。
猪狗。
此所諸法招人誹謗譏嫌非律儀故能養所養各當半罪。
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惡心故。
二不善心。
觀一切男女等鬪。
男女可作四用。
軍陣兵將劫賊等鬪。
等角勝競力相馳併命不一上戒眼觀。
亦不得聽吹貝。
螺貝之聲。
皷。
鳴也動也動之即鳴。
角。
形曲似角。
琴。
七絃。
瑟。
二十五絃。
箏。
似琴十三絃。
笛。
一孔。
箜篌。
二十四絃。
歌。
唱歌之聲。
噭。
吹噭子也。
伎。
藝也。
樂之聲。
但是總名色聲二境偏增故爾。
不得摴蒱。
謂四數叶。
圍棊。
堯君以教愚子。
波羅塞戲。
西國兵戲謂二人各布二十餘象或馬於局遠所爭得要路以為勝。
彈棊。
以石為局玉等為面隆其四隅宮人士女多分為之。
六愽。
即雙陸是。
拍毬。
謂此以毬或築或拍或䞶或上或下而戲弄也。
擲石。
謂以大石或拖或擲而為戲弄俗謂之拖堵也。
投壺。
壺頸高一尺二寸腹脩五寸用籌十二隻象十二月三步外投之名投壺。
牽道八道。
八劃為道以棊子等隨道而行故名牽道即八道也。
行城。
以行城之法式即小兒之戲也。
爪鏡。
元用一鏡後以藥塗手爪作法呪鏡鏡中便見吉凶等[1]中。
蓍。
式之反。
草。
出自東南卑濕之地若於龜殻內生者其草有靈此草生處上有浮雲。
楊枝。
五月五日午時至柳樹下仰觀有折者柳枝刻作人形置於靜室祭之呪之有靈問之知人休咎也。
鉢盂。
非僧用者鉢謂器也盂者盤也以呪其器術聽人言知吉凶事。
髑髏。
以此卜筮能知吉凶欲求財利便呪之令彼人心動等。
而作卜筮。
於上四事不轉唯屬第五灼龜曰卜揲蓍曰筮揲蓍草者卜法也及鏡卜筮此方有之楊柳等卜西國有也。
不得作盜賊使命。
此有一十七件惡枝術凡俗外道惡人所作佛制不作以闕二利。
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同事化生餘皆得罪。
若佛子護持禁戒。
心常護助執正住持禁制過失謹節防惡。
行住坐臥。
四威儀也。
日夜六時。
晝夜分各三時。
讀。
依本。
誦。
背本。
是戒。
指此菩薩戒也。
猶如金剛。
持心堅固不可壞故。
如帶持浮囊欲渡大海。
涅槃經廣。
如草繫比丘。
莊嚴論廣。
常生大乘善信。
信大乘教理行果故。
自知我是未成之佛。
由信大乘始是大性當必成佛。
諸佛是[A2]已成之佛。
[A3]已依教解理修行證大果故。
發菩提心。
既信[A4]已成當成自欲當成必須要發大菩提心。
念念不去心。
不退。
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
小能障大邪能障正。
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應發一切願。
總勑佛子常應發願也從因至果眾行既廣其願非一此總標也。
孝順父母。
一願。
師僧。
二願。
三寶。
三願孝順二字貫此。
願得好師同學。
四願。
善友知識。
五願願得好三字貫之。
常教我大乘經律。
六願於上加一願字。
十發趣。
七[1]賢。
十長養。
八願。
十金剛。
九願。
十地。
十願。
使我開解如法修行。
釋上四十心也。
堅持佛戒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
一切佛子常應發是十種大願心心無退。
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違制得罪。
若佛子發十大願[A5]已。
發前十戒願卑。
持佛禁戒。
持戒為因行發願為緣助行願相扶得佛果報。
作是願言。
標願言也下正發願辭也。
寧以此身投熾燃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
諸佛經律皆說斷婬作即毀經律不婬即不毀。
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復作是願。
異前願外別復作願。
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迊纏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淨信施名衣故獲得皮膚清淨猶如金色今既破戒不生上福不受信施故願云爾。
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䥫丸及大流猛火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飲食。
淨信施食獲得長壽辯才安樂妙色雄力勇健無不具足施飲獲得永離一切煩惱渴愛無不具足口離四失能生是福今既口犯四過願爾。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猛火羅網熱䥫地上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種床座。
