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第二
野狐。尚聽百丈法。
螺螄。猶護金剛經。
唐時。所有待制。船至漢江阻風。波濤洶湧滿船驚怖。急將平昔持誦金剛經一卷。拋棄江中。遂得風恬浪靜。待制曰。深憶此經。受持年遠鬱鬱不樂。經涉兩月方到鎮江。見船尾後百步。而有一袍。似裘之狀。出沒無時。眾人疑慮。待制令一漁人取來。乃螺螄輥成一團。剖而外濕內乾。待制用手分開視之。即是所持之經毫髮無損。待制驚喜拜而頂受歎曰。漢水會於九江。至南徐有數千里。舟船往來豈有數目。然未聞所持之經。自彼至此。螺螄一見而不捨。其為名耶。利耶。財耶色耶。將必脫輪迴。免死生者也。嗚呼。萬物之中。最靈者人也。有畢竟不聞是經。有聞而不見見而不信。信而為名利所繫而後信者不若螺螄也。
十千游魚。聞佛號。化為天子。
金光明經佛告菩提樹神。昔流水長者。於天自在光王國內。治眾生病苦[A2]已。長者妻名水肩藏。有二子。一名水滿。二名水藏。長者與二子。到一大澤中見枯涸無水。魚將死至。生大悲心。時有樹神示現半身。語長者。言此魚可憐汝可與水。長者曰。魚有幾何。答言。此魚十千。日曝水少將入死門。長者遶池經行。魚隨視長者尋取樹枝覆於池上用作陰涼。四面覓水忽見一河。名曰水生。長者悲喜至大王所。具拜告王說如上事。王令自選有力大象二十頭。於其城中復借皮囊。至河䭾水速到池邊瀉水而滿。選一力大之象令子白於祖父家中所用之食。悉[A3]已運至池邊。安置池內。長者依教所說。高聲稱念。南無寶髻如來應供等十號。及唱十二因緣。以此之故。十千游魚聞法得食。化生忉利皆為天子。各悟前因悉來酬謝。十千天子各持瓔珞至於長者之家以十千天妙瓔珞置於頭邊。十千瓔珞安於足邊。左脇右脇亦然。又雨四華。作天音樂。早旦王問羣臣昨夜何故有如此瑞。羣臣對曰。說如上因。詔令長者問如上緣。長者奏王。恐十千魚而得生天。待臣至池驗魚死活復來奏王。遂到池邊見魚悉死。多有四華徧滿池中。還白大王。是十千游魚。定生忉利天。王聞歡喜。長者欣然。佛告大眾。此長者。我身也。長子。即羅睺羅。次子即阿難。樹神。即今善女天也。十千游魚。即今十千天子是也。
五百蝙蝠聽法音總作聖賢。
昔佛正法之時有五百蝙蝠穴於枯樹。時有商人附火。樹下常有道人誦阿毗達磨論故。走火燒其樹。五百蝙蝠貪聽法音。被火焚斃。次夕見五百人來禮拜曰。向蒙法力今脫惡報。皆生人中悉皆聰慧。棄家學道俱登聖果。其後。迦尼色迦與脇尊者。招集五百賢聖。於迦濕彌羅國。作毗婆論。其五百賢聖。即五百蝙蝠。因識宿命。遂共作論。以酬法力之恩也。
蟒。聞懺。以生天。
昔梁武帝。后郗氏國母。薨後數月。帝追悼之。晝則怱怱不樂。宵乃耿耿不𥧌。聞外有聲。視之乃一蟒耳。睒睛呀口。以向於帝。帝大驚謂曰。朕宮嚴謹。爾必崇也。蟒作人言曰。蟒則昔日郗氏。妾以生存嫉妬六宮其性慘毒害人多矣。故罪謫蠎之身。無食充口。無窟安身。苦不可勝。鱗甲小虫。唼嚙肌肉。猶似錐刀。帝聞[A4]已。嗚呼感嘆。忽爾潛去。帝次日大集沙門。問其所由。寶誌公曰。若非禮佛懺悔莫能救濟。遂採藏經集成十卷依法禮懺。乃聞宮中異香許久。忽見雲上有一天人。容儀美麗謂帝曰。吾蟒後身。蒙帝法力。生忉利天也。再三致謝言訖而隱不現也。
龍聽法。而悟道。
龍者。乃龍女也。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名曰智積。白多寶佛言。當還本土釋迦佛告智積曰。且待須臾。此有菩薩名文殊師利。可與相見論說妙法。可還本土爾時文殊。與無量三乘之眾。從海湧出來詣靈山智積言。仁者於海宮中說何法要文殊答曰。唯說妙法華經。智積言頗有眾生修行此經。速得佛否。文殊言。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法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慈念眾生猶如一子。智積言。我見釋迦如來。於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不是佛捨身命處。而求佛道。不信此女於須臾頃而得成佛。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奉上於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A5]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否。答言甚疾。龍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號曰。華僊如來也。
彼物尚能領悟。況人何不回心。
此是結前之義也。彼之異類一聞妙法。尚能領悟得道。而況我等為人。其性最靈。何不回轉心華向道也。
或有埋頭喫飯。而空過一生。
乃是科家。伸後人之病也。或有一等緇白。雖居釋教門中。不修如來戒定慧。只是狥俗而打閧。埋頭喫飯度日而[A6]已。警䇿云。可惜一生空過。後悔難追。教理未甞措懷。玄道無因契悟。豈不哀哉也。
或有錯路修行而不省這意。
此一節。廣伸禪病也。雖在禪門學道。不得明師指教。偶遇偏見之師。授與邪法。錯路而修不省大道也。所以永明云。或起殊勝知解。而好肉剜瘡。或住本性清淨。而執藥成病。或尋文探義。而飲客水。或守靜閒居。而坐法塵。或認昭昭靈靈。而為自[A7]己。或認著識神。而為本來人長沙禪師頌。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此明真理之中。但起毫𨤲執著之見。即是錯路而修也。
豈識菩提覺性。箇箇圓成。爭知般若善根。人人具足。
乃是結前。埋頭喫飯。錯路修行之義也。斯二種人。豈識菩提。人人具足哉。豈識者。即爭知也。菩提覺性者。即般若善根也。個個圓成者。即人人具足也。文之異。而義同矣。
莫問。大隱小隱。
若明此一段太事。大隱亦可。小隱亦可。若不明者。大隱小隱。總是徒勞也。大隱者。居塵不染對境無心。不欣聖位不重[A8]己靈。如是之人方可大隱也。若是初心行人。須居小隱。所以白樂天云。大隱居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大冷落朝市大囂喧。不如作小隱隱作留司官。
休別。在家出家。
