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卷中.下

No. 2827

[2]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卷中

佛說阿彌陀經(一名小無量壽經後秦羅什法師譯宗嘉元年求那跋陀羅重譯名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波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㝹樓駄如是等諸大弟子并諸菩薩摩訶薩[A1]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曰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瑠璃頗梨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瑠璃頗梨車𤦲赤珠馬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而雨曼陀羅花其國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花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鵠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趣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三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亦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說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A2]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等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阻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花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花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共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說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佛說此經已舍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眾等每誦經了即第二會念佛一兩會即誦後寶鳥相好二讚應知

佛說阿彌陀經一卷

(上)謨菩(上)陀夜(藥可反下同)(上)謨馱囉(上)摩夜那(上)謨僧伽夜那(上)摩阿(上)弭多婆(上)夜跢(丁可反下同)他伽(上)多夜阿(上)囉訶(上)羝三藐三菩(上)陀夜跢姪(地也反下同)他阿(上)弭唎(上)羝阿(上)弭唎都婆鼙(菩迷反下同)阿弭(上)唎跢三婆(上)鼙阿(上)弭唎跢鼻(菩弭反)迦囒羝伽弭儞伽(上)(上)(上)(居移反)鼙底(者儞反)(上)(上)(上)皤波跛叉(楚我反)焰迦(一切惡業盡)娑訶

呪中諸口傍字皆依本音轉舌言之無口者依字讀之右呪先已翻出流行於晨朝楊枝淨口散花燒香佛像前𧿟跪合掌日誦二七若三七遍滅四重五逆等罪現身不為諸橫所惱命終生無量壽國永離女身今更勘梵本并對問婆羅門僧毘尼佛陀僧伽等知此呪威力不可思議云旦暮午時各誦一百八遍滅四重五逆拔一切罪根得生西方若能精誠誦滿二十萬遍則菩提牙生證不退轉滿三十萬遍則面見阿彌陀佛決定得生安樂淨土此陀羅尼及功德能作法事時不須誦之

又往生西方記驗此傳作法事時不在誦限知之

昔長安叡法師慧崇僧顯慧通近至後周實禪師西河鸞法師等數百人並生西方綽禪師等因鸞法師得生西方各率有緣專修淨土之業綽禪師又撰西方記驗名安樂集流行又晉朝遠法師入盧山三十年不出乃命同志白黑百有二十三人立誓期於西方鑿山銘願至陳天嘉年盧山珍禪師於坐時見人乘船往西方乃求附載報云法師未誦阿彌陀經不得去也因即誦此經應二萬遍未終四七日前四更有神人從西方送一白銀臺來空中明過於日告云法師壽終當乘此往生阿彌陀佛國故來相示令知定生臨命終時白黑咸聞異香數日其夜峯頂寺咸見一谷中有數十炬火大如車輪尋驗古今往西方者非一多見化佛徒眾來迎靈瑞如傳不可繁錄因珍禪師於此經有驗故略述此以悟來喆助往生之志耳

寶鳥讚(依阿彌陀經)

極樂莊嚴間雜寶(彌陀佛)  實是希有聞未聞(彌陀佛彌陀佛)
寶鳥臨空讚佛會(彌陀佛)  哀怨雅亮發人心(彌陀佛彌陀佛)
晝夜連聲無有息(彌陀佛)  文文句句理相同(彌陀佛彌陀佛)
或說五根七覺分(下己准前和)
或說八聖慈悲門(己下准前和)
或說他方雜惡道  或說地獄對人天
或說散善波羅蜜  或說定慧入深禪
或說長時修苦行  或說無上菩提因
菩薩聲聞聞此法  處處分身轉法輪
願此法輪相續轉  道場眾生等益長年
眾等迴心生淨土  手執香花往西方

眾等誦彌陀經了即誦寶鳥讚誦諸讚了發願具在讚後即散

第八讚佛得益門 難曰如說修行理實明矣仰信專行今讚佛之時有何益焉答曰利益無邊說不可盡略而言之旦諸佛世尊名聞滿十方饒益眾生稱歎無窮盡一切眾生類無不宗奉者何旨寔由過去為凡夫時以身意口業讚佛及眾生不毀於他人由斯讚功德今速成佛道還令眾生恭敬尊重而讚嘆故佛本行經云釋迦菩薩翹一足讚歎底沙佛故讚曰

天地此界多聞室  逝宮天處十方無
丈夫牛王大沙門  尋地山林遍無等

說此讚讚彼佛已超彌勒九劫速得成佛是知讚佛功德豈可稱量更有讚佛得益具在諸經今之四眾若讚佛時現世為人恭敬仰瞻命終之時佛來迎接定生極樂世界身真金色舌相廣長詞辯縱橫得無礙智世界莊嚴盡皆七寶名聞廣大普遍十方一切眾生無不尊重讚歎何以故由今讚佛得生佛家速成佛故因感果故智者當知 白諸眾等此後諸讚隨此彌陀觀經一期法事竟就此諸讚之中有文長者行人臨時不得多誦文少者即誦徹文長者略之大意如此正作法事之時不得盡誦經讚寶鳥相好兩讚二經之後各為初首已空淨土樂讚誦彌陀經及諸讚了即誦此讚誦此讚竟即誦導和上禮讚發願即散六根讚誦觀經及諸讚了即誦此讚誦此讚竟即誦琮法師禮讚發願即散平誦亦得若中間諸讚任意臨時取捨用之得耳眾等已後每誦一讚竟即念佛三五十口應知

觀經十六觀讚(依觀經各誦少多)

