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攝大乘論疏卷第五
[2]種子如鵝飲乳也。
論本云由如世間離欲時不靜地熏習滅者。[3]□□□轉依義例顯出世轉依義。此但以前地益力損能義未得似通達轉依身義為常住。此則異如後也。
聖人依者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以此為依一切聖道皆依此生者。此第十明得聞思慧熏本識。無常解性時猶是凡夫。熏習增多後更上第六意識成無流道即修慧方是聖人。故言一切聖人道皆依之。問。聞思種子所熏解性。有解言。是真淨法身。云何言是無常法耶。答。□者是自歸識心分別闇心漫語耳。此解非義也。常住法無無常之義受熏。聞思慧能熏後上第六意識成修慧始為無流道。此聞思種子生唯識□境及觀智。爾時並是諸法因義是依他性。後斷煩惱盡轉依成解脫果。□□身方得轉依。真淨心為法身義並果德耶。復得聞思種子和合生聖人依□聖道因法身相應時唯果德依法身也。無復種子因義也。
釋論曰此章復引不違道理顯實有本識者。此下釋第六順道理章義。即是□滅心定由有此本識定義成為道理也。就此章有二。初明無本識滅心定義不成。二明無本識轉依義不成就初為三段。一略標定相出得失意。二出小乘義正破過失義。三結不離本識淨不淨品法皆不成就故。此初更為三。初標大相二出過失。三□定不離本識。論本標及餘可見不釋。
釋論曰為得寂靜住及離退失過者。此明所為意故。入定事同聖人修滅定為二義。一為得自寂靜安樂住。已得勝無流法。則現在應得寂靜安樂住。此定既無六識。寂靜安樂與涅槃相似。故聖人修此定。二為離退失過。六識緣境能生不正思惟起諸習氣煩惱則退失定。恐有退失故修滅定。
釋論曰非滅心體稱滅心滅心法故名滅心以能依從所依故立心名者。此下第二出小乘義破過失立本識。此文即大眾部云。滅心定不滅體滅心法。識是心之體。受想行為心法。心法為能依。心體是所依。以能依從所依立名心名。故稱滅心。實滅心法不滅心體。後正破之。所以須滅心法者。彼云。所以須滅心法者。入此定人必具得上二界定。色界四定以受為藏。亦言以受為真實。故樂至三定捨遍四定。無色以想為藏。亦為真實。無色見受麁動故轉受為想。受是修道惑本故。為修道所破。想是見道所破惑本。受心鈍緣事起故。故是修道所破惑本。想心利故能推量覓理。故是見道所破惑本。又想是一切煩惱本。受是一切苦本。聖人見受想過患觀察能遂滅受想。受想既滅。行亦不生。故此定中時起定心即更生。故言識不離身。識既斷而□不死者。以壽命煖獨及定力等持故不死。
釋論曰若人入第四定身行則斷者。出入息為身行。由身有出入息故身不死得有行動等事。又息從身生故名身行。
釋論曰若人入第二定等言行則斷者。覺觀是語言本。作言語事故名言行。從二定以上既無復覺觀。故稱言行斷。
釋論曰若人入滅心定心行則斷者。名心法為心行。以能作心事故名心行。若直有心無作意及想受等法心則無所能作。由有作意受想等法運動於心故有種種作用。故名受想等心法為心行。滅心定中無復心法。故言心行斷。
釋論曰如此身行斷身不滅心亦應爾但心行滅心不滅者。外人以身行對竝心行。得色界第四定出入息雖斷而色身不滅。何故不說心法斷心不滅。此語猶成前第一執意至後自破此執。
釋論曰故無復從定出及識更生義者。此言定中無識。識既斷滅無餘。云何得出定及更生義。則應入定者即入無餘涅槃。若實斷滅而後更生。則無無學人入無餘涅槃亦應更生。
釋論曰若離如前所立相本識者。前以三義立本識。謂體相因相果相。無此三則一切不成。
