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卷下之上
問舊云此經從譬得名云何矯異而依文耶。
以附文釋及當體釋並據經說雙附理名及事用故得名附文獨附理名乃稱當體是故二釋皆依經文故今設問舊但從譬何得矯異而依於文矯強也亦詐也謂強依經文詐顯異義。
△二約雙存答二初答雙存。
答非今就文而害於譬若苟執譬復害於文義有二途應須兩存故前云義推疎遠依文親近。
今釋經題存於二意一順佛語故依文釋二對古師故作譬釋言對古者因見三師不善用譬所譬不周乖違法性故作譬釋具釋法性深廣之義而對形之如此用譬雖無經據存之有益是故二途不偏廢一汝專執譬則棄親逐疎我今雙存則親疎俱得。
△二被二根。
若鈍根人以譬擬法若利根人即法作譬下文云如深法性安住其中即於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又空品云為鈍根故起大悲心鈍人守指守株寧知兔月利人懸解不須株指(云云)。
即釋伏疑恐人疑云依文二釋既甚親切何須復存譬喻一釋故以被根利鈍為答存譬釋者為鈍根人以根鈍故不能直解金光明字是法性名欲被此根乃以三字為世間金有光明用三不相離[1]此擬一切圓融三法也若依文二釋為利根人以根利故能解性具一切名義知其能譬世金光明本無名義聖則真法而作其名故云利人即法作譬尚知即法作譬豈須以譬擬法故引當經二文為證住法性故即金光明而得見佛故知法性與金光明釋迦牟尼名異體同見則俱見此證利人解於三字是法性名也然經所被非純利根故空品云為鈍根故起大悲心佛說茲典既被二根故通經者釋三字題亦須兩說赴其利鈍復貶從譬如守株指褒依文者懸解兔月不守株指。
△二觀行釋此文及前一番問答并後重明帝王之義在昔清敏二師云得舊本無此等文乃謂後人添製耳今原略本直是往人不能深解境觀之說故輙除削以今驗昔昧者可知復恐大師頻講此經其觀行門有時不說帝王之義進不亦然故前文云或說不說俱亦無妨記錄隨時或圓或缺致有一處存乎略文以其觀道對境用心意趣難見與夫教義或少不同淺識之流既闇廣文忽[2]偶略本便生封滯形于章句廢此觀心予於早歲出釋難扶宗記救茲正義彼徒抗論因數窮逐於是妄破之義皆為蕩盡近有孤山圓師既審所承能破義墮經十餘載別搆四意重斥斯文一謂詞鄙二謂義疎三謂理乖四謂事誤今慮後學遭其眩亂故不獲[A1]已引而釋之彼破詞鄙曰吾觀其詞也繁而寘要質而少文苟留心翰墨者讀之則知其言非向者之言知其筆非向者之筆則真偽可辨矣豈待潛心佛學能斷其是非乎釋曰詞之巧拙將何準憑情若謂非妍亦成醜良由昧此觀心深義翻將無礙之辯以為輕鄙之談又復此文委明觀行曲示心要故其詞尚實不尚華也況諸部中文質相間其例甚多不欲援據苟[3]質片言而害正義斯蓋攻於細務而不明於大用也若義疎等三既其各有所破之處待至其處一一對論文為二初標。
次觀心釋名者。
對前教義即當解行兩門意也前約譬顯十種三法附文雙附理事二文當體獨彰理性之號雖皆深廣微妙圓融然是約教談於佛法生人信解故大師云今時行人既無智眼當以信解分別同異如前生起十種三法而有兩番前番約教後番約觀約教則為顯三德次第生起九種教法終至三道約觀則始翻三道次第生於九種觀法終會三德故解釋十法及料簡十法既為生解並順約教生起之次今論觀法為成行故所明十法乃順約觀生起之次故知前立後番生起意在今之十法成觀又今觀解十種三法不獨成行兼資深解何者以就觀門研心具法故使十法圓融之義轉更分明是知大師為成智眼故立觀釋是故標云觀心釋名也又復應知前當體釋定金光明三字之名非譬是法今附十種三法之觀皆研法性金光明也是故十處皆標三字並非譬喻得此意[A2]已尋茲文者方可略見觀心旨趣。
[1]△次釋中三初設二問答示觀心所以二初明解須行成故於心作觀二初問起。
何故須是。
前[A3]已廣約譬喻附文當體釋金光明足顯法性深廣圓融今何更立觀心釋耶。
△二釋出二初正釋。
上來所說專是聖人聖寶非[A4]己智分如鸚鵡學語似客作數錢不能開發自身寶藏今欲論道前凡夫地之珍寶即聞而脩故明觀心釋也。
此一段文須得心佛高下之意方免疑情玅玄云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初心為難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觀心則易今從上來至不能開發自身寶藏是論佛法太高也從今欲下明觀心則易也上來等者即前譬等釋金光明一一無非竪徹三位徧該諸法說眾生皆如菩提涅槃本性具足此顯法性無量甚深而但是佛所游之法佛是聖人金光明是聖寶尚過菩薩所行清淨豈是凡夫[A5]己之智分若但言議上之名句不能觀察[A6]己之心性則於聖人聖寶有何益乎故引二喻斥其多聞無觀智者鸚鵡學語者曲禮云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人而無禮不亦禽獸之心乎今但借喻有聞無觀徒學聖言不離凡夫之心耳客作數錢者華嚴云譬如貧窮人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今欲等者攝前佛法入心成觀心是心性若陰若業若煩惱等即凡夫心地既三障當體是金光明故云珍寶此乃立心為顯理境也欲令行者即聞而修開發自[A7]己金光明寶免同學語數錢之類也。
△二引證。
淨名曰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釋論云有聞有智慧是所說應受即此意也。
初引淨名諸佛解脫者三解脫也與十種三法不多不少此是佛法若緣佛脩則增念慮理難可顯故佛示要門令諸眾生觀[A8]己心行即空假中則三解脫當處發現此乃心佛無差觀心則易也又引釋論彼論九十三云有慧無多聞亦不知實相譬如大闇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見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照無聞無智慧譬如人身牛故大論云如安息國邊地生人雖生中國不可教化根不具支不完不識義理著邪見等皆名人身牛也有聞有智慧是所說應受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今亦如是若聞上來種種釋金光明不觀[A9]己心者即多聞無慧句也若但觀心不聞圓融說者即有慧無聞句也能攝上來無量甚深十種三法觀於心性顯金光明者即有聞有慧句也有三觀目圓教日照則見三諦種種之色。
△二明心為行要故觀必研心二初約簡數觀王問。
問心有四陰何以棄三觀一。
若約三科論去就者則棄界入但觀五陰復於五陰簡四觀識大師譚觀常論簡境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義既可知故今但約觀心為問既云觀心五陰除色四皆屬心何故棄三而獨觀識然設此問令知觀境唯在識陰也孤山四意中第二義疎破此文云今家約行附法託事三種觀中唯約行觀簡示陰境其餘二種全不觀陰但託事攝法明理觀耳今附法觀秪合直攝三法以歸三諦而發棄三觀一之問者蓋不知三種觀心規矩驗是後人擅加也釋曰義例立附法觀云攝諸法相入一念心以為圓觀且一念心豈非陰耶既觀於陰簡有何過法華文句託靈鷲山觀於五陰記云諸餘觀境不出五陰今此山等約陰便故以諸文中直云境智又云亦應於此明方便正脩簡境及心既諸觀境不出五陰乃知託事及附法觀無不觀陰也直云境智者即諸文云觀於一念即空假中一念是陰境三觀是智也又[1]今明於方便正脩簡境及心須棄思議取不思議方名簡心不於三科而論去取安名簡境又王城觀云應如止觀十乘十境下去皆爾記主意令講此觀時人欲脩者須敘私記簡陰境文及十乘等而委示之令山城觀行法備足非廢託事便自講說止觀全部他之致意直欲如斯既云下去皆爾信諸託事及附法觀皆須簡陰及示十乘也彼文不簡尚令簡之今有簡文那成非義據此棄三觀一之問云義疎者義實不疎蓋汝解疎耳又若直攝三法以歸三諦不許簡陰便是觀心則成偏觀清淨真如何反宗之甚耶是知彼人都昧一家三種觀法如釋觀經十六觀云是一心三觀的非義例三種觀攝且義例云夫三觀者義唯三種豈應玅觀更有異塗況諸文觀心皆一家樞要儻解之錯謬徒成斐然既失其本餘皆枝詞矣彼又於金錍記中云若取止觀來消事法觀文乃以止觀隨機面授深違大師遺囑也囑云止觀不須傳授私記時為人說輔行釋云囑意正言隨機面授意多不周非後代所堪彼人曲解輔行之文成於[A10]己見也且輔行釋面授等意者斯蓋隨逐大師脩心之者或觀道不進或內外障起有所諮問師乃隨機面授口訣一時取益意多不周若後代人心病既異故非所堪蓋不須用面授止觀而授後人非謂不得敘十卷中十境十乘消事法觀以茲境觀載於私記若其敘者正以私記時為人說雅合大師臨終遺囑若全不許敘止觀荊溪何故於山城觀令辨方便正脩簡境及心十境十乘耶敘此令脩山城觀不又若謂此是開其解心非謂令其修習者何故玅玄明觀心文中令即聞即脩耶釋籤云隨聞一句攝事成理不待觀境方名脩觀何公背吾祖之教乎故知今辨棄三觀一正符荊溪於山城觀中指授意也。
△二約心淨法融答二初約離性先觀內心上定三字非譬是法法性可貴名之為金法性能照名之為光法性能益名之為明今用此義觀於識心若心不具金光明義那可於心觀於法性此文為三初約貴論金。
答夫天下萬物唯人為貴七尺形骸唯頭為貴頭有七孔目為貴目離貴不如靈智為貴當知四陰心為貴貴故所以觀之心貴故心即是金。
欲顯心貴先於萬物推人為貴從劣至勝見心不昧名為靈智靈智雖貴而通四陰分於王數問[A11]已棄三數今獨推王而為最貴識心既貴故觀心王即法性金。
△二約照論光。
夫螢火自照燈燭珠火雖復照他光不及遠星月之光與暗共住日光能照天下不能照理心智之光能發智照理故心是光。
光有勝劣故先就劣比至心識最得名光是故觀心即法性光。
△三約益論明。
若心癡暗體則憔悴心有智光膚色充澤故大品云般若大故色大般若淨故色淨亦能充益受想行等心即明也。
即能充益色等四陰益色陰者良以色心性不二故色隨心轉大品佛現色像無邊皆由般若性周徧故色淨亦然亦能等者心王若正心數亦正化轉塵勞心數眾生故心能益是以觀心即法性明此約心有貴等三義故觀於心顯金光明法性三法此文即是離性為三也所觀之性既離為三能照之智任運成三所起之用亦合有三文雖不言二脩各三以性顯之其義合爾。
△二約合脩自融諸法上示心境即金光明義當脩性三各具三今明徧融但指光明至後結文具言三字驗知此是脩二性一文有離合乍覽難知此自分二初徧融諸法迭顯光明。
又知心無心名為光知想無想知行無行名為明又知四陰非四陰名為光知色陰非色陰名為明又知五陰非五陰名為光知假人非假人名為明又知正報非正報名為光知依報非依報名為明又知依正非依正名為光知一切法無一切法名為明。
此文豫示觀成理顯徧融諸法以釋伏疑疑云若唯觀識陰顯金光明於一切法何能融淨是故釋云若知心無心為光知想行無想行為明等意云識陰金光明顯則一切法皆金光明故以王數心色實假正依及一切法從狹至廣迭顯光明二脩之德對於一性以成三法知心無心為光者即以三智觀於識心見金光明法性之體則識心相寂故云知心無心其能知者實是三智今但合為一觀照智故唯名光知想行無想行為明者既以合一觀照之智知此心王即實相故無心王相為光則任運有合一方便智知心數實相無心數相為明此以知王知數而為光明也復以觀照之智知四陰心即實相故無四陰相為光則任運有方便之智知色陰實相無色陰相為明此以知心知色而為光明又五陰實法對於假人論於觀照方便二智而為光明又以正報對於依報論於光明又約依正對一切法論於光明義悉如是言一切法者即假人實法及以依報各有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法也此由觀識金光明顯故於諸法任運觀成欲彰諸法一一是金一一是光一一是明故歷諸法迭論二智故義例云脩觀次第必先內心內心若淨以此淨心徧歷諸法任運泯合既[1]示任運知不加功。
△二約顯一性結成三法。
得此意者即觀心金光明也。
