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經疏鈔演義定本卷四
疏。
感應道交者。念佛功成。眾生機熟。為感。無心扳緣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為應。道交者。即所謂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盡。菩提影現中也。
鈔。
前有將謝四句。凡人命未終時。善惡之境未現前者。以宿業未完。今業未熟。故現果未盡。當果未現也。臨命終時。則夙業[A1]已盡。今業[A2]已熟。當果現前矣。唯識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是也。
大本法藏下。是引二部證佛力。言諸經者下。是引諸經雙證二力。一心信樂。是自力。與諸比丘住其人前。是佛力。能正受持。是自力。阿彌陀佛住其人前。是佛力。專心憶念。是自力。佛現其前。是佛力。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觀經第九佛觀中文。攝取不捨者。以無緣慈。攝諸眾生。眾生不念佛則[A3]已。念則為佛所護。終得離苦。永得安樂。釋論云。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眾生亦爾。佛若不念。善根則壞。
能正受持者。凡人念佛。心帶異計。或雜餘想。不名正受持。正受持者。離乎四句。不雜餘緣。是名正受持也。本有佛性力者。真如內熏力也。真如內熏。人人皆然。今不得此力者。如木有火。不假鑽燧。火終不現。雖具真如。不藉師友教誨。真如亦不現也。
鈔。
六十萬億是報身。亦名尊特身。亦名勝應身。丈六。亦名劣應身。亦名常身。化佛。是隨類化身。
登地方見報身者。十信三賢菩薩。不斷無明。不證真如。但見應身。登地[A4]已去。分斷無明。分證法性。乃見報身。展轉細妙。若無明[A5]已盡。位窮妙覺。則無佛可見。以菩薩機忘。如來應息。諸佛無有彼此迭相見故。故曰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也。
又起信論云。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離分齊相。常能住持。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麤色。非受樂相。故說為應。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若離業識。則無見相。
前說依別教。起信依圓教。圓教十住。即別教十地故。別十地見報身。展轉細妙。圓十地見報身。更展轉細妙也。
鈔。
楞嚴止觀辨之甚悉者。楞嚴開五十種陰魔。而受想二陰。是鬼神魔。天魔。止觀開十境。三障。四魔。而魔事境。是業障天魔。
不與修多羅合者。修多羅中謂。應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報身有八萬四千相。相有八萬四千好。若相好之數。或多寡不定。悉為魔事。
不與本所修合者。如本所觀西方之佛。今佛從東來。唯觀坐相。今見臥相等。
如幻非實下。是永明語。此乃如來下。是大師出從真起化之意。
如鏡中形非內非外者。若言形在鏡內。不妨當體全空。若言形在鏡外。不妨鏡中顯現。佛現亦然。若言佛在心內。不妨實在西方。若言佛在心外。離心實無有佛。
如夢中事不有不無者。若云夢事是有。及至於醒。了無所得。若云夢事是無。正當夢時。原有夢境。佛現亦然。若言是有。自心顯現。當體全空。若言是無。感應道交。不壞幻相。
水清。則月自來。心淨。則佛自現者。謂水雖清。天上無月不能現。如心雖淨。無佛悲願為緣不能現。又如月雖明。地中無水不能現。如佛雖有悲願之緣。眾生心垢不能現。執佛從心現。不信西方有佛。執佛西來。不信自心顯現。皆邪見也。
鈔。
華嚴十五下。是釋文載聖經。疏云西域下。是釋法傳西域。神游大方下。是釋不應疑阻。
華嚴頌者。經云。又放光明名見佛。此光覺悟將歿者。令彼隨念見如來。命終得生其淨國。見有臨終等。
鈔。
幽幽綿綿。即是第五顛倒微細精想。所謂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也。命根未斷者。若識陰盡。則能超越命濁。識陰未盡。則十二類之命元未斷也。
又幽幽綿綿命根未斷者。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百尺竿頭人也。人亡家破。煙滅灰飛者。人空法空。空空亦空。百尺竿頭重進步也。此約斷惑證真說。
然而下。謂佛體本然不因斷顯。時時顯現。物物全彰。但人自不覺爾。此約本然性德說。
是故下。古偈云。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是也。
疏。
暖盡識去者。眾生息暖識三緣和合。假立命根。識。即賴耶見分。息暖。即賴耶相分。此八識者。來為先鋒。去為後殿。暖盡識去。正八識離體時也。
鈔。
心神惶怖動止揮霍者。溈山云。臨行揮霍。怕怖慞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
未免憎愛父母者。經云。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
小聖初心不能正知出入者。古云。菩薩有隔陰之昏。聲聞有出胎之昧。是也。
隨業受生者。七賢女經云。雀來入瓶中。以縠覆其口。縠穿雀飛去。識心隨業走。謂業識成形。依四大住。四大分張。業識隨業轉也。
一切國土唯想所持者。起信云。一切諸法。唯依無明妄心而得住持。若離妄心。則無一切諸法自相可得。楞嚴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等。
彼國邊地即是疑城在九品之外者。以其無真實信心故也。
在定之心即是淨土。此據寂光而言。然亦不妨實有事相。
鈔。
非以欲愛為因四大為體者。經云。一切眾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又云。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眾生愛命。還依欲本。西方上善。皆承淨因力。隨願往生。若有若無清虗微妙之身。豈此因此體耶。
指端出乳者。北洲男女。左右分行。其男女夙有緣者。路傍樹林下垂覆之。成夫婦事。事畢樹起。即分散去。無復相認。婦乃有孕。產子道傍。不顧而去。其往來者。以指端置兒口中。指即出乳。須臾長大。
鈔。
上之三品有生彼即得陀羅尼者。此乃從空出假。即十迴向。道種性人。及圓教十信滿心人。陀羅尼者。一能持善。二能遮惡。是總持也。
經一小劫得無生忍者。此乃侵斷塵沙。[A6]已入別十行。[A7]已得性種菩提。及圓教八九信人。到彼一劫。始入聖種性。證無生忍。無生忍。言登別圓初地初住也。
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者。此乃初破見思。[A8]已入別十住。[A9]已得習種菩提。及圓教第七信人。到彼三小劫。始入聖種性。得百法明門。言百法明門者。於相宗百法。皆證三諦。乃以百法。而為明達三諦之門。三諦若明。則了一切。心大歡喜。名歡喜地也。
中之三品有生彼國即得阿羅漢者。乃小乘退失大心之內凡忍位。及世第一人。於臨命終時。聞讚方等。迴心向大。得生淨土。因無漏道熟。便證小果。然迴向心。須至別教七信以上。圓教觀行。四五二品。方是中品上生人也。
生彼半劫得阿羅漢者。是小乘之暖頂二位人。其迴向心。能至別教六信以下。圓教觀行二三兩品。方是中品中生人也。
生彼一劫得阿羅漢者。乃小乘之外凡。其迴向心。能至別教初二兩信。圓教觀行初品。方是中品下生人也。
下三品人。若論階位。全未伏惑。但聞法稱佛。能滅業障。而得往生。乃名字人也。隨功淺深。分於三品。
問。何中三品生。皆是小聖。下三品生。乃云得入初地。發無上道心。發菩提心者。豈中品。乃皆劣器。下品反皆大根耶。答。中品往生行人。德行有餘。智力不足。皆在此土勤修戒定。不發大心。特於臨終。發大乘心。乃得往生。故順其先習。但證小果。若下品行人。則五逆十惡。乘急戒緩凡夫。特由臨終。善友開發。而得往生。由戒緩故。生居下品。由乘急故。後皆不經小果。直入大乘也。如龍女八歲成佛。廣額屠兒。放下屠刀。千佛一數。是也。
鈔。
約法下諸無起作之理。即不生滅性本覺理也。慧心。即離垢出纏始覺智也。安此者。以始覺之智。契本覺之理。如智不二也。忍者。如忍事人。心不懷疑。亦不說出。心中了了。吐露不出意也。
約行下。報行對集行說。集行者。念念勤修。心心趣入。加功用行。乃有功用道。屬前七地之行也。報行者。不必舉心運意。任運流入薩婆若海。無功用道。乃第八地之行也。智冥於理。出行體也。行無別體。以智為體。無相三句。明行相也。理無相無功。故行亦無相無功。理曠若虗空。湛如渟海。故行亦曠若虗空。湛如渟海。心識下二句。明用。行體如日。妄惑如暗。報行現前。妄惑不起。故經云。八地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如前所說。
鈔。
孤山三輩齊觀經六品者。以大本三輩。純明善行。不及惡人。觀經下三品人。皆五逆十惡人故。
