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楞伽經疏

[1]楞伽阿䟦多羅寶經疏卷中

[2]之一後分

○平箋[3]六地以上無心量處即□性處四緣一性二共捨離此時真性究竟淨妙而佛斥之猶為心量

○智箋圓鏡菩薩十地妙淨之性即是如來鏡智像相

施設世諦我  彼則無實事  諸陰陰施設
無事亦復然

此謂諸之□陰亦是假名施設並無實事其無實事與上所說亦復然也

有四種平等

四種平等下文所謂相因無我修[4]□者也謂有為之相無常平等有漏之因有苦平等□□無常有苦之事由相及因之所生也然而悉皆無我平等一切修修之者人法亦平等也是謂四

相及因性生  第三無我等  第四修修者

格箋初偈建頌後偈釋頌此二偈乃上不生類何不相續作隔離說上變釋者連菩薩故此建釋者連外凡故如來巧說離合如是

○建頌

○平箋世諦施設皆有我相而雖有我彼我無實五陰施設亦無實事猶世施設世諦五陰只是一法何為二說世諦云總五陰云別

○釋頌

○平箋以四平等見世五陰皆悉無事平等一相□平等者能相所相平等一也能因所因平等二也□□□我平等三也修法修人平等四也□□□□其義云何性者云因生者因事性生二□□□□因因有生法所因為性是故性生共屬因也

○智箋□□世陰無事四種平等即是如來平等性□□

妄想習氣轉  有種種心生  境界於外現
是世俗心量

格箋分頌之二

○平箋不知四等故為無始妄習所[5]諸妄心生三有境界心外現相惑著執持是凡夫量

○智箋[6]

和合言一字二妄想為三

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

分之一平之二析說

○平箋言音生處蓋有六焉咽喉為一脣二舌三齒四齗五頰輔為六諸經所說其數不定或有七處乃至六八此經上說𮌎喉鼻脣舌齗齒與今所說亦多不同詳考韻書五音所生謂牙齒脣舌喉□也□□□□然十四音第十二處有齶聲也齗齶用□□□說趣不入細音不必及此頰輔者面顏也□□□抵非干韻處然印度人文詞衍裕語勢汎溢或□此乎諸經之中全說之者或出頭腦臍輪等也而此諸處□□所觸今之數處只出口中

因彼我言說妄想習氣計著生

分之一平之三因有二一過二現

○平箋彼我言說是為現在妄想習氣是為過去因與計著通於二種

是名為語

分之一結說

○智箋成作諸相合生成作之智

云何為義

格箋分說之二問說

謂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

分之二平說

○平箋妄想相者云心法也言說相者云境法也言真實義離心境法

○智箋觀察一切妄想言說二相離之即是觀察妙智

是名為義

分之二結說

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

格箋束說之一

○平箋菩薩行人□□語義一身靜坐三慧修習何□獨一答不就他求靜處云何曰避喧閙故曰聞慧云何曰愽涉之故曰思慧云何曰精審之故曰修慧云何曰勤力之故

自覺了(一)向涅槃城(二)習氣身轉變[A1](三)自覺境界(四)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五)

束說之二

○平箋進相有五如上所說緣自覺者不由它故向涅槃者趣向勝上習身變者得意生身自覺境者地上境界觀地義者增進階位自覺了與自覺境界云何差別自覺了者□解位也自覺境者云證位也魏唐二譯此□□科□□上章優劣如何曰彼此無妨然吾不見梵夾之嘆法法在焉

是名菩薩摩訶薩善語義

結說

○智箋平等語義束修平等性智

復次大慧善語義菩薩摩訶薩觀語與義弗異非不異觀義與語亦復如是

格箋交說

○平箋善知語菩薩行人以語觀義非一非[1]義異以義見語亦非一異交互融通無礙淨智

若語異義者則不因語辯義而以語入義如燈照色

釋說

○平箋若亦語義而言別法語不辯義而能辯□[2]□語入義語義二法現是二物而不相礙故異不異燈□□法現是二物二物相資能成其用以語入義如燈照色依言語燈入離言義燈色語義交互妙喻

○智箋圓鏡語義交通如燈照色即是如來鏡智像相

復次大慧不生入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緣言說義計著墮建立及誹謗見異建立異妄想如幻種種妄想現

格箋簡說之一比說

○平箋佛說真如自性等法若依言義取計著相即墮建立誹謗惡見雖非外魔破壞佛法為別建立異妄想者幻人形像雖非真形見者或生真形之想是異妄想異建立也末世佛法各□執封豈非此章異妄想哉願諸學者圭三復焉心自性者即是應三性乎心字為何心為五法見魏唐譯

譬如種種幻

謂不生不滅心自性等此乃[3]又不可緣於言說之義以計著取相既墮□□□建立及誹謗之見此計著者乃是異建立異妄想乃如幻事豈有實哉

凡愚眾生作異妄想非聖賢也

簡說之二喻說

○平箋種種□形凡愚作想言義計著非聖賢事

○智箋法界不生不滅自性涅槃即是如來淨法界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彼言說妄想

謂愚夫隨言取義也

建立於諸法  以彼建立故  死墮泥犁中

泥犁此云無喜樂故梵語亦云捺洛迦捺洛此云人迦此云惡以惡人生彼之故[4]□地獄之異名也

○格箋平頌

○平箋彼凡愚人隨言取義建立異法異建立罪死墮地獄

○智箋成作妄想建立成所作智

陰中無有我

此句以喻言說中無義如五蘊之中何者是我

陰非即是我

此句喻言說非即是義如五蘊豈即其陰為我者哉

不如彼妄想

謂此真實之義非如彼之凡夫妄想建立也

亦復非無我

唯是離於有無建立耳豈是無哉

○格箋簡頌

○平箋外道計我或離五陰或即五陰如來真我不同外計

○智箋觀察計我真我觀察妙智

一切悉有性  如凡愚妄想  若如彼所見
一切[5]即見諦

一切悉有真實之性如愚夫妄想分別言義以謂見性者如此則一切凡愚皆應見其真諦

○格箋析頌之一一切有性

○平箋一切諸法皆有自性猶如凡愚妄想自性若諸凡夫如彼諸聖離陰中外見妄想性一切凡夫為見真諦

○智箋平等凡夫見諦諸法平等

一切法無性  淨穢悉無有  不實如彼見

魏曰染淨亦應無彼見無如是

亦非無所有

格箋析頌之二一切無性

○平箋諸法無性淨穢共無彼凡夫人見四相變知相不實如幻聖相雖如彼見而非無法性幻相故此之三偈聖凡對頌令知善法義相之故

○智箋圓鏡無所有相鏡智像相

復次大慧

復科第十智識諸相分第六十承趣智□義義識是語義詳說語義故出智相偈合諸智有幾種也

智識相今當說

格箋舉說

若善分別智識相者汝及諸菩薩則能通達智識之相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䟦說

○智箋法界智識總說法界之智

大慧彼智有三種

舉說

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

名說

云何世間智

格箋分說之一問說

謂一切外道凡夫計著有無

分之一凡外智分四句計相

云何出世間智

分之二問說

謂一切聲聞緣覺墮自共相希望計著

圓覺所謂希望成道

○分之二二乘智相二相希計

云何出世間上上智

分之三問說

謂諸佛菩薩觀無所有法(一)見不生不滅(二)離有無品(三)如來地人法無我

分之三之一後得智

○平箋後得智有四焉上四種說乃後得智即是四智配合如次

緣自得生

分之三之二根本智

○平箋是佛自覺聖智境界言上四智依自覺生此根本智即法界智諸佛菩薩階位敻別智相如次何得合耶智有大小智相是同謂智相者即是無相以無相故合而說之曰佛地中何說二無我曰法空細障十地微有至如來地究竟淨盡故以斷相屬如來地如來地中非有[1]有空上之離字繫下成讀

