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攝大乘論疏卷第七
[2]事善知識即是生行解力。□□□□□云已入決定信樂□□□□正思惟力亦名加行力。由無量宿世所習因力故。得承事諸佛為修道□□緣。由值佛聞法生正思惟起決定信樂。得此所信之法精進勤修即是加行。信樂位乃通。今所正成處在十迴所信樂。即三種佛性義如前釋。
釋論曰非惡知識等所轉壞者。二乘是惡知識。所不壞菩薩信樂心。已成心不可轉動等。即天魔外道種種方便不能令大乘心轉。
論本云由善成熟修習增長善根是故善得福德智慧二種資糧者。此第四依止力。由修加行力故得成熟福慧資糧圓足得入初地。即是初地依止亦攝持。由資糧能持成初地。若登初地即是唯識觀成故得入。言善成熟修習增長善根者。善修五義。一無分別能行所行及所為行。二無著修。謂不著因報因報恩寺。三不觀修。謂不觀有因果及能行所行乃至因果等之相也。四者無可機嫌修。謂攝理又自無微細過失。又能可他心稱機得益也。五迴向修。悉用眾行施眾生。復為四生迴向無上菩提窮實際迴施眾生果。具此義故名善修也。成熟修有四義。一長時修。二無間修。三恭敬修。四無餘修。研令增進名修習也。
論本云是故善得福德慧智二種資糧者。若約六度論之。施戒忍定為福德。般若為智慧。精進通二種。隨所策功德則屬功德門。策慧則屬慧攝也。
論本云諸菩薩修於何處入唯識觀者。下第三明入界章。正明觀智之境。後釋可見。此問有二意。一問境。二問位答中此章即答境問。第四章方答示位也。
釋論曰此法名唯識觀持亦名境界者。唯識觀能持此境令現前。此境又正能持成唯識觀也。唯識觀所境界不出此四句。若不識此四句亦不能得入唯識觀理故。唯識觀所攝法所緣境界並不出此四句。法者一有見。二有相。即似法義顯相。三意言分別。四大乘法相所生。前相見悉是意識。分別所作離此無別法為二也。
釋論曰大乘法相為因故得生者。明此意言分別是正思惟。正思惟中有見有相皆由先稟大乘法聞熏習生故言大乘法相為因得生。
釋論曰此中顯境界時謂意言分別者。離覺觀分別無分境界故。以意言分別為境界體。
釋論曰顯現境界相謂有見有相者。意言分別有何相類。此分別不出相見二法為境界相。後句尋因不異前。
釋論曰此意言分別有四位者。此下第四入位章即答前第三章位處。問明唯識觀有四位並以意言分別為體。作諸法理事等解了一切是識分別。謂有見相等實唯一識耳。然四位雖同入唯識觀。實有淺深大異。就此章為四段。初標位。二釋示位相。三明位處境界相。四結示其體相。
論本云願行地入位隨聞信樂故者。論本先列四位名。後以四義釋之。釋論具舉前後文悉謂字隔之後方合釋也。四位例爾。文言隨聞信樂故。謂於所聞唯識理生信樂者觀智未好成。故地前表是信樂位也。
論本云見道謂如理通達故者。於信樂位唯識觀未成。即入初證菩提見住心與理成一。即是無分別智。亦即是真般若。此智未成俗觀。最後見境無相始是唯識觀成。即是生緣盡故是無相。相盡故識無生。緣即是無生。以此二名真實。真實本對相生既無復相生對。故成無性。性即真般若。依藉本願仍起。後得般若方見俗中唯識義分明。故名通達也。
釋論曰此意言分別如顯現相通達實不如是有但唯識者。此明見分別性空。意言分別所顯現相即是分別性。此實非有唯識量耳。即無相性也。
釋論曰此識非法非義非能取所取者。此明觀依他性本緣境生識名識。為能取所取之境既無相故識非能取性。既是見非塵又非所取也。既非能所取識即無生。無復他我彼此故非法非義離如。既無法即是如故即入三無性理。爾時不見識唯是一如。是前後方便中正見唯識義耳。
釋論曰如此觀察能對治一切三障者。修位有二種。一大分。以初地為見位。二地以上為修位。八地以上為究竟位以功用究竟故。二細分位。位中皆有三位。入住滿亦入住究竟亦言入住出。此三位亦為見修究竟也。約修道有進趣義有增明義。所以能治一切障。言一切三障者。謂皮肉心三也。煩惱業報亦三也。解脫定智亦三也。有如此故言一切三障也。亦得上中下品數為三也。
