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華統略目次
- 卷上本
- 釋序品第一
- 卷上末
- 釋方便品第二
- 卷中本
- 釋譬喻品第三
- 卷中末
- 釋信解品第四(欠經第三全卷之釋)
- 卷下本
- 釋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 釋學無學人授記品第九
- 釋法師品第十
- 釋見寶塔品第十一
- 釋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 釋持品第十三
- 釋安樂行品第十四
- 釋涌出品第十五
- 卷下末
- 釋壽量品第十六
- 釋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 釋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 釋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 釋常不輕品第二十
- 釋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 釋囑累品第二十二
- 釋藥王品第二十三
- 釋妙音品第二十四
- 釋觀音普門品第二十五
- 釋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 釋妙莊嚴王品第二十七
- 釋普賢勸發品第二十八
法華統略目次(終)
法華統略卷上(本)
昔在會稽。著此經玄文。凡二十卷。中居京兆。錄其要用裁為七軸。但余少弘四論。末專習一乘。私眾二講。將三百遍。但斯經言約義富。更有異聞。撰錄大宗。復為此三卷。敘其疏意。略有六焉。一二本所無。今文方有。如四土之說及七會之文。二全癈舊通。用今新意。如合大車及火宅之譬。三新舊兩用。可適時而說。如六序及十方便之例。四昔言隱昧。今則顯明。如釋妙四門索車七意。五大宗乃一。而轉勢不同。二本雖明。今須重述。六改舊分章。依今科約。如方便品六雙之例也。
釋經題。具足應云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經。今釋此一題。即為四別。初論妙。次釋法。三解蓮華。四辨教菩薩法。
竺法護稱為正法蓮華。羅什改正為妙。本疏[A1]已詳。餘未盡者今當略敘。然開一題為一部。合一部為一題。一題若成一部則成。一題若壞一部都壞。又一題若成。釋迦一化便成。一題不成者。又一化不成。又一題若成。十方三世佛法則成。若不然者。一切不成。良由此經窮深極大。故後經云。如來所有一切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而演說之。故此經近攝能仁一化。遠該十方佛法矣。然立妙名。凡有四義。一者妙是顯至道之嘉名。二是伐累根之巧稱。三窮讚美之淵府。四極引物之幽致。顯至道之嘉名者。夫至理不可名今立妙名者。欲顯理無名也。故經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中論亦云。諸法不可得。滅一切戲論。無人亦無處。佛亦無所說。肇公云。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體。但至人欲令物識道無名。故於無名相中。假立一妙名。令因此妙名得顯理無名。所以然者。理若可名。則非是妙。既其稱妙。則知理不可名。故立妙名顯理無名矣。又立妙名者。非但得顯理無名。復得顯名無名。所以然者。既稱妙名。寧有名耶。故維摩經序云。非但妙顯無言。即言寂滅。如天女之詰身子。汝乃知解脫無言。未悟言即解脫。若立正等名者。則不得顯理無名。及顯名無名也。問所表之理絕言。能表之言亦絕。欲明何義。答所表之理絕言。為明於理。能表之言亦絕。為辨於教。若然。非但一題成。一切佛法皆成。即一妙字成者。亦可一切成矣。第二伐累根之巧稱者。前義為顯理。今除累根。累根者謂取著也。由取相故生煩惱。由煩惱故起業。由業故致苦。是故金光明云。如從妄想思惟。故生煩惱。則知著是六道之本。亦是三乘之根。[1]十方三世諸佛。出世說法。正意為伐羣生累根。累根若傾。柯條自壞。令六道反流。三乘[2]徙轍。故此經初品云。[3]以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滿願歎云。善哉世尊。拔出眾生處處貪著。涅槃亦云。住十[4]地故。見不了了。無所住故。見則了了。皆是其事。問曰。云何立於妙稱。能伐累根。答既稱為妙。不可作四句百非取之。則受教之人。一切取相心滅。取相心滅故。回六道之宗。改三乘之轍也。第三窮讚美之淵府者。佛道所以超九十六道及二乘之道者。良由微妙故也。若不作妙名者。無由得顯佛道超勝一切諸道。又十方三世佛。但為明佛道故。出現於世。當知皆為明妙道。故此妙名。於眾經之中。最為美矣。第四極引物之幽致者。若聞於玅法。乃至書於妙經。則起極敬之心。發難遭之念。便有五種法師。獲六根清淨。故立妙名矣。問曰。羅什立於妙。以何文為正。答乃處處有文故。方便品云。又告舍利弗。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我今[A2]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明九道不知唯佛能知。故斯文為正意也。
次釋法義。此經總唯一妙。別開二種。一者果妙。二者因妙。然既稱為妙。實不可論其因果乃至四句。故下文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文殊十禮經云。諸佛虗空相。虗空亦無相。離諸因果故。敬禮無所觀。但無名相中。為眾生故。強名相說。開因果法門。約果人所證。名為果妙。因人所行。稱為因妙。就經初後分之。從初竟囑累。正明果妙。傍明因妙。從藥王訖普賢。正明因妙。傍明果妙。初分經正明果妙。略有四種。一所乘法妙。二能乘人妙。三壽命妙。四國土妙。一一妙皆有四重。[5]所乘四重麤妙者。[6]對昔二乘之法非究竟故非玅。一乘法究竟故為妙。二者。三之與一。皆墮二邊。故不名為妙。不三不一中道之法。故稱為妙。三者經云遠離二邊。不著中道。則中之與偏。並皆非妙。若中偏兩捨。乃稱為妙。四者二取為二是。二捨為二非。既墮在是非。則不名為妙。若百是不能是。百非不能非。方乃為妙。故大莊嚴王菩薩歎佛。非是非非。非得非失。非此非彼。非去非來。即其事也。次明身麤妙。亦有四重。一對二乘所見生滅之身非妙。佛所見無生滅身為妙。二者生滅無生滅並非妙。非生無生。乃稱為妙。三者生滅為二。無生滅為不二。二與不二。並皆非妙。非二[7]非不二。乃稱為玅。四是二是不二為二是。非二不二為二非。既是[8]是是非悉皆非妙。不是不非。乃稱為妙。第三壽命妙者。一對二乘伽耶之始雙林之終非妙。無始無終。乃名為妙。二者始終無始終。並為非妙。非始終非不始終。乃名為妙。三者始終為二。無始終為不二。二不二並非妙。非二不二。乃稱為妙。四者有是有非。不名為妙。無是無非。乃名為妙。第四土麤[9]妙者。一者對二乘所見迹身穢土非妙。歎法身常寂光淨土為玅。二者穢之與淨。並皆非妙。不穢不淨。乃稱為妙。三者垢淨為二。非垢非淨[1]不二。二不二皆非妙。非二不二。乃名為妙。四者有是有非。不名為妙。退不著是。進不染非。乃稱為妙。問曰。此之四妙。為是一體。為異體耶。答體更無二。隨義不同。如一體三寶。約覺義為佛。軌義[2]稱法。和義為僧。今亦爾也。理更無二。約運用自在。故名為乘。至人以此為身。秤為法身。無始終義。目之為壽。聖所栖託。稱之為土。問由來有此義不。答南方[3]往諸法華師。似有乘麤乘妙。無後三也。就乘麤妙中。但有初重。無後三節。又初重義亦不成。所以然者。二乘為麤。麤是無常。一乘為妙。妙亦無常。無常既同。有何麤妙。故初重亦不成也。今明既分麤妙。則妙名為常。麤是無常。故得分麤妙也。又總論四種麤妙。亦有四重。一者以二乘為麤。以累未盡。德未圓故。二乘為麤。佛乘累盡德圓。故佛乘為妙。二者若麤若妙。皆是二邊所有為麤。非麤非妙。是中道為妙。三麤妙為二。非麤非妙為不二。二不二皆麤。非二非不二。乃名為妙。四二不二。非二非不二。皆是名言故皆麤。言忘慮絕。方是妙也。問妙名為在果。為目因耶。答果累無不寂。德無不圓。可得稱妙。因義不然。故妙正目果。問何以得知耶。答初從定起。讚佛慧甚深。明六道不知。三乘未達。則因人未知於妙。何猶有妙。故妙名目果。又經云。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既唯佛能知。則獨佛有妙。又大名主果。不在於因。妙亦如是。故下經云。菩薩求此乘故。名摩訶薩。即知所求之果為大。因人從果立名。亦名為大。故大唯是果也。問前分明因。後章辨果。可是相生。先果後因。有何次第。答前因後果。此相生次第。前果後因。謂說門次第。所以然者。要先示妙果。欣此妙果。方乃[4]行因。是故先果後因。又此經正明三果權實。昔明三乘之果[5]此是究竟。謂閇方便門。隱真實義。今明二果為方便。一果是真實。故方便門開。真實相顯。是故先明於果。後方辨因。
次釋蓮華。具如玄章。今為抑毀法華之人。明此經辨因不足。明果猶無常。略引誠言驗此通為謬。蓮華得生。凡有二義。一者假緣。二有種子。眾生成佛。亦具兩義。一者緣因佛性。二本有佛性。所言緣因佛性者。即是菩提心。由菩提心。方得成佛。是故經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二本有種子。即是本有佛性。方得成佛。雖發菩提心。若本無佛性。不得成佛。[6]故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A3]已。導師方便說。即是本有常住佛性也。故知此經具明緣正兩佛性。本始二有。則明因具足。果非無常。更釋。法華論釋蓮華[7]二。一出泥水。二開敷微妙。出水二義。一出二乘泥水。令離二乘心。二出二乘泥水。即是發菩提心。如諸菩薩出二乘心。菩提心現前。名為坐蓮華座也。[8]諸聲聞因菩薩。出二乘心。即是坐蓮華座。然法華實無[9]不有蓮華座菩薩座也。開義可知。又蓮華有出水不出水。真如有垢無垢。無垢真如如出水。有垢真如名不出水。又有垢真如有不染而染。染而不染。如蓮華在泥。亦有染不染也。又斯教一乘之理。四十餘年。在三乘泥水之下。而不為三乘泥水所染。問他亦云。蓮華不有而[A4]已。有則華實俱含。此經不說而[A5]已。說則因果俱辨。與今何異。答今明唯有一理。唯教一人。唯有一理是果。唯教一人是因。不異前分明因。後分辨果為異也。次喻理教義者。教如華。理如蓮。蓮約一如理。一華喻教。教本表理。理一故教亦一。說無量義。皆為顯一理。故一切教皆是法華也。
次釋教菩薩法。問題云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教何等菩薩。答菩薩有二。一者直往。二回心入大。自昔[A6]已來化直往。今次教迴小入大。問昔亦教迴小入大以不。答寂滅道場。頓化不得。故昔四種密化。今方三種顯教。四種密化者。一說人天乘。令入佛慧。故經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次誘引方便。謂說二乘令入佛慧。故經云。眾苦所惱亂。為是說涅槃。我說是方便。令得入佛慧。三命說大乘。令入佛慧。故有長者付財。窮子受命。四為說大乘。令入佛慧。故有陶練小心之譬。問陶練有幾種。答依信解品。略明有二。一者以大行陶練。但封執小乘。不受大行。故經云。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而不喜樂。二者以大果陶練。而保執小果。不受大果。故經云。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貪無著。而自於法。謂是究竟。故寂滅道場[A7]已後。法華之前。用四種密化。令迴小入大。三種顯教者。即三周之說。以四種密化。調柔其心。令小志得移。大機成就。然後始得三周顯教。令入佛慧。初以法說門顯教。令入佛慧。次以譬說顯教。令入佛慧。後以宿世因緣顯教。令入佛慧。故三根咸悟。現前獲記。未來成佛。此四密三顯。該攝一化始終。教迴小入大之人。義無不盡。又昔五密教菩薩。今五種顯教菩薩。一者乘密。故云密遣二人。二者身密。即垢衣長者。三者壽密。伽耶成道。四者土密。在娑婆穢土。五者逆密。謂提婆示逆惡。今五顯。謂乘真實。身真實。壽真實。土真實。逆真實。此該攝一切教門。問此五種顯教。既是法華。五種之密。亦是法華以不。答法華教中。說此顯密故。皆是法華。又昔密說法華。今顯說法華。又昔是法華方便。今是法華正體。又昔是法華之用。故從一佛乘。起於密用。今收諸密。以歸一乘。若爾則法華網羅眾教。眾教皆以法華為宗。藥王稱最為深大。豈不皎然。問迴小入大。既有顯教。直往應有密化以不。答但有顯教。無有密化。但顯教有今昔不同。是諸眾生。聞我所說。即入佛慧。謂昔顯教也。菩薩聞是法。疑網[1]皆除。今顯教也。問何故有二顯教。答有二教門。及兩種菩薩。一者經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便信受。謂華嚴教。具足明權實法門。此中菩薩即解權實。便入佛慧。二者華嚴[A8]已後。如大品之流。未癈二乘。此中間菩薩聞法華開權顯實。則疑網得除也。又昔利根者。昔皆[A9]已悟。鈍根者至今方解。問何故迴小具顯密二教。直往但顯教耶。答直往利根。是故但顯教。迴小既鈍。則前密後顯。故方便品云。菩薩有四早。聲聞有四晚。四早者。一菩薩早習大乘故。經云。有佛子心淨。柔濡亦利根。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二早為說大乘故。經云。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三早與授記故。經云。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四早生歡喜故。經云。此等聞得佛。大喜充遍身。聲聞四晚。對此可知也。問今顯教菩薩。既是法華。昔顯教亦是法華不。答二種顯教。同令入佛慧故。同是法華。則法華攝華嚴等一切大乘。[2]深大之言。其事彌顯也。又稱教菩薩法者。一者教昔菩薩。令因權悟實。二者教今菩薩。令因實悟權。教昔菩薩。因權悟實者。昔於一佛乘。方便說五。欲令五乘之人。因權入實。而執教之流。聞五住五。不能因五悟不五。至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始知五為方便。不五為實。故得因權悟入於實。[3]復一乘菩薩。聞法華有一無三。但知理一。於緣成五。又失方便教五。是故今明理雖是一。而於緣成五。實雖是一。方便說五。如雲雨是一。於草木成異。令因實悟權。故得入佛慧。問此是何物人耶。答猶是迴小向大之人。其根既鈍。昔聞三失一。今聞一失三。亦得二人。自有假名初心一乘菩薩。聞有一無三。起此偏執。以教今昔二種菩薩。令入佛慧。是故[4]名教菩薩法。問波若教菩薩。與法華教菩薩何異。答波若正教直往菩薩。法華正教迴小之人。問二[5]經用何物教耶。答同用二慧教之。但二慧不同。略明五異。一者因果不同。二前後為異。三淺深差別。四空有義異。五有境無境不同。因果不同者。波若以因為經宗。正是因中二慧。以因為宗。故論云。波若不屬佛。但屬菩薩。又云。在菩薩心。名波若。在佛心。變名薩波若。則知是因中二慧。以因為宗。法華明果德二慧。以果為宗。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6]照佛果乘之實。[7]名實慧。能起權用。目為權智。故云佛力無所畏及佛諸餘法。佛力無所畏。謂佛實智。及佛諸餘法。即權智也。故知是果中二智也。問波若何故就因。法華約果。答昔未說菩薩行。今欲為彌勒等說菩薩行。故說波若。是故波若。正明因行。法華欲分三果權實。明佛乘是究竟。故是果。二乘非究竟。故是因。故以果智為宗也。二前後異者。大品前明實慧。後辨方便。法華前明開方便門。後辨示真實相。所以然者。波若為體。方便是用。故前明波若。後辨方便。又波若劣。方便勝。論云波若清淨。變名方便。故前明波若。後辨方便。又波若為六地。方便是七地。又波若超凡。方便越聖。故分前後。法華要前開方便門。然後始得示一乘真實。是以命初。題方便品。故前權後實。又要先破二乘。是真實相。故明二乘是方便。然後示一乘為真實。又以二乘為方便。是因。一乘為真實。是果。前因後果。此是教菩薩法之次第也。若從佛實智。起於權用。亦是前實後權。但約化物次第。先權後實。空有異者。波若照空為實。照有為權。法華明照佛果空有皆是實。照二乘空有皆是權。則波若開空有二境。開空有兩慧。法華開權實兩慧。而合空有二境也。有境無境異者。波若有真俗二境空有二慧。法華則實智有境。權智無境。以無二乘究竟果故。問何故法華名教菩[1]薩。而波若正屬菩薩。不名教菩薩耶。答通而辨之。各互例也。法華但顯一理。唯教一人。故明教菩薩法。題中具合二義。妙法華經。謂唯顯一理。[2]一教菩薩法。謂唯教一人。波若雖屬菩薩。而未癈三乘。不得云唯顯一理唯教一人。故不得云教菩薩法也。但歎美大士所行。顯小乘之劣。故有摩訶之稱。又云教菩薩法。以三門教之。一攝[3]耶歸正門。二攝異歸同門。三攝因歸果門。[4]攝毒虫惡鬼愛見二[*]耶。歸聲聞緣覺兩正。故方便品具敘愛見。後明我為說方便。說於盡苦道。示之以涅槃。即其事也。攝異歸同門者。攝二乘之異。同成菩薩。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也。攝因歸果門者。攝於菩薩。令成佛道。即後分經是也。次教菩薩。三種法輪。遣傍人喚子不得。令識根本法輪也。更遣二使。謂支末法輪教也。後委家財。攝末歸本法輪也。問曰。後三與前三何異。答前三敘鹿薗[A10]已去至於法華。但明穢土教耳。後三長敘華嚴淨土教門。故前三但是二輪所攝。自上[A11]已來教菩薩所乘法竟。今次敘教菩薩能乘之人。迴小入大之流。不識佛身佛壽佛住處。故不識佛。何猶能解禮念歸依。所乘法中。唯有三乘。能乘之人。亦有三佛。一者法身。二者應身。三者化身。多寶明不滅。正示法身。分身是淨土之佛。名為應身。釋迦居穢土。稱化身。所乘法中。三種破病。一者用一破二故。經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也。次借二破三。緣覺第二之勝尚無。聲聞第三之劣寧有。三以權破實。三乘皆是方便。非是真實。將法例人者。亦具三。一者將一破二。唯有一法身。無有應化。應化非是實故。金光明經云。是二身者。是假名有也。次將二況三。淨土分身之佛。尚是化。穢土化身佛。寧是實耶。又應身是本。本尚非真。化身是末。末寧是實。三以權破實。明三身是實者。方便說耳。身實無三也。解此三門。則識佛矣。次將身例土。義亦同然。明能栖應身之佛。既非是實。所住淨土。寧是真耶。淨土尚非是真。穢國寧當是實。非應非化。方是真佛。不垢不淨。乃為實土。則識佛住處。名教菩薩法也。次教菩薩識佛壽命。既有三佛。即有三壽。法身無始終。其壽則長。應身淨土[5]佛。其壽則次。化身居穢。其壽即短。故涅槃云。唯佛覩佛其壽無量。猶如夏日。菩薩見佛。猶如春日。二乘所覩。喻如冬日。今亦作三種。破二乘執佛短壽。一者唯法身之壽為實。餘二非真。[6]次將應況化。應身之長。尚其不實。化身之短。寧是真耶。[7]三以權破實。說有三壽實。此是方便。非是實說。問昔為二乘人。說有三乘。亦得昔為二乘。說三身三土三壽以不。答此非類也。昔為二乘。說三乘。明佛乘即是化佛。故但化身化土。及以化壽。垢衣長者。即其事也。問昔為菩薩。說於身壽。及以淨土。與法華何異。答若[8]三乘之人。與菩薩共聞者。亦未分明如此經開權顯實。所以為異。設令開身土及壽權實。三乘權。終自秘之。問昔何處開身土權實。答且據淨名。佛身無為無漏。謂真身也。出於五濁。現行人法。示於身權。土亦然也。