靈芝三輩對上三品者。以大本三輩。皆發菩提心。觀經後六。皆未及故。
剋實而論下。謂前三說。乃據行據位。取義不同。非尅實之論。若尅實而論。則煩惱菩提。皆無實法。煩惱之性。即菩提性。前念是惡。後念是善。又何礙也。惡人既[A10]已成善。豈不賢聖同科。如阿闍世弑父害母。應墮阿鼻。後因重悔。得無根信。即上品攝是也。況中下耶。
鈔。
隨念淺深佛應稱之者。事一心念則淺。理一心念則深。淺則以事識見佛。但見應身之劣。深則以業識見佛。乃見報身之勝。
鈔。
正觀默照本心者。以一心三觀。照三諦一境。如智相應。隨流識性也。古云。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是也。
助行備修萬善者。雖照本心。不修萬善。則性亦不朗。如論云。如人但念摩尼寶珠。不加種種磨治之功。珠亦不淨。但念真如。不假種種萬行磨治。真如亦不明淨。故雖了知自性本無慳貪。不妨隨順無貪修檀波羅蜜以修行萬行。自然隨順真如故。
二事俱得了達四淨土者。如此正助雙修。事理雙備。先伏見思。生同居淨。次斷見思。生方便淨。次斷塵沙無明。生實報寂光淨。
如止得事善者。謂不修正觀。徒修事行。能伏見思生。同居淨。遠作三土因耳。
故知淨土下。尋常以淨土一門。唯攝鈍根凡夫。禪宗圓頓法門。乃究理菩薩境界。若如上論。則淨土正究理菩薩境界。悠悠眾生乃兼容耳。
圓機體道最上淨業者。圓聞妙理。起圓信解。解入寂光。苟加願力導之。如輕帆得遇順風。上品上生何疑焉。愚樸之輩。不明理性。但信心稱名。發願往生。亦得生彼。故知淨土一門。上及不退菩薩。下及悠悠凡夫。三根普被。上下兼收。無不度也。
正觀通上中者默照本心。能斷見思塵沙。即上品。但伏不斷。即中品。
助行通中下者。修萬行時。能伏見思即中品。全未能伏。帶惑往生。即下品。
鈔。
自經論所明。至確有明證。三引大本。三引諸經。皆證上品。從蓮華生也。
自果爾則上上文中至義必周也。是反覆辯明。無蓮華二字之意。錯雜不倫。進退無據者。若曰蓮華之類。不應下有臺字。則進從蓮無據。若曰金剛臺。紫金臺之類。不應上有蓮華二字。則退從蓮又無據。
愚意至前後互顯耳。詳明文缺義周。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一切諸法。不離此十。亦各具此十也。如是者。指法之辭。謂諸法有如是之相。如是之性。乃至如是而窮盡。無非實相也。報者。答果曰報。
但上上品下。是明上品殊勝之義。華開漸晚二句。上品中生。經宿華開。即得見佛。上品下生。經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乃至下品上生。經七七日。華開見佛。下品中生。經於六劫。華開見佛。下品下生。經十二大劫。華開見佛。證道漸遠者。上中。經一小劫。上下。經三小劫。得無生忍。住歡喜地。乃至下上。經十小劫。得入初地。下中。經於六劫。發無上道心。下下。十二大劫。發菩提之心。
問極樂九品下。是釋明妙宗鈔或有差誤。
鈔。
不了佛智志意猶豫者。若了佛智。則知非淨非穢。淨穢歷然。無彼無此。願生彼國。以不了故。半信半疑。依違不決也。又猶豫者。利根執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不信十萬億外。有世界極樂。鈍根執事。不信自性唯心之旨。皆猶豫也。
臨命終時方悔[A11]己過者。直至四大分離。空無所獲。方悔平日。不修淨業。故云。看教參禪逐外尋。未曾迴首一沈吟。前程黑暗路頭險。始覺從前錯用心。是也。
纔入邊地見七寶城即便止住者。修諸功德。願生彼剎。兼了佛智。則徑生極樂。不修功德。願生彼剎。又不了佛智。則竟滯娑婆。今因修諸功德。又臨終自悔。故得入邊地。不滯娑婆。以不了佛智。志意猶豫。故見七寶城。即便止住。
亦有自然快樂如忉利天者。古云。華中快樂如忉利。不比人間父母胎。是也。
故名胎生者。胎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不見不聞。今不得見佛聞法。故名胎生。
如剎帝利下。喻胎生也。犯法。喻信力不堅。幽之內宮等。喻疑城自然快樂。閻浮金鎖。繫其兩足。不得自在。喻五百歲不見佛聞法。如處胎也。
識其本罪。謂志意猶豫之罪。能了佛智。方名深自悔責。
鈔。
是最後心者。此心之後。更無餘心故。
名為大心者。以垂死之人。必知不免。諦心決斷。勝百年願力。是心名為大心。以捨身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人也。
又復大心。亦可即是菩提心。以此心之後。更無餘心。則是頓入無心三昧。即是頓離念相。豈不為大。豈不即是菩提心。葢以九品行因。行行通乎九品。如五逆罪。臨終十念為能消功。屬下下品。若能伏惑。即中品。若根器大利。頓能斷惑。如闍王重悔。得無根信。即是上三所攝。豈非五逆隨於懺功。自分九品也。且十念得生。皆是夙有靈根者。十疑論云。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並是宿善業強。始遇知識等。妙宗鈔云。此雖造惡。[A12]已曾修觀。故使臨終。善友勸稱十念。定心則成。亦是法行。乘急戒緩人也。由乘急故。得值善友。縱現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種今熟。故得往生。故今大心。說即是菩提大心。亦無不可。況本鈔文。當知即是一心不亂。若事一心。猶未為大。若理一心。豈不即是菩提心。是故名為大心。
疏。
以生於自心故。不往而往者。既云自心則無往。既云生於自心。則無往而往。無往而往。生則決定生。往而無往。去則實不去也。今之往生。與昔人何礙耶。
鈔。
華嚴重重法界。不出一心者。重重法界不出四法界。四法界不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即當人自性也。
心無界限等者。此心廣大。無有方所。無有彼此。去至何所。釋上不往。
狀其易穢等者。乃離穢往淨。離舊往新之往。非離此往彼之往也。釋上而往。
解脫所說者。善財童子。第六於住林城。參解脫長者。長者即入普攝一切佛剎三昧。次從三昧起。告善財言。我見如是等。十方各土佛剎微塵數如來。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乃至隨意即見等。以佛來去隨心現故。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是也。
疏。
兜率內院。昔人亦願往生者。兜率乃欲界第四天。分內外院。外院是天人所居。內院是菩薩所居。三災亦無所損。昔人願生者。如白香山云。海山不是我歸處。歸則須歸兜率天。是也。
鈔。
必智斷功德。堪與聖流者。智斷。即證智斷惑功德。內院皆證智斷惑聖人所居。無此功德。不堪與會故。
極樂求生無論惑業者。求生淨土。但得事一心功成。即帶惑業往生。仗彌陀不思議願力。如載巨石。不至沈淵。如上所說。
奘師謂內院易生者。奘師為相宗師德。而彌勒為相宗之祖。故奘師常於定中見彌勒聖相。臨終歸於兜率。常勸人修唯心識定。故謂內院易生也。
彌勒猶居等覺者。以尚在因位。未為極果。猶清辯謂今彌勒未是徧知。俟龍華道後。方復問津。即其事也。後生龍華者。彌勒下生經云。彌勒菩薩。即於出家之日。便得成佛。坐於龍華樹下。華林園中。三會說法。第一會。度九十六俱胝眾。乃釋迦佛法中造佛像者。第二會。度九十四俱胝眾。乃釋迦佛時。五種法師讀誦大乘經者。第三會。度九十二俱胝眾。乃釋迦佛法中供養僧者。
華嚴較論國土者。心王菩薩。於眾會中告諸菩薩言。佛子。此娑婆世界中。釋迦牟尼佛剎一劫。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剎。為一日一夜。極樂世界一劫。於袈裟幢世界金剛堅佛剎。為一日一夜。袈裟幢世界一劫。於不退音聲輪世界。為一日一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過百萬阿僧祇世界。最後世界一劫。於勝蓮華世界賢勝佛剎。為一日一夜。普賢菩薩。及諸同行大菩薩等。充滿其中。
鈔。
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者。梵網云。千里內無能授戒師。許佛菩薩像前受戒。要須懺悔得見好相。即便得戒。見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等。若不見好相。雖懺無益。然雖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
一聞千悟者。如脅下施拳。隔江招手。誦藥王而親見靈山。逢吹鐙而頓傳心印。是也。
疏。
自性無形。是不顛倒義者。形者。相也。一切諸相。皆倒心妄境。今真如自性。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異相。非一異俱相。離一切法差別之相。有何倒妄。
自性無垢。是生極樂義者。垢者染也。一切染法。皆苦因苦果。今離垢法身。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純淨明故。成法出離鏡。甯非極樂。
鈔。
是則求於正相。尚不可得等。正者對倒而言。若有正相。與倒何異。無正無倒。是名真不顛倒。