釋論曰此修道與見道不異由智由境故者。見修二道雖淺深不同。同得無分別智同得觀三無性理。故言此義不異。釋論略示五義異相。初可見。第二云除三乘通障名見道但除菩薩障名修道者。二乘人但斷見修惑是果障未斷因。即用無明初品為因也。即為凡夫性者。為凡夫惑之本性能生見修惑故。即是見修惑本。今斷初地障即是斷三乘根本之因。故言三乘通障。三乘所斷者。十行五心中已斷修惑盡。六心以上但伏斷無知。無知即見修道惑本也。地上斷法我障。亦有義中說二乘斷惑。以七地來猶見二諦二相義強故言二乘。非三界斷四惑住二乘也。釋第三云觀未圓滿無退出義名見道觀未圓滿有退出義名修道者。見道與真相應永成一義。所以明無退出。修道恒從方便入理恒更出俗作唯識斷惑進行故言退出。見理與事真俗恒竝。今互舉一邊取。解第四云觀通境名見道者。即真如為通境。修道是緣真俗兩義故是通別。見道但取見理義也。解第五云事成名修道。以至功用究竟地能得無功用位故名事成。
論本云究竟道中謂出離障垢最清淨故者。八地無功用位為究竟。釋論二種位如前釋之。
釋論曰此位最清淨智慧生處故者。無功用智任運不作意自無相即是清淨智慧。及地地滿亦是清淨智慧也。
釋論曰最微細障滅盡無餘故者。約□此大小分位並當分惑盡處無餘。
若人入此四位緣何境界下。第三示境。此後除真如無分別。就俗中智境一切唯有識。四界者即三界無流界合四也。
釋論曰一切法以識為相真如為體者。從何以故以下第四段依俗諦一切法雖復異真唯有識故。以識為相證真為悟。唯有境智無差別之真如。其外無別法。異如者俗如幻免無別體故。不異真如即以如為體。若作隨妄生義即是識息妄無生即如。故一切法悉以真如為體。無離此如為體也。
釋論曰若方便道以識為相若入見道以真如為體者。方便道唯見識有體。除識外悉如夢塵並無所有。識隨妄塵故生。既智塵無所有則不生即如也。若入見道是如理真智見識無生。無生即如如無復異法。故以真為體。如此等行是入四位之相也。
釋論曰因此方便菩薩得入四位者。此下第五釋入方便道章。即是入處方便。因藉此四善根與本方便修令增長能資唯識觀令得入初地。就章有三。初釋論標入方便。二問。三答。釋論釋問意示八處持四善根為方便故得入四位也。然八處中前六處為方便。後二為資糧。並為入因也。仍即示四善根義。如入人章釋。次第三答中更為三。初示所持之善根。即前四力。二示能持善根之行有八處。三者捉八處廣解釋之。
論本云由善根力持故者。此明善力。不出四種力。八處持此令增進故唯識觀成也。
論本云由有三相練磨心。即為八中三處。滅除四變障即八中第四處。緣法義為境即第五處也。無間修定慧是第六也。恭敬定修慧為第七處。無放逸修即第八處。此八處並是修學處。由修此故成熟四種善根力。八處次第淺深相成。初三種練磨心為三。初牒章門。二釋三練磨心意。後以三行偈更結之。釋論復解之也。
釋論曰一輕賤自身等退屈心者。此下第三廣解釋方便釋。此明聞菩提廣大甚深難修難得故心退屈。約如理為甚深。約如量義為廣大。攝法盡故難修。由文修行方便得故言甚深。為深故難得。治此心有三義。一明無定處所。隨並得引□處修皆得。二明人道。是道器即是同類修皆得。三明無定時節。隨能勤修並得。引此為例作此解磨練心治第一退屈心。
釋論曰二輕賤能得方便退屈心者。菩薩作此心。施等是菩提資糧。若離菩薩意欲不可得。我等云何能行此行。即是退屈心。為治此心者。明引三世菩薩是我等類。皆能修施等。以信樂為正意。正意為方便。具三義能平等生長六度。具三種信樂。即三種佛性如義章廣。為正意能行六度等。具生長平等三功能。出離障垢。故行施等行不足為難得。此等正意六度圓滿自然得菩提。退屈心則滅也。
釋論曰最難可得者。三義。一者須長時修。二所修微妙精細。三所修眾多也。至十地三十大劫阿增祇修行除無有生死最後一剎那心。此難思量故生退屈。觀前有四種定心。一思。二了。三證。四除。先尋思一切法唯有識。既尋思已決了知一切法唯有識。決定明了已後證知唯識。證知唯識止除外塵未除識體。後更尋思塵既無相。識則無因緣不得生。復不見識體故名除心。此除心與真如相隣。由此心在障不得真證。心即是解脫道。除則是無礙道。過此後心與理一無有心境之異。
釋論曰亦應可得此義難思者。所障有眾多功德智慧。能障止剎那心者。說可得此義難思。我今猶在四種生死。去金剛除心猶遠。所障有多能障亦應有多。若說不可得此亦難思。有疑心故生退屈。後即舉例為對治心者。明凡夫二乘修有礙善根成各得果不差。何況我今修圓滿無礙善而當不得果耶。夫無有施戒修三品修即定也。止有正體無三品修名偏。具三品即財法無畏等施為圓修。捨命而得果。為死墮即轉凡成聖。不捨命為移位。
釋論曰於十地中好生長福德智慧二品善法故名圓滿者。此二義。一約諸地。地地中具足六度行為圓滿。二以真俗具足為圓滿。真解為智。俗解為福。常住具四德自在為無礙。法身圓德義為富樂。應身利他上行人能變以此為行。法樂自在為如意。化身取色形義相好音聲才辯為可愛。後結意可解。復以三行偈重結前三練磨心義。今顯現可見。意如前可解。釋第二偈兩句顯三義者。諸勝菩薩反所信樂三種佛性等並為增上緣。善心為同類因。施等行戒出世法為等流果也。
