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觀音經玄義記會本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卷第四

觀音玄義記卷第四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六隨章釋二初標

次解釋者

二始從下釋三初且約十義釋普門十初慈悲二初約次第三慈通釋二初就人標列

始從人天乃至上地皆有慈悲此語乃通不出眾生法緣無緣

凡聖慈悲三種攝盡大經十四梵行品云慈有三種一緣眾生二緣於法三者無緣眾生緣者緣一切眾生如父母親想法緣者見一切法皆從緣生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大論二十亦云慈有三種文意與涅槃大同又論第五明悲亦有眾生等三輔行云將三慈悲以對三諦義甚顯了

二若緣下約法簡判二初簡生法不周

若緣眾生眾生差別假名不同因果苦樂有異尚不得入於法緣之慈何得稱普耶若法緣無人無我無眾生從假以入空尚不得諸假名何況是普

次第生法二種慈悲藏通二教及別住行若眾生緣亦兼凡外二有所緣何得名普

二若無下判無緣方普

若無緣慈者不緣二十五有假名不緣二乘涅槃之法不緣此二邊雖無所緣而能雙照空假約此起慈名無緣慈[1]慈通三諦稱之為普也

別教十向圓教初心修此慈悲至入地住乃能分證猶如明鑑不動而形礠石無念而吸此之慈悲方得名普

二別釋下約圓頓三慈別釋三慈一念不從不橫故大經云慈若有無非有非無名如來慈有即生緣無即法緣雙非即無緣佛心圓具今修佛慈故一一慈皆不思議文分三初眾生緣慈二初總示二初一心緣一界非普

別釋者若修眾生緣慈者觀一法界眾生假名可不名普

二今觀下一心緣十界是普二初觀眾生三初法

今觀十法界眾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種性相本末究竟等十法界交互即有百法界千種性相冥伏在心雖不現前宛然具足

對下法緣畢竟空真故今眾生是難思俗真實俗假故曰假名非獨人我稱為假名十界性一舉一即十故成百界各有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故有千種豈唯[A1]己千生佛各千皆冥在性二喻

譬如人面備休否相庸人不知相師善識

三合

今眾生性相一心具足亦復如是凡人多顛倒少不顛倒理具情迷聖人知覺即識如彼相師

凡夫一心具而不識圓聖法眼一念徧知

二知此下起慈悲

知此千種性相皆是因緣生法若是惡因緣生法即有苦性相乃至苦本末既未解脫觀此苦而起大悲若觀善因緣生法即有樂性相乃至樂本末觀此而起大慈具解如大本

圓聞名字學佛慈悲即於一念觀百界生善惡因緣苦樂本末而起慈悲與拔之想也大本十如四類解釋一四趣二人天三二乘四菩薩佛若分苦樂者應以四趣為苦人天等為樂或六凡為苦四聖為樂或九界為苦佛界為樂

二今約下委釋二初明觀法二初指初後兩界

今約初後兩界中間可解

獄是苦之尤佛是樂之極

二地獄下明一念千法二初明地獄具餘九界二初直明地獄十法二初明十法十初性

地獄界如是性者性名不改如竹中有火性若其無者不應從竹求火從地求水從扇求風心有地獄界性亦復如是

二相

地獄相者攬而可別名之為相善觀心者即識地獄之相如善相師別相無謬故名相也

三體

體者以心為體心覺苦樂故以當體譬如釵鐺環釧之殊終以銀為體質六道之色乃異只是約心故心為體也

大本通取摧析色心為體今取覺苦故的指心

四乃至下力

乃至運御名力緣山入火皆是其力也

堪任刀火長劫不絕

五作

作者為動曰作[A2]已能有力即有所作或作善作惡也

既堪受苦必任作惡

六因

因者業是因也

三業動作成惡習因

七緣

緣者假藉為緣也如愛潤業因緣合也

假藉諸惡我及我所一切具度助成習業

八果

果者習果也如地獄人前世多婬生地獄中還約多婬見可愛境即往親附名習果也

因習婬欲業既成就果於苦具見是欲境如本深愛

九報

報者報果也昔有婬罪今墮地獄受燒炙之苦名報果也

習果在心境隨心變報因既滿即受燒然

十本末

本者性德法也末者修德法也究竟等者攬修德即等有性德攬性德即具有修德初後相在故言等也

大本乃以初相後報而為本末則修性皆爾今欲彰於理事不二故以修性而為本末全修在性全性成修方得名為究竟等也

二地獄下例九界

地獄界十相性既如此餘九亦然

若非十法不成一界

二問當下明具九界十法二初約佛法難具問

問當界有十性相可然云何交互相有餘界交互[A3]已難可信云何地獄有佛性相本末耶

界有法分云何互具佛法離染頓出凡聖云何地獄具茲十法

二答大下明凡心即佛答二初正明地獄具佛十法十初佛性

答大經云夫有心者皆當得三菩提如僊豫殺婆羅門即有三念又婆藪地獄人好高剛柔等義雖在地獄佛性之理究竟不失故知地獄界即有佛性

僊豫大王欲化外道十二秊中供養五百婆羅門眾後令歸信大乘方等其不歸信乃謗言無僊豫聞謗乃殺五百五百墮獄即生三念一念此是何處乃知地獄二念從何處來乃知人道三念何因墮獄知謗方等因茲悔過便生佛國終獲佛身此乃僊豫知地獄人有佛性故殺之令墮三念中發婆藪過去殺生祭天因墮地獄於獄教化九十億人從地獄出至方等會佛言婆者好也藪者高也好高之人豈墮地獄又言婆者剛也藪者柔也剛柔之人豈墮地獄斯是大權示現惡相顯於地獄有佛性矣

