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正解卷上
○善現起請分第二
(分為二節。善現須菩提之別名。當世尊趺坐之時。正弟子請益之候。故身起恭敬。而請問也)。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至)云何降伏其心。
【註】時。須菩提起問之時。眾弟子中。惟德尊而年高者。謂之長老。須菩提一名善現。又稱空生。尊者初生時。其家一空。相師占之。唯善唯吉。故名善吉。偏半也。袒露也。所著之衣。半露其右肩。東土以袒為慢。西方以袒為敬。表請無上正覺之法。以身擔荷也。右膝著地。右是正道。左是邪道。亦表請正法。從實依歸。卑禮承受也。合掌恭敬。東土以拱手為恭。西方以合掌為敬。兩手相合。肅恭而身不懈。一心專注。誠敬而容不息也。白。啟問。須菩提向佛啟問而言。[A5]已上七句。皆集經者敘說也。希有。言曠劫難逢。千界一佛。世所希有。讚佛之詞。如來。佛之通稱。猶華言聖人。如而不生。來而不滅。即真性之體用。以立名也。護愛護。念存念。付付授。囑囑告。菩薩。本云菩提薩埵。略其文而便於稱。故云菩薩。菩提華言覺悟。薩埵華言有情。覺有情者。眾生多有情欲。而不能覺。惟菩薩在眾生有情之中。自能覺悟而不染。又能覺有情眾生。而化導之也。諸菩薩。諸眾也。指凡學于如來者。阿謂無。耨多羅謂上。三謂正。藐謂等。菩提謂覺。謂無上正等正覺。即指真心言也。此心包含太虗。孰得而上之。故云無上。然上自諸佛。下至蠢動。此心正相平等。故云正等。其覺圓明普照。無偏無虧。故云正覺。云何猶如何。請佛言之詞。應當也。住止也。降伏者。制禦之謂也。
【講】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自[A6]己座位起身。整頓威儀。袒其右肩。以示不敢背乎師。屈其右膝。以示不敢左乎道。合掌以示其歸依。恭敬以示其嚴肅。而啟白於佛。以伸問辭。先稱讚曰。舉世所小有者我世尊也。又曰如來起慈悲心。善能衛護眷念此會中之眾菩薩。使之信受。善能以此佛法。付委囑託此會中之眾菩薩。而使之奉行。又問曰。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學道之初。發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為當常住。而使之不退轉。至於妄心一起。當以何道降伏。而使之不惑亂我真心也。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至)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註】重言善哉。讚歎之詞。諦審也。仔細聽也。應當也。如是二句。一云。說在下二分。此但引起。而使審聽之詞。是看得太虗。止知照下者。有以為頂上文謂。即此便可以住。即此便可以降伏。即指發菩提心。為印可之詞。是看得太實。止知承上者。竊以如是二字。虗中帶實。上承發菩提心來。實中尚虗。下照度生布施去。方是語脈。夫照下引起。人所易曉。頂上處不可說。得太盡有礙下文也。唯應辭。然者。然其使[A7]已諦聽之言。有以為如儒書曾子之唯一貫者。看得太深也。願心所期。樂心喜好。欲心思得。謂心期喜好思得聞住降之詳也。
【講】佛因須菩提請問。妙稱佛心。故重言善哉善哉。以歎美之。遂順須菩提之言而云。汝以如來善護念善付囑。此善發我未發之言。汝當詳審而聽。吾當為汝說此應住降伏之道。人之菩提覺心。雖本來固有。然物欲陷溺。攻取日眾。最難發起者。若善男善女。既發此心。當如是安住。如是降伏。其妄心。須菩提。即因佛言。又稱世尊。弟子願欲聞其說也。
○大乘正宗分第三
(大乘者。言非小乘也。佛法有大乘小乘。如儒家大學小學。菩薩用此大乘法。化導眾生。猶車之載物運量有甚大也。宗者心之所主。正者言正。而非邪也)。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至)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註】諸菩薩摩訶薩。佛呼在會之眾也。摩訶大也。大覺有情。即能救度人者。如是。指下文所告也。眾生者。謂凡有生之類。上自諸天。下至人物。眾生雖多。約有九種。若如也。卵胎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也。我者。對眾之稱。代度生菩薩。設為自任之詞。非佛自謂也。皆盡也。令使也。入者。入於其中。無餘。外更無有餘。大涅槃。一切修行者之所依歸。蓋指本來清淨真空心境也。滅消滅。滅盡一切愚癡煩惱。度化度。度脫生死苦海。菩薩心平等。普願與一切眾生。同入無餘涅槃也。量限量。數數目。邊邊岸。無量無數無邊。邊之極言其多也。相者形迹。執著此形迹。心不虗空。滯而不化。謂之有也。我相者。認四大以為[A8]己有。而成我相。人相對我而言。眾生相則凡有生者皆是。壽者利長生不滅。有悠久之義。
【講】佛告須菩提說。諸大菩薩。以妄心欲其降。而使真心安住者。果何道以致之。凡人一身。悉皆五陰六識。遮蔽我之真性故。與一切眾生交接。感我妄心時難降伏。何以見之。有性易輕舉飛揚浮動。或由軀殻。而名卵生者。有識常流轉。習氣深重。或由胞衣。而名胎生者。有心隨邪見。沉淪不省。或感濕氣。而名濕生者。有情逐景趣。遷流起幻。或隨變化。而名化生者。有執相修因。著色見者。名為有色。有寂守空頑。著無色見者。名為無色。有滯諸聞見。係念染著者。名為有想。有絕念不起。致虗守寂者。名為無想。有起生滅見。落有無兩頭機者。名非有想非無想。凡此九類眾生。迷真逐妄。種性不同。相因性起。妄心建立。隨類受生。若天若人若物。虗空等神。陰魔等鬼。沉溺世趣。流轉生死。下自欲界。上至諸天。輪迴六道。難入涅槃者也。以妄感妄。動我妄心。起分別見。致難降伏。今我即發平等正覺心。則眾生本心。與我心無二。皆令消融其煩惱。點化其染著。覺妄悟真。破愚癡見。息無明火。入於清淨無為涅槃妙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限量。無計數。無邊際。一切眾生。豈真有眾生。使入涅槃而滅度之哉。盖眾生原有此菩提心。只為迷而不悟。遂生種種妄相。今令心地一朝豁然開朗。種性悉化。頓見本性空寂。是乃自性自度。本來無此眾生。何得而滅度之。夫實無有眾生得滅度者。此何以故。盖自性本空。無有我人眾生壽者之形迹。是為無上菩提心。方是大菩薩。若或有此四相。則於前一切眾生。妄為分別。心生邪見。起諸煩惱。安得皆令滅度。以至涅槃哉。即非菩薩地位中人矣。
