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卷第二義疏上
一切佛語心品之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轉。二皆作具。入。二皆作在)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貪慾恚痴不實妄想塵勞所汙。一切諸佛之所演說。
疏曰。前明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普入諸佛修多羅中。何故復有修多羅說。如來藏常住不變。亦是一切諸佛所演說耶。故問之也。轉入眾生身者。不變舉體隨緣。如水成冰也。常住不變者。隨緣舉體不變。如冰之溼性如故也。陰界入所纏。貪恚痴所汙。此有二意。若即所纏所汙而性本清淨。纏汙無性者。圓教意也。若離所纏所汙而清淨始露。纏汙須斷者。別教意也。圓教如湯消冰。別教如鏡去垢。大方廣如來藏經。具此二意。
△二疑同外。
云何世尊。同外道說我。言有如來藏耶。世尊。外道亦說有常作者。離於求那。周徧不滅。(魏云。不依諸緣。自然而有。周徧不滅。○唐云。自在無滅)世尊。彼說有我(魏云。若如是者。如來外道說無差別)。
疏曰。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則與外道不同。說如來藏。恐同外道人我法我。故難之也。求那。此翻為依。即所謂不依諸緣也。夫如來藏性舉體隨緣。今云離於求那。則是別有一物矣。或執我人。或執相續壽命。或執眾緣。或執微塵。或執勝性。或執大自在天。而皆計常。是能作者。具如唯識廣破。初疑問竟。
○二答釋二。初直明不同。二釋其說意。
△今初。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
○二釋其說意三。初正明說意。二引譬釋成。三結成利益。
△今初。
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A1]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大慧。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不應作我見計著。
疏曰。如來藏第一義心。蕩無一物。故說為空。非生死涅槃等相。故說無相。無可攀求。故說無願。非諸變動虗幻境界。故說為如實際。諸法之本。故名法性。諸法之體。諸法所依。故名法身。無生住滅。故說涅槃。諸法體空。故說為離自性。非自非他非共非離。前際無始。故說不生。後際無終。故說不滅。無可喧雜。故說本來寂靜。非由擇滅之所尅證。故說自性涅槃。凡此皆為對治我法二執而言之也。非斷無也。而愚夫聞[A2]已。妄生恐怖。畏此無我句故。作斷滅見。故又為說如來藏門。而此如來藏門。乃是離妄想無所有境界。不同外道所計之我。是故未來現在菩薩。不應於此如來藏而作我見計著也。
△二引譬釋成。
譬如陶家。於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復如是。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相。以種種智慧善巧方便。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以是因緣故。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
疏曰。泥聚無性。隨諸方便作種種器。而種種器。無非泥聚。法無我如來藏。離一切妄想相故。亦復無性。隨諸方便。說種種名。而種種名。皆法無我如來之藏。豈同外道所說之我。或人。或相續。乃至或自在等耶。
○三結成利益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是名說如來藏。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作如是說如來之藏。若不如是。則同外道。是故大慧。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
疏曰。正為外道妄計人我法我。故說如來藏以開悟而引導之。令離不實二種我見妄想。令入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令其即得無上菩提。若不如是方便善說。則一向說有。一向說空。反同於外道矣。是故應知佛所說如來藏。正是二無我之所顯。而佛所說二無我離妄想境界。乃名為如來藏耳。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人相續陰。緣與微塵。勝自在作。心量妄想(唐云。士夫相續蘊。眾緣及微塵。勝自在作者。此但心分別)。
疏曰。此重破外道所計二我。皆惟妄想分別。不同佛說如來藏也。人。即士夫。相續。即壽命。陰。即眾生。皆是人我執也。緣。謂四大虗空及時方等。微塵可知。勝即冥初自性。自在。即大自在天。謂彼等為能作者。體實徧常。皆是法我執也。此人我法我二執。皆是妄想分別。不達自心現量如來藏也。第五如來藏自性清淨門竟。
○第六修行大方便門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勸未來眾生。復請世尊。惟願為說修行無間。(魏云。如實修行法。○唐云。具修行法)如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者大方便。
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云何為四。謂善分別自心現。(唐云。觀察自心所現故)觀外性非性。(唐云。善知外法無性故)離生住滅見。得自覺聖智善樂。(魏云。樂修內身證智故。○唐云。專求自證聖智故)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
○二釋四。初釋善分別自心現。(至)四釋得自覺聖智善樂。
△今初。
云何菩薩摩訶薩善分別自心現。謂如是觀三界唯心分齊。(唐云。謂觀三界唯是自心)離我我所。無動搖。離去來。無始虗偽習氣所熏。三界種種色行繫縛。(唐云。名言繫縛)身財建立。妄想隨入現。(唐云。身資所住。分別隨入之所顯現)是名菩薩摩訶薩善分別自心現。
疏曰。此即唯心識觀也。三界諸法。皆由自心分別而有。非我亦非我所。法無自體。故無動搖。心滅法滅。故無所從去。心生法生。故無所從來。但是無始虗偽習氣所熏。妄被三界色行名言之所繫縛。而若根身。若資財。若所住器界。不過皆妄想隨入之所顯現。設非能緣之心。何有所緣之境哉。此且觀於三界由分別現。指第六識以為唯心。尚未明言藏識所變。正屬通教體空觀門。
△二釋善觀外性非性。
云何菩薩摩訶薩善觀外性非性。謂𦦨夢等一切性。(唐云。謂觀察一切法。如陽燄。如夢境。如毛輪)無始虗偽妄想習因。(唐云。無始戲論。種種執著虗妄習為其因故)觀一切性自性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善觀外性非性。是名菩薩摩訶薩善觀外性非性。
疏曰。三界諸法。既唯心現。則如陽𦦨夢境等。實非外境明矣。豈有性哉。此亦體空觀門也。
△三釋善離生住滅見。
云何菩薩摩訶薩善離生住滅見。謂如幻夢一切性。自他俱性不生。(唐云。觀一切法。如幻夢生。自他及俱皆不生故)隨入自心分齊故。(唐云。隨自心量之所現故)見外性非性。(唐云。見外物無有故)見識不生。及緣不積聚。(唐云。見諸識不起故。及眾緣無積故)見妄想緣生於三界。(唐云。分別因緣起三界故)內外一切法不可得。見離自性。(唐云。如是觀時。若內若外一切諸法。悉不可得。知無實體)生見悉滅。知如幻等諸法自性。(唐云。遠離生見。證如幻性)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A3]已。離生住滅見。是名菩薩摩訶薩善分別離生住滅見。
疏曰。既觀三界皆唯心現。心外無性。則一切法生。同於夢幻。實本不生。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也。又雖云心生法生。而心識亦本不生。以所藉眾緣亦無性故。無積聚故。是則三界唯是妄想緣起。而內外法。何有自性之可得哉。所以生見悉滅。證得無生法忍也。
○四釋得自覺聖智善樂。又二。初正釋。二轉釋。
△今初。
云何菩薩摩訶薩得自覺聖智善樂。謂得無生法忍。住第八菩薩地。得離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得意生身。
疏曰。第八菩薩地者。指三乘共十地中。菩薩所證第八支佛地也。正使斷盡。兼侵習氣。故名無生法忍。不墮心意意識虗妄分別。故名為離。既離虗妄分別。則於五法三自性二無我相。亦無取著。便能從空入假。得意生身也。
△二轉釋。
世尊。意生身者。何因緣。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無礙。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無礙。於彼異方無量由延。因先所見。憶念不忘。自心流注不絕。於身無障礙生。(唐云。譬如心意。於無量百千由旬之外。憶先所見種種諸物。念念相續。疾詣於彼。非是其身及山河石壁所能為礙)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時俱。菩薩摩訶薩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莊嚴。聖種類身。一時俱生。猶如意生。無有障礙。隨所憶念本願境界。為成就眾生。得自覺聖智善樂。如是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住第八菩薩地。轉捨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身。及得意生身。得自覺聖智善樂。
疏曰。意生身者。據後分別。共有三種。今指第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也。葢通教菩薩。觀空而不住空。從空入假。得見相似中道不空之體。故能受別圓接。或入別向。或入圓信。捨分段身。得意生身。堪證中道聖智善樂也。二釋竟。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當如是學。
疏曰。體空巧觀。大乘初門。能到圓住自覺聖智境界。故名修行大方便也。第六門竟。
○第七諸法緣因門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世尊。唯願為說一切諸法緣因之相。(二皆云因緣相)以覺緣因相故。我及諸菩薩。離一切性有無妄見。無妄想見漸次俱生(唐云。不妄執諸法漸生頓生)。
疏曰。前[A4]已具明心外無法。今但請問唯心之緣因相也。達此唯心正因緣相。則知一切諸法。非有非無。既非有無。則不墮漸生頓生之妄執矣。
○二答二。初長文。二偈頌。初中二。初答緣因相。二破漸頓生。初又二。初總明二緣。二別明六因。此中但以展轉由藉。名之為緣。力能辦果。名之為因。不同唯識因親緣疎之義也。初又二。初總標二名。二別釋二義。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法二種緣相。謂外。及內。
外緣者。謂泥團柱輪繩水木人工諸方便緣。有瓶生。如泥缾。縷疊。草席。種芽。酪酥等。方便緣生。亦復如是。是名外緣前後轉生。
疏曰。泥團非瓶。而以柱輪繩水等緣。則有瓶生。若約喻說。則泥團非瓶。而可作瓶。可譬如來藏心本非十界。而能隨染淨緣。具造十界。是名為因。柱輪繩水等緣。可譬煩惱智慧漏無漏業。是名為緣。雖有瓶生。而瓶之四微。仍是泥之四微。可譬十界隨緣不變。當體唯是如來藏心。心外無法。不生不滅也。若就法說。則心中無始本具瓶之名言習氣種子為因。心中所現泥團輪柱等相分現行。及作意心所等見分現行為緣。故於現前一念心中。見有瓶生。而此瓶者。不異夢中所見諸物。不異瞖目所見空華。還是自識所變色香味觸。心外無法。不生不滅也。如自心所現之泥。由自心所現方便。似有自心所現瓶生。而實無生。則自心所現之縷。以自心方便而成疊。自心所現之草。以自心方便而成席。自心所現之種。以自心方便而生芽。自心所現之酪。以自心方便而成酥。諸如此類。一一不離現前心識。但以凡情所共見聞。名外緣也。
△二釋內緣。
云何內緣。謂無明愛業等法。得緣名。從彼生陰界入法。得緣所起名。彼無差別。而愚夫妄想。是名內緣法。
疏曰。十二緣生。其相微細。[A6]已非凡外之所能知。緣生無性。全妄即真。尤非二乘之所能悟。故名內緣。依此內緣。方有外緣。外緣秪就相分之中一分不執受者言耳。無明愛業等法得緣名者。所謂無明與行。為能引二支。愛取及有。為能生三支也。從彼生陰界入法得緣所起名者。所謂識名色六入觸受。為所引五支。生及老死。為所生二支也。彼無差別者。如來藏第一義心。舉體而為惑業苦三。三皆無性。當體即是如來藏心。心外無法也。而愚夫妄想者。凡外則妄計從有種無種生。聲聞則妄計因果實法。唯求捨離也。初總明二緣竟。
○二別明六因二。初標。二釋。
△今初。
大慧。彼因者有六種。謂當有因。相續因。相因。作因。顯示因。待因。
疏曰。彼因有六種者。即指內外二緣之中。分別能招果之因相。有此六種差別。皆非心外法也。
△二釋。
疏曰。作無明業因。能生未來識等生老死果。譬如植種於地。能生芽莖及穀麥也。此是現行熏種子義。
相續因者。作攀緣[A9]已。內外法生陰種子等。
疏曰。由第八識受熏持種。令法種子相續不滅。譬如地為穀種所依。漸次生長也。此是種引種。及種生現義。
相因者。作無間相相續生(魏云。能生相續次第作事。而不斷絕。○唐云。作無間相。生相續果)。
疏曰。由諸境相。令能緣識相續生起。即所緣緣及等無間緣也。
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轉輪王(魏云。能作增上因。如轉輪王。○唐云。能作因者。謂作增上而生於果。如轉輪王)。
疏曰。由增上緣。能作生住成得等事。譬如轉輪王力。能令世間成辦諸事也。
顯示因者。妄想事生[A10]已。相現作所作。如燈照色等(唐云。顯了因者。謂分別生。能顯境相。如燈照物)。
疏曰。此即心王心所之見分。各為自相分境之增上緣也。
待因者。滅時作相續斷。不妄想性生(魏云。相待因者。於滅時不見虗妄生法。相續事斷絕故。○唐云。觀待因者。謂滅時相續斷無妄想生)。
