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察善惡業報經疏卷下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云何開示求向大乘者進趣方便。
上來[A1]已為末世鈍根。巧設除疑轉障之法。然而障轉疑除之後。正可進趣大乘。欲趣大乘。必假方便。故今特問之也。
△二答為二初略示二詳明今初。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眾生欲向大乘者。應當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業。其最初所行根本業者。所謂依止一實境界以修信解。因修信解力增長故。速疾得入菩薩種性。
最初所行根本之業。即大佛頂經所謂最初方便也。一實境界。謂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惟一實相。更無他物。即大佛頂經所謂陰入處界七大。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依此不生不滅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故能速入菩薩種性。
△二詳明三初示一實境界以開圓解二示二種觀道以顯圓行三示三忍四佛以彰圓位初中三初標起二廣釋三總結今初。
所言一實境界者。
△二廣釋三初明體二明相三明藏即體相用三大意也體即法身正因佛性相即般若了因佛性藏即解脫緣因佛性體亦即空假中不可思議相亦即空假中不可思議藏亦即空假中不可思議故云舉一即三言三即一非一非三而一而三不縱不橫不並不別是為一實境界也又初明體即同起信心真如門二明相三明藏即同起信心生滅門初明體二初顯真二會妄真外無妄故須顯真妄外無真故須會妄真妄不二乃為一實境界初顯真又三初顯性體二顯性量三顯性具體即體大量即相大具即用大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此之謂也初顯性體。
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虗空。離分別故。
眾生。指十法界一切有情也。十界眾生。同一心體。迷之而為蜎飛蠕動。心體無減。悟之而為諸佛菩薩。心體無增。以一切十界。從來無有二心。惟是一心真體。又一一含生。即具心之全體。非是心之少分。良由心體絕待。不可割裂。無有方隅。不思議故。譬如日光。徧照一切隙中。一一隙中。皆見日之全體大用。非是日之少分。又一剎那中所見日光。即是亘古亘今日光。除此現前日光之外。更無過去未來日光。可別貯積何處。夫日光僅是色法。尚爾不可思議。況一心靈妙而不爾耶。又如人世歲朝。則普天下人同增一歲。秖一歲朝。人人各得其全。不可分此一歲以為多分。使天下人各得少分。又不可謂天下之人各增一歲。遂使共成多多歲朝。夫歲時僅是假法。尚爾不可思議。況一心實體而不爾耶。是故不論昏迷倒惑蠢動含靈。現前一念心體。無不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乃至離分別故。非待成佛之後。方證不生不滅乃至離分別也。從本不生不滅者。譬如瞖目見空中華。華即是空。故有瞖時。華本不生。縱瞖盡時。華本不滅。以無實華可滅故也。眾生于無生滅中。妄見生滅。生實不生。滅實不滅也。從本自性清淨者。譬如煙霧騰於虗空。虗空之性原無垢染。眾生於清淨中。妄見垢染。垢染自性恒清淨也。從本無障無礙者。譬如方圓器妄現方圓空。空體原無方圓。眾生於無障礙體中。妄見障礙。障礙即無障礙也。猶如虗空離分別故者。譬如虗空。離四句。絕百非。不可謂有。不可謂無。無分際。無動搖。無形質。無方隅。無彼此。無內外。無生無滅。無垢無淨。無在無不在。離諸戲論。不可分別。一切眾生現前一念心性。亦如是也。此是直指現前一念昏迷倒惑心體本來如此。故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又云。如來成正覺時。悉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也。如此方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若離現前一念。別談真心。何異離波覓水耶。
△二顯性量。
平等普徧。無所不至。圓滿十方。究竟一相。無二無別。不變不異。無增無減。
此直指眾生現前一念心體。從來豎窮橫徧。不可區局也。現前一念。雖復覓之了不可得。而徧知一切根身器界。無有遺餘。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故云。平等普徧無所不至。圓滿十方也。又知色之時。知非是色。知聲之時。知非是聲。知香之時。知非是香。知味之時。知非是味。知觸之時。知非是觸。知法之時。知非是法。故云究竟一相也。又色聲香味觸法。無是知者。無非知者。不可分析。不可指陳。故云無二無別也。又髮白面皺。知體無皺。六塵遷滅。知體無遷。故云不遷不異也。又徧緣法界。知體不舒。清心戶堂。知體不縮。故云無增無減也。
△三顯性具。
以一切眾生心。一切聲聞.辟支佛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不生不滅。無染無淨。真如相故。
此直指現前一念心體。法爾具足十法界也。一切眾生。即六凡法界。并聲聞。辟支。菩薩。諸佛。如此十界。皆同現前一念不生不滅無染無淨真如相故。除此現前一念心體之外。更無十法界心可得。是故若約諸佛。則餘九界。皆是佛心中之九界。九界無非佛心所具。若約地獄。則餘九界。亦皆地獄心中九界。九界無非地獄心中所具。中間八界。並可例知。譬如一室而有十燈。隨一燈光。必能徧攝餘九燈光。同為一光。互在互融也。又一界既具九界。則彼九界。法爾亦必還各互具。便是百界。每界各論十如。便是千如。約五陰實法。亦具千如。約眾生假名。亦具千如。約依報國土。亦具千如。便是三千性相。總不離現前一念心體也。譬如一隙中之日光。頓攝日輪全體。則必徧攝百千隙中日輪全體同歸此一隙中。亦必將彼一一隙中日輪所有徧照百千隙之功能。同歸此一隙中。又必將彼過去未來一一剎那所有徧照徧在全體功能。並同歸此一隙一剎那中。斷斷不可分剖。無有分劑故也。初顯真竟。
△二會妄三初會妄即空二會妄即假三會妄即中空則無非性量假則無非性具中則無非性體前顯真時則真該妄末今會妄時則妄徹真源真該妄末故一實無非境界妄徹真源故境界無非一實也初會妄即空又二初明覺知空二明境界空即五蘊本空也今初。
所以者何。一切有心起分別者。猶如幻化。無有真實。所謂識受想行。憶念緣慮覺知等法。種種心數。非青非黃。非赤非白。亦非雜色。無有長短方圓大小。乃至盡於十方虗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狀。無一區分而可得者。但以眾生無明癡暗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謂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謂有。起覺知想。計我我所。而實無有覺知之相。以此妄心畢竟無體。不可見故。
識。即八識心王。受想。即徧行五數之二。行。即指餘四十九心數法。此等心心數法。雖有憶念緣慮覺知。而非顯色。故非青黃赤白雜色。亦非形色。故無長短方圓大小。亦非內外中間諸處。故無形狀區分可得。是則但有覺知之名。實無覺知之相。畢竟無體。覓之了不可得。如波以水為體。別無自體也。大佛頂經七處徵心。正欲顯此妄心無體。若達無體。必不悞認所推影子以為能推矣。
△二明境界空。
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
前云熏習因緣。現妄境界。是由心生故。種種法生也。又云令生念著。是由法生故。種種心生也。然境界猶似可以指陳。妄心畢竟覓不可得。是奪心不奪境也。今明由分別故。妄見境界差別。既無覺知能分別者。那有境界為所分別。如無眼見。那得有色。如無耳聞。那得有聲。則是心境俱奪。五蘊皆空。非待滅而後空也。初會妄即空竟。
△二會妄即假又三初依心故境假二依境故心假三重顯唯心今初。
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別故有。所謂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為有。知此為自。知彼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內自無故。謂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謂彼謂此。謂是謂非。謂好謂惡。乃至妄生無量無邊法想。當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
