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勝鬘義記卷下 并溫室義記
下次解釋四智不究。於中有二。一明二乘不得四智。第二[2]若智一切苦下。明如來得。[3]□曰是中為明羅漢辟支有怖。正應說彼二不得。何須宣說如來得乎。釋還兩。第一舉彼為形二乘顯其不得。二欲㯹示二乘所入。是以須論。前涅槃中。先明佛得。後明羅漢辟支不得。今此先明二乘不得。後明佛得。文之左右。就明二乘不得之中。先明不得。羅漢辟支後身菩薩為无明地之所覆下。明其不得四智所以。以其不成一切德故。前涅槃中。先明二乘不得所以。後明不得。今四智中。先[4]鄣不得。後明二乘不得所以。此[5]亦是具文之左右。前不得中。有捴有別。初[6]□有餘不了義說。是其捴也。餘是具也。捴中先牒如來昔言。下奪之。前中言者。如來昔言。羅漢辟支。是得智人。觀察解脫四智究竟。是四智相。无學聖智。是其解脫。解脫即是四智正躰。羅漢辟支。出觀有中。觀彼解脫。生其四智究竟之想。名觀解脫四智究竟。此究竟時。名[7]蘓息處。離分段死。故名為[8]蘓。六道之中。不復往來。[9]□之為息。下正辨之。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說者。同前涅槃。故言亦是。權言導得。𥘴曰方便。實有不得。名為有餘不了義說。就下別中。初何以故。徵前起後。如來昔時說為畢竟。我今何故說為方便有餘不了。有二死下。對問弁釋。於中先明我生已盡是其方便。得有餘下。就梵行立明其方便。凡夫人下。就所作辨明其方便。所斷煩惚更不能下。就不受後明其方便有餘不了。我生盡中。先明二死。然後就之彰昔方便。明二死中。先舉二數。亦有二生。且云死耳。次別兩名。先問後列[10]二種義。廣死如別章。此應具論。今且釋名。分段死者六道果報。三世分異名為分段。盡壞名死。故言不思議變易死者。汎釋有三。一微細生滅。前變後易。名為[11]變易。變易是死。名變易死。故地持中。生滅壞苦名變易苦。此之一義。該通凡聖。二緣照无漏所得法身。神化自在。能變能易。故云變易。性是死法。名變易死。此之一義。聖有凡无。三真證法身。隱顯自在。名為變易。變易非死。但此變易猶為无常死法所隨。就彼變易法身之上。以論生死名變易死。此之一義。大有小无。今此所論。據第二門。以說聖人无漏法身為生死故。名不思議。下就人弁。分段牒初。謂虛偽下。就人定之。小乘法中凡夫學人。大乘法中外凡善趣。此等皆於三界地中。妄愛受生。故名虛偽。虛偽眾生所受生死。名分段死。變易牒後。謂羅漢等。就人弁定。羅漢辟支相別可知。誰是大力。所謂種性解行菩薩。彼有何義。二輪煩惚。全未斷除。而不為彼煩惚所牽。又於三界。受生自在。故名大力。問曰。涅槃宣說地前以為凡夫具煩惚性。何緣得與羅漢辟支齊為變易。釋言。彼於六道。生死雖分斷除。无偏盡處。故說為凡。五住惑中。未有盡處。名具煩惚。若望二乘。彼是大聖。二鄣清淨。變易何疑。問曰。法華優波提舍宣說地前為分段生。此經云何言是變易。釋言。地前有五種身。一法性身。謂性種性及解行中清淨向等。二實報身。謂習種性及解行中得前方便。三應化身。依前二種現化隨物。四是生滅變易法身。所謂緣照无漏業果。五分段身。謂无始來有漏業果。五中前三。非生死法。後二生死。彼法華論據第五門。說為分段。此就第四言是變易。不相乖背。意生身者。是初地上一切菩薩。彼人受生无㝵自在。如心如意。名意生身。意有何義。彼如意乎。意有三義。一速疾義。二遍到義。三无㝵義。地上菩薩受生如是。乃至究竟无上菩提。彰其分齊。上立二死。下就此二明其方便。二種死中。以二乘人斷分段故。如來說其我生已盡。故是方便。下次就其梵行已立。以明方便。梵行已立。是證滅智。滅有有餘无餘之別。分段盡處。名曰有餘滅。變易盡處。說為无餘。二乘但得分段盡處。名有餘證。如來就此說梵行立。故是方便。下次就其所作已[A1]辦。明其方便。所作已[A2]辦。是脩道智。道有二種。一分段對治。二變易對治。二乘始脩分段對治。如來就此說其作[A3]辦。故是方便。文中兩句。第一對人彰昔方便。第二對鄣顯昔方便。凡夫不[A4]辦。七學未作。是對人也。凡夫於彼无學聖道。未能成[A5]辦。羅漢辟支。刑對彼人。名為已[A6]辦。不望大乘。故是方便。七學於彼无學聖道。未能脩作。羅漢辟支。刑對彼人。名為所作。不望大乘。故是方便。二乘因中。三果四向名七學人。據果返望。說彼為先。彼先未作。今已作未。釋言。現今七種學人。猶故未作。无學所作。若言現今羅漢辟支。本為學人。先未作者。今時已作。今作竟故名无學。問曰。凡夫及七學人。於无學果。皆不能作並不能[A7]辦。何故偏言凡夫不[A8]辦七學未作。隱顯故爾。等是隱顯。何故不說凡夫未作七學不[A9]辦。釋言。但說凡夫不[A10]辦。明知未作。若說七學所不[A11]辦者。謂其能作。无學所作為遮此疑。是故不說七學不[A12]辦。謂虛偽下。是第二句。對鄣顯也。一切煩惚无非虛偽。於中[1]別分受生妄愛。虛妄中極。偏名虛偽。如來以其所脩聖道。能斷如是虛偽煩惚。故說作[A13]辦。不望无明。故是方便。下次就其不受後有。以明方便有餘不了。不受後有。是斷集智。集有二種。一分段因。二變易因。羅漢辟支斷分段因。餘因未斷。如來偏就斷分段因。說不受後。故是方便。文中初言所斷煩惚更不受後名不受後。[2]鄣昔方便。非盡已下。明今有餘不了之義。以此類前。齊應具明方便有餘。但前略故。宜彰方便不說有餘不了之義。明方便中。羅漢辟支所斷煩惚更不受者。所斷四住畢竟永滅。更不受後分段身也。如來就此。是故說其得不受後。下明有餘不了義中。先開二門。後廣釋之。言二門者。非盡煩惚。是第一門。不斷集躰。非盡受生。是第二門。不斷集能。下廣釋中。何故問也。羅漢辟支。二輪惑亡。三界生盡。今何故言非盡煩惚非盡受生。有煩惚下。對問釋弁。先明非盡一切煩惚。又如取下。廣明[3]盡非一切受生。前明非盡一切惚中。言有煩惚羅漢辟支所不斷者。略明非盡一切煩惚。有二種下。廣明非盡一切煩惚。於中先明一切煩惚。羅漢辟支所不斷下。彰其不盡。前中應先解五住義然後釋文。五住之義。廣如別章。文中有三。一別明四住。二心不相應无始已下。別彰无明。三此四力下。四住无明相對弁異。前四住中。地之與起相對分別。煩惚有二。捴以㯹舉。次列兩名。先徵後列。言住地者。是四住躰。言及起者。四住所起。是二云何。汎釋有四。一性事分別。彼事識中。取性煩惚名為性惑。說之為地。餘見[4]受等。緣境別生。說為事惑。通名為起。彼取性者。馬鳴論中。名執取相。亦名執相應染。餘見愛等。馬鳴論中。名計名字相。尋名計我。及生諸結。名計名字。二本末分別。於前事中。十使為地。餘纏垢等。以之為起。三成起分別。一切煩惚宿習性成。同名為地。對緣現生。斯名為起。四前後分別。一切煩惚前能生後。通名為地。後起依前。同名為起。下釋其相。先解地躰。住地有四。牒以舉數。次列其名。先問後列。見一處者。五利煩惚推求名見。入見道時。一處併斷。名見一處。言住地者。本為[5]未依。名之為住。本能生末。目之為地。欲愛地者。欲界地中一切煩惚。除无明見。說為欲愛。以此界中着外五欲。故名欲愛。理實欲界亦愛自身。着欲情多。故偏言之。又蕳上界所愛色身。偏說欲愛。住地同前。色愛地者。色界地中一切煩惚。除无明見。說為色愛。以此界中捨。外五欲。着己色身。故名色愛。理實色界亦愛己心。以此界中着色情多。偏說色愛。又蕳无色愛著心故。偏說色愛。住地同前。有愛地者。无色界中一切煩惚。除无明見。說為有愛。此若背下。應當說之為无色愛。若隨所取。應名心愛。今為破患。故名有愛。破何等患。外道多取无色界中。以為涅槃。絕離心愛。今為破之。故說有耳。住地同前。此四住下。解釋地義。能生起惑。故名為地。上來解地。下次明起。起者牒前。言剎那心剎那相應。弁釋其相。剎那胡語。此憣名念。麁起煩惚。作念現起。名剎那心。作念起惑。是心法中諸煩惚數。與心別躰。共心相應。故曰相應。如想受等。共心相應。故馬鳴言。心異念異。同知同緣。名相應染。彼名愛結以為念矣。上來第一別明四住。自下第二別彰无明。初言心不相應无始。蕳別其相。心不相應蕳異向前剎那相應。餘起煩惚與心別躰。共心相應。此无明地。即指七識妄想心躰。以為无明。不別心外有數法共心相應。是故說為心不相應。故馬鳴言。即心[1]无覺。常无別異。名不相應。問曰。前說四住所起是心相應。今言无明心不相應。四住恒沙。