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上
一切佛語心品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濵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為莊嚴(魏云。婆伽婆住大海畔摩羅耶山頂上楞伽城中。彼山種種寶性所成。諸寶間錯。光明赫燄。如百千日。照耀金山。復有無量華園香樹。皆寶香林。微風吹擊。搖枝動葉。百千妙香。一時流布。百千妙音。一時俱發。重巖屈曲。處處皆有。仙堂靈室。龕窟無數。眾寶所成。內外明徹。日月光輝。不能復現。皆是古昔諸仙聖賢思如實法得道之處。○唐云。佛住大海濱。摩羅耶山頂楞伽城中)。
疏曰。此即五事證信之四也。如是者。舉所聞之法。我聞者。明能持之人。一時者。明聞持和合。佛者。明時從佛聞。南海濵等者。明聞持之所也。據魏唐二譯。並云山頂楞伽城中。此云楞伽山頂。葢影略也。觀心釋者。海。是八識境界。山。是法性。城。是大般涅槃。種種寶華。即是性具智慧妙寶功德妙華。從法性生。還以莊嚴法性也。佛住其中者。即是自覺聖智。不離自心現量第一義境。
△二引聞持之伴。
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從彼種種異佛剎來。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於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魏云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皆從種種他方佛土。俱來集會。是諸菩薩。具足無量自在三昧神通之力。奮迅遊化。善知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而授佛位。自心為境。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隨種種心。種種異念。無量度門。隨所應度。隨所應見。而為普現。○唐云。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眾俱。其諸菩薩摩訶薩。悉[A1]已通達五法。三性。諸識。無我。善知境界自心現義。遊戲無量自在三昧神通諸力。隨眾生心。現種種形。方便調伏。一切諸佛手灌其頂。皆從種種諸佛國土而來此會。大慧菩薩摩訶薩為其上首)。
疏曰。准今本及魏譯。則比丘菩薩兩眾。皆從他土來集。據唐譯。則比丘似是常隨眾。菩薩乃從他土來也。若常隨比丘。則有應化實行二種。若來集比丘。則是應化者多。或彼應化以神通力。兼擕實行者來。要必堪聞大乘法者。乃獲與嘉會耳。列名以比丘居前者。出世相故。有定踪故。歎德唯在菩薩者。顯大乘故。紹佛業故。餘對二譯可解。起序竟。
二別序(二譯有。今經缺)。
疏曰。准魏唐本。佛先於龍王宮中。說法七日。向海南岸遙望山城。微笑而說過去諸佛因緣。彼王聞[A2]已。迎佛入城。現諸神變。問答二法。須者尋之。序分竟(二法者。因如來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乃問何者名法。何名非法。何得有二也)。
二正宗分。大科為二。初總明一百八句。二別明三十九門。初總明一百八句。(魏云。問答品第二。○唐云。集一切法品第二)文分為三。初說偈讚佛。二請佛垂許。三正申問答。初中二。初經家敘儀。二大慧偈讚。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與摩帝菩薩俱遊一切諸佛剎土。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讚佛(魏云。爾時聖者大慧菩薩。與諸一切大慧菩薩。俱遊一切諸佛國土云云)。
疏曰。摩帝。亦云末底。此翻為慧。欲達自心現量第一義境。必藉自覺聖智大慧故也。慧為法界。一切法趣慧。了知諸佛剎土。皆是自心所現境界。故能俱遊。而能遊所遊。並依本覺佛性。故云承佛神力。知諸法空而不取證。故云從座而起。顯出度生方便。故云偏袒右肩。方便不離實際。故云右膝著地。權實不二。隨順法性。故云合掌恭敬。由始覺智。顯本覺理。故云以偈讚佛也。
○二大慧偈讚二。初正讚佛德。二結勸修觀。
△今初。
世間離生滅。猶如虗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魏云。佛慧大悲觀。世間離生滅。猶如虗空華。有無不可得。下三偈例同。○唐譯今本大同)。
疏曰。此讚佛究竟通達五法也。世間名相。唯從妄想建立。性本如如。離於生滅。了此非有非無。名為正智也。智不得有無。故非生法二緣之悲。名為大悲。而起大悲心。故非二邊之智。名為不得有無之智。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疏曰。此讚佛究竟通達三自性也。一切諸法。緣起如幻。心識執之而為妄想。遠離心識妄想。則顯成自性矣。
遠離於斷常。世間恒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疏曰。此讚佛究竟通達八識也。八識互為因果。展轉相續。故非斷常。變現世間。一切如夢。
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𦦨。常清淨無相。而興大悲心。
疏曰。此讚佛究竟通達二無我也。煩惱。謂分別俱生種種諸惑。性是煩惱。擾亂行人。即人我執也。爾𦦨。此翻所知。亦翻境界。即三界內外種種諸法。智苟有障。不能了知。故云。所知不是障。是障障所知。即法我執也。今知煩惱常清淨無相。是究竟通達人無我。知爾𦦨常清淨無相。是究竟通達法無我。
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魏云。佛不入不滅。涅槃亦不住。離覺所覺法。有無二俱離。○唐云。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遠離覺所覺。若有若非有。法身如幻夢。云何可稱讚。知無性無生。乃名稱讚佛。佛無根境相。不見名見佛。云何於牟尼。而能有讚毀)。
疏曰。此讚佛雖究竟通達五法三性八識無我。而實無有能通達及所通達之二相也。一切者。即指五法自性諸識無我也。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不復更滅。故云一切無涅槃也。無有入於涅槃之佛。亦無有佛能入涅槃。以佛是能覺之智。涅槃是所覺之理。理智不二。實無能所。故云遠離覺所覺也。若定云佛及涅槃是有。則有能所。墮建立過。若定云佛及涅槃無有。則成斷滅。墮誹謗過。故云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也。初正讚佛德竟。
△二結勸修觀。
牟尼寂靜觀。是則遠離生。是名為不取。今世後世淨(魏云。若如是觀佛。寂靜離生滅。彼人今後世。離垢無染取。○唐云。若見於牟尼。寂靜遠離生。是人今後世。離著無所取)。
疏曰。此勸行人於牟尼世尊。當以此寂靜之理而觀察之。是則遠離二種生死。是名為不取諸法。而今世後世悉皆清淨也。初說偈讚佛竟。
○二請佛垂許二。初說名啟請。二佛許恣問。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A3]已。自說姓名。我名為大慧。通達於大乘。今以百八義。仰諮尊中上(魏云。仰諮無上尊)。
△二佛許諮問。
世間解之士。聞彼所說偈。觀察一切眾。告諸佛子言。汝等諸佛子。今皆恣所問。我當為汝說。自覺之境界。
二請佛垂許竟。
○三正申問答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以偈問曰。云何淨其念。云何念增長。云何見癡惑。云何惑增長(魏云。云何淨諸覺。何因而有覺。何因見迷惑。何因有迷惑。○唐云。云何起計度。云何淨計度。云何起迷惑。云何淨迷惑)。
疏曰。此總問迷悟之源也。言云何淨其妄念。云何妄增長。云何照見此癡惑。云何癡惑增長耶。
何故剎土化。相及諸外道(魏云。何因有國土。化相諸外道)。
疏曰。此問何故而有剎土。何故而有變化六道等相。何故復有諸外道法耶。
云何無受次。何故名無受。何故名佛子。解脫至何所。誰縛誰解脫(魏云。云何名佛子。寂靜及次第。解脫至何所。誰縛何因脫。○唐云。云何名佛子。及無影次第。解脫至何所。誰縛誰能解)。
疏曰。無受。即魏譯所云寂靜。唐譯所云無影也。以不受一切諸受。故名正受。亦名無受。乃根本智正證真如。不變相故。離分別故。故云無影。亦云寂靜。此真如境。雖無次第。由斷障次第而立多名。具如唯識論十地廣明。
何等禪境界。云何有三乘。唯願為解說。(魏云。禪者觀何法。何因有三乘。○唐云。云何禪境界。何故有三乘)緣起何所生。云何作所作。(魏云。何因緣生法。次句同。○唐云。彼以何緣生。何作何能作)云何俱異說。云何為增長。(魏云。何因俱異說。何因無而現。唐云。誰說二俱異。云何諸有起)云何無色定。及與滅正受。(二皆作滅盡定)云何為想滅。(即無想定)何因從定覺。云何所作生。進去及持身。(魏云。云何因生果。云何身去住)云何現分別。云何生諸地。(魏云。何因觀所見。何因生諸地。唐云。云何見諸物。云何入諸地)破三有者誰。何處身云何。往生何所至。云何最勝子。(魏云。破三有者誰。何身至何所。云何處而住。云何諸佛子。○唐云。云何有佛子。誰能破三有。何處身云何。生復住何處)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最勝為我說。(魏第三句云。何因得定心。餘同宋。○唐云。云何得神通。自在及三昧。三昧心何相。願佛為我說)云何名為藏。云何意及識。云何生與滅。云何見[A4]已還。(魏云。何因為藏識。何因意及識。何因見諸法。何因斷所見。○唐云。云何名藏識。云何名意識。云何起諸見。云何退諸見)云何為種性。非種及心量。(魏云。云何性非性。云何心無法。○唐云。云何性非性。云何唯是心)云何建立相。及與非我義。云何無眾生。云何世俗說。(魏云。何因說法相。云何名無我。何因無眾生。何因有世諦。○唐云。何因建立相。云何成無我。云何無眾生。云何隨俗說)云何為斷見。及常見不生。(魏云。何因不見常。何因不見斷。○唐云。云何得不起。常見及斷見)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違。(魏其。作二)云何當來世。種種諸異部。(云何。魏作何因。唐作何故)云何空何因。云何剎那壞。(魏云。云何名為空。何因念不住。○唐云。云何為性空。云何剎那滅)云何胎藏生。云何世不動。(魏云。何因有胎藏。何因世不動。唐云。胎藏云何起。云何世不動)何因如幻夢。及犍闥婆城。世間熱時𦦨。及與水月光。(魏云。云何如幻夢。說如犍闥婆。陽燄水中月。世尊為我說。○唐云。云何諸世間。如幻亦如夢。乾城及陽燄乃至水中月)何因說覺支。及與菩提分。(魏云。云何說覺支。何因菩提分。○唐云。云何菩提分。覺分從何起)云何國土亂。云何作有見。(唐云。何故見諸有)云何不生滅。世如虗空華。云何覺世間。云何說離字。(魏云。何因不生滅。何因如空華。何因覺世間。何因無字說。○唐云。云何知世法。云何離文字。云何如空華。不生亦不滅)離妄想者誰。云何虗空譬。(魏云。云何無分別。何因如虗空。○唐云。云何如虗空。云何離分別)如實有幾種。幾波羅蜜心。(魏云。真如有幾種。何名心幾岸。○唐云。真如有幾種。諸度心有幾)何因度諸地。誰至無所受。(魏云。何因地次第。真如無次第。○唐云。云何地次第。云何得無影)何等二無我。云何爾𦦨淨。(魏云。何因二無我。何因境界淨。唐云。何者二無我。云何所知淨)諸智有幾種。幾戒眾生性。(魏云。幾種智幾戒。何因眾生生。唐云。聖智有幾種。戒眾生亦然)誰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魏云。誰作諸寶性。金摩尼珠等。唐云。摩尼等諸寶。斯並云何出)誰生諸語言。眾生種種性。(魏云。誰生於語言。眾生種種異。唐云。誰起於語言。眾生及諸物)明處及伎術。誰之所顯示。(魏云。五明處伎術。誰能如是說)伽陀有幾種。長頌及短句。(魏云。云何長短句。唐云。長行句亦然)成為有幾種。云何名為論。(魏云。法復有幾種。解義復有幾。唐云。道理幾不同。解釋幾差別)云何生飲食。及生諸愛欲。(魏云。何因飲食種。何因生愛欲。唐云。飲食是誰作。愛欲云何起)云何名為王。轉輪及小王。云何守護國。(第三句。魏云。何因護國土。○唐云。云何轉輪王。及以諸小王。云何王守護)諸天有幾種。云何名為地。星宿及日月。(魏云。諸天有幾種。何因而有地。何因星日月。○唐云。天眾幾種別。地日月星辰。斯等並是何)解脫修行者。是各有幾種。(魏云。解脫有幾種。行者有幾種。唐云。解脫有幾種。修行師復幾)弟子有幾種。云何阿闍梨。(魏第二句云。阿闍棃幾種。○唐云。云何阿闍梨。弟子幾差別)佛復有幾種。復有幾種生。(魏云。如來有幾種。本生有幾種。○唐云。如來有幾種。本生事亦然)魔及諸異學。彼各有幾種。(魏云。摩羅有幾種。異學有幾種。○唐云。眾魔及異學。如是各有幾)自性及與心。彼復各幾種。云何施設量。唯願最勝說。(魏云。自性有幾種。心復有幾種。云何施設名。世尊為我說。○唐云。自性幾種異。心有幾種別。云何唯假說。願佛為開演)云何空風雲。云何念聰明。云何為林樹。云何為蔓草。(魏云。何因有風雲。何因有黠慧。何因有樹林。世尊為我說。○唐云。云何為風雲。念智何因有。藤樹等行列。此並誰能作)云何象馬鹿。云何而捕取。(魏云。何因象馬鹿。何因人捕取。唐云。云何象馬獸。何因而捕取)云何為卑陋。何因而卑陋。(魏云。何因為卑陋。○唐云。云何卑陋人。願佛為我說)云何六節攝。(魏云何因有六時。唐云。云何六時攝)云何一闡提。男女及不男。斯皆云何生。(魏云。何因成闡提。男女及不男。為我說其生)云何修行退。云何修行生。(二皆作進)禪師以何法。建立何等人。(魏云。教何等人修。令住何等法。○唐云。瑜伽師有幾。令人住其中)眾生生諸趣。何相何像類。(魏云。諸眾生去來。何相何像類。○唐云。眾生生諸趣。何形何色相)云何為財富。何因致財富。(唐云富饒大自在。此復何因得)云何為釋種。何因有釋種。云何甘蔗種。無上尊願說。云何長苦仙。彼云何教授。(魏云。何因長壽仙。長壽仙何親。云何彼教授。○唐云。仙人長苦行。是誰之教授)如來云何於。一切時剎現。種種名色類。最勝子圍繞。(魏云。世尊如虗空。為我分別說。何因佛世尊。一切時剎現。種種名色相。佛子眾圍繞。○唐云。何因佛世尊。一切剎中現。異名諸色類。佛子眾圍繞)云何不食肉。云何制斷肉。食肉諸種類。何因故食肉。(唐云。何因不食肉。何因令斷肉。食肉諸眾生。以何因故食)云何日月形。須彌及蓮華。師子勝相剎。側住覆世界。如因陀羅網。或悉諸珍寶。箜篌細腰鼓。狀種種諸華。或離日月光。如是等無量。(魏云。何因日月形。須彌及蓮華。師子形勝相。國土為我說。亂側覆世界。如因陀羅網。一切寶國土。何因為我說。如箜篌琵琶。鼓種種華形。離日月光明。何因為我說。○唐云。何故諸國土。猶如日月形。須彌及蓮華。卍字師子像。何故諸國土。如因陀羅網。覆住或側住。一切寶所成。何故諸國土。無垢日月光。或如華果形。箜篌細腰鼓)云何為化佛。云何報生佛。云何如如佛。云何智慧佛。(魏。如智佛合為一。○唐云。云何變化佛。云何為報佛。真如智慧佛。願皆為我說)云何於欲界。不成等正覺。何故色究竟。離欲得菩提。(魏云。離欲中得道。○唐云。離染得菩提)善逝般涅槃。誰當持正法。天師住久如。正法幾時住。(魏云。如來般涅槃。何人持正法。世尊住幾時。正法幾時住。○唐云。如來滅度後。誰當[1]〔時〕正法。後二句。同魏)悉檀及與見。各復有幾種。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緣。(魏云。如來立幾法。各見有幾種。毗尼及比丘。世尊為我說。○唐云。悉檀有幾種。諸見復有幾。何故立毗尼。及以諸比丘)彼諸最勝子。緣覺及聲聞。何因百變易。云何百無受。(魏云。何因百變易。何因百寂靜。聲聞辟支佛。世尊為我說。○唐云。一切諸佛子。獨覺及聲聞。云何轉所依。云何得無相)云何世俗通。云何出世間。云何為七地。唯願為演說。(魏云。何因世間通。何因出世通。何因七地心。世尊為我說。○唐云。云何得世通。云何得出世。復以何因故。心住七地中)僧伽有幾種。云何為壞僧。(二皆作破僧)云何醫方論。是復何因緣。(唐云。云何為眾生。廣說醫方論)何故大牟尼。唱說如是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魏云。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常為諸佛子。何故如是說)何故說斷常。及與我無我。(魏云。何故說人我。何故說斷常)何不一切時。演說真實義。而復為眾生。分別說心量。(魏云。何故不但說。唯有於一心。○唐云。何不恒說實。一切唯造心)何因男女林。訶梨阿摩勒。雞羅及鐵圍。金剛等諸山。無量寶莊嚴。仙闥婆充滿(魏前四句同。續云。次及無量山。種種寶莊嚴。仙樂人充滿。世尊為我說。○唐云。云何男女林。訶梨菴摩羅。雞羅婆輪圍。及以金剛山。如是處中間。無量寶莊嚴。仙人乾闥婆。一切皆充滿。此皆何因緣。願尊為我說)。
疏曰。自何故剎土化至此。皆徧問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意顯並由迷悟之所幻現。一一推簡。決無實性。總不出於自心現量也。但將二譯對讀。其旨自明。不煩別釋。一二名相。考附卷末。初問竟。
○二答為二。初偈牒。二正答。初為五。初總讚許。二領所問。三責所未問。四復領所問。五結讚誡聽。
△今初。
無上世間解。聞彼所說偈。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善哉善哉問。大慧善諦聽。我今當次第。如汝所聞說(唐云。爾時世尊。聞其所請大乘微妙諸佛之心最上法門。即告之言。善哉大慧。諦聽諦聽。如汝所問。當次第說。即說頌曰)。
○二領所問二。初略示宗旨。二廣述前問。
△今初。
生及與不生。涅槃空剎那。趣至無自性(魏作無自體。○唐云。若生若不生。涅槃及空相。流轉無自性)。
疏曰。此總明彼之所問。不出有為生法。無為不生法。而涅槃空相。剎那流轉相。皆無自體性也。何者。不生不滅。名為涅槃。初生即滅。各為剎那。剎那似有流轉。如醫故見華。華本無體性也。涅槃雖無流轉。如空不拒華。空亦無自性也。此則生死涅槃。皆是自心現量。如冰與水。同一濕性。豈各有自性哉。
△二廣述前問。
佛諸波羅蜜。佛子與聲聞。緣覺諸外道。及與無色行。如是種種事。須彌巨海山。洲渚剎土地。星宿及日月。外道天修羅。解脫自在通。力禪三摩提。(魏云。力思惟寂定)滅及如意足。覺支及道品。(唐云。菩提分及道)諸禪定無量。諸陰身往來。(魏云。五陰及去來)正受滅盡定。三昧起心說。(魏云。四空定滅盡。發起心而說。○唐云。乃至滅盡定。心生起言說)心意及與識。無我法有五。自性想所想。及與現二見。(魏後二句云。自性相所想。所見能見二。○唐云。心意識無我。五法及自性。分別所分別。能所二種性)乘及諸種性。金銀摩尼等。一闡提大種。(魏云四大)荒亂及一佛。
疏曰。乘謂三乘。諸種性。謂五種性。荒亂。謂國土亂。一佛。謂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也。
智爾𦦨得向。(魏云。智境界教得。唐云。智所知教得)眾生有無有。象馬諸禽獸。云何而捕取。譬因成悉檀。及與作所作。(魏云。譬喻因相應。力說法云何。何因有因果。○唐云。云何因譬喻。相應成悉檀。所作及能作)叢林迷惑通。心量不現有。(魏云。相迷惑如實。但心無境界。○唐云。眾林與迷惑。如是真實理。唯心無境界)諸他不相至。(二皆云。諸地無次第)百變百無受。(魏云。百變及無相。○唐云。無相轉所依)醫方工巧論。伎術諸明處(伎。魏作呪)。
疏曰。領前所問。前後間雜。不拘次第。意顯諸法無性。錯綜變化。互具互生。不可膠名滯相。致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之妙理也。二領所問竟。
△三責所未問。
諸山須彌地。巨海日月量。下中上眾生。身各幾微塵。一一剎幾塵。弓弓數有幾。(唐云。一一弓幾肘)肘步拘樓含。(唐云。幾弓俱盧舍)半由延由延。(魏云。二十四及十。○唐作由旬)兔毫窻塵蟣。羊毛𪍿麥塵。(唐云。兔毫與隙遊。蟣羊毛𪍿麥)鉢他(一升)幾𪍿麥。阿羅(一斗)𪍿麥幾。獨籠(一斛)那佉棃。(十斛)勒叉(一萬)及舉利。(一億)乃至頻婆羅。(一兆)是各有幾數。為有幾阿[1]兔。(微塵)名舍梨沙婆。(芥子)幾舍梨沙婆。名為一賴提。(草子)幾賴提摩沙。(豆)幾摩沙陀那。(銖)復幾陀那羅。為迦梨沙那。(兩)幾迦梨沙那。為成一波羅。(斤)此等積集相。幾波羅彌樓。(唐云。幾斤成須彌)是等所應請。何須問餘事。聲聞辟支佛。佛及最勝子。身各有幾數。何故不問此。火𦦨幾阿㝹。風阿㝹復幾。根根幾阿㝹。毛孔眉毛幾(魏云。根根幾塵數。毛孔眉幾塵)。