○智箋成作三智合并成作之智曰上智之中作五智合今何却作成[2]所作智曰一智具五詳見初卷慮繁縷故且於順配今此諸智不易默過適取芻狗子却壓之當善語義能照顧哉

大慧彼生滅者是識不生滅者是智

格箋束說之一凡外

○平箋上章單智此章束并葢智與識不是別物若能分別識即是智其間只是不非異耳生滅凡事故為識也若加不字即是聖智是凡夫上識智二法

復次墮相無相及墮有無種種相因是識超有無相是智

束之二三乘

○平箋有無相者謂自相也有無種種相因者謂共相也二種墮相即是為識纔加超字即是真智是乃二乘識智二法相因者是二乘之解優諸外凡有無相外加因相也

復次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

束之三菩薩

○平箋長養相者謂識事業即第二卷習氣長養藏識是也乃加非字即是真智是乃菩薩識智二法

○智箋觀察識智分別觀察妙智

復次有三種智謂知生滅知自共相知不生不滅

格箋析說佛智

○平箋生滅者是凡夫外道自共相者二乘不生不滅者菩薩也此等說[A2]已見上恐重復此章佛智三箇知字謂佛知見葢佛知見如相之故於三種相消一知耳

○智箋平等佛知見中三種平等

復次無礙相是智境界種種礙相是識

格箋交說之一二乘

○平箋境界種種礙相者是謂自共相離自共相為無礙相是佛二乘交對識智

復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識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

交之二凡夫

○平箋三事合生方便妄想是凡夫事除三乘[A3]大悲方便自心性相是如來事是佛凡夫交對識智

○平箋和合生□謂我及根塵三事和合相應而生是識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無礙相應性自神解名智毗婆論及本事經亦言三事和合乃是託胎中有之事當以融會而觀

復次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

交之三菩薩

○平箋菩薩十地十地得智是謂得相如來地中無昇進相乃不得相是佛菩薩交對智識

自得聖智境界不出不入故如水中月

交之四如來

○平箋如來自證聖智境界雖有應緣非干出入如水中月純智所作本離念識上束說之章外凡二乘乃至菩薩順序列說此章之中二乘居初何越次乎凡夫二乘階次不定小乘儀相二乘居先大乘階位只貴根機若言根機二乘定小凡夫不定不定之機或近於大此章之說加佛種故出大乘相初出小相後後漸大是以二乘居最初也

○智箋圓鏡聖智境界鏡智之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採集業為識  不採集為智  觀察一切法
通達無所有  逮得自在力  是則名為慧

格箋析頌之一凡夫

○平箋採集業者上之所謂三事和合及生滅等又上卷偈心名採集業意名廣採集採集不採為智識之分者明矣如是觀察一切諸法通達無相得自在力是則名為佛菩薩慧智與慧有何異以體曰智以用曰慧不採集智起自在用故名為慧

○智箋成作採集之業成作之智

縛境界為心  覺想生為智

縛□妄想境界者妄想心識也能覺悟其妄想以解脫者即此妄想心識變而生為智也

無所有(無相)及勝(最勝境)  慧則從是生

析頌之二二乘

○平箋縛境界者上之所謂自共相及境界礙相心猶言識心意識時心有識名覺想生智是二乘智第二卷云聲聞緣覺涅槃者覺自相共相乃至彼等於彼作涅槃覺者乃此覺想也無所有者曰八地也勝曰佛地言二乘等回心轉進至八佛地平等慧生

○智箋觀察覺想生智六識觀察

心意及與識  遠離思惟想  得無思惟法
佛子非聲聞

謂若夫心意識能遠離思惟妄想得無思想分別之法即是佛子非聲聞也

○格箋析頌之三菩薩

○平箋於心意識離思想法不用斷惑即想無想是真佛子非二乘境

○智箋平等心意識法違離思想一切諸相平等一性

寂靜勝進忍  如來清淨智  生於善勝義
所行悉遠離

仁王經有五忍謂一伏二信三順四無生五寂靜十地等覺及佛得寂靜忍是謂勝進之忍乃如來淨智也而此佛之淨智從善勝義諦而生諸心意識所行境界悉皆遠離

○格箋析頌之四

○平箋仁王經中說五種忍各有三等下中上品地前但得伏忍三品九地如次配次三忍十地等覺及如來地得寂滅忍此寂靜忍謂寂滅忍故唐作寂滅忍勝進者唐作殊勝言如來地殊勝清淨寂滅忍智是勝義諦之所生也故一切思想所行皆離佛地之中識智一相故只出智不曰識也

○智箋圓鏡如來淨智是圓鏡智

我有三種智  聖開發真實  於彼想思惟
悉攝受諸性

三智如長行所說謂此是聖者開發真實義諦故得名也此之三智於彼妄想分別之者悉能攝受開示諸法

○格箋建頌

○平箋三種智者析章三知諸聖以此三知開發真實諦法於彼凡夫妄想思惟悉能攝受隨說諸法三種智何知生滅者道種智也知自共相道相智也知不生滅一切相智

二乘不相應  智離諸所有

謂我此智離於諸所有境超越二乘之行

計著於自性  從諸聲聞生

若夫計著自性取於有無之相此乃聲聞

○格箋斥頌

○平箋二乘小智只執離相是故不能相應佛智執離相故計著自性

超度諸心量  如來智清淨

佛智則清淨無垢了達惟心

○格箋正頌

○平箋若能超越妄計心量則是如來清淨聖智

○智箋法界佛清淨智是法界智

復次大慧

復科第十外轉變論分第六十一承趣上世間智一切外道計著有無今此章云一切外道因起有無生轉變論是乃此分所以次焉偈合眾生種種性重說

外道有九種轉變論外道轉變見生

九種生滅轉變者謂我境轉心變或心轉境變

○格箋舉說

所謂形處轉變

以形狀不同為名

相轉變

以五陰相生住異滅等四種相一念不住為名

因轉變

謂無因之邪因能生諸法因滅果起為名

成轉變

謂心[1]生境起能所[2]

啟之一自得

○平箋自得十一上之所說總持印者陀羅尼門善印所印無方便行者無功用智無作妙用譬如日月運行照臨如意雨財四大功利地上菩薩豈有妄見微細妄想地地智相

於一切眾生界隨其所應而為說法而引導之(一)悉令安住一切諸法如幻夢等(二)離有無品(三)及生滅妄想(四)異言說義(五)其身轉勝(六)

跂啟之二化他

○平箋化他有六如上所說離有無者曰智生滅曰識異言義者諸不了義身轉勝者隨應得解增進轉依四果三賢及十地等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如例

佛告大慧無量一切諸法如所說義計著相續

格箋總說

○平箋凡相續者云念生也若又念滅是為解脫於一切法隨說著義是相續相

所謂相計著相續緣計著相續

名說之一無對二種謂凡夫也

○平箋相計著者諸相事法緣計著者諸緣理法凡夫愚癡於事理法起計著故妄念不斷又相計云妄想自性緣計著云緣起自性於此二法計著不斷

性非性計著相續(一)生不生妄想計著相續(二)滅不滅妄想計著相續(三)乘非乘妄想計著相續(四)有為無為妄想計著相續(五)

名說之二有對五種如上所說謂二乘也

○平箋性非性者曰有無也葢二乘人於自共相欠如實知故生有對二種法計又聲聞緣覺等名二乘者不啻二種動計二法故云二乘二計法者於諸有相計著非相是二法也相緣二法雖有非義然不說者凡愚性妄單相緣生若其非義為有小慧小慧二乘凡夫無智為設愚故出單相也