上於諸法從狹至廣約於二智迭示光明而二智所顯無非一性即當於金是故結云金光明也而云觀心者從本言之。
△二正附十法明觀心成行二初舉上教義為所附之法。
上約十種三法論金光明。
上約十種三法論金光明有其二意初則同他譬釋以金光明喻十種三法次則附文及以當體釋金光明非譬是法故十種三法當體名為金光明也今之觀釋順上次意故云上約十種三法論金光明故以十種金光明義為所附法即攝此法入心成觀耳。
△二明今觀門為能顯之行十初三道二初示觀二初釋二初通約三道明圓正觀二初兼通數祗於報障義立三道之境言通數者謂想欲觸慧念思脫憶定受此十隨王能作一切善惡之事故得名為通大地數。
今觀心王即觀苦道觀慧數即煩惱道觀諸數是業道。
問前簡觀境棄三觀一今那却取慧及諸數為煩惱業耶答今論觀法具有十種後九皆從所顯之德其體本融可約一念識心為境而脩三觀顯其三法唯此三道從所破障立於觀境是迷惑事體本不融若於一識示其三境境既叵分觀難成就故特兼通數為三道境也問若欲分明示三道境何不徧取五陰為苦三毒為煩惱七支為業何但王數對三道耶答今秪於陰境示三道相識親別苦報之總主是故心王的屬苦道慧分違順故起貪嗔乃以慧數對煩惱道諸數隨慧能造善惡故以諸數對於業道雖非業惑當體而是業惑親依常與王俱有三道義可以正觀顯金光明若現起煩惱動作之業為下助道觀之所觀也。
△二約圓乘即障顯德以明妙觀之功。
心王是金慧數是光餘數是明。
此文雖略觀法可明先須了知金等三字是法非譬即於王數三道之境體金光明三種法門即體心王可尊可重是法性金體於慧數即寂而照是法性光冥[2]理智也體於諸數能多利益是法性明即體之用也斯是光明二脩對金一性為三法也圓論三法必非孤立金無光明非圓正因光無金明非圓了因明無金光非圓緣因但為前文數曾顯示故此三道略對三字是合三相也應須了知以離為合合體常離言三不少言九不多問此三道觀何故不用空假中耶答心王是金三諦一境也慧數為光三智一心也餘數是明則有二意在果則三脫應機在因則三行資智也此正觀文極簡略者以此文中有助道觀別於身等麤顯三道明觀廣故故今正觀未暇備陳從三識去一一明於一心三觀故今三道略對金等三法門耳。
△二別約三道[1]以空助道今於三法立觀釋者意在行人即聞而脩然其初學見愛彌隆於身於心起重惑業若但令觀三障即德不破不顯必生見慢更增生死是故大師於三道境略譚正觀廣說助道就假實境委示二空於惑業中廣推四性令見思調伏業累不生方於九科示玅三觀麤心既息玅觀可脩製立有由不可云謬此於三道各論空觀分三初約假實觀苦道二初約六分觀假人三初舉經文總標觀法。
如淨名曰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
若頭等六分各各是身此即多身若別有一身則無是處各各非身合時亦無[3]若頭等六分求身叵得現在不住故不可得過去因滅亦不可得未來未至亦不可得如是橫竪求身畢竟不可得即是無此無亦不可得亦有亦無亦不可得非有非無亦不可得但有名字名之為身如是名字不在內非四陰中故不在外非色陰中故不在中間非色心合故亦不常自有非離色心故當知名無召物之功物無應名之實假實既空名物安在。
六分者身首為二及四支為六此六合處執成身見也如是橫竪者六分為橫三世名竪觀智推求畢竟叵得執有雖息傳入無中及雙亦雙非此之三句皆依身起悉是身見推令無理故皆叵得所召之身執雖似泯而猶復存能召名字若不推窮還生見惑故以心色內外中間及常自有以為四句推能召名皆不可得故引肇師名物俱空證今所推身及名字本來空寂言假實既空者非指假人及五陰實法也秪指所召之身為實能召之名為假故下句云名物安在。
△三明治道助開圓理。
如此觀身是觀實相實相即是金實相觀智即是光緣身諸心心數寂不行者即是明也。
觀身是實相是金等者蓋此行者聞前教義明三識三道三一圓融與三德等無二無別乃能信解分段之身及見思惑當體全是性惡法門但為執情故成重障實類盲者身居寶藏為寶所傷[4]令脩空觀助道功成見執既虗即於境觀皆見實相身之實相是金法門即此實相體能觀照是光法門緣身心數本亦實相今不隨情名寂不行皆悉轉為實相之行是明法門。
△二就五陰觀實法二初結上人空。
觀身是假名假名既如此。
上之觀法雖言六分及以五陰但推身見意顯生空故空品云是身虗偽大師指此為生空境故文句云攬陰成身計有我人眾生壽命故約身假為生空境故今結前觀身觀法是觀假名若今諸部衍門空觀人法雙觀以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故唯此經空品明於圓空即先觀生空以觀法空此文順經先生次法蓋由初心人執障道故今對治先廣推檢至觀實法例之而[A14]已。
△二例觀實法。
觀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即為苦道觀也。
例上人空名物叵得此中亦合以所空陰為金能空觀為光緣法心數為明悉應例上也。
△二約愛見觀煩惱道二初簡示身因之境。
次觀煩惱道者煩惱與業皆是身因今且取煩惱為身因而起觀也。
上之假實是身果也今推身因因有惑業業屬業道次文明觀今觀身因且在煩惱。
△二正明體法之觀三初舉經文約句簡判二初直舉經文。
淨名云不壞身因而隨一相者。
簡於析觀故云不壞體觀通中名隨一相。
△二簡非經意二初明[5]雖有四句四初標列句法。
應作四句分別誰身因果俱壞誰身因果俱不壞誰壞果不壞因誰壞因不壞果。
所言誰者檢人之語推四種人當於四句。
△二指示因果。
云何是身果父母所生頭等六分是也云何[1]身是因貪恚癡身口意業等是也。
△三去取業惑。
今且置三業觀貪恚癡等。
因雖兼業今正論惑業在後觀故云且置。
△四約人對句。
四果以無常苦空觀智破貪恚癡子縛斷名壞身因不受後有名壞身果凡俗之流名衣好食長養五陰縱心適性放逸貪恚癡自惱惱他一身死壞復受一身因果相續無有邊際是名因果俱不壞如犯王憲付旃陀羅如怨對者自害其體身既爛壞四陰亦盡是為壞果貪恚癡身因轉更熾盛彌綸生死無得脫期是為第三句也餘三果亦以無常觀智斷五下分因縛五下分果身猶未盡是名壞身因不壞身果。
即前誰字所檢人也四果者第四果也有餘解脫能壞身因無餘解脫能壞身果俱壞句也凡俗之流俱不壞句也王憲害者怨對害者[2]自體者此之三人名壞身果彌增煩惱名不壞身因第三句也餘三果人斷五下分者初果斷三分謂身見戒取及疑也二果三果能斷二分欲界貪瞋也名壞身因而此五分所感果身猶存欲界名不壞身果此以未壞且名不壞壞在不久名第四句。
△二明不隨一相。
如此四句存壞不同皆不隨一相。
前所名壞皆是析觀其不壞句自指凡惡是故四句俱非體法本不生滅故皆不隨一實相也。
△二於惑境順經脩觀二初推本不生。
隨一相者所謂脩大乘觀觀一念貪恚癡心心為自起為對塵起為根塵共起為離根塵起皆無此義非自非他非共非無因亦非前念滅故起非生非非生非滅非非滅如是橫竪求心叵得。
此是大乘體法巧度亦論橫竪橫破因成竪破相續破因成中非自等者龍樹云法不自生待緣故法不他生因本具故法不共生無二分故法非無因生有因緣生尚不可得況無因耶次破相續具足應云非前念滅故起非前念不滅故起非前念亦滅亦不滅故起非前念非滅非不滅故起今云非生等者生即不滅而但非於雙非雙亦唯闕第二句如是橫竪等者結示因成相續求心不得生相既本不生今亦無滅故名不壞也。
△二結隨一相。
心尚本無何所論壞是名不壞身因而隨一相。
圓解之人修空助道既了身因不生不滅即能隨順中道實相。
△三明治道助開圓理二初正明體法功成。
隨一相者即是隨金隨相智即是隨光諸數寂滅即是隨明。
本以圓心脩空破障正助合運即於煩惱隨一實相所隨是金能隨是光諸數是明三不縱橫名開圓理。
△二更明餘觀助道。
既得不壞一句而隨一相了壞身因亦隨一相壞身果不壞身果亦隨一相皆亦如是(云云)。
壞身因者析觀斷集也壞身果者前第一句也不壞身果者前第四句也體法空觀既堪助圓析法空觀亦能治惑若以圓解合而脩之壞與不壞皆隨一相。
△三約動作觀業道三初舉經文總標觀法。
次觀業道者如淨名云舉足下足無非道場具足一切佛法矣。
今就六作觀業道者蓋一切善惡由茲辨故舉足下足六中屬行淨名指此而為道場通於六即今是觀行佛成道處不觀舉足即空假中安令此處是寂滅場安能具足一切佛法如此觀業見業本際方稱經文道場之說但為初學雖有茲解尚於六緣計我我所若唯正觀反增執情故立助道且令觀空對治此惑也。
△二於六作體本無為二初約行緣明觀。
觀舉足時為是業舉為是業者舉為業業者共舉為離業業者舉若業舉不關業者業者舉不關於業各既無舉合亦無舉合既無舉離那得舉舉足既無下足亦無。
業是身業業者是心以心為因以身為緣單因單緣或共或離推於舉足不得舉相下足亦然如是觀時我我所相寂然不起一切業累自茲清淨初心行者得無介意乎。
△二例餘作亦爾。
觀行既然住坐臥言語執作亦復如是。
以住坐臥足於行緣即是四儀復加言語及以執作乃成六作止觀稱為語默作作今云言語就顯示相其實默然亦能成業文雖𨷂示義合俱觀。
△三明治道助開圓理。
是為觀業實相名為金此觀智名為光諸威儀中心數悉寂名為明。
以解圓心推業四性四性空處正觀現前境觀諸數成金光明三法門矣。
△二結。
是為三道辯金光明。
此乃總結前文正觀及以助道皆顯法性金光明竟。
△二結位。
夫有心者即具法界法性金光明能如此解了但是名字金光明常依此觀念念不休心心相續即是觀行金光明若蒙籠如羅縠中視未得分明閉目則見開眼則失此是相似金光明若了了分明閉目開目俱見者是分證金光明若妙覺果圓究竟明了名究竟金光明也。
若約教釋明六即者多為顯於法性高深若今明六即正辨行人全性起脩觀之成不入位淺深仍示因果皆金光明故六皆名即觀親疎故即須論六就即論六免生上慢就六論即免生退屈不慢不退妙位可階初理即位言有心者大經云凡有心者悉當作佛若其不具金光明性佛何由作言法界法性者不異而異法界橫論法性竪說意云理具橫周竪亘金光明也既其未有信解等事但有理性金光明德故名理即名字位聞金等名解了本具觀行位脩成圓觀塵緣不間故得相續相似位開目則見開眼則失者此位未入無功用道三不退中念猶退故成以開閉彰其得失問觀行尚得念念不休心心相續似位治生不違實相那於金光開眼則失答觀行相似雖俱圓觀親疎不類得失懸殊其觀行位三惑全在於彼疎觀能安忍者則論相續於無術者則有退失若相似位見思[A15]已去於親觀中而論得失若能防護則速發真[1]明閉目則見若起法愛則有頂墮名開眼則失不進為失非退失也大判意根似解[A16]已立故云治生不違實相細檢此位未破無明若無住風息名開眼則失分真位善入出住楞嚴三昧故開閉皆見究竟可知孤山第三理乖有三初破此也彼云且金光明本喻三德前文尚作當體釋之而相似之文翻作眼見金像釋之吾知其往者竊取觀經六即於茲謬說彼明觀佛色身仍在觀行之位故云開目閉目周眸徧覽無非佛界吁可恠也任作金像用義且彼疏文是大師親說觀行位者閉目開目境界常現何以今於相似證位而云開目則失顛亂之說徒惑後學釋曰若其竊取觀經疏者必不文相頓爾乖違予今詳之文違理順闇者罔知何則今於三道直觀理性金光明也若觀經疏託彼佛身顯三諦理雖俱圓觀託境不同彼想色身以為事境即於此境脩空假中以為理觀境觀雖於一念同脩而其事境是應物相觀中先發故觀行位開目開目常得見佛此顯三道金光明理登住方發故相似位閉見開失蓋以開閉用顯此位是似非真良以此位尚須作意登住方入無功用道彼疏似位於妙三諦豈不然乎又復似位論開閉者蓋約五眼非獨肉眼既體上二惑任運先除必二諦四眼此位先發若䇿四即佛則稍同真見亦速入真名閉眼則見若任四眼則起法愛呼為頂墮故云開眼則失若不然者離愛一法為被誰耶故輔行云三諦之乳真善妙色五眼洞開方見諦境是則相似猶屬於盲障中無明未破故也彼人全迷般舟觀法佛身為境空等為觀一念之內難易淺深而却妄斥此作眼見金像釋之相似開失觀行俱見謂之顛亂若論不解事理淺深則顛亂之責須歸[A17]己也又見與不見妙旨難知如法華四信弟子聞經信解即能見佛常在靈山文殊等覺不脩三昧不見妙音此經樹神覩佛禮塔為眾詢疑及至讚佛哀泣雨淚請佛現身此之經義忽有一本無如是文他必謂之後人擅加耳。
△二觀三識三初標觀顯理。
次觀心明三識論金光明者。
十種三法皆可當體名金光明以十種三法無不具於貴等義故是故今云觀心三識論金光明。