不知不了內自無故者。謂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也。依此無內之內。虗妄分別無外之外。而生有無.彼此.是非.好惡。種種情。謂如是諸法。非實有生。但從妄想生耳。妄想尚不可得。況有所生法耶。但有假名境界而[A2]已。
△二依境故心假。
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為心。
此即所謂心本無生.因境有也。然雖說名為心。究竟覓之了不可得。以非顯色形色。亦非內外中間故也。但有假名心.心數法而[A3]已。
△三重顯唯心。
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先後。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源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於無明。以一切諸佛。於一切境界不生無明故。又復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界。從本[A4]已來體性自滅。未曾有故。因如此義。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
前明境界依妄心有。則是心生法生。可名唯心。次明妄心依境界有。則是法生心生。似非唯心之義。今故合明雖俱相依。仍以心為主也。當知境界依妄心有。是自證分為增上緣。轉成相分。妄心依境界有。是由相分為所緣緣。顯示見分。見相二分。起必同時。故無先後。而此妄心。總攝見分及內二分。同名為心。但指相分以為境界。見.相俱依自證而起。是故離心無別境界。但說諸法皆依心也。問。既但唯心。何故台宗復云唯色唯香等耶。答。正以六塵相分。依自證起。體即是心。故唯色唯香。仍即唯心。不相違也。倘計色香別有自體。如何能使一切法趣。今依一心而有相.見。種種相.見。全體是心。故可互攝互入互徧互融耳。二會妄即假竟。
△三會妄即中又二初就義體會二就緣起會今初。
當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以義.體不異。為心所攝故。
義不異者。同是因緣生法。同皆即空即假即中也。體不異者。同以三德秘藏為體也。為心所攝者。見.相二分。皆依自證分起攝末歸本。總名唯識。唯識即唯心也。
△二就緣起會。
又一切諸法。從心所起。與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故。而得住持。暫時為有。
從心所起。即依自證分而起相分也。與心作相。即與見分為親所緣緣也。和合而有。謂不可分別心境之際畔也。共生共滅。謂剎那無前後也。同無有住。謂心境無不初生即滅。終不遷至第二念也。第二念之心境。但與前念相似相續。所以似常似一。昧者不知。妄計為常一耳。初明體竟。
△二明相三初標名二別釋三會釋今初。
如是所說心義者。有二種相。何等為二。一者心內相。二者心外相。心內相者。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真。二者妄。
上明眾生心體。體無分別。量周橫豎。具同十界。全妄即空假中。不可思議。那得論相。然以無相。無所不相。故得有二種相。當知二相即皆無相。所以名為相大也。心內相者。實非在內。但以自證分及證自證分。微妙幽密。不可見故。故名心之內相。心外相者。實非在外。但以相分及與見分。作用顯然。世共許故。故名心之外相。內相外相。同名為心。則心外更無他物也。又于內相分真妄者。真即諸心心數四分所依理體。亦名實相。此真雖徧內外二相。以微密故。且名為內。妄即諸心心數各內二分。迷真而起。即以真如為體。無別自體。故名為妄。此妄亦無方隅分劑。以不可見。且名為內也。
△二別釋三初釋真二釋妄三釋外相今初。
所言真者。謂心體本相。如如不異。清淨圓滿。無障無礙。微密難見。以遍一切處常恒不壞。建立生長一切法故。
上明體中。則攝一切生滅同歸真如。以真如外無生滅故。今明相中。則攝一切真如同歸生滅。以生滅外無真如故。所言真者。猶起信論所言覺義也。心體本相者。即所謂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故云如如不異清淨圓滿等也。秖此覺義。則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故云建立生長一切法也。又如如不異。即性體。圓滿難見。即性量。建立生長。即性具。
△二釋妄。
所言妄者。謂起念分別覺知緣慮憶想等事。雖復相續。能生一切種種境界。而內虗偽。無有真實。不可見故。
所言妄者。猶起信論所言不覺義也。起念即是業相。不覺心動。說名為業。即諸心心數。各有內二分也。分別覺知緣慮憶想。即能見相。諸心心數各有見分是也。所生一切境界。即境界相。諸心心數各有相分是也。而內虗偽無有真實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念無自相。不離本覺。若離覺性。則無不覺。故此不覺。別無真實自體可得見也。
△三釋外相。
所言心外相者。謂一切諸法種種境界等。隨有所念。境界現前。故知有內心及內心差別。
隨有所念。境界現前。即依自證分起相分也。故知有內心及內心差別。即由所緣相分。顯示有能緣見分也。相分如鏡像。見分如鏡光。故名心之外相。非謂在心外也。自證分如鏡面。證自證分如鏡背。故名心之內相。非謂在心內也。譬如鏡面鏡背。以銅為體。別無自體。故名為妄。本覺真如。譬如鏡銅。故名為真。以真收妄。則若背若面若光若像。無非是銅。即生滅門是真如門。依真起妄。則秖此一銅。為背為面為光為像。即真如門是生滅門。約相分別。則銅及背面皆屬于體。故名內相。光之與像皆屬于用。故名外相也。二別釋竟。
△三會釋二初直會外歸內二就外相會理今初。
如是當知。內妄相者。為因為體。外妄相者。為果為用。依如此等義。是故我說一切諸法悉名為心。
因果體用。統惟一心。心外無法。即顯此心無外之相。名為相大也。
△二就外相會理又三初會性體二會性量三會性具今初。
又復當知。心外相者。如夢所見種種境界。唯心想作。無實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無明識夢所見。妄想作故。復次。應知內心念念不住故。所見所緣一切境界亦隨心念念不住。所謂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是生滅相。但有名字。實不可得。以心不往至於境界。境界亦不來至於心。如鏡中像。無來無去。是故一切法。求生滅定相。了不可得。所謂一切法畢竟無體。本來常空。實不生滅故。
一切眾生。恒迷外相。不達惟心。所以更須會歸一理也。如夢所見下。是立喻。一切境界下。是法合。復次應知下。重明境界實不生滅。心生故種種法生。則但是心生。非別有法而得生也。心滅故種種法滅。則但是心滅。非別有法而可滅也。故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又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如鏡中像。體秖是銅。生何曾生。滅何曾滅耶。
△二會性量。
如是一切法實不生滅者。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寂靜一味。名為真如第一義諦自性清淨心。彼自性清淨心。湛然圓滿。以無分別相故。
假如眼所見之一色。鼻所嗅之一香。此色此香。實不生滅。既不生滅。則無差別。即是寂靜一味。即是真如第一義諦。即自湛然圓滿。故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也。中道體無分劑。擴同太空。故名性量。色香既爾。法法皆然。
△三會性具。
無分別相者。於一切處。無所不在。無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假如一色一香。擴同太空。無分別相。則必無所不在。普能依持建立一切諸法。故云。一切法趣色。是趣不過。一切法趣香。是趣不過也。依持建立。故名性具。色香既爾。法法亦然。夫一切法實不生滅。則因緣即中。一切法無分別相。則因緣即空。一切法皆能依持建立一切諸法。則因緣即假。相分尚爾。況見分耶。況自證分.證自證分耶。諸心心數四分之相。同是一實境界之相明矣。二明相竟。
△三明藏三初就佛界明妙用二就佛界明具九三就迷悟明十界今初。
復次。彼心名如來藏。所謂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淨功德之業。以諸佛法身。從無始本際來。無障無礙。自在不滅。一切現化。種種功業。恒常熾然。未曾休息。所謂遍一切世界。皆示作業。種種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諸佛身。一切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業。亦皆共一。所謂無分別相。不念彼此。平等無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業。同自然化。體無別異故。