釋章段。此經言約義周。非一意之可盡。又大聖適機演教。變文轉勢。義亦多方。昔[A12]已敘一途。今更陳異意。大明此經。凡有三分。一說經因緣分。二正說分。三信受奉持分。初六事。謂說經因緣分。爾時世尊四眾圍繞。竟普賢之末。為正說分。從佛說此經[A13]已。第三信受奉持分。經初六事可兩望之。一為未來生信。為證信分。二望現在。是說經因緣分。一切諸佛。要備六緣。方得說經。一眾生有信心。即如是也。二有持法之人。即我聞也。三根緣時熟。即一時也。四有化主。謂佛也。五要須待處。謂住處也。六所為之人。及證明眾。故有徒眾。要具六緣。方得說法也。
如是即是信也。藥王品云。此經於一切諸經中。窮深極大。法師品云。於三世說中。最難信解。今略敘之。以驗佛語也。所言大者。彌[9]倫太虗。稱甚深者。眇然無際。大義有四。一明四實四權四因四果。即一經之大意也。二近該華嚴之始。[10]竟雙樹之終也。三攝釋迦過去成佛。逸多不見其始。未來湛然不變。群聖莫[11]惻其終。時長化廣。莫不入其內也。四總括十方三世諸佛。從一切實。起一切權。攝一切權。以歸一切實。謂窮大矣。雖復教彌六合而無言。通現十方而不動。眇然無際。謂之深矣。若不樹此信心。則未有如是。又若信法華深大。謂[A14]己身心不深大。與法華異者。蓋是窮子受財。謂是長者物耳。今寄如是一事。可將萬義[1]類之。明明法華既深大。即[A15]己身亦深大。且就一無生釋之。明此身本自不生。即本不凡。本不凡故。本非六道。若是凡。可轉凡成聖。故有三乘。既無六道凡可轉。何有成三乘聖耶。故此身超三乘越六趣。即是本來一相。名為一乘。諸佛用本不生為身。名為法身。既不生。何有於滅。即是無生滅壽。既本不生。一切生心動念畢竟清淨。即是淨土。若達一身。四果便辨。即此不生。亦具四因。故智度論云。順忍名乘動。無生忍為乘出。順此不生。漸息生見。名之為動。無生現前。出離於生。名為乘出。故了悟無生。即一乘因也。故無生現前。是內弘義。防令不起生念。謂內護法義。若如行而說。是外弘。亦令他防生心動念。是外護。如此內外弘護。是法身因。故得無生法身果也。無[2]生長壽因者。經云慈悲是長壽因也。世間但悲於物。而不自傷。以理言之。先須自傷。始可悲物。如身子歎息。云何而自欺。自欺者。諸法本不生。而我謂有身生無生。[A16]已是顛倒。復欲滅之。令入涅槃。倒中之倒。故謂有生滅。名為自欺。今令不起生見。是大悲拔苦。令不生常現。謂大慈與樂。於自身既爾。化他亦然。作此行者。即長壽之因。次行無生。是淨土因者。得無生之壽曉夜。常淨一切生心。即除穢土之業。恒令無生現前。謂淨土因。自行既爾。[3]他化亦然。次將明無生。作後四行者。弘無生是弘佛道行。經云無生即是佛也。弘無生度生見之人。是度眾生行。降起生見眾生。是降[*]耶行。護無生妙觀。是護法行也。次就無生起四權者。然了生宛然即無生。亦悟無生宛然而生。故能起生用。故有二乘生滅方便。所以昔於捺薗。說五眾生滅。法身無生。無處不生。故王宮示生。即身方便。既無生而生。即無始而始。故有始自伽耶。謂壽方便。既無始而始。亦非穢而穢。謂土方便。故信一無生。則具四果四因四權四實。謂無生之大也。無生之深者。既稱本無生。則無有生。何有不生亦生無生。如是五句。故無生深矣。若作無生觀者。十方三世佛法。並是身內。如此則於身有益。如是一句既爾。竟歡喜奉行。皆須入觀。故下經云。法華是良藥。服者不須老病死也。陰入無主為我。聽受非情曰聞。眾生心行可一之時。名一時。佛者授藥之人也。住處者窮子服藥處。即是得子之所也。王城者。昔摩竭提界寂滅道場救子不得處。今還於此處。救子得也。昔是說根本一處。今還於此處。說攝末歸本一。然本末乃異。一道不殊。如今昔處不異也。
與大比丘眾者。依此經。前列聲聞者。命其子也。列菩薩者。召集證明眾也。諸方等經列聲聞者。凡有五意。一者欲密教令迴小入大。即波若之流。二欲顯教迴小入大。謂法華之流。三欲舉小之劣。顯大士之勝。如華嚴等經明。五百在座。有若盲聾。四表二乘將應悟入。五欲顯法界不隔二乘。二乘自隔法界。法界不隔二乘。故列之在座。二乘自隔法界。故有類盲聾。後之三義。並約華嚴。又三種法輪。列之各異。根本法輪。謂不密不顯。二支末之教。密而不顯。三攝末歸本。顯而不密。五百在座。既不見聞。故非顯教。亦非密化。名非顯密。今說大法。密欲付財。謂密不顯。[4]此列之。唯顯非密。比丘名乞士。手持應器。表內貯功德。身服袈裟。外示福田。余深慚於鉢。重愧於衣。問何故前列羅漢。答除糞[A17]已後。方委家業。故得羅漢竟。乃為說法華也。
諸漏[A18]已盡者。先雇子除糞也。逮得[A19]己利者。倍與汝價。即除糞[A20]已後。得一日之價也。問婆沙云。解脫通於果因。涅槃唯是果稱。何故爾耶。答涅槃名滅度。滅於大患之果。度四流之因。故獨在果。解脫名不爾。故通也。盡諸有結者。前離現惑。後離於當惑。亦先離於因。後離於果。問初離現惑。後離當惑。有二體耶。答唯是一惑。不復現行於心。名離現惑。無復感未來生惑。名離當惑耳。心得自在者。上正與其直。謂得羅漢。今與涅槃果。外諸餘功德。如瓫器米麫之物也。
釋摩訶迦葉。問增一阿含經云。迦葉不值佛。成辟支佛。今值釋迦。故成聲聞。應勝身子。云何飜是中根人。答三世得聲聞。極速也。六十劫證得者。極遲也。四世緣覺極速。百劫者極遲。今迦葉不及身子。此從四世[A21]已上。六十劫[A22]已還。緣覺人也。六十劫[A23]已上者。則勝身子也。緣覺有三。一劣聲聞。如五十九劫[A24]已還人也。二等聲聞。如六十劫人也。三勝聲聞。六十劫[A25]已上人也。問云何名緣覺。答果人或藉非情而覺悟。如見華落得道。或藉[1]人緣而悟[2]無。如因獼猴。若是因人。則必稟十二因緣教也。問二種緣覺。一本是初果。迴心證緣覺。二本乘緣覺。迦葉是何人耶。答迴心證緣覺。本是初果聖人。佛初出世。迦葉猶是凡夫。故知是本乘人也。
釋迦旃延者。是[3]性。智度論兩文證之。一云三百年有婆羅門道人。[*]性迦旃延。次云以是故名迦旃延。若是釋子。則不作如是說。扇繩是其別名。余親見天竺僧云。此[4]土無物可以譯之。故存梵[*]性。本行經亦云[*]性迦旃延。
離婆多者。此云室星。母就星乞得。從星得名也。
劫賓那。此云分別時。
薄俱羅。此云菴羅菓。以一食施辟支佛。得五不死報又名多忍辱。依禪法秘要。
摩訶𤘽絺羅難陀。是一人非兩人。佛初為說禪法。起在此人。其人憍慢放逸。通達一切異論。四皮陀十八經。以慧多定小。佛於迦蘭陀竹林。初說不淨觀。經一及夏。始證羅漢。備為其說本緣。故方得道。
列菩薩者。上是而命其子。今是并會親族。召集證明也。又上是當機眾。三周說法。正為聲聞。故云為聲聞說法華也。今是發教眾。如彌勒之問。文殊之答。發起佛教也。又約昔言之。上是能教眾。今是所教眾。如命說大乘。教於彌勒。又[5]上權行眾。以我同物。欲引物同我。今是實行眾。實行大道。欲引小歸大。又上是失鄉之子。今是不失鄉子。不失鄉子。前[A26]已得悟。失鄉之子。今方改迷。
釋菩薩摩訶薩者。智者見空及以不空。見空則越凡。見不空則越聖。故有兩名。二乘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故唯有一稱。又二乘不求大道。當體立名。菩薩求於大道。從所求受稱。
釋不退轉。瓔珞經二文解。一云十信中第六信名。不退心。[6]勉於位退。次文云。十住中第六住猶退。第七住不退。二文相違。今以兩義融會。一約利鈍二。就權實。利鈍者利。根菩薩。六信[A27]已能不退。鈍根之人。至六住猶退。積習善根。至於七住。方[*]勉位退。次約權[7]實行論之。六信不退。權行之人。則六住猶退。故龍樹十住婆沙云。言十住退者。為怖地前菩薩。令速入初地。故云退耳。其實不退也。皆得陀羅尼者。持不生觀令恒現。持生觀常令不現也。樂說辨者。內精知欲樂。外巧說諸法也。問曰。何故上嘆二乘斷惑。不歎菩薩斷惑。答有二種。依小乘教。則二乘斷惑盡。菩薩都未斷惑也。依大乘教。二乘斷惑。是生滅觀。除糞人也。菩薩無生滅智。惑本不生。無所斷也。淨名經云。不斷煩惱。而入涅槃。然不斷應不入。但悟惑不生故。即是涅槃。故不斷而入。前歎斷惑。是毀二乘。今明不斷。明美菩薩也。
釋菩薩別名。凡有三義。一者聞此勝名。獲大功德。如聞彌勒名。滅百億劫生死之罪等也。二勝人依德立名。既聞其名。可學其行。三者此是體道之人。道既無名。則人亦如是。無名強為立名耳。然菩薩既無名。強為立名。眾生亦無名。強立名。以眾生本來絕四句故。強立眾生耳。今聞菩薩無名。強為立名。移置[A28]己身者。即悟眾生。便成菩薩。有此大益也。若聞菩薩名。作菩薩人見者。則菩薩便成我見也。
釋初列文殊。大品經雖是大乘。猶未癈三乘。猶符昔教。其言易信。故佛自說。不假菩薩弘助。故列菩薩。依客舊次第。此經既癈三乘。反於昔教。其言難信。必須佛菩薩共弘。物方信受。故列菩薩。依賓主前後。韋提希者。此云雄身。其本是鞞提王女。應云鞞提。何此云雄身。以其國別是一州住故也。
釋爾時世尊四眾圍繞。敘四處七會義。此經有一義二義三義四義七義十義十二義。一義者。文雖七卷二十八章。統其大歸。但明一道清淨。故下經云。三世十方佛。現通說法。諸有所作。皆為一佛乘故。
二義者。有兩種經。一無量義經。二法華經。所以說此二經者。無量義辨其出生。法華明乎收入。要須先明出生。後方辨收入。二教相成。故一處說也。所言出生者。略有三種。一從得生失。二從體起用。三從實生權。出生失者。謂失一道清淨。故有六道不同。故無量義經云。一切諸法。猶如虗空。無有二相。而諸眾生虗妄橫計。輪迴六趣。莫能自出。如涅槃云。是一味藥。隨其流處。有六種味。二從體起用者。謂諸佛體悟一道清淨。欲化六道眾生。出生一切身一切教。故經云。眾生根性無量。教亦無量。教無量故。義亦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始從華嚴。終竟法華之前。一切諸教。皆從一法生。是以經云。初說人天二乘。乃至摩訶波若華嚴海空及菩薩諸行也。三從實生[1]權。謂從一佛乘。出生三乘。問無量義經。但明出生。法華前一切教。當教亦有出生耶。答無量義欲融會諸教故。當[2]教亦有出生。故有井池不同。而水無異譬。此明理實無異。約眾生根性別。得道不同也。次對上三種出生。即明三種收入。一收六道。同歸一原。故會一豪善。並皆成佛。二攝用歸體。始從寂滅道場。終竟雙林之說。同歸一道。是故經云。如來說法一相一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三者攝權歸實。即會三乘。入一乘也。然雖通明三種出生三種收入。正為三乘人。明三從一生。寧不歸一。次判今昔。昔但當教明義。未辨出生一切。一切收入。此經是結束融會。故從體起一切用。攝一切用。以歸體也。
次辨二名。從體起用。用有多門。名無量義。從用歸體。體無有二。故受妙法之名。
次分略廣。從體起用則略。但有一會說法。一卷之文。攝用歸體則廣。故有多會之說者。此經正明收入故也。又三世佛。以歸一為正意。故廣明之。出生非佛正意。故略辨。有昔未辨收入。故今廣明之。昔[A29]已廣辨出生。今但略說也。次引喻。既有二經。明出生收入。今引兩喻。出生。如阿耨達池出四大河。收入。如四河合流同歸大海。等一醎味也。
次明三義。即是三段。初六事。謂說經因緣分。二正說經分。三從普賢品末。信受奉持分。
次明四義者。即是四土。初在穢土說法。二在淨土說法。三住淨土。普為十方淨穢人說法。四還在穢土說法。所以明四土者。欲明一切諸佛土權實義。一切諸土不出五句。一但穢非淨。即初說處是也。二但淨非穢。第二[3]說身權實處是也。三亦淨亦穢處。即神力品[A30]已去也。住於淨土。現通說法。名為淨土。令十方淨穢。同得見聞。故復有穢土也。第四還住穢土。分身[A31]已散。土還復穢。囑累品末[A32]已去也。此即含有非淨穢義。斯法華經。是諸佛秘密神通。難信難解。今當述之。若如淨名顯現法門。初穢次淨。後還復穢。今是甚深秘密。望前欲明收入。非淨穢義[4]後。淨土雖隱。不明其[5]現。故知隱無所隱。雖淨非淨。穢土雖現。而不明其現。故知現無所現。雖穢非穢。故欲收入非淨非穢實相之土。望後復有出生之義。雖非淨穢。出生淨穢。故淨穢雙遊。故分身還淨。釋迦住穢。妙音來時。遊於穢土。皆是甚深難思議事也。
次[6]明四處。一有處說法。即初分經也。二從見塔[A33]已去。昇空說法。故佛住空接眾。亦在於空。三亦空[7]有處說法。即神力品。此會佛及上眾俱處虗空。十方同見具空有二處。四還住有處。故佛從塔起。歸於本座。大眾亦然。此中亦有收入出生之義。望前則有收入。所以然者。釋迦[8]經雖從空住有。而不明其事。當知雖空不空。雖有不有。即收空有。入中道非空有也。望後即出生義。雖非空有。而空有雙遊。多寶住空。釋迦居有。一切佛土雖多。亦不出空有二處也。問後明空有與淨穢何異。答此即有三身三土。謂化身住穢土。應身住淨土。法身住空。即非淨穢土也。
次明七義者。謂華嚴七處八會。此經四處七會。初會說無量義經。多人得道。[9]二會說乘權實[10]法門。直往菩薩疑除。迴[11]小之人蒙記。[12]三會說身權實法門。無量眾生得大法喜。種大善根。即見塔[A34]已去也。第四會龍宮不思議眾集。說法界違順大用淨穢二土。蒙益者多。即提婆品[A35]已去也。第五會千世界塵數菩薩集。說壽權實法門。十二種人。皆得受道。即踊出竟常不輕也。第六會住於淨土。現五種神力。總說法華。十方眾生皆蒙法利。即神力品也。
第七會說一切菩薩行法門。無量眾生皆悟道[13]迄。藥[14]王去也。
次明十義。有二種。一者文十。二者義十。初文十者。即成十段。仍生起七會。無一豪乖越。七會有二次第。一[15]次機緣次第。故會會中有人得道佛應機而說。二義次第者。前如是六事。明說經因緣具足。今第二正明說法。將辨攝多歸一。[16]故先明從一生多故。初會說無量義經也。既明從一生多義顯。次即明攝多歸一故。第二明乘權乘實法也。乘權乘實者。但明所乘之法。次明能乘之人。故辨身之權實也。自上從一生多。攝多歸一。所乘之法。及能乘之人。明十方佛及釋迦法界順用法門。但釋迦一代有兄弟二人。作違順兩用。上[A36]已明順用。故次辨違用。釋迦既爾。十方佛亦然。自上[A37]已來辨於違順。但明釋迦現在一期之事耳。故今次明久證法身未來不滅。逸多不見其始。彌勒莫[1]惻其終。不慮而知。照窮法界。不動而應。十方現前。無言可吐。教彌八極。無權不開。無實不現。十二蒙益。八種瑞相。故有第[2]六會明壽權實也。自上久近諸事。但利淨穢二生之緣。別明權實之教。未暢眾聖之意。故現五種神通。總說一切權實。令十方同益。二世咸聞。故[3]名有第[4]七會。始自一會。終竟利於十方。皆是明十方佛及釋迦佛果事竟。[5]又故第[6]八宜付屬也。付屬佛法既竟。次明十方三世諸菩薩行化法門。故有第[7]九會。即第九章也。說果明因。一期事竟。一切菩薩。一切二乘。一切凡夫。歡喜禮佛而退。故有第十信受奉持分也。
次義十者。有十雙義。然此經具一切義。震領提綱。略舉其十。初總明十方佛從體起用攝用歸體一雙也。[8]次從體起用。攝用歸體明法。次辨身權實辨人。人法一雙也。上人法是順用。下明其違。謂違順一雙也。違順是一代之近。次明久遠之事。謂久近一雙也。上久近多是說法輪。下明現五種神力。滿百千歲。救度眾生。謂神通輪。即神通說法一雙也。自上二輪。皆明果德。次辨因行。謂因果一雙也。次[9]明治病。初出生收入。明乘權實。正破眾生執三乘異病。從身權實竟經。乃至雙林之教。破眾生執佛無常病。一切病唯此二也。執異病亦是自迷。執無常病謂迷他。初二是迷因。次二是迷果。初亦是非常謂常。後是非無常謂無常。本疏[A38]已釋也。即破兩病一雙。明七會說法之意也。次約三世佛。說不說一雙。諸佛多說前乘權實法門。既明出生收入。於義[A39]已圓。何者。二乘非究竟。即是無常。佛乘究竟。名為常住。既辨乘權實。即身權實[A40]已彰。不復須說後分。亦不須多寶佛塔。多寶佛塔。為破惡世鈍根無常[10]執。故踊現耳。故燈明朝說法華。夕即取滅。都不明身權實事。大通智勝佛亦然。即說不說一雙。次明根利鈍一雙。以成前義。利根聞乘權實。即解身權實。不須更說後分。中根者更須說後分。無常執乃除。下根者於法華不悟。乃至涅槃教。方乃解耳。問曰。何以知上根者初分[A41]已解身耶。答曰。身子開乘權實。即解佛權實。故云如今者世尊。從生及出家。得道轉法輪。皆以方便說。乃至中根人亦悟三身。故有垢衣長者之喻。即知諸佛不必具說後分經也。自上所明[11]三種權實。謂正果法。次明五種之土。謂依果[12]報耳。即依正一雙也。十方三世諸佛所[13]說施為。皆攝十雙。故神力品以四一切攝之。謂一切法。一切神力。一切秘藏。一切甚深事。皆顯在此經也。
次明十二義者。說果門有六會。說因門亦[14]六會。始自藥王本事。終竟普賢勸[15]發。是以品品之中。皆明悟道也。
次釋開章門中。經雖有七會。大分為二。初六會明佛法。即是果。次一會明菩薩法。謂辨因因。果是眾義之大宗。[16]立信之根本也。又譬喻品云。為諸聲聞。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龍樹釋大乘。凡有二義。一諸佛大人之所乘故。故名為大。二觀音彌勒諸大士等之所乘故。故名為大。今具欲釋大乘。故前明諸佛法。後辨菩薩法也。果分為二。從初竟神力品正說。次一品明付屬宣通。初分又[17]有二。一明三世佛所乘法。二明能乘人。具此兩門。乘義乃足。約三會說之。初會別明所乘法。次會別明能乘人。第三會總為十方。具明人法也。以此經正明一乘。宜作此判也。又初會但明乘權乘實法門。次會明四種權實。謂身權身實。壽權壽實。違權違實。土權土實也。第三會普為十方。具明四種權實。以此經具開一切權實。故作此判也。就處論者。第一初會在穢[18]土。第二會在淨土處。第三會在亦穢亦淨處。又初會在娑婆一佛土處。第二會八方各四百萬億那由他土處。第三會十方通同成一佛土處。又初在有處說。次在空處說。次住空普為十方空有處說。約人論者。初會為小眾說。次會為多眾說。第三會為十方眾說。又初會正為二乘人說。故經云。為諸聲聞。皆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第二會為菩薩說。所以然者。三根聲聞。並迴小入大。聞法華經。一念隨喜。悉與授記。並成菩薩。是故從第二會[A42]已去。但為菩薩說。第三會通為十方五乘人說。又初會雜為五乘人說。低頭舉手。悉皆成佛。會人天善根。明同歸義。故為人天說。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會二乘成佛。即為二乘說。菩薩聞是法疑網皆除。為菩薩說。第二會獨為菩薩說。既會五乘。同歸一極。則無復餘人。但欲令其人進悟身壽權實。故為菩薩說。第三會十方世界。既有五乘眾生故。通為五乘人說。又初分前悟。即是上根。故為上根人說。次會為中根人說。第三後悟為下根人說。次明利益者。初會三根聲聞。皆迴小入大。入十信位。名為淺益。第二會通淺深益。始發菩薩心。終一生成佛。第三會還明淺益。謂十方眾生隨喜供養。故為淺益。又初二會。親承音旨。名為近益。第三會遙得見聞。名為遠益。約時論者。初少時說。次多時說。如五十小劫問訊等。次無量時說。後云滿百千歲。然百千歲望五十小劫應短。但後既明化廣。宜總相辨長時也。就第一初會。明乘權乘實。又開為三。初明乘方便門。二正說門。三歎法美人。辨流通門。從初竟方便品。至舍利弗願樂欲聞[A43]已來。第一章也。從佛告[A44]已下。竟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二章也。法師一品。為第三章也。乘方便門者。從寂滅道場頓化子不得。無緣大悲故。起四調柔及十種方便。至於靈山。方化得子。四調柔者。華嚴[A45]已後靈山之前教也。一以世間方便調。令離十惡。二以出世方便。調令離三界。三以大乘自方便。調令漸欣大道。稍鄙小心。四以大乘他方便。令小志頓移。大機成就。前二方便。調令超凡。後二方便。調令超聖。又前二方便。調令得方便實慧。後二方便。調令得實慧方便。又前二方便。調令離分段火宅。後二方便。調令離變易火宅。後當具釋之。次明十方便者。雖昔用四調柔。但一乘難信。二執難傾。將開正宗。復興十種方便。亦名十種密說。將[1]前明顯說。前須密說。用前之密。開發後顯。故名方便。方便之言。出下誠文。故經云。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又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也。言十種方便者。初召集證明方便。將命其子。故前召集證明。如信解品云。先告其子。并會親族。亦如化城品云。便集諸菩薩。為說是乘。所以須召集證明者。勝人雲集。證佛語非虗。明實是長者之兒。非貧賤客作。此即證一乘是實有。證二乘為實無。亦證一乘為真實。二乘為方便。故有召集證明方便。即四眾圍[A46]遶是也。然此中間。實具四眾。一發教眾。二影嚮眾。三當機眾。四結緣眾。取前二為能證。後二為所證。又列眾望前。是第六同[2]聞。望後即是證明。文句是大判為言耳。