疏曰。由前五因。能令自心虗妄法生。生則有滅。能令自心妄想斷絕。對生說滅。故名為待因也。初答緣因相竟。
○二破漸俱生三。初總破。二別破。三結破。
△今初。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漸次生。不俱生(魏云。如是諸法。凡夫自心虗妄分別。大慧。是諸法非次第生。非一時生。○唐云。此是愚夫自所分別。非漸次生。亦非頓生)。
疏曰。此明上文所言二緣六因。皆是妄心分別。其實心外無法。法本無生。不可妄計或漸或俱也。
○二別破二。初破俱生。二破漸次生。
△今初。
所以者何。若復俱生者。作所作無分別。不得因相故(魏云。若一切法一時生者。因果不可差別。以不見因果身相故。○唐云。若頓生者。則作與所作無有差別。求其因相不可得故)。
疏曰。設使諸法非唯心現。而是心外因緣生者。若因與果。一時俱生。則果與因。相難分別。以二相同時頓現。不可表示誰因誰果故也。
△二破漸次生。
若漸次生者。不得相我故。(唐云。求其體相。亦不可得)漸次生不生。如不生子。無父名(唐云。如未生子。云何名父)。
疏曰。若心外因緣。漸次生心外果。因果不同時者。譬如未生子時。不得名父。未生果時。云何名因。
大慧。漸次生相續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緣次第增上緣等生所生故。大慧。漸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計著相故(魏云。愚痴凡夫。自心觀察次第相續不相應故。作如是言。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等。能生諸法。大慧。如是次第諸法不生。○唐云。諸計度人言。以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等。所生能生互相繫屬。次第生者。理不得成。皆是妄情執著相故)。
疏曰。此明四緣漸生諸法。但是妄想計著之相。而生本不生也。因者。親因緣也。攀緣者。所緣緣也。次第者。等無間緣也。增上緣。如常可知。問曰。瑜伽唯識。盛明四緣生一切法。今云皆是妄想計著。何耶。答曰。迷一真心。舉體而為五位百法。於百法中。假說色心種子。名為因緣。假說相分。為所緣緣。假說見分前念現行。為等無間緣。假說色心諸法。互相為增上緣。其實五位百法。並皆無性。故唯識論云。為遣妄執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若執唯識真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是法執。又云。如前所說識差別相。依理世俗。非真勝義。真勝義中。心言絕故。如伽陀說。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夫心意識。尚無別相。況四緣而有實體相耶。故知瑜伽唯識。與此經同是一切佛語心也。二別破竟。
△三結破。
漸次俱不生。自心現受用故。(魏云。自心中現身及資生故。○唐云。但有心現身資等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唐云。外自共相皆無性故)大慧。漸次俱不生。除自心現不覺妄想故相生。(魏云。但虗妄識生。自心見故。○唐云。唯除識起自分別見)是故因緣作事方便相。當離漸次俱見(魏云。汝當應離不正見因緣生事次第一時生法。○唐云。是故應離因緣所作和合相中漸頓生見)。
疏曰。根身器界。皆自心現。譬如夢境。本非有生。如何妄想分別或漸或俱生耶。瑜伽唯識。且依眾生自心所現。方便分別自相共相。及十因四緣五果或俱不俱。以破心外我法二執。然後遣相證性。結成勝義。今經直顯勝義。不惟外性非性。當知自心所現。皆如幻夢。不可謂其實有漸次及俱生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一切都無生。亦無因緣滅。(魏云。因緣無不生。不生故不滅)於彼生滅中。而起因緣想。(唐云。於彼諸緣中。分別生滅相)非遮滅復生。相續因緣起。唯為斷凡愚。痴惑妄想緣。(唐云。非遮諸緣會。如是滅復生。但止於凡愚。妄情之所著)有無緣起法。(唐云。緣中法有無)是悉無有生。習氣所迷轉。從是三有現。(唐作生有現)真實無生緣。(唐云。本來無有生)亦復無有滅。觀一切有為。(唐作有無)猶如虗空華。攝受及所攝。捨離惑亂見。(唐云。離能取所取。一切迷惑見)非[A11]已生當生。(唐云。無能生所生)亦復無因緣。一切無所有。斯皆是言說(唐云。但隨世俗故。而說有生滅)。
疏曰。心外無法。故因緣生法。即是無生。以無生故。亦無滅也。當知因緣亦唯是心。生滅亦唯是心。眾生於唯心生滅之中而計因緣。或於唯心因緣之中而計生滅。不知因緣生滅悉皆無性。故佛破之。然遮撥唯心之生滅因緣。唯為斷除凡愚之執著妄情耳。譬如瞖目。妄見空華。不可謂實有。不可謂定無。今非遮其華相生滅。唯為斷其妄生執著也。若知能取所取[A12]已生當生能生所生。一一唯心。一一無性。則隨世俗說有生滅。亦何礙哉。第七諸法緣因門竟。
△第八言說妄想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言說妄想相心經。(魏云。名分別言語相心法門。○唐云。言說分別相心法門)世尊。我及餘菩薩摩訶薩。若善知言說妄想相心經。則能通達言說所說二種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言說所說二種趣。淨一切眾生。
疏曰。前明一切皆是言說。而言說妄想。必有其相。又能說所說二義。必須通達。方可自覺覺他。故問之也。
△二許說。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三。初正明四種相。二明所現境界。三辨第一義。
△今初。
佛告大慧。有四種言說妄想(唐作分別)相。謂相言說。夢言說。過妄想計著言說。(魏云。妄執言說。○唐云。計著過惡言說)無始妄想言說。(魏云。無始言說)相言說者。從自妄想色相計著生。(魏云。執著色等諸相而生。○唐云。執著自分別色相生)夢言說者。先所經境界。隨憶念生。從覺[A13]已境界無性生。(唐云。謂夢先所經境界。覺[A14]已憶念。依不實境生)過妄想計著言說者。先怨所作業。隨憶念生。(魏云。念本所聞所作業生。○唐云。憶念怨讐先所作業生)無始妄想言說者。無始虗偽計著過自種習氣生。(魏云。從無始來執著戲論煩惱種子熏習而生。○唐云。以無始戲論妄執習氣生)是名四種言說妄想相。
疏曰。言說妄想雖多。以四種收之。無不盡也。
○二明所現境界二。初辨言說生。二辨異不異。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以此義勸請世尊。惟願更說言說妄想所現境界。世尊。何處。何故。云何。何因。眾生妄想言說生。(魏云。唯願為我重說四種虗妄執著言語之相。眾生言語。何處出。云何出。何因出。○唐云。願更為說言語分別所行之相。何處何因。云何而起)佛告大慧。頭胸喉鼻舌脣齗齒和合。出音聲。
疏曰。何故即何因。故二譯止有三句也。頭胸喉等。是答其何處出。和合出。是答其云何出。不答何因者。因唯妄想想。易知故也。
△二辨異不異。
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說妄想。為異為不異。佛告大慧。言說妄想。非異非不異。所以者何。謂彼因生相故。(魏云。因彼虗妄法相。生言語故。○唐云。分別為因。起言語故)大慧。若言說妄想異者。妄想不應是因。若不異者。語不顯義。而有顯示。(魏云。說彼言語。能了前境)是故非異非不異。
疏曰。言說既因妄想。故須辨異不異也。若云異者。妄想不應為言說因。今既為言說因。故非異也。若不異者。言說不應顯示境義。今既能有顯示。故非不異也。二明所現境界竟。
○三辨第一義二。初問。二答。
△今初。
大慧復白佛言。世尊。為言說即是第一義。為所說者是第一義。
疏曰。因上文云語有顯示。故問言說即第一義耶。抑所說者乃是第一義耶。
○二答。又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佛告大慧。非言說是第一義。亦非所說是第一義。
疏曰。言說但是名句文身。故非即第一義。所說唯於諸法共相而轉。不能親得法之自相。如說第一義諦。則於意識之上。變現第一義之影像以為所說。亦非即是第一義也。譬如說火。火字固無熱性。心中知所詮者。是能燒性。而亦未嘗即熱也。
所以者何。謂第一義聖樂。言說所入是第一義。非言說是第一義。(唐云。第一義者。是聖樂處。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義者。聖智自覺所得。(唐云。是聖智內自證境)非言說妄想覺境界。(唐云。非言語分別智境)是故言說妄想。不顯示第一義。言說者。生滅動搖。展轉因緣起。若展轉因緣起者。彼不顯示第一義。大慧。自他相無性故。言說相不顯示第一義。(唐云。第一義者。無自他相。言語有相。不能顯示)復次大慧。隨入自心現量故。種種相外性非性。(唐云。第一義者。但唯自心。種種外性。悉皆無有)言說妄想。不顯示第一義。是故大慧。當離言說諸妄想相。
疏曰。言說所入。不惟非言說。亦復非所說。如親觸火時。不惟非火字。亦非意中所緣之火相也。是故言說所說。總不出於妄想。以由妄想而起言說。復由言說起所說相。生滅動搖。有自他相。何能顯示第一義耶。唯是隨順證入自心現量。則心外無法。言說即非言說。所說即非所說。如瞖盡時。無華可滅。故名離耳。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性(唐作諸法)無自性。亦復無言說。甚深空空義。愚夫不能了。(魏云。空及與不空。凡夫不能知。○唐云。不見空空義。愚夫故流轉)一切性自性。言說法如影。(唐云。一切法無性。離言語分別。諸有如夢化。非生死涅槃。又有偈云。如王及長者。為令諸子喜。先示相似物。後示真實者。我今亦復然。先說相似法。○魏亦有)自覺聖智子。實際我所說(唐云。後乃為其演。自證實際法。○魏云。為諸佛子喜。後說明實際)。
疏曰。甚深空空義者。既空生死。亦空涅槃。二邊俱空。即是中道不空正體。所以凡外二乘。皆名為愚。不能了達此實際也。非真佛子。何能因言證入。不滯言說及所說哉。第八言說妄想門竟。
○第九離四句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覺聖智所行。離妄想自相共相。入於第一真實之義。諸地相續。漸次上上增進清淨之相。隨入如來地相。無開發本願。譬如眾色摩尼境界無邊相行。(唐云。以無功用本願力故。如如意寶。普現一切無邊境界)自心現趣部分之相一切諸法。(唐云。一切諸法。皆是自心所見差別)我及餘菩薩摩訶薩。離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見。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一切安樂。具足充滿。
疏曰。言四句者。謂不達自心現量。心外無法。妄想分別諸法各有自相共相。或言定一。或言定異。或言亦一亦異。名之為俱。或言非一非異。名為不俱。此是一種四句。又或言有。或言無。或言亦有亦無。或言非有非無。復是一種四句。又或言常。或言無常。或言亦常亦無常。或言非常非無常。復是一種四句也。若離此種種四句。則一切外道所不行。惟是自覺聖智所行。以了達心外無法。實無自相共相可得。故得入於第一真實之義。從歡喜地。至如來地。自覺[A15]已圓。能以本願覺他無盡。
△二許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能問我如是之義。多所安樂。多所饒益。哀愍一切諸天世人。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破外計。二申正法。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初又三。初總明邪計所起。二別說十二譬喻。三結勸應離。
△今初。
佛告大慧。不知心量愚痴凡夫。取內外性。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自性習因計著妄想(魏云。愚痴凡夫。不能覺知唯自心見。執著外諸種種法相以為實有。是故虗妄分別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因自心熏習。依虗妄分別心故。○唐云。凡夫無智。不知心量。妄習為因。執著外物。分別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等一切自性)。
疏曰。此總明凡外邪計。由於不達唯心也。
○二別說十二譬喻。又分為二。初有七譬。譬凡外妄計。二有五譬。譬依佛法起計。
△今初。
譬如羣鹿。為渴所逼。見春時𦦨。(魏作熱陽燄。唐作熱時燄)而作水想。迷亂馳趣。不知非水。如是愚夫。無始虗偽妄想所熏習。三毒燒心。樂色境界。見生住滅。取內外性。墮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想。妄見攝受。
疏曰。初羣鹿逐𦦨譬。譬三毒取境而起邪計也。
如乾闥婆城。凡愚無智而起城想。無始習氣計著相現。彼非有城。非無城。(唐云。非城。非非城。無智之人。無始時來執著城種妄習熏故。而作城想)如是外道無始虗偽習氣計著。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不能了知自心現量。
疏曰。二計著乾城譬。譬妄習取不實境也。海氣所現。不可登臨。故非有城。令起城想。故非無城。
譬如有人。夢見男女象馬車步城邑園林山河浴池種種莊嚴。自身入中。覺[A16]已憶念。大慧。於意云何。如是士夫。於前所夢憶念不捨。為黠慧不。大慧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大慧。如是凡夫。惡見所噬。外道智慧。不知如夢自心現性。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
疏曰。三追憶夢境譬。譬不達依正皆唯心也。
譬如畫像。不高不下。而彼凡愚。作高下想。如是未來外道惡見習氣充滿。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自壞壞他。餘(唐作於)離有無無生之論。亦說言無。謗因果見。拔善根本。壞清淨因。勝求者當遠離去。(唐云。欲求勝法。當速遠離)作如是說。彼墮自他俱見有無妄想[A17]已。墮建立誹謗。以是惡見。當墮地獄。