淨信床敷臥具本祈超凡之勝位自犯身業三[A6]僭不能生他勝福故願爾也。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矛㓨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醫藥。
施病醫藥當得無老病死圓滿甘露不死妙藥無不具足今既身犯三過此福不生故願云爾。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䥫鑊經百千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
由以舍宅房屋施故當得與諸眾生為舍為宅為救為歸為州為趣無不具足園林田地施故獲得靜慮解脫三摩地故今則身三不善如上勝福難生故願云爾。
復作是願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禮拜。
折身伏意敬禮三尊能感正報無見頂相之福自身三過俱行此福難生故願云爾。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䥫刀矛挑其兩目終不以破戒之心視他好色。
由以種種妙好資具施故感得圓滿一切菩提分法無不具足今此破戒視他施主所施塵色此福不生故立願爾。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䥫錐徧劖㓨耳根經一劫二劫終不以破戒之心聽好音聲。
施種種音樂讚詠三寶妙好之聲獲得如來天耳能[1]開一切微妙之聲今自破戒此福不生故願云爾。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破戒之心貪嗅諸香。
施塗香末香故當得淨戒多聞諸三摩地塗香聖行故當得徧體香潔妙香聖行故今以自心破戒聖行功德難生故立願爾。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淨食。
今[A7]但取五塵中舌所甞味異前第三佛言施上味者當感得甘露上味大大夫相於一切味中常得最上第一義味今者破戒上味之福不生故立願爾。
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碎其身終不以破戒之心貪著好觸。
即五塵中觸境也上妙可意適悅稱心故名好觸即衣服臥具飲食湯藥等物施此福生並如上說今者破戒福利難生故立願爾。
復作是願願一切眾生悉得成佛。
第十三願普利無邊法界眾生總願成就無上菩提。
而菩薩若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違制結罪一切菩薩總須發上十三願也。
若佛子常應二時。
春秋二時。
頭陀。
正云杜多此云除棄有十二種頭陀行一一皆十種功德勝用如十二頭陀經說且常坐十種者一不貪身樂二不貪睡眠樂三不貪臥具樂四無臥時勝著席苦五不隨身欲六易得坐禪七易讀誦經典八少睡眠蓋九身輕易起十求座臥具衣服心薄。
冬夏坐禪。
極寒熱時不出又夏多蟲蟻恐傷物命。
結夏安居。
修道求聖結夏文廣。
常用楊枝。
亦名齒木此下列十八事。
澡豆。
能去垢淨口淨手。
三衣。
五條七條大衣福田之衣常須隨身。
瓶。
梵語君遲此云淨瓶盛水淨手。
鉢。
具云鉢多羅此云應量器。
坐具。
正敷坐兼禮佛。
鍚杖。
束心不亂止虎等難。
香爐。
用焚信香。
漉水囊。
即濾水羅恐食蟲故。
手巾。
拭手巾拭脚巾觸淨別也。
刀子。
刀長四寸割甲裁衣等用。
火鐆。
火鏡也以銅為之仰日得火焚香造食等。
鑷子。
拔刺除毛。
繩床。
隨處坐禪修觀止息。
經。
要察佛意攝心除亂。
律。
知持犯軌則理應有論詮慧學故。
佛像。
觀像擬知真佛。
菩薩像。
常觀先進為良友故此十八物並具頭陀進道之緣須常隨身。
而菩薩行頭陀時。
牒前二時。
及遊方時。
遊禮學問之時。
行來。
必有行去。
百里千里。
舉此二數影顯餘遠近來去皆用是物。
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
此指遊方時也。
頭陀者。
此下定二時隨身也。
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
然佛菩薩經律論更不定時常要隨身。
如鳥二翼。
喻時及物鳥無翼而不能高飛菩薩虧此莫可遊行。
若布薩日。
如有鬪諍比丘來佛令增減說戒若知十四日來十三日前說若知十五日來十四說或不說或隨何日諍滅即說。
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應誦諸佛法戒若誦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坐聽者下坐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