△二附法作觀三初略示境觀。
諦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觀心識於三識。
一念心境也即空假中觀也即是觀心識於三識者三識本來是妙三觀九界忘本識隨妄轉不識本性今順性脩觀觀無別體即以本識識本識也。
△二廣陳觀相二初明一心三觀三初空。
何者意識託緣發意本無識緣何所發又緣中為有識為無識若有識緣即是識何謂為緣若無識那能發識若意緣合發二俱無故合不能發離最不可當知此識不在一處從眾緣生從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三識沉隱其相難知而不暫離第六意識此識緣外故以意根對塵為緣推於四性不在一處即以四性而為眾緣從此緣生生即無生故云我說即是空也空無分別即阿黎耶識。
△二假。
於此空中假作分別是惡識是善識是非惡非善識種種推畫強謂是非。
眾緣生故空無性相眾緣生故善惡熾然惡即四趣善即人天非善惡識通於四聖此四俱非有漏善惡於彼空中順緣起性種種觀察言是非者即藥病也於空假立故謂之強此觀立法即阿陀那識此識名意以其第六是意之識名為意根是故根立識亦立也。
△三中。
識若定空不可作假識若定假不可作空當知空非空假非假非空非假雙亡二邊正顯中道一念識中三觀具足。
心性不動本來中實不可思議而體具足空與不空二種功德故體及德成圓三識故雖觀空而不定空雖觀於假而不定假即現前識絕二邊相能所叵得此觀即是菴摩羅識。
△二明雙亡雙照二初明即照而亡二初約義立。
識於三識亦不得三識觀。
識於三識照三識也亦不得三識觀忘三識也。
△二引經證。
故淨名云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乃至不觀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觀色等五即是觀俗觀五皆如即是觀空觀五即性是觀中也今皆云不觀者即於此三無觀無得名約三觀即照而亡經明五陰今但於識忘三觀也。
△三明即亡而照。
雖不得識不得識如不得識性雙照識識如識性宛然無濫。
雖於識心忘於能所而三境觀了了分明故云不濫而言雙照者以識識如乃是二邊識性是中今頓觀三諦即中邊雙照驗不得三是雙亡也。
△三結成附法。
以照識性故是菴摩羅識照識如故是阿黎耶識亦照亦滅故是阿陀那識。
觀於意識即如即性乃識三識言亦照亦滅為阿陀那者淨名經文既以觀識而為假觀是故今文順此識義以結附法何者蓋第七識能生第六故名亦照常緣第八故名亦滅故用雙亦而結此觀。
△三結法判位。
是名觀心中三識金光明六即位如上說。
例上三道可以意知然道識二三位雖在理聞名作觀成脩中五而此五位皆即性三是故須約六即判位。
△三觀三佛性二初標觀顯理。
次觀心明三佛性金光明者。
例三識觀義可知也。
△二附法作觀二初約三觀所顯明佛性三初直約義立。
觀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是見三佛性何者心從緣起是故即空強謂有心是故即假不出法性是故即中此釋[A18]已顯。
於一念心明妙三觀例前三識其相[A19]已明故不委示。
△二引經證成三初引淨名病本明心即三諦。
更引經證之淨名云何謂病本所謂攀緣何謂攀緣謂緣三界證其假也何謂息攀緣謂心無所得此證即空我及眾生病皆非真非有此證即中。
居士權病以示眾生三障實病實病之本不出通別二種見思此二見思皆緣三界即分段變易二病之本病必須藥相兼而示即假觀也空中可知。
△二引華嚴無差明心即佛性。
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證觀心即三佛性也。
初立三觀觀一念心顯三佛性三觀即心其義雖立如何於心明三佛性故引此文三無差別以驗我心即是佛性他生他佛尚與心同豈[A20]己佛性心不是耶此證觀心顯三佛性其義明矣。
△三引般舟念佛明佛即三諦二初引法喻二文。
又般舟三昧經云我心如佛心如佛心如我心如不見我心為佛心不見佛心為我心而見阿彌陀佛如琉璃中見像如飢夢食如夢婬從事如觀骨光等喻。
如文。
△二釋皆成三諦四初釋法文。
皆是證即空即假即中之文讀此經文宜須細意若併作如讀是即空也示如許多心紛紜是即假也見阿彌陀是即中也又我心如佛心如者以有我佛如等分別之異所以是即假從不見我心為佛心去是即空也而見阿彌陀是即中也。
作兩番銷文以顯空假初於一文而示二觀以諸句中如字為空即以諸句我佛心異便名為假次以二文而示二觀諸句之中雖有如字以我佛如異故當假觀乃以不見我佛如異方名空觀兩番見佛皆是中觀故知彼佛是我覺體以具空假二種德故故用二觀觀於二德助發中觀佛即現前問覺體是心今見色相豈不相違答須知本覺具一切法離分齊相色性即智智性即色唯心唯色方曰見中故見彌陀以為中觀。
△二釋喻文。
又以夢食喻之夢食不飽譬即空夢食百味譬即假皆不出法性譬即中餘譬類如此。
於諸喻中但釋夢食餘皆倣此然不出法性似法非喻斯蓋作夢及以成觀皆法性力今以作夢法性而喻成觀法性如釋籤云夢事宛然即假求夢叵得即空夢之心性即中此之三法不前後不合散故知今家如此釋喻最能況顯一心三觀。
△三明亡照。
又釋云我心佛心者是假名假名分別我佛之異也我心如佛心如凡聖俱空不得我心不得佛心豈有我心作佛心佛心作我心亡假也不得我心如不得佛心如豈有我心如作佛心如亡空也是為雙亡空假正顯中道而見阿彌陀者雙照二諦也。
初我心下立假也次我心如下立空也空假既立若不忘之中觀不顯故先以二不得句忘於假觀次以二不得句忘於空觀二觀既寂心絕所緣即見彌陀中道之佛任運雙照妙假妙空。
△四顯一心。
常見佛餘者安不見耶此又是證觀心即空即假即中之文。
經文既云常得見佛佛即中道大覺之體豈有見體而不見用用即空假即見佛句仍是三觀一心之文。
△三結法判位。
觀心即中是正因佛性即空是了因佛性即假是緣因佛性是為觀心三佛性是金光明六即位如前說。
性德三因而為三諦全性起脩即以三因而為三觀諦觀名別體不殊是故三觀即三佛性三性當體名金光明六位皆即。
△二約六法境智明佛性二初正釋二初約境智明佛性。
復次佛者覺智也性者理極也能以覺智照其理極境智相稱合而言之名為佛性。
附法作觀非局一途前明三觀觀一念心顯乎佛性則佛性二字俱是所顯今明佛字既翻為覺即能顯之智性字既以不變為義即所顯之理此乃即就佛性二字論於觀境行者應知此之一釋能顯前義何者前文雖立能觀三觀實非別脩體是覺智今之佛字為能觀者示前三觀元從性[1]知此覺之性即為所觀能令修性其義一合故後結云得此大好性云理極者果佛之性為妙境故此理至極如以性德名無上也。
△二約六法明三因二初對顯三因。
今觀五陰稱五陰實相名正因佛性觀假名稱假名實相名了因佛性觀諸心數稱心數實相名緣因佛性。
今以佛字為能覺智即以性字為所覺理為覺何法而為理性即指六法故也即於此法覺智研之令理性顯六法者所謂五陰及假人也以此六法而為三境問五陰中三即是心數今那陰外別指諸數答心王心數通於三性[1]今以無記王數及色為正因境以假名人為了因境以善惡數為緣因境如託王舍立境觀義以五陰為舍心王居之荊溪云以善惡王居無記舍今無記陰外指善惡數於義何失蓋由前釋境唯一心而就能觀立空假中故得所顯具三佛性今於實法立記無記并其假人乃成三境各顯實相即三佛性以所顯能令一覺智成於三觀境觀互映一三無礙立義之巧無以加焉問於無記陰顯乎實相復名正因其義可爾假名諸數那名實相於二實相那名緣了答佛智究盡諸法實相故假實國土諸法皆實今脩佛智豈觀此二不稱實相假名實相對了因者大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佛翻為覺豈非即達鄙俗假名而為無上佛之假名佛既是覺今對了因有何乖舛論又云法無上者涅槃是涅槃斷德正屬緣因數是陰法若不體達善惡數法寧顯緣因大乘因果皆是實相豈獨正因性為因果耶。
△二引證六法。
故經云佛性者不即六法不離六法此之謂也。
雖善惡數別對緣因而體不出五陰實法五及假名而為六法[2]此六法對三佛性不即不離以不離故六法全是三種佛性以不即故須觀六法破二種執以不離故破無所破以不即故無破而破以不離故顯無所顯以不即故無顯而顯又不離故六不可遣以不即故六不可立不遣不立妙性存焉。
△二示意。
觀五陰實相故名金觀假名實相故名光觀心數實相故名明六即位如前思得此大好故附此後也。
文中先且結名辨位從思得下方正示意秪以二字示妙觀境用此境觀體於六法一一稱實見於三性故云大好孤山第三意有三二破此文也乃云又解佛性云佛者覺智性者理極能以覺智照其理極境智相稱合而言之名為佛性且佛性名出乎涅槃能仁談之章安疏之荊溪論之皆言因人有果人之性故名佛性儻大師於此反經別立章安荊溪亦合指之以申其說既其不爾則後人謬立又何疑哉釋曰前譬釋中三佛性義豈非因人具果人性[3]不妨作性一脩二相契釋之又若執云但性中三是果人性者便成緣了自外別脩安得名為全修在性全性起脩況復大師不云因人具果人性唯言佛名為覺性名不改不改是正覺智是了與今分對境智之釋無少相違那獨謂今反經別立又金錍云因不名佛果不名性彼以二字分對因果盖示因果二而不二今以二字分對境智欲彰境智二而不二夫論觀法若其不用果覺為觀則非圓行若其不以即覺之性為所照境則非玅境非極理也當知今立境智不二名為佛性正與金錍因果不二佛性義同其義既同安得名為反經別立耶既非別立何須指說耶普門玄說性具三觀既用此觀照性為境今性具果覺豈得不用照性為境也今附法觀秪附佛性二字之法立觀立境是故能所二即非二不知此妙斥為謬譚悲哉悲哉彼人雖引因有果性而不能信果覺為觀觀於六法顯覺之性徒聞因人有果人性全不能用有何益耶妙樂云果理在行方名等賜又此觀意全同普門玄義所說彼云觀人空是了因種者釋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佛者覺也始覺人空終覺法空彼指果覺為了因不即以果覺為觀智不所覺人法是六法不二空所顯是覺之性不彼文亦是後人添耶應知二字分對境智為玅無盡何者即以果佛為初心觀智是如來行也用即性之覺非別修緣了也照即覺之性非心外境也如此方名附佛性法脩圓觀也然茲妙趣彼尋名者爭不恠之。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卷下之上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卷下之中
△四觀三般若三初標。
次觀心三般若金光明者。
△二釋三初約圓總舉。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般若何者一念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
總舉一心空假中三是三般若何者下略示三相以即一而多示假相即多而一示空相非一非多示中相於一念心而論三相不前不後亦不一時。
△二寄次別釋三初假次空後中今初。
一念心一切心者從心生心雜雜沓沓長風駛流不得為喻日夜常生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六道輪迴十二鉤鎻從闇入闇闇無邊際皆心之過也故言一念心一切心是則凡夫所迷沒處。
一心一切心別示假也假在初者假有二種若在空後即建立假若在空前即生死假欲明凡夫從心生過警於初學有漏之心念念常造六道三障令知其過[1]動習空中以求出離故於三觀示假在前日夜常生無量眾生者謂一業成百千萬生受報不盡一一果報皆有假名如諸經律所明來報那不自省輙謂無生十二因緣喻如鈎鏁相續無際故云一心一切心此生死假即建立中所治之病舉病顯藥假觀立也。
△二空。
一切心一心者若能知過生厭皆自持出如小火燒大𧂐薪置一小珠澄清巨海能觀心空從心所生一切諸心無不即空故言一切心一心如此一心乃是二乘所迷沒處非究竟道。