疏曰。此等積聚數量。佛責大慧所不問者。如華嚴阿僧祇品所明。乃是佛果妙智。於一切差別境界現量印知。不俟推算。故唯識云。然識變時。隨量大小。頓現一相。非別變作眾多極微。合成一物也。大佛頂經云。恒沙界外一滴之雨。尚知頭數。譬如明鏡無心。萬像畢照。海印不動。諸影並呈。[2]叉如權度無心。而輕重長短。分毫不昧。斗斛無心。而多少盈縮。纖小莫欺。良以一切依正。皆唯心現。與心作境。凡外二乘及諸權乘菩薩。未證自心現量。所以或計邪因無因所生。或計能成所成假實有異。或棄境而偏守枯心。或比知而莫測涯際。總不能圓極一照。性相畢知也。接響云。世尊詰責大慧所問不周。正欲窮出無性。令人脫然。即可推古不至今。今非昔人。萬法由來無性不遷。即諸心境。當處冥會。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從何建立。是不遣而俱遣。不空而俱空。乃悟緣會性空之要門也。
△四復領所問。
護財自在王。(魏云。何由財自在)轉輪聖帝王。(唐云。云何得財富。云何轉輪王)云何王守護。云何為解脫。廣說及句說。(魏云。解脫廣略說。○唐云。云何得解脫。云何長行句)如汝之所問。眾生種種欲。種種諸飲食。(唐云婬欲及飲食)云何男女林。金剛堅固山。云何如幻夢。野鹿渴愛譬。云何山天仙。犍闥婆莊嚴。解脫至何所。誰縛誰解脫。云何禪境界。變化及外道。云何無因作。云何有因作。有因無因作。及非有無因。云何現[A5]已滅。(魏云。何因可見轉。○唐云。云何起計度)云何淨諸覺。(唐云。云何淨計度)云何諸覺轉。及轉諸所作。(唐云。所作云何起。云何而轉去)云何斷諸想。(魏作相)云何三昧起。(魏云。出三昧。唐云。起三昧)破三有者誰。何處為何身。(魏云。何因身何處。○唐云。何處身云何)云何無眾生。而說有吾我。云何世俗說。唯願廣分別。(二譯皆無此句)所問相云何。及所問非我。(魏云。何因問我相。云何問無我)云何為胎藏。及種種異身。(唐云。及以餘支分)云何斷常見。云何心得定。(唐云。心一境)言說及諸智。戒種性佛子。云何成及論。(魏作勘解。○唐云。云何稱理釋)云何師弟子。種種諸眾生。斯等復云何。云何為飲食。聰明魔施設。云何樹葛藤。最勝子所問。云何種種剎。仙人長苦行。云何為族姓。從何師受學。云何為醜陋。云何人修行。欲界何不覺。(唐云。云何欲界中。修行不成佛)阿迦膩吒成。(魏云。色究竟成道)云何俗神通。云何為比丘。云何為化佛。云何為報佛。云何如如佛。平等智慧佛。云何為眾僧。佛子如是問。箜篌腰鼓華。剎土離光明。心地者有七。(魏云。云何為心地。○唐云。云何使其心。得住七地中)所問皆如實。
疏曰。此復領前所問。亦皆錯綜不拘次第。並顯諸法無性。不離自心現量故也。
△五結讚誡聽。
此及餘眾多。佛子所應問。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悉檀離言說。(唐云。亦離於世俗。言語所成法)我今當顯示。次第建立句。佛子善諦聽。此上百八句。如諸佛所說。
疏曰。言此汝之所問。及餘眾多汝所未問。皆是佛子之所應問。以一一相。皆與自心現量第一義境相應。遠離種種四句見過。乃是如來普徧法施。離於世俗言語所成。唯自證法及本住法。故今當顯示也。此上所問世出世法。隨迷一法。皆能起百八見百八煩惱。隨悟一法。皆能破百八見而成百八三昧法門。故於無句之中。方便次第建立百八句義。乃三世諸佛所說。不容於中增損分毫者也。非善諦聽。何由成就聞思修慧也哉。初偈牒竟。
△二正答。此約一心真如門說。故百八句總云非也。破情不破法。以法體全妄即真。如全華即空。全冰水即濕性。無可破故。故魏譯句字。皆作見字。句。是名句。從意言分別而有。遣句。正遣見耳。
不生句生句。(魏云。生見。不生見。唐云。生句。非生句)常句。無常句。相句。無相句。住異句。非住異句。剎那句。非剎那句。自性句。離自性句。空句。不空句。斷句。不斷句。(二譯有心句。非心句)邊句。非邊句。(唐無)中句。非中句。常句。非常句。(魏作變。唐作恒)緣句。非緣句。因句。非因句。煩惱句。非煩惱句。愛句。非愛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巧句。非功句。(唐作善巧)淨句。非淨句。(唐作清淨)成句。非成句。(二作相應)譬句。非譬句。(二作譬喻)弟子句。非弟子句。師句。非師句。種性句。非種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所有句。非所有句。(魏作寂靜。唐作無影像)願句。非願句。三輪句。非三輪句。相句。非相句。(唐作標相)有品句。非有品句。(魏云。有無立見。非有無立見。○唐云。有句。非有句。無句。非無句)俱句。非俱句。(魏云。有二見。無二見)緣自聖智現法樂句。非現法樂句。(唐云。自證聖智句。非自證聖智句。現法樂句。非現法樂句。○魏亦分二句)剎土句。非剎土句。(魏。作國土。唐云剎句)阿㝹句。非阿㝹句。(魏云微塵。唐云塵)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實句。非實句。(魏作四大。唐作大種)數句。非數句。(唐作算數)數句。非數句。(二皆無此句。或云。宜上聲呼之)明句。非明句。(魏作通。唐作神通)虗空句。非虗空句。雲句。非雲句。工巧伎術明處句。非工巧伎術明處句。(二皆作二句)風句。非風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施設句。非施設句。(魏作假名。唐作假立)自性句。非自性句。(唐作體性)陰句。非陰句。(唐作蘊)眾生句。非眾生句。慧句。非慧句。(魏作智。唐作覺)涅槃句。非涅槃句。爾𦦨句。非爾𦦨句。(魏作境界。唐作所知)外道句。非外道句。荒亂句。非荒亂句。幻句。非幻句。夢句。非夢句。𦦨句。非𦦨句。(二作陽燄)像句。非像句。(唐作影像)輪句。非輪句。(唐作火輪)犍闥婆句。非犍闥婆句。天句。非天句。飲食句。非飲食句。婬欲句。非婬欲句。見句。非見句。波羅蜜句。非波羅蜜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諦句。非諦句。果句。非果句。(二皆有滅句。非滅句)滅起句。非滅起句。(魏作起滅盡定)治句。非治句。(唐作醫方)相句。非相句。支句。非支句。(唐作支分)巧明處句。非巧明處句。(唐無)禪句。非禪句。迷句。非迷句。現句。非現句。護句。非護句。族句。非族句。(魏作族姓。唐作種族)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攝受句。非攝受句。(魏作捕取)寶句。非寶句。(魏作實)記句。非記句。一闡提句。非一闡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事句。非事句。(二皆云作)身句。非身句。覺句。非覺句。(唐作計度)動句。非動句。根句。非根句。有為句。非有為句。無為句。非無為句。(二皆無)因果句。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節句。非節句。(魏作時。○唐作時節)叢樹葛藤句。非叢樹葛藤句。(魏作林樹。唐作樹藤)雜句。非雜句。(二作種種)說句。非說句。(唐作演說。更有決定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處句。非處句。(二作住持)字句。非字句。(唐作文字)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說。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疏曰。此百八句。准今譯。止有一百四句。准魏唐二譯。各有一百六句。而皆出沒離合小殊。意顯隨拈一句。皆有百八見網。亦皆有百八三昧。所謂一句一切句。一切句一句。非一句非一切句。而一句而一切句。自心現量第一義境。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法爾如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故勸令修學也。初總明一百八句竟。
○二別明三十九門。即為三十九段。第一諸識生住[1]異門。(魏云。集一切佛法品第三)文為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疏曰。別明之中。先問諸識生住滅者。以眾生無始時來。如來藏心不變隨緣。法爾有八種識。依之建立五位百法染淨因果。乃有流轉還滅種種法門。乃可辨於五法三性二無我等故也。生住滅者。有為虗妄相也。然一切經論或明四相。或明三相。或但明生滅二相。當知若二若三若四。平等平等。非有增減。何以言之。且四相者。即是生住異滅。唯識論云。然有為法因緣力故。本無今有。暫有還無。表三無為。假立四相。本無今有。有位名生。生位暫停。即說為住。住別前後。復立異名。暫有還無。無時名滅。前三有故。同在現在。後一是無。故在過去。又云。生表有法先非有。滅表有法後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暫有用。此依剎那。假立四相。一期分位。亦得假立。初有名生。後無名滅。生[A6]已相似相續名住。即此相續轉變名異。是故四相。皆是假立。(文)今按此文。則有二種四相。一是剎那四相。二是一期四相也。就一期中。若約根身。則是生老病死。若約器界。則是成住壞空。次明三相者。此經云生住滅。或有云生異滅。以異而不異。故假名為住。以住而不住。故假名為異。如老病皆是異相。亦皆是住相也。次明二相者。生住異三。既同屬有。故但名生。滅既屬無。故仍名滅。又住為生之成。故可屬生。異為滅之漸。或可屬滅也。夫眾生迷本藏心。妄有八識幻相。則妄見四相三相二相[2]還流。生[A7]已隨滅。滅[A8]已還生。從劫至劫。流轉不[A9]已。若達生滅無相當體即第一義。則生本不生。滅何所滅。自覺聖智。應念圓成矣。迷悟關頭。皆由於此。所以先問之也。
○二答中二。初正答生住滅。二申明邪正門。初又二。初直答其相。二廣辨其因。
△今初。
佛告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魏云。諸識各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魏云。非思量者之所能知。唐云。非臆度者之所能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二俱作相續)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大慧。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魏云。識有三種。一者轉相識。二者業相識。三者智相識)。
疏曰。諸識者。總舉八識心王。亦攝五十一心數法。及所變色。并不相應行而言之也。各有二種生住滅者。八識心心數法。各有現行生住滅相。名為相生住滅。各有種子生住滅相。名為流注生住滅也。此流注生住滅相。既由種子而起現行。復由現行熏成種子。如炷與𦦨。展轉生燒。互為因果。無暫時斷。故二譯皆名為相續也。第八識流注生者。由七轉識熏習力故。令異熟種次第得生。流注住者。由陀那識執持力故。令異熟種長時不變。流注滅者。由觀察智內熏力故。令異熟種畢竟永捨也。第八識相生者。由引業力所招感故。創於三有受異熟果。相住者。由引業力功能差別。令於一期分劑決定。相滅者。由異熟因勢力盡故。令所執持身命死亡也。前七識流注生者。由第八識能受熏故。令彼現行熏成種子。流注住者。由種子識能執持故。令彼種子不失不壞。流注滅者。由無漏道能違彼故。令彼種子永不續生也。前七識相生者。第七但藉三緣而生。故隨第八識所生所繫。恒依第八而轉。還緣第八。第六須藉五緣而生。故生時多。不生時少。前五須藉九八七緣乃生。故生時少。不生時多也。前七識相住者。第七與第八同一期住。前六則隨緣長短。住無定限也。前七識相滅者。第七雖同第八生滅。而第八緣身界時。捨命暫滅。第七緣第八時。雖復捨命。相亦不滅。以我執不間斷故。唯入生空觀時。或入滅盡定時。則我執相暫滅。若入法空觀時。則法執相暫滅耳。前六。所緣境滅即滅。易可知也。次云諸識有三種相者。宗鏡錄云。起心名轉。八俱起故。皆有生滅。故名轉相。動則是業。八識皆動。盡名業相。八之真性。盡名真相。(文)當知八識相生住滅。皆轉相也。八識流注生住滅。皆業相也。二種生住滅。無體無性。如波與流。唯一濕性。即真相也。魏云智相識者。唯有自覺聖智。乃能了妄即真故也。
○二廣辨其因三。初正明。二喻顯。三簡非。
△今初。
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魏云。大慧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唐云大慧。識廣說有八。略則唯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
疏曰。此應依二譯。為是。葢此所謂現識。魏名了別識者。獨指第八識言。謂能頓現根身器界及諸種子。任運能了別此三性境故。此所謂分別事識者。通指前七識言。謂第七識。虗妄分別我法假事。第六意識。分別一切假實諸事。前五根識。分別五塵現量實事[1]也。故今譯復加真識而云三種。恐非梵文本旨。設欲消釋。應云。秪一如來藏心真識。舉體而為現識及分別事識。如舉濕性。而為海水及波浪也。若以真識對前真相。而以現識對前業相。分別事識對前轉相。則如來有重言之過矣。
大慧。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大慧。現識及分別事識。此二壞不壞相。展轉因(魏云。彼二種識。無差別相。遞共為因。○唐云。此二識。無異相。互為因)。
疏曰。此正明第八能現諸法。故名現識。兼明與前七互為因也。夫一切色像。皆是明鏡所持。不在鏡外。則知一切根身器界種子。皆是藏識所持。亦不在藏識外矣。然明鏡之外。猶有所對本質。而藏識之外。并無所對本質。以藏識本無形質。亦無方隅分劑。不同明鏡之有形質方隅分劑。故知但是片喻。非全喻也。壞不壞相者。據魏唐譯。止云無差別相。無異相。夫無異無差別者。所謂真故相無別。即是壞相。亦前文所謂真相也。今又云不壞相者。即下文所謂不壞相有八。亦前文所謂轉相業相也。除却真相。即無八識差別之相。如濕性之外無水波。除却八識。亦無真相。如水波之外無濕性。故云壞不壞相展轉因也。又就八識而論。若無第八所持種子。則不能生前七現行。并第八現行。亦復不能獨存。若無前七現行。則不能熏第八所持種子。并第八種子。亦復不能自有。故云此二互為因也。夫第八為所熏。前七為能熏。前七為所生。第八為能生。此約不壞相有八而言之也。能亦藏性。能即非能。所亦藏性。所即非所。此約真故相無別而言之也。真外無俗。俗外無真。能外無所。所外無能。而真俗能所。亦復宛然不亂。故云展轉因也。
大慧。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魏云。了別識。不可思議熏變因。○唐云。現識以不思議熏變為因)大慧。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魏云。分別事識。分別取境界。因無始來戲論熏習。○唐云。分別事識。以分別境界。及無始戲論習氣為因)。
疏曰。此正辨八識之生因也。夫如來藏第一義心。舉體而為前七轉識。乃前七轉識。念念還熏如來藏心。令持一切諸法種子。名為阿賴耶識。故名不思議熏。夫如來藏第一義心。舉體而。為阿賴耶識。乃阿賴耶識。念念變現根身器界。及起諸心心數現行。名為三界萬法。故名不思議變。除此熏變二法。更無現識可得。故云是現識因也。夫色聲香味觸法。名為外塵。妄執第八見分以為自內我法。名為內塵。而所以取此塵者。並由無始妄習所熏種子之力。設無妄想種子。縱有塵境。不生分別。設無塵境。縱有妄種。亦復不生分別。由自心所現妄塵。還與妄想為緣。由自心所具妄種。還與妄想為因。故有前七分別事識。此外更無他因也。
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A10]諸虗妄滅。則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魏云。阿梨耶識虗妄分別種種熏滅。諸根亦滅。大慧。是名相滅。○唐云。阿賴耶識虗妄分別種種習氣滅。即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
疏曰。此先釋八識相滅之因也。言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虗妄者。即指阿賴耶識受虗妄熏。持虗妄種。雖即全體真識。而能覆彼真識。如全水起波。波能覆彼澄清水體也。諸虗妄滅。謂第八因相滅。一切根識滅。謂前七果相滅。皆約現行言之。故名相滅。然[A11]已約還滅言之。不指尋常乍滅也。
大慧。相續滅者。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所從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魏云。相續滅者相續因滅。則相續滅。因滅緣滅。則相續滅。○唐云。相續滅者。謂所依因滅。及所緣滅。即相續滅)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魏云。大慧所謂依法依緣。○唐無)依者。謂無始妄想熏。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魏云。言依法者。謂無始戲論妄想熏習。言依緣者。謂自心識見境界分別。○唐云。所因依者。謂無始戲論虗妄習氣。所緣者。謂自心所見分別境界)。
疏曰。此次釋八識流注滅之因也。一切諸識流注相續。秪因習氣種子。能生現行。現行習氣。復熏種子。所熏種子。名為所從。現行境界。名為所緣。所從所緣。皆名相續所因。以依此二。乃有種子相續故也。文中依者依字。別指所從。與是其所依依字不同。以所依依字。通指所從所緣二因故也。初正明竟。
○二喻顯又二。初立喻。二法合。
△今初。
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
疏曰。此以微塵譬藏識。以泥團譬分別事識。而以微塵泥團所依四微。譬八識之真相。又以金譬藏識。以莊嚴具譬分別事識。而以金莊嚴具所依四微。亦譬八識之真相也。大凡立譬。皆是曲順世間情謂所知。以易例難。令其得解。而真法者。實非譬喻所及。且如微塵泥團。金莊嚴具。并彼所依色香味觸四微。以理言之。並是自心所現相分。因心成體。心外無法。本無能依所依能成所成差別之相可得。而據世間情謂。則四微為所依。泥團微塵金莊嚴具皆為能依。可譬真識為所依。八識皆為能依也。又據世間情謂。則微塵與金為能成。泥團與莊嚴具為所成。可譬現識為能成。分別事識為所成也。夫既是所依所成。則非定異。既分能所。則非定一。是故真如與一切識非異非不異。八識展轉相望。亦非異非不異也。文中彼字。意指四微。
△二法合。
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
疏曰。轉識。合前泥團及莊嚴具。藏識。合前微塵及金。真相二字。正合前彼字所指四微也。若約譬喻。則應云。泥團微塵四微若異者。微塵非因。若不異者。泥團滅。微塵亦應滅。而微塵四微實不滅也。葢泥同微塵。雖同以四微為體。皆無自體。而泥團易壞。微塵不可更壞。可譬轉識藏識。雖同以真識為體。皆無自體。而轉識易滅。藏識不復更滅也。結云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者。意顯前文所謂諸識有三種相。唯轉相業相可滅。而真相不可滅也。夫八識皆有相生住滅。皆名轉相。八識皆有流[1]轉生住滅。皆名業相。滅此二種生住滅[A12]已。當處即是不生不滅。乃名真相。是則不唯藏識真相不滅。即轉識真相。亦不滅也。以真故相無別故。所以如來位中。得有四智相應心品。四非定四。亦非定一。約真。則相所相無。尚不名一。云何名四名八。約俗。則不壞相有八。說八說四說一。皆無礙故。二喻顯竟。
△三簡非。
