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卷上之上
問曰昔者寶雲法師嘗有撰集贊釋玄辯近歲孤山闍黎又以章記表明微旨今復纂述其故何哉答曰寶雲講次學徒隨錄義或闕如未及補治不幸歸寂孤山之製多事消文復於中間毀除觀心斯實不忍今故秉筆拾先師遺餘之義拾後人遺棄之文使教行二途不至壅蔽但諭新學達者無誚吾之煩辭也時天聖元年歲次癸亥四月望日序。
金光明經玄義
題有六字上四所釋下二能釋能釋乃通由智者師解釋諸經皆立五義故以所釋揀非他部入文廣解經題四字故不預敘能釋二字者玄謂幽微難見也義謂理趣深有所以也其幽微義而有五重葢一經始終能詮之名所召之體即體之宗宗成力用此四言教通局相狀大師搜抉如是五義解釋一題欲令學者預知經旨然後尋文使於文文成智行故斯是道場[1]特因靜發稱會佛心演茲奧旨故不可以暗證者及尋文者同日而語也幽微所以豈虛名哉。
△二能說師號。
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天台即棲真之處智者是隋主所稱大師乃羣生摸範說者揀異他師握筆撰述也若始終事迹具彰別傳今略不書。
△二釋文二初釋序文二初總示法體。
此金光明甚深無量。
此者指定之辭也金光明者所示法體也甚深無量明體德也應知此經三字別題是法非譬何以知然經敘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處乃住此定而便唱云是金光明諸經之王豈非直指所游法性名金光明不云法性如金光明而下文所立譬喻一釋者蓋以諸師解金光明為世物象用譬如來所得深法諸師雖乃用譬顯法其實不知法相圓融隨名局解是故不能遍譬諸法大師欲示金光明海無法不備無法不融故順諸師以金光明三字為譬具足比況佛之所游略則十種三法廣則一切法門一一互融皆不思議此乃格他譬法不周因此廣顯法性圓具然雖順他以譬顯法其如經題是法非譬故後自立附文當體二種解釋斥彼義推譬喻疎遠依經就法方為親切斯由大師深解法性可尊可貴當體名金寂而常照當體名光大悲益物當體稱名是知法性具金光明真實名義究竟成就也除法性外所有名言皆無實義故金光明三種法門舉一即三全三是一非三非一而一而三不縱不橫絕思絕議是秘密藏佛所游處又復應知以金光明示法體者即五章體蓋由此經以金光明為名以金光明為體以金光明為宗以金光明為用以金光明而為教相亦可三字別對五章以金為體以光為宗以明為用總三為名分別三名而為教相法體既爾體德合然甚深是光之德窮法性底故無量是明之德達法性邊故此二不二是金之德法性究竟尊貴義故亦可三義皆甚深皆無量皆不二五章之德莫不如是。
△二別明教意上[A1]已總示五章法體今乃別明起教之意初敘說經意即如來顯示五章二敘宣通意即是智者流行五章初自為二初據理絕言蓋由至理但可妙證難以狀名二赴緣可說此約大悲無說而說說必利人初又為二初約[2]我辯上至極果下及庸凡皆不能令玅理有說更分三初明果人不能盡喻。
大虗空界尚不喻其高廣況山斤海滴寧得盡其邊崖。
四佛說偈山斤海滴地塵空界皆不能比釋尊壽命此之四喻虗空最大以山等三依空立故虗空雖大而是妄心變起之境迷真故生悟性則滅與眼作對心緣所及安能盡喻不可思議金光明耶故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寧將一漚類乎大海空尚莫喻三那可論問經云空等莫比釋尊所得壽命今何得云不類大覺及金光明答覺性若少金等三義則不名大釋尊壽命義當於明不具金光則非永壽一法不少三法不多生佛無差體用不二若不爾者非方等義四佛世尊喻不能及彰理絕言也。
△二明因位未能窮源上舉果佛證雖究竟而法本寂滅故言喻莫彰今辨因人未到性源故擬議非及此自為二初約喻以智斷斥。
日輪赫奕非嬰兒之所瞻仰大舶樓櫓豈新產者之所執持。
日輪赫奕喻智德般若嬰兒之眼喻空假觀慧既違本智則非佛眼故於智德赫日非所瞻仰大舶樓櫓喻斷德解脫新產之婦喻生法緣慈既異無緣則無妙力故於斷德樓櫓非所執持此約圓果三智三脫斥前三教菩薩悲智故也若圓菩薩脩既即性則能從始不乖二德然雖解即若因望果智有明昧力分強弱是故因人於果智[1]斵亦非瞻仰及以執持須了智斷名為光明二德不二即是法身復名為金雖用二斥乃顯未窮三法源也。
△二約法以因果定。
諸佛行處過諸菩薩所行清淨。
偏圓菩薩皆能伏斷隨其所行悉名清淨今圓極果所行法性超越一切故言過也於金光明極證之人尚不能喻未窮源者寧可言耶。
△三明凡小全迷所以二初小。
況二乘心口安可思說。
偏圓菩薩發曠大心有分證智於金光明玅絕之理猶尚不能騰象立言況復二乘滅心自度如聾如啞豈能思說諸佛行處。
△二凡。
凡夫徒欲言之言則傷其實徒欲不言默則致其失二俱不可欲以言之言亦不可欲以默之默亦不可。
三乘賢聖雖小異大因不及果而能修證三諦理智尚莫言想金光明海況凡外之徒本非其分隨語生見故言則傷實既執無言故默則致失若具論於言乃有單複及具足句具論於默則於三重四句之外各一無言并犢子部我在第五不可說藏此皆邪外發語默見也若悠悠者及學佛人惟理之心非語即默於茲二處增見長非雖非神我全當人執故四教四門皆生語見[2]雖四即起無言之見故起信論明五人執皆是執於如來藏起今之所斥正在此人故言與默皆云不可如是具論凡夫起見之語默二乘偏證之思說菩薩未極之智辯皆不能詮至圓之性上至果佛純淨心口究竟說證亦不能喻者蓋顯金光明本來秘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俾乎行者辭喪慮忘。
△二引文證二初大品。
故大品中梵志云非內觀故得是菩提非外觀故得是菩提非亦內亦外觀故得是菩提。
彼經及論明先尼梵志本雖邪外道機[A2]已熟[3]諸佛請云令我此坐不起得眼佛為開決證須陀洹佛還詰其悟理之智由內觀故得是智耶答言不也外觀及以內外俱等得是智耶皆答不也此乃四句言想都絕方得預流小智尚爾況金光明乎。
△二大經。
經言皆不可思說又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
初文總泯一切思說又生生下別忘四說今家以此泯於四教言思之道實因緣生成所生法故名生生三藏教也幻有之生即是不生名生不生通教也不住不生立十界生名不生生別教也圓教名為不生不生者理本不生事即理故事亦不生名不生不生性本不生順修即性修亦不生故二不生惑體空故不生智用忘故不生故二不生無因可脩故不生無果可剋故不生故二不生自他感應諸相對法性皆不二本寂滅故重言不生四種皆云不可說者斯有二意若當分者四教之理但可智證皆不可說身子云解脫之中無有言說三藏也三人同以無言說道斷諸煩惱通也無言童子非凡非聖非有非空故不言者別也諸法寂滅不可言宣圓也若跨節者圓妙之理都不可以四種言示尚叵圓說況三教[4]也如此皆彰法金光明是秘密藏不可思議矣。
△二赴緣可說金光明理雖離相寂滅若忘情而證以四悉檀無說而說則令眾生獲益無量文自為四初明有緣須說。
有因緣故亦可得說者。
大經四種不可說後即云有因緣故亦可得說豈非赴緣可作四說言有因緣者十因緣也於十二中唯除未來生死二支此是因緣所成果故過去無明至現在有此十皆是能成因緣能成四教所得之果何者以無明支乃是過去愛取之心以有此心故佛菩薩示以四教種種名義既愛且取乃依四教起四行業即無明緣行也此業能持稟教人識來託母胎即行緣識此識隨於四教業緣成名色等四種之果即是識緣名色乃至觸緣受也既四教業感今五果故於受心還愛四教即受緣愛愛必取索四教之法即愛緣取也愛取若深則能勤修四教行有即取緣有也有必招果故於現當成就賢聖之果此乃眾生有十因緣故於是諸聖說四教法未種與種復以四法令[A3]已種者熟復以四法令[A4]已熟者脫說有此益是故對緣不可不說。
△二明此說可尊通論赴緣則一期四教今[1]對別機示此經五義而其五義一一尊崇更分為二初列經五義。
以金為名名蓋眾寶之上以法性為體義則如來所游莊嚴菩薩深玅功德以為宗照曜諸天心生歡喜以為用故文號經王教攝眾典。
以金為名等者名有三字一必具二金最上故光明亦然法性為體雖通一切如來所游[2]准局果證通之盛也局之極也特舉義者三字所標即是究竟第一義也莊嚴菩薩等者下文定宗專取於果今云菩薩者剋果人也既能莊嚴深玅功德即果四德深妙之極也語雖帶因意正在果照耀諸天等者諸天鬼神皆大菩薩法性光明照必增道是故大權心生法喜顯經力用廣而復深文號經王等者此部多文稱金光明諸經之王王能統領故教攝眾典然疏釋經王以文理合而為中道是經復是王於九種經而得自在文是能詮理是所詮文理合故能所互融若教若理皆名中道悉是經王疏以經王敘體即所詮是中道[3]也若非中道教莫詮中道理慎勿僻解以所名能稱中道教。
△二結示可尊。
故唯貴為名唯極為體唯深為宗唯大為用唯王為教。
以金為名故貴果理為體故極究竟三身故宗深無物不益故用大文字即中故教稱王是故五章一一高廣。
△三明尊故諸聖護持二初極果護持。
所以不二之體常為四佛世尊之所護持三世十方亦復如是。
所詮妙中一切法趣名不二體一切如來證此體故依之住持常所護念令諸眾生八倒不起經表四智故舉四佛其實此體無佛不護故云三世十方亦復如是故下經云十方諸佛當念是經。
△二大權宗奉。
一切菩薩徧他方以遙禮樹神善女親雨淚以稱揚諸天覆之以天威地[4]神潤之以地肥大辯加之以辯道功德益之以財寶。
一切菩薩等者下讚佛品云爾時無量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從此世界至金寶蓋山王如來國土到彼國[A5]已五體投地為佛作禮向佛合掌異口同音讚嘆於佛疏云陳列讚眾至彼國土故云徧他方以遙禮樹神善女等者亦此品文菩提樹神讚偈中云我常脩行最上大悲哀泣雨淚欲見於佛諸天覆之等者四天王品散脂及鬼神品皆廣說常以神力護說聽者并其國王及以土境堅牢地神品大辯天品功德天品各於品內廣明饒益行經之者此諸菩薩及諸天神多是古佛却來或乃分真垂應遙禮稱揚如來功德護持饒益說聽之人皆為宗奉經王流通方等若非法門至妙曷能裨贊惟勤。
△四明說故其益該博。
諸有悉乾枯三塗除熱惱舉要言之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皆出現。
諸有悉乾枯者懺悔品云三有之中生死大海潦水波蕩惱亂我心其味苦毒最為麤澀如來網明能令枯涸諸有不出欲色無色三有故也三塗除熱惱者四王品云是經能令地獄畜生餓鬼諸河焦乾枯竭舉要等者壽量品云爾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以佛神力受天快樂諸根不具即得具足舉要言之一切世界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具出現說經利益不止能除三塗諸有報苦而[A6]已應明二十五有十番離苦十番得樂能令究竟金光明顯方是具論未曾有事出現之相。
△二敘宣通意上之所明從本寂理赴緣立說皆敘如來說經之意今是智者自敘智力取義釋題依文顯義通經之意也自分四初聖者讚護。
是以金龍尊王三世讚嘆地神發願以護說者。
[A7]已欲開談先思上聖讚嘆不[A8]已護法忘疲故希聖之心有自來矣金龍三世讚嘆者信相菩薩過去為王號金龍尊廣說章句讚嘆諸佛願於當來值釋迦佛今遂所願乃於此會以偈贊佛金龍尊王是過去贊信相菩薩是現在贊又有誓願未來無量阿僧祗劫在在生處夜夢金鼓晝如實說即未來贊也是彼一身三世讚嘆問金龍三世皆讚於佛安得類宣金光明經人法既殊若為通會答攬金光明無上實法而為果佛無上假人離法無人離人無法贊佛之語乃是宣揚微玅心色此之心色即金光明如馬鳴大士歸依三寶以救世大悲者為佛以彼身體相為法就佛嘆者即是剋體讚金光明也地神等者其品堅牢白佛云隨是經典所流布處敷師子座令說法者坐其座上廣宣此經我當在中常作宿衛隱蔽其形於法座下頂戴其足上聖重法所以尊人。