是則求於淨相。尚不可得等。淨者對垢而言。若有淨相。與垢何別。無淨無垢。是名真淨土。
鈔。
指掌者。論語云。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註云。言易見也。
鈔。
靈知體上。彌陀聖眾終日現前者。自性寂即無量壽。自性照即無量光。慈即觀音。智即勢至等。
常寂光中無時不往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三德祕藏。行住坐臥不相離故。奈何下結勸。
鈔。
人天希有歷劫難逢者。佛未出世。人間止有輪王說十善法。天上止有帝釋說出欲論等。皆有為因果。不出輪迴。縱佛出世。亦先說人天小教。直至方等時。方有此超生死。出輪迴之妙法。故經云。諸佛出於世。懸遠值遇難。假使出於世。說是法亦難等。
出世間因。指小乘四諦十二因緣法。此法能超三界。不墮輪迴。但依事識修行。心外見法。不悟唯心故猶可思議也。
又通教無生四諦。別教無量四諦法。此法能超二乘。不墮偏空。但道後方證。因果不融。淨土則理外修成萬法乃不由心具。雖塵劫修道。廣游佛剎。指彼淨土。但是體外方便。未為了義故猶可思可議也。
出世間上上因者。以迴神億剎。實生乎自[A13]己心中。孕質九蓮。匪逃乎剎那際內。是十方淨穢。卷懷同在剎那。一念色心。羅列徧收法界。苟或事理攸隔。淨穢相妨。安令五逆凡夫。十念便登於寶土。二乘賢輩。迴心即達於金池也哉。是則大乘中大乘。了義中了義。佛法之妙。過此以往。不知所裁。是不思議功德。出世間上上因也。
鈔。
無量壽。無量光。三寶道品種種等。此指所施之法也。此法或出音敷演。或現相指陳。以彼土眾生。六根清淨。得大總持。六塵皆說。六根皆聞。法法頭頭。無非妙法故。
水鳥樹林下四句。此彌陀神變也。眾生皆具相好神變等。此眾生神變也。以彼國種種妙用。雖彌陀神變所成。若眾生不得神變。不能受用。經云。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是也。
難信之法三句。經云。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A14]已曾欽奉諸如來。故有因緣聞此義。般若云。若人一念生淨信者。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而種善根等。
同居即寂光者。在下品往生。但見同居。圓心大士。即是寂光。池閣蓮華無非般若。欄網行樹盡是真如。所謂道人緣慮盡。觸目是心光也。
應身即法身者。在中下往生。但見應身。圓心大士。即見法身。一一光明俱是三德祕藏。一一相好何非圓極一心。所謂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也。
空尋文疏勞身心者。四十二章經云。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永嘉云。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是也。
疏。
自性離心言相者。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也。
鈔。
無記者。冥冥昏住。於善不善無所記別。曰無記。今緘口忘機。正是無所分別。故落無記。是思之不得。議之不得。不思不議亦復不得是真不可思議也。古云。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無心造。不可以語默通。其斯之謂與。
鈔。
不生不滅者。本無有生。焉得有滅。無去無來者。無所從來。何所至去。無增無減者。果佛圓明之體。即眾生性德之佛故。湛然常住者。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如如不動者。上如是智。下如是境。心境符合。得不動空有等法故。有無斷常。皆是妄心計度。若離妄心。自無一切法差別之相也。
東屬春生。於卦為震者。易曰。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又曰震為雷。其究為健。又曰震動也。
即動即靜。應萬變而常寂者。不遷論云。不釋動以求靜。即求靜於諸動。是故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皷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也。
鈔。
百福所成者。世尊因地修行百福果位感一種相好。修無量福。感無量相好。百福者。如大千眾生悉瞽不見。悉皆醫治復明。乃稱一福也。
鈔。
七金者。一持雙。二持軸。三擔木。四善見。五馬耳。六象鼻。七魚嘴。皆有金色光明。七重環遶須彌山外。高廣形量。次第減半。如須彌高八萬四千由旬。持雙即四萬二千由旬。是也。
名稱高遠。踰於須彌者。自有高而不遠。遠而不高者。今兼二者。豎出三土。橫徧沙界。仰之彌高。望之彌遠。法界眾生莫不瞻仰也。
疏。
佛光廣照。兼身智二光。智光者。如經云。我以智慧光。廣照無央界。身光者。如光明覺品。放光照一世界。十世界。乃至不可說世界。不可窮盡等。
鈔。
淨極光通者。無明蕩盡。般若圓彰故。此即智光。光明無量即身光。
鈔。
舉因該果二句。因不該果。果不徹因者。權乘因果也。非一乘因果也。一乘因者。諸法實相是。一乘果者。亦諸法實相是。
智而不悲二句。智而不悲。小乘偏真之智。悲而不智。凡夫愛見之悲。非大乘一切種智。即悲之智。無緣之悲。即智之悲也。
行非願起二句。行非願起偽行也。願不行成虗願也。非菩薩無作妙行。稱性之願也。
堯仁者。通鑑云。堯仁如天。舜孝者。舜父頑。母嚚。象傲。克諧以孝。禹儉者。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湯寬者。伊尹贊湯曰。代虐以寬。
鈔。
外求智慧可盡二句。古云。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向自[A15]己𮌎中流出。方始葢天葢地。是也。又香嚴聞一答十。問十答百。而死於父母未生前句下。及[1]問擊竹。方云。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等。
鈔。
常為真實等四句。各有事理。永嘉云。正直語者有二。一稱法說。令諸聞者信解明了。二稱理說。令諸聞者除疑遣惑。柔軟語者亦二。一者安慰語。令諸聞者歡喜親近。二者宮商清雅。令諸聞者愛樂受習。和合語亦二。一事和合。見鬬爭人諫勸令捨。不自稱譽。卑遜敬物。二理和合。見退菩提心人。慇勤勸進。善能分別。菩提煩惱。平等一相。如實語者亦二。一事實者。有則言有。無則言無。是則言是。非則言非。二理實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涅槃常住不變。
鈔。
十無盡藏者。謂信藏。戒藏。慙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辯藏。其說法時。以廣長舌充滿世界者。即第十辯藏也。
菩薩且然者。以圓教菩薩。初住即得普現色身三昧故。
疏。
證小。謂人天小果漏無漏因。大事。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鈔。
色身三昧。即普現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現一現多。現小現大。隨意自在。
是為大事同法華者。法華神力品。佛出廣長舌相。上至梵世。贊歎法華。證一大事因緣也。今六方諸佛。現此舌相。贊歎淨土。豈小因緣也。
鈔。
諸佛相同。則心同等者。經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今外相既同。內心何不然耶。
又心智願。即法報應三身。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
鈔。
溪聲即是者。東坡詩云。溪聲即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是也。
情與無情融成一舌者。是法界一相。畢竟平等。平等之中。何分生佛。及與萬象。
舌即法界法界即舌者。以趣舉一塵無法不具故。所謂舌為法界。一切法趣舌也。所謂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也。所謂一時頓現非隱顯。一切圓成無勝劣也。說徧覆時。豈不兩橛。
鈔。
令其安隱無諸障難者。觀經疏云。若為佛慈所護。終得離苦。永得安樂。是也。
令其精進無有退墮者。釋論云。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眾生亦爾。佛若不念。善根則壞。是也。
念佛佛念感應自然者。首楞嚴云。十方諸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等。
鈔。
八地菩薩。常為如來護念者。以此菩薩[A16]已入無功用地。住於報行。若如來不護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捨一切利眾生業。故諸佛親現其前說種種法。與此菩薩無量無邊起智門。常為如來之所護念也。
