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420-A 佛說阿彌陀經義疏聞持記并序
欲懷歸計必假問津雖群籍以敷宣獨此文之簡易開字名號總萬德以無遺七日聞持專一心而不亂是多功德非少善根諸佛所以贊揚出廣長舌眾生於焉超往證清淨身十念成功尚居不退五濁難信云何自欺前後飜傳童壽深符於佛意古今解釋靈芝妙恊於綱宗幸二記以成章嘗三歎而掩卷匪輕往哲俯念來蒙再揚金玉之微言故為爬㧧於雜說靡慚狂斐庶効流通咸使順違皆結緣種云爾。
[1]佛說阿彌陀經義疏聞持記卷上
[科01]佛說阿彌陀經義疏并序
[科02]西湖靈芝崇福寺釋元照述
【記】撰號中湖在郡城之西故曰西湖靈芝即錢氏園苑甞產紫芝捨為佛祠仍存美號崇福寺即疏主傳道終焉之處釋乃出家之姓氏述者真諦云佛說曰撰菩薩造論直申佛經曰述此亦一[2]住述即撰也鄭康成云述謂訓其義也。
[科03]一乘極唱終皈咸指於樂邦。
【記】序文初科總歎中上二句歎教一乘者乘以運載為義究竟不二名一即佛乘也法華云唯一佛乘無二無三了義之談故曰極唱更無他趣故曰終皈群經徧贊故曰咸指對此苦域故曰樂邦經云彼佛國土無有眾苦俱受諸樂故名極樂天台亦云樂邦之與苦域極唱之言通該一化別指二經法華藥王品云如來滅後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云云)華嚴行願品云臨命終時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云云)故慈雲云法華妙部如來親記往生華嚴極談普賢躬陳迴向疏主甞云普賢十大行願終皈淨土是知淨土教觀圓頓上乘畢竟所皈之處也。
[科04]萬行圓修最勝獨推於果號。
【記】下二句歎行普賢大行如塵如沙且舉大數故言萬也彌陀因中歷微塵劫上求下化修菩提道至於果上攬此功熏以立嘉號是故釋迦於此經中專示持名方法故曰獨推秪此一行具一切行故曰圓修涅槃經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行願經云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疏滿行對斥餘行皆是偏劣故云最勝所以特舉極唱指樂邦者以顯樂邦非權乘也獨推果號為圓修者以顯持名非麤行也。
[科05]良以從因建願秉志躬行。
【記】究名初科中初總明願行願行猶目足也人有目足所往必至事有願行所求必遂初句明異願指法藏時故曰從因大本云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正覺次句明實行秉專也躬親也即大本云建此願[A1]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等。
[科06]歷塵點劫懷濟眾之仁。
【記】歷下六句備陳行相初句約竪以論其時歷塵點劫如法華經(云云)從於過去直至今日經爾計時常懷博濟仁愛之心驗非朝夕也論語云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科07]無芥子地非捨身之處。
【記】次句約橫以論其處徧於大地捐捨身命饒益有情驗無空缺也百緣經云阿難問佛世尊於三千大千世界無一粒芥子處非是世尊捨身命地云何有寺院云何有村營城郭耶世尊答言見為寺院是吾正舍身命地村營城郭是吾遙舍身命地。
[科08]悲智六度攝化以無遺內外兩財隨求而必應。
【記】悲下四句覆釋上二句也意謂橫竪時處為修何行故以六度兩財而釋出之六度中前五屬悲後一屬智若無悲愍於財慳惜豈能濟眾若無智慧於身執著豈能棄舍內財謂身肉手足頭目髓腦所愛妻子等釋上舍身也外財謂金銀珍寶田園屋宅國城王位等釋上濟眾也菩薩攝化眾生無出六度萬行如母哺子故曰無遺如谷答響故曰必應。
[科01]機興緣熟行滿功成。
【記】機下四句正明感果上一句躡前修因由利他故機興緣熟由自利故行滿功成。
[科02]一時圓證於三身萬德總彰於四字。
【記】三身者法報應也法身本有若無修德終不能顯全性起修由修照性修性相即非前非後故曰一時舉一即三全三即一三一互融不並不別故曰圓證萬德即前萬行在因曰行在果曰德萬德雖多四字攝盡故曰總彰。
[科03]是以知識廣讚感獄火化為涼風善友教稱見金蓮狀同杲日。
【記】次科證實中上四句明感相上科雖歎四字功深未見其實故引觀經為證上二句經云命欲終時見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為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等此人聞[A2]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下二句經云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1]文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名以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所以一聞知識勸讚即感獄火化涼風者蓋由獄火涼風並由性具俱非外物歷劫沉迷則涼風無非獄火一念開悟則獄火全是涼風心生法生心滅法滅心法靈妙可思議哉。
[科04]八十億劫之重罪廓爾煙消十萬億剎之遐方倐如羽化。
【記】下四句明得生八十億劫或云無量劫等皆隨功行淺深為言也滅業破障罪福性空喻若煙消無朕跡也祖師云一稱靈號厚障煙消十萬億剎不離自心舉念即登猶如羽化倐如羽化言速疾也華山記云山上有池生千葉蓮華服之者羽化大清借用其語爾。
[科05]嗟乎識昏障厚信寡疑多貶淨業為權乘嗤誦持為麤行。
【記】斥世迷執中初四句敘迷嗟乎傷歎之語也識謂八識障即三障識體元明由障重故全體昏暗觸事狂愚信力不堅疑根難拔遂於淨業反生輕誚慈雲云疑為信障世間小善尚不能成況菩提大道乎貶權乘者不知樂邦一乘咸指故嗤麤行者不知果號萬行獨推故貶斥嗤笑也慈雲云或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以其言反經人惑常典等。