○妙行無住分第四
(分為二節。妙行。謂修無上正覺精妙之行。無住者。不拘泥執著精妙之行。本無住著也)。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至)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註】復還也。次再也。還再與須菩提言。敘經者之詞也。
宗註。次坐次也。須菩提先于座起。跪而請問。至是。使還坐而告之。復次二字佛言也。須菩提呼而告之也。亦通錄為旁參。
於法之法。槩指佛法。言觸法之法。屬意分別思想皆。是布普也。施捨也。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眼入色。耳入聲。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觸。意入法。為六入。觸者。來加于身。如飽煖安逸者。妙觸也。勞痛饑寒者。苦觸也。法者。即意之所舉。計校分別是非之類。當于義理者善法也。動于情欲者惡法也。住者。即住于根塵。而執著不化也。不住布施。如以色施人。而不存施色之心。聲香等亦然。
【講】佛再與須菩提說。菩薩於一切所行之法。當無所執著。即行於布施。言以色布施。不著於色。聲香味觸法皆然。蓋凡夫貪著。借布施種福。此為住相。布施著在物上。菩薩行施。了達本空。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施無留滯。執著應當也。菩薩行施。理當如是也。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至)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註】相即六根六塵之相。福德乃性中之福德。佛恐人疑不住相。則落頑空。故言福德。以喚醒之。福德無量。福報亦無量。佛止言福德者。菩薩但修福。不望福報也。不可思量。言其廣大。不可以心思度量其多小也。於意云何。言汝意中。作何理會也。四維四隅也。如東南方西北方之類。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總謂之十方。虗空者。太虗之中。無有纖毫隔礙。蕩然空明。非心思可能量度。佛以福德不可思量故。舉十方虗空為喻。虗空豈可思是。故須菩提。皆言不也。語畢而呼世尊者。敬之至也。虗空而該以十方者。是虗空之全體。即非頑空也。如是指上文虗空也。
【講】佛又呼須菩提而言。菩薩自當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學道的菩薩。不泥著色聲香味觸法之根塵。以為布施。則喜捨心空。圓滿其福德。量等虗空。豈人之心思。可得而測度忖量哉。又問須菩提。於汝意中。自謂如何。如東方虗空。可以心思度量不。須菩提答云。不可思量。更問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虗空。可思量不。須菩提亦答云。不可思量。盖大莫大於虗空。非人之所測度。佛又明說無住相布施之福德。亦如虗空之不可以思量也。既而佛又呼而告之。諸菩薩之學道者。不必別處更求應住之下落。但當依我所教於汝。無住相布施之法。便就此止應用存養之間。湛若十方虗空。無所住而住可也。
○如理實見分第五
(分為二節。凡人之形色。皆屬虗妄。非真實也。所見非真見也。惟此如如之理。乃人本性。是為真實。不以目見而以心見不求相見而求理見。是為實見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至)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
【註】此如來。謂真性佛。湛然常住。本無生滅。無相之可見者也。身謂色身。相謂諸相。即非身相。謂色身與諸相。皆非真實也。
【講】佛語須菩提曰。我謂學道菩薩。如所教住。而無所別求者。蓋以如來。不可以形迹求也。於汝之意云何。可以有形之色相。即見如來不耶。須菩提解其意乃答曰。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故不可以身相見之。蓋如來所說身相。不過形體假合之末耳。豈可謂之實有身相。而見真如來哉。故曰即非身相也。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至)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註】謂之諸相。不止身相。凡法相非法相。皆在其中。而心不執著。則見諸相非相。此如來指法身也。
【講】佛告須菩提曰。夫如來既不可以相求。可見世間。凡有形相者。皆是假合的。不是本有真實的。雖有形相。亦虗妄耳。汝若能見一切諸相。便識破非真實本相。自無執相迷真之失。即能迴光返照。見法身真性。如來隨處顯現矣。
○正信希有分第六
(分為二節)學道以信為本。大乘法無住無相。乃是正宗聞之。(而不疑懼。故為正信。此人不可多得。故為希有)。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至)得如是無量福德。
【註】白告也。頗略也。章章分。句句讀。實信真實信心也。如是言說章句。指上三四五分之辭。與無住行施無相見佛之說。後五百歲者。大集經云。有五箇五百歲。初五百歲。解脫堅固。第二禪定堅固。第三多聞堅固。第四塔寺堅固。第五鬭諍堅固。經云後五百歲。指末法闘諍之時。亦有持戒修福之人。持戒者。諸惡莫作。修福者。眾善奉行。根者。有生長之義。一念生淨信。專一其念。而無染著。是名淨信也。福德兼慧而言。世間所享者福報。信此經者名福德。言有福又有德也。