為諸菩薩說大乘經下。第二明說教方便。後會之經。為明於人。則以人開人。故有多寶分身及踊出菩薩。開顯釋迦身壽權實。今正明法。故以法開法。將明攝多歸一。故前辨從一生多。從一生多。開發攝多歸一。故名方便。
佛說是經[A47]已下。第三[3]入定方便。總統法華。凡有二義。一者明開。謂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二者辨會。明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前從一生多。密明於一說三。為開[4]印方便。令如來入定。捨多住一。密說會三歸一。為後會作方便。所以然者。佛既捨多住一。表三乘諸子同歸此原。故下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以此度眾生。[5]令入定中。自住一。後從定起。還說佛所行。亦令眾生行佛所行。得住佛所住。又如涅槃云。我自安住秘密藏中。亦令諸子及一切眾生。安住其中。故名方便。又如來入定現瑞。發動疑情。待彌勒之問。文殊之答。預杜疑心。逆開信解。方得起定說法。是故聖嘿為聖說方便。問何故說無量義經。而還入無量義處定。答法華論云。無量者。明如來㝡勝境界。今應入㝡勝境定。後說佛乘也。還說㝡勝境界法也。又㝡勝境定者。有四種㝡勝自在力。一身心不動。即身心俱靜。寂靜故鑒極方。能說極法。[6]故極病。照極藥也。
是時天雨華下。第四明現瑞方便。諸子有受悟之期。未得明言顯說。故雨華動地。放光現土。示還原之相。表說歸宗之經。名現相方便。又大聖益物。凡有二種。現瑞則生於信心。說法發其慧解。故生信之瑞。為發解方便。又諸佛利物。復有二種。一令種福。二使殖慧。現瑞殖福。為說法生慧。生慧之由漸。故名方便。又諸佛令物歡喜。凡有二時。一者現瑞。明將說歡喜。二說法明正說歡喜。故三根踊躍。十二儛蹈。用物歡喜。開發後門。名為方便。又凡說奇特之法。必感非常之瑞。覩非常之瑞。必信有奇特之法。故以能表之瑞。開發所表之法。名為方便。
爾時彌勒菩薩下。第五明疑問方便。如來以此光照彼。彌勒廣頌彼曉此。故名疑問方便。
爾時文殊下。第六答問方便。佛與菩薩。彌勒將彼顯此。文殊引古證今明。古佛說之於前。釋迦敷之於後。預杜疑謗之萌。逆開信解之漸。名答[1]門方便。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明第七稱歎方便。將說究竟之乘。前揄揚諸佛大道。如欲救患。必須前美藥功能。謂稱歎方便。
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者。[2]明第八勸信方便。既稱歎一極。敘三乘不知。言與昔相違。恐物驚憚。故略開權實。勸使信之。名勸信方便。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下。[3]明第九勸請方便。前歎佛智甚深。二乘淺劣。動其舊執。生彼新疑。大眾遂執動疑生。身子騰疑致請。讚人美法。抑小揚大。今時眾尊人重道。捨小欣大。以此顯發密教。調伏眾生。為正說之由漸。故名勸請方便。
爾時佛告下。第十[4]顯鄣方便。顯封執小乘。障隔大道。現在不聞法華。未來不得成佛。使二世眾生。捨小崇大。現在聞經。當[5]未來成佛。開正悟由漸。故名方便。然約義[6]為十。據人唯三。從初至勸信。謂大乘人為方便。勸請一事。小乘人為方便。五千退席。惡人為方便。又前九為順。後一為違。後正說中。釋迦調達。亦具斯二。今次別釋其文。說無量義經。有十因緣。如彼疏。今略有三意。初上根之人。聞從一生多。當教受悟。二此經示三乘六道失原。至法華方得歸原。三動封執之情。後方[7]可得拔也。
為諸菩薩者。密顯唯教一[8]人。說大乘經下。密顯唯有一理也。教菩薩法者。從一生多。令菩薩歸根本一道。即是教菩薩法也。又從一生多。即是體用具足。照此體用。四智便成。了雖多而一。生如來智。識雖一而多。生於佛智。任運成就。為自然智。不從師得。即無師智。教[9]主四智。則入佛智見。故得成佛。
釋佛所護念者。菩薩分生四智。行與佛應。為佛護念。但應有二種菩薩。學佛四智。即超凡越聖。不著生死。不染涅槃。此是護因。故得為佛護果。次行中道。因發生正觀。得佛念果。餘人不具二因。故佛不得護念。又悟雖多而一。得於波若。為佛念之因。故得佛念之果。了雖一而多。得於大悲。為佛護因。得佛護果。
釋入無量義處定。無量者。能表之教非一也。義者。適化不同。教門非一。各有所以。故稱為義。印師以萬善為無量義。基公以空為無[10]量。劉公以無相一法。含於多義。皆失經旨。處者。無量文義出生之處。即是實相法身。故名為處。身心不動者。既入實相。則內外並䆩。緣觀俱寂。故不動也。釋現瑞。就現瑞文。自開為二。初現所化眾生成佛相。二現能化佛說法華相。以此二相。助開一極。故云方便。如下經云。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現此二相。各開兩別。初文二者。前明現瑞。次明覩瑞。現[11]瑞相說於法華。天雨四華。地六種動。此表所化眾生成佛之義。即以此事。為說法華。但斯言有通有別。所言通者。既說非常之法。天靈歡喜。故天雨四華。地祇踊躍。故地六種動。又依文殊偈釋。雨華表供養能說之人。大地動表說於大法。又雨華表供養能化之主。動地覺悟所化群生。又雨華供養[A48]已成佛。動地表所化當成佛。所化當成佛。故地神得主歡喜大動。所言別者。正就雨華動地。說於一乘。天雨四華。表四生行因得成佛也。地六種動者。六道聞經得成佛也。又天雨四華。地六動者。上天下地。其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亦如譬喻品云。汝等若能信受是語。一切皆當得成佛道。下列覩瑞之人。即是總明三乘六道皆成佛也。又正對昔封教之人。謂二乘六道不定成佛。故今現相示之。四華表二乘四眾必當歸本作佛。地六動表人天六道定當成佛。故下文別舉四眾及六道之人。明覩瑞也。又四華者。表說四智。謂如來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問何以得知[12]故。答下偈云。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又初從定起。即歎佛智甚深。多寶稱善云大慧平等。又雨華是供養法華教主。及聽法華眾生。聞經眾生當成佛。教主[A49]已成佛也。
釋爾時佛放光。此第二表能化佛說法華相。就此相中。具足說一部經。亦具足明十方三世能化所化事。若解此中意者。方悟彌勒說偈旨歸。及如來起定說法之意。所以然者。彌勒及佛起定。就說法輪。說法華經。今就神通門。說法華經。就文始終。凡有十句。始自是時。終竟上照天宮。以此十相。即十種義說法[1]華。
是時者。謂放光時。即表說經時節。如下經云。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2]亦後云涅槃時到也。
言佛者。明第二故光人。表說一乘教主。亦是能乘之人也。
眉間者。第三明放光處。對教主。即一乘教也。對能乘之人。即所乘法也。累無不盡。不可為有。德無不圓。不可為無。非有非無。即是中道也。然所乘之法。既是中道。能乘之人。亦是中道人。故涅槃云。中道之法。名之為佛。又佛住中道之法。還欲說中道之教。故眉間喻於教中。住中道即是理中。所說之教。既其是中。說教之人。亦名為中[3]道。故涅槃云。說中道故。名大法師。
白豪者。明第四。上[4]辨眉間是通處。今敘別處。表所乘之法無漏清淨。猶如白豪。能乘之人。亦無漏人。故下經云。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我今[A50]已具得。下又歎佛。於諸怖畏。乃至無明闇弊。永盡無餘。故知表無漏清淨法也。又普賢能乘之人。身白玉色。所乘之象。如白頗梨。普賢既爾。諸佛亦然。所住之乘。既無漏清淨。所說之教。義亦如是。又此經開一切權。顯一切實。義最顯明。故稱白豪。藥王品云。眾明之中。日明最盛。即其證也。
光明者。第五[5]正放光也。上眉間白豪。表佛乘無德不備。今別表平等大慧。乘雖萬德。而慧為其宗。後品云。佛起定說法。具歎總別。故今以相示之。光有二義。一者顯物。二者破闇。表大慧經亦具二種。一滅三乘執闇。二顯一乘理實。故藥王品云。如日天子能除諸闇。此經亦爾。能破一切不善之闇。
照東方下。明第六相光所照處也。上之五事。表能乘之人。所乘之法。及總明眾德。別敘大慧。謂此方事也。今欲將彼顯此。故此光照彼。能照之光。表[6]一乘教也。所照萬八千土。即教所表理也。東方者。所照處也。何不照餘方。但照一方者。表說法華明一乘事究竟。二者舉一方十方皆例。如釋迦一佛既作此說。十方[7]佛爾。是故後經文。皆引十方三世佛為證。又一方者。表唯為[8]一事因緣。出現於世。一方之中。而舉東方者。東為眾方之本。表一乘為三乘之根。又東方為始。舉始攝終及中間也。表始自華嚴根本法輪。中則三乘支末之教。終則攝末歸本也。一萬八千者。明第七第八相故也。問餘經放光。尚照多方。此經最大。何故但一萬八千。答今是相說。不論多少。若照多土。不得顯一方化訖。今欲明土有限極。得顯一方化周。故不照多也。問既表一化始終。何故但照萬八千耶。答一化雖多。不出因果。果圓如一萬。因不足同八千。是故此經以因果為宗。顯在於此。問何以得知[9]故。答曰。彌勒見佛現通。懸解瑞意。故後偈釋之。佛坐道場所得妙法。即是果也。為當授記。所謂辨因。又一期出世。教雖萬端。統其大歸。但明權實。此經顯實究竟。猶如一萬。開權未足。八千表之。彌勒偈文。亦含斯意佛坐道場。即顯實[10]耶。為當授記。謂開權也。問曰。乃知一萬表果。何故古佛今佛同以八千表因。不多[11]小耶。答長者之父無二。唯有一萬。[12]世子五百人。故成八千。約前所化瑞論者。能化無二。故放一光。猶如萬也。二乘及六道。故有八千。約大眾覩瑞論者。六道二乘。故成八千。化主唯一。猶如一萬。約九道分之。即三乘及六道也。八道為因。佛道為果也。又此中有以同表同。以異表同。以同表同者。古佛今佛同放光。照萬八千。故知諸佛道同也。以異表同者。古佛今佛雖有一萬八千土異。同表一道清淨也。勿不信此語。別有深見也。問涅槃經云。流離光佛放光。大眾之中。非青見青。乃至非見而見。今云何耶。答正爾同也。今佛放光。此是非青青。非色色耳。說法亦爾。非說說耳。今大眾覩光。亦是非見見。聞法不聞聞耳。乃至一部經。一切佛法。並須如此解也。
靡不周遍者[13]是。第九相也。表自上[A51]已來。若此土他方。明因辨果。顯實開權。教無不周。理無不備。即歎法華。結束融會一化始終。圓滿究竟。
下照阿鼻地獄。上至阿迦膩吒天者。明第十相也。自上[A52]已來。表諸佛相。[14]此之一章。示眾生相。所以此土他方。開權顯實。明因辨果者。為欲化六道眾生。令六道迴宗。同歸一佛果也。上能化相。總而論之。謂因果權實四種義。今所化事。亦明四種。舉地獄示諸苦。顯天宮示無常。又舉地獄誡令息惡。示天宮勸令修善。以誡勸之言。即世間教。
自上[A53]已來。明出世教。此相之中世與出世。義無不顯。又雖開為十相。合唯成二。從初至放光。即此土事。東方[A54]已去。謂他方事。各有二義。此土二者。初謂教主。放光即是教門。何以知之。佛既放光。如教主說教。他方二事者。初明諸佛事。下照地獄。辨眾生事。所以示此二者。大品云。波若為大事故。謂示道非道。示諸佛事。示是道也。明眾生事。示非道也。示道之中。略唯因果。非道之中。苦與無常。是故放光表說一切事盡。又依文殊偈。前瑞有二。初雨華。二動地。如向釋之。今亦[1]爾二。謂照諸佛事。及示眾生事。照諸佛事。即是引門。示眾生事。所謂[2]通門。引門令欣佛常樂。逼門厭苦無常。又照諸佛事。即是大慈與樂門。示眾生事。[3]大悲拔苦門。又即是下。救子不得中二事。照諸佛事。謂勸門說一乘。示眾生。即誡門說一乘。初成道時。不得用此二門。今始得用。故現相表之。
於此世界盡見彼土。第二明覩瑞。前現瑞有二種能所。一者此光照彼。此為能顯。即表於教。彼為所顯。以表於理。二者將彼顯此。彼為能顯。即表於教。此為所顯。用表於理。今大眾覩瑞。具見二種能所。一者因此見彼。謂因教識理。二者見彼顯此。又是因教悟理。取[4]一種理教。為說經之相。取二種見義。為後了悟作相。至彌勒偈中。自了了分明。勿疑之也。總統此文。有一義二義三義四義六義七義十二義。言一義者。始自六道。終竟起塔。明他方一化始終究竟義也。即表釋迦說大慧經。亦明一化始終事。所言一化始終事者。初明失於一道。故有六道紛然。既有六道紛然。便有諸佛出世。既有佛出世。次說教門。既有教門。便有稟教之眾。既有小乘四眾次。轉成菩薩。化菩薩既竟。便入涅槃。戀仰情深。所以起塔。故一化盡矣。又一義者。雖有七事。意終歸一道清淨。故文云。如來說法。皆是一相一味也。
言二事者。前明六道。謂眾生迷事。化主[A55]已去。敘諸佛悟事。又二事者。從初竟於四眾。辨諸佛事。從菩薩竟起塔。明菩薩事。敘諸佛事。即是明果。辨菩薩事。即是明因。此經以因果為宗。故示此兩。令眾見之。此義現彌勒偈文。勿疑之也。又二事者。從初竟於四眾。辨從體起用。次從菩薩[A56]已去。敘攝用歸體。亦顯後偈文。又二事者。從初竟菩薩。明乘權乘實事。從涅[5]槃起塔。辨身壽權實事。又二事者。從初至菩薩。化不失心子事。涅槃起塔。化失心子事。
次明三事者。在事雖七。但有化主教門及[6]以與徒眾。敘佛及涅槃。謂化主事。說法即教門事。自餘四種。皆是所化徒眾。又三事者。從初至說法。明根本法輪事。敘四眾。即支末法輪事。菩薩[A57]已下。辨攝末歸本法輪事。
言四事者。法華前有二事。從初竟說法。謂根本法輪。敘四眾。明支末法輪。法華[A58]已去有二事。一明法華事。即菩薩是也。二明涅槃教。謂涅槃[A59]已去事是也。
言六事者。從佛出世。竟於起塔。唯有六事也。又即是六譬。見六道謂總譬。化主即見大譬。教門即根本法輪。謂救子不得譬。四眾謂三乘救子得譬。菩薩即等賜大事譬。既等與大車。得車歡喜。於事究竟。是故涅槃及起塔。欲見此意。可觀火宅偈。及彌勒偈文。以釋迦說法華。將明六事。故此光照彼。將彼顯此也。
十二事者。諸佛出世。既有六事。所化眾生。亦有六道。合十二事也。佛現瑞中。含此諸意。今令大眾並覩見之。至彌勒令了聞起定說法。了了心悟也。
爾時彌勒。第五明疑問方便。問何故大品現七瑞。而眾無疑。此經現二瑞。有於疑問。答大品為直往菩薩。無自保之執。現瑞召集竟。即說波若。是故無疑。此經為迴小入大之人。其根既鈍。又有自保之執。故久住深定。發動疑心。待彌勒之問。文殊解釋。方得起定說法。故有疑也。又大品雖是大乘。而未癈小。言猶扶昔。是故易信。此經癈小。言與昔違。難可信解。故生疑也。問何故彌勒懷疑。答依舊義釋。此經初分明因。為因經作相故。現瑞者。彌勒是窮因位之人。何所疑哉。假令俯同於物。[7]事亦不成。今明初分經正明果乘。現瑞為果乘作相。因位未了。是故生疑也。而問文殊者。佛說果乘故。現於果相唯果人能知。彌勒居等覺之位。住於十地。見未了了。是[8]以致問。文殊是妙覺之地。無所住故。故了了見。是以能答。更有餘義。後當述之。釋彌勒問。前明問意。欲自決疑。自欲成佛也。為眾決疑。令他成佛。正問中。初長行。次偈頌。長行與偈異者。長行略說。偈則廣明。前略後廣。為解義故。二長行。前明所化瑞。後辨能化瑞。謂前感後應。即感應次第義也。偈前頌能化。後頌所化。辨前有佛出世說經。後眾生聞法成佛。作諸佛出世次第義也。三長行現兩瑞為一類。二都瑞為一類。即有兩感兩應也。偈中各明現瑞。各明覩瑞。欲顯瑞有能所。見亦不同。此明轉勢說法。故其言各異。四長行總相而說。偈分彼此不同。前明此土之瑞。次辨他方之瑞。謂總別不同。亦是解義之體。諸師皆謂彌勒是問。今明彌勒帶解而問。佛就神通門。開權顯實。辨果明因。今彌勒以說法輪。顯實開權。明因辨果。可用斯意。以尋偈文。文殊師利。呼質疑之主。導師何故。歎現瑞之人。大光普照。敘所疑之事。普照者。照此土也。雨華香風。一如本疏明所表。二將說妙法。前莊嚴處。顯在人則人尊。居處則處貴。三明大眾見處改常。必知應說異法。所以前問此土者。欲釋佛正為此土之緣。說大慧經也。
雨華[A60]已下。此問所化瑞。由佛說經故。眾生成佛。故次問所化瑞也。時四部眾者。問所化覩瑞人也。偏問四眾。不問六道者。以此經正為二乘。故下經云。為諸聲聞。說大乘經故也。論三瑞廣狹。普動十方。明佛道同。故廣也。光照萬八千。次也。雨華但云而散佛上及大眾。狹也。問何以知動十方。答論云震動無量世界。經云普佛世界。文殊云一切諸佛土。即是普震動。三引證也。彌勒約偏化此土。又是略故。但明四眾歡喜也。問光何處中。答表因果權實。又萬八千佛土。[1]正釋迦化大同。故偏引也。
眉間光下。第二問他方瑞也。既正為此土說法。故前問此土。但引他方為證。故次問他方。皆如金色。此是彌勒頌所見事。釋佛瑞旨。謂帶解為問。顯在於斯。他方雖有七事。同一金色事。一欲顯十方道同。使物生信。[2]二既同一色。表十方同明一乘。[3]三欲明乘有二義。一者乘有一相門。謂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二種種相門。謂無量億千解脫三昧。總具眾德。以為乘體。同一金色。表一相門。萬八千土。示種種相門也。三欲辨放一光。具生四智。今且就六道作之。雖有六道。同一金色。雖同金色。而六趣宛然。即表雖有六道。常是四絕。謂如來智。雖有四絕。於緣六道宛然。如斯悟者。名為佛智。此二任運現前。謂自然智。不從師得。即無師智。乘雖萬德。智為其宗。故恒須用四智也。問文何故但明萬八千土同一金色。不明六道同一金色耶。答光既普照。理同金色。但文不說耳。又此有深旨。照萬八千土。同一金色。表於道未始二。而不明生死同一色者。欲明於緣未始同也。
諸世界中。第二明覩他方瑞。上有七事。彌勒欲釋佛語。開三節頌之。一者頌前三事。次結前生後。三頌後二事。頌六道可兩望之。望前即屬前照眾生事。望後屬見六道事也。頌教門為二。初頌一乘根本[4]法輪。次頌三乘支末。初亦是隨佛意門。次是隨眾生意門。東方諸佛。唯有此二。將彼曉此。義亦同然。二門各三。初三者前明一佛說根本法輪。次明多佛說。三總明一佛多佛說教之意。此三門各有四句。即十二意也。初四句者。一演說經典。謂能表之教。二微妙第一。所表之理。三其聲清淨。嘆宣教之聲。四教諸菩薩下。明所為之眾。
梵音深妙下。第二例於多佛。亦有四句。初明教稱機。次句機稱教。三明其處彌異。第四其道彌同。
種種因緣下。第三總明諸佛說教意。亦有四句。初敘機不一。二教門有不同。三上弘大道。四下益群生。上弘明唯顯一理。下益辨[5]教一人也。下三乘支末教中。亦[6]三。皆前敘機。然後明教。得有餘除苦因際。得無餘盡苦果際。無二死五住。為淨道也。
文殊師利我住於此。第二結前生後。所以結前生後者。欲顯前是法華前事。後是法華[A61]已去事。二欲明法華之前。從體起用。從一生三。法華[A62]已去。攝用歸體。會三同一。要前明從體起用。後方得攝用歸體。故結前生後也。三欲明三輪之義。法華之前。有二種法輪。從演說經典。至開悟眾生。明根本一乘法輪。若人遭苦[A63]已下。敘三乘支末[7]之教。是故結前生後者。欲顯法華[A64]已去爰至涅槃。明攝末歸本法輪。是故後文明二種菩薩。一佛在世時菩薩。即法華教。二佛滅度後菩薩。謂涅槃教。四者欲明因果法門。結前者。顯前明諸佛法。生後者。顯後欲辨菩薩法。明諸佛法。即是辨果。明菩薩法。所謂辨因。彼方既爾。今頌彼曉此。則辨此經。亦明因果。故前明佛法。藥王[A65]已去。次辨於因。五者欲明四教。結前明二教。謂根本支末。生後亦二教。法華教及涅槃教。他方一化。唯此四教。頌彼曉此。明此亦同彼。六者欲總敘諸佛大意。復唯為顯一理。唯為教一人。結前即明唯為顯一理。生後但有菩薩。明唯教一[1]人。他方既爾。此土亦然。七者欲釋斯經之題題。云妙法蓮華教菩薩法。前章釋妙法蓮華。故云演說經典微妙第一。生後即釋教菩薩法。如後二種菩薩之行相。八者開權顯實。辨果明因。凡有二門。一用法開。二用人開。結前明法開也。辨一乘根本。謂顯實。[2]三乘支末。謂開權。開權即是辨因。顯實[3]謂明於果。生後用人開者。敘菩薩[4]法。謂明因也。為求佛道。即辨果。此二即顯實也。下明或見菩薩而作比丘。謂開權也。九者諸佛菩薩說法常儀。多前略後廣。結前者。顯前是略說菩薩。生後者。明後廣說菩薩。所以廣略明菩薩。十者欲讚揚大道。抑毀二乘。使未信大者皆信。[A66]已信者增長。未捨[5]小皆捨。[A67]已捨者不退。皆是彌勒善巧方便。助佛揚化。故帶解為問。