第一初觀日在西(阿彌陀佛)
端身正坐去昏迷(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見時欲沒如懸鼓(阿彌陀佛)
令心堅住莫高低(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觀水本澄清(阿彌陀佛)
想水為氷理易成(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令氷映作琉璃地(准前)  分明還見寶[A3]幢擎
第三寶地間黃金  六時花雨滿瓊林
分輝變作空中樂  簫管能清道者心
第四寶樹七重行  布葉垂條異色先
花菓四時皆具足  風來林下更飛香
第五當觀七寶池  清冷八德不思議
渠流悉是金沙水  水上花開無盡時
第六應觀眾寶樓  珠軒玉砌碧空秋
天樂奏時清夜響  法音微妙勸修懃
第七專觀花座開  檀金為葉玉為臺
[A4]幢上覆真珠網  莊嚴只擬為如來
第八寶像色圓珠  萬法皆從心想生
若見其身花上坐  甚深三昧自然成
第九彌陀法主身  相好光明無等倫
念佛眾生皆攝取  心常不捨有緣人
第十觀音補處尊  身同佛想妙難論
頂戴如來心敬重  慈光恒住大悲門
十一勢至大威雄  輔翼長時振六通
世界動搖應度者  光明常照行人中
十二觀身自往生  蓮花開合極分明
端坐湛然心不動  臨終當見佛來迎
十三丈六紫金容  真化由來不二縱
但使隨心觀了了  法身妙相自顒顒
十四生人行業高  上品三心種姓豪
百法明門歡喜地  金剛定力轉堅牢
十五生居九品中  淨戒董心業始融
善友教令迴願住  須臾不覺坐蓮宮
十六下生位最卑  業障難消惠發遲
十念蓮胎雖住劫  花開還得悟無為

阿彌陀經讚(依阿彌陀經)

釋迦調御大慈尊(阿彌陀佛)
救世先開淨土門(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欲說莊嚴極樂國(阿彌陀佛)
其時正在給孤園(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法輪將興多聽徒(准前)  無量諸天大眾俱
第一聲聞舍利子  上乘菩薩是文殊
初告真宗當爾時  西方過此十俱胝
世界莊嚴名極樂  彌陀在彼不思議
其國眾生苦已除  清閑勝妙樂無餘
晝夜修行超八難  色相端嚴盡一如
七重行樹七重欄  寶蓋垂空寶網𮧢
但是有緣[A5]皆得見  慇懃學者用心觀
人至乘花坐寶林  天來奏樂曲幽深
六度已能調六律  八正還將和八音
寶池德水底砂新  蓮開光色似車輪
菩薩端然花上坐  看時總是往生人
彌陀淨土法王家  願力莊嚴發道牙
碧玉樓中飛寶座  黃金地上雨天花
收得天花衣裓盛  六通如意覺身輕
供養他方諸佛已  還來本國飯經行
眾鳥和鳴應六時  清音演法妙難思
五方五根并七覺  甚深八聖入無為
眾等同時聽法音  聞者皆生念佛心
化鳥本非三惡趣  彌陀宣暢法流深
微風吹動寶林清  響颺如天奏樂聲
一一更無宣別法  處處唯聞念佛名
彌陀壽量實無邊  國中人眾亦同然
成道於今經十劫  光照恒沙法界圓
菩薩聲聞眾甚多  為求解脫見彌陀
算數不能知量限  餘方諸佛亦來過
傳聞淨剎甚清真  盡是阿鞞跋致人
一生補處修三昧  證得金剛最後身
善根福少理難生  七日專須念佛名
若至臨終心不亂  彌陀決定自相迎
十號彌陀酬昔因  六方諸佛證成真
舌相廣長無妄語  如來護念信心人
世界無常難久留  唯須發願早勤求
已生當生皆不退  豈限今修與未修
諸佛同時讚釋迦  能於五濁救娑婆
說此世間難信法  咸令覺悟念彌陀
法藏敷陳義已圓  阿難從此演真詮
大眾俱欣皆頂戴  如來囑遣廣流傳

維摩讚(依維摩經)

佛國淨土從心現(難思議)  種種莊嚴心裏生(難思議維摩詰)
足指按地三千界(難思議)  虛空性海坐花臺(難思議)
毘耶離城方丈室(難思議)  有一居士號維摩(維摩詰)
託病現身而有疾(難思議)  國主王子悉來過(難思議)
無量聲聞菩薩眾(難思議)  欲遣問疾不堪任(維摩詰)
唯有文殊入敢問(難思議)  居士所疾是何因(難思議)
答曰病從癡愛起(難思議)  我病非有亦非無(難摩詰)
廣說身是無常法(難思議)  蔭界諸入合成身(難思議)
菩薩毛端容大海(難思議)  芥子之內納須彌(維摩詰)
手擲世界他方外(難思議)  室中天女悟無生(難思議)

涅槃讚(依涅槃經亦大會時亡者處誦)

娑羅林  雙林裏  佛入涅槃時(淚落如雲雨)
佛母當時聞此語(雙林裏)
渾塠自撲落金床(淚落如雲雨)  七寶冠衣自撲碎(雙林裏)
七孔流血變成池(淚落如雲雨)  天女將水來灑面(雙林裏)
佛母良久乃心蘇(淚落如雲雨)  將眾天女乘雲下(雙林裏)
直至娑羅雙樹間(淚落如雲雨)  金棺銀槨殮已訖(雙林裏)
僧衣錫杖樹間懸(淚落如雲雨)  十大弟子號咷哭(雙林裏)
狀似嬰姟憶母時(淚落如雲雨)  佛母遶棺哀哀哭(雙林裏)
百鳥來者助心悲(淚落如雲雨)  他道生離勝死別(雙林裏)
我道死別勝生離(淚落如雲雨)  金棺銀槨忽然開(雙林裏)
却坐千葉蓮花臺(淚落如雲雨)  如來花中為母說(雙林裏)
一切恩愛有別離(淚落如雲雨)  暫別慈親一小劫(雙林裏)
願母努莫力悲哀(淚落如雲雨)

般舟讚(依般舟三昧經大會時及亡者處誦)