梵語布薩此云淨住或唯言淨由懺悔[A8]己身器清淨住或云長養長養淨心或云和合大眾和合同佛事故若四人[A9]已上作白說戒若三人各各脩儀更牙云二大德一心念今僧十五日說戒我某甲清淨若二人相向彼此如上若一人心念口言今僧十五日說戒我某甲清淨上各三說。
結夏安居一一如法。
結前安居文也。
若頭陀時。
菩薩修十二種頭陀行時。
莫入難處。
此總標難處。
若國難惡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獅子虎狼水火風難及以劫賊道路毒虵。
此別列八難也。
一切難處悉不得入。
結上八處。
若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諸難處皆不得入。
遊方不入夏坐不入。
若故入者犯輕垢罪。
違制得罪。
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
既稱佛子須知正法禮法次第應合如法此總標次第也。
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
此正明次第也。
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
別示菩薩但依四眾軌儀各自次第不容雜亂坐也。
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兵奴之法。
外道愚戇實昧禮儀兵奴兇劣難辨尊卑故無次第。
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
佛法有規故依次第結自正也。
而菩薩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違禁得罪。
若佛子常應教化。
自能進善損能化生是名菩薩。
一切眾生。
是所化也。
建立僧坊。
安僧之所。
山林園田立作佛塔。
行道之處。
冬夏安居坐禪處所。
深房靜室離喧雜所。
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
[A10]但是進修道行之處總應修崇令其清雅。
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
怨親無二。
講說大乘經律。
此明菩薩正所行事也菩薩大根故講說大乘也。
若疾病。
一切眾生有疾病時應為講經律救之。
國難賊難。
同上救之。
父母兄弟和尚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一切齋會求福。
初亡滅日或每歲亡日即忌辰日及字超初二七日也乃至字超四五六三个七日也問但為亡者講經即得何須七日答中有身七日一度命終要經福資疾受生故故云爾也。
行來治生。
即養活義以求利者多為養活命故。
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難。
五難生時。
亦讀誦講說此經律。
一一令讀誦講此戒經經即是律也。
乃至一切罪報。
總攝輕重總講此經。
三惡。
即是三塗。
七逆。
業障。
八難杻械枷鏁繫縛其身。
並是報障。
多婬多瞋多愚癡。
是煩惱障。
多疾病。
報障。
皆應讀誦講說此經律。
如是三障亦講此經能滅除也。
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違禁結罪。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壇品中當廣說。
結勸指廣。
佛言佛子與人受戒時。
指受戒機求受戒時。
不得揀擇。
佛誠能授慈心普濟。
一切。
此總標舉所揀。
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
此別示戒器有一十七類但要解語領納文旨方堪受戒若不解語非戒器也。
應教身所著袈裟。
此不正色出家人受戒也。
皆使壞色。
壞本白色違愛心故。
與道相應。
與所修道行相稱須衣色儋捨於情愛。
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
正明壞色衣也。
身所著衣一切染色。
除袈裟外餘一切衣亦壞本白色白色外餘色皆名壞色壞本白色。
若一切國土中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有異。
不論何方國土但色異俗服便得。
若欲受戒時。
標告戒師有求戒人欲於師所求受戒時。
師應問言。
戒師問彼。
汝現身不作七逆罪耶。
以過去久遠不知故只問現有七逆重障故非戒器將欲受戒先問其罪。
