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生經瑞應鈔卷下
疏。有慧之主者。因正梵文。先釋體義。然後翻譯。明非強加。自覺之下。方別解覺。
疏。具一切智等者。如次知法知種姓也。或前本智如遍一切。名為一切。
疏。如睡夢覺等者。上自他覺。下覺行。共為三覺圓明之義。
疏。法相理中覺等者。上句除障。此句悟理法相事也。理即真如。次下四對。前三可知。其第四者。即是本後。或又解云。如其所有。知之不增。盡其所有。知之不減。
疏。標薄伽梵者。此云具德。其德有六。如云瑜伽相應有五。西方外道皆盜此名。加佛陀字。令別於彼。今但所加。
疏。應化非真佛等者。下辨法身。實是知體說法故也。此依金光。實身名法。通自受用。
疏。彌勒八相等者。此下例成。前來佛成。權實門中。曾說彌勒。以化影餘。例今亦爾。雖標其化。影顯通餘。
疏。豐德人閙等者。豐德城 彰此不堪。
疏。地唯塽塏者。塽疎兩切。淨也。塏口亥切。高也。
疏。化身在此等者。前來說佛。既有三身。此說居處。亦復如是。
疏。事中有二者。事相中也。報化雙彰。理者道理。盡理通有三身。所居如身故也。
疏。因深果遠者。難了知也。問。如一乘等豈非深遠。答。此約彌勒。示凡夫身。一生成佛。人難了知故。故優波離疑而申請。餘皆不爾。問。善財龍女更是難知。何故不先放光說耶。答。彼非正宗。此正宗故。言無由聞見者。今不聞說。將來不見。或皆自今。
疏。又無明昏夜等者。約此正說。修在五濁。為要見於彌勒故也。不同餘經亦示化劫。
疏。威儀者。行住坐臥。進即是行。止即除三。或此進止約其作業。動運受用。施設作為。引此證於無汎定也。經中事相。不越兩意。一為應機利物。二為隨應表法。此證利物。後證表法。照須達舍。是利物也。餘皆可思。或只表法亦名佛事。
疏。二月十五日等者。春陽之月。多著常樂。於此入滅而破之。問。正三亦春。何唯舉二。答。此取中央。初入後出執不□故。
疏。涅槃晨朝者。此約六時。初日分也。涅槃為先之所趣故。妙法喻於白蓮華故。般若即是中道智故。如次可知。
疏。出於五濁等者。先解夜。後解初。今佛之下。是總解也。濁者不清。所惡穢也。命劫減劫減促。煩惱見增。眾生惡多。皆可惡故。言未度者。釋迦未度。
疏。涅槃從面門等者。面門即口。表語決定。白准前說。般若從於足脇而[1]攻乃至遍身。以表次第斷二障故。末後遍盡故如是表。或表說法無亂遍知。
疏。涅槃四色者。表四涅槃。或表四德常樂我淨。
疏。破七隨眠者。六煩惱中。開貪為二。欲貪有貪。為欲界貪。緣外境故。上二界貪。但緣有故。
疏。表佛法身等者。總相無異。處處皆有表佛法身。即依於此。分於多段。表化身也。
疏。舍衛豐德等者。[A1]已上約其為。此下約其所表。
疏。諸佛神變等者。化上化化名難思議。亦表彌勒難思議也。或為通妨。云何化光復化佛耶。以此通之。
疏。等授記故者。皆即同義。故表等記。
疏。最初成佛者。者字宜移至字之下。寫者差也。
疏。梵薩縛遏剌他悉陀者。此應連下太子之言。是欲舉初悉達太子踰城出家對修行等。皆名為初。中間之文是子文也。徇者求也。曹者類也。
疏。因即勤求者。因衛太子亦求出要。遁者逃也。垂者將也。捐者棄也。迬者攝也。授字傳。[2]著合為受字。猖者狂也。蹶者顛也。慘士感切。痛也毒也。
疏。五人遙見等者。遠未見光。
疏。今與其徒者。二百五十。問。經中俱字因與誰俱。答與其徒俱。問。如何文上得見來至如來會耶。答。皆[3]起用下覩佛光等。
疏。皆得阿若多義等者。雖得其義。名字不正。
疏。杜多者。此云洗除。食四衣三。住處有五。
疏。尊者是彼之種等者。上辨仙姓有標有示。下結得名。
疏。最後者。第九十一。
疏。第七梵天者。少淨天也。或准梵王勸令往生。即梵眾天。合欲天數。排為第七。簞都寒切。簞笥少篋也。婢疋[這-言+宗]切。娶也。
疏。然後滅身者。亦是示跡。
疏。還為尊者等者。是舍利子為目連說。先有約云。先甞甘露。必同其味。
疏。補護法衣者。是袈裟也。應是大衣。
疏。不如智慧之力矣者。但由不知其舍利子亦有神通。故作此語。佛亦且隱舍利子之神通故也。非舍利子無有神通。唯智能爾。
疏。長爪梵志者。即彼舅氏摩訶俱瑟耻羅。此云大膝。言餘法者。對前馬勝之所說者。
疏。未生怨王者。即阿闍世王。
疏。或大者眾義者。此上兩義。名之為大。次下皆目佛之子故。姨母為主。以是姨母之孫故也。或佛有財。得大生名。
疏。菩提覺義等者。二俱目境。作相違[A2]已。然後有財。是取人也。誓求菩提。度薩埵故。名弘誓語。其第二解。薩埵直目能求之人。故依士釋。第三能求目人功力。雖亦依士。人法別前。其第四解。可作持業。體用別故。或作相違。智悲別故。或本後別。本智遠亦利有情故。其持業者。亦可通爾。
疏。是北方常喜世界等者。[A3]已成佛故。或尒將來。言[A4]已成者。[A5]已成因也。
疏。神用無比者。此解妙字。
疏。此二因緣者。二菩薩也。下辨二別。引經證異。
疏。答聲聞等疑等者。下為二義。或四義也。
疏。一切大眾等者。上句等字。[A6]已等八部。此句連上。以為總文。更意該餘人類等也。又 二句通前諸眾覩光而集。文多以少從多相科也。
疏。田父者。蟾蜍別名。即蝦[A7]䗫也。
疏。如是等輩等者。此下屬解眾集之文。通上諸處。如前[A8]已解。
疏。由佛智悲等者。外人問云。其傍生等。云何來集。下答可知。但由下結。動即有情。植即木植無情也。問。云何無情亦獲利益。答。由佛出世慈悲福德。風雨調順。故皆霑益。
疏。將說深經等者。於示相中。授凡夫身。經一生[A9]已。便成佛故。亦教下凡。生內院[A10]已。便不退故。餘經皆無。名之為深。恐不信故。先出舌光。表無虗妄。令生信也。餘經雖各互無所宗。皆無此中因果疾爾。其善財等。雖頗類此。然非正宗故非等。准此名深。
疏。舌廣薄相。此第二十六。䊩乳表切。米汁也。[米*定]堂練切。
疏。破諸眾生等者。上解千字所表。下解光字所表。
疏。第二有多化佛者。問。上兩句經豈不漏科。答。亦表佛故。所表名佛。同入科名。
疏。皆說清淨者。此句連下菩薩之名。又轉顯下陀羅尼也。直至法字。目其所說。對佛故也。若對其言法。目所詮之陀羅尼。
疏。約教法。中間四字。是 陀羅尼上之德。
疏。此三解中等者。科簡三解不同所以。
疏。超分別心言說道故者。非汎離言名為超等。此約勝故不能爾也。
疏。識達簡擇等者。上體下義。於義之中。約法約名。如文可知。
疏。四別者等者。此初復次。不必約於教理行果。初二但是約有空別。有依圓故。可以生喜。無遍計故。是由慧也。故慧之空。倒墮依士。於此二境。而總持故。名陀羅尼。性者因義。解脫目果。如次易知。下第二解。初二同前。後二為別。自利利他辨才解脫。皆且約果。其第三解。並約因位。別配可知。其第四解。初之二種。當於教理。以名有空。忍名無礙。能了達故。性無罣礙。呪名解脫。能解自他之縛結故。復名無相即呪。便離諸分別故。難思議故。名離分別。
疏。如幽贊中等者。唯指總持。彼有略說。讚字傳差。
疏。欲明授記不虗等者。對舉前唱。方解此文。恐外問。釋迦既自陳說。何故先示化佛。次下通之。
疏。佛以法義等者。方解此唱。至億字[A11]已後之兩句。解總名也。
疏。因行久圓等者。問。何故應時得爾多耶。下先立理。四句文也。釋迦下辨。由此下結。
疏。此明請記者。前立無語。為聽授記。不爾何故況佛自了。
疏。表結使俱[A12]已者。於住立中有二解。初合一意。共表半滿無作故也。以此連前。約其三德。戒德智德斷德。不開恩德。復解兩字。即為二意。兩箇或字次第是也。初解住字約其住定。連前次第。是其三學。下總解中。只有三學。無其三德。後或字下。是解立字。起立而表欲上生也。問。與經從座而起何別。答。彼約從座。此約來至。佛前住立從座起者。不必在於佛前住故。
疏。[A13]已出生死者。初從座起。三學如前。當生即是。後解立字。當果即是。總所為也。正為記當得成佛故。
疏。雖此軌儀等者。恐外問云。此中但是示其威儀。如何有此所表事相。疏舉可知。後之兩句。是引證文。無垢稱有此說故。
疏。一生補處等者。恐外問云。佛既慈悲。大眾[A14]已集。何須待請方說耶。下答此意。四句立理。四句翻釋。後之四句。連前而結。言示相者。指示內宮外院之相。言嚴因者。嚴即果相。
疏。從座起者等者。上解亦字。下解餘表。波離自表當得菩提。
疏。為顯成佛等者。上辨相狀。下辨所表。或直因業。
疏。舉昔生今問者。此之一唱。皆是舉昔。以此生起今之問也。生下經文。
疏。前言世尊等者。兩唱世尊。所目有異。前即波離呼世尊也。此即談往世尊說記。世出世下。方解字義。據理合言世出世尊現示在世。略云世。
疏。控御身語等業者。提控制御。不令汎墜。
疏。近執明究律藏等者。下明偏此發問所以。
疏。往昔佛在等者。下舉昔說。總結大意。抄以次字屬於上句。隣次於我。屬下甚好。
疏。顯今徵問者。顯即舉也。此唱上三句舉今。後唱上五句舉今。各後二句。徵其後也。言處。即目界地等處。國土即目淨穢土也。常說界等。不言國土。說淨穢文。無總處語。故如是科。問。處言脫總示指。何[1]失況其極樂名界名土。答。且隨多即。不爾重。
疏。波離下器等者。下辨不了起問之因。揣初委切。度也。
疏。小宗說於等者。下解舉今兩行文也。見道十六。修道二九。故三十四。如餘廣說。
經。成佛無疑者。仰推強信。認自不了。故無疑心。
疏。受姨母之妙服等者。上解出家無定。下解[2]□斷貪癡。
疏。理深難測者。自不了也。非是敢疑。問。何故前言未遣心疑。答。不了名疑。或可疑者疑其無定不斷貪等。非疑成佛。不曾為解。彼得定等。貪等有無。於彼生疑。問。既疑定等。何問生所。答。此疑意云。如是散亂貪癡之人。生何國土。能修斷等。而得成佛。不生勝處。不成佛故。具貪等者。難生勝處。故如是問。終不疑當成佛事也。
疏。但以菩薩等下。辨波離之所不了疑之因。以顯不契問者情也。知此不可更起問也。由此菩薩元來問者。
疏。波離不知等者。此下總結亦有二。文無定有。或真者實義。
疏。然且成佛之先等者。上約波離是真不可為此問。下約波離亦是示現。此先立理四句文也。次下結會。既必同知。故是示現。以彼不同計執者故。狹恐是狹。帶也兼也。相中帶爾。故是示現。或只為狹。不現實智。偏於示相。名為狹也。
經。如來應正遍知者。自稱三號。明無虗妄。
疏。如過去佛等者。如者同義。
疏。應受世間等者。餘雖受供。是未應也。煩惱盡者可同此類。
疏。正知遍知者。作二義也。所擇可知。
疏。如次配之等者。此配三號。涅槃名斷。因斷證故。來至涅槃。故是斷德。應有三義。其受供養。即是恩德。以佛如來不假食故。其餘二應是相須也。知智可知。為此三德。偏舉三號。不須攝盡。