佛讚淨名云。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儀。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雖有眷屬常。樂遠離也。麻谷。南泉謁徑山路逢一婆子。乃問。徑山路。向甚麼處去。婆云。驀直去。谷云前頭水深過得否。婆答。不濕脚。谷云。上岸稻好下岸稻怯。婆曰。摠被螃蠏喫了也。然此婆子。論作在家人說話。何得能奉律儀。修梵行。善知過河不濕脚。螃蠏喫了稻。雖有在家模樣。不可作在家人論也。
不拘僧俗。而只要辨心。
心者。有四。其一肉團心。五臟中是也。其二賴耶心。能分別是也。其三緣慮心。能緣外境是也。其四堅實心。即本覺菩提心是也。此心聖凡本具。所以云。只要辨心也。昔有一僧參米胡。路逢一婆子。僧問。婆子有眷屬否。婆曰有僧云。在甚麼處。婆曰。山河大地若草若木。皆是眷屬僧云。莫作師姑否。婆曰。汝見我是甚麼人。僧云俗人。婆曰。汝不是僧。僧云。汝莫混濫佛法好。婆曰。我不曾混濫佛法。僧云。汝恁麼說話豈不是混濫佛法。婆云。你是男子。我是女人。豈曾混濫。似這婆子。如此說話雖是俗人。此心[A9]已辨了也。
本無男女。而何須著相。
此明般若真智外。幻境緣空也。若以識見分別。有差別相。若以實智觀之。諸法洩然豈分男女之異哉。本無男女者。且如淨名室中。有一天女散華。此女即法身大士現身也。華至諸菩薩身邊。即皆墮落。以菩薩惑習永斷。所以墮落也。華至二乘身上。便著不墮。以二乘人惑習未盡。所以便著也。女言。結習盡者華不著身。未盡者。華乃著身也。女又曰。我止此室十二年來。祇聞佛功德香。不聞二乘之香。舍利弗言汝何不轉女成男。天女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此明一切諸法無有定相。譬如幻師。化作男女等相。幻無實體。當何所轉。即時天女以神通力。令舍利弗化為天女身。女自化身為舍利弗。而問舍利弗言。汝何不轉女身成男子。舍利弗以女相答言。我今不知何故變為女身耶。天女曰。汝今能轉此身。一切女身悉當能轉。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即時天女。還攝神力。令舍利弗身。還復如故。天女。問舍利弗言。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無在無不在。天女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也可謂。本無男女也。以神力故。變自身為舍利弗變男相作女身到這裡。任是天眼龍睛。覷他不著。所謂。千手大悲難摸𢱢。爍迦羅眼覷無門。是以科家道。本無男女。而何須著相者也。
未明人妄分三教。了得底同悟一心。
此明三教所顯者。皆是一個道理也。未明此道。妄分有三。劉謐先生曰。甞觀中國有三教者。自伏羲氏畫八卦。而儒教始於此也。自老子說道德經。而道教始於此也。自漢明帝夢金人。而佛教始於此也。於是中國。而有三教之序也。未明人者各執[A10]己見互相是非。了得底者。原無二也。大抵。儒以正設教。道以尊設教。釋以大設教。觀其好生惡殺。則同一仁也。視人猶[A11]己。則同一公也。懲忿窒慾禁過防非。則同一操修也。雷霆眾聵日月羣[A12]盲。則同一化風也。由粗迹而論。則天下之理。不過善惡二途。而三教之意。無非要人去惡遷善。所以為善者降祥。為惡者受殃。古德云。天下無二道聖賢無兩心。此言同悟一心者。心能作佛。心能作眾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獄。心異則千差兢起。心平則法界坦然。若了諸法皆空。無非一心實相。故云。同悟一心也。
若能返照迴光。皆得見性成佛。
乃結前之義也。在家出家。僧俗男女。俱無實體。若能返照。不逐假相五蘊根塵然後迴光。自悟本者之性。故結云。皆得見性成佛也。
又況人身易失。佛法難逢。
此下之文。歎人身容易失。美大法難逢也。易失者身如朝霜曉露。倐忽即無岸樹井藤。豈能長久。難逢者。罕遇也。大法難逢龜值木。勝緣罕遇芥投針。譬如優曇華。實為希有也。華嚴經云。寧地獄中多劫受苦常要見佛聞法不願離三途。而生無佛法處矣。
欲超六道之周流唯有一乘之徑捷。
此勉行人。欲超六道須仗一乘也。六道者。即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是也。欲要超越六道。免逐周流者。唯有一乘。是為捷徑之法門也。一乘者。顯般若真空也。所謂。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即中道一乘。乃為徑捷哉。
須求正見。莫信邪師。
乃科家指示後人。欲究一乘。須得明師指教。方纔無咎也。正見者。直顯中道。不落二邊也。邪師者。不體正道。妄傳邪法也。圓悟禪師示眾云。嗟見末法之流。拍盲野狐種族。自不曾夢見祖師之道。妄傳達磨以胎息傳人。謂之傳法救迷情。以至妄引。從上年高宗師。如安國師。趙州之類。皆行此氣得道。及誇初祖隻履西歸。普化空棺而去。皆謂此術有驗遂至渾身解脫。謂之形神俱妙而去。愚人厚愛此者。怕臘月三十日慞惶。兢傳歸真之法。除夜望影。喚主人翁。以卜日月。聽樓頭鼓驗玉池水。覘眼光。以為脫生死法。此真誑諕閭閻。揑偽造窠。貽高人𠷣鄙復有一種邪見之徒。假託初祖達磨。行此胎息說趙州十二時別歌。龐居士轉河車頌。遞互指授密傳行持。以圖長年。及全身脫去。或希三五百壽。殊不知真妄想愛見也。本是善因。返招惡果。不覺墮在荒草。而豪傑俊穎之士。高談大辯之人。往往而信之。是為邪師也。古德云。歸空邪妄誑愚癡。運氣施功透頂皮。揑目生華稱佛現。糊窻傳法怕人知。通風定與三千棒。泄漏親遭八百鎚莫學這般男女輩。生逢王難死阿鼻。
悟了方是入頭。行得始能脫俗。
既是正見修行。直須以悟為期。徹法源底。了悟真智。方是入頭處也。脫俗者。既悟此理。須要稱理而修。如說而行。始能脫得俗諦。之生死也。永嘉云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也。
步步踏著實地。頭頭頂掛虗空。
此明行人。既悟此理。了死脫生。不離日用尋常。故行時。脚踏實地。頭上頂掛虗空。不離喫飯穿衣。摠是西來妙意。可謂。念念釋迦出世。步步彌勒下生。分別現文殊之心。動止運普賢之行也。