地地自相妄想計著相續

十地智相皆各有異依其異相生妄計念

自妄想無間妄想計著相續

於自證法生無別解菩薩修人得二空智於自它性生無別解是亦妄想何以故本無自它立自它性生無別想豈非妄想

有無品外道依妄想計著相續

有無外道依妄想者依諸外道有無品[3]生離有無之妄想念

三乘一乘無間妄想計著相續

名說之三對計謂菩薩也

○平箋三乘一乘元無差別生此覺想是妄計念上卷乃以三乘一乘配菩薩位說到於此如合符契地上菩薩得二無我何生計著十地等覺一分無明是智細相非煩惱想曰乘非乘與三乘一乘乘有異耶曰二乘菩薩本有階位乘豈無異

○智箋成作諸計續相成作之智

復次大慧此及餘凡愚眾生自妄想相續以此相續故凡愚妄想如蠶作繭以妄想絲自纏纏他有無相續相計著

格箋牒說之一無對之牒

○平箋此土餘界諸愚眾生皆有自性妄想心念是故凡夫妄念生起猶蠶作繭自作[1]

計合

○平箋彼諸法中菩薩見上本無縛解自餘凡聖不知實知生縛解見蓋一切法就有無相元無眾生是即生佛一相之義生佛一相有何縛解

○智箋圓鏡

復次大慧愚夫有三相續謂貪恚癡及愛未來有喜愛俱以此相續故有趣相續彼相續者續五趣大慧相續斷者無有相續不相續相

格箋合說之二是無對合

○平箋一切凡夫本有三毒有三毒故生死相續謂現在愛生未來喜喜生之時愛亦俱生喜愛續故三有諸趣五道相續若三毒斷無續不續何謂五趣不言六道答諸經或說五道或亦六道只是同義以修羅趣混畜生故又四修羅除地獄外餘四道等各各分入

○智箋觀察

○謂有三毒及愛樂之情是故有後生身喜愛與之俱也以此相續之故展轉生於五道相續不斷若能斷之何有相續不相續哉本事經云佛告苾芻當知三因三緣能感後有云何為三所謂無明未斷故愛未棄故業未息故由是因緣能感後有所以者何業為良田識為種子愛為溉灌無明無智無了無見之所覆蔽識便安住欲有色有無色有處欲最為下色為其中無色為妙由欲界業感異熟果正現在前故可施設此為欲有當於是時業為良田識為種子愛為溉灌識便安住下欲有處若色界無色界感異熟果亦復如是

復次大慧三和合緣作方便計著識相續無間生方便計著則有相續三和合緣識斷見三解脫一切相續不生

格箋合說之三是有對合

○平箋一切眾生三緣合故生方便計因是妄識續生無斷只此和合方便計著乃是有趣相續根本若無合緣妄緣亦斷合識斷故得三解脫是故諸續亦無所生方便計著云何和合之緣是名方便合便成時即生計著曰大慧之問續脫二義如來細說十一相續解脫之義何無細說曰相續之義反即解脫佛意含畜故無名分又牒合中多說解脫

○智箋平等

○毗婆論父母并中有(死有後生有前)三事和合者謂父母俱起婬貪而共合會母身調適無病當於是時所謂起貪身心悅豫故名調適[2]腹清淨無風熱痰互增逼切故名無病母因穢惡日月恒有血水流出過多稀濕不得成胎太少乾稠亦不成胎若此血水不少不多不乾不濕方得成胎故名是時於是中有入胎之時母最後血餘有一滴父最後精餘有一滴和合成就由其中有於父於母愛恚二心展轉現起若男中有於母起愛於父起恚作如是念若彼丈夫離此處者我當與此女人交會作是念[A4]顛倒想生見彼丈夫遠離此處尋自見與女人和合父母和合精血出時便謂父精是自所有[A5]已生喜而便迷悶以迷悶故中有麤重既麤重[A6]便入母胎自見[A7]己身在母右脇向脊蹲坐若女中有於父起愛於母起恚亦復如是在母左脇向腹蹲坐諸有情類多起如是顛倒心[A8]而入母胎唯除菩薩將入胎時於父父想於母母想雖能正知起親附愛乘此愛力便入母胎中有何處入胎中有無礙隨所樂處而便入胎必從生門是所愛故菩薩中有何處入胎從右脇入輪王獨覺何處入胎輪王獨覺雖有福慧非極增上將入胎時雖無倒想亦起婬愛故入胎位必從生門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不真實妄想  是說相續相  若知彼真實
相續網則斷

格箋正頌

○平箋不實妄想有相續相若亦知彼第一真諦相續念網即時斷絕

於諸性無知  隨言說攝受  譬如彼蠶蟲
結網而自纏  愚夫妄想縛  相續不觀察

釋頌

○平箋一切凡夫於諸法性不如實知隨說取義猶如蚕蟲結繭自纏愚夫妄縛不能觀察自墮相續亦復如是長行之中三續備有今頌凡夫何不頌餘凡夫一種相續根本佛頌其本餘末準知亦是如來巧說之一例也

○智箋法界知彼真實法界淨智

[1]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云云)

無清淨煩惱生死涅槃非我謂無性之過而墮空見

然大慧如聖智有性自性聖知聖見聖慧眼如是性自性知

然如聖智有性自性者乃以聖知聖慧眼乃能知而見也佛意愚夫謂無即墮斷見謂有[2]墮常見乃爾回互

○正說

○平箋性自性者聖智境界聖知見及慧眼所見性自性義當如是□

○智箋觀察□聖□見觀□妙智

大慧白佛言若使如聖以聖知聖見聖慧眼非天眼非肉眼性自性如是知非如愚夫妄想

大慧再欲設難[3]□且簡以佛語牒而承之後難

○格箋析難啟之一之一總牒

○平箋上章佛說凡夫所見妄想自性聖人所見是性自性大慧啟意若如諸聖知見慧眼非天肉眼之境界相聖性自性當如是知是實不同凡愚妄想

世尊云何愚夫離是妄想不覺聖性事故

[4]大慧問愚夫何能離是妄想以不覺聖性事故若如實覺知聖人境界能離之也

○析難啟之一之二平啟

○平箋凡夫云何離此妄想得聖知見而□[5]夫法不覺聖事是大慧總啟標首以下四節就加析難

世尊彼亦非顛倒非不顛倒

析難啟之二覺妄異之一

○平箋彼凡夫見顛倒不倒二共不立

所以者何謂不覺聖事性自性故不見離有無相故

析難啟之二覺妄異之二

○平箋聖人之事知性自性亦離有無二種[6]□相而諸凡夫欠此二法是以凡夫諸妄想者不有定法無定法故不必顛倒[7]亦非不倒葢非倒者不覺聖事性自性也非不倒者是不見離有無相也

○凡夫本來不會聖人之事此凡夫本分也非其倒與不倒

世尊聖亦不如是見如事妄想不以自相境界為境界故

析難啟之二覺妄異之三

○平箋諸聖不作如諸凡夫事想妄想何以故於自相境無境想故此段之意凡夫妄想本無定法故凡夫見非倒不倒聖人亦是不見事妄猶如凡夫不覺聖事不為境想猶如凡夫不見離相是以非倒不倒聖凡是同何故聖凡意妄有異

世尊彼亦性自性相妄想自性如是現

析難啟之三聖凡同之一建啟

○平箋彼□聖人性自性相猶如凡夫妄想相現

不說因無因故謂墮性相見故

析難啟之三聖凡同之二析啟

○平箋聖性自性不說有因及無因故猶如外道二因計也又墮自性墮性相見

異境界非如彼等如是無窮過

謂彼聖人亦乃見有諸法性相此乃即如凡愚妄執自性而現而又佛不說有因無因之所以故此乃墮於凡夫妄執諸法性相見故謂此豈非聖人亦同凡夫之倒也又曰而且其餘異境之人各各所見不同非一一如彼聖人等也意謂若聖異凡其理亦然聖之與凡彼視此倒此視彼倒孰為是耶其誰於法如實了知真實性耶佛乃先如是說是有無窮過失也