鈔。
普眼法門徧乎法界者。普眼有二。一大智普眼普照法界。二大悲普眼普照眾生。今雖兼二者。意重大悲眾生徧法界。則大悲徧法界。大悲徧法界。則此法門亦徧法界。一說一切說也。
鈔。
純真絕妄四句。謂真如本無妄染。此真誠實也。外教以六識不起虗偽。一味專誠。便為誠實者。非也。以此識因塵而有。離塵則無。全體是妄故。
一視一聽等者。古云。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勿張乖。朱紫誰為號。邱山絕點埃。著衣并喫飯。運水及搬柴。是也。
又視聽言動莫不與俱者。所謂吾人食息起居。無不承他恩力也。亘古亘今常護常念者。所謂真如內熏無有間斷也。行住坐臥不離者箇者。所謂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也。
上約自性出纏說不離。此約自性在纏說不離也。
鈔。
大智無盡有二釋。初一義約豎窮橫徧釋。第二義約三德三智釋。
德智相對者。以一切智。即觀空之智。般若掃蕩諸法故。道種智。乃觀俗之智。解脫乃建立諸法故。一切種智。觀中道之智。法身迥出二邊。絕諸對待故。
鈔。
實大聲宏等。名者實之賓也。佛於僧祇劫海。修無量行。故名稱普徧聞於十方。
鈔。
權智照事者。廣行萬行。廣度眾生。知法知機。觀根授法。熾然分別等。
實智照理者。正念真如。不生分別。言語道斷。直契無為。如智不二等。
事理炳然雙照不昧者。正權智照事時。即實智照理。熾然分別一切法。於第一義而不動。正實智照理時。即權智照事。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荷擔一切佛法者。一切佛法。不出二諦。二智能擔。曰大𦦨肩佛也。
鈔。
南方為離者。易云。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
火內暗而外明者。離麗也。一陰麗於二陽之中。其象為火。體陰而用陽也。
本光。是眾生本來有此光明也。
鈔。
導引眾生。令生勝意者。眾生智淺不知佛境。若不贊揚。勝意不生。故欲引導眾生。令生勝意。必須自贊也。如釋迦世尊。亦自贊云。我是如來應供者。我是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等。亦普召羣機。令生勝意也。觀音師觀音者。楞嚴云。我於過去。遇觀世音如來。彼佛教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
唯我獨尊者。悉達太子初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鈔。
誌公現十一面者。梁武帝。嘗召畫工張僧由。寫誌公像。誌公以指分披面門。作十一面觀音相。或慈或威。或定或慧。僧由竟不能下筆。
鈔。
建立義者。上以大智建立菩提。下以大悲建立眾生故。
鈔。
佛光映蔽一切者。天人之光但蔽日月。聲聞之光兼蔽天人。支佛之光兼蔽聲聞。菩薩之光兼蔽支佛。唯佛光明。映蔽一切之大光也。
鈔。
見思惑者。見者。若云見理時。能斷此惑。即從解得名。若云見祇是假。假者不實為義。即當體受稱。思惑入修道位。重慮緣真。此惑即除。名思惟惑。此從解得名。若云思假及愛惑者。此當體受稱。然見惑從法塵起。能障真理。思惑從五塵起。能牽三界。此皆約欲界多分說。細論不拘。
塵沙惑者。謂眾生見思數多如塵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薩之行。專為化他。若令眾生能斷見思之惑。於菩薩即是斷塵沙惑。亦名別惑者。別在菩薩所斷故也。
無明惑者。謂於一切法無所明了。故曰無明。此惑乃業識種子煩惱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別在大乘菩薩。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故亦名別惑也。在法內名。外法外名。能知能解。名一切智。
能知一切道種差別。分別無謬。名道種智。
佛智中必雙照三智具足。名一切種智。
此三智是果。三觀是因。始終心要云。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中觀者。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然非智不斷。非斷不智。心要先言破惑。後言證智。是非斷不成智也。今鈔先言智證。後言破惑者。是非智不能斷也。
鈔。
八萬四千清淨寶目者。楞嚴云。由我獲得妙妙聞心。故我能現眾多妙容。乃至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毫相如琉璃筒者。如來現相。初生時牽長五尺。苦行時長一丈四尺。成道時長。一丈五尺。中空外明。如琉璃筒。
鈔。
有染之智。不發妙光者。外道邪智。二乘偏智。皆無明為體。不發妙光。佛乃五住究盡。淨極光通達也。
疏。
自性清淨者。以性離惑染。從本以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
鈔。
湛若虗空者。如實空中。離一切法差別之相。無虗妄心念故。曾何涯際者。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徧故。
鈔。
八音者。一二如文。三和適音。四尊慧音。五不女。六不誤。七深遠。八如文。吳其沼乎者。子胥言。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後吳其沼乎。
止遏者。佛證法身。得無盡藏。所有神通妙用。不可止遏也。
上義約體。此義約用。
鈔。
譬如日天子下。日輪普照喻也。喻遇惡不息利益。經中合法云。不以眾生其性弊惡。邪見瞋濁。難可調伏。便即棄捨。不修迴向。不以眾生不知報恩。退菩薩行。不以凡愚共同一處。捨離一切如實善根。不以眾生。數起過惡。難可忍受。而於彼所生疲厭心。釋曰。弊惡合生盲。邪見合乾闥婆城。令人妄謂為實故。瞋濁合修羅手。日為帝釋先鋒。彼瞋故覆障也。不知恩。合閻浮樹崇巖䆳谷。凡愚共同一處。合塵霧煙雲。以雲霧能徧虗空。猶彼凡愚同一處住故。眾生數起過惡。合時節改變。謂頻起過忒。乍善乍惡。如彼晝夜陰陽易度等。
鈔。
梵網千珠者。大梵天宮有網羅幢。紅光互射。彩色交輝。時佛觀諸羅網。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等。
又種種法門互相融徹者。一門涉入無量門。無量門涉入一門也。
上義約徧覆說。此義約交融說。
疏。
自性含攝不可盡者。淨法滿足無有所少。杳莫邊涯。絕諸分量也。
鈔。
萬物之所成終成始者。於時。則為羣陰剝盡。一陽復生。於物則為實理具備。生育之原。於人。則為智而為眾事之幹。
百千法門是般若德。無邊德用是解脫德。同歸方寸總在心源。是總一法身德也。
覓之則無相無形者。以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非無相。非亦有亦無相。非一相。非異相。非俱非相。非一異俱相。遠離一切諸相故。
出之則無窮無盡者。此圓覺性。本有過塵沙之妙用。潛興密應。無有休息。無有窮盡故。
本來具足。不假他求者。妄心外念求之不盡。淨德性滿無假外求也。
眾生心。即凡夫本具性德。如來藏。是果佛圓明之體。而眾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圓常大覺之體。故即名如來藏。
又眾生心者。即是生滅門中不覺義。依一念無明。遂成業識。復從業識。轉起事識。以隨事扳緣。分別六塵。是眾生心相也。又如來藏者。即是生滅門中覺義。謂心體離念。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是即名為如來藏也。而眾生心。即名如來藏者。以不覺心不離本覺故。論云。若離覺性。則無不覺。若離不覺之心。亦無真覺自相可說。又云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是也。
鈔。
出入三界自在無礙者。凡夫入三界。為生死縛。不得自在。二乘出三界。為涅槃縛。不得自在。佛悲智雙行。往來自在故。
師子一吼。百獸畏懼者。永嘉云。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龍寂聽生欣悅。
五種怖者。一不活。二惡名。三死。四惡道。五威德。
四無畏者。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決疑無畏。四說苦盡道無畏。
軌持義者。若理法則能軌生物解。任持自性。如學人從緣一念。得悟自性。即此悟由。乃從性軌生。非外得故。若教行等法。則能軌正身心。持令不失也。
鈔。
餘乘說法。是為雜染者。輪王說戒善。帝釋說出欲。實有善當行。有惡當止。二乘說四諦。十二因緣法。亦實有生死可厭。涅[A17]槃可欣。皆雜無明之染。而不清淨。若佛說一乘之法。則染污清淨。總屬空華。生死涅槃無非夢幻。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所謂純一不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也。