論本云由滅除四處障故者。此即牒前八處中第四。除四障者。一邪思惟。二邪意及疑。三法我我所執。四明滅。此四障大略也。
釋論曰數觀生死過失涅槃功德此觀但愛自者。由心分別於無二理中見有彼此得失。不能平等他故成邪思惟也。第二邪意及疑並明。於二諦三性等法相道理生信及決了心故滅邪意及疑者。明於聞思境界中是無法並隨心成。而執法體是有名法我執。復明此法有用名法我所執。又譬如執有涅槃謂集諦無生寂靜為體者。集諦是苦因。有則是生。謂言無生故是邪執。即是菩薩道為涅槃因。謂因為果。豈非邪執。又譬如執涅槃用謂能離三苦者。能離苦此乃是道。能離苦道是涅槃因。因能離苦。涅槃是果。果時又已無苦。而謂始是能離苦則濫因。豈非邪執。次第四解分別執。明定散並緣內境不緣外。見境無相見識無生故能滅分別。此一有長行偈。後偈釋論解不異前也。
論本云緣義為境者。此八處中第五。如釋論牒前論本來為章門復問答解釋之。以聞熏習為生因答第一問。思慧為長因是方便答第二問。生後時思等慧。依此聞慧數思惟為長令堅住故名攝。正思惟即為長因。或似正教為聞慧境。或似正教所證義顯現為思慧境。後明覺觀思惟即是意言分別。復有見可解。
論本云由四種尋思謂名義自性差別假立尋思者。此即八處中第六處。即無間修。得無間名者。方便轉勝修之相續無有間隙之惡無記間善心故名無間修。以名義二為本。名義自性名義差別成四者。能目一切物之言為名。所目一切法六識境十八界等為義。名義自性者。此二名義唯以言說為自性也。差別者。如說五陰十八界即是立名義。名義為本有種種義為差別。如色受等各別不同為自性。於一一陰一一界中復有種別不同。如色中有種種色。一切皆爾。名為差別言說。唯見名義自性言說除外更無所有故言言說為自性也。名義差別言說唯見名義差別言說者。名義是當體。差別是其別義。當體既是言說其差別義故亦唯有言說。四處度疑決了說名尋思。此並唯假言說為義故立餘三為相應。以三目義即屬義。由數習次第相續三故生解假立法妄想生解故名相應。名義互為客者。得義時未識名。如見人不識性。故知不同。以名多。如一人有多名無多體故知不同體。三名不定故。知人猶子等故不同體。又一名目多義。如前名目九也。故不同。此明一時不同。又前有人後方立名。又知如文有人道後此道名為人。此通名前文有定後方有人也。此明前後不同。又知識此人姓名來文不識其人體相。故名義不同體。後□五陰譬。如五陰是行聚即是無常之名。猶於相續中有我執。則知名無常猶於義計常。故知不同體。故名義互為客也。然若無數習次第無倒三義則無相應義也。而通明此義顯不同者。以各不同是分數各別法即是無常故有此說也。
論本云由四種如實智名義自性差別如實智四種不可得故者。此下明第六資糧。就章為三段。初辯恭敬修。二辯無放逸修。三釋疑辯住處及境界。初明恭敬修三。前明四如實智。二辯唯識方便觀。三明唯識真正觀。第一四實智中又三。初總標。二者一一別釋。三總釋結成也。論尋思如實智。並在十迴終心出位。諸地方便將入位。尋思在煗頂。如實智在忍世第一法位。然論此二章並得為方便資糧。今取去真觀。遠者為方便。近者為資糧也。然前四尋思知四是假言說未達四法無所有。能了了達四法實無所有不可得故成四如實智也 次別解。第一名尋思所引如實智者。實為欲引眾生出世故立世間萬物名字。若不立名則無人識色等類法。則不能起增益執。乃至互相教示。豈能解出世理。故借世法引令出世。如前令入依中明人法通別二相。悉是假借為入理證耳。皆悉無所有。次義尋思所引如實智。明義離一切言說不可說。次明色非者無體不可說。色似色顯現不說。非色法有無亦爾。法有三義不可說故。是第二如實智。次第三明自性言說尋思。唯有言說。由自性言說此類非其自性。如其自性顯現者。菩薩達其如變化等譬。非類似類現。是名自性尋思所引第三如實智。又言甚深義為境界者。緣無相及依他識為境界。次釋第四差別言說無有二義者。此明一切名義差別言說無二。言及說所說並無所有故無二。由可言體不成熟故即分別性無體也。由不可言體成熟故即真實也。次差別言說無二成第四如實智也。次更總明四義從先已說名及義下。是總結之明智是假言說。度疑決了等說名尋思。因此尋思菩薩觀名義等二無所有是如實智。次入此已解下。是方便唯識觀。