初頌六度[6]行菩薩者。此經正明因果。六度即是因乘。故頌六度菩薩。菩薩即能乘之人。六度謂所乘之法。能乘所乘。故因乘具矣。又此中具明因果。敘菩薩行。即是明因。章章之中皆云為求佛道。謂辨果也。此中六度次第者。初明在家布施。第二捨家出家。第三出家[A68]已後。而作比丘。誦經以生聞慧。第四精進思惟。次生思慧。第五因思生脩。故明修慧。第六因禪發慧。即是波若。名為證慧。故十地論中有四慧。此中四施三施二施一施無施。四施者。即從易至難。第一一切皆捨。第二唯有自所乘車。最後施之。捨外財既盡。唯有妻子身宍。故第三捨之。妻子身宍。既[A69]已捨竟。唯有頭目。故第四最後施也。又攝四為三。初二捨財。次一捨身。後一捨命。即修三堅法。勝鬘云。捨身命財。建立正法。捨三不堅。脩三堅法。又攝三為二。初兩外施。次兩內施。又攝二歸一。總攝為檀。又攝一歸無。竟無所捨也。問何故頌諸王捨國土出家。答彌勒欲令大眾聞所未聞諸奇特事。前內外傾捨。[A70]已顯其一。今棄國出家。復為希有。故重敘其二。又欲讚揚佛道。抑毀二乘。前捨內外。後棄國城。即佛道可崇。二乘鄙劣。令捨小欣大也。又敘生死可厭故捨國。佛道[7]之可崇故出家。生死可厭。謂苦無常。佛道可崇。即常樂我。不爾者。不得棄國出家也。問曰。忍度中。何故明菩薩而作比丘。答曰。亦是奇特。實是大心。方便為小。又前頌二人。以密顯一。今頌第三。次密開權。故彌勒頌六度行人。具明因辨果。顯實開權。又見佛子。此第二頌三業利益行菩薩。即頌長行中種種信解。次前生者。第六上問諸佛。聞悉受持。即是自行。今次辨說法。謂化[8]也。問既稱為眾[9]請法。何故云化諸菩薩。答言囑四眾。意在菩薩。即是唯顯一理。此明唯教一人。東方西土果人因人。凡有所說。皆明斯事。並是彌勒密說法華。
又見菩薩寂然宴嘿者。前是言益。此明嘿利。又上如行而說。此如說而行。又見菩薩處林放光者。上明口意利緣。今辨身業益物。又見佛子[10]定慧具足下。此頌上種種相貌。以菩薩循行內成故。相現於外。此中六度無方行。與前異者。前是因中六度。即地前菩薩。今明果中六度。即初地以上人也。又六度義含。[A71]已上明其一。今次辨其二。義乃圓足。問何以[11]故前是因後明果。答初直明思惟為淺。今未嘗睡眠。所以為深。問云何要備前後二義。答前端坐思惟。今經行精進。要動靜常[12]有懃。進度方足。問何故次前明於精進。答前明救惡道苦。謂下度眾生。行既未圓。故精進。上求大道。次精進明持戒者。懃為萬行之根。戒為眾德之本。雖又[13]懃行。要須戒足也。與上異者。上明出家為始。今持戒為終。即淺深相成。又要具始終。戒度方備。次明忍者。既精守淨戒。喜有羅剎。來乞浮囊。宜須抑忍。又持大乘戒。多與小違。故增上慢人。喜來打罵。宜應忍受。與上異者。上自抑制五情。為安苦忍。今忍外辱。名他不饒益忍。忍內為易是因。忍外為難是果。又要具內外二忍。則忍度方成。問何故忍增上慢。答六度次第行中。明或有菩薩而作比丘。密開方便門。今忍增上慢。密斥封執小病。是以彌勒頌彼曉此。具說法華。又明菩薩能忍。[14]則讚揚大士。敘增上慢。斥封執小乘。並是密說法華也。次因忍明禪者。菩薩或出或處。[15]出能忍外惡。處則一心行禪。與上異者。上明因禪發[1]動。凡聖皆有。是故為淺。今明住定生慧。其義則深。又要備生淺深功德藂林。義乃圓足。此中明禪度菩薩。兩義釋之。離諸戲笑。則口靜也。捨癡眷屬。謂身業。不亂下。明一心禪寂。即三業皆靜也。又初偈明身離。所謂離身。次偈明心離。所謂離心。如淨名云。不於三界而現身意。是菩薩宴坐也。次禪行施者。入禪以求慧。行施以殖福。又上明住靜服藥。今明患差身康報恩供養。與上異者。上明四施。下施眾生。辨次第行。今明四施。上供養三寶。即無礙行。即上下一雙。亦必須施悲敬二田。檀度方滿。故前後兩說。又前通施。今別供養佛僧。問前四施云何淺。今何故深。答百種湯藥。千萬寶舍。下位所無。上地方有。故知淺深。次施明般若者。上明財供。今辨法供。又前獻財上供。今施法下益。與上波若異者。上是略說。今則廣[2]說。又前明上問諸佛。聞悉受持。今明如行而說。如說而行。又前辨集法藥。今辨授法藥。習藥是自行為易。故是因。授藥化他為難。故是果。故前後六度。[3]含成六雙。二懃動靜一雙。兩戒始終一雙。二忍內外一雙。二禪通慧一雙。二施悲敬一雙。二波若自他一雙。若不作此明之後出。便是煩長。初明說波若人者。明說寂滅法。即說法華。智度論云。法華是波若異名也。次行波若二人異者。初人不二觀。顯一乘之實。次人無著觀。破三乘之執。又前人顯道本。後人拔累根。累根者則取著也。取著若傾。九趣自息。又前人明實慧。次人辨方便慧。言不二觀者。中論云。如來絕於四句。又云。如來性即是無間性。當知眾生亦絕四句。故即是佛。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又云。不生差別種種念。是人能見佛菩提。次波若明起塔者。二慧行成。功由佛力。欲報佛恩。故修二行。一供養舍利。二起塔。此之二人。皆是菩薩者。欲明法華[A72]已後無復三乘故也。問菩薩起塔。與凡塔何異。答菩薩了達。雖造不為。雖成不起。具識二諦。兩慧俱生。為物故起。復是大悲。一事之中。權實並生。福慧具備。末世造經像人。宜學其行也。雖寫遍群典。而不[4]盡一言。彌勒非但頌彼曉此。亦留古化今。如斯尋文。方覺[5]於他於[A73]己為益。問何故敘寶塔高妙。答既得二慧。從無漏業興。必是高妙。問何故云嚴飾國界。答起塔多是在家菩薩。或閻浮主。或轉輪王。故嚴國界。
[6A]釋請答文為二。初名同[6B]人請。同人者[7]之五情。未[8]惻如來現瑞之旨。後稱異情。異人者之神明故。以髣髴其相。又前歎放光。美佛神力。佛坐道場。明說法歎智慧力。既歎二力。即揄揚佛乘。發後信也。又明請說意者。自上[A74]已來。彌勒但頌見聞之事。以示大眾。略釋法華。今恐未解。更敘瑞意。作二周釋之。合前所明有三周。釋現瑞意。是三周說於法華。皆示說法由漸。從晦至顯。第一周頌彼曉此釋。第二總釋。第三別釋。三章各三。初章三。一頌三事釋。次結前生後。三頌後二事釋。次章三者。初歎一光照於他土。次歎光表上弘大道。第三明下益群生。初正表說法。後二敘說教意。照此土者。為此土說一化七事。故云種種殊妙。光照他方。將彼顯此故也。並稱一光者。表說一乘理也。又是歎佛神力。
我等見此得未曾有者。上為說經作相。今為領悟作相故。後章三者。初歎佛智慧力。謂說佛因果法門。次歎神力。能示佛依正二果。並是明佛法也。後託眾未解請。文殊決之。釋文殊答。彌勒頌彼曉此。謂十方同文殊引古證今。此明三世一。所以明十方同三世一者。欲勸信故也。若信法華。則信十方三世佛法。若不信法華。則不信十方三世佛法矣。所以有文殊答者。都是敘釋迦一代事。由文殊昔弘法華經。匠成八子。八子匠成釋迦。釋迦匠成彌勒。是故文殊為釋迦一代本。故彌勒致請。今便答之。又既是敘釋迦一代。並由文殊。即是歎文殊道高。令信其所說。又為成歎法華。弘法華故。八子成佛。乃至釋迦彌勒。並皆成佛。故法華功用難思。令聞佛後說。不生疑謗也。而云語彌勒者。據迹論之。釋迦為師。文殊為[9]資。文殊為師。彌勒為資。言告上失敬師之禮。稱[10]曰復乖下資之儀。於二盈之間。故云語也。問文殊引古證今。明說法華。與上何異。答佛與彌勒。皆是總相歎釋法華。今則別相說也。上總明諸佛。總明教。謂總相說。今別引燈明。即別說也。別明欲說法華。從總至別。以示說法階漸故也。又彌勒總明三輪。文殊別敘經之二分。初別敘乘權乘實。從燈明唱滅[A75]已後。別敘身權身實。又文殊初總敘通因通果。從唱滅[A76]已去。別敘釋迦因果。是故為異。欲說大法者。此文三句。初明教體。次辨教用。三明教所表理。言教體者。總一部大乘教也。雨大法雨。明教用。略有四種。謂生滅遠聞歡喜。生用有四。一未發心者令發心。即此會二乘及五道眾生也。二[A77]已發心者令增長。謂菩薩聞是法。疑網皆[A78]已除也。三[A79]已增長者令成就。即八生一生得佛者也。四應退者不退。下經云。聞是經乃善行菩薩道。及去佛道近者也。又顯天雨無私。不潤枯木。即五千退席[1]者。又顯雖說無心。欲令雖聞而不聽。又欲說一味之法。故則如雨。又示平等義如雨。又示誨而無惓。故如雨也。滅用有四。如本疏述之。言遠聞者。初一會穢土聞。次會淨土人聞。第三會十方同聞。又敘燈明。過去世聞。明釋迦是現在世聞。佛滅度後明未來聞。總而言之。十方三世。並皆得聞。謂遠聞也。上生滅二用。亦通十方三世也。歡喜用者。明盡理之法。既暢眾聖之心。故十方三世佛。[2]普皆喜也。即下經云。今我喜無畏。又云諸佛皆歡喜。現無量神力。約緣喜者。穢土人緣。得悟歡喜。淨土緣歡喜。十方同聞歡喜。又三世十方眾生。聞[3]生歡喜。如身子踊躍彌勒儛蹈。即其證也。若以此經。為無常及覆相者。未明盡理之法。不暢眾聖之心。能化所化。皆不喜也。
演大法義者。即因果俱寂。權實並忘。不生不滅。何憂何喜。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以終歸此處故。最後說之。次釋引過去世答者。佛及彌勒。以將彼顯此。[4]令意在引古證今。[5]欲明十方道同三世理一。預杜疑謗。逆開信心故也。
欲令[6]成聞知難信法者[7]者。釋古今將說經前現瑞。意為法難信。故逆現瑞也。此語即是勸大眾信。如過去下。前所以略說過去者。欲總明過去一切佛皆說法華。明法華是三世佛舊法。即是歡信也。
如過去無量下。此釋法華[A80]已去事。彌勒章亦然。所以明此二事者。法華前謂三乘事。法華[A81]已去一乘事。又法華前。從體起用。法華[A82]已去。攝用歸體。又法華前。明根本支末。法華[A83]已去。辨攝末歸本。又法華前。根本支末二輪。法華[A84]已去。亦明二輪。謂法華教及涅槃教。此二章大判十方三世佛終始二意。故文殊與彌勒。皆悉明之也。問過去一切佛。皆說法華。何故乃引久遠時耶。答法華經是諸佛舊法。欲明以難得值時乃說之。以發大乘難遭想。故下經云。億億千萬劫時說此經。聞亦如是。問過去久遠一切諸佛。皆說法華。何故偏引燈明。答不深見者。止言趣引。設有餘意。未究其源。今明此有深旨。餘佛正與釋迦文殊彌勒及今聽眾相開。故不引之。燈明正是三聖源由。及今大眾始末之事。故引之耳。[8]如燈明為八子。初說法華。次文殊於佛滅度後。重為說之。則燈明善其始。文殊成其終。故八子得成佛。燃燈成竟。授釋迦成佛。釋迦成佛後記彌勒。則燈明為三聖之本師。是故須引。問乃知燈明是三聖本師。今引將來。意在何處。答三聖皆由法華匠成。若信法華。則信三聖。意在勸[9]進。是故引之耳。
名日月燈明佛者。用日月為燈明。不同寸炎之照灼。故云日月燈明也。顯群生無智。示佛有大慧之明。故以為證也。又如日月能生成物。佛具二慧。義亦同然。又如[10]後云月取照明。以顯理。日取滅闇。以破迷。譬大慧之經具二義也。又日月晝夜常自益物。如來諸有所作。常為一事。
釋演說正法。彌勒[A85]已廣敘東方諸佛三輪。是故文殊今略說也。即廣略互現。彌勒未說七善。今明之三輪。則廣略互明。七善有無相類。此七善為讚一乘根本法輪。不得用餘義。釋之平等大慧之經。始自如是。終竟奉行。其文雖殊。一道清淨義無有二。故三時皆善。至妙之道理。超四句為深。橫絕百非為遠。又凡夫淺識不能故為深。二乘近情不能量為遠。又二乘絕分為深。大士未窮為遠。又六識不識為深。十智不知為遠。無名相為物說之。其言稱大機為巧。合至理為妙。又無名為物立名。如綵𦘕空為巧。雖名無名。事如佛影。若有如空為妙。又妙顯無言為巧。即言寂滅稱妙。純一大乘為一。無有餘乘為無雜。究竟無餘之教。故云具足。南土法華師明。此經雖是大乘。猶為半字。故不得稱具足。是無所得法。故云清淨。本來寂滅。名為菩薩。故稱為梵。佛子行寂滅之觀為行。而行義顯彰。故稱為相。又行是果家之相。故云相也。離凡夫十黑惡為白。非有漏之善為清。問此七善凡有幾義。答初三就時論善。次兩約理教明善。純一無雜。簡耶明善。具足之義。就正備論善。後之二善。就因果論之。梵即是果。清白行相。所謂因也。雖有七善。意在因果。故後明之。
次復有佛者。此中二對。初道名俗姓同。次對人法同。人則有通別二號。法則有根本支末。欲明二萬佛法華之前。同明一乘為實。三乘[1]方便。從一起三。明三無一有故也。次明最後佛者。第二法華[A86]已去事。將前例後。俱有根本支末。將後[2]例前。同有攝末歸本。問二萬燈明佛。皆是釋迦本緣不。答詳文正是最後佛也。但二萬佛既相繫出世。故具敘之。例如威音王[3]事。問何故引八子。答略明十義。一是近眾。二為佛親屬。三例十六。或是請法華之主。四說同歸。正為其人。五是召集[4]燈明之眾。六具得開經前後二分。七為釋迦彌勒本緣。八顯文殊道高。令眾信受。九欲推功法華。十示文殊昔高今下。其既不定。三乘丈六。豈是實哉。
釋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昔答不異今答。故不明其答。昔人名異今人名。故敘其名。所以云名妙光。釋六十小劫。前辨說經。歎佛智慧。今敘延促。美佛神通。皆是讚揚佛乘。[5]便小心欣慕。又示大乘有此奇特。小教所無。即是美法華也。又示長短無定。故三一非恒。又欲歎法華義富文多。故須長時而說。又古佛說經。既有長時。猶如食頃。欲明今佛義亦如是。發起大眾難遭之心。
次釋燈明唱滅。問彌勒但問現瑞所由。今答瑞竟。即應結詶其問。何俟紛紜敘佛滅耶。答佛與彌勒。明東方現在佛始終七事。文殊欲辨過去佛始終七事。古佛今佛同明七事者。以說法華。結束融會。一化義備。例釋迦後說亦爾。自上[A87]已辨其始。是故今次明其終。又自上[A88]已來。開燈明乘權乘實。今敘燈明身壽權實。又自上化不失心子。今化失心子。又自上說經。生歡喜之善。今唱滅發戀慕之心。又自上[A89]已來。正明說教。今唱滅。則是歎教。諸法實相。既[A90]已說之。無復餘言。是故須滅。則歎教意也。此並就燈明佛意。作五對釋之。若就釋迦意者。古佛說法華。即便取滅。將古例今。義亦同然。使時眾會。於釋迦起戀仰之心。皆聞同歸。發難遭之意。又古說同歸。例今說同歸。則於法起歡喜之善。今將古佛滅。例今佛滅。則使大眾。於人預起戀慕之悲。又從初引燈明佛。開發法華初分經。從此[A91]已去。欲開發釋迦後分經。開發後分經。宜取八子。但不可懸引[6]燃燈。要須敘[7]彼佛滅乃至妙光弘經。始得明燃燈耳。具如本疏說。又上引燃燈。敘十方三世佛通因通果。今別開釋迦久[A92]已成佛。謂別因別果。問若爾一切佛。不具四權實耶。答若久[A93]已成佛論權實者。一切佛則不必具也。若一切佛皆久成佛。則破現證當成二世佛也。若就現證。論身壽權實。則燈明佛亦具足也。所以然者。二乘非究竟故。是無常身壽。佛乘究竟故。是常身常壽。故諸佛說初分經。即是明常無常竟。便入涅槃。不須說後分教也。即用此言。斥於舊說。若明佛乘。[8]由是無常。則一還是二。何名一耶。又一二俱無常者。一無引二之能。二無入一之理。又若初分經明因。未辨果者。則燈明佛但說華經。不明蓮教。名既一半。義豈圓哉。他問若此經[A94]已辨於常。更說涅槃。則有徒勞之弊。答若爾但明一波若。於義則圓。八部五時。應成虗設。玄義[A95]已辨。後更敘之。
釋妙光弘經。問何故明妙光弘經。答一欲敘釋迦本緣。二歎法華。三開經後分。四歎文殊高。歎文殊高者。長行始終敘妙光。凡有三時。初明時有菩薩。名曰妙光。謂發經時。次敘佛起定。因妙光說。此中即含。領悟經時。今敘流通經時。又上敘親聞。今明親說。則古實有斯事。使今眾聞不驚疑。問何故八十劫說。答燈明略說。故但六十。妙光廣敷。是故八十。問燈明六十。猶如食頃。妙光可例之耶。答就力用自在。則妙光亦[9]能。但妙光久住弘經。故須廣八十。同十六王子八萬四千。釋匠成八子。一欲述釋迦本緣。二證歎法華。三明文殊道高。四開經後分。問今八子與上何異。答上例八子為因。今明八子成佛[10]為果也。釋述彌勒本緣。明八子之善。求名之惡。此二成佛。功由法華。即歎法華教也。又示善無多少。並至菩提。故經云。一切成佛。又八十劫說。明唯顯一理。燃燈入室。慈氏昇[11]堂。皆成佛者。辨唯教一人。
釋爾時文殊於大眾中說。昔未開經二分。是覆相之言。有如私說。今開經始終。其義顯彰。有類公灼。故言於大眾說。又釋迦為九世之資。彌勒十時弟子。文殊處眾無畏。為大法師。故於大眾中說。又文殊為大眾。故言於大眾中說。問彌勒亦為大眾。何故不言為大眾說。答彌勒住十地。故見未了了。欲自決疑。故不得云為大眾。文殊無所住故。見則了了。一向為他。故言於大眾中說也。
釋偈文。長行四段偈。但頌後二者。文殊引古證今。正為勸信。前二為總。其義則隱。是故略之。後二分明。所以偏頌。總頌一切佛。四句。一時節。[1]日月燈明下。明化主。[2]次辨教門。[3]度無量下。敘徒眾。此攝一切佛盡。徒眾有二。初明三乘眾。次無數菩薩下。辨菩薩眾。問何故教一而緣明二。答互現。又顯理一故教一。於緣有二故緣二。如一地一雨於草木不同。問上廣歎八子。今何故略之。答略廣互現。但今歎為成出家。明形心兩離。出家明形離。修梵行歎心離。亦初出形家。次出心家。頌彼以化此。留古以訓今。使諸出家人。形心俱離。
天雨曼陀華。文殊頌現瑞。都為釋上來現瑞意。總其釋意。凡有二種。一釋次第。二釋瑞意。釋次第者。雨華放光[4]皆瑞應。故為一類。覩雨華放光。並是感[5]瑞。故為一類也。釋現瑞意。雨華動地二義。放光亦二義。所以雨華者。佛將說非常之法。故感幽靈供養也。將說大法。故動大地。又覺悟群生。故動大地。[6]又無量眾生成佛。故大地動也。問彌勒偈。但動一方。今何故一切皆動。答互顯也。又上表為此土人說。故一方動。今表十方道同。故十方皆動。又正為一土說。故一土動。遠被十方。故十方動。釋迦初會。則一土動。第二神力品。謂十方動也。釋現光瑞。亦兩意。初云現諸希有事。謂示諸佛事。[7]示一切眾生下。示眾生事。又初示大慈事。次示大悲事。又初表同歸之教。次示失原之人。
釋[8]流璃波梨色。此因光見六事。一國土。二人物。三化主。四教門。五比丘。六菩薩。此六事與彌勒並不同。互相顯釋。問彌勒云何同一金色。今何故有種種色耶。答乘有二義。一者一相門。故經云。皆是一相一味。二種種相門。故經云。無量億千諸力解脫。彌勒顯一相之義。文殊敘種種不同。具此二門。乘義方足。是以兩文相間出也。又前據諸佛道同。今約化儀各異。又前表其理不可異。今表其教不可同。又前表實同。今明權異。
釋又見諸天人。彌勒明理未始二。六道宛然。常四絕故同金色。今辨雖同四絕。而於緣則六道宛然達。前後二義。則四智俱生。又彌勒顯理同。故萬八千土。及六趣眾生。同皆金色。今欲辨化儀異故。國土異及人物異也。問彌勒何故略歎化主。廣歎教門。今何故廣歎化主。略歎教門。答互現耳。但以教為正。故前略人廣教。然教不孤運。弘之由人。故文殊今復歎人。又上廣歎所乘法。今廣美能乘人。又上廣歎教。今略歎教者。上明從理起教。故教異。今示攝教歸理。表理同。問彌勒何故不明見比丘耶。答彌勒明趣一乘機。說一乘教。次為三乘機。說三乘教。欲辨一乘根本三乘支末。辨於二輪。今則大小兩藏。舉比丘明聲聞藏。見菩薩辨菩薩藏。皆互現耳。又上開緣開教。明隨三一兩緣。故說二教。今合教開緣。合教表理同。開緣明於機異。如天雨唯一。於草木不同。又彌勒從初說教至菩薩。明三輪。今從說法至菩薩。辨二藏。問何故頌比丘二章。頌菩薩三段。答略小廣大為符此經。問彌勒何故明因果六度。今不辨耶。答廣略互現。又雖有因果。不出六度。故今但明六。則辨上義。問應具頌六。何故作三章頌之。答亦二處互類。又今攝六為三。初三為戒。次一是定。後一為慧。攝論明六度。不出此三。又示初三為福[9]行。後一為慧禪。具生福慧。故三節頌之。
釋從三昧起。長行既略。今廣釋之。開為二別。一明緣起。二敘正說。各有三章。初章三者。一歎妙光有能發教之功。一切所歸信下。二歎妙光未來有通經之用。如我所說法下。三讚妙光有現證之德。後章三者。一正說法華。二敘說教時節。三明妙光領持。