彼心。正指眾生現前一念心也。眾生現前一念心體。具足無漏功德之業。即是平等無二如來之藏。諸佛證此以為法身。不過全證眾生理本。此理從無始來。相本無障無礙。體本自在不滅。用本一切現化。非俟成佛。然後有也。但諸眾生。雖即同共依此法性。由妄分別。妄念彼此。故于一體橫計別異。諸佛[A5]已破我法二執。斷無明源。證此一性。故遍一切十方三世。所示作業。種種化益。亦皆共一也。
△二就佛界明具九又三初直明體遍二立喻三法合今初。
如是諸佛法身。遍一切處。圓滿不動故。隨諸眾生死此生彼。恒為作依。
眾生心體。既即諸佛法身。法身遍滿不動。當知即是眾生心體遍滿不動也。但眾生在迷不覺。故約諸佛所證以顯法身。秖此法身流轉六道。名曰眾生。設無諸佛法身以為所依。何處得有眾生死此生彼。
△二立喻。
譬如虗空。悉能容受一切色像種種形類。以一切色像種種形類。皆依虗空而有建立生長。住虗空中。為虗空處所攝。以虗空為體。無有能出虗空界分者。當知色像之中。虗空之界不可毀滅。色像壞時。還歸虗空。而虗空本界。無增無減。不動不變。
此借虗空以喻諸佛法身。借彼色像形類以喻眾生果報煩惱也。
△三法合。
諸佛法身。亦復如是。悉能容受一切眾生種種果報。以一切眾生種種果報。皆依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長。住法身中。為法身處所攝。以法身為體。無有能出法身界分者。當知一切眾生身中。諸佛法身亦不可毀滅。若煩惱斷壞時。還歸法身。而法身本界無增無減。不動不變。
此以諸佛法身。合虗空喻。以眾生果報。合彼色像形類喻也。依法身而建立生長。故名即假。為法身處所攝。故名即空。以法身為體。故名即中。眾生身中法身不可毀滅。故原無減。煩惱斷時。還歸法身。故亦無增也。由煩惱故。妄于法身之中。見有種種果報。果報似動。而法身不動。果報似變。而法身不變。譬如瞖目。見空中華。華相飛舞似動。而空本不動。華相生滅似變。而空本不變也。問曰。喻中既云色像壞時。還歸虗空。今法合應云果報壞時。還歸法身。胡乃云煩惱斷壞耶。答曰。果報無體。全以法身為體。由煩惱故。不見果報體即法身。若斷煩惱究竟盡時。便見身諸毛孔。量同虗空。遍含塵剎。不可思議。豈更有果報可壞。令其擴同頑空耶。問曰。設云果報壞時還歸法身。亦有何過。答曰。有過。若煩惱未斷。則果報壞時。復生異熟。何能證會法身。若煩惱斷時。則幻化空身。本即法身。何俟更壞果報。問曰。此則法喻有不齊過。答曰。凡言喻者。秖是少分相似。如雪山喻象。豈可責其尾牙。滿月喻面。豈可求其眉目。今以虗空而喻法身。豈可責其靈知寂照。當知眾生現前一念心體。即是諸佛所證究竟法身。絕待真常。不可為喻。但由煩惱自覆。有而不知。故不得[A6]已。須設眾喻。欲明舉體隨緣。則喻以如金鑄十界像。仍恐迷者謂有造作。謂有分劑。欲明對至即現。則喻以如鏡寫妍醜容。仍恐迷者謂有彼此。謂有內外。欲明迷悟無性。則喻以空華起滅。冰水互成。仍恐迷者謂迷能生悟。悟亦生迷。欲明智斷不壞。則喻以如金出鑛。如木成灰。仍恐迷者謂一分是常。一分無常。所以一切言詮。皆不能及。譬如盲人欲辨乳色。聞鶴謂動。聞雪謂冷。聞粖為軟。聞貝謂堅。種種憶想。終不能見乳之真色。圓覺經云。雲駛月運。舟行岸移。未證無為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此之謂也。今不得[A7]已。更助觀心一釋。令有智者。直下薦取。現前一念心體。悉能容受一切眾生種種果報。以一切眾生種種果報。皆依現前一念心體而有建立生長。住于現前一念心體之中。為現前一念心體所攝。以現前一念心體為體。無有能出現前一念心體界分者。當知一切眾生身中現前一念心體。不可毀滅。若煩惱斷壞時。還證現前一念心體。而現前一念心體本界。無增無減。不動不變。思之思之。問。若果報即是法身。不須滅者。則煩惱即是般若。亦何須斷。答。若知煩惱即是般若。般若現前。無復煩惱。名煩惱滅。乃是非滅非不滅而論滅耳。豈真有煩惱實體而可滅耶。又問。若煩惱非滅非不滅而得論滅。則果報亦非滅非不滅。何不論滅。答。煩惱如形。果報如影。煩惱如聲。果報如響。煩惱如目瞖。果報如空華。故但論煩惱滅。不須更論果報滅也。問。以虗空喻諸佛法身。幾義相似。幾不相似。答。一無始終。二不生滅。三無處不遍。四包容無外。五無障無礙。六不可撮摩。此是似義。一虗空頑然。法身真覺。二虗空但名。法身有體。三虗空凝然不變。法身舉體隨緣。四虗空蕩無一物。法身具無邊德。五虗空與色為二。法身眾生不二。六虗空但是心心數之相分。法身總攝心心數之四分。四分無非法身體故。此即不相似也。若能了達四分無非法身。則此虗空相分。亦即法身全體。非是法身少分。所以芥子中空。便同十方太空。便同十界眾色。此豈煩惱情謂所計對色之空也哉。二就佛界明具九竟。
△三就迷悟明十界又二初明迷悟差別二明究竟平等初又二初約無明熏習有六凡二約法身熏習有四聖今初。
但從無始世來。與無明心俱。癡暗因緣熏習力故。現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習因緣故。起妄相應心。計我我所。造集諸業。受生死苦。說彼法身名為眾生。
無明心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即根本住地無明。所謂界外同體惑也。由此根本無明癡心所故。令法身體。舉體而為業相。即成諸心心數自證分及證自證分之內體也。癡暗因緣熏習力故。現妄境界者。即無明熏真如體。令彼心心數體。幻成見相二分也。依妄境界熏習因緣。乃至計我我所者。從根本無明法執。而起枝末無明我我所執。所謂界內見思惑也。造集諸業者。無明緣行。造於有漏善惡不動三種業也。受生死苦者。三界分段生死。樂是壞苦。苦是苦苦。不樂不苦是行苦也。即是法身流轉六道。故名眾生。設無法身。即無眾生之名可得矣。
△二約法身熏習有四聖。
若如是眾生中。法身熏習而有力者。煩惱漸薄。能厭世間。求涅槃道。信歸一實。修六波羅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為菩薩。若如是菩薩中。修行一切善法滿足。究竟得離無明睡者。轉名為佛。
法身熏習者。即以本覺之性而為法身。由眾生無不具此本覺性故。得受有漏聞思修等熏習。由熏習力為增上緣。資本覺性。令起無漏出世間智。更不資熏煩惱種子。故得煩惱漸薄。由煩惱薄。故能厭離世間虗偽果報。厭離雖同。發心有異。若其無始法執重者。則先求涅槃道。若其無始法執輕者。則能信歸一實。若約發心差別。則求涅槃者。名為二乘。信一實者。乃名菩薩。若約究竟所行。則一是漸悟。一是頓悟。同名菩薩也。究竟離無明睡。即轉名佛。設無眾生。亦無菩薩.佛可得矣。初明迷悟差別竟。
△二明究竟平等。
當知如是眾生.菩薩.佛等。但依世間假名言說故。而有差別。而法身之體。畢竟平等。無有異相。
法身喻如濕性。眾生如冰。佛如純水。二乘菩薩。如冰漸泮而未盡也。冰之濕性無減。水之濕性無增。故云畢竟平等。可謂但轉其名無實性矣。二廣釋竟。
△三總結。
善男子。是名略說一實境界義。
合前心體心相及如來藏三義。乃可略顯一實境界。以為進趣最初方便也。初示一實境界以開圓解竟。
△二示二種觀道以顯圓行二初正明二觀即圓正行二曲為障緣即圓方便助行初中三初總標二別釋三料簡今初。
若欲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應當學習二種觀道。何等為二。一者唯心識觀。二者真如實觀。
△二別釋二初釋唯心識觀二釋真如實觀初中三初正示觀門二觀成勝進三結觀功能初又三初觀境唯心二善知心相三觀門成就初又三初示所觀境二示能觀觀三勸修簡過今初。
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有所作業。
一切時。謂行住坐臥等時。一切處。謂見色聞聲等處。隨身口意有所作業。謂做作語言攀緣等業。以要言之。不出六行六境。一一無非所觀境也。六行者。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語言。六做作。六境者。一見色。二聞聲。三嗅香。四受味。五覺觸。六知法。于此十二事中。並須修學唯心識觀。
△二示能觀觀。
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當察知。勿令使心無記攀緣。不自覺知。於念念間。悉應觀察。隨心有所緣念。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知[A8]己內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所謂內心自生長短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見。無量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當知一切境界自無分別想故。即自非長非短.非好非惡。乃至非有非無。離一切相。如是觀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差別也。