覺非迷類者。凡夫三諦俱迷。二乘不迷真而迷俗。菩薩不迷真俗而迷中。佛乃三諦齊覺。超九界眾生故。佛即眾生者。若依生佛對說。則九界為生。佛乃大覺。今言佛即眾生者。經云眾生無上者佛是。則佛乃無上眾生也。
佛在異類者。對九界云。佛為異類。若十界皆生。則佛為同類也。
五分法身。通大小乘。今云五分。乃大乘轉五陰身心。得五分法身。
一切人天修羅外道二乘之香者。人天有戒善香。修羅有下品十善香。外道亦有邪定邪慧之香。二乘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香。
疏。
斷智二德者。如來果上有智斷恩三德。今略恩德也。
鈔。
止能滅惡。有體無用者。聲聞雖斷煩惱證涅槃。不能從空出假。廣度眾生。但有五分法身之香。而無大用之光。有體無用也。佛則內斷煩惱。具功德之香。外度眾生。出大用之光。體用雙彰也。
以法身本具性德者。雖云萬德嚴身。然此萬德屬修。修無別修。皆從性起修。以有恒沙性德。方有恒沙修德。不然修不從性。乃有作之修。無干性體。云何能嚴法身耶。
佛之四德。翻破凡夫無常計常等四倒。二乘常計無常等四倒。
佛證三德祕藏。不為四相所遷曰常。猶如寶華。不以春生。不以秋瘁。具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曰樂。猶如寶華。珍奇粹美。適悅人心。具八自在我。不待於外曰我。猶如寶華。不假陽和。不資雨露。不為五住所染。二死所累曰淨。猶如寶華。精金美玉。淨無纖塵故。
鈔。
世出世間諸法無量。則義無量者。世間之法。是陰入處界等。世間之義。則積聚涉入等。出世之法。是諦緣六度等。出世之義。則逼迫招感等。
凡夫知近不知遠。但知世間法。不知出世間法故。
二乘知偏不知圓。厭有著空。不知空有無礙故。
初心菩薩。知總不知別。但悟涅槃心。不知差別義故。知實不知權。但知真如界內。不知佛事門頭故。
佛乃五眼圓明。三智圓顯。無不見也。
鈔。
體絕攀緣者。謂般若如大火聚。眾生之心處處能緣。獨不緣於般若之上也。
淨名上方取香飯者。經云。時維摩詰。即入三昧。用神通力。示諸大眾。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恒河沙國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在。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說法。乃至居士。遣化菩薩到彼。請香飯曰。願得世尊所食之餘。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等。
疏。
觀音耳根。此方教體者。文殊選圓通偈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勢至念佛不與圓通者。偈云。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鈔。
耳根不攝念佛。念佛能攝耳根者。若論法門。念佛有事持理持。理持則反佛自佛。即是反聞自聞。是念佛能攝耳根也。而耳根則無事持之法。是耳根不攝念佛也。若論攝生。念佛則普攝利鈍諸根。下自地獄鬼畜悠悠凡夫。上至具聞思修入三摩地者。皆生彼國。是念佛能攝耳根也。而耳根圓通。則下機絕分。是耳根不攝念佛也。
今此耳根如詩禮者。耳根獨被此方之機。不通餘方。如習詩禮。據一邑言非合國故。
今此念佛如周易者。念佛徧逗十方之機。不局一方。如彼周易通合國言非一邑故。
鈔。
以理奪事門者。真如界內不立一塵。有何淨穢。何必願求。欲顯真如之理。故奪淨穢願求之事。非真無淨穢往生之事也。
直指單傳者。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單傳心印。不立文字。
此道無佛無眾生者。此道佛來也殺。魔來也殺。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故。
此道舉心即錯。動念即乖者。古云。莫動著。動著即頭角生。又云。纔擬議時白雲萬里等。
此道心境俱寂者。古云。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又云。出息不涉眾緣。入息不居陰界等。易地則皆然者。六祖處淨土諸師之時。六祖亦贊西方。淨土諸師處六祖時。淨土諸師亦單弘直指矣。
鈔。
靈光獨耀二句。靈光對妄識言。妄識即八識之光。八識各緣自境。故不離中邊也。靈光即真性之光。真性絕乎對待。故迥絕中邊。
真照無私二句。真照對妄照言。妄照即六識之照。六識對境之照。故不離彼此。真照即自體之照。自體本無能所。故曰不分彼此。
迥絕中邊故一佛即多佛。多佛即一佛。一多無有障礙。以一多盡妄識分別。靈光非妄識故。
何分彼此故彌陀主即諸佛伴。諸佛伴即彌陀主。主伴交相成就。以主伴皆妄照安立。真照無妄照故。
無礙。則千差雖隔而非殊。如帝網千珠重重涉入故。交成。則萬法不期而自會。如萬象森羅不離太虗空故。
今者此經當在何處者。六方為能贊。此經為所贊。能贊之佛。不離咫尺毫端。所贊之經。當在何處。咦。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也。
鈔。
答彌陀功德下有二義。前義乃卷多歸一。後義乃展一為多。雖有二義。實一多相即。展卷無礙。以諸佛同一法身故。
疏。
菩薩欲聞而不得聞者。或問云。今博地凡夫。聞者甚多。將超菩薩耶。答。聞經大有差等。凡夫耳雖聞名。心不飡采。或心雖思惟。不踴躍篤行。此但耳聽言詮。心不得旨。如不聞也。今所謂聞者。因詮得旨。悲喜交集。篤信力行。乃心聞也。豈不超凡小耶。
疏。
自性自軌等者。經有軌持義。自性本自軌持。即是真經。更於何處尋經。
佛有覺照義。自性本自瑩照。即是真佛。更於何處覓佛。若離自性別求佛法。大似騎牛覓牛。拋家浪走也。
鈔。
是真般若者。終日轉經。不知經轉。以非真經也。今無說無聞。方是真般若。所謂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也。
是名如來者。外求有相佛。與我不相干。以非真佛也。今無名無相。方是真如來。所謂真佛屋裏坐。時人自不識也。
既知真般若。則處處彌陀說法。故歷歷分明。
既識真如來。則時時諸佛現前。故轟轟在耳。
歷歷分明。則阿難所未聞經。無不聞之。說信[A18]已成兩橛。何況有疑。
轟轟在耳。則夜神所事諸佛。一一承事。說不空早[A19]已相乖。況有空過。
鈔。
究竟極果者。道窮妙覺。位極於茶。證一切種智。圓觀第一義諦。對等覺而言名之無上。以等覺菩薩猶有微細無明未斷。名有上士故。
正觀真諦者。二乘修一切智。正觀真諦。對外道邪見而言。名之曰正。以九十六種外道。各執異計。皆邪見故。
等觀俗諦者。菩薩修道種智。等觀俗諦。對二乘偏觀而言。名之曰等。以二乘棄有觀空。墮偏見故。
正覺兼正等二義者。以二乘對外道名正。若對菩薩棄有觀空。亦名邪故。
良以下出上所以。
佛與眾生本來無二者。謂本覺之體。因心果證。無二無別也。
無明所覆遂成迷妄者。謂不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遂成三細六粗也。
是則邪覺。不名為正者。謂凡夫雖具有靈覺。而全皆是妄。非為正故。
聲聞辟支止破見思者。聲聞觀四諦。辟支觀十二因緣。雖行門不同。而所斷者。同是三界見思。緣覺但侵習氣。居聲聞上耳。
雖得菩提其道未中。不名為等者。菩提謂一切智。但能從假入空。不能從空入假。故其道未中。但悟偏真理。故是偏覺。未修平等觀故不名為等。
一切菩薩[A20]已盡塵沙。未盡無明者。別教自十迴向。十地至等妙二覺。圓教自第十信至等覺。是一切菩薩。別十向[A21]已盡塵沙。未斷無明。初地始斷一品無明。乃至妙覺斷十二品無明。故未盡。圓十信[A22]已盡塵沙。未斷無明。初住始斷一品無明。乃至等覺斷四十一品無明。故亦未盡。
雖得正等菩提。佛地猶遠。不名無上者。菩提。謂道種智分證一切種智。以能雙遮雙照。心心趣入薩婆若海。故得正等菩提。華嚴說十地菩薩。充滿微塵國土。於那由他劫修菩薩行。所生智慧比一如來智慧。百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故云佛地猶遠。無論諸位菩薩。即至等覺。尚更有過者。名有上士。故不名無上。
惟佛一人妄盡覺滿者。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遠離微細念故。名為妄盡。究盡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名為覺滿。
如望夜月。更無有覺過於此者。觀經疏云。無上士者。名無所斷。無上士者更無過者。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眾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是也。
鈔。
靈靈獨照下。妄照有照。故有所不照。真照無照。故無所不照。妄知有知。故有所不知。真知無知。故無所不知。此知此照。無明地無所減。般若地無所增。悟時無得。迷時無失。