△二凡師軌則。
上聖既爾豈況人乎。
二聖深證尚歷劫稱揚屈身敬護況外凡下位稟法勵行豈不弘宣者耶。
△三託義興言。
敢託斯義輙欲興言。
託上諸聖護法之義興今五章通經之言。
△四稱法求益。
冀涓露入海禽鳥向山實藉片緣同均鹹色。
涓露禽鳥喻通經之善入海向山喻此善順性實藉片緣即上所喻之善同均鹹色即今所冀之益蓋言涓露微善願同性海一鹹味也禽鳥片緣願均佛山一妙色也山謂妙高四寶合成東黃金西白銀南琉璃北水精鳥隨近處皆同其色然一念隨喜尚功等虗空五品流通豈善同涓露特是大師以凡望聖謙[A9]己尊經意誡後昆不自矜伐矣。
△二釋玄義二初列章科判。
將釋此經大分為二初釋題二釋文釋題為五一釋名二辯體三明宗四論用五教相就此五章大分為二初總釋二別釋總釋又二初生起二簡別。
初釋題即玄義二釋文即文句此卷標名但云玄義科文順此是故不列釋題釋文二段科目今列章科判何妨對下文句為釋文判今玄義為釋題於釋題中先列五章是其所釋就此五章而作二釋所謂總別以茲二釋皆釋五章故。
△二依科解釋二初總釋二初生起二揀別若廣論總釋如法華玄總釋五章而作七番一標章令易憶持起念心故二引證據佛語起信心故三生起使不亂起定心故四開合五料簡六會異起慧心故七觀心即聞即脩起精進心故今文從略但作兩番唯起二心生起起定揀別起慧定慧若立諸行皆成也二中初生起。
生起者此娑婆國土音聲為佛事或初從善知識所聞名或從經卷中聞名故名在初以聞名故次識法體體顯次行行即是宗宗成則有力力即是用用能益物益物故教他聞名是自行之始施教是化他之初有始有終其唯聖人乎五章生起次第如此。
名居初者是能詮故而名是假必依實法所謂聲也由聲屈曲方成名句推假由實故論此土音聲佛事然若從佛及善知識名則因聲若從經卷名雖因色而其色經本集聲教故從經卷亦云聞名此從自行初稟名言也體居次者名是能詮如標月指體是所詮如所標月若失意者執指為月不唯迷月亦失於指若得意者忘名得[1]體亦不昧名今論得意故[2]云以聞名故次識法體也宗居三者宗即是行行能進趣從因至果若不識體則不成行此說猶通若前三教識真中理緣理脩觀亦得名為體顯次行今明圓宗全性起脩若不識性以何為脩性是本覺脩是始覺本覺無念徧一切處即以此覺而為始覺故不思議境即是觀此之觀行方是圓宗故知體顯次行文寬義緊須善解之用居四者以宗成故方有力用言宗成者顯體竟也金體起宗宗還顯體全鑑發光光還顯鑑顯鑑既畢現像無遺是故宗成能徧益物教居後者用能益物益物之方在乎施教故教當五聞名等者然名之與教俱能詮理以約自他而分兩章自行始稟從名命章化他初施從教命章有始有終等者即二始終尋名得體宗成發用自行始終也施教益他他亦尋名乃至發用仍成始終故知五章有二始終文舉二始形出兩終矣。
△二揀別二初料簡三初問起。
簡別者簡是料簡也問若略則唯一若廣則無量今此五章進不是廣退不成略何故五耶。
約極略極廣而為問端引處中答也。
△二答通。
答非略非廣非略故不一非廣故不多廣則令智退略則義不周我今處中說令義易明了。
若名數太廣既難憶持修觀智者望涯而退若章段太略顯義不周習名教者不能生解故立五章豐約得中則令行者義觀俱成於第一義易得明了。
△三結示。
五章中當其義如此。
△二分別二初正分別二初約六種。
別者分別也前一章總三字共為名次三章深三字以為別後一章兼於總別而明教相也又顯體一章明理餘四章明事又前三章是因後二章是果又前四章是行後一章是教又前四章是自利行後一章是利他行又前四章是聖默然後一章是聖說法。
即是總別理事因果教行自他說默六雙料揀五章也總別者前一章即釋名也總金光明三字為能詮名次三者即體宗用也派三字為別者以金別當於體以光別當於宗以明別當於用故稱為別後一章即教相也兼於總別者乃是分別總別四章教味相也次理事者體是四章所顯之理四章是體所起之事三因果前三是因後二是果者據下明宗定在於果合云前二是因後三是果恐文悞也然體非因果而是因果所顯之理尋名得體猶是因中信解顯理未是宗成果顯之理故分屬因四教行前四是行者對後施教故前皆行何者名是行法體是行本宗是行果用是行德五自他復以五章皆名為行而分前四屬自利行用屬自利者自在應用緣因顯故猶屬自利唯後[1]施教屬於利他皆名行者以由二利悉為作故六說默以自四章既當自行悉須忘言故皆屬默後一化他赴機設教故當說也並云聖者離語默見是聖人法故。
△二例餘義。
如此等種種分別料簡。
六種之外解行脩證縛脫體用感應等種種義皆可分別五章之相避煩從略耳。
△二約喻顯二初立喻。
今顯譬中當分明包富如囊中有寶不探示人人無知者此皆為分[2]別中作譬也。
顯即示也中當即五章也分明包富即法喻之德也包富如囊中有寶分明如探以示人故大論云解釋佛經如囊中有寶繫口則人不知應為解佛經囊釋其道理今亦如是用此一譬顯示六雙故云皆為分別作譬也。
△二合六種。
囊中有寶為總三字作譬探以示人為別三字作譬囊中有寶為理一章作譬探以示人為明事章作譬其餘例皆可知也。
總總於別別別於總對譬可見理具四章如囊有寶全理立四如探示人因具果德如囊有寶從因顯果如探示人行蘊於教如囊有寶教詮於行如探示人利他之法自必脩之如囊有寶還將自修而利於他如探示人默然圓證如囊有寶如證而說如探示人不但六雙諸皆可譬。
△二別釋上一一番皆通五章故曰總釋今則五章逐一解釋於釋名時不言餘四釋四皆然故當別釋大分為五初釋名名即一部所列名言今就總示以題為名此自為二即通別二名經之一字即是通名通諸部故金等三字即是別名別題此經故今家解釋諸經題目但作通別二名分之不云經是能詮餘是所詮稟山教者切在知之初釋別名二初定三五詳略無妨。
二別釋者別釋五章也今先解釋名章若依四卷題但作三字無帝王兩字若依經文有經王之義若說若不說俱亦無妨。
以今四卷是曇無讖譯但標金光明三字而為別名無帝王兩字若真諦所譯七卷之題即於金光明下更有帝王二字此本題中雖無帝王之言而於經文有經王之義故釋題者於其二字說與不說二途無妨又應大師頻宣此典釋題之際帝王之名存沒適時故使玄文本有廣略。
△二約文義先後而釋二初據文先釋[1]二字二初約教義釋謂教詮義理二約觀行釋謂修觀成行此乃今家教行俱明義觀兼舉欲令稟者解行功成也初二初標列。
今釋名為五一通別二翻譯三譬喻四附文釋五當體釋。
五中前二兼通號後三唯別名三中初[2]二順古立後二唯今義二中附文有理事當體獨在理。
△二正釋五初通別二初揀示通別四初泛明三通別。
言通別者夫教有通別依教明行行有通別從行顯理理有通別。
斯蓋大師深解二名不獨召於通別二教亦乃召於通別二行及通別二理故云依教明行行有通別從行顯理理有通別故三通別皆二名召是故諸部有但就理立二名者即如來藏經等藏乃別在妙俗之理經即通理有專就行立二名者即楞嚴三昧經等楞嚴既異偏小三昧即是別行經即通行有但以教立二名者即遺教經等遺教既異諸教乃是別教經即通教或以教為別名行理為通名如維摩詰所說經等說既是教所說經即行理也或以理為別名教為通名如寶篋經等實相如寶此經如篋教含理也況諸部中以理為經其類非少此部乃云十方諸佛常念是經華嚴云破一微塵出大經卷法華云此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又云為諸佛護念殖眾德本入正定聚發救一切眾生之心成就四法乃得是經疏云四句即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知見得經非妙理耶以行為經如小彌陀經云諸佛出廣長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既指功德為所護念經經非行耶佛自問起何名諸佛所護念經佛自釋云若善男女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人則為諸佛護念得不退轉於阿耨菩提以所護念經為問以能脩[3]行為答豈非以行為經又大彌陀經中彼佛談行皆云說經故知行理為經甚多所出不可但以教名為經通經既具教行理三別名具三顯然可見。
△二揀二用教。
且置行理但明教通別者。
夫理無名字名字名理如虗空無丈尺丈尺約虗空天王般若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
通別二教相須而立能詮理故問此云理無名字名字名理與當體章真諦有名俗諦無名頓爾相違云何融會答彼辨真俗此[4]名理教彼以圓教所詮為真而以凡人所見為俗真既本具究竟名義故曰有名俗無實義故曰無名今之理教俱就圓論理無名字者乃彰本寂離名字相名字名理者非謂凡俗著相名字乃是圓教稱實之名由理具德能應諸名故一一名無不名理取喻虗空無長無短而能應於長短之數故一一丈及一一尺無非虗空當體章云真諦有名既就圓談非定有之有乃無名之名故彼有名與今無名其義一揆同起信論云真如義先明離言次明依言雖分二義只一真如故荊溪云性本無名具足諸名是知今文與當體章略無乖舛又引般若總持之義雖無文字而云總持若不具足真實名義豈稱總持深見有無義不相反。
△四正明教通別。
若從能顯之文字是名則通若從能顯之所以此名則別。
上[A12]已雖說教之功能而未明示通別之體今取文字為教通體乃取所以為教別體何者詮善詮惡示偏示圓皆用文字其教則通所以者能詮意趣也文字隨於意趣[1]轉意趣不同故教成別應知全通為別以用文字詮所以故別不離通以其意趣用文字故今之通別皆在於教故二皆能顯也。
△二經題通別二初徧示諸部二初正用通別釋題二初通。
云何為通如聖所說一經一時一處一部一偈一句一言皆是文字從此文字通稱為經。
聖說該收一代聲教無非文字從經至言皆云一者趣舉一也即眾經中趣舉一經乃至羣言中趣舉一言列則自廣之狹數則前少後多謂經少時多乃至句少言多此等皆是聖說說必文字故知文字是教通體文字通故通稱為經。
△二別二初明別相。
云何為別別則有四一令世諦不亂歡心悅耳二逗化所宜開發宿善三對其業障令惡滅罪除四點示道理霍然玅悟。
即能顯之所以也聖說言句意趣雖多四悉收之義無不盡世界悉檀使世諦不亂如華嚴異於阿含方等異於般若令欣樂故為人悉檀便宜不同令發善故對治悉檀破惡緣殊令滅罪故第一義悉檀入理機別令玅悟故故說諸經名相有異。
△二結四悉。
悅宜對悟各各所以其致不同稱之為別。
悅宜對悟配四可知若說一經皆由四悉此四彼四意既不同是故諸經稱[2]為斯別。
△二喻顯通別成教。
譬如鹽梅相和成種種滋味組織交橫成種種文繡。
鹽梅鹹酢組織經緯皆喻文字之通所以之別滋味文繡皆喻諸經名相之異也。
△二的判此經二初釋。
從別所以故有金光明三字標今教異於諸教從通文言故有經之一字眾經通稱也。
從別所以等者別明今經四悉意也有世界機聞三身常忻樂讚用有為人機宜聞讚歎三身生善有對治機堪修懺悔破三障惡有第一義機合悟諸佛行處之理從此別意故說此經部雖四悉皆從金光明法門獲益故標三字以彰教別從通文言等者四悉所以雖異眾經而一一悉皆須文字文字之體乃通諸部故標經字以表教通。
△二結。
今經通別合標故言金光明經。
△二翻譯。
二翻譯者真諦三藏云具存外國音應言修䟦拏婆頗婆鬱多摩因陀羅遮閱那修多羅修䟦拏此言金婆頗婆此言光鬱多摩此言明因陀羅此言帝遮閱那此言王修多羅此言經外國又稱佛陀羅此間所無又略帝王兩字但存三字者漢人好略譯者省之但翻為金光明經也餘師翻不及此委悉也。
今之題目雖是讖本然真諦所翻金光明帝王經題名最委悉故大師用之定其華梵故前文中論題詳略帝王二字若說不說俱亦無妨也。
△三譬喻釋若准第四附文釋中明斥譬喻義推疎遠非是佛語驗知附文及當體釋是今正意若譬喻釋文相雖廣蓋見古師雖用譬釋譬法不周翻屈此經所詮之義因茲大師同他用譬徧譬一切圓融法門此之法門雖從譬顯乃是預示當體釋中法金光明諸異名耳蓋由法性具無量德有無量名名金光明亦名法身般若解脫亦名法報應亦名正緣了乃至名苦惑業一攝一切一切入一以約所譬說此義[A13]已至當體中但定三字非譬是法法必徧融則於一切無二無別然若得知法金光明是諸三法中一種名者即曉此經立題之旨也此自分二初古師釋三初數師二初敘。