【講】須菩提深信佛所言說。恐後之人聞法。不能信受。乃白佛言。世尊所說。皆大乘正宗之教。菩薩未有不信受而奉行者。[A9]但大凡眾生。頗有得聞如是不住行施。真空無相之言說章句。果能實信之不也。佛告須菩提。汝莫輕視眾生。作此生實信不之說。蓋不住真空妙理。人心所固有。但為六塵四相所蔽。而昧之耳。必有大根器的善人。自能信任其道。即至如來滅後。到後五百歲之時。斷有持戒修福之善人。能於此經中之一章一句。信之於心。以為真實語。當知此人之善根。培植甚厚。豈止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此善根哉。[A10]已於無量千萬佛所中。凡世間一切利物濟人之事。無不行之。而種諸善根發生。得此實信心來。非淺根人所能得也。若有此善根之人。得聞此經之章句。乃至一念之中。淨而不亂。信而不疑。不此淨信心者。如來盡能證明而知之。盡能攝受而見之。是諸信心者。雖名為眾生。其淨信所得福德。受用不盡。豈有限量哉。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至)法尚應捨況非法。
【註】第一何以故。言淨信福德在無相。第二何以故。言所以無相之故。第三何以故。侗人云疑衍。
此釋生信得福之故。該乎生法二空。無四相。生空也。無法相無非法相。法空也。我人眾生壽者。盡天地間之相。不出乎此。非法者無法也。淪於頑空。取猶執也。心取相者。此中不化。未悟無相之理。而欲執相以求。是有外障。故云即著四相。法相雖非色相之比。然一有所取。亦不悟真空體。而起內障。故亦云即著非法。原不離相。況執之乎。著四相者。即非菩薩故。必無取無著。方合真空。所以不應取之。故如來常有如筏之喻也。
【講】佛言是諸眾生。何故得如此之福德。彼一念生淨信。其實善根純熟。能合真空無相之理。無復有我人眾生壽者之四相。亦無有執著此經之章句。落於有見。而為法相。亦無有不思去探討其言。沉空守寂。落於無見。而為非法相也。不著有無兩邊。復其真空之性。諸相盡捐。心無染著。所以淨信此經。而福德無量。佛又反言之。此何以故也。假使是諸眾生。若心不空。取有形相。即為牽著我人眾生壽者之形迹矣。豈能使心性空明。隨機感應乎。此人之所易曉也。至於我說無法相者。以本空真體。不在言語文字之間。若取法相。就是與前執著四相之心一般。至於非法則無相矣。我亦謂無非法相者。蓋真性中。諸法顯現。無容一毫染著。原不相礙。若取非法相。謂之無記空斷滅見。此心不化。與前著四相。又何異焉。是故法與非法。兩頭見至須截斷。不能執為有而取法。亦不應執為無而取非法。以此不應取之義。亦有原故。如來甞謂。汝等學道比丘。當知我說此法。皆因汝有四相。不能了悟真空。超登彼岸。是以假此法。令汝度脫生死苦海耳。汝若既見本心。證涅槃樂。即我所說之法。亦當不用。猶如編竹成筏。渡人過水。到岸則不須筏矣。夫法尚當捨去。何況著無非法。又安用執取為哉。
○無得無說分第七
(無上菩提之理。本來無相。當體空上。無物可得。無言可說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至)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註】耶者疑辭。亦詰問辭也。菩提心是如來本性。亦人之所同具。豈自外而獨得有待言而顯哉。定者。泥於一處。而不通也。非法則不有。非非法則不無。非有非無。乃極至之理也。所以以字承上來。皆以以字用也。無為法。即是無上菩提之別名。乃自然覺性。不假人為者也。或云有為法。世間法也。無為法。出世間法也。要之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則有為亦本于無為。分箇有無。所謂差別也。世人多以無為二字。認作灰心[A11]槁形。一無所為。此真愚見也。得道淺者為賢。得道深者為聖。指現成者。言差別不同也。又參差分別也(按。差別差字有二音。一初牙切音叉。一初宜切音雌。考古本註。原讀作叉不同也。後有讀雌者參差也。就賢聖淺深說。當作參差。就有為無為說。當作不同。然不同中具有參差義。則二音皆可通讀。不必拘也)。
【講】前章既云不應取法。當如筏喻。猶恐須菩提。未透徹故。又設問曰。汝之意云何。如來無上菩提法。果有所求。而得之於[A12]己耶。抑以此法有所說。而教之人耶。須菩提云。如我心中悟佛所說之義。則知無上正等正覺之法。亦強名耳。求之了不可得。本無定有之法。實此名也。即如來所說。[A13]但為覺悟眾生。隨機設教。不得[A14]已而有言。亦無定有之法。如來可據而說也。如來之法。無定名亦無定說者。其故何也。盖如來所說者。無上菩提法也。可以心悟。而不可以相取。一有取心。則馳於外求。可以心傳。而不可以言授。一有言說。則泥於文辭。皆不可也。是法也。若執以為法微妙莫測。有而不有。法何所在。非法也。若執以為非法。隨感即應。無而不無。何在非法。又非非法也。而謂可以定名定說歟。所以然者何也。法本於無。惟無故妙也。此一切賢聖。雖先後遠近之不同。皆不能外無以為法。但所見有淺深。作用有隨機。而差別不同耳。
○依法出生分第八
(法者。即此經之法。指般若波羅蜜多言。依者。不違之謂。諸佛一切妙法。盡依此法出生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至)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註】三千大千世界者。世為遷流。界為方位界限。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為界。三千大千。統言一大世界。形容其多也。布施廣布捨施也。七寶者。金銀琉璃珊瑚瑪瑙珍珠玻璃也。寧為猶可為乃計其多。而故問之辭。四句偈。諸解不一。或指經中二偈。或指無我相四句。須知佛止說偈。不專執一金剛經。乃大藏經之要。勸人受持四句偈。或顯實相。或明妙法。又經中之要。執一廢餘。便失經意。此經自始至終。總談真空無相妙理。人能體會此旨。一卷中精功成文者。何處不有。偈者發言成句也。四句偈而曰乃至曰等者。自多至少之意。不止四句為偈也。要活看乃至字等字。餘詳廣錄。
【講】須菩提。固知無相之理。但不知得無量之福。佛將以此持經功德。開示學人。故先設言呼須菩提而告之。設有人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之七寶。用以布施。此人所獲福德。多乎不乎。須菩提會意答云。人以七寶布施。寶豐福勝。其福德甚多。誠如世尊之言也。何以故。是福乃有相之施。於性中真空無相之理。全不相關。初非性中自然之福德也。所以如來說福德多耳。蓋是假合故。見其多也。佛言若有人。於此經中之言。直下承受而不忘。拳拳奉持而不厭。乃至由博而約。於四句偈等。為人解說其義。則是自利利他。不特覺一[A15]己之性。並覺眾人之性。將見人[A16]己兼成所獲之福。勝於彼之七寶布施多矣。然所以勝彼者。此何以故也。蓋般若真空無相之理。是諸佛之本性。一切諸佛之多。及諸佛無上菩提之法。皆自此經流出求其直指全體。未有若此經之明且盡者。佛又恐人泥於佛法。又呼須菩提。而曉之曰。所謂佛法者。本來無有。不過假此開悟眾生。使之言下見性。乃名為佛法也。故曰即非佛法。隨掃以顯般若真空耳。