二佛相

佛相者即是性德之相也淨名經云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聖人鑑之泠然可別也

三佛體

體者即是地獄界心實相理也

上品惡心即中道故

四佛力

力者法性十力變通大用也

性具大用即八自在

五佛作

作者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如師子筋師子乳也

此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者欲明順修是佛界作也九界因果皆違本立唯佛因果順本而作以本覺性元離住著即無住本若不順本無住而作則非佛界因緣果報此是妙修此修起時豁然能絕七種方便智行之作故喻師子筋絃彈絕百獸筋絃師子之乳點化百獸之乳須知地獄之心本具佛界修性之性如大本中以相性體為佛性三力作以去是佛界修此之修性凡心皆具得此作意則了諸修皆順性起

六因者

因者正因也

即是順修所顯之理故曰正因

七緣者

緣者性德緣了也

即是順修能資智行故曰緣了而言性德者以地獄心本具故也

八果

果即般若菩提大果也

九報

報即大涅槃果果也

即前緣了所剋二果地獄之心無不具也

十佛本末究竟等

本即性德末即修得等者修得相貌在性德中性德中亦具修得相貌故言究竟等也

約修性相在釋與前地獄不異

二大經下以佛界況餘界十法

大經云雪山之中有妙藥王亦有毒草地獄一界尚具佛果性相十法何況餘界耶

雪山者極惡心地也妙藥毒草者初後二界也佛法超勝地獄尚具豈不能具餘八界耶

二地獄下餘九皆即十界

地獄互有九界餘界互有亦如是

地獄具九[A4]已如上說九界各各具餘九界可以意得

二菩薩下起慈悲二初約十界解釋三初深觀善惡境二初法

菩薩深觀十法界眾生千種性相具在一心還討根源照其性德之惡性德之善尚自泠然何況不照修得善惡耶

菩薩修慈只於一念徧觀十界修得善惡皆即性具以性照修盡善惡際

二如見下喻

如見雪山藥王毒草

二以觀下廣運與拔心

以觀性德惡毒惻愴憐愍起大悲心欲拔其苦以觀性德善樂愛念歡喜起大慈心欲與其樂

觀於九界七法因緣及以所生二死果報皆即性德故起大悲欲拔其苦觀於佛界七法因緣及以所生二德果報皆即性德故起大慈欲與其樂問性德善惡及以苦樂皆是法門不生不滅今何與拔答斯之妙談不可輕議以三菩薩觀於苦樂但謂修成故存與拔之功莫運無緣之力是故慈悲俱不名普今知所生苦樂及以能生因緣皆是性德故拔一切苦不損毫釐與一切樂不增微末方得慈悲廣普塵劫忘勞此眾生緣與其無緣無二無別

三此十下結成慈悲普

此十法界收一切眾生罄無不盡緣此眾生假名修慈豈非眾生慈普耶

二問地下就地獄料簡二初約重苦妨樂問

問地獄界重苦未拔云何言與樂耶

二約乘機代苦答二初答眾下乘機示因

答眾生入地獄時多起三念菩薩承機即與樂因故言與樂也

以第三念憶知先罪必有悔心大聖承機現身說法或密警發令起善心即樂因也或即得樂如婆羅門或後得樂如婆藪所化

二又善下代苦與樂

又菩薩能大悲代受苦令其休息餘界苦輕與樂義可解

請觀音云或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

二法緣慈者前眾生緣若緣六界但生死俗不得名普圓觀十界二乘即真菩薩是俗佛是中諦既在一念即非次第況復互融而成百界彌顯一假一切假也此眾生緣安得不普今明法緣即於此境而觀於空二乘空俗菩薩空真佛空二諦既約百界即一空一切空名畢竟空具足言之三千即空名今法緣安得不普初明觀境三初深觀性空三初觀千法空

二法緣慈者觀十法界性相一切善惡悉皆虗空

十界必百性相有千觀此皆空畢竟無相

二十法下觀三千空

十法界假名假名皆空十法界色受想行識行識皆空十法界處所處所皆空

上之千法於假於實及於依報即成三千

三無我下觀二取空

無我無我所皆不可得

無能觀我無我所觀無智無得離二取相

二如幻下舉喻本空

如幻如化無有真實

不但俗幻真中亦幻方是圓家法緣之喻

三常寂下引證圓空

常寂滅相終歸於空

三千蕩相即是今教終歸於空

二眾生下起慈悲三初正示慈悲二初明所與拔相

眾生云何強計為實良以眾生不覺不知為苦為惱不得無為寂滅之樂

生死涅槃本無二相以不覺故唯苦無樂

二拔其下明能與拔法

拔其此苦而起大悲欲與其此樂故起大慈

即以三諦如幻慈悲拔與十界如幻苦樂

二淨名下引證真實

淨名云能為眾生說如此法即真實慈也

說三諦空慈即真實

三若緣下結成圓普可解

若緣一法界法起慈者可不名普今緣十法界法豈非普耶是名法緣慈普也

三無緣慈者中觀之別名也中則絕待有緣非中問慈悲須對眾生苦樂若其無緣何能與拔答大乘所說同體慈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圓名字位學即心佛慈度即心眾生眾生既同體苦樂元性具故無能緣所緣亦無可拔可與如此慈悲盡未來際拔一切苦與究竟樂圓談不獨無緣若此生法亦然何者生緣假名三諦俱假法緣空寂三諦俱空無緣即中三諦絕待三慈皆照圓融三諦豈可二慈非同體邪但隨宜樂故立三門宜取門者故說生緣宜捨門者故說法緣宜不取不捨門者故說無緣釋此為二初約三觀示慈悲二初明修相二初約雙遮明觀法