[2]竟復如何。釋言。恒沙有二分別。一蕳末異本。對无明地。恒沙之惑。唯心相應。故下文言。於此起煩惚剎那相應。二隨義細分。有是相應。有非相應。是義云何。如馬鳴說。第七識中。義別六重。一无明地。二是業識不相應染。三是轉不相應染。四是現識不相[3]染應。五是智識心相應染。六不斷識心相應染。六中初一。是无明地。後五恒沙。五中前三。是不相應。後二相應。故恒沙惑義有兩兼。四住地中。亦有兩義。一蕳末異本。唯心相應。此云何知。四住在於事識之中。如馬鳴說。事識中惑。一向名為心相應染。明是相應。又恒沙惑尚心相應。四住何疑。二隨義細分。有是相應。有非相應。現行之者與心相應。性成之者心不相應。故雜心中。一論師說使是相應。一論師說是不相應。有四住中別躰。起者是心相應。與无明地同躰義分。是不相應。无始蕳剎那心也。此无明地久來性成。不同起惑作念現生。故曰无始。无明住地列其名字。愚闇之心。躰无惠明。故曰无明。為彼恒沙起惑所依。名之為住。能生恒沙。目之為地。上來第二別彰无明。自下第三四住无(以下闕) [4]約之以弁真歸。若有眾生是其種(以下半行闕)蒙佛化益。得法津澤生信樂者。得法潤益。地前未證。故說信樂。歸依法僧是二歸者。約人弁歸。向前眾生。歸依地上[5]法之與僧。此法與僧。是真二歸。
下次明其一躰。三歸亦名同躰。三寶皆用實性為舶。故名同躰。故涅槃云。若能觀三寶。常住同真諦。是實性中。无三差別。故名一躰。於中初言非此二歸是歸如來。蕳別同異。歸第一下。彰同異別。於中初言歸第一義是歸如來。略以㯹舉。此言不足。若具應言歸依法僧第一義諦。是歸如來。第一義諦事別則非理同故。此[6]是二歸依第一義下。略以釋之。法僧實性與佛不殊。故歸法僧第一義諦。是其究竟歸依如來。歸佛實性名為究竟。何以故下。問答廣釋。故何問也。三歸各別。何故歸依法僧義者。得名究竟歸依如來。无異下。釋无異如來。法僧實性。不異佛性。无異二歸。如來實性。不異法僧。如來即三。結成无異。蕑去相似。是以言。即此言稍若。略具應言如來實性即三歸性。如來正可即餘二歸。何故即三。就佛躰實。義分以為三歸性故。從上羅漢有歸怖來。大段第二。會彼小果。以入一乘。自下第三。釋會所以。何故問也。三乘皆是如來所說。何故上來會二入一。下釋會意。明一乘道是佛實說。餘二方便。方便不實。故會入一。於中初明一乘是實。若如來下。明二是權。即是大下。會權入實。明一實中。說一乘道如來无畏師子說者。當實而說。內心不怯。故言无畏。言中決定。名師子吼。明二權中。若隨彼欲而方便者。佛隨小欲。方便為說二乘法也。下會入中。即大无二。攝權入實。二乘入一。釋无所以。以二入一。是故言无。一乘即是第一義乘。弁定所入。所入是其第一義乘。不同權大。乘依理成。是故名為第一義乘。
上來五章。明一乘行。自下八章。明一乘理。理者所謂如來藏性。於中前三。指示藏躰。後之五章。解釋藏義。就前三中。初明聖諦。諦是藏詮。故先明之。第二說[1]藏。藏是諦實。是以次弁。三明法身。顯前藏躰。云何顯藏。藏理在隱。法身出相。在隱難明。出相易顯。故舉出纏離相法身。顯示在隱難識之藏。故下文言。如是法身不離煩惚名如來藏。後五章中。空義隱覆。解釋能藏。以有空義隱覆真實故名為藏。一諦一依。解釋所藏。一諦藏躰。一依藏用。躰實平等名為一諦。用具染淨。染淨所依故云一依。顛倒真實。釋前空義有之所以。藏躰清淨。何緣得有空義隱覆。故下釋之。以其顛倒真實。故有自性清淨。轉釋向前一諦一依。前說一諦躰性清淨。上說一依從緣有染。躰若清淨。不應有染。若從緣染。躰應不淨。故下釋之。心與煩惚不相[2][舉-與+角]故。躰性常淨。而為客塵煩惚染故。所以成染。不染而染。義在難知。仰推如來。如來述讚。前三章中。兩憣弁釋。初先略弁。於說藏身不思佛境及方便下。拂權顯實。指彰法躰。就初憣中。先明聖諦。從聖諦者說深義下。明如來藏。若於无量煩惚藏下。弁明法身。就初章中。四句釋之。一解章名。此章名為无邊聖諦。苦集滅道。審實名諦。聖謂諸佛。就聖弁諦。故云聖諦。諦有有量无量差別。有量局限。名為有邊。无量寬廣。故曰无邊。二釋來意。何故須弁。釋言。一乘依於知苦斷集證滅脩道以成。故明四諦。又復一乘依藏以成。諦是藏詮。故須明諦。三解勝鬘不承不告自說所以。前攝受章。承力宣說。前一乘章。佛告令說。自下八章。何故不爾。釋言。向前一乘章初。佛告令說諸佛所說攝受正法。上來一乘。是佛攝受。下是正法。前巳通告。故下文中。望直自說。四釋其文。於中應先解四諦義然後釋文。義如別章。文中有二。一明聖智。二聖義下。約智以弁聖之與諦。問曰。何不直明聖諦先說智乎。要有智者。方名為聖智。所智者方是諦故。就明智中。據人以分。明如來智及二乘智。是中為欲約如來智明无邊諦。何須說彼二乘智乎。釋言。舉小為顯大故。又欲蕑小而取大故。文有八句。四對差別。初二一對。約諦分別。次二一對。約理分別。次二一[3]對。對鄣分別。後二一對。望果分別。就初對中。先明二乘觀諦之智初而非上。後明佛智上而非初。明二乘中聲聞緣覺。初觀聖諦。捴以㯹舉。對後如來无作諦觀。說彼為初。問曰。緣覺觀十二因緣。今此何故說之觀諦。釋言。緣覺所觀因緣。是苦集收。故名觀諦。又復緣覺就十二緣。作具四十四智之觀。彼亦是其四諦觀故。說為觀諦。四十四者。十二因緣次第相生。有十一對。[4]一一諦中。各觀四諦。名四十四。以一智下。顯其初相。句別有三。初言一智斷諸地者。明二乘人單用初一有作諦智斷四住地不用无作斷无明地。故名初觀。二一智四下。明二乘人單就初一有作智中開。分四智不就无作。故名初觀。一有作中。開分四智。名一智四。斷下列之。斷者斷集。知者知苦。功德脩道。作證證滅。餘經論中。先果後因。今依順觀。先因後果。三亦善下。明二乘人單用初一有作諦智別知四諦不用无作捴觀諦理。故名初觀。前以一智。自斷[A14]己集。乃至自證[A15]己家之滅。并以此智。知四真諦。是故言亦。別知非捴。故說善知四法義矣。明佛智中。初言无有出世上智四智漸至四緣漸至。明上无漸。此文是倒。若正應言出世上智无有四智漸至及四緣漸至。既知。如此置无在先。長[1]牽成句。言勢亦遠。所謂无有出世上智四智漸至及四緣漸耶。菩薩智惠是出世上。佛智過彼。名[2]上上智。如來頓觀四諦法如。以頓觀故。能觀无有四智漸至。所觀亦无四緣漸至。无漸至下。明无漸智方得是上。捴觀深故。第二對中。乘言便故。先明佛智是第一義。却明二乘非第一義。明佛智中。金剛喻者是第一義。舉用顯躰。如世金剛。能破諸物。佛智如是。能摧眾結。如世金剛。名金剛喻。如此喻者。能滅无明。見第一義。是故得名第一義智。明二乘中。非聲聞緣覺不斷无明初聖諦智是第一者。此文是倒。若正應言聲聞緣覺不斷无明初聖諦智非第一義智。既知。如此置非在前。長牽成句。言勢亦遠。二乘初觀。不滅无明。无明覆心。不能見理。是故非是第一義智。第三對中。乘言便故。先明二乘斷鄣不窮。後明佛盡。明二乘中。以无二智斷諸地者。二乘但以一有作智。斷四住地。不得第二无作智故。不滅无明。明佛盡中。如來等覺。舉能斷人。非聲聞下。明能斷智。就此智中。言非聲聞緣覺境界。對劣顯勝。不思空智。正弁智躰。斷一切下。明能盡鄣五住皆滅。名斷一切。第四對中。乘前便故。先明如來果德究竟。後明二乘果德不究。明佛智中。壞一切惚。牒[3]起前後。究竟智者。正弁其相。是名第一。約境以結。明二乘中。初聖諦智。牒二乘智。非究竟者。正弁其相。向菩提者。顯不究義。上明聖智。自下約智明聖明諦。於中有二。一明聖及諦不在二乘。二此諦下。明聖及諦唯在如來。前中先明聖非二乘。後明聖諦非二乘諦。復就前中。言聖義者。捴以㯹舉。此舉窮極大聖義也。言非一切聲聞緣覺。就實論非究竟。大聖不在二乘。是故言非。言聲聞緣覺成就有量少分功德[4]為名聖者。就權彰是。此言即是。釋防外難。若彼非聖。如來何故昔言是聖。故今釋之。以其成就有量少德。故名為聖。但言成就有量少德名之為聖。即知非是大聖義矣。有量淺也。少分狹也。諦非二中。言聖諦者。无作諦也。言非聲聞緣覺諦者。境非彼法。亦非聲聞緣覺德者。能觀之智。非彼德也。下就佛中。准前應先明聖是佛却明聖諦是如來諦。今此文中。略无初句。但明諦是如來諦矣。句別有三。初言此諦如來始覺。明无作諦。是佛所證。噵佛初覺。即顯二乘本未覺也。二為无明下。明无作諦是佛所說。此顯不同有作諦矣。云何不同。[A16]㲉藏有二。一是四住。二是无明。四住煩惚。覆鄣眾生。如鳥卵[A17]㲉。名四住[A18]㲉藏。无明覆鄣。如鳥卵[A19]㲉。名无明[A20]㲉藏。所覆眾生。名為世間。有作四諦如來為彼四住[A21]㲉藏世間演說。无作四諦如來為彼无明[A22]㲉藏世間演說。噵為无明[A23]㲉藏演說。即顯不同有作諦耳。三是故下結。良以此諦是佛大聖所覺所說。故名聖諦。
