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西定課
許序曰。昔佛法入中國既數百年。慧遠法師方以淨土收束羣靈。雖一百二十三人未能一生都辦。然一生取辦者不少矣。此一百二十三人。皆以宏誓互相鉤攝。深諧佛願。畢發蓮香。轉度冤親。引生眷屬。後之聞水聲而開念佛。入寂定而往西方。夢兆神徵。輝映震旦。固皆此一脈之明暗相生也。宗門識高力透。高步人天。直趨無上寂光。權抑三種淨土。(實報方便同居)甘芳不著。妙勝醍醐。然不遇夫上根。必化而為毒藥。故曹溪八世孫永明禪師。回宗鏡之全光。入西方之一脈焉。諸法門中。花嚴大備。雲棲大師。具正知見。游花嚴法海。悲深識卓。思精用宏。撰成彌陀疏鈔。委曲引歸極樂。老實念佛。天龍喜歡。無量眾生。如得慈母。故禪講兩家之未能不受後有者。無不以此為神明休息之地。禪講兩家之[A1]已能不受後有者。無不以此為水月道場之緣。自度度人。無等等法。捨念佛往生一門。而更何有也。噫。神游法界。璀璨玲瓏。步三教之園林。得一心之歸宿。吾友鄭子。今庶幾焉。著宗鏡堂叢書四十八種。以修西定課為第一。予一見。生歡喜心。與眷屬謀首取而刻之。願興十方信心人。同此光明受用耳。
仁和許樾身。
自序曰。非定不戒。非定不慧。不定者。輪回之象也。一切眾生。累劫以來。孰不曾為善。孰不曾修行。孰不曾念佛。孰不曾發願。但以心光不定。淨土未生。故長久漂沈。不蒙解脫耳。苦哉痛哉。依我此書。每日修持。必有光明來相接引。三生眷屬。其共勉焉。
咸豐十一年正月。淨業學人菩薩戒鄭澄德(學川)鄭澄源(學烺)排定注明。謹序其緣起。以此功德。願我君父安平。淨業光昌。慧音成就。
先舉香讚。
心香乍 爇 法界同 熏 蓮池海會悉遙聞 我佛起祥雲 嘉瑞繽 紛 接引願方殷 嘉瑞繽 紛 接引願方殷。
每一圈擊魚一聲。
信心為香。法界者。統心法事法之所到而為界。言其廣大。無所不包也。蓮池海會。指西方淨土中人也。我佛。指阿彌陀也。必言我者。從我心光明中出現。光明不聚。不能見佛也。起者。從西方極樂世界。來赴東土娑婆世界也。嘉瑞。樓閣幢旛異香天樂之類也。繽紛。文彩交互也。願方殷者。阿彌陀佛修行之時。作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如來前。發四十八願。願願成就。方成佛道。其四十八願。皆是多設方便。廣度十方六道眾生。勸其念佛。生於極樂世界中。修行不退。便悟真宗。成就威神。轉相化度也。今阿彌陀佛。願力圓成。作佛[A2]已久。願光慈照。接引心深。譬如一鏡涵空。影來則現。所以叩之而無不通也。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三拜)。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
如者。心之真體。譬如鏡也。是者。心中所現法。譬如在全鏡上指出一個影子也。我者二義。自經言之。即是結集之阿難也。自讀經言之。即是持誦之人也。聞者。心慧之動機也。心耳同用。方謂之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祇音其)。
一時者。諸天及人。時分各異。佛音周徧。不能專指一方也。佛。釋迦牟尼也。生於周昭王時。歿於周穆王時。大悲影現。來度眾生。非歿非生。現作生歿。譬如水月燈雲。玲瓏妙映耳。佛之本體。但是光明。吞吐虗空。無處不到。豈有生死往來耶。
○佛者。覺也。無有不覺之處。無有不覺之時。破盡昏沈。自他咸度。故稱佛也。梵云舍衛。此云聞物也。祇。祇陀太子也。給孤獨。長者之號也。長者買太子之園以供佛。太子但賣園不賣樹。自以樹供佛。故園樹二名稱地也。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比丘。此言乞士也。上乞法於佛。下乞食於眾生。僧。眾也。
皆是大阿羅漢。
菩薩為大乘。緣覺為中乘。聲聞為小乘。阿羅漢者。聲聞乘之第四果也。阿羅漢有三義。一者能殺煩惱賊。二者怖散一切魔。三者應受人天供也。大阿羅漢者。發菩薩心轉入大乘者也。
眾所知識。
皆知其名。皆識其面。言德望全也。此一千二百五十羅漢。多有大菩薩影生其中。
長老。
德勝為長。臘高為老。出家一歲為一臘。此二字。通指以下十六羅漢也。
舍利弗。
舍利。此言鶖鷺也。弗。此言子也。尊者之母。目明如鶖鷺。故尊者名鶖子也。此尊者智慧第一。言此發願往生一法。非大智慧者不能圓信。故首列之也。
摩訶目犍連(犍音尖)。
摩訶。此云大也。目犍連。此云[A3]采菽氏也。
摩訶迦葉(葉音攝)。
此云大飲光也。
摩訶迦旃延。
此云大文飾也。
摩訶俱絺羅(絺音郗)。
此云大膝也。
離婆多。
此云星宿也。
周利槃陀伽(伽音茄)。
此云繼道也。
難陀。
此云善歡喜也。
阿難陀。
此云慶喜也。佛之堂弟。佛成道日乃生。為佛侍者數十年。佛之經典多由彼結集。
羅睺羅。
此云覆障也。佛生淨飯王家。名悉達太子。太子欲出家。父王不許。且為納妃。欲其傳後。太子以手指妃之腹曰。六年之後。當生一子。說此語後。太子即出家。未住母胎時。障父出家。既住母胎時。自障六年。故云覆障也。此尊者。前世塞鼠穴六日。故現此報。
憍梵波提(憍音交)。
此云牛呞也。牛嚥後。吐出復嚼。曰呞。此尊者。前世罵人為牛。故現此報。
賓頭盧頗羅墮。
賓頭盧。此云不動也。頗羅墮。此云利根也。上名下姓。
迦留陀夷。
此云黑光也。
摩訶劫賓那(那奴何切)。
此云大房宿也。
薄拘羅。
此云善容也。
阿㝹樓䭾(㝹奴侯切)。
此云無貧也。此尊者無目。心眼洞見。以此居十六人之末。言西方境界。當心領神會而造之也。
如是等諸大弟子。
以此十六。例一千二百五十人也。
并諸菩薩摩訶薩。
菩者。菩提也。此云覺。薩者。薩埵也。此云有情。上兼覺。下兼情。以佛覺度有情。斯為菩薩矣。摩訶薩。猶云大道心眾生也。