般舟三昧樂(願往生)  專心念佛見彌陀(無量樂)
普勸迴心生淨土(願往生)  迴心念佛即同生(無量樂)
曠劫已來流浪久(願往生)  隨緣六道受輪迴(無量樂)
不遇往生善知識(願往生)  誰能相勸得迴歸(無量樂)
憶受天堂暫時樂(願往生)  福盡臨終現五衰(無量樂)
憶受人中胎藏苦(願往生)  四蛇六賊競相催(無量樂)
憶受修羅餓鬼道(願往生)  飢虛鬪諍苦難裁(無量樂)
憶受畜生相食噉(願往生)  刀光捨命復牽黎(無量樂)
憶受地獄長時苦(願往生)  業風吹去不知迴(無量樂)
或上刀山攀劍樹(願往生)  皮膚骨肉變成灰(無量樂)
或入鑊湯爐炭火(願往生)  騰波猛焰劇天雷(無量樂)
借問何緣受此苦(願往生)  貪魚愛肉業相隨(無量樂)
鎔銅灌口黎耕舌(願往生)  飲酒妄語受其災(無量樂)
或臥鐵床抱銅柱(願往生)  總為邪婬顛倒來(無量樂)
或墮阿鼻大地獄(願往生)  經劫長年眼不開(無量樂)
上火下火通交過(願往生)  刀輪鐵杵自飛來(無量樂)
銅狗嚙心并噉血(願往生)  鐵烏啄眼復穿顋(無量樂)
今日道場諸眾等(願往生)  恒沙曠劫總經來(無量樂)
度此人身難值遇(願往生)  喻若優曇花始開(無量樂)
正值稀聞淨土教(願往生)  正值念佛法門開(無量樂)
正值彌陀弘誓喚(願往生)  正值大眾信心迴(無量樂)
正值今日依經讚(願往生)  正值結契上花臺(無量樂)
正值道場無魔事(願往生)  正值無病總能來(無量樂)
正值一日七日功成就(願往生)  四十八願要相携(無量樂)
普勸道場同行者(願往生)  努力迴心歸去來(無量樂)
借問家鄉何處是(願往生)  極樂池中七寶臺(無量樂)
彼佛因中立弘誓(願往生)  聞名念我總迎來(無量樂)
不簡貧窮將富貴(願往生)  不簡下知與高才(無量樂)
不簡無非淨土業(願往生)  不簡外道闡提人(無量樂)
不簡長時修苦行(願往生)  不簡今日始生心(無量樂)
不簡多聞持淨戒(願往生)  不簡破戒罪根深(無量樂)
但使迴心多念佛(願往生)  能令瓦礫變成金(無量樂)
寄語現前諸大眾(願往生)  同緣去者早相尋(無量樂)
借問相尋何處去(願往生)  報道彌陀淨土中(無量樂)
借問何緣得生彼(願往生)  報道念佛自成功(無量樂)
借問今生多罪障(願往生)  如何淨土肯相容(無量樂)
報道稱名罪消滅(願往生)  喻若明燈入闇中(無量樂)
借問凡夫得生不(願往生)  如何一念闇中明(無量樂)
報道除疑專念佛(願往生)  臨終寶座定來迎(無量樂)

道場讚

大眾人人皆合掌(道場樂)  碎身慚謝釋迦恩(道場樂)
能得慈悲巧方便(道場樂)  指授西方快樂門(道場樂)
道場欲散人將別(道場樂)  努力相勸斷貪瞋(道場樂)
貪嗔因緣障淨土(道場樂)  不得解脫永沈淪(道場樂)
同行相親相策勵(道場樂)  畢命為期到佛前(道場樂)
願此法輪相續轉(道場樂)  道場眾等益長年(道場樂)
我等咸同受快樂(道場樂)  見聞隨喜亦皆然(道場樂)
眾等迴心生淨土(道場樂)  手執香花往西方(道場樂)

無量壽佛讚(依無量壽經通一切處誦得)

巍巍阿彌陀  顏容紫金英  身相三十二
爪足下安平  姿好八十種  光曜常照明
梵音超三千  妙響哀鸞聲  巍巍阿彌陀
國土甚清明  悉純黃金色  無四惡女名
池水流相注  寶樹五音聲  歌歎無常苦
聞皆得無生  巍巍阿彌陀  眾善王中英
國土妙安樂  無不願往生  佛與菩薩眾
飜飛俱往迎  忽然七寶池  蓮花中長成
巍巍阿彌陀  威德妙無侶  軀體真金色
光耀十方土  其聞得覩遇  永拔生死苦
我今稽首禮  無上眾生父
  (誦此讚竟即念觀世音菩薩一二十聲便誦後觀音勢至讚)

觀世音讚(依觀世音經通一切處誦得)

眾生被困厄  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乃至)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  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A6]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
  (誦此讚了即念大勢至一二十聲即誦)

大勢至菩薩讚(上念了即誦依無量壽觀經)

大勢至菩薩  神通自在與觀音等無差
觀音勢至二大士  常侍彌陀佛左右
觀音頂戴彌陀佛  勢至冠中有寶瓶
瓶內光明甚無量  常放照曜苦眾生
慈悲喜捨常接物  諸有所作不唐捐
故我遙頂禮

出家樂讚(依出家功德經通一切處誦)

出家樂  出家樂  無始起  樂諸著
今生值善割親緣  頓捨塵情斷眾惡(斷眾惡)
發身心  依聖學  除於結使下金刀
落髮披衣飱寶藥(喰寶藥)  懷法喜  加踊躍
誰其長夜睡重昏  此日清身忻大覺(忻大覺)
出家樂  出家樂  一切事  不相忓
年登二十逢和上  敬受尸羅遇淨壇(遇淨壇)
修定慧  證非難  悟若琉璃明內外
妙喻蓮花恣總看(恣物看)  稱釋子  法門寬
出入往來無礙道  解脫逍遙證涅槃(證涅槃)
歸去來  寶門開  正見彌陀昇寶座
菩薩散花稱善哉(稱善哉)  寶林看  百花香
水鳥樹林念五會  哀婉慈聲讚法王(讚法王)
共命鳥對鴛鴦  鸚鵡頻伽說妙法
恒歎眾生住苦方(住苦方)
歸去來  離娑婆  常在如來聽妙法
指授西方是釋迦(是釋迦)
歸去來  見彌陀  今在西方現說法
拔脫眾生出愛河(出愛河)
歸去來  上金臺  勢至觀音來引路
百法明門應自開(應自開)

淨土樂讚(依稱讚淨土經亦通一切處誦)