釋唱滅。問何故前明令眾歡喜。而後唱滅度耶。答正子[A96]已悟。是故歡喜。狂兒未醒。所以唱滅。就一人言之。前生歡喜之慧。後發戀慕之福。問何故授德藏記。答即壽量品留此好藥。彼明所留之法。今敘傳道之人。問何故正滅。答壽量品中。遣使還告汝父[A97]已亡。此中二事。一正滅。二利益。各二。初正明滅。次簡滅利益。亦二。初利俗。後益道。即兩狂兒俱生福慧。問何故云如薪盡火滅。答表佛迹身一代永謝。瞻奉無[1][A98]已增大眾戀慕之深。如父定[A99]已崩亡。慈顏不可覩。問何故頌文殊弘經。答自上[A100]已來。狂兒正子與佛結緣。皆[A101]已度竟。今明與菩薩結緣。故菩薩度之。又至此[A102]已來。有三根性。一者入正子。聞佛現在說法。即便得悟。謂上根也。二者狂子。要待唱滅。方乃得道。謂中根也。今是狂中之狂。二時未醒。待文殊弘經。方乃得悟。謂下根也。問何故頌彌勒求名之失。答總佛菩薩四品。謂聞佛說。悟為上根。唱滅方解為中根。文殊弘經得道為下根。求名久方受悟。為下下也。佛菩薩[2]中各二品。聞佛說得悟為上。唱滅方解為下。八子因文殊而成為上。求名在八子後成佛為下。
釋諸人今當知。問何故有此二偈。開㢡物心。答上引古證今。此以當驗。過佛從定起。必如我言。則古非虗說。二偈異者。初偈預生其解。次偈逆杜其惑。又初明唯顯一道。次辨唯教一人。又初明顯實。次明開權也。
法華統略卷上(本)
法華經統略卷上(末)
釋方便品
涅槃云。明諸山大地藥草。能為眾生病之良藥。佛法亦爾。能治眾生煩惱病藥。但病有二種。藥亦兩門。病二種者。一者凡病。二者聖病。失一原而成六道。謂凡病也。喪一理而執三乘。謂聖病也。藥有二門者。昔說三乘真實治凡病。令六道迴宗。今說三乘方便治聖病。故三乘徙轍。故昔是救凡之經。今為濟聖之教。斯則網羅聖化。總病藥之門。問云何是凡聖病耶。答四住之因。感分段苦。謂凡身心病也。無明之因。招變易報。謂聖身心病。二十八章命篇。顯方便品正授治病之藥也。聖既執三為實。是故為病。今欲破此病。故說三乘是方便。故以方便藥。以治真實病。故云方便品。問何故不用一乘真實治三乘病耶。答亦得爾也。但要先開方便門。後方示真實相。問開䨱有幾種耶。答略明四種。即四重藥病。一者昔說三乘是實。䨱三乘是權。即䨱一乘是實。具二也䨱。今開二乘非實。謂開二乘是權。即開一乘是實。具二開也。次明道未曾三一。若執三一為實。則䨱三一是權。亦䨱非三一中道之實。今明三一皆權。具二種開。一開三一是權。二開非三一中道之實。三者道未曾偏中。若執偏中。則便䨱道。亦䨱道用。若明中偏。俱是方便。亦具二開。一開中偏俱權。二開兩捨之實。四者道未曾有言。若有一句之言。則䨱道無言之理。亦䨱有言之教。若知一切言皆是無言。言具二種開。一開道用。無言而言。二開道體。言無言也。乘權乘實。既有四種開䨱。身權身實等義亦類然。昔為二乘。明佛身是實生滅。即䨱方便生滅。[3]亦法身無生無滅。故一䨱便成兩䨱。今開生滅身是方便。即是開方便。即知不生不滅是實。故具二開。餘三節上可知。由來但得乘權乘實一重開䨱。餘重及身權身實。皆不知也。問曰。無量義經亦有開䨱義不。答有二種開䨱。一者失䨱失開。明眾生失一道而成六道。謂䨱一道。[4]而不知覆。諸佛為欲令眾生。捨六歸一原。故前敘其失原。謂開失也。二者開得。眾生失一道成六道。諸佛欲令其出六道歸一原。故從一道。出三乘教。令因三乘之指。得一乘之月。即無量義經意也。而稟教之徒。遂守三乘之指。喪一乘之月。今法華[5]時示一乘之月。故重敘三乘之指。所以稱為方便。問無量義明從一生三。與法華何異。答彼直明從一生三。不明道理無三。唯有於一。亦不言一是真實三為方便。故彼經為密說。此經為顯教。所以為異也。
釋開文段。此品是靈華始現。實教初開。言巧趣深不可輕。然而說諸餘科段。皆並異舊。本疏[A103]已詳此品章門。今復改易。昔雖誦講。常怢怢其言。若如舊判。凡有二失。一者不足。二者辭煩。今文具歎因果。但稱揄揚二智。斯不足也。又此中歎於佛乘無能不圓。但云美智。斯二不足也。又[A104]已歎諸佛二智。復歎釋迦二智。其文則煩。若言側復。廣說章中有總別。佛者此勇於取類。而劣於尋文。宜改舊心。諦詳經旨。十方便中。此第七稱歎方便。又開為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為二。一寄言歎佛乘。二止言歎。明歎所不能歎。方盡稱歎之美。就初歎中。文有五雙。初別歎二智。第二總歎眾德。謂總別一雙。所以有總別歎者。乘具萬德智為其宗。故前歎二智。後美眾德。則讚乘理盡。若始終皆稱歎智。則失斯意也。二者初歎二智。欲示唯有真智。更無餘法。可尋義宗。所以有六道不同。三乘異轍者。皆由想謂心也。謂想若[A105]已。則九趣便息。故唯有佛智。故大慧經云。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攝論云。唯真智獨在。無復餘法。即斯意也。問若唯有佛智。應無餘德。答即一智體。萬義並圓。智體無累。名為解脫。智體寂靜。稱曰禪那。無慳即檀。防惡名戒。故具眾德也。問若爾美智便足。何須後章歎眾德耶。答前敘其體。後稱其義。無所害也。問智與如何同異。答南土師云。智是靈智。如為頑境。北方人說。如是實相體非是智。但生智名智。故言說智及智處。皆名為波若。今所辨者。未嘗同異。適物用之。且對南北異宗。宜明不異。即智不變異為如。即如能照為智。故就體無二。約義兩分。問為是義推。為有文證。答經論誠說。豈虗稱哉。中論云。亦名如法性。實證涅槃。智度論云。若如法界佛波若涅槃是三則一相。而實無有二。楞伽經略出五名。謂如法界法身[1]性真如皆是一體。隨義立名。就歎二智。即為二章。第一歎實。第二歎權。實為權體。權為實用。故前嘆實體。後美權用。謂權實二義。第二雙也。就歎實智。復開為二。初歎果。二者美因。[2]所前果後因者。果乘究竟。又正主妙名。初分之經。盛談果德。故前歎果。但斯妙果。必由於因。故舉因釋果。所以後美於因。又既領妙果使修因。故前明於果。後敘於因。即因果兩義。第三雙也。就歎果德。又開為二。[3]初歎果德又開為二。初歎果理。次美教門。理為教本。故前美其本。後歎其末。即理教兩義。第四雙也。就歎果理。復開為二。初歎人。二者美法。人即能乘之人。法。謂所乘之法。具能乘所乘。乘義方備。即人法兩義。第五雙也。今經家敘佛起定。復開為二。初明起定。次出對揚之人。即師資一雙。合前有六雙也。
告身子者。即信解品中。前命其子。又敘起定。明[4]文醫也。告身子者。述病兒也。與大品初告異者。大品初告。即明正說。今文初告。乃辨方便。大品化直[5]往根。又無自保執之病。命初即明正說。今化迴小鈍根。又有保執之病。故未得開正宗。但得辨方便。諸佛者。能乘之人。智慧者。所乘之法。問何以得知然。答後偈頌中。自作此說。故云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即是歎人。又云佛力無所畏等。所謂歎法。蓋是用後釋前。非為虗搆。
甚深無量者。佛智如海。淺識不識其底為深。近情不見其岸為無量。又四句取之。不得為深。故波若如火聚。四邊不可取也。超百非故無量。故云波若無壞相。遍無所依止。智者一切處求之不能得。大莊嚴王菩薩歎佛云。智恬泊。慮凝靜。意滅識忘。亦寂永斷夢。忘思想念。無復諸大陰界入。大莊嚴王將說法華。預歎佛智慧者。欲顯發密教。調伏眾生。使聞佛起定。揄揚大智。不起驚疑也。問何故告身子歎佛智。答寂滅道場即欲為諸子稱歎佛智。但爾時未堪。今方得說。
其智慧門者。第二次歎教門。但理教始終。凡有二門。一者即理虗通。故名為門。如長者居理內。名住門內。窮子居理外。名住門外。即以佛智為門。此門即甚深無量。故云難解難入。及二乘不知。又理能通智。名理為智門。又理能生教。故理為教門。二者用教為門。就教門中。有通有別。所言通者。現通說法。諸所施為同。為生佛慧。故名為門。所言別者。一以人天之教。名之為門。故經云。我此九部法。入大乘為本。次以小乘教為門。故密遣二人。以呼窮子。亦經云。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三以大乘教為門。故經云。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四用一乘教。為一乘理門。佛智即妙法蓮華。門即謂經也。故經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無上道謂理也。說即是門。謂理妙教妙。名為妙法。亦後云。即遣傍人。急追窮子。亦是一乘之教。以為門也。若以一乘教為門。此門難解難入。故二乘不知。若以小乘教為門。如遣二使。密呼窮子。窮子不達。從一起二。藉二悟一。亦名難解難入。人天等教為門。義亦如是。次總論眾門。凡有四句。一密門非顯。故云密遣二人及九部法。二顯門非密。[1]印即一乘教。三亦密亦顯。則波若付財之教。四俱非者。泯上三門。歸一寂也。亦有四句。一但理非教。即是不可示。二但教無理。有三乘之教。無究竟之理。故經云。但以假名字。引導諸眾生。三亦理亦教。理教相對。理有生教之能。教有通理之用。四俱非者。泯上三也。亦有四句。一理非教。謂理也。二教非理。謂教也。三亦理亦教。妙顯無言為教。即言寂滅為理。四非理非教。泯上三也。問此經云三乘人不能知者。約何時耶。答寂滅道場。二乘人不能遊一乘之門。入一乘之理也。從鹿薗[A106]已後。二乘之人。不能遊五乘之門。入佛慧也。
所以者何下。第二舉因行。釋上理深教妙。即後明因也。
隨宜所說。下第二次歎權[2]實。即是從一乘根本。出三乘支末。上歎實有二。初歎果實。二舉因釋成。今亦二。初歎外。次舉內釋成。初文前標隨宜歎解。隨宜者。隨三機所宜。說三乘教。言三意不三。意踰言外。故云難解。雖談於果。而意在因。說小乘是果者。欲辨是大乘因。亦意踰言外。故難解也。又說三乃欲令出三。不言有三。言出三者。令出三界。不言有三者。無有三乘也。而物[3]遂言實有三界。亦實有三乘。故不解佛意。亦[4]難今出三求三。而意無三界可出。亦無三乘可求。寄言二有。意在兩無。意踰言外。故言難解。又言在二有。而意不在二有。亦不在二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四句內外。所以然者。意在求佛。所言佛者。絕四句也。故中論云。如來在世時。不言有與無。亦有及亦無。非有及非無。而物情遂聞兩有。作於有解。不知絕四句。故名難解。亦意難解者。說求絕四句之佛。非求他佛。[5]退求自佛。言自佛者。了達七釋本來絕四。即名為佛。故中論云。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而情乃謂求於外佛。不知退觀。故名難解。又佛意雖令[6]還觀[A107]己身。不觀於外。然既不見[A108]己。亦未甞他。故肇公云。內觀不見[A109]己。外聽不我聞。如此四句。泯無蹤跡。既不見其有迹。何有無迹。故佛不能行。佛不能到。預是運心。未到此處。皆不識佛意。故名難解。
吾從成佛[A110]已來。此釋上難解之意。此句明用權時也。種種因緣者。敘機性異也。種種譬喻下。隨機演教也。令離諸著者。釋用權意。即是略解十方三世佛說教意也。意在無著。故說教也。此中未得分明開方便門。故不得顯無三乘。但得作離著意釋之。佛說三乘者。乃明兩捨。不在互存。言兩捨者。一捨三界。二亦捨三乘不。在互存者。不在捨三界。而存三乘。問曰。何故兩捨。答捨三界故。度三百由旬。不在三乘。復度二百。五百若度。萬德便成。萬德便成。故不可為無。五百度故不可為有。即是中道法身。亦是大車遊戲快樂。諸方等經。盛談斯意。如淨名呵迦旃延。佛說無常意者。令捨常見。亦不著生滅無常。遠離二邊。不在中道故。知既捨三界。亦宜辨三乘。
所以者何下。第二舉內智既圓。釋成外用善巧。
如來知見廣大下。第二總歎眾德。自上[A111]已來。別歎二智。所以總歎眾德者。乘具眾德。令讚佛乘。宜備讚眾德。又若歎佛智。容謂佛智超眾德。未悟餘德拔群。故須遍美。又顯一智備含眾德。故總歎之。又從初歎佛慧。謂歎根本法輪。次隨宜[A112]已下。美支末教。從知見廣大下。[A113]已歎攝末歸本。上別歎有二。初歎實智為體。二美權智之用。今總歎眾德。亦開為二。初歎內德無不圓。二美外用無不普。又前歎實智為理。權智為門謂別理別門。今歎內德外用。即總理總門。斯一章經可謂言約而義周。門外二章。各開為兩。內德二者。一別牒嘆智。二遍歎眾德。如來智見廣大深遠者。牒別智也。無量無礙下。遍歎眾德也。
如來能種種分別下。第二嘆外用無不普。亦開為二。初嘆巧說。二美現通。前机案。後是衣裓。外用雖多。不出斯二。盖是救子之明術化物之大宗。問曰。云何爾耶答現通以生信。說法以發解。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又現通拔苦與樂。治物身病。說法滅惑生解。救其心疾。又現通以生福。說法以殖慧為益。大要不可復言。略舉此二。揄揚佛乘。使捨小歸大故也。
就說法中。復為二句。初美七辨巧說。言辭[A114]已下。嘆五音美妙。即用此讚揚大慧。引彼小心。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者。第二次嘆神通。如神[1]力。七種神力分別品八[2]修瑞相。又如華嚴云。世界不積聚。不亂亦不雜。一切入一剎。而實無所入。無量劫一念。一念無量劫。元來無積聚。而現諸劫事。前明大小無礙而無多少。後辨短長自在而無延促。凡夫二乘下位所無。故名未曾有法。問曰。應前明現通。後辨說法。何故不爾。答說法事正。故初辨之也。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第二止言。加嘆佛德。所以須止言者。一者明佛智不可嘆。故嘆所不能嘆。故明止言。智度論云。波若無壞相。的無[3]德所依止。過一切語言。誰能讚其德。即卷上義。泯無蹤跡。上雖嘆果嘆因。美權美實。皆是無名相中。強名相說。考其至理。未曾因果。何有權實。亦實亦權。非權非實。如是五句。故辨止言。又止言者。長望始終。如淨名三事。初從定起。嘆佛智甚深。盖是寄言顯理。未辨至理無言。今唱理無言。謂言於無言。後說偈竟。佛即嘿然。謂無言於無言。以此三門。窮稱嘆之美。然實是正說。但未分明判一有三無。故稱方便。問何以知同淨名耶。答後偈云。是法不可示。故知是示於不可示。言於[4]不言也。驗前未明無言。知後無言於無言也。又止言者。凡有三人出世。一但長惡。如外道天魔。二亦生善亦長惡。如善凡夫。三但生善不長惡。即是佛也。若直說不止言。者乃生三根之善。而長五千之惡。故須止言。又止言者。有三根人。上根之人。聞佛前說。即[A115]已領悟。不復須言。所以然者。上辨果明因。嘆權美實。義無不備。故聞之[A116]已解。不須復言。即是嘆菩薩之利智。嗟聲聞之鈍根。令自鄙小心。欣求大道。二者中根人。若直爾為說。則不尊人重道。要須止言。待三請方說。則重道尊人。三者下根之流。即五千等例。不堪與言。故如來致嘿。又止言者。自上[A117]已來。明大乘人密開權顯實。嘆果美因。今欲令身子小乘之流。嘆果美因。開權顯實。顯發密教。調伏眾生。是故止言。具大小揚揄。方窮稱讚之美。又自上[A118]已來。以善人為方便。顯發密教。調伏眾生。今欲以惡人為方便。顯發密教。調伏眾生。是故止言。唯佛與佛乃知者。上辨絕言。故群生不知。今明無言。唯佛能究。又前明法不可知。即嘆所乘法。今明唯佛能解。美能乘人。具嘆法美人。義乃圓備。
所謂諸法如是相下。上泯言。歸於無言。今明雖復無言。而無所不言。卷舒自在。方覺其妙。若言住言。無言住無言。無言不能言。言不能無言。皆是有礙之道。未足稱其巧深。與此相違。方覺其妙。十句為三。初七明因。次兩辨果。後一總嘆因果。正言因果。眾義大綱。此宗旨故。無言而言。論於因果。七義明因。因義則圓。二句辨果。於果義足。果則一切智報謂一切種智。即是後文如來智佛智。體如之智。正酬於因。故稱為果。一切種智。名後得智。從實智起。故名為報。又欲分二智不同。故互其文也。
釋偈。偈與長行異者。長行寄言。讚佛乘則廣。今略而頌之。長行止言。歎佛乘則略。今則廣之。前廣後略。為令易持。前略後廣。為明解義。故為令解義。生其波若。為令易憶。發其總持。故波若朗其聞慧。總持冥其思府。豈非大聖內有無緣大悲。外有無方大辨。益物之周耶。又廣略互現。轉勢說法。提耳指掌。屈曲從緣也。上長行寄言嘆。中五雙明義。今撮其大意。二轍頌之。一者歎果。二者美因。以因果是眾義綱維。立信根本。故略頌斯二。所以前嘆果後美因者。此經雖具明因果。以果為正。故前歎也。果中為二。初偈嘆能乘人。次偈美所乘法。權實理教。皆入一乘法攝之。
初云世雄不可量者。一切天人。皆謂佛身有生滅。壽有始終。故不能量無生滅身。無始終壽。又身壽權實。凡有四重。如品初所述。而昔天人不識其一。豈知其四。佛力無所畏。第二頌歎所乘法。亦有四重權實。而昔稟教之人。尚不識一。何由達四。問[5]以知此是所乘法耶。答譬喻品云。無量億千諸力解脫。禪定智慧。及佛餘法。令諸子等乘是寶乘。直至道場。猶是今文取圓德。為乘體耳。及佛餘法者。上明一道清淨實德。為乘體。今敘從實起權。名乘功用。還入一乘。是故一乘綱羅權實。又世雄不可量。頌上略嘆佛智。佛力無所畏。頌上遍嘆眾德。長行寄言。有此兩段。故今頌之。
本從無數佛下。此第二嘆因。釋成於果。兩偈不同者。初偈上半。明無一佛而不益。無一行而不行。謂廣大行。下明甚深。謂甚深行。即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乃至不受亦不受。乃是甚深難可了耳。第二偈。上半敘行玅因圓。下半辨極果滿。
釋如是大果報。此頌止言。加嘆佛乘。上美能乘之人所乘之法。甚深之因。微妙之果。雖作此讚。猶未稱實。不暢聖心。盖是無名相中。強作人法因果名耳。然至玅之道。未曾人法。何曾因果乃至四句。言忘慮絕。始是妙法蓮華。盖是一經之宗趣。一經心髓。可不留意哉。余立此經。用中道為宗。顯在於此。以中道故。乃可稱妙。隨在諸邊。不名妙矣。故放眉間折中之光。豈虗表哉。
就文亦兩。初雙標。次辨雙釋。前亦雙標雙釋。即二雙明義。長行各標各釋。所謂其義[1]其遠其言巧妙。什公對僧叡云。天竺梵文。言入絃管。今反彼為此。猶不稱彼言也。初標佛解章門。上半明所解有因果兩法。下半明能解有總別二人。問何故辨唯佛能解因果耶。答若聞因果。定作因果者。眾生亦能。豈歎佛成。今明因果者。佛解未曾因果。為眾生故。強作因果名說之。故唯佛能解。又佛非但知名妙顯無名。亦知此名本來寂滅。悟名無名。即如來智。達無名名。稱為佛智。任運而知。即自然智。不從師得。即無師智。
次標眾生不解章門。上半出所不解法。下半敘不解人。上半出不解之法。亦有二。下半明不解人。亦有二。與佛相對也。言二法者。謂理教也。是法不可示。謂所表之理絕言也。言辭相寂滅。明教也。非但所表之理絕言。能表之言亦絕。故善吉言。我無所論。乃至不說一字也。問曰。佛解章門。標於因果。眾生不解章門。應云不解因果。何故乃稱言辭寂滅。答上明非因果因果。今辨因果非因果。佛具達斯二。眾生並迷兩法。不欲煩說。故互相兼耳。下半出不解人。亦有二人。初明無解人。二辨有信人。明九道眾生未能內外並冥。緣觀俱寂。何猶能解無言之道耶。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下。第二明有信人。又二。初明菩薩有信。次敘二乘無信。除諸菩薩眾。明菩薩有信也。諸佛弟子眾下。敘二乘無信也。此中總說二乘利鈍。並不信佛乘。其力所不堪者。尚不堪受大法。何猶生信。問二乘何故不信。答未入十信位。故未信也。又總而言之。凡有三品。一佛則亦信亦解。二菩薩信而未解。三二乘不信不解。二乘既是不能信。即是聖一闡提。不信無量四諦一體三寶故。二乘人不信三寶四諦也。
假使滿世間下。第二釋二章門。初釋眾生不解章門。二釋唯佛能解章門。各二。初明大小乘人不解。次辨總別二佛能解。大小乘不解中有二。初明小乘人不解。次敘大乘人不解。兩文各二。小中有聲聞緣覺。大中有初心不退。問大小之人。何故不解。答小乘住斷常體觀。故不解中道。如涅槃云。若以二乘。言無布施。是則名為破戒邪見。空觀既邪。有觀亦邪。邪見之人。但見於邪。云何見正。菩薩雖習正觀。但取相未冥。觀心猶昧。故稱不解。故涅槃云。住十地故。見不了了。無所住故。見則了了。有所住則累猶未盡。觀猶未明。與此相違。見則了了。若爾今學道之人。常須晨夜習無所得也。此文敘初心之與不退。並不解妙乘。若爾因人尚不知妙。云何有妙。若初分經次因為宗。失經旨也。