文殊師利法王子。
文殊師利。此云妙首也。此菩薩大智無遮。於佛所言。更無疑惑。故首列之也。於法自在。名曰法王。即如來也。大菩薩能傳佛法。為法王子矣。
阿逸多菩薩。
阿逸多。此云無能勝也。即彌勒菩薩之名。彌勒。此云慈氏。菩薩之姓也。彌勒在釋迦後一千萬年。方成佛道。釋迦化度未熟之眾生。皆以付之。但眾生之中。種性不一。有性急不耐生死。不能待一千萬年後之龍華三會。宿緣既露。勝境先成。故釋迦於彌勒前說此經。欲彌勒於未成佛前。速滿眾生之願。扶持加被。達之西方也。又以中下眾生。修行易退。彌勒既未下降成佛。則眾生見佛。當在何時。若不早取生西。一落三塗。出頭無望。往往有龍華會散。而眾生未復人身者。故釋迦[A4]已去。彌勒未來。此經乃能拔出一切苦宅眾生而成就之。恩甚重。路甚捷矣。夫三教聖人。迭興而救世。應時及節。各立規模。若言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稱性而談。一真如貫。若於天上人間了生死不了生死之中。求一萬全無弊者。則方便百千。而淨土法門為第一焉。何必佛門神通。即此往生。得一切神通之腦也。何必道家金丹。即此蓮花。洗一切金丹之習也。何必儒宗理學。即此一心不亂。破一切理學之障也。得其本。而三教皆枝末矣。本者。一念之心也。然必見佛見心。方悟非心非佛。自然縱橫三教。出入龍華矣。嗚呼。文殊悟西方之理。而首壓尊班。彌勒會往生之機。而名居第二。無邊凡聖。孰敢輕議此經乎。
乾陀訶提菩薩。
乾陀訶提。此云不休息也。既信淨土。尚未往生。能以不休息為心。自然步步踏著也。
常精進菩薩。
精則不麤。進則不退。恒常如此。故能以淨土之法。自度而度人也。
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以此四尊。例一切菩薩也。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釋提桓因。此云能天主。即世所稱天宮玉帝也。無量諸天者。玉帝居忉利天宮。宮在須彌山頂。旁有四面。面各八王。統名三十三天。忉利之下須彌山埵。有東西南北四大天王。分掌四十種小天。忉利之上。虗空而住者。夜摩。兜率。化樂。自在。合之忉利。四王。名欲界天也。過此以上。無復女人。名禪界天也。過此以上。無復色身。名空界天也。三界之中。欲界最雜。空界無身。感佛威神。現身聽法。此非思議之所能及也。大眾。通指欲界天上天下龍鬼神仙人物之能聽法者。俱。共也。謂與聖人同入佛會也。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
佛告者。悲心轉切。故不待問也。
從是西方。
從。由也。是。概指此娑婆世界也。西方者。向西方去也。單指一方者。定於一方。神志專寂。方能發起修行功用而成就也。必云西者。以娑婆適在極樂之東耳。無他義也。
過十萬億佛土。
千萬為億。或曰十萬為億。佛土。一大千土也。一大千中。一佛主化。
有世界。
世者時分。謂過去現在未來也。界者地分。謂八方上下也。於一片心光中而現虗空。於虗空中而現風輪。於風輪中而現地界。地分既立。時分隨起。故稱世界矣。心光無量。虗空無量。一切世界亦復無量。故有西方極樂世界。及極樂之西方種種世界。有東方娑婆世界。及娑婆之東方種種世界。上方之上。下方之下。南方之南。北方之北。無不各有種種世界焉。我輩所居。名曰娑婆。娑婆。堪忍也。言眾生忍苦也。佛大慈悲。故對此苦眾生而說十萬億剎外之世界。欲眾生以一念飛心而橫出此娑婆也。
○二乘不出大千。梵世或拘中小。天福所限。在一界中。神仙丹力。在欲界內。平心思之。卑小不足言也。佛乃於眾生大夢中。呼而告之曰。過十萬億土有世界。嗚呼。方知別有乾坤矣。
○心性輪。即人之一念也。心性輪中現虗空輪。虗空輪中現無量風輪。一風輪中現一金輪。即地輪之下面也。金輪上現火輪。火輪上現水輪。水輪上露出種種山種種洲。即地輪之上面也。居中最妙而高者須彌山。山腰中。一日一月。回環而來往。地輪低處。名曰地獄。地輪高處。須彌頂須彌埵。皆曰天宮。過須彌頂依空而住之四種天。連須彌頂忉利天須彌埵四王天。名六欲天。再上有三層天。名曰初禪。如是初禪至於地獄。名為小世界也。積一千個小世界。名曰小千。有二禪天王主之。積一千個小千世界。名曰中千。有三禪天王主之。積一千個中千世界。名曰大千。有四禪天王主之。四禪天中。有無想天五不還天寄居焉。天王不見不知也。四禪以上。名曰空天。魂識雖存。身相消滅。亦在大千中也。如是大千。名一佛土。
○彌陀之極樂。一大千也。釋迦之娑婆。亦一大千也。一大千中。現百億日月。現百億化佛。淨穢短長。隱顯出沒。彼此輝映而成文。如雲中燈。如水中月。
○世界相疊。名世界海。世界海重重無盡。出於世界種。世界種重重無盡。出於蓮花香水海中。此花藏中。種種莊嚴。名花嚴也。蓮花則一。譬如真心。世界則多。譬如妄想。然即此蓮花。非真非妄也。
名曰極樂。
統指西方。則世界甚多。好醜不一。標明極樂。則專誠決定。更無歧誤之憂矣。
○世人以西天作西方淨土。非也。西天乃天竺國。是娑婆內之西方。非娑婆外之西方。不可錯會。
○人間天上之樂。不及彌陀國土。二乘禪定之樂。不及彌陀國土。一切諸佛剎中。有因緣未符。有功修帶退。雖有種種之樂。亦不及彌陀國土。生彌陀國土者。自然花開。自然見佛。自然聞妙法。自然發神通。自然度生。自然成道。靈氣蕭然。更無餘累。圓融一鏡。方是樂矣。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
佛為一世界中教化之主。故首標之。又阿彌陀佛。專以名號教人持念而得往生。故急標之。阿者無也。彌陀者量也。佛者覺也。覺者心之光明也。阿彌陀佛以無量心光而成佛。我輩亦以無量心光而念佛。以阿彌陀念阿彌陀。念念皆歸無量也。
○心之光明。如一大圓鏡。周滿虗空。無彼無此。我取之則全是我鏡也。佛契之則全是佛鏡也。以佛鏡中之我。念我鏡中之佛。以我鏡中之佛。度佛鏡中之我。