自下第二。明如來藏。三句釋之。一解章名。此章名為如來藏章。真識之中。備唅法界恒沙佛法。故名為藏。又為妄隱。亦名為藏。如來法身在此藏中名如來藏。又此藏中。出生如來。是故亦名如來藏矣。二釋來意。何故須弁。乘依藏成。是以論之。三分文釋。此章有二。一就諦明藏。二如來藏處說聖諦下。就藏明諦。問曰。是中為欲明藏直爾。就諦說藏便足。何須就藏以說諦乎。釋言。此諦不依藏說。今即不可就之說藏。依藏說故。得就說藏為成向前就諦說藏。故須論之。前中有四。初言聖諦說深義者。就諦明藏。藏出情分。是故言深。二微細下。顯其深相。於中初明難知故深。一切世下。難信故深。前難知中。言微細者。非聞惠境。言難知者。非思惠境。非思量者。非是世間脩惠境界。智者所知。明非報生識智境界。唯是真證智境界耳。准依地論釋之。應爾亦可。初言[1]細微難知。非聞惠境。非思量者。非思惠境。是智者知。是脩惠境。故地持言。用脩惠知。不以聞思識諸法義。如此說者。緣脩行中。思脩識智。通名思惠。真證行德。方名脩惠。難信可解。三何以故下。指示深躰。何故問也。四諦唯是染淨因果。此相麁淺。何故言深。下對弁之。以此諦處說如來藏。是故言深。四如來藏者如來境下。寄人顯深。是如來境。就勝顯妙。言非聲聞緣覺境者。對下顯深。何故唯說非二乘境。釋言。凡夫全不觀諦。非彼境界理在易知。為是不論。菩薩之人。能信能知。由是不說。地前能信。地上能知。自下就藏說諦之中。句別有三。初言藏處說聖諦者。就實弁相。如來之藏不染而染。為苦集諦。非淨為淨。為滅道諦。故就藏處說聖諦矣。二藏處深下。以藏甚深類顯諦深。將諦攝藏。藏即諦實。故諦深也。三微細下。顯諦深相。於中還明難知故深難信故深義同前解。
自下第三。明法身章。三句釋之。一解章名此章名為法身章也。恒沙佛法。顯成佛體。故名法身。二釋來意。何故須弁。向前明藏。藏義在隱。法身離相。在隱難明。出相易顯。欲以出纏易顯之身示彼藏。故須論之。三隨文釋。於所纏藏不疑惑者。於出法身。亦无疑惑。以前顯後。還欲將後以顯前矣。為顯藏身。躰无別故。於藏不疑。於身亦爾。
上來一憣。略弁三章。自下第二。拂權顯實。指彰法躰。何故須然。向前雖云佛所知者是聖諦。未出諦躰。又前直言諦處說藏。未出藏躰。又前雖言於藏不疑於身不疑。未出身躰。故下弁之。先明聖諦。過恒沙下。就諦明身。如是法身不離[A24]已下。依身弁藏。與前憣中。少不次第。藏身同[2]軆。互相顯故。諦中有三。一以藏身權實顯諦權實。二從如是難知下。廣弁四諦權實之相。三如是八下。拂權顯實。前中初言於說藏者。舉如來藏。於說身者。舉佛法身。不思佛境。藏身實也。實則非是餘人所測。名不思議。唯佛所知。名佛境界。及方便說。藏身權也。何者藏實。謂真如性。何者藏權。如說生死以為藏等。何者身實。所謂諸佛法身自躰。何者身權。隨化世間示有斷德。心決定者。於前藏身權之與實。信不疑也。此即信解脫二諦者。以前顯後。但能信彼藏身權實。當知亦信諦權實也。問曰。是中為弁四諦。何不直望就彼諦中以顯權實。乃舉藏身以顯諦乎。釋言。四諦依藏身說。依藏權實說苦集諦。依身權實說滅道諦。故舉藏身。第二廣弁諦權實中。文別有三。初言如是難知難解。說二聖諦。捴以㯹舉。權實難分。故難解知。二列兩名。權名有作。亦名有量。實名无作。亦名无量。噵作无作。從行彰名。據小觀諦望後。更有大乘諦觀。可以脩作。名為有作。據大觀諦望後。更无餘觀可作。名曰无作。言量无量。當法立𥘴。於中略以三義弁之。一寬狹分別。有作之中。苦集唯正分斷因果。滅道唯是分段對治。故名有量。无作之中。苦集該通分段變易兩種因果。滅道該攝分段變易二種對治。故名无量。二淺深分別。小乘所觀。唯知染淨因果法相。又設極深唯知四諦因緣假有无性之空。故名有量。大乘所觀。乃窮甚深如來藏性。故名无量。三麁細分別。小乘法中。雖觀四諦。捴相麁知。故名有量。大乘法中。隨別細知。名為无量。[1]如一苦中。具知法界微塵數苦。集等亦然。故涅槃云。所說苦等。中智所知。分別苦等。有无量種。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我於彼經。竟不說之。今且約行名作无作。三廣弁釋。作牒初門。是說有量。轉名顯示。有作有量。並如前解。下廣弁釋。先問次解。後捴結之。何故問也。何故有作名為有量下。對釋之。釋意如何。明二乘人因他知故不知一切。故名有量。文中初言非因他能知一切者。此文顛倒。若正應言因他非能知一切苦乃至非能知一切道。既知。如此置非在前。長牽成句。言勢亦遠。謂二乘人非因他能知一切苦乃至道耶。二乘因佛為說四諦。得知苦等。故曰因他。但知分段因之與果及彼對治。不知變易。故曰非能知一切耳。是故下結。是二乘人。因他不知一切苦故。所知有為生死之外。別更有其无為生死。因他不能知一切滅故。所知有餘涅槃之外。別更有其无餘涅槃。有為生死是分段也。蓋乃從人以判其名。凡夫學人。於三有中。造有漏業。起分段生。故曰有為。有為眾生所受生死。名有為生死。无學聖人。不造結業起分段生。名曰无為。无為聖人。所受生死。名无為生死。有餘涅槃。是小滅也。望後[2]有餘大涅槃在。將後別前。故曰有餘。无餘可知。且結苦滅。集道不論。无作諦者。牒前第二。說无量者轉名顯示。无作无量。偏同前解。下廣釋之。先問後釋。何故問也。何故无作名為无量。能自下[3]釋。釋意如何。正明如來自力知。故能知一切。故曰无量。一切苦報由因納得。名為受苦。受苦家集。名為受集。受苦家滅。名為受滅。受滅家道。名受滅道。
上來第二。弁諦權實。自下第三。拂權顯實。如是八諦。權實雙牒。權實各四。故有八諦。如來說四。拂權顯實。就前八中。无作四諦。是佛所知。故言如來說四諦矣。如是四下。廣弁此四。是如來諦。先開二門。後廣釋之。言二門者。如是四諦如來事究竟。是第一門。非羅漢等事究竟者。是第二門。何故如來名事究竟。諦有二種。一者諦法。所謂一切染淨法相。二者諦事。所謂自身染淨因果。究竟亦二。一解究竟。解知一切四諦法相。二行究竟。於己諦事。苦集斷盡。滅道脩滿。今據後門。故說如來事究竟耳。何故二乘名事不竟。義亦有二。一解不究竟。於四諦法。知之不窮。二行不究竟。於己苦集。斷之不盡。於己滅道。脩之不極。今據後門。是故說事不究竟。下廣釋之。先解二乘。何故問也。何故此諦聲聞辟支偏不究竟。非下中上得涅槃者。對問弁釋。此文是倒。若正應言下中上法非得涅槃。二乘隨別漸觀四諦。名下中上。以漸觀故。不能究竟除苦斷集證滅脩道。是故名為非得涅槃。所謂不得大般涅槃。以不得故名為四諦事不究竟。下釋如來。何故如來於无作諦事究竟者。徵問起後。以一切下。對問弁釋。以知一切未來苦者。知苦究竟。對今現在所斷之集。苦皆在當。故說未來。佛是知故。永更不受。斷一切煩[4]㤕所攝集者。斷集究竟。五住根本。是一切惚。五住所起。是上煩惚。此二煩惚。通攝分段變易因盡。故言所攝一切集。滅一切下。證滅究竟。初滅一切意生身陰。事滅究竟。初地[A25]已上變易之身。是意生陰。如來盡滅。名滅一切。當知如來分段變易因果皆滅。今對後說。是故偏言滅意生陰。苦滅作證。理滅究竟。苦滅作證。略以㯹舉。諸法躰家。名之為滅。此滅一切。今對初門且言。苦滅下重顯之。非壞法故名苦滅者。蕑前事滅。所言已下。正顯理滅。所言牒前。下正弁之。无始乃至離盡常住。對苦彰滅无始作起不同。苦生初生名始。緣集𥘴作。因生曰起。此等皆无。言无盡者。不同苦滅。言離盡者。顯前无盡。彰此理滅躰離終盡。言常住者。顯前无始无作无起自性已下。對集彰滅。性淨論躰。離惚出相。即惚无[1]㤕。名之為離。非對治離。此滅一切。今且約對苦集言耳。自下文中。就此理滅。明如來藏法身空義隱覆三章。初過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佛法成就說身。顯上第三法身章也。過恒沙等。舉法身因。恒沙是數。如來藏中。備具多法過恒河沙。名過恒沙。是義云何。真識躰中。具一切法。所謂法界三昧智惠神通解脫陀羅尼等一切佛法。如妄心中具過恒沙一切煩惚。彼妄想心。雖未對緣現起貪瞋。已是一切貪瞋之性。雖未對緣現起癡慢。已是一切癡慢之性。如是一切真心。如是雖未對緣現起諸德。躰是一切恒沙法性。息除妄想。真心即是一切德故。故馬鳴言。從本已來。具足一切性功德法。如來藏經言。眾生身中。具足一切種德。如模中像。華嚴經言。一切眾生心。微塵中具无師智无㝵智廣大智等。與此所說其義大同。下弁其相。是諸佛法。同躰義分。非全別躰。故曰不離。躰真常住。不可因緣易脫使失。故云不脫。始終不變。名為不異。妙出情分。名不思議。此法本來性常成就。為妄隱覆相似。滅壞後息妄染。本隱佛法顯成。今德名為成就。如是成時。說為法身。如是法身不離煩惚名如來藏。顯前第二如來藏章。上先說藏。後約弁真。今先明身。後約顯藏。文左右耳。