又告舍利弗下。第二釋唯佛能解章門。章上釋眾生不解。明大小二人所不能知。今釋唯佛能解。辨總別兩佛之所說解。亦是其義深遠。其言巧妙也。
釋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第八明勸信方便。所以有此文來者。上寄言止言二種。稱嘆佛乘。言與昔違。恐物驚憚。是故勸信。又遂近來者。上明菩薩有信。二乘無信。是故今明勸二乘信。就文為二。初勸信實。次勸信權。二文各三。諸佛語無異者。遮其謗也。諸佛言一言三。皆有深致。無相差異。勿起謗也。
當生大信力者。第二正勸信也。二乘闡提。既未生信。是故勸之。
世尊法久後下。第三釋遮謗勸信所由也。起二乘機。初必說不實。後必為說實。斯二是決定義。故稱要當。問云何令信。答達此身心本性無生。便迴小入大。何以知之。下經云。昔說五眾生滅。名為小教。今說五本不生。名為大乘。楞伽經云。得人無我。名曰聲聞。得法無我。便成菩薩。問曰。如波若等盛談五眾無生。二乘聞[A119]已生信。何名闡提。答昔未說無二乘生滅。唯有菩薩無生。今則明之。恐其不信。是故勸之也。
告諸聲聞。此第二勸其信權。亦開三別。初出不信人。次半行略釋所信之法。後敘開權之意。釋成信也。
爾時大眾中。第九勸請方便。問今文實是大眾懷疑致請。云何為方便。答然具有權實二人。但身子之流。多是發教以帶解而請。故名方便。問曰。何故前彌勒請。今身子請。答欲示窮上極下不知佛智。即顯佛乘為深。今聞道之流。虗心信愛。故有大小二人請也。又顯窮因不了極果。故彌勒請。極小不達窮大。故身子請。極因不了極果。欲今轉因以至果。則終益也。極小不了極大。欲令迴小入大。則始益也。問乃知大小俱請。何故前彌勒請。後身子請耶。答釋迦入定。謂現在佛現瑞。表說佛乘。彌勒補處。是當來之佛。文殊是過去世尊。欲明三聖共讚揚一道。故彌勒致請。今明如來起定。正告聲聞。聲聞執動疑生。故申疑致請。又前三聖作大方便。以顯大道。今物欣大。今示小方便。自敘小失。令物捨小。問曰。身子云何帶解嘆而請。答曰。一往觀之。言身子俱疑今昔。然實是雙嘆。第一方便者。就今嘆也。我自昔來。就昔嘆也。故前就第一嘆。後授希有歎。既稱歎佛乘。今欣大捨小。故名方便。問何故嘆慧日大聖尊。答欲令時會[1]人重法。故嘆人美法。又執三乘教人。謂說三乘教主是佛。說一乘教主為魔。三乘是正法。一乘是邪教。是故今嘆人美法。斥斯執也。又歎能乘之人。所乘之[2]人法。即助佛稱嘆一乘也。問曰。此中何故敘佛無問自說耶。答身子明。法既深妙。無人能問。故佛自說。作此意釋者。即是重嘆佛權實因果也。然此經大宗。正明因辨果。顯實開權。自上[A120]已來。佛及彌勒。皆[A121]已嘆竟。身子今復重嘆。上是實人嘆。今是權人嘆。又上是良醫嘆。今敘病人嘆。又上是大乘人。開權顯實。明因辨果。今小乘人。開權明實。明因辨果。問方便品初。五雙明義。身子牒嘆。為具[A122]已不。答大宗乃嘆因果權實。而亦具五雙。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謂人法一雙也。道場所得法。及我意難可測。即權實一雙。稱嘆所行道。諸佛之所得。因果一雙也。力無畏三昧。標章門為總。下因果權實。釋章門為別。總別一雙也。即此四雙為理。自說之言。名之為教。謂理教一雙也。故具足五雙也。
釋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自上嘆佛五雙。是揚大方便。令物欣大。今是抑小方便。令物悟小乘。我為小中之宗。尚不知其真偽。餘小之劣。豈可定保執耶。我珠為勝。尚為魚目。汝珠既劣。寧是夜光。即以此言。動眾人之執。又前是大人嘆權不可知。今是小人嘆權不可知。又上是實人嘆權意趣難解。今是權人嘆權意趣難解。又前唱隨宜難解之言。今出隨宜難解之證。身子教中。[3]昔領隨宜。尚稱不解。餘之淺劣。復何言哉。問何故言自於耶。答世人云。自於者。審今尚不知自。況能知他。又自於小尚不了。況復知他大耶。皆是身子抑挫小心。令欣大道。稱嘆方便。顯在於斯也。問曰。何故云自於智不了耶。答身子上揄揚大智。今毀小智。我第一智。既非究竟。餘人之智。豈是極哉。以智是大小乘宗。故別抑揚。問前何故云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答佛嘆大智為果。今欲敘小智為因。故因果義成。權實事顯。若望動執生疑者。前寄言止言二方便。是大人動小執。今此一章。明小人動小執。大動小執。以其非類。取信猶難。小動小執。生信為易。餘小人動小。未足可從。身子之動。必當傾捶。如將軍既降。散夫自伏。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可約兩義。釋云一就昔理同教異。以理既同。則同成菩薩。故是大因。約三乘教異。則成羅漢。為究竟果。二就今昔兩教。自昔論之。則是究竟之果。今教辨之。則是大乘之因。後為正意。釋願為如實說。上是抑小。今是揚大。昔小既非實。願如實[4]願說今之大也。欲聞具足道者。亦是揚大。今一既具足。是滿字者。則知昔教。稱為半字。釋止止不須說。一止。明理深故不可說。令物欣大。二止。鈍根不堪聞。使其捨小。為止之益。豈是空言。又一止止天。令天離著。一止止人。使人無依。令人與天。懷無所寄。堪受重玄也。釋身子重稱唯願。一明大眾久捨有得之心故唯願說。二早習無依之觀故唯願說。又過去種善根故唯願說之。現在能信敬。唯願說之。問佛何故止。而身子稱敬信耶。答佛欲令信。是故止也。以佛止言。天人驚疑。答以能敬能信故不驚不疑。答佛止也。又即以此言釋。重稱唯願。一不敢驚故唯願說之。二不敢疑故唯願說之。又能敬法。唯願說之。聞即信受故唯願說之。釋佛復止。非但有三善道驚疑。亦有增上慢四眾。執小拒大。欲為汝說。則三根善生。五千長惡。又斥三善道。令人天捨有見。止四眾。令二乘息空心。二見若除。方堪受中道。又斥三善。令不著生死。止四眾。使不染涅槃。二著若除。則堪受一道。問何故長行一止。偈二止耶。答長行正止增上慢人。故唯明一止。偈乃辨法深故一止。人鈍根故一止。故長行但為人。偈具約人法釋。為人意也。問何故云聞必不敬信。答五千之徒。決定退席。故稱必。人天驚疑。猶可改之。不稱必也。
釋第三請。無上兩足尊者。三請凡舉三尊而嘆。初作大聖尊嘆。次法王嘆。後兩足尊嘆。[1]前中一約法嘆。初明三聖之尊。後為六道之[2]文。所以約法嘆者。既是法王。必精於法。說一說三。皆有深致。唯須頂受。慎勿驚疑。又如云此是醫王。妙窮藥病。但須服行。不應疑慮。作此嘆者。即是勸信。問三請三種嘆人。亦有三種美法以不。答初云久乃說是法。謂希有嘆。願說第一法。即第一嘆。中間法王。含嘆於法。體悟妙法。故名法王。亦是法王嘆也。釋第三請中。凡有五請。一敵對請。二少多請。三引例請。四淺深請。五利益請。歒對請者。對上二人。上二人不堪。遂不說者。今二人堪。則應為說。言二人者。一是身子。是故稱我。所以稱我者。我為標領。既其[3]頂受。餘不逮者。自然聞信。百千萬億者。第二少多請。非器者止有五千。故不說者。堪聞者無笇。故應為說。世世者。第三引例請。世世尚受。今何猶不信。四淺深請者。過去行淺尚受。今生解深。必當應信。聞必敬信長夜安穩多所饒益者。第五利益請。如來若說。非止有現在敬信之小利。復有當來之大益。長夜安穩。出三界內外火宅也。多所饒益者。至於寶所也。前即累無不盡。後德無不圓。又佛上云。天人驚疑。身子答云。聞必敬信。不取驚疑。佛上云。增上慢之人。必墮惡道。今答云。我等長夜安穩多所饒益。
偈中為長行五[4]權未盡。更明二義。謂佛世世尚化。今何容不說。又前世善劣既化。[5]生善勝故應化也。偈云。則生大歡喜者。敬信為因。長夜安穩為果。安穩辨累盡。饒益明德圓。佛若說經。因果俱成。得離皆辨。故大喜也。
爾時佛告下。第十明顯鄣方便。問何故明顯鄣方便耶。答上師資請詶互諍。師即再言。座有惡人。資重陳眾並清淨。今遂受請而說。則資言是實。師語便虗。今證師說不虗。故明退席。欲證資言是實。故嘆於住眾。問何故證佛語為實。答師明座有惡人。既其是實。後說妙法。斯即非虗。問何故證資言是實。答資明眾有善人。遂果如所授。前揚大抑小。豈虗言哉。又此中陳善惡者。欲深誡二世。勿[6]封小乘。勸兩時眾生。宜明習大道。又令未發小心者不發。[A123]已發者怖畏改之。故陳惡人。又使未發大心者發。[A124]已發者歡喜進行。明淨眾也。問何故臨說一乘。五千退席。答甘露將垂。[7]壞毒避席。可傷之深。又問曰。何故嘆淨眾。毀不淨眾。答曰。使住人欣夜光之將至。傷彼去者。握魚目而離群。釋罪根深重。直保執小乘。乖一實之理。故名罪。執小生於謗大。故名根。久習執情為深。十方佛不能拔為重。釋正說中。世云惜寸陰。而遺尺璧。貴一言而賤千金。良以千金非寶。一語可珍。又云寧惠千金。不惠一言。良以一言難吐故也。今借此說。以喻斯經。良以一道之言難吐。遂[8]今華嚴[A125]已後。有四調柔。正說之前。興十方便。方得吐一言也。就正說中。序其大宗。同為顯一道。但為教一人。而有三周說者。盖是轉勢說法。故三反言方。而光宅之流。常取前經為後本。後周令同前。則三說之文。還同一說。若爾聽前既惑。聞後亦迷。化上根有餘。教中下不足。問三周說何法耶。答大宗明兩權一實。識二權則捨小。悟一實則入大。又識二權則知因。悟一實則識[9]果。又識二權則識用。知一實則解體。又大宗者。昔住二實[A126]已捨有。今悟兩權復捨空。空有既除。中道觀發。以空有見除。累無不寂。中道觀發。德無不圓。故是乘於大車。直至道場也。宜取此為正意。則三周之說。非直二乘改轍。亦六道翻流。菩薩進悟。初正說。次勸弘經。此經云。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初正為說。謂令發菩提心。勸弘經。使脩菩薩行。後經云。為令聲聞憶念本願所行道。故說法華。謂本願即菩提心。所行道謂菩薩行也。大章文句。如舊疏中[A127]已說。
就長行內。開為四門。初明一乘真實門。次辨三乘方便門。第三得失門。第四勸信門。生起亦如舊疏。餘未盡者。今更述之。題云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三章經正明妙法華經教菩薩法佛所護念。第四一門勸菩薩信受。三章復為二意。前之二門。教菩薩識法。第三一門。教菩薩知人。識法者。謂識權實。知人者。示人得失也。次此二訓。即教菩薩義[1]同。又初之二門。正辨教菩薩法。後之一門。釋佛所護念。教菩薩法者。教權教實。令捨權悟實。佛所護念者。示人之失。令其捨失。名為佛護。示人之得。令人取得。名為佛念。護是遮惡之名。念以生善為義。令捨空有二見。故名遮惡。使發中道正觀。名為生善。初二門名教菩薩門。初明一乘真實。謂佛意門。三世十方諸佛本意。但為明一道。唯為教一人。故名諸佛意門。第二三乘方便。謂隨眾生意門。佛意雖為顯一道教一人。但隨眾生意。說於多道。[2]教多人。今令菩薩識此二意。故名教菩薩法。又初名隨自意語[3]門。今令菩薩識此二語名。教菩薩法。又初明淨土法門。後辨穢土法門。是故後明諸佛出於五濁惡世。後既是穢。則驗前為淨。於淨土則說一。於穢國則示三。今令菩薩識淨穢二土教門。故名教菩薩法。又諸子有二。一是直往菩薩。二謂小乘。為直往菩薩故。說一乘真實。為二乘人。明三乘方便。今令菩薩識教二子法。故名教菩薩法。又諸佛凡有二身。應身之佛。則說一乘真實。化身之佛。明三乘方便。今令菩薩識應化二身所說之法。故名教菩薩法。又有二門。一者會三歸一。二者開一為三。今令菩薩識佛開會。故名教菩薩法。就初一乘真實門。復開為三。初釋迦自開宗門。二引證門。三順同門。釋迦當今教生。宜自敞玄宗。恐謂一佛化偏。故引三世為證。引證既顯。從例而說。故有第三順同門也。初門復三。一稱嘆門。順生其解。二不虗門。逆杜其惑。三顯教意門。明眾生不解教意。唯佛能解。敘眾生不解教意。令其識教。明唯佛能解教意。令其知理。即昔五乘之說。悉名為教。一道清淨。目之為理。又眾生不解教意。令物識權。敘唯佛能解教意。令物知實。既識權實。便具二慧。入佛知見。又眾生不識教意。破五乘之執。即是滅惑。唯佛能識教意。令其生解。惑滅解生。入佛知見。又眾生不解教意。[4]令捨小。唯佛能解。[5]便其入大。又眾生不解教意。令識生滅之失。唯佛能解教意。令悟無生滅得。所以然者。昔稟教之流。皆言惑之可滅。解之可生。謂此生滅故名為失。今明諸佛所解。惑本不生。今無所滅。故辨無生滅。以示其得。問今文無有此說。何所依據。作是釋耶。答後大眾領悟。親有此意言。故昔於捺[6]國。說五眾生滅。今於鷲嶺。說無生滅。故經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又上明四調柔十種方便為一。言難吐者。即是眾生不解教意門。自昔[A128]已來。四十餘載。稟五乘教人。並不解如來一句教意。故五乘之人。所行所說。悉乖正道。斯之一言。翻於昔宗。驚神逆耳。是故難吐。是以用四調柔。起十方便。方得吐此一言也。
釋開示悟入。雖有四句。分為二門。初一句。謂三世佛自德門。後三句。謂化他門。自德化他。包攝一切。稱自德門者。凡欲化他。必須前明自德。如欲賜車。前明有車。方可賜子。言自德者。即敘如來自有中道法身。今明開者。開如來自有中道法身也。問經云。開佛知見故。出現於世。乃是開他。何名自開。答須深照佛意。於佛則不須自開。今自開佛者。為欲開眾生故也。又法華論文意甚難見。今釋其意。方覺精能。問何故云開佛知見。使得清淨。答開佛知見。謂德無不圓。使得清淨。謂累無不盡。累無不盡故。不可為有。德無不圓故。不可為無。即中道法身。亦是藥草喻品中。二種果義。開佛知見。即是究竟。至於一切種智。謂菩提果。使得清淨。即是究竟涅槃常寂滅相。三世諸佛。自開二果。亦令眾生得此二果。故名為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示佛知見。[A129]已下三句。明化他者。第一初句辨同義。明九道不同。法身不二。肇公云。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所以明同義者。初句但敘佛有法身。若不明眾生同有。則眾生無由成佛。是故第二次辨同義。第三句悟佛知見者。前既辨同有法身。此明使物知同。故稱為悟。第四句言入者。既其始知。便有終入也。今次以三雙。攝此四句。初一自德。後三化他。自他一雙。後三之中。初一辨同。名為本有。悟之與入。謂始有也。第二本始一雙。後二之中。初一為始知。後一為終入。謂始終一雙。故此四句。言約義周。
次釋諸佛知見。佛知見即四智也。壽量品明。如來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虗。非如非異。此即就三界作之。意令置於身上。即令眾生入佛知見。若就佛上作之。於[A130]己身無益也。六道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是即寂滅性。所以然者。六道若有自體。不假因緣。若從因緣。則無自體。無自體故寂滅。寂滅即是究竟空也。然若有六道之有。方有六道空耳。六道本來未曾是有。今云何空耶。若先有今無。可言亦有亦無也。本未曾有。無何所論亦若是有是無。可言非有非無。竟未曾兩是。今云何兩非。故六道本不曾有。本不曾無。本不曾亦有亦無。本未曾非有非無。故四句絕。四心斷。四言滅。故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因緣六道。雖本來四絕。而六道宛然。六道四絕。即不壞假名。而說實相。雖復四絕。六道宛然。即不動等覺。建立諸法。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即如來智。不動等覺建立諸法。名為佛智。任運現前。名自然智。不從師得。即無師智。此之四智。是佛知見也。問此四智是何身耶。答即是法身。一智有其四義。更無四體也。問何智起應化用耶。答雖本來寂滅。即六[1]道宛然。故不動而應十方現前。即佛智用。即就應中。便具四智。不動而應即佛智。雖應不動謂如來智任運如此自然智。問此是常智無常耶。答作無常智者。既是無常佛。即無常智。今明若是無常智者。應與二乘同。還是眾生。不解教意耳。何名唯佛能解。今明四智未曾常無常。但對二乘無常智。讚美為常也。問四智與五種佛性三波若何異。答涅槃云。十二因緣不生不滅。是中道。即境界佛性。發不生滅觀。即觀智佛性。觀智明了。即菩提性。斷常斯寂。即果果性。十二未曾境智。亦非智斷。即是法不可示。名為正性。正性者。即是佛性體也。此但就不生不滅論五性。五性但是如來智也。既悟因緣宛然不生不滅。具五性。即知不性不滅宛然因緣。亦是觀智。及菩提果。亦是果果性。但不得是正佛性。三種般若。正明實相。發生波若。及說於文字。並是如來智中。開此三也。佛智中亦具三。謂境智及文字。自然無師智。更無別體。通實貫前二也。問四智云何是二諦中道。答六道宛然。本來寂滅。即是世諦第一義。生如來智。雖本來寂滅。六道宛然。是第一義世諦。生於佛智。問何故云世諦第一義。答世諦宛然。而本來寂滅。即是第一義。故名世諦第一義。所以立二諦者。即是中道。六道宛然。本來寂滅。豈可定有。雖本寂滅。六道宛然。豈可定無。即是二諦合成中道。二諦既是中道。如來智佛智二智合是正觀也。
釋但教菩薩。所以但教菩薩者。由失一道。故成六道。則根本是一道。亦根本是一人。今欲令六道歸一道。六人歸一人。是故但教菩薩。若非一者。不可令歸一。故涅槃云。失一味藥。成六種味也。
釋但以一佛乘為眾生說法。問但一佛乘。是果乘因乘。答經云一佛乘。故知是果乘。舊云是因乘。失旨也。問曰。云何但一佛說法耶。答經不言但說一佛乘。直云但以一佛乘說法耳。此明佛住一道清淨。流出一切教門。即是出生義。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者。上明一道理。唯有佛乘。故從佛乘。流出一切教。今無有餘乘。不從餘乘出一切教。問曰。此欲何所明耶。答既辨從一生多。故多還歸一。無多可以出多。亦無多可以歸多也。一切十方佛亦爾者。亦從一出多。多歸於一。無多可以生多。故多不歸多也。
釋三世佛章。一一佛中有二。初明能化出生收入義。次辨所化出生收入義。能化中。初明出生。次辨收入。出生中出生二事。過去諸佛者。明從一道出生過去十方佛。即是出生義。過去十方佛。若應身[2]若應身若化身。皆從一道流出也。以無量無數下。明出生法義。從一道流出一切法。方便者。一切巧說方便智用。從一道流出也。下偈云。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又方便者。神通輪也。下句明說法輪。此二是衣裓机案。化物之宗也。是法皆為一佛乘故。辨收入。還收十方應化身。同歸一道。收一切神通說法。亦歸一道。所以從一多出者。本為令多歸一耳。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第二明所化出生收入。聞三乘五乘之教。有五乘之人。謂出生。即從是五乘教。出生五乘人也。究竟下。明收五乘人歸佛作也。問總諸佛中。何故但有示悟入。無有開耶。答開是自德。下三化他。今正明化他。故略自也。
釋今我亦如是。第三釋迦順同有二。初明教理。次判有無。教理凡有三雙。知機中有二。初知欲。二知性。教中亦有二。初說法。二現通。理中有二。初總後別。皆為得一佛乘。謂總義也。一切種智。別明乘宗也。
釋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此判理有無釋成。上為得佛乘一切種智。以道理唯一故。說一切教。皆為顯一。道理無多故。不顯於多。然此一往斥奪之辭。判此有無耳。若還作有無決定解者。不免二見。下經云。若有若無等。中論云。淺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相。若能破二不著一。如是五句。歸不可示。本有可示故。有不可示。竟無可示。云何有不可示。如此用心。方識佛旨。
釋諸佛出五濁惡世。前章有三義二義一義。三義者。初自說。二引證。三順同。二義者。總此三章。唯有二義。一者明有。二者辨無。明有者。道理唯有佛乘。故從一生多。攝多歸一。辨無者。無有二乘。故不從多生多。攝多歸一。義者雖明有無二義。為成一義。謂一道清淨。故經云。但明一道。唯教一人。今明昔方便。亦為釋成上一道清淨。若昔三乘遂實。則上明一道不成。以三是方便故。一道始成。