四種通達分善根依止者即四定。後文自釋之。次後次第明不見名義自性差別。依釋可見也。由四尋思四如實智為二方便遣外塵復何方便及境界得入真觀者。此下第三問唯識真觀。前是方便相似解耳。還研此入真。意言分別此四法故生起 此四法既無所有。意言無復所分別諸生緣既盡。意言分別之識亦不得復生起。此即是入真觀。亦見無相性為真見。唯有識達餘法悉無所有名入唯真觀也。四種三摩提者。此四是法無我中四觀依止。非前人無我中四種。煗頂忍世第一方便。是先得等四定也。後章自釋之。釋論曰。此下明八處中第八處。無放逸修。即章第二段。就此有問答。問答即辯法譬兩說。分文為二段。一法說。二譬說。法說中為二。初略示三量智意。二廣釋三量義。
論本云但入唯量者。此明俗觀成唯有識體量。後雖明相見種種。若不顛倒識上變異成相見二及種種則唯識義不成。以無識生緣故識不得生。若有實色唯識義又不成。以變異為二而無二體唯一。
釋論曰此二法一是因一是果者。塵是因。生義得成又不失能取所取之識故。識是果。此就緣緣。作語根是識因。識是果。此就增上緣明義。若約變異義。識是因。根塵並是果。以根塵從識家種子作因緣生也。離識則無塵等故也。
釋論曰又一是所依一是能依者。根塵是所依。識是能依。從識變異種生為根塵。亦得言根塵能依。識是所依也。
釋論曰此二法由無始生死來數習故速疾是故於一時中有種種相貌起者。若就俗諦體唯識為量。為成識義故開成相見二法。廣見有六識相有六塵識。各有無量塵識故言種種相貌。八識一時起及前後論之彌無量種別。雖復為種實唯是識量也。
釋論曰名義各有三為六者。此下論本文第二更廣釋法說義正明入識唯觀有三種。初明唯量者六相為義。次尋名無所有者。名本目義義無所有故名無義者。所因即六塵以諸塵為義。塵無所有此名空。無所因名何義。又此名為自有義為當無義若有義義無所有故名無義者。若除有物可得有於有家之無。既無有於有法有。何有家之無耶。故亦無義也。次義自性差別二法如釋論可見。不釋之。次第二明相見現如釋論解。作取能所取義既不成。始達於一識上作自分別為相見二法有。次第三釋論解種種相貌觀云。於一時中能觀種種相貌。無相無生名入種種相貌。觀者無相無生為本。從法來至法本極處方達種相貌觀成也。若不達理體於顛倒事相解終不成好解也。次明入三性譬者。此答第二如何法問更為二。初有三十四行文行譬行合釋之。二者從如此菩薩由入似義下三十三行文法說顯成前譬也。譬即借小乘事相以為譬。譬如闇中不了藤謂為蛇。蛇譬分別性事中有。藤譬俗中有識。是依他性。而藤以事檢之無自體但有四微。四微譬安立中有真實性。然蛇本來是無。由闇不了見藤橫謂為蛇也。一切眾生不了別俗中唯有識。於識上作根塵等解。此根塵實無所有。如藤上本無有蛇也。次明藤無自體。假說四微為藤。如達四微時即不見有藤。合譬如於真中不達一如無相。於如上橫倒見分別性根塵。如見蛇時不見藤。根塵既無所有。即見無相性。是約分別性無所有分。見真如見唯有識。即見依他性。見藤時無蛇。未明四微緣識即無生見即無相無生。即是俗識見真實性。如見四微時無藤。本為對俗識立真如。俗既空無所對。真亦絕待第一義空。如見四微亦無所有唯空。即是真實性成無性性。即非安立諦。無於二諦三性等也。
論本云如此菩薩由入似義下。第二法說更顯前譬。論文初論文顯次第入三性義。第二既論文明由入真實性捨唯識想。第三明意言分別是先聞法種類。四段明無塵。五明生緣盡識無生。後段釋結可解也。
釋論曰復次是時無有一塵品類而非菩薩而了別者。既久習研釋精識反覆熟觀已竟。雖無別體不無識法為相識義也。但此識法本無二相。分別為二相。實一識為體。是諸法本故。於末始得明了後得入真竟。後出觀時方是精識諸法。故無一法而不善達知也。
釋論曰無分別智是名者。此第三段辨菩薩住處境界釋疑也。此為二。初答兩問住處及境界。第二更重辯菩薩通別境界為二。初長行辯通名。二偈辯通別兩名。此下言名者。名本身能表法體為名。又名本定體無分別智能證理與理成一。即是定自體之名能起後智立教能長章。一切法相是一切表章之根本。故立無分別智為一切差名。
釋論曰復次名者謂究竟者。即是真諦是為第一義諦名。是相應之理極果法故言究竟名。真即表究竟極理故為究竟名也。亦即法界者。法界通一切法。皆如無有二相故言通於一切法。一相無有差別。境智無異相也。
論本云無分別智得證得住真如法界者。明不分別一切俗中一切相生等者。相即俗變異事生是識即俗體。由不取此別相故得入住法界。