[科06]豈非躭湎朽宅自甘永劫之沈迷。
【記】豈下四句彰失上二句執著情深躭湎猶沉溺也朽宅通指三界見法華經不由他得故曰自甘無有出期故曰永劫。
[科07]悖戾慈親深痛一生之虗喪。
【記】下二句違背過重悖戾猶孤負也慈親即召彼佛見勢至章疏主悲愍心切故曰深痛徒生徒死故曰虗喪此科文意不出三障初二句惑障也次二句業障也後四句報障也。
[科08]須信非憑他力截業惑以無期不遇此門脫生死而無路。
【記】勉信受中由前迷執不信淨方故茲勸勉語皆反顯須信言決定也他力者十疑論云自力者此土修道卒未得生淨土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極大辛苦他力者若信彌陀願力攝取念佛眾生專修念佛三昧機感相應即得往生如人水路藉船力故須臾即至千里等此門即淨土一法如世間門戶由戶出入翻前三障對之可見。
[科09]聞持頗眾正恊於時緣。
【記】申懷撰述中初正申懷上二句明經文契機經云聞是經受持者故曰聞持好樂非一故曰頗眾。
[科10]著述雖多鮮窮於要旨。
【記】下二句明諸師失宗慈恩孤山淨覺三本行世故曰雖多不窮經旨故曰鮮窮。
[科01]盡毫端而申釋敢斆前修。
【記】盡下次明撰述上二句敘作疏毫端命其翰墨指聞見也文選云窮六義於懷抱究八體於毫端取法故曰敢斆斆學也。
[科02]舒舌相以讚揚誓同諸佛。
【記】下二句明駕說舒舌讚揚者意在因疏通經展轉流布同下六方諸佛出廣長舌徧覆大千稱讚釋迦說難信法也。
[科03]太虗可際鄙志奚窮敬勉同舟深崇此道矣。
【記】太下標志願楞嚴云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敬勉猶奉勸也同舟召其同道業疏云同舟各審知之記云舟喻聖法可以濟度易云同舟相濟則胡越何患乎異心此道指今經念佛三昧也。
[科04]將釋此經先以義門括其綱要始可人文釋其義趣。
【記】總示中初句總標先下分章初二句明演義即四門也次二句明釋文即三分義家之門故曰義門經中所蘊大義不出教理行果自非積學洞微窮幽盡理何由通曉疏主預於釋文之前開列四門搜括經旨坦然明白庶使學者從門而入窺其美富然後臨文科釋不失大猷綱即網上橫繩喻今義門提綱則綱目皆整得門則義理無虧也。
[科05]初中大覺世尊一代名教大小雖殊不出教理行果因教顯理依理起行由行克果四法收之鮮無不盡。
【記】義門總示中初二字標章大覺世尊指能說人也下二句示所說教也不下諸句括所詮相也四法相由在文自顯問今疏四法釋經未審據何文義答文非一典義散群編括其大皈無越於此良以吾佛對機說法說必成教意在當機依教開解識所詮理顯理須行行必有克證涅槃果非唯一佛十方三世諸佛亦爾蓋由從始至終自凡躋聖一番修證四法整足不可增減譬猶春夏秋冬之四時東南西北之四方雖千聖再世其可易乎疏主深明一代教意統之有宗立此四法今古罕聞唯達人大觀乃能知之管見之徒未足與議且如天台五時八教五重玄義斯亦博通經論究盡化源聖心而建立之以成一家規矩任運自與修多羅合豈可亦以片文隻義而求所出耶大卒先賢弘闡教門千差萬別秪由佛意圓融被機不等所以縱橫自在無不可者豈特矯異哉超玄記問曰今疏四法應有所據邪答據經若爾何經答即教也教為顯理依理起行行成克果四法第來非依經而何今謂此說太殺無稽既云據經應須指出經文令人生信既無準的據經何在非唯答不當問亦乃前難未通圓修記亦云四法收經有何所據答四一明經華竺同軌乃至光宅教一人一因一果一天台理一行一教一人一等今謂此說不識化意他宗四一唯局法華開權顯實方可談之在昔未經開會如何輙用緣名失實取笑於人二記謬談前後非一不能具破學者[1]番之。
[科06]初中言教大略有二初明教興二辨教相。
【記】列釋初科通明教興中先儒曰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良以眾生本具覺性咸可至道因物有遷流而忘[2]變必藉言教而為㛢掖故佛出世無說而說逗會機緣依教修道見性成佛是知教法益物功大所以有通有別者通則通論設教大意莫非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別則別究當教緣起所明行法差別不同被機修進。
[科07]初中大本經云佛言如來以無量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普令群萌獲其法利開示五趣度未度者決正生死泥洹之道。
【記】言大本者即曹魏康僧鎧所譯無量壽經兩卷成大對今單卷則名小本文有二段從初至法利出上卷開下至之道出下卷佛言二字乃經家語如來即指釋迦無量大悲即佛心也矜哀三界即愍物也所下二句即設教也普下二句即被機也行願品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發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此即同體之悲徧該一切眾生境境無量故所以大悲亦復無量經中欲明生佛不二同一覺源圓照諸法諸佛悟本起同體悲眾生迷強受諸幻苦悲能拔苦故特言之或云趣舉四等之一甚非文意三界屬於依報以依顯正也良由眾生從無始來戀著三界受生死苦無解脫期是故如來興起悲心出現於世而為拯拔即妙經云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祖師序云大哀[A3]曠濟拔滯溺之沉流一極悲心拯昏迷之失性是也出興即起應也世即世間近指三千遠通法界不出生陰國土三種世間也光闡者光即光顯闡謂闡揚依教建修能趣三乘聖道故曰道教草木最初拆甲曰萌群即多也機緣道心初發亦猶萌芽故以喻焉獲利即受益也上曰群萌法利語尚通漫故引五趣與度未度者而明決之下卷文云宣布道教斷諸疑網拔愛欲之本杜眾惡之源照然分明方接今文開示等語度未度者即四弘誓若言眾生無邊誓願度等即自行四弘今即化他四弘經云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泥洹即梵語訛變並翻滅度言決正者良以生死涅槃本無二法迷之則涅槃即生死悟之則生死即涅槃眾生邪見妄認涅槃而為生死今為決了使復正道也。
[科01]此明出世大意該於眾典是謂通明教興也。
【記】結顯可見。
[科02]次據今經略言五意。
【記】別辨中舍通從別局就今經以求興意。