三譬喻者舊經師以三字譬三德金譬法身光譬般若明譬解脫。
舊經師者即是舊來講此經人也本弘數論兼講此經以譬釋題對於三德。
△二破。
若大師云數論但明真應二身若以二釋三於論不便若取經文經文無一處明三德若別作義解何義不通而獨譬三德既違[A14]己論又不會經非今所用。
章安記錄智者之義故云若大師云有時亦云天台師云或今師云先破違宗既其本論但立二身何故釋經而用三德若開二身釋三德者[A15]己宗則壞故云於論不便次破乖經若云本論雖但二身為順經文須用三德者經文何處明示三德若云經雖無文推義合有者則何所不通合具一切三法豈獨三德即既違本論不會今經故無取也。
△二地人二初敘。
地人云金質之上自有光明之能譬於法性從體起用自有般若解脫之力但作體用二義不須分光明異也。
地人者本弘華嚴十地論兼講此經也此師釋題縮三為二金質之上雖有光有明若望金體同名為用又定此用不從外來故曰自有譬般若解脫雖是二德若望法身同名為用此之二德不從修成故言自有此師秪以體用二義釋今三字也。
△二破。
若大師云地論幸明三佛三佛釋題於義自便而棄三身從體用者則非論意若取經文新舊兩本並說三身不道體用亦違[A16]己論復不會經進退何之今所不用。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卷上之上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卷上之中
△三真諦親譯此經名金光明帝王經而自約譬釋茲題目文分二初敘三初標列。
真諦三藏云三字譬三種三法一譬三身二譬三德三譬三位。
諸師之中真諦稍勝能以一譬譬三法門三法皆三。
△二釋三初釋三身。
譬三身者金體真實以譬法身光用能照以譬應身明能徧益以譬化身。
彼經三身與法報應二三名異其義是同第二應(平聲)身此是妙智與法相應與報義同第三化身應(去聲)機而化與應義同。
△二釋三德。
次譬三德者金有四義一色無變二體無染三轉作無礙四令人富金以譬法身常淨我樂四德光有一義一能照了二能除闇以譬般若照境除惑明有二義一無闇二廣遠以譬解脫眾累永盡溥益有緣。
金有四義以譬法身具足四德一一法譬其相顯然光明各二義譬般若解脫各具二德光云除闇明云無闇義有何別光能破闇故名為除闇更不生故名為無乃以除闇譬般若除惑無闇譬解脫眾累永盡此師雖昧三德互具以譬對法不無所以。
△三釋三位。
次三位者金性先有如道前正因位光融體顯如道中了因位明無瑕垢如道後緣因位。
復用三字喻正緣了乃以三性對於三位文義亦顯。
△三料揀。
彼家料簡云法身是實二身不實法身具四德般若解脫各具二德正因是本有了因是現有緣因是當有。
揀三身者法身是性故是實二身修成故不實揀三德者法身是總體故具四德二是別相故各二德揀三位者正因在性故本有了因修證故現有緣因在果故當有。
△二破以真諦釋義出諸師語與今濫慮其後學不見其過執非為是復欲對彼不融之義顯今圓玅之談是故破斥其文稍廣文二初總破。
大師謂三三之釋三義不了。
彼以三種三法解今題目故云三三大師評之三義不了一因果義二別圓義三法性義既其不通有乖不稱故云不了。
△二別破三初舉三失。
一因果不通二乖圓別三不稱法性。
△二釋三失三初因果不通。
云何因果不通夫三身三德本是果上圓滿之名而今分置三德殘缺不足何者若法身是道前為是果上之法身為是性德之法身若是果上之法身不應在道前若是性德之法身性德何獨有法身亦應有性德之般若性德之解脫(云云)若言般若是道中為是何等之般若若是果上之般若不應在道中若是分得之般若何意無分得之法身解脫(云云)若解脫在道後道後眾善溥會何獨有解脫以是觀之因果不通。
問真諦但以三因分對三位何故破云分置三德殘缺不足答一切三法秪一三法以具眾德故有眾名常樂我淨故名三德可尊可重故名三寶不生不滅故名三涅槃諸法聚集故名三身是如來種故名三因即事通理故名三道既其法門體本不別故分置三因即是分置三身三德兩節注云云者[1]令準大經說圓三德互具之相法身即云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脫般若即云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解脫法身覈出解脫合注(云云)例上故略以直解脫非解脫解脫必具法身般若彼既分置乃令三位各唯一德則因不攝果果不攝因故云不通。
△二乖圓別。
乖圓別者若作圓說法身常樂我淨此自可知(云云)般若與法身相冥法身既具四德般若寧無四德耶解脫脫果縛故樂脫因縛故淨無因果縛故我非因非果故常圓說圓滿無有缺減真諦若作別說應依此經經云法身是常是實實即我德也應身智慧清淨即淨德也化身三昧清淨即樂德也三藏說法身獨具四德二身各具三德故皆乖圓別也。
先舉圓別四德之相然後方斥乖違之失圓四德者法身乃是性中三德法身常我般若故淨解脫故樂此四在性但名法身全性發修必成三智智冥性德同性具四從照了義但名般若智合性故解脫應機既全性起必成三脫是故同性具於四德從起用義但名解脫般若契性同性具四其相易知故不別示解脫應機起成外用同性具德其相難解故今別示果即二死脫此苦故名為樂德因即五住脫此染故名為淨德永無二縛性即自在故名我德惑因死果是生滅法本來解脫非此因果故名常德雖是離縛說此四德然縛本空是故四德全同於性別四德者約三身說法身具二常即常德實即我者法身堅實方有主宰及自在義是真我德應身智慧照破惑染別當淨德化身三昧即首楞嚴普現色身拔苦[2]無樂故名樂德別是教道故以三身分對四德今明圓別二四德者由此二教多無異部聞說三身具於四德失意之者分隔而解即當別教其得意者互具而解名為圓教知一一身皆即三身故一一身皆具四德若三身不融四德乃別故善談別教即共有四德善談圓教即各具四德融別即圓分圓即別明二教[A19]已乃斥乖違三藏所明共四不成故乖別各四不成故乖圓。
△三不稱法性三法不改名之為性一切三法皆二屬修一在於性逆順二修皆在於性一性全在迷悟二修故使三法橫該十界依正色心竪徹三位迷悟因果是故經稱無量甚深之法性也若其稱此法性而談則於三位位位具三一一該徹今具言此即是破他也此自為四初引淨名破道前。
不稱法性者且引一經如淨[1]名眾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如此性德法身也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此性德般若也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復滅此性德解脫也如此三義豈非本有道前之位豈獨有金而無光明耶。
據此三文驗知道前不獨一法然須了知菩提是智德至果方證得涅槃是斷德至果盡滅惑經既顯云不可復得不可復滅乃是性中[A20]已具果德豈非道前具金光明他云一金安稱法性。
△二引華嚴破道中。
又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妙法身是法身德慧身是般若德應一切即應身是解脫德此之三身地地轉增如月漸滿豈非道始因中之位那得因中秪有般若耶。
初發心者發心住也便成正覺者能現八相也此是圓教十[2]住中第一位也住前圓修登住圓發發於性三即慧身等三身三德一切三法且以一三以破真諦立道中位但一了因初住之後至于等覺皆名道中位位三法漸增如月華嚴圓說乃稱法性無量甚深證則俱證驗彼分割實為不稱。
△三指前義破道後。
道後具三德如上說此事可知。
具三如上說者前破因果不通文云三身三德本是果上圓滿之名而今分置三德殘缺不足又云道後眾善溥會何得獨有解脫彼義自壞故不別引經。
△四約圓總斥。
當知道前圓性德道中圓分德道後圓究竟德那忽分割一處唯一耶。
據前引經位位圓具豈各一耶。
△三約喻斥。
豈非蹙靈鳳於鳩巢迴神龍於兔窟辱鱗羽之壯勢非法性之圓談。
經談法性稱無量甚深若金光明橫周竪亘無德不備無位不通其猶鳳之威靈龍之神異真諦所釋德既不備位又不通如蹙縮於鳩巢若槃迴於兔窟豈不辱禹門之鱗鬣丹穴之羽儀俱無壯勢耶上三句皆喻後一句法合故云非法性之圓談矣。
△二今師釋六初舉今異古。
天台師尋其經意義則不然。
通異諸師是故都云義則不然。
△二據經斥局。
何者經言法性無量甚深理無不統文稱經王何所不攝豈止於三三九法耶。
若輪無量不少於事以從法性故增勝說云理無不統也中道經王豈與理異今且從事故云何所不攝此如法界之橫三諦之竪不分而分也豈止三三九法者別斥真諦也。
△三稱法釋題。
當知三字徧譬一切橫法門乃稱法性無量之說徧譬一切竪法門乃稱法性甚深之旨方合經王。
經云無量意顯橫該復云甚深意彰竪徹今以三字徧譬橫竪一切法門方稱經意不違王義。
△四捨廣從要。
一切徧收若長若廣教無不統此義淵博不可以言想且寄十種三法以為初門。
據金光明所譬法門長廣無際何教名相而不統收既淵且愽慮其始心言想不及故於一切取要談十以為行者悟入初門若入此門何法不見。
△五列章。
復為三意一標十數二釋十相三簡十法。
△六正釋三初標十數二初正標名數。
言標十數者謂三德三寶三涅槃三身三大乘三菩提三般若三佛性三識三道也。
△二略示功能二初約逆順生起顯十法該括始終二初徵。
諸三法無量止取此十法其意云何。
△二釋三初略顯示。
此之十法該括始終今作逆順兩番生起。
捨於無量取十種者蓋由此十該於逆順括於始終而其兩番皆成次比。
△二正生起二初約施教逆推理顯由事二約立行順修即妄歸真此二生起初從法性無住本立一切教法二從無明無住本立一切行法問法性無住立於教法依何文說答此文當體章明諸聖人依真立名乃引淨名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既引此證依真立名豈非法性無住故立一切教耶然若具論從無住本立一切法不出四重如妙樂云理則性德緣了事則修德三因迷則三道流轉悟則果中勝用如是四重並由迷中實相而立(上皆彼文)今之初番是彼第四果中勝用今之後番是彼第二修德三因問初番生起始從秘藏終至三道合當迷故三道流轉何以却對果中勝用立教法耶答今云秘密藏顯由三寶等豈可迷理而由三寶及諸三法耶故知須作依理起教釋之方允況今逆順二種生起與法華文句釋開示悟入約位智門觀四義生起逆順意同故彼文句云見理由位位立由智智發由門門通由觀觀故則門通門通則智成智成故位立位立故見理記釋云此逆順生起者初明所由於能次明能顯於所今文初番豈非所由於能次番豈非能顯於所耶得此意[A21]已方可消文初文者。
初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夫三德者名秘密藏秘密藏顯由於三寶三寶由三涅槃三涅槃由三身三身由三大乘三大乘由三菩提三菩提由三般若三般若由三佛性三佛性由三識三識由三道此從法性立一切法也。
三德之理是佛極證絕乎名相曰秘密藏此藏得顯功由覺智與不覺理合是故如來示現三寶而其三寶立由斷德故說三涅槃涅槃得成復由智德故說三身身由乘至故說三大乘乘由行通故說三菩提菩提由智照故說三般若般若由性發故說三佛性性種元由解了名義故說三識[1]解本由三障即理故說三道都由三德秘密法性無堅住性是故大聖以此法性無住為本立九名相及一切教法此番生起為後解釋十法立也。
△二約立行順修即妄歸真。
若從無明為本立一切法者一切眾生無不具於十二因緣三道迷惑翻惑生解即成三識從識立因即成三佛性從因起智即成三般若從智起行即成三菩提從行進趣即成三大乘乘辦智德即成三身身辦斷德即成三涅槃涅槃辦恩德利物即成三寶究竟寂滅入於三德即成秘密藏也。