釋論曰若不相離滅受想定及滅心定悉不得成者。此下十義破小乘第二段也。受想與心必不相離。如四大及所造色必不相離。若不滅心則受想等亦不滅。故滅心定不成。例如受想等心法自亦無相離義也。
釋論曰意識或有分別或無分別者。意識無分別是證知境如忍法以去已離□誦名相似證理故名無分別也。
釋論曰能生依止所顯者。本識能生出定心□定有依止用故。明此定識不離身也。
釋論曰若執此定有餘識生者。謂若離本識外有餘六識生不離三性。
釋論曰若說由定心是善故說定是善是義不然非汝所許與無貪等善根相應此義應至者。彼義亦不許滅心定有無貪等善根相應。若汝說定心是善。則決定應與無貪等善根相應。無離無貪善根而單有心善故。問。此定體為屬何性。答。定體是善性。但非心善心及心法以心□□故。問。四種善中屬何善。答。屬發起善。以定道生種子遮心令滅不起。能遮種子即是定體。為方便所發起故名發起善。四種善者。一真實善。即涅槃。二性善。即無貪等善根。體性是善故。三相雜善。即餘心法。隨善意識相應通相雜起故也。四發起善。即身口善。由心作意發起故成善也。止論定體以定道所生種子為滅定體。道與種子同能遮應生心及心法令不得生。道起即謝。入定之時但有道所生種子附本識不滅。說此為定體。為定道所□生起故名發起善。後時出定或退或進修定道還用此種子染心故心起時□靜勝前時心也。
釋論曰善心通無有別一切心法皆不相離故者。心起時與心法俱□善故言通也。
釋論曰若不相離則受想等亦不滅是故不可立此心為善者。若善心起必與諸心法俱起。既有善心必有受相等心法也。有如此過故不可立有善心。
釋論曰離欲欲界時一切惡皆滅故非惡性者。上二界無復惡性。得滅定者必先得上二界定。於此定中豈復有惡。
釋論曰必與善根相應亦應必與受想相應者。此以受想竝之。若以此定是善法必與善根相應。若此定是心必應與心法相應也。
釋論曰無異因緣立此定但與善根相應有異因緣不得立此定與受想相應者。可得說有相應不相應義。既無異因緣。豈得作如此執。
釋論曰此義不成者。更明不成義。此句先標義。
釋論曰所對治是有能對治亦是有者。此句即證不成義。所對治是想受。想受是有。能對治是定。本識滅想滅。想既猶在。豈得有此滅心定。故定義不成。
釋論曰譬如欲等正生不淨觀等則不得有者。此句譬證能所對治無竝生義。欲瞋等若現起不淨觀慈悲觀必不得現起。想愛既在。此即是所對治在。滅心定是能對治。以能所俱在故滅心定義不成。
論本云於三和合必有故於餘定有功能故者。若謂滅心定有心。心從塵生。既有三事和合必有觸。有觸必生想受等功能。同於四禪定中有受等功能故。
釋論曰若信受本識此定中無有觸過患故者。若信滅心定無餘心但有本識。細昧境異故。則無有觸生等過患。若離本識有別善心生。此心決不離根塵。三事和合必不離觸。
釋論曰因定生安為相者。安即觸相。如人擔重則心不安。若除此擔身輕故心安。身心輕安即是觸。□稱為猗。令說為輕安。因此轉安觸故必生樂捨受諸心法。次出受名可見。
釋論曰何故者。躡前語欲釋後第七過失。以何以故發生後文也。
釋論曰若信由觸故此定有受則此唯無有想是義不然者。既有觸必有受。則此定不能滅受。止能想而已。後即引證此語不然。
釋論曰此觸不應有於餘識處俱有相應觸生時有作意信等善根生起過故者。於此定中立有觸。此義亦不成。唯除本識此觸於識處必隨與一識相應俱有。若說有觸則應是信等五善根作意等諸心法並應俱起。不得說有一無一。無有不作意而得與信等善根相應義。
釋論曰若汝言由此定方便中厭惡觸受想等故拔除心法但有心無觸等者是義不然者。即破其救義。其云。在滅心定方便中唯厭惡觸受想等心法不惡心。故定成時唯滅心法而不滅心云。受想是大地。大地既滅。信等小大地亦滅。又大眾部解此義云。猶如三定方便中見喜受過患故三定將起則滅喜受而不滅心。四定滅樂受亦不滅心。豈得聞受滅必令心亦滅。