三無緣慈者若緣十法界性相等差別假名此假則非假十法界如幻如化空則非空非假故不緣十法界性相非空故不緣十法界之真既遮此二邊無住無著名為中道亦無中可緣畢竟清淨

若緣六界假名此假定假即有所緣既緣十界假不定假故緣即不緣若緣六界如幻此空定空即有所緣既緣十界空不定空緣即無緣故云不緣十界性相不緣十界之真即邊是中故遮二邊既是即邊復何中道中邊絕迹不可思議強謂無緣二如是下約雙照辯慈悲三初法

如是觀時雖不緣於空假任運雙照二邊起無緣慈悲拔二死之苦與中道之樂

心無所寄自在雙照無拔徧拔拔一切苦不與徧與與究竟樂

二如礠下喻

如礠石吸鐵無有教者自然相應

不教喻無緣相應喻與拔

三無緣下合

無緣慈悲吸三諦機更無差忒不須作念故言無緣慈悲也

二行者下明入位二初約位辯有證

行者始於凡地修此慈悲即得入於五品弟子觀行無緣慈悲進入十信位相似無緣慈悲入於十住方是分證無緣慈悲乃至等覺鄰極慈悲熏眾生

應知理性具三慈悲全性起修成三觀智雖則六位無緣不殊必在證悟方彰與拔

二不動下引喻顯無緣

不動如明鏡無念如礠石任運吸鐵故名無緣慈悲

明鏡如慈體現像即與樂礠石如悲能吸鐵即拔苦

二三諦下約三諦明普門

三諦具足名之為普通至中道故稱為門也

三諦名普即是能通復云通至中道者約證為所通也又即一而三為能通即三而一為所通所通絕待強名中道耳

二誓願普二初釋名

二弘誓普者弘名為廣誓名為制願名要求是故制御其心廣求勝法故名弘誓也

二弘誓下明義二初通明誓相三初明四誓功用二初通明誓成慈悲

弘誓本成慈悲慈悲既緣苦樂弘誓亦約四諦

苦集二諦苦因果也道滅二諦樂因果也

二若見下別明誓之與拔四初願度苦果

若見苦諦逼迫楚毒辛酸緣此起誓故言未度令度也

二若見下願解集因

若見集諦顛倒流轉迷惑繫縛生死浩然而無涯畔甚可哀傷約此起誓故言未解令解也

三清淨下願安淨道

清淨之道眾生不識行此道者能出生死至安樂地欲示眾生立於此道故言未安令安

四滅煩下願得涅槃

滅煩惱處名為涅槃子果縛斷獲二涅槃約此起誓故云未得涅槃令得涅槃

二生死下明四誓銓次二初通示因果前後

生死因難識苦果易知故先果後因涅槃理妙須方便善故先因後果

拔苦二願約知難易易必居前與樂二願先修後證而為次也

二大經下別證由道獲滅

大經云不解鑽搖漿猶難得況復生酥醍醐

鑽搖喻道品漿喻有漏善酪等四味喻四教滅道品不調失方便善況四滅果不云酪及熟酥者文略

三明四誓總要二初明四諦依一心

如此四意但一往耳只迷心起業業即感果欲識果源知果因集制心息業則生死輪壞煩惱調伏名之為道修行不懈苦忍明發子果俱斷證盡無生名之為滅雖有四別終是一念更非異法

世出世間二種因果事類非一原其總要不出自心何者集是四心苦是三受道是定慧滅是證智豈非四諦皆是一心耶

二以四諦例四弘

四諦既爾弘誓亦然

二次明下明普不普二初大師約偏圓揀二初偏誓不普三初凡夫

次明普不普者若凡夫即厭下攀上約此立誓是不名普

厭下等者即六行觀也謂厭下苦麤障攀上勝妙出故四無量約此與拔虗偽淺狹何普之有

二二乘者

二乘見三界火宅畏此修道此乃見分段四諦亦不名普

須兼兩教也不言菩薩者與拔分齊只在界內故斥二乘見彼不普

三別教

若別教先約分段次約變易此亦非普

以次第故初心不普

二若圓下圓誓能普三初一念圓照明普意

若圓教菩薩於一心中照一切苦集滅道

十界苦集四教道滅即於一念圓頓而觀

二偏知下四諦偏知明普相四初集普三初知凡夫集

徧知凡夫見愛即有作之集

攝大乘師稱有為緣集體是見愛也

二二乘下知二乘集三初示集名

二乘著空即無作之集

攝大乘師稱無為緣集體是無明也

二淨名證

故淨名云法名無染若染於法是名染法非求法也又云結習未盡華則著身即是變易之惑全未除也

不染生死而染涅槃結習者結使之餘習也以小教中未說聲聞別惑正使且寄通惑餘習言之

三大經證

大經云汝諸比丘於此大乘未為正法除諸結使即無作集也

二乘道品以大望之是邪非正

三乃至下知圓集

乃至順道法愛生亦是無作集也是名徧知集

住前似愛住上真愛亦是等者即無為緣集通至等覺也若攝大乘師立四種緣集前二集上更加自體及以法界今家正意但立二種以自體法界不殊無為悉是障中無明故也若約無為分出二種是亦無失即以第十地為自體等覺為法界廣如淨名疏記