上辨大覺證三德藏以無住故立諸教法極至三道今辨眾生處於三道由無住故成諸行法極趣三德三道復以無明為始無明明故業苦皆轉轉迷成解了別聖言故成三識解為乘種即名佛因故成三佛性種熏本覺故發智慧名三般若智能道行行大直道成三菩提智行契性無不運荷成三大乘乘辨報智上冥下應即成三身身永離惑不生不滅名三涅槃斷德自在施恩利物故現三寶利物功成自他休息同歸三德此番生起為後十重觀心立也。
△三總結示。
是為逆順次第。
逆討教由順修觀行皆成倫敘也。
△二約無量甚深明十法皆悉高廣三初徵起。
甚深無量義復云何。
△二解釋二初約徧攝明無量三初明各具十法。
無量義者是一法門具九法門三德尊重即是三寶三德不生不滅即是三涅槃三德具足諸法聚集名為三身運載荷負即是三大乘不可異趣名三菩提覺了清淨名三般若是如來種名三佛性分別不謬是名三識即事通理故名三道是為一三法門具九三法門亦具一切三法門悉例可知。
三德法界既無邊量有何法門而不包攝且從其要具於九種自體本是常樂我淨故稱三德能具所具即當十法三德既爾餘九互具可以意得故不備陳。
△二明各具一切。
又皆具一切一法門一切二法門一切三法門四法門五法門六法門七法門八法門九法門十法門百法門千法門萬法門億法門一恒沙二恒沙百千萬億恒沙法門亦應可知。
一具九三既從要說當知一一各具一切三法門耳法性無礙能應諸數故一法門能具一切一數法門復具一切二數法門乃至河沙名數法門無不能具若解法性無量之義於此不昧故云可知。
△三引經證結。
經云一法門無量法門以為眷屬一中解無量是為法性橫廣無量之義也。
經即華嚴趣舉一法為法門主其餘一切皆為眷屬一法既爾彼彼皆然方於一中能解無量如是解釋方稱法性無量義矣。
△二約竪窮明甚深上約無量始從一法至河沙法豈不竪高但未約位義[1]具屬橫乃即竪之橫今明甚深一一法門皆約三位及以六即即彼橫法各示竪深文三初約十法共論。
甚深義者寄三位顯之如十法門共論者三道三識是本有位三德三寶是當有位其餘是現有位是名法性甚深竪高之義亦成。
三道三識是迷時法故屬本有三德三寶是果後法故屬當有若三佛[2]法至三涅槃始自微因終剋大果皆是道中故屬現有若昧三法高廣之義見今配對謂為分割須知十三秪是一三蓋一法性無量甚深具十種德立十種名一三不獨十三不分若其三道在本有位[A22]已攝九三若言三德在當有位亦攝九三中八皆爾。
△二約一法具九。
又一法門具九法門取其三道三識是本有位取三德三寶是當有位取其餘者為現有位甚深義亦成。
又一等者一法具九能所有十亦以此十分對三位此十[3]既一法中具即當一法徧在三位顯前分對故非隔截。
△三約各具六即。
又一一法門具六即位理即是本有位究竟即是當有位其餘即是現有位甚深義亦成是為法性竪高甚深之義也。
示一一法門者十中一一一中具九九中一一一法乃至無量河沙一一法門無不竪通六即之位何者蓋一一法體是法性無量甚深博地全迷唯有理是若蒙說示於一一法名字知是深廣法性五品位人觀行知是六根淨位相似知是四十一位分真知是唯妙覺位於一一法究竟知是深廣法性故成竪義也復以六即對乎三位皆就橫廣而論竪深故但結為甚深之義。
△三結歸。
當知金光明三字徧譬一切橫法門故言無量徧譬一切竪法門故言甚深乃稱法性之文方合經王之旨。
秪以三字徧譬橫竪窮邊極底法性經王文旨俱得。
△二釋十相四初標。
次釋十種三法相者。
△二結前生後。
十名如前[A23]已列十相今當分別。
△三勸須信解。
若分別色相青黃同異者應用肉眼若分別法相深淺同異者應用智眼今時行者既無智眼應用信解分別同異之相。
取大經意以人肉眼對佛智眼而辨勝劣常人肉眼但能分別色相同異五品觀行雖是肉眼名為佛眼能見佛性秘密之藏今之解釋十種三法一一秘密非三智佛眼何能分別淺深同異淺深對[4]徧三教為淺唯圓乃深同異明圓十即是一為同一即是十為異同異俱時淺深宛爾大師[A24]已得此之智眼今為頒宣偏圓十法而慜行人未開此眼故勸深信生於圓解依乎名字分別十門。
△四正釋十相二初正解釋十初三德四初標名略示。
初明三德相者云何三云何德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淨是為德。
三是法體四是德相。
△二約圓廣釋二初釋三。
[5]法者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故經言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為身經言我身則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當知身者聚也般若者覺了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覺了三諦之法解脫者於諸法無染無住名為解脫是名為三。
以軌釋法深廣法性孰不軌之但由九界雖軌而違故於法身而成苦道諸佛順軌能於苦道而成法身以聚釋身者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切趣一一切皆然名之為聚一切眾生等者良由佛身具一切法一切眾生各於一法真實識知則真知佛則真識佛故佛是一切真善知識華嚴亦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6]當見盧舍那釋般若中集即俗諦假智照故諸法集成散即真諦空智照故諸法散壞雙非即中諦中智照故諸法絕待三智一心名為般若釋解脫中諸法不出真俗中三既於此三不染不住名三解脫即三惑累永不相應。
△二釋德三初明法身四德。
云何為德一一法皆具常樂我淨名之為德法身無二死為常不受二邊為樂具八自在為我身業淨口業淨意業淨為淨無以為類彊寄世金以譬之世金不變不染轉變富貴譬法身四德也。
一一法者生佛依正至一隣虗一剎那念無不圓具微妙四德約三業明淨德者十界三業皆與六染本來遠離名法身淨法身四德妙而無類強以世金四義為喻。
△二明般若四德。
般若任運具四德如智冥如境故大品云色淨故般若淨例此即得色常色樂色我諸義皆成又云色大故般若大色無邊故般若無邊此是法性廣大般若亦廣大例此應云色深奧故般若亦深奧此是法性竪高般若亦竪高當知般若亦具四德明矣。
即體之智還冥於體既其不二豈智功德少於法身是故般若亦具四德大品經中果有此義言色淨者陰色即性故是法身合具四德為成蕩相且舉一淨淨德不孤必具餘三合云色常故般若常樂我亦然言諸義皆成者即是體具清涼不變義真實識知義光明徧照義乃至過河沙諸功德義智既冥體是故般若皆成此義故復引經色大色無邊立廣大義例明深奧立竪高義般若皆具也境但色者色居陰初是法界首故經先舉既色具四德受想行識界入諦緣六度道品至于種智皆常樂我淨是故般若常樂我淨此乃般若具四德也。
△三明解脫四德。
解脫亦具四德夫解脫者諸惡永盡即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皆[A25]已盡也亦是眾善溥會即常樂我淨溥會也。
前破古文[A26]已別列四故今約義總明合有而有二義初約諸惡永盡諸惡不過無常等四既離四過合具四德若其別論無常等執但在二乘若通論離無常等障唯佛方盡今就通說次約眾善溥會善法雖眾豈過四德會集既溥德必無虧是故解脫具足四德。
△三引證體圓。
大經云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身當知解脫同如來常樂我淨也又大經云三點具足名大涅槃點是文字當知法身般若解脫皆文字也故知三點悉備四德故言具足三因即是三智三智各具四德三德具足名秘密藏具足之文必具四德也。
引三文者初文之意乃明解脫同於法身具足四德次文通論三德意在法身所[1]照法身必三德故經雖闕於般若之文而盛說三因因是智性三因圓故即是三智各具四德言三點具足等者哀歎品云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醘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是則三法離乎縱橫一異之相方得名為大涅槃也點是文字者蓋天竺新伊三點如此方草書下字復有細畫圓連三點故知點點皆是文字以喻三法法法互具皆大涅槃三點悉備四德者若迷三點皆是文字安令三點悉備四德以法身常我般若是淨解脫是樂既點點收二則點點成四故知三點之法身方具四德三點之般若三點之解脫方具四德故云悉備及具足也所言三智各具四德者智是般若以收二故二皆名智乃成三智是將三德而為三智故令三智各具四德三德若此安可思議故得名為秘密之藏。
△四結前生後。
當知四德具足即是其相若得此一章意餘九可解不能點[A27]已更復略言。
良以三德與九法門無二無別一章得解餘九應知猶患聽徒未窮旨趣故難緘默更為宣通耳。
△二三寶二初約圓釋義。
云何三云何寶佛法僧是為三可尊可重名為寶至理可尊名為法寶覺理之智可尊名佛寶毗盧遮那徧一切處即事而理此和可尊名僧寶此之三寶皆常樂我淨常樂我淨故乃可尊可重。
以佛法僧皆具四德是可尊重故三名寶此與三德其體不別蓋具覺不覺和合及以可尊重義是故依義立三寶名今明三寶是一體義而文略難見觀音玄中其相稍委今具寫之用顯此義彼文云以實相慧覺了諸法非空非有故名佛寶所覺法性之理三諦具足即是法寶如此覺慧與理事和合名僧寶與事和即有前三教賢聖僧與理和即有圓教四十二賢聖僧今釋曰佛必三智略語雙非法寶乃云三諦具足此之三諦即差無差性中理也無差而差性中事也慧合無差三諦即有圓教僧慧合而差三諦即有三教僧今佛法二文與彼不異但小略耳其僧寶相語異義同須會其語今云毗盧遮那即彼所和理也徧一切處即彼所和事也彼文理事雖各論和其體不二是故今云即事而理此之事理皆法寶也能和覺慧是佛寶也今文從略但舉所和以顯能和是故結云此和可尊須知秪一三諦而分事理圓融三諦名之為理即融而隔三教諦理名之為事佛寶權智與法寶事和應現三教賢聖僧寶佛寶實智與法寶理和應現圓教賢聖僧寶彼云四十二賢聖為圓僧寶故知應為妙覺亦名僧寶以其法報屬於佛法二寶故也故釋摩訶衍論云等覺[A28]已上有真僧寶又華嚴中以統理大眾為僧寶者豈非應佛應佛對機統眾之極也此之三寶一人一念皆能具足名為一體實通六即文從真證能垂應說故云四十二也。
△二例餘對喻。
當知三德與三寶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喻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寶也。
三德三寶名異[1]義故聖以四悉廣布不同其實體性無二無別故用三字復喻三寶然此同異三昧智眼之所知見非尋名者依教安布當生信解即聞而觀證悟在邇。
△三三涅槃二初約圓釋義。
云何三云何涅槃性淨圓淨方便淨是為三不生不滅名涅槃諸法實相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2]滅名性淨涅槃修因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淨涅槃寂而常照機感即生此生非生緣謝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淨涅槃。
