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槩論
心經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朱生曰。何謂也。林子曰。爾能知色空之不到處。則此四句當自明矣。又問色空之不到處。林子曰。色空之不到處。爾之真心。爾之實地也。夫既曰色空不到處。而又曰真心實地者。豈色空所不到處。尚有真心之實地耶。林子曰。色。色也。夫既得而色之。則亦可得而空之。空。空也。夫既得而空之。則亦可得而色之。此乃塵生塵滅。對待之義。殆非爾之真心實地也。而爾之真心實地。本無色也。夫誰得而空之。本無空也。夫誰得而色之。而色空之經。余嘗倣其辭而襲之曰。生不異滅。滅不異生。生即是滅。滅即是生。而爾之真心實地。豈得而色之乎。無色則無滅。又豈得而空之乎。無空則無生。色空都空。生滅都滅。此乃色空生滅之不到處也。佛書曰。生滅滅[A1]已。寂滅為樂。余又甞倣其辭而襲之曰。色空空[A2]已。真空為樂。由是觀之。色空之空。塵生塵滅之滅也。然則何以謂之真空也。林子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此其所以為空中。而本無色。本無受想行識。一切現成。而又奚待於空而空之耶。故真心也者。我所本有之真性。自在之菩薩也。實地也者。我無所有之境界。不動之道場也。余於是而知真心實地。不二之門也。真心實地。三昧之地也。真心實地。無生之處也。真心實地。三世諸佛之母也。無取無捨。無依無倚。金剛經曰。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昔有釋之者曰。法相屬有。非法相屬無。其所謂有者。豈非色與。其所謂無者。豈非空與。有色有空。便是有取有捨。有取有捨。便是有依有倚。而真心實地。而為色空之不到處者。其有法相乎。其無法相乎。其有我人眾生壽者乎。其有取有捨有依有倚乎。然真心實地。不可以言而顯。而孔子則罕言之矣。不可以聞而知。而子貢則不得聞之矣。不可以才而得。而顏子則欲從而末由矣。昔者唐之大通和尚。以不明乎極則之教。而示人見性成佛。則曰汝之本性。猶如虗空。而六祖謂之猶存知見。而真心實地。其屬於知見乎。其不屬於知見乎。余甞以此知見二字而觀之。則知大通之知見。乃是色空之空。而為塵生塵滅。色空對待之虗空也。而非空中之空。而為不生不滅。色空所不到處之虗空也。金剛經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色有色相。空有空相。而如如不動。我之真心實地。一切之現成也。真心實地。豈落於色空。塵生塵滅之二相耶。知此𣠽柄。到此地位。則亦著衣喫飯[A3]已爾。更有何事。而親到彼岸者。當自知之。
洪生問多字之義。林子曰。余所謂色空所不到處。而為彼岸之實地者。具大智慧。我之真心也。而我之真心。則徧滿於彼岸實地中。而有如是其大者。一切之現成也。故彼岸實地。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無青黃亦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都在我彼岸實地中矣。而彼岸實地之分量。本如是之可多者。一切現成也。若胎生。若卵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都在我彼岸實地中矣。而彼岸實地之分量。本如是之可多者。一切現成也。山河大地。從什麼處來。而東方之虗空。豈其可得而思量之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之虗空。豈其可得而思量之乎。而彼岸實地。則盡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無盡之虗空而虗空之矣。而無盡之虗空。抑豈其可得而思量之乎。仰望不見天。低頭不見地。故曰盡十方世界。是箇法王身。盡十方世界。是箇解脫門。盡十方世界。是如來一卷經。由是觀之。則盡十方世界。豈不在我之彼岸實地中耶。而彼岸實地中。其有我相乎。其有人相乎。其有眾生相乎。其有壽者相乎。而彼岸實地中。本無我人眾生壽者。一切現成也。故皈依佛者。皈依此彼岸實地中而覺也。皈依法者。皈依此彼岸實地中而正也。皈依僧者。皈依此彼岸實地中而淨也。若舍實地。而求真心。若離彼岸。而觀自在菩薩。失之遠矣。然所謂真心者。自性也。而真心之實地者。心地也。故曰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真心實地。一切現成。三世諸佛。皆由此中出也。無上正等正覺。皆由此中出也。夫彼岸實地中之妙義。而無上甚深如此。而親到彼岸者。當自知之。