二徧知苦下苦普

徧知苦者以有集故即能招苦報有作之集招分段苦無作之集招變易苦即知苦諦也

以因對果知之不謬

三徧知對下道普二初徧知偏道不普

徧知對治苦集之道滅從五戒十善不動不出二乘四諦十二因緣通至有餘無餘涅槃通教亦爾別教歷別通至常住不能於一道有無量道不名普道

人天例立道滅之名道不動惑滅不出界有名無義三教道滅雖能動出普義不成

二圓教下知圓教中道普

圓教中道即是實相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修如此道名為圓因稱為普道

三千皆中即名實相不動而運方曰大乘以此為因故稱普道

四故所下滅普

故所得涅槃即是究竟常住一切煩惱永無遺餘譬如劫火無復遺燼故名普滅

三千實相究竟顯處名為圓滅劫火譬中智遺燼喻無明

三所觀下依諦徧周起普誓

所觀四諦既周緣諦起誓何得不徧故稱弘誓普也

二私用下章安用修性判

私用觀十法界性德修得善惡而起弘誓論普不普自是一節大義與四諦語異故逭用之亦應善也

菩薩起誓欲斷十界眾生之惡欲生十界眾生之善觀此善惡若但修成不知性具者此誓不普何以故修必次第或少或多那得普邪觀此善惡是性具者此誓乃普何以故性既圓融事必徧攝如別教人不知性九故十唯十圓知性九故十即百豈唯界界徧攝亦復性相互收故得一如而收十界以如收界以界收如一一無邊重重莫盡此之界如不出善惡誓斷此惡何惡不斷誓生此善何善不生故知觀性誓願方普章安私簡以師之義成師之說令前偏圓顯然可見故云語異不言義別逭者迭也以性十界與圓四諦迭相顯殃也

三修行普

三明修行普先明次第修行次明不次第修行具在大本行妙中

指行妙者彼約大經五行明次不次且次第五行者一聖行謂戒定慧二梵行謂慈悲喜捨此二皆是地前修因行也三天行謂初地[A5]已上證第一義天天然之理由理成行故名天行四嬰兒行謂示同三乘七方便人所修之行也五病行謂示為九道之身現有三障之相此二皆是從果起應之行也不次第五行者即大經云復有一行名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大乘是圓因涅槃是圓果今文雖示次第意在不次以如來行是修行普

四斷惑普二初明二觀斷不普

四明斷惑普者若從假入空止斷四住惑華猶著身未為正法除諸結使但離虗妄非一切解脫若從空入假止除塵沙不依根本而斷亦不名普

藏通三乘及別住行皆二觀攝十向圓修屬後中觀

二若空下明中觀斷方普

若空假不二正觀中道根本既傾枝條自去如覆大地草木悉碎故名斷惑普也

圓人初心體於見思即是中道正破無明名拔根本根本既動枝葉先摧觀障即德名翻大地既觀中道二觀自成三觀圓修無惑不破故得名普

五入法門普二初明偏小不普

五入法門普者二乘若入一法門不能入二何況眾多若修歷別之行階差淺深我唯知此一法門餘不能知者此亦非普

修不稱性證乃階差我唯知等者華嚴善財尋善知識歷百一十城所見知識皆云我唯知此一法門新經至第五十見彌勒第五十三見文殊普賢則不復云唯知一法故知即是前漸後頓

二若入下約圓頓明普三初法

若入王三昧一切悉入其中

大經明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有顯於我性三昧者此云調直定而言王者妙玄云空假調直不得為王所以二乘入空菩薩出假不名法王中道調直故得稱王

二喻

譬如王來必有營從營從復有營從

三合

王三昧亦如是入此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所謂三諦三昧三諦三昧復有無量法門而為眷屬亦皆悉入王三昧中故名入法門普

三諦之下理定之外各有種種助道禪定名為眷屬

六神通普神通有六謂天眼天耳他心宿命身如意漏盡皆名神通者瓔珞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今文略舉天眼以例餘五初明天眼二初偏教非普

六神通普者若大羅漢天眼見大千支佛見百佛土菩薩見恒沙佛土皆是限量之通故不名普何以故緣境既狹發通亦小

大羅漢見大千者準大論第五云大羅漢少用心見二千界大用心見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亦爾今言見百佛土者大部文句亦云支佛見百佛世界不以風輪為礙亦無[A6]己他界隔前同羅漢人屬三藏此必在通菩薩見河沙佛土者正唯別教義兼於通應知此等天眼見土皆約同居淨穢言之以有餘土體質是一故

二今圓下圓教是普

今圓教菩薩緣十法界境發通徧見十法界而無限極三乘尚不知其名何況見其境界

緣十法界等者圓真天眼具足五眼見六道即肉天二眼見二乘即慧眼見菩薩即法眼見佛界即佛眼若爾與佛眼何別答淨名疏云見十法界麤細之色名真天眼見三諦無二名為佛眼

二眼見下例餘五

眼見既爾餘例可知神通妙中當廣說

神通妙中明二乘依背捨勝處一切處修十四變化發得神通六度菩薩因禪得五坐道場時得六通教菩薩因禪得五依體法慧得六別教地前依禪得五登地發六圓教不因事禪而發乃是中道之真自有神通任運而發又云三輪不思議化