自下次明空義隱覆。三句釋之。一解章名。此名空義隱覆真實。妄法虛无。名為空義。空覆藏性。名隱真實。二釋來意。何故須弁。前說藏中。有其能藏所藏之別。能藏須弁。是以論之。三分文釋。此章有二。一明空義隱覆真實。二一切苦下。復宗明前滅道二諦。前中人二。文別有四。言人二者。一明佛有智不為空覆。二明餘人无智空覆。問曰。是中為明隱覆。直明餘人被覆便足。何須明佛。釋有兩義。一對智弁愚。[2]彰覆義顯。故須論智。二欲使人捨愚求智學為不覆。是以須弁。言文四者。一略明如來有智不覆。二從一切阿羅漢下。略明餘人无智被覆。三有二種下。廣前如來有智不覆。四從一切阿羅漢下。廣前餘人无智被覆。就初段中。如來藏智是空智者。如來知藏。名為藏智。如來知空。說為空智。藏智藏空。義有通別。後當具論。第二段中。羅漢辟支大力菩薩。舉被覆人。不見不得。彰被覆相。見者是解。得[3]是者證。此等昔來。於藏於空。未解未證。名不見得。小乘法中。凡夫學人。亦未見得。據勝偏舉羅漢辟支。大乘法中。外凡善趣。亦未見得。據勝偏舉大力菩薩。地上分見。故不論之。第三段中。有二舉數。藏智空智。列其二名。藏智空智。釋有通[4]別。別則知真名為藏智。知妄之解。名為空智。故下文中。空與不空。二皆名藏俱是空故。下文說為此二空智。若據斯義。藏智空智。齊有二種。問曰妄法云何名藏。以[5]藏能故。云何名空。以虛无故。真實之法。云何名藏。以所藏故。云何名空。以其无相及无性故。云何无相。如馬鳴說。是真如法。從本已來。離一切相。謂非有相。非无相。[6]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別。皆不相應。云何无性。如來藏中恒沙佛法。同一躰性。互相緣集。无有一法別守自性。故名為空。如就諸法。說以為常。離諸法外无別有一常住性可得。我樂淨等。類亦同爾。又就常等。說為解脫。離常等外无別有一解脫自性。法身波若。類亦同爾。如是一切。是故諸法皆无自性。无此性相故說為空。問曰。世法緣集无性。則是无常。真法緣集。以何義故。不是无常。釋言。世法別躰緣集。以別躰故可離可脫可異。故是无常。如來藏中。雖具諸法同躰緣集。以同躰故。不離不脫不斷不異。故非无常。如世虛空无為无㝵无有不動。同躰義分。不可易脫。故非无常。下釋其相。先解所知。此二空下。解釋能知。解所知中。先妄後真。妄是能隱。真是所隱。如來悉知。是故不為空義覆真。妄中世尊空如來藏。捴以㯹舉。此義云何。釋有三種。一妄法中。空无真實如來藏性。名空如來藏。二妄法虛无。故名為空。知此空義能成如來。故名空義為如來藏。三空法能藏如來真性。名空如來藏。若離脫異。弁釋其相。妄法別起。其躰不一。是故言離。可以對治。因緣易脫。故名為脫。始終變改。目之為異。一切惚藏指示其躰。煩惚業苦。皆是空藏。就本以說。偏言煩惚。下明真中。不空藏者。捴以㯹舉。恒沙佛法。躰有不无。故曰不空。過下釋之。過於恒沙。列其數也。不離脫等。弁其相也。言佛法者。示其躰也。此佛本法。非果法矣。下釋能知。此二空智。捴以㯹舉。如來知向空不空藏。名二空智。知不空藏。云何名空。義如上釋。真法離相及離性故。通名為空。諸大聲聞能信如來。寄人顯深。佛智深故。唯大聲聞[1]信能如來。有此二智。能知二藏。餘皆不信。地前菩薩。阿含行成。名大聲聞。依教信佛。能知二藏。名信如來。上來第三。廣明如來有智不覆。自下第四。廣明餘人无智被覆。羅漢辟支。舉能覆人。言空智者。是能覆心。所解不真。故名空智。於四不倒境界轉者。正明覆真。如來藏性常樂我淨。說為四種不倒境界。二乘妄謂无常與苦无我不淨。[2]目之為轉。是故下結。是二乘人於四轉故。於如來藏不見不得。本所不見。不能解也。本所不得。不能證也。凡夫二乘地前菩薩。皆不見得。今此何故偏說二乘。釋言。二乘尚不見得。何況凡夫。是以不論。又二乘人。於如來藏起四顛倒。過鄣深重。是以偏說。地前菩薩。信佛語故。起於常樂我淨等想。无四顛倒。是以不弁。
上來正明空義隱覆。自下復宗明滅道二諦。先明滅諦。一切苦滅唯佛得證。是理滅也。壞煩惚藏。是事滅也。悟實不起。故名為壞。前對一切意生身陰以論事滅。今對煩惚。左右言耳。脩滅苦道。復宗明道。此明如來道中究竟。此四諦下。明一諦章。三句釋之。一解章名。就四諦中。其唯蕑取一苦滅諦以為藏躰。故云一諦。問曰。藏躰是四諦實。今此何故偏言一諦。釋言。弁義凡有三種。一隨詮弁[3]實。實在四中。如涅槃說。[4]彼故經言。有苦有諦有實。乃至有道有諦有實。二蕑淨異染。四諦之中。所有理性。攝在滅道。苦集不論。何故如是。滅道是淨。相順於理。故攝在中。理法虛通。即名為道。理法家靜。說之為滅。故涅槃云。第一義諦。亦名為道。亦名涅槃。三蕑勝異劣。四諦實性。同攝在滅。餘三不論。以滅精極故攝在中。餘相麁鄙。故癈不論。今據後義偏云一諦。二釋來意。前弁空義。是其能藏。一諦一依。是其所藏。所藏之中。一諦藏躰。故須論之。三分文釋。此章有二。一蕑相取實。二不思議下。對情顯深。前中先略。後廣釋之。此四聖諦三是无常一是常者。是其略也。此四牒上无作四諦。三无常者。苦集及道。是无常也。問曰。苦集无常可爾。无作道諦。云何无常。釋言。无常有二種義。一者有始。二者有終。苦集二諦。有始有終。故是无常。道中緣觀對治之道。亦有始終。故是无常。真實之道。雖无終盡而是有始。故曰无常。一是常者。滅諦是常。彼滅諦中。事盡之滅。斷鄣始得。亦應无常。然今且據理滅為論。故說一常。下廣釋之。先問起發。何故三諦皆是无常一偏是常。下對釋之。先解三諦。句別有九。初有三句。當相弁釋。三諦牒前。入有為者。苦集及道。從緣集生。故曰有為。有為始起。故是无常。緣集无實。名虛妄法。次有三句。對真弁非。言非諦者。就前虛妄明非真諦。言非常者。就前无常明非真常。言非依者。就前有[1]為明非真依。有為虛敗。故不可依。後三結之。言是故者。是苦集道。有為无常虛妄法故。非第一義非常非依下釋一諦。句應有九。文中少二。但有七句。初有三句。對相弁異。離有為者。異上初句。不從緣集。故離有為。言是常者。此句正應名非无常。異前第二。非虛妄者。異上第三。次有三句。當相弁釋。言是諦者。就前非妄明是真諦。言是常者。就前第二明理是常。言是依者。就上初句非有為相明是可依。以非有為躰真常住。故可依正。是故下結。應有三句。文但有一。言是故者。是一苦滅。離有為相。非是无常。非虛妄故。是第一義乃至是依。然此文中但結。是諦是常是依。略而不結。上來第一。蕑相取實。自下第二。對情顯深。於中初言不思議者。捴嘆顯深。情緣不及名不思議。下別顯之。別中有二。一理出情外。二凡夫識者二見倒下。情不及實。前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是滅過一切生心識緣者。出過凡也。亦非二乘智惠境者。過二乘也。喻中如盲不見眾色。喻過眾生心所緣也。色喻滅諦。盲喻凡也。七日嬰兒不見日輪。喻過羅漢辟支境界。日喻滅諦。七日嬰兒。喻二乘也。七日嬰兒。但見日光。不見日輪。聲聞辟支。但見理相。不見理實。下次合之。滅諦如是。合前眾色及日輪也。非凡心緣。合盲不見。亦非二乘智惠境者。合前嬰兒不見日輪。上來第一。理出情外。自下第二。情不及實。先開二門。凡夫識者二見顛倒。是第一門。斷常兩心。名為二見。建立常樂我淨等想。說為顛倒。下文別解。宜須記知。羅漢辟支智者是淨。是第二門。下廣釋之。解初門中。先明二見。後弁顛倒。明二見中。初先正弁二見之相。此妄想見於彼義下。明不及實。前中邊者。捴以㯹舉。斷常二見。乖中曰邊。下釋有二。一依我起邊。二見諸行下。依法起邊。依我起中。凡於五陰我見計著。是邊見本。五陰之果。[2]由因納得。名五受陰。凡夫不識。妄取為我。名為計著。由我起邊。故說為本。