[科03]一欲令眾生知娑婆苦求出離故經云彼國眾生無有眾苦。
【記】初正明此下結顯初即厭苦。
[科04]二令知佛境界生忻慕故下明依正莊嚴勸生彼國。
【記】二即欣樂。
[科05]三令攝心安住念佛三昧故下云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等。
【記】三即起行。
[科06]四令破障脫苦得清淨樂故下云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等。
【記】四即受生。
[科07]五令生彼國成就菩提故下云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等。
【記】五即證道然此五意㳂淺洎深理數然也。
【記】次辨教相中言教則通指如來四辨八音所說之法言相則別召教下所詮行相大小不同相即相狀覽而可別教家之相故曰教相初正明故下結顯初中所以引諸佛為證者蓋由小無他佛之談大有剎塵之說此經既談十方世界恒河沙諸佛可驗教觀非偏小矣復引聞持不退菩提證入既大其義益顯言不歷階漸者生彼國人莫不圓發大心頓修大行永無退轉當證菩提不同此土聲聞緣覺次第修進取證小果故云不歷。
[科10]故知一切淨土教門皆是大乘圓頓成佛之法定非偏小如別委論。
【記】如別委論見觀經疏。
[科11]二明理者理即教體亦分為二初通二別。
【記】二明理標分中理即教體者理是空寂之名體以主質為義不二而二乍分二名二而不二理體一如教從理立故即教體。
[科12]初中一切大乘皆以方等實相為體。
【記】通論中初二句標名一切之言唯除鹿苑通收一代莫非大乘。
[科13]方謂方廣等即平等。
【記】方下牒釋初分釋方等二字。
[科14]實相妙理橫徧諸法故名方廣竪該凡聖故言平等。
【記】實下正釋體相初約橫竪以示該徧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言實相者即是甚深不思議境真實不虗故曰實相起信論云一切諸法從本[A4]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真如即實相異名也然此實相不離諸法法法皆契真實妙理以實為相故名實相其體高廣包含法界毗盧遮那徧一切處故言橫徧諸法徹到三際窮淵極源即事而真無非中道故言竪該凡聖是知實相攝盡一切橫竪法門無有一法非實相者故曰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也橫言諸法竪言凡聖乍分橫竪變其文爾橫處即竪竪處即橫不可狥名而作實解。
[科01]故知橫竪一切諸法悉自緣生皆不思議無非實相。
【記】故下次點諸法即是實相恐未了者謂諸法外別有實相故即指上橫竪諸法皆是緣生諸法生時無所從來故名不生諸法滅時無所從去故名不滅豈容思議不思議境即實相也。
[科02]此通一代大乘所詮之理。
【記】此下結顯。
[科03]二言別者。
【記】別示中初句標章。
[科04]今經即以彌陀修因感果依正莊嚴不思議功德為所詮理。
【記】今下立義。
[科05]良以因中發無相大願修無住妙行感無得聖果點事妙理相即非相故所感身土無非實相。
【記】良下究意。
[科06]即下經云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
【記】即下引證不可思議功德即是實相妙理且約彌陀修顯故得云別因果依正無非有作緣生之法那得為所證理即究彌陀因地修證願行果三無非稱性悉是無作依正身土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是故得為今經妙體引下經文證前三義宛然符合。
[科07]若非妙理那稱不思議乎。
【記】若下反質。
[科08]三明行者行即教宗亦有通別。
【記】三明行中初科標分行即教宗者宗乃一經所詮之要依宗起修名為行言宗未必是行言行其必是宗。
【記】通明中上二句正示下二句指廣無上道心即菩提大心也六度萬行即普賢大行也發謂開發眾生本具三因佛性迷此理故無明為緣則眾生起悟此理者教行為緣則正覺起今以教行為緣一念開悟三因俱發所謂佛種從緣起。
[科11]二別論者修行淨業感生淨土別是一門出離徑術。
【記】別顯中初科別是一門者觀經疏云釋迦一化所說聖教大略有二一者娑婆入道教二者淨土往生教悉如彼疏判教中明。
[科12]就淨業中復有多種諸經所示行法各殊。
【記】別簡不同中初趣舉七經示不同相。
[科13]觀經三福妙觀。
[科14]大本一日一夜懸繒幡蓋十日十夜奉持齋戒。
[科15]大悲經中一日稱名展轉相勸。
[科16]般舟經中一日若過繫念現前九十日中恒不坐臥。
[科17]皷音聲經十日十夜六時禮念。
[科18]陀羅尼集誦諸神呪。
[科19]大法皷經但作生意知有彼佛。
[科20]權巧赴機行法不一教門雖異無不往生。
[科21]今經專示持名之法正是經宗於今為要故當委示不可籠通。
【記】二權下推求佛意殊途同皈今經中初的示經宗。
[科22]括束經文且為五例。
【記】括下束經要例三若下舉少況多。
【記】不起欣厭非往生因故有一也不識方向通漫無皈故有二也不立要制功業難成故有三也不想真境妄念紛飛故有四也不盡報身空無所獲故有五也然此五例撮舉一經大意以示宗要不必強差經文為證。
【記】四明果標分中由機稟教修因感果非教力用終不能獲故云果即教用二別即下近遠也。
[科07]一者近果經云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記】近果中然此近果未有所證猶是具縛凡夫且望當時在此穢土修行為因即以得生彼土為果此謂習因習果也初引本經示近果相。
[科08]由前稱佛結業成因捨此穢苦感彼淨樂。
【記】由下逆推前因。
[科09]即獲法性淨身住同居淨土也。
【記】即下指定身土此土陰滅彼國陰生一念神識托彼蓮胎攬前所修白法為性淨業身故云法性淨身此法性身攝位稍廣該於凡聖及初後心今此且望舍穢生淨不假父母胞胎盡屬法性淨身所攝非謂真法性身也既未破惑見思全在故住同居圓修記引大論菩薩入正法位住阿鞞䟦地得法性身等而釋今文全乖教旨又設問云同居淨土佛是應身那云法性淨身且疏中說生淨土者自屬於機如何約應為難立難既非出義可見。