疏曰。四畫像有無譬。譬斷常邪見也。正法念處經具明心為畫師。畫作六道種種五陰。是六道皆如畫像。本無實法。而彼反計為有高下。起四句執。至於出世聖人。不復畫作六道五陰。乃離有無無生之論。而彼不能見故。反說為無。夫說六道實有。如計畫像高下。墮建立常見也。說出世無生為無。如不見畫。并說畫師紙筆膠色皆無。墮誹謗斷見也。
譬如瞖目。見有垂髮。(二作毛輪)謂眾人言。汝等觀此。(魏云。為他說言。如是如是青黃赤白。汝何不觀)而是垂髮。畢竟非性。非無性。見不見故。如是外道妄見希望。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誹謗正法。自陷陷他。
疏曰。五瞖見垂髮譬。譬邪執不達性空也。餘人不見。故非性。瞖者妄見。故非無性。三界依正。亦復如是。聖眼了知本空。凡愚計為實有也。
譬如火輪。非輪。愚夫輪想。非有智者。如是外道惡見希望。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想。一切性生。
疏曰。六火輪非輪譬。譬相似相續法中。凡外妄計為常為一。不知諸法念念滅也。
譬如水泡。似摩尼珠。(二皆作玻瓈珠)愚小無智。作摩尼想。計著追逐。而彼水泡。非摩尼。非非摩尼。取不取故。如是外道惡見妄想習氣所熏。於無所有說有生。(魏云。說非有法依因緣生。○唐云。說非有為生)緣有者言滅(魏云。復有說言。實有法滅。○唐云。壞於緣有)。
疏曰。七水泡似珠譬。譬外道取不實法。起生滅執也。世間戒定慧法。不能出離生死。如水泡無摩尼用。智者不取。故非摩尼。愚小計著。故非非摩尼。當其有本非有。而彼妄說有生。逮取之而不可得。又復妄言有滅。豈知水性無生滅哉。初有七譬。譬凡外妄計竟。
○二有五譬。譬依佛法起計。又二。初正顯俗諦是隨情說。二以五譬譬其非實。初又二。初斥世間因明不應攝取。二顯隨情俗諦是化佛說。
△今初。
復次大慧。有三種量。五分論。各建立[A18]已。(魏云。彼諸外道建立三種量五分論)得聖智自覺。離二自性事。而作有性妄想計著。(唐云。立三種量[A19]已。於聖智內證離二自性法。起有性分別。)大慧。心意意識身心轉變。自心現攝所攝諸妄想斷。如來地自覺聖智修行者。不於彼作性非性想。(唐云。諸修行者。轉心想識。離能所取。住如來境。自證聖法。於有及無。不起於想)若復修行者如是境界性非性攝取想生者。彼即取長養。及取我人(唐云。若於境界起有無執。則著我人眾生壽者)。
疏曰。三種量者。現量。比量。聖言量也。五分論者。宗因喻合結也。宗因喻。亦名三支比量。合結不過成之而[A20]已。然三量五分。本是佛說。而魏譯直云外道建立。宋唐二譯。雖不直云外道。觀其文意。亦是有性妄想計著之由。當知法無邪正。邪正在人。佛本以三量五分破有無執。若依之更執有無。則佛法亦成外道也。離二自性事者。遠離徧計及依他執。即圓成實之體性也。此圓成實。性離有無。非能所取。若執有無。便成能所。則有法相及我相矣。
△二顯隨情俗諦是化佛說。
大慧。若說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說。非法佛說。又諸言說。悉由愚夫希望見生。不為別建立趣自性法。得聖智自覺三昧樂住者分別顯示(唐云。一切諸法自相共相。是化佛說。非法佛說。化佛說法。但順愚夫所起之見。不為顯示自證聖智三昧樂境)。
疏曰。諸阿含經。亦說諸法自相共相。以破愚夫虗妄我執。葢彼既不能達唯心境界。故亦不能即於化身而見法身也。初正顯俗諦是隨情說竟。
△二以五譬譬其非實。
譬如水中。有樹影現。彼非影。非非影。非樹形。非非樹形。如是外道見習所熏。妄想計著。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想。而不能知自心現量。
疏曰。自心如水。諸法如影。水外無影。故非影。水中顯現。故非非影。撈不可得。故非樹形。宛然是樹。故非非樹形。當知自心現量。本非有無。不應計著也。
譬如明鏡。隨緣顯現一切色像。而無妄想。(唐云。譬如明鏡。無有分別。隨順眾緣。現諸色像)彼非像。非非像。而見像非像。(魏云。有緣得見。無緣不見故)妄想愚夫而作像想。(魏云。自心分別。見像有無)如是外道惡見。自心像現。妄想計著。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
疏曰。自心如鏡。諸法如像。對緣顯現而非有。離緣不現而非無。外道不達。妄作有無計著也。
譬如風水。和合出聲。彼非性。非非性。(魏云。譬如諸響。因入山河水風空屋和合而聞。彼所聞響。非有非無。何以故。因聲聞聲故。○唐云。譬如谷響。依於風水人等音聲和合而起。彼非有非無。以聞聲非聲故)如是外道惡見妄想。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
疏曰。諸法如響。緣生無實。非有非無。不應計著。計著則成外道也。
譬如大地無草木處。熱𦦨川流。洪浪雲涌。(唐云。日光照觸。燄水波動)彼非性。非非性。貪無貪故。(唐云。彼非有非無。以倒想非想故)如是愚夫。無始虗偽習氣所熏。妄想計著。依生住滅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緣自住事門。(唐云。無始戲論惡習所熏。於聖智自證法性門中。見生住滅一異有無俱不俱性)亦復如彼熱𦦨波浪。
疏曰。光𦦨本非波浪。無貪倒者。知其非性。有貪倒者。則非非性。愚夫於法性中。妄見生住滅等。亦猶是也。
譬如有人。呪術機發。以非眾生數。毗舍闍鬼方便合成。動搖云為。(魏云。譬如有人。依呪術力。起於死屍機關木人無眾生體。依毗舍闍力。依巧師力。作去來事。○唐云。譬如木人及以起屍。以毗舍闍機關力故。動搖運轉。云為不絕)凡愚妄想。計著往來。如是外道惡見希望。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戲論計著。不實建立。
疏曰。死屍木人。皆無執受。名為非眾生數。毗舍闍。此云噉精氣鬼。又云顛鬼。機關以運木人。則木人動搖云為。顛鬼以合死屍。則死屍動搖云為。識情執著四大六根。則四大六根妄有動搖云為。當知本與木人死屍無異。不應妄計有眾生也。二別說十二譬喻竟。
△三結勸應離。
大慧。是故欲得自覺聖智事。當離生住滅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等惡見妄想。
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幻夢水樹影。垂髮熱時𦦨。如是觀三有。究竟得解脫。(唐云。諸識蘊有五。猶如水樹形。所見如幻夢。不應妄分別。三有如陽燄。幻夢及毛輪。若能如是觀。究竟得解脫)譬如渴鹿想。(唐作熱時燄)動轉迷亂心。鹿想謂為水。而實無水事。如是識種子。動轉見境界。愚夫妄想生。如為翳所翳。(唐云。如翳者所見。愚夫生執著)於無始生死。計著攝受性。(唐云。無始生死中。執著所纏覆)如逆楔出楔。捨離貪攝受。(唐云。退捨令出離。如因榍出榍)如幻呪機發。浮雲夢電光。觀是得解脫。永斷三相續。於彼無有作。猶如𦦨虗空。(唐云。此中無所有。如空中陽燄)如是知諸法。則為無所知。言教唯假名。彼亦無有相。於彼起妄想。陰行如垂髮。(唐云。諸蘊如毛輪。於中妄分別。唯假施設名。求相不可得)如畫垂髮幻。夢乾闥婆城。火輪熱時𦦨。無而現眾生。(唐云。實無而見有)常無常一異。俱不俱亦然。無始過相續。愚夫癡妄想。明鏡水淨眼。摩尼妙寶珠。於中現眾色。而實無所有。一切性顯現。如畫熱時𦦨。種種眾色現。如夢無所有(唐云。心識亦如是。普現眾色相。如夢空中燄。亦如石女兒)。
疏曰。初四句。唐作八句。先頌遠離觀也。次十句。頌愚夫計著如渴鹿也。次如逆楔等十句。重頌對治觀也。次言教第十二句。重頌愚夫計著之非也。後明鏡等八句。結顯諸法有即非有也。初破外計竟。
△二申正法。
復次大慧。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離於有無建立誹謗分別。
疏曰。唯心所現諸法。故非一。諸法並是唯心。故非異。唯心諸法不相違故。故非亦一亦異。諸法唯心非戲論故。故非非一非異。又諸法唯心。故非有。唯心諸法。故非無。不相違。故非亦有亦無。非戲論。故非非有非無。又念念滅。故非常。念念生。故非無常不相違。故非亦常亦無常。非戲論。故非非常非無常。不執心外有法。故離建立。不撥唯心諸法。故離誹謗也。
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唐云。諸佛說法。以諦緣起滅道解脫而為其首)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說法(唐云。非與勝性自在宿作自然時微塵等而共相應)。
疏曰。真諦。謂苦集滅道四聖諦也。緣起。諸十二因緣也。道滅者。四諦所歸重也。解脫者。十二因緣還滅門也。四諦則有生滅無生無量無作之不同。而意顯出世道滅。因緣亦有思議不思議生滅不生滅之不同。而意顯還滅解脫。然世出世間因果。皆不離心。流轉還滅。亦不離心。故非外道勝性等妄計也。無因。即唐譯自然。自性相續。即唐譯宿作。阿含破外道宿作因論。謂現見有人。作善即得善報。為惡即得惡報。何得一向但委於宿作耶。餘如他處廣破。
復次大慧。為淨煩惱爾𦦨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唐云。諸佛說法。為淨惑智二種障故。次第令住一百八句無相法中。而善分別諸乘地相。猶如商主。善導眾人)。
疏曰。若不知百八句皆無所有。則無以淨二障。若不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亦無以淨二障。今由了達百八句皆無相故。則有即非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故。則無即非無。是謂佛正法也。第九離四句門竟。
○第十明四種禪門二。初長文。二偈頌。初中二。初總標。二別釋。
△今初。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云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魏云。念真如禪。○唐云。攀緣真如禪)如來禪。
疏曰。上云善分別諸乘乃諸地相。故遂明四種禪也。初即世間禪。及藏教事禪。二即通教。及別三賢所修禪。三即別地所行禪。四即圓住以上所行禪也。
△二別釋。
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唐無外道二字)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鎖無常苦不淨相。(唐云知人無我。見自他身骨鎖相連。皆是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相不除滅。(唐云。如是觀察。堅著不捨。漸次增勝至無想滅定。○魏云。次第上上。乃至非想滅盡定解脫)是名愚夫所行禪。
疏曰。觀人無我及骨鎖常無等。本是愚法二乘所修。故唐譯無外道字。然設修至滅定解脫。則是觀練二法滿足。名為聲聞緣覺。若誤取無想。及非想證。則便成外道矣。故宋魏二譯。皆有外道二字也。
疏曰。知人無我。及離外道自他俱作。所謂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正是通教。及別十住體空觀門。於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觀察。即別十行十向。修於相似假觀及中觀也。
云何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唐云。謂若分別無我有二。是虗妄念。若如實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緣如禪。
疏曰。唯識頌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即今妄想二無我妄想之謂也。又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即今如實處不生妄想之謂也。此別教通達位也。
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得自覺聖智相二種樂住。(魏云。入內身聖智相三空三種樂行故)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疏曰。魏云三空者。即圓融三解脫門也。生死涅槃二邊中道不可得故。名空解脫門。此空離一切相。名無相解脫門。此無相者。即是實相。無有作者。無可願求。名無作解脫門。亦名無願解脫門。入此不思議三脫門[A23]已。親證三德祕藏之樂。自利利他。法皆具足。此圓教發心住[A24]已上境界也。別教證道同圓。應亦得此。而教道別故。姑未許之。又如來禪。須辦六即。則六根五品。亦得此名也。問曰。如古人云且喜師兄會如來禪。祖師禪未夢見在。則祖師禪應更勝於如來禪耶。答曰。乘言者喪。滯句者迷。汝欲以古人一時應機之談作實法會。何異刻舟求劒。恐香巖大笑汝在。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凡夫所行禪。觀察相義禪。攀緣如實禪。如來清淨禪。譬如日月形。鉢頭摩深險。如虗空火盡。修行者觀察。(唐云。修行者在定。觀見日月形。波頭摩深險。虗空火及盡)如是種種相。外道道通禪。(唐云。墮於外道法)亦復墮聲聞。及緣覺境界。
疏曰。此先頌總標。及頌愚夫禪之相也。鉢頭摩。此翻紅蓮華。謂若於禪定中。見有神我如日月形。或如紅蓮在深險處。則墮外道。若於禪定中。見苦斷集。歸於虗空。如薪盡火滅。不受後有。則墮二乘也。
捨離彼一切。則是無所有。(唐云。捨離此一切。住於無所緣)一切剎諸佛。以不思議手。一時摩其頂。隨順入如相(唐云。是則能隨入。如如真實相。十方諸國土。所有無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頂)。
疏曰。此頌後三種禪相也。捨離彼一切。即觀察義禪。則是無所有。即攀緣如禪。隨順入如相。即如來禪。以此摩訶衍三種禪相。對斥二乘及諸外道。所以名為方等部也。第十明四種禪門竟。
○第十一般涅槃門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般涅槃者。說何等法。謂為涅槃。