○一相無相分第九
(一相者。謂修行四果。各有一相也。其實功有次第。而無為則一。果。雖深淺不同。而總不可萌有得之心。當深造以悟入無相。蓋須陀洹等。皆是假名。究竟本來。一相亦無)。
須菩提於意云何(至)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註】梵語須陀洹。此云入流。入聖人流也。而無所入者。不著入流之相也。我者指須陀洹等言。梵語斯陀含。此云一往來。謂前念起妄。後念即止。前念有著。後念即離。妄念往來於心中。往則妄念止時。而又或一來。本性未能寂滅故也。梵語阿那含。此云不來。不來欲界。亦名出欲。外無欲境。內無欲心。謂[A17]已斷欲界思惑也。梵語阿羅漢。此云離欲。其心[A18]已證無為之體。諸漏[A19]已盡。自無生滅果。如樹之結果。謂到此地位道者。得無相之理。非徒果也。
又須陀洹果者。煩惱不生。決定不入地獄異類。是名初果。如果之初生者也。斯陀含果者。色身只一次往來天上人間。如果之方碩者也。阿那含果者。欲習永盡。決定不來欲界受生。如果之將熟者也。阿羅漢心境俱空。內外常寂。法實無有。豈作得道念。如果之[A20]已熟者也。梵語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覺。樂受也。梵語阿蘭那。此云無諍。萌於心曰念。見於事曰行。謂其無人我見。而不起諍行也。實無所行者。本性空寂。隨緣赴感。而實無行之之心也。
【講】佛問須菩提曰。須陀洹作箇念頭。自謂我必得此果不須。菩提知其不然。乃曰。須陀洹不萌得果之心何也。蓋彼[A21]已超乎凡見。心趨無相之理。得與聖人之流。而無所入。於聖域之想。惟克制其欲。不入六塵境界。須陀洹之所以得名者。其在是歟。佛又問曰。斯陀含作箇念頭。自謂我必得此果不。須菩提即不然之云。斯陀含心。[A22]已造到至靜之地。但目覩諸境。未能不動此心。還有一生一滅。而無第二生滅。前念方著。後念即覺。不久于人欲。雖往來于人間天上。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也。是斯陀含之所由名歟。佛又問曰。阿那含作箇念頭。自謂我必得此果不。須菩提即不然之云。阿那含心空欲念。[A23]已斷塵界思惑。外不見有可欲之境。不來欲界受生。名為不來矣。夫曰不來。是此心尚未融化。猶有強制之勞。而其實無不來之迹。蓋不惟六根清浮。且見得六塵本空。此[A24]已造到佳境矣。非阿那含之謂乎。佛又問曰。阿羅漢作箇念頭。自謂我得這箇道不。須菩提知其不然。即不之曰。阿羅漢亦是假名。佛法本空。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也。設若阿羅漢。作得道之念。是所得心猶未除。即著我人等四相矣。豈足稱阿羅漢哉。須菩提又拈出平日所得佛說。而證之曰。世尊佛昔日曾說。我須菩提。一念不生。諸法無諍。得此三昧。諸弟子中。許我為第一。必定是我脫盡人。欲方許我為離欲阿羅漢。世尊雖許我為離欲阿羅漢。我則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又恐大眾不知去所得心故。呼世尊詳言曰。我若作此念。而必欲得阿羅漢道。則又生一妄想。安得六欲頓空。世尊即不於大弟子中。說我須菩提是好樂寂靜之人。有是無諍之行也。以須菩提外雖有所行。而中實無有所行之心。方纔名我須菩提為樂阿蘭那行也。
○莊嚴淨土分第十
(分為三節。莊嚴者。盛飾也。淨土者。清淨世界。即佛國土也。此在境上。說心地清淨。成就莊嚴。心地不清。去佛土還。諸菩薩於自性中。湛然清淨。心無係累。自有莊嚴境界。此在心上說佛土。由心建立故。菩薩事心下事土。成就莊嚴。心而土自無不淨。兼此三義方全)。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至)於法實無所得。
【註】如來。佛自謂。昔前也。然燈佛。即定光佛。其佛生時。身光如燈。故名然燈。乃釋迦佛授記之師。有所得。謂有所得之法也。
【講】佛以諸菩薩。雖聞四果俱無所得之言。而有得心未除。猶疑佛法非無。執於有法可住。故告須菩提曰。於汝意中云何。我當初於然燈佛處。聞法聽受。成無上道果。然有得於本師之法不。須菩提答曰。不也世尊。如來雖在本師處聽法。不過自悟自修。因師開導。成就無上菩提。其實何曾有法。可得以為秘授師傳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註】莊嚴以境言。莊。端正裝飾也。嚴。齊整謹飾也。以心言。真性不亂曰莊。邪妄不入曰嚴。佛土。以境言。謂佛世界。以心言。指本來心地。謂之佛土者。佛心不失本來。能全心地。猶之儒家言道。歸之聖人耳。五行土居中央。出生萬物。心居中道。出生萬法。故以土喻心。又一世界中。必有一佛設化故。世界亦云佛土。即非者遣掃之詞。是名者權立之義。或曰。即非無二解。是名有兩義。一曰。虗有是名耳。一曰。乃所以名也。宜隨文會之。
剩閒曰。即非是名。義相呼應。經中用此文法甚多。皆是遣掃權立義用。即非者。從虗有。是名單用。是名者。從來所以名金經。以破相顯真為宗。遣掃權立是為正義。解經者。有以即非。為指實相。如即非身相。謂非身相乃真相也。是從即字逗斷。將非字連下。作轉指義。是名作乃。所以名解經中。作是解者亦甚多。是即非亦有二義也。細體經文。是遣掃為當。蓋即非是破相。破相正以顯真。妙在不明言。先德云。使人自領會。方親切耳。解為轉指者。用意太深。說似微妙。反揜經義。蓋指明道破。如同嚼蠟。下文重重徵詰。皆不必矣。須知相即無相。直至一合理相分。方明從前皆是遣掃。未曾點破也。諸菩薩指修行者言。摩訶薩廣大之稱。應當也。如是二字。指下文所言。無所住者。不住著在一處。執滯不化也。