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論。謂攝受境界滅。識流注亦滅。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大慧。外道說流注生因。非眼識色明集會而生。更有異因。大慧。彼因者。說言若勝妙。若士夫。若自在。若時。若微塵。
疏曰。外道心昏智闇。妄計攝受境界現行若滅。則識流注種子亦滅。而不知諸法種子。從無始際展轉傳來。終不斷也。唯其不知自心所具種子。為一切法親因。但藉眾緣得起。故遂別計勝妙士夫等異因也。言眼識色明集會而生者。且據眼識言之。雖有種子親因。仍藉九緣集會乃生。眼即根緣。識即第八。第七第六。并作意心數。前念眼識現行。色。即境界并空。明。即日月燈光也。眼為增上不共親依。第八為根本依。第七為染淨依。第六為分別依。作意能引種起現。又能引心趣境。[A13]已上五緣。並名為增長緣。前念眼識現行。為開導依。名為等無間緣。境界。即親疎相分。名所緣緣。空明二種。亦屬增上緣攝。若耳識。則不藉明緣。鼻舌身識。則并不藉空緣。故云。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也。勝妙。亦云勝性。即是冥諦。士夫。即神我。或勝論大有句。自在。即大自在天。餘可知。初正答生住滅竟。
○二申明邪正門二。初破自性。二辨迷悟。初中二。初敘所執。二約第一義破。
△今初。
復次大慧。有七種性自性。(魏云。外道有七種自性)所謂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
疏曰。眾緣和合。名之為集。法法自爾。名之為性。各有形狀。名之為相。地水火風。名為大種。親能生起。名之為因。疎能助起。名之為緣。因緣生果。名之為成。凡此皆是自心所現境界。心外無性。而外道妄計各有自性也。
○二約第一義破二。初敘義。二正破。
△今初。
復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魏云。我有七種第一義)所謂心境界。(唐云。心所行)慧境界。(二皆作智)智境界。(魏作慧。唐無)見境界。(二皆作二見)超二見境界。(魏云。過二見)超子地境界。(魏云過佛子地)如來自到境界。(魏云。入如來地內行境界。○唐云。如來所行。如來自證聖智所行)。
疏曰。七種第一義者。了知諸法無性。一一皆是第一義境。而此第一義境。從性起修。通因徹果。亦得約義說有七種。然此七種。一一皆破七種自性。非謂一種別破一種也。初心境界者。謂彼外道所計七種自性。皆無自性。皆是唯心所現境界。此則直顯理性。不論悟與未悟。並無心外境界故也。二慧境界者。依聞思修三慧。乃知一切皆唯心也。三智境界者。發無漏智。乃證一切皆唯心也。智慧二字。並通權實。魏以智為權。慧為實。今以慧為權。智為實耳。四二見境界者。證唯心[A14]已。了知種種境界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名為如實空見。即一切法。名為如實不空見也。五超二見境界者。了知一切境界。離即離非。是即非即。二而不二也。六超子地境界者。因位終窮也。七如來自到境界者。果位圓滿也。自何所到。到此心境界之究竟而[A15]已。此六並約妙修因果。不出性源而言之也。
△二正破。
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以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法。聖慧眼入自共相建立。如所建立。不與外道論惡見共。
疏曰。此明外道妄計七種自性本皆無性。故三世諸佛照之。皆即第一義心也。達此第一義心。則能成就世出世間種種諸法。而諸法之自相共相。並皆無性。一一皆由第一義心建立。真俗不二。不可思議。不同外道於俗妄作有見。於真妄作無見也。世間法者。指六凡法。出世間法者。指三乘法。出世間上上法者。指諸佛法。以要言之。即是十界百界千如法也。聖慧眼者。了法無性。不生有無二執也。入自共相建立者。隨情隨智。假說種種自相共相也。如世間法。以蘊處界等。名為自相。以苦空等。名為共相。如出世法。以戒定慧等。名為自相。以無漏等。名為共相。如出世上上法。以十力無畏功德智慧等。名為自相。以真如純善不思議等。名為共相。又凡一切現量之所親證。皆名自相。一切比量之所詮顯。皆名共相。如所建立。皆依第一義心方便施設。不撥為無。不執為實。於第一義建立諸法。則空即不空。不共斷滅惡見。了知諸法皆第一義。則有即非有。不共邪常惡見也。
大慧。云何外道論惡見共。所謂自境界妄想見。不覺識自心所現。分齊不通。(魏云。大慧。云何不與外道邪見共同。所謂分別自心境界妄想見。而不覺知自心想見。○唐云。云何為外道惡見。謂不知境界自分別現)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魏云。大慈諸愚癡凡夫。無有實體。以為第一義。說二見論。○唐云。於自性第一義。見有見無而起言說)。
疏曰。此申明外道惡見之可破也。謂一切境。界皆是自心境界。皆從妄想所見。總不出於自心所現分齊。但由外道不覺識故。不能通達也。夫七種自性。皆以無性而為其性。所以皆即是第一義。而愚癡凡夫。或不知性無性故。作有見論。或不知無性之性乃是第一義故。作無見論。有無二見。皆由不達自心現量。所以皆可破也。初破自性竟。
○二辨迷悟二。初總許說。二正別辨。
△今初。
復次大慧。妄想三有苦滅。無知愛業緣滅。自心所現幻境隨見。今當說(唐云。我今當說若了境如幻自心所現。則滅妄想三有苦。及無知愛業緣)。
疏曰。此文唐譯為順。若依今文釋者。謂若欲妄想三有苦滅。先須無知愛業緣滅。又須先於自心所現幻境隨即覺見。此迷悟關頭。今當說也。葢於自心所現幻境若不隨見。則名為惑。有惑。則必起於無知愛業之緣。有愛業緣。則必感於三有苦果。而此三有苦果。唯是妄想。別無實體。如空中華相。唯是瞖眼所見。非實有華也。
○二正別辨二。初明迷者之失。二明悟者之得。初中二。初敘執。二破斥。
△今初。
疏曰。迷唯心者。必計有無及以斷常。故今先敘其所執也。無種者。不知第八識能藏一切諸法種子。妄計無因生果。即所謂自然外道也。有種者。不知一切諸法種子。皆唯藏識所具。妄計勝性士夫自在時方微塵等異因生果。即所謂邪因緣外道也。謂設有沙門婆羅門等。迷於自心現量。欲令無種因果顯現。或欲令異種因果顯現。及計一切所生之事。依時而住。不知但是唯心所現。或言依於諸緣而陰界入得生得住。墮於常見。不知心外無陰界入。或言陰界入等生[A18]已必滅。墮於斷見。不知藏識所具種子不斷也。沙門。此云勤息。出家學道之都名。婆羅門。此云淨裔。在家學道之都名。
○二破斥二。初直破。二釋成。
△今初。
大慧。彼若相續。若事。(唐云。若作用)若生。(唐加若滅)若有。(唐云。若諸有)若涅槃。若道。若業。若果。若諦。破壞斷滅論。
疏曰。佛教所明一切諸法。皆以自心所具色心種子而為其因。自心所現色心境界而為其緣。種能引種。現能引現。故有相續。種能生現。現能熏種。故有作用。因緣和合。故有生。因緣別離。故有滅。因果不亡。故有諸有。生滅情盡。故有涅槃。返迷歸悟。故有道。依理成行。故有出世正業。依行證理。故有出世正果。世出世間因果並成。故有四諦。今外道或計無因。或計異因。則不知有自心種現各引之義。是破壞相續也。亦不知有自心種現互為因義。是破壞作用也。亦不知有正因緣合。是破壞生也。亦不知有正因緣離。是破壞滅也。亦不知有因果感應如影隨形。是故壞諸有也。亦不知有有為盡處真如理顯。是破壞涅槃也。亦決不能從迷得悟。是破壞道也。亦決不能依理成行。是破壞出世業也。亦決不能依行證理。是破壞出世果也。亦決不能方便安立世出世間因果之法。是破壞諦也。既一切皆悉破壞。則雖有斷常空有種種二論。究竟皆成斷滅論矣。
○二釋成。又二。初正釋。二喻釋。
△今初。
所以者何。以此現前不可得。及見始非分故(魏云。何以故。以現法不可得故。不見根本故。○唐云。何以故。不得現法故。不見根本故)。
疏曰。現前諸法。的是唯心所現。而彼妄計無種有種。則現前法之實義。彼決不可得而知也。唯此如來藏心。乃是一切法之元始根本。彼方妄計無種有種。則欲見法之本始。決非其分所能及也。
○二喻釋。又二。初正約喻破。二轉約喻破。
△今初。
大慧。譬如破缾。不作缾事。亦如焦種。不作芽事。如是大慧。若陰界入性。[A19]已滅今滅當滅。自心妄想見。無因故。彼無次第生(唐云。此亦如是。若蘊界處法[A20]已現當滅。應知此則無相續生。以無因故。但是自心虗妄所見)。
疏曰。佛正教中。以前七為能熏。以第八為所熏。所以前七現行雖念念滅。而所熏種子不滅。如不破缾。能作缾事。若外道妄計無種有種。則皆不知現熏種義。彼現行滅。譬如缾破。應不招感未來異熟等流諸果。故云不作缾事也。佛正教中。以第八所持種子如穀麥種。以種子所發前七現行如種生芽。若外道不知第八自所持種。別計無種有種。此有無種。既非第八所持。則如焦種。如何能生現行芽哉。故法合云。如是大慧。若使五陰十八界十二入等諸法。不熏成種。不從自識種生。則過去[A21]已滅。現在今滅。未來當滅。無有展轉互為因果義故。何能次第相續生起。豈非但是自心妄想所見。安得妄謂無種有種。能令因果現耶。
○二轉約喻破。又二。初正破。二結斥。
△今初。
大慧。若復說無種。有種。(亦須)識(等)三緣合生者。龜應生毛。沙應出油。汝宗則壞。違決定義。有種無種說。有如是過。所作事業悉空無義。
疏曰。此破轉計也。外轉計云。一切諸法。雖本無種。但由識根境三緣和合。則便得生。或轉計云。一切諸法。雖有勝妙士夫自在時方微塵以為其種。仍須識根境三緣和合。方乃得生。故今破無種云。若本無種。三緣合生者。則龜本無毛。三緣合時。亦應生毛。沙本無油。三緣合時。亦應出油。既違決定得生之義。汝無種宗豈不壞乎。次又破有種云。若先有勝妙士夫等為諸法種。更俟三緣合生者。則勝妙等既有毛種。三緣合時。龜亦應生於毛。勝妙等既有油種。三緣合時。沙亦應出於油。亦違決定得生之義。汝有種宗豈不壞乎。故結責云。有種無種說。有如是過。不知自心種現互為因果正義。遂使世間所作事業。悉同龜毛沙油空無實義也。
△二結斥。
大慧。彼諸外道說有三緣合生者。所作方便因果自相。過去未來現在有種無種相。從本以來成事。相承覺想地轉。自見過習氣。作如是說。如是大慧。愚癡凡夫。惡見所噬。邪曲迷醉。無智妄稱一切智說。
疏曰。此結斥外道既說無種有種。仍說有三緣合生者。彼亦自謂有所作事業。有方便教法。有因果自相。妄謂過去未來現在諸法。皆由有種無種相從本以來成事。執此為實。謂餘妄語。此其師弟相承。不過皆是覺想地轉。乃自[A22]己惡見過習氣。作如是說耳。無有正見。故名為邪。不能唯心直進。故名為曲。墮黑暗境。故名為迷。略不省悟。故名為醉。本無實智妄稱一切智說。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誠可哀矣。初明迷者之失竟。
○二明悟者之得二。初正明。二結勸。
△今初。
大慧。若復諸餘沙門婆羅門。見離自性。(魏云。見諸法離自性故。○唐云。觀一切法皆無自性)浮雲。(唐云。如空中雲)火輪。(唐云如旋火輪)犍闥婆城。(唐云。如乾闥婆城)無生。(魏云。不生不滅故)幻。𦦨。水月。及夢。(唐云。如幻。如燄。如水中月。如夢所見)內外心現妄想。無始虗偽。不離自心。(唐云。不離自心。由無始來虗妄見故。取以為外)妄想因緣滅盡。(唐云。作是觀[A23]已。斷分別緣)離妄想說所說觀所觀。(唐云。亦離妄心所取名義)受用建立身之藏識。於識境界攝受及攝受者不相應。無所有境界。離生住滅。(唐云。知身及物。并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無能所取。及生住滅)自心起隨入分別。(唐云。如是思惟。恒住不捨)大慧。彼菩薩不久當得生死涅槃平等大悲巧方便。無開發方便。(唐云。大悲方便無功用行)大慧。彼於一切眾生界。皆悉如幻。不勤因緣。(唐云。觀諸眾生。如幻如影。從緣無起)遠離內外境界。心外無所見。(唐云。知一切境界離心無得)次第隨入無相處。次第隨入從地至地三昧境界。(唐云。行無相道。漸昇諸地)解三界如幻。分別觀察。當得如幻三昧。度自心現無所有。(唐云。了達三界。皆唯自心。得如幻定。絕眾影像)得住般若波羅蜜。捨離彼生所作方便。(唐云。成就智慧。證無生法)金剛喻三摩提。隨入如來身。(唐云。入金剛喻三昧。當得佛身)隨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莊嚴。(唐云。恒住如如。起諸變化。力通自在。大慧方便以為嚴飾)等入一切佛剎。外道入處。離心意意識。(唐云。遊眾佛國。離諸外道。及心意識)是菩薩漸次轉身得如來身(唐云。轉依次第成如來身)。
疏曰。觀一切法皆無自性者。正破無種有種二邪執也。以浮雲等喻而為所觀。以四性推簡而為能觀。了知一切諸法無性無生。當體即空。舉體即假。亦即中道。以唯心故。心非有無。故一切法皆非有無。如是思惟。如是分別。即是妙觀察智。所以不久當得生死涅槃平等。謂生死涅槃皆唯心故。如冰與水。同濕性故。既知生死涅槃平等。則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得大悲方便無功用行。下化眾生。上成佛道也。文對唐譯可解。
△二結勸。
大慧。是故欲得如來隨入身者。當遠離陰界入。心因緣所作方便生住滅妄想虗偽。(唐云。欲得佛身。應當遠離蘊處界心因緣所作生住滅法戲論分別)唯心直進(唐云。但住心量)觀察無始虗偽過妄想習氣因三有。(唐云。觀察三有。無始時來妄想所起)思惟無所有佛地無生。(唐云。思惟佛地無相無生)到自覺聖趣。自心自在。到無開發行。(唐云。自證聖法。得心自在無功用行)如隨眾色摩尼。隨入眾生微細之心。而以化身隨心量度。諸地漸次相續建立。(唐云。如如意寶。隨宜現身。令達唯心。漸入諸地)是故大慧。自悉檀善應當修學(唐云。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於自悉檀。應善修學)。
疏曰。此正示修行之要訣也。夫五陰十八界十二入等。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而妄見有因緣所作生住滅者。皆是戲論分別虗偽妄想而[A24]已。故當直觀諸法皆唯心量。以此唯心妙觀。直趣無上菩提。了知三有因於妄想習氣。則三有皆唯心也。思惟佛地無相無生。則佛地亦唯心也。唯心具十法界。十界無不唯心。心空。故十界俱空。心有。故十界俱有。心非空有。故十界俱非空有。心即空有。故十界俱即空有。此是至圓至頓法門。乃如來自行權實。故名為自悉檀也。第一諸識生住滅門竟。
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上
名相考
(四禪八定。名世間不動業。或第四禪。名世間不動地)。
犍闥婆城(即海上所見蜃樓。望之似有。即之則不可得也)。
五明處(一內明。為求自解。二因明。為伏外執。三聲明。為令他信。四醫明。為所治方。五巧明。為攝一切眾生)。
阿闍梨(此云軌範師)。
六節(西土俗法。年分三時。或分六節)。
一闡提(此云斷善根。亦云信不具)。
不男(律明五種。謂一生不男。二犍不男。三變不男。四妬不男。五半不男也。後世又言五種不女。律中不載。經文亦無)。
甘蔗種(本行經云。王仙被獵師所射。滴血於地。生二甘蔗。日炙而開。一出童男。一出童女。占相師立男名善生。為灌頂王。女名善賢。為妃。生釋種)。
勝相(即佛胸前卍字德相)。
因陀羅網(天帝釋所有寶珠網也)。
離日月光(謂不假日月。自有光明)。
化佛(隨機應現)。
報生佛(酬宿修因)。
如如佛(體性不變)。
智慧佛(本覺寂照。○二譯皆合為一。顯是性德理智也)。
悉檀(悉是華言。謂普徧也。檀是梵語。謂法施也。佛說法時。意令眾生入理。為第一義悉檀。令其滅惡。名對治悉檀。令其生善。名為人悉檀。令其歡喜。名世界悉檀。若無四益因緣。佛則不說法也。眾生聞法。未種善根者。今即得種。是世界益。[A25]已種善根。今得增長成熟。是為人對治二益。[A26]已成熟者。今得度脫。是第一義益。故約眾生獲益為次第也)。
毗尼(此翻滅。亦翻律)。
男女林(西域有樹林。生果似男女形。美麗殊絕。遇風墮落。眾鳥啄殘。臭不可聞。欲心熾盛者。見之生厭)。
訶梨(果名。此云天主持來)。
阿摩勒(亦果名。此云難分別)。
闥婆(具云乾闥婆。此翻巡香行。乃天帝奏樂神也)。
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中
○第二藏識境界門。為二。初正明境界。二問答釋疑。初中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所說心意意識。五法。自性相。一切諸佛菩薩所行。(魏云。世尊。唯願為說心意意識五法自體相等法門。諸佛菩薩修行之處。○唐云。世尊。惟願為我說心意意識五法自性相眾妙法門。此是一切諸佛菩薩入自心境)自心見等所緣境界不和合。(魏云。遠離自心邪見境界和合故。○唐云。離所行相)顯示一切說成真實相。(魏云。能破一切言語譬喻體相故。○唐云稱真實義)一切佛語心。(魏云。一切諸佛所說法心。○唐云。諸佛教心)為楞伽國摩羅耶山海中住處諸大菩薩。說如來所歎海浪藏識境界法身。(魏云。為楞伽城摩羅耶山大海中諸菩薩。說觀察阿梨耶城大海波境界。說法身如來所說法故。○唐云。惟願如來。為此山中諸菩薩眾。隨順過去諸佛。演說藏識海浪法身境界)。
疏曰。前[A27]已發明八識種現互為因義。非是無因及與邪因。今故請問種子起現行義也。如來常歎藏識境界。非外道二乘所知。夫藏識既具生滅。何故即是法身。又藏識既即法身。何故猶如海浪耶。
○二答。為二。初長文。二偈頌。初中二。初明轉識因緣。二明藏識境界。初文二。初明眼識。二例餘法。
△今初。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言。四因緣故。眼識轉。何等為四。謂自心現攝受不覺。(魏云。一者不覺自內身取境界故。○唐云。所謂不覺自心現而執取故)無始虗偽過色習氣計著。(魏云。二者無始世來虗妄分別色境界熏習執著戲論故。○唐云。無始時來取著於色虗妄習氣故)識性自性。(魏云。三者識自性體如是故。○唐云。識本性如是故)欲見種種色相。(魏云。四者樂見種種色相故。○唐云。樂見種種諸色相故)大慧。是名四種因緣。水流處藏識。轉識浪生(魏云。是名四種因緣於阿梨耶識海。起大湧波。能生轉識。○唐云。以此四緣。阿賴耶識如暴流水。生轉識浪)。
疏曰。四因緣者。初即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乃所緣緣也。二即眼識習氣種子。乃親因緣也。三即前念眼識現行。乃等無間緣也。四即浮根四塵流逸奔色。及作意分別依等。乃增上緣也。阿賴耶識。具足一切種子。無始恒轉。如急流水。流急不見。非是無流。故隨四緣風擊。便生轉識波浪矣。
○二例餘法。又二。初正例。二喻明。
△今初。
大慧。如眼識。一切諸根微塵毛孔。俱生。隨次境界生。亦復如是。(唐云。如眼識。餘亦如是。於一切諸根微塵毛孔。眼等轉識或頓生云云。或漸生云云)。
疏曰。眼識者。能緣之見分也。一切諸根微塵毛孔者。所緣之相分也。俱生者。頓生也。隨次境界生者。漸生也。此頓漸一生。共有二義。一者但約一識。或頓緣多境。境即頓生。或漸緣諸境。境即漸生。然皆識外無境。譬如鏡外無像。海外無波。此則以鏡海譬能緣。像波譬所緣也。二者通約諸識。或諸緣頓具。識即頓生。或緣有具缺。識即漸生。然皆藏識之外。無諸轉識。亦如鏡外無像。海外無波。此則以鏡海譬藏識。像波譬轉識也。故云亦復如是。
△二喻明。
譬如明鏡。現眾色像。大慧。猶如猛風。吹大海水。(唐云。或頓生。譬如明鏡。現眾色像。或漸生。猶如猛風。吹大海水)外境界風。飄蕩心海。識浪不斷(唐云。心海亦爾。境界風吹。起諸識浪。相續不絕)因所作相異不異。(唐云。因所作相非一非異。○魏云。因事相故。遞共不相離故)合業生相。深入計著(唐云。業與生相相繫深縛)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五識身轉。大慧。即彼五識身俱。因差別分段相知。當知是意識因。(唐云。與五識俱。或因了別差別境相。有意識生)彼身轉彼不作是念。我展轉相因。(唐云。然彼諸識。不作是念。我等同時展轉為因)自心現妄想計著轉。而彼各各壞相俱轉。分別境界分段差別。謂彼轉。(唐云。而於自心所現境界。分別執著。俱時而起。無差別相。各了自境)。
疏曰。此既譬明前五轉識。或俱生。或隨次境界生。而又兼明第六轉識。必與前五俱轉也。壞相。魏作不異相。唐作無差別相。意指轉識全妄即真。無有實體。故名壞相。而又全真起妄。故各各俱轉。分別境界分段差別也。初明轉識因緣竟。
○二明藏識境界。又二。初正明境界甚深。二略示悟入方便。
△今初。