淨土樂淨土樂  淨土不思議  淨土樂
彌陀住在寶城樓(淨土樂)  傾心念念向西方(淨土樂)
到彼三明八解脫(淨土樂)  長辭濁土更何憂(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淨土不思議  淨土樂
寶樓寶閣寶金擎(淨土樂)  池水金沙映底清(淨土樂)
法曲時時常供養(淨土樂)  蓮花會裏說無生(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淨土不思議  淨土樂
寶臺寶閣寶真珠(淨土樂)  寶體端嚴金色軀(淨土樂)
菩薩化生奏玉調(淨土樂)  微風五會演真如(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淨土不思議  淨土樂
流水波瀾遶寶臺(淨土樂)  寶殿光輝玉戶開(淨土樂)
慈主遠聞三界子(淨土樂)  總須發願往生來(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此後漸急誦)
彌陀身量廣無涯(淨土樂)  面似檀金優鉢花(淨土樂)
目若青蓮四大海(淨土樂)  圓光化佛喻恒沙(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彌陀本願大慈悲(淨土樂)  此地愚人不覺知(淨土樂)
九品蓮開相引接(淨土樂)  慮恐眾生出世遲(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彌陀春樹覺花開(淨土樂)  功德池中坐寶臺(淨土樂)
三昧亭前求解脫(淨土樂)  摩尼殿上禮如來(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西方異鳥數無窮(淨土樂)  白鶴孔雀及迦陵(淨土樂)
鸚鵡頻伽說妙法(淨土樂)  聲中演出大乘宗(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如來尊號甚分明(淨土樂)  十方世界普流行(淨土樂)
但有稱名皆得往(淨土樂)  觀音勢至自來迎(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彌陀徒眾普慈心(淨土樂)  怜愍眾生至意深(淨土樂)
水鳥樹林說妙法(淨土樂)  何況如來微妙音(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如來本願特超殊(淨土樂)  慈悲方便引凡愚(淨土樂)
不問眾生皆度脫(淨土樂)  稱名即得罪消除(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彌陀[A7]端坐寶金樓(淨土樂)  恒沙菩四邊遊(淨土樂)
九類蒙光說妙法(淨土樂)  聞者悟解永無憂(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西方淨土離囂塵(淨土樂)  眾生到即斷貪嗔(淨土樂)
總是善人菩薩眾(淨土樂)  亦無惡趣反怨親(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花幢八面掛金鈴(淨土樂)  上下和音出妙聲(淨土樂)
聞者皆言稱快樂(淨土樂)  長劫不聞諸苦名(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凡夫若得到西方(淨土樂)  曠劫恒沙罪滅亡(淨土樂)
具六神通得自在(淨土樂)  永除老病離無常(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西方淨土離胞胎(淨土樂)  眾生到即出蓮臺(淨土樂)
上品尋光昇寶座(淨土樂)  下生障盡始花開(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西方淨土七重欄(淨土樂)  七寶莊嚴數百般(淨土樂)
琉璃作地黃金色(淨土樂)  諸臺樓閣與天連(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西方淨土十方希(淨土樂)  努力專求莫致疑(淨土樂)
上品即證無生忍(淨土樂)  下生障盡出泥黎(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西方淨土更無過(淨土樂)  閻浮極苦罪人多(淨土樂)
欲得今生出三界(淨土樂)  惟須至意念彌陀(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請觀世音菩薩讚(依瑜伽論)

迦摩那目佉 迦摩那母者娜(子也) 迦摩者那 迦摩那阿悉多 迦摩那佉 牟(平)(引) 迦摩那 迦摩那(上聲引) 即念觀世音菩薩(依大般若經通一切處誦)

六根讚(依大般若經通一切處誦)

我淨樂我淨樂  照見心空了世間  我淨樂
觀見眼根常清淨(我淨樂)  色界元來本是空(我淨樂)
色性本來無障礙(我淨樂)  無來無去是真宗(我淨樂)
觀見耳根常清淨(我淨樂)  聲界元來本是空(我淨樂)
聲性本來無障礙(我淨樂)  無來無去是真宗(我淨樂)
觀見鼻根常清淨(我淨樂)  香界元來本是空(我淨樂)
香性本來無障礙(我淨樂)  無來無去是真宗(我淨樂)
觀見舌根常清淨(我淨樂)  味界元來本是空(我淨樂)
味性本來無障礙(我淨樂)  無來無去是真宗(我淨樂)
觀見身根常清淨(我淨樂)  色界元來本是空(我淨樂)
色性本來無障礙(我淨樂)  無來無去是真宗(我淨樂)
觀見意根常清淨(我淨樂)  法界元來本是空(我淨樂)
法性本來無障礙(我淨樂)
無來無去是真宗(我淨樂)(此後漸急誦)
妄想眼根緣色轉(努力)  妄聽界耳被聲牽(難識)
妄嗅舌香常染味(努力)  妄識身觸意塵遷(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妄想騰波常沒溺(努力)  煩惱猛焰鎮燒然(難識)
上去慈尊迢遞遠(努力)  西方望彌陀道路懸(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唯有文殊大菩薩(努力)  現今此地五臺山(難識)
愍念眾生沈苦海(努力)  永劫波中駕法船(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彌陀淨土甚榮華(努力)  寶池花開數雜花(難識)
欲得西方長壽樂(努力)  併俗歸真早出家(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出家何以故遲遲(努力)  辭奉耶孃悲復啼(難識)
咽苦吐甘恩愛重(努力)  如今不忍苦分離(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入道速分離(努力)  純莫守愚迷(難識)
出家即是報思愛(努力)  兒能為救拔泥犁(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耶孃莫悲啼(努力)  兒今入道奉尊師(難識)
坐禪誦經常念佛(努力)  會當證果得菩提(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慈父門前喚(努力)  三車與子期(難識)
速來歸本國(努力)  正值法門開(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八德池中戲(努力)  逍遙七寶臺(難識)
千秋聽妙法(努力)  萬劫不聞哀(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諸佛在心頭(努力)  迷人向外求(難識)
內懷無價寶(努力)  不識一生休(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煩惱繩索牢(努力)  利磨智慧刀(難識)
割斷愚癡網(努力)  逍遙上法橋(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出家剛(努力)  苦樂自須當(難識)
觀身如泡影(努力)  念念趣無常(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地獄門前有何物(努力)  牛頭獄卒在傍邊(難識)
手把鐵叉叉入鑊(努力)  縱得人身受苦殃(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歸去來(努力)  閻浮濁惡不堪停(難識)
欲得安身長受樂(努力)  無過淨土最為精(難識)