今現在說法。
現在者。非如釋迦住世八十餘年。俄成過去也。非如彌勒歷千萬年下降。方在未來也。眾生今日不得解脫。眾生今日急求解脫。說法於今日。非今日之救急神方乎。雖曰十萬億。但是一心光。心念動處。即能於心鏡中而成感應。
○諸佛心光。融通三世。眾生不悟。且滯於今。即所滯而成通。無上醫王之妙用也。後文云。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又曰。今發願。若今生。嗚呼。錯過而今。必一誤而生百誤。人命在呼吸。宜各自勉之。
舍利弗。
前之我聞。是即阿難之我。而顯一切誦經者之我。此之舍利弗。是即舍利弗之心。而喚醒一切眾生之心。故頻呼頻喚也。嗚呼。一月千江。理通凡聖。我輩若明佛用。安得不感激涕零。而思所以報佛恩乎。
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眾生者。合眾陰而有生者也。眾陰。五陰也。色之一陰。名曰外法。受想行識。名曰內心。為五陰所拘牽。即佛體而成眾生。不為五陰所拘牽。即眾生而證佛體。眾苦者。三苦五苦八苦也。苦時名苦苦。樂時不堅名壞苦。中等境界不可住名行苦。此三苦也。生時苦。昏濁甚也。老時苦。疲癃極也。病時苦。痛癢深也。死時苦。神脈亂也。苦時苦。境界違也。此五苦也。將一苦苦開之為四。便成八苦。所謂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盛苦。諸樂者。兼世間樂出世間樂言之也。七寶光明。飛行來往。世間樂也。念佛法僧。與上善聚。出世間樂也。不退菩提。證入補處。出世間上上樂也。至於此。受無所受。名曰正受。
○受無所受。是悟境。受有所受。是未悟境。極樂世界。兼而有之。常寂光土。即在同居。即聖即凡。三根並往。佛無不引手而援之也。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帀圍繞。
他世界以鐵圍為障。極樂世界。以寶欄寶網寶樹標其疆界。備剎土之儀式而[A5]已。四寶。金銀琉璃玻瓈也。
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纔入西方。先見重重寶聚光明。頓悟爾界此疆。皆如影現。此生平未見之第一樂也。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
淨業所感。平直光明。故無山海之險也。但以寶池樓閣。光華映帶而[A6]已。七寶池者。七處寶池也。
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八功德者。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輭。五潤澤。六安和。七除饑渴。八長養諸根也。
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泥沙者。惡業所感也。神明清發。善業堅純。故感現金沙矣。
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瓈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瓈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
琉璃。非石汁也。玻瓈。非礦脂也。硨磲。非紋石也。赤珠。非蚌精也。以此土之物名。顯彼土之物相。彼土之物。實非此土之可比也。
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生彼土者。以蓮花為父母。故詳讚之。極樂世界。並無女人。女人往生。皆成男子。故人皆生於蓮花中也。濁世血肉之胎。重麤臭穢。故人之福慧光明。在母腹中全然亡失。及其生而轉轉不靈也。淨土蓮花之胎。微妙香潔。故人之福慧光明。在佛性中一時炳現。及其生而運運全超也。
○諸天宮中。亦有蓮華。然但因福報。並無了緣。是有量非無量也。若以一念念佛影子。落於阿彌陀佛心鏡之中。神明發而因果皆靈。自能永永玲瓏。優入聖位。
○蓮花從心化出。凡人發一念願往之時。西方七寶池中。便生蓮萼一朵。若能念念熏修。則寶脈深涵。香風茂著矣。
○大如車輪。言與身相稱也。若諸天龍。身長數百里。往生花輪。必不能反縮小也。淨土菩薩。身量廣長。不可思議。豈拘拘於數尺以為輪乎。當知一切諸法。從心量而不同。神明自召。非如來之有以限人也。
○念心靈發。光明相交。即心即花。凝然一際。故身未往。而神明[A7]已住花中矣。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是國土疆界寶池蓮萼之莊嚴也。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
西方音樂。不扣自鳴。此以寶音聲莊嚴於上也。
黃金為地。
此以寶光明莊嚴於下也。
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戌子寅為夜三時。辰午申為晝三時。修行者候之以為節。夫極樂國土。純是光明境界。豈借日月以分晝夜。但是蓮花開合而[A8]已。雨。降也。曼陀羅。白色也。前以聲光莊嚴界分。此以香光莊嚴時分。縱橫自在。全現寶心。
其土眾生。
名為眾生。實菩薩也。
常以清旦。
初日分也。
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裓音革)。
往生之時。飛心妙出十萬億佛土。往生之後。飛身妙入十萬億佛土。衣裓。衣襟也。分身靈變。普到佛前。故能一晨朝而徧供十萬億也。
即以食時。還到本國。