如修行者入禪三昧。微細習氣轉。而不覺知。而作是念。識滅然後入禪正受。實不識滅而入正受。以習氣種子不滅故不滅。以境界轉攝受不具故滅。(唐云。但不取諸境。名為識滅)大慧。如是微細藏識究竟邊際。(唐云。如是藏識。行相微細)除諸如來及住地菩薩。諸聲聞緣覺外道修行所得三昧智慧之力。一切不能測量決了。
疏曰。禪者。四禪。三昧者。四空及滅盡定等也。入初禪時。不緣五塵。則五識暫滅。入二禪時。不起覺觀。則尋伺暫滅。入三禪時。純受無分別樂。則喜受暫滅。入四禪時。捨念清淨。則樂受暫滅。入無想定。則六識暫滅。入四空定。則色想暫滅。入滅盡定。則第七一分我執暫滅。而諸種子。實皆不滅。又四禪四空。則第六微細現行。亦未全滅。無想定中。第七我執現行不滅。滅盡定中。第七法執現行不滅。但以不取外六塵境。妄計為識滅耳。是故藏識微細行相。惟如來究竟了之。住地菩薩。分證了之。二乘外道所得定慧。一切不能測量決了也。
△二略示悟入方便。
餘地相智慧巧便。分別決斷句義最勝無邊善根成熟。離自心現妄想虗偽。(唐云。唯有修行如實行者。以智慧力。了諸地相。善達句義。無邊佛所。廣集善根。不妄分別自心所見。能知之耳)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唐云。大慧諸修行人。宴處山林。上中下修。能。見自心分別流注)無量剎土諸佛灌頂。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諸善知識佛子眷屬。(唐云。得諸三昧自在力通諸佛灌頂。菩薩圍橈)彼心意意識自心所現自性境界虗妄之想。生死有海業愛無知。如是等因。悉[A28]已超度。(唐云。知心意意識所行境界。超愛業無明生死大海)是故大慧。諸修行者。應當親近最勝知識(唐云。汝等應當親近諸佛菩薩。如實修行大善知識)。
疏曰。餘之一字。指地前行入。即唐譯所謂修行如實行者也。夫藏識微細行相。既非二乘外道所能測量。惟有如來住地菩薩。能決了之。且菩薩地。如何可登。必須開圓頓解。修如實行。以了諸地相之智慧巧便。善能分別決斷句義。所謂當依於義。莫著言說。譬如因指見物。不視指端。而又於最勝所。廣能積集無邊善根。令其成熟。遠離自心所現妄想虗偽。宴坐山林。次第增修。乃能得見自心妄想流注。見自心[A29]已。乃得諸佛灌頂。佛子圍繞。得諸三昧自在神通。超度妄想惑業苦海也。結勸親近最勝知識者。若不親近諸佛菩薩。則不能得智慧巧便。不能成熟無邊善根故也。此中略具二十五前方便。親近知識。宴坐山林。即具五緣。離自心現妄想虗偽。即訶五欲。及棄五蓋。既云宴坐。必調五事。下中上修。即行五法。又復略具圓觀十乘。智慧巧便。即觀不思議境。無邊善根。即發真正菩提之心。能見自心妄想流注。即巧安止觀。離自心現妄想虗偽。即破法徧。分別決斷。即識通塞。下中上修。即調適道品。親近知識。即對治助開。了諸地相。即知次位。超度妄想有海業愛。即能安忍。諸佛灌頂。得自在力等。即離法愛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但頌轉識因緣。藏識境界。略不頌悟入方便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疏曰。此總頌轉識因緣也。前一偈。是立喻。後一偈。是法合。海水為因。猛風為緣。則波浪得起。藏識所持種子為因。現行種種境界為緣。則轉識得生也。
青赤種種色。珂乳及石蜜。淡味眾華果。日月與光明。非異非不異。(魏云。青赤鹽珂乳。味及於石蜜。眾華與果實如日月光明。非異非不異。○唐云。青赤等諸色。鹽貝乳石蜜。華果日月光。非異非不異)海水起波浪。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魏同。○唐云。意等七種識。應知亦如是。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
疏曰。此頌意明相見二分。非異非不異。藏識轉識。亦非異非不異也。青赤諸色。眼識所緣境也。珂貝等聲。耳識所緣境也。乳蜜鹽淡諸味。舌識所緣境也。華有色香。果有香味觸用。鼻舌身識等所緣境也。日月光明。亦眼識所緣境也。此等六塵。皆是唯識所現。故非異。而復各有差別。故非不異也。又即以此喻藏識轉識者。如青赤不同。而同是色。乳蜜不同。而同是味。華果不同。而同在樹。光明日月不同。而不相離。可譬諸識不同。而同由藏識起也。由藏識起。故非異。如種種波浪。皆是海水也。眼識非耳識等。故非不異。如海水波浪。此波非彼波也。又波浪必與水俱。不能離水。轉識必與藏識心俱。不能離心。亦如光明必與日俱。或與月俱。不能離於日月。故云亦如是也。
譬如海水變。種種波浪轉。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謂彼藏識處。種種諸識轉(魏云。譬如海水動。種種波浪轉。梨耶識亦爾。種種諸識生唐第三句云。藏識亦如是。餘三句並同魏)。
疏曰。此亦先喻。後法。意顯藏識處有七識轉。不一不異。不可思議也。准二譯。則中兩句乃重出耳。
謂以彼意識。思惟諸相義。不壞相有八。(魏云。心意及意識。為諸相故說。○唐云。心意及意識。為識相故說)無相亦無相。(魏云。諸識無別相。非見所見相。○唐云。八識無別相。無能相所相)。
疏曰。此偈明即俗恒真。乃不思議二諦也。前三句。即唯識所謂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也。後一句。即唯識所謂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也。但觀二譯。其旨自明。若依今文釋者。於八識中。唯第六意識最為猛利。能思惟種種諸相。而此種種諸相。若約不壞假名。則第八以集起為相。第七以染淨為相。第六以徧能分別為相。前五以各[1]塵了境為相。故有八也。若其體。則秪是識性。所謂第一義心。如水與波。同一濕性。如金與器。同一[2]實性。故無八識差別之相。亦無能緣所緣相見二分之相也。然此真俗二諦。本唯一性。宛轉相即。不可思議。如摩尼珠。普雨眾寶。即體而用。即用而體。無一用而非全體。無一體而無全用。但隨情隨智種種取之。則有七種二諦不同。一者愚法二乘。謂六識是俗。滅六識[A30]已。方證無相。名之為真。二者。利根三乘。謂六識虗幻是俗。虗幻則當體無相。即名為真。三者。利根菩薩。謂六識虗幻。是俗。而於意地。兼含七八兩識。此無始來恒轉不滅。為諸幻本。是故六識當體無相。故空。七八兩識恒轉不滅。故不空。則以幻有即空不空共。名為真。四者。利利根菩薩。謂六識虗幻是俗。虗幻則當體無相。八識並皆無相。唯其無相。則無所不相。故不惟第八無相。體是法界。一切法皆趣第八。而前七無相。體亦法界。一切法皆趣前七。則以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乃名為真。五者。界外鈍根。謂八識種現。並名為俗。轉捨種現。證唯識性。乃名為真。六者界外利根。謂八識種現。並名為俗。捨種現[A31]已。證唯識性。此性具足一切諸法。乃名為真。七者界外利利根。謂若種若現。若相若性。一切施設。並名為俗。種即非種。現即非現。相即非相。性即非性。種為法界。一切法趣種。是趣不過。種尚不可得。云何更有趣與非趣。乃至性為法界。一切法趣性。是趣不過。性尚不可得。云何更有趣與非趣。是名為真也。此七意中。初一惟隨情說。非此經旨。後一惟隨智說。正此經旨。中五名為隨情智說。惟第四第六。今經亦兼用之。若第二第三第五。並非今經旨也。
譬如海波浪。是則無差別。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
疏曰。此重頌即俗之真也。海喻第八。波浪喻前七。以其同一濕性。故無差別。以喻八識之性。惟一真如也。唯識頌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心名採集業。意名廣採集。諸識識所識。現等境說五(魏云。心能集諸業。意能觀集境。識能了所識。五識現分別。○唐云。心能積集業。意能廣積集。了別故名識。對現境說五)。
疏曰。此重頌即真之俗也。秪此如來藏第一義心。舉體而為藏識轉識。譬如秪此濕性。舉體而為海為波浪也。第八名心者。採集為義。以其無覆無記。能受熏習。能藏種子。故從採集業以得名也。第七名意者。以其有覆無記。恒審思量自內我法。令第八識恒受生死。第八如庫藏。第七如守庫人。非我計我。非法計法。熏此我法二執種子於藏識中。令彼藏識不得清淨。若由二空觀力。令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相應心品。乃能令彼藏識。轉成大圓鏡智相應心品。當知第七為染淨依。故名廣採集也。諸識。若準二譯。當指第六意識。此識徧緣三世三境。通於三量。故名為諸。徧能識其所識之境。所以流轉還滅。無不由之也。對現五塵。說名五識。以眾生迷悶。背覺合塵。眼識不能聞聲。耳識不能見色等故。若得自在。諸根互用。則一識緣一切境。全妄即真矣。初正明境界竟。
○二問答釋疑二。初正釋疑。二勸修學。初中三。初釋真俗疑。二釋法喻疑。三釋權實疑。初又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曰。青赤諸色像。眾生發諸識。如浪種種法。云何唯願說。
疏曰。此以俗疑真也。謂若因青赤諸色像等。眾生發諸轉識。猶如海浪種種諸法。是則能發所發。分明各異。今言非異非不異。無相亦無相。其義云何。
△二答釋。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青赤諸雜色。波浪悉無有。採集業說心。開悟諸凡夫。彼業悉無有。自心所攝離。(唐云。而彼本無起。自心所取離)所攝無所攝。(唐云。能取及所取)與彼波浪同。受用建立身。是眾生現識。(唐云。身資財安住。眾生識所現)於彼現諸業。譬如水波浪(唐云。是故見此起。與浪無差別)。
疏曰。此正明俗不違真。真亦不違俗也。謂能發識之青赤諸色。所發識之猶海波浪。悉本無有實法。而云採集業說心者。不過開悟諸凡夫耳。彼所採集之業。悉亦無有。但是自心妄生攝取。而所攝取。其性本離。譬如翳目所取空華。本無華也。所攝既無所攝。則能攝亦無能攝。故與彼波浪同。全即是水。非別有波浪也。只今所受用之資財。所建立安住之身器。皆是眾生現識所現。而凡愚不了唯識現故。乃於彼境妄現諸業。譬如從水妄起波浪。波浪既悉無有。則彼業亦悉無有。譬如以水收波。波無不盡。豈非無相亦無相乎。初釋真俗疑竟。
○二釋法喻疑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大海波浪性。鼓躍可分別。藏與業如是。何故不覺知(唐第三句云。藏識如是起。○魏缺此一問一答)。
疏曰。此以喻疑法也。喻可分別。法難覺知。得無有法喻不齊之過乎。
△二答釋。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凡夫無智慧。藏識如巨海。業相猶波浪。依彼譬類通(唐云。阿賴耶如海。轉識同波浪。為凡夫無智。譬喻廣開演)。
疏曰。此正顯法難覺知。故借喻以通之也。二釋法喻疑竟。
○三釋權實疑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疏曰。此疑佛說法不平等也。如來既如日照世間。應為愚夫說真實法。何故分部三乘諸法。而不但說一乘真實法耶。
△二答釋。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若說真實者。彼心無真實。譬如海波浪。鏡中像及夢。一切俱時現。(唐云。俱時而顯現)心境界亦然。境界不具故。次第業轉生。(業。唐作而)識者識所識。(唐云。識以能了知)意者意謂然。(者。唐作復。○魏云。意者然不然)五則以顯現。(唐云。五識了現境)無有定次第。
疏曰。此先明眾生心中。具足如此虗妄種現。不見真實。故未可為說實也。如來藏心。譬如大海。鏡。與睡眠。藏心頓現根身器界及諸種子。譬如海中頓有一切波浪。鏡中頓現一切影像。眠中頓見一切夢境。故曰心境界亦然也。至於前六轉識。須藉境界為緣。或時境界不現前。諸緣不具足故。則次第而轉生。蓋第六識。則識其所識六塵諸境。故起時多。不起時少。第七識。則妄意第八識之見分為實我法。名之為然。若轉依位。知我法空。則名不然。故與第八無始恒轉。無不起時。若前五識。唯緣顯現五塵境界。故起時少。不起時多。而或起一識。或起多識。或同時起。或先後起。總無有定次第也。眾生心識紛雜如此。如何可為說真實乎。
譬如工畫師。及與畫弟子。布彩圖眾形。我說亦如是。
疏曰。此喻如來分部三乘法也。
彩色本無文。非筆亦非素。為悅眾生故。綺錯繪眾像。
疏曰。此喻三乘本非實法。但是隨順眾生說也。
言說別施行。(魏云。言說離真實。唐云。言說則變異)真實離名字。(名。唐作文)分別應初業。(二譯皆無此句)修行示真實。(唐云。我所住實法。為諸修行說)真實自悟處。覺想所覺離。此為佛子說。(唐云。真實自證處。能所分別離云云)。
疏曰。此明修大乘行佛子。乃可為說實也。
愚者廣分別。(魏云。愚者異分別。唐云。愚夫別開演)種種皆如幻。雖現無真實。(魏云。惟見非真實。唐云所見不可得)如是種種說。隨事別施設。(魏云。隨事實不實。○唐云。隨事而變異)所說非所應。於彼為非說。(魏云為此人故說。於彼為非說)彼彼諸病人。良醫隨處方。(方。魏作藥。○唐云。譬如眾病人。良醫隨藥授)如來為眾生。隨心應量說。(魏云。惟心應器說)妄想非境界。聲聞亦非分。哀愍者所說。自覺之境界(唐云。世間依怙者。證智所行處。外道非境界。聲聞亦復然)。
疏曰。此申明說權說實之所以不同也。夫真實自悟處。惟可為佛子說耳。至為愚者。安得不分別開演以逗其機宜哉。此為實施權之意也。然雖權說三乘五乘種種諸法。而皆如幻。故雖隨情顯現。皆無真實。此廢權立實之意也。如是為實施權。廢權立實。種種諸說。皆是隨事別別施設。理則非權非實故也。理既非權非實。何故乃作種種權實之說。以如來說法。必須應機。譬如良醫方藥。必須應病。倘所說非其所應。則於彼便為非說。譬如用藥非病所應。則於彼便為非藥故也。是故如來為眾生說法。必隨順眾生之心。應其所知之量。或權或實。初無一定。譬如雨潤草木。稱其種子而得生長。不令有過與不及之患也。至於自覺境界。外道聲聞所不能測。佛於真法。雖無悋心。豈容機未熟而強為之說哉。初正釋疑竟。
○二勸修學。又二。初示方便。二示正修。
△今初。
復次大慧。若菩薩摩訶薩。欲知自心現量攝受及攝受者妄想境界。(唐云。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別境界。皆是自心之所現者)當離羣聚習俗睡眠。初中後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當離惡見經論言說。及諸聲聞緣覺乘相。當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
疏曰。當離羣聚習俗睡眠者。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也。常自覺悟修行方便者。調五事。行五法也。當離惡見經論言說者。防墮外道邪見我執也。當離聲聞緣覺乘相者。防墮無為深坑法執也。當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者。依大乘聞思修慧。學習唯心識觀。以階真如實觀也。
△二示正修。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建立智慧相住[A34]已。(唐云。住智慧心所住相[A35]已)於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何等為聖智三相當勤修學。所謂無所有相。(唐云。無影像相)一切諸佛自願處相。(魏云。一切諸佛自願住持相。○唐云。一切諸佛願持相)自覺聖智究竟之相(魏云。內身聖智自覺知相。○唐云。自覺聖智所趣相)。
疏曰。前門所示唯心直進。正指圓修。今文則明通入圓也。建立智慧相住者。牒前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所謂知一切法如幻如夢。乃通教大乘所修唯心識觀也。(通別圓教。皆有唯心識觀。以下文云入第八地。故此須約通教言之)於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者。教令進修圓教一心三智也。無所有相。即一切智也。諸佛自願處相。即道種智也。自覺聖智究竟相。即一切種智也。三智一心中具。一心中修。一心中得。故名上聖智三相也。
疏曰。修行得此者。謂通教利根。觀空不空。知一心中本具此三相也。能捨跛驢智慧者。謂超通教二乘所有空慧也。二乘體空智慧。但行於空。不能雙行空有。故名為跛。得最勝子第八地者。三乘共十地中。菩薩所證八地。雖名辟支佛地。由見不空。正受圓接而入一乘。不與辟支取證者同也。則於彼上三相修生者。既接入圓。故於圓智修行不捨也。
大慧。無所有相者。謂聲聞緣覺及外道相。彼修習生。
疏曰。聲聞緣覺。證於偏空。一切外道。執著斷空。皆非一切智相。今於彼空。能以正智修習。了達空為法界。一空一切空。生死涅槃。皆是無所有相也。
大慧。自願處相者。謂諸先佛自願處修生(魏云。謂諸佛本自作願住持諸法。○唐云。謂由諸佛自本願力所加持故而得生起)。
疏曰。諸佛本修行時。皆有無作四弘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成。故能生道種智。徧知法界佛法。無不盡也。
大慧。自覺聖智究竟相者。一切法相。無所計著。得如幻三昧身。諸佛地處進趣行生。
疏曰。一切法相。若空。若有。若生死。若涅槃。乃至五位百法百界千如。了知皆是自心現量。故皆無所計著。不計著故。則得如幻三昧。普現色身。從此進趣修行。直階妙覺。四十二位。無非佛地。故名一切種智也。
大慧。是名聖智三相。若成就此聖智三相者。能到自覺聖智究竟境界。是故大慧。聖智三相。當勤修學。
疏曰。此結明通教菩薩。若勤修學圓教聖智三相得成就者。即證圓教初發心住。三智圓發。乃至能到圓妙覺位究竟境界也。第二藏識境界門竟。
○第三聖智事分別自性門。大文為三。初請問。二正說。三結益。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知大菩薩眾心之所念。名聖智事分別自性經。(魏云。名聖智行分別法門體)承一切佛威神之力。而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聖智事分別自性經。百八句分別所依。(唐云。唯願為說百八句差別所依聖智事自性法門)如來應供等正覺。依此分別說菩薩摩訶薩入自相共相妄想自性。(魏云。依此百八句。為諸菩薩摩訶薩。分別說自相同相妄想分別體。修行差別法。○唐云。一切如來。為諸菩薩墮自共相者。說此妄計性差別義門)以分別說妄想自性故。則能善知周徧觀察人法無我。淨除妄想。照明諸地。超越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外道諸禪定樂。觀察如來不可思議所行境界。畢定捨離五法自性。諸佛如來法身智慧。善自莊嚴。(唐云。以一切佛法身智慧而自莊嚴)起幻境界。(唐云。入如幻境)昇一切佛剎兜率天宮。乃至色究竟天宮。逮得如來常住法身。
疏曰。聖智事分別自性經者。謂聖人智慧之事。分別諸法之自性也。百八句分別所依者。謂此諸法自性。乃是百八句之所依。若以邪智分別。妄計自性有性。所謂或邪因性。或無因性。則一一法能成百八見網。百八煩惱。若以正智分別。了達自性無性。所謂自心現量。心外非有。則一一法能成百八三昧。百八義門也。畢竟捨離五法自性者。既離名相妄想。必不別計正智如如。既離分別緣起。必不別計成自性也。法身智慧自莊嚴者。同諸佛理智之體也。起幻境界者。同諸佛應化之用也。昇一切剎兜率天宮者。示同三藏教一生補處也。昇一切剎色究竟宮者。示同通教帶劣勝應世間最高大身也。逮得如來常住法身者。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也。說此法門。有此大益。所以諸大菩薩。皆心念請。大慧菩薩復發言請也。
○二正說八。初破有無妄計。二明淨除頓漸。三辨聲聞通相。四簡常不思議。五明種性差別。六明三自性相。七明二無我相。八破建立誹謗。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初又二。初正破有無妄計。二轉破妄想言無。初又二。初敘。二破。
△今初。