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
誡能授戒師也。
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
此列七逆罪也。
若具七遮即現身不得戒。
結不應受之所以也。
餘一切人盡得受戒。
除七逆外餘解師語可得受戒。
出家人法。
儀軌法則。
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
出家法則。
六親不敬。
亦是不禮拜義。
鬼神不禮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
但字下結成須得與受戒而無擇也。
而菩薩法師以惡心瞋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
利人之初信心為本信為入法之初基超聖道之元首故。
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
此牒定能教之人也。
見欲受戒人。
見有來求受戒之人。
應教請二師。
教求受戒人請。
和尚。
即釋迦如來不可見師。
阿闍梨。
即我身是可見師也。
二師應問言。
即前和尚阿闍梨第二師問也若佛在世即佛菩薩為六師今佛滅後可應問言傳戒師為和尚羯磨師為阿闍梨擬其經中通六師也。
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師不應與受戒無七遮者得與受戒。
此問遮罪法也。
若有犯十重者。
十波羅夷罪也。
應教懺悔。
重罪在身必障聖道使令懺悔。
在佛菩薩形像前。
此教授師教知軌儀對聖像前至誠懇惻悔過自責。
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
懺悔行相也由誦戒故憶知罪相也。
苦到。
苦切至到。
禮三世千佛。
恭敬䖍心禮拜三劫三千佛也。
得見好相。
此總言也即吉祥善相。
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
此是懺悔時限也各自障有厚薄遠近不等。
要見好相。
但要見相為限。
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
明所見相相有多般如餘經辯。
便得滅罪。
以障盡故相現得滅罪也。
若無好相。
戒無形狀無相不知故此云爾。
雖懺無益。
戒由相表無相不能表戒圓故。
是人現身亦不得戒。
不得舊戒圓也。
而得增受戒。
但令戒加增益資長未得圓滿無相表戒重受方圓。
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罪滅。
但對一人於佛像前當面陳白比丘某甲我犯某罪今向大德懺悔惟願哀憫憶我我清淨故滅三說前僧告云汝自深悔後莫重犯答云何可爾。
不同七遮。
反釋前七遮罪相表亦滅故言不同應更云亦不同十重。
而教誡師。
佛告命能教之師也。
於是法中。
於前三類輕重罪相法中。
一一好解。
了知重輕知輕有相無相罪滅不滅稱法所詮如法實了故名好解也。
若不解大乘經律。
此牒迷教。
若輕若重是非之相。
於前七遮十重四十八輕不了知故。
不解第一義諦。
不知所詮真勝諦理。
習種性。
十信。
長養性。
攝十住十行也。
性種性不可壞性。
十迴向位。
道種性。
十地。
正法性。
佛位不解五位伏斷行相。
其中多少觀行。
於五位中明行多少。
出入十禪支。
四禪十八支不雜但十支尋伺喜樂定內淨捨念慧中受不了出定入定四禪各具支多少。
一切行法。
不知一切觀行進趣法則。
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總結五位十支法中不解得故。
而菩薩為利養故。
貪利。
為名聞故。
詐言能解。
惡求。
非理強求。
多求。
求之無厭。
貪利弟子。
貪著有名利者弟子。
而詐現解一切經律。
內實無知外現解相。
是自欺詐。
自隱覆心知自不解。
亦欺詐他人。
無解誑他是欺他人。
故與人授戒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
雖有大姓以未發大心亦未信大戒。
外道惡人前。
毀謗大乘。
說此千佛大戒。
千華上佛或三世三千佛皆說此戒。
邪見人前亦不得說。
亦謗。
除國王。
以王有損益佛法之力要說須說。
餘一切不得說。
凡常之人者不為說大臣要說亦可為說有力諫王損益佛法。
是惡人輩不受佛戒。
此句貫下。
名為畜生。
愚甚如畜。
生生不見三寶。
當必墮落不見又不奉見如不見故。
如木石無心。
不知業果責如彼也。
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
釋成不說有八所以即八句經也。