用時。則萬境全彰。放下。則一塵不立。
修行之人。到此田地。能應眾緣。不隨諸有。萬境全彰。一貫之理。可謂。法法不隱藏。古今常顯露。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也。一塵不立者。若是收來一念元空。諸緣不昧。古德云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捨一法。
超生死不相關之地。了鬼神覷不破之機。
此明行人。修行之驗也。果能於諸法中。得大自在。便能超越生死。鬼神難拘。古人道。若論此事。離心意識參。出聖凡路頭學。千聖難測量五眼窺不見。故云。生死不相關。鬼神覷不破也。
是凡是聖。而同箇路頭。或冤或親。而共一鼻孔。
此明向上一事。凡聖同途。冤親一體。故云一箇路頭。一箇鼻孔也。傅大士曰。眾生與南無殊。大智不異於愚。何須身外求寶。身田自有明珠正道邪道不二。了知凡聖同途。迷悟本無差別涅槃生死一如。究竟萬緣空寂。推求意想清虗。無有一法可得。倏然自入無餘。
如斯實悟。尚滯半途。
如斯者。乃指法之辭也。斯者。此也。指前來如此真實領悟。猶是第二頭說話也。喚作途路之談。未得到家。故云。半途也。
休沉向上三玄要了末後一著。
休沉者。乃科家。與後人拈情。休認前來悟處。皆是三玄邊事。不可執著也。三玄者。體中玄。句中玄。玄中玄。此三玄因機而說。未是聲前之道。故云。休沉向上三玄也。末後一著者。言當人動靜一著子。超出語言玄妙。似世尊拈華。迦葉微笑。以目前見理分明。謂之末後一著。又如達磨安心。神光覓心。了不可得。亦謂末後一著。此是明佛明祖。末後一著也。若論行人末後之。事平生所作行業。要在臨終捨命之際一念於理相當。洞明真性。安然脫去者。此是行人末後一著。故云。休沉向上三玄。要了末後一著也。
且道。即今喚那箇做末後一著。
此是審察之辭。急要行人著意參詳。向下露矣。
此二句。明宗發揚末後一著也。若是行人。向見天闊處。聞水香時。見聞不昧此理。豈不是末後一著。所謂三平禪師。頌云。見聞知覺本非因。當體虗玄絕妄真。見相不生癡愛業。洞然全是釋迦身。此是末後句之榜樣者哉。
此四句。元是洞賓。見黃龍。悟道之偈。科家取來。與行人拈情解疑。言洞賓[A13]已得神仙。而參黃龍發明真性。始知仙道。未出三界。縱活千歲。不免沉淪。所以。棄却瓢囊。汞金不戀。自知從前所學仙法。錯用而矣。此述神仙與天齊壽。點銕成金。尚問道而歸禪。何況尋常生死凡夫。豈可錯過者也。
此是舉前之義者。既明自性真心。方知生死無常也。前二句。警䇿行人。後二句。行容上義。生死無常者。始自生之少壯。老必形容遷改。病疾摧殘。死即氣絕神往。故云無常。莫道先從老者亡矣。不可定謂老者先亡。少者後亡。若是大限到來。就是後生難逃死苦。故云。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此四句偈。是如如居士。勸在家人。種福田頌前二句是法。後二句是喻。各有由者富貴貧窮。各有分定。大藏經通偈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修者是。取以目前觀之。人生貧富貴賤。壽夭榮枯。種種不同。無非宿業所踐如前生布施。恩惠於人。今生富貴前生慳貪。障人布施。今生[A14]貧窮前生殺生害命。今生壽夭前生不殺。今生壽長。古德云。富貴貧窮各有緣。身遭危厄總由天。功勳運退翻為罪。善行時衰返作愆。祿少非千愚共魯。家豪不在智和賢。古來貴賤皆由命。萬事無過聽自然。不曾下種者。猶如春無所種。秋無所收。前世不曾種福。今生豈能得福。故云。空守荒田望有秋。此言人生在世。須要廣種福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故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人生為善惡。果報亦如此。
修唎修唎。摩訶修唎
此科淨口業真言。向下十句之文。是科家所立提綱。於每科經文之前。安立南嘉孩之辭。提舉經義。而不亂也。
普供養。我牟尼。
此科普供養真言。普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然後供養我牟尼者。即本師釋迦牟尼佛。是矣。
將欲誦經。先安土地。
此科。安土地真言。凡欲讀誦此經。必先安慰土地以求加護也。
金剛菩薩永護壇儀。
此科。八金剛。四菩薩也壇儀者。即壇場軌儀也。准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儀軌經說。今以金剛為外護。菩薩為內護。如此則外魔不能侵。內魔不能起。以斯內外俱淨可謂修習誦持也。
云何梵畢。發願謹受持。
此科。發願文。稽首三界尊歸命十方佛。我今發弘願。持此金剛經然後作云何梵。請佛說法矣。
此四句。乃科家。復於每段經文之前安此四句。以為要旨。如衣有領。而衣則順故曰。要旨也。前二句。頌理。有何修而不修。持與不持也。所謂一相者。無相之相。名為一相。直指法身真理。元無煩惱垢染。故云。體性離塵緣也。後二句者。既是受持此經。須當先念真言。斯真言者。是諸佛而密用之心印。持之則功德難量。誦之則現生獲益。故須誦念也。
金剛經啟請。
若有人受持金剛經者。先須至心念淨口業真言。然後啟請八金剛。四菩薩。名號。所在之處。常當擁護。
此明行人。凡欲誦經。祈求加護者哉。
淨口業真言。
修唎修唎。摩訶修唎。修修唎。薩婆訶
誦此真言者。一切口業悉皆清淨。不誦真言以恒河水漱。亦不淨也。
安土地真言。
南無三滿哆。母䭾喃。唵度嚕度嚕。地尾薩婆訶
此言土地者。即堅牢地神也。凡有三寶建立道場。誦經坐禪講解之處。此堅牢地神。稟報上天。常來擁護。故乃誦此真言也。
普供養真言。唵誐誐曩。三婆嚩。韈日囉斛。
此明行人。念真言時。運心作觀想。此所供之物。用淨法界嚂字真言。及以吉祥手印。加持二十一遍。以為清淨法食。自然周徧法界。手印者。以右手大拇指。與無名指相捻。餘三指皆捨散。次念變食真言。娜謨薩縛怛他㜸多。縛盧枳帝。唵。三婆囉。三婆囉。吽。行人念此真言。或三遍七遍或二十一遍。由此真言之力。其所供物。自然變成種種諸天餘餚。饍。皆有五種色香上味。一一如須彌山。後念此普供養真言。承斯真言之力。自然普供十方法界。故云。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賢聖。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差別。隨感皆飽滿。