疏曰。前云如來禪者得自覺聖智三種樂住。夫三德祕藏常樂我淨。即是如來大般涅槃。而此涅槃。畢竟是何等法耶。故問之也。
○二答。為三。初正明大涅槃義。二兼示二乘及外道相。三明如來神力建立菩薩。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自性(唐作一切識自性)習氣(及)藏意意識見習轉變。名為涅槃。諸佛及我涅槃。自性空事境界。(唐云。我及諸佛說名涅槃。即是諸法性空境界)復次大慧。涅槃者。聖智自覺境界。離斷常妄想性非性。(唐云。自證聖智所行境界。遠離斷常及以有無)云何非常。謂自相共相妄想斷。故非常。云何非斷。謂一切聖去來現在得自覺故非斷。大慧。涅槃不壞不死。若涅槃死者。復應受生相續。若壞者。應墮有為相。是故涅槃離壞離死。是故修行者之所歸依。復次大慧。涅槃非捨非得。非斷非常。非一義。非種種義。是名涅槃。
疏曰。一切識自性習氣者。即有支習氣也。藏意意識見習者。即名言習氣我執習氣也。轉變者。由無漏智熏。令彼妄習無寄也。自性空事境界者。諸法無性。當體即是真空實相也。此諸法性空境界。唯是聖智自覺所行。故非斷常及有無也。非斷非常。經文自釋可知。言非有非無者。死。壞。則無。受生相續。墮有為相。則有。今離壞離死。故非有無也。非捨者。諸法性空。無可捨故。非得者。真如無物。無可取故。非斷非常。如前可知。非一義者。不與多對故。非種種義者。不墮諸數故。又即一切法。故非一。離一切相。故非種種。又是即非即。故非一。離即離非。故非種種也。
○二兼示二乘及外道相二。初示二乘涅槃。二示外道計著。
△今初。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涅槃者。覺自相共相。不習近境界。不顛倒見。妄想不生。彼等於彼作涅槃覺。
疏曰。覺陰界入自相差別。無我我所共相苦空無常不淨。不習近六塵境界。則斷思惑。不顛倒見。則斷見惑。三界妄想不生。出分段苦輪。便作安隱度脫之想。休息化城。所以不達如來所證大涅槃也。
△二示外道計著。
復次大慧。二種自性相。云何為二。謂言說自性相計著。事自性相計著。言說自性相計著者。從無始言說虗偽習氣計著生。事自性相計著者。從不覺自心現分齊生。
疏曰。此即名相二種計著。皆徧計所執性。妄計實我實法。不惟違背大涅槃。亦不能證二乘涅槃也。二兼示二乘及外道相竟。
○三明如來神力建立菩薩二。初正明神力。二問答釋意。初中三。初總標二力。二別釋二力。三結歎二力。
△今初。
復次大慧。如來以二種神力建立。(唐云。諸佛有二種加持)菩薩摩訶薩頂禮諸佛。聽受問義。云何二種神力建立。謂三昧正受。(唐云。謂令入三昧)為現一切身面言說神力。及手灌頂神力。
大慧。菩薩摩訶薩初菩薩地。住佛神力。所謂入菩薩大乘照明(二作光明)三昧。入是三昧[A27]已。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以神通力。為現一切身面言說。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及餘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薩摩訶薩。(唐云。及餘成就如是功德相菩薩者是)大慧。是名初菩薩地。
疏曰。此二神力。具如華嚴十地品初廣明。
△二約十地。
菩薩摩訶薩。得菩薩三昧正受神力。於百千劫積習善根之所成就。次第諸地對治所治相。通達究竟。至法雲地。(唐云。此菩薩蒙佛持力。入三昧[A28]已。於百千劫。集諸善根。漸入諸地。善能通達治所治相。至法雲地)住大蓮華微玅宮殿。坐大蓮華寶師子座。同類菩薩摩訶薩眷屬圍繞。眾寶瓔珞莊嚴其身。如黃金薝蔔日月光明。(唐云。身如黃金薝蔔華色。如盛滿月。放大光明)諸最勝手從十方來。(唐云。十方諸佛舒蓮華手)就大蓮華宮殿座上而灌其頂。譬如自在轉輪聖王。及天帝釋太子灌頂。是名菩薩手灌頂神力。
疏曰。此二神力。亦如華嚴第十地中廣明。薝蔔。此翻黃華。餘可知。二別釋二力竟。
△三結歎二力。
大慧。是名菩薩摩訶薩二種神力。若菩薩摩訶薩住二種神力。面見諸佛如來。若不如是。則不能見。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凡所分別三昧神足諸法之行。是等一切。悉住如來二種神力。大慧。若菩薩摩訶薩離佛神力。能辯說者。一切凡夫。亦應能說。所以者何。謂不住神力故。大慧。山石樹木及諸樂器城郭宮殿。以如來入城威神力故。皆自然出音樂之聲。何況有心者。聾盲瘖瘂無量眾苦。皆得解脫。如來有如是等無量神力。利安眾生。
疏曰。菩薩必藉如來神力加持。方能入定現通說法。以佛徹證自心說量。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得大自在。故能以同體法性之力。加持菩薩。乃至加持山石及宮殿等。令演法音。加持聾盲諸苦眾生。令得解脫。皆是大般涅槃之力用也。初正明神力竟。
△二問答釋意。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如來應供等正覺。(於)菩薩摩訶薩住三昧正受時。及勝進地灌頂時。加其神力。佛告大慧。為離魔業煩惱故。及不墮聲聞地禪故。為得如來自覺地故。及增進所得法故。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咸以神力建立諸菩薩摩訶薩。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則墮外道惡見妄想。及諸聲聞眾魔希望。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諸佛如來咸以神力。攝受諸菩薩摩訶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神力人中尊。大願悉清淨。(唐云。世尊清淨願。有大加持力)三摩提灌頂。初地及十地(唐云。初地十地中。三昧及灌頂)。
疏曰。意顯神力加持。令離二乘涅槃外道計著。令證大涅槃聖智自覺境界故也。第十一般涅槃門竟。
○第十二緣起門二。初難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佛說緣起。即是說因緣。不自說道。(魏云。如世尊說十二因緣。從因生果。不說自心妄想分別見力而生。○唐云。佛說緣起是由作起。非自體起)世尊。外道亦說因緣。謂勝。自在。時。微塵生。如是諸性生。(唐云。外道亦說勝性。自在。時。我。微塵。生於諸法)然世尊所謂因緣生諸性言說。有間悉檀。(唐云。今佛世尊。但以異名說作緣起)無間悉檀。(唐云。非義有別)世尊。外道亦說有無有生。(魏云外道亦說從於有無而生諸法。○唐云。外道亦說以作者故。從無生有)世尊亦說無有生。生[A29]已滅。(魏云。世尊說言。諸法本無。依因緣生。生[A30]已還滅)如世尊所說。無明緣行乃至老死。此是世尊無因說。非有因說。(唐云。此說無因。非說有因)世尊建立作如是說。此有故彼有。非建立漸生。觀外道說勝。非如來也。所以者何。世尊。外道說因不從緣生。而有所生。世尊說觀因有事。觀事有因。(唐云。世尊所說。果待於因。因復待因)如是因緣雜亂。如是展轉無窮(唐云。如是展轉。成無窮過。又此有故彼有者。則無有因)。
疏曰。此難世尊平日所說十二因緣。亦犯種種過也。謂無明等能生諸法。何異勝性等能生諸法。此但言說不同。而義無不同也。又說無明緣行。而無明更無所因。何異外道從無生有。又說十二因緣此有故彼有。何異外道從有生有。此皆與外道同也。又外道說勝性等因。不從緣生而有所生。則因果不亂。世尊說待因名果。待果名因。則因果雜亂。外道說因不從緣生。則尚可窮詰。世尊說因更復待因。則展轉無窮。此皆不如外道說勝也。
○二答釋二。初正釋因緣無過。二轉破言說無性。
△今初。
佛告大慧。我非無因說。及因緣雜亂說。此有故彼有者。攝所攝非性。覺自心現量(唐云。我了諸法唯心所現。無能取所取。說此有故彼有。非是無因及因緣過失)。
疏曰。宋譯是西土文體。以後成前。唐譯是此方文體。以前生後也。由覺自心現量。則知能攝所攝無性。故云此有故彼有。此是唯心因果。非無因也。此是假立因果。不雜亂也。既非無因。亦非心外有因。既不雜亂。亦不展轉無窮。既知無性。則本無生。亦非俱生及漸生矣。
大慧。若攝所攝計著。不覺自心現量。外境界性非性。彼有如是過。非我說緣起。(唐云。若不了諸法唯心所現。計有能取及以所取。執著外境若有若無。彼有是過。非我所說)我常說言。因緣和合而生諸法。非無因生。
疏曰。此明不達唯心。乃有諸過。達唯心者。秪約一心而論因緣。既非邪因。亦非無因也。初正釋因緣無過竟。
○二轉破言說無性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大慧復白佛言。世尊。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耶。(魏云。有言說應有諸法。○唐云。有言說故。必有諸法)世尊。若無性者。言說不生。是故言說有性有一切性。(唐云。若無諸法。言依何起)。
疏曰。佛明諸法唯心所現。心外無法。故疑若無諸法。不應起諸言說也。
△二答釋。
佛告大慧。無性而作言說。謂兔角龜毛等。世間現言說。大慧。非性。非非性。(唐云。彼非有。非非有)但言說耳。如汝所說。言說有性有一切性者。汝論則壞。(魏云。汝言以有言說。應有諸法者。此義[A31]已破)大慧。非一切剎土(皆)有言說。言說者。是作耳。(唐云。假安立耳)或有剎土。瞻視顯法。或有作相。(唐云。或現異相)或有揚眉。或有動睛。或笑或欠。(唐云。嚬呻)或謦欬。或念剎土。或動搖。大慧。如瞻視(魏云。無瞬。唐云。不瞬。)及香積(魏云。眾香。唐云。玅香)世界。普賢如來國土。但以瞻視。令諸菩薩得無生法忍。及諸勝三昧。是故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唐云。非由言說而有諸法)大慧。見此世界蚊蚋蟲蟻。是等眾生無有言說。而各辦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如虗空兔角。及與槃太子。(二皆作石女兒)無而有言說。如是性妄想。因緣和合法。凡愚起妄想。(唐云。妄計法如是。因緣和合中。愚夫妄謂生)不能如實知。輪迴三有宅。
疏曰。先明無性而有言說。次明無言而能顯法及能辦事。後頌計著言說及計著有諸法者。不如實知自心現量常受輪迴也。言非性非非性者。兔本無角。故非性。有此言說。故非非性。餘並可知。第十二緣起門竟。
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卷第二義疏上
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卷第二義疏下
○第十三常聲如幻門二。初正明惑亂即常。二委明惑亂如幻。初中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常聲者。何事說(魏云。世尊說常法。依何等法。作如是說。○唐云。世尊所說常聲。依何處說)。
疏曰。前明涅槃離斷離常。又明緣起非攝所攝。則世出世法。皆離四句矣。何故世尊復有時說常住真心。常樂我淨。及說十二因緣。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等法。畢竟依何事而作是說耶。
○二答二。初正明依惑亂說。二申明成凡聖性。
△今初。
佛告大慧。為惑亂。(魏云。依迷惑法。我說為常。○唐云。依妄法說)以彼惑亂。諸聖亦現。而非顛倒。(魏云。聖人亦見世間迷惑法。非顛倒心。○唐云。以諸妄法。聖人示現。然不顛倒)大慧。如春時𦦨。(二作陽燄)火輪。垂髮。乾闥婆城。幻。夢。鏡像。世間顛倒。(唐云。世無智者。生顛倒解)非明智也。然非不現。(魏云。有智慧者。不生分別。非不見彼迷惑之事)大慧。彼惑亂者。有種種現。非惑亂作無常。所以者何。謂離性非性故。(唐云。妄法現時。無量差別。然非無常何以故。離有無故)大慧。云何離性非性惑亂。謂一切愚夫種種境界故。(唐云。云何離有無。一切愚夫種種解故)如彼恒河。餓鬼見不見故。無惑亂性。(唐云。如恒河水。有見不見。餓鬼不見。不可言有)於餘現故。非無性。(唐云。餘所見故。不可言無)如是惑亂。諸聖離顛倒(唐云。聖於妄法。離顛倒見)。
疏曰。世間惑亂所見妄法。本離有無。故云常也。且如恒河。本非有無。而餓鬼不見。妄計無水。世人見之。妄計有水。然餓鬼謂無。既非定無。世人謂有。亦豈實有哉。聖人離於有無顛倒見[A32]已。假使示同餓鬼。而不執定無。假使示同世人。而不執實有。不執定無。故能使餓鬼甘露充滿。不執實有。故能使世人入水不溺。是謂不為物轉。便能轉物也。思之。
不顛倒。是故惑亂常。謂相相不壞故。(唐云。妄法是常。相不異故)大慧。非惑亂種種相。(唐云。非諸妄法有差別相)妄想相壞。是故惑亂常。(唐云。以分別故而有別異。是故妄法其體是常)大慧。云何惑亂真實。若復因緣。諸聖於此惑亂不起顛倒覺。非不顛倒覺。(唐云。云何而得妄法真實。謂諸聖者。於妄法中不起顛倒。非顛倒覺)大慧。除諸聖。於此惑亂有少分想。非聖智事相。大慧。凡有者。愚夫妄說。非聖言說。
疏曰。法離有無。是故即常。且如恒河。不以世人之有。壞餓鬼之無。不以餓鬼之無。壞世人之有。則知恒河本非有無差別之相。但以餓鬼妄想執無。與世人異。世人妄想執有。與餓鬼異。故云妄想相壞耳。而除却世人餓鬼二種妄想。則恒河本非有無。既非有無。豈非常乎。既於恒河不起有無二顛倒覺。覺知唯是自心現量。心外無河。非不并覺世人餓鬼之顛倒覺。而自實無顛倒覺也。(上句順宋譯。是約照俗。下句順唐譯是約證真)設於恒河有少分四句妄想未盡。即非聖智事相。但是愚夫戲論妄說耳。若少分妄想不生。則恒河便是自心現量。豈非真實。但舉恒河一喻。例一切法。無不皆爾。初正明依惑亂說竟。
○二申明成凡聖性二。初正示聖凡分別。二結成性即真如。
△今初。
彼惑亂者。倒不倒妄想。起二種種性。(唐云。若分別妄法是倒非倒。彼則成就二種種性)謂聖種性。及愚夫種性。聖種性者。三種分別。謂聲聞乘。緣覺乘。佛乘。云何愚夫妄想。起聲聞乘種性。謂自共相計著。起聲聞乘種性。是名妄想起聲聞乘種性。(唐云。云何愚夫分別妄法。生聲聞乘種性。所謂計著自相共相)大慧。即彼惑亂妄想。起緣覺乘種性。謂即彼惑亂自共相不親計著。起緣覺乘種性。(唐云。何謂復有愚夫分別妄法。成緣覺乘種性。謂即執著自共相時。離於憒閙)云何智者即彼惑亂。起佛乘種性。謂覺自心現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起佛乘種性。是名即彼惑亂。起佛乘種性。(唐云。何於智人分別妄法。而得成就佛乘種性。所謂了達一切。唯是自心分別所見。無有外法)又種種事性。凡夫惑想。起愚夫種性(唐云。有諸愚夫。分別妄法種種事物。決定如是。決定不異。此則成就生死乘性)。