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
理實此戒十方三世塵沙諸佛[A11]已說當說今說就近且言七也。
犯輕垢罪。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
明毀戒者人也。
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
如分一毛為百千分處即損施主一分福喻鹹鹵地雖下種子不生苗實。
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
持戒之福七分之中王得二分今既破戒無福稅王地行飲水以輸王稅。
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
無戒受施無福與他如盜他物。
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脚跡。
戒圓神護破戒神怒。
一切世人皆罵言佛法中賊。
一切諸天龍神有天眼者見犯戒比丘來時云賊來去時云賊去至。
一切眾生眼不欲見。
通人天等皆不欲見。
犯戒之人畜生無異。
呵同畜生但念所食癡無識覺。
木頭無異。
復似木石頑礙無知。
若故毀正戒者。
隨犯於一輕重正戒。
犯輕垢罪。
故毀招罪摧身。
若佛子常應一心。
佛子修善不容怠慢進善無雜修心無間。
受持。
受領其文攝持不忘。
讀誦。
依本曰讀背本曰誦。
大乘經律。
二利大行。
剝皮為紙㓨血為墨以髓為水折骨為筆書寫佛戒。
但表至重不一身命護持佛戒未必用被堪書佛戒。
木皮。
桑皮等紙。
穀紙。
即楮構也。
絹素竹帛。
烝竹拍破舒展如紙。
亦應悉書持。
此正可用書之。
常以七寶無價香花一切雜寶為箱囊盛經律卷。
嚴持佛戒。
若不如法供養者。
依上說故名如法今不如法故當其罪。
犯輕垢罪。
違制之罪。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
悲若不生無以化物。
若入一切城邑舍宅。
行化之處。
見一切眾生。
自修大行所化之生通五乘也。
應當唱言汝等眾生盡應受。
正勸令受雖非皆受願心普化令受又令知戒堪可受故。
三歸十戒。
固此漸化令受餘戒是大乘戒之因。
若見牛馬猪羊一切畜生。
不解人語不能發心但約菩薩悲心平等故作是說或有一類龍等或依劫初近從人天中來皆作人言。
應心念口言。
心發悲念如念啟言意在警覺作遠因緣。
汝是畜生發菩提心。
法句經說有五百獼猴效羅漢立塔旦夕禮拜時遇山水一時漂沒即生忉利天上等五百白兔亦爾皆是畜生發菩提心也。
而菩薩入一切處山川林野皆使一切眾生發菩提心。
此明所化處也。
是菩薩若不發教化眾生心者。
不化發心利他行闕。
犯輕垢罪。
若佛子常行教化。
依教行化令生進達修斷理趣。
起大悲心。
悲心不起化行難生化行因也。
入檀越。
修施度家。
貴人家。
公卿高貴之家。
一切眾中。
二眾四眾八部之眾是說法處。
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白衣眾前高座上坐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
此示說法之儀。
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華供養四眾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
說聽恭謹之事也。
如事火婆羅門。
如三迦葉日日三時禮事火神。
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
唯明口業亦兼身意。
犯輕垢罪。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
信心是受戒之因若無信心必不肯受。
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
此之七類並是信心受佛戒人。
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
即恃貴破法也若四部眾自雖無力制法憑託前三亦自破法前三唯能制後四通能所制所制事如經。
是破三寶之罪而菩薩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除制惡人出家造像賣等餘結破三寶罪也。
若佛子不以好心出家。
好者善也不善即三毒也三中貪增也。
而為名聞利養。
正是惡心所為也要自身招高上之名得利養故。
於國王百官前說七佛法戒。
來名比丘向於王臣說於輕重戒條今彼王臣知解言彼比丘所犯而治罰之。
橫與。
佛教比丘犯戒只令懺悔令依王法條治故云橫與。
比丘比丘尼菩薩弟子。
此兼在家。
作繫縛事。