五濁章為二。初雙標。次雙釋。標者。一標諸佛能出之人。次釋所出五濁惡世也。雙釋者。從劫濁至成就諸善不根。釋五濁章門。從諸佛[A131]已下。釋諸佛出生章門。問何故凡夫有五濁。得聞一乘。答有四句。一機鄣俱有。二機障俱無。三鄣有機無。四機有鄣無[1]機鄣無機鄣俱有者。穢土中凡夫聞一乘者。是也。有五濁故。名有鄣。有大機故。得聞一乘。機鄣俱無者。淨土中二乘人未聞一乘。是也。既是[2]土。故無五濁障。大機未熟。故未聞一乘。又穢土中。亦有其人。即佛滅後羅漢不聞一乘者。是也。五濁[A132]已傾。故言無鄣。不聞一乘。稱曰無機。機有鄣無者。淨土中菩薩是也。既是淨土。故無五濁鄣。得聞一乘。稱為有機。又是穢土中羅漢得聞一乘。是也。既是羅漢。故無五濁鄣。得聞一乘。名為有機。鄣有機無者。五濁凡夫不聞一乘者。是也。大乘既有四句。小乘亦然。一機鄣俱有。謂有五濁鄣。得聞小乘也。二機鄣俱無者。謂淨土菩薩不聞小乘者。是也。如香積為淨土。是故無障。不聞小乘之名。故無小機。三機有鄣無。如淨土中聞小乘者。是也。四鄣有機無。穢土中不聞小乘者。是也。問既有五濁鄣。云何復聞一乘。答鄣弱機強。謂穢土之緣。得聞一乘。但此義多途。自有鄣強機弱。如穢土凡夫。雖有一乘。機未發故。不聞一乘。如地有種。緣未合故未生牙。二者鄣[3]強機強。謂穢土之人。聞一乘悟解者是。三機鄣俱弱。亦如穢土明善之人。得聞一乘。而不悟解。四機鄣俱強。如穢土大邪見惡人。忽聞一乘。即便悟解。一乘既有四句。小乘亦然。一鄣弱機強。聞小悟小。二鄣強機弱。未聞小也。三俱強。大邪見人。聞小即悟小也。
問文中何故前明煩惱濁。後辨見濁。[4]雖有五。合唯成二。一在家起愛。即是毒虫。二出家起見。所謂惡[5]見。下偈中亦作此次第而列。問定以何物。為眾生濁體。答舊云。假名眾生。是眾生濁體。今謂不爾。假名眾生。不當善惡。不名為濁。眾生濁者。即惡人也。以起愛業眾生。名眾生濁。問見濁應次煩惱濁[6]者。何故隔以眾生濁。答前明煩惱濁。從煩惱次起於業。故明眾生濁。敘在家眾生煩惱業竟。然後始得辨出家起見外道。故次明見濁。問命是報。云何名濁。答取短命妨脩道為濁。不直取命。猶如不直取眾生。正取惡眾生也。五濁具三道。煩惱見煩惱道。眾生業道。命苦道。時通三也。
釋得失章。問何故明得失。答前彌勒偈云。種種因緣。以無量喻。照明佛法。開悟眾生。前示法權實。謂上弘大道。今明得失。下益眾生。又上明唯顯一理。今明唯教一人。故辨得失。又大品云。不示魔事魔罪。名惡知識。今佛是三世眾生大善知識。令覺知魔事。故示得失也。又自上[A133]已來。敘能被之教。有實有權。今明稟教之人。有失有得。問此是學何等教人。答取文正意。謂學昔權教人。有得失也。所以明學權教人得失者。前既明三乘是權。恐執[7]因不移。故次明得失。令捨失從得。又菩薩依大教學。則稱教故無失。二乘依小教。不稱教故。須明得失。又欲示二世求道。憑師之人。須精鑒師之得失。不可便信。亦令師識知弟子真偽。而曉示之。此中明失中有二人。一凡二聖。得中二人。一佛在世羅漢。二滅後羅漢。而光宅云。後人還是前人。前明非佛弟子。後明是增上慢。此釋有三失。一將聖同凡。有破聖失。二明過重輕。有顛倒之失。前明非佛弟子。其過則重。後云是增上慢。辨過者輕。三者文煩之過。前[A134]已明非佛弟子。鄣失有餘。何煩更辨是增上慢。又都不觀文後乃言當知此輩。輩是不一之名。云何由是一人。問上具明唯有一理。唯教一人。今何故但云不聞不知。但教菩薩。答上雖有[1]一人法二義。但人義為切。正主[A135]己身。故偏云不知唯教一人。問何故云不聞不知。答五千退席。都不聞教。亦不知理也。非佛弟子者。未得小乘道果。謂得道果故。小乘弟子不攝。不聞不知但教菩薩。大乘弟子不攝。以大小不攝故。為過則深。此欲顯封執小乘。大小不攝。使其改迷從悟。故有此示失。
釋第二聖人失。問初人亦言自謂。後人亦稱自謂。有何異耶。答初人有二自謂。未得小得小。二小未究竟。自謂究竟。第二人但有後謂。異前也。問前是五千。後何人耶。答即三根聲聞是也。所以然者。三根聲聞。並有自謂之言。上根人云。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中下亦爾。問佛判前人。云非佛弟子。後人何故不然。答是凡夫大小不攝。非佛弟子。後人既得羅漢。乃非大乘所收。小乘弟子所攝。是故不得云非佛弟子。但望大乘。未得究竟。自謂究竟。名增上慢耳。問何故云實羅漢必信此經。答此舉得釋失。是羅漢聞必生信。驗五千不信。非羅漢也。所以知五千不信者。其人若信。佛不遣之。非但不信。聞乃生謗。故遣令退席。問佛滅度後羅漢。凡有幾人。答有二種羅漢。一有大機而未熟。故不值佛聞法。二無大機故。不值人聞法。故法華論有二種聲聞。有大機者。謂退大取小人。無大機者。是決定聲聞。問此二人同生淨土。有何異耶。答悟有早晚。根有鈍利。問住羅漢。幾時而悟。答楞伽云。至無量億劫。躭小乘空三昧樂。猶如醉人。久久方醒。問五千亦不聞不知。與此人何異。答五千聞而不信。今明但不聞故不信。若聞即信。故與前異。問生淨土中。有大乘機。可聞說法華。本乘聲聞。生於淨土。無大乘機。云何得聞一乘耶。一切無機聞教。悉作此問。答有二因緣。一者佛性即是一乘。既本有佛性。即本有一乘佛性力故。還生善根。[2]而是一乘種子。還生一乘善根。二者如涅槃云。信心因聽法。聽法因信心。問此中四人。約機鄣有無。云何判耶。答凡夫是有鄣無大機人。聖人若聞一乘。即是無鄣有機人。若不聞。是無鄣無機人。凡夫若聞一乘。有障有機人。得中二人。佛在世羅漢。是無障有機人。佛滅度後羅漢。是無鄣無機人。又是無鄣有機。但機未熟故不聞。生淨土就方聞也。問上明法權實。辨人真偽。今何故但勸信一乘真實。答意在一也。
釋偈文。頌上顯鄣方便者。以障道事深。故上但略說。今廣明之。即用誡勸二世眾生。又上雖明退席。未廣釋起去所由。容謂佛無慈。猶隔五千。慈不能普。故委曲釋之。前廣釋不淨眾。以誡二世眾生。令其捨小。次明淨眾。勸二世眾生。使其求大。又執小不移。現在障不聞一乘。則無極樂因。未朱不成佛。失極樂果。現在謗大。種極苦因。未來墮無間。受極苦果。此過為大。故誡二世也。嘆淨眾。令習大捨小。故永斷極苦因果。習大故得極樂因果。斯事不輕。故勸二世眾生令求大。又即釋教菩薩法有二種。一示人得失。即此章也。頌正說[A136]已去。示法權實也。又示人得失。是釋佛護念。示失令捨為護。示得令取為念。頌正說即釋教菩薩權實二慧。令入佛知見也。初誡中佛廣釋之。凡有十過。初無正解三過。次無正行三過。小智為第七。糟糠為八九。尠福為第十。執小拒大。有十種之罪。宜應捨之。初無大小乘解。有三種過。如文所列。他[3]壞正觀。其人懷增上之毒。故障大乘。又他於增上法中。懷增上之解。今於增上法中。懷憍慢之惑。所以偏舉慢者。以懷慢自恃。必不重道尊人。故不可化。
於戒有缺漏者。此明無大乘行也。破戒為缺。而失定水為漏。前明無解。故無慧命。無戒定。是故無行。五千之徒。具無三學。又戒如天德瓶。瓶破又漏。則無復戒也。護惜者。既無行解。不喜他道為護。自不除過為惜。眾中糟糠者。上明有不堪用。今辨無有堪用。如酒米堪用。糟糠不堪用。問何故云眾中之糟糠。答眾中之不堪用。猶如糟糠。故揭糟於糟。而棄於糟。如佛威德故令去。酒米堪用。喻住眾也。酒即堪飲。如住眾現在即行因。米轉方成食。喻住眾未來得果。糟不堪食。喻去眾現在不堪行因。糠不堪轉成食。喻去眾未朱不得果。又酒是果。米為因。去眾未未不得佛果。現在無有佛因。住眾具此二也。又糟喻於教。米譬於理。直往及迴小之人。因三乘之教。得一乘理。如因糠得米。五千之徒。守三乘之言。如得糠。失一乘之理。如不得米。二人得中道真味。養性陶神。如得酒。五千之徒。封執斷常。喻如得糟。問歎淨眾。有幾德。答前不淨眾。無有堪用。有不堪用。淨眾亦然。無有枝葉無堪用。唯有真實。唯有堪用也。
釋頌正說。長行四門。頌亦有四。初頌一乘真實門。二頌三乘方便門。三頌稱嘆門。四頌勸信門。初兩門與長行別者。長行前明一乘真實。後明三乘方便。偈頌大意是同。而復有異義。頌一乘真實。通明諸佛出世說教意。後頌三乘方便。別敘釋迦出五濁世。一期始終教門。是故異也。又初門通敘諸佛說教意。後門明諸佛說次第。[1]初門頌上三門。即三。初頌自開。次頌引證。三頌順同。頌自開三門。一頌諸佛說教意門。二頌教次第門。三勸信門。說教意中又二門。初頌昔教意。次頌今教意。昔教意有二。初頌昔說四乘教意。次頌昔說大乘教意。頌四乘教意為二。初頌四教。次頌說四教意。初頌四教為二。前頌人天教。次頌二乘教。頌人天教為三。初歎佛有說教之智。即知藥。次明佛知機。謂識病。三設教。謂應病授業。此文句為定。故更疏之。問說九部法。何故命初稱或。答有二義。一者望昔。適緣不定。或作長行而說。或作偈頌。或說自身。或說他身。以或字貫九也。十住婆沙云。或有樂長行。或有樂偈頌。或有樂雜說莊嚴章句者。所樂各不同。我隨而不捨。二者。望今九不定[2]九。說九為令悟不九。故下經云。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也。頌二乘教又有二。初知機。為是說涅槃。明說教。
我設是方便下。第二明說四乘教意。即是顯眾生不解。明佛解四乘教意。前明二乘教意。次頌人天教意。問何故云決定說大乘。答道理無小。道理有大。佛依理而判。故有決定之言。又初起小機。故說小。小必歸大。決定須說大。以無小乘永住小故。是以前云。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問何故頌昔說四乘意。及昔說大乘教意。答一欲顯昔四乘是方便。昔大乘是真實。即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二欲明昔四乘是密教。昔大乘是顯教。昔說四為開一。故名密。昔正明大乘。是佛乘。故是顯教也。三約人論者。為鈍根人說四乘。昔為利根人說大乘。即抑小揚大也。
四釋長行者。頌昔四乘教。釋上長行眾生不解教。不解教意者。不知無四說四。說四為顯無四。不知無四說四。不識權也。不解說四。為顯無四。不知實也。昔說大乘。明菩薩解教意。佛說大因大果。令修因起果。菩薩如教而行。故解教意。五者都為成此理教也。亦[3]曰為成解故也。昔若四乘大乘密顯之法。為明佛乘。當知一切教。皆是法華。此經[A137]已外。無復餘教也。問有幾種大乘。答有二種。一獨菩薩聞。二乘不聞。此中說。佛乘是真實。三乘是方便。菩薩權實兩教。有權實二解。故入佛知見。二者有三乘共聞大乘。但[4]得佛乘究竟。未得顯有一無三。但菩薩利根。既聞佛乘究竟。即知二乘非究竟。亦具二智。問菩薩云何聞大乘。即解大小權實。答如說二無生。以人無生故。無三乘六道人。即是明唯有一菩薩人也。法無生故。即明無三乘六道法。即是明唯有一法。又說一切法皆是一如。如即一乘。如外更無有法。即一乘外。更無三乘。故菩薩聞昔大乘。即解權實。二乘鈍根。雖聞此密言。猶未得悟。待法華顯說。方始得解。問若菩薩於法華之前[A138]已悟者。何故此經云疑網皆[A139]已除。答利根者[A140]已悟。始行之流不解密語。故保執三乘。聞初略說。是故生疑。具足廣明。方乃得解。有佛子心淨者。即淨前人天及二乘心也。若有凡夫樂生死。二乘著涅槃心。則聞昔四乘密教。不聞昔顯教也。
釋以深心念佛。前須識佛。後方解念。人語難依。論言可信。中論云。如來在世時。不言有與無。亦有及亦無。非有及非無。故知佛絕四句也。今還作絕四句。而念解與佛應。故得佛記。既於佛不起四句心。悟[A141]己身亦爾。故論云。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如此則內外並冥。緣觀俱寂。名深念佛。在念既爾。禮佛歸依。及稱佛名。皆須深心也。脩持佛戒者。前深心念佛。謂具佛解。今深心持戒。即是佛行。行解更無二體。即一正觀。名為正解。遮凡夫二乘生心動念。故名佛戒。具佛行解。故得佛記。又此言為釋下句。以深心念佛及持佛淨戒故。得佛記大喜遍身。
釋聲聞若菩薩。此頌上今日教意。此章有三。初明唯教一人。次辨唯有一理。三明唯為一意。此三即釋成昔教。昔若顯若密。皆為明佛乘者。以諸佛唯為教一人。顯一理。有一意故也。初頌上唯教一人者。釋迦一化及三世佛。有二種教。一者法華之前。機異教異。既有五機。便有五教。若作大小二機。便有二藏。從法華[A142]已去。機同教同。無復五機。唯有一機。無復五教。唯有一教。大小亦爾。是故今明菩薩聲聞同一機發皆成佛也。
釋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肇公云。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淨名云。凡聖皆一如也。若佛自住大。以小授他。豈非乖父子一體。違凡聖皆一如。
釋若人信歸佛。此引知師之資。以證師也。無有自握夜光。以魚目授子。名不欺誑也。斷諸法中惡者。一切法中惡皆斷。則知大小乘法中惡亦斷。故不自住大與子小也。釋我以相嚴身。引佛身業證佛心也。無量眾所尊。外為物尊。必內有威德。內有威德。則心無欺誑。引意業證佛心也。下引口業證佛心。
若我遇眾生。上論教意竟。今敘教次第。眾有伏疑云。若昔若今。若顯若密。皆為顯一理者。佛初出世。何故不即說一耶。是故今明教之次第。上辨今昔顯密。皆為顯一。此就佛意門。今明教次第。就眾生意門。上是隨自意語門。今隨他意語門。此中即明三輪之義。初辨不得說根本法輪。我設是方便下。明說支末之教。是亦非真滅下。謂後說攝末歸本。初中有二意。前明不得初出世時。為一切人。說於一乘。從我知此眾生[A143]已下。釋不得說所以。略有二義。一明無大乘之善。堅著於五欲下。謂有障大之惡。即愛見因果是也。
釋我慢[1]自矜高。此敘佛初出世。九十六種。恃此邪道。不受佛大乘正道也。若有無等者。有無具二失。一障中道。二是見根。有此二失。故佛不得說大乘中道法也。
釋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略明八不義。十方三世佛一切教門。皆為顯一道清淨。一道清淨。即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宜留意此門也。八不者。不生亦不滅。不滅亦不轉。不內亦不外。不本亦不始。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不生亦不滅者。開大小二觀。小乘之人。是生滅觀。謂有愛見煩惱。從惑生業。因業生苦果。即是生義。修治道。滅愛見。愛見滅故。業苦便滅。故得涅槃。名為滅觀。有所得大乘學。猶是小乘。亦言有五住煩惱及二生死。名為生義。斷五住。滅二死。得二涅槃。名為滅義。故有所得大小乘人。皆是生滅觀也。今對生滅。故明不生滅。了愛見本自不生。誰能生業苦。若有於生。可得有滅。既本無生。何由有滅。即是菩薩無生滅觀。故中論云。諸業本不生。以無定性故。諸業亦不滅。以其不生故。故淨名云。本自不生。今則無滅。並其證也。次不滅亦不轉者。江南諸師謂。金剛心有假實二義。實法則金剛心滅。前佛果起。後假名相續。則轉金剛心成佛果。北土弘攝論者。凡有二師。一云聞薰習滅。而佛果生。次云轉聞薰習。以成報佛。二互相指斥。斥其滅者。明是斷見。斥不滅者。謂是常見。中論破因果品。明若至若失。義皆不成。至謂因至於果。滅則因滅果生。俱是斷常。非相生義。今用此經。總問二計。經云諸法本不生。何所滅移。若本不生。而言滅者。豈非無生而計有滅。名為顛倒。又翻不及小乘。小乘之人。計有生故滅。命經云本不生而言有滅。豈非兩重顛倒。轉義亦作此責之。既本不生。何所轉移。如凡本不生。云何轉凡成聖。次總問兩家。為習本無生觀成佛。為習生觀成佛。若習本無生觀成佛者。即聞薰習本不生。何所滅移耶。轉義亦作斯責。今總對責三家。明菩薩從初發心。習本無生觀。故無所滅。亦無所轉也。次不內亦不外者。北土二家。一云本有真如體。未有其用。從真如內。生一切功德智慧之用。如本有金朴。從人功鑪治。生金上調柔明淨之用。故是內出義。次師云非從真內。生諸功德。但轉無始來一切功德。作於報佛。依真如法身爾。
問真如本有。諸功德是始生[A144]已不。答是始生。問既是始生。云何常耶。答真如常故。功德亦常。問無常與常合。從常而是常。常與無常合。從無常應是無常。又無常之法。若轉而成常。亦應常住之法。轉成無常。則不可合。如其不異。則無所論合。此總問二家也。次問金真非金。為是妄。為是真耶。答云是妄。問論云虗誑妄取者。是中何所取。即言是妄。則無一豪法。若有一豪。不名為妄。妄[1]既本不生。云何從妄內出真。本無金朴。金從何生。若言朴自是妄。金自是真。還如向問。妄本不有。金剛本有。非始生也。若言金非是真。但有金體。未有金用。則用是本無今有。若本無今有。則[A145]已有還無。亦同前難。今對此義。明諸法本不生。即是般若生。非波若從妄內出。亦非轉妄而作波若。眾生本不生。即是佛生。非佛從眾生內出。亦非眾生外來。故中論云。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故云不內亦不外也。不本亦不始者。南北皆云。涅槃真如。名為本有。報佛等義。此是始有。今明若本有定本有。本有不可始。始有定始有。始有不可本。名為有見。亦是本見始見。今為對此。明不本亦不始。非有[2]亦非無。對無常始有。故言本有耳。諸法何曾本有耶。亦約緣始悟。故言始也。亦未曾始有也。至此[A146]已來。明一重意也。
若隨教約緣。具有八義。謂無生滅生滅。乃至無本始本始。無生滅生滅者。於顛倒橫謂故有五住二死之生。約緣了悟。亦得假名稱滅。故中論顛倒品。一切受求煩惱顛倒無從來。即結云。如是顛倒滅。須深取此意。次無滅轉滅者約橫。謂言有生。就了悟則知聞薰習本不生。即此名不生。強稱為滅。從來未得本不生悟。今始得本不生悟。於緣得轉悟。名之為轉。故經云。轉凡成聖。意在於此也。不內外內外者。本未見不生。故無功德。見本無生。故有一切功德。豈非內出。約緣悟不生。故有功德。豈非外來。本始例同此。
釋[3]次第三重意者。初明無生滅。次辨生滅。此是無生滅生滅。生滅無生滅。無生滅生滅。豈是生滅。生滅無生滅。豈是無生滅。故非生滅。亦非無生滅。言忘慮絕。即是法不可示也。生無生既爾。轉滅等六事例然。次別破江南二師釋此文。光宅云。一乘之因。無復三乘。故言常寂。其人所以作此釋者。謂初分經。正明於因。未辨果故也。今明雖是一句之經。實為大事。所以然者。因果斯經大宗。又為眾義根本。宜審詳定。今所以者。正是二果相對。明昔小果滅非真滅。今大果滅是真滅。即昔小涅槃。非真涅槃。今大涅槃。是真涅槃。昔小涅槃非真涅槃。謂開方便門。今大涅槃是真涅槃。謂顯真實義。所以就果論權實者。以此經正用果為宗。又法華教起正判三果權實故也。莊嚴云。此文明涅槃果。但未得寶所。俗外涅槃。且將大品實相涅槃。以對昔[4]日小乘孤斷之滅。彼所以作此釋者。亦云初分經未辨於果。今謂初分經未辨於果。過同光宅。而言大品涅槃劣。謗波若也。又言此涅槃。劣大涅槃。毀法華也。又今正說法華。而將大品之果。此則法華因乘勝大品。法華果乘同大品。即因勝果劣。義成顛倒。今所明者。此文正明大小優劣。以小乘涅槃既劣。則法華大乘涅槃為勝。乃正是法華涅槃不應言非。又諸方等經。同明涅槃。理更無異。不應有所抑揚。
問既言本來寂滅。即本來是佛。云何言佛子行道[A147]已來世得作佛。答雖本來是佛。於緣是而恒非。今欲令悟非而恒是。故現習寂滅之觀。故未來得佛。問云何習耶。答肇公云。道遠哉觸事而真。莊周既有指馬之況。今[5]寄一指。萬義類之。如會指成捲。即緣觀寂。捲有自體。不假指成。既由指而成。即無自體。有自體故捲有。無自體故捲無。若有捲有。可有捲無。捲竟非有。何所論無。若有有無可論。其亦竟無有無。有無何所亦哉。若有二是。可有雙非。竟無二是。何有雙非。若有有無四境。可起有無四心。竟無有無四境。何有有無四心。無有有無四境。故無心於外。無有四心。無心於內。於外無數。於內無心。彼[A148]已寂滅。浩然大均。即是涅槃。如斯而悟。故得成佛。