一切心一心別示空也既知心有則生諸心欲寂諸心當觀心空須約四性檢一念心生滅叵得一心既空一切安有故舉小火小珠喻一心空燒薪澄海喻一切空故云能觀心空從心所生一切諸心無不即空欲明空觀其相顯故故寄二乘分齊而說。
△三中。
雙亡二邊故煩惱非一非一切大經言依智不依識識但求樂凡夫識妄求樂二乘識求涅槃樂是故雙亡不可依止智則求理。
雙亡二邊故煩惱非一非一切別示中也現前一念若定空者不能舒出一切有心若定有者何能卷歸一空心耶不空不有無狀無名強稱中道復以識智示其邊中經云不依識者非真實識是虗妄識凡小依之著有沉空二種之樂也經云依智者非二乘一切智及菩薩道種智是一切種智也故屬圓教佛及菩薩達二邊中故名求理欲示中道觀相明故故斥二觀其實三諦一心圓照。
△三依圓對智二初對智。
如是觀者即是一心三智即空是觀照般若一切智即假是方便般若道種智即中是實相般若一切種智。
言如是觀者即一心三觀者示三觀相須寄次第為明對破三種惑故顯三諦故若能一心脩此三者自成圓觀何則頓破三惑則一空一切空也頓顯三諦則一假一切假也三皆玅故則一中一切中也此三方是圓三般若。
△二明圓。
是三智一心中得即空即假即中無前無後不並不別甚深微妙最可依止。
據大論文三種觀智實在一念體是秘藏故離前後及並別等大經依智智體如是初心依止即名佛行。
△三結。
是為觀心三般若金光明六即如前。
例如前說。
△五觀三菩提三初標。
次觀心三菩提金光明者。
△二釋三初約圓總舉。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菩提心。
如三般若。
△二寄次別釋以次第三顯圓頓意亦同前三般若說但今假觀列於空後復明藥病是建立假又前般若體是三智但於一念略明脩相不須借義示於觀法今菩提翻道是能通義又菩提心體是四弘大集經云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滅者令滅四皆度生今三觀中皆云度心數之眾生乃是借彼度他生義成今三觀度[A21]已眾生故知附法含託事義文自為三初破假入空。
何者一心一切心交橫繚亂如絲如沙如蠶如蛾為苦為惱若知即空真諦菩提心度妄亂心數之眾生通四住之壅是為即空發菩提心。
先舉生死為所破假即一切心也起非次第故交橫繚亂乃舉四物喻繚亂相如絲之亂如沙之多如蠶自縛如蛾自然此四喻於世間因果是故總云為苦為惱次若知下正明即空菩提心觀若空觀相前三識中[A22]已曾略示是[1]放今文但云知空此菩提心度義通義並約見思即空而說。
△二破空出假。
即假發菩提心者空雖免妄亂經云空亂意眾生而智亂甚盲闇復是三無為坑是大乘冤鳥未具佛法不應滅[2]愛而取證也若真即假俗諦菩提心度沈空心數之眾生通塵沙之壅分別可不分別時宜分別藥病分別逗會不住無為故言即假發菩提心。
先舉空過經云空亂意等者經即涅槃斥小之文小乘詮空為寂滅之理以有為妄亂大乘詮中為寂滅性乃以空有俱為亂意雖離有亂仍被空亂今脩觀時心若著空即指此心數為空亂意眾生此空心數望彼見思而得名智今論假觀此智是亂故云智亂甚盲闇小乘證空得三無為謂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虗空無為此處滅心菩提善根不得生長故斥為坑是大乘怨鳥者大論三十云譬如空澤有樹名奢摩黎枝觚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枝觚即時為之而折澤神問言鷳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云此鳥從我怨家樹來食彼樹子來棲我上或當放糞子墮地者惡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懷憂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諸外道天魔等無如是畏而畏二乘二乘於菩薩邊亦如彼鳥壞彼大乘心永滅佛乘心今取此義明破空出假成菩提觀次若真下正明假觀菩提心相真即假故依空建立也此菩提心度義通義並就塵[3]不即假而說凡論假觀不出三義謂知病[4]病藥應病授藥令得服行今從分別下以[5]即分別明四悉檀寄此四悉總明三義可[6]沙不同即世界時宜生善是為人以藥治識即對治逗機會理是第一義此四明了[7]四假觀成也。
△三破邊入中。
空是浮心對治假是沈心對治由病故有藥藥存復成病病去藥止宜應兩捨非空非假雙亡二邊即發中道第一義諦菩提心度二邊心數之眾生通無明之壅以不住法住於中道故言即中發菩提心。
先舉二觀未免生過今為所捨而以見思及塵沙惑為浮沉病空假乃為二病之藥以病偏增故藥偏用藥存成病者若墮二邊增無明病故須兩捨次非空下正明中道菩提心觀此中度義通義皆約無明即中而說心無能所名不住法此法方可住於中道。
△三依圓對法二初明圓。
說時如三次第觀即不然。
說欲相顯須寄次第觀就理融則無前後前三般若[A23]已明其意。
△二對法。
一心中三菩提心若觀即中是緣金發無上菩提心若觀即空是緣光發清淨菩提心若觀即假是緣明發究竟菩提心。
今三菩提就異名說真性菩提三皆妙絕故亦名無上實智菩提三皆蕩相故亦名清淨方便菩提三皆自在逗會無遺故亦名究竟三在一心故三各三以體融故發即俱發是故當體名金光明。
△三結。
是為觀心三菩提金光明六即如前。
如前。
△六觀三大乘三初標。
次觀心三大乘金光明者。
△二釋三初總立觀法。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大乘。
△二約境明觀附三大乘脩圓三觀必須境觀義符於乘以乘是運義三種大乘無法不運性既具運故逆順修法爾而運今體逆脩念念四運運運即性性是三諦乃成三觀順脩妙運此文分三初明四運為境。
觀一念者趣舉一念也心隨境遷起滅更運故一一念無不四運從未至[A27]已終而復始凡愚不覺為運所遷故以閉目喻凡不覺舟行喻於四運心疾。
△二明三運為觀。
觀一運心即空即假即中一一運心亦復如是從心至心無不即空即假即中是則從三諦運至三諦無不三諦時是名以運運運。
圓教行者知剎那心性是秘藏秘藏徧含未始暫缺故無一運非空假中得此意者四運愈遷三觀彌進故止觀云薪多火盛風益求羅所以大師常示眾云實心繫實境實緣次第生實實迭相注自然入實理實心繫實境者三觀繫三諦也實緣次第生者四運迭遷也四運是境境為觀緣如薪助火實實迭相注者三觀實心注三諦實境此之實境還注實心相注不[A28]已自然從於觀行相似得入初住實理之中此乃以三觀運運於四運亦是四運之運運三觀運皆得名為以運運運。
△三明對失顯得。
若隨四運運入生死若隨三運運入涅槃。
若迷三諦但隨四運則生死無窮若觀四運即是三諦則涅槃在即。
△三以觀對乘二初約法對。
即空之觀乘於隨乘運到真諦即假之觀乘於得乘運到俗諦即中之觀乘於理乘運到中諦。
三乘為大車三諦是道場不動而運無到而到。
△二約人歎。
三乘即一乘是乘微妙清淨第一觀音普賢大人所乘故故名大乘。
三乘即一乘等者理乘為車體故高廣無過隨乘為白牛故行疾如風得乘為具度故莊嚴絕比雖三而一雖一而三此微妙乘乃是觀行觀音普賢大人所乘故名為大。
△三結。
是為觀心三大乘金光明六即如前。
如上。
△七觀三身三初標。
次觀心三身金光明者。
△二釋三初立觀顯法二約心明觀於一念心脩三身觀必須境觀皆有身義故先明一心能起十界即顯一念具十界身次於十界即起三觀則彰十界無不三身初文為三初明十相。
諦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身何者華嚴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若心緣破戒事即地獄身緣無慚愧憍慢恚怒等即畜生身緣諂曲名聞即餓鬼身緣嫉妬諍競即脩羅身緣五戒防五惡即人身緣十善防十惡緣禪定防散亂即天身緣無常苦空空無相願即二乘身緣慈悲六度即菩薩身緣真如實相即佛身。
今家妙解華嚴心造乃有二義一者理造造即是具二者事造通於三世造於十界謂過造於現過現造當現造於現皆由理具方有事造故十界身一一皆是全性起脩雖全是性而因成感果無少差忒如破戒心成能造地獄種種苦具宿豫嚴待故十界身皆有假實及以依報無有一物從外而起。
△二辨難易。
登難墜易多緣諸惡身故。
良以眾生無始熏習惡多善少致令心念多緣惡身未駕五乘先遊四趣登難墜易誰曰不然脩觀行人於十界心常當循省。
△三結唯心。
故知諸身皆由心造譬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芽。
法譬可見。
△次文者於此心境而脩三觀顯於三身分三初空。
若觀五受陰洞達空無所有從心所生一切諸身皆空無所有如翻大地草木傾盡故言即空。
五受陰洞達空無所有者語出淨名受陰心也五者五處生受謂受有受無受亦有亦無受非有非無及受不受亦名五取陰觀此一陰空無所有則令十界皆不可得翻地喻心空草木傾盡一切身空。
△二假。
若即空者永沉灰寂尚不能於一空心能起一身云何能得游戲五道以現其身不能應以佛身得度者為現佛身應以三乘四眾天龍八部種種身得度者皆悉示現同其事業為此失故故言即假同六道身。
若就一念觀十界空[A29]已具三諦今斥空者欲顯假觀立法功故復慮圓人退大取小故寄二乘斥空灰寂空心不能起十界應乃彰假觀無身不現言同六道者必是文悞此文自云為現佛身及三乘故。
△三中二初著二斥偏。
如此觀身墜在二邊非善觀身。
斥意亦同假觀斥空。
△二亡三顯中。
善觀身者大經云不得身八尺之形也不得身相五胞形也不得身因飲食將養也不得身果酬五戒也不得身聚陰入界也不得身一假實成身不得身二四大成身也不得身此[A30]已一身也不得身彼彼遺體也不得身[1]識念念無常也不得身等身中空也六道皆等有身也不得身修依身能修法也不得修者即行人也亦不得身如身相如乃至身修如脩者如亦不得身性身相性乃至身脩性脩者性畢竟清淨為此義故故言即中。
問正為明中中何須亡答末陀摩經自注云末者莫義陀摩者中義莫著中道也釋籤據此立中道義故知亡中方是中觀也文中初列十三不得亡於身假亦不得身如下忘於身空如是空義也亦不得身性下亡於身中性是中義也空中各合具忘十三略舉初後故云乃至也語遣情則三諦俱亡論顯理則三諦俱照八尺身性五胞相性乃至修性及修者性身十三法既皆云性具義善成且舉人身以為語端理合十身身身十三一一皆性則彰十界各具十法一一即性就此論忘故畢竟清淨方顯十身皆即中道。
△三以觀對身。
言即中者即是法身即空者即是報身即假者即是應身。
△三結。
是名觀心三身金光明六即如前。
可解。
△八觀三涅槃三初標。
次觀心三涅槃金光明者。
△二釋三種涅槃皆具四德方名圓極故今觀三一一皆成常樂我淨觀法既同乃就三境而辨三相雖於一境顯一涅槃須知一一無不具三若不爾者何能令三皆具四德此義前文[A31]已曾委示文分為三初約報心觀性淨。
諦觀心性本來寂滅不染不淨染故名生淨故名滅生滅不能毀故常不能染故淨不能礙故我不能受故樂是為性淨涅槃。
報心無記本淨易彰心性既寂豈唯寂染淨亦本寂是故本性不染不淨若可染淨性則生滅故云染故名生淨故名滅以不生滅四德義成既云生滅不能毀故常驗於不染不礙不受三句皆須言生滅避繁故略具四德故名性離生滅故名淨故名性淨涅槃。
△二約起心觀圓淨。
若妄念心起悉以正觀觀之令此正觀與法性相應妄念不能染不能毀不能礙不能受常樂我淨者即是圓淨涅槃。
妄念煩惱宜觀圓淨圓淨是智須論破惑用三正觀破三妄念應三諦性令三妄念不染故淨不毀故常不礙故我不受故樂四德顯故圓三妄泯故淨淨故不生圓故不滅故名圓淨涅槃。
△三約諸數觀方便淨。
又以正觀觀諸心數心數法不行心數法不能毀不能染不能礙不能受者名方便淨涅槃。
諸數造作是故託之觀方便淨諸數不行者不隨妄念造生死業而隨正觀作不思議業乃是轉於八萬塵勞為八萬三昧及總持等諸數既轉故不毀方便不染方便不礙方便不受方便令方便淨成四德也四德益他故名方便諸數不行故名為淨淨故不生方便故不滅此乃諸數當體成方[2]便涅槃。
△三結。
是名觀心三涅槃金光明六即如前。
可知。