【講】佛問須菩提曰。法既無得。於汝意中。畢竟云何。我思菩薩所住之處。謂之佛土。菩薩於佛土。果有意作善緣福業。必期相好莊嚴不耶。須菩提深解佛旨。據理以答曰。如謂菩薩莊嚴佛土者。其說不然也。世尊。此何以故。蓋菩薩莊嚴佛土。不在外貌形迹間也。若以七寶宮殿五[A25]采棟宇之類。始為莊嚴佛土。幻成莊嚴不實。即非莊嚴。是虗名為莊嚴耳。菩薩豈著意莊嚴佛土哉。佛以須菩提。能領佛旨。隨順其詞而語之。是故須菩提。菩薩莊嚴。既不在於外飾。則當內求於心。夫心本清淨也。知誘物化。而心不清淨矣。乃既知佛法無所得。又知莊嚴非莊嚴。此無取無著清淨心也。諸學道菩薩。當如是湛然常虗而不染。寂然常定而不淆。以生清淨心。不當住在形色上生心。亦不當住在聲香味觸法上生心。一有所住。便為六塵所縛。妄念旋起。不能清淨矣。須知清淨心。妙圓周徧。不泥方所。本無所住也。當於無所住處。而生其心。如明鏡當前。物來悉照。物去即空。自然心地清淨。不拘方所。斯真莊嚴也。若佛土世界莊嚴。皆是假果假說幻相耳。何足計哉。
須菩提譬如有人(至)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註】須彌山王者。以此山在四天下之中。為山之極大者。故名山王。謂在眾山之中。而為王者也。高廣三百三十六萬里日月遶山而行。以為晝夜由此而分。四面為四天下。其上有三十三天。可謂至大矣。以此喻人身之大。不過假說其詞。如七寶滿三千大千之類。
【講】佛呼須菩提語之曰。譬如有人焉。其身如須彌山王。汝意中云何。可以為大不耶。須菩提深悟佛旨。答言。身如須彌山王誠大矣。然此大身。何以有是大也。若以色相身言。寧有是大。佛所說者。非色相之身。是乃名為大身也。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無為法也。福勝言修。無為之法。其福勝於河沙世界之七寶布施也。蓋持經功德。人[A26]己俱利。不假施為。此無為之福。比他有相布施之福。為尤勝矣)。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至)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註】西土有河。名曰恒河。從阿耨池東流出。周迴四十里。佛多在此說法。故取以為喻。弟子所習見。使易曉耳。沙等恒河。倒裝文法。謂恒河如沙之多也【講】佛以眾人所易見者。先設問。須菩提。世間物數。莫不有多寡。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其數難量。設使恒河之數如沙等。于汝之意所云如何。是諸恒河中之沙數。寧為多不。須菩提答言。甚多。復呼世尊言。但諸如沙等之恒河。尚且多而無盡數。何況河中之沙。其為數也。又安有盡哉。佛謂須菩提。我今以真實之言告汝。若有善男善女。以七寶至重之物。充滿爾所謂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用以布施與人。所得之福果為多不。須菩提即以甚多答之。而又呼世尊。以證之意。以如此布施得福。豈有不多之理。但不知世尊以為何如耳。佛告須菩提曰。汝以七寶布施者。所得之福。遂為多耶。若有善男善女。於此經中。乃至四句偈等。信受于心會其義。堅持于心存其理。則是內見真性。[A27]己不為業識所迷。又能為他人解說。使聽受之。能亦信而不疑。持而不失。心地開朗。有悟明真性之漸。久之善根皆熟。可脫輪迴。成無上道。則人[A28]己兼益。其福即無為福也。所受福德。視彼七寶布施者。真勝多矣。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正教即無為法。以此為教。是為正教。佛以菩提法立教。皆是盡性至命之理。正大無邪之論。人能尊崇而敬重之。明心見性了悟真空。為受持正教。天人皆生敬重)。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至)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註】隨說者。不論前後。心無分別。任所在處。不拘凡聖。見人即隨機化導。而說是經也。當知此處者。謂說經之處。天者天道。如四天王之類。人者人道。即世間之人。阿修羅神道。此云非天。以其果報最勝者。鄰次諸天。雖近享天福。而行非天道也。(修羅有胎卵濕化四種。化生者。能攝持世界。勢力無畏。與梵王帝釋及四天王爭權。此類嗔性最重。然却能為佛護法。胎生者。屬人趣。卵生者。屬鬼趣。濕生者。屬畜生趣。大槩以嗔恨心重。托生神道。而果報不同耳)六道中。不言地獄餓鬼畜生者。以三種為業識昏迷。苦報障重。不知經理也。塔者藏舍利之地。廟者設法像之所。皆世人敬佛之地。對文曰讀。背文曰誦。學居師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或云以父兄之禮。事其師故名弟子。
【講】佛復謂須菩提云。有人隨說是經。或半部或一章。乃至最少。如四句偈等。因文顯義。令諸聽者。除迷妄心。悟真空理。當知此說經之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以華香纓絡幢幡寶盖。恭敬供養。如佛之塔廟。慇懃瞻禮也。夫隨說者。非全經也。而感動天人等。恭敬供養[A29]已如是。何況有人于全部經典。盡能以心受持。以口讀誦。會通其文。研窮其義。須菩提當知。是盡能之人。深體無相無住之理。不離當念。真能成就最上而無可加。第一而無可比。絕無而僅有之法。其當為天人供養。又何如耶。不特持誦能感動而[A30]已。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不待外求。經在是佛即在是。而大弟子亦在是。宛然三寶共居焉。人可不信受奉持也哉。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分為二節。如法者。當如般若之法。受持者。承受行持。受之于佛。持之于己也。前言真空無相。尚未闡明。如何受持。此分明言。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則信受而持守者有據。所以教當依此法。而受持之也)。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至)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註】微塵。空中飛塵。即紅塵也。積塵成界。析界為塵。大而世界。小而微塵。皆幻妄不實。故云非微塵非世界。皆假名也。三十二相。乃佛之正報色身。有三十二件好處。如眼耳口舌手足。豐滿潤澤。勝妙殊絕。形體端正。光明映徹。非是愛欲所生。是從三十二行得。逈異流俗。然凡所有相。皆是虗妄也。