此唯心識觀。乃是破法執之利刀。燒煩惱之猛𦦨。證涅槃之要津。成菩提之秘訣。至簡至易。至妙至玄。子科有五。初云悉當觀察知唯是心者。總示唯心止觀門也。次云乃至一切訖不自覺知。示分別性觀門也。心若住念於一切境。則成徧計所執。名分別性。今即察知。勿令無記攀緣不覺。故名為觀此言無記。與三性中無記不同。三性中無記性者。于善不善不可記別。故名無記。今以唯心識觀守記內心。名之為記。若復忘失唯心識觀。妄想攀緣計有外境。名為無記也。三云於念念間訖令心自知。示分別性止門也。悉應觀察。謂當觀察知唯是心。正大乘止觀所明強觀諸法唯是心相。虗狀無實也。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者。正大乘止觀所謂次第以後念破前念令知無實念也。然亦不可妄計前念為所觀。後念為能觀。以後念起時。前念[A9]已滅。不得成所觀境。但借前念之非實。以知後念之本虗。仍是當念為能觀。後念為所觀。由此能觀。令于所觀不起實執耳。四云知[A10]己內心訖起於分別。示依他性中觀門也。內心自生想念。謂長謂短。謂好謂惡。謂是謂非。謂得謂失。謂衰謂利。謂有謂無。于依他起而成徧計。而諸境界。本無有念。亦無分別。不過皆是自心之相分耳。五云當知一切[A11]已下。示依他性中止門也。一切諸法。既唯自心相分。則有即非有。無生無滅。并不執此虗相矣。言一切境界即自非長非短等者。且如有境於此。短者視之。則以為長。境非長也。長者視之。則以為短。境非短也。喜者視之。則以為好。境非好也。厭者視之。則以為惡。境非惡也。同想視之。則以為是。境無是也。異想視之。則以為非。境無非也。虗妄攝受。則以為得。境非得也。虗妄分離。則以為失。境非失也。違其妄情。則以為衰。境非衰也。順其妄情。則以為利。境非利也。計彼是實。則以為有。境非有也。計彼是虗。則以為無。境非無也。譬如同在一處。天見瑠璃。魚見窟宅。人見清水。鬼見膿血炭火。離彼四類有情心想。何嘗別有法相可得。又如同一美女。有欲男子視之。以為妙好。等輩妬婦視之。以為怨家。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不淨觀人視之。以為行廁。出世聖人視之。知其本空。入假菩薩視之。知其能為十界染淨緣起。佛眼視之。知即法界實相。舉此一法。總不出于十界各自心量心外無境。一切諸法。例皆可知。攝法歸心。則心外無法。因緣即空也。心生想念。則法隨心現。無量差別。因緣即假也。法唯心生。以心為體。非有非無。離一切相。本無差別。不生不滅。因緣即中也。若能念念如此觀察。則何執不破。何惑不消。執破惑消。朗然大覺。方知諸法本來寂滅。不復更滅矣。
△三勸修簡過又二初勸修二簡過今初。
常應如是守記內心。知唯妄念。無實境界。勿令休廢。是名修學唯心識觀。
守者。不令馳散。即是定也。記者。恒令分明。即是慧也。內心者。不念前境。了知心外無法。故名為內。非枯守一腔之謂。不可不知。
△二簡過。
若心無記。不知自心念者。即謂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識觀。
設有外境當情。即是慧心失照。不可不覺察也。初觀境唯心竟。
△二善知心相。
又守記內心者。則知貪想。瞋想。及愚癡邪見想。知善。知不善。知無記。知心勞慮種種諸苦。
眾生無始以來。由于自心所現境界不了知故。但能向外妄生分別。不能反觀內自心相。今由善修唯心識觀。知境唯心。心不外馳。故想起即知。不隨想而漂墮也。貪瞋邪見。根本三毒。一起便知。知便不令相續。阿含經中所以貴知惡也。與信慚等善法相應。名之為善。與無慚等惡法相應。名為不善。俱不相應。名為無記。知此三性差別。則必能斷不善無記。令其恒善。知心勞慮種種諸苦。則必能息虗妄塵勞。令證寂滅一心法界矣。
△三觀門成就。
若於坐時。隨心所緣。念念觀知唯心生滅。譬如水流燈𦦨。無暫時住。從是當得色寂三昧。
前論修觀。通一切時及一切處。今約入定。則四威儀中。坐為最勝也。知惟心生。則色本無生。知唯心滅。則色本無滅。故得色寂三昧。又心生滅相。譬如水流燈𦦨。無暫時住。則剎那才生。無間即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既無動轉。心相本寂。心既本寂。色豈不然。觀色唯心而悟本寂。故名色寂三昧。非謂色寂而心不寂也。得此三昧。是圓五品觀行即佛。初正示觀門竟。
△二觀成勝進又三初總示應修二別示二觀三結示利益今初。
得此三昧[A12]已。次應學習信奢摩他觀心。及信毗婆舍那觀心。
從事入理。名奢摩他。即一心三止也。從體起用。名毗婆舍那。即一心三觀也。二皆名觀心者。皆有智慧照了故也。皆言信者。指圓十信位中不二妙止觀也。前于名字位中。修行唯心識觀。而登五品色寂三昧。非無一心不二止觀但以定慧未深。未得名信。今既得此色寂三昧。觀行位極。故應學習信二觀心。念念冥理。念念起用。令其平等正直。速登佛慧也。
△二別示二觀又二初奢摩他二毗婆舍那今初。
習信奢摩他觀心者。思惟內心不可見相。圓滿不動。無來無去。本性不生不滅。離分別故。
修行唯心識觀。[A13]已能了達實無外境。唯有內心。今即思惟此內心相。覔之了不可得。故不可見。是即空也橫徧十方。故圓滿不動。豎窮三際。故無來無去。是即假也。體即法身。法界常住。故本性不生不滅。離於分別。是即中也。一念內心。本是因緣生法。觀其即空假中。無一事而非理。故名奢摩他觀。此觀徧能止息三惑。徧能停止三境。徧不分別止與不止。是故亦名三心妙止。
△二毗婆舍那。
習信毗婆舍那觀心者。想見內外色。隨心生。隨心滅。乃至習想見佛色身。亦復如是。隨心生。隨心滅。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非心。不離心。非來。非不來。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
先知境界唯心。又知此心即空假中。則無事而非理矣。事既即理。理能成事。故設欲想見內色生。則內色便隨心生。設欲想見內色滅。則內色便隨心滅。設欲想見外色生滅。亦復如是。具如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所明也。所執受色。名為內色。不執受色。名為外色。背捨勝處及一切處。小乘修之。止名不壞法觀。今以圓解修之。便成圓行也。乃至習想見佛色身者。觀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事。中間超略餘九法界。及與佛界依報眷屬等想。故云乃至也。如此若自若他十界色像。無不隨心而生。隨心而滅。從體起用。轉變自在。一一皆如幻化水月鏡像。非有似有。有而非有也。巧術力故。種種變現。名之為幻。心是能幻。十法界色皆所幻也。神通力故。無而示有。名之為化。心是能化。十法界色皆所化也。此心如水。十界月影恒於中現。而非外來。此心如鏡。十界形像對至即現。而無出入。心本無色。故十界色一一非心。由心有色。故十界色皆不離心。心外無色。故十界色皆悉非來。心生色生。故十界色皆非不來。色秖是心。故十界色皆悉非去。心滅色滅。故十界色皆非不去。有而不有。故十界色皆即非生。不有而有。故十界色皆非不生。緣起無性。故十界色皆即非作。無性緣起。故十界色皆非不作。即中之空假。名為非不來非不去非不生非不作。是心作十界色也。即空假之中。名為非來非去非生非作。是心是十界色也。隨于背捨勝處及一切處乃至佛身觀中。一一了達一心三觀。故名毗婆舍那。此觀徧能觀穿三惑。徧能觀達三諦。徧不分別觀與不觀。是故亦名一心妙觀。二別示二觀竟。
△三結示利益。
善男子。若能習信此二觀心者。速得趣會一乘之道。
二觀成勝進竟。
△三結觀功能。
當知如是唯心識觀。名為最上智慧之門。所謂能令其心猛利。長信解力。疾入空義。得發無上大菩提心故。
了知心外無法。而修一心圓頓止觀。從五品位。增長信解而登六根淨位。則得疾入第一義空。不墮凡夫及二乘地。任運三心圓發。入圓初住。名為無上大菩提心也。初釋唯心識觀竟。
△二釋真如實觀三初正示觀門二觀成勝進三結觀功能初中三初明觀法二明所超三明觀成今初。
若學習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
前依他性止門。[A14]已知一切法唯心想生。唯心生滅。無暫時住。今即因此而入真實性中觀門。故云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也。何者。不了法界。似有心生。生時覓之了不可得。則性即無生。既無有生。云何有滅。滅則無心。而心性非無。故無滅也。次入真實性中止門。故云不住見聞覺知。何者。心性雖無生滅。本非色聲香味觸法。如何可得見聞覺知。設有可見可聞可覺可知。便非心性。以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故。又復不得別認不可見聞覺知境界以為心性。故云永離一切分別之想。何者。心性雖復不可見聞覺知。而見聞覺知。體即是心。不可別喚不見不聞不覺不知境界以為心也。