菩提即我下。菩提者真覺也。我者妄宰也。若迷時有減有失。悟時有增有得。則真覺非妄宰。妄宰非真覺。今既迷時無減無失。則妄宰全是真覺。悟時無增無得。則真覺全是妄宰。若真覺妄宰是二。則以我之妄宰。退彼之真覺。今既一矣。求其進相了不可得。云何有退耶。
鈔。
累言不置者。如信無垢濁心清淨。信能悉施心無吝。信能歡喜入佛法。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等。
於實德能深忍樂欲者。謂於實則深忍。於德則深樂。於能則深欲也。八識規矩云。深忍者。於諸法實事實理。深信冥契。忍可於心。不為虗妄事理之所轉故。深樂者。於三寶清淨法身般若解脫。真淨德中。深信好樂。不為妄染邪德之所惑故。深欲者。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善報。能成道果。起希望心。求必得故。於中忍可是信因。樂欲是信果。知之必好之也。
心淨為性者。以心勝故。唯言於心兼心所也。謂此因果信。不獨自體清淨。復能清淨一切心及心所。如極香物。不獨自香。復能熏香一切餘物。如水清珠。不獨自清。復能澄清一切濁水。其力最勝。故云。信為道源功德母。流從此出。而善從此生也。信能必到如來地。餘或難必而信可決也。
何言心淨下四句。是正釋心淨為性。
又諸染法下九句。是反明心淨為性也。
諸染法。即貪等六煩惱。無慚等二十隨也。
各自有相者。如貪心所。即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無慚。即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於慚。生長惡行為業等也。
唯有不信者。不信即不信心所。謂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體。能障淨信。惰依為用。
自相渾濁復能渾濁餘心心所等者。以不信不但自體染穢。復能穢濁一切心心所法。如極臭物。復能熏諸一切。是也。是故不信之力。勝諸染心。
信正翻彼者。今信心所。正翻彼不信心所。不信既自穢穢他。則信自自淨淨他。故淨為相也。
主乎心淨者。維摩云。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鈔。
全以果覺為自信心者。以彼果佛為我因心。若離覺體。別言信者。是名邪信。非大乘圓頓之正信也。眾生心中念念常有佛成正覺者。經云。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不離此心。成正覺故。
疏。
自性非去來今。是[A23]已生今生當生義者。若言過去[A24]已生。現在今生。未來當生。此則三際遷流。四相流轉。非生淨土。乃生娑婆也。唯自性不落三際。乃[A25]已生今生當生義也。
鈔。
萬年一念者。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故。萬年為古。一念為今。萬年一念。何古而非今。
一念萬年者。一念普觀無量劫也。一念為今。萬年為古。一念萬年。何今而非古。
何古非今。以今奪古也。何今非古。以古奪今也。互奪兩亡。則古今空矣。坐斷三際。當處西方。誰非往生者。此出三際時也。
過去下。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元無。妄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則誰是往生者。此空三際心也。又誰是往生者。生而無生也。誰非往生者。無生而生也。生而無生。無生而生。是名[A26]已生今生當生。
鈔。
火車相現者。觀經下品文云。或有眾生。偷僧祇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惡人。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尋得往生等。
劫石可磨者。有石方圓大一由旬。以諸天六銖衣。過五百年乃拂一次。磨此石盡。名為一劫。
鈔。
真實不虗之如為信者。信有真實義。以若無有信。萬事皆虗誑故。出生無盡之智為願者。願有出生義。以萬德萬行。皆從樂欲故。
鈔。
一身即法身。一智慧即般若。力無畏即解脫。
鈔。
恩踰慈母二句。慈母之恩。慈及一生。他生未必能慈。旻天之仁。仁止一界。他界未必能仁。佛之慈仁。無處無時而不慈仁。故云踰也。粉骨碎身二句。古云。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牀座徧三千。若不傳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
鈔。
善權方便。曲就機宜。度生之才也。至德洪恩。普霑萬類。度生之德也。有才無德。失度生之本。不能度生。有德無才。失度生之用。亦不能度生。才德兼備。體用同施。乃能度生也。
澄然不動。頓息萬緣。心行處滅也。漠爾忘言。永離戲論。言語道斷也。有一未忘。則狂心未歇。命根未斷。不能證理。思議雙亡。乃能證理也。
以悲即智下。以大悲故。往來三界。出沒四生。終日度生。以大智故。一切眾生即寂滅相。無生可度。
以智即悲下。以大智故。了法皆空。不起一念。不居生死。以大悲故。不住空寂。常度眾生。不證涅槃。
偏舉二字者。以悲即智。能仁即兼寂默。以智即悲。寂默即兼能仁。
乃至一言者。能即兼仁。用即體故。仁即兼能。體即用故。寂即兼默。心行處滅。自然語言道斷。默即兼寂。言語道斷。乃曰心行處滅故。
鈔。
獨證自誓三昧者。證者忍也。自誓三昧。即如來因地四弘誓願。願成佛道。願度眾生。願斷煩惱。願修法門。今[A27]已成佛。斷無明成佛道。轉法輪度眾生。故為獨證。此從如來得名。依出世之主得名也。
劫初梵王名忍者。空劫以前。此界未有人民。自梵王降生始有人類。劫初梵王名忍。遂名忍界。此從梵王得名。依世間之主得名也。
楞嚴譬之清水等者。經云。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當有無五濁之善世者。以人壽二萬歲前。邪見不起。煩惱輕微。四趣空虗。壽命久遠。時分清淨之善世也。
鈔。
執我我所者。內執為我。外執我所。或五陰中。執一陰為我。餘陰為我所。
執斷執常者。或執諸法是無。而起斷滅之見。或執諸法是有。而起常住之見。中道即第八識。以八識恒轉如瀑流故。恒則不斷。轉則不常。今執斷常是失中道。非因計因者。非涅槃因。計以為因。或拔髮熏鼻臥棘投灰。或持牛狗等戒。種種無益苦行。
執麤為勝者。唯執[A28]己見為是。餘皆是非。縱遇佛來。亦不信受。如擔麻為寶。棄金不顧等。擔麻棄金者。昔有二人入山。各擔一擔麻。偶於中路見無數布帛。一智者云。吾棄麻擔布。一愚者云。吾擔來路多。即是擔麻。往前不遠。又見無數白銀。智者棄布擔銀。愚者依舊擔麻。前往又見無數黃金。智者棄銀擔金。愚者依舊只是擔麻。自負所見。不肯從人者。大率如是。
撥無因果。墮豁達空者。不信造善為樂。造惡為苦。而言善惡苦樂一切皆空。不知無我無作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墮豁達空。起斷滅見故。
色等五陰各具四句。三世迭之。則成六十者。如色陰者。謂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或即色是我。離色是我。色既如是。四陰亦然。五四共成二十句。三世迭之。成六十句。
鈔。
較前稍為重滯者。以此五使。與境相對。方得生起。不同五利纔觸即生。幾微迅疾故。
分之為九十八者。見惑有八十八。以前十使。歷三界四諦下增減不同。成八十八。謂欲界苦十使具足。集滅各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道諦八使除身見邊見。四諦下。合為三十二。上二界四諦下。餘皆如欲界。只於每諦下除瞋使故。一界各有二十八。二界合為五十六。并前三十二。合為八十八。更加思惑十使。謂欲界貪瞋癡慢。上二界貪癡慢。共為九十八也。
細推則八萬四千者。以十使互具成一百。歷十法界成一千。身口七支為七千。三世共成二萬一。四心各具二萬一。共成八萬四千數。以八萬四千律儀對治之。則成八萬四千法門。
三災感召者。一小三災。初飢饉。人壽減至三十歲時。天不降雨。由大旱故。草菜不生。思欲見水尚不可得。何況飲食。以是因緣。世間人民飢饉死者。其數無量。
二疾疫。人壽減至二十歲時。有大疾疫。種種諸病。一切皆起。以是因緣。世間人民疾疫死者。其數無量。
三刀兵。人壽減至十歲時。諸人各起鬬爭。手執草木即成刀鎗。互相殘害。以是因緣。世間人民刀兵死者。其數無量。
二大三災者。一火災。謂於劫壞時。有七日出現。大地須彌漸漸崩壞。四大海水漸漸消盡。大千世界。及初禪天。皆悉洞然無有遺餘。是名火災。
二水災。謂初禪以下。七番火災。壞於世界之後。世界復成。又於壞劫之時。漸降大雨。滴如車軸。更兼地下水輪。涌沸上騰。大千世界乃至二禪天。水皆彌滿。一切壞滅。如水消鹽。是名水災。
三風災。謂二禪以下。七番水災以後。世界復成。又於壞劫之時。從下風輪有猛風起。兼以眾生業力盡故。處處生風。大千世界乃至三禪天。悉皆飄擊。蕩盡無餘。是名風災。