【講】時須菩提。疑情釋盡。又聞所說。受持讀誦。得成最上之法。歆慕向往。[A31]但未知命名之義。受持之道。當何如耳。故白于佛。而問曰。世尊所說此經。當以何義命名。我等弟子。當以何道奉持。佛答。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蓋智慧如金剛堅利。能斷六塵煩惱。直至諸佛彼岸。以是名字。汝當奉行而持守也。至究其所以之故。即我所說般若波羅蜜。亦非實有般若波羅蜜也。妙明本性。湛若虗空。寂然無相。惟恐人生斷滅見。不過假此以導眾生持守。是名為般若波羅蜜也。又恐執著虗名。不悟本性。如來住世。普度羣迷。到處為人開示。其實般若。乃無上菩提法心法也。在自本性中。非言語文字所能了者。故呼須菩提問曰。於汝意中云何。謂如來設教。有所說法不耶。須菩提答云。如來設教。原是隨機化導。令人自性自悟。無容外求於法。實無所說。亦無可說也。佛又呼須菩提言曰。最大者。莫若世界。最細者。莫若微塵。於汝意所見又云何。試觀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塵。處處布滿。果為多不。須菩提答言。世界固多。微塵更多。甚多世尊。佛因須菩提甚多之對。恐其泥于有相。又呼而告之。諸微塵者。原是幻妄之物。如見雨則為泥。遇火則欲灰。本無定體。如來說非實有微塵也。是虗名微塵而[A32]已。若人識得非真。則太虗澄徹。所謂在塵離塵者也。不特微塵假。而世界亦虗。如山之高水之深。可謂大矣。然山有時而崩。水有時而涸。劫盡必壞。非真有世界也。是虗名世界而[A33]已。若人識得是假。則心地朗然。所謂在世離世者也。佛又問須菩提。世界微塵。俱屬幻妄。汝[A34]已知之。至如來色身有三十二相。為人所不能及。不知。汝意云何。凡欲見如來者。果可以此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須菩提答言。三十二相。佛之色身也。若以相為可見如來。不也世尊。不可以相見如來者。此何以故。蓋如來說三十二相者。雖勝妙殊絕。不過色身耳。非真相也。是名三十二相假名也。未有終不壞者。豈可以相見如來乎。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分為四節。此分是說佛之寂滅真性。乃真相之。離相者。離有為相。寂滅者。不住相不生心也。若人能離却諸相。則心無所住。而一切妄念息皆不生。直下頓空。即證金剛般若無上菩提。返歸寂滅矣)。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至)是名第一波羅蜜。
【註】深解者。大徹悟也。義趣。義理旨趣。義乃名中之義。趣則義之指歸處也。涕淚皆自目出如雨滴曰涕。如水流曰淚。有聲無淚曰悲。無聲有淚曰泣。慧眼智慧眼也。是經者。文字般若也。實相者。實相般若也。生實相般若現前。即顯自性也。凡所有相。皆是虗妄。則真空自性。為實相矣。道修曰功。見性曰德。心不疑曰信。悟禮義曰解。領納曰受。堅守曰持。如是如是者。謂言當于理。而印可之也。驚者疑其言之過。怖者恐其道之高。畏者懼其行之難。波羅蜜有六種。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疏鈔以第一即布施。然六祖云。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斷乎以般若為第一也【講】當時須菩提。一向在實相上用心。所以法見未忘。聞佛說是經名。方知實相。即是非相。凡聖情盡。人法雙忘。一切相離。無非是佛境界。心中深悟解。得此義之趣。自傷得聞此經之晚。乃涕淚悲泣。而白佛言。世間所少有者。我世尊也。今日說此深奧經典。我從昔來。[A37]已證四果。所得智慧眼。善能聆悟。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何幸今日。聞所未聞耶。世尊。我聞而信。不待言矣。[A38]但恐能信者少耳。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發一念篤信之心。其心純是天真。毫無欲塵所染。便是清淨。般若慧光。從文字般若即悟。自悟實相般若。而真實不虗之相。從此生矣。當知是人現前。[A39]已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而非尋常之功德也。蓋這箇得聞。便是聞慧清淨。這箇信心。便是思慧清淨。這箇實相。便是修慧清淨。皆自心功德。即諸佛之所修為。故云第一希有也。然雖生實相。不外無生。所謂實相者。不可執以為相。本無形迹。即是非相。若說無相。恐成斷滅。故如來說名實相。亦是假名耳。世尊如是經法。最難信解。如我輩親見如來。得聞此經。信其言之實。解其理之妙。聽受而持守之。不為難事。若至將來末世後五百歲。去聖時遠。五濁惡世。魔強法弱之際。其時倘有眾生。得聞是經。亦能信解受持。是人真第一等人。而不可多得者。此人何故不多得也。以其信解。能悟真空。[A40]已無人我四相。而得人空。所以能無四相者何也。以解我等四相。即是非相。人我兩忘。眾壽盡泯。原無有法可得。而證法空。此又何以故。不惟但解法空。而又解得一切俱空之非相。大凡眾生。不能同佛。為六塵染著。拘拘形相故耳。若離一切諸相。其心空寂。無異諸佛覺地。即與諸佛齊名可也。寧非第一希有也。此正當機深解義趣處故。佛為之印可曰。如是如是。謂其言當于理。而深契佛意也。且不惟信解受持。為第一希有也。若復有人。但得聞是經。而不驚疑其言之過。不恐怖其道之高。不畏懼其行之難。此人亦甚為希有。何以故。此雖信有淺深。而信佛說之第一波羅蜜則同也。然如來所說第一波羅蜜。豈真有第一波羅蜜哉。順俗諦故。說第一波羅蜜。順真諦即非第一波羅蜜。順中道第一義諦。是名第一波羅蜜。而聞之不驚怖畏者。豈不同謂之希有耶。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至)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註】羞自外至者為辱。忍謂不起恨心。以亂真性也。昔往昔也。為猶被也。梵語歌利。華言極惡。割剝也。截斷也。支四體也。解散也。瞋氣盛也。恨怨甚也。五百世。指前世而言。忍辱則無恨。無恨則無苦。無苦則有樂。故曰仙人。則無苦而有樂矣。