論本云是時菩薩平等平等者。此下第二明通別平等境界義。此中但明二種平等。依如釋論可見。具十種者。一義自性平等。二無言說行相平等。三無生平等。四因緣不起平等。五畢竟寂滅平等。六離諸虛境平等。七一切行無取捨平等。八一切法離相平等。九離妄相境界如幻如化平等。十妄想境界有無無二平等。略示其名耳。釋論自作兩番釋偈十名義。今略示其前後同異大相。第一法名。初番云。謂色受等眼耳等。此五陰五根等。後即除五陰但明五根故異。第二明人名。初番云。謂信行法行等。此即利鈍二種相似聖人。後即我眾生等。此通一切凡夫異前。第三法名。同取十二部正教義同。第四義名。亦同是正教所詮義。第五性名。初謂無義文字。後即明十四。此亦同。十四是音。二十五是字。合有三十九。而言七者。二字同標章結句以相成。所以止三十七。身解義意如涅槃記中釋也。第六略名。初謂眾生等通名。後即有為無為。此即後番通內外根無為等。前但有為論正報名耳。第七廣名。前謂眾生各有別名。後謂色受等。即五陰空等成眾生法六大則異也。第八不淨名。前後同凡夫。第九淨名。前明聖人等。後明須陀洹等。此略同。第十究竟名。亦同是果上極處名呼為究竟名。地地皆亦隨分究竟義。但成自利利他。皆有隨分也。
釋論曰究竟名謂緣極通境出世智及出世後智一切法真如境者。緣極通境二種智所緣真如。目此境為究竟。欲顯此究竟理與二乘所緣有異。用緣極通境以目二智示是此二智境。次論本結前可解。
釋論曰如此謂方便次第時節捨得者。方便即八處持善根初後自有次第淺深時節。即有方便。正觀等三諦觀等捨分別得。即得真智得證真如無得之理也。後可見也。
論本云由入此相得入初歡喜地者。此釋第七資糧果章。就章為三。初總標。二別釋八果。三結示於見道得此八果。總標文可解。第二別釋中釋第一勝時果云。捨凡夫二乘位始得菩薩真位。前十解中雖名聖。未得不二之真聖猶故。是假名菩薩。未得斷凡夫性以身猶未得常住法身故。同凡夫二乘各[A1]各差別妄想法為身故也。初地得理無二法身智無二常住法身方是真聖位。異地前假名也。釋第二云。捨自愛名歡。生他愛名喜者。除貪瞋故不愛惜自身。能行大捨心恒歡悅。由除嫉妬故不憎惡他。見他得利益心恒慶憙。方便中有此力故名方便。果正智得理不二之時。無喜不喜之相。昔著我愛。今自他不異故不復愛自憎他。所以令他不達此理者復生悲欲令達之故。
釋論曰未曾得大用及出世心者。大用由證法身起應化身是大用。無分別智是出世心。今始得之。是故生喜也。第三地者名勝果。正釋地體義等。後當廣釋自見。釋第四勝通達果云。三義。一由得四依。依法不依人等四依者。一依法。是法門即是詮教。人是能示詮之人。藉人求皆捨人不依人而往也。二依義。義是文下所依以。此所依以即得利益。語止是指示令取義。住語即執詮為病不應依也。三者依智不依識者。智是達理能離生死法。識是隨生死起惑遇種種生死後有。四者簡依了義經者。細有了不了義。依文判了義。依理判不了義。若不能如此則自在生疑則不能得理。豈能利他。依理判了義經則能成就二利也。二者明通法界十重。從初通達乃至上地皆善通達者。此十即十地觀境十功德。若理觀從初地達一功德即達十皆善通達。若就差別義。取法界即不達二地功德。分別中有分別倒惑故通達為難也。三約四方便。如文可見。前後說處多也。第五明生佛家者。即真如無生之家也。無明能生眾生生死無實體如但有外相貌無實體也。今生法身中故不為無明㲉所苞裹也。又佛子五義者。一願樂無上乘為種子者。由信樂故得多聞熏習為種子。二般若為母者。母有能生子義。若非無分別智則不脫生死。何得生如來家。智不令諸惡執□之。惡執□之則有無明。無明則能生生死。般若生即是無生生也。故離分別得無生生。故是生如來家也。三以定為胎者。胎能含養兒滿十月故生。由定能含養眾行故無分別智生。即是佛子生。四大悲為乳母者。乳母能資養兒。大悲利他即復資養成我眾行。若不為利他則同二乘。豈成大行。故大悲如乳母養子也。五諸佛為父者。一者子藉父遣體生。二者父又能訓誨令子成長。三者又為外蔭護等。明佛子從佛性法身生即是體也。三身又訓誨令成長義。二身師義可見。法身為自體常住。師既師自體義亦得是無師智也。又不令惡法侵損。是外蔭護也。