辰去[A9]已還。玲瓏影現。多寡遠近。固不足以累其心也。
飯食經行。
有以禪悅為食者。有以見色聞香為食者。有食變化飲食者。食後經行。動靜皆入佛機也。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是佛我身心自在供養之莊嚴也。
復次。
再言也。
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
以下鳥名。多是比例。彼國眾鳥。本無定形。不可以大小濃淡思也。
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
舍利。鶖鷺之類也。迦陵頻伽。妙音神鳥也。共命鳥。一足一翼。相並則生。相分則死。爾雅謂之比翼。世俗號曰雙頭。恩愛苦纏。報成此鳥。彼土化現。若同此形也。
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
有三十七助道品。四意止。四正勤。四神足。及根力覺道也。五根者。信進念定慧也。五力者。根所發也。七覺者。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四除。五捨。六定。七念也。八道者。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也。
其土眾生。聞是音[A10]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故善用其所聞者。一切音皆是佛音也。法者。佛之所以成佛者也。僧者。菩薩聲聞也。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
三惡道。謂地獄餓鬼畜生也。或問。極樂無女人。無脩羅。無神仙。無魔外。身界坦然。故刀兵水火妻子室家之累無從而生。何但言無惡道。答曰。上文無有眾苦一句包之矣。
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非實有也。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前之化作靈禽。啟人念佛。有情說法。固[A11]已妙造玲瓏矣。今再寫出無情說法之音。忽如寶網微風一時吹動。讀至此。何能[A12]已於發願往生也。
○或問。有實相念佛。深觀佛理是也。有觀想念佛。入西方定是也。有觀像念佛。對像生敬是也。有持名念佛。字句分明是也。西方眾生念佛。是如何念。答曰。不滯於名。即生實相。聲中入定。即音即光。四種念佛。都是一種念佛也。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是應時及節感發修行之莊嚴也。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A13]已釋佛剎之名。再釋佛身之號。說唯心淨土者。未必能神游佛剎。說自性彌陀者。未必能量同佛身。口說而不心行。安得有往生之樂乎。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
一切眾生本元心地。光明無量。一切諸佛證一切眾生本元心地。故光明同一無量。但一切諸佛之無量光明。眾生難見。而阿彌陀佛之無量光明。眾生易見。則因緣之生熟不同也。阿彌陀佛之因緣。既與眾生熟。故無量光明之接引。決定決定。無疑惑矣。
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十方國土。有種種鐵圍諸山須彌大海。紛紛堅礙。障於人心。心地化作光明。方得玲瓏而自在矣。佛以光明為全體。故徧照於十方。眾生堅執而不通。故難見夫一佛。然就佛言之。但有光明。毫無障礙。於一片光明中。障礙總是光明也。知此理者。於往生時。品地必超。心得決定。
是故號為阿彌陀。
此就光明上說無量也。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此就壽命上說無量也。阿僧祇。無數也。劫。長時也。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此今字。對此娑婆賢劫言之。於無量而纔現十劫。則累劫昏沈眾生。無不仗光明之接引也。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數上聲)。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是主伴玲瓏光明壽命之莊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䟦致(鞞音皮)。
阿。無也。鞞䟦致。退也。在此修行。多苦多魔。如風中一毛。不能自主。一生極樂。便登不退矣。
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補處者。到他方世界候時成佛之等覺菩薩也。從人至佛。生生世世。進退不可知數。唯淨土眾生。有能不入多生。一生直入他方補處者。言緣勝劫長。廣大成就者多也。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阿彌陀佛。號曰願王。在一切佛中。度生之願最為第一。眾生順佛願而發往生之願。如石吸鐵。如燈發光。如桴擊鼓。互感互應。妙願成機。念念玲瓏。往生無不玲瓏也。
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夫過去難追。未來不可測。受現在之苦。而引未來之殃。此人情所大不安者也。唯精持佛號。早生西方。瞻仰者既有如來。聚處者無非上善。光明所照。熏發而成就之者神矣。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一切修行而不以念佛為因。泛泛念佛而不以精持四字為緣。於淨土時機。全無收束。故善福無多也。