難識努力急急斷狐疑修福

(眾等誦觀經諸讚念佛竟即誦此琮法師導和上淨土禮讚誦禮讚竟即誦後發願文便散)

一切恭敬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法藏因彌遠  極樂果還深
異珍參作地  眾寶間為林
花開希有色  波揚實相音
何當蒙授手  一遂往生心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濁世難還入  淨土願逾深
金繩直界道  珠網縵垂林
見色皆真色  聞音悉法音
莫謂西方遠  唯須十念心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也聞嚴淨國  乘起至誠因
觀日心初定  想水念逾真
林宣上品法  蓮合下生人
既言同志友  從餘洗客塵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放光周遠剎  分化滿遙空
花臺三品異  人天一類同
尋樹流香水  吹樂起清風
在茲心若淨  誰見有西東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迴向漸為功  西方路稍通
寶幢承厚地  天香入遠風
開花重布水  覆網細分空
願生何意切  正為樂無窮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十劫道先成  嚴界引群萌
金沙徹水照  玉葉滿枝明
鳥本珠中出  人唯花上生
敢請西方聖  早晚定相迎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淨剎本來儔  無數化城樓
四面垂鈴匝  六返散花周
樹含香氣動  水帶法聲流
未曾聞苦事  誰復辨春秋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欲選當生處  西方最可歸
間樹開重閣  滿道布鮮衣
香飯隨心至  寶殿逐身飛
有緣皆得往  只自去人稀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十方諸佛國  盡是法王家
偏求有緣地  冀得早無邪
八功如意水  七寶自然花
於彼心能繫  當必往非餘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淨國無衰變  一立古今然
光臺千寶合  音樂八風宣
池多說法鳥  空滿散花天
得生不衰退  隨意脫開蓮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已成窮聖理  真有遍空威
在西時現小  俱是暫隨機
葉珠相映飾  沙水共澄暉
欲得無生果  彼土必須依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道場一樹逈  德水八池深
往往分渠溜  處處列行林
真珠變鳥色  妙法滿風音
自怜非上品  空羨發誠心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五山毫獨朗  四海自恒分
地水俱為鏡  香花同作雲
業深誠易往  因淺寶難聞
必望除疑惑  超然獨不群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千輪明足下  五道現光中
悲引恒無絕  人歸亦未窮
口宣猶在定  心靜更飛通
聞名皆願往  日發幾花叢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慧力超無上  身光備有緣
動搖諸寶國  侍坐一金蓮
鳥群非寶鳥  天類豈真天
須知求妙樂  會是戒香全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心帶真慈滿  光含法界圓
無緣能攝物  有想定非難
花隨本心變  宮移身自安
希聞出世境  須共入禪觀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遠壽如來量  遙音大士觀
遍土花分映  烈樹蓋重懸
聞香皆是食  見食本為禪
生則無餘想  誰云非自然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恒明四海色  高貯一瓶光
真珠和日月  映地乃千光
聞聲開舊習  寶樹鏡他方
絃歌空裏唱  風樹合宮商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光舒救毘舍  空立引韋提
天來香蓋捧  人去寶衣賚
六時聞鳥合  四寸踐花低
相看無不正  豈復有長迷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勢至威光遠  觀音悲意濃
大小今相類  左右共成雙
花飛日日雨  珠懸處處幢
自嗟深有障  所念未餘從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印手從來寶  分身隨類同
心至慈光及  人感寶池充
見樹成三忍  聞波得五通
若解真嚴淨  應觀土亦空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欲與三昧道  正觀一經開
心中緣像入  掌裏見花來
天樂非同彼  法服不須裁
勿言恒彼住  有力定當迴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普勸弘三福  威令滅五燒
發心功已至  繫念罪便消
鳥化珠光轉  風妙樂聲調
俱忻行道易  寧愁聖果遙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坐花非一像  聖眾亦難量
蓮花人獨處  波生法自揚
無災由處靜  不退為用良
問彼前生輩  來斯幾劫強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聖所明門人  天衣業地居
自覺乘通異  即驗受身虛
拔陰萬里火  光體一尋餘
但能超火界  足得在金渠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樹非生死葉  池無愛見波
舊會聲聞少  新來正士多
蓮中胎化雜  音內苦空和
五門能早建  三界豈難過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珠色仍為水  金光即是臺
到時花自散  隨願葉還開
遊池更出沒  飛空互往來
真心能向彼  有善併須迴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六根常合道  三塗永絕名
念須遊方遍  還時得忍成
地平無極廣  風長是處清
寄語有心輩  共出一危城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洗心甘露水  悅目妙花雲
同生機易識  等壽量難分
樂多無癡道  聲遠不妨聞
如何貪五欲  安然火自焚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臺裏天人現  光中侍者看
懸空四寶閣  臨逈七重欄
疑多邊地久  德少上生難
且莫論餘願  西望已心安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天親迴向日  龍樹往生年
樂次無為後  心超有漏前
共沼花開雜  隔殿細音連
欲敘莊嚴事  妙絕不能宣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一土安恒勝  萬德壽偏存
聊興四句善  即歎十方尊
微沾慧海滴  願向智城門
迴與蒼生共  先使出重惛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歸西方讚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歸去來