陳生問曰。若所云五蘊皆空者。豈曰色空之空乎。抑其空中之空也。林子曰。此所謂空。乃空中之空。而無有法。而無有相。無所待於空而空之。一切現成。本體之自然也。又恐其未明乎照無所照之旨。以法空之。而落於空相也。故下文又兩呼舍利子。而警之以色不異空等語。又曰。是諸法空相。豈不以色相相耶。空相相耶。夫色相固非空矣。而以諸法之空以空之。則亦不離乎法。不離乎相。有所待於空而空之。豈曰現成公案。本體之自然乎。
壇經曰。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又曰。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等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此所謂空。乃是空相之空。豈曰空中之空。
道教大通經三章。其一真空章曰。先天而生。生而無形。後天而存。存而無體。然而無體未嘗存也。故曰不可思議。夫曰無形。而有生乎哉。夫曰無體。而有存乎哉。生於無生。無所生而生也。存於無存。無所存而存也。形於無形。無所形而形也。體於無體。無所體而體也。知此。則知真空之妙義。其殆不可以擬議而致思乎。其二玄理章曰。如空無相。湛然圓滿。其三玄妙章曰。如如自然。廣無邊際。由此觀之。其曰空相。則非空中之真空也明矣。有相斯有見。有見斯有著。豈不落於邊際。而曰湛然圓滿如如之自然哉。故欲識真空。無空可識。既無可識。安識是空。是空非空。非空是空。若言是空。若言非空。皆有空相。不名真空。真空無空。無空真空。然道教亦有之。曰。無空有空。又曰。不空中空。又曰。空無定空。又曰。知空不空。又曰。識無空法。又曰。不著空見。是皆空中之真空。真空之妙義也。
蘇生問曰。何以謂之空中。林子曰。汝獨不聞中庸所謂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乎。未發之中者。空中也。現成公案。不色不空之謂也。惟其不色不空。故其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而為實地之本體者。未發之中也。
中庸曰。夫焉有所倚。豈惟空無其色。而不倚於塵生之色哉。而亦且空無其空。而不倚於塵滅之空也。若曰我空也。而稍倚於空焉。便是有所著於塵滅之空。而非空矣。
林子曰。喜怒哀樂未發之中者。余之所謂色空所不到處。我之本體。我之太虗也。我而致其中焉。以復還我之本體。我之太虗也。我之本體。既太虗而中矣。則和自生。和既生矣。而天地其有不位乎。萬物其有不育乎。而位而育。皆由此出。一切現成。豈其有所於倚而為之者乎。
林生問曰。未發之中。豈非詩之所謂無聲無臭耶。林子曰。然。然而色空不到處之空。固曰無聲無臭而無塵矣。而色空對待之空。夫豈其有聲有臭而有塵耶。林子曰。色空之空。雖曰無聲臭之塵矣。然而揚其聲於色空之空焉。則色空之空。抑亦可得以聲而塵之矣。置其臭於色空之空焉。則色空之空。抑亦可得以臭而塵之矣。若天色空之所不到處。其可得而聲之乎。其可得而臭之乎。其可得而塵之乎。是乃聲臭之塵之所不到處。一切之現成也。而親到彼岸者。當自知之。
中庸曰。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皆我真心之實地。一切而現成也。而天下之大經。於此而經綸之矣。天下之大本。於此而立之矣。天地之化育。於此而知之矣。凡有血氣。於此而尊之親之矣。而我之性。而人之性。而物之性。而天地之性。於此而盡之參之贊之矣。此其天地之所以為大。而文王之所以為文乎。而親到彼岸者。當自知之。
鄭生問曰。何者謂之真心。何者謂之實地。林子曰。未發之中者。真心之實地也。而發而中節。不謂之實地之真心乎。寂然不動者。真心之實地也。而感而遂通不謂之實地之真心乎。
林子曰真心之實地。一河圖也。本無聲臭之可言。實地之真心。一洛書也。即有端倪之可見。
林子曰。色可反而空者。塵而空也。空可反而色者。塵而色也。譬之器。本空也。實之則色矣。實之色也。而去其實焉。則又空矣。此空之所以有去有來者。塵生塵滅之謂。而非本來之無物矣。
林子曰。知色之空。而以為空者。固未可以為空矣。而知空之空。而以為空者。則亦未可以為空也。知空之空。而以為空者。固未可以為空矣。而知色空之不到處而以為空者。則亦未可以為空也。林生問曰。夫知色空之不到處而以為空者。豈其未可以為空歟。林子。曰以其猶有知之者在焉。而況曰自以為空乎。林子曰。夫色空之所不到。而曰處者。其有處乎。其無處乎。其在於吾身之內乎。其在於吾身之外乎。其在天地之內乎。其在天地之外乎。其可得而古之。可得而今之乎。其不可得而古之。不可得而今之乎。要而言之。何處而非我之實地乎。何處而非非我之實地乎。何處而非我之真心乎。何處而非非我之真心乎。而親到彼岸者。當自知之。