疏。諸法莫先者。莫猶無也。先者上也。
疏。理事遍知等者。理遍為正。事遍為等。合為正等。故但三義。或正當也。其等齊也。其皆遍知方正名等。因之等覺。未正等也。第三正覺。即是擇邪。此上一解。同於幽贊勝空所解。下第二解。同幽贊如應所解。不知幽贊何為別敘。
疏。或智斷德等者。下為四義。前言諸法。不望其人。此言二德。總擇一切。不言恩德。其於應中。亦通餘故。其斷小乘不斷習故。等覺亦爾。其餘隨應。有所不盡。上正對邪。下正正當。等約二空。正當約滿。
疏。佛自稱三德等者。顯無虗妄令生信也。
疏。初答生處等者。經中總相言兜率天。天即趣故。兜率欲界。下經敘其嚴飾寶等。故是淨穢。有作是說。此對報土。名之為穢。對餘天等。名之為淨。今恐天宮只是淨土。有小化身。來於人間。亦現穢土。其丘坑等。名之為穢。眾寶等成。名為淨故。
經。爾時兜率天上等者。問。當佛記時。彼諸天子在佛會不。有說在會。各各長跪發誓願故。有說在天。下經自云[A15]已略說故。今取後解。但於天上發願故也。下牢度神亦於天上禮十方佛。以不言對釋迦佛故。並是天上預知爾也。
疏。夫諸天等者。此為問辭四句文也。舉劣況勝。何須他作。
疏。欲顯福異餘天等者。下答有二。初顯果勝。後顯因勝。其顯果者。以外顯內。外用他造明內果勝。不爾即須自用力故。如是故令他重內身。譬如王等。其顯因者。顯其宿因。宿因不勝。如何無功而他來成亦如王等。故此不可直為三段。
疏。預知欲生者。天上預知。若在佛會。即現見知。問。此諸天神先居何處。答。舊本宮殿先不先。故而居於彼後。方願造內外院也。
疏。一諸天植因發願者。植言種植。總該一切。下子分中。行因植因。行即先行布施者也。植即現今種植故也。即現天冠變寶宮故。如現種田多便見苗。偏以植名。文中植字是木植也。非此所用。傳者差矣。應用植字。乃種稙也。又骨殖字。亦為種殖。即移裁也。若從於稙。即初種也。
疏。修行之所因者。願之行也。此段之中。但有其行。後段是願。此言所因。因者為也。其為有二。即下所列。即於天上行布施時。為滿檀度。便為供養。有此二意。一自初發心須修此故。二亦為供養補處菩薩。下稙因中。有此二不。
疏。故應稙因者。是恐無福供養故也。不唯宮院。
疏。因者檀度等者。此言因者。非其為義。是形下願。親者名因。疏者名緣。更兼此唱。以天福力。由此三故。成天宮等。
疏。因緣之果等者。此下果起。言冀在良田者。田即是因。有財得名。其因元從福田得故。此上辨相。此下辨表。先解表五。修餘之下。解其表億。十度各有自作教他。讚歎隨喜。少分多分全分。少時多時滿時。如是成百。百互相助。即成其萬。資者藉也。問。五上添萬。如何成億。答。但表多故。言其億者。亦且舉故。有經本中。更有萬字。五百萬億。更難積數。准下宮成五百萬億。此中必定無其萬字。不可一子只造一宮。一造其萬。方知勝故。有解。萬行各感一千。以顯一因感多果故。今謂此數尚猶未足。如是但積成五億故。應以萬行。遍十業道。以為十萬。又此一行。招其一萬。如是積成百億之數。歷前信等五百億也。又或十業亦成萬行。成前萬行。歷於十地。其數足成。
疏。或是菩薩等者。此上皆是約其實[1]盛。此下二句。是約化作。准字之下。是其詳斷。其報土中。佛雖非實。其土亦說實[*]盛。前解為勝。
經。發是願言者。問。此句云何不在後唱舉。連前標後令文相接。故標於後。文布在前。疏主為文。如此者多。
疏。栴檀者等者。疏解取珠。色栴檀珠得此名也。下解表無別栴檀。
疏。神珠施者等者。此下解表其珠圓滿能如意故。以表其果。頂冠表貴。問。神珠為是冠上珠耶。為別珠耶。答。據經疏意。身所著珠。頂所戴冠。二物各別。脫字兩用。
疏。恒無間故者。直身而住。不動搖故。是無間義。
疏。上明修行等者。法前生下。合其四唱。共成三輪。問。如何[A16]已前唯是身業。答。其施多用身運故也。以少從多。非無其語。由身業因。得神變輪。由語誠諦。得記心輪。由意清淨。得教誡輪。廣如章辨。
疏。慈氏廣以智悲等者。先解大心。二句立理。一句結成。情懷結心。廣大結大。下解眾生。解[A17]已會多。依今合云有情故也。
經。此人來世等者。問。來世在天。何言成佛。答。不言[A18]已成。尚言不久當成故也。問。疏中何故言其未來。添今來字。義豈仍同。答。來是後來。對現更來。即是將來。此即便是未至現在。名為未來。字多義同。
疏。我於彼佛等者。上解上半所為之人。下解下半正為發願。於中二解。初解寶字。只目天冠。與前不同。故須會之。後解寶字。別目神珠。與前無異。可愛之下二句之文。解經莊嚴國界一句。是下生時之國界也。
疏。供具者等者。下文宮等應皆得名供具者也。言四事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什物之中。應有宮等。什者[2]難也聚也。受用之物。皆名什物。
疏。變寶冠等者。下解所表。
疏。所願同故者。明須要爾。又可准爾。
疏。或寶謂如意珠等者。寶冠二字。各目一事。故先所遺。
疏。何故行因等者。各各脫身栴檀摩尼。
經。如是諸天子等者。行中[A19]已該云五百億及各各故。其次願中。只云我今故。恐疑莫唯一天。故重顯之也。問。五百億言。必貫於下。何須疑耶。答。文相隔故。集者恐爾非佛[A20]已。問。合并稙因亦恐疑耶。答。是相連文云長跪等。[A21]已在其限。疏且約彼為標願故。只言願也。
疏。結集之家者。准此[A22]已前。皆是佛語。唯此集者恐疑加也。
疏。五百萬億者。以一天子化作萬宮。故五百萬。其一天子。各修萬行。故化萬宮。積成萬行。如前[A23]已說。
疏。既有十地等者。此下總解有十所以。以有三因。下引證文。唯有中一。初十地。後約十力。疏主理加。言凡夫者。有漏兼總唯凡夫故。又此且約劣者言之。又本為接下凡生故。
疏。宮有十重者。以宮為首有十重。如前所列。非宮獨十。又宮內外。有其十重。重者重數。非如恒重。
疏。宮謂法菀等者。此下正解第一重也。宮即宮菀。以由菩薩於中說法。加以法字。非於[3]字有法字也。又宮謂菀。亦是屬釋隣近之名。菀即園故。宮謂室故。如解尋云。尋謂尋伺。為擇尋謂尋思者也。此中為擇宮商等宮。故如是文非字及義。宮得名菀。
疏。初地真智等者。真如名宮。初得偏配。且約地釋。餘十善力。略不配對。如抄具明。
疏。內修五根等者。此下明表。與能造者所表皆同。以其一因得多果故。疏結句中略其萬字。其意且只表其五也。又[A24]已如前積至天子。以其天子有五百億。每箇造萬。成五百萬。今此且舉五根之數。其餘之數。今准積之。結略萬字。亦不相違。
疏。有七重垣者。問。疏科園字云何相當。答。有經本中。是此園字。問。下重廣中。是此垣字。亦成相違。答。園菀即總。垣墻即別。外遶為垣。內捍為壁。今此總說。宜此園字。或據所表。二字皆得。表戒防非。不用內物。可此垣字。園字又總。故皆可用。問。其寶如何表發光耶。答。□上有光如慧光故。
疏。此各七者者。於前宮因增此七也。
疏。三地能照等者。此解亦約名法光故。慧光能照。三乘為三。教理行果四法為四。共為七支。支分義也。問。既取其光。何異第四。答。此兼教等為寶故別。下第二解。是約十度三地行忍。其忍有三。開第三忍為五故七。
疏。如幽讚者。讚字傳差。上卷幽贊辨別五想。
疏。四地修得等者。慧焰為光。其四諦智出世間故。正似蓮華出淤埿也。初二三化相同世間故。不類此間百行五明餘地何無。答。由修精進。偏說百助。是精進勝。獨又百也。定瑩淨故。偏說五明。有作是說。雙運為明。兼世工故。問。既由精進。云何只百。其五地等。皆言其五。初地加萬。其第十地。又只言百。答。初地非多。餘於一一而漸增故。二三增七至第四地。頓增百億。由精進也。此地明門。是其億故。次後餘地增五百億。還由五根。至第十地是增百億之無數也。無數即是阿僧祇故。其增既多。不相違也。問。以何表之。答。十度圓滿。相助成百。遍前萬行。成其百萬。三無數滿。故各無數瓔珞等也。問。其二三地單七易知。如何以後皆增百億。答。本分之行。皆有百億。如招天子更助[A25]已修故如是也。其二三地。合而招之。
疏。思風動樹者。行支招故。此及七地。不說表五。應同前也。下准此知。問。既五表同。如何見增。答。轉轉修故正是五上漸漸增義。
疏。八地相土等者。[1]由在故擇勝者現。
疏。近閻浮樹等者。此中化者似彼故也。此亦可表始第三劫近菩薩也。
疏。出生善根者。女能生子故為此也。
疏。此上十嚴等者。下總科釋。先依隨文。十地配者。下例十善及十力智其等等取十度等也。
經。時樂音中等者。下重顯中。逆次為之。勢相接也。疏主如此多分逆次。蓋倣經也。華嚴列眾敬德。亦是逆次。
疏。第二重顯前嚴者。十中顯四。其音樂。前只總言。此中廣出所說法音。其樹。前中但言七寶。此下廣出所生之果。果上色等。或色。前中唯云葉有。此下廣出果上者故。又前但云有五百億。此又舉勝攝眾色故。前解為勝。其光廣出右旋出音。垣廣高厚。問。寶全可爾。其宮亦有大小幾寶。何故不廣。蓮華及女。為問亦爾。答。彼無別表。故不重顯。此有別表。如下疏辨。
疏。不退有五者。十信第六。十住第七。初地八地。如次前四。第五即是二乘無學。下指此經隨應皆通。然多約初。
疏。法輪之行等者。此下有二教行五體。此初約於教行相對。既有之字。取行非輪。法輪非行。故唯目教。
疏。正法輪者等者。此下翻釋。兼遣外疑。恐疑何知不取正輪。其釋意者。正輪連行。必相即故。既有之字。故輪非正。言摧滅等者。三義解輪。明正在行。不言運輪。教上顯故。摧滅在於王首行輪。
疏。說彼五位等者。又成要行。轉成可知。
疏。一自性等者。八聖道支五蘊功德教及三慧四諦理等二轉依果如次為五。
疏。即攝初三者。行因因行非境果故。下第二解行目行相。故通五體。問。雖子分二。並以法輪即是其行。豈不違經。答。此以之字。作語助詞。不同前解。約其隔法。既是兩解。故不相違。又此汎屬。非是經上法輪之體。經上法輪。但屬教故。問。經上此是為所演說。云何有教。答。說亦說教。如言彼曾作此說。問。此何表。答。表生彼[A26]已決定不退。問。准下疏說。此是一乘進行發心。何故前言通五不退及三乘耶。答。應是兩經。五不退中。無發心故。若并發心。有六不退。
經。其樹生果等者。樹上生果。故是廣樹。雖添果色及以頗梨攝葉所有五百億色。然非廣出葉上之色故。但屬樹。此即眾色表諸乘也。一切皆入頗梨果色。即表皆入一乘之果。
疏。謂紅赤色等者。問。既言根本。何不取白。答。是果色故。白不為上。此約攝入。紅赤為本。攝彼白等。作紅赤故。白攝紅赤。自亦變故。不同法華約可變為根本。顯字之下。是明所表。問。何用二色。答。會二乘故。定不定故。不同法華但要現一。