○彼佛光明無量。眾生以有量之善福求之。彼此相懸。是故不可。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
六道眾生。各有男女。心能信佛。便名善矣。聞說阿彌陀佛者。於他人邊。聞說有阿彌陀佛之境界也。
執持名號。
便將此阿彌陀佛四字名號。執而持之。執者。心緣四字而不退也。持者。口誦四字而不斷也。
○名號之外。更無彌陀。彌陀之為彌陀。四個字盡之矣。萬德洪名。洪名萬德。以名召德。一句全收。一句中更有何欠少乎。夫無欠少之心。便是無量也。便是阿彌陀也。此其善福因緣。固不可以多少測也。譬如一滴之水。投於大海。滴滴之水。投於大海。無有一滴而非海也。
○夫佛外無禪。念外無參。即念佛便是參禪。不必另作參禪之想。若於念佛時看念佛的是誰。又念又看。却成二念。不如一直念去也。
○執字是一切修行者之病。一切眾生之所以不得成佛者。執情累之也。然熱病[A16]已深。石膏可用。中宮既滿。硝朴可施。一味平淡。不足起死回生。故以執破執。而病可霍然也。執持極而心光露。心光露而佛光臨。行人不知。而佛則洞鑒之也。且行人亦何嘗不知也。但辦一心不亂。自然換得一副骨頭。修行人於此。苦得一番便好。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統言執持名號。是恒常精進也。切指一日七日。是勇猛精進也。如煉丹藥。或用文火。或用武火。
一心不亂。
心無真妄而現真妄。真妄迭興。還源不可得。真妄皆妄。心之所以亂也。以無量之心。念無量之佛。不復作有量無量之想。是之謂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臨終者。將死一念之前也。佛現而在其前。一心不亂之所感也。夫我心佛心。如鏡照鏡。一心念佛。是東鏡入西鏡也。命終見佛。是西鏡入東鏡也。雖互相入。而無往來之迹。但光明相接而[A17]已。
○一切修行之所以不能了局者。臨命終時無把握故也。雖復氣脈澄清。爐香上達。往往局於天上神仙境界。降此以下。更屬無聊。有見火車獄卒者矣。有誤入於堂宇園林。而化成惡道者矣。唯此阿彌陀經。單提出臨命終時四字。如春雷一震。百蟄皆驚。具慧命法身者。莫不有出頭之路也。此理難聞。此機難發。既聞此理矣。既發此機矣。三生眷屬。可不勉歟。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終時者。正捨報之一念也。不顛倒者。正念現前也。旁觀者見此人心不顛倒。便可信此人決[A18]已往生也。
○聞經而發願。發願而持名。持名而見佛。見佛而往生。五者相因。自然之次第。今之人。神脈顛倒。不得往生。但有持名之功。又不到一心不亂。所以昏散者滿於域中。而慈航乃虗而無濟也。
○不發願由於不聞經。不往生由於不發願。更有貪於見佛。嬾於持名。將此念佛一門。化作平板無靈之局面。嗚呼。無上靈丹。變成臭腐。真珠寶網。空葬泥沙。皆心神不能圓聚故也。
○念佛者。念念威神。全同我佛。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虗空。心光明中。決無魔事也。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頻勸發願。是心願佛願。願願交光。持作往生之[A19]券也。若謂念佛一門。但以誘引凡下者。實乃罪同謗佛。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有形之德謂之功。無形之功謂之德。功德有益於眾生。名曰利矣。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言阿彌陀佛之功德。乃無量之功德也。讚歎者有釋迦佛。讚歎者不止釋迦佛。以我例彼。故曰如也。
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閦音促)。
娑婆在極樂之東。而娑婆之東。世界正復無量也。極樂在娑婆之西。而極樂之西。世界正復無量也。世人小見。但知有六合耳。豈知世界外之世界。各各有大智慧光明如來。永劫悲懷。勸人念佛耶。
○阿閦鞞。此云不動也。須彌。山名。此云妙高也。即世界正中最大之山。以山名為佛名。狀其德相之妙高也。
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
舌相無量。由於身相無量也。身相無量。由於心相無量也。處處說法。法滿大千。名為徧覆矣。然佛身現剎。佛剎現身。身中現身。剎中現剎。舌覆大千。未嘗不實有其事也。
說誠實言。
一切眾生。聞經不信。叢林僧眾。有終身誦此為課。而不發一念往生之心者。濫取古人之願文。循例誦之。如數他人寶。自[A20]己無一錢。心外見法。流而不返。嗚呼。滔滔皆是矣。
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稱讚。宣揚其美也。不可思議功德。指彌陀以名號度眾生也。一切諸佛。六方佛及釋迦佛也。所護念。信彌陀功德發願往生。內外諸魔或加殘害。一切如來常加護念。以威神加被而成就之也。此十五字是經之名。今稱阿彌陀經者。省文也。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𦦨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名聞光者。名聞他界。如光明之盛也。𦦨肩者。福慧當躬。如兩肩發𦦨也。
舍利弗。西方世界。