又復當知。火燒初禪。有五十六番。水渰二禪有七番。風刮三禪有一番。合之共六十四番也。
皆以類從者。瞋感火災。貪感水災。癡感風災。
鈔。
橫計主宰為見我者。橫計謂橫生計度。主宰即我執也。此即分別我執。唯識云。分別我執。是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是也。見我如計即色是我。離色是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等。此從邪師訓誨。而成分別我也。
俱生主宰為慢我者。俱生對分別而言。與生俱生。非強思計度起故。主宰者。我執也。此即俱生我執。唯識云。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虗妄熏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二有間斷。在第六識。是也。慢我有七。一我慢。二慢。三過慢。四慢過慢。五增上慢。六卑劣慢。七邪慢。此七種皆依我相而生。皆為慢我。此則不用教誨。生來即有。俱生我也。
鈔。
第八識。即黎耶本識。種是種子。謂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者。釋云。親生自果者。從自種子親生現行果故。功能差別者。顯此種子非一種故。
然此種子。與第八識。及所生果。不一不異。體是本識。果是現行。識體望種為用。現果望種為因。故此三法。理應不一不異也。宗鏡云。本識是體。種子是用。種子是因。所生是果。此三理應不一不異。
依業所引者。謂隨宿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也。
外色即息煖。屬第八親相分。內心即第八現行識。屬第八見分。由種子業力。此三相持不散。名命根不斷。一不相持。或煖氣離身。或出入息斷。或見分離體。名命根斷也。
疏。
此之五濁。且據果言者。謂上文所解五濁。且一往就果邊說。非若楞嚴所說。通乎因果也。
或配三細者。是諸師以三細六粗釋五濁也。或配五陰。是孤山。約五陰妄想為五濁也。
義亦不異者。謂法相雖不同。而義理則無別也。
鈔。
三細等者。起信論云。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依不覺故。生三種相。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
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
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
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
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
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
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
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報。不自在故。
以劫濁配業相者。劫者時也。心性本淨。由無明初動時即渾濁。故曰劫濁。今業相亦然。無明初起成業相故。
次以見濁配轉現者。見者能見所見也。前業相能所未分。次成轉現。雖無分別。能所宛然。心境具足。故以見濁配轉現。
次以煩惱配智相。相續相。執取。計名者。煩惱不出我法二執。我法復分俱生分別。今智為俱生法。相續為分別法。執取為俱生我。名字為分別我。四相皆屬煩惱道故。
次以眾生配起業相者。眾生者。眾法相生。亦處處受生。故曰眾生。以由造善惡不動等業。方感眾法。處處受生故。
次以命濁配業繫苦者。命濁即八識命根。為一期眾生之總報主。為業所繫。住時決定不得解脫故。
以劫濁配色陰者。楞嚴云。汝見虗空。徧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此即是以劫濁配色陰也。以相織妄成。是空與見相織。而妄成色陰。此即名為劫濁。豈不是以劫濁配色陰。
葢四大根塵同名色陰。而空見不分之時。根塵渾亂。非劫濁而何。
分空分見。本無邊畔。故云空見不分。以無體之空。織無覺之見。以無覺之見。織無體之空。乃妄見空而兩無其實。此湛圓明心。為頑空所渾。而成劫濁。是性為渾濁。
次以見濁配受陰者。楞嚴云。汝身現摶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此即是以見濁配受陰也。以相織妄成。是六根與四大相織。而妄成受陰。以其見境領納。渾濁真性。即名見濁。豈不是以見濁配受陰。
次以煩惱濁配想陰者。經云。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此即是以煩惱濁配想陰也。以相織妄成。是知見與六塵相織。而妄成想陰。既取著所領。則擾亂甚前。既渾真性。即名煩惱濁。豈不是以煩惱配想陰。
次以眾生濁配行陰者。經云。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此即是以眾生濁配行陰也。以相織妄成。是知見與業運相織。而妄成行陰。而去留假合。渾濁真性。即名眾生濁。豈不是以眾生濁配行陰次以命濁配識陰者。經云。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準。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此即是以命濁配識陰也。以相織妄成。是一同一異。如經緯密織。而成識陰。而識住命存。識去命謝。渾濁真性。即名命濁。豈不是以命濁配識陰。
為說稍殊。而義則大同者。離九相無五陰。離五陰無九相。名殊而體一也。
疏。
濁惡不善者。濁者五濁。不善即十不善。五苦謂五道非樂故。
鈔。
五道之苦者。地獄燒煑苦。餓鬼飢虗苦。畜生屠割苦。人間八種苦。天上五衰苦。此初以五道非樂。釋五苦也。
或五痛五燒五惡等者。五惡謂殺生。偷盜。邪婬。妄語。飲酒。五痛即五惡之現在華報。五燒即五惡之三塗果報。此次以五罪招報。釋五苦也。
身屬四生者。卵因想生。胎因情有。溼以合感。化以離應。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沈。
疏。
始覺冥乎本覺等者。諸佛久成。是本覺義。釋迦今成。是始覺義。始覺在纏曰本。本覺出纏曰始。始本不二。是佛佛互讚義。
釋迦乃大悲利生是照義。牟尼乃大智冥理是寂義。寂照同時。是能仁寂默義。
五濁是染義。菩提是不染義。隨緣不染。不染隨緣。是五濁菩提義。
鈔。
因該果海等者。因該果海。始即本也。果徹因源。本即始也。用不離體。能仁即寂默。體不離用。寂默即能仁。
故知下。既云始本二覺。為此佛彼佛。寂照自心。為釋迦牟尼。不獨此佛是寂照自心。此佛彼佛同歸寂照自心。始覺本覺。即寂照之體故。既云不染而染。是菩提五濁義。染而不染。是五濁菩提義。則煩惱菩提不出悟迷一念。既此佛彼佛同歸自心。煩惱菩提不離一念。則本師即我。我即菩提。既我即菩提。則得菩提。孰為能得。孰為所得耶。
鈔。
十種難信。大約不出狂愚二病。前八係愚者高推聖境故不信。第九係狂者蔑視西方故不信。第十雙兼二者。以愚者聞理之無。故疑不信。狂者聞事之有。故疑不信。
鈔。
欲令眾生。皆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者。是文殊告彌勒之辭。謂四十年前所說。乘是三乘。性有五性。人皆易信。若說三乘是一乘。五性是一性。人所難信。尋常但說唯佛一人獨得正覺。今曰小乘羅漢皆當作佛。人所難信。尋常但說修行三祇方始成佛。今曰即心是佛。人所難信。今欲說此難信之法。欲令眾生得知即心即佛。無二無三之旨。故現斯瑞耳。
此經難聞。信受亦難。是法師品。佛告藥王之辭。葢以行菩薩道者。得見聞讀誦是經。乃能善行菩薩之道。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A29]已信解受持者。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聞說此經。心即狂亂狐疑不信者。此經非大乘根器。不能持誦。所感功德。非常人可聞。聞必狐疑不信。葢此經之義趣。與其果報不可思議故也。
以不驚不怖不畏為希有者。大乘之法。本自難信難解。非大乘根器。卒聞是法。未免驚愕疑怕畏懼。能聞是法。而不畏懼者。實為希有。
鈔。
不可以有心求等者。自性非有。有心則墮增益執。自性非無。無心則墮損減執。自性離言說相。語言則墮妄想。自性離心緣相。寂默則墮無記。
靈山上德。終成敗北者。靈山會上五千退席。及華嚴會上不見舍那之輩。敗北者。軍戰敗曰北。
漢地金剛。始欲滅南者。德山號周金剛。不信南宗單傳直指之說。作青龍鈔。徑往南方。欲滅南宗。路逢婆子賣點心。婆子問云。所擔者何物。答曰。金剛經青龍鈔。曰。金剛經云。三心不可得。尊者欲點何心。山無對至龍潭往復叩擊。恍然大悟。乃曰窮諸𢆯辯。若一毫置於太虗。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乃焚青龍鈔云。