疏。右旋婉轉者者。此即是其圍遶之相故表不離。其智如寶。寶上有光。光不離寶。疏以智慧光明相連。智慧連上所不離也。光明連下。及以慈悲。皆不離智。皆隨光明而右旋故。此由四地精進爾也。故云行該。疏未無其不離言者。以連光明。義准知故。乍似慈悲。為所不離。不順經文。或所流出。不要婉轉。此及智慧。為所不離。智慧有光。便名光明。不爾未無不離言故所言右者。用之先故。又其便故。如次慧悲。
疏。大慈大悲等者。問。此說大慈無嗔不害為體。大悲無嗔無癡為性。有處。大慈無嗔無癡為體。大悲不[1]容為性。又有說。慈無癡為體。悲用無嗔。豈不相違。答。應是二法皆用無癡。不害無嗔亦隨舉用。准涅槃經第十五中。有數復次。但言無嗔。故不相違。拔苦與樂遍三法故。問。如何說言。為顯慈悲二相別故。立彼無嗔不害二耶。答。彼約無量。此約大故。問。何故不同。答。其四無量是假慈悲不用明解。設之無失。此大慈悲是實慈悲須明解故。不爾悞說成過失。問。如何假實。答。假但作想。實者實利。故實利者悞而成失。問。何不是慧。答。慧但別境非善位故。勝引可爾。問。四無量中二法各一與樂拔苦。其大慈悲豈不亦爾。答。無量相狹各用一法。大者相廣。不害無嗔。各有二用。非大慈悲二用互通。問。在於何位。答。辨涅槃經第十五說。無量乃至凡夫二乘。大者唯在初地[A27]已上。名一子地。勝實利故。問。纂第十一唯第十地及以佛地。其義云何。答。各就一勝。並不相違。纂依瑜伽第四十四。說具四義。方得大名。一緣甚深難了苦境。二長時積習。三猛利作意。四最極清淨。具此四義。方得大名。故不相違。經中但約實假而說。纂前自云隨所來處一門中增。問。彼位無量與大何。別。答乃至佛位亦有假。想不同實。利故二差。別。問云何如來但有假。想。答觀有未堪實利者故。希利假想。非不能實。餘有假想。是未能實。
疏。一有情緣等者。從淺入深。從劣歸勝。而為二解。初約二無。後約二有。於約無中。初二遣我。一實一假。云假有情。是遣實我。第三遣法。其約有中。初二依他。後一圓成。既不遣執。言有情中。以總攝別。法便目教。第三不見一切依他利有情時。即便能泯一切有相。問。豈唯本智作慈悲耶。答。疎緣無相。問。爾利於誰。答。利而不見。名為大利。
疏。彌勒慈尊等者。此下入經。便為所表。
疏。垣謂垣墻者。恐[((冰-水+臨)-品+口)/皿]總園。故先辨體。方明高厚。是所廣出。
疏。此四嚴中等者。初既說行。故是進行。第二生果。是進[A28]已亦名進行。初約所說。二約喻上。見其進行。又初發心。與前隨文說五不退及以三乘。有少不同。或亦無異。發心之言。不唯初發未至果位。金剛[A29]已前。皆得此名。如瑜伽論次第。瑜伽通辨前[2]六之次第。故立[*]六名。云發無上正等菩提心[*]六。[A30]已前通說一切行故。今此亦爾。其五不退。皆得名也。皆非果故。又前所言通三乘者。談其始也。此約欲令入一乘故。因即有三。果即唯一。正相契合。問。第二證果如何有色。答。要攝眾色入果色故。皆是其果。問。第三破勝寧見慈悲。答。慈悲為破。
疏。造宮之中者。守護宮故。皆入此科。因守護故。兩樹說法。又亦入之。
疏。顯內具五力等者。五力五戒。而二解。不拘凡聖。多分約凡。但力稍狹。內即四魔十惡相對。外即非人水火等別。橫灾即約水火等也。五百億等。皆准天子。可以知之。
疏。信戒聞捨者。聞唯聞慧。下慧思修。亦不為重。捨即捨施。或是行捨。由平等故。偏立為財。前解為正。是聖之因。亦得聖名。經自然有風者。菩薩大悲。不假擊勸。名為自然。問。八地假勸。應非自然。答。彼非自然。此表慈氏[A31]已過彼[A32]已成佛故。掁者觸也。名訓雙舉。
疏。所執法體等者。此我別者。此體彼義。空寬我狹。又空遍計於依他上無有實我。今是後義。
疏。由此能令等者。即此所說而得此名。取所說理。不用法體。
經。牢度䟦提者。此云善賢。言即從座起者。有說。天上亦無坐故。預知慈氏而欲生故。但見外宮。遂從座起。發願補內。此禮十方。求持故。非釋迦前。
疏。慈氏內院等者。科名依下願文而立。狹故通妨。堂既從彼而立其名。餘者隣近而得名也。又如識言。
疏。欲解廣大者。舉體釋義。為未來世諸有情故。又自求佛。並名為大。此且一解。更有一解。信勝解也。
疏。雖知凡聖同感內院方成者。欲合大神縱奪而辨。此為縱也。下奪。唯約無漏如神。妙字釋神。菩薩為大。所言一者。是一乘也。此言菩薩。非唯慈氏。慈氏為主。餘感之。
疏。亦是凡夫等者。此却通凡。既發大心。亦大亦一。又一目首。猶如一滴積成大海。是故如神。
經。自然出珠者。表化任運。
疏。宣妙義舍者。妙善義法。舍即堂也。
疏。表親尊重者。額即表尊。於此出故。又表其親。神親慈氏。珠表貴重。
疏。內院宮宇等者。通釋偏言法堂所以。其棲止房在法堂。比如十地經。
經。如紫紺摩尼等者。如如意珠。表裏映徹。透其內外。劣色不現。或映珠色。但現光耀。名為映徹。
疏。作宮中有八者。宮上之事。並名為宮。於子分中。其珠現宮。又合之也。餘者因此展轉而現。故珠不作大文別科。
疏。如紫青色等者。不要色似。但要明淨透徹相似。額珠即碧紅色故。
疏。持戒堅牢者。七支各感七重故爾。
經。一一欄楯者。即鈎欄。也縱曰。欄橫曰楯。先言所成。後言能成。梵摩尼者。淨如意也。此所表者。七支戒上。萬億遮戒縱橫無犯。淨如意也。
經。九億天子等者。表其九定。根本未至。共為九故。取其定戒。上地無女。故以子表。億數准其百行為之。道戒慈悲。通利五趣。五百億女性慈故。細數唯說。
經。一一天子等者。天子如定。能運神通。遂化蓮華。聖財所助。故成七寶。出埿蓮華。瑩淨光明。現諸樂器。如化佛等。說法之具。皆由定起。後說法時。却由智悲。故女執之。喜而歌舞。說諸法也。皷者擊也。不假擊發。慈悲深故。自然准此。不作是說。何故天子化華樂器。天女執之而歌說也。無量諸眾。只表其多。又無盡故。不以名數。
疏。未離苦者等者。悲慈喜捨。如次配之。於彼斷修而生喜也。捨貪嗔癡。早成佛也。或汎苦樂斷得四。
疏。亦云知苦等者。問。如何聞此亦發大心。答菩薩通故。
疏。此由聖行等者。問。前說其宮四十九重七支戒成。云何與此悉皆不同。答。且各隨義。皆未為盡。或前約表。此約感得。問。聖道解脫及以八戒。如何行相次第感之。答。且約增相。實通感之。問。其增者何。答。一一皆有相似行相。如抄略明。恐繁且止。問。八戒云何却列為九。答。欲合二教。有教不說非時食故。即用前八。即報恩等有開時。食却合香鬘歌舞作唱。取前八者。將食助之。故如是列。
疏。聖凡眾行等者。此下所說。以智為正。問。戒思招感。何非正耶。答。據勝體中。唯智為正。其有漏者。思為尅性。戒等為助。其無漏者。悉名為智。別分同前。或別有漏尅體取智。
疏。不爾等者。若不由智。何異餘耶。
經。有五百億寶珠而用合成者。不唯瑠璃以為崖岸。更有如是寶珠共成。此即表於涅槃之上五分法身。為五百億。因之萬行。轉至果位。果行相資。且次一信即成萬萬。是其九億。又以利人示行攝一倍增之。即為百億。五分百為五百億。在涅槃上。故云合成。仍只名為瑠璃渠者。以從勝故彼色映故。如云木塔。非不用餘。
經。八色具足。八色之渠。皆具八水。准此渠色。各各別也。非一八色。故疏解云。即前八色皆悉具足。
經。其水上涌等者。六句經文三節相為一義者。渠在門外。渠內生華。水在渠中。華根而入。華心而出。遊於殿內。樑棟之間。經文承上。[A33]已言其水。先舉所遊。舉[A34]已却辨。渠中生華。華出此水。故下疏云八色之水從華而出。問。遊[A35]已何去。答。經上不說。有作是說。化緣終畢。却去於渠。從華心入華根。而今恐但為器。甘露等或但自息。問。所表者何答。渠表涅槃。具八不故。眾寶合成。具三事故。有八味水。常樂我淨。及四涅槃之功德故。涅槃經第三末說。於大涅槃。有其八味。一常。二恒。三安。四清涼。五不老。六不死。七無垢。八快樂。以此初解前。前言八色即常樂等。非常樂等。如是八中。皆有八味。如是皆在四諦教外。名為門外。於此渠中。出生四智。猶如四華。亦詮不及。是在門外。於四智中。出生大悲。為化生故。却遊門內。緣於三界之樑棟也。[尸@干]極為棟。取樑極處。表至有頂皆所化也。又橫榎曰樑。竪柱徹脊者。名之為棟。表於三界橫竪皆遍。如是悲智。共如華流。以次變化。如天女也。以慈悲故。但如其女。所化真相。嚴不足云。似菩薩執持機器。有五趣故。云五百億。隨機說法無虧名滿。變化亦現。二利具足。利他為先。故為其右。尚在無為。名如住空。實出三界。云從水出。正為大乘。故云爾也。佩者帶也。復者更也。於右肩上。[A36]已有瓔珞。故云復也。以顯利他必自利故。自利滿[A37]已。更利他故。
疏。水色交映者。圂而難辨。名為交映。
疏。三心受故者。七防三世成二十一。合此三心。成二十四。有說。三品名為三心。於勝思中。更分三品。有說加行根本後起。
疏。從八色水而出等者。展轉從也。非今在水。
疏。不可凡心等者。難詳斷也。
經。自然得此天女侍御者。不假[1]顧等。名為自然。世所偏愛。故獨舉女。非不得餘。但愛侍舉不愛餘事。又顯得此慈悲故也。
疏。清淨法界等者。以化從本。座為所依。為表法界座量故四。其由旬者一十六里。每德之中。合四德故。明互容也。
疏。三乘妙行者。表其眾色。
疏。四百寶嚴飾者。經云所成。成蓮華也。不同第二。
疏。五放光明等者。經云百億。百行助智。每一成億。又由五通。以成萬行。而為雜華。成五百億。所言帳者。即表定也。以離八風吹塵坌故。
經。時十方面者。表遍為也。言百千者。即是十萬。十方各爾。積成百萬。當中界梵王來也。以表所利。進退得所。以得其中。其小梵數。應等於此。而不言之。下言百千。十萬貫至。亦准此說。取彼界內無數有情。若男若女。各修眾行。欲證真如。名布座上。其眾行中。五根出生。而為其女。以信為手。執淨慧拂。去塵蠅故。而居定內。帳如定故。問。如何大小。答。總持在於三地[A38]已得。四辨九地而方得故。鈴聲說法。總持攝錄。故如是表。
經。持宮四角等者。持者任也。又護持也。宮角安柱。令不損故。名之為持。表四念住。護一切行。而不損失。護持諸行。諸行還來助其念住。故却樓寶珠莊嚴。其行重重。又如意故。或只護戒。樓閣戒也。戒如珠圓。得如意故。言百千者。攝善法戒。有百行故。律儀十善助之成千。又以十度相助成百。故云百千如是悉皆如意成就。摩尼交絡。如是皆以慈悲為本。以表天女悲用教手乃至說法。故曰所表。次第如是。