七方便普二初簡通取別

七方便普者進行方便是道前方便起用方便是道後方便今正明道後方便也

毗曇三道方便道伏無礙道斷解脫道證今以無礙而為道中進行伏惑名前方便於解脫位觀機授法皆後方便

二若二下明普不普二初小教不普

若二乘及小菩薩所行方便入一法門若欲化他齊其所得起用化物道前道後俱非是普

小菩薩者藏通二教也不云別者以今正明道後方便別證同圓故不言也

二圓教名普

圓教菩薩二諦為方便收得一切方便入中道[A7]已雙照二諦二諦神變徧十法界而於法身無所損減道前道後皆名為普

二諦為方便者圓人雖乃三諦頓觀中須是實二諦為權故二名方便應知三諦是性三因而緣了屬修故三互融離縱橫過不同別教三皆在性互不相收是故真則三諦俱破俗則三諦俱立既破既立方便義成收得一切方便者此之破立何所不收若人若天若小若大所有智慧為俱破攝人等福善為俱立收以此破立資發中三不破不立故一念圓觀具性具修含權含實思議不絕莫造其門入中道[A8]已雙照等者道前自行既以二諦資發於中道後利他亦復如是照真則以真身益物照俗則以應身赴機故神變二字有通有別通則二身皆有神變別則真運神靈拔三障苦應能變現與三德樂皆以三千而為神變故云徧十法界雙照用增雙遮體顯於其法身何損之有圓人始末方便既然故皆名普

八說法普二初小教不普

八說法普者二乘小菩薩說法不能一時徧答眾聲又殊方異俗不能令其俱解大經云拘絺羅於聲聞中四無礙辯為最第一非謂菩薩也

此亦指前二教以今說法是別圓分證位中化他之用也

二圓教名普

今圓教人一音演法隨類得解以一妙音徧滿十方界如脩羅琴隨人意出聲故名說法[1]普說法妙中廣說

一音者即八十好中一音能報眾聲殊方異類莫不獲益起信云圓音一演異類等解

九供養普二初標列

九供養諸佛普者就此為二一事二理

二華嚴下隨釋二初釋事供

華嚴云不為供養一佛一國土微塵佛乃至為供養不可說不可說佛能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安禪合掌讚諸法王以身命財一切供具周至十方譬如雲雨供養諸佛也

分證三千事之本也十方六塵理之用也上獻佛者表因趣果

二理解下釋理供二初正釋

理解者圓智正觀之心名為覺覺即是佛義萬行功德熏修此智此智名一[2]切修功德資供此智即是供養一切智

萬行熏智名為供佛智具三故名為一切此智即是十方三世諸佛正體復名一切

二淨名下引證

淨名云以一食施一切故云供養諸佛普

食即三諦能發三智理佛事佛咸資咸供

十成就普二初舉普不普喻二初舉螢等

十成就眾生普者譬螢火燈燭星月為益蓋微

二舉日光

日光照世一切草木叢林徧令生長華果成就

卉木叢林總舉三草二木華果成就略喻十番利益

二外道下明普不普法二初明凡小通別

外道如螢火二乘如燈燭通教如星別教如月成就義約

二今圓下明圓聖慈[1]慧三初正明

今圓教聖人慈慧饒潤冥顯兩益而無限量

二華嚴下引證

華嚴云菩薩不為一眾生一國土一方眾生發菩提心乃為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國土眾生發心成立利益一時等潤

因乃稱性發心果則隨機徧益

三譬如下重喻

譬如大雨一切四方俱下故名成就眾生普

此則今經一地一雨眾生謂異聖意無偏

二普門下明普門義無量二初明淨名三號難受

普門之義何量何邊豈可窮盡如淨名之儔不能受持

彼經云諸佛之法悉皆同等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名為多陀阿伽度名為佛駄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淨名之儔者彼經儔類諸大乘經所稱三號悉應難受

二今此下明今題三義同彼

今此觀世音普門即對三號觀即是覺覺名為佛世音是境境即是如[2]來普門即正徧知此之三義不可窮盡若見其意則自在說也

今之觀字同彼第三佛駄之號此云覺者故世音同彼第二多陀阿伽度之號此云如來以今世音即如如境故普門同彼第一三藐三佛陀之號此云正徧知一實相開十門故此之三義若廣說者劫壽莫受

三章安就品證十義

私就普門品搜十普之義證成此者若如觀音愍諸四眾受其瓔珞者諸是不一之名愍是悲傷之義此即慈悲普有慈悲任運有弘誓普義也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即是淨佛國土豈非修行普自既無縛能解他縛自既無毒令他離毒一時稱名皆得解脫皆是徧悉之言豈非斷惑普普門示現即是入法門普方便之力即是方便普神通力者即神通普而為說法即說法普多所饒益即成就眾生普分作二分奉二如來即供養諸佛普如是義意悉在經文故引以為證也

大章第二釋體二初略示今品體二初示今體

第二釋體者以靈智合法身為體

靈智者始覺也法身者本覺也同是一覺何所論合但為本迷覺成不覺圓名字位尋名覺本功非伏斷合義未成五品頓伏得名觀合六根似合分真證合今觀世音鄰極之合全本為始實非二體以有不覺故約伏斷而論於合本覺軌持生始覺解故名為法自然集聚三千妙德故名為身始覺元明故名為靈今能斷證故名為智本始不二是所詮體

二若餘下異他經二初以三二對辯

若餘經明三身者則單以法身為體此品但有二身義故用理智合為體也

餘經明三身者金光明經立化身應身法身又云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如來是應能遊是報法性是法此經迹門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五佛即應能究是報實相是法本門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非如非異等如來即應如實知見是報非如非異是法淨名有解脫名不思議是法住是解脫是報能以須彌入芥子中是應大品三般若亦是三身此等眾經皆可三身對體宗用此品但有二身義者名觀世音即真身義普門示現即應身義真是內證之智應是外化之身若比諸經即當宗用雖無體文而有體義以智不孤立必合法身豈有葢無函有光無鑑是則諸經三身故可別以法身為體此品二身即須法報合而為體