請八金剛。
- 奉請青除災金剛
- 奉請辟毒金剛
- 奉請黃隨求金剛
- 奉請白淨水金剛
- 奉請赤聲火金剛
- 奉請定除災金剛
- 奉請紫賢金剛
- 奉請大神金剛
青除災金剛者。即青色金剛。能消災厄也。辟毒金剛者能降伏一切惡毒鬼神。及惡龍獸。損害一切有情也。黃隨求金剛者。即黃色金剛。能令一切所求皆得遂意。為求遷官延壽。福德聰明。錢財妻子。伏藏寶珠。仙藥神通等也。白淨水金剛者。即白色金剛。能清濁水。為除惡業重罪煩惱等。種種災難官事口舌。鬼魅所著惡星淩逼等也。赤聲火金剛者。即紅色金剛。為求賢聖加護。天龍歡喜。說法辯才。言音清雅也。定除災金剛者。即碧色金剛。能除諸毒灾障。即彼出世間法。欲速滿足福德智慧也。紫賢金剛者為求聖賢位。皆得遂意也。大神金剛者。為求廣大神通。亦得遂意者哉。
請四菩薩。
- 奉請金剛眷菩薩
- 奉請金剛索菩薩
- 奉請金剛愛菩薩
- 奉請金剛語菩薩
金剛眷者。此菩薩。有廣大眷屬也。金剛索者此菩薩。手持罥索。能縛魔魅也。金剛愛者。此菩薩。能慈愛有情。無不度脫也。金剛語者。此菩薩。能以軟語。勸化眾生也。
發願文。
發願者。教中有行願二途。如云。有行無願。行必茫然。有願無行。願為虗設。須假行願相稱。方得無咎。故乃發願也。
稽首三界尊。歸命十方佛。我今發弘願。持此金剛經。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此節之文。未及誦經先須發願。所謂三界尊十方佛者。先禮釋迦一佛。次禮十方諸佛也。發願持經者。先發四弘誓願。後乃受持此經也。上報四恩。下濟三途者。此明發願所以。將此歸佛誦經功德。用報四重之恩。普濟三途之苦也。見聞發心者。以今發願持經。是自利之義也。見聞發心。是利他之義也。盡此報身。同生極樂者。斯即總伸回向。凡有誦持見聞讀誦。從此世界報身命盡。神識定生極樂國也。
云何梵。
梵者梵語唐言淨也。即梵天離欲空居清淨之義也。世界始成之際。劫初之時。光音天人。來生人間。所出音聲還是梵音。宛轉曲折之音。古時都講維那。於此八句。請法師講說也。
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云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
長壽不壞者。即第一請問也。此文出大般若經長壽品。佛告迦葉言。欲得長壽者。應當護念一切眾生。同一子想。生大慈悲喜捨。授不殺戒。以是因緣。則得壽命無量也。金剛不壞身。文出金剛品。佛言如來身者。是常住金剛不壞身也。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者。即第二請問也。佛言我於往昔以護法因緣。今得成就。金剛堅固。不壞之身也。云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者。即第三請問也。文出名字功德品。佛言。若有人聞大般涅槃經典。依教修習。能斷煩惱。及諸魔魅。不墮惡趣。故到彼岸也。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者。即第四請問也。文出四相品。開微密者。即口密。謂請佛。廣為眾生說法矣。
開經偈。
前二句。讚美妙法。難遇難遭也。無上者。出世之因。獨為最上。更無過此者也。甚深者。不同世間之法。泛常浮淺易遇易知。此出世之法。深奧而難遇難解。微妙而難測難思。可謂。萬劫難逢龜值木。千生罕遇芥投針。後二句。慶幸發願。我今得遇斯經。如貧得寶。似渴逢漿。願解者。即希募仰望之義。願要曉解。如來真實之理也。
恭聞法身無相。非相可觀。至理絕言。非言所及。
此下之文。是科家所立。以長行為略釋也。法身無相者。即法身無為。不墮諸數。故云。無相。雖言無相。不同斷滅之無。一向全無也。此即無相之相。名為實相。故云。非相可觀。如云。三光猶未照。五眼尚難窺。至理絕言者至者是揀別之義。不同對事之理而有名相言說。名是言之路。相是心之路。法身至理。既無名相。故乃絕言也。如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矣。
盖以。因興四願。果滿三身。酬願現身。彰言化物。
前節明理中絕言忘相。此節明事上。四願三身。科家意謂盖以我釋迦佛。於因地中。興起四願。即四弘誓願也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方成佛果。乃感三身也。三身者。即法報化是也。佛初成道乃現三身。一毗盧遮那。即清淨法身也。二盧舍那。即圓滿報身也。三釋迦牟尼。即千百億化身也又化身所被之機。優劣不同。故能被之化身。復有三者。一大化身現千丈。被大乘四加行等菩薩也。二小化身現丈六。被三資粮位菩薩與二乘。凡夫也。三隨類化身。即三根普被。六趣皆霑。如為拘尸羅長者。現三尺身是也。酬願現身者酬昔因中之願。故現三身。須假彰顯言教。化生利物。物雖性分本有。必假明師指示。故曰。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也。
我釋迦聖主。利物情深。愍娑婆流浪之鄉。讚嚴土常樂之界。
前文。總顯諸佛出世。皆因四願而現三身也。此獨言釋迦。居此穢土。以利物情深。故處娑婆梵語娑婆唐言堪忍。此五濁惡世。有種種苦。一切眾生。甘心忍受。不生厭離。故云堪忍。如水之東流。波浪之相接。去而不返。滅而復生。佛愍此苦。諄諄勸導也。讚嚴土者。如大彌陀經。而釋迦如來。廣說殊妙奇特之事。又說四十八種清淨大願。十方恒河沙數諸佛。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又小彌陀經中。六方諸佛。出廣長舌。說誠實言。汝等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也。嚴者。莊嚴也。其土之中。宅宇宮殿。樓閣池流。華樹。等。悉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合成之。此是一種莊嚴。其餘莊嚴。亦有無量。常樂者。無央數劫常受快樂。故云。讚嚴土常樂之界也。