經。有百萬億無量寶色者。自成宮下其色之數。計如此也。言無量者。亦是數名有百萬。今無量寶色。此表十地所見之佛。此尚大數。以其十地見十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故。女數同此。或色亦同。准疏解意。但取色同。慈悲如女。無慈悲者。不成佛故。
疏。亦有未生等者。有兩類人。此亦有在釋迦會下而發願者。
經。時兜率天宮有五大神者。問。此牢度為在彼天。為佛會時。答。亦在彼天。此標句言時兜率故。牢度大神。造宮[A39]已時。在彼天上。有五大神。問。當佛說時。是[A40]已造宮。造宮了時。彌勒未生。於後更有十二年故。又前牢度造座之時。彌勒未生。云何梵王及天女等。侍立帳內。答。此四百年當彼一晝一夜。今十二年。可近等彼十二時中之時內三分之一。假使彼中預待半日。何不可耶。不可菩薩先生於彼方嚴飾故。
疏。內修五蘊者。問。餘處言五。多以根等而為表示。今何約蘊。答。此表有情。故以蘊表。蘊聚義故。以此五蘊。以配五神下。
疏。解脫知見者。此中解脫。却目真如。依主釋也。此見即知。表親證故。
經。身雨七寶者。七寶珠也。次下便牒為寶珠故。言散宮牆內者。顯戒不離涅槃宮也。又顯持戒只為涅槃。異諸世間。故言宮內。上自利德。下表利他。由具戒故說法悅人。又慈悲故。不待外緣。不皷自鳴。
疏。起四無量雲者。華如雲故。名華為雲。經云華故。
疏。無量眾德等者。百行相助。以為百百。皆具十度。以助定蘊。積成百千。定居其上。如蓋幢幡。定引通。攝引有情名為導引。
經。名曰香音者。其音破臰。便名為香。言作百寶色者。慧成百行。
疏。七漏者。漏者失也。失諸功德。名之為漏。其念即取念惡境者。思推准此。根即眼等。取染境故。惡除見外餘諸煩惱。親近約親惡友之者。如是慧蘊。皆除之也。
經。自然住在等者。心既決定。任運而住真如之上。
疏。離邪解憂苦者。既正決定。何憂苦哉。
疏。饒益者等者。訓下二句利生之文。
疏。[1]求大菩提[2]教之行者者。經中音字。即是教也。詮菩提故。名菩提音。下者是求菩提音者。此者是其所饒益也。勸助亦爾。
經。身諸毛孔者。本智如身。有生滅故。又實不故。猶如毛孔。水為智用。於智之上。有五忍故。疏言眾德。如此出生有情善根。有所不同。有二十五。頌曰。四洲四惡趣。梵王六欲天。無相與淨居。四空并四禪。釋曰。開修羅趣。梵王無想。其五淨居。却只為一。成二十五。問。無想北洲云何善根。答。談佛悲心。又有解云。無想初得。亦有心故。北洲傍生。亦少有善。問。如何歸念。答。雖言出有。但要善根。是所歸念。此是出生他音聲故。名歸念也。又自出生。隨其所應。所有善根。必自歸念。由大神也。地獄之中。續善根故。
疏。智順正理如正音聲者。其正音聲。是順正理。以由正智順正理故。感此音。下所出音是此得名。問。第五從所出為名。餘何不爾。答曰不然。應作是說。皆從所出而以為名。第一出寶。更由高顯。加以幢名。第二出華。加以德稱。第三出香。是喻其音。第四出於如意神珠。既其如意。故具喜樂。第五文中。只出音聲。亦加正字。正者聖也。出世間故。故皆相似。但以前三。從首出者。第五在末。第四是初。義音取也。
疏。出世間聲者。此解正字。天魔之后。是天魔王之皇后也。彼音雖勝。然是世間。故此勝彼。
疏。或五大神等者。此下總解。前來隨文。是約五蘊。下約五戒。及約五通。故致或言。配釋行相。恐繁且止。所云凡者。是通凡也。不云唯爾。所言感者。但是引義。非如思業。雖言福處。是結由因。名為結因。
疏。二種相資等者。二種相資。共成其數。非是相資各成五也。
疏。下明內身等者。此雖配經。未是此唱。亦屬汎解。此即指下九品行者。非指彌勒。其離繫。果復非約於九品之因。是約生彼。修不退因。得離繫果。其等流者。是假等流。通凡及聖九品及餘。故置等字。其士用果。通人及法。法即前來九品等因。人即大神造宮等也。
疏。此中總說等者。下正人經。先顯文略。有其二相。一者。但總略標。不別列釋。十善即是三乘十故。二者。但總說生。不別顯示何業招何。事相多故。是故下云不能窮盡。
疏。然諸善法等者。此下釋妨。外人問云。常說十善。攝善盡不。初二句答。外又問云。十善業道。寧有所擇。次下文答。大意答云。業道即狹。要招總故。汎言即寬。是善皆攝。此言重者。擇不定業。及唯加行。不至根本。不招總故。或可但擇不定業者。
經。若我住世等者。唯此歎詞。及前結文并科云答。[A41]已前並是佛說天上。非是集者見而集也。故牢度等。並在天上。佛說之也。又變彼時不必即是說時變也。
疏。日月歲數者。瑜伽有十。此但例三。應剎那等。此不約也。
疏。三劫行因等者。一生補處有實有權。故文二節。各兩句也。下說求生。實約下凡。
疏。即是凡聖等者。此下牒之歸其略說二因。即前三劫。十善或因。凡聖內外即是內宮外院。有說兩品即是凡聖。有作是說。即是內外。或可合三以為二品。如上下乘及十力中根上下力。
經。當作是觀者。久在於此。義標於下。疏主科文多分如此。欲令文勢相拘引也。不爾何緣於示人中。置觀言也。下說戒等。皆名觀故。或此標能作。故科為人。下屬所作。故科為行。
疏。略有三種人者。據下所解。但約大乘。據實第三亦通二乘及以人天。下說通為三乘等故。
疏。一者菩薩行法等者。問。不厭及樂二何別耶。若但遮表亦是文繁。答。生死境寬。度一切故。天宮境狹。自託勝故。又是利他自利別故。於樂天中。疏為三義。皆約自利。第三故字。是轉相成。故但三義。
疏。三者等者。此中疏且約菩薩解。前約大器。可生淨土。而不生彼欲利有情。後約量小。不能生彼。且生兜率。亦是大乘之人。如此或疏後節是通小乘。或其前節亦通小乘。小乘亦救苦有情故。然彼不名利他行者。受佛教勅。恐犯戒故。既自恐犯。故非利他。前解為正。端者度也。
疏。其觀者何者。此生下文。乘前問起。
疏。二持八戒者。經云八齋。齋者淨義。八並名齋。戒之異名。故今云戒。教名不同。八戒之名。如前[A42]已列。
疏。三持具足戒等者。出家五眾成道器故。不許分受。名為具足。在家二眾。許分受持。然其分者。若開三種。不名律儀。但名處中。雖皆在彼。二眾戒攝。約相從也。又約不開處中者也。問。四分律中。唯說比丘及比丘尼受具足戒。此通五眾。豈不相違。答。此約隨應。一眾之戒。必具足受。名為具足。故通五眾。彼約通論。具戒支條。[A43]已上更無。名為具足。故唯二眾。各據一義。亦不相違。
疏。不求斷結者等者。疏且從劣之所未作。以類於勝。而作六行。伏斷而解。理實此亦未求無漏斷道故也。此約但且求見慈氏。其斷道等。在別願也。
疏。廣勸生中者。下內果中九品行是。
疏。雖修此因等者。外應問云。據前牒云。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齋云云。如是戒等。即名為觀。觀是思推。豈不相違。疏一句從。四句為奪。必假爾也。外又問云。若爾云何經文牒觀為行。行實非觀。後五句答。准此文意。行名為觀。從前導說。修行之時。一一思推。願生兜率。行實非觀。然待於觀。皆得觀名。多見此文。觀為首言。說觀為正。戒等為助。遂只端坐思惟生也。今謂此人。大有錯悞。且如說言。諸入法者。以信為首。其為正行。不知何耶。不可不取智戒思等。又其凡夫。招彼內外所有果報。莫不由行及以戒等。但由思惟。便可得耶。又其聖者。亦不只由假思惟爾。故解此言。觀為首者。是其前導。如信為首。修一切行。行為正因。由觀導引。名之為觀。又如懺悔。說為慚愧。亦如損力益能轉中。亦說由習勝解慚愧。其修定者。名為作意。皆是約其前導而說。非是正體。若據勝體。即可爾也。其尅正者。是要諸行。量其凡聖所得果報。其體是何以辨諸行。何者為正。何者為助。問。如其信戒名為現觀。論自說言。助現觀故。名為現觀。此何不許。答。彼約入見。以觀為正。此約招果。其觀不爾。問。求西方者。有十六觀。觀水樹等。此何不許。答。彼亦是助。助正合說。有其十六。以彼後三是三[1]六故。又彼兼約引定而說。此不論定。故不同也。今[2]勒[A44]已後求內院者。勿只端想而望生彼。應須修行隨修想之。若不爾者。今此疏云一一思惟。一一之言。目於何耶。又其內果勸修中云。如是等人。乃至應當繫念念佛形像。如是豈不指大行耶。又滅罪中。彼經亦云。當作是觀。繫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皆是繫念。行行名觀。無孤觀也。若其懶墮。不修眾行。但思惟者。唯感夢爾。必難得生。應思欲生而持戒等而不犯等。恐其犯等不得生故。故而專謹也。如此即是。不爾亦他。他猶別也。不正名邪。非必邪見。下疏且約下凡劣支。求西方者。名之為他。其實他言。不唯爾也。
疏。病重行闕者。疏主不責無諸煩惱行不闕者求生西方。今此但云病重行闕。病重即是煩惱具縛。行闕即是未有六度四尋思等一切之行。名之為闕。應勸今時求西方者。應自揣然。勿賴經中下下生者有破戒等。遂恣其情。待念十聲滅罪得生。恐悞爾也。有罪忽赦。世有希奇。望赦作罪。國法不許。遍觀今之求西方人。多如望赦與作罪者。不了經意。是約先修其行[A45]已成。悞有所失。臨終翻遇。遂有爾也。又不爾者。即令臨終結少遠因。亦勝不續善根之者。別時意趣。是在於此。如說發心即便成佛。又如一稱南無佛等。及如戒品[A46]已具足等。如是之例。其來多矣。
疏。一問此沒者。上之六字。是總文也。五字此沒。末句生彼。
經。却後十二年者。問。却猶返也。退迴為義。如云却步却欲等事。今此向前有十二年。何故不云更後十二云却等耶。答。次置後字。正是却義。佛意是約漸向於衰。是背行故。名為却後。又今記[A47]已未便得生。却後云云。故云却也。問。前經[A48]已記。此人從今十二年後。云何更問。佛不置之而又答耶。表超緣起兩下同故。答。悲利後來。問答無失。又解。此問但言其時。正問月日。佛答之中兼言其年。不言其年直言月日。其孤濫也。又解。却字是從前記十二年[A49]已彼處不曾言其日月。却於彼上言月日也。問。波離但問沒時。云何并答家等。答。顯佛慈悲。問少答多。
疏。於六時中等者。上破常。下破樂。示現入滅。令知世間無常無樂。說佛涅槃即常樂也。西方一年分為六時。暄暖時。種作時。求雨時。物熟時。寒凍時。大雪時。如次自正各居兩月。
疏。我淨亦爾者者。示佛死滅。既無常樂。即知世間亦無我淨。亦顯涅槃真我淨也。
疏。言二月者等者。下有六喻。初一是總。次一在前破樂之中。有樂不樂而相對故。後四皆在破常中也。自性自報。金光明經皆名法身。下種曰種。喻於頓悟。移栽曰殖。初種曰稙。今取移栽。喻二迴心。孚者生也。乳者養也。故喻生善。