[科10]二者遠果下云眾生生者皆得不退阿耨菩提。
【記】遠果中初引經判位此下覆示斷證即下指定身土皆得不退者經論所明不退有三位行念也位行尚容有退唯念不退永無退轉。
【記】得忍有四伏忍柔順忍無生忍寂滅忍斷惑則破無明證真則顯法性成佛乃有分真究竟不同若據疏主究竟成佛似指妙覺極果然以義酌之未可徑從所言遠果望近得名近果猶是凡夫三惑全在於彼進修方始證入豈可頓破四十二品無明直至妙覺且如韋提夫人聞圓妙觀因修獲證豁然大悟達無生忍疏主判位亦止初住況諸經論未甞聞有超登妙覺極果之說蓋由今疏不用他宗四教斷證位次但取纔破無明即為究竟況登初住便能百界分身作佛任運流入薩婆若海亦得名為究竟成佛今此文中不退當念不退得忍即無生忍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成初住八相佛分證遮那清淨法身分顯寂光法性理土如是從容雅合教旨學者詳審無宜造次圓修直以妙覺寂光而釋遠果身土復設三重問答不欲委破唯第三問觀經近在同居今經遠希常寂二處相反乃以古人各偏事理疏主牽復中正為答大不然也且疏主作疏釋經申通佛意所定身土全據經宗當機證入纖毫不濫以為萬世不刊之典豈可違經反聖強欲牽復自任𮌎臆之論今問若使疏主不欲牽復中正未審二經合作何土當知二經所判身土義皈一揆不曾精考妄自云云不唯謗師亦乃毀法問今疏四法釋經[A6]已定何故復以理行果三會同體宗用邪問體宗用三更加釋名教相則與天台五章是同何故矯異別立。
【記】結略中以顯義門包括何由道盡提其大略故云梗概。
[科02]【疏】次釋文中此經凡有兩譯。
【記】牒文釋示翻傳中初正明兩譯。
[科03]【疏】一姚秦羅什法師譯即今本也。
[科04]【疏】二大唐玄奘法師譯今見藏中立題各異如下所明。
[科05]【疏】自古解釋凡有三家唐慈恩法師通讚一卷今朝孤山法師霅溪法師皆有疏記見行于世。
【記】自下因明古解。
[科06]【疏】今之所出各從其志時有異同臨文自見。
【記】今下明今出疏。
[科07]【疏】次正釋文相又二初釋經題二釋經文。
[科08]【疏】初中此經本名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記】釋本題中初指經名由是六方諸佛金口宣唱故曰本名。
[科09]【疏】總十六字經字為通題上十五字為別題。
【記】總下二分通別。
[科10]【疏】上八字屬教即經所說依正莊嚴稱名往生皆是彌陀修因感果威神願力不思議功德也。
[科11]【疏】下七字屬機即依教起行專修成業眾聖冥加攝持不退直至菩提也。
【記】上八字下三分機教。
[科12]【疏】奘師唐譯即用本題云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語雖少異義意大同對文可見。
【記】奘下會唐譯題並在文可見。
[科13]【疏】今經秦譯隱略本題在六方佛後即下云汝等眾生當信是等。
【記】今題立意中初隱題在后。
[科14]【疏】據宗取要別建此題略有五意。
【記】二據下明據宗別立。
[科15]【疏】一則上符經旨經中唯示持名方法故取佛名用標題首。
[科16]【疏】二則下適機宜彌陀名號眾所樂聞故用標題人多信受故。
[科17]【疏】三理自包含但標佛名稱讚護念任運自攝故。
[科18]【疏】四義存便易梵號兼含耳聞淳熟故。
[科19]【疏】五語從簡要後世受持稱道不繁故。
【記】五意出之例皆初句標起隨後釋義四約耳聞五取口稱在文自異。
[科20]【疏】且如唐譯從本立題而未聞流布又如大本從華標目而罕見誦持。
【記】校優劣中初舉二經罕行。
[科21]【疏】乃知秦本深體聖心故得四海同遵百代無古。
【記】乃下二美今本得旨。
[科22]【疏】感通傳說羅什法師七佛以來翻經信非虗矣。
【記】感下三引傳為證問若謂大本從華標目所以罕誦且十六觀經亦乃從華標目何期誦持之盛耶請為通之。
[科23]【疏】今釋此題上五字為別局今經故下一字為通同眾典故。
[科24]【疏】就別題中上二字標能說教主定是釋迦但舉通號下三字示所說人簡非佗佛故標別號通別互舉譯人之巧。
【記】隨釋別題初科中初釋佛字預取次科對簡二佛立號通別若以七種立題收之所說屬法義當人法以所從能即單人立題也。
[科25]【疏】傾出我口暢悅彼心以教合機故稱佛說。
【記】傾下次釋說字傾我口教也悅彼心機也機教合論故云佛說。
[科26]【疏】阿彌陀此翻無量。
【記】次科初翻梵成華。
[科27]【疏】經自釋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此謂無邊量也。
【記】二經下引經雙釋二名初名光照十方則無際畔乃約橫論此下一句疏助釋也。
[科28]【疏】又云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此謂無數量也。
【記】次名阿僧祇劫則非朝夕乃約竪說此下一句亦助釋。
[科29]【疏】光表佛智壽表佛福以此福智嚴本法身三德圓備以立嘉號餘如下文。
【記】光下結成三德智即智慧莊嚴了因也福即福德莊嚴緣因也本有法身正因也正無緣了有亦同無今以了因正解觀察緣因妙行資成嚴顯本有正因故曰三德圓備此三佛性在凡曰三因在聖曰三德因中既一發一切發三因俱發果上則一證一切證三德俱證故從三德以立嘉號。
[科01]【疏】通題中梵云修多羅此翻為線。
【記】通題中初三句翻梵語。
[科02]【疏】線能貫攝即喻教詮。
【記】下二句標二義。
[科03]【疏】文理連貫包攝群機。
【記】文下二句分字釋上句教為能貫文理為所貫次句教為能攝群機為所攝。
[科04]【疏】訓法訓常義如常說。
【記】訓下二句指俗訓。
[科05]【疏】次釋經文大分三分初至大眾俱為序分二爾時佛告下至是為甚難為正宗分三佛說此經下至末文為流通分。
【記】經文總判中唯孤山自六方諸佛勸贊盡屬流通淨覺三義破之一者奘師所譯名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今諸佛同贊豈非正說邪二者下文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謂聞是經受持者皆為諸佛護念既聞佛名為佛成護顯是正經三者此經比望大本及與觀經唯諸佛同贊其文最廣餘文并略況今經且言六方新本具列十方由是詳之正說明矣(云云)。