釋頌引三世佛證門。前長行略。故前別明三世。次總明三世。偈文既廣。但頌別不頌總也。此是長行廣而偈略。長行三世佛門極略。今偈即廣之。皆互現也。長行一一佛門皆三。謂化主教門。及以徒眾。今略頌也。長行三章皆略。今三皆廣。前略後廣。為解義故。三廣各二。化主中二。一時長。二佛廣。教門中二。一說法。二神通。徒眾中二。一[1]別。二別總。初引時長佛廣引證。本為成信。若引一時一佛。不免化偏。故辨極長之時極多之佛也。長行教門有二。初明無數方便。即是神通。二譬喻言辭。此明說法。今頌具之。但長行前明現通。後辨說法。此是敘正次第。今前明說法。後頌現神通。謂顯理次第。顯理正是教門。神通乃為傍助。故下經云。我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又諸大聖下。頌神通也。論二經同異。舊云。大品經明無得六度能動能出故成佛。有得六度不動不出不得成佛。故大品明乘義狹。斯經善無大小。並至菩提。則一乘義廣。今前難之。若法華云。一豪之善。皆成佛者。則一豪之善。皆應動出。而大小乘明一切取相有所得善。皆不動出。則知大品是實說也。而法華據其遠緣甚遠經。故一切善。並至菩提。所以然者。佛見眾生。起一豪善。終因此善。遂致成佛。故遠近通說。大品云。無得善成佛。此是說近。不說遠。若遠近通說者。一切善並皆成佛。智度論云。有得是無得初門。即其事。故二經俱實。問若爾法華大品。有何異耶。答若以近遠論之。兩經無異。非但二經。佛法大意。悉如此也。但大品菩薩根熟。明菩薩近遠之善悉皆成佛。四乘根性未熟故。未辨成佛。至於法華。五乘之緣並熟。故皆成佛。以此為異耳。
釋若有眾生類值諸過去佛。上來明若現通說法。皆為顯於一理。此下辨一豪之善。並皆成佛。即是唯教一人。問上釋迦自開宗。亦作此判。與今何異。答上是[2]真說顯一理教一人。此章則引古證今。我見古佛說一切事。皆以顯一。古人一豪善皆[A149]已成佛。故我今明顯一理。唯教一人。斯言可信。此中二章。初別明二世眾生修行成佛。次從若有聞是法。合明二世眾生成佛。初別[3]相明二世即二。佛滅度後。中有五人。初是信心人。信心者直信有三寶。如此之人。亦得成佛。餘如舊說。
釋未來佛章。就文中有二。初明說一乘。次明說一乘意。就初又二。前總明顯一理教一人。初文即是顯一理。若有聞法者。明唯教一人。次別明顯一理教一人。亦二。初辨願門。次舉行門。文處易知。
諸佛兩足尊下。第二明說一乘意。亦有二意。初明緣因佛性。從緣而起。故須說一乘教。二者本有佛性。則本有一乘。故須說一佛乘。問曰。何故云知法常無性。答釋說一乘意。若菩提心有自性。則本來[A150]已有。不藉於緣。不須說一乘。以菩提心無自性。假緣而發。故須說一乘也。佛種者。菩提心為佛種子。故華嚴彌勒百句歎菩提心。命初即云。菩提是佛種子。三世諸佛。由菩提心成正覺故。但菩提心。要藉緣而發。即一乘之教。以道理唯有佛乘。無有餘乘。眾生既聞此言。則不發餘心。但發佛心也。
是法住法位下。第二明正因佛性。雖發佛心。若本無有佛性。終不成佛。故說正因佛性。見此佛性。方成佛也。問此文乃明世間常住。何以知是佛性。答勝鬘明一乘。亦云一切法常住。是故禮法王。彼既佛性。今亦然也。又壽量品云。三界無有生死。乃至非如非異。天親云。明常住佛性。則知今亦然矣。問何故約未來佛章。明此二性。答未來是三世中間。可以貫前通後故也。又上雖明一豪之善並皆成佛。今欲釋之。要須發菩提心。乃本有佛性。方得成佛。若無二佛性。雖復脩善。不得成佛。故有此文來也。舊法華師不明此經有二佛性。則終不得佛。破三世佛意。可傷之甚也。問此章明佛性。何故云諸佛兩足尊。答諸佛之言。該羅一切。今明佛性。恐一佛偏化。故云諸佛也。
釋現在佛門為二。初總後別。總意者。同未來佛明說一乘意。謂眾生有緣正二因。故須說一。故接前文云。亦說如是法。次別明。同上二世佛顯實開權。問前二世佛。皆初開權後顯實。現在佛門。何故前顯實後開權。答接未來佛章。明二種佛性。故即明顯實。是前云於道場知[A151]已。今亦云。知第一寂滅。問何故上云是法住法位。今云寂滅。答示佛性種種名字也。次開權者。上顯實。是佛意門。今隨眾生意門。文意雖爾。子意不然。故說種種性種種乘也。釋迦順同門云。我今亦如是者。同明二種佛性也。次同現在佛。顯實開權也。
釋我以佛眼觀。頌第二三乘方便門。問上[A152]已頌五濁。與今何異。答上略說今廣說。又上為釋教次第故來。今通敘十方三世能化所化事故來。此中四章。初明居法身地。見五濁眾生有苦無樂。起大悲心。前須詳定法身。然後始得菩薩見六道也。依江南法華師。不得云居法身地見。以法華經未辨常住法身故也。依關東智度論師。亦不得云居法身地見。彼以實相為法身。實相體非覺故。法身體非見。但能生於覺。故名覺。能生於見。故名見。攝論師云。法身是真如。亦非見義。應身乃是見耳。今用金光明三身品。以釋此文。彼云法身者。謂如如境。及如如智。如如智即利益眾生。名為佛眼。是覺他義。如如境是自利。即如如智所照之境。智照此境。謂自照義。故法身佛得有自覺覺他兩義。故名法身佛。佛者覺也。豈有是法身佛而非覺哉。問如如智可是法身佛。以智是覺照之名。如如境非覺照之名。云何名佛。答須深照此意。蓋是一體義分。即智不變異名如。即如覺照稱智。更無二體。故並是佛也。問攝論云。照用皆是應身。與金光明經相違。云何會釋。答經論意亦無二。但開合不同。經則合本開迹。論則開本合迹。經合本開迹者。如如智即應身。如如境即法身。合此二種。皆名法身。故言合本。而有應化兩用。應身化菩薩。化身化二乘。故是開迹。論開本合迹者。以如如境為法身。如如智為應身。故開本也。合迹者。應身[A153]已外。皆名化身。至壽量品中。當廣釋之。
論五眼。五眼有二門。一因果相對。因人具四眼。佛名佛眼。此即總別相對。因人四眼。別知四境。佛具五眼。總知一切。如經云。佛眼無所不知。而無所知。無所不知。謂佛智。而無所知。謂如來智。二約佛。自有本迹二身。若論五眼。但說迹身說。法身不得有五眼名。以迹身有宍有天等。有五名耳。法身無此事。故無五眼名。若舉境取智。照障內為宍。亦義得說有五也。今經云佛見六道者。正就法身論之也。總別眼者。[1]正總辨也。問見六道是四智何智。答四智中是佛智用。名為佛眼也。問貧無福慧。眼見何事。答初明無樂因樂果。入生死下。明有苦果苦因。即二無二有也。就苦果苦因各二。苦果二者。謂一世苦。及相續苦。苦因二者。即愛見也。貪著五欲。正生愛也。如[2]猫牛下。由癡故起。謂愛因也。即淨名云。從癡有愛。如涅槃云。狂故生貪。無所見者。謂愛用也。一不見愛是苦因。能感苦果。又不見實相。發生觀智。斷苦因。滅苦果。故一愛䨱心。不見四諦也。不求大勢佛者。前明以愛䨱心。不能自治。今明以愛䨱心。不知求他治也。深入諸邪見者。上明以䨱心故。不知求正。今明以䨱心。故錯求於邪。以苦欲捨苦者。深入諸邪見。是大苦因。欲以捨苦果也。亦應類之。愛是苦因。而眾生起愛求樂欲捨苦。是故下云。諸苦所因。貪欲為本。問外道將何邪見。以捨苦耶。答以有無二見。名之為邪。鄣中道本。眾見之根。用此二見。欲捨苦果。外道起有無見。欲捨於苦。名以苦捨苦。末世入佛法中。起有無見。欲求道者。義亦類然。問上[A154]已明愛見。與今何異。答前章明佛初出世。為有愛見眾生。不得說大。而說於小。此就迹身。今明居法身地。見有苦無樂。起大悲心。是故為異。
釋我始坐道場。華嚴會化主教門徒眾。蓮華穢土。諸相美事也。觀樹經行者。爾時雖化菩薩。不欲捨二乘。即欲以化大人之法。授小乘也。眾生諸根鈍者。不習無所得正觀慧[3]眼也。著樂癡所盲者。上明無解。今敘有惑。任置鈍根。以不可化。況於癡中。更復著樂耶。不受梵王請者。即梵王等。是鈍根著樂之人。如重病子請[4]文良醫。求服大藥。父若授之。進無差病之功。退有傷命之理。問何故十方佛慰喻釋迦。答曰。釋迦隱二實德。以貧所樂二法。度脫於人。此為難事。故須安慰也。隱二實德者。謂真實身。及真實教也。貧所樂二法者。一眇目二人。二垢衣長者。又隱四實。以貧所樂四權度人。問云何名貧所樂。答二乘之人。貧無大乘福慧。但樂小法。名貧所樂也。
釋即趣波羅捺。初成道時二思惟。不得說一。二思應得說三。故往波羅捺說三教。又二義不得說一。一不可以大授小。二強授即有損無益。有四義故。應得說三。一同古佛。二受今佛勸。三梵王所請。四濁世有三乘機也。問何故往波羅捺菀。答一同古佛之處。二順今人之機。即五人是也。問佛著何衣。將誰共去。答依小乘著衣袈裟。獨趣捺菀。[1]觀五人也。不可以言宣者。尚不可說是一。豈可言是三。今欲為倒中之倒。故示權中之權。故說為三也。問從久遠來。欲明何義。答為欲釋疑。初成道時。三七日思惟。不說大法。以四因緣方說小乘。若爾三阿僧祇劫。都未曾說大。亦未曾說小。何名菩薩。是故釋云。從久遠來。早[A155]已說[A156]已。不乖菩薩之道。則因果二時。俱利物也。又釋疑故來。云何五人。一聞四諦。便得道果。是故久來[A157]已說。今方悟耳。又上[A158]已略開乘權乘實。今欲開久[A159]已成佛。故有此文。問何故須開久[A160]已成佛。答欲釋前解後。釋前者。時眾疑。疑云昔未曾轉法輪。則五人等未種善根。云何始聞。便得悟道。故釋云。早[A161]已成佛。久轉法輪。則早種善。今聞方悟。二釋後者。後聞說一乘。直往疑除。羅漢成佛者。良由久[A162]已成佛。早說一乘。久種一乘善根。故聞得悟解。曾從諸佛聞者。上明從久遠來。略開能化成佛久。此略開所化脩行久。以能化成佛久。故早化此等眾生。令種善根。
釋鈍根小智人。即是五千之徒。今更以四義呵之。斥餘保教未悟之眾。令改執也。問何以知是五千耶。答前實得羅漢必信。今云聞而不信。故知是也。又傷五千退席故悲。見三根堪聞故喜。將說一乘。而悲喜兩集。故敘無機。謂大悲門述歡喜。大慈門又喜無畏。五千既去。不復憂之。不受畏之起謗也。又今昔相對。昔憂三根不受。畏之起謗。今無此慮。故喜無畏。又說盡理之法。暢眾聖之心。是故喜也。不畏謗一。亦不畏執三。故無畏也。問何故作六種嘆耶。答為欲勸信。諸佛難值[A163]已值。法華難說[A164]已說。難聽[A165]已聽。難聞[A166]已聞。宜應歡喜頂受。問何故云如諸佛儀式。答諸佛初則不定。後則必定。說無分別也。問聞與聽何異。答若聽在聞後。謂循循而聞。聽住神側耳而聽也。若聽前聞後。非但聞法為難。舉步未聽。此亦難也。
釋汝等勿有疑。問上稱歎[A167]已是勸信。今何故復有此章。答前勸信。今遮謗也。又前稱嘆。為成勸信。今正勸信也。汝等勿疑遮謗也。下明慚愧者。改上愛見之過。清淨者。本無過人也。又迴小為慚愧。直往為清淨下。明學法華得失。為勸信故來也。
法華統略卷上(末)
校注
[0438001] 目錄新作 [0439001] 十上一有故字 [0439002] 徙一作從 [0439003] 以上有我字 [0439004] 地一作住 [0439005] 所上應有初字 [0439006] 對上一有一者二字 [0439007] 一無非字 [0439008] 一無是字 [0439009] 妙下一有四重二字 [0440001] 不上一有為字 [0440002] 稱一作為 [0440003] 一無往字 [0440004] 行一作[□@□] [0440005] 此一作皆 [0440006] 故上一有是字 [0440007] 二上應有有字 [0440008] 諸上一有令字 [0440009] 無不一作之別 [0441001] 皆下一有已字 [0441002] 深一作甚 [0441003] 復一作次 [0441004] 名下一有為字 [0441005] 經一作教 [0441006] 照上一有然字 [0441007] 名下一有為字 [0442001] 薩下一有法字 [0442002] 一無一字 [0442003] 耶邪通用下皆准之 [0442004] 攝上一有攝邪皈正四字 [0442005] 佛一作化物 [0442006] 次一作二者 [0442007] 三下一有者字 [0442008] 三一作二 [0442009] 倫一作淪 [0442010] 竟上一有終字 [0442011] 惻疑測 [0443001] 類一作例 [0443002] 生下一有是字 [0443003] 他化疑化他 [0443004] 此下一有經字 [0444001] 人一作有情 [0444002] 無下一有常字 [0444003] 性與姓通下同 [0444004] 土一作間 [0444005] 上下一有是字 [0444006] 勉與免通次同 [0444007] 實下一有者據實三字 [0445001] 權下一有者字 [0445002] 一無教字 [0445003] 一無說字 [0445004] 後一作故 [0445005] 現一作隠 [0445006] 明一作有 [0445007] 有上一有亦字 [0445008] 一無經字 [0445009] 二上一有第字 [0445010] 無法門二字 [0445011] 小下一有入大二字 [0445012] 三上有第字 [0445013] 迄一作迹 [0445014] 王下有品字 [0445015] 一無次字 [0445016] 一無故字 [0446001] 惻疑測 [0446002] 六一作五 [0446003] 一無名字 [0446004] 七作六 [0446005] 一無又字 [0446006] 八作七下有會字 [0446007] 九一作七 [0446008] 次疑此 [0446009] 明一作辨 [0446010] 一無執字 [0446011] 三一作二 [0446012] 報一作法 [0446013] 一無說字 [0446014] 六上一有有字 [0446015] 發下有品字 [0446016] 立一作生 [0446017] 有一作為 [0446018] 土下一有處字 [0447001] 一無前字 [0447002] 聞下一有眾字 [0447003] 入上一有明字 [0447004] 印一作作 [0447005] 令一作今 [0447006] 故一作知 [0448001] 門疑問 [0448002] 明一在八下 [0448003] 明一在九下 [0448004] 顯上一有明字 [0448005] 一無未字 [0448006] 為一作有 [0448007] 可得一作得可 [0448008] 人下一有也字 [0448009] 主一作生 [0448010] 量下一有義字 [0448011] 瑞下一有即以瑞 [0448012] 故字疑剩 [0449001] 華下一有也字 [0449002] 亦下一有如字 [0449003] 一無道字 [0449004] 辨一作明 [0449005] 正上一有明字 [0449006] 一上一有此字 [0449007] 佛下一有亦字 [0449008] 一下一有大字 [0449009] 一無故字 [0449010] 耶一作也 [0449011] 小上一有不字 [0449012] 世一作三十 [0449013] 是下一有明字 [0449014] 此上一有今字 [0450001] 一無爾字 [0450002] 通一作逼 [0450003] 大上一有即字 [0450004] 一一作二 [0450005] 槃下一有竟字 [0450006] 一無以字 [0450007] 事上一有而字 [0450008] 以一作故 [0451001] 正下一有與字 [0451002] 一無二字 [0451003] 三一作二 [0451004] 一無法輪二字 [0451005] 教上一有唯字 [0451006] 三上一有有字 [0451007] 之教一作法輪 [0452001] 人下一有也字 [0452002] 三上一有說字 [0452003] 謂上一有所字 [0452004] 法一作行 [0452005] 小下一有者字 [0452006] 一無行字 [0452007] 一無之字 [0452008] 也疑他 [0452009] 請一作講 [0452010] 定等四字一作未嘗睡眠 [0452011] 故一作知 [0452012] 一無有字 [0452013] 又一作復 [0452014] 則一作即 [0452015] 出上一有則字 [0453001] 動一作通 [0453002] 說一作明 [0453003] 含疑合 [0453004] 盡一作書 [0453005] 一無於他二字 [0453006A] 一無釋字人字 [0453006B] 一無釋字人字 [0453007] 之一作亦 [0453008] 惻疑測 [0453009] 資一作諮同次 [0453010] 曰一作白 [0454001] 者下一有也字 [0454002] 普一作並 [0454003] 生上一有皆字 [0454004] 令疑今 [0454005] 故一作欲(故一作欲ハ欲一作故ナラン。[○@編]) [0454006] 成一作咸 [0454007] 一無者字 [0454008] 如一作始 [0454009] 進一作信 [0454010] 後一作復 [0455001] 方上一有為字 [0455002] 例一作類 [0455003] 事下一有也字 [0455004] 燈一作證 [0455005] 便疑使 [0455006] *燈*灯一作灯明次同(燈灯ハ本文ニ燃燈トツクル。[○@編]) [0455007] 彼一作後 [0455008] 由一作猶 [0455009] 能一作然 [0455010] 為一作是 [0455011] 堂一作空 [0456001] 日上一有二字 [0456002] 次一作三 [0456003] 度上有四字 [0456004] 皆下一有是字 [0456005] 瑞作應 [0456006] 又下一有為字 [0456007] 示上一有次字 [0456008] 流通琉 [0456009] 一無行字 [0457001] 已一作日 [0457002] 一無中字 [0457003] 亦下一有䨱字 [0457004] 而上一有雖䨱一道四字 [0457005] 時一作將 [0458001] 性上一有法字 [0458002] 所下一有以字 [0458003] 一無初歎等八字 [0458004] 文疑父 [0458005] 往下一有利字 [0459001] 一無印字 [0459002] 實一作智 [0459003] 遂一作逐次同 [0459004] 難作雖 [0459005] 退一作還 [0459006] 還一作退 [0460001] 力下一有品字 [0460002] 修一作條 [0460003] 一無德字 [0460004] 不下一有可字 [0460005] 以上一有何字 [0461001] 其疑深 [0462001] 人上一有尊字 [0462002] 一無人字 [0462003] 昔一作首 [0462004] 一無願字 [0463001] 前下一有後就人歎四字 [0463002] 文疑父 [0463003] 頂一作須 [0463004] 權一作推 [0463005] 生上疑脫今字 [0463006] 封下一有執字 [0463007] 壞疑懷 [0463008] 今疑令 [0463009] 果下一有又識二權則惑滅悟一實則解生十三字 [0464001] 同一作周 [0464002] 教下一有於字 [0464003] 門下一有後明隨他意語門九字 [0464004] 令下一有其字 [0464005] 便疑使 [0464006] 國疑園 [0465001] 道一作義 [0465002] 一無若應身三字 [0466001] 一無機等三字 [0466002] 土上一有淨字 [0466003] 強疑弱 [0466004] 雖上一有答濁二字 [0466005] 見一作鬼 [0466006] 一無者字 [0466007] 因一作固 [0467001] 一無一字 [0467002] 而一作即 [0467003] 壞一作懷 [0468001] 初上一有就字 [0468002] 九一作有 [0468003] 曰一作云 [0468004] 得下一有辨字 [0469001] 一無自字 [0470001] 既一作即 [0470002] 一無亦字 [0470003] 一無次字 [0470004] 一無日字 [0470005] 寄一作守 [0471001] 別字疑剩 [0471002] 真一作直 [0471003] 一無相字 [0472001] 正下一有就字 [0472002] 猫疑犛 [0472003] 眼一作根 [0472004] 文疑父 [0473001] 觀一作覓【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7 冊 No. 582 法華統略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10-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