二只此下明理智不二二初約出纏明不二

只此智即實相理何以故若無靈智實相隱名如來藏

前云靈智合法身者非二物合只此靈智體是法身以本覺不覺是故在纏名如來藏本覺自覺是故出纏名大法身今既出纏驗智即理

二今知下約一物喻不二

今知權實相與理不二如左右之名爾

性德本具權實之相七方便人非性德智是故不知同體權實今之靈智既知權實驗理智不二理智二名只名一體其猶一物人若在右物則成左人若在左物則成右左右名異物未始殊故二智與理名異體一

二若明下廣指大本釋

若明實相體義廣出大本玄義

三明宗四初正明今品宗二初略指

第三明宗者以感應為宗

體章既明智合法身斯是出纏之體也此體廣有自在之應此應對於冥顯兩機收一品文罄無不盡故以感應為此品宗

二十界下示相二初示機應相

十界之機扣寂照之知致有前後感應之益

上出纏之體是寂照之知十機若扣即寂之照遂蒙真智冥拔眾苦十機若扣即照之寂乃蒙應像顯與諸樂寂照不二只是一知與拔雖殊豈須動念致有前後者即二問答說有前後非益時也

二益文下示宗要義

益文雖廣直將感應往收如牽綱目動所以用感應為宗

七難三毒二求得脫三十三身十九說法得度此之文義喻如網目若牽感應之綱目無不動斯為宗要誰謂不然

二餘經下與他經辯異二初示他用因果

餘經或用因果為宗

本部明一乘因果淨名明佛國因果觀經明心觀金光明指果德雖單複不同而不出因果斯是眾經明宗之相

二今品下就此明去取二初去因果通義

今品不爾者因果語通從凡乃至上地各有因果能感所感既皆有因果但經文意似不至此

言不爾者明今品宗不用因果也何者若以義推誰無因果從凡至聖能感所感此義通漫非的今宗但經意不至此者出不用因果之意葢由經文不談觀音自行修證故也以如來答得名之由但云即時觀其音聲尚不明觀音聲觀法豈有觀成入位之相若佛頂首楞嚴經云昔觀世音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諸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乃至同慈力故能現應身同悲仰故能施無畏又大悲心陀羅尼經云昔千光王靜住如來為我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作如是言汝當持此心呪普為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益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呪故超第八地乃至身生千手千眼等若今大部迹本二門廣明如來修因證果及諸經中明佛因果文皆可見此品不然故云文意似不至此也

二機家下取感應扶文

機家雖有因果但以感為名聖雖無因果但以應為名則扶文義便也

以前答中冥應顯機具詮三業稱名常念及禮拜等文有因也免七種難離三毒根文有果也至後答中顯應冥機是故不說三業現因而感諸身說皆云得度葢隨淺深悉能到岸此有果文也此因果文以感往收有何所漏聖雖無下文雖不示觀音修證而具談冥顯濟物無窮以應往收更無所失問前釋名章通論十雙慈悲福慧屬因真應智斷在果至別釋中解人則圓觀初終釋法則十普始末至今明宗何故乃云聖無因果答通別釋名明觀世音及以普門既是等覺無上人法道理須明發心立行從因至果乃取一代教中所詮修證法相解釋人法此乃義推合有因果也今明宗要理須扶文豈可却取他經因果邪須知今言聖無因果乃是文無不妨釋名義求自有是故今云文不至此應知今宗不取因果特用感應略有三意一者經既不談所證之理故讓靈智合法身為體既冥理屬體故攝物為宗二者經不談聖自修證相若用因果則不扶文三者一品始終唯詮冥顯兩應對冥顯二機若用感應宗要善成

三感應下指大本

感應義有六一列名二釋相三釋同異四明相對五明普不普六辯觀心具在大本

四問若下雜料揀顯相共十一番問答分五初四番約機揀四初善惡俱感明微義二初問

問若言機者是微善之將生惡微將生亦是機不

若言等者即大本釋名中云機是微義故易云機者動之微吉之先現眾生有將生之善此善微微將動而得為機今以善例惡亦有將生微動之義可得為機否

二答

答然

然者許亦是機聖心圓照善惡不遺善微將生念欲與樂惡微將生念欲拔苦

二性善冥伏明生義二初問

問機為是善為不善若[A9]已是善何須感聖若未是善那得言善之將生

不知性善有可生義故興此問

二答

答性善冥伏如蓮華在泥聖人若應如日照則出

冥伏未現故須聖應是善性故得將生

三善惡慈悲相關義二初問

又問若言機是關者為善關不善關若[A10]已是善何須關聖而成善若非是善復何得關聖而成非善凡聖條然何曾相關

若善[A11]已成不須關聖若關聖應微善成著惡關聖應亦微惡成著邪

二答

答善關於大慈惡關於大悲故言相關

聖豈成就眾生之惡但以善性法爾關慈應則善成得樂惡關悲應惡滅離苦同體故關非條然也

四感應相稱釋宜義二初問

問若言宜釋機者此乃是應家觀機用與之言那釋感義

聖智鑑機宜用何法那將釋感云機宜邪

二答

答圓蓋圓底互得相宜

宜必相宜何局於應底盖之喻不在一邊

二一番約應簡二初約二身無應問

問為用法身應為用應身應應身無常此則無應法身若應此則非法身

二約二身俱應答

答法既言身何不言應應身既稱應何意不應[1]故俱應

法身集聚無量法門能應眾生種種觀智應身集聚無量神變能應眾生種種見聞

三三番相對簡三初明感應非一異二初問

又問感應為一為異若一感即是應凡便是聖若異則不相關

二答

答不一不異而論感應

不一故感應不異故相關

二明感應非虗實二初問

問感應為虗為實若是實者凡夫是實實則何可化若言是虗虗何所化

二答

答云云

云云者義應例上既非一異亦非虗實然雙非虗實及非一異須得其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理本無差差約事用三千理同故不異迷悟事異故不一悟故佛法為應迷故心生是感理本一故非實事暫異故非虗故不二門云幻機幻感幻應幻赴故地住前異相仍存真位分分同佛體用至于究竟感應既亡復何論於一異虗實