[科06]【疏】初中諸經皆有證信發起二序此經但列證信獨無發起。
【記】序分有無中比例諸經校量具缺生起下文。
[科07]【疏】往生傳序云此乃十二分教無問自說之經其猶母之拊嬰兒不俟其請但欲顧其手足乳而哺之耳。
【記】他解中初引文傳序飛山默子作無問自說即十二分之一也不待機問如來自說即無發起其下喻顯拊以手拍也嬰兒字書云女曰嬰男曰兒召赤子也顧旋視也乳食也在口曰哺。
[科08]【疏】今以義求略為二意一表他方淨剎非二乘偏小境界縱有權行示同不知不假因緣孤然自說彰其特異。
【記】義求中初愍偏小不知先立義。
[科09]【疏】即下諸佛歎釋迦云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說此世間難信之法是也。
【記】次引文。
[科10]【疏】二表我佛世尊大慈憫物如母愛子憐其小騃不能請問召以誨之彰其深切。
[科11]【疏】故下如來囑云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是也。
【記】如前孤山云此經但有通序而缺別序新經則有集眾末云為聞法故俱來會坐淨覺斥云為聞法故發起事微現文缺於別序或恐經家存略並由不知今疏二意故也。
[科12]【疏】就證信中此即阿難結集奉教安列六事為證明非虗謬令物信故。
【記】證信序安立中初釋證信涅槃經中佛臨滅度阿難請問四事佛一一答四問經首安何等語佛言當安如是我聞等故曰奉教安列。
[科13]【疏】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名六成就。
【記】次釋成就。
[科14]【疏】諸經之首解釋極繁此但略提大要餘廣如彼。
【記】後示繁略。
[科15]如是。
[科16]【疏】初如是者如云指法之辭即指正宗所說法門。
【記】信成就中初引古通示次契下分字解釋。
[科17]【疏】契理曰如離非曰是。
【記】契中道理離二邊非。
[科18]【疏】信故聞持名信成就。
【記】三信下結示名義。
[科19]我聞。
[科21]一時。
[科22]【疏】三一時者主伴會集說聽始終簡非餘時即時成就。
【記】三中主即說者伴即聽者機應輻湊通取畢席名曰一時。
[科23]佛。
[科24]【疏】四佛者釋迦教主金口親宜非餘所說即主成就。
【記】四中佛名既通故以釋迦簡之黃金色身之口故曰金口經通五人說今局在佛故曰非餘。
[科01]【疏】具云佛陀翻云覺者。
【記】具下翻梵。
[科02]【疏】覺名乃通此局妙覺究竟極果十號之一也是為通號。
【記】覺下簡濫佛名同故曰通號。
[科03]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科04]【疏】五在舍衛等者說經有處。
【記】五中初通指。
[科05]【疏】舉舍衛乃遊化之境舉祇園即依住之處即處成就。
【記】次別釋舉國令遠人聞舉園令近人知。
[科06]【疏】舍衛翻聞物言人物富庶遠聞諸國故。
[科07]【疏】祗陀施樹給孤買園共成佛剎故以為名。
[科08]【疏】六與大比丘下道俗四部大眾同會非我獨聞即眾成就。
【記】六中略示阿難復引眾證信非虗矣四部既云道俗即僧尼士女非人天龍鬼也。
[科09]【疏】眾有三類初聲聞眾二並諸下即菩薩眾三及釋提下人天眾。
【記】委釋總分中初分三類。
[科10]【疏】聲聞常時侍佛威儀復勝故在前列菩薩隱顯無定形服不拘故以次之人天俗眾形服全乖故列于後。
【記】次推前後聲聞隨處影響故常侍出家相具故儀勝菩薩自行化他故無定在家出家故不拘人天俗形俗服故曰全乖此約外相以分次第孤山乃謂聲聞沉空人天著有菩薩住於中道列於季孟之間以表示之。
[科11]【疏】初中有四初示數二皆是下歎德三長老下列名四如是下總結。
△初中。
[科12]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科13]【疏】大比丘者上首弟子如下列者千二百等眷屬弟子並不列。
【記】聲聞隨釋總示中初分大小。
[科14]【疏】比丘或云苾蒭此翻乞士乞食資身乞法練心又翻怖魔志怖彼魔德令魔怖又云破惡稟戒破業定慧破惑此三因名果號如後。
【記】次翻因名乞士從行怖魔從志破惡從功修戒定慧破惑業苦。
[科15]【疏】僧者具云僧伽此翻為眾四人[A8]已上秉御一切滅惡生善羯磨總該凡聖通收理事故云眾也。
【記】僧伽翻眾眾名乃通克取初位四人假用為體滅惡之大勿高懺重生善之極無過受體五停心總別想念名外凡僧煖[1]忍頂世第一名內凡僧總上兩凡更兼薄地並名凡僧初果至無學通名聖僧又復初果[A9]已上學及無學證真諦理名理和僧身口意而一致戒見利以齊均名事和僧總上多義結示眾名。
[科16]【疏】佛初成道度三迦葉共有弟子千人次度舍利弗目連共有弟子二百五十人此皆本是外道遇佛得度荷佛恩深故常隨侍。
【記】別示中此科釋經師徒大數并多列之意三迦葉者優樓頻螺伽耶那提兄弟三人元是事火外道為佛所降見大子本起經舍利目連本亦外道共結契云若得甘露必當同味後時身子先見馬勝威儀庠序乃問汝師為誰為說何法按五分馬勝答云法從緣生亦從緣滅一切諸法空無有主又一出云諸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身子一聞便證初果次傳目連亦證初果久從外道都無所獲一入佛法即得上果故荷恩深。
[科17]【疏】或云重其最初皈佛故多列之未必常預會也。
【記】或下出普曜經圓修引佛地論聲聞六義故先列一常隨侍佛二形相似佛三是內眷屬四欲令菩薩生尊敬故五令無學人生尊敬六為聲聞人於大乘法疑非佛說故標眾首令數聞法。
[科18]【疏】歎德中。
[科19]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科20]【疏】阿羅漢亦有三翻初云應供堪為物養即乞士果也次云殺賊摧伏魔怨即怖魔果也三云無生結盡苦亡即破惡果也。
【記】歎德中初翻梵語。
[科21]【疏】即如下列會中上首人天大眾知其德業識其儀貌故云眾知識也。
【記】即下次釋知識大品云能說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法及一切種智令人歡喜信樂名善知識。