△二明所超。
漸漸能過空處。識處。無少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
觀行位中習此真如實觀。直觀心性。永離分別。則雖不學次第禪門。自漸能超四空定境。以彼四空定境。皆不能離分別想故。且如入空處定者。必先厭患色籠。修觀破色。緣無邊空而入於定。定心與彼空處相應。住此覺知。是分別想。非無分別也。次入識處定者。必先厭患虗空。捨空緣識而入於定。定心與彼識處相應。住此覺知。亦是分別。非無分別也。次入無少處定者。亦名無所有處。必先厭患於識。捨識緣無所有而入於定。定心與彼無所有處相應。住此覺知。亦是分別。非無分別也。次入非想非非想處定者。必先厭患無所有處。捨無所有想。緣非想非非想而入於定。定心與彼非想非非想處相應。住此微細覺知。猶復是分別想。非無分別。所以報盡還墮。不證真常也。今修真如實觀。永離一切分別之想。所以觀行位中。即[A15]已善超三有。而得相似空三昧門。
△三明觀成。
得相似空三昧時。識想受行粗分別相不現在前。從此修學。為善知識大慈悲者守護長養。是故離諸障礙。勤修不廢。展轉能入心寂三昧。
既登觀行一品。即能圓伏五住煩惱。故心心數粗分別相不現在前。十方諸佛菩薩真善知識。同皆守護。令得長養。乃至能入心寂三昧。由觀心性無生無滅而入三昧。故名心寂。心寂則色亦寂矣。初正示觀門竟。
△二觀成勝進又二初證入二離過今初。
心寂色寂。是五品之終。一行三昧。是十信之始。觀行位極。相似解發。故云即復能入也。言一行者。圓信圓解。一行即一切行。一切行即一行。所謂繫緣法界。一念法界。法界無外。更無餘行。以即空故。名圓聖行。以即假故。名圓梵行及嬰病行。以即中故。名圓天行。又事即理故。一心圓具聖梵天行。體即用故。一心圓興嬰兒病行。又入一行三昧。即前所明信奢摩他觀心。見佛無數發深廣行心。即前所明信毗婆舍那觀心。由此一心圓頓止觀。住六根淨堅信位中。此但名為決定信解。決定能向一乘大菩提心。登圓住也。圓住以上。乃名真實奢摩他毗婆舍那道故。
△二離過。
隨所修學世間諸禪三昧之業。無所樂著。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於生死中無所怯畏。不樂二乘。
圓教堅信位人。仍有二種。一者直修頓觀。中中流入。二者或修漸及不定兩觀。雙照二邊。雖照二邊。恒契中道。故學世間禪三昧時。不同凡夫之著有。修出世間菩提分時。不同二乘之樂空也。二觀成勝進竟。
△三結觀功能。
以依能習向二觀心最妙巧便。眾智所依。行根本故。
明此真如實觀。乃是能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觀心之最妙巧便。依此得成一心三智。故是眾智所依。從此發生五行萬行。故是行之根本也。二別釋二觀竟。
△三料簡。
復次。修學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利根。二者鈍根。其利根者。先[A18]已能知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作。虗誑不實。如夢如幻等。決定無有疑慮。陰蓋輕微。散亂心少。如是等人。即應學習真如實觀。其鈍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諸境界。悉唯是心。虗誑不實故。染著情厚。蓋障數起。心難調伏。應當先學唯心識觀。
雖依一實境界以修信解。並屬圓教名字位人。而此圓人。仍有利鈍。若久熏圓解。知境唯心。五濁習輕者。則陰蓋輕微。散亂亦少。所以即可體達識心本寂。了知三千宛然即空假中。名為學習真如實觀也。若初獲圓聞。染情尚厚。五濁習重者。則蓋障數起。心難調伏。所以必須照於起心變造十界。知其無不即空假中。名為先學唯心識觀也。然鈍根之人。不可即修真如實觀。而利根之人。不妨亦修唯心識觀。但以理攝事。則名真如實觀。從事入理。則名唯心識觀耳。設欲捨事觀理。則既非唯心識觀。又非真如實觀。所以大乘止觀。深誡初心之人。不可越前二性。徑依第三性修。但可念念之中三番並學。資成第三番也。准此。則名字位中。止可先習唯心識觀。以其未能不起九界心故。觀行初品。便可隨意修此二觀。若起九界心時。則觀唯識。若不起九界心時。則觀真如。觀唯識。則色寂而心亦寂。觀真如。則心寂而色亦寂也。初正明二觀竟。
△二曲為障緣三初現離障緣二求生淨土三結歎方便初中三初明障緣二示方便三明得離今初。
若人雖學如是信解。而善根業薄。未能進趣。諸惡煩惱。不得漸伏。其心疑怯。畏墮三惡道。生八難處。畏不常值佛菩薩等。不得供養聽受正法。畏菩提行難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種種障礙等者。
雖學如是信解。謂依一實境界而學信解。亦即名字初心人也。淨熏習淺。故善根業薄。染熏習厚。故煩惱不伏。此須四句料簡。自有善根厚而煩惱薄者。如前即應學習真如實觀者是也。自有善根厚而煩惱厚者。如前應當先學唯心識觀者是也。若善根雖薄。煩惱亦薄者。事可兩向。以煩惱薄故。可習真如實觀。以善根薄故。或先學唯心識觀也。今為善根薄而煩惱厚者。多疑多障。并不能即修唯心識觀。須為別示善巧方便也。
△二示方便又三初稱名字二觀法身三修厭離稱名字者即附淨分分別依他二性止觀以助唯心識觀對治不常值佛菩薩聽法之畏觀法身者即附淨分真實性之止觀以助真如實觀對治菩提行難可成就之畏修厭離者正破染分分別依他二性成就唯心識觀漸伏煩惱對治三惡八難之畏也今初。
應於一切時一切處。常勤誦念我之名字。
諸佛菩薩真實功德。通別名號。並由證真實性。稱性所成緣起作用。能與眾生作增上緣。眾生不了。計有心外佛菩薩名。即為淨分分別性攝。若知名號。是我自心所現相分。即為淨分依他性攝。能于一切時處常勤誦念。勿令間斷。則心不散亂。名為妙止。名號歷然。名為妙觀。便可助顯唯心識觀。兼有滅障勝功能矣。
△二觀法身。
若得一心。善根增長。其意猛利。當觀我法身。及一切諸佛法身。與[A19]己自身。體性平等。無二無別。不生不滅。常樂我淨。功德圓滿。是可歸依。
若得一心善根增長者。由前一切時處勤念稱名。伏除昏散也。昏散既除。意即猛利。堪依一實境界以修信解。觀察地藏大士。及一切諸佛。同皆證此現前一念自性清淨心如來之藏以為法身。我身亦復全攬自性清淨心如來之藏以為其體。迷悟雖殊。性恒平等。生佛唯此一心。故無二。不因迷悟而有隔異。故無別。無始成就。故不生。永永常住。故不滅。無對待。故常。無所受。故樂。無戲論。故我。無所離。故淨。性具不可思議無漏清淨之業究竟顯發。故功德圓滿。是則歸依大士及佛。全即歸依自心。故云自歸依佛.自歸依法.自歸依僧也。除自法外。更于何處別有三寶可歸依耶。一切歸依三寶。無論達與不達。尅實論之。皆是自歸依耳。
△三修厭離。
又復觀察[A20]己身心相。無常。苦。無我。不淨。如幻如化。是可厭離。
現前一念心性。本與大士諸佛體同。而由無始迷惑。妄認四大為[A21]己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A22]己心相。譬如棄海認漚。安得不於常住之中妄見無常。樂中受苦。自在性中。不得自在。清淨性中妄成雜染。而此無常苦無我不淨之妄身妄心。仍依現前一念心性而起。但如幻化。非別有實。何乃被此虗誑不實身心所惑。而起諸惡煩惱耶。修此厭離。對治分別染著。則能成就二種觀道也。二示方便竟。
△三明得離。
若能修學如是觀者。速得增長淨信之心。所有諸障。漸漸損減。何以故。此人名為學習聞我名者。亦能學習聞十方諸佛名者。名為學至心禮拜供養我者。亦能學至心禮拜供養十方諸佛者。名為學聞大乘深經者。名為學執持書寫供養恭敬大乘深經者。名為學受持讀誦大乘深經者。名為學遠離邪見。於深正義中不墮謗者。名為於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學信解者。名為能除諸罪障者。名為當得無量功德聚者。此人捨身。終不墮惡道.八難之處。還聞正法。習信修行。亦能隨願往生他方淨佛國土。
學如是觀。雙指法身及厭離觀也。現前一念之心。即是依他起性。今觀法身。則能顯出依他性中圓成實性。復修厭離。則能除滅依他性中徧計執性。由顯圓成。則淨信增長。由除徧計。則諸障損減也。何以故下。歎其善學。蓋我及十方諸佛。不過轉滅依他中之徧計。令其淨盡。轉顯依他中之圓成。令其滿足。秖此所顯圓成實性。名為一體三寶。亦名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何者。如如之理。名為法寶。如如之智。名為佛寶。理智不二。名為僧寶。滿證一體三寶者。名為十方諸佛。分證一體三寶者。名為諸大菩薩。詮顯一體三寶者。名為大乘深經。聞此一體三寶而不疑惑。名為聞慧。觀察一體三寶而無滯礙。名為思慧。念念覺此一體三寶而無間斷。名為修慧。今此行人。既能一心稱名。觀察法身。厭離妄執。則聞地藏洪名。即為徧聞十方佛名。禮拜供養地藏。即為徧禮徧供十方諸佛。可謂佛不說法。恒聞梵音。口無言聲。徧誦眾典。手不執卷。常演是經。心不思惟。普照法界矣。有何罪障而不除。有何功德而不滿。有何惡趣門而不閉。有何淨佛土而不生耶。初現離障緣竟。