此經六方。是指娑婆極樂十萬億佛土之外。東方指娑婆之東。西方指極樂之西。有無盡之西東。故有恒河沙數諸佛。廣標西方。別稱世界。其不指極樂可知也。
有無量壽佛。
此佛之名。偶同阿彌陀佛之別名。所謂同名佛也。每一佛出。同名者無量。或在前。或在後。或同時。一佛既可以多名。多佛亦可以一名。佛佛名名。燈雲水月也。
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無量幢者。佛之福慧光相。高明如幢。而復無盡也。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𦦨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難沮者。佛性雄猛。不可抑遏也。日生者。如日初出。光𦦨熊熊也。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師子。一切獸中王也。如來。一切法中王也。故以為名也。達摩。此云法也。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𦦨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月為星宿中王。如佛為一切法中王也。香上者。佛香為一切香中之上也。香光者。心信成香。香淨發光也。嚴。飾也。娑羅。此云堅固也。樹王。大樹也。寶華德者。寶華之性。明潤開顯。而有馨香之感發也。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佛心同。不分彼此。故眾生念一佛名。無量如來歡喜也。阿。無也。耨多羅。上也。三藐。正等也。三菩提。正覺也。凡夫不求正覺也。外道求正覺而不正也。羅漢似正覺而不等也。上等諸佛。下等眾生。方曰等矣。然菩薩雖等。不為無上也。無上正等正覺。便是佛矣。不退轉於佛道。由聞經聞佛之故。此經之威力大矣。
○同護也。同念也。同見其為圓融一覺。無退理也。同見其為因緣入妙。無退機也。若自退其念佛之心。則顛倒乖違。佛所不能護也。
○主伴重重。一時圓現。不出我一念中也。如一鏡中現無量鏡光。光中鏡鏡互映。嗚呼。何必花嚴耶。何必非花嚴耶。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不信不受。諸法無靈。一句入神。諸佛歡喜。何以故。一切眾生。皆於如來心中動也。一切如來。皆於眾生心中住也。非動也。非住也。唯一圓融清淨寶覺而[A21]已。當信當受。通聖通凡。我輩宜如何加勉也。
○淨土一門。為無邊聖賢游集之道場。謂頓悟自心。不須念佛往生者。豈真勝於智慧第一之舍利弗乎。夫觀經之標九品也。上品菩薩境界。中品羅漢境界。孰謂聖賢不求往生耶。
舍利弗。若有人。[A22]已發願。
映下若[A23]已生。
今發願。
映下若今生。
當發願。
映下若當生。
欲生阿彌陀佛國者。
佛國淨土。即一涵三。唯佛所居。常寂光也。光中所現菩薩住處。則實報無障礙土也。所現聲聞住處。則方便有餘土也。所現眾生住處。則凡聖同居土也。鏡光圓攝。四土本融。纔落言思。便成一土。若上上聰明人。悟得高即是下。下即是高。心空則境靈。發願往生。不須籌度也。當。將來也。
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A24]已生。
帶[A25]已發願句。
若今生。
帶今發願句。此句最重。
若當生。
帶當發願句。今發願。則今生矣。鼓棰在手。而憂鼓之不響耶。早對彌陀。䖍伸懺悔。
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釋迦將滅度。留此一經弗待咨詢。叮嚀勉勖。而經中之法。又簡中之簡。易中之易。捷中之捷。穩中之穩。超中之超。圓中之圓。嗚呼。至於此而恩[A26]已極矣。然而業海多漚。生滅自局。習氣成於累世。妙法聞於一朝。信力如螢。難當風雨。所以發願者。百不獲一焉。念佛者滿於世間。吾不知其歸於何用也。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
是言。指以下六十字。
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釋迦。此云能仁也。牟尼。此云寂默也。甚難希有。指成佛說法二事也。成佛不難。難於在五濁成佛。說法不難。難於說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也。
○合四濁以成劫濁。見者。惑也。煩惱者。身心不自在也。眾生者。攬陰不淨惡名穢稱也。命者。色心相持不能堅久也。
○夫我釋迦。於此濁惡世界中。現如來身。說此微妙玲瓏之一法。鑿凡心而開聖竅。換毒藥而錫醍醐。恩上之恩。利中之利也。而我輩者。俗見堅牢。惡根難拔。聞言不信。空過一生。再出頭來。不知何日。可謂深棄佛恩矣。
舍利弗。
以下是釋迦自[A27]己所言。故又呼舍利弗名也。
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絡繹回環。主賓交映。至於此而復自述其難。則字字血痕。全帶玲瓏之色也。嗚呼。我與如來。同此一心。奈何自疑其心。而不如心以念佛也。知此事之歸於一易。可以解如來兩難之憂。佛歡喜。我歡喜。全現心中極樂之影矣。
○因此力便太易。而人不能信。故翻成難法。嗚呼。眾生之拙。一至此乎。汝心中之佛[A28]已現矣。[A29]已演心法若干矣。對鏡迷頭。狂而四出。皆喪心不顧者也。
○說經至此。方便[A30]已窮。過此[A31]已往。心佛不現矣。
○明理念佛。願徹無邊。則超過一切世間。難易皆成戲論。心現淨土。心自往生。如鏡中鏡。光明不二。