因令報持箠縛或因退道。
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
七夢經說獅子死經多日眾獸猶生怖畏等不敢近多日之後身中自生其蟲食盡獅子肉也。
非外道天魔能破壞。
以合歸元本破法戒之人所得罪故以佛出世外道歸伏猶如獅子遊行無畏眾獸潛伏如來滅後所遺教法如獅子死後之身多日眾獸怖畏不敢近喻佛正法一千七百年內外道天魔無能毀壞多日後獅子身中生蟲自食獅子肉盡者喻一千七百年後佛弟子破戒惡行自破佛教也非魔道能破故。
若受佛戒者。
此牒定受戒人。
應護佛戒。
受佛戒稱佛子依教奉行須護佛戒。
如念一子。
如慈父母思念一子念念常憶。
如事父母。
如孝順之子事養父母心心不離。
而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佛戒時如三百矛㓨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百劫而不用聞一惡言破佛戒之聲。
此喻成護戒之心也。
而況自破佛戒。
但聞破戒之聲尚痛不可豈況自破寧不心切。
教人破法因緣。
二利不行[A12]已是其過今行二破故當重罪也。
亦無孝順之心。
由破法故因壞三寶壞三寶故殃累父母。
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結歸破法之罪。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結數勸持。
諸佛子是四十八輕戒汝等受持過去諸菩薩[A13]已學未來諸菩薩當學現在諸菩薩今學。
此結勸修學也。
諸佛子諦聽。
此下結勸流通也佛說如是十重四十八輕戒訖佛告當機三賢之眾專心奉行故令諦聽。
此十重四十八輕戒。
牒前所說戒條之數。
三世諸佛。
非指三劫名為三世也過去無邊未來無盡及現在世皆同誦也故下云。
[A14]已誦當誦今誦我今亦如是誦。
我今釋迦佛與諸佛誦同。
汝等一切大眾。
總標指告現前眾等。
若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
此別列七類也。
受持菩薩戒者。
於七類中有不曾受不在流通此戒之數。
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
護持最勝此十法行中五行也。
佛性常住戒卷。
由受持讀誦戒卷方能證得佛性常住真理又以戒卷能詮顯佛性常住真理佛性即常住佛性常住之戒卷。
流通三世一切眾生。
由前受持展轉傳受故通三世。
化化不絕。
燈燈不盡。
得見千佛。
由受持戒得入二地得見千華臺上盧舍那佛千華臺上一千个大化身佛又因持戒得見三劫三千佛經總言故。
佛佛授手。
佛以慈悲垂於教手眾生發心以信為手二手相契引出眾生眾生成佛復化眾生眾生又成又化生故故云佛佛授手也。
世世不墮惡道八難。
持戒心善。
常生人道天中。
由持戒力近生人天三賢十地究竟成佛。
我今在此樹下。
小化身釋迦佛在此菩提樹下坐宣說此戒。
略開。
此心地法門一品經又如不可說法門中一毛頭許。
七佛法戒。
據近且言。
汝等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
此明大眾信受奉行。
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
此明懸指廣文也此經序云此經本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今指在彼中天王品說也。
三千學士時坐聽者。
疏指三千登地聽者地前又三千[A15]已學現學聽者未學今什誦戒有三千學士隨誦便云三千學士此下譯主助勸結歡流通分二初長行後偈頌此初譯主敘自學徒喜躍受持也羅什和尚誦此心地法門品時於草堂中有三千學士於法師處受學所譯經律論故今聞法師誦此心地戒品從來未聞剏聞深奇故皆生喜。
聞佛自誦。
即三千學士親聞法師口自誦出佛性戒經略文也。
心心頂戴喜躍受持。
三千人各各頂受頂禮戴仰情歡足躍領納文旨不遺不忘念念相續表其殷極。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
此是羅什誦出此經時依彼廣部略敘綱要別誦此等經文助前本文更光其美勸進[1]流此上一段重結前云爾時釋迦牟尼佛從蓮華臺藏世界而沒還本源世界閻浮提樹下說本源蓮華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
結釋前文其餘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無二無別也。
從摩醯首羅天王宮。