△二求生淨土。
復次。若人欲生他方現在淨國者。應當隨彼世界佛之名字。專意誦念。一心不亂。如上觀察者。決定得生彼佛淨國。善根增長。速獲不退。
上文既明求離障緣者。修三方便。不惟現離諸障。兼能隨願往生。今更特明求生淨土者。若能修三方便。不惟決生淨土。亦能現獲不退也。專意誦念彼佛名字。令離昏散。即名一心不亂。即是稱名方便也。如上觀察。即觀法身及修厭離二方便也。具三方便。則捨身定生彼國。現在善根增長。速獲不退。故知持名有大功德。不可視作淺近法門。
△三結歎方便二初歎一心業勝二簡雜亂益微初又二初正歎二結釋今初。
當知如上一心繫念思惟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業最勝。所謂勤修習者。漸漸能向一行三昧。若到一行三昧者。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
依於一實境界以開圓解。知十方佛.我及眾生。同一淨心為體。是名一心。常勤稱念佛之名字。是為繫念。觀于諸佛法身與[A23]己平等。是為思惟諸佛平等法身。此于一切善根。則為最勝。故阿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執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由此執持名號。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故也。上明修二觀者。須得色寂心寂三昧。方能入於一行三昧。今即以繫念名字而當唯心識觀。思惟法身而當真如實觀。故即能向一行三昧也。了達一心而持名號。其功若此。奈何弗信。
以能得聞我名字故。亦能得聞十方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禮拜供養我故。亦能至心禮拜供養十方諸佛故。以能得聞大乘深經故。能執持書寫供養恭敬大乘深經故。能受持讀誦大乘深經故。能於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遠離誹謗。得正見心。能信解故。決定除滅諸罪障故。現證無量功德聚故。
謂由圓聞.圓思.圓修。所以能到一行三昧也。聞我名。聞十方佛名。聞大乘深經。即名字位中聞慧也。至心禮拜供養我及諸佛。執持讀誦大乘深經。不生怖畏。得正見心。即觀行位中思慧也。決定除滅罪障。現證無量功德。即相似位中修慧也。
△二結。
所以者何。謂無分別菩提心。寂靜智現。起發方便業種種願行故。能聞我名者。謂得決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
無分別菩提心。即信解一實境界之心也。寂靜智現。即習信奢摩他觀也。起發方便業種種願行。即習信毗婆舍那觀也。由得決定信利益行。方為能聞我名。由得不退一乘因。方為能至心禮拜等一切所能。初歎一心業勝竟。
△二簡雜亂益微又二初聞猶不聞二修猶不修今初。
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
不達心外無法。名之為雜。自心還取自心。名之為亂。妄起種種染著。名之為垢。所以雖復稱誦。不得為聞。以未聞地藏二字之實義故。地即心地。藏即性藏。心性無二。安得有雜。既本無雜。何由有亂。既[A24]已無亂。何得有垢。今彼不達無二心性。所以本無雜亂垢中。妄成雜亂垢障。不聞地藏之圓名也。若於名字位中。圓聞一實境界而生于慧。則心無雜。隨於觀行位中。圓思唯識真如而生於慧。則心無亂。次於相似位中。圓修一行三昧而生於慧。則心無垢乃成決定信解也。然雖雜亂垢心稱誦名字。亦獲世間種種善報。所謂現離衰惱。後生人天。漸漸熏習。終成佛道。但現前不能即得廣大深妙利益耳。
△二修猶不修。
如是雜亂垢心。隨其所修一切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意顯若開圓解。則隨所修善。皆得大益。所謂圓人受法。無法不圓也。二示二種觀道以顯圓行竟。
△三示三忍四佛以彰圓位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簡修今初。
善男子。當知如上勤心修學無相禪者。不久能獲深大利益。漸次作佛。
無相禪。即指依於一實境界所修唯識.真如二種觀也。此二種觀。無生死相。無涅槃相。故名無相。而悉具足止觀定慧。故名為禪。梵語禪那。此翻靜慮。靜即止定。慮即觀慧。亦即寂照之異名也。深大利益。意指功德莊嚴。漸次作佛。意指智慧莊嚴。又利益約忍。約無間道。作佛約智。約解脫道也。
△二別釋二初釋利益二釋作佛初又二初明入位二釋忍義今初。
深大利益者。所謂得入堅信法位。成就信忍故。入堅修位。成就順忍故。入正真位。成就無生忍故。
十發趣心。名堅信忍。十長養心。名堅法忍。十金剛心。名堅修忍。今但合稱為堅修位。體性十地。名無生忍。分證法身。名入菩薩正位也。然諸經明忍。開合多少不同。大小橫豎亦異。今須略辯。以示方隅。復須以義定名。令其不濫。共為三意。一.列名。二.解釋。三.結屬。一列名者。或明二忍。謂一生忍。二法忍。或明三忍。如此文。或明四忍。謂一伏忍。二順忍。三無生忍。四寂滅忍。或明五忍。謂加第二信忍。或明六忍。謂加第三和從忍。順為第四也。二解釋者。小乘以耐怨害為生忍。耐勤苦為法忍。非今所用。別教以地前名生忍則淺。地上名法忍則深。亦非所用。圓教明十界假名皆空故為生忍。十界實法皆空。故為法忍。圓觀二空。無次第無淺深也。三忍者。別教則十信為信忍。三十心為順忍。登地為無生忍。圓教則初後皆信實相。悉名信忍。初後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悉名順忍。初後皆不起二邊心。悉名為無生忍也。四忍者。別教則以十信為伏忍。順忍.無生忍如前說。妙覺名寂滅忍。圓教則從初心至金剛頂。皆悉圓伏五住。皆名伏忍。初後皆悉休息眾行。通得名寂滅忍。順及無生。例如前說也。五忍者。別教以十信初心為伏。後心為信。順等如前。圓亦如前說也。六忍者。別教則分十住以為和從。十行十向為順。圓教則始終不乖實相。悉得名和從也。三結屬者。今經言局意圓。不論二忍三忍四忍五忍六忍。但取觀行位中所有諸忍。束之以為信忍。相似位中所有諸忍。束之以為順忍。分證乃至極位所有諸忍。束為無生忍也。
△二釋忍義。
又成就信忍者。能作如來種性故。成就順忍者。能解如來行故。成就無生忍者。得如來業故。
如來無漏智慧所依妙定。名之為忍。依于此忍。發一切智。作如來種。故名信忍。依於此忍。發道種智。解如來行。故名順忍。依於此忍而發一切種智。得如來業。名無生忍。非橫非豎。可橫可豎。豎約三位。橫約一心也。初釋利益竟。
△二釋作佛。
漸次作佛者。略說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信滿法故作佛。所謂依種性地。決定信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可願求故。二者。解滿法故作佛。所謂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來業無造無作。於生死涅槃。不起二想。心無所怖故。三者。證滿法故作佛。所謂依淨心地。以得無分別寂靜法智。及不思議自然之業。無求想故。四者。一切功德行滿足故作佛。所謂依究竟菩薩地。能除一切諸障。無明夢盡故。
滿法。謂一實境界圓滿無分別法也。信滿法故。觀行即佛。解滿法故。相似即佛。證滿法故。分證即佛。功德行滿足故。究竟即佛。性恒平等。故皆名佛。修分明昧。故說有四。圓家之漸。漸無不圓。天台六即。蓋本諸此。除慢除怯。盡美盡善之法門也。二別釋竟。
△三簡修二初簡三種人二示十種相今初。
復次。當知。若修學世間有相禪者。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無方便信解力故。貪受諸禪三昧功德而生憍慢。為禪所縛。退求世間。二者。無方便信解力故。依禪發起偏厭離行。怖怯生死。退墮二乘。三者。有方便信解力。所謂依止一實境界。習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種觀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如夢如幻等。雖獲世間諸禪功德。而不堅著。不復退求三有之果。又信知生死即涅槃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
上明修出世間無相禪者。速能成就三忍四佛。今簡修學世間有相禪者。則有三種差別。欲人先學大乘進趣方便。依于一實境界而修信解。庶不悞墮世間及二乘也。言有相者。即是十二門禪。所謂四禪.四等.四無色定。皆有境相可攀緣也。貪受諸禪而生憍慢。名增上慢。甫伏欲界思惑。仍起上界思惑。暫離欲縛。仍被禪縛。故遂違遠菩提。退求世間色無色界果報樂也。依禪發起偏厭離行者。謂由證得初禪等故。定心觀察三界過患。見生死苦。斷煩惱集。欣涅槃滅。修永離道。不復發起大悲方便也。若依一實境界以為最初方便。習學奢摩他.毗婆舍那不二止觀。則知一切諸法。唯心想生。皆如夢幻。當體不實。何容於此夢幻之法。而生堅著.生怖怯耶。是知無方便信解者。貪著諸禪。則成生死有相。依禪起厭。則成涅槃空相。若有方便信解者。遊戲諸禪。禪不能縛。即生死之有。便是實相之有。深觀涅槃。亦不取證。即涅槃之空。便是第一義空。實相之有。有無有相。第一義空。空無空相。一一皆成無相禪矣。