佛告大慧。有一種外道。作無所有妄想計著。覺知因盡。兔無角想。(唐云。有一類外道。見一切法隨因而盡。生分別解。想兔無角。起於無見)如兔無角。一切法亦復如是。(魏云。如兔角無。諸法亦無)大慧。復有餘外道。見種求那極微陀羅驃形處橫法各各差別。(魏云。見四大功德實有物。見各各有差別相。○唐云。見大種求那塵等諸物形量分位各差別[A38]已)見[A39]已。計著無兔角。橫法作牛有角想(魏云實無兔角虗執著。妄想分別實有牛角。○唐云執兔無角。於此而生牛有角想)。
疏曰。一切諸法。皆是自識所現相分。無即非無。有即非有。如夢中物。不離夢心。如何可計實無實有。而有諸外道。不達惟識。妄見諸法隨因而盡。遂作無所有妄想計著。起於兔無角想。則謂諸法皆無同於兔角成斷滅見。不知自心所現諸法。非斷無也。復有餘外道。妄見心外有四大種。依於極微諸塵。而形量分位各各差別。執兔無角。對彼無之分位。安立有之分位。而作牛有角想。成邪常見。不知諸法唯心所現。非實有也。求那。此翻為依。陀羅驃。此翻為塵。橫法。即唐譯所謂分位。雜言縱橫交錯陳之法也。
△二破。
大慧。彼墮二見。不解心量。(魏云。不知唯心。○唐云。不了唯心)自心境界妄想增長。(魏云。妄想分別增長自心界。○唐云。但於自心增長分別)身受用建立。妄想根量。大慧。一切法性。亦復如是。離有無。不應作想。(唐云。身及資生器世間等。一切皆唯分別所現。大慧。應知兔角。離於有無。諸法悉然。勿生分別)大慧。若復離有無。而作兔無角想。是名邪想。彼因待觀。故兔無角。不應作想。(唐云。云何兔角離於有無互因待故)乃至微塵分別事性。悉不可得。大慧。聖境界離。不應作牛有角想。(唐云。分折牛角乃至微塵。求其體相。終不可得。聖智所行。遠離彼見。故是於此不應分別)。
疏曰。此正破外道不悟唯心。所以墮在有無二見。乃於自心境界之中。增長有無二種妄想分別也。殊不知現在根身。及所受用之資財。所建立安住之器界。一切皆是妄想根量。唯分別現。乃至一切法性。亦復如是。心外無法。故離有。唯心所現。故離無。譬如鏡像水月。夢境空華。不可謂無。不可謂有。是則一切諸法。皆離有無。即兔與牛。亦是自心分別所見。性離有無者矣。奈何於此離有離無之牛兔。而更妄想分別一有角一無角耶。夫待有言無。待無言有。則不知有無皆是自心分別。然離却自心分別。安有有無二法可得哉。又必對牛角有而觀兔角無者。試析牛角至微塵時。牛角安在。牛角既尚非有。云何對之而計兔角無耶。夫牛角本惟心現。非極微成。但眾生妄計為有。故令析之。則不可得。當知但是析其計有之心。非謂心外果有牛角。可析為心外之極微也。故唯識云。為執粗色有實體者。佛說極微。令其除析。非謂諸色實有極微。由此應知諸有對色。皆識變現。非極微成。(文)若達諸法皆識變現。即名聖智所行境界。自能遠離有無二種妄想也。初正破有無妄計竟。
○二轉破妄想言無。又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得無妄想者。見不生想[A40]已。隨比思量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耶(魏云。愚癡凡夫。不見分別相。而比智分別。彼人見無。○唐云。彼豈不以妄見起相。比度觀待。妄計無耶)。
疏曰。此因佛言不應作牛有角想。恐人不達唯心。轉作牛無角之妄想。故問之也。得無。即唐譯所謂豈不也。謂彼妄想之人。豈不以見有牛角。析至微塵。不生牛角想[A41]已。隨即比度觀察以為不生。而妄想言無耶。是則謂牛有角。固所不應。謂牛無角。豈非妄想。
○二答三。初正破有無二俱不成。二例明色空分齊非二。三結勸思惟自心現量。
△今初。
佛告大慧。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唐云不以分別起相。待以言無)所以者何。妄想者。因彼生故。(唐云。彼以分別。為生因故)依彼角生妄想。(唐云。以角分別為其所依)以依角生妄想。是故言依因故。離異不異故。(唐云。所依為因。離異不異)非觀察不生。妄想言無角(唐云。非因相待。顯兔角無)。
疏曰。此明欲悟惟心。須知心外無法。非分別觀察外法起相。析至不生。方妄想言無也。以彼分別妄想。因依於角而生。妄想與角。離異不異。故雖觀察牛角不生。言兔無角。總屬妄想。非實義也。
大慧。若復妄想異角者。則不因角生。若不異者。則因彼故(唐云。若此分別異兔角者。則非角因。若不異者。因彼而起)。
疏曰。此轉釋離異不異也。按魏譯。亦無[1]免字。今以二義釋之。一就今文釋者。謂若妄想異角。則應不因角生。今既因角而生。不可言異。若不異者。妄想即角。不可云因彼所生。今則因彼生故。又不可言不異。此約牛角而明離異不異也。二就唐譯釋者。謂妄想若異兔角。則非兔角之因。今既因妄想而說無兔角。不可言異。若不異者。無兔角即是妄想。不可云因妄想起。今則因於妄想而起無兔角戲論。又不可言不異。此約兔角而明離異不異也。
乃至微塵分析推求。悉不可得。不異角故。彼亦非性。(唐云。分析牛角乃至極微。求不可得。異於有角言無角者。如是分別。決定非理)二俱無性者。何法何故而言無耶(唐云。二俱非有。誰待於誰)。
疏曰。此正斥析至極微而言牛角無者。定非理也。夫分析牛角至極微時。則牛角固不可得。若更分析極微。則極微又豈可得。是則極微非性。不異角之非性也。既二俱無性。安得以極微為有。而待牛角為無耶。
大慧。若無故無角。(唐云。若相待不成)觀有故言兔角無者。(唐云。待於有故言兔角無)不應作想(唐云。不應分別)。
疏曰。此結斥待極微而計牛角是無。或觀牛角是有而言兔無角者。皆為非理。不應作想也。
大慧。不正因故而說有無。二俱不成(唐云。不正因故。有無論者。執有執無。二俱不成)。
疏曰。此結斥不達唯心之過也。夫一切諸法。皆唯心現。故非邪因。亦非無因。外道不達唯心。或計無種生一切法。或計有種生一切法。皆非正因。既不能達諸法正因。則說有說無。二俱不成矣。現見世間種種諸法。安得說無。研窮法體皆無自性。安得說有。若達惟心。則說有亦得。說無亦得。有非實有。不背真空。無非斷無。不礙幻有。乃為自覺聖智之境界也。初正破有無二俱不成竟。
○二例明色空分齊非二。又二。初敘。二破。
△今初。
大慧。復有餘外道見。計著色空事形處橫法。不能善知虗空分齊。言色離虗空。起分齊見妄想(魏云。復有餘外道。見色有因。妄想執著形相長短。見虗空無形相分齊。見諸色相異於虗空。有其分齊。○唐云。復有外道。見色形狀虗空分齊。而生執著。言色異虗空。起於分別)。
疏曰。色及虗空。皆是自心所現相分。不離自心。非有二也。外道計著分位差別。故云不能善知。
○二破又二。初正明不二。二破其妄執。
△今初。
大慧。虗空是色。隨入色種。(魏云。虗空即是色。以色大入虗空故)大慧。色是虗空。持所持處所建立。(唐云。能持所持建立性故。○魏云。色即是虗空。依此法有彼法。依彼法有此法故)色空事分別當知(魏云。以依色分別虗空。依虗空分別色故。○唐云。色空分齊。應如是知)。
疏曰。虗空是色隨入色種者。以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又空體不動。遍在色種處故。持所持處建立性者。以虗空為能持。色為所持。相依不相離故。是故依色分別虗空。則虗空但是分別所知。斷不在色外也。依虗空分別色。則色亦但分別所知。斷不在虗空外也。安得妄計各有分齊哉。
大慧。四大種生時。自相各別。亦不住虗空。非彼無虗空(魏云。而四大中。非無虗空)。
疏曰。此明唯心所現四大。雖不住空。亦不外空也。後文云。津潤妄想大種。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斷截色妄想大種。生內外地界。此則舉性覺真空之體。而為堅濕煖動之相。不變隨緣。故虗妄自相各別。亦不住於虗空。然性空真覺。隨緣不變。故四大中。非無虗空。斯則四大不在空外。空亦不在四大外矣。並是唯心。安有分齊。初正明不二竟。
△二破其妄執。
如是大慧。觀牛有角。故兔無角。(魏云。兔角亦如是。因牛有角。言兔無角。○唐云。兔角亦爾。觀待牛角。言彼角無)大慧。又牛角者。析為微塵。又分別微塵。剎那不住。彼何所觀故。而言無耶。(魏云。又彼牛角。析為微塵。分別微塵相不可得見。彼何等何等法有。何等何等法無。而言有耶無耶)若言觀餘物者。後法亦然(魏云。若如是觀。餘法亦然。○唐云。若待餘物。彼亦如是)。
疏曰。計著四大是有形。虗空是無形。正同計著牛角是有。言兔角無也。若牛角析為微塵。則牛角非有。微塵剎那不住。不可得見。則微塵非有。微塵不有。安可待之說牛角[1]無。牛角不有。安可待之說兔角無。以例四大非有。安可待之說虗空無哉。二例明色空分齊非二竟。
△三結勸思惟自心現量。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當離兔角牛角虗空形色異見妄想。汝等諸菩薩摩訶薩。當思惟自心現妄想。(魏云。汝應當知自心所見虗妄分別之相。○唐云。應常觀察自心所見分別之相)隨入為一切剎土最勝子。以自心現方便而教授之(唐云。於一切國土。為諸佛子。說觀察自心修行之法)。
疏曰。若牛若兔。有角無角。四大虗空。皆是自心所現妄想分別。若不起分別妄想。則一切有無對待。當體皆不可得。故云離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二。初頌正法。二頌破執。
△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色等及心無。色等長養心。(魏云。色於心中無。心依境見有。○唐云。心所見無有。唯依心故起)身受用安立。識藏現眾生。(魏云。內識眾生見。身資生住處。○唐云。身資所住影。眾生藏識現)心意及與識。自性法有五。無我二種淨。(魏云。二種無我淨。○唐云。二無我清淨)廣說者所說(魏云。如來如是說。○唐云。諸導師演說)。
疏曰。初句。明所緣之色空。能緣之心。當體本無。即俗而真也。次句。明法生心生。心生法生。互相長養。即真而俗也。次二句。明根身器界。皆是藏識所現也。次四句。明八識三自性五法二無我。唯如來能廣說也。
△二頌破執。
長短有無等。展轉互相生。以無故成有。以有故成無。微塵分別事。不起色妄想。心量安立處。惡見所不樂。(魏云。但心安住處。惡見不能淨。○唐云。唯心所安立。惡見者不信)覺想非境界。(魏云。非安智境界。○唐云。外道非行處)聲聞亦復然。救世之所說。自覺之境界。
疏曰。此頌有無對待。皆是唯心。唯如來所自覺證。不惟非外道所知。亦非愚法聲聞。所通達也。初破有無妄計竟。
○二明淨除頓漸三。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為淨除自心現流故。復請如來。白佛言。世尊。云何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為頓。為漸耶。
疏曰。上文結勸當思惟自心現妄想。而此妄想。從無始來。念念流注。曾無間斷。今欲淨除。為頓為漸。故復請問之也。
○二答三。初正答漸頓二義。二兼辨三佛法相。三結勸修學除滅。初又二。初約所淨明漸義。二約能淨明頓義。
△今初。
佛告大慧。漸淨非頓。如菴羅果。漸熟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譬如陶家造作諸器。漸成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譬如大地。漸生萬物。非頓生也。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譬如人學音樂書畵種種技術。漸成非頓。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
疏曰。此即大佛頂經所謂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乃頓家之漸也。夫菴羅樹初生果時。即菴羅果。必非他果。可喻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非權果也。而一切種智之果。必以漸熟。智果漸熟。則妄想現流自漸淨矣。夫陶家作器。如作瓶時。初作即瓶。非待後時方改為瓶。可喻初修行時。便作無上佛器。非小器也。而一切佛器。漸次精好。畢竟堅固。譬如瓶坏。先粗。次細。後乃燒成。佛器精堅。則現流自除淨矣。夫大地生物。如生稻時。初生即稻。非以稗等而改為稻。可喻初發菩提芽時。即由大菩提種。非他種也。而菩提莖葉華果。必以漸次增長。菩提增長。則現流自消滅矣。夫人學諸技術。如學書必宗鐘王。學射必宗於羿。可喻初發意時。便學如來十力無畏不共法等。非學作意神通道術也。而如來力無畏等。必以漸成。力無畏等既成。則現流自永淨矣。
△二約能淨明頓義。
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魏云。譬如明鏡。無分別心。一時俱現一切色像。○唐云。譬如明鏡。頓現眾像而無分別)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頓現無相無有所有清淨境界。(魏云。如來亦復如是。無有分別。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一時清淨。非漸次淨。令住寂靜無分別處。○唐云。諸佛淨除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頓現一切無相境界。而無分別)如日月輪。頓照顯示一切色像。(魏加句云。非為前後)如來。為離自心現習氣過患眾生。亦復如是。頓為顯示不思議智最勝境界。(魏云。為令眾生遠離自心煩惱見熏習氣過患。一時示現云云。○唐云。如來淨諸眾生自心過習。亦復如是。頓為示現不可思議諸佛如來智慧境界)譬如藏識。頓分別知自心現及身安立受用境界。(魏云。譬如阿梨耶識。分別現境自身資生器世間等。一時而知。非是前後。○唐云。譬如藏識。頓現於身及資生國土一切境界)彼諸依佛。亦復如是。頓熟眾生所處境界。以修行者。安處於彼色究竟天。(魏云。報佛如來。亦復如是。一時成熟諸眾生界。置究竟天淨妙宮殿修行清淨之處。○唐云。報佛亦爾。於色究竟天。頓能成熟一切眾生[1]〔念〕修諸行)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魏云。譬如法佛報佛。放諸光明。有應化佛。照諸世間。○唐云。譬如法佛。頓現報佛及以化佛光明照耀)自覺聖趣。亦復如是。彼於法[2]性有性無性惡見妄想。照令除滅(魏云。內身聖行光明法體。照除世間有無邪見亦復如是。○唐云。自證聖境亦復如是。頓現法身。而為照耀。令離一切有無惡見)。
疏曰此明如來四智。一時普能頓淨一切眾生自心現流。兼顯理則頓悟。乘悟併銷義也。明鏡者。譬如來大圓鏡智也。無相色像者。如鏡中色像。有即非有。非有而有。當體如如也。頓現無相清淨境界者。令諸眾生頓悟圓成實如如理也。日月輪者。譬如來平等性智也。淨諸眾生習氣過患者。破其我法二執也。顯示不思議智者。令諸眾生頓階圓成實正智也。藏識者。譬如來妙觀察智也。眾生藏識。雖在迷時。亦惟現量。能於根身器界種子三類性境。一時覺了。如來妙觀察智。亦復如是。頓分別知法界眾生所有根性。方便令其從因尅果也。安處於彼色究竟天者。令諸眾生頓捨染分緣起。頓證淨分緣起也。法佛所作依佛光明者。譬如來成所作智也。照耀世間者。譬報化佛說法開示眾生也。自覺聖智者。指眾生聞法所獲始覺智也。照除惡見妄想者。頓破分別我法二執也。然此漸頓二義。雖約能所。實不相離。是故所淨雖漸。而未嘗無頓也。能淨雖頓。而未嘗無漸也。且如菴羅雖以漸熟。而一樹非不頓生多果。諸器雖以漸成。而陶家非不頓作諸器。萬物雖漸生長。而大地非不頓生萬物。技術雖以漸成。而巧人非不頓學眾技。此即漸中有頓也。如明鏡雖頓現像。而胡來則胡現。漢來則漢現。次第來則仍次第現也。日月雖頓照顯。而先照高山。次照幽谷等。亦可說次第也。藏識雖頓覺了三類性境。而因緣變力。一任先業種子次第生果。亦未嘗無先後也。法佛所作報化。雖遍法界。而有緣者見。無緣者不見。緣熟者先見。緣生者後見。亦未嘗無次第也。此即頓中有漸也。至於眾生稟頓漸教。起頓漸行。獲頓漸益。一往雖以一乘為頓。三乘為漸。而於四教之中。細論各有頓漸。亦可各作四句料簡。末世學人。不依於義。但著言說。聞頓即喜。聞漸即怒。誰知偏小雖有頓名。亦何足重。圓實雖有漸義。亦安可輕。故不避繁。聊為拈出。用破隨悟生解之迷情。用顯頓漸圓融之妙理。言四句料簡者。一漸漸。二漸頓。三頓漸。四頓頓也。三藏教四句者。如鈍根聲聞。先以五停漸調煩惱而階見道。後復徧歷諸禪空處而出三界。是漸漸也。先歷諸見而後見諦。即於此生得愛盡者。是漸頓也。聞法即證須陀洹果。或經七返。或一往來。或歷諸禪。而漏盡者。是頓漸也。善來得戒。即成無學者。是頓頓也。通教四句者。先析後體而登見地。更歷多時而尅上地者。是漸漸也。先觀生滅而悟無生。既悟無生。便盡餘惑者。是漸頓也。創觀四性。即悟無生。以無生覺。漸斷餘惑者。是頓漸也。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不歷階位而自崇最者。是頓頓也。別教四句者。先從藏通轉入。或從通教按位接者。是漸漸也。若從通教勝進接者。是漸頓也。先信中道。乃修次第三觀者。是頓漸也。登地以後。證道同圓。是頓頓也。圓教四句者。從前三教方便轉入。或通別教按位接入。是漸漸也。從通別教勝進接入。或從法華開顯會入。是漸頓也。具縛即知秘密之藏。歷劫修行華嚴海空。是頓漸也。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如是乃超信住行向加行地等。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是頓[1]漸也。又藏通雖各四句。束之皆名為漸。但詮真故。別圓雖各四句。束之皆名為頓。正詮中故。又藏教拙門。是界內漸。通教巧門。是界內頓。別教歷別。是界外漸。圓教圓融。是界外頓。又藏教近通化城。其路屈曲。雖有四句。總為漸漸。通教直通化城。遙通寶所。雖有四句。總為漸頓。別教雖通寶所。其路迂迴。雖有四句。總為頓漸。圓教直通寶所。無委曲相。雖有四句。總為頓頓。又藏教析觀拙。開會難。則先後皆漸。應名漸漸。通教體觀巧。而利受接。鈍不受接。則先頓後漸。應名頓漸。別教歷別修觀。而證道同圓則。先漸後頓。應名漸頓。圓教六而常即。則始終皆頓。應名頓頓。又藏通之頓頓。猶故不如圓家之漸漸。當知以名定義。萬無一得。以義定名。萬無一失。後世徒騖圓頓之名。安知頓漸皆不思議乎。初正答漸頓二義竟。
△二兼辨三佛法相。
大慧。法依佛。(魏云。法佛報佛。)說一切法入自相共相。自心現習氣因。相續妄想自性計著因。種種不實如幻。種種計著不可得(唐云。法性所流佛。說一切法自相共相。自心現習氣因相。更相繫屬。種種幻事。皆無自性。而諸眾生。種種執著。取以為實。悉不可得)復次大慧。計著緣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大慧。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唐云。幻作眾生若干色像)起種種妄想。彼諸妄想。亦無真實。(唐云。令其見者種種分別。皆無真實)如是大慧。依緣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種種妄想心。種種相行事妄想相。計著習氣妄想。是為妄想自性相生(唐云。此亦如是。於緣起性中。有妄計性。種種相現。是名妄計性相)大慧。是名依佛說法(魏云。是名報佛說法之相。○唐云是名法性所流佛說法相)。
疏曰。此先明報佛說法相也。然[2]纔論三佛。不一不異。言不一者。約自所證名為法佛。約自能證。名為報佛。依性起修。還證於性。又名依佛。既依性起。又名法性所流佛。而此報佛。復分為二。若自受用報。則非等覺以下之所能見。若他受用報。則別地圓住。乃能隨力隨分見之。約隨羣機。普現其影。如月印千江。名為化佛。則若凡若聖。但有緣者。皆得見之。故不一也。言不異者。法是法身。報是般若。化是解脫。三法不可縱橫並別。那得言異。又法是本性三德。報是修生三德。此即是體。化是利他三德。此即是用。性修不二。體用不二。又那得言異。又經云。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水銀。譬報身功德。真金。譬法身理性。色像。譬化身普應。有色像處。即有真金水銀。有應化處。即有法身功德。故荊溪云。泥木之像。性遍虗空。三身宛然。四德無減。況復化身。那得與法報異耶。知此不一不異意[A42]已。方可辨於三佛之相。何以言之。只今娑婆所見釋迦。本是化佛。而此化佛。即報即法。故諸經中。或名為盧舍那。或名毗盧遮那。此不異也。眾生若堪聞真實法。聞[A43]已信解。能證自心本具法身理體。於其化身。即見法身。即名法佛。眾生若堪聞緣生無性之法。通達藏識染淨因緣。能生自心本具功德智慧。於其化身。即見報身。即名報佛。眾生若僅堪聞善惡因果生滅對待之法。聞[A44]已受持。斷惡修善。捨離生死。取證涅槃。於其化身。不見即報即法之理。止名化佛也。今先明報佛所說。說一切法自相共相。皆因自心習氣所現。皆如幻事。正所謂依他無性也。相續妄想計著。而計著實不可得。正所謂徧計本空也。言計著緣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者。如唯識云。第六第七心品執我法者。是能徧計。依他起性。是所徧計。以是徧計心等所緣緣故。如依於繩。而起蛇想。其所緣緣。但是繩故。本無蛇故。故云彼諸妄想亦無真實也。餘文可知。