國名極樂。佛號彌陀。四十八願弘深。百萬行門廣大。
小彌陀經云。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也。四十八願者。願有通別二願。前來四願。諸佛共發。為通願也。此則別願。如藥師佛十二上願。亦別願也。今四十八願者。無量壽經云。過去久遠劫前。有佛出世。名曰錠光。乃至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佛。其佛廣為法藏比丘。說二百一十億佛剎莊嚴之事。而法藏比丘聞[A15]已。皆悉覩見。遂取諸剎中。無量無邊莊嚴中。最上微妙清淨殊特莊嚴。總為四十八種。而成四十八種大願。此願則總二百一十億。佛剎莊嚴也。百萬行門廣大者。爾時法藏比丘發是願[A16]已。是故入三摩地。經歷阿僧祇劫。行菩薩行。故云。廣大者矣。
雙明真化。應接高低。地前地上皆生。是聖是凡俱往。
雙明者明真應身。化應身。即勝應劣應也。應接者。有能應所應。能接所接。高低普應也。地前地上皆生者。佛告彌勒云。此界有七百二十億。不退轉地菩薩。往生彼剎。次如彌勒者。皆當作佛。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勝計。皆當往生也。聖凡俱往者。意云。不但地前地上菩薩往生。乃至四聖六凡。俱同往生彼剎也。
彌陀緣願。於是彰焉。淨土真詮。由斯顯矣。
彌陀緣願者。緣即因緣。是彌陀於世自在王佛所。初聞法出家等因緣也。願者。即四十八種大願也。於是者。即指法之辭。指經中所說。彰然而明。顯然而著矣。所謂真詮者。即實有之說。故曰真詮者矣。
經來自久。久缺宣傳。奉報佛恩。當明經旨。
乃是科家。指金剛經。自漢唐而來。故曰自久。雖有註釋偈頌者。未有結歸指示安養。故云。久缺宣傳也。奉報佛恩者。此是科主致斯科文。略顯淨土法門者。只是用報釋迦如來。開導之恩也。當明經旨者。以行人。雖達此法門之高勝。必須當要發明經中旨趣。此是自問。下文自答者也。
此二句。乃是結類前義之辭也。科家意云。佛祖言教。只明唯心淨土。本性彌陀。行人不明自[A17]己靈光。透過語言文字。故云關也。若得根塵頓脫。靈光獨耀。西方東土。淨穢何殊。室地荊棘。本來不異。此謂妙達如來境也。及第者。如禹門三級浪。魚跳過者。成龍而去。謂之及第。以此比類將來。須要行人。妙達佛心。單明自性也。本分者。自性分中。本有之極樂。故云。本分鄉也。
此四句。是科家。當面拈出本有之靈山。本有之佛性。要人莫向外求。遠指佛在靈山。近指佛及靈山總在汝心。是謂心佛不二也。人人有者。乃科家。廣為開示。不但一人獨有此佛此山。乃至四生六道。人人皆具也。好去靈山塔下修者。要人努力勤修。向五蘊身中。識取無位真人也。下文而顯。勤修之驗矣。
此四句。明行人識得自心是佛。於二六時中。行住坐臥。心心念念。對境無情。好也是佛。惡也是佛。若能如是。感得外道天魔。拱手歸降。梵王帝釋。呈祥獻瑞。所謂。天龍恭敬。神鬼欽崇。願今合會者。行人既有如斯利益。普令合會男女眾等。同證心佛不二法門。金剛般若大智。故云。同證金剛大道場也。
此四句。明一切眾生。貪染無厭。法句經云。舍衛國中。有一婆羅門。自造前雅後堂。涼臺溫室。老年八十。猶自經營。佛觀老人不久命終。佛生憐愍。令其聞法。存沒皆益。遂往其家慰問老翁。得無勞倦。復問此何房室。老翁答曰。前雅待客。又問。此何所安。答曰。後堂自處。東西廂房。男女大小。財物僕使居之。夏上凉臺。冬潛溫室。唯此距陽此含未了。佛言。久聞宿德。思遲談講。吾有要偈。存亡利益。特來勸勉。答曰。欲得暇隙。後日再來。共相論之。再三止佛。佛即回去未遠。老翁自授屋椽。椽落翁頭而死。一家啼哭。佛言。愚之甚也。死在目前。尚不回心。何由出離生死。故云。直至無常不稱心也。科主。引經之義。比類一切羣生。從早旦至昏夜。不念生死。只愁貧窮。使心用計。直至無常。不稱其心矣。
般若大教六百餘卷。佛如來金口宣。
此一節。乃提綱之文義。發明八部般若。共六百有二卷。總二十萬偈頌。唯一般若大智。演說八十一科。獨顯真空之理也。佛金口宣者。其餘六百卷。多有佛勑聲聞人。轉教菩薩所說。此一卷金剛經。是佛親口自說。故云。佛如來金口宣[1]哉。
六朝翻譯。東土流傳。
六朝翻譯者。言此一卷金剛經。歷六朝翻譯也。一姚秦三藏鳩摩羅什。於弘始五年。在長安草堂寺。譯成十五紙。名金剛般若波羅蜜也。二元魏菩提流支三藏。於天平二年。在洛陽。譯成十四紙。亦名金剛般若波羅蜜也。三陳朝真諦三藏。於太康元年。在金陵郡。譯成十四紙。名金剛斷割般若波羅蜜也。四隋。笈多。開皇十年。於洛陽。譯成十六紙。亦名金剛斷割般若波羅蜜也。五唐玄奘法師。於貞觀二十二年。在玉華宮。譯成十八紙。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也。六唐義淨。於證聖二年。在佛授記寺。譯成十二紙。亦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也。故云。六朝翻譯也。翻者。翻梵言。成華言。故曰翻也。譯者。以彼之有。譯此之無。故曰譯也。東土者。以西天指此國。為東土也。譯出此經。傳於天下。教法通行。故謂流傳也。
頻頻持誦。四句真詮。無為福勝。果報利人天。
此文。明此經流通之處。若有行人。慇懃持誦。只以四句之偈。乃是無為之福。所得功德。世世生生。常在人間天上。受用無盡。故云。無為福勝果報利人天也。此經中。凡五處。以七寶布施功德。皆不及四句之福。布施是有漏。持經是無漏。故云。無為福勝也。
稽首者。周禮有九品。此即一也。稽者。以首至地。稽留少時。如臣拜君之禮也。大孝者。呈上句。兼讚詞云。大孝釋迦之尊也。轉句。行容大孝之因。佛於無量劫中。在四生十二類。處處行孝。如闍提。割肉供親。睒子。侍盲父母。鸚鵡。銜穀等之大孝。至於成佛。迦維省父。忉利寧親。舉愛道之床足。擔淨飯之金棺。謂累劫報恩也。結句。乃大孝之果矣。茲以累劫孝行之因。今感成佛之果。儒謂。孝乃百行之先。釋謂。孝為萬行之本。故云。積因成正覺也。
此經。乃大乘教。菩薩摩訶薩。人之所修。
