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鈔辨疑誤卷之下
第七卷 九處
釋中實引藏和尚心經疏。作所詮義釋心字。意取萬法體為心。又作能詮義釋心。意是六佰卷之中等。評曰對校心經疏。於所詮義中。唯有約唯釋心字。又無能詮釋心字。此是後人不寀心經疏文妄意加。此實非圭山本解。故大疏云。中實名心。(如勝[2]〔縵〕等)或名一心。(如華嚴起信等)大抄但云中實者。是最中之義。是堅實義。其猶樹心中實之義。注云如勝[*]縵等者。文云自性清淨心不染而染等。初不引心經疏為據以解中實故。殊非疏主之文耶。據大抄云。然此經但云從覺生。不釋生起行相。不釋生起行相却是文殊章等驗之。今抄但云不釋生起行相處。大脫一句。語勢巉施也。
疏中喻真心者抄覺心即巾無明業識即幻師術法等。前所云一真性(即巾)二心識(即幻師術法)抄云法性如巾真心如師分別識如術法等。評曰。前師喻真心。今以巾喻真心。前即分師與術法義別。此則合喻無明業識。據清涼但亦合喻能起因緣。謂前惑等。不知此文前後何故自語不同耶。
注復禮之偈云。據問法相宗。又云正[1]迷法相宗等。而法集別行釋此偈正問法性宗。却揀非問法相宗。當以法集為正。此中二處注語或刊板刪為妙。
鈔注云所以知者。次云於心佛亦爾(云云)。評曰。合云前云如心佛亦爾等。以覺林十偈。若人欲了知偈第十其如心佛亦爾偈。偈第七故也。又麤書偈即唐經注。指偈即晉經也。
鈔中下之流。縱不契合。亦茫然不知始終。惶悚失其所守(并注云云)評曰。經正云。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始終。一時惶悚。失其所守。如來知其魂慮變慴。生心怜愍。安慰阿難。乃至[2]無法王。是真實語。如汝所說不狂等。既云茫然是義始終佛知其魂慮變慴。是諸有學。不知是義。故驚慴也。今注云是見非見俱非之義等。何得其魂變。然今引此文者。意者引證縱不契證亦知其義。然考楞嚴文意在相反。知者詳之。
疏釋普令開悟引同法華開示悟入。云以開示約能化。悟入約所化。准大疏。不配能所化。但云以開攝示以悟攝入。謂大開之與曲示。始悟之與終入。大鈔釋云。謂大開示正釋文即嘉祥疏也。彼先配開示約能化。悟入約所化。不取者。以此經云普令開悟法華云欲佛知見即開等皆通所化也。不必定配。唯示字則唯似能化。評曰。既今經云普令開悟唯約所化。尤當。以大疏為正。
鈔二障體義下八識章中當釋。評曰。然八識章。即大鈔八識十五門分別中。此中尚無釋處。況今略鈔耶。此合云彌勒章中釋。
第八卷 二十處
鈔今現見虗空遍一切處如生滅變異。評曰。大鈔云無生滅變異。此中悞也。
科三重法界中。二牒經釋中三。初略示觀門。二對釋經義。三正釋。評曰。此前二科在真空絕相觀下分之。所以後二觀皆以略示觀門配釋經義。定知科家悞也。應合於牒經釋中分三觀。於初觀下分二。初略示觀門。二釋經義。於中復分二。初會義。二釋文。於釋文中分二。初色相空淨。二空色同如。方允當也。
鈔注問前說此識有三位。何故於三能變中。舉異熟。於此中。反舉藏之名也。故云。評曰。據大鈔無此注語故。引正於攝持因果自相故也。今略鈔既加此說。問意更引次論顯執藏之過迷時釋相獨受此名。雖加此注。而失記引論。今為足知。應加麤書云。此釋自相。分位雖多。藏識過重。是故偏說。
鈔准前[3]棱伽起信等意(云云)。評曰。合云准後棱伽等。以大疏鈔即在前釋見塵時。一併引釋。故大鈔云准前。今略疏分在釋眼識畢故牒。鈔方稱釋此文。故小鈔合修改也。
鈔乃至名青等。評曰。准大鈔云乃至名青等識故。此脫[4]藏字耶。
鈔又以依心意意識轉故等。下注云相是六塵。評曰。此五字應注在次非末那之行相下。此注中止可注云如上所引五意思之。
鈔引楞伽分別事識下注中云故前云合轉相為見塵。評曰。不應云前云。以大疏鈔則在前。此鈔前未有此文。然合轉相為見塵。