疏。師子孔言等者。迦葉菩薩。牒佛昔言四月八日。而以為問。非彼問者自稱師子。四月八日生。表化四生離八難生。二月八日出家。表化善惡離於八苦。正月八日成道。表其獨尊修八解脫。二月八日轉法輪。表化凡聖修八聖道。又表出家本為法輪同月日也。生時成道。及轉法輪。入於涅槃。皆樹下者。表皆為陰有情故也。
疏。入大涅槃者。從涅槃處。展轉流來。今却隱跡。歸本涅槃。名之為入。故以示死。名為入也。雖現其死。實不曾滅。亦非從滅而還生故。名無虧盈。有作是說。無虧而盈。非是無盈。今應只取本無其缺。亦無自缺。始滿盈。亦名無盈。如無自然生。亦無自然滅。
疏。二令見道非道者。道喻其因。邪正喻果。故二不同。又解。非道即名為邪。約隅方邪。下言邪正。側邪不平。法中自見。言𣠵蒸者。盛熱氣也。
疏。八開敷眾生種善根心者。優鉢羅華。是青蓮華。無艶色故。喻諸善心。赤是艶色。喻其五欲。
疏。義理既同等者。上引釋迦。以合慈氏。
疏。不復更生於閻浮提者。兩句合讀。垓是數名。十萬為億。十億名兆。十兆名京。十京名垓。
疏。此緣盡故彼不盡故者。閻浮名此。十方名彼。或約釋迦彌勒相對。不及前解。
疏。右脇枕手者。右脇婬臥。右脇吉祥。仰為天臥。合為鬼臥。表吉祥故。右脇臥滅。枕右手者。化緣盡故。面背於東而向於西。首背於南而向於北。東生萬物。南榮盛故。表其緣盡背此二也。西主秋收。北冬最末。向此二也。
疏。欲臥必坐者。將來下生。成佛子[A50]已。入滅為臥。
疏。如入滅定者者。狀似滅定。實是死故。次下疏文。不解相狀。便解所表。所言入者。即證入義。表今人身未證涅槃。何以故。方欲上生。後下生時。方示證故。或所言入。亦是死入。以其釋迦[A51]已成佛者入而不來。即是實入。今既未爾。故是似入。何以故。方欲上生。後補處時。成佛了[A52]已。後入圓寂。同釋迦故。
疏。終後生相者。命終之後。天中有身。是初生相。名為生相。問。此文是答此沒之文。云何中間說其中有。自科中有是生相故。答。此中經意本有名生。天之中有。既未本有。都是沒時之事相故。問。何不排在。答。生彼中有乃至起答皆是沒相。以其中有起時在於舍利之前。故排在此。故此科云。終後生相。沒後之事。本有之前。並名沒也。又雖屬天。起在人間。並在於此。百千無表。但狀似爾。或表菩薩近中千佛。千千為中。今百千故。不表近小及大千者。表得中故。
疏。癡常想故者。由癡執常。問。如何破耶。答。中有漸住。故非常也。美色為艶。赤盛為赫。
疏。舍利者稻穀也者。問。其彌勒者云何得名。答。相類得名。同不壞故。又此且約釋迦義翻。准珠林中。正翻骨身。或云骨體。玄贊。正云設利羅䭾都。翻為體界。界者分義。恐濫餘名。只存梵語。
疏。且居兜率等者。表次一身未分故也。言一佛者。同一小化之佛境也。此疏不解中間一句。同中有經。有首楞嚴三昧等者。舍利光中。現此十字之梵書也。
疏。大乘之中等者。光中不現小乘字義。首楞嚴者。此云究竟。或云堅固。正云首楞伽祛摩。此云空蘊。從定為名。小乘中無。故此標云大乘之中。據經只說現梵書字。是西方也。下疏却舉此方字者。以顯當時。若此土人。亦在彼者。光中亦見此土字義。煥者顯也。爛者明也。
疏。但矚其文等者。恐外問云。光中云何得見其義。以此通之。字明顯并義了故。亦名炳然。非直其眼見於義也。
經。尋即為起等者。不移其時。名之為尋。非尋伺尋。
疏。身雖入滅等者。令人供養。故是法利。舍利名法。或此是表。以云法故。教法名法。前表定慧。此表法利。問。前現其字。何不表法。此但起塔。法何相關。答。更云義故。是表所詮。令人供養。是利無餘。以後在世。唯有法故。其實智定。世不見故。
疏。於彼臺中者。此座在於臺上故也。殿內臺上。有此無畏坐者之座。問。准此合是殿內有臺臺上安座。云何經文七寶臺內摩尼殿上。答。大抄說云。臺是基堦。云何疏云於彼臺中法王位極得無畏故。今應解云。依此次第。合云摩尼殿上七寶臺內師子座上。此經是依西方次第。先能後所。故如是也。不可臺內置其殿故。合云堦上。於其臺中置座故。復於座上更有蓮華。下疏自解。師子座上。更有蓮華。并殿四重。是其坐處。然其蓮華。在於後段生相之中。此前略却蓮華上也。又前段中。却言化生。並是欲令文句引也。今又解云。前言生處。生及處也。處中略華。此言生相。亦生及相。前言生者。是後四生。此言生者。是約初起。前文可知。此經初句。於蓮華上。是辨初起。不爾能於是其何也。不舉蓮華。而於何也。由要蓮華。辨於初起。不舉座等。故於前段。便不言華。此言相者。相有二種。一者四儀。二者色相。如文可知。
疏。結跏趺坐者。結即蟠結。以趺加髀。名為跏趺。准此疏解。即於跏趺。分為二種。降伏吉祥。更無三種。或有三種。單言降伏。單言吉祥。即不交結。但直相押分其左右。於交結中。亦有左右上下相押。即結跏趺。降伏之坐。及結跏趺。吉祥坐也。今取結跏吉祥坐爾。以其右者。用之先故。其右在上。即欲作也。其右在下。即令不作。於惡令止。是其降伏。故左押右。眾善令行。是作吉祥。故右押左。今是令生兜率故也。故取吉祥。
疏。德高無比者。此是總表身量極過彼天眾故。表德極高無可比也。十六由旬。共計二百五十六里。彼眾身量。依瑜伽纂。計成一里四十五步。問。云何下生乃釋迦等但過其半。答。人器小故過半得所。天慢多故。極過方押。
疏。能越六道等者。此是別表。問。何不直表一事十六。乃以兩下表十六耶。答。亦是一事顯超世間出世間故。二乘在於六道所攝。相貌不超六趣類故。菩薩相貌。有同佛者。不預世間。而別說超。故云十六。
疏。壽量隨天等者。問。何不翻之。答。壽未見故。難制他慢。問。相好云何亦入身量。答。多屬身故。別言冠髻。是莊嚴也。又其形量。正亦相好。
疏。釋迦毗楞伽者。此下並是冠上莊嚴。下疏能字種種現字。如次釋此二字三字。如意珠字。釋摩尼字。
疏。狀如延珪者。此方之寶。但取狀同。非是翻譯。若翻於彼。應為鸚鵡。取譬赤似鸚鵡觜。天子所執。謂之延珪。延年故也。又云圓珪。形狀圓也。恐悞更問。
疏。異聖神變者。經者字上。是異聖也。奇異別異。並可得之。復字之下。是其神變。下於異聖。但所表於神變中。別而指之。神變表者。顯此菩薩端居兜率能恒諸方現神變也。又於色中現佛等者。顯隨事相要伴侶也。於真常中。而不假故。十善百福。互資為萬。十度亦爾。兩萬相資。成其萬萬。即是百億。復歷十地。即成百億。一招一萬。故色爾億。此為自利。於利他中。以難招故。減其一折。只得百千。又其百千只是十萬。非百千億劫。有無量之百千數。亦過上億。是由利他勝爾也。
經。作百寶色者。百福所招。表令他作。亦同自百三十二者。於修六度有總有別。總即等覺。或目地前。只為其六。別即分十。於分十中。前六各三。後四各二。共三十二。招及所表。自他同前。又三十七菩提分法。五根五力。名別體同。招感無別。合之為五。只三十二。又有說言。於四生中。修八聖道。或離八難。感三十二。其八十者。以八道支。助十度故。又涅槃經二十四說。世有眾生。事八十神。菩薩修於八十種好。其相准思。更餘所表。下疏自陳。
疏。極端嚴故者。此句是意。非是其表。龍樹偈云。穢器盛美食。飡者情不忻。醜人說妙法。聽者情不懽。故於諸根不具之中。而立為戒。非[1]師端嚴要戒資慢。問。既其端嚴。何不招染。答。却有一好。第四十四容儀無染。能令見者無染故也。問。其四清淨十力四無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斷習氣一切種妙智。亦在一百四十數內。何故不說。答。但說因中[A53]已具之者。後二十八唯方具。
疏。面為尊上者。此是一表。表此相勝下第二表。表中可知。上辨現處。下辨狀相。亦有二表。如文可知。
疏。輝煥眾景者。景者明也。因其日等此過彼也。故名輝煥。
疏。相中最勝等者。下釋此先偏舉之意。有二對。即為二意。初自。後他。餘相下聖亦容有故。問。諸說。下地亦分獲得三十二相。何獨擇此。答。彼是舉總。說分得故。闕此無失。
疏。三十二相者。相即福相。不關[2]著好。好即美好。不關表福。故二差別。兩有同處。亦不相違。
疏。無不等觸者。問。於下好中。第六十八。其足離地四指之量。而現印紋。如何此相乃云等觸。答。今地現故名之為觸。勢分至故。此要平故。隨地高下。等無不現。或隨意中要觸等觸。問。下第十五。七處充滿亦有兩足。與此可別。答。下只要滿此要隨地。地或高下。蹈之令平。問。莫足隨地。答。只令地平。或但勢等。疏雙脚肚為腨。若此膊字即腹肚也。翳泥耶者。云金色鹿。取其相似。
疏。端皆上靡者。端者頂也。靡者無也。上無頂現。皆右旋也。又切韻云。靡曼美色。髮頂引曼。色復美也。即其紺青。是為美色。
疏。頸及雙肩者。頸即項頸。俗云項窠。肩即俗云窮坑者也。佛者皆滿。
疏。[A54]膊腋者。其肩髆字。從骨從尃。此膊王篇云衣磔也。此應通用。肩下時上。
疏。容儀洪滿者。次二總身。此約面大而端直。餘有偏者。或下三相。皆取總身。此第十八。約大而直。次第十九。約長而闊。次第二十。但約周圓。諾瞿陀者。云孤生柳。體圓好也。
疏。威容廣大者。有威勢也。非是威儀。與十八別。
疏。常光面各一尋等者。不作神變。恒常身光。於四面中各有一尋。尋即八尺。切韻六尺。有云一丈。
疏。四牙鮮白鋒利者。齒即前齒。或即目總。此義即目後大牙也。四下各四。此舉鮮白正要鋒利。鮮即是淨。白亦前有。
疏。喉脉直故等者。辨得上味之所以也。有云喉邊氣脉。名為喉脉。
疏。猶如天皷者。即春電也。言婉約者。婉者美也。約者省也。如頻伽音。迦陵頻伽妙音鳥也。
疏。如天帝弓者。有云天帝釋弓。有云螮[A55]蝀即俗呼為絳。
疏。烏瑟膩沙者。云金頂骨。無能見者。
疏。指爪等者。此有八義。言如華赤銅者。出肉者[3]自。在肉者紅。如紅蓮華及赤銅色。
疏。手足指等者。此中有七。
疏。齊等無差者。兩手大小。量等無差。或等如前。其指隨應。大小無差。合大即大。合小即小。兩手相望。其足准此。非手望足說等無差。
疏。圓滿如意者。圓滿不闕。如如意寶。要者而得[4]第下共六。
疏。筋脉蟠結者。得上味相。喉脉即直。今是筋脉。如龍蟠結不息而隱。
疏。直進庠序者。不曲步也。亦大體也。
疏。威容齊肅者。勢而不亂。自靜令地。又肅者恭也。在上威而恭之。在下畏而愛之。
疏。不過不減者。步無大小。以定故也。
疏。進止儀雅者。若進若止。皆儀閑雅。
疏。舉身隨轉者。舉者遍也。無唯[5]頂轉。又舉者動也。身動隨轉。
疏。交結無隟者。於相交處內結外滿。准涅槃經第十一云。凡人骨節。節不相到。人中力士。節[*]頂相到。鉢揵提身。諸節相連。那羅延身。節頭相拘。十住菩薩。即第十地。諸節骨解。槃龍相結。拘即管也。結即相繫。佛者亦爾。有本拘字。是其鉤字。