[科01]【疏】列名中。
[科02]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㝹樓䭾。
[科03]【疏】德重﨟高故稱長老語局初人義該諸位。
【記】列名中初釋通名德重故長臘高故老。
[科04]【疏】舍利弗此飜身子亦云珠子其母好身形聰明在眼珠時人以子顯母為作此號。
[科05]【疏】又云舍標父利標母雙顯父母故言舍利弗弗即子也。
【記】舍下釋別名可解。
[科06]【疏】摩訶目犍連摩訶飜大同名者眾加大簡之下皆類之。
【記】目連中初飜摩訶簡濫。
[科07]【疏】目犍連文殊問經飜萊茯根(萊茯讀為蘿蔔)真諦云勿伽羅飜胡豆二物古仙所嗜因以命族。
[科08]【疏】名尼拘律陀乃是樹名父母禱神樹得子因以名焉。
【記】次翻姓名尼俱律陀翻白楊樹。
[科09]【疏】迦葉此飜大龜氏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書而應從德命族。
【記】迦葉中初正翻。
[科10]【疏】真諦翻為光波上古仙人身光炎涌狀若波燃亦云飲光能暎餘光使不現故名畢鉢羅亦是樹名由禱樹得故。
【記】真下引別翻畢鉢羅此云高顯。
[科11]【疏】迦旃延飜文飾亦云肩垂亦云好肩。
[科12]【疏】亦名柯羅此飜思勝皆從姓為名。
【記】迦旃延中初翻名亦名柯羅梵音之訛。
[科13]【疏】拘絺羅此翻大膝(有云膝蓋大故)。
[科14]【疏】舍利弗舅與姉論義常勝姉姉孕不勝知懷智人遂往南天竺讀誦眾經無暇剪爪時人呼為長爪梵志。
【記】拘絺羅中注有云者見孤山疏讀誦眾典即外道十八種韋陀典籍。
[科15]【疏】離波多亦名離越此翻星宿或云室宿父母從星乞得因星作名。
[科16]【疏】或云假和合文殊問經稱常作聲。
【記】離波多中初正翻。
[科17]【疏】有人引智論嘗宿空亭證二鬼諍屍依實判皈小鬼大鬼怒㧞其手足小鬼取屍補之因其煩惱不測誰身故云假和合又心懷疑惑逢人即問見我身否眾僧語云汝身本是他之遺體非[A10]己有也因即得道故以為名。
【記】引論雙證後二。
[科18]【疏】周利槃陀伽此翻蛇奴或言周利云大路邊槃陀伽云小路邊生於道傍故以為名。
【記】周利中善見論云有長者女與奴私通逃往外國久而有孕思還故國半途而產得大小路邊之名。
[科19]【疏】難陀此云善歡喜亦翻忻樂本牧牛人以牧牛事試佛為說法忻樂得道故有處名牧牛難陀或云即律中䟦難陀也。
【記】難陀可見。
[科20]【疏】阿難陀此云歡喜或云無染淨飯王聞太子成佛王大歡喜白飯王奏生兒舉國忻然因以為名。
【記】阿難陀疏釋上名次云無染者圓修引涅槃云隨佛入天人龍宮凡見婦女心無愛染故。
[科21]【疏】羅睺羅此云覆障佛之嫡子酬往業故在胎六年故云覆障。
[科22]【疏】真諦云羅睺本言修羅能手障日月應言障月佛言我法如月此兒障我不即出[1]家世世能捨故云覆障。
【記】羅睺羅中嫡正也初明障自真下明障佛酬往業者本起經云佛昔為王一仙犯[2]羅令禁六日不與其食然無惡心後墮地獄六萬歲於最後身又償六年苦行太子因隨喜故所以六年在母胎也。
[科23]【疏】憍梵波提此翻牛呞(音詩)或云牛王或云牛迹昔五百世曾作牛王餘報未盡唼唼常嚼時人稱為牛呞亦由此故名[3]是為牛迹避人見笑常居天上。
【記】憍梵下唼子合切嚼才笑切大論云往世竊人穀穗觀其生熟故五百生常受牛報按楞嚴云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分別功德論云恐人輕笑獲罪佛令常在忉利天上(云云)。
[科01]【疏】賓頭盧頗羅墮[1]上是據姓賓頭盧此翻不動(言其所證)頗羅墮真諦翻捷疾或利根或廣語(言其根性)婆羅門中一姓也。
【記】賓頭中或云渭度羅䟦羅墮闍或云軍屠鉢漢梵音楚夏也。
[科02]【疏】迦留陀夷此翻黑光或云麤黑從形貌為名。
【記】迦留中增一云其身極黑夜行乞食時天大暗而至他家忽有閃電其家婦女謂是黑鬼身正懷姙怖而墮胎因問知是佛弟子乞食到此高聲大罵佛因制戒不得過中食。
[科03]【疏】劫賓那此翻房宿(音秀)禱星感子故以為名。
[科04]【疏】又初出家欲往見佛夜雨寄陶師家宿又一比丘隨後而來前比丘推草與之在地而坐後比丘即為說法豁然得道後比丘即是佛共佛房宿(音夙)從得道處為名。
【記】劫賓那可見。
[科05]【疏】薄𤘽羅此翻善容亦云偉形而色貌端正故言善容年一百六十無病無夭昔持一不殺戒九十一劫命不中夭昔施僧一訶利勒菓故身常無病感今勝報故以為名。
【記】薄𤘽中持一不殺戒付法藏傳云其母早亡後母惡之甞就求餅被投其爐父見救之又從求肉被投於釜亦不能死又於河岸甞牽母衣被投於河為大魚吞漁人得之賣於市中會父買魚刀破魚腹略無所損施一藥菓分別功德論云過去曾施病僧一訶梨勒果今身常無病惱訶梨勒此翻天王持來世藥有之。
[科06]【疏】阿㝹樓䭾亦云阿那律或云阿泥盧頭皆梵音奢切耳此翻無貧亦云如意或云無竭昔於飢世施支佛稗飯九十一劫果報充足故以為名。
【記】阿㝹中初出梵音次翻華語可詳然諸弟子時是小乘之人而得預會聞大法者淨覺疏云此諸尊者本是法身大士迹生乾竺輔佛化儀既於小乘[A11]已得無學今至方等堪聞是經乃至如來方便誘引欲使耻小慕大是故下文對告身子意在茲焉。
[科07]【疏】總結中。
[科08]如是等諸大弟子。
[科12]并諸菩薩摩訶薩。
[科13]【疏】同聞極多略舉四名故云諸也。
【記】菩薩眾示數中聞眾甚多經家不能具舉故以諸字總之。
[科14]【疏】菩薩梵言之略天台戒疏云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此翻大道心成眾生。
【記】翻梵初義摩訶翻大菩提翻道質帝翻心薩埵翻成眾生。
[科15]【疏】或云菩薩翻覺有情覺謂上求即是智也有情謂下化即是悲也。
【記】次義覺即自行故曰上求同上大道心也有情即化他故曰下化同上成眾生也。
[科16]【疏】列名中。
[科17]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
[科18]【疏】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此翻妙吉祥妙即彰其所證吉祥美其利物。