○析難啟之三聖凡同之三斥啟

○平箋凡一切法諸境界相不必如彼聖自性相若言如聖自性性相有無極失異字何義簡上一類聖性自性

世尊不覺性自性相故

析難啟之三聖凡同之四牒啟

○平箋無窮過者不如實知自性相故亦是析種墮性見義此段之意如來所說性自性義為同凡夫妄想性也

世尊亦非妄想自性因性自性相

析難啟之四妄却真之一承啟

○平箋上章[A9]已言性自性相只是妄想故實義者妄想性生非依自性只是妄想故自生也

彼云何妄想非妄想如實知妄想

不覺知所有法相無自體相故而且亦非因分別妄想始有體相而有諸法且彼云何妄想與非妄想及應知彼如實妄想

○析難啟之四妄却真之二析啟

○平箋彼□聖人雖現妄想非有妄想而凡夫等不如實知妄[1]□之相故墮妄想是以凡夫云何如實得知妄想兼□聖人何故現妄而非妄想

世尊妄想異自性相異世尊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

析難啟之四妄却真之三析啟

○平箋妄想自性別性自性性自性相殊妄想性此二種因本是別物不似因者妄想性及自性相也

彼云何各各不妄想

妄想相之異相與自體相之異相而此二種之因乃不相似葢以妄想及自體相不相似也彼乃何以各各不妄想

而愚夫不如實知

析難啟之四妄却真之四比啟

○平箋妄性真性各因別物依真非妄依妄非真若其本性妄不必非而彼聖人何故各各皆無妄想亦何凡夫不如實知為妄想惑依此而言凡夫妄想恐亦非妄何以故各各別因自性法故

然為眾生離妄想故說如妄想相不如實有

析難啟之四妄却真之五證啟

○平箋如來或說為令眾生離妄想故且說妄相為不實有是以妄相不必本無非本無故妄相為真此段之意凡夫妄想却可為真

○而凡夫不如實知也然佛謂為愚夫除妄想之故為說真如之實然而此說真如無乃即妄想相不如實有也

世尊何故遮眾生有無有見事自性計著

析難啟之五空有違之一舉啟

○平箋如來何故嫌諸凡夫有無計著

聖智所行境界計著墮有見

析難啟之五空有違之二表啟

○平箋佛說聖智自覺境界是墮有見

說空法非性而說聖智自性事

何故乃遮眾生有無之見而復執著聖智所行實法境界□令眾生墮於有無見何以故以言諸法無相而言聖智自性事

○析難啟之五空有違之三徵啟

○平箋如來多說空法非性而又却說聖智自性諸有事法是乃如來為作二說此章之意謂口說空行在有中也

佛告大慧非我說空法非性亦不墮有見說聖智自性事

格箋答說

○平箋如來說法非空法無亦非墮有說聖智性

然為令眾生離恐怖句故

釋說

○平箋只為眾生遠離眾生恐怖句故離恐怖何一切眾夫著有見者聞空生怖著空見者聞有亦怖捨離二見是離恐怖

眾生無始[A10]已來計著性自性相聖智事自性計著相見說空法大慧我不說性自性相

簡說

○平箋一切眾生無始世來迷妄之故執有聖智自性事相是即真妄對惑之見佛為遣之且說空法是故如來性自性說不必實義如來遣除性自性相其義云何性自性相總有三種一妄自性二修自性三證自性妄自性者三自性中妄想自性修自性者諸聖聖智知見分邊證自性者下章所謂我住自得自覺察住此性自性曰修自性

○智箋平等我說空法不墮所見即是如來平等性智

大慧[A11]但我住自得如實空法

格箋正說之一表說

○平箋如實曰有空法曰無自得者曰不有不無是佛所住

離惑亂相見離自心現性非性見

正說之二

○平箋惑亂相者妄想諸相是心外相自心現性非性見者有無二見是心內相故曰自心

得三解脫如實印所印

正說之三

○平箋三解脫者非空之空如實印者非有之有

於性自性得緣自覺觀察住離有無事見相

牒說

○平箋此性自性曰證自性自覺觀察曰自覺智

○智箋圓鏡於性自性自覺察住即是如來鏡智之相

復次大慧

復科第十不生如幻分第六十四承趣上分終章性非性見是如來地所離之法常住實相是佛地相諸法不生似非性義為甄別故此分次焉偈合世如虗空華重說

一切法不生者菩薩摩訶薩不應立是宗

格箋建說

○平箋佛於上說諸法不生謂不生者如實玄談今何斥之今此斥文不斥不生只斥建立凡立宗者皆是建立纔言建立蹤跡隨之楞伽一乘最上奧詮不留微朕故斥立宗

所以者何謂宗一切性非性故

釋說之一

○平箋一切性者曰一切法非性曰無於一切法宗非性義是不生宗之計相也

及彼因生相故

釋說之二

○平箋彼因者是三五分論宗因喻等葢建立法以宗因喻為生相故墮有相也

○智箋成作有無立宗成作之智

○不應建立諸法不生為宗何故諸法本不有也及乎彼立其宗因其宗則有生相也

說一切法不生宗彼宗則壞

斥說

○平箋若說一切法不生者即其宗言為自破壞

彼宗一切法不生彼宗壞者

格箋析說之一舉說

以宗有待而生故

析之二相待

○平箋夫第一義絕待者也不生之宗待生而立故斥之也

○若說不生為宗則是自破其宗何故以立不生之宗即是有待而方生也

又彼宗不生入一切法故

析之三遍無

○平箋不生之義徧入諸法諸法皆無故斥之也

不壞相不生故

析之四失正

○平箋不壞相者常住實相言不生義入諸法故常住真如不有所生

立一切法不生宗者彼說則壞

牒說

○智箋觀察諸法不生此說宗壞即是分別觀察之智

大慧有無不生宗彼宗入一切性有無相不可得

格箋復說

○平箋有無不生猶言一切法不生也彼宗即是有無不生言不生宗若入諸法有無二相共不可得如是恐墮乎空見也

大慧若使彼宗不生一切性不生而立宗如是彼宗壞

斥說之一牒說

○平箋彼不生宗於一切法立不生義彼宗自破

以有無性相不生故不應立宗

斥之二

○平箋有無性相共不生故何宗之有蓋有無性相諸法化儀四法皆滅彼宗不立

五分論多過故

斥之三

○平箋如立為宗即用因喻合結四者與其宗為五分論則多過矣上空種者破不生也過因作種破立宗也五分論見上註多過故者宗有九過因有十四喻有十過共三十三宗九過者現量相違聖教相違世間相違比量相違自語相違相符不極成能別不極成所別不極成俱別不極成因十四者四不成六不定四相違也喻十過者同喻五異喻五如相宗解