疏。隱處者。大遺處也。有四種好。威勢即是雄而畏人。
疏。敦肅無畏者。敦重恭肅。恒無畏怖。
疏。無欠者。若方若正。皆足無缺。人亦不見。即不現也。
疏。臍深等者。連深六義。連厚四義。
疏。疣贅等過者。出皮上張高如地丘名疣。即此剩肉。名之為贅。
疏。手掌平滿者。或七處充滿。不關其平。
疏。舌相等者。舌好。
疏。齒方等者。此有三好。牙有四好。言漸次者。後漸利前。
疏。眼睫等者。此有三好。
疏。雙眉長而等者。此有五好。
疏。雙眉綺靡者。靡者美也。此有三好。
疏。耳厚等者。此有四好。
疏。兩耳等者。此有三好。
疏。無[1]捨無染者。愛而不染。故云愛敬。
疏。額廣等者。此中有四。
疏。首髮修長等者。修即長不白即青。共有三好。
疏。首髮香潔等者。此有六好。
疏。齊整無亂亦不交雜者。總不齊整為亂。一二互結為交。
疏。那羅延者。此云人種神。其身堅固。而有大力。
疏。顏貌舒泰等者。泰通也。舒展無滯。名為舒泰。出眾顯煥。名為光顯。
疏。含笑先言者。此是兩義。面恒含笑。無其怒色。見人先言。而問訊等。
疏。唯向不背者。四方人來。皆見面向。
疏。如來達那者。經音義云。末達那。或摩陀那。此云醉果。此果食之。能令人醉。其狀圓妙。似[2]捨佛首。周如此果。上如天蓋。天傘蓋也。
疏。身毛紺青等者。青中輝光。帶紅赤色。綺飾間之。
疏。隨眾大小者。人多小也。又機大小。言無少剩。而皆應理。下言高下。隨一人量。令意和悅。下七十二。約所樂義。下關聲體。
疏。其足去地者。去者離也。般若經中。有其三義。釋不至地。一有虫故。二有生草。三現神通。如四指量。表離四生。而現印紋。表設法輪。此是如來鮮足故也。經說三緣。一使人少欲。二欲現輪文。三人見歡喜。
疏。逶迤者。羸少之義。或憍慢相。
疏。常少不老者。釋迦恒如二十五歲。
疏。好巡舊處者。老人不好延舊。作多皆棄之。
疏。俱有吉祥喜旋者。不關萬字亦非千輪。別有旋紋。人見生喜。名為喜旋。纂第十一五十七論。此諸相好。四根依處。所謂。身男舌眼。并舌勝義。而為別性。得上味者。是勝義故。說法音聲。亦根依攝。是內聲故。問。勘其相中。無其耳鼻。好中具有。今此纂文。具辨相好。何不言二。答鼻修直等。但是外表。但身根依。非是耳鼻根依。所攝根依。是與勝義同處。或是言總。但相非好。好通五依。開界為六。問。陰藏身根。何無勝義。答。但取相狀。不要取境。問。其毛爪等。何唯根依。答。得名實是外類。又名內類。今約內類。皆名根依。此約二十二根中辨。故開界根。
疏。善現如來應正等覺等者。下至故字。結前生下。於所生中。先光後聲。於光聲中。各有談自功能所現。其量極大。然後辨此隨機攝之其量減也。言任運能照三千大千世界者。此亦且隨示現化身。作如是說。其下作意。亦是化相。問。既隨化相。小化只合照四天下。云何任運照大千界。答。或大化身。或他報佛。或是小化。機即不可。光遠無失。
疏。善現如是功德等者。此又顯勝。舉因歎果。因[A56]已曾得。佛又進得。是故勝也。初地[A57]已上分[3]明之也。
疏。如是善現等者。此下又總結歸般若。於般若中修其二誰之所感得。故是般若希奇法也。
疏。三十二相由行修等者。[A58]已上是解別相之文。此下是解通相之文。於經中相好。皆有五百億色八萬四千光明艶雲。然今疏文。於相之中。說其寶色。於好之中。說光艶雲。是相顯略。可准知也。又於經中。言其寶色。疏結之中。乃言光明。應其寶色。便是光色。問。此與毫相。有何差別。又其毫相三十二內。前[A59]已言百。後又言五。答。毫相偏勝。別出眾光。眾光出色。有五百億。更有相中直有色者。同有五百。故是不同。然此寶色。亦可名光。但非重現。與前別色。十善相助。即成其百。合自作等。便成其千。千度亦兩千相助。即成百萬。於十地中。各修百萬。即是千萬。以成一億。至等覺位。亦修百萬。以此百萬。皆資[A60]已前十地修者。成百萬億。如是復約五修修之即是五百萬億因也。又於此中。由離憍慢而偏毫相盛百寶色。於所離中。慢助餘本。相資成十。亦自作等。有一百故。
疏。諸波羅蜜門也者。文上易見。更有唯約法門積者。如說十善。十善互成。[A61]已是其百。說自作等。亦是一千。自利利他。即成二千。并總一百。二千一百。如是度於欲界之者。六道四生。上界八定。開初未至及中間禪。以成具十。於出世中。四向四果。獨覺因界。十地菩薩。如是合成八萬四千。雖非教文。於理可取。又有唯依煩惱說者。於十根本。互助成百。并前後分。即成三百以其中分。助於前後。前分後分各成一千。如是共成二千一百。四類有情。更加四大六衰。積成其數。或於二千一百之上。[A62]已起未起四千二百。又以二千隨煩惱助。如是亦成八萬四千。更有餘義。如法苑抄。
疏。光曜者。初下兜率。光照百億四大洲等。
疏。表菩薩眾者。慈氏大眾。眾有三乘二乘。約出煩惱於泥名為生死。前說坐華。是表菩薩出於二乘。所知於泥又約下因。亦不相違。
疏。晝三夜三等者。兩句辨相。下文為表。此非令作六遍別時意是遍於六時。六時不住。今修行者勿只應却六遍便息。須於晝夜不住故也。極勞暫止。
疏。令生五根等者。此是所表。准此前云。九億天子何無所表。故萬萬行。經於十地。又五根等。得此弟子。
疏。以起睡相者。更有說云。華開華合鳥獸鳴靜。以分晝夜。有婆沙說。鳥獸卵生。死有遺屍。命終不久。暴風飄舉。遠移他處。正法念經說是化作。斷隨異部旁釋象等。不知死處。
疏。佛即不然者。似睡亦無。此即慈氏顧呼為佛於六時中恒不住故。歸經恒字。准此六時。非只六遍。
疏。當此間一百四十四億歲者。十萬為億。得如此數。下計五千七百六十億者。亦是十萬億算也。
疏。今以理推等者。此下會釋。而為兩釋。初約大萬。以百為一。而數之故。如數僧祇。風劫為一。故有此會。以百為一。十萬為億。正同單一千萬為億。言即相當矣者。大數相當。六字尚差。如下改加。後解之中。准此會之。
疏。以理推排以千萬為億計之等者。問。既有此理。何須作於前解和會。答。下萬字上。添其六字。尚少百字。就移六字。在萬字上。但於億上。六為七字。數即具故。貴要改移字數少故。先為前解。又下却依前加改字。然經本意。是其後解。西方多以千萬為億。其菩薩戒。說千百億釋迦之言。是約千萬為億者故。即俱胝也。其小乘說。多依十萬。即洛叉也。
疏。應萬字上安者。此却依於前解移字。若依後解。千萬為億。即萬字上。合加百字。又可准故。略不言便少一億五萬。若依後解。便少一億五百萬也。
疏。此以萬萬為一億故者。此却依前。以百為一。百萬為億。計數如此。若只單一萬萬為億。正合此經疏先是約以萬為一故爾舉之以顯。後約單一為一萬萬為億。而計者也。言增減雖殊等者。計億為殊。不索加移。與論算法。數正同也。
疏。其六千萬者等者。此下欲改千為百字。直顯相違不須言改。人自知爾。問。如何相違。答。以見下位同上是億大上位故。上位只是五十六億。下位計成六十億故。又同是億。何不通云一百一十六億歲耶。故其千字。是其百字。若云上億是萬萬者。萬萬為億。未成五十。只是五故。但五十七千萬歲。不至五十七萬萬故。若云千萬而為億者。下位六億。亦合足於上位計故。疏主但約百萬為億計而破者。以前不曾約萬萬故。萬萬又却破上位故。所以但約百萬為億。言義不相違者。極相違故。翻調之詞。如此下位。同是其億。大於上位。不相違耶。是改兩字。尚極相違。是極相違。故如是文。或此義字。無是豈字。上隨疏文。辨經所要。若依瑜伽。立法通計六天一報等於人間之歲數者。其四天王。當於人間九百萬歲。千萬為億。未及一億。如次向上。四因積之。正合其數。且九百萬。四因積之。四九三十六百萬歲。即是三千六百萬歲。千萬為億。計成三億六百萬歲。是忉利天所壽之歲。又以四因其焰摩天。十四億四百萬歲。又以四因。是兜率天。五十七億六百萬歲。此是慈氏住天壽量。故疏加了七字。移下六字。尚略一今百字。又以四因。是化樂天。二百三十億四百萬歲。又以四因。是他化天。九百二十一億六百萬歲。如是次第。當於初六地獄之中。一盡一夜。此約佛說。佛出世時。人所壽歲。如是增之。若此於今。或至人壽十歲之時。時日俱減。其數更多。若比減劫。初之人壽。時日俱長。無如此數。故以其後二箇地獄論劫非歲。第七地獄。半增減劫。其時[A63]已過第六地獄。不爾直與瑜伽相違。說下漸漸壽量過故。身量亦然。問。慈氏生天。經此人間。自百歲時。減至十歲。有七千年。却從十歲。子年倍父。增至八萬四千歲時。其雖不定。歲數不多。又自八萬四千歲時。減至八萬。只減四千。百年減一。百箇四千。即四十萬。如是慈氏在天壽量。所經人間歲數定者。只四十萬零有七千。并其增劫。數雖未定。數不過減。減劫通計。未及一億。如何得有許多歲數。答。[A64]已如前解。住天歲數等百歲時。五十七億六百萬歲。劫中經者。增至八萬四千歲時。其時月日極長故也。曾且百年減一為法。亦以百日。減其一日。其劫初時一日之時。此百歲時。二年有餘。日日如此。故實排計。無許多也。但以折為百歲之時。五十七億六百萬歲。問。其他化天足滿壽量為第六獄一晝一夜。其第六獄。滿足壽量。一萬六千。第七地獄。半增減劫。如何可折許多歲數。答。於增劫中。亦同歲增。大約如此。後細更算。未暇計之。第七地獄。壽量時分。必過第六。
疏。菩薩在天等者。恐外救云。少一十億五百萬歲。亦無過失。不盡天壽而下生故。以此破之。無中夭故。
疏。下生人間者。有本云。生在人間。意連上用。今依此本。此句連下。標在人間。大卷經當至人壽六萬歲時。天上壽盡。下生人間。彌勒亦同。人壽六萬。不同釋迦百歲之時但壽八十。言人間長壽者時宜現故者。長壽之人。宜見彌勒。隨彼時宜而現之也。此經所說歲太少也。處胎經說八萬四千。又劫太多。故一齊斥。不須和會。
經。佛告優波離等者。經文略不結於下生。正說上生。便說下故。
經。佛滅度後者。佛在之時。必樂佛故。令現修故。末勸求生。
疏。勸生於彼等者。前外果中。先示生人。無此希願。此中却無示生彼人。二文相影。
疏。雖有五段等。此下別為三段科釋。
疏。初中有六等者。於前五段三段科中。皆於初中。分為六段。
疏。一精進者。遍䇿法故。經句是總。疏文隨牒。正要修諸功德一句。是一行也。此言功德。是其果稱。今所修者其因行。因得果名。有財釋也。非功德言因形像也。所言修者齊施衣等。並得其名。一切皆名修功德也。故此言諸。疏言悲敬。於二田中。所作之業。仍有等字。恩入敬中。三田攝盡。故是寬通。由此總配。以為布施。初標總稱。而得別名。
疏。三掃塔塗地者。且舉塗掃。其蓋造等。並在其內。故疏中云整理制多。仍加等字。此掃塔等。入於忍度。令他歡喜。無嗔而忍。自得忍福。如其酤酒。是綺語業。其飲酒者。作綺語故。酤者令爾。得綺語業。出寶積經。