生二見下。正明起邊。取我為常。即生常見。取我為斷。即生斷見。是名結之。所謂斷常。列邊見名。下依法中。初依生死涅槃二法以起邊見。二依色心而起邊見。就依生死涅槃法中。見行无常是斷見者。依生死法起斷見也。五陰集起。名為諸行。見此諸行无常滅壞。故起斷見。是斷非正。結以顯非。見涅槃常是常見者。依涅槃法起常見也。此何涅槃。別唯究竟大般涅槃。通則三乘所得。皆是涅槃。涅槃實常。還見為常。應是正見。何故言邊。釋言。涅槃雖復是常是因緣常。非定性常。取為性常。所以是邊。是常非正。結以顯非。理實生死。涅槃法中。皆起斷常。但諸眾生。現見生死无常滅壞。多起斷[3]見。見涅槃法无為永安。多起常見。故偏說之。妄想故者。捴明斷常起之所[4]由。由妄想見。故起斷常。下就色心起邊中。作[5]如是見於身諸根分別見壞於續不見起斷見者。依色起斷。眼耳鼻等。是身諸根。現根盡滅。名現法壞。於未來世。更有報起名有相續。愚闇不見。便謂之斷。妄想故者。明起所由。於心續下。依心計常。心法續起。名心相續。凡夫不知。謂是常然名闇不知剎那間意識境界。顯不解相。剎那是念。念念之中前為意根。後為意識。意根意識。分齊各異。名剎那間意識境界。凡夫迷此名闇不解。以不解故。便起常見。猶如小兒見旋火輪謂不斷絕。妄想故者。明起所由。上來第一。正明起邊。下對苦滅。彰情迷實。此妄見者。牒上所弁斷常二見。於彼若過若不及者。正明迷實。謂於向前一苦滅義。斷者太過。常者不及。問曰。向前計我人等。以為斷常。何關滅事。而於滅義過與不及。釋言。理不離事故爾。彼斷見者。謗无世事。以无事故。不得就之推求趣實。名為太過。彼常見者。執取事相。不得捨事以取實義。說為不及。其猶世人見繩為虵棄虵求繩。即是太過。留虵求繩。便為不及。此亦如是。作異分別若斷若常。顯過不及。背正取[1]耶名異分別。斷顯太過。常顯不及。上來第一。廣明二見。下顯[2]顛倒。顛倒眾生。舉倒見人。於五受陰。是倒見處。无[3]常常等。是倒見心。通而論之。於五陰中。同起四倒。別則迷色。起於淨倒。迷受起樂。迷識起常。迷想迷行。起於我倒。問曰。五陰實是无常苦无我等。凡夫何緣計為常等。如雜心釋。以其相似相續覆故。計之為常。威儀覆故。計以為樂。作業覆故。計之為我。薄皮覆故。計以為淨。問曰。經中說生死法具有五義。无常苦空无我不淨。今此何故偏說四種。[4]憣為四倒。釋言。此等離合故爾。若就生死无我法中。分空无我則有五義。如成實說。眾生空者。名之為空。法躰空者。說為無我。如維摩中。眾生空者。說為无我。法躰空者。名之為空。故彼經言。眾生是道場。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由分此二。故有五義。憣對此五。倒亦應然。今此合故。但云四耳。又問。无我理通染淨。今此何故偏說生死以為无我。憣之說倒。然我无我通局不定。凡有四種。一就解惑。二情相對。生死有我。涅槃无我。以著我故。世間受生。故說有我。離我不生。便證涅槃。故說无我。故地經言。世間受生。皆以著我。若離著我。則无有生。斯文顯矣。二就法相。虛實相對。生死无我。涅槃有我。生死之法。虛誑不實。又不自在。故名无我。涅槃真實。具八自在。故說有我。故經說言。生死无常。无我樂淨。涅槃之法。常樂我淨。三據如理。二俱无我。故經說言。凡夫我空。乃至諸佛生死法空。乃至涅槃。四就假用及實以論。生死涅槃。二俱有我。生死我者。有其二種。一者世諦假名之我。謂五陰法和合為人。故經說言。眾生佛性不離六法。六者所謂五陰及我。二實性之我。故經說言。廿五[5]有有我不耶。佛言。有[6]我。我者所謂如來藏性。生死之中。具斯二我。涅槃亦爾。[7]諸諸德和合。名之為佛。是其假我。窮其躰實。即是性我。我无我義。通局如是。今據第二。故說生死一向无我。憣之宣說。取我為倒。上來明凡二見顛倒。下次解釋二乘淨智。於中初明羅漢辟支不見真實。或有眾生信佛語下。舉勝況劣。前中羅漢辟支淨智。牒舉上門。於一切下。明不及實。一切智境。是一苦滅。如來法身。是佛果德。羅漢辟支。雖云淨智。於彼身境。本不見也。自下舉勝况劣之中。舉彼地前信行菩薩。況顯二乘。於中初至得[8]法餘財。是舉勝也。世尊淨下。是況劣也。前中有三。一明地前。以為正見。二何以故下。釋其正見。三是真子下。嘆其正見。就初句中。或有眾生。舉正見人。所謂種性解行眾生。信佛語故。正見所由。自未證法。依教生信。名信佛語。起常等想。是正見心。未有真智。故名為想。非顛倒見。弁正異[9]耶。異前凡夫所起四倒。是名結之。第二釋中。先問後解。何故問也。前於五陰。起常等想。名為顛倒。今此亦起常樂等想。何故名正。下對釋之。如來法身是常樂等想。舉境顯心。如來法身。常中徹倒。名常波羅蜜。樂等亦然。佛德无量。以何義故偏舉此四。佛德雖眾。蓋乃且據一門言耳。於中略以五義建立。一治患不同。生死法中。有四種患。謂无常苦无我[10]无淨。憣對彼故。宣說如來常樂我淨。二憣倒不同。聲[11]聞聞說生死之法无常苦等。謂佛亦然。起四顛倒。憣對彼故。說佛常等。三除鄣不同。故立四種。言四鄣者。如寶性論說。一者緣相。謂无明地。鄣佛真淨。對除彼故。說佛真淨。二者因相。謂无漏業。鄣佛真我。對除彼故。說佛真我。三者生相。謂意生身。以此意生苦陰身故。鄣佛真樂。對除彼故。說佛真樂。四者壞相。謂變易死。鄣佛真常。對除彼故。說佛真常。四離過不同。故立四種。言四過者。如寶性論說。一闡提謗法。鄣佛真淨。破除彼故。說佛真淨。二外道著我。鄣佛真我。破除彼故。[1]得佛真我。三聲聞畏苦。鄣佛真樂。對除彼故。說佛真樂。四辟支捨心。捨諸眾生。鄣佛真常。對除彼故。說佛真常。五酬因不同。故立四因。言四因者。如寶性論說。一者信心。除闡提謗法。得佛真淨。二者波若。除外道著我。得佛真我。三者三昧。以空三昧。除聲聞畏苦。得佛真樂。四者大悲。常隨眾生。除辟支捨心。得佛真常。以斯五義故立四種。上來一段。舉境顯心。於佛法下。明心𥘴境。以佛法身是常等故。於佛法身。起常等想。名為正見。問曰。前說羅漢辟支於[2]智境界及佛法身本所不見。今此何故偏於法身起常等想名正見乎。法身顯現。易生相故。第三嘆中。正見牒前。下嘆有五。前四行益。後一法資。行中真子一句。是捴成人益也。有此正見。定能紹繼。故曰真子。後三是別起益行也。從佛口生。是聞惠也。教出佛口。依口生解。名佛口生。從正法生。是思惠也。思從理起。名正法生。從法化生。是脩惠也。行德先无。今時忽起。故云化生。得法餘財。是法資也。地上得理。名為正財。今得教資。說為餘財。上來弁勝。下況劣中。句亦有三。一對劣顯勝。二此[3]淨下。將勝況劣。三何故下。問答弁釋。就初句中。言淨智者。牒向地前正見眾生。彼於佛身。離四顛倒。故曰淨智。羅漢辟支智波羅蜜。對劣顯勝地前淨智。望彼小乘羅漢辟支。得為究竟智波羅蜜。不名羅漢辟支佛智為波羅蜜。第二句中。此淨智者。牒向地前淨智之者。雖曰淨下。將勝況劣。地前菩薩。望彼二乘。雖名淨智。於一苦滅。尚非境界。況彼二乘四依之智。二乘之智。依四諦生。名四依智。問曰。緣覺不觀四諦。云何亦名四依智乎。此如上釋。第三句中。何故問也。問意如何。四依之智。既不智滅。如來昔曰。何故說之。下對弁釋。明四依智現。雖不能得一苦滅。當能證會。故佛為說三乘之中二乘所行。為大方便。故名初業。就初業中。不愚法者。觀察四諦。斷麁煩惚。漸向苦滅。終能證會。是故名為當覺當得。覺是解也。得是證也。為是義故。如來昔曰。為說四依。此四依下。是一依章。三句釋之。一解章名。一苦滅諦。能為染淨所依正處。故名一依。二釋來意。前明一諦是所藏躰。依躰有用。故須弁之。三分文釋。此章有二。一蕑相取實。明一依躰。二生死依下。依實起相。明一依用。前中此四是世間法。蕑相異實。謂彼二乘所依四諦。是世法也。苦集是其分段世間。滅道是其變易世間。一依已下。蕑實異相。言一依者一切依上。捴以蕑之。過彼小乘有作四依。亦過大乘无作三依。名一切上。下別蕑之。出世間者。過前世間有作四依。言上上者。過彼大乘无作三依。无作三依。望前四依。已名為上。一苦滅諦。上於彼上。故云上上。第一義下。示其躰相。明依用中。文別有三。一明藏性能為染依。二若无藏不得厭下。明如來藏能為淨依。三何以故下。雙釋前二。前染依中。文別有四。一明依義。二從生死生死已下。明其相依不一不異。三是故如來藏是依持下。結前第一。四不離下。釋前第二。初中有三。一明依義。二明持義。三明緣起建立之義。