大慧。法佛者。離心自性相。自覺聖所緣境界建立施作(唐云。法性佛者。建立自[3]〔性〕智所行。離心自性相。○魏云。法佛說法者。離心相應體故。內證聖行境界故。是名法佛說法之相)。
疏曰。所證真如。名為法佛。以離能取所取相故。名為離心自性相。以無分別智體會真如故。名為自覺聖智所緣境界建立施[4]行也。夫離心自性相者。唯識所謂真如無相可取。正智不取於相也。自覺聖智所緣境界建立施作者。唯識所謂雖有見分。而無分別。雖無相分。而可[1]執此帶如相起。不離如故。不變而緣也。既以根本正智親證真如。則自分證法佛。乃名得聞法佛所說法耳。
大慧。化佛者。說施戒忍精進禪定及心智慧。離陰界入解脫。識相分別。觀察建立。超外道見。無色見(唐云。化佛說施戒忍進禪定智慧。蘊處界法。及諸解脫。諸識行相建說差別。越外道見。超無色行)。
疏曰。對治六蔽。說事六度。即道諦也。說陰界入。即苦諦也。說離解脫。即滅諦也。識相分別觀察建立。即集諦也。又即十二因緣流轉還滅門也。總依生滅四諦。說三乘法。僅超外道及無色見。出分段生死而[A45]已。二兼辨三佛法相竟。
△三結勸修學除滅。
大慧。又法佛者。離攀緣。攀緣離。一切所作根量相滅。(魏云。法佛說法者。離攀緣故。離能觀所觀故。離所作根量相故。○唐云。法性佛。非所攀緣。一切所緣。一切所作根量等相。悉皆遠離)非諸凡夫聲聞緣覺外道計著我相所著境界。(唐云。非凡夫二乘及諸外道執著我相所取境界。○魏云。非諸凡夫聲聞緣覺外道境界故。以諸外道。執著虛妄我相故)自覺聖究竟差別相建立。是故大慧。自覺聖究竟差別相。當勤修學。自心現見。應當除滅。
疏曰。上文分辨三佛說法之相。正欲令人薦取法身本性。故結難非諸凡外二乘境也。凡外具有我法二執。二乘雖斷我執。尚有法執。不達心外無法。安能證會自覺聖境界哉。欲證自覺聖智。須淨自心現流。欲淨自心現流。須修自覺聖趣。前文所謂唯心直進。即是修學除滅總訣。願諸同志。相與勉之。言自覺聖究竟差別相者。一與凡外二乘究竟不同。二於真如究竟性中。尚有十地斷障所顯差別。猶金剛經所謂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也。二明淨除頓漸竟。
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中
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下
前來第三聖智事分別。自性門。二正說八段中。二明淨除頓漸竟。
○三辨聲聞通相二。初標。二釋。
△今初。
復次大慧。有二種聲聞乘通分別相。(二並云。聲聞乘有二種差別相)謂得自覺聖差別相。(魏云。謂於內身證得聖相故。唐云。所謂自證聖智殊勝相)及性妄想自性計著相(魏云。執著虗妄相分別有物故。○唐云分別執著自性相)。
疏曰。通分別相者。謂此二種。雖則通名聲聞。而相各差別。凡學菩薩道者。皆應善分別知也。
○二釋二。初釋自覺聖相。二釋性妄想相。初又二。初正釋相。二明差別。
△今初。
云何得自覺聖差別相聲聞。謂無常苦空無我境界。(唐云。謂明見苦空無常無我諸諦境界)真諦離欲寂滅。(唐云。離欲寂滅故)息陰界入自共相。外不壞相如實知。(唐云。於陰界處若自若共。外不壞相如實了知故)心得寂止。(唐云。心住一境)心寂止[A46]已。禪定。解脫三昧道果正受解脫。(唐云。住一境[A47]已。獲禪解脫三昧道果而得出離)不離習氣不思議變易死。得自覺聖樂住聲聞(唐云。住自證聖智境界樂。未離習氣及不思議變易死)是名得自覺聖差別相聲聞(唐云是名聲聞乘自證聖智境界相)。
疏曰。言自覺聖差別相者。意顯聲聞但證生空聖智。不證法空聖智。故與大乘有差別也。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各有當體差別法相。名為自相。同是無常苦空無我之相。名為共相。外不壞相者。體法明空。不同藏教析壞相也。禪者。根本四禪。定者。空等四定。解脫者。謂八解脫。三昧者。空無相無願三三昧也。道者。出世無漏道。果者。見地薄地離欲[A48]已辦諸果證也。正受解脫者。不受三界諸受而得出離也。習氣者。異熟識中諸法種子。乃變易生死之因也。不思議變易死者。界外微細生住滅相。所謂真常流注。乃習氣所感之果也自覺聖樂者。證得生空所顯真如。如實自知我生[A49]已盡梵行[A50]已立。所作[A51]已辦。不受後有。離三界苦。得出世樂。取證於空而自休息。故云住也。
△二明差別。
大慧。得自覺聖差別樂住菩薩摩訶薩。非滅門樂正受樂。顧愍眾生及本願不作證。(唐云。菩薩雖亦得此聖智境界。以憐愍眾生故。本願所持故。不證寂滅門及三昧樂)大慧。是名聲聞得自覺聖差別相樂。菩薩摩訶薩。於彼得自覺聖差別相樂。不應修學(唐云。諸菩薩於此自證聖智樂中。不應修學)。
疏曰。通教菩薩。與二乘人同觀於空。別教菩薩歷別三觀。亦先觀空。故皆得此自覺聖樂。暫自安住。而由顧憫眾生。及本四弘誓願力。故不於滅門樂三昧樂而作證也。結云不應修學者。應修圓妙一心三觀。不應偏修此空觀也。初釋自覺聖相竟。
○二釋性妄想相二。初正釋相。二勸知捨。
△今初。
大慧。云何性妄想自性計著相聲聞。所謂大種青黃赤白堅濕煖動。非作生。(唐云。如堅濕煖動青黃赤白如是等法。非作者生)自相共相。先勝善說。見[A52]已。於彼起自性妄想(唐云。然依教理。見自共相。分別執著。是名聲聞乘分別執著相)。
疏曰。大種。即地水火風四大之種類也。外道計此四大。或從時生。或從方生。或從自在天生。或從冥諦生。或從極微生。或從神我生。或從大有句生。或[1]自自然生。此則阿含經中[A53]已曾廣破。彼所習聞。故云非作生也。然佛於阿含中。為破凡外我執。故說士夫六界。謂此身中堅相為地。濕相為水。煖相為火。動相為風。無窒礙相為空。妄分別相為識。於中實無我及我所。而彼愚法聲聞。隨語生解。便謂實有地水火風以堅濕煖動而為自相。以無常苦無我不淨而為共相。不知心外實無四大自性。四大。秪是識所變相也。
△二勸知捨。
菩薩摩訶薩。於彼應知應捨。隨入法無我相。滅人無我相見。漸次諸地相續建立。是名諸聲聞性妄想自性計著相(唐云。菩薩於此法中。應知應捨。離人無我見。入法無我相。漸住諸地)。
疏曰。應知者。須善他宗。知彼執著差別相也。應捨者。須善自宗。用真能破。破彼執也。入法無我相者。知一切法皆唯心現。無自性也。滅人無我相見者。破彼法有我無之計著也。漸次諸地相續建立者。由破分別法執。建立初地真見道位。由破俱生法執。建立十地諸修習位。乃至法執種子永不生[A54]已。建立究竟妙覺位也。菩薩於此自性計著。云何知。云何捨耶。夫外道或計四大從作者生。如前所列。或計四大以為能生。一切諸法皆其所生。阿含經中亦[A55]已破斥。皆不更述。今明聲聞計著相者。自有二種。一計地水火風四大為能成。色香味觸四微為所成。謂地有堅性。是故目得之而為色。鼻得之而為香。舌得之而為味。身得之而為觸。水有濕性。故成色味觸三微。火有煖性。故成色觸二微。風有動性。故成觸微。此則四大為實。四微為假也。二計四微為能成。四大為所成。謂地大由色香味觸四微所成。所以堅礙。水大由色味觸三微所成。所以流潤。火大由色觸二微所成。所以寄於草木。風大唯一觸微所成。所以并無形質。此則四微為實。四大為假也。知此二種計著相[A56]已。方可破捨。初破四大為實有者。地堅若是實有。不應遇風可散。遇水可雜。又金石最堅若是實有。不應遇火可鎔可燼。水濕若是實有。不應遇土留滯。遇火乾竭。火煖若是實有。不應遇水可滅。風動若是實有。不應遇塞可障。次破四微為實有者。色微若非眼識所變自實有者。應非眼識所緣。若許眼識雖不變色。能緣色者。耳鼻等識亦不變色。何不緣色。又眼識既不變色。而能緣色。不變聲等。何不能緣聲等。香味觸三。例此廣破。故知四大四微。皆非心外實有法也。而諸經論。或稱為能所八法者。正顯離能無所。離所無能。能所並是假施設有。並非實法故也。然約本質起相分義。則假說四大為能。四微為所。若約現行熏種子義。則假說四微為能。四大為所。實有八識之所變現。能本非能。所亦非所。是名法無我相也。三辨聲聞通相竟。
○四簡常不思議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常不思議自覺聖趣境界。及第一義境界。世尊。非諸外道所說常不思議因[2]果耶(魏云。外道亦說常不可思議因果。此義云何。○唐云。將無同諸外道所說常不思議作者耶)。
疏曰。佛未出時。外道或計神我是常。或計冥諦是常。或計自在天常。或計四大是常。或計極微是常。或計聲性是常。或計虗空是常。[1]或計是能作者。故常。故佛廣說因緣生法以破斥之。今經乃說七種第一義。及說藏識海常住。又說自覺聖究竟境界等。恐其濫同外道。故問之也。
○二答釋三。初簡異外道。二簡異聲聞。三正明不生。
△今初。
佛告大慧。非諸外道因緣得常不思議。(魏云。諸外道說常不可思議因果不成。○唐云。非諸外道作者得常不思議)所以者何。諸外道常不思議。不因自相成(魏云。非因自相相應故。○唐云。因自相不成)若常不思議不因自相成者。何因顯現常不思議。(唐云。既因自相不成。以何顯示常不思議)復次大慧。不思議若因自相成者。彼則應常。由作者因相故。常不思議不成(唐云。外道所說常不思議。若因自相成。彼則有常。但以作者為因相故。常不思議不成)。
疏曰。外道不達唯心。見有諸法若生若滅。妄推神我冥諦等以為作者。云是常不思議。而此神我冥諦等。但是妄想戲論分別。實無自相可得。亦無因相可成。既因及自相皆悉不成。何由顯示常不思議。故復縱云。假使因自相成。彼則應常。隨即奪云。由以作者為因相故。常不思議不成。蓋作者為相。則非常之自相。作者為因。則非常因也。
大慧。我第一義常不思議。第一義因相成。離性非性。(魏云。以離有無故。○唐云。遠離有無)得自覺相。故有相。(唐云。自證聖智。所行相。故有相)第一義智因。故有因。(唐云。第一義智為其因。故有因)離性非性故。譬如無作。(唐云。離有無故。非作者)虗空涅槃滅盡故常。(唐云。如虗空涅槃寂滅法故常不思議)如是大慧。不同外道常不思議論。(唐云。是故我說常不思議。不同外道有所諍論)如是大慧。此常不思議。諸如來自覺聖智所得如是。(唐云。此常不思議。是諸如來自覺聖智所行真理)故常不思議自覺聖智所得。應當修學(唐云。是故菩薩當勤修學)。
疏曰。第一義如來藏心。當體絕待。非別有因。故離性亦非無因。故離非性。因此得成第一義相也。得自覺相故有相。不同外道之自相不成也。第一義智因故有因。不同外道之因相不成也。彼外道妄計神我冥諦等以為作者。倘別有一法以為神我等因。即成有性。倘別無一法以為神我等因。即成非性。設許有性。則神我等乃是所作。應成無常。何名作者。何名為常。設許非性。則神我等體既非有。何能有用。縱許是常。亦非作者。今如來所證不思議常。有相有因。離性非性。所以不同外道所計作者。譬如虗空涅槃滅盡。遠離生住異滅諸有為相。非有非空。超諸諍論。乃是自覺聖智所得。非常無常。而名為常。故不可思議也。
復次大慧。外道常不思議。無常性異相因故。非自作因。相力故常。(唐云。以無常異相因故常。非自相因力故常)復次大慧。諸外道常不思議。於所作性非性無常。見[A57]已思量計常(唐云。外道常不思議。以見所作法有[A58]已還無。無常[A59]已。比知是常)。
疏曰。此更申明外道所計神我冥諦等法。彼實未嘗親見。但因既見所作無常。妄想思量能作者必應常耳。是用無常異相。而為常不思議因也。
疏曰。此正顯示佛所自證常不思議。不同外道但因無常而比知也。謂我了知正因緣所生諸法。初生即滅。性皆非性。所謂因緣和合。虗妄有生。其生也無來處。因緣別離。虗妄名滅。其滅也無去處。譬如夢境空華。心外無法。乃證自覺聖智境界。豈因所作無常。妄計能作是常哉。彼既因於無常。比知計常。則常乃無因矣。
大慧。若復諸外道因相。成常不思議因。自相性非性。同於兔角。(唐云。外道以如是因相。成常不思議因。此相非有。同於兔角)此常不思議。但言說妄想諸外道輩。有如是過。所以者何。謂但言說妄想。同於兔角。自因相。非分(唐云。故常不思議。唯是分別。但有言說。何故。彼因同於兔角。無自相因故)。
疏曰。此正譬顯外道說常。無自因相也。夫因所作無常。妄計能作是常。何異見牛角可析是無常。計兔角不可析是常耶。以所作諸法無常。乃舉世之所同見。譬如牛角。而能作之神我冥諦等是常。乃舉世之所不見。譬如兔角故也。
大慧。我常不思議。因自覺得相故。離所作性非性故常。(唐云。以自證為因相)非外性非性無常。思量計常。(唐云。不以外法有[A63]已還無無常為因)大慧。若復外性非性無常。思量計常不思議常。而彼不知常不思議自因之相。去得自覺聖智境界相遠。彼不應說(唐云。外道反此。曾不能知常不思議自因之相。而恒在於自證聖智所行相外。此不應說)。
疏曰。此結示如來所證常不思議。正與外道相反也。如來了知心外無法本無能作所作。所以因緣和合。虗妄名生。而非有生。因緣別離。虗妄名滅。而無可滅。非有生。故離性。無可滅。故離非性。乃能證得不生不滅常住佛性。非謂心外有法。見其生[A64]已還滅。比量計度。更有一法不生不滅也。外道則妄計心外有所生法。相是無常。遂更妄計心外有能生法。必應是常。顛倒昏迷。莫此為甚。可云常不思議乎哉。初簡異外道竟。
△二簡異聲聞。
復次大慧。諸聲聞畏生死妄想[A65]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一切性。妄想非性。(魏云。不知世間涅槃無差別故。○唐云。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之相。一切皆是妄分別有。無所有故)未來諸根境界休息。作涅槃想。(唐云。妄計未來諸根境滅。以為涅槃)非自覺聖智趣。藏識轉。(唐云。不知證自智境界。轉所依藏識為大涅槃)是故凡愚說有三乘。(唐云。彼愚癡人。說有三乘)說心量趣無所有。(魏云。而不能知惟心相滅。得寂靜法。○唐云。不說惟心無有境界)是故大慧。彼不知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自心現境界。(唐云。彼人不知去來現在諸佛所說自心境界)計著外心現境界。生死輪常轉(唐云。取心外境。常於生死。輪轉不絕)。
疏曰。聲聞稟佛權教。知一切法皆從正因緣生。不計冥諦自在等以為作者。亦不於根境中計我我所。而不知諸法無性。故於無性之生死。則畏之。於無性之涅槃。則求之。由此一畏一求。不造招後有業。但祈分段根境不生。以為滅度。殊不知現前一念如來藏心。當體絕待。生死涅槃。皆如夢境。心外更無一法可得。苟虗妄法執不破。縱出同居三界。而第八識未轉所依。恒為變易生死之所漂溺。不證如來自覺聖智境界也。
△三正明不生。
復次大慧。一切法不生。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謂自心現性非性。離有非有生故。(唐云。何以故。自心所見非有性故。離有無生故)大慧。一切性不生。一切法如兔馬等角。是愚癡凡夫不實妄想自性妄想故。(唐云。如兔馬等角。凡愚妄取)大慧。一切法不生。自覺聖智趣境界者。一切性自性相不生。非彼愚夫妄想二境界。(唐云。唯自證聖智所[1]〔作〕之處。非諸愚夫二分別境)自性身財建立趣自性相。大慧。藏識攝所攝相轉。(魏云。是阿梨耶識。身資生器世間去來自體相故。見能取可取轉故。○唐云。大慧。身及資生器世間等。一切皆是藏識影像所取能取二種相現)愚夫墮生住滅二見。希望一切性生。有非有妄想生。非聖賢也。大慧。於彼應當修學(唐云。彼諸愚夫。墮生住滅二見中故。於中妄起有無分別。大慧。汝於此義。當勤修學)。
疏曰。外道不知心外無法。法本不生。故計所生無常。待之轉計能生是常。前[A66]已破竟。今乃正明一切諸法。皆唯心現。如夢境空華。有即非有。不從邪因有種而生。亦不從自然無種而生。故不生也。然所謂不生者。非同凡愚所計如兔馬角之不生也。以自覺聖智趣境界。知一切性自性相不生。所謂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豈彼愚夫妄想二境界。有生有不生哉。只今自[A67]己根身。資生財物。器界建立。若去若來趣自體相。皆是阿梨耶識所變相分。似有能攝所攝轉現。大似翳目所覩空華。生即非生。滅即非滅。能即非能。所即非所。而愚夫不了。墮在生住滅二見中故自生妄想。分別有無。非聖賢也。四簡常不思議竟。
○五明種性差別三。初標名。二釋相。三會通。
△今初。
復次大慧。有五無間種性。(魏云。我說五種眾性證法。○唐云。有五種種性)云何為五。謂聲聞乘無間種性。(魏云。聲聞乘性證法。○唐云聲聞乘種性)緣覺乘無間種性。(魏云。辟支佛乘性證法。○唐云。緣覺乘種性)如來乘無間種性。(魏云。如來乘性證法。○唐云。如來乘種性)不定種性。(唐同。○魏云。不定乘性證法)各別種性。(魏云。無性證法。○唐云。無種性)。
疏曰。此約無始染淨熏習力故。於一如來藏心無差別性之中。妄有五性差別也。言無間者。即魏所稱證法。謂既成就此種性[A68]已。無間必得證此乘法。不為他法之所間隔間雜也。
○二釋相五。初釋聲聞乘性。二釋各別種性。三釋緣覺乘性。四釋如來乘性。五釋不定性。
△今初。
云何知聲聞乘無間種性。若聞說得陰界入自共相斷知時。(唐云。若聞說於蘊界處自相共相若知若證)舉身毛孔熈怡欣悅。及樂修相智。(唐云。舉身毛豎。心樂修習)不修緣起發悟之相。(唐云。於緣起相。不樂觀察)是名聲聞乘無間種性。聲聞無間見。(唐云。彼於自乘見所證[A69]已)第八地起煩惱斷。習煩惱不斷。(魏云。謂初地中乃至五地六地離諸煩惱。同[A70]己所離故。熏習無明煩惱故。○唐云。於五六地斷煩惱結。不斷煩惱習)不度不思議變易死。度分段死。正師子吼。我生[A71]已盡。梵行[A72]已立。(二譯皆更有所作[A73]已辦句)不受後有。如實知修習人無我。乃至得般涅槃覺(魏云。如是等得入人無我。乃至生心以為得涅槃故。○唐云。修習人無我。乃至生於得涅槃覺)。
疏曰。樂修相智者。謂觀陰界入自相共相。是實有苦諦。見思煩惱及所起善惡不動諸有漏業。是實有集諦。因果俱滅。乃得會真。是實有滅諦。滅苦之道。須戒定慧。更無異道。是實有道諦。信四諦[A74]已。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故云修相智也。不修緣起發悟之相者。若觀十二因緣流轉還滅之相。則能悟入緣起無生。今根鈍故。不能修也。然統論四諦。則有生滅無生無量無作四解不同。統論緣起。亦有思議不思議生滅不生滅四句料簡。今且以四諦相智。攝屬聲聞。緣起發悟。攝屬緣覺。當知藏教雖有三乘。同名聲聞。通教雖有三乘。同名緣覺。具如他經所明九乘也。第八地起煩惱斷等者。三譯不同。各有旨趣。當為三釋以會通之。今經之意。謂此聲聞。既證四向四果。亦得名第八地。若對通教第八辟支佛地。彼辟支地。既斷正使。兼侵習氣。今此聲聞。但斷正使。不斷習也。魏譯之意。謂如華嚴及與地論。以菩薩十地寄位明相。謂初二三地。施戒禪定。相同世間。四地以上。相同出世。四地道品慧。寄須陀洹。五地四諦慧。寄阿羅漢。六地緣起慧。寄同緣覺。七地無相慧。寄同菩薩。八地以上。無功用慧。方明一乘佛地。此則但是寄淺明深。非謂菩薩五地六地。果與羅漢辟支同也。今彼聲聞。見[A75]己身所證斷煩惱相。妄謂與六地同。此則不知佛法差別因緣。所以熏習無明煩惱。墮不思議變易死也。唐譯意者。謂彼於自乘。先斷分別煩惱。見所證[A76]已。次於第五薄地。六離欲地。方便修習。斷俱生煩惱結。乃證阿羅漢果。同[A77]已辦地。而不斷煩惱習。猶住不思議死也。正師子吼者。[A78]已得證四諦之聖智。故於三界無畏。如師子也。我生[A79]已盡者。苦諦智也。梵行[A80]已立者。道諦智也。所作[A81]已辦者。滅諦智也。不受後有者。集諦智也。修習人無我者。聲聞因也。得般涅槃覺者。聲聞果也。
○二釋各別種性二。初敘計。二結斥。
△今初。
大慧。各別無間者。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夫。彼諸眾生。作如是覺求般涅槃。(魏云。復有餘外道。求證涅槃。而作是言。覺知我人眾生壽命作者受者丈夫。以為涅槃。○唐云。復有眾生。求證涅槃。言說覺知我人眾生養者取者。此是涅槃)復有異外道說。悉由作者。見一切性[A82]已。言此是般涅槃(魏云。復有餘外道。見一切諸法。依因而有。生涅槃心故。○唐云。復有說言。見一切法因作者有。此是涅槃)。