△二示十種相。
如是修學一切諸禪三昧法者。當知有十種次第相門。具足攝取禪定之業。能令學者成就相應。不錯不謬。何等為十。
此明不論修學無相有相諸禪。並須知此十種相門。方能成就不錯謬也。若不得此十門意者。世間初禪。尚難成就。況出世間上上禪耶。若得此十門意。則一切禪定之業。無不具足攝取成就。
一者。攝念方便相。
此如天台止觀所明二十五前方便也。不論修學世.出世禪。並須具之。一.具五緣。二.訶五欲。三.棄五蓋。四.調五事。五.行五法。幸自細簡摩訶止觀.禪波羅蜜等書。
二者。欲住境界相。
此是內方便之初門。謂或繫緣止。或制心止。或體真止。必各各有所觀境也。
三者。初住境界。分明了了知出.知入相。
此是內方便中初學安心法也。隨所觀境不令昏散。坐起則知出相。坐時則知入相。
四者。善住境界得堅固相。
此是內方便中[A25]已得安心法也。且如修安般者。則心善住於出入息。乃至修體真者。則心善住諸法空等。
五者。所作思惟。方便勇猛轉求進趣相。
且如修安般者。[A26]已得欲界粗住。轉求細住。乃至修體真者。歷觀諸法無不空也。
六者。漸得調順。稱心喜樂。除疑惑信解。自安慰相。
且如修安般者。證欲界定覺心明淨。與定相應。定法持心。無分散意。乃至修體真者。了了信解諸法本空也。
七者。尅獲勝進。意所專者。少分相應。覺知利益相。
且如修安般者。從未到定。泯然虗豁。失於欲界之身。始證初禪八觸。或動或痒。或涼或暖。或輕或重。或澁或滑。隨發一觸。則有十種善法功德相應俱起。一定。二空。三明淨。四喜悅。五樂。六善心生。七知見明了。八無累解脫。九境界現前。十心調柔軟。故云少分相應覺知利益相也。乃至修體真者。發得初禪。與法空理少得相應。覺知利益也。
八者。轉修增明。所習堅固。得勝功德。對治成就相。
且如修安般者。[A27]已發初禪。五支成就。所謂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一心支。不退不轉。對治欲散。具足成就初禪功德。乃至修體真者。空理增明。斷諸有結也。
九者。隨心有所念作。外現功業。如意相應。不錯不謬相。
且如證初禪者。能起二種變化。謂初禪化。欲界化。證二禪者。能起三化。證三禪者。能起四化。證四禪者。能起五化。共名十四變化。乃至證體真者。能起六神通也。
十者。若更異修。依前所得而起方便。次第成就。出入隨心。超越自在相。
且如證初禪者。若更異修四禪.四等.四無色定。并及觀練熏修一切諸禪。無不依于所得初禪而起方便。乃可次第成就。既成就[A28]已。乃能出入隨心。既隨心[A29]已。乃能超越自在。又如[A30]已證體真止者。或更異修方便隨緣止。乃至息二邊分別止。亦無不依于所得體真止而起方便。乃能次第成就。出入隨心。超越自在也。
是名十種次第相門。攝修禪定之業。
縱令修學唯心識觀真如實觀出世無相禪者。亦必有此十種次第相門。方獲成就。方與奢摩他.毗婆舍那恒得相應。思之思之。二示進趣義竟。
△三示善巧說二初問二答今初。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汝云何巧說深法。能令眾生得離怯弱。
上雖開示一實境界徹底分明。猶恐愚鈍眾生。於空假中宛轉相即之義未能信解。則不能修二種觀道。故特問之。又由佛先歎其善安慰說故也。
△二答為二初示種種巧說二明離相違過初中二初總示二別明今初。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當知初學發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於無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我嘗以巧便。宣顯實義而安慰之。令離怯弱。是故號我為善安慰說者。
△二別明三初慰小心怯弱二慰不解意旨三慰妄計自然小心怯弱由聞大乘即假義生故以大乘即空慰之不解意旨由聞大乘即空義生故以大乘即中慰之妄計自然由執即中性德義生故以大乘修得慰之也初中三初明怯弱二明善說三明得益今初。
云何安慰。所謂鈍根小心眾生。聞無上道最勝最妙。意雖貪樂。發心願向。而復思念求無上道者。要須積功廣極。難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數長遠。於生死中久受勤苦。方乃得獲。以是之故。心生怯弱。
本為執性廢修者。說此稱性修行之法。是圓有門。而鈍根聞之。則作三大阿僧祇劫苦行之解。又以小心而生怯弱也。
△二明善說。
我即為說真實之義。所謂一切諸法。本性自空。畢竟無我。無作無受。無自無他。無行無到。無有方所。亦無過去現在未來。乃至為說十八空等。無有生死涅槃一切諸法定實之相而可得者。又復為說一切諸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乾闥婆城。如空谷響。如陽光。如泡。如露。如燈。如目𪾼。如夢。如電。如雲。煩惱生死。性甚微弱。易可令滅。又煩惱生死。畢竟無體。求不可得。本來不生。實更無滅。自性寂靜。即是涅槃。
此是善說第一義空以破有執。皆約圓教空門。仍復依三諦說。初云所謂一切諸法乃至而可得者。即圓真諦。次云又復為說乃至易可令滅。即圓俗諦。後云又煩惱生死乃至即是涅槃。是圓中諦也。初言一切諸法者。即十界百界千如假實國土等法也。本性自空者。緣生無性也。畢竟無我者。十界內外諸法。推求主宰實不可得也。無作無受者。無我故無作因受果之人也。無自無他者。既無我人。則不可分別自他也。無行無到。無有方所者。既無實迷。亦無實悟。無有此岸彼岸處所可分別也。亦無過去現在未來者。過去[A31]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有。三世皆悉性空寂滅也。十八空者。空尚非一。那有十八。約十八境而顯空理。名十八空。所謂一內空。二外空。三內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第一義空。七有為空。八無為空。九畢竟空。十無始空。十一散空。十二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諸法空。十五不可得空。十六無法空。十七有法空。十八無法有法空也。生滅涅槃一切諸法。皆無定實之相。所謂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此則一空一切空。假中皆空。依于圓融真諦說也。如幻如化等者。非有似有。有非實有。五住煩惱。二種生死。性皆微弱易滅。此則一假一切假。空中皆假。依於圓融俗諦說也。是中舉十四喻。總是六喻.九喻.十喻出沒開合有殊。而義並無增減。又雖並含空假中意。而皆對治實有法執。仍屬空門。言陽光者。即是陽𦦨。亦名野馬。燈𦦨喻其易滅。目𪾼妄見空華。電不久停。雲易出沒。餘並可知。又五住煩惱。二種生死。即以一實境界法性為體。故畢竟別無自體可得。即是不生不滅寂靜涅槃。此則一中一切中。空假皆中。依于圓融中諦說也。而亦對治實有法執。還屬空門。
△三明得益。
如此所說。能破一切諸見。損自身心執著想故。得離怯弱。
一切皆空。何所不破。涅槃尚空。況復身心情見。一切皆假。復何所不破。涅槃亦假。況復身心情見。一切非空非假。又何所不破。生死煩惱皆悉非空非假。更何得有身心情見。所以能破諸見。能損執著。令離佛道長遠之怯弱也。初慰小心怯弱竟。
△二慰不解意旨三初明不解二明善說三明得益初又三初直標不解二示佛旨意三正明謬解今初。
復有眾生。不解如來言說旨意故而生怯弱。
△二示佛旨意。
當知如來言說旨意者。所謂如來[A32]已能見彼一實境界故。究竟得離生老病死眾惡之法。證彼法身常恒清涼不變等無量功德聚。復能了了見一切眾生身中。皆有如是真實微妙清淨功德。而為無明闇染之所覆障。長夜恒受生老病死無量眾苦。如來於此起大慈悲意。欲令一切眾生離於眾苦。同獲法身第一義樂。而彼法身。是無分別離念之法。唯有能滅虗妄識想不起念者。乃所應得。但一切眾生。常樂分別取著諸法。以顛倒妄想故而受生死。是故如來為欲令彼離於分別執著想故。說一切世間法。畢竟體空無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間法。亦畢竟體空無所有。若廣說者。如十八空。如是顯示一切諸法。皆不離菩提體。菩提體者。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非有無俱。非一。非異。非非一。非非異。非一異俱。乃至畢竟無有一相而可得者。以離一切相故。離一切相者。所謂不可依言說取。以菩提法中。無有受言說者。及無能言說者故。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無有能取可取。無自無他。離分別相故。若有分別想者。則為虗偽。不名相應。