娑婆不可停  輪迴無定止
長劫鐵犁耕  苦苦何能忍
三塗路上行  不如專念佛
極樂悟無生

願共諸眾往生生安樂國

西方禮讚文

一切恭敬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欲知何處苦偏多  惟有泥犁更莫過
罪人一入逕塵劫  受苦從[A8]頭無奈何
渴飲融銅登劍樹  飢飡猛火渡灰河
願離此苦生安樂  求生淨土見彌陀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普共道場敬三寶  地獄寒心不忍聞
一墮此苦恒沙劫  不知年歲永沈淪
遍身猛火鑽心出  五百銅狗競來分
灰河一日千迴度  猶被拔舌絞刀輪
眾生如何不念佛  故故將身入苦門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思惟餓鬼實堪怜  遍體由來猛焰然
兩耳不聞漿水字  一身唯有骨相連
值食將飡便作火  臨河欲飲見枯泉
願離此苦生安樂  長處西方坐寶蓮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迷塗一配畜生身  遙歷多年受苦辛
嚴冬露地居寒雪  盛夏當街臥闇塵
衣裳盡用皮毛覆  飲食唯將水草珍
願離此苦生安樂  長處西方坐寶蓮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人身雖復甚難求  得已還生萬種憂
始見紅顏花欲茂  俄然白髮颯成秋
魂飛魄散身歸塚  命盡形消肉糞坵
如何不樂生安樂  永座金臺佛國遊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五濁眾生難共語  十惡凡夫異種癡
貪愛眼前財色利  不覺此身霜露危
無常殺鬼臨頭上  忽被他將誰得知
不肯今時專念佛  臨終翻悔欲何為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大眾欲作西方業  有罪無罪自應知
聞身康強不修福  臨渴掘井水難期
舊日少年兇猛盛  如今日髮亂如絲
眼見死時歸大地  不修十善待何時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觀彼彌陀極樂界  廣大寬平眾寶成
四十八願莊嚴起  超諸佛剎最為精
本國他方大海眾  窮劫算數不知名
普勸歸西同彼會  恒沙三昧自然成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釋迦慈心遍法界  蠢動含識普昏怜
意欲化令俱解脫  眾生罪業共無緣
所以總教歸淨土  彌陀宿昔有深因
非但娑婆人獨往  他方去者亦無邊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上輩上行上根人  求生淨土斷貪瞋
就行差別分三品  五門相續助三因
一日七日專精進  畢命乘臺出六塵
慶哉難逢今得過  永證無為法性身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中輩中行中根人  一日齋戒處金蓮
孝養父母教迴向  為說西方快樂國
佛與聲聞眾來取  直到彌陀花座邊
百寶花籠經七日  三品蓮開證小真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下輩下行下根人  十惡五逆等貪嗔
四重偷僧謗正法  未曾慚愧悔前愆
終時苦相皆雲集  地獄猛火罪人前
忽過往生善知識  急勸專稱彼佛名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彌陀攝化無厭足  悲心常遶世間行
但有傾誠能念佛  毫光直照目前明
十方世界微塵眾  同時命盡願皆生
訃彼眾生心樂欲  分身遍布一時迎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菩薩道成皆為物  眾生未熟道成難
為待化緣兜率往  時時向下諦心觀
人年八萬方成道  三會逢緣證涅槃
且共迴心生淨土  臨時隨意往來看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觀彼彌陀與眷屬  久於曩劫植洪因
凡聖等皆同相好  人天一種紫金身
寶樹寶樓飛寶閣  寶池寶地寶成蓮
地及虛空賢聖滿  花中總是化生人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西方淨土甚精華  寶池寶岸寶金沙
天樂音聲常遍滿  寶渠寶葉寶蓮花
十二由旬皆正等  寶羅寶網寶欄遮
德水分流尋寶樹  聞波覩樂證恬葩
寄語有緣同行者  努力翻迷還本家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十方三世聲聞眾  窮劫算數不能知
諸佛如來方便化  咸令至果斷貪癈
指示西方安樂國  聞名皆恨往生遲
解脫之人猶願樂  凡夫不去欲何為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樂何諦樂事難思議  無邊菩薩為同學
性海如來盡是師  渴聞般若絕思漿
念服無生即斷飢  一切莊嚴皆說法
無心領納自然知  七覺花池隨意入
八輩凝神會一枝  彌陀心水沐身頂
觀音勢至與衣披  欻爾騰空遊法界
須臾受記號無為  如此逍遙快樂處
人今不去待何時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歸西方讚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歸去來

誰能惡道受輪迴  曠劫已來流浪久
今日相將歸去來  借間家鄉何處是
極樂池中七寶臺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第九化生利物門 (此門但明生淨土當來證聖果已化生利物意不應誦今之法事禮讚竟且須誦後第十門中天台迴向發願文應知)

前之八門是因此第九門是果猶前修因必招其果為修因時不惜身命勇猛精進念佛誦經稱讚大乘願生淨土臨終一念彼佛來迎剎那之間往生彼國到彼國已具六神通即悟無生而神遊自在隨根廣運化導群情皆令疾證菩提咸歸解脫者耳即是化生門竟

第十迴向發願門 行人既此世界當來修行作佛事竟所有一念善根不唯自利皆等法界願共有之迴向菩提正真覺道先標此意念誦禮讚了即誦天台迴向發願云 向來念誦無量勝因散霑法界同得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到彼國已獲六神通遊歷十方奉事諸佛常聞無上大乘正法修行普賢無量行願福慧資糧疾得圓滿速成無上正等菩提法界怨親同斯願海至心發願已歸命頂禮西方阿彌陀佛(即唱隨意便散)

上來十段不同總明一期淨土五會念佛經讚法事觀行儀竟幸諸道者見而詳之發菩提心深厭生死當觀無常念念不住速起速滅甚可怖畏故淨名曰諸人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是身如聚沫不可撮磨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是身如草木瓦礫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畢歸磨滅是身為災百一病惱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是身無定為要當死無常經云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假使妙高山劫盡皆散壞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吝諸人者是身既有如是眾多不善無利何有智者豈不厭焉唯有依此淨土念佛教門即能永離輪迴長辭五濁幸有緣者努力依行畢命為期同生淨國