涅槃之言章安疏中有多翻譯今取一翻不生不滅明三種相義甚分明三種別名性則不改淨則本空圓則智滿淨則惑盡方便則赴機淨則無累三種通名名通義別隨文自見性淨中諸法實相者修善修惡徧收一切名為諸法修全是性相相皆實故名實相非謂諸法內有實相亦非修虗其性本實諸法當處既皆真實故無法可染亦無法可淨既無惑染豈有法生既非智淨豈有法滅是故名為不生不滅圓淨者據性而論雖無染淨約脩而說惑智宛然惑本違理智若契理惑永不生智既順理若理全顯智永不滅故惑盡智圓亦得名為不生不滅方便淨者智冥寂理即鑒羣機故云寂而常照照必垂應機感[3]則生心常寂滅故此生非生緣謝即滅應用常興故此滅非滅應機出沒非存非亡是亦名為不生不滅此三涅槃約契理應機二種修義對於本淨一性而說當知一性對修故合約性常開全修在性故性具三若全性三起契理修乃成三智若全性三起應機修乃成三脫既應機有三即方便淨具三涅槃既契理有三即是圓淨具三涅槃既一性具三[4]即性淨具三涅槃不爾安能三點具足四德無減豈三涅槃獨論離合須知餘三亦復如是。
△二例餘對喻。
當知此三涅槃不生不滅即是常常故名樂樂故名我我故名淨涅槃既即常樂我淨即是三德可尊可重故即是三寶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喻三德三寶還以金光明喻三涅槃也。
三涅槃體與三德等無二無別豈唯體一義亦相從故以涅槃義成四德復由具德故成寶義今三涅槃體義既同三德三寶豈金光明不能比況三涅槃耶。
△四三身二初約圓釋義。
云何三云何身法報應是為三三種法聚故名身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然理無聚散義言聚散始從初心顯出正理乃至究竟理聚方圓始從初心終至究竟顯理之智智聚方圓始從初心終至究竟功德之聚方圓故以三法聚為三身。
身有三義謂體依聚欲令易解但取聚義徧釋三身聚何法耶所謂一實二諦三德四信五眼六通七覺八正九禪十度百門千法八萬四千法門三昧總持諸波羅蜜乃至過塵沙無量諸淨功德如是等法性具則名理聚法身也智證則名智聚報身也行成則名功德聚應身也然理無等者然智行屬修修成則聚不成名散理非成不故無聚散今約顯覆義言聚散理雖具法覆故不見與散義同例顯可知此三皆言從初心者雖通觀行今據顯出正理之文合從初住終至妙覺以垂應身非二凡故此之三身一念齊顯故不縱三義相由故不橫何謂相由由行聚故資智智聚故顯理亦是理聚故發智智聚故導行行聚故證理復須了知智行在理理方名聚行理在智智方名聚理智在行行方名聚開合之義在其中矣。
△二例餘對喻。
當知三身皆常樂我淨即是三德可尊可重即是三寶不生不滅即是涅槃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德等還以金光明譬三身也。
△五明三大乘二初約圓釋義。
云何三大乘運荷名乘理性虗通任運荷諸法故名理乘隨乘者智隨於境如蓋隨函故名隨乘得乘者得果得機得果故自解脫得機故令他解脫故名得乘。
大乘即大車取運荷之義運而不荷荷而不運俱非乘義無法不具故名荷能趣極果故名運此三皆爾故名大乘初理性虗通者一性虗故萬法具含任運荷也法法自然性通秘藏任運運也任運下少一運字隨乘者智照諸法終歸秘藏而言隨境者良由諸境性本趣極智隨性故亦能趣極是則理乘本運故隨乘能運隨理荷法其義亦成得乘者體是眾行隨乘導故莊嚴極理故名得果自既解脫能令他脫故名得機修性離合亦同前說。
△二例餘對喻。
當知三乘皆常樂我淨即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大乘也。
△六三菩提二初約圓釋義。
云何三菩提一真性菩提亦名無上菩提此菩提以理為道二實智菩提亦名清淨菩提此菩提以智慧為道三方便菩提亦名究竟菩提此菩提以善巧逗會為道。
菩提翻道道曰能通即前三乘各一運義也若三別相同於前後故不特釋但舉異名兼而顯之故云真性亦名無上真性體是第一義故更無過上二實智者即惑成智體染本空故名清淨三方便者智但自淨未滿大心今用善巧逗機則使[A29]己他會極是故方便復名究竟開合如前。
△二例餘對喻。
當知三菩提皆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菩提也。
△七三般若二初約圓釋義。
云何三般若般若名智慧實相般若非寂非照即一切種智觀照般若非照而照即一切智方便般若非寂而寂即道種智。
通名般若此翻智慧別名有三即實相觀照方便此三般若體是圓常一大覺也即此一覺有三種德就非寂非照之德名實相般若就非照而照之德名觀照般若就非寂而寂之德名方便般若此乃寂覺照覺非定照覺三皆覺故名三般若寂照之上皆言非者以依雙遮起兩用故然寂照等義初學難曉今略言之照謂照明明故了法了法無相名一切智畢竟空也寂謂寂靜靜故諦法諦法緣生名道種智難思假也非謂非靜無緣之知名一切種智絕待中也然實相般若他宗執實相無知名般若者以所照境從能照智得名如此釋名非性宗義。
△二例餘對喻。
當知三般若皆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般若也。
上釋三德以般若智照法身境境智既合乃起解脫若謂三智定是一德作少分解則迷經旨莫銷此文若定多少則有二有別應知般若具於法身及解脫故方受三名三德既是修二性一般若豈不然乎三德離九三智亦爾是故三德與三般若及諸三法皆同一體而立異名悉是法界之全分也故今三字亦喻三智。
△八三佛性二初約圓釋義。
云何三佛性佛名為覺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非無常如土內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壞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者覺智非常非無常智與理相應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壞名了因佛性緣因佛性者一切非常非無常功德善根資助覺智開顯正性如耘除草穢掘出金藏名緣因佛性。
通名佛性華梵兼陳佛翻為覺即三智融明徧一切處無不明了名大圓覺性以不改為義謂大覺性不增不減非變非遷豈正獨然緣了本具亦無變異別名者正因了因緣因正謂中正了謂照了緣乃助緣緣助於了了顯於正正起勝緣亦是正發於了了導於緣緣嚴於正正起勝緣相由既然非橫義也一心頓具非縱義也此之妙因能剋妙果俱名因者其義在茲文釋[1]三相皆云雙非者以其正因是中實故故常無常苦樂垢淨我無我等八種之倒木不相應文且從略舉非常等也全此正因發照了智智豈邪倒此了導緣眾行皆中也以從勝說故舉雙非中必雙照三諦義足是則以即空假中正性發即空假中了智導即空假中助緣嚴即空假中正體起即空假中勝緣如是方曰圓釋三因文舉開掘金藏為喻顯此三相喻通別教須依即義釋令歸圓天魔外道不能壞者魔等當體自是三因豈應佛性更壞佛性。
△二列餘對喻。
當知三佛性一一皆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三字譬三佛性也。
△九三識二初約圓釋義。
云何三識識名為覺了是智慧之異名爾菴摩羅識是第九不動識若分別之即是佛識阿棃耶識[2]即第八無沒識猶有隨眠煩惱與無明合別而分之是菩薩識大論云在菩薩心名為般若即其義也阿陀那識是第七分別識訶惡生死欣羨涅槃別而分之是二乘識於佛即是方便智波浪是凡夫第六識無俟復言。
釋通名云識是覺了智慧異名問三識之名在本有位又阿棃耶體是無明阿陀那性是染惑何得云識是智異名答大聖悉檀示諸眾生顯理名教或存或廢義有多途如大經令依智不依識及諸教中勸修觀智斷諸煩惱此以廢惡之名詮斷煩惱而成理觀也若楞伽經殺無明父害貪愛母此以惡逆之名詮斷煩惱而彰理觀也若無行經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今家釋云是大貪大嗔大癡三毒法門即與三觀無二無別此以惡毒之名詮不斷惑而明理觀也今以三識及下三道為金光明所喻法者同無行經用於惡名詮不斷惑而顯妙理良由圓教指惡當體即是法界諸法趣惡十二因緣非由造作即是佛性故陀那惑性賴耶無明相相圓融與秘密藏無二為別是故得云識是覺了智慧異名然若不以不斷煩惱即惑成智消此文者圓意永沉釋別名中存三梵語逐一釋義即是翻名言第九等者出梁攝論真諦所譯故輔行云真諦云阿陀那七識此云執我識此即惑性體是緣因阿賴耶八識此名藏識以能盛持智種不失體是無沒無明無明之性性是了因菴摩羅九識名清淨識即是正因唐三藏不許此識云第九乃是第八異名故新譯攝論不存第九地論文中亦無第九但以第八對於正因第七對於了因第六對於緣因今真諦仍合六七為緣因以第六中有事善惡亦是惑性若分別者為易解故以一念中所具之法教道權說分對諸位且立遠近以第九識無染不動故當於佛第八屬菩薩者以十地位六七二識[A30]已轉成智正以賴耶三分為境雖是境界而即用此便為觀智如初心人亦用現前第六王數而為境觀故引大論在菩薩心名般若也第七名阿陀那者據真諦譯若新經論皆云第七名為末那今依古譯言訶惡生死等者以二乘人人執既忘見思所熏第六事識轉成無漏既塵沙未破正住第七法執之中不了生死法空故有訶惡不了涅槃法空故有欣羨此識若於果佛位中却復用之而為權智以二乘法接引小根著弊垢衣執除糞器故知諸識破後自在為機載用也波浪等者第六識也楞嚴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而為波浪乃當凡夫心心數法也此約四人各對一識若就漸斷分別四相麤必含細凡夫具四二乘具三[A31]已破第六故菩薩具二六七[A32]已轉故佛唯有一第八至果[A33]已轉故也然其第六是意家之識乃阿陀那之枝末若說第七自[A34]己収之故今不論上明三識分三位者乃屬教道若稱實論此三種識即是三德何人不具何物暫虧若識若色唯是一識若識若色唯是一色豈可有無增減而說且約有情一念心具一切染淨佛究竟具寧容獨一若不然者豈為三字所譬之法。
△二例餘對喻。
當知三識一一皆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三德譬金光明還以金光明譬三識也。
例三德者問三德與三識無二無別者三德修性有離有合今明三識有離有合耶答有又問不二門云順修對性有離有合三識之中七八二識迷九而起是逆修義豈得對性辨乎離合答離此逆修立順修者則有惑可破有智能觀能所既存此修名逆何順之有若即七八為順修者既無所破亦無能觀惑智既忘修性亦泯而其三識一異同時無逆順中強名為順是故得云識是覺了智慧異名今文三識明此順修此修對性辨離合者九具八七名為性三八具七九及七具八九名為修[1]三各三之義是為離也今合性三但明第九各合修三但明七八是為合也離合既爾故與三德及諸三法無二無別乃以三字喻今三識。
△十三道三初束十二支為三道二初正束。
云何三道過去無明現在愛取三支是煩惱道過去行現在有二支是業道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生老死七支是苦道。
此十二支教門不定有通三世有通二世有在一世有唯一念時雖延促皆論十二今就三世束為三道教門多故其相顯故。
△二釋名。
道名能通此三更互相通從煩惱通業從業通苦從苦復通煩惱故名三道。
上束十二是釋三名今明道義是釋通名通名道者謂業惑苦互相通故故今世世相續無窮然今文意即以事通彰理不壅。
△二約圓釋即事而理。
苦道者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大經云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名為佛性中間即是苦道名為佛性者名生死身為法身如指氷為水爾煩惱道者謂無明愛取名此為般若者如指薪為火爾業道者謂行有乃至五無間皆解脫相者如指縛為脫爾。