林子曰。色空之所不到處者。其有自在菩薩乎。其得而觀之乎。無自在菩薩。無無自在菩薩。無觀。無無觀。其有彼岸乎。其得而到之乎。無彼岸。無無彼岸。無到。無無到。
林子曰。心經一書。皆所以接最上一乘者。故觀也者。觀之也。觀雖有法。而無所為也。蓋有為則有相。有相則有著。有相有著。便不自在。而謂之觀自在菩薩可乎。
四祖道信。年始十四。來禮三祖僧璨曰。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三祖曰。誰縛汝。曰。無人縛。三祖曰。何更求解脫。豈非所謂自在菩薩一切之現成耶。而親到彼岸者。當自知之。
林子曰。釋氏極則之教。既曰性門。又曰空門者。何也。蓋性本空者。真空也。故人法。塵也。而空其塵焉。空之者亦塵也。知見。塵也。而空其塵焉。空之者亦塵也。起心之謂妄。妄。塵也。心而空之。亦是妄心之塵。意之所向之謂欲。欲。塵也。意而空之。亦是所向之塵。豈曰極則之教。而為性門之真空也哉。
經曰。是諸法空相。林子曰。色。塵也。固非空也。而以空之法。空其色而空之。乃是諸法之空相。塵也。而非空也。受。塵也。固非空也。而以空之法。空其受而空之。乃是諸法之空相。塵也。而非空也。而想。而行。而識。亦復如是。
佛書曰。於諸物中。不起無相。若認諸色滅之空以為空者。即起無相。既起無相。便是有相。故起有相心者。塵也。起無相心者。亦塵也。
三昧經曰。心無心相。不取虗空。不依諸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羅蜜。若也未知心本無相。而取虗空相以空之。豈可謂之大智慧能到彼岸也哉。釋氏。亦有言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謂真性也。又曰。蠢動含靈。皆同一性。而一切萬物。無不是他露其色相。豈非實地之無所不徧。真心之無所不該。一切之現成耶。而親到彼岸者。當自知之。
黃生曰。真心之實地。其有定在乎。其無定在乎。林子曰。是惡得而定在之。是惡不得而定在之。何處不是太虗。何處不是我之實地。何處不是我之實地。何處不是我之真心。真心一舉。具大總持。不謂之網之提其綱也。而其目有不張乎。故我之實地。譬之網也。可以包羅天地萬物之大而無外矣。我之真心。譬網之綱也。可以總持天地萬物之大而不違矣。然則真心實地。豈其若是其大與。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而真心實地。則固若是其大。一切之現成也。而親到彼岸者。當自知之。黃生曰。夫大總持之旨。則吾既得聞命矣。敢問何以謂之具也。林子曰具也者。具之也。而其具固在我矣。然而其有所於具乎。其無所於具乎。其有所具而無不具乎。其無所具而無不具乎。其具於真心實地而大總持之乎。其不具於真心實地。而大總持之乎。然則真心實地。豈其若是其神與。中庸曰。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則亦若是其神。一切之現成也。而親到彼岸者。當自知之。
易曰。變動不居。周流六虗。夫曰六虗者。非余之所謂實地乎。然而六虗則非實地也明矣。而謂之實地者。何也。以無實地。乃是實地。以有實地。即非實地。豈不以有形有相。即有壞時耶。既有壞時。何名實地。
道書曰。虗空粉碎。方露全身。夫虗空者。虗空而[A4]已矣。而曰粉碎虗空者。虗空得而粉碎之乎。而其所以粉碎虗空者。蓋不以色空之空以為空也。曾生曰。色空之空。空矣。而色空所不到處之空。不亦空乎。林子曰。夫色空之空。則有其空矣。而色空所不到處之空。則無其空矣。無空而無不空。故曰有無俱不立。無有有。又安有色。無有無。又安有空。
釋教有曰。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又曰。打破虗空只一拳。夫既具大智慧而到彼岸矣。豈其有著於虗空邪見哉。即此不著虗空邪見。便謂之打破虗空。虗空且打破矣。而況於五蘊煩惱塵勞者乎。蓋言彼岸實地中。本無虗空。本無五蘊煩惱塵勞。今既到彼岸矣。而昔日之所謂五蘊煩惱塵勞。與夫虗空邪見。果安在耶。故曰打破。丘生問打破之義。林子曰。打破之義。蓋謂無也。如以其辭而[A5]已矣。則所謂五蘊煩惱塵勞。得而打破之乎。然五蘊煩惱塵勞。猶可得而言之。而所謂虗空。得而打破之乎。而曰打破五蘊煩惱塵勞虗空邪見者。蓋以復吾之本無也。而親到彼岸者。當自知之。
道川曰。色聲不礙處。親到法王城。夫曰親到法王城者。不謂之到彼岸乎。然彼岸中。本無眼耳。既無眼耳。安有色聲。
釋氏曰罪福無主。而彼岸實地。乃其罪福之所不到處也。
圓覺經曰。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真如涅槃。其曰大陀羅尼門者。非余之所謂實地者乎。其曰真如涅槃者。非余之所謂真心者乎。