鈔今此經論等。本不是欲解釋。謂但欲顯觀行成時覺既圓明心即清淨等。評曰。若大鈔作此標。此經論等。即約楞伽起信。此經敘意。通標經論等而唯釋以此經意。止合標云今此經本不是等。思之。故大通釋云。論中欲敘染法生起綸次。經中(云云如此抄)然論及楞伽。約隨流說。此經約反流說。其生起綸緒則無差也。鈔二無見有對色五根四塵。注云聲香味觸等。評曰。合云色香味觸。此是四微故。聲非報分。又不恒有故。四微不用此聲字悞。
疏唯意所取法塵一境通一切。然大疏亦云法者一百數中唯除五塵。([A1]已自標列)餘皆是法也。評曰。據此二疏正取法通一切義說故。大鈔云第六法塵。此是第六識所緣之境。故極寬通。通於色心內外三世三量。無非此境。故云皆是。百法論以餘法各有名位故。但舉法數處所攝色。處界門中。以十一處十七思攝十八界故。唯八十二。今唯以六塵所攝故。但除五塵。餘皆總取。即九十五也。若直就第六心境能緣所緣而言之。即九十九法。皆是意之所緣法也。(上是大抄)然觀今略鈔。牒釋云。唯意所取。乃至法處所攝者。(上牒疏牒疏無此文)而今鈔釋意以通義非約塵境之義。故不取也。故為取法處所攝之色。正如百法論中。各有名位。但取法處所攝色也。此釋敵[1]休與大疏并今疏相反。今觀略鈔意為正。應有後改之疏。但前疏以流行故。疏以鈔相違也。思之。
鈔十力章中云。若一一和會。繁碎難之。若要廣解。即檢大鈔。評曰。大鈔亦不和會。却指在補闕卷中。鈔分別名諸定中有一心行等。評曰。大鈔云分別諸定中。此多一名字也。
鈔轉治不轉治。大鈔牒云轉治如婬欲中欲慈心等。此脫二字也。
鈔散心中攝一心若不爾者名不轉治。據大鈔云。沉沒心中欲攝一心。此云散亂心定悞矣。何者成轉治故也。
鈔無畏中。注云。諸天外道有此疑者。評曰。大鈔注云以不見故至誠言安立等。此為正也。今所注定非。何者。文云乃至不見是微畏相。(此是一句)是佛不見難家小因緣可畏。非謂對上是法不知乃至不見也。故當如大鈔注為義耳。
鈔四無礙知注中。此下不具引經文。但直釋疏中取意用者。此後人妄加。此後三段引文。皆是經具。撿古本略鈔無此語。
鈔又一下三行相等(云云)。評曰。疏既云又一法智二比智。鈔釋合云又一法下三智約類以分法義。經云法無礙智。以法智知差別不異。(現見智也。觀如故云現見。謂觀差別聞如故不異也。)義無礙智。以比智知差別如實(比智也。比即類也。觀前能觀之智亦無實故云類也。然所知境即二諦。能知法比即無礙體。立名不同前後[A2]已。前後皆明所知。此明能知從體)然今鈔悞引行相釋疏。又以三世順返釋法[2]知名。何失智至此也。鈔今且略舉十相中五注下云一二三六七。評曰。以經有十相。一自相二同。三行。四說。五智。六無我慢。七諸乘。八菩[3]提地。九佛地。十住持地。(後九皆下相字)今注合云一二五六七也。由鈔引第三悞故今亦悞也。總明次下一科。理合移在第三牒文別釋後。為第四總明次。第一列數。第二出體。第三別釋。第四名次。文理宛順。又何却附在第七釋正道中耶。思之。科三乘因法分二。初釋助道。二解餘文。評曰。既釋餘文。如乃至下注云。三身四智五眼等。豈非果法也。故不應科在因法中。應合於隨文釋下分三。初果法。二別釋餘文。以經並是舉果因結云清淨。故合為一科。如是乃至之言。如是既是指上因果。乃至方是超過。既如是止前足知別是一科也。
第九卷 六處
鈔下亦准之者。然大鈔連續引初二門下八門但列名空。故大鈔云。但以連續本文而[A3]已。(謂初二門)今略疏十門皆列。鈔中十皆連續本文故。不應全寫大鈔。應去下亦准之一句。不然改亦字為並字。又恐元[A4]已改為並字。傳寫悞為亦字也。
疏如夢幻影像。評曰。據釋文合云鏡像。然華嚴大疏亦作鏡像。今鈔即彼疏文故。決擇亦云應是鏡像。如會解辨。
鈔云。成佛義等者。天真成佛。無所不成。非除却妄染塵勞添益真淨功德。不增不減故。眾生本來成佛亦然。故云等也。評曰。天字悞也。正作夫字。諸實教真成佛者。不同權宗除斷妄染增淨功德。故云夫真成佛者不除染添淨也。疏以佛真成同眾生本來成佛亦然。