世尊生死依如來藏。是依義也。生死依真如。波依水。亦如夜闇見繩為[4]虵。虵必依繩。以藏說本不可知者。是持義也。由藏持故。久續不斷。故說本際不可知也。有藏說死名善說者。是其緣起建立義也。由藏起染。故得就之說為生死。此言當理。名為善說。一生死法。隨義別之攝之。從情悉是[5]情作。情作託真。故名為依。真能持彼。故說為持。攝彼生死。以從藏躰。皆真心作。彼名為緣起建立義矣。第二不一不異之中。先明不異。世間言下。明其不一。不一成前依持義也。不異成前緣起義也。明不異中。先解生死。後弁不異。解生死中。生死生死捴以㯹舉。生死非一。故重言之。又生死中。有其二種。一生死生死。凡夫所起。二涅槃生死。如涅槃說。大般涅槃能建立大義。[1]種種示現。今為蕑後涅槃生死。偏舉初門。是故說言生死生死。下釋其相。諸受根沒。解其死也。眼等是根。現在六根。現生覺心。名諸受根[2]沒。沒猶死也。不受根起。釋其生也。生隣前死。故云次第。未來六根。未生覺心。名不受[3]根。根生名起。是名下結。下顯不異。言生死者。牒舉前生死。此二法者。生死二法。言是藏者。就相弁實。故言是藏。如人夜暮見繩為虵。虵是繩也。亦如有人見南為北。北為南也。如是一[4]切明不一中。先解生死。後明不一。解生死中。世間言說有死有生。彰其分齊。噵其世間言說故有。即顯非藏。諸根壞者。解其死也。此猶是前諸受根沒。新諸根起。釋其生也。猶前次第不受根起。非如來下。明其不一。非如來藏有生有死。正明不一。真妄性別。是故言非藏。離有為釋顯非一。離有為故。非生非死。常住不變。釋離有為。
第三結中。言是故者。是彼生死。依藏等故。如來之藏。望彼生死。是依是持是建立也。是依結前生死依藏。是持結前以藏說本不可知也。是名結前有藏說死是名善說。第四重釋不一。不異中。但釋不一。不異一邊。略而不解。文中先弁如來藏相。斷脫異下。對妄以顯不一之義。弁藏相中。不離不脫不異不思[5]義。同上釋言。不斷者。藏性常住。故曰不斷。下顯異中。斷脫異外有為依持建立等者。生死是其斷脫異法。藏躰異彼。是故言外。能為妄本。名有為法依持建立。如此義者。是如來藏。上明染依。下明淨依。无如來藏不得厭苦求涅槃者。返明淨依。若不依真。妄不孤立。故无厭苦求涅槃義。如人睡時。若无報心。則无夢中背河求出。此亦如是。何以故下。雙釋前二。何故問也。妄心自能興染。造淨何須依藏。下對釋之。於中初先明妄不起。如來藏者无前際下。明真能起。妄謂七識。真謂藏識。此猶經中所說八識。八識之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前明妄中。於此六識及心法智。舉其妄心。六是事識。及心法智是第七識。迷時名心。解名法智。此七不住。明其離真妄躰不立。事六妄一。合為七法。无真此七。一念不立。名剎那不住。不種已下。明其離真妄則无用。後明真中。如來藏者。舉其真識。无前際等。彰其躰常。无前不起。明真不生。言不滅者。顯真不盡。種諸苦等。明真有用。種苦起染。厭樂興淨。如來藏者墮身見下。是其顛倒真實章也。於中亦以三句釋之。一解章名。妄情憣理。名倒真實。二釋來意。此章釋前空義隱覆有之所由。由其顛倒真實故有。三分文弁釋。此章有二。一明實異情。二彰情倒實。如來藏者非我非生非命非人。是初段也。上來說藏為染淨依。相同外道所見神我。故今說非我眾生等。有何差別。別對說非通釋是一。其猶眼目。別解各異。如經中說。觀內无我。外无眾生。內外和合。无其[6]壽命畢竟清淨。所以无人。陰非神主。名內无我。我離陰亦无。名外无生。陰與假生相續名命。无別命躰。故言內外和合无命。諸陰和合宰用名人。无別人躰。故言畢竟清淨无人。如來藏者墮身見下。彰情倒實。藏者是其所倒真實。墮身見等。是能倒[7]情。情墮[8]耶妄。目之為墮身見眾生。非境界者。凡夫倒也。顛倒眾生非境界者。二乘倒也。二乘於藏。妄計无常苦无我等。故云顛倒。空亂意生非境界者。菩薩倒也。大乘人中。多習空者。妨亂真解。名空亂意。藏非彼知。名非境界。如來藏者是法界下。自性清淨隱覆章也。於中亦以三句釋之。一解章名。藏躰无垢。名性清淨。隨緣相染。故云隱覆。二釋來意。何故須弁。前一諦章。明藏躰淨。一依章中。明藏用染。躰若清淨。用應不染。用若成染。躰應不淨。故今釋之。心不[舉-與+角][1]惚。惚不[舉-與+角]心。故性清淨。而為客塵煩惚所污。故用成染。三分文釋。此章有二。一勝鬘正說。二如來述成。勝鬘說中。有略有廣。初[2]至不思如來境界。是其略也。餘是廣也。略中有四。一明性淨。二客塵下。彰其用染。三不思下。明下不惻。四如來境下。彰唯佛知。就初句中。如來藏者。牒前藏躰。是法界藏。轉名顯示。於此藏中。曠備一切恒沙佛法。恒沙法異。名法界藏。法身藏下。約時分異。彼前藏躰。在佛果德。名法身藏。在初地上。名出世間上上藏。在凡位中。名性清淨。在染不同。故云性淨。第二句中。此性清淨。牒上後句。而客塵下。從緣說染。而是返前起後之辭。藏性雖淨而有染也。五住後起。依真名客。坌污𥘴塵。五住所起。麁強曰上。真不離此。故為之染。第三句中。不思議者。明下不惻。第四句中。如來境者。彰唯佛知。上來略竟。自下廣之。何故問也。何故是淨而復是染。復言不思如來境界。下對弁釋。依上四句。次第釋之。解初句中。剎那善心非煩惚染。剎那不善亦非染者。正解淨義。剎那是念。念善心躰。煩惚不染。念惡心躰。惚亦[3]不染。不染故淨。惚不[舉-與+角][4]心心不[舉-與+角]惚。釋前不染。惚出妄情。不及真識。故不[舉-與+角]心。據真无妄。故不[舉-與+角]惚。其猶世人見繩為虵。虵出妄情。故不[舉-與+角][5]繩。繩躰常淨。亦不[舉-與+角]虵。云何不[舉-與+角]而能染者。責遣染過。然有惚下。釋上第二而客塵染。然有煩惚。有能染也。有惚染心。有所染也。自性淨心而有染下。釋第三句不可思議。性淨有染。難可了知。故不思議。唯佛已下。解第四句如來境界。實眼智等。備如上釋。上來第一。勝鬘正說。自下第二。如來述可。於中初先內心。隨喜如是已下。發言述成。如是如是。捴述其言。如勝鬘語。是當道理。故曰如是。所說契當。故使如來重言述之。自性淨下。別述其言。於中初[6]至亦難了知。述前第一第二第三。如此二下。述上第一第二第四。前中性淨有染難知。捴述其言。有二下別先舉二數。謂下列之。後中初言如此二法。牒前性淨有染二法。汝及成下。舉彼餘人。下能窮證。顯成唯佛知見之義。汝者對面。汝於[7]勝鬘。勝鬘位分。在於地前。大法菩薩。在於地上。餘聲聞者。是小乘中大阿羅漢。如向二法。勝鬘及與大法菩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未能證染淨所以。故唯佛知。若我[A26]弟子隨信已下。是真子章。於中且以四句釋之。一解章名。於法信順。堪紹佛位。故名真子。二釋來意。前十三章。明一乘法。今明於法信順利益。故次論之。三定說人。此章佛說。餘皆勝鬘。何故偏爾。信益深淺。非佛不裁。故佛說之。又復勝鬘。親是信人。自彰信益。儀中不便。故佛說之。四分文弁釋。此章有三。一明信利益。二於我滅下。嘆信利益。三信如來者有如是下。結信利益。前中初先。正弁信益。位別有四。初隨信者。是種性前。善趣地中。隨教生信。故名隨信。又此信心。隨種性上增上之信。故曰隨信。增上者。是種性地所成信也。依明信隨順法智。是解行地所成益也。名前上信。以為明信。依彼信已。起解行中觀解方便。此觀順於初地已上。成就法智。名隨法智。而究竟者。是初地上。法智成也。望前三階。說為究竟。有難解者。下重辦之。隨法智者。牒前第三。以此解行。臨入初地。多脩觀解。方能趣入。是義難識。故重弁之。先別後結。別中有五。初二觀染。後三觀淨。染中初一。觀十二入。觀施設根。是六根也。根无定性。因緣集起。故曰施設。意解境界。是六塵也。境无定實。從妄想起。名意解境。根言施設。類餘皆然。境云意解。類餘齊爾。今就初門。彰此觀相。餘略不論。觀業報者。觀因果也。集因名業。苦果𥘴報。下觀淨中。觀羅漢眠。是淨果也。羅漢所入无餘涅槃。與眠相似。故說為眠。理實通觀三乘之滅。據小為言。偏云羅漢。後之兩句。觀淨法因。心樂禪樂。是其定也。心樂定果。神通𥘴意。名心自在。禪樂定躰。羅漢辟支聖自在通。是其惠也。聖智自在。通解諸法。名聖自在通。據後說觀。羅漢辟支大力菩薩。類前皆爾。何故不觀地上菩薩。偏觀大力。釋言。此觀破虛入實。羅漢辟支地前菩薩。緣觀不真。故偏觀之。此五巧成。釋已捴結。於前五法巧觀趣實。名巧便觀。自下第二。嘆信益中。先牒前四。後就嘆益。於我滅後未來隨信。牒上初門。當佛在時。多善眾集。非直能信。亦堪入證。未來惡時。信之者難。故偏舉之。信增上者。牒前第二。依明信已隨順法智。牒上第三。自性淨心彼為染污而得究竟。牒前第四。下就嘆益。是究竟者。據後重牒理通前三。入大乘因。正嘆信益。此名佛果。為大乘道。彼究竟者。能入彼乘。與佛作因。名大乘道因。信如來下。是其第三。結信利益。自處无知。仰推如來。名信如來。始成隨信乃至究竟入大乘因。名大利益不謗深義。