疏曰。此經所稱惑亂。即唐譯所謂妄法。指三界依正色心因果諸法。猶如瞖目所見空華。故名惑亂也。眾生無始以來在惑亂中。捨此惑亂妄法。更無所觀之境。但能觀之智。有倒有不倒耳。此經所稱妄想。即唐譯所謂分別。尅指觀智而言。若邪想邪分別。則成凡愚。若正想正分別。則成聖種。而皆以惑亂妄法為所觀境。是知惑亂妄法。體非十界。能生十界。雖生十界。即非十界。所以前云惑亂常惑亂真實也。計著自共相者。但破我執。不破法執。故雖非邪。名之為聖。而根鈍故。仍名為愚。不親計著者。唐云離於憒閙。此則知自共相如幻如夢。當體無生。本無憒閙。無可計著。而猶未知自心現量。亦名為愚。覺自心現量者。知一切法皆唯心現。有即非有。是正分別。即妄想而非妄想。故名為智也。種種事性者。法本無性。而迷惑分別。計有實性。著我著法。不出生死。恒於六道往來不息。故唐譯亦稱乘也。
△二結成性即真如。
彼非有事。非無事。是名種性義。(唐云。彼妄法中種種事物。非即是物。亦非非物)大慧。即彼惑亂不妄想諸聖心意意識過習氣自性法轉變性。是名為如。(唐云。即彼妄法。諸聖智者心意意識諸惡習氣自性法轉依故。即說此妄名為真如)是故說如離心。(唐云。是故真如離於心識)我說此句。顯示離想。即說離一切想(唐云。我今明了顯示此句。離分別者。悉離一切諸分別故)。
疏曰。惑亂妄法。全妄即真。隨緣不變。離一切相。故非事物。不變隨緣。即一切法。故非無事物。譬如醉人所見轉屋即是不轉之屋。揑目所見二月即是但一月真。瞖目所見空華即是睛明空體。唯佛乘人。唯心直進。觀察妄想無性。心外無法。意識不與我法二執相應。轉為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則意亦不與我法二執相應。轉為平等性智相應心品。由此無漏妙智熏於第八藏心。使無漏種日復熾盛。則有漏種新者不生。舊者消滅。至純淨位。轉為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是謂心意意識過習氣自性法轉變性。譬如吐酒得醒。見屋不轉。停揑不勞。見一真月。瞖病既去。華處本空。方知惑亂妄法。本元真如。此真如體。實非凡夫二乘心意意識未轉依時所能親證。必離一切妄想分別。乃契會耳。初正明惑亂即常竟。
○二委明惑亂如幻四。初正明如幻。二會釋無生。三兼明名句形身。四兼明四種記論。
△今初有三番問答。
大慧白佛言。世尊。惑亂為有為無。(唐云。所說妄法。為有為無)佛告大慧。如幻。無計著相。(唐云。無執著相故)若惑亂有計著相者。計著性不可滅。緣起應如外道說因緣生法(唐云。若執著相體是有者。應不可轉。則諸緣起。應如外道說作者生)。
疏曰。此初番問答。明妄法非有無也。譬如幻師。以幻術力幻作兔焉等物。愚小無知。計著有實。而原無所計著之實兔馬相。若幻法果有體相。如彼愚小所計著者。則便不可轉滅。何異外道所說能生所生皆實有耶。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惑亂如幻者。復當與餘惑作因。(唐云。若諸妄法同於幻者。此則當與餘妄作因)佛告大慧。非幻惑因。不起過故。(唐云。非諸幻事為妄惑因。以幻不生諸過惡故)大慧。幻不起過。無有妄想。(唐云以諸幻事無分別故)大慧。幻者。從他明處(唐作明呪)生。非自妄想過習氣處生。是故不起過。大慧。此(唐云。此妄惑法)是愚夫心惑計著。非聖賢也。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聖不見惑亂。(唐云妄法)中間亦無實。中間若真實。惑亂即真實(唐云。以妄即真故。中間亦真實)捨離一切惑。若有相生者。是亦為惑亂。不淨猶如瞖。(唐云。若離於妄法。而有相生者。此還即是妄。如瞖未清淨)復次大慧。非幻無有相似。見一切法如幻(唐云。見諸法非幻無有相似。故說一切法如幻)。
疏曰。此第二番問答。明愚夫不知妄法如幻而起計著。所以生過。若達如幻。則不起過也。問意由迷惑故而起妄法。譬如由幻術故而起幻事。既妄法能生餘妄。則幻事亦應能生餘幻。此反以法例喻而為難也。佛直答以幻不起過。無妄想故。聖賢於諸妄法。了知皆從妄想過習氣生。譬如幻事。從幻術生。當體不實。絕不計著。所以亦不起過。若謂妄法是有。不同幻事。便是愚夫心惑計著。非是聖賢。此正以喻例法而為釋也。偈中前四句。意明真外無妄。故無妄法可見。後四句。意明妄外無真。故非有真相生也。復次下。申明聖賢見一切法最與幻事相似。故說一切法如幻耳。
大慧白佛言。世尊。為種種幻相計著言一切法如幻。(唐云。為依執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猶如幻耶)為異相計著。(唐云。為異依此執著。顛倒相耶)若種種幻相計著言一切性如幻者。(唐云。若依執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猶如幻者)世尊。有性不如幻者。(唐云。非一切法悉皆如幻)所以者何。謂色種種相非因。(唐云。何以故。見種種色相不無因故)世尊。無有因色種種相現如幻。(唐云。都無有因。令種種色相顯現如幻)世尊。是故無種種幻相計著相似性如幻(唐云。是故世尊。不可說言依於執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猶如幻者)。
疏曰。此第三番問。躡前答文而起難也。前云一切諸法。非幻無有相似。但是愚夫心惑計著。故說如幻以開曉之。然愚夫計著諸法。與計著幻事。其計著之情雖同。而只今世間種種色相。與幻現種種色相。其色相之因有異。謂兔馬等幻事。則因幻師呪術乍現。而世間種種色相。自有因緣所生。非以幻術為因。又幻事現時。縱令愚夫計著。不久必能顯現其為非實。而世間種種色相。一任愚夫計著。何由顯現令其如幻耶。是故不可說言依於計著言如幻也。
佛告大慧。非種種幻相計著相似。一切法如幻。(唐云。不依執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如幻)大慧。然不實一切法速滅如電。(唐云。以一切法不實速滅如電)是則如幻。大慧。譬如電光。剎那頃現。現[A33]已即滅。非愚夫現。(魏云。凡夫不見。○唐云。世間凡愚悉皆現見)如是一切性。自妄想自共相(唐云。一切諸法。依自分別。自共相現。亦復如是)觀察無性。非現色相計著。(唐云。以不能觀察無所有故。而妄計著種種色相)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非幻無有譬。說法性如幻。不實速如電。是故說如幻(唐云。非幻無相似。亦非有諸法。不實速如電。如幻應當知)。
疏曰。此第三番答正明諸法的皆如幻。不依計著而言如幻也。夫電光一現即滅。凡愚共知。一切諸法亦皆一現即滅。凡愚不知。以不知一切諸法自相共相。唯依妄想分別乍現故也。妄想念念生[A34]已即滅。則所現諸法自相共相。亦皆念念生[A35]已即滅。由妄想隨滅隨生。長時相續。故妄見諸法相似相續。計以為實。謂不同幻耳。若能觀察諸法無性。則不計著自心所現色相以為實有矣。初正明如幻竟。
○二會釋無生二。初難問。二答釋。
△今初。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無生及如幻。(唐云。如佛先說。一切諸法皆悉無生。又言如幻)將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耶。說無生性如幻。
疏曰。此恐凡愚執無生為不生。執如幻為有生。未免相違。故問之也。
△二答釋。
佛告大慧。非我說無生性如幻。前後相違過。(唐云。無有相違)所以者何。謂生無生。覺自心現量。(唐云。何以故。我了於生即是無生。唯是自心之所見故)有非有外性非性。無生現。(唐云。若有若無一切外法。見其無性。本不生故)大慧。非我前後說相違過。然壞外道因生故。我說一切性無生。(唐云。為離外道因生義故。我說諸法皆悉不生)大慧。外道癡聚。欲令有無有生。非自妄想種種計著緣。(唐云。外道羣聚。共興惡見。言從有無生一切法。非自執著分別為緣)大慧。我非有無有生。是故我以無生說而說。(唐云。我說諸法非有無生。故名無生)大慧。說性者。為攝受生死故。壞無見斷見故。為我弟子攝受種種業受生處故。以聲性說攝受生死。(唐云。說諸法者。為令弟子。知依諸業攝受生死。遮其無有斷滅見故)大慧。說幻性自性相。為離性自性相故。(唐云。說諸法相猶如幻者。令離諸法自性相故)墮愚夫惡見相希望。不知自心現量。(唐云。為諸凡愚墮惡見欲。不知諸法唯心所現)壞因所作生緣自性相計著。說幻夢自性相一切法(唐云。為令遠離執著因緣生起之相。說一切法如幻如夢)不令愚夫惡見希望。計著自及他一切法如實處見。作不正論。(唐云。彼諸愚夫執著惡見。欺誑自他。不能明見一切諸法如實住處)大慧。如實處見一切法者。謂超自心現量。(唐云。見一切法如實處者。謂能了達唯心所現)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無生作非性(唐云。無作故無生)有性(唐作法)攝生死。觀察(唐作了達)如幻等。於相不妄想(唐作分別)。
疏曰。此明所說無生及諸法如幻。皆為對治物機。不相違也。為破外道邪因無因所生。故說無生。為破斷見無見。故說唯心所現因果諸法。為破妄計諸法有自性相。故說如幻如夢。若能了達自心現量。則知生即無生。業及生死。亦不失壞。而皆無性如幻夢矣。但依唐譯思之。文義可了。二會釋無生竟。
△三兼明名句形身。
復次大慧。當說名句形(魏作字。唐作文)身相。善觀名句形身菩薩摩訶薩。隨入義句形身。(唐云。諸菩薩善觀此相。了達其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覺[A36]已。覺一切眾生。大慧。名身者。謂若依事立名。(唐云。謂依事立名。名即是身)是名名身。句身者。謂句有義身。自性決定究竟。(唐云。諸能顯義決定究竟)是名句身。形(字。文)身者。謂顯示名句。(唐云。謂由於此能成名句)是名形身。
疏曰。凡愚不達自心現量。妄計心外實有名句文身。故勗菩薩當善觀其相也。名詮自性。故云依事立名。如依能見之事。即立眼名。依所見之事。即立色名。依能聞之事。即立耳名。依所聞之事。即立聲名等。句詮差別。故云顯義決定究竟。如說眼無常乃至意無常。色無我。乃至識無我等。形即文字。為名句依。故云顯示名句也。
又形身者。謂長短高下。(唐先有云。句身者。謂句事究竟。名身者。謂諸字名各各差別。如從阿字乃至阿字。乃接此句。○魏釋亦有三句)又句身者。謂徑跡。(唐云。如足跡)如象馬人獸等所行徑跡。(唐云。如衢巷中人畜等跡)得句身名。大慧。名及形者。謂以名說無色四陰。故說名。自相現。故說形。(唐云。名謂非色四蘊。以名說故。文。謂名之自相。由文顯故)是名名句形身。說名句形身相分齊。應當修學。
疏曰。句事究竟。謂必詮事至於究竟。方成一句也。字名差別。謂如阿至呵等。但可詮差別事。即名為名也。長短高下。謂文字當體。有此對待假相也。徑跡者。如有徑路。則有人畜所行足跡。譬有名字。則有依名所顯句義也。無色四陰者。受想行識。但有名字。更無體相可表示也。名之自相由文顯者。由此受想行識等文字。方得顯現四陰等名也。同前共有三番解釋。並是唯心所現。依於音聲而有差別。謂之不相應行。與彼音聲不即不離。非別有性。(且約此土聲為教體。云與音聲不即不離。若他土中。以色香等為教體者。亦皆不即離也)故云。於彼身相分齊。應當修學。不可妄計心外有法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名身與句身。及形身差別。凡夫愚計著。如象溺深泥。
疏曰。聖智了達唯心。則色等六塵性境。尚非心外別有。況依色等假立名句文身。豈別有耶。凡愚計著。不達名句文身性空。譬如象溺深泥。何能出哉。此甚警人不可計著也。三兼明名句形身竟。
△四兼明四種[1]種記論。
復次大慧。未來世智者。以離一異俱不俱見相。我所通義。問無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問(魏云。未來世中無智慧者。以邪見心。不知如實法故。因世間論。自言智者。有智者問如實之法。離邪見相一異俱不俱。而彼愚人作如是言。是問非是。非正念問。○唐云。未來世中。有諸邪智惡思覺者。離如實法。以見一異俱不俱相問諸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問)。
疏曰。此段文意。須將三譯參合。方有著落。大凡有智慧人。若見邪智妄問一異俱不俱相。即應答云。此非正問。而彼邪智惡覺之人。若見智者問以離一異俱不俱相。佛所通達第一義諦。彼亦妄答以為非正問也。
謂色等常無常為異不異。(魏云。為一為異)如是涅槃諸行。(魏云。如是涅槃有為諸行。為一為異)相所相。(魏云。相中所有能見所見為一為異)求那所求那。(唐云。依所依)造所造。(魏云。作者所作。為一為異)見所見。(魏云。能見可見。為一為異)塵及微塵。(唐云。地與微塵。○魏云。四大中色香味觸。為一為異。泥團微塵。為一為異)修與修者。(唐云。智與智者。○魏云。知者所知。為一為異)如是比展轉相。如是等問(唐云。如是等不計事次第而問)。
疏曰。此廣述無智者之邪問也。
而言佛說無記止論。非彼癡人之所能知。(唐云。世尊說此當止記答。愚夫無智。非所能知)謂聞慧不具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令彼離恐怖句故。說言無記。不為記說。(唐云。佛欲令其離驚怖處。不為記說)又止外道見論故。而不為說。(唐云。不記說者。欲令外道永得出離作者見故)大慧。外道作如是說。謂命即是身。如是等無記論。(唐云。諸外道眾。計有作者。作如是說。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是等說。名無記論)大慧。彼諸外道。愚痴於因。作無記論非我所說。(魏云。外道迷於因果義故。是故無記。非我法中名無記也)大慧。我所說者。離攝所攝。妄想不生。云何止彼。(魏云。我佛法中。離能見可見虗妄之相。無分別心。是故我法中無有置答。○唐云。我教中說離能所取。不起分別。云何可止)大慧。若攝所攝計著者。不知自心現量故止彼(魏云。諸外道等。執著可取能取。不知但是自心見法。為彼人故。我說言有四種問法。無記置答。非我法中。○唐云。若有執著能取所取。不了唯是自心所現。彼應可止)。