鈔前是分別之愛。此則俱生之愛。方能助潤於業受生故也。評曰。大抄正云前是俱生之愛此即分別之愛方能助潤受生故也。此後人誤改爾[A5]已。上釋[4]沐愛約任運流注為種種。豈是分別。次釋納相約愛助潤於業。豈是俱生。潤業者唯初果受七生義。故知凡夫但分別潤業也。
鈔佛地論但云業染。據行願鈔引新經疏。即地持論。論非佛地論也。鈔以三界惡果是不可樂故名為苦。據大鈔。無界字。但云三惡果。此中多界字也。然此解苦字故。以三惡不可樂釋爾。三界通苦樂。豈總標三界為惡果耶。故以大鈔為正。
第十卷 三處
鈔此句我見者是第七識中四惑之一數(云云)。等。評曰。此對大疏大鈔。應後人不識祖意擅自修改。故大疏云下句我見即能執也。我見是別境中慧故。無著金剛論。以為法執。(此行以我見屬境慧配法執。不配第七識中我見也。此抄返違大疏。)亦可[1]妄想我即我癡我見。及愛我者即我愛我慢。(大抄於亦可下。方云執我第七識中有四惑故以說經據此爾。小抄亦不應直云此識中有此四惑。前小疏既略此義。而此字足指疏列四惑爾。說前我見屬別境慧。不配第七識。此方配四惑故)然今鈔不合配前我見便為七識中一數。以疏通明我[2]報為見。此通六七識故。大疏自配別境慧并法執也。況通約凡夫所迷。豈但配指第七之一惑。為能執之見邪。況第七執內自我起見耶。足知後人不曉妄意改作爾。此鈔應云此句我見是別境中慧。故無著金剛論以為法執。又亦呵我執者。是第七識。此識中有四惑故。謂妄相我即我癡我見等(云云)。故今鈔從第七識中四惑之一數。上通配二句經文。皆後人妄改。非鈔中本意鈔今意在解心數破倒正等法為解。據大疏無破此後人削元板妄加。倒則可破。正何破耶。正云解心數倒正等法為解耳。
經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疏鈔三解。皆失經本意。而慤疏云。樓拘鍾。使嚮不通。形礙管聲。令音不透。因迷此疏。遂作三釋。然經中如器中鍠者。器是樂器之通稱。鍾是樂器中一數。然鍠正因鍾聲。而正不取鍾體。此如大雅作樂。眾器同時發聲時。唯鍾聲清徹。透出眾樂器聲之外。故云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故。煩惱涅槃合眾樂器聲不能雜礙鍠聲故。鐘獨出。煩惱涅槃之外為絕待靈心也。此正用鍠字。非鐄簧字意。故知而慤公少符爾。然更議之。以鍠字是鍾聲。經既云器鍠故。器亦取眾樂器之體。亦取樂器聲爾。下句云聲出於外。此聲字含眾樂器之聲。但出於外者是鍠聲。餘雜沓嚮不能分者。是眾樂器。故知正取眾聲不雜鍠聲為喻。不是器中虗故。發聲透出於外。以凡一切物考擊。則有聲出外。何獨鍾聲敲之聲出。又何特鍠者發于外。以一切無鍠中虗之物并寔體之物。如金銀銅鐵石等誤中不虗考之。亦有聲出外。如此經何獨取鍾耶。若云聲大而遠故取之者。以經但云聲出於外。不取遠大之義為喻故。思之可見。故慤疏有形礙管聲。今音不透之語。正約管等樂聲不能雜鍾聲。今鍾聲不透出於外。豈是慤公疑故又為管如笙等。管有鐄故出聲于外耶。故經與慤意兩隻失也。
後二快悞少不別辯也。
圓覺鈔辨疑悞卷之下
校注
[0008002] 縵疑鬘次同 [0009001] 迷疑述 [0009002] 無下疑脫上 [0009003] 棱當作楞次同 [0009004] 藏疑識 [0010001] 休疑對 [0010002] 知疑智 [0010003] 提疑薩 [0010004] 沐疑流 [0011001] 妄【CB】,忘【卍續】,忘疑妄 [0011002] 報疑執【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0 冊 No. 249 圓覺經鈔辨疑誤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