勝鬘自下。是其勝鬘師子吼章。三句釋之。一解章名。言勝鬘者。㯹人別德。何故此章偏云勝鬘。以此外[1]化化益在人。故偏舉之。師子吼者。借喻名德。如世師子嘋吼之時。有所摧伏。勝鬘如是。外化之德。能摧惡人。是故就喻。名師子吼。如經中說。世間師子。嘋吼之時。為十一事。一為破壞實非師子詐師子。二自試身力。三自淨住處。四令諸子知其處所。五令群輩無怖畏心。六眠者得悟。七為一切放逸諸獸使不放逸。八令諸獸咸來依附。九為調伏大香[2]鳥等。十為教諸子。十一莊嚴諸眷屬故。諸佛菩薩。為師子吼事亦同然。一為摧魔軍。二示眾十力。三開佛行處。四為[3]耶見作歸依處。五為安撫怖畏眾生。六覺悟无明睡眠眾生。七行惡法者。為作悔心。八開視[4]耶見。令諸眾生知六師等非正師子。九為破壞富蘭那等。亦令二乘生變悔心。十為令五住菩薩生大力心。習種性種合為一。住解行為二。淨心為三。二地已上行跡為四。八地已上決定為五。十一為令正見之眾於[5]耶見者不生怖心。勝鬘今日為師子吼。齊應具此。但今文中。說降惡人。為師子吼。即是向前十一事中。第一第四第七第八第九事也。二釋來意。何故次弁向前十四章。明其自行。自行既成。德堪化益。故次論之。三分文釋。此章有五。第一勝鬘承力求說。二如來聽許。三勝鬘正說。四說已頂禮。請佛述成。五如來述讚。勝鬘白佛。更有餘益。我承佛威復說斯義。是初段也。對前自利。名後化他。以為餘益。現承佛威。彰說契當。故承佛力。前彰自利。更論利他。故云復說。佛言便說。是第二段。化德須陳。故言便說。勝鬘白下。是第三段。於中有二。一蕳去善人。二諸餘下。偏就惡人。以明化益。前蕑善中。先舉善人。後捴蕑之。舉善人中。男子女人於義離毀生德入大。捴舉善人。前真子中有四。真子此合為三。初二為一。後二各一。故有三種。三中初一。於義不謗。名離毀傷。第二能生出世聖道。名生功德。第三能入諸佛果德。名入大乘。何等已下。別列善人。先徵後列。從上至下。次第列之。男子女人成深法智。是初地上。法智究竟成。隨法智是解行地隨順法智。於諸深法不自了下。是解行前。隨[6]信信增。此舉善人。除此已下。捴以蕑之。下對惡人。明化益中。除此餘生。捴舉惡人。於諸深下。別列惡人。於諸深法堅著妄說。是內學中執[7]耶過也。堅著心[8]耶。妄說口[9]耶。違背正法。是內學中乖正過也。習諸外道。是外學中執[10]耶過也。腐敗種子。是外學中乖正過也。壞正信心。名敗種子。當以王下。明其化益。惡人難調。強力方制。故以王力天龍鬼力而調伏之。
上來第三。勝鬘正說。爾時已下。是第四段。請佛述成。行違攝物。相似非善。故須請述。令他施習。善哉已下。是第五段。如來述讚。善哉捴嘆。於[1]染下別。於深守護降非得宜。嘆其所作。守謂守正。降謂降[2]耶。汝已親下。嘆其所說。以近多佛故能說。此外化行。義通則說此一部經義。
上來正說。下明流通。於中有四。一明如來為化既周還歸舍衛。二時勝鬘下。明勝鬘等覩別戀仰。三還入城下。勝鬘以法傳化流通。四入祇洹下。如來以法付屬流通。初中世尊放勝光明普照大眾。示將別相。化意已暢。故光轉勝。昇空去地七多羅樹。彰行分齊。前說經時。佛雖在空。去地不遠。今說既竟。將欲廻還故。昇虛空高七多羅樹。一多羅樹。去地七刃。一刃七尺。一樹合有卌九尺。七樹合有三百卌三尺。足步虛空還舍衛者。現勝神力。令物敬也。第二段中。時勝鬘等。㯹列敬人。合掌已下。三業[止/又]仰。合掌向佛觀无厭足目不暫捨。是身業也。過眼境已歡喜各嘆如來功德。是口業也。盡其肉眼所見分齊。名過眼境。慶蒙法利。所以歡[3]喜。喜故讚嘆。[4]人人別嘆。故云[5]各各。具足念佛。是意業也。於佛色身及諸功德。皆念在心。故云具足。第三段中。還入城者。傳化方便。勝鬘住宮。與王別城。今欲化王。須詣王所。故入城中。向友稱王稱嘆大乘。先化王也。王是國主。今欲與之共率國民。故先化之。城中女下。勝鬘與王隨類別化。第四段中。文別有四。一佛入祇洹。告念所付。二時天帝下。所付皆至。三向天帝下。佛為說經。以法付囑。四天帝阿難及大會下。明諸大眾聞法喜行。就初段中。如來初先。身入祇洹。次口言告命阿難。阿難同處。故直告之。後以心念。念於帝釋。帝釋在遠。故佛念之。帝釋胡語。是帝主也。釋是能也。能為天主。故名帝釋。第二段中。時天帝釋忽然至者。聖心相鑒。故佛念時。天帝即至。阿難先在。故不說之。第三段中。先為說經。說已告下。以法付囑。初先通付天帝阿難。復憍尸下。別付帝釋。通中有二。一嘆益勸持。二帝釋白當何名下。別名教持。嘆益勸中。先付帝釋。後付阿難。付帝釋中。汝當受持讀誦此經。直勸受持。男子女人於恒沙下。嘆益勸持。是故已下。結勸受持。嘆益勸中。憍尸迦者。告命所付。此憍尸迦。帝釋別𥘴。如龍樹說。過去世時。波羅捺國。有波羅門。姓憍尸迦。聰明多智。與其同類卅二人共脩福業。命終憍尸。得為天主。餘卅二皆為輔臣。佛知此事。從本以呼。名憍尸迦。於恒沙劫脩菩提行行六波羅蜜。舉劣顯勝。[6]若復聽受乃至執經福多彼者。弁勝過劣。謂於權化大乘法中。取相脩行六波羅蜜。不知於此顯實教中。聽受讀誦乃至執經。以此經中顯彰一乘開示藏性故少。聴受讀誦執持。福多於彼。此執持者。於經樂愛。欲披非是。汎爾求理。如此執持。福多於彼。何況為人。以劣況勝。自持尚多。況為他說。是故已下。結勸受持。言為卅三天說者。刀利天中。具有卅三種住處。帝釋住處。即以為一面。各八臣住處各異故。有卅三天之別。此皆帝釋所王領處。故勸為說。下付阿難。相顯可知。第二列名教持之中。初帝釋請。當何名經。問經名字。云何奉持問持之儀。下佛答之。文別有三。初言此經成无量德聲聞緣覺不能究竟觀察知者。彰此法廣。名不能窮。二憍尸迦下。顯此法深。名不能盡。三今當下。據其捴要列名教持。於中初先[7][(立/大)*力]聽許說。時天帝下。奉教領受。佛言已下。列名教持。[8]一一章中。皆初列名。對上初問。後教受持。對上後問。此嘆如來真實德者。是前如來妙色身等。如是持者。依此名字。慍守不失。即名受持。後餘類爾。不思大受。是前恭敬。受十受等。一切願攝。是前勝鬘復於佛前。發三願等。不思攝受。是前承佛說調伏等。說入一乘。是上佛告汝今更說諸佛所說攝受法等。無邊聖諦。是前文中。初觀諦等。說如來藏。是前文中。於聖[1]帝處說深義等。說法身者。是前若於无量煩惚所纏不疑。於出煩惚法身不疑。空義隱覆。是前文中。如來藏智是空智等。說一諦者。是上此四。三是无常。一是常等。說一依者。是前此四是世間法。一依出世如是等也。顛倒真實。是前文中。如來藏者。非我非生非命人等。性淨隱覆。是前文中。如來藏者。是法界藏等。說真子者。是前隨信信增上等。勝鬘夫人師子吼者。是前文中。更有餘益。復說斯等。自下第二。別付帝釋。良以帝釋在家俗人。慮不在心。故別付之。又以帝釋住壽多時傳至末法。故佛別付。先嘆經勝。次以付囑。至法住者。出其時分。釋迦正法。有五百歲。像法千載。末法萬年。於此時中。汝當讀誦為人廣說。帝釋白下。奉教傳持。第四大眾聞法善行。相顯可知。
勝鬘義記卷下 釋慧遠撰之也
大隋大業九年八月五日沙門曇皎寫之。流通後世。校竟也。
經疏卷之下
校注