△九觀三寶三初標。
次觀心三寶金光明者。
△二釋三初立觀顯法。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寶。
△二附法明觀二初約諦智及和就名共論三寶二約脩性及和剋體各立三寶二釋意者蓋以三寶脩性相對有開有合初則約開論合故以九義立一三寶次則約合論開故就三名立三三寶初文三初依經立名。
何者不覺名法寶覺名佛寶和名僧寶。
一體三寶佛名曰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
△二約義釋相。
三諦之理不覺故是法寶三諦之智能覺故是佛寶三諦三智相應和故是僧寶無諦智不發無智諦不顯諦智不和不能大用利益眾生。
此之三寶既與三德同出異名三德互具一一論三是故三寶三不孤立不覺是性餘二是脩二脩各三一性亦三性中之三既未覺悟同名不覺雖未覺悟理本諦當故名三諦是為法寶全性起脩成三諦智既能覺悟故名佛寶此三覺智與性三諦相應和合故名僧寶非三諦法無三智佛非諦智和無三脫僧。
△三結歸寶義。
三種皆可尊可重是故俱稱為寶六即如前。
此佛法僧諦智圓極玅用廣大實可尊重寶義成就非專極果五即皆然。
△次文分三初約性德三俱不覺。
復次中諦不覺名法寶真諦不覺名佛寶俗諦不覺名僧寶。
三諦在性未起脩德覺了智故是故三諦皆名不覺而此三諦性是三德中是法身故當法寶真是般若故當佛寶俗是解脫故當僧寶若其不指迷中三諦為三寶者何能彰於性攝二修不以不覺便無佛僧。
△二約脩德三俱是覺。
知即中離二邊名法寶知即空名佛寶知即假名僧寶。
三智在脩俱能覺了是故三寶皆立知名蓋此三智亦是三德知中之智體是法身故當法寶知空之智體是般若故當佛寶知假之智體是解脫故當僧寶不指三智為三寶者寧知覺智能攝理性及化用耶。
△三約相應三俱和合。
即中事理和名法寶即空事理和名佛寶即假事理和名僧寶。
三智在脩故皆屬事三諦在性故皆屬理三諦三智既皆相應是故約和明於三寶以由此三亦是三德故對三寶中事理和體是法身故當法寶空事理和體是般若故當佛寶假事理和體是解脫故當僧寶雖是三德以就諦智相應義故三俱解脫若此三義非三寶者那彰三脫合三諦智且如今家於諦於智及以解脫一一須三是何意趣若讀今文觀心三寶開合二釋生驚疑者當知未解一家教觀三三之意徒說徒行契證無分又事理和者一念十界可分事理若此三智契九界三諦名與事和若其三智契佛界三諦名與理和事和則有三教三寶理和則有圓教三寶一念事理不分而分其義宛爾孤山第三意有三三破此義云又云中諦不覺名法真諦不覺名佛俗諦不覺名僧夫佛陀梵語覺者此言託事成觀安得違義豈佛陀翻不覺耶此皆昏醉之譚於理何益乎釋曰佛翻為覺人誰不知前科立名不覺名法寶覺名佛寶和名僧寶此之名義皎然如日今重釋中次文佛寶三皆云知豈非覺義以翻於佛今云真諦不覺名佛寶俗諦不覺名僧寶者蓋欲令人解於法寶即具佛僧此之三寶以法為主是故三寶皆言不覺以由真諦是性德般若義當於佛俗是解脫故得名僧而皆未有覺不覺智是故三寶通名不覺彼人不曉法寶真諦是性般若故妄破云不覺翻佛次佛寶具三皆從知立僧寶具三皆從和立故思益云知覺名佛知離名法知無名僧三皆云知乃於覺義開三寶也覺義既然理合不覺及以和義各開三也佛世機利不須徧說如此方名一體三寶乃與三德無二無別若不然者安可一念融玅而觀如此等義若非四辯之親宣孰臻三寶之極致故知正言似反他莫信之昏醉之誣諒招塗炭矣。
△三結法歸題。
即中名為金即空名為光即假名為明。
△三結。
是為觀心三寶金光明六即如前。
△十觀三德三初標。
次觀心三德金光明者。
△二釋三初直列三觀。
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
△二約觀明德二初正觀德二初約圓示觀二初示觀。
即空故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空無積聚而名為藏藏具足故名之為德即假故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假攝諸法亦名為藏藏具足故名之為德即中故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中攝一切法亦名為藏藏具足故稱之為德。
圓妙三德體必互具一一皆三不縱不橫方名秘藏大師示位雖居五品能知如來甚深秘藏即以秘藏為諦為觀融一切境今體一念性是三德即以三德而為三觀故明三觀一一融攝三觀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三諦故初云即空非即偏空乃觀一念即圓空也此空能破三諦相著故云一空一切空也言無假無中而不空者非獨空觀於法破相假中亦能於法破相何者以空破相即真破俗以假破相即俗破真以中破相雙遮二邊此三頓破名畢竟空空既破相有何積聚然具三諦不縱不橫即秘密藏能藏具足常樂我淨名般若德次云即假非即偏假乃觀一念即玅假也此假能立三諦之法故云一假一切假也言無空無中而不假者非獨假觀能立於法空中二觀亦能立法何者以空立法即俗立真以假立法即真立俗以中立法雙照二諦此三頓立名為玅假既攝三諦不縱不橫名秘密藏此藏具足常樂我淨名解脫德次云即中非即但中蓋指一念即具德中此中能玅三諦之法故云一中一切中也言無空無假而不中者非獨中觀於法絕待空假亦能當處絕待何者以空中故真諦絕待以假中故俗諦絕待以中中故雙遮雙照俱絕對待此三頓絕名為圓中既攝三諦不縱不橫名秘密藏此藏具足常樂我淨名法身德此三德觀列諸句者但在離於偏破偏立及別觀中得此意者能所既寂言慮都忘故得名為不思議觀如是方顯三德秘藏。
△二明圓。
[1]雖言一中有無量無量中有一了彼互生起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當知一不為少眾不為多非一非多不失一多不可思議不縱不橫不並不別。
從一中至無所畏皆華嚴文所言一者趣舉一法也無量者一切法也若以三諦收一切法無有餘也復於三諦隨以一諦名之為一如是一三展轉生起如示觀文說有茲觀解聞一不畏減於三德聞三不畏增於一實當知下復以一多而為四句顯不思議離縱橫等成秘藏觀。
△二寄佛明德二初明德從觀立。
諸佛以即中為體故名法身以即空為命故名般若以即假為力故名解脫一一皆常樂我淨無有缺減故稱三德。
佛體命力從三觀成況復體等是空假中不可分於能成所成。
△二明德受藏名。
一一皆是法界多所含藏故稱秘密藏。
△二歎心境二初據經歎要。
故淨名云諸佛解脫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諸佛皆具真性實慧方便三種解脫今但云解脫亦是一中解多之意此之三脫與其三德無二無別但佛法太高初心為難心佛無差觀心則易是故令於心行中求蓋眾生心即空假中中是真性空是實慧假是方便高下雖殊其性不二故使觀心得佛解脫今觀十法其意皆然。
△二例三無差。
當知我心亦然眾生亦然彼我既然諸佛亦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他生他佛三德三脫[A32]己心三德豈與觀殊。
△三結法歸題。
得此意者即中是金即空是光即假是明。
題標三字既是三德當體之名故以三觀對於金等義當三觀顯三德也。
△三結。
此為觀心三德金光明六即如前。
例前。
△三對斥邪空顯觀心功德三初敘彼邪空。
世間有行空人執其癡空不與佛修多羅合聞此觀心而作難言若觀心是法身應觸處平等何故於經像生敬紙木生慢敬慢既異則非平等非平等故法身義不成既無平等平等智不成則無報身不能將此化他應身義不成不如我於經像紙木平等平等皆如如名法身有此平等智是報身將此智化他是應身我三身義皆成用汝觀心何為。
今立觀法皆依佛言佛令依經脩觀契理復教設像託似觀真經詮佛心像寫佛質此二不敬觀何由成今作理觀以為正脩恭敬事儀用為助道世間愚者不知此意妄執癡空見今觀心復敬經像謂乖平等難今修觀三身不成乃執佛經及以佛像同餘紙木我於經像不生敬心於餘紙木不生慢心自行化他三身義足以此癡空毀今正助合脩之行。
△二以事對破。
若逢此難者當以三事反難答之一者汝謂於紙木經像平等為如者何意於七廟敬木像天子符勑而生畏敬於佛經像而生輕慢畏慢既起諸使沸亂何處有平等法身義耶二者汝於同師同學生愛生護於異師異學生慢生恚愛慢從癡生三毒熾然諸惡更甚寧復有智慧報身耶三者汝耽癡空無慧方便尚不悅人情況會至理矜高自著是增上慢人汝師所墮汝亦隨墮毒氣深入若為將此邪氣化他和光應身復在何處。
彼執癡空詞既虗誕故但以三事驗其恚慢三身不成初破平等義不成汝於廟勑既須敬畏於佛經像何以輕慢畏慢既起諸使熾然平等不成法身安在二破智慧不成師學兩分憎愛俱立既生憎愛驗是愚癡愚癡非智報身則失三破化他不成癡空非智方便則縛執凡愚見生[1]憎上心我慢相傳師徒必墮三毒邪氣轉入他心化益全無應身何在。
△三明今觀德。
我以凡夫位中觀如實相爾為欲開顯此實相恭敬經像令慧不縛使無量人崇善去惡令方便不縛豈與汝同耶。
邪空之輩妄毀觀心以事驗之其過略爾今立觀心復敬經像有何功德略論有二所謂有方便慧有慧方便此二俱解為三身因即顯癡空二種俱縛非三身本二功德者於凡夫位修圓實慧以敬經像方便資故令慧不縛以不縛慧導恭敬善誡勸眾生故復能令方便不縛三身因者有慧方便能成應身有方便慧能成報身所顯實相即是法身豈同癡空立三身耶。
△二約義重明二字二初標。
今更釋帝王者。
真諦所譯七卷別名金光明下復安帝王今之讖經唯標三字故前文云若依四卷題但作三字無帝王兩字若依經文有經王之義若說不說俱亦無妨大師釋題前雖據文且論三字今復約義重明帝王故翻譯章備舉真諦華梵二文而言此師譯題最為委悉乃是作今重釋張本也。
△二釋中先約真諦解。
真諦三藏云法身攝華嚴華嚴以法身為體故報身攝般若般若明智慧故應身攝涅槃涅槃明百句解脫四德等故此是彼師明帝王統攝之義。
真諦譯此經後以統攝義釋帝王字乃將三身分對三經意云諸經各說一身此經具有三身名義故能統攝華嚴等經是故得帝王之目分割三身優劣大教具如疏斥必是赴機且作此釋耳。
△二明今師釋二初明應具三義三初標名略示。
今明帝王應具三義謂帝慧王也。
欲約教觀圓對三法故示帝王必具慧義即以神謀聖策并帝是貴極王是朝會合成三義謂帝慧王。
△二釋出三義。
帝則貴極至尊至重慧則神謀聖策王則萬國朝會備此三義稱帝慧王。
此義於他仍是譬喻若據今師皆是當體。
△三引經證成。
此經亦爾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過諸菩薩所行清淨即是至尊極貴義若有聞者則能思惟無上甚深微玅之義開甘露門入甘露城處甘露室令諸眾生食甘露味以智慧刀裂煩惱網即是聖智雄略義諸佛護持莊嚴菩薩諸天恭敬護世讚嘆能令地獄諸河焦乾乃至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具出現即是萬國朝會多致利益義。