【講】佛告須菩提云。世間萬事。莫妙于忍。而最難忍者。莫過于辱。凡有橫逆之事。辱境之來。怡然處之。不起瞋恨。以亂本性。則心同太虗。即到覺地。此忍辱波羅蜜也。然本性真空無相。果能妄怒不行。絕不留含忍之意。則外不見其有辱。內不見其能忍。渾然兩忘。此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也。此何以故。須菩提。如我往昔因中。被歌利王割截身體。辱亦至矣。我于爾時。心如虗空。不起四相。不見割截者是我。割截我者是人。割截之人是眾生。被割截之我是壽者。此何故而能然也。我于往昔。節節支解時。[A41]已辱之極。勢若難忍。設有四相。必生瞋恨之心。不能順受矣。又何以為忍辱乎。然此特一世事耳。須菩提。我又念過去。于五百世前。曾作忍辱仙人。修忍辱行。於爾時所處之世。亦無我人等四相。此所以久修忍辱行。而視忍辱為常直。忍無所忍耳。甚矣相之不可著也。就忍辱推之。而一切俱應離相。是故須菩提。學道菩薩。欲成佛道。當離去一切形相。湛然中虗。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不當住色而生可好之心。不當住于聲香味觸法。而生可欲之心。當生清淨無所住著心。則此心真純無欲。圓通無碍。非一切相之所繫縛。乃為應住。若心於六塵上。一有所住。便生妄想。不能離相。則非菩薩所應住矣。又即一切之中。摘出布施言之。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著色相布施。一菩薩不為自身五欲快樂。而行布施。但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不住色相布施。若布施住色相。見有可施之物。所施之人。行施之我。是不離一切相。啟眾生以著相之心。豈菩薩利益眾生。而欲同登彼岸之心乎。所以如來。常說一切諸相。總是幻有。于真性中。本來無相。非真相也。又說一切眾生者。以心有四相。迷而不悟。故為眾生。若使妄念咸消。人我一體。即非眾生矣。相與眾生本無住。而心又何可有住耶。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至)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虗。
【註】真則不偽。實則不虗。如必當理。誑欺誑也。異怪異也。始終一致。亦曰不異。
【講】佛告須菩提。如來以前所說。或明我空。顯般若之深。或明法空。顯般若之甚深。是真切語者。是誠實語者。是如理而語。非幻妄不常者。是實心慈悲。不為欺誑之語者。是至庸至一。不為變易怪異之語者。總是說無上菩提。欲人了悟佛法。須菩提。如來所說。乃如來所得。虗則著空。實則著有。如來所得法。將以此法為實耶。本體空寂。無相可得。實而虗。莫知其所為實也。將以此法為虗耶。妙用無方。取之不匱。虗而實。莫知其所為虗也。實而非實。虗而非虗。體用備矣。此法之妙。誠以是哉。
須菩提菩薩心住於法(至)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註】住于法者。執著于法。謂非隨機化導。而住法塵也。布施。法施也。乃教化眾生之謂。當來世。猶云將來後世也。指如來滅後像法末世言。
【講】佛語須菩提。我謂布施者。有財施[1]言法施。法施教化眾生。使皆成佛也。然雖曰法施。凡所說之法。總是隨人迷悟淺深。迎機化導。使悟本性。皆是假設。故菩薩心行布施。亦不當住法。若心住於法。而行布施。法亦是塵。遮蔽真空性體。障起無明貪愛。四相未除。如人入暗室之中。昏黑一無所見矣。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則無法塵障蔽真性。洞達無礙。遇眾生施教。如人本有眼目。又當皎日之照。黑白分明。毫無隱匿。悉見種種形色矣。此所以貴心無住法也。當知是經。但詮無住之法。使眾生明真如本性。了悟自性中。莫大之功用德行。却無定法可求。亦無定法可執。實為希有。無人不當受持。非夙世種善根者。未易值遇。現在不消說得。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善女。能于此經。受持讀誦。深信無相無住之理。不徒為口耳之學。一一究明其義。而心悟真空之妙。是人即為如來以佛智慧眼照鑒之。盡知盡見。普加覆護是等之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見性功德。周法界而無方。自悟悟人。普度羣生。歷萬劫而常在。覺徧一時。連于後世。其為功德。豈有限量邊岸哉。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分為二節。受持此經者。即能成就無量無邊功德。持兼行持誦持功德。不離自性。兼自覺覺他言)。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註】初日分。謂早晨。中日分。謂日午。後日分。謂晚間。分時分也。等者數相比也。
【講】佛語須菩提。設有善男善女。於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命之多。方便布施。及日中時分。亦復如是。至日晚時分。又復如是。一日之間。三度捨身。至于百千萬億劫數。皆以身施。可云勤且多難且久矣。其獲福報應亦無量。然所獲者。止是世間有為之福。未能離乎煩惱。而終有盡也。若復有人聞此經典。即信于心。隨順其說。而不違逆。此為善入福慧。當受出世間福。其福[A42]已勝彼世間捨身之福。何況書寫以流通其章句。受持而身行其法。讀誦而尋繹其文。解悟其理。又以是經廣為解說其義。使人聞經信解。力行不倦。則非徒自明[A43]己性。且教人各明其性。其福德又安有量哉。
須菩提以要言之(至)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註】要簡要也。思心思也。議言議也。稱秤稱。量器量。功以進修言。德以全理言。乘者車乘也。取行載義。發者發起也。大乘菩薩乘也。最上乘佛乘也。背負曰荷。在肩曰擔。樂喜好也。小法。小乘法也。在在處處。言其所在之處不一也。