展轉因異相故

斥之四

○平箋有依無起無因有起展轉因緣諸相現生是立宗過

及為作故不應立宗分

斥之五

○平箋建立宗義是為作法真諦無作故破之也

○既是體性本不生而於不生之上重立不生之宗此是展轉因諸法體性不生而與不生之宗異相也及與立宗即是有所作為也故不應立

謂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如是一切法無自性不應立宗

牒說

○平箋諸法不生有上諸過如是牒詞一切諸法空無自性是故菩薩不可立宗一切法空及無自性有何過耶一切法空是欠相也法無自性是欠性也性相常住是第一義若欠性相非圓成法

○智箋平等有無不生空無自性即是如來平等性智

大慧然菩薩摩訶薩說一切法如幻夢

格箋平說之一

○平箋一切法者不有不無猶如幻夢是菩薩也

現不現相故

[A12]但應為眾生說如幻夢以見而不見其相故也

及見覺過故

平之二

○平箋幻夢之法有而不有故曰現而不現相也有無二法有惡見及妄覺二過幻夢不實離此二過

當說一切法如幻夢性

平之三牒說

○平箋是故菩薩當說諸法如幻夢性幻夢說法恐乖常住幻夢之相實是虗偽幻夢之性未必虗妄如來造語如幻夢性

除為愚夫離恐怖句故大慧愚夫墮有無見莫令彼恐怖遠離摩訶衍

教說

○平箋愚癡凡夫聞如幻說或生怖恐葢凡夫人著空有見恐如幻說菩薩有說莫令愚夫聞如幻說生恐怖故遠離大乘蓋如幻法無所著故

○智箋圓鏡菩薩說法如幻夢想即是如來鏡智之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自性無說

一切法無自體性相亦無言說

無事無相續

亦無事亦無所依之心識相續

彼愚夫妄想  如死屍惡覺

格箋斥頌

○平箋四無之義是不生說愚夫妄計著不生義猶如死屍是為惡覺死屍二意一曰無生二曰無用

○智箋成作四無合說成作之智

一切法不生  非彼外道宗  至竟無所生
性緣所成就

所謂一切法不生者非如彼外道立為不生之宗諸法畢竟本不生也乃從因緣所成耳

○簡頌

○平箋諸法不生是佛妙說非彼愚計外道宗說佛說不生畢竟無生若有所生只是自性因緣所成是故雖生而不生也

○智箋觀察性緣成法觀察妙智

一切法不生  慧者不作想  彼宗因生故
覺者悉除滅

智慧之者知一切法本來不生不作有無妄想分別也若如彼外道立為宗者而豈知以因而生哉若知非因不生則建立之妄覺悉自滅壞

○格箋簡頌

○平箋佛說不生有真智者不為計想只外道宗相待因生起惡見覺悉歸滅壞

○智箋平等慧者不想覺者悉滅一切諸法平等一性

譬如瞖目視  妄見垂髮相  計著性亦然
愚夫邪妄想

格箋喻頌

○平箋瞖目之人妄見毛輪愚夫妄想計性非性

施設於三有  無有事自性

三界有無生死諸法唯是假名施設無有實事

施設事自性  思惟起妄想

而凡夫由其假施虗設事上起為妄想

○合頌

○平箋三界建立無事自性建立事性思惟妄計

○智箋圓鏡垂髮計性三有施設如來地中鏡智像相

相事設言教  意亂極震掉  佛子能超出
遠離諸妄想

而其相其事所設言教乃以為實為作受用心意惑亂極可震恐也佛子能超出之是為遠離妄想

○格箋平頌

○平箋或相或事言教施設凡夫迷此心意亂掉佛子菩薩超出相事故於建立遠離諸妄

○智箋成作相事言教成作之智

非水水想受  斯從渴受生  愚夫如是惑
聖見則不然

格箋喻頌

○平箋鹿見陽𦦨元因渴想若無渴想亦無水見凡聞不生計著非性[1]抱性見故執非性聖人不然本無聖見何有非性

○智箋觀察渴愛愚惑觀察分別

聖人見清淨  三脫三昧生  遠離於生死(作滅)
游行無所畏

聖人之見清淨故乃有三解脫三昧而生即離生死之處遊行於無所可畏之境也可畏之境即生死有無一異等法也

○格箋正頌

○平箋諸聖所見純淨無垢三解脫法從此而生是故遠離生滅諸法游行三界無所怖畏三解脫亦名三三昧三脫三昧只是一法

修行無所有  亦無性非性  性非性平等
從是生聖果

釋頌

○平箋菩薩修學無相境界無性非性有無平等平等之故能得佛果

○智箋平等

云何性非性  云何為平等

佛乃自曰且道何者是有無之法何者是平等之事

謂彼心不知  內外極漂動  若能壞彼者
心則平等見

彼之愚夫心不了知開悟則有有無等法內外惑亂無常漂動若能滅除破壞彼之有無等法則無復動亂是為平等之心也

○格箋釋頌

○平箋欲解釋故發云何問凡夫云何於性非性得無所有及平等見葢彼愚夫心不了法內根外塵漂動顛倒若壞妄想心即平等此偈何故有二四章答初四章者頌不生也後之四章頌立宗也而此偈意多破立宗少破不生

○智箋圓鏡平等見相鏡智之相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

復科第十緣事即智分第六十五承趣不生立宗如來破之如來本意斥建立也此攀緣事及施設量亦是建立是以相次有此分焉葢不生法不應立宗真智亦是不涉建立二法相似鱗次有以偈合諸智重說

世尊如世尊說如攀緣事智慧不得是施設量建立

格箋舊啟之一舉啟

○平箋心緣諸境不起分別不分別故是為真智智慧不得猶不分別若有所知只是假名施設建立

施設所攝受非性攝受亦非性

舊啟之二釋啟

○平箋假名施設能所二取皆是無故

以無攝故智則不生唯施設名耳

舊啟之三牒啟

○平箋以無取故真智不生真智不生即無分別縱有了知假名施設非真智耳

○言佛[1]常說如攀緣觀察境界智慧不可得也唯是假名施設之量建立假名施設無能取所取之法以無所取故智則不生唯施設假名耳

云何世尊為不覺性自相共相異不異故智不得耶

析啟之一相似

○平箋性亦法也言一切法自共二相或異或同不覺了故智不生也假令如以一粒米粟投多米粟各相似故同異不辨

為自相共相種種性自性相隱蔽故智不得耶

析之二勝同

○平箋自共相性相隱蔽者下相字平聲讀隱蔽有二一曰勝相日光蔽月月光蔽星是等類也二曰同相水中鹽味色裏膠青(音清)問上之同異與此同相有何差別上之同者有體相似此之同者無體相似