結前文云從體性虗空華光三昧出出[A16]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乃至第十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源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至此道樹下。
結前文云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等。
十住處說法品。
結前文云坐金剛千光王座說十世界海乃至摩醯首羅宮說心地法門品。
為一切菩薩不可說大眾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是。
結指前文為此地上一切眾生凡夫癡暗之人說此心地法門等結文雖少結前大綱總結盡也。
千百億世界。
指前大小化身說法化生處也。
蓮華藏世界。
指前舍那說法處也。
微塵世界。
前二類世界數者微塵數。
一切佛心藏。
指前五十四心能攝佛德。
地藏。
指前十地出生佛位功德萬善。
戒藏。
即前十重戒四十八輕戒包納賢聖位無漏功德也。
無量行願藏。
指前十長養等六度萬行四弘誓願。
因果佛性常住藏。
因即六度果即三身行佛性相續不斷也理佛性凝然常住皆通因果皆有含藏出生義。
如如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
以三世佛所說皆同故云如如竟者畢義千百億佛各為本界眾生說是心地法門品皆[A17]已了也。
千百億世界中一切眾生受持歡喜奉行。
總指彼界所化眾生各各聞上心地法門[A18]已總皆受持修學一切歡喜奉行前文但是正聞十重四十八輕戒所以歡喜今此感荷聞一品經總徹所以歡喜非重沓也。
若廣開心。
五十四心。
地。
十地。
相相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說。
相謂體相行相狀相從初發心資粮加行等五位次第各有體行狀相不同上說未盡故指彼說。
即明慧之人即境決定識別是非揀擇勝劣有大功力。
由前忍慧強方能奉持如是十重戒法四十八輕戒法。
由前明人從初受持如是戒法乃至十地[A19]已來雖未成佛道安徐獲得五種功德勝利。
由持戒淨順稱佛心常垂護念魔不得便感諸佛護念利也。
自知戒圓必生善道得見諸佛故命終時具戒心喜利也。
善友同生利也。
由持戒故眾善皆生功德圓滿能到彼岸故云戒度度者越也戒德成就利也。
由今現在世持戒故後世持戒世世生生性戒成就彼後生中設不遇善友亦有自然性戒能離諸惡戒生福慧利也。
依於此戒得成為佛故此戒品是佛行處。
勸有智者思因此戒得佛。
諸外道類。
凡夫。
此等不信十重四十八輕戒法。
定性二乘樂入無餘取諸寂滅。
此等無性不堪聞是戒法故非下種也種性雖非新生然因此戒增長。
四智種子至加行位將生無漏名菩提芽入見道[A20]已初無漏生名菩提苗至解脫道名菩提果今此取苗。
即菩提果成自受用身光智光內外俱照。
以此二句成上四句之文也若人欲成佛果要觀諸法實相實相即真性也。
讚法身離四相。
表法身離斷常二執。
法性平等物物皆遍故云不一凝湛真常體性無差故亦不異。
既本無來何時有去。
指前能觀心於所觀真實相專一不散故。
更須廣修六度萬行方能圓證。
二利行也。
此遮頓成佛故於五位中次第修學也。
於曾學戒定慧者於未曾學戒定慧者今雖未學有大乘性[1]常必學故。
勿謂未學而生慢想。
心無分別住正等觀。
此云大乘菩薩行者無分別心離怨親想也。
佛性論云戲論有三種一貪愛二我慢三諸見如來滅之[A21]已盡故三為根本。
三種戲論因由持戒觀證真理皆總滅盡。
此云正智即般若異名也。
諸佛智慧皆從真淨法界流出。
是故二字因前文起因前持戒觀真得智成佛故勸佛子。
觀前證果非從懈怠生故。
知前佛果因持戒得故勸精進護戒如明珠即如意珠也。
此三世同學也。
顯無有不持此戒得成佛者也。
聖謂大聖三界獨尊故稱為主今此聖主常讚是戒。
即是羅什順世稱我隨順佛意讚說宣行。
誦說流傳化多從善故生福聚亦乃無量。
將此傳誦所集福德迴施眾生共成佛道。
[2]註梵網經卷下(終)
上以延弘 國祚下以普濟含靈。
皇明隆慶大歲庚午之夏有一道人慧澄印珠等者欲廣梵網之傳以惠後學募緣鋟梓流布有世烏非深有慕於佛祖之風者其能若是乎後之有志學者覽斯戒經而頓發心華則其教之功德何可勝數哉。
校注
[0580001-1] 插入尾題并次首題 [0582001] 中疑事 [0583001] 賢疑願 [0584001] 開疑聞 [0592001] 流下疑脫通字 [0594001] 常疑當 [0594002] 插入尾題【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8 冊 No. 691 梵網經菩薩戒注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顯佛在世及正法一千年中皆無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