疏曰。此明外道邪問無有實義。是無記論。應置不答。故須以不答止之。若佛法中正問。理應廣答。不可妄以為無記而止之也。然外道所問無記邪論。不出四句。所謂一異及俱不俱。設使彼有聞慧。便可為其廣說四句皆非。顯出自心現量第一義境。由彼聞慧不具。若聞離四句法。必當恐怖失措。如大佛頂經中。於無是見者無非見者二語。佛皆以如是印之。大眾非無學者。便皆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況外道乎。又外道妄計作者為因。所作為果。不知因果皆唯心現。故作一異俱不俱等諸無記論。應須置而不答。非佛法中正問。而可用置答也。奈何無智愚人。見佛法中訶外道之非正問。遂訶智人以為非正問哉。嗚呼。上古宗匠之用棒喝。如彼智者。今時宗匠倣而用之。亦類彼無智者矣。
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以四種記論。為眾生說法。大慧。止記論者。我時時說。(魏云。為待時故。說如是法。○唐云。我別時說)為根未熟。不為熟者(魏同。○唐云。以根未熟。且止說故)。
疏曰。此因前所明止論。而明佛之說法總有四種。不可執一也。言四種者。後偈自出其相。今止記論。但是四種之一。不過為根未熟者耳。
復次大慧。一切法。離所作因緣不生。無作者故。一切法不生。(唐云。何故一切法不生。以離能作所作。無作者故)大慧。何故一切性離自性。以自覺觀時。自共性相不可得故。說一切法不生。(唐云。何故一切法無自性。以證智觀。自相共相不可得故)何故一切法不可持來。不可持去。以自共相。欲持來無所來。欲持去無所去。是故一切法離持來去。(唐云。何故一切法無來去。以自共相。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故)大慧。何故一切諸法不滅。謂性自性相無故。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不滅。(唐云。謂一切法無性相故。不可得故)大慧。何故一切法無常。謂相起無常性。是故說一切法無常。(唐云。謂諸相起無常性故)大慧。何故一切法常。謂相起無生。性無常常。故說一切法常(唐云。謂諸相起即是不起。無所有故。無常性常。是故我說一切法常)。
疏曰。此明為根熟者分別答也。文並可知。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記論有四種。一向(魏云。直答)反詰問。(魏云。質答)分別及止論。(二作置答)以制諸外道。有及非有生。僧佉毗舍師。(唐云。數論與勝論。言有非有生)一切悉無記。彼如是顯示。(唐云。如是等諸說。一切皆無記)正覺所分別。自性不可得。(唐云。以智[1]〔視〕察時。體性不可得)以離於言說。故說離自性。
疏曰。隨問直答。名為一向。反詰質之。令其自悟。名為質答。詳細解釋。名分別答。置而不答。名為止論。若為根熟。用前三種。若為外道。具用四種。外道亦有應直答反問及分別答者故也。有及非有生者。即邪因無因二論也。僧佉者。即數論師。立二十五法。妄謂二十三法。皆是冥諦所生。神我之所受用。又計能生所生定一。毗舍者。即勝論師。立六句義。計能有所有定異。然彼等諸說。但有虗言。都無實義。故一切悉無記也。若夫自覺聖智。了達自心現量境界。毫無諸法自性可得。此則唯證相應。非言語之所及。故強說為離自性耳。第十三常聲如幻門竟。
○第十四四果差別相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諸須陀洹。須陀洹趣差別通相。(二譯皆云行差別相)若菩薩摩訶薩。善解須陀洹趣差別通相。及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方便相。分別知[A37]已。如是如是為眾生說法。謂二無我相。及二障淨。(唐云。令其證得二無我法。淨除二障)度諸地相。究竟通達。(魏云。次第進取地地勝相。○唐云。諸地相漸次通達)得諸如來不思議究竟境界。如眾色摩尼善能饒益一切眾生。以一切法境界無盡身財。攝養一切。
疏曰。四果修行差別之相。皆是如來化他妙權。能引眾生從權入實。故菩薩必須善解之也。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聽受。
○三正說二。初正明行相。二結屬唯心。初中四。初明須陀洹。(至)四明阿羅漢。
△今初。
佛告大慧。有三種須陀洹。須陀洹果差別。云何為三。謂下中上。下者。極七有生。(唐云。於諸有中極七反生)中者。三五有生而般涅槃。上者。即彼生(唐云此生)而般涅槃。此三種。有三結下中上。(唐云。此三種人。斷三種結)云何三結。謂身見。疑。戒取。是三結差別。上上昇進。得阿羅漢。
疏曰。下須陀洹。斷見惑三結[A38]已。不復精進。故欲界九品思惑。總潤七生。謂上上任運貪瞋癡慢。能潤二生。上中上下品惑。各潤一生。中上品惑。能潤一生。中中中下品惑。共潤一生。下三品惑。共潤一生。至七生[A39]已。惑潤[A40]已盡。舊業種枯。永不於三有中受生也。中須陀洹斷三結[A41]已。不喜受生。更起加行。若斷上上品惑。則損二生。餘五生在。若斷上中。必斷上下。則損四生。餘三生在。若更斷中上品惑。餘二生在。名為家家。若更斷中中中下品惑。則轉名斯陀含果。若更斷下三品惑。則轉名阿那含果也。上須陀洹。斷三結[A42]已。深厭三界。起大加行。即於此生。斷盡九地八十一品思惑。故得入涅槃也。言三結者。初果所斷見惑。共有十使。謂貪。瞋。癡。慢。疑。身。邊。戒。見。邪。今以身見而攝邊見。以戒取而攝見取。以疑惑而攝邪見。以三結總攝貪瞋癡慢。謂見惑中之貪等。必由三結方起故也。
大慧。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及妄想。(二云分別)如緣起妄想。自性妄想。(唐云。如依緣起有妄計性。)譬如依緣起自性。種種妄想自性。計著生。以彼非有非無非有無。無實妄想相故。愚夫妄想種種妄想自性相計著。(唐云。彼法但是妄分別相。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凡夫愚癡而橫計著)如熱時𦦨。鹿渴水想。是須陀洹妄想身見。彼以人無我攝受無性。斷除久遠無知計著。(唐云。此分別身見。無智慧故。久遠相應相。見人無我。即時捨離)大慧。俱生者。須陀洹身見。自他身等四陰。無色相故。色生造及所造故。展轉相因相故。大種及色不集故。須陀洹觀有無品不現。身見則斷。(唐云。俱生身見。以普觀察自他之身。受等四蘊無色相故。色由大種而得生故。是諸大種互相因故。色不集故。如是觀[A43]已。明見有無。即時捨離)如是身見斷。貪則不生。是明身見相。
疏曰。此明二種身見不同。斷身見之觀亦不同也。俱生身見。即是思惑。徧在六七二識。細故難斷。必俟見道之後。重慮緣真。修無漏觀。乃能斷之。妄想分別身見。即是見惑。局在第六意識。粗故易斷。創見人無我時。即便捨離也。分別身見者。依於色心五陰而起分別。妄計即離大小等二十句也。夫現在色心五陰。本是因緣生法。非有非無。非亦有無。乃緣起自性。非我我所。而妄想計著謂我我所。如陽𦦨非水。渴鹿謂水。此則須陀洹一見人無我時。便能斷除之矣。至於俱生身見。不由妄想分別始有。任運執著色心假聚以為是我。故於見道之後。仍普觀察自他之身。不過五陰所成。而受想行識毫無色相。但有名字。至於色身。不過是地水火風四大所成。四大又復展轉相因。無有實性。且析四大。猶似可成色等微塵。而色等微塵。決定不可集為四大。須陀洹人如是普觀察[A44]已。知此五陰決定非我。故俱生身見斷。而三界貪不生。便成阿羅漢也。
大慧。疑相者。謂得法善見相故。(唐云。於所證法善見相故)及先二種身見(之中)妄想(分別身見[A45]已先)斷故。疑法不生。(唐云。於諸法中。疑不得生)不於餘處起大師見為淨不淨。是名疑相須陀洹斷。
疏曰。不了諦理而起猶豫。名之為疑。唯是分別。無有俱生。須陀洹人。於所證得四諦法中。[A46]已善見其真實相故。分別身見。[A47]已永斷故。世出世間因果法中。決不生疑。於佛法僧。得不壞信。故更不於外道天魔等處。起大師見。疑其為淨為不淨也。
大慧。戒取者。云何須陀洹不取戒。謂善見受生處苦相故。是故不取。大慧。取者。謂愚夫決定受習苦行。為眾具樂。故求受生。彼則不取。(唐云。凡愚於諸有中。貪著世樂。苦行持戒。願生於彼。須陀洹人。不取是相)除回向自覺勝離妄想無漏法相行方便。受持戒支。(唐云。唯求所證最勝無漏無分別法。修行戒品)是名須陀洹取戒相斷。
疏曰。貪著後有而持諸戒。皆名戒取。如難陀為生天故。精持比丘律行。佛敕阿難不與共語共坐。以其志趣邪僻故也。豈惟牛狗等戒。方名戒取耶。
須陀洹斷三結。貪癡不生。(唐云。捨三結故。離貪瞋癡)若須陀洹作是念。此諸結。我不成就者。應有二過。墮身見。及諸結不斷。(魏云。若須陀洹生如是心。此是三結我離三結者。是名見二法。隨於身見。彼若如是。不離三結)。
疏曰。斷三結貪瞋癡不生者。利使既斷。從利使所起之鈍使亦斷也。三結本是虗妄之法。如幼小者於暗室中怖稱有鬼。鬼非有也。若云此是三結。我離三結。則無結而妄計有結。無我而妄計有我。譬如幼小云此是暗室中鬼。我不怖鬼。豈能真不怖哉。故墮身見。及諸結不斷二過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眾多貪欲。彼何者貪斷。(唐云。貪有多種。捨何等貪)佛告大慧。愛樂女人。纏綿貪著。種種方便身口惡業。受現在樂。種未來苦。彼則不生。(魏云。遠離與諸女人和合。不為現在樂。種未來苦因。○唐云。捨於女色纏綿貪欲。見此現樂生。來苦故)所以者何。得三昧正受樂故。是故彼斷。非趣涅槃貪斷(唐云。又得三昧殊勝樂故。是故捨彼。非涅槃貪。○魏云。須陀洹遠離如是等貪。非離涅槃貪)。
疏曰。初果未盡欲界思惑。但[A48]已明信世間因果。又得無漏三昧正受。故於女人欲愛。能捨能遠離也。而貪求涅槃之心。正未可捨。初明須陀洹竟。
△二明斯陀含。
大慧。云何斯陀含相。謂頓照色相。(魏云。謂一往見色相現前生心)妄想生相見相不生。(魏云。非虗妄分別想見)善見禪趣相故。(魏云。以善見禪修行相故)頓來此世。(魏云。一往來世間)盡苦際。得涅槃。(魏云。便斷苦盡。入於涅槃)是故名斯陀含(唐云。謂不了色相。起色分別。一往來[A49]已。善修禪行。盡苦邊際而般涅槃。是名斯陀含)。
疏曰。二果猶有欲界下三品惑。故一往見色相現前。未免生心。而非分別所起見惑也。又以善修禪行故。一往來世間。便盡餘惑而入涅槃。須依魏譯釋之。方與教相不相違背。
△三明阿那含。
大慧。云何阿那含。謂過去未來現在色相性非性生見過患使妄想不生故。(唐云。謂於過未現在色相起有無見分別過惡隨眠不起)及結斷故。(唐云。永捨諸結。更不還來)名阿那含。
疏曰。妄想不生。牒前斷分別惑。斷結。正明斷欲殘思。進斷上二界思惑也。
△四明阿羅漢。
大慧。阿羅漢者。謂諸禪三昧。解脫力明。(唐云。悉[A50]已成就)煩惱苦妄想非性故。(唐云。煩惱諸苦分別永盡)名阿羅漢。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三種阿羅漢。此說何等阿羅漢。世尊。為得寂靜一乘道。(魏云。決定寂滅。唐云。一向趣寂)為菩薩摩訶薩方便示現阿羅漢。為佛化化。佛告大慧。得寂靜一乘道聲聞。非餘。餘者行菩薩行。及佛化化。巧方便本願故。於大眾中示現受生。為莊嚴佛眷屬故。
大慧。於妄想處。種種說法。(唐云。於虗妄處。說種種法)謂得果得禪。禪者入禪。悉遠離故。(唐云。所謂證果。禪者及禪。皆性離故)示現得自心現量得果相。說名得果。(唐云。自心所見得果相故)復次大慧。欲超禪無量無色界者。當離自心現量相。(唐云。應離自心所見諸相)大慧。受想正受。超自心現量者不然。何以故。有心量故。(唐云。想受滅三昧。超自心所見境者不然。不離心故)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禪四無量。無色三摩提。一切受想滅。心量彼無有。(唐云。唯心不可得)須陀槃那果。往來及不還。及與阿羅漢。斯等心惑亂。(唐云。悉依心妄有)禪者禪及緣。(唐作所緣)斷知(唐作斷惑)見真諦。此則妄想量。若覺得解脫(唐云。了知即解脫)。
疏曰。世間十二門禪。出世滅盡三昧及與四果。皆是唯心。心外無法。菩薩了之。故能無所取著。隨順羣機。或施或廢皆得自在也。第十四四果差別相門竟。
○第十五二種覺門三。初正辨二覺。二明善覺四大。三明善覺五陰。初中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結益。
△今初。
復次大慧。有二種覺。(二皆作智)謂觀察覺。及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魏云。虗妄分別取相住智。○唐云。取相分別執著建立智)。
○二別釋二。初釋觀察。二釋計著建立。
△今初。
大慧。觀察覺者。謂若覺性自性相。選擇離四句不可得。(魏云。觀察一切諸法體相。離於四句。無法可得。○唐云。謂觀一切法離。四句不可得)是名觀察覺。大慧。彼四句者。謂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是名四句。大慧。此四句離。是名一切法。大慧。此四句觀察一切法。應當修學(唐云。我以諸法離此四句。是故說言一切法離。如是觀法汝應修學)。
疏曰。一切諸法。皆唯心現。本離四句。如是觀察。便是妙觀察智真實方便。故勸修學也。諸法離四句相。具如第九門中[A54]已明。
△二釋計著建立。
大慧。云何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謂妄想相攝受。計著堅溼煖動不實妄想相四大種。(魏云。所謂執著堅熱溼動。虗妄分別四大相故。○唐云。謂於堅溼煖動諸大種性。取相執著。虗妄分別)宗因相譬喻計著。不實建立而建立。(魏云。執著建立因譬喻相故。建立非實法以為實。○唐云。以宗因喻而妄建立)是名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
疏曰。下文廣明四種妄想成內外四大。則心外何甞實有四大。而諸凡愚。妄以宗因喻成立四大為實有性。謂地實有堅性。水實有溼性等。豈非妄想計著於不實法而建立耶。二別釋竟。
△三結益。
是名二種覺相。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二覺相。人法無我相究竟善知。方便無所有覺。觀察行地。得初地。(唐云。菩薩知此智相。即能通達人法無我。以無相智於解行地善巧觀察。入於初地)入百三昧。得差別三昧。(唐云。以勝三昧力)見百佛及百菩薩。知前後際各百劫事。光照百剎土。知上上地相。大願殊勝神力自在。法雲灌頂。當得如來自覺地。善繫心十無盡句。成熟眾生。種種變化。光明莊嚴。得自覺聖樂。三昧正受(唐云。十無盡願。成就眾生。種種應現。無有休息。而恒安住自覺境界三昧聖樂)。
疏曰。知計著建立之非。則知所捨。知觀察離四句之是。則知所修。故能從解行地入歡喜地。乃至成佛。盡未來時。成熟眾生。恒住自覺聖智樂也。初正辨二覺竟。