[0881001] 原本ハPelliot Chinois No. 3308。校訂.加点.註ハ日本滕井教公氏ニヨル [0881002] 、印ヲ附シタ箇所ハ,所釋ノ經文ヲ示ス。以下同ジ。 [0881003] □ハ問カ。 [0881004] 鄣ハ彰カ。 [0881005] 原本ニハ[烈-列+(甬-用)]ト作ル,以下同ジ。 [0881006] □ハ望カ。 [0881007] 蘓ハ蘇ニ同ジ。 [0881008] 蘓ハ蘇ニ同ジ。 [0881009] □ハ『勝鬘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大]37、48頁上)ニハ稱トアリ。 [0881010] 二種死義。 [0881011] 變易變易ハ原本ニ變々易々ニツクル。 [0882001] 『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大]37、50頁上)ニハ別分ハ分別ニ作ル。 [0882002] 鄣ハ彰カ。 [0882003] 盡非ハ『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大]37、50頁上)ニハ非盡ナリ。 [0882004] 受ハ『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大]37、51頁上)ニハ愛ナリ。 [0882005] 未ハ『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大]37、50頁上)ニハ末ナリ。 [0883001] 『大乘起信論』([○@大]33、577頁下)及ビ『寶窟』ハ援用部分([○@大]37、52頁上)ニヨリ无ハ不トス。 [0883002] 竟ハ意カ。 [0883003] 染應ハ應染カ。 [0883004] 原本ハPelliot Chinois No. 2091。 [0883005] 法之ハ之法カ。 [0883006] 經([○@大]12、221頁上)ニハ是ノ一字ナシ。 [0884001] 藏藏ハ原本ニ藏々ニツクル,以下同ジ。 [0884002] 𧢻ハ触ナリ。 [0884003] 對對ハ原本ニ對々ニツクル。 [0884004] 一一ハ原本ニ一々ニツクル。 [0885001] 牽ハ牽ナリ,以下同ジ。 [0885002] 上上ハ原本ニ上々ニツクル。 [0885003] 起ノ字ノ右下ニ原本ハ「」印ノ加筆アリ。『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同卷66上)ニハ牒レ前起レ後トアリ。 [0885004] 為ノ字ノ右下ニ原本ハ「」印ノ加筆アリ。經文([○@大]12、221中)ハ名レ之為レ聖トアリ。為名ハ名為カ。 [0886001] 細微ハ微細カ。 [0886002] 軆ハ躰マタハ體。 [0887001] 如ハ『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大]37、69頁中)ニ知トアリ。今コレヲトル。 [0887002] 有餘ハ無餘ナラン。 [0887003] 釋釋ハ原本ニ釋々ニツクル。 [0887004] 㤕ハ惚カ。 [0888001] 㤕ハ惚カ。 [0888002] 彰ハ鄣カ。 [0888003] 是者ハ『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大]37、73頁中)ニ者是トアリ。 [0888004] 別別ハ原本ニ別々ニツクル。 [0888005] 藏能ハ『寶窟』ノ援用部分([○@大]37、73頁下)ニ能藏トアリ。 [0888006] 非非ハ原本ニ非々ニツクル。 [0889001] 信ノ右下ニ原本ハ「」ノ印アリ。又『寶窟』ノ援用部分([○@大]37、74頁中)ニハ信能ハ能信トアリ。 [0889002] 目之ハ原本ニ之目トツクルモ今ハ『寶窟』ノ援用ニヨル。 [0889003] 實實ハ原本ニ實々ニツクル。 [0889004] 彼ノ字ノ右下ニ原本ニ「」ノ印アリ。彼故ハ故彼ノ倒置カ。 [0890001] 為明ハ原本ニ明為ニツクル。明ノ字ノ右下ニ「」ノ印アリ。 [0890002] 由因ハ原本ニ因由ニツクル。因ノ字ノ右下ニ「」ノ印アリ。 [0890003] 見見ハ原本ニ見々ニツクル。 [0890004] 由由ハ原本ニ由々ニツクル。 [0890005] 如是ハ原本ニ是如ニツクル。是ノ右下ニ「」ノ印アリ。又經文([○@大]12、222頁上)モ如是トス。 [0891001] 耶ハ邪ニ同ジカ。 [0891002] 顛倒顛倒ハ原文ニ顛々倒々ニツクル。 [0891003] 常常ハ原本ニ常々ニツクル。 [0891004] 憣ハ翻ナリ。以下同ジ。 [0891005] 有有ハ原本ニ有々ニツクル。 [0891006] 我我ハ原本ニ我々ニツクル。以下同ジ。 [0891007] 『寶窟』ノ援用部分([○@大]37、77頁下)ニヨリ諸ノ一字ハ衍字トナス。 [0891008] 法餘ハ原本ニ餘法ニツクル。餘ノ字ノ右下ニ「」ノ印アリ。又經文モ法餘トス([○@大]12、222頁上)。 [0891009] 耶ハ『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大]37、78頁上)ニハ邪トツクル。 [0891010] 『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大]37、78頁上)ニハ无ハ不トアリ。 [0891011] 聞聞ハ原本ニ聞々ニツクル。 [0892001] 得ハ『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大]37、78頁中)ニハ說トアリ。 [0892002] 智境ハ原本ニ智境ニツクル。境ノ字ノ右下ニ「」ノ印アリ。 [0892003] 此淨ハ原本ニ淨此ニツクル。淨ノ字ノ右下ニ「」ノ印アリ。又經モ此淨トス([○@大]12、222頁上) [0892004] 虵虵ハ原本ニ虵々ニツクル。以下同ジ。 [0892005] 情作情作ハ原本ニ情々作々ニツクル。 [0893001] 種種ハ原本ニ種々ニツクル。 [0893002] 沒沒ハ原本ニ沒々ニツクル。 [0893003] 根根ハ原本ニ根々ニツクル。 [0893004] 切明ハ原本ニ明切ニツクル。明ノ字ノ右下ニ「」ノ印アリ。 [0893005] 義ハ議カ。 [0893006] 壽命ハ原本ニ命壽ニツクル。命ノ字ノ右下ニ「」ノ印アリ。 [0893007] 情情ハ原本ニ情々ニツクル。 [0893008] 耶ハ邪カ。 [0894001] 惚惚ハ原本ニ惚々ニツクル。 [0894002] 至ハ云カ。 [0894003] 不染不染ハ原本ニ不々染々ニツクル。 [0894004] 心心ハ原本ニ心々ニツクル。 [0894005] 繩繩ハ原本ニ繩々ニツクル。 [0894006] 至ハ云カ。 [0894007] 勝鬘勝鬘ハ原本ニ勝々鬘々ニツクル。 [0895001] 化化ハ原本ニ化々ニツクル。 [0895002] 鳥ハ『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大]37、88頁下)ニハ象トツクル。 [0895003] 耶ハ『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大]37、88頁下)ニハ邪トツクル。 [0895004] 耶ハ『寶窟』中ノ援用部分([○@大]37、88頁下)ニハ邪トツクル。 [0895005] 耶ハ邪ニ同ジカ。 [0895006] 信信ハ原本ニ信々ニツクル。 [0895007] 耶ハ邪ニ同ジカ。 [0895008] 耶ハ『寶窟』ノ援用部分([○@大]37、89頁上)ニ邪トツクル。 [0895009] 耶ハ『寶窟』ノ援用部分([○@大]37、89頁上)ニ邪トツクル。 [0895010] 耶ハ邪ニ同ジカ。 [0896001] 染ハ深カ。經文モ深トアリ([○@大]12、223頁上)。 [0896002] 耶ハ邪ニ同ジカ。 [0896003] 喜喜ハ原本ニ喜々ニツクル。 [0896004] 人人ハ原本ニ人々ニツクル。 [0896005] 各各ハ原本ニ各々ニツクル。 [0896006] 若復ハ原本ニ復若ニツクル。復ノ右下ニ「」ノ印アリ。 [0896007] [(立/大)*力]ハ勸ナリ。 [0896008] 一一ハ原本ニ一々ニツクル。 [0897001] 帝ハ諦カ。【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9 冊 No. 351 勝鬘經義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