鈔。
謂盡說餘經。手擲須彌。足動大千等者。是多寶品。如來普告大眾之辭。盡說餘經如恒河沙。固是難事。然皆稱機之談。人亦易信。不足為難。若以手掌接須彌而擲方外。又以足指動大千而擲他國。雖皆難事。然有神通道力者。即能為之。猶未為難。唯於惡世宣說此經。最為難事。人不信故。生怨嫉故。招罵詈故。加杖木故。若無大願。生退屈故。
今經難說亦復如是者。眾生我慢心高。無明堅厚。不肯信受。多生怨嫉。亦猶是也。
剛強難伏者。法華云。是娑婆國中人多弊惡。懷增上慢。功德淺薄。瞋濁諂曲。心不實故。淨名云。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而調伏之。言是地獄。是餓鬼。是畜生。乃至云。譬如象馬。𢤱悷不調。加諸楚毒。然後調伏。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疏。
心境雙融。是行此二難義者。得道乃徹悟內心。說法乃化他外境故。心者得道義。境者說法義。今性中心境雙融。是二難並運義。
鈔。
心逐等者。心逐境生。則心無自性。心體本寂也。得道乃徹悟內心。今心體本寂。則無所得者。名得菩提。境隨心現。則境無自性。境體自空也。說法乃化他外境。今境體自空。則無法可說者。是名說法。內心外境。互奪兩亡。自覺覺他。二覺俱泯矣。
鈔。
菩薩真俗雙融。隨類應機者。凡夫著俗不通真。二乘耽真不涉俗。如徐六擔板。各執一邊。菩薩則真俗雙融。不滯生死。不住涅槃故。或現二乘同真。或現六凡同俗。隨類應機。不獨比丘中攝也。
修羅詳有四種者。一從卵生。鬼趣所攝。二從胎生。人趣所攝。三因變化有。天趣所攝。四因溼氣有。畜生趣攝。
疏。
究竟圓滿。是說經[A30]已者。若言如來將罷法座。為說經[A31]已。此文字教經。非自性真經也。自性真經。則首尾圓照。無欠無餘。未召當機說法[A32]已竟。
周徧含容一切世間義者。若云天龍八部為一切世間。此有情世間。非正覺世間也。正覺世間。凡聖該羅。千足萬足。未擊犍槌人天畢集。
鈔。
妙首白槌者。世尊一日升座。文殊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天童頌云。一段真風見也麼。綿綿化母理機梭。織成古錦含春象。無奈東君漏洩何。
雙林撫尺者。梁武帝。請傅大士講金剛經。大士上座撫尺一下。便即下座。帝愕然。誌公問云。陛下還會否。帝曰不會。誌公云大士講經竟。
鈔。
念諸佛念諸法者。諸佛謂究竟理。即所謂平等法身徧一切處也。諸法謂究竟智。即所謂圓滿祕密藏。無量妙法門也。初地證徧滿法身。與妙覺法流水接。故能念諸佛法。生大歡喜也。
轉離一切境界故生歡喜者。初地菩薩證三無性。永離人執。不著外境。法執分別亦不現行。故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
親近一切佛故生歡喜者。初地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故云近一切佛。又此地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故云親近一切佛。
初行亦名歡喜者。此位菩薩多行施度。內外一切悉皆惠施。見來乞者心大歡喜。我得善利。彼受施者。亦復歡喜故。
初住亦云獲無邊歡喜者。以初住菩薩。信知一切法。從本以來自涅槃故。又此位能八相成道。自覺覺他。故獲無邊歡喜。
隨其分量得法喜者。初心下凡。不能入理治惑。及與生善。聞世界悉檀。亦得歡喜益也。
鈔。
發無上正覺心。是圓初信也。得法眼淨。是圓初住。外遠見塵。內離垢染。則法眼圓明絕諸瑕翳矣。阿那含者藏第三果。約圓是第六信。漏盡意解是藏第四果。約圓是第七信。
得不退轉者。不退有三。破見思名位不退。破塵沙名行不退。破無明名念不退。今四十億菩薩所得。亦合隨其分量也。
六種震動者。動起涌震吼擊也。三種是形。三種是聲。於形聲中各舉其一。故言震動也。搖播不安之謂動。自下升高之謂起。忽然騰舉之謂涌。隱隱出聲之謂震。雄聲猛烈之謂吼。砰礚發響之謂擊。共有十八相。一方動謂之動。四方齊動名徧動。八方齊動曰普徧動。餘五亦然。又直動為動。四天下動為徧動。大千界動為等徧動。下五亦然。
不退忍。即柔順忍也。位在圓十信。此約淨土三法忍說。若約教道說。通教三法忍。此不退忍。亦即是柔順忍。以此忍屬性地。性地方得不退故。別教五忍。則此不退忍。即是信忍。以信忍屬十住。十住[A33]已得不退故。圓教四忍。此不退忍。亦即是順忍。而圓七信正屬不退故。
未曾發意。今始初發。亦即是圓初信。或是圓初住。以下文有次第成佛。同名妙音故。
得授記法忍。是圓初住。得無生法忍光明故。或是八地。是名真得無生法忍故。
疏。
囑累者。謂將此法門。囑於汝。累汝宣傳也。古德云。你若不是此等人。自然不來仰及你之意。又囑者。是如來金口付囑。令彼流通。累者。今菩薩懸係於心。永無忘失也。
鈔。
為他開示當令書寫執持者。法華開五種法師。一受持。信力曰受。念力曰持。即今執持是也。二讀。三誦。對文曰讀。不忘曰誦。此二亦攝在今執持中。四解說。宣傳曰解說。即今為他開示是也。五書寫。即今書寫是也。
鈔。
以總持持餘尊法。為教理流轉之因者。此同易卦之乾元義也。葢世間出世間。初無二理。世間法。則始自乾元資始。貞德收藏。為將來發育之機。出世間法。則始自華嚴初談。終至彌陀後滅。為後劫流傳之本。非乾貞則世間之生機盡滅。非彌陀則出世之慧命皆殘。則此經此理。為諸佛相傳慧命。為眾生出世之本源。其關係豈小因緣耶。
疏。
自性無惱。是歡喜信受者。若云聞法而喜。領法而受。是為外隨境界所遷。非真歡喜信受也。自性具有過恒沙等煩惱之義。是真歡喜信受也。
自性無住。是作禮而去義者。若云翹勤而禮。退席而去。是為妄緣風力而轉。非真作禮而去也。自性無住了無根本。是作禮而去也。
鈔。
煩惱本寂者。上云無惱是喜義。尚有喜在。喜非樂土也。今則煩惱本寂。歡喜亦空。則苦土誰非樂土。上云無住是去義。尚有去在。去非往生也。今則來實無來。去亦何去。則往生畢竟無生。以有生生彼土者。是生彼土。非生自心也。以無生生彼土者。非生彼土。實生自心也。然後無問自說。世尊免付空談。此上不負弘法之主。獨任當機身子不孤重託。此下不負受囑之人。雖然理非事外。性即相邊。若其外極樂九蓮之土。別說唯心。捨彌陀萬德之名。別求自性。是當渡問津。對燈覓火矣。故曰不識彼關津。隔江猶問涉。早知燈是火。飯熟[A34]已多時。
鈔。
仙陀婆者。是梵語。有鹽水馬器四名。惟有智臣乃能辨識。如王食時。呼仙陀婆。則知要鹽。如王洗盥。呼仙陀婆。則知要水。如王作眾務時。呼仙陀婆。則知要器。如王出游。索仙陀婆。則知要馬。
餘可例知者。一心不亂。斷無明見自性。大明呪也。往生彼國究竟成佛。無上呪也。證無生忍。回入娑婆。普度眾生。無等等呪也。
疏。
自性空。即空如來藏。所謂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無不空也。自性有。即不空如來藏。所謂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無不假也。自性不有不空。即空不空如來藏。所謂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無不中也。
鈔。
覓心了不可得者。二祖參初祖。時當隆冬。積雪至膝。堅立不動。初祖問欲求何事。二祖曰。乞師為我安心。初祖曰。將心來為汝安。二祖云。覓心了不可得。葢[A35]已得心空。[A36]已到覺心初起。心無初相地位也。
即心無所不具者。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徧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法身如來之藏也。
當總持而不立纖塵者。妙有即是真空也。故有是即空之有。無根本而出身萬法者。真空即是妙有也。故空是即有之空。即有則不空。是如實不空也。即空則不有。是如實空也。而如實不空。與如實空。不離一真如心。而一真如心。正是寂光淨土。故曰唯是一心。是名淨土。
彌陀經疏鈔演義卷四(終)
No. 427-A 重刻阿彌陀經疏鈔演義原序
嘗聞。至道無言。原不假於文字。妙義淵深。必有俟於注疏。是以大善知識。慈悲心切。每於經典。出妙手慧眼。句疏字解。欲使參證者直明向上一著。而彌陀尊經。乃蓮池大士疏注於前。古德大師演義於後。其宣明妙義。更為親切。但舊板無存。刊板難得。京師為首善之邦。大剎雲集。向上者往往有失指南之歎。(誠)目覩情狀。不忍經義侵晦。搆求原本。重付剞劂。流行海內。俾同志之人由此鑽研精進解向。大道至妙。悟真源後。並無假於語言文字。庶不負疏鈔演義之大慈悲心。以報佛恩於萬一。而凡我同志。尤期於亡經失注之處隨在補救。斯即十萬八千恒河沙數之功德矣。是為序。
時乾隆十七年歲次壬申二月之吉
慈因後學沙門惟誠重刻
校注
[0784001] 問疑聞【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2 冊 No. 427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5-3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