△二明善覺四大。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四大造色。(魏云。應善知四大及四塵相。○唐云。當善了知大種造色)云何菩薩善四大造色。大慧。菩薩摩訶薩作是覺。(唐云。應如是觀)彼真諦者。四大不生。(唐云。彼諸大種。真實不生)於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觀察。觀察[A55]已。覺名相妄想分齊自心現分齊。外性非性。是名心現妄想分齊。謂三界。(唐云。以諸三界。但是分別。唯心所見。無有外物)觀彼四大造色性。離四句通淨。離我我所。如實相自相分段住。無生自相成。(唐云。如是觀時。大種所造。悉皆性離。超過四句。無我我所。住如實處。成無生相)大慧。彼四大種云何生造色。謂津潤妄想大種。(唐云。虗妄分別津潤大種)生(唐作成。四並同)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唐云。炎盛大種)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斷截色妄想大種。(唐云。色分段大種)生內外地界。色及虗空俱。(魏云。妄想分別內外共。虗空生內外相。○唐云。離於虗空)計著邪諦五陰集聚。四大造色生(魏云。以執著虗妄內外邪見。五陰聚落四大及四塵生故。○唐云。由執著邪諦。五陰聚集。大種造色生)。
疏曰。此正明心外實無四大。四大皆唯心也。四大之名。四大之相。皆依妄想分別。似有顯現。是故三界依正。無非自心所現分齊。譬如瞖目所見空華真實不生。不可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謂一。不可謂異。不可謂常。不可謂無常。不可謂亦有亦無亦一亦異亦常亦無常。不可謂非有非無非一非異非常無常。不可謂我。不可謂我所。當處出生。無有來處。隨處滅盡。無有去處。性無遷動。生即無生也。然四大既如空華無體。何有堅溼煖動之相歷然不同。當知堅溼煖動。秪是妄想分別所成。離妄想外。無別種也。是故津潤妄想。即水大種。由此故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即火大種。由此故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即風大種。由此故生內外風界。分段妄想。即地大種。由此故生內外地界。既此四大。唯以妄想為種。則與虗空。同是無性之法。本非有異。而妄想分別。謂離色有空。離空有色。遂謂色及虗空俱是心外有法。由是計著邪諦。妄謂五陰集聚。乃從四大造色所生。不知四大造色。皆由妄想生也。
大慧。識者。因樂種種跡境界故。餘趣相續。(唐云。識者。以執著種種言說境界為因起故。於餘趣中相續受生)。
疏曰。五陰之中。識為其主。故云萬法唯識。而此識者。五識則樂現在五塵境界。意識則徧樂三世假實境界。第七則樂虗妄我執。第八則受前七識熏。執持彼種。令不失壞。故於餘趣恒相續也。
大慧。地等四大及造色等。有四大緣。非彼四大緣。(唐云。地等造色。有大種因。非四大種為大種因)所以者何。謂性形相處所作方便無性。大種不生。大慧。性形相處所作方便和合生。非無形。(唐云。何以故。謂若有法有形相者。則是所作。非無形者)是故四大造色相。外道妄想。非我(唐云。此大種造色相。外道分別。非是我說)。
疏曰。此明地水火風四大。及色香味觸四微。皆以妄想為其因緣。非彼外道所計之四大因緣也。蓋凡屬有形。皆是所作。必非能作。今外道所計大種之性形相處。推其所作方便。一一無性。則心外大種實不生矣。當知四大四微。凡有性形相處。皆是自心所作方便和合而生。非無形者。如何妄計為能作耶。然統論外道妄計。共有二種。一者計四大為能生。四微為所生。二者計四微為能造。四大為所造。此皆不達心外無法。所以宗因譬喻皆不成就。今正教中。四大秪是四妄想成。四微秪是四識相分。若約依於本質。變起相分。則四大外無四微。若約依於現行。熏成種子。則四微外無四大。故雖假說互為能所。實則無能無所也。二明善覺四大竟。
△三明善覺五陰。
復次大慧。當說諸陰自性相。(二皆作體相)云何諸陰自性相。謂五陰。云何五。謂色受想行識。彼四陰非色。(魏云。四陰無色相)謂受想行識。大慧。色者。四大及造色。各各異相。大慧。非無色有四數。如虗空。(魏云。無色相法。同如虗空。云何得成四種數相。○唐云。非色諸蘊。猶如虗空。無有四數)譬如虗空。過數相。離於數。而妄想言一虗空。大慧。如是陰過數相。離於數。離性非性。離四句。數相者。愚夫言說。非聖賢也。大慧。聖者如幻種種色像。離異不異施設。又如夢影士夫身。離異不異故。(唐云。諸聖但說如幻所作。唯假施設。離異不異。如夢如像。無別所有)大慧。聖智趣同陰妄想現。(魏云。如聖人智修行分別。見五陰虗妄。○唐云。不了聖智所行境故。見有諸蘊分別現前)是名諸陰自性相。汝當除滅。(唐云。如是分別。汝應捨離)滅[A56]已說寂靜法。斷一切佛剎諸外道見。大慧。說寂靜時。法無我見淨。及入不動地。(二皆云入遠行地)入不動地[A57]已。無量三昧自在。及得意生身。得如幻三昧。通達究竟。力明自在。救攝饒益一切眾生。猶如大地載育眾生。菩薩摩訶薩普濟眾生。亦復如是。
疏曰。色受想行識。名為五陰。研其體相。非異不異。故非定五。亦非定一也。且色陰則指四大四微。故猶似有各各異相。至於受想行識四陰。既無色相。同如虗空。如何可執有四數耶。譬如虗空。既非有四。亦非定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過數相。離於數。真故相無別。是故離性。俗故相有別。故離非性。本非一異有無常無常及俱不俱四句之所能詮。而云五陰之數相者。乃是愚夫言說而[A58]已。聖者了達五陰如幻。亦如夢中身。及鏡中影。不可謂異。不可謂不異。但是假施設有。由於妄想分別之所顯現。豈應執著有體相哉。除滅諸陰體相之分別[A59]已。則知諸法本來寂靜。破外道見。淨法無我。從通教七地八地。接入別圓。得意生身。入如幻三昧。化度眾生。猶如大地。所謂從空入假從假入中也。此中遠行不動。皆是借別明通。以別教初地證道同圓。分證中道法身應化之本。不復名為意生身故。第十五二種覺門竟。
○第十六涅槃妄想門二。初辨外道涅槃。二辨妄想通相。初中二。初正明外道妄計。二申明佛說涅槃。
△今初。
復次大慧。諸外道有四種涅槃。云何為四。謂性自性非性涅槃。(魏云。自體相涅槃。○唐云。諸法自性無性涅槃)種種相性非性涅槃。(魏云。種種相有無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魏云。自覺體有無涅槃。○唐云。覺自相性無性涅槃)諸陰自共相相續流注斷涅槃。(魏云。諸陰自相同相斷相續體涅槃。○唐云。斷諸蘊自共相流注涅槃)是名諸外道四種涅槃。非我所說法。
疏曰。涅槃者。不生不滅之理。乃由生滅情盡。二空所顯真如本來寂滅。故強名為涅槃。而外道不達。乃有四種妄計也。初云性自性非性涅槃者。謂二十三法。皆以冥諦而為體性。諸法滅[A60]已。還歸冥諦。名為涅槃也。二云種種相性非性涅槃者。魏云種種相有無。有即是性。謂五現涅槃。無即非性。謂七處斷滅為涅槃也。三云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者。魏云自覺體有無。有亦是性。謂神我究竟不滅。無亦非性。謂形滅則神亦滅也。四云諸陰自共相相續流注斷涅槃者。謂無想天。則斷受想行識四陰相續流注。無色四空天。則斷色陰相續流注也。
○二申明佛說涅槃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大慧。我所說者。妄想識滅。(魏云。見虗妄境界分別識滅。○唐云。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大慧白佛言。世尊不建立八識耶。佛言。建立。大慧白佛言。若建立者。云何離意識。非七識。(魏云。何故但言意識轉滅。不言七識轉滅)佛告大慧。彼因及彼攀緣故。七識不生。(魏云。以依彼念觀有故。轉識滅。七識亦滅。○唐云。以彼為因及所緣故。七識得生)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習氣。長養藏識。(唐云。意識分別境界。起執著時。生諸習氣。長養藏識)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唐云。由是意俱我我所執思量隨轉)不壞身相。(魏云。彼二種識無差別相。○唐云。無別體相)藏識因攀緣。(唐云。藏識為因。為所緣故)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展轉相因。(唐云。執著自心所現境界。心聚生起。展轉為因)譬如海浪。自心現境界風吹。若生若滅。亦如是。(唐云。而有起滅)是故意識滅。七識亦滅。
疏曰。此明欲證涅槃。須滅第六識相應之妄想也。蓋識雖有八。而生死涅槃。全由第六識轉。以彼因及所緣故。餘七識生。若彼因及所緣不生。則餘七亦不生也。(宋唐各皆影略。參觀魏譯可曉)先明現行熏種子義。故云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牽引前五識現行。生諸習氣。長養藏識。意顯若無前六識為能熏。則藏識便無由長養也。由有藏識故。第七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此言我所。但是語勢。或我之我。名為我所。以第七識但有我執。無我所執故也。具如唯識中辨)而此七識。與第八識俗。故相有別。故宋云不壞身相。真故相無別。故魏云無差別相。唐云無別體相。亦互相影略也。由俗諦不壞身相言之。故第七識。以藏識為因。即以藏識為所攀緣。唯識所謂依彼轉緣彼也。次明種子生現行義。故云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謂一切境界。皆是第八自心所現。由第六識妄執著故。前七轉識心心所聚乃生起也。次結明種子現行互為因義。故云展轉相因。後以海浪而為譬喻。結成妄想識滅。餘七亦滅。八識皆滅。即大涅槃。然所謂滅者。秪是滅彼相應妄想之若現若種而[A61]已。妄想種現既滅。則八種識轉為四智相應心品。故初卷云。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也。今欲妄想識滅。唯有修行二無我觀。了知妄想無性。唯心直進。一經宗要。舉不外此。思之修之。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不涅槃性。所作及與相。(魏云。我不取涅槃。亦不捨作相。○唐云。我不以自性。及以於作相)妄想爾𦦨識。此滅我涅槃。(魏云。轉滅虗妄心。故言得涅槃。○唐云。分別境識滅。如是說涅槃)彼因彼攀緣。意趣等成身。(唐云。意識為心因。心為意識界)與因者是心。為識之所依。(唐云。因及所緣故。諸識依止生)如水大流盡。波浪則不起。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
疏曰。外道所計四種涅槃。不出諸法自性。或是所作。或是法相。不知心外無自性。心外無所作及與相也。故佛總不約此而論涅槃。但約分別境識滅時。如瀑流盡。波浪不起。證唯識性。乃名為涅槃耳。彼因等二句。頌現熏種義。與因等二句。頌種生現義。餘並可知。初辨外道涅槃竟。
○二辯妄想通相二。初長文。二偈頌。初中三。初顯益標名。二依名釋相。三誡莫計著。
△今初。
復次大慧。今當說妄想自性分別通相。(魏云。虗妄分別法體差別之相。○唐云。妄計自性差別相)若妄想自性分別通相善分別。汝及餘菩薩摩訶薩。離妄想。到自覺聖。外道通趣善見。覺攝所攝妄想斷。(唐云。超諸妄想。證聖智境。知外道法。遠離能取所取分別)緣起種種相。妄想自性行不復妄想。(唐云。於依他起種種相中。不更取著妄所計相)大慧。云何妄想自性分別通相。謂言說妄想。(二並作分別)所說事妄想。(魏云。可知分別)相妄想。利妄想。(魏云。義分別。○唐云。財分別)自性妄想。(魏云。自體分別)因妄想。見妄想。成妄想。(魏云。建立分別。○唐云。理分別)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續妄想。(魏云。和合分別。○唐云。相屬分別)縛不縛妄想。(唐云。縛解分別)是名妄想自性分別通相。
疏曰。徧計分別。故名妄想。虗妄當體。故名自性。十二不同。故名分別。即差別也。同是妄想。故名通相。善知此[A62]已。則能離諸妄想。到自覺聖智境界。有此諸益。故須說也。
△二依名釋相。
大慧。云何言說妄想。謂種種妙音歌詠之聲。美樂計著。(唐云。謂執著種種美妙音詞)是名言說妄想。大慧。云何所說事妄想。謂有所說事自性。聖智所知。依彼而生言說妄想。(唐云。謂執有所說事。是聖智所說境。依此起說)是名所說事妄想。大慧。云何相妄想。謂即(於)彼所說事(中)如鹿渴想。種種計著而計著。謂堅溼煖動相。一切性妄想。是名相妄想。大慧。云何利妄想。謂樂種種金銀珍寶。是名利妄想。大慧。云何自性妄想。謂自性持此。如是不異惡見妄想。(唐云。謂以惡見如是分別。此自性決定非餘)是名自性妄想。大慧。云何因妄想。謂若因若緣有無分別因相生。(唐云。謂於因緣分別有無。以此因相而能生故)是名因妄想。大慧。云何見妄想。謂有無一異俱不俱惡見。外道妄想計著妄想。(唐云。謂諸外道。惡見執著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是名見妄想。大慧。云何成妄想。謂我我所想成決定論。是名成妄想。大慧。云何生妄想。謂緣有無性生計著。(唐云。謂計諸法若有若無。從緣而生)是名生妄想。大慧。云何不生妄想。謂一切性本無生。無種因緣生無因身。(唐云。謂計一切法本來不生。未有諸緣而先有體。不從因起)是名不生妄想。大慧。云何相續妄想。謂彼俱相續如金縷。(唐云。謂此與彼遞相繫屬。如針與線)是名相續妄想。大慧。云何縛不縛妄想。謂縛不縛因緣計著。如士夫方便若縛若解。(唐云。謂執因能縛而有所縛。如人以繩方便力故。縛[A63]已復解)是名縛不縛妄想。
疏曰。此釋十二種妄想差別之相。皆由不了唯心。故起種種徧計分別也。一言說妄想者。計著能詮有實性也。二所說事妄想者。計著所詮有實性也。三相妄想者。計著四大等有堅等實性也。四利妄想者。計著金銀等有實性也。五自性妄想者。計著諸法各有自性。不達無性也。六因妄想者。計著邪因緣無因緣能生一切法也。七見妄想者。計著種種四句也。八成妄想者。計著我我所。虗妄建立邪諦理也。九生妄想者。計著諸法從邪因緣無因緣生也。十不生妄想者。計著諸法皆本來有。不從因種生起。但從緣顯也。十一相續妄想者。妄計諸法互相繫屬。譬如金針引縷線也。十二縛不縛妄想者。妄計諸法皆有能縛所縛。能解所解。譬如世人以繩縛物。名之為縛。還復解之。名之為解也。豈知緣生如幻。實無此等差別自性哉。