疏曰。此明凡外我法二執。於非涅槃法中妄計涅槃也。然標名中。列在第五。今第二先釋之者。一正是藏教所對治故。二欲與三藏同彈斥故。文有二段。初即我執。具有十六知見。此經略列其六。魏加作者受者。唐加取者。廣如大般若經所列。究竟不過一我執耳。夫佛法中。以破除虗妄我執。為最初入道要門。是故古來宗匠接人。或云。將心來與汝安。或云。誰與你拖者死屍來。或云。不思善不思惡時。阿那箇是你本來面目。或云。念佛的是誰。或云。生從何來。死從何去。或云。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或云。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來面目。或云。死了燒了時如何。或云。正睡著。無夢無想時。主人公在甚麼處。凡此皆所以奪破我執。欲令頓悟生空法空故也。而後世乘言滯句之流。反欲尋得一物。以為是心。是本來面目。是能念的。乃至是主人公。豈不墮外道我執耶。次即法執。謂一切法。悉出作者。或冥諦作。或神我作。或虗空作。或四大作。或極微作。或自在天作。或云時作。或云方作。或云聲作。所作無常。有生有滅。能作是常。不生不滅。名為涅槃。如近世天主邪教。計有天主無始無終。能生萬物。若奉天主。則能生天永受天樂。亦其類也。
○二結斥又二。初正斥外道。二兼斥聲聞。
△今初。
作如是覺。法無我見非分。彼無解脫(魏云。彼諸外道無涅槃解脫。以不見法無我故。○唐云。彼無解脫。以未能見法無我故)。
疏曰。外道并不見人無我。而但斥云不見法無我者。以彼既發求證涅槃之心。或時遇佛。亦得引入三藏析法拙度故也。然此凡外我法二執不斷。則聲聞所證解脫。彼亦非分矣。又據二譯。則第五各別種性。名無種性。自於一闡提中釋之。今文仍是釋聲聞乘。所謂附佛法之外道耳。
△二兼斥聲聞。
大慧。此諸聲聞乘無間外道種性。不出出覺。為轉彼惡見故。應當修學(魏云。是名聲聞乘外道性。於非離處而生離想。汝應轉此邪見。修行如實行故。○唐云。此是聲聞乘及外道種性。於未出中。生出離想。應勤修學。捨此惡見)。
疏曰。外道不出分段生死。聲聞不出變易生死。皆自妄作出生死覺。菩薩所應轉捨也。二釋各別種性竟。
△三釋緣覺乘性。
大慧。緣覺乘無間種性者。若聞說各別緣無間。(魏云。謂聞說緣覺證法。○唐云。謂若聞說緣覺乘法)舉身毛豎。悲泣流淚。不相近緣。(魏云。不樂憒閙故。○唐云。離憒閙緣)所有不著。(魏云。觀察諸因緣法故。不著諸因緣法故。○唐云。無所染著)種種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聞說是時。其心隨入。(魏云。聞說自身種種神通。若離若合種種變化。其心隨入故。○唐云。有時聞說現種種身。或聚或散。神通變化。其心信受。無所違逆)若知彼緣覺乘無間種性[A83]已。隨順為說緣覺之乘。是名緣覺乘無間種性相。
疏曰。十二緣生。此有故彼有。其相各別。而皆無間。若能遠離憒閙。觀察有為生滅過惡而不取著。則知諸法從緣無性。能起神通離合變化。意指通教體法觀門。故於彼乘種性。隨順為其說法。可以破外道聲聞法執。可以轉接入別圓也。
△四釋如來乘性。
大慧。彼如來乘無間種性有四種。(唐云。如來乘種性所證法有三種)謂自性法無間種性。(魏云。一者證實法性)離自性法無間種性。(魏云。二者離實法證性。○唐云。所謂自性無自性法)得自覺聖無間種性。(魏云。三者自身內證聖智性。○唐云。內身自證聖智法)外剎殊勝無間種性。(魏云。四者外諸國土勝妙莊嚴證法性。○唐云。外諸佛剎廣大法)大慧。若聞此四事一一說時。及說自心現身財建立不思議境界時。心不驚怖者。是名如來乘無間種性相(魏云。若聞說此一一法時。但阿梨耶心見外身所依資生器世間不可思議境界。不驚不怖不畏者。當知是證如來乘性人。是名如來乘性證法人相。○唐云。若有聞說此一一法。及自心所現身財建立阿賴耶識不思議境。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如來乘性)。
疏曰。自性法無間種性者。謂隨緣不變。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之理也。離自性法無間種性者。謂不變隨緣。如來藏心。不守自性。舉體而為百界千如諸法。然此諸法。皆即實相。十二類生。皆如來種也。此二並皆性德法身。故唐譯合為一也。得自覺聖無間種性者。一心三智。照比非權非實而權而實之境。般若德也。外剎殊勝無間種性者。佛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解脫德也。聞此三德。不驚怖畏。及聞根身資具器界不思議境。皆自心識所現。亦不驚怖畏者。則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為如來乘種性也。
△五釋不定性。
大慧。不定種性者。謂說彼三種時。隨說而入。隨彼而成(魏云。若人聞說此三種法。於一一中有所樂者隨順為說。○唐云。謂聞說彼三種法時。隨生信解而順修學)。
疏曰。三種法。即聲聞乘法。緣覺乘法。如來乘法也。夫聲聞無間種性。止喜聞聲聞法。不樂緣覺及如來法。緣覺無間種性。止喜聞緣覺法。於聲聞法必所不屑。於如來法必未能信。如來乘無間種性。既於不思議境不驚怖畏。必不志求二乘之法。今云隨聞隨生信解。故知非彼三無間種。但名為不定也。然聲聞法。堪擬藏教。緣覺法。堪擬通教。如來法。堪擬圓教。則此不定種性。堪擬通入別。通入圓。及別教也。他經明九乘中。有菩薩聲聞。菩薩緣覺。菩薩菩薩。智者大師判為別教。亦同此意。二釋相竟。
○三會通又二。初會三乘。二會闡提。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初又二。初為實施權。二開權顯實。
△今初。
大慧。此是初治地者。謂種性建立。為超入無所有地故。作是建立(魏云。說三乘者。為發起修行地故。說諸性差別。非究竟地。為欲建立畢竟能取寂靜之地故。○唐云。為初治地人而說種性。欲令其入無影像地。作此建立)。
疏曰。初治地人。未證真實平等法性。故為建立種性差別。令其耻小慕大。捨權趣實。正欲令其趣入無所有地而施三權。不可執權而昧實也。
△二開權顯實。
彼自覺藏者。自煩惱習淨。見法無我。得三昧樂。住聲聞。當得如來最勝之身(魏云。彼三種人。離煩惱障重習。得清淨故。見法無我。得三昧樂行故。聲聞緣覺畢竟證得如來法身故。○唐云。彼住三昧樂聲聞。若能證知自所依識。見法無我。淨煩惱習。畢竟當得如來之身)。
疏曰。自覺藏者。以自覺聖智。證知藏識不思議境界也。聲聞尚得佛身。況緣覺及不定性乎。故魏譯云彼三種人也。問。開權顯實。功在法華。此經乃方等攝。何得有此開顯。答。鈍根聲聞。須至法華開顯。此經自為菩薩廣說大乘法要。豈容拘拘於別五時之一途。欲使如來說法不自在耶。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須陀槃那果。往來及不還。逮得阿羅漢。是等心惑亂。(魏云。逆流修無[1]〔為〕往來及不還。應供阿羅漢。是等心惑亂。○唐云。預流一來果。不還阿羅漢。是等諸聖人。其心悉迷惑)三乘與一乘。非乘我所說。(魏云。我說於三乘。一乘及非乘。○唐云。我所立三乘。一乘及非乘)愚夫少智慧。諸聖遠離寂。(唐云。為愚夫少智。樂寂諸聖說)第一義法門。遠離於二教。(唐作二取)住於無所有。(唐作無境界)何建立三乘。(魏云。建立於三乘。為住寂靜處)諸禪無量等。無色三摩提。受想悉寂滅。(魏云。無想定滅盡。唐云。乃至滅受想)亦無有心量(魏云。亦皆心中無。唐云。唯心不可得)。
疏曰。須陀槃那。亦云須陀洹。此翻逆流。謂修無漏逆生死流。又翻預流入流。謂初預入法性流也。三乘非乘者。權即實故。為樂寂諸聖說也。一乘非乘者。實即權故。為愚夫少智說也。第一義者。非權非實。心外無境。何有三乘。三乘尚自非有。況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及無想定滅盡定等。豈有心外之實法哉。初會三乘竟。
○二會闡提二。初正明二種闡提。二問答會通。初又二。初總標。二別釋。
△今初。
大慧。彼一闡提。非一闡提。世間解脫誰轉。大慧。一闡提有二種。一者捨一切善根。及於無始眾生發願(魏云。何者無性乘。謂一闡提。大慧。一闡提者。無涅槃性。何以故。於解脫中不生信心。不入涅槃。大慧。一闡提者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者憐憫一切眾生。作盡一切眾生界願。○唐云。此中一闡提。何故於解脫中不生欲樂。以捨一切善根故。為無始眾生起願故)。
疏曰。若據魏譯。則前文所明二種外道。乃是聲聞乘不得意人。今方正釋無種性人。若據今經。前經標釋各別種性。今正會通一闡提人。必有菩薩闡提以化度之。還能成佛。不同權說闡提無佛性也。故云。彼斷善根闡提。設非發大願之闡提。則世間何由轉而為解脫哉。餘對二譯可知。
○二別釋二。初釋捨善根。二釋發大願。
△今初。
云何捨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及作惡言。此非隨順修多羅毗尼解脫之說。捨一切善根故。不般涅槃。
疏曰。世間惡人。雖具十惡五逆。若不謗法。則善根猶未斷盡。堪修取相無生二懺。不名為一闡提。今既謗菩薩藏。則一切出世善根悉斷。縱不具足五逆十惡。兼有世間微善。亦必常在生死。不能入涅槃也。
△二釋發大願。
二者菩薩本自願方便故。非不般涅槃一切眾生而般涅槃。大慧。彼般涅槃。是名不般涅槃法相。此亦到一闡提趣(魏云。憐愍眾生。作盡眾生界願者。是為菩薩。大慧。菩薩方便作願。若諸眾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薩摩訶薩不入涅槃。是名二種一闡提。無涅槃性。以是義故。決定取一闡提行。○唐云。云何為無始眾生起願。謂諸菩薩以本願方便。願一切眾生悉入涅槃。若一眾生未涅槃者。我終不入。此亦住一闡提趣。此是無涅槃種性相)。
疏曰。眾生度盡。方入涅槃。以眾生界不可盡故。永不自入涅槃。是故名為菩薩闡提也。初正明二種闡提竟。
○二問答會通二。初問。二答。
△今初。
大慧白佛言。世尊。此中云何畢竟不般涅槃(魏云。此二種一闡提。何等一闡提。常不入涅槃)。
△二答。
佛告大慧。菩薩一闡提者。知一切法本來般涅槃[A84]已。畢竟不般涅槃。(魏云。菩薩一闡提。常不入涅槃。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諸法本來涅槃。是故不入涅槃)而非捨一切善根一闡提也。大慧。捨一切善根一闡提者。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魏云。彼捨一切善根闡提。若值諸佛善知識等。發菩提心。生諸善根。便證涅槃)所以者何。謂如來不捨一切眾生故。以是故菩薩一闡提不般涅槃。
疏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如空本無華。不俟更滅。故菩薩闡提。畢竟不復入涅槃也。斷善根闡提。但斷修善。而性善不斷。故不覺不知。受佛菩薩善知識等之所熏發。還生善根。證涅槃性也。然此五性差別。若據瑜伽唯識等論。則決定是有。若據法王等經。則決定是無。若得今經。及圓覺意。則無不礙有。有不礙無。何以言之。如來藏心。生佛平等。本無差別。而無始熏習。萬有不齊。所以現見諸機不同。安得一向執無。此瑜伽唯識所以明其有也。眾生種性雖各不同。而法性平等。諸佛大願。亦復平等。所以畢竟終令成佛。安得一向執有。此法王等經所以明其無也。為實施權。故無不礙有。開權顯實。故有不礙無。約無始本有種子。則一心必具十界。安得不具佛界種子。約無始新熏種子。則隨緣生長不同。安得不分五性差別。如一地所生。必有三草二木。則無差別不礙差別。如三草二木。畢竟還歸於地。則有差別不礙無差。此一代時教之脉絡。法華三昧之旨歸也。五明種性差別竟。
○六明三自性相三。初標。二釋。三結。
△今初。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三自性。(魏云。三法自體相。○唐云。三自性相)云何三自性。謂妄想自性(魏云。虗妄分別名字相。○唐云。妄計自性)緣起自性。(魏云。因緣法體自相相)成自性。(魏云。第一義諦法體相。○唐云。圓成自性)。
疏曰。妄想自性。唯識名徧計所執性。大乘止觀名分別性。周徧計度。故名徧計。即是虗妄我法二執。譬如於繩計蛇。於杌計鬼。毫無實境也。緣起自性。唯識名依他起性。謂心心所體。及相見分。並依眾緣而得起故。成自性。唯識名圓成實性。大乘止觀名真實性。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故名圓成實也。
○二釋為三。初釋妄想自性。二釋緣起自性。三釋成自性。
△今初。
大慧。妄想自性。從相生。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妄想自性從相生。佛告大慧。緣起自性事相相。行顯現事相相。計著有二種妄想自性。如來應供等正覺之所建立。(唐云。謂彼依緣起事相種類顯現。生計著故。大慧。彼計著事相。有二種妄計性生。是諸如來之所演說)謂名相計著相。及事相計著相。名相計著相者。謂內外法計著。(唐云。謂計著內外法)事相計著相者。謂即彼如是內外自共相計著。(唐云。謂即彼內外法中計著自共相)是名二種妄想自性相。
疏曰。妄想自性從相生者。謂從緣起相而起妄想分別。如從繩杌。起蛇鬼妄分別也。緣起自性事相相者。指五法中之名也。行顯現事相相者。指五法中之相也。計著於名。妄想分別內外諸法。是名相計著相也。計著於相。妄想分別內外法中自共相等。是事相計著相也。故唯識云。次所徧計。自性云何。攝大乘說。是依他起。徧計心等所緣緣故。此之謂也。
△二釋緣起自性。
若依若緣生。是名緣起(唐云。從所依所緣起。是緣起性)。
疏曰。一切色心諸法。皆是仗因托緣而生。故名緣起。言所依者。第八現行。為根本依。第七現行。為染淨依。第六現行。為分別依。第八所藏種子。為種子依。前五識。以五淨色根為不共親依。第六。以第七為不共親依。第七第八。更互為依。諸心所法各依心王而得同起。故名依也。言所緣者。第八以三類性境為所緣。第七以第八見分為所緣。第六以一切諸法為所緣。前五以現在五塵為所緣。心所所緣。同於心王。故名緣也。又諸色法。各依種子為所依因。各以心心所之見分為增上緣。故云若依若緣生也。
△三釋成自性。
云何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妄想。聖智所得。及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來藏心(魏云。謂諸佛如來離名字相境界相事相相。聖智修行境界行處。是名第一義諦相。諸佛如來藏心。○唐云。謂離名相事相一切分別。自證聖智所行真如。此是圓成自性如來藏心)。
疏曰。若離名相事相二種妄想。即名正智。正智所證真如理性。本來不動。名為如如。理外無智。智外無理。理智不二。即如來藏心也。二釋竟。
△三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名相覺想(二作分別)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則成相。
疏曰。此以五法攝三性也。謂一名。二相。三覺想。即是妄想緣起二種自性之相。四正智。五如如。即是成自性相也。然此三性五法。諸聖教說相攝不定。具如唯識廣明。今以名相為所妄想。覺想為能妄想。同是妄想自性。依於覺想而有名相。緣於名相而有覺想。同是緣起自性。正智如如。無顛倒故。名為成自性也。
大慧。是名觀察五法(三)自性相經。自覺正智趣所行境界。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疏曰。正智如如。是成自性。可稱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名相覺想。乃妄想緣起自性。何得是自覺聖智趣所行耶。當知此有二義。一者正智如如體外。別無名相及覺想故。能了名相覺想無性。即是正智及如如故。二者眾生沒於名相覺想。所以不達正智如如。聖人既證正智如如。即能善知眾生名相覺想種種差別稠林。應病與藥。令得破除故。所謂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也。六明三自性相竟。
○七明二無我相二。初標。二釋。
△今初。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觀二種無我相。云何二種無我相。謂人無我。及法無我(魏云。人無我智。法無我智。○唐云。人無我相。法無我相)。
疏曰。二無我。亦名二空。謂人空法空也。人者。假名眾生也。無我者。假名眾生。無實主宰體性也。法者。蘊處界等色心諸法也。無我者。色心諸法。亦無實主宰體性也。魏云智者。約能觀言之也。唐云相者。約所觀言之也。人執唯局凡夫外道。法執通於凡外及三乘人。
○二釋為二。初釋人無我。二釋法無我。
△今初。
云何人無我。謂離我我所陰界入聚。無知業愛生。(唐云。謂蘊界處。離我我所。無知愛業之所生起)。
眼色等攝受計著生識。(唐云。眼等識生。取於色等而生計著)一切諸根自心現器身藏。自妄想相施設顯示。(唐云又自心所見身器世間。皆是藏心之所顯現)。
如河流。如種子。如燈(燄。)如(迅)風。如(浮)雲。剎那展轉壞。(唐云。剎那相續。變壞不停)躁動如猿猴。樂不淨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火。(唐云。如猛火)無始虗偽習氣(為)因。如汲水輪。生死趣有輪。(唐云。諸有趣中。流轉不息。如汲水輪)種種身色。如幻術神呪機發像起。(唐云。種種色身威儀進止。譬如死屍。呪力故行。亦如木人。因機運動)善彼相知(唐云。若能於此善知其相)是名人無我智。
疏曰。人無我觀。一往與聲聞同。而細研有異。聲聞但觀陰界入法。無我我所。無常苦空不淨而[A85]已。不知皆是藏心所顯現也。今先總觀陰界入聚。從無知業愛生。離我我所。次別觀眼等轉識。從根塵攝受計著生。而此根塵依正。皆從藏心顯現。是一切唯識。識不自在。無有主宰。無所攝屬。非我我所也。又觀此識如河流種子等。剎那變壞不停。即是行陰無常。無主宰。不自在。無攝屬。亦非我我所也。又觀此識。躁動如猿猴。即是想陰無主宰。不自在。無攝屬。亦非我我所也。又觀此識。樂不淨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火。即是受陰無主宰。不自在。無攝屬。亦非我我所也。又觀生死有輪之中。種種色身。但如機發像動。即是色陰無主宰。不自在。無攝屬。亦非我我所也。
○二釋法無我二。初明觀。二顯益。
△今初。
云何法無我智。謂覺陰界入妄想相自性。(唐云。謂如蘊界處是妄計性)如陰界入離我我所。陰界入積聚因業愛繩縛。(唐云。唯共積聚愛業繩縛)展轉相緣生。無動搖。(唐云。互為緣起。無能作者)諸法亦爾。離自共相。不實妄想相。妄想力。(唐云。蘊等亦爾。離自共相。虗妄分別。種種相現)是凡夫生。非聖賢也。(唐云。愚夫分別非諸聖者)心意識五法自性離故(唐云。如是觀察一切諸法。離心意意識五法自性)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分別一切法無我(唐云。是名菩薩摩訶薩法無我智)。
疏曰。陰界入等。名之為法。唯是妄想所現之相。故無我也。蓋既知其無我我所。又豈有自共相可得哉。但由凡夫不實妄想之力。似有種種自共相現耳。是故心意識八種。悉皆無性。不唯名相妄想三法本離。即正智如如二法亦本離也。不唯妄想緣起二性本離。即成自性亦本離也。如因醉見屋轉。說屋不轉。屋本不名為不轉也。如因揑見二月。說一月真。月本不名為一真也。如因狂怖失頭。說頭不失。頭本不名為不失也。是故若達名相妄想本空。即是正智如如。若計正智如如是有。便成妄想名相。故云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俱遣。空無可空。遣無可遣。乃名為離。乃名法無我智。
△二顯益。