為山巖石壁地水火風障故智不得耶

析之三障隔

○山石四大隔礙之類

為極遠極近故智不得耶

析之四遐邇

○平箋極遠之者高山曠野諸草木等不辨名件只見青蒼極近之者目之睫毛轉近不見

為老少盲冥諸根不具故智不得耶

析之五根壞

○平箋老少諸根過與不及盲冥之人諸根欠闕

○下則牒而難而問

世尊若不覺自共相異不異智不得者不應說智應說無智以有事不得故

格箋徵啟之一釋難之一

○平箋若以不覺為智不得是乃不智何以故了別為智今以自共諸相有事不得覺知豈為智耶智不得者無分別智上下皆同

若復種種自共相性自性相隱蔽故智不得者彼亦無智非是智

徵啟之二釋難之二之一徵啟

世尊有爾𦦨故智生非無性會爾𦦨故名為智

徵啟之二釋難之二之二釋啟

○平箋爾燄曰境依境智生非是無法解會境界是名為智如佛所說以無分別為真智也非無性句為難而發

若山巖石壁地水火風極遠極近老少盲冥諸根不具智不得者此亦非智應是無智以有事不可得故

徵啟之三束難啟

○平箋此段之意不辨境界不可為智初後有事共曰境界中間爾𦦨亦是境界梵漢異文境義是同智有二種能智所智爾𦦨所智故以[1]□𦦨為境事也

佛告大慧不如是

格箋斥說

無智應是智非非智

正說

○平箋大慧之意了境為智殊不知也是為邪智如來之意無分別智是為真智無分別故無智是智是智之故非不智也

○不如汝之言也無智者即是智非是非智

我不如是隱覆說

釋說

○平箋如來說趣顯露呈豁不是隱藏

○智箋圓鏡無分別智顯豁不隱即是如來鏡智之相

攀緣事智慧不得是施設量建立

格箋牒說

覺自心現量有無有外性非性知而事不得

事即攀緣事也智既不於事則所知不生

○佛謂我不如汝說以前境迭相隱之故言智慧不得我謂境界是假名施設建立無實智慧也覺諸法者唯是自心現量見諸外物有無是故雖知而於境界攀緣之事智不可得

○平說

○平箋佛說緣事智不得者了一切法自心量故有無外相知是心量故於境事不為異相心境一法不別生知

不得故智於爾𦦨不生順三解脫智亦不得

以不得之故心識不行智障及所知障不生乃入三解脫門智體亦忘智體忘故心行處滅復有何法何事乎

○釋說

○平箋無分別智不起境想入三解脫智體亦忘

○智箋平等心境一相順三解脫即是如來平等性智

非妄想者無始性非性虗偽習智作如是知

格箋簡說

○平箋上說智相非是無始以來有無妄想習氣虗偽智之人所知也

○智箋觀察妄想習智是觀察智

是知彼不知故於外事處所相性無性妄想不斷

此非[2]妄想凡夫無始以來計著有無虗偽戲論習氣為智作如是知名為不知乃於外事處所等妄想不斷

○格箋承說

○平箋是知者是上如是知彼愚凡夫於偽習智不知非故心外境界各各形相計著有無妄想不絕

自心現量建立說我我所相攝受計著不覺自心現量於智爾𦦨而起妄想

平說

○平箋如來建立自心量說愚夫不知我我所相計著攝受迷自心故於智境法起妄分別

妄想故外性非性觀察不得依於斷見

牒說

○平箋妄分別故外境界相有無不得如實觀察妄計窮極墮在斷見

○智箋成作外事所相爾𦦨起妄即是如來成作之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有諸攀緣事  智慧不觀察  此無智非智
是妄想者說

有諸所緣境界之事不能以智察之而此無智即是智也言非智者乃是妄想者之說也

○格箋總頌

○平箋有攀緣事智慧不察是即真智若此無智而曰非智是為妄說

於不異相性

無邊諸法

智慧不觀察  障礙及遠近  是名為邪智

謂無邊諸法障礙及遠近智不能見者是名邪智

○分頌之一

○平箋不異相性頌異不異隱蔽二種

老少諸根冥  而智慧不生  而實有爾𦦨
是亦說邪智

分頌之二頌爾𦦨是為[3]

我謂二種通  宗通及言說  說者授童蒙

凡夫未悟其猶童蒙以說示之耳

宗為修行者

修行者以悟為則悟乃知其宗而通矣實在於斯

○格箋束頌

○平箋宗深說淺童蒙修行授為之異童蒙何義童子幼稚蒙然無知

○智箋圓鏡二通合束鏡智之相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

復科第十世論勿習分第六十七承趣上分說通真正妙句外道世論虗妄惑說巧辯相似真妄有異為簡別故此分次焉偈合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違也

世尊如世尊一時說言世間諸論

世間諸論魏唐皆曰盧伽耶陀乃外道論師之宗也

種種辯說慎勿習近若習近者攝受貪欲

貪欲者世間財利也

不攝受法

格箋舊啟

○平箋外道世論不可習學只取貪欲不取正法盧迦耶陀外道一種此云順世乃本外道縛摩路迦也天台譯云善論亦云師破弟子慈恩云惡對治若是順世者以其計執隨于世間之情計也劉虬曰猶如此上禮義名教今詳經文世間諸論曰諸外道

世尊何故作如是說

疑啟

佛告大慧世間言語種種句味因緣譬喻採集莊嚴誘引誑惑愚癡凡夫

格箋總說

○平箋路伽耶等諸世間論言句莊嚴誑誘愚夫

不入真實自通(一)不覺一切法(二)妄想顛倒墮於二邊(三)凡愚癡惑(四)而自破壞(五)諸趣相續不得解脫(六)不能覺知自心現量(七)不離外性自性妄想計著(八)

析說八種如上所說

○平箋真自通者如實境界自覺宗通凡癡惑者誑它凡夫令受癡惑自破壞者自失正宗離性著者心外法境執著不離

是故世間言論種種辯說不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誑惑迷亂

牒說

○智箋圓鏡世論苦味種種莊嚴如來地中鏡智之相

大慧釋提桓因廣解眾論自造聲論彼世論者有一弟子持龍形像詣釋天宮建立論宗要壞帝釋千輻之輪隨我不如斷一一頭以謝所屈作是要[A13]即以釋法摧伏帝釋釋墮負處即壞其車還來人間

言帝釋乃是福智兩足之者廣解諸論復自造聲論時有外道論師一弟子證世間通為千頭龍乃詣帝釋天宮建立論法曰憍尸迦我共汝說與汝論義若不如者要受屈伏令諸一切天人知見我若勝時當碎汝千輻之輪我若不如斬一一頭以謝於汝於是現作龍身以共論義以其邪論乃能摧伏帝釋即於天眾之前擊碎千輻輪車還下人間

○格箋證說

○平箋眾論猶言諸世間法要是約義言帝釋是大智慧人造聲論故其才可知路伽耶徒世通變身作千頭龍即上釋宮乞立論義先作約言我若得勝摧破帝釋千輻輪車若我不勝千頭一一斬之謝屈作是約已以解釋法摧天帝義天帝負伏即破其車來歸人間智箋平等帝釋負墮外論得勝如來智中平等一性

如是大慧世間言論因譬莊嚴乃至畜生亦能以種種句味惑彼諸天及阿修羅著生滅見而況於人

謂世間如是種種譬喻相應莊嚴乃至能現畜生之形以妙文詞迷惑諸天及阿修羅令其執著生滅等見而況人哉此是灼然之理如蘇張之徒專於遊說鮮有不被其回其心者又如即今之人被人巧言妙詞宛轉以論諭之靡有不被其惑者蓋孔子亦言之曰巧言令色鮮矣仁信哉況第一義耶

○牒說

○平箋外道變龍故云畜生惑天為然何加修羅天帝修羅戰鬪之時天帝乃駕千輻寶車即得勝軍今聞車破修羅懽喜帝釋憂惱是乃惑天及阿修羅著生滅見

是故大慧世間言論應當遠離以能招致苦生因故慎勿親近

教說

○平箋招苦生因輪回之本

○智箋觀察諸天修羅著生滅見如來地中觀察妙智

大慧世論者惟身覺境界而[A14]

但見現前此身見聞覺知境界依世名字說諸邪法而[A15]

○格箋平說

○平箋身覺境者心外妄覺現前諸相外道亦豈不說心乎外道說心不如實見妄計執著身相邊事

大慧彼世論者乃有百千但於後時後五十年當破壞結集

於後惡見乖離邪眾分成多部破壞佛之自宗結集

惡覺因見盛故惡弟子受

記說

○平箋路伽耶陀所造之論有百千偈如來滅後五十餘年彼外道等當壞自宗結集經言散成多部葢彼外道惡覺計見因執邪因無有神足統領其論愚陋弟子習受學故猶如小乘佛滅百年五部十八乖離分析