此經者。指此金剛經。乃大乘終實之教也。大以揀小為義。乘以運載得名也。大乘有二種。一大乘始教。但說諸法皆空。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為始。以始入大乘也。又五時中。第三方等大乘。方正平等。三根普被。四教並明故。二大乘終教。說如來藏隨緣成阿賴耶識。緣起無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為終。又名實教。以稱實理。故名為實。此般若經。即五教中。終實教攝也。菩薩者。即地前地上菩薩也。地前菩薩。修大乘始教之法。地上菩薩。修大乘終實教之法也。教中道。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湛。菩提影現中。
般若為六波羅蜜之最勝者也。所以。名為般若波羅蜜。
以施戒忍進禪智之六度。唯智般若波羅蜜為總也。如有女人端正巨富。若無夫主所守護者。易為惡人之所凌辱。布施等五度。亦復如是。若無般若威力之所攝持。易為魔壞。故云。最勝者也。所以者。因此智度。為六度之主。故立此般若波羅蜜。以為題名也。
故下經云。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引經之義證此。釋成上文。此經乃為大乘菩薩人。所修而說也。為發最上乘者。釋成上文。般若為最勝。佛為最上乘圓頓教菩薩人。而說也。
以此佛說。大般若經。有六百卷。凡一十六會。此經。乃第五百七十七卷。給孤獨園。第二處。第九會。說也。
乃是科家。敘佛說此般若。卷數處所會名。如斯來例。明白者矣。
所以道。
所以道者。是科家自謂。既是佛說般若。我所以科文又道也。昔日者。明佛在給孤獨園。說此般若金口親談。至今者。自佛說經之後。至大宋第十四帝。理宗淳祐二年。立此科儀。如佛在世。重宣一遍相似。故云。至今拈起又重新者也。
前二句。明此經。自佛說此經以來。至宋淳祐間。三千二百二十餘年。故云數千年。詣我大明嘉靖。四千年有餘。此經受持傳寫。或人我天。而有無量無邊傳之不盡。故云。流通天上人間。普徧微塵剎海也。後二句。顯衲僧境界。憶得古人者。言此經。人人有一卷經。莫向外求。要人聲前領旨。句外明宗。故永明云。若欲研究佛乘。披尋寶藏。一一消歸自[A18]己。言言冥合真心。但莫執義上之文。隨語中生解。只須探詮下之旨。契會本宗。則無師之智現前。天真之道不昧矣。
此四句偈。歎世無常也。初句。嘆光陰易度。壽不久留。次句。勉人。過一寸光陰。如一寸金相似。須要貴重覺照。不可空消歲月。虗喪光陰。不見古人道。尺璧非寶。寸陰是競。三句。意謂。修行不在老少。生死豈在朝夕。古德云。一盞孤燈照夜臺。上床脫了襪和鞋。三魂七魄夢中去。未委明朝來不來。結句。說出生死。不揀年少。所以。孤墳多是少年人也。
起句。言在家之人。行菩薩六度者。是有智之人。如維摩龐居士是也。故如如居士曰。身不出家。心出家者。教中謂之菩薩。所謂。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般若經云。菩薩俱有妻子眷屬。而修菩薩行。或有菩薩。先受五欲。而後厭捨。勤修梵行。或有菩薩。方便善巧。為欲成熟諸有情故。示受五欲。而實無染著。次句呈上義。言非常人智之所以。要行人向閙市叢。中為修道之場。可謂。是非海裡安身。荊棘林中著脚。後二句。是科家。分明指示。徹底掀翻。若心地。於諸緣無染。於萬境無情。了無罣碍。或隱高山。或居平地。總是西方淨土。所謂淨土周沙界。云何獨指西。心心常不昧。處處是阿彌。故曰。高山平地總西方。
初句。[2]言謂。智之大體。即是真如。盖真如體上。自有本智。能知動靜也。次句。指出真如智體。徧在一切色非色處。所謂。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華。無非般若。三句。言八百餘家者。羅什門下。有八百學徒。秦主勑僧䂮等。八百沙門。咨受什旨。翻譯經論。三百八十卷。八百人中。有四聖。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又有十哲。加曇影。慧嚴。慧觀。僧䂮。道常。道標。於弘始五年。在草堂寺。譯出此經。故云。八百餘家。所言呈妙手者。美八百家。善通華梵。單譯重翻。度語潤文。依經繩墨。文義精明。皆合佛意。故褒云妙手也。結句。言依樣𦘕葫蘆者。是貶也。謂八百人。雖皆妙手。總是依經解義。如依樣𦘕葫蘆相似。科家要人。向如來所說經文之外。薦取本有之智。且道。何者是本有之智。金剛般若體如如。翠竹黃華滿路途。是矣。
金剛般若。人人本具。割斷智為初。白雲散處。一輪顯露。
前文總判六百卷般若。此文別判此經題目。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八字。故以法喻雙彰。指歸當人也。割斷智為初者。約喻義以為名。以金剛鋒利。故能斷一切。喻般若智最利。能斷煩惱。即六譯中。第三真諦。第四笈多。同譯為斷割。第五玄奘。第六義淨。同譯為能斷也。白雲散處者。前文。言金剛般若是體。割斷為用。此二句。言用之功効。故喻雲散月出。妄盡真顯耳。
影落千江。無來無去。諸人薦取。凡聖一同居。
呈前妄盡真顯。如雲散月孤。此文喻若。水澄月映。來去無情。水不曾天上邀月來沉於水。月不曾天上而來投於水底。如云。心如皎月連天淨。性寂寒潭徹底清。所以無來無去也。後二句。是科家。分明指示。我前來如此。法喻分明。說出此理。汝諸人何不薦取去。方知凡聖一體。事理無別。故云。一同居也。
摩訶大者。乃華梵兼舉也。法王者。指般若智為王。於一切法自在。內不為根識所埋。外不為塵境所惑。故云自在。此心王之體。無長短之相。無皁白之色也。隨處現青黃者。此之心王。雖無色相。內含三類種子。遇境逢緣。而能變現。根身器界之法。故云。隨處現青黃也。
【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此經。以法喻名題。金剛是喻。般若是法也。金剛者。金中精堅者也。剛生金中。百煉不銷。取此堅利。能斷壞萬物也。梵語般若。唐言智慧。性體虗融。照用自在。能斷絕貪嗔痴煩惱。一切顛倒之見也。梵語波羅蜜。唐言到彼岸。不著諸相。得證涅槃。即到彼岸。若著諸相。輪迴生死。即是此岸。欲至彼岸。須憑般若也。經者。徑也。此經。乃見性成佛之徑路也。
宗鏡云。只這一卷經。六道含靈。一切性中。皆悉具足。