見彼一實境界。證於中道實相體也。究竟得離生老病死。即證如實空義也。證彼無量功德。即證如實不空義也。自證三德秘藏。了知眾生同具如是三德秘藏。故起大慈大悲。欲拔其苦。欲與其樂。為說畢竟第一義空。令彼得離分別執著。然所謂一切世間法.一切出世間法畢竟體空。無所有者。正以十界假實國土染淨諸法。皆不離菩提體。所以別無自體。正顯因緣所生。無不即中。而菩提體。即是一實境界第一義自性清淨心如來之藏。此體本自非有非無乃至離分別相故也。言菩提體非有者。不同情計生死有故。言菩提體非無者。不同情計斷滅無故。非非有非非無者。不墮雙非戲論句故。非有無俱者。不墮雙亦相違句故。非一者。不變隨緣作種種故。非異者。隨緣不變無二性故。非非一非非異者。離戲論句故。非一異俱者。離相違句故。乃至畢竟無有一相而可得者。不墮有無一異種種四句相故。言菩提體離一切相者。以不可依言說取。亦不可依心念知故。即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方顯菩提法體。此等開示。本依圓教非有非空門說。三諦皆悉非有非空。大部般若多明此義。昧者不知。故判作空宗耳。
△三正明謬解。
如是等說。鈍根眾生不能解者。謂無上道如來法身但唯空法。一向畢竟而無所有。其心怯弱。畏墮無所得中。或生斷滅想。作增減見。轉起誹謗。自輕輕他。
遮遣情執。本為顯示法性無分別體。而鈍根隨語謬解。一向謂空。或生恐畏。或計斷滅。畏則作增見而轉起誹謗。謂非佛說。計則作減見而自輕輕他。謂歸斷滅也。初明不解竟。
△二明善說。
我即為說如來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實體。具足無量清淨功業。從無始世來。自然圓滿。非修非作。乃至一切眾生身中。亦皆具足。不變不異。無增無減。
此依圓教有門。直顯法身中道之體。諸佛眾生平等具足。非斷滅也。
△三明得益。
如是等說。能除怯弱。是名安慰。
二慰不解意旨竟。
△三慰妄計自然三初明妄計二明善說三明得益今初。
又復愚癡堅執眾生。聞如是等說亦生怯弱。以取如來法身本來滿足。非修非作相故。起無所得相而生怯弱。或計自然墮邪倒見。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以無所得。則無所不得。故得大用現前。二利滿足。而彼妄起無所得相。則以不可湊泊而生怯弱。又妄計生佛平等。不假修習。聞說婬怒癡性即是佛性。則恣行貪恚。無慚恥心。聞說幻化空身即是法身。則寶其臭穢。不復厭離。聞說地獄天宮皆為淨土。則安此泥沙。不求出要。當今談圓頓者。類皆墮此。亦可哀也。
△二明善說。
我即為說修行一切善法。增長滿足。生如來色身。得無量功德清淨果報。
此依圓教全性起修之義。仍屬有門。對治無所得見。并治自然邪倒見也。
△三明得益。
如此等說。令離怯弱。是名安慰。
初示種種巧說竟。
△二明離相違過三初標二釋三結今初。
而我所說甚深之義。真實相應。無有諸過。以離相違說故。云何知離相違相。
△二釋為三初釋慰怯弱者所說空義二釋慰不解者所說不空義三釋慰妄計者所說修得義今初。
所謂如來法身中。雖復無有言說境界。離心想念。非空非不空。乃至無一切相。不可依言說示。而據世諦幻化因緣假名法中。相待相對。則可方便顯示而說。以彼法身性實無分別。離自相。離他相。無空。無不空。乃至遠離一切諸相故。說彼法體為畢竟空無所有。以離心分別(之時)想念則盡。(更)無一相而能自見自知為有。是故空義決定真實。相應不謬。
此明如來藏如實空義。與彼藏體相應不謬也。
△二釋慰不解者不空義。
復次。即彼空義中。以離分別妄想心念故。則盡畢竟無有一相而可空者。以唯有真實故。即為不空。所謂離識想故。無有一切虗偽之相。畢竟常恒。不變不異。以更無一相可壞可滅。離增減故。又彼無分別實體之處。從無始世來。具無量功德。自然之業。成就相應。不離不脫故。說為不空。
此明如來藏如實不空義。正從如實空義而顯。恒與無分別之藏體相應也。
△三釋慰妄計者所說修得義。
如是實體功德之聚。一切眾生雖復有之。但為無明𪾼覆障故而不知見。不能尅獲功德利益。與無莫異。說名未有。以不知見彼法體。所有功德利益之業。非彼眾生所能受用。不明屬彼。唯依遍修一切善法。對治諸障。見彼法身。然後乃獲功德利益。是故說修一切善法。生如來色身。
此明如來藏所具性德。必藉修顯。故名修得。亦不違平等體也。今更借喻以合明之。譬如室中。本無鬼魅蛇蟲。但有金銀珍寶。盲人不見。觸彼珍寶而受毀傷。妄計蛇鬼。憂怖失措。今指蛇鬼本無。名為如實空義。珍寶本有。名為實不空義。須彼盲人去無明膜。開智慧眼。方能受用金銀珍寶。名修得義。二乘信如來語。知無蛇鬼。不生恐怖。于空作證。如彼盲人兀然中坐。不觸珍寶。故不能見不空義也。又如來色身。亦如乳中醍醐。尼拘律子中五丈樹性。不可謂有。不可謂無。須藉因緣。然後得之。二釋竟。
△三結。
善男子。如我所說甚深之義。決定真實離相違過。當如是知。
正說段中。二演說竟。
△三獲益。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說如此等殊勝方便深要法門時。有十萬億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住堅信位。復有九萬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一切大眾各以天妙香華供養於佛。及地藏菩薩摩訶薩。
初開圓解。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名為發無上心。信解不動。名為堅信。觀行佛也。證圓初住。名得無生法忍。分證佛也。天妙香華以為供養。表圓道無作緣了。二正說段竟。
△三流通段三初囑付受持二結法名義三時眾歡喜初中二初囑付二受持今初。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汝等各各應當受持此法門。隨所住處。廣令流布。所以者何。如此法門。甚為難值。能大利益。若人得聞彼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號。及信其所說者。當知是人速能得離一切所有諸障礙事。疾至無上道。
汝等各各下。正勸受持廣布。所以者何下。釋成囑勸意也。疾至無上道者。顯是圓頓純妙法門。不同方便權說。
△二受持。
於是大眾皆同發言。我當受持。流布世間。不敢令忘。
△二結法名義二初問二答今初。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是所說六根聚修多羅中。名何法門。此法真要。我當受持。令末世中普皆得聞。
本是堅淨信菩薩代為末世眾生請問。所以還請結名受持。流通永永也。由結名故。則顯真要。真是經體。要是經宗。宗體既明。方有力用也。
△二答。
佛告堅淨信菩薩。此法門名為占察善惡業報。亦名消除諸障。增長淨信。亦名開示求向大乘者進趣方便。顯出甚深究竟實義。亦名善安慰說。令離怯弱。速入堅信決定法門。依如是名義。汝當受持。
結此諸名。各有通別二義。通則一部圓詮。皆是占察善惡業報之義。略如玄義所明。又皆能除障增信。皆是開示大乘進趣方便。皆能顯深實義。皆是善安慰說。別則指初示占察法。名為占察善惡業報。指彼第二輪中修懺悔法。名為消除諸障增長淨信。指二示進趣義。名為開示求向大乘顯出甚深究竟實義。指三示善巧說。名為善安慰說。令離怯弱。總此通別二義。皆令速入堅信決定法門也。又占察二字。約宗立名。善惡業報。約體立名。消除諸障。增長淨信。約用立名。開示求向大乘者進趣方便。約宗立名。顯出甚深究竟實義。約體立名。善安慰說。令離怯弱。約用立名。速入堅信決定法門。亦約用名。兼顯圓頓大乘教相也。二結法名義竟。
△三時眾歡喜。
佛說此法門名[A33]已。一切大會。悉皆歡喜。信受奉行。
三義故喜。如常可知。
占察善惡業報經疏卷下
No. 371-A 䟦語
憶辛未冬。寓北天目。有溫陵徐雨海居士。法名弘鎧。向予說此占察妙典。予乃倩人特往雲棲請得書本。一展讀之。悲欣交集。癸酉冬日。寓金庭西湖寺。依經立懺。乙亥夏初。寓武水智月菴。講演分科。是時即有作疏之願。病冗交沓。弗克如願。屈指十五年來。梵網.佛頂.唯識.法華。皆[A34]已註釋。獨此夙願。尚未填還。亦可歎也。今庚寅年。閱世[A35]已及五十二歲。百念灰盡。偶有同志數人。仍來結夏北天目之藏堂。究心毗尼。予念末世欲得淨戒。捨此占察輪相之法。更無別途。爰命筆於六月朔日。成稿于十有四日。輸一滴以益大海。捧一塵而培須彌。雖無補于高深。庶善鑽于乳酪。公我同志。共享醍醐。
前安居第四褒灑陀前一夜蕅益智旭閣筆故䟦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1 冊 No. 371 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示進趣義二初問二答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