△三誡莫計著。
於此妄想自性分別通相。一切愚夫計著有無(唐云。此是妄計性差別相。一切凡愚。於中執著若有若無)。
疏曰。執著有此十二差別相者。固是凡愚。執著無此十二差別相者。亦是凡愚。以不達唯心諸法。本離有無故也。
大慧。計著緣起而計著者。種種妄想計著自性。如幻示現種種之身。凡夫妄想。見種種異幻。(唐云。於緣起中。執著種種妄計自性。如依於幻。見種種物。凡愚分別。見異於幻)大慧。幻與種種。非異非不異。若異者。(應)幻非種種因。若不異者。幻與種種(應)無差別。而見差別。是故非異非不異。是故大慧。汝及餘菩薩摩訶薩。如幻緣起妄想自性異不異有無莫計著。(唐云。於幻有無。不應生著)。
疏曰。一切諸法。無性緣生。同於幻事。智者了其不實。凡愚執以為真。既知非異非不異。即便非有非無。故或計定異。或計定一。或計定有。或計定無。皆為妄想。而一切菩薩不應生著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心縛於境界。覺想智隨轉。無所有及勝。(唐云。無相最勝處)平等智慧生。妄想自性有。(唐云。在妄計是有)於緣起則無。妄想或攝受。緣起非妄想。(唐云。妄計迷惑取。緣起離分別)種種支分生。如幻則不成。(唐云。如幻不成就)彼相有種種。妄想則不成。(唐云。雖現種種相。妄分別則無)彼相則是過。皆從心縛生。妄想無所知。於緣起妄想。(唐云。妄計者不了。分別緣起法)此諸妄想性。即是彼緣起。妄想有種種。於緣起妄想。(唐云。緣起中分別)世諦第一義。第三無因生。妄想說世諦。斷則聖境界。
疏曰。此頌正明秪一緣起法上。計著則為徧計執性。如於繩計蛇。了達則為圓成實性。如悟繩即麻也。初二句。頌緣起上所起徧計。次二句。頌緣起處所證圓成。次四句。明徧計情有理無也。種種支分生二句。明生即無生也。彼相有種種二句。明如幻諸相。不同徧計所執我法也。彼相即是過四句。明我法二執之過。但從心縛而生。不了緣起。故起妄計也。此諸妄想性四句。明迷緣起而有妄計。緣起之外。別無妄計自性也。世諦等四句。結明於緣起處而起妄計。即名世諦。於緣起處不起妄計。即第一義。更無第三諦可得也。問。既云第三無因生。何故諸經論中。又說空假中三諦耶。答。三即是二。二即是一。非一二三。而一二三。所以不可思議。故大經云。所言二諦。其實是一。方便說二。如醉未吐。見日月轉。謂有轉日及不轉日。醒人但見不轉。不見於轉。是以一切緣起色心依正。並皆無性。但就俗人妄想分別。名為世諦。若出世聖人智慧了達。即是第一義諦。此乃一而言二。二即是一也。又對世諦。故說第一義諦。而此緣生無性法體。不惟不可喚作世諦。亦復不可喚作第一義諦。譬如對彼醉入所見轉日。說日不轉。而日月輪。不惟不可喚作是轉。亦復不可喚作不轉。非轉而醉見其轉。名為俗諦。非不轉而醒見其不轉。名為真諦。醉雖見轉。實未嘗轉。醒見不轉。非定不轉。以其非轉非不轉故。名為中諦。此乃二而言三。三即是二也。又不變隨緣。故有轉不轉。皆名為俗。隨緣不變。故轉即非轉。不轉即非不轉。乃名為真。此乃三而言二。二即是三也。思之。
譬如修行事。(唐云。如修觀行者)於一種種現。於彼無種種。妄想相如是。譬如種種瞖。妄想眾色現。(唐云。妄想見眾色)瞖無色非色。緣起不覺然(唐云。不了緣起然)。
疏曰。此二譬喻。喻迷緣起而為妄想也。
譬如鍊真金。遠離諸垢穢。虗空無雲瞖。妄想淨亦然。
疏曰。此二譬喻。喻斷妄想。即緣起處證圓成實也。
無有妄想性。及有彼緣起。建立及誹謗。悉由妄想壞。(魏云。無有妄想法。因緣法亦無。取有及謗無。分別觀者見。○唐云。無有妄計性。而有於緣起。建立及誹謗。斯由分別境)妄想若無性。而有緣起性。無性而有性。有性無性生(唐云。若無妄計性。而有緣起者。無法而有法。有法從無生)。
疏曰。前一偈。明依緣起。方有妄想。故妄想雖無性。而緣起是幻有。若計妄想有性。則是建立。若計緣起全無。則是誹謗。計有計無。皆妄想所壞也。後一偈。明由妄想。方成緣起。故緣起非實有。而妄想非定無。若計妄想定無。如何能成緣起之有。若計緣起實有。如何乃從無性之妄想生耶。故知妄想本空。亦離四句。緣起如幻。亦離四句矣。
依因於妄想。而得彼緣起。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想。
疏曰。此明能徧計者。則是妄想。所徧計者。則是緣起。故五法中之相名妄想三法。皆緣起性。皆是徧計所緣境也。
究竟不成就。則度諸妄想。然後智清淨。是名第一義。
疏曰。此明若知妄想所緣即緣起性。如知蛇即是繩。鬼即是杌。則蛇鬼究竟皆不成就。便能度諸妄想。二空智淨。證得真如第一義矣。
妄想有十二。緣起有六種。自覺知爾𦦨。(魏云。內身證境界。○唐云。自證真如境)彼無有差別。五法為真實。自性有三種。(魏云。及三種亦爾。○唐云。三自性亦爾)修行分別此。(唐云。修行者觀此)不越於如如。
疏曰。此明依迷情說。故有十二妄想。六種緣起。(即前所云因有六種)若證自覺知境界。則十二妄想。六種緣起。性皆空寂。無有差別。故五法三性。總不出真如也。
眾相及緣起。彼名起妄想。彼諸妄想相。從彼緣起生。(唐云。依於緣起相。妄計種種名。彼諸妄計相。皆因緣起有)覺慧善觀察。無緣無妄想。成[A64]已無有性。云何妄想覺。(唐云。真實中無物。云何起分別。○此下魏更有云。若真實有法。遠離於有無。若離於有無。云何有二法。○唐更有云。圓成若是有。此則離有無。既以離有無。云何有二性)彼妄想自性。建立二自性。(唐云。妄計有二性。二性是安立)妄想種種現。清淨聖境界(唐云。分別見種種。清淨聖所行)。
疏曰。此重明秪就緣起相上而起妄想。則妄想便從緣起而生。亦秪就緣起法上而善觀察。則緣起尚無。妄想何有。緣妄俱無。即圓成實。圓成實境。本非有性。何容起妄覺耶。依彼二譯。各有四句。申明圓成實性既非有性。亦非無性。言非有者。破眾生之計有。非斷無也。言若有者。破邪計之斷無。非有物也。既離有無。安有二性。是故安立二性皆妄計耳。由妄計故。妄見種種。若知性本清淨。無種種者。乃是聖智所行境也。
妄如如畫色。緣起計妄想。(魏云。見妄想種種。因緣中分別。○唐云。妄計種種相。緣起中分別)若異妄想者。則依外道論。(唐云。若異此分別。則墮外道諭)妄想說所想。因見和合生。(唐云。以諸妄見故。妄計於妄計)離二妄想者。如是則為成(唐云。離此二計者。則為真實法)。
疏曰。此結明妄想緣起。並皆無性。非定一也。謂世人妄計種種諸相。但如畫色。緣起非實。而彼於中妄生分別。若謂異妄分別。別有種種相可得者。是計心外有境。墮外論也。不過因諸妄見和合。故以妄想還說其所妄想而[A65]已。能妄想者。秪是我法二執相應之第六識。所妄想者。秪是色心等緣起諸法。若離能所二計。則妄想既空。緣起亦寂。即為圓成實性。譬如瞖盡華亡。即是晴明空矣。第十六涅槃妄想門竟。
○第十七自覺聖智一乘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自覺聖智相及一乘。(唐云。自證聖智行相。及一乘行相)若自覺聖智相及一乘。我及餘菩薩。善自覺聖智相及一乘。不由於他。通達佛法(唐云。我及諸菩薩得此善巧。於佛法中。不由他悟)。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說自覺聖智。二說一乘。
△今初。
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受。妄想無性。(唐云。依諸聖教。無有分別)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唐云。觀察自覺)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
疏曰。此正唯心直進圓頓妙修也。妄想者。所觀境也。無性者。境之諦也。空故無性。假故無性。中故無性。三一一三。不可思議。故無性也。獨一靜處者。約事即是阿蘭若處。約理即是絕待妙諦也。自覺觀察者。以自覺為所觀察也。不由於他者。自外無他也。離見妄想者。既無他。則無自。無自無他。則無可分別也。此是圓初住位。創證自覺聖智之體。從此上上昇進。乃超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地也。
○二說一乘二。初正釋。二釋疑。
△今初。
大慧。云何一乘相。謂得一乘道覺。我說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覺。謂攝所攝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覺。(唐云。云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大慧。一乘覺者。非餘外道聲聞緣覺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來。以是故說名一乘。
疏曰。諸法實相。本來平等。由有能取所取妄想分別。遂有六凡四聖差降不同。而此十界。仍即實相。所謂無差而差。差即無差者也。但唯如來。乃能究盡。二乘尚不能知。況外道及梵天乎。
○二釋疑二。初問。二答。
△今初。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說三乘而不說一乘。
○二答二。初長文。二偈頌。初中二。初明隱實施權。二明從權入實。
△今初。
佛告大慧。不自般涅槃法故。(唐云。聲聞緣覺無自般涅槃法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以一切聲聞緣覺。如來調伏。授寂靜方便而得解脫。非自[A66]己力。是故不說一乘。復次大慧。煩惱障(二云智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魏云。未得不可思議變易生。○唐云。未名不思議變易死)故說三乘。
疏曰。二乘之人。必賴如來說法謂伏。不能以自力而入涅槃。又煩惱斷。智障不斷。正使斷。業習不斷。所以隱一乘之實而不說也。彼既不覺一切法無我。若非方便說三。則何由離分段生死。入變易生死。所以施善誘之權而說三也。問。獨覺何藉如來調伏。答。若非四生百劫之前。於如來所。發辟支心。稟因緣教。何由瓜熟蔕落。覩華飛釧動而悟無生耶。問。如來亦於三祇百劫承事諸佛。方證菩提。豈單自力。答。一乘覺者。離攝所攝妄想。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雖微塵劫中事微塵佛。而無自他徧計分別。所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豈同二乘不達藏識。妄計心外有佛者耶。
△二明從權入實。
大慧。彼諸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及覺法無我。彼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覺。(唐云。若彼能除一切過習。覺法無我。是時乃離三昧所醉。於無漏界而得覺悟)覺[A67]已。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唐云。修諸功德。普使滿足)當得如來不思議自在法身。
疏曰。由法我執。起人我執。譬如迷杌。方執為鬼。故以法執為一切過習也。除其法執。覺法無我。不復味著偏真三昧。譬如酒消。故從偏真無漏界覺。復入中道上上無漏界中。稱性修行。普使滿足。乃證究竟法身也。無漏界。即方便有餘土。上上無漏界。即分證常寂光土。亦名實報莊嚴土。滿足眾具。謂四十二位所有功德智慧二種莊嚴。自在法身。謂平等真如本源佛性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天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我說此諸乘(唐云。諸乘我所說)。
疏曰。此頌為實所施權也。天乘者。十善法也。梵乘者。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也。聲聞乘者。生滅四諦法也。緣覺乘者。生滅無生十二因緣法也。諸佛乘者。事六度。理六度。乃至次第三觀等諸法也。
乃至有心轉。(唐作起)諸乘非究竟。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魏云。差別)我說為一乘。
疏曰。此頌破權歸實也。分別永盡。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如如之理。不在智外。故無乘。如如之智。不在理外。故無乘者。十界百界千如。皆是實相。故無有差別建立。此乃絕待無外之一乘也。
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唐云。為攝愚夫故。說諸乘差別)解脫有三種。及與法無我。煩惱智慧等。解脫則遠離(唐云。解脫有三種。謂離諸煩惱。及以法無我。平等智解脫)。
疏曰。此頌方便說三之意也。若不分別說三。何以攝引愚夫。故先明權教三解脫門。令離煩惱。又明法無我平等不思議解脫門。令淨所知也。
譬如海浮木。常隨波浪轉。聲聞愚亦然。相風所飄動。彼起煩惱滅。餘習煩惱愚。味著三昧樂。(唐云。三昧酒[1]〔初〕醉)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唐云。彼非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唐云。聲聞亦如是。覺後當成佛)。
疏曰。此正頌從權入實也。第十七自覺聖智一乘門竟。
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卷第二義疏下
校注
[0526001] 最字疑勗 [0541001] 種應是衍字 [0542001] 視應作觀 [0551001] 初應作所【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7 冊 No. 329 楞伽經義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第五如來藏自性清淨門二。初疑問。二答釋。初中二。初舉佛語。二疑同外。
△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