【講】佛告須菩提。舉要言之。是經顯真空法性。明無相真宗。此般若經法。有不可以心思測度。不可以言論擬議。又不可以如物。而稱量其輕重多少也。則此經之功德無邊際。雖讚歎。有所不能盡。而如來其容易說乎。為發大乘心者說。為發最上乘心者說也。蓋此經有無邊功德。如來說此。不止教人自修出世成就一[A44]己而[A45]已。實使自度度人也。發大乘者。普載一切眾生。同到彼岸[A46]已。是菩薩地位矣。然猶未也。發最上乘者。則不止普度眾生將并菩薩兼載之方。是成佛地位。如來為說之意。其法力廣大如此。而能承任者亦難矣。若有人。能受持讀誦。既以成[A47]己。廣為人說。又能成人。人[A48]己兼成。功德無量。如來于此一一。悉知悉見。是人成就此經所具功德。等無有異。如是人等。其力量之大。信堪荷擔如來無上正等正覺之法無難也。此何以故。蓋持說是經者。皆能發大乘最上乘心。而法亦能任其大矣。若喜樂小乘法者。只知有[A49]己。不知有人。便是著我人眾生壽者之四見。惑於幻相。未悟真空。即於此經無相妙義。毫無領略。于[A50]己不能聽受讀誦。于人不能解說開導。是將不可思議功德。而輕棄之。豈能承任無上菩提。故佛不為彼說。非有所偏也。當知此經永為萬世不刊之典。須菩提。但隨經所在之處。一切世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所當供養者也。當知此經所在之處。即為如來真身舍利寶塔。皆應起恭敬之心。作禮而五體投地。圍繞而大眾歸依。以諸種華香。而散滿其處。以為供養也。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能淨業障。言此經之功德。能消滅能世之罪。業障者。言罪業之障蔽心光。如帷幔之障蔽人目。不目天日也。經力固能淨障。須要受持。能淨其心。斯真受持。若以清淨心受持讀誦此經。先世罪業安有不消。先世且消。而況現在者乎)。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至)果報亦不可思議。
【註】惡道猶惡境。極言之則三惡道也。先世即前生。梵語阿僧祇。猶云無盡數。那由他猶云一萬萬。劫者世也。值遇也。十萬曰億。總極言其多。承事。順承奉事也。具說者盡說也。狐是狐狸。其性多疑。故人之多疑不決者。曰狐疑。功有所成曰果。理有所驗曰報。非止今生。後世果報之說也。
【講】弟子復編次。佛語須菩提曰。人能持經。不惟成就無邊功德。并可消宿世業障。若有善男善女。能受持讀誦此經。真可敬重者也。而反為人所輕。真可尊貴者也。而反為人所賤。其故何哉。蓋必是人。先世未聞經時。執泥四相。染著六塵。造有罪孽。當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准抵得先世罪孽。即盡為消滅矣。既免惡報。真性亦開。是能除妄歸真。當得無上菩提之正果。而持經功德。為何如哉。須菩提。持經功德。即成無上菩提。此非妄言也。試以我證之。我思過去無盡數萬劫。在然燈佛前。得遇八百四千萬億無數諸佛。悉皆供養。而不敢怠。承事而不敢違。無空過一處。而不供養者。是我歷事諸佛之多如此。若復有人。於後來末法之世。能受持讀誦此經。其所得功德。以較我供養諸佛之功德。我百分尚不及其一分。直推到千萬億分。乃至算數之多。譬喻之廣。亦不能及也。蓋供佛止求福報。而持經則圓明本心。永脫輪迴。是豈所能較量也哉。持經功德。勝於供佛功德。世人應信我言矣。然而猶未也。須菩提。若善男善女。於後來末法之世。有能受持讀誦。所得無量功德。我若盡言其詳。或有鈍根小智之人。聞之反生疑畏之心。狂而無定持。亂而無定見。輾轉狐疑。而不能信。所以我尚未盡說耳。當知此經之義。深遠難測。乃真空無相。最上乘法。不可以心思言議。而窮其蘊也。至於受持讀誦。先世之罪業減消。無量之功德難及。而其所得果報。又豈可以心思言議也哉。
金剛經正解卷上
校注
[0616001] 言疑有【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5 冊 No. 498 金剛經正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註】如是者。指此經所言之法也。我。集經者自謂。即阿難也。言如是之法。我親從佛聞之。一時者。師弟會遇。說此般若之時。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名曰佛。此指釋迦。為一曰教主也。舍衛國。梵語舍衛。此云聞物。即波斯匿王之國。祇樹王之太子名祇陀。此云戰勝。生時適值戰勝。因以為名。樹是祇陀所施。給孤獨園者。王之宰臣。名須達多。(一作孥)常在此園。賑濟孤獨。達多原是外道。因在護彌長者家。聞佛說法。心生敬心。欲得勝地請佛住。思太子有園。方廣八十頃。空曠清淨。堪為福地。往白太子。太子戲曰。若布金滿園。吾當與之。達多如其言。太子亦不愛金。將金共立精舍。請佛說法。比丘梵語。華言乞士。謂上乞法於佛。以明[A2]己之真性。下乞食於人。以為世人種福。即今之僧也。大比丘。乃得道之深者。天人所共恭敬。非小德故。內外教典。無不博通。非寡解故。蓋佛將說真空無上妙理。必得道之深者。方能請問領悟也。千二百五十人。皆佛所化度弟子。常隨聽法者。俱皆在也。爾時。彼時也。世尊。舉世之人。所尊敬也。食時。乞食時。非受食時。乞食當辰巳。受食當午時也。著衣。著僧伽黎。即二十五條之大衣。制像水田。見生福故。佛制。入王城聚落。應著此衣。猶今之搭戒衣也。持鉢。持四天王所獻之鉢。(過去維衛佛鉢。入涅槃後。供龍王宮中。釋迦成道。龍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取以奉佛。此是紺琉璃鉢。乞食時持之)次第乞。平等行乞。不分貧富貴賤也。本處。即祇園也。飯食訖。此飯字作餐字解。指受食時言。訖。畢也。洗足。西域行露足故。以水滌去塵垢。[A3]已。完也。敷。布也。布列高座而坐。即今之止靜打坐。將說法也。
【講】阿難記而言曰。如是經之所言。乃我親從佛聞之。佛說此經時。在舍衛國給孤獨園中。與得道之大比丘。及相隨聽法之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同處焉。爾時世尊。於日當辰巳。可以乞食之時。著僧伽黎大衣。持紺琉璃鉢。園在城外。入舍衛城中。次第行乞。不越貧以從富。不捨賤以從貴。大慈平等。無有選擇。乞食既[A4]已。還歸園中。當午受食。飯食事畢。將入禪定。於是收入衣鉢。使心無係累。洗足以潔其身。乃布座而坐。說法之因由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