經指癡愛中間五果為佛性者蓋於報法易顯正因故以此五果雖有觸受未生愛取就此色心顯正因體易成妙觀如摩訶止觀初觀陰境其意亦然凡明觀法初多就易易處觀成無難不曉大師得意故例惑業皆是佛性即是緣了二因性也舉三喻者世間物象比於妙理皆是分譬須將法定方顯偏圓如如來藏經九喻止觀喻別餘文喻圓今氷水等亦兼圓別何者若謂結佛界水為九界氷融九界氷歸佛界水此猶屬別若知十界互具如水情執十界局限如氷融情執氷成互具水斯為圓理薪火縛脫其例可知故十二緣輪迴之法謂實則三障[砣-匕+隹]爾情虗則三德圓融於十二緣不損毫微全為妙境即惑業苦一一通徹法界邊底是名三道欲顯此三圓融義故名從勝立故云法身般若解脫但轉其名不改法體其實秪是當體通徹耳。
△三約體達例德對喻。
當知三道體之即真常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既以金光明譬三德還以金光明譬三道也。
問前明三識第九一性對八七二修以明離合故類三德今明三道三俱逆修如何說於修二性一此義不成則與諸三有二有別豈是三字所譬之法答即事而理事理無差且如事中惑起於業業感於苦苦還起惑此三修[2]惡乃名性三亦即因法轉名三識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亦即果法轉名三身三涅槃亦即果用轉名三寶亦即秘藏轉名三德故知節節但轉其名不改其法故不二門云性指三障是故具三修從性成成三法爾其義既爾安云三道不具離合以金光明譬於三道其意略爾。
△二示融通三初勸解法圓融。
若見此十法門若同若異亦是一法門作一切法門相若同若異相相明了即百法千法萬法恒沙塵數亦如是。
上極三德下至三道不增不減無二無別即異而同也迷解智行因果自他至同歸處名義不濫即同而異也終日同終日異用十同異以為初門從門入者則於一切同異無礙如風行空能於一法解一切法若同若異能於百法解一切法千法萬法河沙塵數各解一切若同若異故云亦如是。
△二引諸經圓證。
華嚴云一法門無量法門而為眷屬首楞嚴和香丸大品裹珠法華一地所生涅槃大海水浴皆是其義。
一法門者趣舉一法攝無量法故云眷屬彼彼攝法亦復如是此經云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以此例之一切諸法皆譬眾香之丸隨色之珠地具四㣲海容諸水若同若異合法可知。
△三設問答顯益。
問若一法即是諸法者唯說一法何用餘法耶答佛為悅一切人宜一切人對一切人悟一切人若徧說之多有利益一說尚令生種種解徧讀諸異論即知智者意故種種說令得一切解麤言及耎語皆歸第一義皆是示人無違諍法即此義也。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卷上之中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卷上之下
△三簡十法十初簡三德三初標。
三料簡者初料簡三德。
△二正料簡二初斥偏三初三藏。
若指太子相好體為法身法身在前樹王下時明無漏慧三十四心為般若般若在中八十滅度燒身不受後身為解脫解脫在後異而且縱法身時無般若般若時無解脫解脫時無般若法身此即三法各異斯乃阿含三藏數家所用此之三意悉不得稱常樂我淨也。
太子五陰久修五分雖未無漏得名法身在二德前樹下真明方有般若三十四心者十六心破見十八心斷愛若頓證羅漢及辟支佛此之二人皆一時得三十四心羅漢但斷正使支佛分侵習氣若樹王下用三十四頓斷正習一時俱盡是故此心獨在菩薩解脫在後其相可見此之三法以漏無漏存亡不同故異而且縱此教經部名為阿含釋論明文以摩訶衍對三藏為小娑沙翻數此論廣說四階成佛阿含唯經婆沙唯論三藏之名具經律論此三所說但有三義全無德義何者終歸灰斷故無常德非大涅槃故無樂德無八自在故無我德不斷五染故無淨德。
△二通教。
若指空境為法[1]身是本有照真之慧為般若般若是今有子果兩縛盡為解脫解脫是當有異而且縱斯乃三乘通教中所說前代探明大乘人所用亦不得稱常樂我淨。
通詮體觀法本不生非證後空此為法身是故本有境雖本有須依此境體破見思正習盡處正是般若故屬現有果縛盡時方是解脫故屬當有此之三法空境無知般若有照如幻色心盡方名脫故云異而且縱前代成論師見乾慧等十地中二乘證果謂是少教所明人法俱空乃取此義釋所弘之論意謂小教探明大乘故妙玄云舊云成論探明大乘又云成論師秪見共般若意不見不共意即此義也故知彼師不知藏實是三藏空門與門衍永異又不知衍門真諦含於但中及不但中今就彼不知及鈍菩薩故無四德。
△三別教。
若如真諦師明法身具四德般若解脫各二此乃橫而且異乃別教一途所明而真諦師偏用當知法身可稱為德般若解脫無德可稱不會無量甚深之高廣亦不得稱為經王。
前破真諦乖圓別者蓋違本經別分四德對於三身故云乖別若以彼說四教收之既談四德非前藏通德既不融非後圓教雖收屬別然非別教通方之說故云一途問真諦立云般若解脫各具二德今何斥云無德可稱答若就別論二各具一亦可名德今以圓斥隨有所闕德義不成何者若般若照境故常破暗故淨若無樂我乃是有苦之常淨不自在之常淨豈成德耶若解脫無暗故樂廣遠故我而無常淨斯乃無常之樂我垢染之樂我豈成德耶既德有增減則法不高廣焉稱經王無量甚深耶。
△二顯圓。
今所明三德如上說一一皆具常樂我淨論廣則無量論高則甚深。
具如前說。
△三勸生圓解。
若諸學人聞諸經之王四佛所護不解此意如牛羊心眼不足論道也。
四德殘缺非經之王縱橫可思非佛所護有念心眼皆是牛羊無緣知見方可論道。
△二簡三寶。
料簡三寶者若指樹王得道為佛寶轉生滅四諦法輪為法寶度陳如等五人先得[1]智眼明覺者為僧寶由是三寶故到于今即有相從三寶者此乃阿含中所明階梯三寶亦是數論宗用也若指樹王得道為佛寶所說無生四諦為法寶二乘菩薩脩真無漏斷結成聖理和為僧寶者此亦三乘通教中所說探明大乘人所用此兩種三寶並無常樂我淨若指華王世界坐蓮華臺成道為佛寶所說恒沙佛法無量四諦為法寶四十一賢聖為僧寶此則異前雖非階梯未是同體亦非金光明所譬三寶也。
相從者從佛說法從法有僧從是三寶于今不絕皆由歸佛稟法成僧故曰相從復名階梯者蓋喻等級非相亂也此明別體四果之僧定不成佛其猶下級不成上級又樹王下迷真輕者見如幻佛說無生法三乘因地皆能斷結有異三藏菩薩因中全不斷惑眾即空故名理和僧雖異三藏而其三乘共證之理既是偏空亦無四德若華王世界成盧舍那雖通圓別今就鈍根迷中重者不知即性作脩成解是故佛寶從報彰名法寶但名無量四諦既非無作故從多數受河沙名稟法之僧雖純菩薩且非發心便成正覺故四十一位分於賢聖此之三寶佛是僧果僧是佛因法是因果所修所證實僧成佛佛現權僧永異階梯高下不改然從別相未是同體言同體者三寶一體此體覺了名佛此體不覺名法此體和合名僧迷悟因果其體不分一人一念無不具足故華嚴三歸以體解大道為佛深入經藏為法統理大眾為僧三雖在果而是一體三寶若此方與三德無二無別是金光明所譬三寶也。
△三簡三涅槃。
料簡三涅槃者若饑得食病得差獄得出獼猴得酒旃遮婆羅門飽食指腹皆是世人暢情為涅槃爾若計非想定無想天為涅槃者此是邪見妄謂涅槃爾若多貪欲人得不淨觀為涅槃者此乃四善根方便行人涅槃也若三界煩惱盡證有餘涅槃焚身灰智入無餘涅槃菩薩未得此涅槃此即阿含中折法二乘之涅槃若三乘人同盡子果兩縛即是通教中共涅槃若指中道如理為性淨涅槃中道智為圓淨涅槃同緣出世薪盡火滅為方便淨涅槃三種各別互不相關是為別教涅槃若言但有性淨方便淨兩涅槃不明緣因涅槃各別不融者還是別教非今經所譬涅槃也。
般涅槃那翻為安樂故凡聖大小皆有涅槃若世人適意亦是涅槃若外道不知非想非非想定十種細想及無想天第六心心數法暫爾不行故皆計為永寂涅槃若染欲心伏名方便涅槃若二乘菩薩論得未得是三藏涅槃若三乘同盡子果兩縛是通教但空共小涅槃簡不但空不共二乘今就共論故無四德若中道理智及同緣示滅三種涅槃此有得意及不得意其得意者一必收二三皆圓具即成圓教大般涅槃是今所喻今就失意互不相關者故屬別耳若言等者即地論師也但以實相名為性淨修因所成為方便淨不明緣因薪盡火滅隨機涅槃既但二種攝義不周即非三德圓融涅槃故非今經所喻之法。
△四簡三身二初簡偏二初明藏通但二無三二初三藏。
料簡三身者若取樹王下佛為真身神通變化猨猴鹿馬為應身不明三身者此小乘析法意爾。
樹王下佛為真身者非即事而真是證真之身故名真身神變為應亦非無謀全是作意三藏之中唯明此二無法報應三身之說證真現變皆從析法觀智所成。
△二通教二初正明但二。
若取即事而真為真身化用為應身不明三身者此體法中意爾。
此教雖云即事而真但即偏空非佛性真真無實體非任運應此教及藏但詮二諦未明三諦是故論身唯二無三。
△二徵釋真身。
問若爾樹王下丈六既非佛復非鹿馬為是何身答一往應同人像此屬應身又一解例如大乘心中智合中理為法身今亦如是體是人像即是真空此屬真身。
欲示即真先詢色相若爾者領前也事即真空方是佛體是則丈六非是真佛又作人形復非鹿馬究論丈六為是何身答中二意初意是應次意是真初云應同人像者以此丈六非愛業感自[A37]己辦地誓扶餘習潤神通生與物結緣淨佛國土羣機既熟出現王宮故知丈六是神通身應同人像然未盡理故云一往故又一下正示真身剋分大小理在空中今以即空為真身者猶屬於小故例大乘秪以中智所合之理便為法身豈離色心別論中道今但空真亦即人像全體是空色心不生色心不滅為真身也依身起變名為應身是故此教唯有二身。
△二明別教雖三且異。
若依真諦師云法身真實二身不真實此則三身體相各異乃是別教中一途非今所用。
若其互融那分虗實驗其所立體相各別三身不圓故今不用。
△二顯圓三初明三身皆實三初正明體實。
若言三身皆真實至理是法身契理之智是報身起用是應身應身是實佛所化皆實不虗。
理體既實理智豈虗實理實智冥故起用用豈不實三既相即二乃非虗。
△二引經類顯。
大經云不淨觀亦實亦虗非實不淨作不淨想是為虗能破貪心是為實應身例爾非本體故為虗能利益故為實。
淨妙欲境作死壞觀雖是假想能治貪心虗有實益例乎應身非生現生故非本體益物不虗故名為實。
△三取意結成。
今取實邊不取虗邊故言三身皆實是今所用。
△二明四句俱融。
若復圓論三身皆實皆虗皆亦實亦虗皆非實非虗當約三身並作四句如別記(云云)。
圓說三身舉一即三各有四句何者若別分之報身真證故實應身假說故虗法身平等遮照皆雙雙照故亦實亦虗雙遮故非實非虗三身互具四句皆融當細揀之。
△三明增減自在二初約義立身二初問。
問三字譬三身亦得譬一身二身四身無身不。
問意者以金光明譬三身者所譬之身可增減不。
△二答二初明義立無咎。
答佛赴緣以三字名經義家作三身解釋若得意者作四三二一無義亦復何咎。
就題三喻故立三身以為所喻對喻雖爾若其得意多少不拘或增至四身或減至一二若蕩名數亦可說無。
△二明經意本通。
下經中悉有其文若作四身者新本云釋迦牟尼能種種示現此則開出應化是為四身若作三身者即有三身分別品專論其義若作二身者佛真法身猶若虗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若作一身者新本云一切諸佛以真法為身若作無[1]身如來行處淨若虗空而復遊入善寂大城虗空中則無一二之數此是無身之文。
若增若減悉在經文釋迦牟尼是第三身種種示現義當第四開應出化是四身義文中出字合在應下佛真等文義雖具三今就現文得名二身諸佛雖有二三四身以一真法收無不盡故唯一身善寂大城寂亦空也既無諸數即無身義也。
△二以身用譬二初問。
問若爾云何以金光明譬四身二身一身無身耶。
問意者譬有三字可顯三身約何道理令譬增減對多少身。
△二答。
答若以義名譬盈縮由義爾若譬四身者取光明之上有煜爚之𦦨文云金光晃曜此是譬四身之文若譬三身如即所用若譬二身金是正體光明只是功能以此為譬若譬一身但舉於金以為正譬光明既是枝末非正所論若譬無身者至寶以無貪為金楊震四知亦以無貪為金今以世之至寶譬出世之至理彌會文義也。