三以他下明感應難思議二初敘他問答二初疑凡聖隔異非感應

以他問聖人是所感凡夫是能感聖人是能應凡夫是所應所感非是感所應非是應云何言感應道交

剋論感應其體各別雖互立能所而凡聖定分所感是聖必非能感所應是凡定非能應感應分隔何名道交

二答能所存沒故道交二初互論能所

答所感實無感從感名所感言聖人是所感所應實無應從應名所應言凡夫是所應還是感所為應能應能為感所亦是應所為感能感能為應所既無感應之實亦無感應之異

先立所感所應不實何者所感非凡故不實所應非聖故不實次立能應能感不實何者良以還將所感為能應所感既不實故能應不實又將所應為能感所應既不實故能感不實二既不實二亦非異

二不異下各論存沒

不異而異者聖沒所感目為能應凡沒所應自為能感故言感應道交

既無實無異何名感應道交故以互存互沒而立不異而異以由所感而為能應所[1]應為能感故感應不異而今聖邊沒於所感目為能應凡邊沒於所應目為能感故成而異就於而異故有感應就其不異故得道交斯是古師情解感應及道交義二私難下章安破立二初難他義不成二初難立義不成二初明存沒不成

私難此語若實無感應之異今聖沒能感凡沒能應何不聖沒能應凡沒能感若如此則無凡聖之殊若不如此感應便異何言不異

雖以能所互論存沒究其體狀只於聖邊沒其凡惑復於凡邊沒於聖應以其聖沒能應不得凡沒能感不得若爾感應永殊那言不異

二又感下明不異不成大意同前

又感能無感能之實而名感能者何不名應能若應所無實何不名感所若爾則無凡聖感應若不爾則是異云何不異

二又難下以四性結過

又難若以感能為應所感所為應能此是自生義若能應只是所應能感只是所感還是自生義若應能生應所感能生感所能感生所感所感生能感能應生所應所應所能應皆是從他生豈非他性義若共生則二過若離二墮無因過

感能應所自屬於機感所應能自屬於應故是自性次之二句雖涉感應義不相由還屬自性次有四句皆從彼生故屬他性第三不獨由自不獨由他須二合生乃屬共性若離自他屬無因性

二問若下明今能妙契二初離四句無感應以問

問若爾則無感應

二答聖下用四悉立因緣而答

答聖人以平等無住法不住感以四悉檀隨機應爾

大聖圓證三千理事同在一心故心平等一一皆了即空假中故心無住聖既用此平等無住為能應法故不住著所應機感但隨十界樂欲便宜破惡入理四機扣之即以世界為人對治第一義四種之法任運而應此之感應豈可以其自他共離而思議邪又復眾生於自生感應有四益者亦可說言自感自應若於三種有四益者亦可說言由感生應由應生感共能生感共能生應離二有感離二有應皆可得說既無四執隨機說四故諸經論談於感應不出此四也

四問妄執下一番約機簡二初疑妄執之善非機

問妄執之善能感不

二答妄執是惡能感

答妄執是惡亦得感

五問妄執下二番相對揀二初示妙應隨情所為二初問

問妄執既非一應亦為二

二答

答應本無二為緣何所不作

二問凡下示至聖拔邪歸正二初問

問凡名凡僻善則招樂惡則感苦聖名為正正則非善非惡非苦非樂善惡之僻何能感非善非惡之正耶

二答

答正聖慈悲拔其善惡之僻令入非善非惡之正故有感應

四慈悲利物用二初標

第四慈悲利物為用者

問感應慈悲為同為異若其同者那得分對宗用二章若其異者請陳其義答法相開合製立多途今文既以般若法身合之為體乃於解脫分出宗用雖是一德而有二能感應則通語關宜慈悲則別明與拔若論感應不說慈悲則似仁王降世而無治理之功今明感應則收經義盡故立為宗次示慈悲則利物義足故立為用開一為二其意略爾

二二智下釋二初正論冥顯二初略辯二初對二智辯用二初問

二智不當用耶

妙經之用斷權疑生實信正當二智那指慈悲

二答

答二智語通今別附文以盛明隱顯之益故以此當用爾

二智之用通[A12]亙一部具智慈悲今品別用

二他釋下就二身明益二初敘他局解

他釋法身冥益為常應身暫出還沒為無常

二今明下明今正義二初法二初明二身皆常間二初明二身皆常

今明法身常寂而恒照此理宜然應身處處利益未常休廢亦是常義

法以寂照為常應以不休為常

二若言下明二身皆間

若言有應不應以為無常者法身亦有益無益

二故知下明二益無二別

故知俱是常無常俱有冥顯如日月共照一虧一盈如來恒以常無常二法熏修眾生故言二鳥雙遊而呼為常無常爾

二譬如下喻

譬如種植或假外日風雨內有土氣煖潤而萬物得增冥顯兩益亦復如是

二此中下指廣

此中應用王三昧十番破二十五有以辯慈悲益物之用具在大本玄中

大本明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有顯真常我性通有四意一出諸有過患二明本法功德三結行成三昧四慈悲破有觀音自行[A13]已破諸有惑業過患功德三昧皆[A14]已成就正以慈悲令他破有故知今用即第四意也