初取所游深廣法性證貴極義若從能游乃屬慧義次聞者思惟雖在於因[1]然初心即用果智此顯圓宗因果不二甘露雖理從能開入及能處食皆是聖智雄略之義諸佛菩薩以朝會故佛得常住菩薩莊嚴乃至諸河焦乾希有[2]是現是利益義孤山第四事悞破此文也而言事悞有四其一云夫附法成觀祗觀前文所譚法相且此文唯釋讖本三字之題及以觀心反用真諦立題帝王二字其二云厥或直用猶可從容況復擅加慧字其三云又加其帝王二字之間而云帝慧王如至尊之號可以文武聖神等字於皇帝二字中間著邪其四云又云慧者是神謀聖策帝則貴極至尊王則萬國朝會此解釋者出於經乎備於史乎載於子乎見於集乎苟四者不譚則是胷臆謬說智者聖師豈其然乎今釋其一者大師重明帝王之義甚非徑侹先敘真諦局解次陳今之正義今義又二初明應具三義次依三義解釋釋中自有二意初約教義釋二約觀行釋教觀顯然如指諸掌是前文[A33]已[3]則教觀釋其讖譯三字題訖今復用教觀解真設譯帝王二字何曾但附讖譯三字之法而約真諦二字明觀若觀此破尚讀文不委況觀道深致何勞擬議乎釋其二者今師解經要在顯義以真諦所譯文雖標二義合具三如世帝王豈不具慧故云今明帝王應具三義也立此三義為能詮名以召所詮十種三法以三召三令理可識至唐義淨重譯此經名最勝王果符大師所立三義極尊釋帝與最義同慧之聖神與勝義合以新譯驗三義宛然況約義加文顯有其例如今文句釋經五戒欲令義顯乃於各各忿諍之下加於人人不信之句財物損耗之下復加虧失禮度之文何不破擅加二句使令文句成訛[4]脫耶釋其三者今明帝王具慧義者意用三名詮乎三法以十三法唯有三寶佛在於初八種皆同三德次第今欲準此帝詮法身慧詮般若王詮解脫順所詮故故安慧字居二之間大師宣揚多從義便釋妙法則先法次玅釋觀世則先世後觀以今重明帝等三義乃是法性當體之名尚非譬喻安得全同皇帝尊號況復自云帝王合具慧義非謂令將經題添於慧字那忽掩其義而責其字深見人情也釋其四者若謂解釋帝等三義非經史子集即後人擅加者且如懺摩梵語悔過華言今經文句不分華梵直以首釋於懺伏釋於悔及黑白等五義釋之又以鑑義訓於梵音此等出何經論典籍何不責其文無所出令皆成謬豈非大師善巧說法務在顯理以開人心又既云智者聖師也所說名教固非凡情俗學所能逮及安得齊我之聞見斥聖之辨才巫蠱之言誰當信受。
△二依三義解釋二初約教義釋二初明十種三法皆具三義。
將此三義歷十種三法門苦道即法身是貴義煩惱即般若是慧義業即解脫是朝會義乃至法身德即貴義般若德即慧義解脫德即朝會義一一法門悉備三義一一法門皆是經王也。
問前以十種三法釋金光明其義[A34]已顯今那更將十種三法釋帝慧王且尊重名金照了名光應益名明與今貴義慧義及朝會義道理無殊何須用此重對十法豈非繁芿致令往者謂此等文是人謬撰有何所以須重釋耶答麤心讀文謂為稠沓精詳其義各有所歸何者前譬喻釋以金光明為世物象可以比況十種三法至當體釋雖捨喻從法但云法性可重名金寂照名光應益名明而且未示十種三法一一當體名金光明觀心十法雖從當體而非約教是故今釋顯從教示一一三法即貴義慧義及朝會義皆是當體名帝慧王雖帝慧王與金光明三義稍同而前從譬喻今從當體義勢天殊縱使前後皆從當體而前文自釋金等三義今釋帝等何曾重述又諸三法若也各具帝慧[5]二義則令人深信一一三法皆是經王以即在題非遠取義故也。
△二明十種經王皆能攝法二初標列。
既得此意即論攝法攝法有三先攝法門次攝經教三攝六即位。
△二釋相二初正明攝三三初攝法門。
初攝法門者三道攝一切惑三識攝一切解三佛性攝一切因三般若攝一切智三菩提攝一切發心之行三大乘攝一切發趣之位三身攝一切佛果智德三涅槃攝一切佛果斷德三寶攝一切佛恩德三德攝一切理是為橫攝法門。
三道在迷故攝惑識別名義故攝解三菩提攝發心行者填願行也三大乘攝[1]法趣位者發真趣果位也乘遊四方直至道場故三德攝理者果後秘藏究竟理也前文既明彼彼三法無二無別驗知一一悉皆互攝前文既曾委論互義故今但示各攝相耳。
△二攝眾教二初攝諸部。
第二攝教者三道是三障即三障是三解脫攝不思議解脫淨名教三識攝楞伽地持攝論等三佛性攝涅槃三般若攝大品等五時教三菩提攝諸方等經三大乘攝法華三身攝華嚴三涅槃三寶三德等皆攝涅槃。
三道攝淨名者不即三障顯三解脫安得名為不可思議三識攝楞伽地持等者以此經論多用三識顯事理故問經題本是佛世法門豈可豫攝滅後論耶答今以經題所召法門即是諸論所詮之義乃以所詮攝於能詮故云三識攝地持等況諸菩薩為顯大乘尊經玅義故造諸論諸論所說違此經耶若其不違理應攝屬涅槃明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悉當作佛故大品等五時教者仁王般若云大覺世尊前[A35]已為我等說摩訶般若金剛般若天王問大品等般若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至佛定起無問自說仁王般若仁王對前四種般若即當第五此五般若說各一時故得名為五時教也菩提願行多出方等諸部經故理隨得三成一大乘法華開會故新譯華嚴合於理智但名法身并於垂應以為二身舊經明義即一而三故與此經三身相攝涅槃三寶及以三德大經最顯故問真諦云三德攝三涅槃正斷二乘斷見般若正遣凡夫有著華嚴正化始行菩薩今經通為八位人故稱王也文句破云作此偏說無智之人於諸經起輕慢此義不可今那得用十種三法分對諸經却同真諦被破之義答真諦所釋分割三德在於三經是別異義故為所破今以三法非縱橫義攝於一經攝彼彼經亦復如是且如大品題稱般若義至三故諸法融淨維摩所說亦名解脫以具三脫故不思議須知今立十種三法一一三法非縱非橫而高而廣竪徹極果徧收諸法故以十三分對諸部如前真諦分於三德對道前等三種之位大師廣斥至今自立法性甚深乃用十種三法之義對本有等三種之位故知他將一法以攝一經類今三法而攝一經山毫相絕學者應審若謂不殊太無眉目。
△二攝一切。
此舉當道諸經絓是八萬法藏皆應攝爾(云云)。
上諸經論並是大乘且舉世人共見聞者故云當道絓猶豫也但豫八萬四千法藏皆為所攝須知八萬該乎一代無一名義暫離十種三法經王故文句云於九種經中而得自在。
△三攝六法二初明十法本位。
第三攝位者苦道有一切五陰煩惱道有五住惑業道有一切業乃至(云云)。
苦道有分段變易故云一切五陰煩惱有通惑別惑故云五住業有漏無漏等故云一切合云三識有一切心王心數此二是本有位三因至三涅槃此六是現有位三寶三德是當有位此位前文[A36]已委說故但舉三道餘皆例知此說乃是十種三法本分之位也文略九種本位攝法故云乃至及注云云現行印本悞將並書云云而為以字也。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卷下之中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卷下之下
△二明十法攝位。
三道是三障障覆六位若即三種之非道[1]通三種之佛道者六位所顯則攝諸位也乃至三德亦有六位三德既備攝六位寧不備收耶其間則例自可知(云云)。
謂下攝於上上攝於下中攝上下故一一三法皆攝六位三障覆六位者斯由三障從迷說六即從解說耳若即三障之非道通達三障之佛道即此佛道須論六位此之六位攝一切位理即攝博地位名字攝一切學習位觀行攝五品位相似攝十信位分真攝四十一位究竟攝妙覺位乃至三德等者解於三障有六即位解九三法各論六即然性德中十種三法皆須即障照之令顯但約所顯而明十番六即之位言三德既備攝等者合例三道論於類攝謂法身有三身及一切玅境般若有三智及一切辯慧解脫有三脫及一切神變既就三德論於六位須論六位皆即三德所攝之法故云六位寧不備收其間八三各各備攝及八六位位位備收準例可解。
△二明攝三意。
所以作三番攝者合帝慧王三義攝法門合貴義攝教合慧義攝位合王義又攝法門是橫攝攝位是竪攝攝教是橫竪雙攝統攝之義既明經王之義顯矣。
以三番攝法合帝慧王者前之三番即三十重論帝慧王今乃攝褻法門十重佛所師故結歸於帝合貴極義攝教十重鑒機說故結歸於慧合雄略義攝位十重皆趣果故結歸於王合朝會義又十種法門一一高廣不論優劣乃是橫攝六位皆即自下升高故當竪攝教詮法門復論六位故當橫竪雙攝之義如斯統攝題稱帝王諒無慚德。
△二約觀行釋二初正釋二初正約帝慧王明觀。
次觀心明經王者觀心即中是貴義觀心即空是慧義觀心即假是朝會義是為觀心中經王也。
以中空假觀一念心即帝慧王義觀冥符能所體一自[A37]己經王於茲可顯。
△二會同金光明示位。
觀心論位者眾生本有理性金光明心但有名即名字金光明念念修觀即觀行金光明觀心淳厚即相似金光明會入法流即分證金光明盡邊到底即是究竟金光明。
以帝慧王與金光明皆是法性當體之名欲令經王統攝義顯是故重安帝王之目今欲行者知此二名同詮法性故特會同金等明位五位文義如前可知唯名字即語稍難解心但有名者金光明名也初學之者於一念心但有此名未有此觀故云即名字金光明也。
△二結意。
若不修觀徒聞何益如遙羨寶山足不涉路安可得乎為此義故須觀心一番令聞慧具足也。
意在觀心聞慧具足夫如是則法性寶山不跬步而至矣然此觀行諸說文旨尤邃非造心山家[A38]壼奧者莫可輕議也予研精此義積有歲年豈敢抑理順情是此非彼奈何境觀之道宛而有歸況諸部之相符驗斯文之未喪嗚呼諸祖既往代有明賢知我以觀心罪我以觀心願無得而隱也。
△二釋通名。
次釋通名者如法華玄義中說(云云)。
法華解題廣釋通目乃直以經翻修多羅雖有翻無翻各十五義秪於經字義解無餘學者須於彼文尋究釋名畢。
△大章第二辯體前章釋名總於三法含體宗用利根之者即達能詮忘情得體自成宗用其鈍根人以名具三體混在內心慮難遣妙體莫彰故次釋名別譚體等俾於法性絕念而游即於此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文先分二初標列列於辯體三章門也。
第二辯體為三一釋名二引證三料簡。
問本為忘名故別示體今還釋名與前何異又但釋名引證料揀何意不立辯體章門答夫忘名者非謂默然若善釋名其名自泯無離文字說解脫相文字性離即是解脫今所釋者但釋體名前章總三與此永異又體本寂滅寄名詮之故但釋名即當辨體總持無字字顯總持斯之謂也既釋體名又引經論證成體義復約說證料揀於體辨體之旨曲盡其玅那言不立辯體章門。
△二解釋分三初釋名二初約字略示。
釋名者體是質質是主質。
前章釋名是賓是假此章辯體是主是質。
△二就義廣釋二初約二名總釋三初標。
何為主質之體法身法性是經體質。
標起二種為釋所依。
△二釋三初一體二名。
若依義者法身為體質若依文者法性為體質法身法性只是異名更非兩體欲令易解是故雙題爾。
若依義者即體宗用三章義也法身為體報身為宗應身為用今之所辨義當法身若七卷經有三身品此亦是文今解四卷且名為義若依文者創首即云游於法性下文節節其文不少須知一體立此二名。
△二簡通從別三初約義簡。
法性語通今以佛所游入法性為體質也。
真中二理俱名法性故身子云同入法性偏真法性也就中而論有但不但於不但中有分有滿今取如來所游法性乃是不但[A39]已滿中道而為經體。
△二引文示。
文云是時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過諸菩薩所行清淨。
尚過菩薩分證圓中豈是但中及空法性。
△三據文結。
故知此體不與下地菩薩及二乘等共非通法性也。
此經判教應於通教簡取圓極而為經體不取二乘及鈍根菩薩所證法性及被別接但中法性。
△三為四章主二初法。
但是佛所游入一切種智以此為根本無量功德共莊嚴之種種眾行而歸趣之言說問答共詮辨之。
佛以種智為能游入是經之宗深廣法性而為所游及為智本即是經體若偏真法性體類太虗非智之本中道法性體是本覺能為始覺種智之根今經以果而為宗要果智乃是究竟始覺始本不二不二而二體為宗本若不然者何名但是佛游入耶功德眾行是經之用所嚴所趣即是體也滅惡為功生善為德功德乃是力用異名以此力用莊嚴法身懺悔讚歎空智導成此乃以行而為力用問宗取佛果用須佛力功德屬佛為用可爾行在眾生那為經用答眾生之心非佛威力豈能立行故般舟見佛論其三力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是行者本功德力若非感應無一善生故起信云所言用大者謂能生一切世間及出世間善因果故行是經用其義昭然皆徧十界故云無量及種種也言說問答能詮辯邊即是經名及教相也其所詮辨豈非經體名教二種俱是能詮自行稟得故曰經名為他詮辨乃曰教相自他雖異俱詮法性問名是經題豈有問答詮辨等耶答曰一經始終皆能詮名含幾問答但以題目是經總名故解題目稱為釋名那謂經名不曾問答。
△二喻。
類眾星之環北辰如萬流之宗東海。
眾星萬流以類四章北辰東海可方體質。
△三結。
故以法身法性為此經正體之主質也。
可見。
△二就三義別釋以金光明是能詮名法性既是所詮之體故今於體而立三義應彼三名以此望前前不分三名為總釋今釋分三初應金名以禮義釋二初直明字訓。
故書家解禮者體也體有尊卑長幼君父之體尊臣子之體賤。
禮者釋名云體也言得事之體也今明體有尊賤者意在揀臣子而取君父也。
△二會同體義。