佛說此經[A32]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等。
阿脩羅。此云非天也。有天之福。無天之德。常與天爭。若回心入佛者。則三毒一消。便歸淨土。非復前日之用心也。
聞佛所說。歡喜信受。
歡喜即是飛心。此超出娑婆之機也。信受即是淨願。此妙生極樂之竅也。機竅玲瓏。圓心四映。
作禮而去。
去字上。有決斷往生意。
佛說阿彌陀經
此六字亦當誦。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凡念佛而不得往生者。惡業障之耳。根本堅牢。枝條茂密。無邊冤對。幻影重重。若非佛力加持。那得超生淨土耶。陀羅尼。總持也。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此土亦稱為呪。
○此即往生呪也。課時誦三徧。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躭婆毗。阿彌利哆。毗迦蘭帝。阿彌利哆。毗迦蘭哆。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隷。娑婆訶(哆音多他音拖伽音茄毗音皮躭音丹膩女利切那奴何切枳音紙。隷音利)
呪為密言。不當求解。死心誦之。乃有奇應。
經呪[A33]已畢。次舉佛讚。
阿彌陀佛。總舉法報化三身也。身金色。單指報身也。相大而好小。無等倫者。無可為比也。
此於無可比中。強作比譬也。兩眉中間白毫。八棱中空。宛轉右旋。其大如五座須彌山也。紺。青也。四大海。言其大也。皆指報身也。
化佛有大小。大者千尺小者丈六。每一化佛。有二化菩薩為侍者。左觀音右勢至也。病中人往生時。所見接引之佛。即此化身也。
九品。指蓮花品數也。於上中下之內。各各開出上中下。故成九品。彼岸。成道之地也。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 阿彌陀佛。
無著為大。拔苦為悲。與樂為慈。
○唱一聲。
阿彌陀佛。
此四字佛名。每一課。以千聲為率。要念得無首無尾。句句皆如一句。自然光明玲瓏矣。
○當字字聲聲。光明相接續。不用唱。
南無觀世音菩薩。
凡稱南無者。歸命之義也。此菩薩。心眼照世。能觀其音。世人誦此菩薩名者。心中發光。自觀其音。當觀音之時。便與此菩薩非一非二。故能獲靈感。得願求。畢竟生於西方也。
○三種菩薩名。各唱三聲。
南無大勢至菩薩。
大心大力。身所至處。世界動搖。頭有寶瓶。光明不斷。亦化小身。入此娑婆世界。專取念佛人。而使之歸於淨土。此菩薩。以念佛心。得無生忍。其言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其數多。如大海之水。心業成就。久在極樂。故清淨也。一佛二菩薩。因緣光明。不為少矣。又兼此海眾菩薩。各以願力因緣。而來救其眷屬。一聲呼唱。風動蓮心。一人之身。一切光明來照也。
次跪誦蓮池大師所作西方發願文一徧。
○始焉歡欣。繼而疲懈。不得謂之發。口談淨土。心戀娑婆。不得謂之願。誦文者思之。
[○@叩]。
以下願文。每數字一停頓。停處引聲者。以圈為記。停處不須引聲者。以乙為記。久之音熟。自然感發心靈矣。
弟子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
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
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叩]我及眾生○曠劫以來○迷本淨心○縱貪瞋癡○染穢三業。
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
從於今日○立深誓願。
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
誓成正覺○誓度眾生。
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
當證知我○當哀愍我○當加被我。
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
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
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
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
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
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
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詳○如入禪定。
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
放光接引○垂手提𢹂。
樓閣幢旛○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
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歎○發菩提心。
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
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
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