善法無我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初地菩薩無所有觀。地相觀察。開覺歡喜。(唐云。得此智[A86]已。知無境界。了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歡喜)次第漸進。超九地相。得法雲地。(唐更有云。諸有所作。皆悉[A87]已辦)於彼建立無量寶莊嚴大寶蓮華王像大寶宮殿。(唐云。住是地[A88]已。有大寶蓮華王。眾寶莊嚴。於其華上。有寶宮殿。狀如蓮華)幻自性境界修習生。於彼而坐。(唐云。菩薩往修幻性法門之所成就。而坐其上)同一像類諸最勝子眷屬圍繞。(唐云。同行佛子。前後圍繞)從一切佛剎來佛手灌頂。如轉輪聖王太子灌頂。(唐云。一切佛剎所有如來。皆舒其手。如轉輪王子灌頂之法而灌其頂)超佛子地。到自覺聖智法趣。(唐云。獲自證法)當得如來自在法身。見法無我故。是名法無我相。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疏曰。當得初地。別教菩薩見道位也。而云不久當得。又云漸進超九地相等。則是借別明圓。不同歷別權行。定經爾所劫數也。大寶蓮華王宮殿。具如華嚴所明。不同色究竟天帶劣勝應而[A89]已。七明二無我相竟。
○八破建立誹謗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建立誹謗相。唯願說之。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離建立誹謗二邊惡見。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A90]已。離常建立斷誹謗見。不謗正法(唐云。得菩提[A91]已。破建立常誹謗斷見。令於正法不生毀謗)。
○二答二。初偈略答。二長文廣答。
△今初。
爾時世尊。受大慧菩薩請[A92]已。而說偈言。建立及誹謗。無有彼心量。身受用建立。及心不能知。愚癡無智慧。建立及誹謗(魏云。心中無斷常。身資生住處。惟心愚無智。無物而見有。○唐云。身資財所住。皆唯心影像。凡愚不能了。起建立誹謗。所起但是心。離心不可得)。
疏曰。此明不達唯心。故有建立常見。誹謗斷見。而究竟常本非常。斷亦非斷。無彼常之與斷。但是自心現量也。葢彼二見。不過依於現在之根身。及所受用之資財。所建立住處之器界。妄想計度為常為斷。而不知身受用建立。一切唯心。由其愚癡無有智慧。乃成建立及誹謗耳。及心及字。應作唯字。
○二長文廣答三。初標四種建立及釋誹謗。二重釋四種建立。三結勸應離。
△今初。
爾時世尊。於此偈義復重顯示。告大慧言。有四種非有有建立。云何為四。謂非有相建立。(魏云。建立非有相。○唐云。無有相建立相)非有見建立。(魏云。建立非正見相。唐云。無有見建立見)非有因建立。(魏云。建立非有因相。唐云。無有因建立因)非有性建立。(魏云。建立非有體相。○唐云。無有性建立性)是名四種建立。又誹謗者。謂於彼所立無所得。觀察非分而起誹謗。(魏云。何者是謗相。大慧。觀察邪見所建立法。不見實相。即謗諸法。言一切無。○唐云。誹謗者。謂於諸惡見所建立法。求不可得。不善觀察。遂生誹謗)是名建立誹謗相。
疏曰。一切諸法。皆唯心現。心外無相。心外無見。心外無因。心外無性。而彼妄計有相有見有因有性。是謂建立。墮在常見。又於彼所建立。求不可得。遂謂一切都無。是謂誹謗。墮在斷見。殊不知心外之有。實非有也。唯心所現之若相若見若因若性。非斷無也。
△二重釋四種建立。
復次大慧。云何非有相建立相。謂陰界入。非有自共相。而起計著。此如是。此不異。是名非有相建立相。此非有相建立妄想。無始虗偽過種種習氣計著生。
疏曰。迷於自心現量。妄見有陰界入。譬如翳目所見空華。豈有自相共相可得。而妄計云。此自相如是。此共相不異。但是無始虗偽習氣所生耳。
大慧。非有見建立相者。若彼如是陰界入。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夫見建立。是名非有見建立相。
疏曰。陰界入虗妄和合。假名為我為人為眾生為壽命。乃至為士夫。即陰界入。求我等不可得。離陰界入。求我等亦不可得也。乃於此妄立十六知見。何異計繩為蛇。疑杌為鬼哉。
大慧。非有因建立相者。謂初識無因生。後不實如幻。本不生。眼。色。明。界。念。前生。生[A93]已實[A94]已。還壞。是名非有因建立相(魏云。謂初識不從因生。本不生。後時生。如幻本無。因物而有。因眼色明念故識生。生[A95]已還滅。是名建立非有因相。○唐云。謂初識前無因不生。其初識本無。後眼色明念等為因。如幻生。生[A96]已有。有還滅。是名無有因建立因)。
疏曰。如來藏心。不變隨緣。是故眾生無始以來。法爾有八種識。及諸心所。體及相見。一切種子。能起現行。現行法爾復熏種子。互為因果。展轉不絕。又第八識與諸種子。無始時來俱滅俱生。恒轉如流。恒故非斷。轉故非常。念念望前。皆名為果。念念望後。皆名為因。因果宛然。二皆無性。由彼不知心性無始終義。妄謂最初識心。設無他因。則本不生。必以眼色明念等為因。識乃得生。生[A97]已雖是實有。有還滅壞。故後不實如幻。是謂非有他因而妄建立因相也。葢彼計眼色明念為因生識。則不知種子生現行義。彼計生[A98]已還壞而名如幻。則不知現行熏種子義。不知種子現行皆是唯心。更計異因。所以妄謂前本不生。後還壞滅。中間生處。名為實有。而不知心性無前無後。三世一際。一切諸法。當體如幻。非待壞[A99]已。方名如幻也。
大慧。非有性建立相者。謂虗空。滅。般涅槃。非作。計著性建立。(魏云。謂虗空。滅。涅槃。無作無物。建立執著。○唐云。謂於虗空。涅槃。非數滅。無作性。執著建立)此離性非性。(魏云。彼三法離有無故)一切法如兔馬等角。如垂髮現。離有非有。(魏云。一切諸法。如兔馬驢駝角毛輪等故。離有無建立相故。○唐云。一切諸法。離於有無。猶如毛輪兔馬等角)是名非有性建立相。
疏曰。離諸障礙。故名虗空無為。不由擇力。本性清淨。或緣闕所顯。故名為滅。即非擇滅無為。唐譯所謂非數滅也。由簡擇力。滅諸雜染。究竟證會。名般涅槃。即擇滅無為也。此三無為。本皆非作。但依法性假施設有。而諸凡外及與愚小。計著無為是實有性。不知心外無法故離性。唯心施設故離非性也。且凡一切有為諸法。皆生於妄想戲論。本無實體。如兔馬等角。但有名字。如青翳眼。妄見空中有垂髮毛輪。亦無實事。以無實故。離有。以有言說及妄現故。離於非有。夫有為諸法。尚自離有非有。則待有為所明無為。亦安得不離有非有哉。乃計此三是實有性。是名非有性建立相也。二重釋四種建立竟。
△三結勸應離。
建立及誹謗。愚夫妄想。不善觀察自心現量。非聖賢也。(唐云。皆是凡愚不了唯心而生分別。非諸聖者)是故離建立誹謗惡見。應當修學。
疏曰。不了唯心。妄計心外有陰界入自相共相。是建立也。推求陰界入等自相共相不得實義。便撥唯心陰界入等一總都無。是誹謗也。妄計陰界入中實有我人或大或小或即或離。是建立也。推求我人等相實不可得。便撥聖凡因果十界假名一總都無。是誹謗也。不知心性無生無滅。謂識因於外法得生。是建立也。推求因相不得實義。便撥唯識十因四緣等法一總都無。是誹謗也。妄計心外有三無為凝然不變。名為常法。是建立也。推求無為體性不可見聞。便撥聖智所證離戲論法一總都無。是誹謗也。皆由不善觀察自心現量故也。八破建立誹謗竟。[A100]已上第三聖智事分別自性門二正說竟。
△三結益。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知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趣究竟。為安眾生故。作種種類像。如妄想自性處。依於緣起。(唐云。如依緣起。起妄計性)譬如眾色如意寶珠。普現一切諸佛剎土。一切如來大眾集會。悉於其中聽受佛法。所謂一切法如幻。如夢。光。(唐云如影)影。(唐云。如鏡中像)水月。(唐云。如水中月)於一切法離生滅斷常。及離聲聞緣覺之法。(唐云。遠離生滅及以斷常。不住聲聞辟支佛道)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三昧。(唐云。聞[A101]已成就無量億那由他百千三昧)得三昧[A102]已。游諸佛剎。供養諸佛。生諸天宮。宣揚三寶。示現佛身。聲聞菩薩大眾圍繞。以自心現量度脫眾生。分別演說外性無性。悉令遠離有無等見。(唐云。說是境界。皆唯是心悉令遠離有無等執)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心量世間。佛子觀察。種類之身。離所作行得力神通。自在成就(唐云。佛子能觀見。世間唯是心。示現種種身。所作無障礙。神通力自在。一切言成就)。
疏曰。善知心意等趣究竟。證淨分真實性也。為安眾生。乃本願所熏。即淨分依他性也。作種種像類。普現佛土。即淨分分別性也。或示聽法而得三昧。或示佛身而說唯心。盡未來際。利樂有情。皆由觀察唯心而得自在成就。是故唯心直進名為至圓至頓法門也。第三聖智事。分別自性門竟。
○第四空無生無二離自性門三。初問。二許。三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佛言。唯願世尊。為我等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我等及餘諸菩薩眾。覺悟是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A103]已。離有無妄想。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曰。既知諸法唯心。則一切非空非不空。非生非不生。非二非不二。非離自性非不離自性。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矣。何故世尊又說一切法空。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二。一切法離自性耶。故問之也。
△二許。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為汝廣分別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答二。初別答。二總答。初中四。初答空。二答無生。三超答離自性相。四追答無二。初又二。初總明說空等意。二別說七種空。
△今初。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魏云。空者即是妄想法體句。○唐云。空者。即是妄計性句義)大慧。妄想自性計著者。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魏云。依執著妄想法體。說空無生無體相不二。○唐云。為執著妄計自性故。說空無生無二無自性)。
疏曰。一切唯心。本無實我實法。而凡外愚小。妄想分別。周徧計度。執有我法。故言空者。正是明其徧計本空。空則無生無二離自性也。
△二別說七種空。
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相空。性自性空。(魏云。一切法有物無物空。○唐云。自性空)行空無行空。(魏云。不行空)一切法離言說空。(魏云。一切法無言空。○唐云。一切法不可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
疏曰。此明空本非數。約義說七也。上標。下釋。
云何相空。謂一切性自共相空觀展轉積聚故。(唐云。展轉積聚互相待故)分別無性。(唐云。分析推求無所有故)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無性。(唐云。自他及共皆不生故)故相不住。(唐云。自共相無生亦無住)是故說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唐云。是故名一切法自相空)。
疏曰。色心當體。名為自相。無常生滅。名為共相。離色心無生滅。離生滅無色心。故云展轉觀待也。又就凡愚所計言之。如微塵不壞。名為自相。泥團可壞。名為共相。然離微塵則無泥團。離泥團亦無微塵。展轉觀待。妄有積聚。而分析泥團。既無所有。分析微塵。亦無所有。微塵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微塵尚自不生。況有泥團生耶。微塵泥團既本不生。又豈有住。是故自相共相空也。
云何性自性空。謂自[A104]己性自性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說性自性空(唐云。謂一切法自性不生。是名自性空)。
疏曰。前約自共相展轉觀待而明空。此約諸法當體而明空也。諸法當體。如夢中物。亦如翳目所覩空華本自不生。故自性空。
云何行空。謂陰離我我所。因所成。所作業方便生。是名行空(唐云。所謂諸蘊由業及因和合而起。離我我所。是名行空)。
疏曰。遷流造作。名之為行。種子為因。作業為緣。乃有五陰生滅妄行。於中實無我及我所。故名行空。
大慧。即此如是行空。展轉緣起自性無性。是名無行空(唐云。所謂諸蘊本來涅槃。無有諸行。是名無行空)。
疏曰。有為諸行。不惟離我我所。而初生即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是故性空寂滅。自性無性。名無行空。
云何一切法離言說空。謂妄想自性無言說故。一切法離言說。(唐云。謂一切法妄計自性無可言說)是名一切法離言說空。
疏曰。一切諸法。皆唯妄想。只此妄想。亦非言說。所謂名無得實之功。物無當名之實。故名離言說空。
云何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謂得自覺聖智。一切見過習氣空。(魏云。離諸邪見熏習之過)是名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
疏曰。一切諸法。緣生無性。本如來藏第一義心。由無始來邪見熏習。妄作自相共相若大若小若內若外若染若淨有漏無漏諸差別解。今由唯心直進。永斷邪見分別。則見過習氣不熏。自覺聖智開發。親證真如絕待境界。故名大空也。
云何彼彼空。謂於彼無彼空。(魏云。彼法無。此法有。彼法有。此法無。○唐云。謂於此無彼)是名彼彼空。大慧。譬如鹿子母舍。無象馬牛羊等。非無比丘眾。而說彼空。非舍舍性空。(唐云。非謂堂無堂自性)亦非比丘比丘性空。(唐云。非謂比丘無比丘自性)非餘處無象馬。(唐云。非謂餘處無象馬牛羊)是名一切法自相。彼於彼無彼。是名彼彼空(唐云。一切諸法自共相。彼彼求不可得。是故說名彼彼空)。
疏曰。此約諸法互有互無。就互無處。即名為空。如毗舍佉優婆夷所造精舍。不畜象馬等。名精舍空。非無比丘。非無精舍。亦非謂他處無象馬也。
是名七種空。彼彼空者。是空最粗。汝當遠離。
疏曰。此結成七種空。兼誡遠離彼彼空見也。既誡遠離是空。即勸修前六空。於前六中。初之二種。總治法執習氣。行空。為治我執習氣。無行空。為治有支習氣。離言說空。為治名言習氣。第一義大空。正顯自覺聖智境界也。初答空竟。
△二答無生。
大慧。不自生。非不生。(唐云。無生者。自體不生。而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無生(唐同。○魏云。自體不生。而非不生。依世諦故。說名為生。依本不生。故言不生)。
疏曰。諸法如翳見空華。華無自體。故云不生。翳者見華。故非不生。除住三昧者。如翳病既除。知華不生。故名無生也。
△三超答離自性。
離自性。即是無生。(魏云。我[1]〔執〕無體性者。一切諸法體本不生。○唐云。無自性者。以無生故。密意而說)離自性。剎那相續流注及異性現。一切性離自性。(唐云。一切法無自性。以剎那不住故。見後變異故。是名無自性)是故一切性離自性。
疏曰。譬如空華無生。故離自性。以空華無自性故。剎那流注。變異不常。一切諸法。無不皆爾也。
△四追答無二。
云何無二。謂一切法如陰熱。(魏云。日光影。唐云。如光影)如長短。如黑白。(唐更有云。皆相待立。獨則不成)大慧。一切法無二。非於涅槃彼生死。非於生死彼涅槃。(唐云。非於生死外有涅槃。非於涅槃外有生死)異相因有性故。(唐云。生死涅槃無相違相)是名無二。如涅槃生死。一切法亦如是(唐云。如生死涅槃。一切法亦如是。是名無二相)。
疏曰。陰熱者。日光所照則熱。有影之處則陰。故二譯皆云光影也。夫有光方得有影。有影方顯有光。有長方顯於短。有短方顯於長。黑白互顯。亦復如是。此皆是二而云無二者。由相待互顯。獨則不成故也。獨既不成。待豈有實。設生死外有涅槃。則涅槃便有方隅處所。體非徧常。設涅槃外有生死。則生死便有決定體性。應不可脫。譬如水之成氷。不可謂水外有冰。冰還成水。不可謂冰外有水。夫所謂異相者。必因於有性故。今涅槃生死。既如水之與冰。唯一濕性非別有性。又豈有異相哉。涅槃生死。尚自無二。一切諸法。例皆可知。故名無二相也。初別答竟。
○二總答又二。初勸修重頌。二誡令依義。
△今初。
是故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應當修學。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常說空法。遠離於斷常。生死如幻夢。而彼業不壞。虗空及涅槃。滅二(唐作度)亦如是。愚夫作妄想。諸聖離有無。
疏曰。生死如幻夢。遠離常也。彼業不壞。遠離斷也。滅二亦如是者。亦滅斷常之二也。唯心諸有為法。非斷非常。唯心之無為法。亦非斷常。有為無為。同皆幻夢。同皆不壞。如濕性之氷水。不可謂有無也。
△二誡令依義。
爾時世尊。復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大慧。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普入諸佛一切修多羅。凡所有經。悉說此義。諸修多羅。悉隨眾生希望心故。為分別說。顯示其義。而非真實在於言說。如鹿渴想。誑惑羣鹿。(唐云。譬如陽燄。誑惑諸獸)鹿於彼相。計著水性。而彼無水。(唐云。令生水想。而實無水)如是一切修多羅所說諸法。為令愚夫發歡喜故。非實聖智在於言說。是故當依於義。莫著言說。
疏曰。此明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雖是諸佛諸經所說。須得其義。莫但著言說也。葢如來藏第一義心。本自非空非有。乃至離性非性。但有眾生。妄執一切法有。故為說空以破其執。而非令著空也。妄執一切法空。故說無生以破其執。而非令著無生也。妄執一切法二。故說無二以破其執。而非令著無二也。妄執一切法自性。故說離自性相以破其執。而非令著離自性也。倘即以空無生無二離自性之言說為真實義。何異癡鹿渴想。妄以陽𦦨為水哉。第四門竟。
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下
校注
[0490001] 時應作持 [0491001] 兔應作㝹 [0491002] 叉字疑又 [0493001] 異字疑滅 [0493002] 還字疑遷 [0494001] 也故疑倒 [0496001] 轉字疑注 [0502001] 塵了疑倒 [0502002] 實字疑寶 [0506001] 免字疑兔 [0508001] 無字疑有 [0509001] 念應作令 [0509002] 性或作相 [0510001] 漸字疑頓 [0510002] 纔字疑總 [0510003] 性字疑證 [0510004] 行字疑作 [0511001] 執字疑說 [0512001] 自或作從 [0512002] 果一作緣 [0513001] 或計疑皆計 [0514001] 作應作行 [0517001] 為一作漏 [0523001] 執或作說【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7 冊 No. 329 楞伽經義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一切者。通指十方三世也。佛者。覺也。佛說無量法。唯明一心義。故云佛語心為宗也。迷心逐語。則語成糟粕。離語覓心。則心若龜毛。今以心契語。以語印心。故名佛語心品。然茲一經。共有三譯。此名宋譯。最居其先。文有四卷。品題唯一。次元魏菩提留支所譯。文有十卷。品有十八。次唐朝實叉難陀所譯。文有七卷。品題有十。必須三譯並參。方知此經脉絡旨趣。而今譯序分甚略。流通未傳。故亦旁引二譯。方成三分。初序分(此譯略。二譯詳)。二正宗分(此譯一品。魏譯分十五品。唐譯分七品)。三流通分(此譯無。二譯皆有二品)。
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別序。(魏云。諸佛品第一。○唐云。羅婆那王勸請品第一)初中二。初標聞法時處。二引聞持之伴。
△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