釋論曰恩養果有四種一廣大二最極三無邊四無倒者。平等令一切得解脫故名廣大。悉令得入無餘涅槃故名最極。利益無限量盡一切眾生故名無邊。凡所利益稱根性無不如理故名無倒。由證如同以如為體不見有眾生異我故得眾生心平等。由得大悲同有利他用故得菩薩心平等。由同法身及法界為體異故得法佛心平等。第七第八二果如釋論大憙可見。後第三結名菩薩見道者有三方便。謂如實智者正是此時除障。何以然。由見名義自性差別四種畢竟無所有。唯見識分別作此解。所解脫無所有為無相性。能解心亦不得生。無相無生即得解脫果。了因即無分別正體智。此智為不生道。四如實智是對治道正滅障也。應除是俗諦。二性可解。除滅者即為已滅。已滅惑即理顯現。理顯現即三無性。一切法悉本來無二相。故除生死得法身。皆由唯識觀成。若不達此義則不識大乘要行也。
論本云復次何故菩薩入識觀者。下釋第八二智用章。此問如釋論解可見證。就此章為二。前明無分別智前後入唯識觀定其方便體相用。次明二智用。就唯識觀中又二。初明未得初地之前觀。次明已得地更起後觀。言方便者即是唯識。若正智止有一如名更生惑常為不生道也。
論本云由緣極通法為境者。釋論解有四德。明智體照境。即通法有四品。此就境有廣狹論之。苦但心最狹。無常通色心已居次廣。無我又廣。而止通大乘相用。無性就理體論之最廣。故言極通境。由唯識觀為門能令通達諸法本故。於一切法無不通達微細。後方便作唯識觀。雖明無倒一義義兼得後三。既從無分別智生。又更生勝品智。豈得無前三義。
論本云為除滅共本阿梨耶識中一切有因諸法種子者。此下第一明二智用。用有二。前明唯識觀有自利用。二明得後智利他用。自利有三。一者除障。二立因。三得果用。此文正明滅障用。通滅因果事可解。由七識是惑染六識有煩惱作業故。是種子因緣之本。而本識是緣中最勝。是增上緣。能生六七識作業。復能受薰持種子作根依持生故也。六塵是生種子緣可見也。
論本云為生長能觸法身諸法種子者。此第二立因用。諸法即六度。由唯識觀轉六度令成出世故是證法身因也。
論本云為轉依者。此第三明得佛法用。即明三德四無畏。後結為成除障立因得果三用入唯識觀。次第二明後智正體。既得真無分別般若竟。此義如資糧章後分釋。今後智用是出世間智。此智照一切法無倒。又為他解說。為此二用故修無分別後智。云何修智。於入真觀前時熟修聞思二慧。是修後智義達諸法入真後時出俗見妄法始更明了也。
釋論曰內相外相內外相者。本識為內。塵為外。成身根為內外。於自為內。於他為外。又根塵相對為內外。識通內外。後智見生死同幻化可解。從正體智生故言清淨。清淨本所流故也。
釋論曰故不可依見聞覺智相判諸法為實有者。此顯應依智不依識。識著倒相。智則見清淨善達倒夢境是無所有也。五明義如前後更廣解之。
釋論曰相違不實不定名偏者。依文符理為不相違。真實及不實。為不可動名定。違理差機為相違。闇心妄說為不實。前後改轉為不定。
釋論曰處時相濫名倒者。隨位高下十方地處高下為說為隨處。隨所宜機動時節說即有益名隨時。隨大小乘所宜法相法門等相故言隨相。
論本云是時正入唯識觀位中者。此下明第九二智依止章。就此為三。初總標四種能所依止為問。次別釋四能依所止義。後結示之。就總明有四種三摩提。是四種通達分善根止者。四定為所依止。體燸頂忍世第一法。四智是能依止。此四種智即為四種通達分善根也。釋論解云。為明應入處故。言唯識觀中者應入處即三無性真如。約此處觀方始見唯識明了能所依止後自別解。由四善根有四依止故善根成能證無差別理。
釋論曰樂觀無塵義故名為忍者。此第二別釋。具明忍有四義。一欲樂義。由能忍安受無生理故二不可壞義。由境真實智寂靜故。三智助義。四簡擇義。後二義明其功能也。
釋論曰此忍未離三相謂觀善成就惑污清淨未隨意修習者。猶見有成就相染污相清淨相所以未能隨意修習故成下品。次後第二別釋四依止。第一光得三摩提者。光是智名。因定得此智。定從所得之智立名故稱光得。定都四名。一者名三摩提。此云等安。謂能平等安置於心不令散亂高下。即是心法令心於一境法等攝住離於沈浮。二持訶那。舊言禪那。此翻為智生。以能引生智惠故也。又翻為善思。能善思量生六通慧故。又人心不高下顛倒不噉味故名善思。三者稱三摩拔提。此翻等俱至。心不高下為等。心境不相離為俱。在於觀中緣境為至。故言等俱至。四奢摩他。此翻寂靜。已離下地惑。惑通無復用故名寂靜。前三名通流無流悉得立之。唯無流定得此奢摩他名也。