疏。四香華供養者。香華為別。供養為總。故疏解為四事什物。四事即是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什物即是餘受用物。乃至房舍。並得其名。什者雜也。事相有多。行為精進。
疏。五凡夫行眾三昧等者。初解凡夫通散等持。并修上定。即通六行總相念等。故聞思下有其等字。聖修無漏。名為正受。正者聖也。是無漏故。聖有漏定。從在於前。或在於後。其第二解。聖修同前。凡夫除其修上定者。但教聞思修念住等三昧等持名字通故。
疏。六讀誦經典等者。經但讀誦。疏便加出演說等也。於教修習十法行者。皆在此中。故是慧度。
疏。且舉六事等者。且舉其勝。或約易行。大槩為易。而為上首。云云。疏[A65]已加出內細有多。
疏。若具修六等者。問。分品之法。疏文自陳。其若無戒可得生乎。其修五中。五互除一。內有一人無戒者也。經說。若人不受戒者。疥癩野犴尚不能得。何況具足功德之身。答。諸師各解。未見明文。今為一意。釋此所由。其此分六是約主行。隨其為主。有六五等。乃至唯以初行為主。其餘諸行而來助之。如是亦只名修一行。以主伴行。共招彼天。可以得生。若不爾者。必無生理。以彼果報事非輕故。據上所說。內院外宮。只如眼見。亦非一因所可得之。云何一因而得受用。問。少因多果。豈非佛說。答。隨其所應。一類之中。因少果多。實可得爾。非以一因招多類故。如其無戒唯布施者。招尊貴乎。如是彼天莫非尊貴。衣食侍御。諸如是等。一切具足。如何一事能招之耶。故於其中。可分主伴。至受用時。亦分賓主。勝劣繫屬。諸如是等。約因而說。如是中下三大品中。准此所說。又以九品。圂而論之。相亦如是。如是九品。互為主伴。隨應具足。或少有闕。亦不得爾。據上疏云。其中一一具攝眾行。即是伴內。具中下[A66]已。勿只專於一事而以恐相悞諸。又有專以觀想之者甚虗設也。據下經文。一一皆是修習行時而觀引之間而無失。云何更有說觀為正以謂為首便名正因。眾善皆以為信首故。豈諸果報皆以其信而為正因。故應以觀如願等說。導引之首。名之為首。非是正因。諸求生者。修而觀之。當也是也。勿空觀之。悞也虗也。
經。如是等人等者。此句須是指上修習六行之人。令當志心乃至繫念。云何空觀㪷[打-丁+梁]等耶。
經。念佛形相者。預指彌勒。今當稱之。此亦修時。隨力總相。想像形容。不須度量尺寸具足。若須具足。唯一頂冠。想之多歲。亦不能成。何況身長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如是端然。窮世不盡。如何進修招感者耶。故此是令隨力繫念。勿便異緣。以其所行不狂浪也。行者須思。勿虗用功。故疏中云。雖復修行。仍須正念。意亦因行而引念想。非只端然而[A67]已者哉。
疏。非餘時犯等者。兩句遮非。三句正釋。受[A68]已持犯。經中似舉一念持者力亦可招。非唯一念後便犯者而得生也。亦無期願一念受者。但假舉也。此經且舉上下之一。其餘下品。并餘二品。顯而示之。
經。譬如壯士者。有力屈伸。其時速故。頃即時尅。屈伸即是曲展之義。有力壯士。曲展手臂。如是頃時即往生也。
疏。既生彼天等者。表清淨也。
經。廣修福業者。前勸修中。假舉一念。令易從也。此讚歎中。言其廣修。令歡喜也。假使一念。亦名為廣。心願大故。一念為願生多廣故。
經。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者。行之初首。以勝攝劣。以具九品之勢力故。遂越九十億劫之罪。問。唯見其九。如何十億。答。此為萬萬行之本故。滅罪如是萬萬如前。問。此何為劫。又其罪者為三塗耶。有而超耶。無者如何。又先有罪過九十億。應不生取。其相如何。答。今解此言。生死之罪。不必三塗。一切有漏。皆為生死。自從發心。直至成佛。所經往返。令經多少。此言超者。如釋迦佛逢弗沙等。如是名超。合經生死成佛來由。見彌勒減爾許時。此言劫者。多約增減。是此不見彌勒菩薩超了九十億劫生死。下所言超。皆准此釋。問。疏中自解地獄之罪。云何乃言一切生死。答。疏舉苦者。令人怖之。希彼滅此。理實一切。皆為所超。若不爾者。豈所超者無鬼畜歟。或只約超三塗之罪。後更詳之。
疏。餘處罪劫年歲為之者。炎熱地獄亦半中劫。不及劫故。相從言年。
疏。末劫凡夫等者。問。時皆下凡。云何能爾超生死耶。疏二句縱。末七字結。中有兩奪。一約行勝。二約境強。於初奪中。二句為標。言淨方者。即是兜率。次下二句。出理釋成。夙者早也敬也。今取敬訓。年運者命也。殫者盡也。此句自慶。下句正成。此義意云。自敬運命而不殫故。得在上品超下。結云豈不能超生死之罪。如云天無絕人之路而得成於上下之行。故能超於九十億劫生死罪也。下第二奪。用文可思。問。此能滅罪。何不在於第五大段。又此而彼門義何殊。答。此是便言皆不相違。又況此是生[A69]已時利。
經。不退轉於無上道心者。且言大位。實通三乘。
疏。隨其位次者。約五不退。隨其位次。於[A70]已發中。令堅名成。
疏。三業俱淨等者。此說中上及以上上。言俱濟故。
疏。隨修六法者。上三品中之中下也。少淨三業者。中三品之中下也。隨少之言。各顯非准。是其上品。通隨及少。不言准爾。故各通二。不言下者。有不定故。至下當知。又顯上品必有中品。故如是言。下品事相。品中[A71]已具。
疏。心祈不二者。不二即如。顯大乘者。
疏。父子之道尚感天然者。天然性也。不由教勸。天然相隨。況於此事定隨下生。何以感哉。是影不假出理辨因。自決然也。
疏。六事行滿等者。上上中上。初會聞法。應過餘品。不知如何。今恐上品必具三業。唯是上品。初會聞法。
經。於諸佛前等者。通上賢劫。疏文自指。
疏。小乘中說等者。此下所引。多少不同。但要例證。二劫值佛。既非行位。劫中相當。更不會釋。多少之理。今略會之。其教不同。積數有異。隨機就意。不同無失。其小乘者。隨化就現。不可和會。
疏。行四依中者。於大乘中。有法四依。即是依法不依人等。有行四依。即此所列。於小乘中有行。有其依行者。一依常食。二糞掃衣。三塚間住。四腐爛藥。其人四者。方便初果中二無學。如此為四。今此大乘。不彰人四。但名行也。所言依者。自依令他悉獲利益。
疏。授記有四者。第四十六功德品中。彼文有六。一記種姓。二初發心。三密授記。謂不在座。四現前記。謂在座者。五有定限。六無定限。但言四者。以彼後二。但約時限。不異前故。或四傳差。
疏。即是第二中品行生者。上約五段科指。此約三段科指。
疏。八部聞名等者。其彼龍等。約資舊業。今詳經文及以疏解。亦有別時意趣之理。此經說言。如前無異。如何龍等。得同前耶。又但約生。言無異者。龍等如何得生內院。若但汎生而作此言。約資舊業。雖可得爾。亦是但同餘業報天。不因慈氏。亦有生者。何關此說。
疏。先不犯戒者。有戒不犯。不同下品。經無此言。准理如此。不言犯戒。是不犯也。下句即是不曾受戒。不造惡者。或可上句有戒無犯。下句縱犯非不律儀。即連次下罪輕微者。惡即十惡。後解為勝。先不受戒。必不能生知足天也。
疏。聞名心喜者。即是經云聞[A72]已歡喜。當其意業。恭敬偏約語業。禮拜即是身業。可知。
疏。天讚罪除等者。即是經云如前無異。自天讚等[A73]已下皆同。於滅罪中。須思多少。
疏。具三業者等者。分品招果。如前[A74]已解。主伴無疑。不爾云何只喜便生。若兼少許。即成相濫。故以主伴。無相濫失。
疏。此明不願生等者。此意願生。但聞其名。亦得生也。或可願生但聞其名。在下下中。不定生者。故此是翻不願生者。
疏。及二界中間者。非圍四洲兩山之間。日在上故。是圍三千之三圍山。
疏。若黑果處等者。約處。但無日月光明。名之為黑。故無鬼畜。約果即有二義名黑。一無慧光。二無佛光。問。瑜伽自有黑黑業名。云何此中名邊非黑。答。後約非善。善名白故。此約不明。不明名黑。邊邪之行。有邪慧故。不與黑名。
疏。即諸邊境者。約地分也。如經[1]即土名為中國。[A75]已外名邊。言行邊者。行不居中。便名為邊。不論何地。如於印土不遮亦有行邊之者。
疏。蔑戾車者。樂垢穢也冢。墓等家言。達絮者此。云行惡。即婬女家。及酤酒家。旃陀羅者。嚴熾上屠。疏前不墮三惡者。理實亦有兩鐵山間。言八難者。三惡為三四佛前佛後。五諸根不具。六邪見。七邊地。八壽天。世智北洲即是第六。不起聖道方便名難。
疏。惡者不善也者。隨彼惡者。自有軌式。是此中意。餘解如章言。即不律儀者。此屬之也。此却遮詮。非正律儀。名不律儀。
疏。養鷄者。此方亦有。如猪養者。如養猫兒。不在此限。
疏。縛象者。捉縛象者。故下會在獵師之中。不知對法等字等何。對法雜心。有屠羊。無養羊。有養鷄猪。無殺鷄猪。准疏所解。屠養互舉。但是二文。牛犬不同。雜心更無讒搆好損。言伺獵者。伺惟也。如下窠弓。亦通諸獵。對法不開。
疏。捉雉之屬者。在獵師中。
疏。對法寬故者。全多樂損。雖無獵師。[A76]已有少分。若通而論。互有寬狹。
疏。犯戒惡行者。犯十重者。其中皆有。為活命故。大意作惡為活命者。方為不律。所餘作惡。但在處中。於不律中。分輕重者。依梵網經。有輕有重。其養猪等。是輕垢故。若依餘教。皆可名重若論性遮。即唯性罪。四十八輕。有性罪故。諸說輕垢皆遮罪者。有相濫失。不了彼經不約性遮以分輕重。餘經不妨有約性遮分輕重故。輕重猶如長短之名。臨時相對。不同性遮。性遮即定。性遮約於招感立名。佛制不制。皆招惡趣。即名性罪。不由佛制。本性是罪。名性罪故。佛不制時。不招惡道。因佛制[A77]已。犯招惡道。因遮成罪。名為遮罪。有作是說。為遮性罪。名遮罪者。非也。此是立遮所以中一。更有為護他心立等。如瑜伽論。問。如飲酒等。性耶遮耶。答。是遮罪攝。問。三十六失。豈因佛遮。答。論制不制。約招惡道。非病疾等。故欲受戒。亦說先懺輕垢之罪。不爾輕罪無戒無犯。佛源不為制未受戒而建立故。
疏。三業歸依等者。此下出理。勢連前經三業歸依。是中品行。即歸依時。心意歡喜。即其經云聞[A78]已歡喜。別言之也。上能敬舉相殷重。此下所敬威力而加。故但聞名而不墮於黑闇等也。言四等者。四無量也。以平等故。
疏。眷屬成就者。得其善者。名為成就。得其惡者。便得名為非眷屬也。如云非人。
疏。三不謗三寶者。所離之二皆是難故。
疏。不但中品等者。此下總略。文中有二。初之四句。先約品辨。不但中品。不願生者。聞名有益。離惡生善。是利益也。上下二品。隨應亦爾。欲明之下。辨其中品偏說之意。偏說不願聞名利益。是有表也。欲表不願生兜率者而聞其名。亦可改劣而為勝故。八部之體。改易顯故。或可不例願不願生。只要無惡有善同也。言四生者。此總舉也。八部隨應。改惡為勝。