如是大慧世論破壞結集種種句味因譬莊嚴說外道事著自因緣無有自通

牒說

○平箋彼世論者破自經書分為多部作種種說立外事法有二種義一著自因二無自通自因者何自在天等諸邪因也曰自通者何自悟宗通

大慧彼諸外道無自通論於餘世論廣說無量百千事門無有自適亦不自知愚癡世論

斥說

○平箋一切外道無自悟法故於世論妄計廣說百千事法無自通故亦不能知我世論法是邪見宗

○智箋成作世論者說身覺境界即是如來成作之智

爾時大慧白佛言

復科第十佛外說異分第六十八承趣外道世論句味莊嚴如來說計莊嚴是同為簡異故此分次起偈合同上

世尊若外道世論種種句味因譬莊嚴無有自通自事計著者世尊亦說世論為種種異方諸來會眾天人阿修羅廣說無量種種句味亦非自通耶亦入一切外道智慧言說數耶

疑啟

○平箋如來亦為說順世法為十方眾廣說句味非自覺法可入外道言說數中

佛告大慧我不說世論亦無來去唯說不來不去

格箋答說

○平箋如來說法雖有句味不同世論外道世論只說來去如來只說不來不去

大慧來趣聚會生去者散壞不來不去者是不生不滅我所說義不墮世論妄想數中

析說

○平箋集法有生是名為來散法歸壞是名為去是故去來惑墮生滅亦落有為如來所說不來去者是不生滅是故不墮世論數中趣聚會之三字皆是集之義

所以者何謂不計著外性非性自心現處二邊妄想所不能轉相境非性覺自心現則自心現妄想不生妄想不生者空無相無作入三解脫門名為解脫

釋說

○平箋不生滅義不墮世數其亦有說外法有無無計著故自心現相能斫二取不能轉故諸相境界知非性故於一切相知自心現即心現相不起妄想不妄想者能入三脫入三脫故名為解脫二乘亦入三解脫門而如來說為妄想者何異於此三解脫者通大小乘此經說趣大乘相義亦妄想分麤細萬品彼此開遮善思念之

○智箋圓鏡如來所說不生滅相即是佛地鏡智之相

大慧我念一時於一處住有世論婆羅門來詣我所不請空閑便問我言瞿曇一切所作耶我時答言婆羅門一切所作是初世論彼復問言一切非所作耶我復報言一切非所作是第二世論彼復問言一切常耶一切無常耶一切生耶一切不生耶我時報言是六世論大慧彼復問我言一切一耶一切異耶一切俱耶一切不俱耶一切因種種受生現耶我時報言是十一世論大慧彼復問言一切無記耶一切記耶有我耶無我耶有此世耶無此世耶有他世耶無他世耶有解脫耶無解脫耶一切剎那耶一切不剎那耶虗空耶非數滅耶涅槃耶瞿曇作耶非作耶有中陰耶無中陰耶大慧我時報言婆羅門如是說者悉是世論非我所說是汝世論

格箋舊說

○平箋世論三十如來學之不請不問空閑間隙夫客投主欲有請問偵其間隙能通意緒是通世儀外道惡佛雖有投謁不問從容不致禮詞故有不請空閑之文第一世論一切所作猶言一切法為所作第十一言一切法者依種種因有受生乎第二十二剎那第二十五生滅唐作非擇滅魏作非緣滅二十七八佛身生時為作法乎非作法乎及智箋平等三十世論平等一性

我唯說無始虗偽妄想習氣種種諸惡三有之因

舊說之一之一建設

○平箋外說諸法有無二種三十世論如上所引佛說不爾無始妄想習氣因故三有生起唯說習因不說二計第一卷曰報佛說自心現習氣因相續妄想自性計著因者是也

不能覺知自心現量而生妄想攀緣外性如外道法我諸根義三合智生

攀緣外性是外道法外道則謂我諸根境意義以三種和生能生於知

我不如是

舊說之二之二斥說

○平箋外道妄想不知心量攀緣外法別有計立我及根境三種合故有智生者非佛所說三合智生何異佛說外道所立三合生智是為妄智何以故若無三合即是無知知者識也佛說不然首楞嚴云圓明了知不因心念豈三和合之所拘乎

婆羅門我不說因不說無因惟說妄想攝所攝性施設緣起非汝所及餘墮受我相續者所能覺知

佛乃囑婆羅門曰我不如是我不說因亦不說無因唯說自心分別見有可取能取境界假名建立緣起而生諸法此非汝及其餘墮於執受我見相續之所能知

○舊說之二之三簡說

○平箋如來不說因及無因唯說妄想能所二□緣起之法非諸外道相續我見計著所知如來□言唯說習因今何不說因無因耶上習因與此因無因而有差別因無因者二邊計法習因者是無計妄性

大慧涅槃虗空滅

滅者數滅亦云緣滅

非有三種但數有三耳

[A16]但有三數本無體性何況而說作與非作

○舊說之二之四牒說

○平箋三無為法本無體性假分數相為三種耳況作非作三十世論豈有定數二邊妄計外道所立

○智箋觀察因緣生法觀察妙智

復次大慧爾時世論婆羅門復問我言癡愛業因故有三有耶為無因耶我時報言此二者亦是世論耳彼復問言一切性皆入自共相耶我復報言此亦世論婆羅門乃至意流妄計外塵皆是世論

無明癡愛之業為因緣故生三界及一切法皆入自共相者是二乘法乃至但有心意意識流動妄計外境皆是爾之外道師世論也

○舊說之三復說

○平箋上章佛說妄想習因三有生法此癡愛業因有三有如來何斥為世論耶是上所謂二邊妄計妄性之異佛外說異者是之謂也意流妄計外塵者何意識流散計著塵境

○智箋平等

復次大慧爾時世論婆羅門復問我言頗有非世論者不我是一切外道之宗說種種句味因緣譬喻莊嚴

外道謂種種句味莊嚴皆是我法中□[1]□舊說之四之一

○平箋頗猶少也不者否也外道意言諸法少有不世論否我外道宗句味莊嚴豈外此耶

我復報言婆羅門有非汝有者非為非宗非說非不說種種句味非不因譬莊嚴

舊說之四之二

○平箋有者即有只非外道所有之者謂非作為亦非立宗非說者法亦非不說種種句味及非不因譬莊嚴也

婆羅門言何等為非世論非非宗非非說

舊說之四之三復問

○平箋非非宗者猶言非宗非不宗也非非說同上

我時報言婆羅門有非世論汝諸外道所不能知以於外性不實妄想虗偽計著故

舊說之四之四復答

○平箋有非世法而非外道所能知也何以故於外法相妄計著故

謂妄想不生覺了有無自心現量妄想不生不受外塵妄想永息是名非世論此是我法非汝有也

舊說四之五之一

○平箋謂非世論不生妄想何故妄想而不生也覺知有無諸法皆是自心現量是故妄想都是不生不生妄故不受六塵不受塵故妄想永息非是世論非汝有也

婆羅門略說彼識若來若去若死若生若樂若苦若溺若見若觸若著種種相若和合相續若受(現相)若因(過相)計著婆羅門如是比者皆是汝等世論非是我有

舊說四之五之二

○平箋略而言之彼妄心識若或來去死生樂苦溺見觸著和合受因諸說著等皆是世論非如來有溺者失識見者錯識和合者是取種種相沉湎不絕

○智箋觀察真妄對析觀察分別

大慧世論婆羅門作如是問我如是答彼即默然不辭而退思自通處作是念言沙門釋子出於通外說無生無相無因覺自妄想現相妄想不生

舊說之五

○平箋不辭而退與上不請空閑之文相應自通處者外道宗趣外道念言如來出於我自宗外說三無法覺諸現相為自心相是故能說妄想不生葢彼外道雖無契性聰利之故善知佛語

大慧此即是汝向所問我何故說習近世論種種辯說攝受貪欲不攝受法

合說

○平箋外道無契能言佛事是乃大慧向前所問所以者何外論元是因譬莊嚴佛說亦是因譬莊嚴外道妄計故為世論佛說無妄為非世論佛舉舊說曉諭大慧樂說辯才有旨乎哉

○智箋成作新問舊說合釋諭告即是如來成作之智

大慧白佛言

復科第十攝受可否分第六十九承趣如文偈合同上

世尊攝受貪欲及法有何句義

格箋問啟

○平箋大慧菩薩是法王子難問往反所謂知而故問者也如來能知大慧之意未來學者恐墮異解是以世論亦或二乘請問決擇深極離微□起善哉能為之嘆

○但謂貪財及法是何等句義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乃能為未來眾生思惟諮問如是句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如例