釋論曰若具五分五智此定名三摩提者。五分者初定光得為自分三定通行為自分定無間為自分念分通四定為第五分。一定中皆有五義故得三摩提名。四定別名從強者受稱也。又五分者。取八聖道中正定為三摩提體。正見正覺正語正業正命此五為分。由正見見邪相而捨。見正相而取。乃至見邪命而捨。見正命而取。由正見捨五種所對治。故立五種。能對治為助定分也。五分智者。一自性分智。是無流勝善成熟故言自性分智。二人分智。此定非惡人所習。智人所讚。此智亦依內起。是智為至人之氣分因故為人分智。三清淨分智。我此定寂靜美妙。已捨道所對治惑滅故為清淨分智。四果分智。現世安樂住未來感安樂涅槃果。是果家之小分智故言果分智。五念分智。此定憶念出入觀熟修不忘入出觀相故言念分智。約分起五智分三十七助道法。如釋論解。又四善根者。即是四定所發燸頂忍世第一四位即能資生於果。故為善根也。第二定釋論明已離三相故是最上品者。已離成就相染污相清淨相等三種分別惑故成上品也。即四尋思上品次隣四如實智解三種頂行。第三云是進際者。凡人至山頂進則成飛仙。似聖人進入忍位。世第一法即取真智成真聖故是進退際也。第三定四如實智中名通行從理得名。釋論意可解也。釋第四定止取通行一剎那定為無間定。此定是最後法。釋論可見也。又前釋非安立諦義云。此諦通一切法無有差別故名非安立者。立法為差別中二相之彼此故立法示他非安立諦。一切法同一如相無有異者。同此如相故言通一切法無差別也。後第三段結為入非安立諦觀前方便。若得見道無生智即為正相應道也。
論本云若菩薩如此入初地已者。此下釋第十二智差別章。就此為四。初明得見道為修道依止。二明修道依見道成真聖行。第三簡二見道異相。四以偈結重顯前義。初明見道依止者。以修道中一切行並為聖行者。由得見道故。由作唯識觀通達真俗故。得見道為依止故是聖行。
論本云云何菩薩修習觀行入於修道者。此下至更修加行文來第二明修位觀行體相有問有答。釋論作三意解此中答即為三復次 釋論曰此云何凡問十義者。指後第五勝相。解十地中具明此十義。今但列所問十義名。然雖復具有十義亦無分別明科段但有義意耳。而已復作三番釋。云何下文略示大意。十義者即明修道中大相境。一者相。即修道中境行體相。二次第者。即從淺至深從方便入理。三修者。即是長時修四修無分別等五修等一切觀行。四差別者。於一切行中各有無量義相貌不同故言差別。五攝相助者。即道品及世間散心萬行並為助道也。六攝相礙者一切障並攝之轉令成助道分。七功德者。即明法界十功德能生長方便行之功德也。八更互觀察者。諸萬行更互相顯。如初地有十度。以檀義獨顯。乃十地智亦然也。更互助法同相成。九名者。是義表定能顯一切法體故是名也。十淨不淨者。具真俗三性。以依他隨分別為不淨。不分別者故淨也。次釋修習觀行。如釋論可見。論本明入修道。釋論明依止見道入初地者。初地有入住出三僧祇修行。明重修同修道故也。次答中釋論作三復次來解之。此中問止一云何。由答中有總略出其有三義意。釋論作三義來釋之耳。後更釋文也。初番解釋初明三慧境。此中明十地異聲聞十地者。一受三歸地。二信地。三信法地。四內凡夫地。五學信戒地。六八人地。七須陀洹地。八斯陀含地。九阿羅漢那含地。十阿羅漢地。次明三慧功能。次明後得二無倒。次明長時等四修。次明由轉依故行成真聖道也。後明為得三身具自他利益故更修加行。復次云何下。第二復次約六義為問者。此中但有答文中有六意。故知總明一云何中有六問。一明三慧界。二明三慧功能。三明修位因果。即後智望前為果。望後時修慧則為因。可見。四明四修。五明依止。即依轉。六明勝用。即得三身成滿自他兩用。復次云何。第三總問修位次第者。初總答問。云從初修心乃至修位究竟以答問。然後更還舉三慧境乃至三身為次第釋之。由境生智。由智功能故能攝持境。故成次第。次出其體相示因果。次成滿四修。次明轉依。是自利為四德本。次復明得三身二利義。復次論本云佛廣說所安立法相於菩薩十地者。此更重舉前文釋證成其意。此即三慧境。釋論曰。合如所說雖有眾多法門。論其真實唯是一境。聞慧能達此。次思慧能合觀真俗通別二境。修慧但在極通境真中。此行並是真聖行。異地前行也。次後智作世等可見。初地證得真如法身始是自利用成。八地無功用自利成。九地始 應身利他成。十地得化身利他用化二乘凡夫下品人始成就。而猶有微細礙著未自在不及佛也。就感他佛者。凡夫二乘始行菩薩感化身訖。十迴趣初地以上悉感應身。初地得證法身也。方便淨土中感應身受法樂為進道緣。以行成入理即體證法身成常住果也。
釋論曰聲聞見道是他道菩薩見道是自道者。次第三辯大小乘見道異相。二乘見道心境異。所行道與能觀心異故是他道也。菩薩見道境智唯一。無復境智二相故言是自道 釋論曰此依止在道方便中即思修二慧者。通方便中福慧助成正道故名依止。