疏。即是第三下品行生也者。第二番科。
疏。滅罪有二等者。如次是經犯戒眾惡。中品無重。有犯輕者。此并犯重。
疏。五體投地者。五皆至地。此經大意。先懺罪[A79]已。然後修行。經名稱者。准疏所解。稱字是念。不連名投。
經。造立形像者。有以前來修諸功德為造形像。豈不下品重上品耶。
疏。設不作罪懺悔願生者。於此彼中。有不作罪。無罪而懺。願生更勝。或亦不必因怖而修。心多勝故。問。中品何別。答。十事有別。聞名稱念。爭其歡喜。前來禮拜。勢連恭敬。前中且別恭敬配語。其勢不亦連禮拜呼。餘事又勝。自可此之。問。此中初後二有何別。答。初約有讚。名之為稱。後約專注。名繫念也。勿後唯意有口字故。
經。來迎此人者。今詳唯識論文上下及諸經文。所有總文。多在頭尾。且如此經。覩佛光明。皆悉雲集豈不遍前阿若等耶。不爾彼彼應不見光。既見云何偏不言耶。故彼在末。文貫於上。今此亦爾。遍前九品。佛皆來迎。云何更為三品別說。應云來迎三品無別。說之在末。但有勝劣。不須問答。法華集眾。末後亦有兩句總文。皆悉雲集。瞻仰尊顏。莫其前眾不瞻仰耶。又前但有列眾之言。並不曾有聚集之語。又前疏文。說古法師上生之者皆有雲迹。彼豈皆是下品耶。須思須思。
疏。犯戒造惡等者。兩句之文。是牒初段。聞名修行。牒第二段。命字之下。方釋此唱。
疏。滅其罪暗者。問。前既[A80]已懺。云何又滅。答。令遠無失。況復念念心差[A81]已上更淨為妙。
疏。一懺悔造像等。前有十事。并前懺悔。共有十一。今束為五。謂懺悔等。十中第一。聞名即懺。懺悔便是聞名者故。勿入供養。造像即是十中第二。供養即是中間六種。後二可知。如是皆具。即為上品。闕後一者。即為中品。多說後四隨闕一種。皆入中品。今只隨文。於下下中。有其二類。一者得生。二者不定。但闕後二。即亦定生。餘不定生。隨文方指。問。何故中品。合之為一。答。同供養故。又意欲令皆修習故。乃至隨喜。隨分須具。以彼果報皆具有故。乃至若無隨喜之者。彼處境界。無分得見。如何可生。
疏。雖歸懺悔等者。二句之文。舉具初一。或但初唱懺悔之者。歸言歸依於慈氏也。次下兩句。是皆不具。合為五中。後四義者。或第十中。稱名亦無。只有大段聞名懺悔。次下約[A82]已懺歸罪滅。而科釋之。五箇或字。却開十中第一稱名。闕四之者。未後却是十中初故。如是合為五義之中。具足前三下下定生。隨具其一不具四者。是不定生。此中說前大段中不懺悔者。犯惡不懺。定不生故。問。如是[A83]已懺[1]會闕之者。及闕四者。是不定生。[A84]已如文辨。其闕三者。行相云何。又其中品。前來[A85]已說。但闕後一。於五類中。闕餘一者。是何品耶。又其下下。但闕後二。餘闕二者是何品。答。准此文意。若於造像及以供養。更隨闕一。亦入不定。中品必要具前四也。於第四中。更要常恒。下下生者。約具前三。設具餘四。或具餘三。皆非本品。問。云何不說餘具三者及具二者。答。於或字中。皆以顯之。恐文繁故。多說闕一皆為中品。餘闕二等。皆為下品。其闕二者。亦是定生。闕三[A86]已上。不定生也。今只隨文。具上品者。於後二中。更要恒也。中品第四要恒亦爾。其不恒者。即入不具不定生中。
經。未舉頭頃者。前初二中。禮[A87]已諦觀。方為說法。今下品者。恐不信故。疾為說法。疏中自具。由此不待舊天子也。
經。於未來世等者。不定何劫。故佛數多。其彼二劫。應不決定。
疏。上來三類等者。結前生下。顯下經文結勸之詞。亦通有於生外院者。以不曾云生內院故。言除第九品者。唯除第九品中有此。名除第九。問。前不願生。猶通上下。如何無有生外院者。答。願者無故。此是願中有生外院。言任運後時還成不退者。即後經云。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不假餘緣。名為任運。次下即連後成佛時得授記等。
疏。真報之佛未逢者。凡階未至。
疏。慧矚智光者。并如此世非眼不見。智光即教。或如說言。以無漏輪。轉在身中。證見彼智。名之為矚。凡夫不爾。
疏。修十善行者。即下勤行念名恭敬。下子第二聞名起敬。等字等及禮拜投誠。及後大段。不願生者。此牒大段欲分科也。
經。念兜率陀天等者。此一唱經。前後句連。前段標勸繫念思惟。此段正念兜率陀天而修戒行。遂總念行發願迴向。連後段也。如是相合。總名正觀。
疏。俱於持戒不論餘業者。解初二句竪故勝故。次近一行解次一句。言一日者。是八戒也。前言一念。即假舉少。後近一行。解後二句。初句言念。輕重俱遍。後句說行。據重名道。成業道者。必須重也。
經。作是觀者等者。此段之文勢連於前。其前之文。亦貫於後。其千二百五十百億劫不同者。其一人者。有十二支。其一蓮華。有十二葉。故其滅罪一千二百。一掌五指。故表五十。每一十也。三業圓備。數滿為百。又見一人。
疏。列八想於有苦者。而與拔等。於見蓮華。列其四想。謂於好法思供養等。合成十二。表千二百。合掌恭敬發善為二。身防三支。為三共五。故為五千。其禮拜者三業十善。互資成百。問。如是雖見所表大數。千十及億三不同者其義何耶。又下疏言輕重不同。如何可見不等所以。只其千二只五只百可爾。答。禮拜投誠。其重易知。於念名中。見一天人及一蓮華。與但聞名不見境者。故重輕別。其千十億數不同者。且先說十。由彼菩薩慈悲代機。忍之成佛。於釋迦後。其機[A88]已是釋迦所化。凡愚一蘊。便能滅其一十劫罪。今此念名最遍故。遂能滅罪五十劫也。又由宿願[A89]已多成故。既見其境。境有人法。生起眾想。想有十二。於十二想。一一有敬。及有悲故。成二十四。如是一一皆敬。但聞彌勒名。念滅罪之力。各有五十。故千二百以為限也。其禮拜者。三業發善。善有十業。合自作等。以為百行。相資成千。十度准此。千千相資。成其百萬。防惡之因。亦有如是。即二百萬。各更利他慈悲喜捨及以晝夜六時行之。是二千萬。此為二億。此之二億。各遍慈氏五蘊功德。每蘊滅其十劫生死。故總含滅一百億劫生死罪也。問。下凡禮拜。如何有得如是功力。所積皆是上位行故。答。約為當因。彼皆由此而方得故。今便能有如此勢力。如初發起大菩提心。便能滅罪。為父母等。
疏。滅八十劫罪者。今現行本。有其億字。應是後來傳者加出。
疏。晝夜相續者。此即別前一念頃也。故滅罪多。
疏。第一見毫光者。此是前來上品生者。生至兜率彼中便兼說滅罪故。既九十億。與此不同。故此排列。
疏。問何故見身毫相者。此即第一前上品者親見毫相。滅罪但得九十億劫。次前第四是前第三禮拜投誠。却是人中遙禮之者。滅罪却多一十億故。故如此問。遙念之言。即詮禮念。隣近為名。
疏。答見佛身相等者。此有三解。初約發心難易。難者力大。在於人中。此[A90]已生上。是在先也。二約厭心淺深。深者力勝。三約時分長短。長者用多。
疏。問聞名歸念者。此牒第二。或并初一。
疏。少禮少念一暫歸聞等。禮即第三。念即第一。歸聞第二。下翻文中聽聞第二。敬禮第三。朝朝供養。是翻第一但注想也。
疏。前三品修等者。此下是約三段科者而科釋之。故指滅罪。以為第三。
疏。即是總說等者。結歸上排大段文也。
經。設不生天者。內有兩類。一者不願。二雖發願業不成就。疏上自具。
疏。其前樂生等者。恐外問云。樂而業滿。皆至龍華。有何差別。此下辨之。亦有等殊。前者得道。此但發心。故不同也。問。其前三品生無凡夫。答。得道有期。名為得道。非皆[A91]已得名為[1]道。或得不退。便名為得道。
疏。汝生安樂國等者。汝即彌勒。我即釋迦。八萬歲時名為安樂。初之一段。對辨二國。初半約其進趣辨之。後半約其傳法難易樂處。傳法實為易也。次下顯其三會所度以度法。
疏。六事中一者。上中之下。尚但一分。彼威儀中。不唯五戒。
疏。禮二足者者。釋迦慈氏。名之為二。表捨慢。以二為首。捨諸煩惱。
疏。聖隨願往者。此下是辨不須說者。亦隨願生。此有七地及初二果。或其七地。亦有神通。其不還者。不生欲界。但以神通。
疏。汝等者。現佛前者。及字之下。是佛滅後。
疏。下品行者者。疏主舉劣以況勝也。經中具通。
疏。為度末代等者。二句釋成。鄭重之意。末代難勸。故須再三。
經。亦記未來等者。上是彌勒。下是眾生。其佛前者。約其當果。皆名未來。
疏。歎凡聖者。歎佛說也。即經兩節言故。承前說者。此却說是求生之者。經上但有眾生言故。承上慈氏。或前理准聖亦求感。
經。唯然者。順而悅預。名為隨喜。承稟所教。名為敬諾。先示承稟。然後發問。唯字上聲。以合然。然字便是敬諾。然是應然。
疏。此答受持者。其儀軌者。第一勿忘。第二即為未來眾生而得生天。第三即令眾生成佛。如是三心。則為受持之儀軌也。示菩提相。欲令求成。故是一意。或別為一。
疏。超驤者。超即驤騰。
疏。便斷佛種者。不令生現。名之為斷。或此種言。但是因義。不續名斷。
經。此經名等者。有三名也。初從所說彌勒為名。後從進勸大心為名。唯其第二正從生天而為名故。乃偏立之。
疏。得未曾有者。上之而說。先未聞故。今既得聞。得此未曾有聞之事。
疏。季俗之末者。季者小也。生在小俗。尚居其末。又其時末。名之為季。末中之末。是其大意。皆是自謙。例勸於人。允者信也。
疏。事事不染等者。不應染故名不染。而強生染名為而染。又其境體而非是染。而心染也。
上生經瑞應鈔卷下(終)
校注
[0935001] 攻疑放 [0935002] 著疑差 [0935003] 起一作超 [0936001] 失一作先 [0936002] □疑不 [0938001] 盛疑益次同 [0938002] 難疑數 [0938003] 字疑宮 [0939001] 由疑自 [0940001] 容疑害 [0940002] 六一作品次同 [0942001] 顧疑願 [0943001] 求上疏有發字 [0943002] 教作聲 [0944001] 六一作品 [0944002] 勒疑勸 [0947001] 師疑飾 [0947002] 著疑表 [0947003] 自疑白 [0947004] 第下等四字一作并下二十六 [0947005] 項或作頭 [0948001] 捨疏作損 [0948002] 捨疑於 [0948003] 明疑得 [0952001] 即疑印 [0954001] 會一作令 [0955001] 道上疑脫得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1 冊 No. 394 彌勒上生經瑞應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