林子曰。余甞聞楞嚴之遺旨矣。有色則有見。色滅則無見。有聲則有聞。聲銷則無聞。若將以色滅無見以為空矣。則亦何異於聲銷無聞以為空也。然色與聲。皆塵也。塵而色也。則為聲為色。塵而滅也。則為空。而彼岸實地中。何有於見。何有於聞。而惟有見聞之實性者在爾。若也不知見聞之有實性。而曰我能不為色聲之塵之所轉也。是乃蔽目以避色。塞耳以逃聲。而佛之法似不如此矣。
潘生問曰。夫曰真心實地。無生之處也。而又曰三世諸佛之母者。何也。林子曰。夫母以生生為義。而生以不生為大也。古人有言曰。諸法無生。夫諸法既無生矣。則亦將何以為三世諸佛之母乎。然真心實地。諸法咸備。其三世諸佛之所由以生乎。而其所以生者。其生於真心實地。有所生而生乎。不可得而知也。其生於真心實地。無所生而生乎。不可得而知也。蓋真有不可說。不可說。說亦不得矣。故不有拈華微笑之迦葉。倚位而立之慧可。豈能默契於其所難言而真入不二之法門者哉。
林子曰。色其不屬於有乎。空其不屬於無乎。故指諸有色而說之曰。此色也。色其不可得而說乎。指諸無色而說之曰。此空也。空其不可得而說乎。而甚深法界。而為色空之所不到處者。其有色乎。其得而色之乎。其有空乎。其得而空之乎。惟其不得而色空之也。故其不得而有無之也。無色無空無有無無。此其所以說亦不得矣。到此甚深法界。不有以深明乎無生之微。生於不生之妙。其孰能知之。其孰能知之。
翁生曰。先生每曰色空不到處。非所謂不二法門耶。敢問何以謂之真入不二法門。林子曰。昔者維摩會上。文殊曰。我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菩薩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又問維摩。維摩默然。文殊讚曰。乃至無有言語文字。是菩薩真入不二法門。翁生愕然異之。林子曰。不足異也。然非惟釋氏為然也。至於孔門則亦有之。故授者不在於言。而不知所以授之也。而受者不以為隱。而不知所以受之也。若以維摩之默然以為異矣。則孔子之無言無隱。亦不足異乎。然而真心實地。終不可得而言乎。林子曰。若或可得而言之。則亦可得而隱之。豈曰人人具足。一切現成耶。
余生問曰。先生每曰真心之實地者。非所謂如來地與。林子曰。然。然而一超而直入於如來地者。非所謂頓教與。林子曰。然。曰。何以能入頓也。林子曰。其先之以見性乎。昔者六祖既悟本性矣。而五祖便傳之以頓教者。此也。又問先生甞曰見性性見。知性性知。微乎其微。願先生明以告我也。林子曰。夫既曰不可得而見矣。不可得而知矣。而不見不知。其可得而言乎。余將何以語汝也。然不見之中。則自有真見而不昧者在焉。不知之中。則自有真知而不昧者在焉。故曰性由自悟。余將何以語汝也。
壇經曰。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又曰。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又曰。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又曰。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又曰。若不自悟。須覔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其曰行。曰修。曰法。曰智慧觀照。曰常起正見。皆所以教人以見性成佛也。若非有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其誰能示人以正路。見性而成佛耶。
壇經曰。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行。見自[A6]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夫曰自性者。乃余所云真心實地。色空所不到處也。其有垢乎。其有淨乎。而曰自淨其心者。心其有垢而可淨乎。心既無垢之可淨矣。其有待於修於行。於度於戒者乎。大凡言自者。皆自性義也。乃所謂自性戒。自性定。自性慧者是也。故曰須從自性中起。最上一乘之宗旨也。六祖又曰。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又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故欲見性。而不從自性中起者。其能見自[A7]己法身。自心佛者乎。
黃生問曰。何以謂之自者自性義也。林子曰。自性自淨。自性自修。自性自行。自性自度。自性自戒。然性本淨也。無待於淨。而世人必欲淨之者。豈不謂之污染不得。而反生淨妄耶。而修而行。而度而戒。亦皆從自性中起爾。若必求之身外。則惑矣。