答意者譬雖三字義有盈縮若四身之譬文義宛然若為二者乃合光明而為一用對於金體以為二譬顯於二身若為一者取正捨旁從本除末唯以一金對於一身無身譬者以無貪為金此金無質為世至寶可譬無身數量都忘是出世間第一義寶楊震等者東觀漢記楊震為東萊守道經昌邑昌邑令王密是震所舉秀才夜懷金上震曰無人知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A38]已有四知何謂無人遂不受此蓋貴乎不貪即以不貪為金也故知世金有名無實。
△五簡三大乘。
料簡三大乘者若約因緣六度大乘者此還是三人名別義同也若約三人同用無生斷煩惱三人同乘一乘此則通教中乘也若理隨得三乘體相別異不同者此則別教中乘也三種並為得乘方便所攝也正法華中明象乘足三為四羊鹿牛乘為得乘所攝象乘即是理乘如今之所明三乘也華嚴中明四乘三乘亦為得乘所攝佛乘正是今之三乘義也。
因緣六度者三藏教中自立大乘十二因緣是支佛乘對聲聞為大六度菩薩對二乘為大此是三人各有所乘即羊鹿牛雖立大名用別於小而其同趣偏真之果是故名別其義同也通教菩薩與二乘人同無生觀同斷同證永殊三藏三因大異故云三乘同乘一乘此一既共二乘所證驗非中道也別教詮中獨為菩薩說理隨得而理乘但是所契之境隨乘但是能契之智得乘但是自他之行三乘隔異互不相融非圓乘義三種者即藏通別所說乘相都是圓教得乘之中得機之義故云得乘方便所攝也若正法華說羊鹿牛三車之外更有象車即妙法華中三車之外大白牛車也牛名同故一乘難顯致使他宗於菩薩乘不分權實今據正經象名不濫乃彰圓教是一佛乘若羊鹿牛秪是得乘得機所攝彼之象乘是今所譬圓教三乘但云理乘者欲顯隨得皆即理故圓教智行是性本具修而無修是故文中就理立稱華嚴四乘者彼部雖無小機稟教何妨說於三乘麤淺顯圓佛乘。
△六簡三菩提。
料簡三菩提者如請觀音云修三種清淨三菩提心此即緣三乘人心而修心也乃是方便菩提所攝若緣真如實理發菩提心者或緣如來智慧說法發菩提心者或緣如來神通變化發菩提心者亦非今所用文殊問般若云無發是發菩提心又若一發一切發是發菩提心又若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是發菩提心如此菩提心即一而三並今所用於一而論三於三而論一爾(云云)。
請觀音等者三菩提翻為正道彼經論[2]益通於三乘是故發心有其三種即聲聞緣覺菩薩也三皆破惑故名清淨皆離邪倒故名正道既共二乘非圓實智故是方便菩提所攝若緣真如佛智神通發心為非依文殊問經發心為是者乃辨三心隔別圓融為是非也何者若緣真如理則發真性菩提心若緣佛智則發實智菩提心若緣神通則發方便菩提心三既不融是故為今化他方便菩提所攝義不高廣非今所譬若無發是發即理之智是圓實智一發一切發不思議假是圓方便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即邊之中是圓真性即一論三即三論一此與三德無二無別是今所譬須知文殊問經三種圓發非離真如佛智神通但非三處各發一心若於一處圓發三心故名為是如摩訶止觀發大心中云諸經明種種發菩提心列於十種謂推理發菩提心覩佛相發心覩神通聞說法遊土視眾見修行見法滅見起過見受苦於此十緣發菩提心而於十處皆生四解以圓對三而分是非以此例彼豈不然耶是知緣於三處各發不融正屬別教故為所簡三一互具發者屬圓故為今用。
△七簡三般若。
料簡三般若者問般若至忘至寂云何分別諸法耶答一切智觀慧眼見見法皆非法道種智觀法眼見見非法皆是法一切種智觀佛眼見見法非法非非法雙照法非法若三智三眼一時圓觀一切法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五眼具足成菩提汝所問者乃是眇眼所見偏觀所觀與則是曲見奪則墮尼犍也。
初為世人不知般若是畢竟空三智具足謂是忘寂不照諸法故順世情以斷滅問設生後答俾乎學者識般若體是三智眼然此眼智有次不次故先列次顯後不次其次第者即是前空次假後中各一眼一智智則觀於三境分明眼則見於三諦審實分明故審實審實故分明因修止觀果發眼智次第三種一一皆然二眼二智偏空偏假中眼中智雙遮空假雙照空假若三止三觀一心圓修者必三智三眼一心圓證觀一切法一相寂滅相中智也行類相貌皆知二智也三智既圓五眼斯具以法眼攝肉天二眼是故五眼與三智齊般若若此能知能見諸法邊底那云忘寂不別諸法若於忘寂不生邪慢則與汝是聲聞曲見若以此心壞於因果生邪慢者則須奪之是尼犍子斷滅之見尼犍此翻離繫蓋此外道專守空見或裸形自餓謂離繫縛也。
△八簡三佛性。
料簡三佛性者真諦師云正性在道前了性在道中緣性在道後此一往別說推理不然華嚴云一中具無量大品云一心具萬行淨名云舉足下足具於佛法矣法華云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涅槃云金剛寶藏具足無缺但有淺深明昧之殊爾。
先斥三性各在一位體不通融非圓三性次引諸經明三性圓具華嚴既云一具無量豈緣了正有所虧耶大品一心萬行乃至涅槃寶藏無缺皆是三性圓足之文理性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究竟位位皆即三佛性也淺深明昧宛然一一即三無缺。
△九簡三識。
料簡三識若分別說者則屬三人此乃別教意非今所用若依攝論如土染金之文即是圓意土即阿陀那染即阿黎耶金即菴摩羅此即圓說也問如經云依智不依識既云三識此那可依答經言不依識者是生死識今則不爾今言依識者是智之異名名清淨識又道前通[1]名識道後轉依即是智慧(未詳)。
若分三識陀那屬聲聞棃耶屬菩薩菴摩屬佛此乃教道分張次第斷相若菴摩是本性無明迷故生業轉現名阿棃耶復執見分起我見我愛我慢我癡名阿陀那此乃三識次第起相皆是教道非今所譬若欲圓論須依攝論金土及染三不相離則於聲聞菩薩及佛三人心中皆具三識大師猶恐尋此喻者作真妄二法相合而解謂除土存金至佛唯有菴摩羅識故據大經依智不依識而為問端為欲答出三識乃是三智異名則土喻陀那是方便般若染喻梨耶是觀照般若金喻菴摩是實相般若至佛究竟三種淨識豈但一耶然若不知性具染惡安令七八土之與染至果不滅又道前等者地前名道前皆依煩惱及以生死故八心王通名為識佛果為道後轉依四智菩提種子是故八識轉名四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故云轉依即是智慧注未詳者潛斥之意耳以彼所明道後轉依熏成種子轉成智慧不言八識性是妙智斯是唯識一途教道非今所譬然是菩薩所造之論不欲顯言故但注未詳如諸文中破古多云此語難解故知未詳不異難解。
△十簡三道。
料簡三道者問界內可有十二輪轉三道迷惑界外復云何答寶性論云生界外有四種障謂緣相生壞緣即無明為行作緣即煩惱道也相即結業即業道也生即名色等是苦之初壞即老死是苦之終即苦道也有此四障障於四德緣障淨相障我生障樂壞障常四障破四德顯也。
前解釋中雖云三道與三德等無二無別而未分別界內外相雖於界內十二因緣明不思議未明界外三障即理示障既淺深理難彰今的辨之令皆究竟故設問曰界外云何答中引寶性論界外四障對十二緣體狀宛爾此之三道不就隔生唯論當念故起信論明不覺即心動說名為業動則有苦果不離因不覺即煩惱動即是業此動即苦是故結云果不離因斯是變易生死之相界外三乘同有此障今明即障全體是德三障乃是三德異名即金光明所喻法也。
△四附文釋二初標。
第四依經文立名者。
△二釋三初對前顯勝二初總對上義辨。
上來舉譬多是義推依文立名顯然可解。
前作譬釋蓋為古師不知三字從法得名謂是譬喻及其解釋何曾洞曉所譬法門真諦最優尚乖圓別因果不通不稱法性況諸師耶大師見昔譬法不周是故同他用譬擬法略譬十種三法廣譬一切法門橫竪該收無法不備顯於法性無量甚深若作譬釋合當如是然而大師深知三字是法非譬從茲自立附文當體二種解釋其中附文含於二義一直名理二從事用若當體釋唯從理立今欲依文先貶譬釋多是義推不及依文顯然可解。
△二別約四事辨。
何者義推疎遠依文親近以[A39]己情推度是故言疎彼義例此是故言遠用佛口說是故言親即此經文是故言近豈可棄親近而從疎遠耶。
初之二句總舉四事以[A40]己情下釋出四事初三兩句約情智明親疎住前觀智皆名為情況人師推度是故言疎初住[A41]已上證理名智況今極果三業隨智故云用佛口說是故言親二四兩句約彼此釋遠近以彼凡世金光明義例此出世三種法門是故言遠即此經文聖言詮召理性事用不假他求是故言近豈可下結責四事。
△二正明附文二初委明所附文相二初通論諸品名事。
始從序品終乎讚佛品品之中若不說金光明名即說金光明事或一品說名不說事或一品說事不說名或一品名事兼明或一品名事獨說或一品重說名重說事故知品品不空篇篇悉有為此義故依文立名也。
名是理名事是事用諸品之中或單或複名事分明故非髣髴一文而[A42]已。
△二的示一部文相三初正示諸文。
序品云是金光明諸經之王創首標名彌為可用次壽量品四佛俱集王舍城放大光明照王舍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發起其事懺悔品信相夢見金皷其狀姝大其明溥照過夜至旦向佛說之讚嘆品金龍尊王奉貢金皷發大誓願願我當來夜則夢見晝如實說空品云故此尊經略而說之尊經即金光明也四王品六番問答問問之中重說其名答答之內重明其事又以手擎香鑪時香煙變為香蓋金光不但徧此大千亦徧十方佛土(云云)大辯功德[A43]已下標名舉事其例甚多。
別序文云是時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處過諸菩薩所行清淨是金光明諸經之王既在法性定中而便唱言是金光明諸經之王是之一字即指法之辭不指法性更指何物為金光明耶故知三字直名深廣法性不從譬喻此文最顯故云創首標名彌為可用壽量品放大光明雖無金字既是佛光佛身金色此金身光明全從法性金光明起即事用也懺悔品中夢見金鼓其明普照即光也讚歎品王名金龍尊奉貢金鼓讚佛此等皆從金光明理起於種種金光明事用也若空品中言尊經者金以可尊可重為義光明既是即體之用豈不尊耶此乃名於金光明理為尊經也四王品內六番問答重重名事具載其文又人王燒香供養經時香蓋金光徧照十方諸佛國土文云皆是此經威神力故。
△二明通三世。
若信相所夢是現在金光明之事龍尊發願是過去金光明之事香蓋徧滿是未來金光明之事。
信相所夢既是佛世即現在龍尊屬過去可見香蓋徧滿是佛滅後供養經時屬於未來由金光明法性深廣故得事用三世徧通。
△三結徧一經。
一部名事徧十八品。
△二結示無量甚深二初正結示。
一處起煙十方光蓋非但現在亘通三世若名若事縱橫高廣無量甚深為若此也。
手擎香爐一處起煙十方佛剎皆有雲蓋悉放金光又金龍往劫發金光明願信相現在感金光明相人王未來作金光明佛事若名若事亘三世為縱徧十方為橫此等既是即理之事故稱法性金光明理無量甚深也。
△二勸審思。
而不用此標名義推譬喻無有一文無而彊用有而不遵明識者審之無俟多云。
理名事用重重標示佛意令人解金光明理事不二如何講者不附經文釋其題目順情推喻棄親逐疎故勸識者審今依經立名之意也。
△三例同諸經二初例指事立名。
又諸經例多如稻稈斧柯象步城經等說其事指所說事仍即為名。
稻稈事者佛見枯株稻稈即說十二因緣生滅因名稻稈經象步事者即無所希望經一名象步經諸經所說既即指其事以立經名此經盛說金光明事何不即以此事立名却謂金是世寶體有光明堪喻三德豈非彰灼違佛旨耶。
△二例以經名事。
又如說稻稈事斧柯事象步事等即名為稻稈斧柯象步經事也。
又如諸經說稻稈等便即名為稻稈經事此經盛說金色光明[1]何不名金光明經事耶此乃以經名事意令以事名經耳現行印本象步經下等字悞諸舊書本皆作事字方是以經名事也。
△五當體釋二初標。
第五當體得名者。