【記】列名中初正釋名梵語二名賖切不同華言初義吉祥者慈恩疏云菩薩初生家現十種瑞一光明滿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涌七珍四神開伏藏五鷄生鳳子六猪娩龍肫七馬生麒麟八牛生白澤九倉盈金粟十象具六牙據淨覺疏或云出文殊入滅經。
[科19]【疏】或云妙德義亦同之。
【記】次名妙德以由分證微妙三德故即上妙字也。
[科20]【疏】紹隆佛種稱法王子[2]智論云佛為法王菩薩入正法位乃至十地悉名法王子乃知此名該下諸位。
【記】例論正法位自初住破無明顯法性直至後心皆正法位普賢觀云應時即入菩薩正位是也或指第九住者非也乃下二句准論類通。
[科01]【疏】阿逸多此云無能勝言其悲智非偏小所及。
【記】阿逸多即彌勒姓也名彌勒翻慈氏思益經云若眾生見者得慈心三昧又賢愚經云過去為王見調象故即生慈心。
[科02]【疏】乾陀訶提此翻不休息眾生無盡修因感果無窮[A12]已故。
[科03]【疏】常精進者眾生無量上求下化無暫懈故。
【記】不休息常精進疏中各從一義解釋實難分異孤山云中道正觀念念流入名不休息遠離二邊懈怠名常精進淨覺引思益經云若恒沙劫為一日夜如是乃至過十萬劫得值一佛乃至值恒沙佛修諸梵行然後受記心不休息又引什師云始終不退名常精進大底菩薩所修願行是同一往隨機立名有異不必強分。
[科04]【疏】總結中。
[科05]興如是等諸大菩薩。
[科08]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科09]【疏】釋提桓因具云釋迦因陀羅此翻能天帝即三十三天主今言帝釋即華梵雙舉。
【記】人天中初翻帝釋名義三十三者主伴兼舉智論云彼於往昔在摩伽陀國作婆羅門曾與三十二友修迦葉佛塔以是因緣俱生忉利。
[科10]【疏】大梵四王天主甚多不復盡舉故云無量也。
【記】次釋無量大梵即色界初禪第三天娑婆世主有語言覺觀故統王大千四王即欲界帝釋之臣。
[科11]【疏】更兼道俗四眾龍鬼八部故云大眾俱序中從略文見流通。
【記】更下釋大眾俱以後映前故知文略。
佛說阿彌陀經義疏聞持記卷上
校注
[0509001] (便宜上、表題ヲ插入。[○@編]) [0509k01] 將釋此疏大分二初序文中二初題號中二初題目 [0509k02] 二撰號 [0509002] 住疑往 [0509k03] 二正序文中五初總歎二初歎教 [0509k04] 二歎行 [0509k05] 二別歎中二初究名中三初總明願行 [0509k06] 二備陳行相三一約竪以論其時 [0509k07] 二約橫以論其處 [0509k08] 三品復釋兩句 [0510k01] 三正明感果二初躡前修因 [0510k02] 二正明感果 [0510k03] 二證實二初明感相 [0510001] 文疑友 [0510k04] 二明滅罪得生 [0510k05] 三斥世迷執中二初敘迷 [0510k06] 二彰失二初執著情深 [0510k07] 二違背過重 [0510k08] 四勸勉信受 [0510k09] 五申懷撰述三初正申懷中二初明經文契機 [0510k10] 二明諸師失旨 [0511k01] 二正明撰述二初敘作疏 [0511k02] 二明駕說 [0511k03] 三標志願 [0511k04] 二釋疏文分二初總標分章 [0511k05] 二別列二章二初義門總括中三初義門總示 [0511001] 番疑審 [0511k06] 二別列四法自四初明教二初總標 [0511002] 變疑反 [0511k07] 二別列二初教興二初通論設教大意二初引經正明 [0512k01] 躡意結顯 [0512k02] 二別辨當教緣起二初正明二初標舉 [0512k03] 二正明五初厭苦 [0512k04] 二欣樂 [0512k05] 三起行 [0512k06] 四受生 [0512k07] 五證道 [0512k08] 二結顯 [0512k09] 二辨教相二初正明 [0512k10] 二結顯 [0512k11] 二明理法二初標分 [0512k12] 二別列釋二初通論三初標名 [0512k13] 二牒釋二初分字釋 [0512k14] 二正釋體相二初約橫竪以示該徧 [0513k01] 二明點諸法即實相 [0513k02] 三結顯 [0513k03] 二別論五初標章 [0513k04] 二立義 [0513k05] 三究意 [0513k06] 四引證 [0513k07] 五反質 [0513k08] 三明行法中二初標分 [0513k09] 二列釋二初通明二初正示 [0513k10] 二指廣 [0513k11] 二別論三初總標 [0513k12] 二別簡不同三初總標 [0513k13] 二引七經示相自七一觀經 [0513k14] 二大本 [0513k15] 三大悲經 [0513k16] 四般舟 [0513k17] 五聲經 [0513k18] 六陀羅尼 [0513k19] 七法皷 [0513k20] 三推求佛意 [0513k21] 三明今經行法三初的示經宗 [0513k22] 二束經要例二初標章 [0513k23] 二正明自五一欣厭 [0514k01] 二方向 [0514k02] 三要制 [0514k03] 四繫急 [0514k04] 五決誓 [0514k05] 三舉少況多 [0514k06] 四明果法二初標分 [0514k07] 二列釋二初近果三初引經示相 [0514k08] 二逆推前因 [0514k09] 三指定身土 [0514k10] 二遠果三初引經判位 [0514k11] 二覆示斷證 [0514k12] 三指定身土 [0514k13] 三結略 [0514k14] 二入文解釋二初牒文釋川初舉經題 [0515k01] 二示翻譯二初舉譯人 [0515k02] 二舉兩譯三初標示 [0515k03] 二正舉二初明今本 [0515k04] 二明別譯 [0515k05] 三明解釋二初因明古解 [0515k06] 二明今出疏 [0515k07] 二正釋文相二初標分 [0515k08] 二別列二初釋題號二初釋本題四初指經名 [0515k09] 二分通別 [0515k10] 三分機教二初明屬教 [0515k11] 二明屬機 [0515k12] 四會唐譯題 [0515k13] 二釋今題中二初立意三初隱題在後 [0515k14] 二明據宗別立二初總標 [0515k15] 二列釋五初上符經旨 [0515k16] 二下適機宜 [0515k17] 三理自包含 [0515k18] 四義存便易 [0515k19] 五語從簡要 [0515k20] 三校優劣三初舉二經罕行 [0515k21] 二美今本得旨 [0515k22] 三引傳為證 [0515k23] 二釋義中二初略分通別 [0515k24] 二隨釋二初釋別題二初釋佛說二字二初就佛預明立號通別 [0515k25] 二就說正明機教和合 [0515k26] 次釋阿彌陀三初翻梵成華 [0515k27] 二引經釋名二初約光得名 [0515k28] 二約壽立號 [0515k29] 三結成三德 [0516k01] 二釋通題四初翻梵語 [0516k02] 二標二義 [0516k03] 三分字釋 [0516k04] 四指俗訓 [0516k05] 二正釋經本文二初總判經文 [0516k06] 二別釋三分三一序分二初發起有無二初總標 [0516k07] 二別釋二初引他解 [0516k08] 二今以義求釋二初愍偏小不知二初立義 [0516k09] 二引文 [0516k10] 二大悲憐物二初立義 [0516k11] 二引文 [0516k12] 二證信序二初釋安立意三初釋證信 [0516k13] 二釋成就 [0516k14] 三示繁略 [0516k15] 二正釋經文六初信成就二初經文 [0516k16] 二疏文三初引古通示 [0516k17] 二分字釋 [0516k18] 三結示名義 [0516k19] 二聞成就二初經文 [0516k20] 二疏文 [0516k21] 三時成就二初經文 [0516k22] 二疏文 [0516k23] 四主成就二初經文 [0516k24] 二疏文三初揀通 [0517k01] 二翻梵 [0517k02] 三簡濫 [0517k03] 五處成就二初經文 [0517k04] 二疏文三初通指 [0517k05] 二別釋 [0517k06] 三釋得名二初釋舍衛 [0517k07] 二釋樹園 [0517k08] 六眾成就二初略釋 [0517k09] 二委釋二初總分二初分三類 [0517k10] 二推前後 [0517k11] 二隨釋三初釋聲聞二初節文 [0517k12] 二別釋四初示數二初經文 [0517k13] 二疏文四初分大小 [0517k14] 二釋比丘 [0517k15] 二釋眾字 [0517001] 忍頂疑寫倒 [0517k16] 四釋其數二初師徒大數 [0517k17] 二釋多列意 [0517k18] 二嘆德三初科文 [0517k19] 二經文 [0517k20] 三疏文二初釋阿羅漢 [0517k21] 二釋知識 [0518k01] 三列名初科文 [0518k02] 二經文 [0518k03] 三疏文二初釋通名 [0518k04] 二釋別號十六一釋舍利弗二初明依母得名 [0518k05] 二明依父母立名 [0518k06] 二釋目連三初翻摩訶簡濫 [0518k07] 二翻姓 [0518k08] 三翻名 [0518k09] 三釋迦葉二初正翻 [0518k10] 二引別翻 [0518k11] 四釋迦旃延二初正翻 [0518k12] 二別譯 [0518k13] 五釋拘絺羅二初正翻 [0518k14] 二引緣舉異名 [0518k15] 六釋離波多二初正翻 [0518k16] 二別名二初舉二名 [0518k17] 二引論雙證 [0518k18] 七釋周利槃陀伽 [0518k19] 八釋難陀 [0518k20] 九釋阿難 [0518k21] 十釋羅喉羅二初明障自 [0518k22] 二明障佛 [0518001] 一本家下有世世能障四字 [0518002] 羅疑罪 [0518k23] 十一釋憍梵波提 [0518003] 異無是字 [0519k01] 十二釋賓頭盧 [0519001] 上是據姓一本作上是名下是姓六字支注 [0519k02] 十三釋迦留陀夷 [0519k03] 十四釋劫賓那二初約星釋 [0519k04] 二約處釋 [0519k05] 十五釋薄拘羅 [0519k06] 十六釋阿㝹樓䭾 [0519k07] 四總結三初科文 [0519k08] 二經文 [0519k09] 三疏文二初點文略 [0519k10] 二釋弟子 [0519k11] 二菩薩眾中二初總示 [0519k12] 二別釋三初示數二初經文 [0519k13] 二疏文二初釋諸字 [0519k14] 二釋菩薩字二初翻梵 [0519k15] 二釋義 [0519k16] 二列名三初科文 [0519k17] 二經文 [0519k18] 三疏文四初釋文殊二初釋別名二初釋妙吉祥義 [0519k19] 二釋妙德義 [0519k20] 二釋法王子 [0519002] 智論已下二十二字一本無 [0520k01] 二釋阿逸多 [0520k02] 三釋乾陀訶提 [0520k03] 四釋常精進 [0520k04] 三總結三初科文 [0520k05] 二經文 [0520k06] 三疏文 [0520k07] 三人天眾三初科文 [0520k08] 二經文 [0520k09] 三疏文三初釋帝釋名義 [0520k10] 二釋無量 [0520k11] 三釋大眾俱【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2 冊 No. 420 阿彌陀經義疏聞持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記】題目中上六字屬經題乃所解也下二字屬疏題乃能解也攝所皈能並屬疏題經題如下疏文自釋言義疏者文心雕龍云疏者布也布置物端撮題近意也蓋取一經所蘊之義敷演流暢旨趣冷然使學者臨文不壅也序者敘也敘述此經之所起及義疏之大綱爾雅云舒業順敘緒也與緒字義同緒則繭之緒也凡繭之抽絲先抽其緒緒盡方見其絲其猶疏之有序序終則見其疏也即以疏題兼目其序注以示之餘如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