當知體禮之釋與經法性意同如來所游佛所護持故知此體是貴極之法也。
復次體是底義窮源極底理盡淵府光揚實際乃名為底。
謂此實體是諸法底故其得體方曰窮源淵府實際皆理趣之極也。
△二引文證成。
釋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
三種般若圓融深廣名智度海實相般若為體為底底通分證唯佛能窮。
△三以今義結。
此與今經法性甚深意同當知法性高深竪窮佛海故以底義釋體也。
秪一法性當體貴極當體甚深當體無量以底釋體合甚深義言法性高深竪窮佛海者對前論意互顯令深論明法海深唯佛能窮底今明佛海深此法能為底人法互相顯體底義方成。
△三應明名以達義釋三初約字訓立。
復次體是達義得此體意通達無壅如風行空中自在無障礙一切異名別說皆與法性不相違背。
體是達義者顯法性體本具諸法諸法當處是中道體佛以此體達一切法人識此體亦達一切是故智者觀行得體能達諸法自在無礙一切異名不能壅塞具如前文三字譬法[1]如從一法至河沙法同異無妨正是今文體達之義例前體尊及體底義皆是觀行所證法門故章安敘止觀云大師說[A41]己心中所證法也。
△二引文證成。
釋論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又云若如法觀佛般若與涅槃是三則一相其實無有異。
實相般若雖是一法而體本具一切諸法佛赴眾生種種異說異是一異異豈異一故得一者能達異說佛等三名即一實相觀一達三同異自在。
△三以今義結。
此與今經法性無量意同當知法性廣大無涯橫收法界徧無所隔故以達義釋體也。
秪一法性當體無量故與達義釋體相符。
△二引證二初具引四文。
二引證者序品云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鬼神品云若入是經即入法性如深法性二文既云深法性即知簡異二乘菩薩所得法性也空品云故此尊經略而說之說於空即如也讚佛品云知有非有本性空寂。
序品在初故示法性體義備足如來所游非三乘共故無量甚深三諦圓玅故鬼神品兩言法性且云二文語句相連共顯一義文云若入此經即入法性如深法性即於此典金光明中而得見我釋迦牟尼今據深字簡非二乘及以分證空品說空不但空有亦乃空空既是中空無二邊異故云空即如也讚佛品既讚果佛知之一字即種智知此知知下三諦之理有即俗諦非有即真諦本性即中諦空寂二字寂其三諦對俗立真對邊立中知絕待故三皆空寂不作此解非讚佛知上之三文其義不異今經之體理合如然。
△二結成一體。
當達此等皆體之異名悉會入法性法是軌則性是不變不變故常一此常一法性諸佛軌則故云法性為此經體也。
四品異名皆詮法性故法是下解法性名成經體義法性常一能軌則佛法常一故諸佛常一故佛皆以法性為體佛體即是此經體也。
△三料簡二初問。
三料簡者問法性定是空為非是空。
略舉二句意必該四以答中自他若泯若用皆論四故。
△二答二初正答二初明理非四句。
答法性過諸菩薩所行清淨淨於四句不應以空有求之。
當知等覺修離見禪蓋欲淨於微細四句今明玅覺所游法性出于等覺四句之外故云過諸菩薩所行清淨豈將三教及[2]外凡四句而可求耶。
△二赴機須四說。
雖非四句或時赴緣作四句說之文云兩足世尊行處亦空新本云是第三身是真實有又云前二種身是假名有又云非有非無此有四句四門意也。
第三是法身前二是化身應身此以性一簡於修二故分真假文列三句結云四句四門者既有雙非寧無雙亦即雙取前二為第三句此皆圓教四門詮理若論赴機亦可說前三教四門。
△二結示。
門乃有四悟理非數佛示人無諍法不應執此相競舊本明空新本明有以體達義釋之二文不乖即此意也。
良以眾生於四種門有四悉機是故大聖作空等說若其悟入理尚非一況定有四四無四相故云皆是無諍之法新舊兩文空有不同若得今師體達之意百千尚一況二文耶。
△第三明宗此亦名中三法之一以由根鈍於總不了故別示三謂體宗用今別明宗即當果智顯體之宗也先分為二初標。
第三明宗者。
△二釋二初約義[1]各明三初示字義。
宗謂宗要也。
宗義蓋多今取要義欲明果智是常無常眾德之要也。
△二定因果二初泛舉他釋。
說者或以果為宗或以因為宗或雙用因果為宗。
△二尋究二經。
今尋壽量品雖明施食不殺之因乃將因擬果果是正意三身分別品雖復問因佛答三身還是果為正意。
新舊兩本雖各舉因並是就因疑問於果故知經意以果為宗。
△三正明宗二初的約果德。
今此意但用佛果為宗。
略示今意也。
△二釋出所以。
何者法性常體甚深微妙若欲顯之非果不克當知果是顯體之樞要如提綱目整則以果為宗意在此也。
萬行之因雖亦顯體不及果德究竟相應問若言為顯法性體故偏取佛果為經宗者法華豈不顯實相體何故雙用因果為宗答法華正開千如實體是故因果皆能顯之此經[2]三詮如來所游法性之體此體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乃是專論極位三身非果為宗此等眾義無由得立故云果是顯體樞要等也。
△二附經委釋二初明今師正釋二初正釋二初據經文立義釋二初約佛壽對法性明宗三初明得果冥體。
更附經重顯此義文云釋迦如來所得壽命釋迦是果人壽量是果法果人克果法冥乎法性。
法性既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果人果法亦非常非無常法性既能常能無常果人果法亦能常能無常。
法性中實離諸邊倒故非有無及常無常果人果法既與性冥亦乃雙非雙非之性法爾雙照故也。
△二示文。
四佛釋疑舉山斤海滴地塵空界無能算計知其數量明其能常八十滅度是能無常。
問下文句釋壽量品題云山斤等無能算計與阿彌陀同是有量中之無量雖極長遠終是無常今何以此明其能常答曰雖是有量以人天等莫知齊限若非法性能常之用那得現壽長遠若斯是故四佛舉此長壽顯佛常用今八十滅度即無常用此常無常即是法性雙照大用。
△三約釋疑明宗二初約疑明失。
此見八十滅度之無常不能計校其常尚不能知其常焉能知其非常非無常。
信相但以八十滅度無常為疑不知如來能現常壽尚不能解即短之長焉了玅證非長非短此舉迷宗之失也。
△二約宗顯得。
若不約果此義難明既舉果冥理顯體義彰以果為宗其義如是。
法性體用顯由極證故云若不約果此義難明今以佛果為顯體宗則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眾義皆立除信相疑使羣機悟此乃解宗之得也。
△二約報化對法性明宗三初明果有總別二初明餘經別舉智斷。
又說果義不同或約無上菩提智德明果或約大般涅槃斷德明果若舉智德眾善溥會任運知有斷德若舉斷德諸惡永盡任運知有智德互舉一邊不可偏執也。
餘經說果或智或斷如指左邊必具於右指右亦然智契理故眾善溥會豈可契理而不斷惑是故任運具於斷德斷德調機非智焉能諸惡永盡是故任運具於智德諸經互舉乃隨時之義也。
△二明此經總於二三。
今經舉壽量明果壽量是果報果報語總總於智斷智斷亦總果上三身。
壽量乃是修道所得故名果報感果獲報智斷必全既總智斷合具三身何者智是報身斷是應身此二全以法身為體故知今經明壽量果能總二德及以三身。
△二明宗體融玅二初約三身稱性故互攝。
果上三身既與法性冥法性非常非無常三身亦非常非無常法性既能常能無常三身亦能常能無常。
問法身如何更冥法性答此文既云果上三身與法性冥此乃修三冥於性三故云法性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豈非性三修極三身與性冥故故使三身各有三義斯由性三互具成九致令修三亦成九義顯無別修故論二九二無二體秪是一九九秪是三三非定三三秪是一舉一不少言九非多修性圓玅其義如是。
△二約二身即法故難思。
若能無常即化身壽命也對無常而論常能常即報身壽命也報化與法性冥法性既非常非無常不可算數報化亦非常非無常不可算數云何見迹短而言佛壽定短。
上約離義修性各三今就合義故以報化冥於法性二既即性安可數知乃即八十應化之身壽不可計是故四偈皆云釋尊此[1]義皆由果宗顯性故使二身同法性壽。
△三託疑者彰失。
此不識果能顯體之意。
信相若知果能顯體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終不見短定謂之短。
△二約化事比況釋二初立況。
又如佛非鹿馬能現鹿馬鹿馬定是佛耶鹿馬是佛化所為非佛身也。
△二結釋。
法性能長短長短非法性也。
所言長短非法性者其實長短全是法性良由迷者定執長短不識法性故於長短指非長短而為法性若見法性必能長短。
△二顯得。
若見此義果能顯體常義亦成非常非無常義亦成無常義亦成果為宗要義亦成若不爾者諸義皆不成。
若見此義者指今立果為宗意也此意若立諸義皆成何者修二性一而論三身顯體之果正是報身常義成也所顯之體豈非法身非常非無常義成也法報既合應身赴機無常義也此等義立功由果證果為宗要其義善成果是顯體樞要如提綱目整信不誣矣問文句云應佛能為常與無常是則能常亦是應身今文何故常屬於報應唯無常答報應乃是法身常與無常二種之用法身是體性不偏屬故法身云非常非無常報身屬常應屬無常而文句云應身能常者以能現長人天莫數能彰法性常住之用故云常耳若望報身長短二應俱名無常故與下釋義不相違。
△二簡古師非義二初敘。
舊用山斤海滴之文是無常謂虗空分界是虗空無為復引捨身品中求常樂住處者是三無為為常無生死故為樂也。
△二斥。
皆以小意曲解大乘如此解者一切皆不成非宗要也。
古師此解略有二失一不能分別大小法體故將三藏三種無為曲解方等四德之果二不知今經果宗顯體果人果壽冥乎法性法性既非常非無常果人果法亦非常非無常法性既能常能無常果人果法亦能常能無常以果三身皆即性故是故三身一一互具古人迷此故齊海滴判為無常既失修性俱融之義雖立經宗全無要義也。
△四論用者果宗冥體故有大用其猶鑑鼓以瑩以擊現像發聲釋名總三今別示一釋此為三初標示通名。
第四明用用謂力用也。
以力釋用名義成也非堪能力無作為用二義相顯以示通名。
△二正釋此典二初示四名。
滅惡生善為經力用滅惡故言力生善故言用滅惡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舉具論畢備也。
先且總舉滅惡生善宗既冥體[1]謂之力用任運發生能為群機滅惡生善若偏對者力能滅惡用能生善以滅惡故力乃成功以生善故用乃成德故舉功德顯其力用欲令易解故且偏言若其盡理力用功德一一皆能滅惡生善。
△二明經意二初明果智成由功德。
夫一切種智是果上之德果智由於無量功德之所莊嚴滅除諸苦與無量樂。
序品云一切種智而為根本無量功德之所莊嚴滅除諸苦與無量樂今以此文明經力用以果上智為眾行本者此明初心了知本性具於[2]功德雖以無量修德莊嚴修即性故嚴無所嚴了苦即性無苦可滅乃能除滅一切苦也知樂即性無樂可與乃能徧與究竟樂也問今言功德嚴果智者斯是行人修懺讚等滅惡生善趣向菩提何得以此為經力用答佛得經體體發力用力用者何謂說懺讚及以空慧行者修之成滅惡力及生善用莊嚴本智而成佛智豈經力用不修而成耶如世玅藥不服無功。
△二示文旨力用銓次三初明懺讚兩品二初明二行成果三初明二品先後。
苦是惡業果貪恚癡是惡因惡因不除果不得謝聖人意先令滅惡因故懺悔品居先樂是善果懺讚是因懺罪讚聖惡滅善生故讚歎品居後亦是互舉爾。
懺有三種謂作法取相無生無生為正以二為助是故能令貪嗔癡滅此三煩惱有通有別今了通別同居一念頓照無生兼事懺助無惡不滅讚有三種謂讚丈六尊特法性今正讚尊特上冥法性下現丈六此三即一此一即三不縱不橫不可思議如此讚佛攝一切善兼前懺悔為常樂因據其品次先以懺洗用淨三業禮讚三身若以讚佛善力資懺令三障滅以此為次其義亦成故云亦是互舉耳。
△二明能成宗體。
將此勝用莊嚴果智智備體顯。
佛之果體為生心體佛示懺讚二種勝用眾生修之得成滅惡及生善用此用莊嚴同佛果智顯法性體。
△三明五義俱備。
體顯名金果備名光力成名明益他曰教也。