宗鏡二字。以古金剛註文。元是如如居士顏丙。所註經題之文。只這一卷經。六道含靈。乃至明了自性是也。從免逐輪迴。不為六根六塵。乃至心華發明在甚麼處。此之一段。是宗鏡所說之文。乃科家。善能點化。裁長補短。續成一段文義。祇是於人發明自性也。只這一卷經者。不但六道具足。乃至情與無情。悉皆具足。華嚴經云。有一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一微塵中。一切塵亦然也。優曇老祖頌曰。一卷真經念處真。言言流出盡黃金。幾多紙上尋文義。錯過西來佛祖心。是也。
盖為受身之後。妄為六根六塵。埋沒此一段靈光。終日冥冥。不知不覺。
此是科家。自伸問答之辭。曰既是此經具足。如何不似聖人。放光動地。故答。盖為受身之後。妄被根塵埋沒。妄者。非真實之有也。心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此明般若體上。既無根塵。故云。妄為六根六塵埋沒。古人道。可惜無價之寶。隱在陰入之坑。何日得靈光獨耀。逈脫根塵去也。終日冥冥者。言此眾生雖具此經。背覺合塵。迷[A19]己逐物。故云。不覺不知也。
故我佛。生慈悲心。願救一切眾生。齊超苦海。共證菩提。
故者。所以也。因眾生本具。此段光明。迷惑不知。所以佛興四無量心。慈能與樂。悲能拔苦。願救一切眾生。起四弘誓願。化五乘眾生也。苦海者。以生死苦無邊。故喻如海。故我佛出世。種種言教。普令齊超苦海。共證菩提之道也。
所以在舍衛國。為說是經。
所以者。結前也。為說者。生後也。茲因前來眾生。以本有之經。埋沒不知。所以為說此經。發明本有之智也。
大意。只是為人解粘去縛。直下。明了自性。免逐輪廻。不為六根六塵所惑。
大意者。明佛說此金剛經。大端主意。要人解去。我人眾生四相。及於我所。直下明了真空之性。超出輪迴。不被根塵所惑也。粘縛者。眾生認我。則六根粘湛。妄認我所。則六塵拴縛。我尚空無。根塵何有。我法兩空。故云。解粘去縛也。我粘既解。法縛既去。自性既明。輪迴自免。六根六塵。自然不能所惑也。
若人具上根上智。不撥自轉。是胸中。自有此經。
此是科家。勉勵行人也。若是上根之人。不撥自轉者。靈機活落。不勞指撥。不假佛祖言教。向自[A20]己胸中。拈出此經。可謂。不從千聖借。豈向萬機求。如云。一生慵懶作。憎重祇便輕。他家學事業。余持一卷經。無心裝標軸。來去省人擎。應病則說藥。方便度眾生。[A21]但自心無事。何處不惺惺。斯亦胸中。自有此經也。
且將置三十二分。於空間無用之地。亦不是過。
乃是科家。與人拈情也。恐人向此經上作活計。故將此三十二分。置於空間之地。亦不是過。欲使行人。離言說。捨筌罤。直下薦取本有真經矣。
如或未然。且聽山埜。與汝打葛藤去也。
此是科家。先奪後縱也。未然者。如或未薦本有之經。且聽山埜。與汝鋪舒梗槩。註解分明。如云。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頓超。且於教法留心。溫尋貝葉。精搜義理。傳唱敷揚。報佛恩德。故云。打葛藤去也。凡有語言文字。謂之葛藤也。
夫金剛經者。自性堅固。萬刼不壞。況金性堅剛也。
金剛者。標喻也。以自性堅固萬刼不壞。故比況金性堅剛。引喻論云。帝釋金剛寶。能滅阿修羅。智碎煩惱山。能壞亦如是。
般若者。智慧也。
梵語般若。唐言智慧。是故如來。以智慧力。鑿人我山。以智慧因。取煩惱鑛。以智慧火。煉成佛性也。
波羅蜜者。登波岸義也。
梵語波羅蜜。唐言到彼岸。迷則此岸。悟則彼岸者矣。
見性得度。即登彼岸。未得度者。即是此岸。
此乃解釋登彼岸之義也。若見自性。度生死流。登涅槃之岸也。
經者。徑也。我佛。若不開箇徑路。後代兒孫。又向甚麼處進步。
諸家解釋。經之一字。以貫攝常法。四字註解。今科家。以徑之義。而釋經者。引喻指示。如遠行人。依徑路而進。則無顛險迷錯。此比修道行人。依經中般若智而修。則得成佛。故云。我佛若不開箇徑路。後代兒孫。向甚麼處進步也。
且道這一步。又如何進。
撒手懸崖下。分身萬象中。頭頭元是道。法法現真容。
看取下文提綱。
此一著語。分明指示。要人著眼薦取。
此經深旨。無相為宗。顯妄明真。
此是科家。將此經深旨。從頭解釋。以無相為宗。即無住也。以明真為用。顯妄體本空。真理自顯也。此經深旨者。即所詮真理。不屬有為。故云無相。顯妄者。不言斷妄明真。却云顯妄明真者。盖妄即真。故如波即水。不必離波求水。故云。顯妄明真也。
提綱要旨。劒鋒微露。掃萬法之本空。
提綱要旨者。以般若真空。為此經提綱緊要之旨。如網有綱繩。眾目不亂也。劒鋒者。喻般若大智慧劒。能斷眾生我人壽者四相。掃除凡夫二乘。人法執情。故云。掃萬法之本空也。
心華發明。照五蘊之非有。
心華者。心喻理。華喻身。人人本具此心。被五陰身盖覆。所以不明此心。今以此經般若智。照破五蘊非有。顯出真心之體。故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也。
直得雲收雨霽。海湛空澄。
雲收者。喻人空理也。呈上照五蘊之非有。而空我執之情也。雨霽者。唯顯一色晴空。譬般若智顯也。海湛者。喻法空理也。言大海波浪。以喻諸法。今言海湛者。波浪息矣。喻諸法皆空。則法執破矣。故上文云。掃萬法之本空也。空澄者。海既澄清。十方虗空。現於海中。空海不分。虗融湛寂。上下交映。朗然無別。此是人法兩空。混元之體相也。
快登般若慈舟。直到菩提彼岸。
此是科家誡勉修進之義。快者。速疾也。慈航者。喻般若智。為慈航也。菩提彼岸者。喻本覺真心也。要人登般若之舟。而出生死苦海。直到涅槃之彼岸矣。
且道心華發明。在甚麼處。
乃是科家。徵審前義之辭。前文以般若智。掃除萬法。心華發明。照破五蘊。此云發明之後。向甚麼處安身立命。此是問義。要人著眼。
此是科家。伸答上文之義。分明指示安身處。唯要學人自惺也。誌書云。五湖者。一太湖。二謝陽湖。三洞庭湖。四丹陽湖。五官亭湖。又名彭蠡澤。今鄱陽湖是也。太湖周五百里。有三萬六千頃。水面長八百餘里。只見日月出沒水上。故云。月在波心也。說向誰者。喻上文。心華發明向甚麼處。到此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如云。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法王者。言佛於諸法自在。謂之王也。出現世間。說權實教。以權智能說法。以實智能證理。非權無以說法。非實無以證理。前二十年言權教。後二十年言般若。權實並進。故云。令雙行也。電捲者。明佛說般若時。直顯真空。掃除萬法。如電捲風馳。海竭山碎也。霹靂一聲者。喻般若現前。心外無法。如雲散長空。心月獨朗。唯一真智。無證無修。本來具足。所以。到家元不涉途程也。