普勸現在未來諸眾等上都南岳念誦音旨雖有稍殊而根本體同不離念佛皆歸淨土同見彌陀更無別耳但隨根逐時化物以多方便而接引之非向聲中有別異意但據經文作觀念佛或定或散或高聲兼默念但隨眾生心稱念佛名者盡得生淨土成佛皆歸一一亦不可得無得無不得是名中道觀譬如一樹有多枝葉形狀雖殊不離一根而出故華嚴經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故演微妙淨法音供養一切諸如來既音聲無量何妨五會念佛誦經種種音聲皆為令諸眾生同生淨土同得成佛更有何別眾等必須如是圓見修覺慎勿互生毀謗見有是非若各互見是非即當自滅佛法命終必墮阿鼻何由得生淨土一切念佛之人相見須如父母兄弟姊妹至親無別深生歡喜各慶不久即當成佛勿懷彼此之心何以故導和尚云親中之親無過念佛之人和尚讚云同行相親相策勵畢命為期到佛前若作是心千即千生萬即萬生盡此一形何處不超三界願熟思之慎而誡之勿見互生毀謗耳法照自惟垢障深重多劫沈淪有少微因遇斯淨教悲喜交集慶躍于懷信自己身與念佛眾盡此殘生定超苦海捨最後凡身得無上聖智生死永斷更有何憂普勸未來一切四眾但依此行盡此一形若不生彼國疾成佛者法照即願舌根墮落遍體生瘡代為諸子長處阿鼻受苦無窮誓捋此身以為念佛保證今得斯法欲報佛恩遂輒搜約諸經述斯法事稱讚念佛淨土教門普願速出愛河俱登不退者矣

深勸諸行人等若寫此法事儀之時皆須護淨好紙真書依經抄寫如法裝潢不得麁紙草書此並是滅佛法之相障生淨土永劫沈淪切須誡慎何以故此中有彌陀觀經不應輕慢應知此患願勿為之即福利無邊皆霑上品矣

智者當知此五會念佛誦經法事觀門實非自意比常祕密而不述之今恐後世生疑墮於惡道聖教明說除同行深信為利益故如是之人乃可為說為慜此故今略明之照以永泰二年四月十五日於南岳彌陀臺廣發弘願唯為菩提為諸眾生更無所求盡此一形每夏九旬常入般舟念佛道場其夏以為初首既發願竟即入道場勇猛虔誠至第二七日夜獨在此臺東北道場內其夜三更自作念言只今現有十方諸佛淨妙國土諸菩薩眾常聞無上甚深妙法具大神通度無量眾而我不預斯事莫不由我惡業罪障深重不入聖流不能廣度無邊眾生甚自傷嘆作是念時不覺悲淚哀聲念佛正念佛時有一境界忽不見道場屋舍唯見五色光明雲臺彌滿法界忽見一道金橋從自面前徹至西方極樂世界須臾即至阿彌陀佛所頭面作禮[A9]阿彌陀佛歡喜微㗛告法照言我知汝心實欲至為利樂有情無一自利善哉善哉能發斯願我有妙法無價珍寶今付囑汝今將此法寶於閻浮提廣行流布普利天人無量眾生遇斯法寶皆得解脫法照白佛言有何妙法唯願說之唯願說之佛言有一無價梵音五會念佛法門正興彼濁惡世今時末法一切眾生機感相應聞汝暫念皆悉發心如是無量壽經說寶樹五音聲即斯五會佛聲是以是因緣便能稱念佛名報盡定生我國汝等未來一切貧苦眾生遇斯五會念佛無價寶珠貧苦皆除亦如病得藥如渴得漿如飢得食如裸得衣如闇遇明如過海得船如遇寶藏必獲安樂何以故彼諸眾生遇斯法寶便能念佛即此一生定超苦海登不退轉速具六波羅蜜一切種智疾得成佛受勝快樂亦復如是言訖彼佛國界佛菩薩眾水鳥樹林皆悉五會念佛誦經法照粗記少分而白佛言今蒙世尊加被付囑此法若有疑心不依行者永劫沈淪不生淨土若依行之已後未審一切眾生見聞之者發菩提心念佛名號不入深禪定不疾證菩提不有大利益不阿彌陀佛言汝但依此五會念佛誦經之時我此國土水鳥樹林諸菩薩眾無量音樂於虛空中一時俱和念佛之聲令於一切之處人非人等亦不勞汝一一親自化之但見聞者無不發心歡喜信受而便念佛至命終時我來迎接決定有大利益已後應知言訖忽然還見自身而在道場覩斯境界悲喜勇躍依教念佛自爾已來迄至于今果如先說疑網悉除願此世當來常於惡世以斯妙法廣度眾生咸登極樂速得成佛幸諸有緣見聞之者勿懷疑謗必墮泥犁

問曰如前念佛法事聖有明文信矣今此土像末凡夫見佛之人教在何證答曰自下當為廣引聖教以明斯旨即疑細必除故觀經云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苦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乃至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又云有憶想者必得成就又華嚴經念佛三昧必見佛命終之後生佛前又賢護經云爾時賢護白佛言我今欲得諮問心所疑不審聽不佛言恣汝所問

爾時賢護白佛言云何住此佛剎 遍見十方諸佛聽聞正法非但未得六通亦未得五通亦未捨此世界身亦未生彼諸佛國唯住此土見餘世界諸佛悉聞宣說正法一切聽受如說修行得大功德也爾時世尊告賢護言今有菩薩思惟諸佛現前三昧若有修習如是三昧當得成就諸功德賢護白佛言世尊唯願說此菩薩現前三昧令此世間天人利益安樂佛言賢護成就此三昧者諸佛皆現在前其心不捨勝上智慧度脫眾生承事供給諸善知識起諸佛想賢護云何為思惟諸佛現前三昧佛言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清淨持戒獨處空閑思惟阿彌陀如來今在西方去此百千億佛國有世界名曰安樂今現在說法是人觀察了了分明見阿彌陀佛譬如夢中見種種事是人悟已念所夢見為他廣說賢護善男子善女人端坐專心想彼阿彌陀如來相好威儀如是大眾說法一心不亂或一日一夜或七日七夜如先所聞具足之是人必見阿彌陀如來賢護如人遠行夢見本家不知為晝[1]不知為內為外是人爾時所有眼根牆壁山石乃至幽闇不為礙也