言當體者當謂主當體即法性謂法性主體名金光明此對譬喻以彼顯此則三字名從他而立非是法性自體之名今據經文見三字名直名法性即前所引佛游法性便即唱云是金光明經既不云如金光明驗非譬喻大師深解經家之意故立三字是當體名又與經中諸文符契問今當體釋亦是依經全同附文那分二釋答前斥譬釋但是義推無有一文無而強用有而不遵今當體釋若不依文則成自斥故知此釋非不依經得為兩釋者蓋有兼獨何者以此部中重重舉名重重說事既附文釋題須名事雙附事即事用謂金色光明也名即理名直召法性也如創首標名驗是召理此乃前釋雙兼名事雖復雙兼而其理名未曾顯說讓今當體委陳其相是故兩釋雖通依經而當體釋獨在理名。
△二釋二初反常情立今正義二初敘古寄俗名真。
有師云真諦無名世諦有名寄名名於無名假俗而談真爾成論云無名相中假名相說今反此義。
大師欲定經題三字是法性名且為常情執於真諦本無名字一切名言皆是世諦聖人談真蓋寄世名名真無名故引成論證真無名此義若成則金光明名須從譬立故今順理反此常情。
△二明今則真名俗二初對他略立。
俗本無名隨真立名。
他師本立真諦無名俗諦有名今特翻云俗本無名隨真立名即是寄於真名名俗無名也問今之破立若真若俗有名無名為是何教二諦相耶答凡論二諦須辨三番一隨情二諦二隨智二諦三隨情智二諦即情智相對合明二諦此之三番有總有別所言別者則於教教各明三番隨情則凡位自論二諦隨智則聖位自論二諦隨情智則聖位二諦以隨智故合為真諦凡位二諦以隨情故合為俗諦此乃四教各論三番也言總論者以前三教及諸凡夫是可思議法故總束為隨情二諦圓教始終是不思議法故總束為隨智二諦隨情二諦併名俗隨智二諦併名真故名隨情智二諦今云真諦有名者即是圓教始終二諦以不思議故但名真諦此之真諦具一切德本有一切真實名義故云真諦有名言俗諦無名者即前三教及諸凡夫所有二諦以可思議故但名為俗此俗虗假淺狹故無真實名義故云俗諦無名今之所論乃是聖人仰則圓教隨智真名俯立凡夫隨情俗號。
△二稱理委示二初約義委示。
何者如劫初廓然萬物無字聖人仰則真法俯立俗號如理能通依真以名道如理尊貴依真以名寶如理能該羅依真以名網如理能起應依真以名響。
若論大聖則真名俗有何時節今舉劫初立名事顯成劫之始尚似空劫故云廓然萬物雖立皆未有名諸大聖人所證真法具足一切究竟名義乃應生其中俯順凡情見於萬物有淺近義乃則真法深遠名義立於世諦淺近之名如世道路有少能通乃則如理究竟之道名於世間淺近之道如世珍寶凡情所貴乃則如理究竟可貴之寶名於凡情可重之寶網之與響皆悉如然問如靈鷲山劫劫皆有乃是聖人以昔名今驗知萬物皆是以昔而名於今今那忽云則真名俗答大聖常以五眼等照四悉被機若但緣過現不則真法則聖唯有肉天二眼無餘三眼但用世界無於三悉其實不然不以二相見諸佛土鑒機即照理照理即鑒機何有一事不則真法而施為耶故知不妨將昔名今而若今若昔所有名字皆從真立如此方名聖人立法。
△二引教誠證五初引華嚴則真立俗。
華嚴中云耕田轉耒衣裳作井皆聖人所為。
聖見出世真如理中本具耕田作井真實義故乃教眾生耕世間田作世間井也。
△二引大經真具名實。
大經云世諦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以此而推真諦有名更何所惑。
諸佛菩薩雖則真法俯立俗號但順眾生淺局之情立名召物能召之名雖法真立而其所召無真實義何者如依真名道其實不能徧通諸法故云世諦有名無實唯有如理究竟不壅通達一切故云第一義諦有名有實如依真名[1]實無可重義且世七珍但於穢俗心生愛重若廉潔之士視如糞土況三乘人耶唯有如理諸佛尊重如依真名網豈有該羅萬有之義唯真如理徧該生佛羅罩十方如依真名響豈能一時徧應眾緣唯有如理無思無作十界機扣一時普應故云世諦有名無義第一義諦有名有義也。
△三引大論隨理立名。
龍樹四依菩薩隨義理為立名字義即第一義理即如理也。
若第一義理不具名義如何隨之立乎名字則真名俗其意昭然。
△四引淨名事由理造。
淨名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所引經文大意明於從理造事而所造事有修性迷悟故妙樂明法性無住本立一切法具有四重謂理則性德緣了事則修德三因迷則三道流轉悟則果中勝用今明聖人仰則真法俯立俗號蓋由證悟真如之理理具諸法不守一性故則此理立世俗名故不可以三道流轉為所立法正當第四果中勝用為所立法。
△五舉誠教勸物生信。
經論咸然豈可不信。
△二用今義立當體名前破古立真諦無名顯於今立真有名義廣引經論證真有名此義既成乃知經題金光明字從當體立是法非喻故約當體釋三字題文三初明經從當體立名。
今言法性之法可尊可貴名法性為金此法性寂而常照名為光此法性大悲能多利益名為明即是金光明之法門也。
題稱金者可重為義彰於法性妙絕難思諸佛所師最尊最重光者照了為義彰於法性當體覺照徧一切處無不明了明者應益為義彰於法性當體即是無緣慈悲隨對即應拔苦與樂當知法性金光明義義方究竟如來入定游歷法性知此法性究竟可重究竟照了究竟能益即依三義唱三字名直以此名名於法性固非寄託世金光明以為喻也既知三字是法非譬乃是一種三法之名法性當體名金光明法性當體名法身般若解脫乃至法性當體名苦惑業既十三法皆常樂我淨此金光明一一皆具常樂我淨彼諸三法不縱不橫此金光明亦不縱不橫則與一切微妙三法無二無別前順諸師用世金三義譬於法性十種三法及一切法今當體釋以金光明直名法性則前十種及一切法並為金光明三種法門之眷屬也。
△二明人從所證立稱。
菩薩入此法門從法為名即是金光明菩薩佛究竟此法門即有金𦦨光明如來金百光明照藏如來等。
經題三字既是法性三種法門故菩薩分證此三法門從法立名佛乃究竟此三法門從法立名以此驗之三字之名彌彰當體。
△三[1]二問答料簡人法二初覈人二初以能仁立妨。
若爾何故名釋迦。
△二約通別為酬二初明別稱允同諸佛。
釋迦此有通別名從通即名金光明允同諸佛從別即受釋迦之稱爾。
釋迦牟尼雖是別稱此別具通豈釋迦文不證三法從通證故允同諸佛從別因緣名為釋迦。
△二辨通名皆具三法三初引一文明同具金之三義。
故讚佛品云如來之身金色微妙其明照耀耀即是光此是讚佛法體非讚世金也當佛法性為金非借世金也。
無量菩薩唯讚釋迦而所讚德允同諸佛即金色明耀是佛法體具金光明三種妙德則與諸佛無二無別非借世金有光明用比類於佛問前云法性具於可重照了應益三種義故名金光明故以此名還名法性此中既云金色明耀乃是色法豈是法性三種之義前就義辨[2]此就色辨云何同是三種法門答前之三義皆絕思議名第一義今文讚色不縱不橫名微妙色此色此義相去幾何真善[3]名色與第一義空辭異體同楞嚴經云性火真空性空真火起信論云智性即色性色性即智性又復應知今讚色身金色明耀是解脫德解脫必具法身般若須了二德不離色身即色非色非色非非色金色微妙即非色非非色名中道色法身也耀是非色般若也明是應色解脫也不得此意寧於色身讚三法體允同諸佛耶。
△二引二文明同證性之三法。
三身品云與諸佛同體與諸佛同意與諸佛同事同體者是同法性金也同意者同法性光也同事者同法性明也故華嚴云一切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一身即是同金智慧即是同光力無畏即是同明於一法體三義具足非假世金寄況佛法。
釋迦牟尼允同諸佛則一切三法無不同等且舉當經及華嚴經二處三法示其同相此二三若同則一切不異體即法身同也意既是智智能合體即應身同也事謂事用即化身同也共一法身復言一身者牒上法身與智俱一也十力四無所畏及六通三達一切法門體通三德若從所證即法身德若從能證即般若德若用化物即解脫德今文既以一身一智示於二德故力無畏的在化用須屬解脫此二三法對金光明者乍似以法而對於喻其實不然以前引教定此三字是法非譬故今以其三身三德類金光明三種法門彰於諸佛皆同證得恐謂是譬故文結示非假世金寄況佛法。
△三引文定此經題非從譬立。
故樹神云無量大悲宣說如是妙寶經典當體並是妙寶此寶具足光明非借世金以譬法也。
言妙寶者名金為寶皆以可重為義並是當體得名此法性寶具足光明即是照了應益之義非借世寶為譬喻也。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卷上之下
音釋
玄義
(音撥舶大船也)。
組(音祖組其小者可以為冠)。
掘(音厥易曰掘地為臼)。
裹(音果苞也)。
探(音貪探取也)。
析(音昔析分也)。
猨(音員猨似猴而大能嘯也)。
煜𤍼(煜音浴煜光盛貌爚爍藥二音爚光明皃)。
犍(音堅犍獸似豹人首一目)。
創(音始剏也)。
稈(音敢稈槀也)。
耒(音累耒田噐也)。
遺記
(音復複重衣也)。
犢(音獨犢牛柔謹也)。
涸(乎各切水竭也)。
揆(音桂揆度也)。
舛(音喘舛相皆也)。
緯(音衛緯織絲也)。
讖(音襯讖預也)。
桴(與枹同音浮鼓槌也)。
鬣(音列鬣長須也)。
織(音兼織不篋也)。
羨(音線羨貪慕也)。
[砣-匕+隹](音殼確堅固也)。
詢(音巡咨也)。
髣髴(一作彷彿不明也)。
罩(音罩取魚棹具也)。
校注
[0027001] 特一作持 [0027002] 我或作理 [0028001] 斲疑斷 [0028002] 雖疑離 [0028003] 諸一作詣 [0028004] 也一作耶 [0029001] 對別一作別對 [0029002] 准一作唯 [0029003] 也下一有今以經王敘教即能詮是中道也十三字 [0029004] 神一作祗 [0030001] 體下一有不唯識體四字 [0030002] 云一作去 [0031001] 施一作設 [0031002] 別一作明 [0032001] 二一作三 [0032002] 二疑一 [0032003] 行下一有人字 [0032004] 名一作明 [0033001] 轉上一有而字 [0033002] 為斯疑寫倒 [0035001] 令疑今 [0035002] 無一作與 [0036001] 名下一有云字 [0036002] 住下一有位字 [0037001] 解上一有識字 [0038001] 具疑且 [0038002] 法疑性 [0038003] 既下一有是字 [0038004] 徧一作偏 [0038005] 法下疑脫身字 [0038006] 當一作常 [0039001] 照疑謂 [0040001] 義下恐脫同字 [0040002] 滅下一有不生不滅四字 [0040003] 則一作即 [0040004] 即下一有是字 [0042001] 三一作二 [0042002] 即下一有是字 [0043001] 三一作二 [0043002] 惡下一有即是性惡四字 [0044001] 身下一有法身二字 [0045001] 智眼一作眼智 [0047001] 身下一有者字 [0047002] 益疑葢 [0048001] 名下一有為字 [0050001] 何下一有得字 [0051001] 實一作寶 [0052001] 一無二字 [0052002] 此一作今 [0052003] 名一作妙【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0 冊 No. 356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會本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1-1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將釋玄義大科分二初釋題二初經義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