二祖慧可。來禮初祖達磨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初祖曰。將心來與汝安。二祖求心了不可得。初祖曰。我與汝安心竟。林子曰。心本無心。豈有未寧。而曰與汝安心竟者。乃所以復其無心之本體矣。然而六祖隨方解縛之旨。則又不可不知也。
初祖達磨。居少林寺九年。為二祖慧可說法。祇教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慧可種種說心性。曾未契理。初祖祗遮其非。不為說無念心體。慧可忽曰。我[A8]已息諸緣。初祖曰。莫成斷滅去否。慧可曰。不成斷滅。初祖曰。此是諸佛所傳心體。更無疑也。其曰無念心體者。非余之所謂色空所不到處。一切現成乎。然息也者。息也。息而無所於息也。若息而有所於息焉。豈不起心是妄。而成斷滅去耶。而曰心如墻壁者。正所以外息諸緣。無所於息而息也。故曰可以入道。三祖僧璨曰。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然彼岸實地中。本無六塵。而曰惡六塵者。則是心也。豈不與外之六塵相為敵哉。便屬對治。四祖道信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蓋心本自在。若必起心以對六塵。不謂之失其自在之本體耶。又曰。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而曰觸目遇緣者。緣固不在我也。隨心自在。妙用現前。六祖慧能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覔菩提。恰似求兔角。若惡六塵。便生厭世。厭世離世。不名智慧。豈能見性入頓。而曰無上正等正覺也哉。
三祖僧璨曰。遣有沒有。從空背空。其曰從空之空者。非所謂空相之空乎。其曰背空之空者。非所謂空中之空乎。又曰。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却前空。夫曰根曰宗。我之本來。空中之空也。而曰返照者。返照此空中之空也。既知返照此空中之空也。豈不勝前之空。而有空相者乎。而空門者流。其可不知所以返照以入門。而妄為從空以背空耶。
何生問曰。三祖。返照之照。與心經照見之照。有不同與。林子曰。返照之照。觀自在之觀也。故照見也者。以既到彼岸。而照見此彼岸中。五蘊皆空也。而返照也者。以未到彼岸。而反觀內照。欲以見性也。
壇經曰。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余於是而知離迷而覺。覺即是迷。除妄而真。真即是妄。故覺迷不二。真妄平等。此又欲見性者之所當知也。
昔者世尊因有外道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讚歎曰。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乃作禮而去。世尊謂之良馬見鞭影而行。其曰世尊良久者。非六祖所謂不思善。不思惡。本來之面目耶。而余所謂色空之不到處者此也。故知此者謂之門內。迷此者謂之外道。
林子曰。余之所謂實地者。乃釋氏之所謂明心之心。心是地也。余之所謂真心者。乃釋氏之所謂見性之性。性是王也。如或不能明心之地。而又安能見性之王耶。然心性一也。而真心之所在處。即名之為心。故曰心是地也。孔子曰中心安仁。而心亦以地言之。其曰中心者。猶言所謂中央者。地也。余曾考二氏之典。而附之鄙見。故以其心性而對言之。心之未萌之謂性。性之既萌之謂心。若專以其性言之。有天命之性。有氣質之性。又專以其心言之。有五行之心。有中之心。阮生問曰。先生嘗言心與天地孰大。曰心大。而載之心性教言。此又何心也。林子曰。此乃所謂無方無體之真心者。真心是性真性。是心。而徧滿於虗空界。無乎其不包矣。然而虗空其有界乎。其無界乎。其可得而界之乎。其不可得而界之乎。而親到彼岸者。當自知之。故見性者。見此而[A9]已矣。入頓者。入此而[A10]已矣。
心經槩論(終)
No. 545-A 自書心經槩論卷後
夫曰槩論也者。蓋以心經之第一義。不可得而名言之者。槩而論之爾。余初作槩論。以示性門之善知識者。則甚喜。乃請余分章釋之。余甞以六祖而下。佛法不明。而於所謂最上一乘。而為現成之一大公案者。鮮有知之。以故苦空頑空。避塵枯坐。而以斷滅為寂滅者。比比皆是也。遂使釋迦之至教。不明於天下萬世。而每為儒流之所非者。余竊悲之。故復譔心經釋略。與此槩論。別作二帙。余今老矣。精力亦有所不逮。而二書中。豈曰複語。且失倫次。不惟不暇校。抑亦不能校。
三教主人龍江兆恩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6 冊 No. 545 般若心經概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