釋論曰由此相引者。心引心法為心自事。自事即是心功能。心法引心以為依止。故心與心法必不相離。
釋論曰是故心應成就與無貪等善根相應者。相引不相離義成就。此義若成則與諸心法並相應。
釋論曰若汝言定及定方便起必與無貪善根相違者。更出彼外人救義。彼謂此定既與受想心法相違。諸善根與心相應。亦是心法是受想類故悉為此定所違。既滅受想亦滅善根。
釋論曰於餘處未曾見有此義者。一切經教及諸部所說。未曾見此義。豈有善生而與善根相違。無此道理也。
釋論曰諸法若因有相應其似果亦有相應故此執不然者。此定以餘勝定為方便。方便中必與諸善根及受想等心法相應俱起。因既相應生相似定果。果亦應與諸心法相應。若言果不相應。此亦不然。
論本云有譬喻故者。舉覺觀滅語言必滅譬心必滅。後更出外救義。彼謂如出入息是身行。第四定雖滅出入息而身不壞滅。滅定亦爾。雖滅想等心行而心不滅。此亦不然。義不齊故。
論本云如非一切行一切行不如是故者。出入息非一切行。受想等是一切行。以出入息不遍三界。第四定以上則無出入息。於欲界中如卵生中未出卵時無出入息。胎生中從柯羅邏至伽訶那四位中身分未通亦無出入息。從第五從伽訶那開九孔竟方出入息。則出入息不遍故言非一切行。受想則遍三界皆有故名。一切行。又受想等心法於心是一切行。必由此心法不滅心則在故。覺觀亦是語言一切行。必由覺觀有語言故。出入息則非身一切行。不令由此出入息方有身故也。
釋論曰若離出入兩息飲食壽命識等能持此身令不壞滅者。此出其事。飲食即是段食。不取初食時名飲食。至其變為味時方說為飲食。從味次第變為身界說此為飲食。若在下界入第四定後此身猶為食所持。壽命即是果。以業果熟本識持此一期報命根力用恒在故。令不滅識即是識食。夫出入息身行雖滅。有此飲食壽命識食等別法持身故不滅。心行滅後有何法持心令心不滅。
釋論曰是故此位者。即滅心定位釋。後以二義顯此定中有本識。一後識若生有因知有本識。二有識食持身知有本識。
釋論曰若彼本來是能依所依作大功用拔除能依令離所依無如此義者。心為所依。受想等心法為能依。本來恒相應俱有無相離義。亦無有大功用能使其相離。
釋論曰何以故由譬成故者。舉譬顯之。前舉有是一切行非一切行為譬。此舉四大造色為譬。如四大與所造色無有因緣令其相離。四大即地水火風。所造色即四微。謂色香味觸。既不可令相離者。心與心法亦爾無相離義。故不可偏拔令相離者。
釋論曰若非一切行可得如此滅者。舉一切行非一切行顯無偏拔義。若如覺觀喜樂等非一切定中所行法。可得隨定淺深滅之。
釋論曰非於一切行中得有如此滅者。想受是一切定中所行法。此法無有所離心令滅義。
釋論曰若遍行滅心必隨滅者。遍行即是想受。遍行有心處也。若無心定既滅受等遍行。心必隨滅。後即引佛語證有本識。若心及心法滅更無本識。佛不應說識不離身。既有不離之言。故知此言為顯有本識。
釋論曰以無第五無記故者。四無記者。一作善惡不成為無覆無記也。二者有覆無記。如上界惑為定所含覆。如欲界身邊見常義亦爾。三者內外果報威儀工巧變化等是自性無記。四者虛空非擇滅所得悉是真實無記也。此定是善。不得有善惡又不成無覆無記義。又無成定義。是修得善。又非果報。小乘淺行未即得於定內有威儀工巧變化。大乘是善。小乘此三悉屬自性無記。六識定心種子是修得非果報。果報即是本識。復非是虛空及非擇滅義。復無第五無記。故不可定為無記性也。