佛告大慧所謂貪者若取若捨若觸若味繫著外塵墮二邊見

格箋分說之一

○平箋貪字多義魏作食唐作財然則此貪財食一切世法貪也取捨觸味是貪眾相故著六塵亦墮二見

復生苦陰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諸患皆從愛起

分之一之二

○平箋四種貪心現今起故即生未來五陰十二因緣諸業是皆貪愛所作法也

斯由習近世論及世論者我及諸佛說名為貪

分之一之三

○平箋生死諸患皆由習學外道典籍依附外人是故諸佛以貪為惡

是名攝受貪欲不攝受法

分之一之四結說

○智箋成作取捨觸味合成之智

大慧云何攝受法

格箋分說之二之一舉□

謂善覺知自心現量見人無我及法無我相妄想不生善知上上地離心意意識一切諸佛智慧灌頂具足攝受十無盡句於一切法無開發自在是名為法

分之二之二平箋解如上卷

所謂不墮一切見一切虗偽一切妄想一切性一切二邊

分之二之三釋說

○平箋所謂法者離五一切虗偽妄想云何差別虗偽曰相是為色法妄想曰性是為心法

大慧多有外道癡人墮於二邊若常若斷非黠慧者受無[1]邊論別起常見外因壞因緣非性則起斷見

分之二之四析說

○平箋上有一切二邊之句先出一種斷常二見諸餘二邊准擬可知謂外道人墮二邊者不為智者以無因生即起常見外相因緣壞無之時即起斷見

大慧我不見生住滅故說名為法

分之二之五簡說

○平箋見生滅故生計著者名為外道不見生滅是為佛法

大慧是名貪欲及法

總結

汝及餘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勸說

○智箋觀察真正法說觀察妙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世間論  外道虗妄說  妄見作所作
彼則無自[1]

及諸異學及六節攝長苦仙教授也

世尊所言涅槃者為(當作以字)何等法名為涅槃而諸外道各起妄想

格箋問啟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如諸外道妄想涅槃非彼妄想隨順涅槃

格箋斥說

○平箋言外道等妄想□槃只彼妄想非是隨順如來涅槃□如外道分別妄想者豈得為涅槃哉涅槃則非是彼□妄想也自有隨順涅槃之法彼之妄想豈隨順哉

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如例

佛告大慧或有外道陰界入滅境界離欲

格箋分說之一舉說小乘涅槃

○平箋小乘涅槃總有二種一無餘二有餘陰界入滅曰無餘也境界離欲曰有餘也

見法無常心心法品不生不念去來現在境界

分之一之二析說之一有餘

○平箋有餘之人見陰等法念念無常□厭離故心數心法永使不生亦不緣念三世境界不念境故雖對境界[A17]已離欲法

諸受陰盡

分之一之二析之二無餘

○平箋無餘之人受陰盡故於十八界皆能滅除

如燈火滅如種子壞妄想不生

分之一之三喻說

○平箋燈火滅者譬無餘也種子壞者譬有餘也如是二人有何妄想第二卷云妄想不生作涅槃覺義與此合燈滅何為無餘喻耶無餘之人身為燈盞煩惱為性愛苦為油智慧為火此四俱盡而為涅槃種壞何為有餘有餘之人於苦身中能□惑業猶如敗種有穀不牙

斯等於此作涅槃想

分之一之四結說

○平箋斯等者上二種

大慧非以見壞名為涅槃

分之一之五斥說

○平箋小乘二種計滅壞見以為涅槃大涅槃法不如是也

大慧或以從方至方名為解脫

分說之二

○平箋以下外道是方論師彼論師說最初生方從方生人從人能生天地萬物天地人物滅沒歸方名為涅槃是故方師計萬是常為涅槃因

境界想滅猶如風止

分說之三

○平箋風仙論師彼論師說風造萬物能壞萬物說風為常是涅槃因諸修行人境想滅盡譬如風息是歸於風即入涅槃

或復以覺所覺見壞名為解脫

分說之四圍陀論師

○平箋[2]彼                          [3]雲𦘕色喻中所無二乘一義建立誹謗六因五法成自性等法中所無此分專說妄想性者為顯即是成自性也是義如來[A18]已見長行恐鈍機者或有不委故至祇夜多說成性願修行人見佛說趣向之所謂佛微趣也經宗趣也

○智箋圓鏡妄想種現清淨聖境即是如來鏡像智相                         乘言所謂上偈諸佛如來乘混菩薩也所謂菩薩境界非佛乘外別有者也法之為法皆有建立若無建立何有乘名妙哉問乎無建立處是真乘也何故乘是居義一者渾義今此一乘如來本住渾然無二真一大乘佛道趣機無機欠悲今論雖高恐非應機痛哉人之迷者久矣如來本住豈拒人到只是毛凡自生怖避楞伽正典一乘本居八字打開今                               知非境界也

○平箋如來之意攀緣事境不生知覺是即真實無分別智離此之外別有所知是為邪智

○智箋成作總分重頌是成作智                       卍云原本係臨濟宗本山洛北大德寺第一世大祖正眼天應大現國師徹翁亨和尚筆寫現藏于該寺塔中正受院誠為闔山重寶唯惜不存全璧耳


校注

[0117001] 插入首題 [0117002] 之上佚失 [0117003] 六字字體不明 [0117004] □疑修 [0117005] 轉字字体不明 [0117006] 作下原本佚失一紙半 [0118001] 義字疑衍 [0118002] □疑謂 [0118003] 又字字体不明 [0118004] □疑是 [0118005] 即一作應 [0119001] 有字字体不明 [0119002] 所作字字体不明 [0121001] 生境二字字体不明 [0121002] 相下原本佚失三紙 [0121003] 見字字体不明 [0122001] 自下原本佚失一紙 [0122002] 腹字字体不明 [0123001] 補入大等一行○此處原本佚失大凡一紙半弱 [0123002] 墮字字体不明 [0123003] □疑先 [0123004] 大慧二字字体不明 [0123005] 夫字字体不明 [0123006] □疑之 [0123007] 亦字字体不明 [0124001] □疑想 [0126001] 抱字字体不明 [0127001] 常字字体不明 [0128001] □疑爾 [0128002] 妄字字体不明 [0128003] 所下原本佚失二紙半 [0131001] 下□疑○ [0132001] 邊一作因 [0133001] 宗下原本佚失一紙 [0133002] 彼已下佚失 [0133003] 已下所釋不明之斷片
[A1] 已【CB】巳【卍續】
[A2] 已【CB】巳【卍續】
[A3] 已【CB】巳【卍續】
[A4] 已【CB】巳【卍續】
[A5] 已【CB】巳【卍續】
[A6] 已【CB】巳【卍續】
[A7] 己【CB】已【卍續】
[A8] 已【CB】巳【卍續】
[A9] 已【CB】巳【卍續】
[A10] 已【CB】巳【卍續】
[A11] 但【CB】伹【卍續】
[A12] 但【CB】伹【卍續】
[A13] 已【CB】巳【卍續】
[A14] 已【CB】巳【卍續】
[A15] 已【CB】巳【卍續】
[A16] 但【CB】伹【卍續】
[A17] 已【CB】巳【卍續】
[A18] 已【CB】巳【卍續】
上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