前二句。言淨土唯心不從外得。人人皆有不待修持。自然現前。所以淨名云。心淨即佛土淨是也。後二句。言自性彌陀。若能見得。不離動用。故傅大士云。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曾離。如身影相似。欲知佛去處。只這語聲是。
無明者。乃十二因緣之首。此流轉門也。無始者。言最初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A23]已來。名為幻色。是無明所幻之色。既有一迷。執之為我。便有我所。因我所故。起惑造業。受種種身。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相續不斷。死了生。生了死。如夢中作夢相似。不知幾千廻。只在三界無因得出。故科家。慈悲太切。指出方便之門。故云。一條直路超三界。無曲遶也。此法門。名為橫出三界。但有信願念佛。決定往生。故云。但念彌陀歸去來也。
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第二
釋音
(音原為也於也)。
握(音岳)。
帙(音直小槖也書衣也)。
蔀(音部草名)。
鐫(音鎸鑽也尖□錐也)。
愔(音因安和㒵悅㒵)。
㲲(音□毛布)。
鑿(音作穿也)。
篡(音繤沮類也又鑽上聲)。
茞(音臣草名也)。
碩(音石天也)。
懇(音墾悲也誠也信也)。
涘(音士水涯也)。
肘(音帚臂節也)。
閬(音浪)。
苑(音遠養禽獸園也)。
挨(音矮推也)。
拶(音雜逼〡也)。
瞥(音撇目〡也)。
剩(音勝不啻也)。
誵(音肴言不恭謹也)。
訛(音囮謬也舛也)。
綟(音利)。
刎(音吻割也)。
矜(勤經二音)。
潺(音說〡湲流㒵)。
髑(音獨〡婁頭也)。
髏(音婁髑婁也)。
瑗(音願玉名也)。
滯(音致凝也淹也)。
筋(音斤肉之力)。
疲(音皮乏也勞也)。
鑊(音活鼎〡也)。
娛(音魚樂也)。
掣(音徹挽也)。
汾(音焚)。
隰(音習下濕也)。
啖(音淡)。
鱠(音貴魚膾細切肉也)。
蕚(音鄂花鄂也)。
庖(音袍)。
縻(音迷牛迷也)。
絆(音辨覊〡也)。
鱉(音別俗鼈也)。
啄(音卓鳥食也)。
罩(音掉)。
撤(音摺剝也)。
陂(音𢍉澤鄣也池也)。
雱(音滂雪盛㒵)。
譴(音欠謫問也責也)。
廐(音救〡馬舍也)。
笟(音罩篱也)。
脇(音恊身左右腋下也)。
誕(音旦大也天子生曰降旦)。
餌(音貳食也餅也餻也)。
齡(音零)。
鄂(音惡口中上惡也)。
詰(音乞治也問罪也)。
軾(音式車前𨋩又兵車也)。
姬(音基皇帝居其水以為姓)。
偉(音葦)。
訐(音結攻人之陰私也)。
牾(音悟相觸也逆也)。
蕃(音煩茲也息也又音番屏也)。
躡(音聶踐也)。
笻(音窮竹名為杖)。
皴(音逡皵也)。
皹(音軍足折裂也)。
弭(音米息也忘也止也)。
葦(音委葭也)。
[A24]諡(音示謙行之號又音益笑㒵)。
裰(音鐸補鐸被衣裳也)。
塢(音五村五也)。
袴(音褲[月*(ㄠ/土)]衣也亦作)。
逶(音威迱也行㒵)。
迤(音以邐也又音移)。
嵐(音蘊大風也)。
湫(音啾水多又音秋)。
涸(音霍水竭也盡也)。
襁(音講〡褓負兒衣也織縷為之廣八寸長二尺以負兒於背二也)。
褓(音保小兒衣也)。
轍(音褶車行迹也)。
洶(音凶)。
蝙(音編〡蝠亦名蠟䘃亦名仙鼠又名服翼)。
蝠(音幅蝙〡也)。
斃(音被仆也斃也止也敗也壞也)。
薨(音轟王逝也)。
悼(音到惧也儀禮云七一曰悼也)。
唼(音雜)。
嚙(音交齧也)。
緇(音支黑色也)。
謐(音密靜也)。
倐(音束光動也)。
捷(音節)。
閭(音廬)。
貽(音移玄□也)。
[口*(強-ㄙ+口)](音痴)。
𭌯(音縛)。
韈(音襪)。
嚂(音爛)。
娜(音那上聲美㒵)。
謨(音模議謀也)。
餚(音肴饌也)。
㜸(音業妖也又姓也)。
罥(音絹佳也係取也)。
隙(音乞壁孔也裂也門也)。
叡(音泣明也聖也智也與睿同)。
䂮(音略利也)。
鄱(音婆豫章有鄱陽縣)。
蟸(音离旬傳有谷离主谷又音鹿)。
距(音巨鷄距也)。
酢(醋昨二音)。
誄(音畾累也)。
萇(音長詩曰隰有長楚蔓生如桃)。
囮(音由)。
奩(音連香車也)。
衠(音迍真也正也)。
諄(音衠誡衠正也)。
校注
[0672001] 哉疑也 [0673001] 盡當作多 [0673002] 言疑意【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4 冊 No. 467 銷釋金剛經科儀會要註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3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洪州百丈懷海禪師。福州長樂人也。得法於馬祖。每上堂有一老人聽法。隨眾散去。一日眾退唯老人不去。師問汝是何人。老人曰。某非人也。乃野狐耳。先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集眾演法。有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某對曰。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破疑。解脫野狐身。師曰。汝試問來。老人曰。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師拈轉曰。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方知不落因果。是撥無斷見。不昧因果是隨流得玅。所以惺悟作禮曰。某[A1]已脫野狐身。住在山後。乞師依亡僧殯送。師令維那白推告眾云。食後送亡僧。大眾聚議一眾咸安。涅槃堂亦無病人。何故如是。師領大眾至山後岩。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