釋論曰此涅槃非是道果是道住處者。不明修道所得究竟果名涅槃故。是道住處非是道果。顯菩薩以慈悲般若為體。不著生死涅槃。離真俗相。道住此無相法中即名無相法即無住處樂故名涅槃。
釋論曰道有下中上上即是十地者。下即聲聞。中即獨覺。上即菩薩十地。此十地是真常道也。
釋論曰此十地出離四種生死為通功能者。依本識起方便行免界外四種生死。十地體並是真如。菩薩正是真智故通免生死也。
釋論曰所居之土無有五濁如頗梨柯等者。無五濁即無五人。一凡夫。二外道。三聲聞。四獨覺。五下位。下意行菩薩等五並為穢濁不得入十地中淨土也。頗梨柯者即水精。此體清徹。能徹見彼邊物義。故借以表土。土即唯識智為土體□□□頗梨柯世界 釋第九生如來家者。以見真如證法身為如來家 釋第十法輪三義名轉者。一能上下平行者。上即行進趣勝位。下即化他也。平行即修觀。未得能得者令得勝法入勝位。已得能守者令不退失也。三能從此至彼者。能以我功德智慧與他。隨根性機宜令彼得我解。復得傳化他故言從此至彼 第十一得果異。二乘有十力等。後智果中廣釋。此未解之方便入見道修道究竟。即第四段道。又四行五言偈。後更承五行七言偈。為顯前義令開顯易見。前四偈中一偈明四尋思方便及正觀四如實智方便。次一偈正明四如實智故得入非安立諦即三無性第一義理唯自證知。次復兩偈顯所入出無礙法師別論取來證成之如偈。後釋論結示之可見也。此後五偈釋論結顯義。一明資糧道。二加行道。三見道。四明究竟道。釋資糧中又言單名生複名長菩薩唯複無單故生長一時者。十度但進故生長一時也。
釋論曰此福及慧有二種功用一能助道二能成道體者。道有轉成勝品義則成道體。劣品有轉滅義。由帶相而是善故能資助成道。道成劣相即滅故不成道。
釋論曰由定後心觀察諸法是故於法心得決定者。在定中已證見法義。出觀後此心從定心生。以達法本故觀察諸法心猶決定。
釋論曰又菩薩備修五明於度量方便具足自能故於思惟心得決定者。一因明亦為內明。以善解外道所明一切身內諸法精識立破相名明。以立義破義皆有因故也。二者聲明者。若善毘伽羅論好識音聲差別之相名聲明。三者外明者。善識達身外事一切六塵世間事相為外明。四醫方明者。善識業病疲病及治病時等等故也。
五者工巧明者。一切諸方道述國計治生田園等悉屬工巧明也。菩薩既具故思惟中心得決定也。
釋論曰菩薩能化能證故名能了者。是所證自分現前為證。未達之處將現證處比度得解為比。
釋論曰知此義類但以分別為因者。為化分別眾生故說真俗二諦皆由分別故起。故以分別為因也。
釋論曰已於義類及分別心決定故者。由加行道已得無相性分證見真於二諦義類無所有心決定。由五明於思惟分別識法心決定 釋論曰離顛倒及變異二虛妄故名真者。內心是顛倒。外塵有為法為變異。由心至故著變異成生死。真如理無內外法。故離顛倒及變異等相也。
釋論曰是諸法第一性故名法界者。約諸法辯自體法為法性。廢法辨自體是第一並真無偽。是生道因之性故名為法界。具含三身故。三身是法界自他二用也。
釋論曰同見一味無有差別者。見如來大小乘教雖顯多種法門。皆為成就真如一味無差別之理。一即法界之法身也。
釋論曰一切染污法熏習種子是過聚性體者。惑業果報三品不淨法種子並是過失法故言過也。有無量種子並在本識中故名聚體。是生死不淨品之根本生因故名為性。離如來大乘正教不能令解。離無分別智不能滅者。此是一切染污法微細種子。一切染法依止此作因緣生故言染法。此依止中無量種子聚在中故言稠。悉與本識體無異相不可分別故名密。
釋論曰如阿伽陀藥者。此無藥翻之。此藥能治一切病。亦如如意寶能除一切。此亦能除一切病也。可得名無賈良藥。亦為無比良藥也。
釋論曰所說理勝及所得果勝者。一乘道理無性非安立諦等理。果即大涅槃為勝也。又明大乘通三乘中菩薩為大。又待小得大。一乘者無二三乘唯是一故。無相待之乘為真實勝乘也。無分別智以法界為根。體為知根。從知未知根生故。又名有根。有未知欲知根從如實智生。又論緣因解性生亦名有根。能生後智及進後加行智故。亦名有根。有當體名有根。何以然。得此智故餘智滅。智依此智故更生上地功德智慧故是根也。餘可見。
攝大乘論義記第七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85 冊 No. 2805 攝大乘講疏卷第五.第七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