賢護三昧心無障礙亦復如是但在此世界中積念薰修久觀明利故得見彼阿彌陀佛在菩薩會中或見自身在彼聽法聞已憶持或時禮拜供養彼阿彌陀佛是人出觀已如所見聞為他廣說

賢護彼善男子善女人欲思惟諸佛現前三昧於此世界中暫得聞彼阿彌陀名號而心不亂分明覩見阿彌陀佛是為成就諸佛現前三昧得見佛故即問阿彌陀佛言成就何法得生此國彌陀佛言若人求生者心常正念阿彌陀佛便得生也

賢護菩薩復白阿彌陀佛言云何念佛彌陀佛告言汝欲正念佛者當念阿彌陀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身真金色放大光明坐蓮華座眾中說一切法本來不壞是名正念諸佛現前三昧也

賢護若在家出家人若從他聞至心欲見念念不亂即見彼佛純金色賢護彼佛無來無去唯心所作還見自心若成就諸佛現前三昧者欲見隨念即見何以故有三因緣一者緣此念佛三昧二者緣彼佛願力加持三者善根純熟具三因緣故即見彼佛不用多功見已歡喜

爾時賢護白佛言我等於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末法沙門顛倒時正法欲滅時誹謗正法時破壞正法持戒損減時破戒增長時正法損減時非法增長時 眾生邪見時能於如來所說妙三昧界惟義理為他廣說心不知足是故我聞佛說未來世中正法壞滅悲哀泣淚而白佛言能於如來所說受持者我皆攝護令得增長

爾時世尊即便微㗛放金色光遍照十方諸佛國土還至佛所右遶三周從頂上入大眾歡喜

又禪祕要經說爾時佛會中有禪難提比丘而白佛言如來今者現在世間利安一切佛滅度後諸四部眾有業障多者若正念時境界不得現前如是煩惱及一切罪犯於小罪乃至重罪殺生邪見之罪欲懺悔者當云何除滅是罪說此語已太山崩五體投地頂禮佛足唯願為我解說為未來生眾恒得正念不離賢聖爾時世尊由如慈父慰喻其子告言善男子汝行慈為未來眾生問除罪法善哉諦聽當為汝說佛告禪難提及勅阿難汝等教未來眾生罪障業多者為除罪故教令念佛以念佛故初見一佛乃至十佛見佛已心轉明利三十二相皆使明了又佛告禪難提及勅阿難佛滅度後諸四部眾欲懺悔者欲滅罪者佛雖不在教正念觀像者諸惡罪障速得清淨觀此像已又教觀像齊中請放一光其光金色分作五枝一光照左一光照右一光照前一光照後一光照上如是五光光光之上皆有佛佛佛相次滿虛空中見此相時極使明了佛告難提此名觀佛三昧亦名念佛定亦名除罪業亦名救破戒者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觀佛三昧灌頂之法為未來世眾生當廣分別在於密處使心不散如前觀佛

又如涅槃經說佛言善男子善女人能如是念佛者若行住坐臥若晝若夜若明若闇常得見佛聖教既有明文只說今時像末已後濁惡世中五苦眾生罪根深者唯念佛力即能除得罪根必離憂惱生死永斷若不念佛何以得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無量壽經及諸部方等明此方他方諸菩薩眾生彼國者如駛雨下不知其數且菩薩位階聖果尚念佛名願生淨土親奉彌陀況諸具縛凡夫煩惱一毫未能斷得若不樂乘佛願力自力盡未來際沈淪惡趣豈有出期何得見佛自佛滅後龍樹天親亦修念佛三昧皆著讚頌並往淨方又佛法東流晉時有廬山遠大師與諸碩德及謝靈運劉遺民一百二十三人結誓於廬山修念佛三昧皆見西方極樂世界又梁時有并州玄中寺曇巒法師亦修念佛三昧至陳隨廬山珍禪師天台智者大師長安諸大德叡法師乃至今時唐朝一百年前西京善導和上并州文水縣玄中寺道綽和上慈慜三藏等數百高僧般舟方等歲歲常行十六妙觀分時繫習咸覩西方靈相極樂世界眾寶國土難以具陳聖教記傳並有明文豈虛構也如此光德豈非凡夫修念佛三昧得見彼極樂世界故觀經云以見佛故名念佛三昧既有斯教許佛滅後苦惱眾生但修念佛三昧者皆見彼佛何妨法照今時道俗及未來一切眾生修此念佛三昧寧容不得見佛斯有錯何但依教修行即名正觀普告未來一切道俗眾等及十方法界眾生與此淨土五會念佛教門有緣修行念佛三昧學此淨土法事者及修一切佛法作大佛事除為名利造諸惡法若至求菩提為度眾生者法照生淨土已誓來示為同類同學伴侶常當守護此人正修學時若有諸魔鬼神及諸惡人水火毒藥如是諸難來惱行人行人但於爾時至心稱念法照名字一聲多聲應念即至諸行人所而為外護立有微感令彼諸惡應時散滅發菩提心稱念

佛名同歸淨土證不退轉速得成佛盡未來際無有休息誓當守護一切佛法及此五會念佛淨土速疾要門令不斷絕願承此速入真如無相海中具一切智此願如虛空普遍於一切不得是願者誓不成佛道若發此願虛願身便紅爛命終墮地獄不生於淨土應名

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卷中


校注

[1242002] 【原】佛蘭西國民圖書館藏燉煌本, P. 2066. [1254001] 為【大】為夜【考偽-大】
[A1] 殊【CB】珠【大】
[A2] 幢【CB】憧【大】
[A3] 幢【CB】憧【大】
[A4] 幢【CB】憧【大】
[A5] 皆【CB】㫮【大】(cf. 法國國家圖書館敦煌寫本P.)
[A6] 怙【CB】怗【大】(cf. T09n0262_p0058a29; T09n0264_p0193a23)
[A7] 端【CB】瑞【大】(cf. T47n1983_p0477c17)
[A8] 頭【CB】傾【大】(cf. T85n2827_p1260a22)
[A9] 〔-〕【CB】阿彌陀佛所頭面作禮【大】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