此文承上即是行人智備體顯體顯名金性體既顯果智稱體此智名光嚴果之力自行功成能多利益名之為明利益之事無過設教也金等三字別對體等若總此三即是名也感五既然應五亦爾今示一五[A42]已含二五。
△二明二品互具。
但懺品滅惡非不生善讚品生善非不滅惡互說一[3]邊。
如說不修善根之罪即懺中生善也若讚能離染著之德即讚中滅惡也今且從強左右說耳。
△二明空品一文。
空品雙導懺不得空惡不除滅讚不得空善不清淨文云一切種智而為根本即其義也。
此品圓譚即空假中蕩三惑著名畢竟空導成懺讚二種之用若其不照三惑無生縱懺不除惡之根本暫息復起故云惡不除滅[4]若不照三諦無得縱讚不顯性淨功德還成漏因故云善不清淨今以空慧無生無得是故懺讚能嚴果智引序品文中空之智為懺讚本也然其利根於前二品修無生懺就尊特讚豈乖空慧鈍者猶昧故特說之故此品云為鈍根者起大悲心。
△三明[A43]已下諸文。
鬼神品云一切皆是大菩薩等故知護經及禳災力皆是分得金光明宗顯金光明體起金光明用也故知諸天得經功用還護於經以至下文正論治病救魚飼虎皆是此經生善滅惡力用功德故四王云我等聞經增益身力心進勇銳具諸威德又人王燒香供養經時變成香蓋金色徧照此界他方皆是此經威神之力。
△三牒文結攝。
攝此諸文故言以滅惡生善為用也。
其意可見。
△五判教相若論生起則尋名得體依體立宗宗成有用用則設教此乃製立五章次第若究五義須明總別名總三法體宗用三別示三法今之教相判前總別時味所攝文二初標。
第五判教相者。
前之四章皆是聖人被下之言悉稱為教今以五味四藏四教明其相狀使覽之者區以別矣。
△二釋二初破他異解三初破舊師判屬不定二初敘。
舊明此經非會三非褒貶非無相不列同聞眾不在五時次第而明常住者是偏方不定教。
會三即法華褒貶即方等無相即般若既非此三乃以不列同聞之眾以驗不在五時次第未至涅槃而忽譚常是故判屬偏方不定之教偏謂偏僻方謂處所指信相室為偏僻處古人判教所立五時與今有異彼以華嚴別名為頓乃立五時皆名為漸一有相教謂四阿含二無相教謂諸般若三褒貶教謂淨名經及諸方等四萬善同歸教謂法華五常住教謂涅槃若偏方不定教非漸頓攝。
△二破二初破非五時次第三初舉彼義定。
是義不然若不列同聞非次第者列同聞眾應是次第。
△二引鴦掘並。
鴦掘摩羅列同聞與眾經不異論褒貶與維摩意同論家何故不預次第。
彼經通序非不列眾鴦掘摩羅斥聲聞乘明摩訶衍同於維摩而成論師同與今經判屬偏方不定之教。
△三覈成次第。
若列眾不列眾皆非次第者亦應列眾不列眾俱是次第(云云)。
論家既判鴦掘在不次驗知不因不列同聞而為不次若爾何妨今經不列同聞是次第耶。
△二破非偏方不定三初舉彼義定。
若言未應明常而明常是偏方不定者。
古判五時第五涅槃方譚常住前之四時悉是無常此經越次豫明常壽稱偏方者此先定之。
△二引方等破。
陀羅尼云王舍城波羅柰祇陀林三處與聲聞記此亦是未應會三而會三得為次第未應明常而明常何故不定耶。
陀羅尼者即方等陀羅尼經也乃以第四法華會三例於第五涅槃譚常也方等會三既居次第今經譚常何故不定此是方等後分經文故得却指三處法華授聲聞記。
△三引眾經破。
又法華般若淨名方等咸論常住得是次第此經明常獨居不定何耶。
古人判教不了異名同詮一理華嚴法界方等實相般若佛母法華一乘此等若與涅槃常身金剛不變體不同者豈以生滅無常之法而為實相及一乘耶又維摩云法身無為不墮諸數法華云常在靈山又云常住不滅此等諸經既居次第此經何故獨屬偏方此乃正示今經譚常非不定教傍顯諸經皆詮常住。
△二破一師判屬法華二初敘。
又一師言此經與法華同是第四時山斤海滴與塵沙義齊故。
謂法華壽量喻以界塵與今經齊意謂二經未出數量皆是無常。
△二破。
是義不然新本云舍利繫縛色如來常住身無有舍利事何得山海而翳金光塵沙而蔽寶所。
此師不了二經譚常但執數量一不了此經者帝王經中因婆羅門欲生天故求佛舍利梨車王子廣譚佛身是常住體無舍利事此於應色即示法身非長非短以驗此品全法起應能長能短八十是短山斤是長短表應身長表報智古人不見新本所明常住法身是所證金報身常智是能證光但齊應身山斤海滴能表之數判屬無常翳於所表法報金光也二不了法華者彼部所譚本迹二門皆顯常身何者迹門中云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A45]已本門中云如來明見三界之相非如非異此皆所證常住法身中道之體乃以寶所髻珠而為譬喻所證法身既其常住能證報智所垂應用豈可無常經舉界塵乃是過去本成劫數若論未來經文顯云常住不滅豈非此師以久遠成佛界塵劫數翳於寶所所譬三身耶。
△三破真諦判在三月二初敘。
真諦三藏云此經是法華之後涅槃之前九十日說引涅槃云佛告波旬却後三月吾當涅槃信相聞斯故知八十應滅。
△二破二初奪破唱滅之語通在諸經豈可獨指於三月前告波旬時信相懷疑耶此文分三初總奪。
是義亦不然唱滅之旨非獨告魔定在三月。
△二引經。
法華云如來不久當般涅槃普賢觀亦云當般涅槃。
△三結破。
諸經唱滅非但一文何必九十日耶。
△二縱破二初縱而覈之。
縱令三月為屬第四時為屬第五時。
所以縱者諸經唱滅其語猶通若三月前知齊八十故須縱許在乎三月雖縱年月須覈部味以凡判教有前後分前分有次後分不定如今空品在般若後若陀羅尼在法華後後雖不定須攝歸前縱令此經在三月說為屬法華為屬涅槃此順古人以法華涅槃二經分對第四第五二時故也。
△二驗其無據。
若屬第四時法華[A46]已捨方便此中何得更許三乘同懺若屬第五時何得復言在前三月進退無據兩楹不攝(云云)。
三乘同懺文出新經三乘行人各求證果同依此經修懺悔也法華廢權尚捨別教不共方便豈存三乘同懺方便退非法華也此經既在三月前說進非涅槃也兩楹不攝規矩無從。
△二明今正判二初以文義定二初簡異餘時。
今既不同舊若為判教若安無相而時異若入會三而味別。
若安無相而時異者簡非般若也說彼部時處會雖多而同名般若此既別立金光明稱故與彼時所說異也會三即法華彼經廢權同歸一乘純一醍醐今存異趣則屬生酥故云味別。
△二定屬方等二初以文定二初引方等文。
案下文云曾聞過去空閑之處有一比丘讀誦如是方等大乘既言方等豈非文耶。
△二引三乘文。
方等之教通於三乘新本云欲生人天欲得四果支佛欲得佛皆應懺悔滅除業障安處方等其義無疑。
方等之名立有二意若大經云從酪出生酥譬修多羅出方等此則的約第三時教名為方等即被三乘四教機也若普賢觀稱方等者乃直名圓理非第三時徧被羣機教部之稱也今初所引方等之文恐人謂同普賢觀等從理立稱故引三乘懺悔之文以定此名的從教部是故結云其義無疑。
△二約義定二初明方等部元不局。
而難者言新本云法界無異乘此害於通義然方等滿字通別通圓此旨非妨。
因今立云方等之教通於三乘遂引新本無異乘文難今所立通三不成故云害於通義然方等下釋難所云法界無異乘者別教圓教俱以法界而為歸趣是故自得名無異乘方等滿字既通二教有何妨礙。
△二明列眾文或未來。
難者以不列同聞為疑胡本尚多何必止四卷七軸或其文未度爾。
經初不列同聞之眾他疑今師判屬第三方等不當是故大師指彼天竺其文尚多不止讖譯四卷之文及真諦七軸至唐義淨重譯此經名最勝王金光明經果有列眾以驗大師所指梵本宛爾冥符又驗他師判屬偏方灼然為謬。
△二以教味判。
如此斟酌五味明義則第三生酥攝若四藏明義則雜藏攝四教明義則通教攝通教之中即得論帶別明圓也。
對他研覈復據文義故云如此斟酌乃以五味四藏四教而判攝之初五味者涅槃經文既以生酥喻於方等今經顯有方等之文又有其義是故須在第三味攝次四藏者謂聲聞藏菩薩藏雜藏佛藏此乃以人而名法聚聲聞名藏意彰純小菩薩佛藏唯詮於大雜藏兼含若大若小今經既許三乘同懺則能蘊攝聲聞菩薩及以佛法故屬雜藏也後四教者五味四藏名尚同他四教判經唯今所用此經體幻即顯中空全非三藏析法拙度三乘同懺復非別圓不共之法正是通教三乘共稟不生滅法利根菩薩知常達性故名通教帶別明圓問通教菩薩利者受接乃於聖位方知不空何故釋題及解經文唯約始終俱圓而說是則解釋與判教相頓成胡越也答通教機雜不獨受接方知不空蓋論通教須具三義一因果俱通二因通果不通三通別通圓初義者是鈍菩薩但見於空始終不知二教別理故云因果俱通也次義者見地[A47]已上深觀於空能見不空以此菩薩初依通理得成真因後依別理而趣佛果故名因通果不通也第三義者[1]節於乾慧及性地中聞體法空不但空於二十五有亦乃空於涅槃之空此人雖藉通教譚空開導其心而了此空體是中道乃以別圓內外凡觀同於二乘歷乾慧等及後諸地至第十地即成別圓初地初住八相之佛此乃通教通別通圓義也既在初地便知不空是故不受被接之名以是義故此經雖約三乘同懺判屬通教不妨釋題及解經文自明三法始終圓玅正是通教第三義也又復應知此經既許三乘同懺其懺悔處隨彼信解或空不空或次不次合具通教前之二義大師特為成今行者圓解行故捨劣從勝一向圓譚見聞之徒當從此意而思修之。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下之下(終)
音釋
玄義
(音踏沓重也)。
𧂐(音恣)。
絓(音話)。
攘(當作禳音穰攘却變異也)。
楹(音盈柱也)。
斟(音珍斟行酌也取也)。
遺記
(戶間切白鷴似雉而尾長四五尺)。
徑侹(侹音挺徑侹直也)。
芿(音仍去聲芿草芟陳者新者又生曰)。
填(音田填塞滿也)。
攝褻(攝音折褻音䐑攝褻重衣也)。
跬(音魁跬舉一足也)。
䆳(音遂邃深遠也)。
壺(音悃壺居也廣也宮中道也)。
飼(音四飼食也)。
褒貶(褒博毛切進揚美也貶音匾貶減損也)。
校注
[0053001] 此一作比 [0053002] 偶一作遇 [0053003] 質一作執 [0054001] 次釋已下別行記作卷之四 [0055001] 今一作令 [0056001] 示一作云 [0056002] 理下疑脫之字 [0057001] 以疑示或是修字 [0057002] 現科文作觀 [0057003] 若疑又 [0057004] 令一作今 [0057005] 雖疑誰 [0058001] 身是恐寫倒 [0058002] 自下一有害字 [0059001] 明一作名 [0061001] 知一作起 [0062001] 今一作下 [0062002] 此上一有以字 [0062003] 不上一有而字 [0063001] 動疑勤 [0064001] 放一作故 [0064002] 愛一作受 [0064003] 不一作沙 [0064004] 病一作識 [0064005] 即一作四 [0064006] 沙一作不 [0064007] 四一作即 [0066001] 識恐滅 [0066002] 便下一有淨字 [0068001] 雖疑故 [0069001] 憎疑增 [0070001] 然下一有其字 [0070002] 是一作事 [0070003] 則一作用 [0070004] 脫一作說 [0070005] 二一作王 [0071001] 法一作發 [0072001] 通下一有達字 [0073001] 是一作同 [0074001] 如一作初 [0074002] 外凡一作凡外 [0075001] 各一作略 [0075002] 三一作正 [0075003] 克一作剋次同 [0076001] 義一作意 [0077001] 謂一作體 [0077002] 功一作果 [0077003] 邊下一有爾字 [0077004] 若下一有其字 [0077005] 禳一作攘 [0080001] 節一作即【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0 冊 No. 356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1-1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研法二初設執譬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