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
得授記[A34]已。
三身四智○五眼六通。
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徧十方剎。
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
咸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如此大願。
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
我願無盡。
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
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叩]。
四恩者。在家。則天地也君也親也師也。出家。則父母師僧國王檀越也。三有者。三界也。法界眾生者。十方無量世界一切眾生也。心能運載一切法。故名乘。以佛為極。不落二三。故曰一乘也。
○染心易熾者。識火炎炎。時常發起也。淨德難成者。心水不清。佛月難現也。
○翹勤五體。表外儀恭也。披瀝一心。明內心敬也。五體者。兩肘兩膝及額也。披瀝者。開發洗蕩也。投誠者。以我之心。歸投於佛也。懺悔者。斷相續心也。言我及眾生者。求生淨土。須廣大心。一體同觀。方偕佛願故。一人懺。即是一切眾生懺也。
○一切諸業。不名決定。懺之則無。任之則有。信以為能消滅。一懺便滅。何以故。心力最強也。
○冤有三。有殺冤。有盜冤。有淫冤。殺盜名怒冤。淫名喜冤。一切眾生。以冤為親。若念佛功深。看得一切冤親如光如影。則往生無累矣。
○禪觀與持名。本是兩法。若體會經文。想我之念佛音聲。直入西方靈禽風樹之中。與水流光明寶羅天樂。融成一片。便是觀想持名無二也。此名西方禪定。亦名音聲禪定。
○病苦。四大不調也。厄難。水火刀兵毒藥之類也。貪戀。許願求醫食肉懷恩也。迷惑。疑罪多功少佛不來迎也。報。報身也。捨報。謂正斷氣時。捨此報身。精神獨往也。
○無生忍者。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不滅。既為眾生。故顛倒妄見。今以智慧而了達之。故曰獲也。得此忍[A35]已。大用方成。
○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也。四智。八識之妄。還源證真。轉識成智。其數有四也。八識者。眼耳鼻舌身為前五識。意為第六識。細意不外緣者名第七識。心之本量含藏種子者名第八識。修道之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也。六通。天耳通天眼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也。
○不退地者三義。一位不退。終不退為凡夫二乘也。二行不退。終不退失所修行業也。三念不退。不暫退轉菩提心念也。又曰。雖品居下下。地局疑城。然永斷三塗之因。亦名不退也。
○界生業惱四者不盡。我之大願終亦不盡。運此不盡之願力。度此不盡之眾生。方顯無量心光。能與彌陀同調矣。
○種智。佛智也謂能通達一相無量相也。
○或問曰。此經單言持名。願文忽說禪觀。何也。答曰。若神明不入觀中。所持之名。非昏即散。以持名為觀境。非於觀外持名也。或問曰。觀境無聲。觀心不動。今乃經行持誦。何謂觀乎。答曰。死法活用。名曰善巧。活法死執。是謂癡人。華嚴經云。風中入定。聲中入定。古德云。行亦禪。坐亦禪。即此經行持名便是神明在定也。或問曰。觀西方者見佛。持名者於持名時能見佛乎。答曰。觀佛用心眼。是心中色。持名用心聽。是心中聲。然心觀佛色。佛現而說法。則有妙聲矣。心聽佛聲。神凝而現瑞。則有妙色矣。六塵萬法。迴轉唯心。子但神聽自[A36]己念佛之聲。久之又久之。到一時鼓寂鐘沈。便與如來相見也。
修西定課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2 冊 No. 432 阿彌陀經註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佛。東方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也。釋迦在此娑婆成佛。隨眾生壽。不過百年。愍念娑婆眾生。見佛不易。釋迦以後。彌勒以前。千萬年中。受大苦惱。故說此阿彌陀經。流布世間。使諸苦惱眾生。修七日之功。免永劫之苦。轉凡成聖。不退佛因也。經。法也。經名阿彌陀者。純說阿彌陀佛度生因緣功德也。阿者。無也。彌陀者。量也。其佛萬德圓成。不可窮盡。故名無量。於萬德中。願為最勝。願力大。故光明無量。願心長。故壽命無量也。諸經所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即此佛矣。釋迦說此經。在東土娑婆世界南贍部洲舍衛國。傳至震旦。震旦即南洲東邊。我輩所居也。梵文古茂。不可持誦。有姚秦時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者。翻譯此經。經義圓妙。不可淺測。有大清朝之菩薩戒鄭學川者。作為今解。今解者。取經中今現在說法今發願今生之義。望人一生取辦。便不入於父母之胎。妙取蓮花。高超界外也。
○夫佛說我聽。皆從心現。但是心說心聽耳。心體如鏡。山河大地。人物虗空。我及如來。種種形類。但是妙圓心鏡中所現影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