二問觀下兼辯本迹三初明本迹難知二初問

問觀音利物廣大如此為[A15]已成佛猶是菩薩

二答

答本地難知而經有兩說

二如觀下明因果異說二初引二經猶在因

如觀音授記經明觀音勢至得如幻三昧周旋往返十方化物昔於金光師子遊戲如來國王名威德化生二子左名寶意即是觀音右名寶尚即是勢至往問佛何供養勝佛言當發菩提心從如來初發菩提心次阿彌陀佛後當成正覺觀音名普光功德山王勢至名善住功德寶王又如來藏經亦云觀音文殊皆未成佛

二若觀下引一經[A16]已成果

若觀音三昧經云先[A17]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釋迦為彼佛作苦行弟子

三二文下用悉檀和會二初問

二文相乖此言云何

二乃是下釋

乃是四悉檀化物不可求其實也

或說[A18]已成或說未成蓋順機緣令獲利益勿求其實

第五明教相二初定文相二初泛明部黨

第五明教相者夫觀音經部黨甚多或請觀世音觀音受記觀音三昧觀音懺悔大悲雄猛觀世音等不同

二今所下的示所傳二初示妙經一品

今所[1]傳者即是一千五百三十言法華之一品

二而別下明別行之由

而別傳者乃是曇摩羅讖法師亦號伊波勒菩薩遊化葱嶺來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遜歸命正法兼有疾患以告法師[2]師云觀世音與此土有緣乃令誦念患苦即除因是別傳一品流通部外也

二此品下明教相二初同本經醍醐相二初明品意

此品是法華流通分既通於開權顯實之教令冥顯兩益被於將來以十法界身圓應一切使得解脫

通於開權顯實者且舉迹門亦應更云開迹顯本此乃以方便品迄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俱為正宗以十九行偈後俱為流通本迹二門也

二圓人下明教味

圓人秉於圓法疏通此圓教故即是流通圓教相也五味為論即是流通醍醐味也

圓法即本迹二門所詮之法也圓教即本迹二門能詮之教也

二問文下覈今品施開義三初覈成施權相二初約方便乖圓問

問文云方便之力種種不同說亦應異何得是圓教相

二答就下約為實施權答二初約實人施權答

答就能說之人為圓弘圓教徧逗法界之機機雖不同不可令能秉法人隨機而偏例如佛於一乘分別說三豈可令佛便是聲聞緣覺耶

圓聖偏說為引漸機豈佛說小令佛是小就能說人判屬圓教

二又付下約權能通實答

又付屬云若人深信解者為說此經若不信者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既奉佛旨圓逗萬機種種不同只是流通圓教

深信解者即囑累云信如來智慧者若不信者即七方便人

二又問下覈成開權相二初約機同鹿苑難

又問能說人圓於教亦圓行人機異此人稟何教耶若稟偏教與鹿苑人同若稟圓教機亦應一

說人雖圓稟人通小且如鹿苑佛豈不圓只就稟人判屬三藏今豈不然

二約部開權迹答

答昔鹿苑佛未發本顯迹不會三歸一人法未圓所稟方便不得稱圓今經[A19][3]開顯權實雖[4]是種種身本迹不思議一雖說種種法為開圓道於義無咎

阿含小部未開權迹遂令教味隨機屬小今經開顯即權是實即迹是本雖說小法為通圓經豈同鹿苑邪

三問上下覈成妙用相二初約捨用相乖問

問上文云正直捨方便此中那言以方便

二約體用難思答

答上正顯[5]實故言其捨此中論用故言示現體用不思議一也

正宗廢權立實故言捨流通為實施權故須用顯實體後而論權用斯是今經祕妙方便

觀音玄義卷下

觀音玄義記卷第四終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卷第四(終)


校注

[0072001] 慈悲慈原心依東春訂 [0079001] 普字取東春引成文 [0079002] 切下東春有種智二字 [0080001] 慧舊本作惠 [0080002] 來原脫今依古 [0082001] 故下一有須字 [0083001] 所應下恐脫而字 [0085001] 傳下一有弘字東春作弘 [0085002] 師上一有法字東春同 [0085003] 開顯權實東春作開權顯實 [0085004] 是一作示東春同 [0085005] 實東春作體
[A1] 己【CB】巳【卍續】(CBETA 按「巳」字今依文意取「自己」義修訂作「己」字
[A2] 已【CB】巳【卍續】
[A3] 已【CB】巳【卍續】
[A4] 已【CB】巳【卍續】
[A5] 已【CB】巳【卍續】
[A6] 己【CB】巳【卍續】
[A7] 已【CB】巳【卍續】
[A8] 已【CB】巳【卍續】
[A9] 已【CB】巳【卍續】
[A10] 已【CB】巳【卍續】
[A11] 已【CB】巳【卍續】
[A12] 亙【CB】互【卍續】(cf. U219n1398_p0372a02; T34n1727_p0920c10)
[A13] 已【CB】巳【卍續】
[A14] 已【CB】巳【卍續】
[A15] 已【CB】巳【卍續】
[A16] 已【CB】巳【卍續】
[A17] 已【CB】巳【卍續】
[A18] 已【CB】巳【卍續】
[A19] 已【CB】巳【卍續】
上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