釋論曰由三有能和合觸生受若三和合無能則但生觸不生受者。出小乘義後明心法與心不相離破之。根塵識三和合必有觸。但生受不生受有異耳。若非入滅心定方便道中根塵識。此必根塵和合有觸功能。從觸必生受。入滅心方便道中此三極細。非想非非想識三法和合功能微弱。雖有觸不生受。極細用以此為因引定心起。定心起時亦有三法和合。但三法極微弱和合無復有生受之能。故受於此時滅不復得生也。問。大乘明滅心定中有本識。亦應有根塵識和合必有觸生。既有觸生得有受不。答。既有極細觸亦有極細受。故決定藏論釋九識中觸本識云。分別本識相應有何相。本識共五大地心法恒相應。一思。二觸。三受。四想。五作意。如此五法果報所攝最微細。世間大聰明者亦不能覺。恒共生同一境界。是本識受一向是無記非苦非樂。受如本識性及受如本識性及受本識性及受識法亦如是。彼論文語如此。思以簡擇為功能。謂取境有邪正。作意以發動為功能。作意如馬行。思如騎者制令向東西。想以執境為功能。受非苦樂所記故名無記。此非即所論。用□取真義異也。
論本云若有人執色心次第生。此別破異執。由不知有本識為種子。謂色心即為色心種子。猶是欲顯有本識義故有此下文。可見。
釋論曰前過謂若識相續斷後識無因應不得生者。如入無想定等。滅識相續斷。後識從何而生也。
釋論曰有作如此執者者。論本止破斷後無種子不得生。不破色斷無種子生義。釋論此句先總標執前色生後色。仍破之故言有作如此執者。
論本云別失者若人從無想無退及出滅心定此中所執不成者。此若是過。非謂論向明前過已顯此義而論本標是別失。即此事者論主為生後別失故先舉此耳。
釋論曰若定如此者。下始出別失。明若定如此相續斷後心更生。則非別失。為□論主先標前意故生後別故有此句。
釋論曰後心為因不盡故者。此正出別失。色心無本識不從別因生。直以前色心為因能生於後。說合間中斷絕後亦得生。若爾無學人入無餘涅槃用最後色心為因應能更生未來色心。此則相生無盡。
論本云若離次第緣此執不成者。如正量等部執。前色生後色亦名次第緣。論主今許其作次第緣。不許色心相生為因緣。無別種子為因緣明色心自生後色心為因緣。則色心相生無盡失解脫。從無心處下生界則無因緣。不應得更生。有此過失也。第三段明離本識三義不成文可見。
釋論曰若人但在生起識不在本識轉依義則不成者。此下第二就轉依證在本識。大小乘悉明轉依。而小乘就六識明轉依。此義不成。大乘就本識明轉依。此義方成。故知道理定有本識 論本即三偈顯之。釋論更牒偈自解釋也。就此有偈長行二段。並有三意。初二句三字明意識為轉依了因。二明本識定轉依體相。三破小乘於識轉依義不成。此明意識為了因者。
釋論曰離五散動者。五識是自性散動。與無流修慧法爾不相應。故此善識離餘五識。又此義離六種散動。謂自性外內相麁思惟等。大義具如前說。
釋論曰云何得相離生一切時如此生故者無流觀心法無五識。出觀方有五識。故言一切時如此生故。
釋論曰離染污意識及有流善識者。此釋偈無餘心之意。非但離染污五識。亦離染污意識及有流善意識。若但說善識不說無餘心。則有流善意識或在其中。今即說大餘心知唯在無流善識決定離有流善。
釋論曰一切染濁種子滅故唯本識在是名轉依相者。此下第二正明轉依體。此文解偈問云轉依以何方便作。此出轉依體及轉依方便道。本識昔與惑業種子相依持。今得無流治道滅離。種子本識即轉依。依法身為應身體。故言轉依也。方便作指後釋。
釋論曰若汝說由對治生故依止轉異說治道為轉依此義不然者。此解偈云若對治轉依出異解。由無流道生故依止轉異於昔故治道為轉依體是義不然。
釋論曰不以滅為轉依有二義不成者。此解偈云非滅故不成。此語破異解出正義。正以滅為轉依體。若不取滅為轉依有二過失。一若對治雖生而惑業種子不滅者。若無本識中種子止有六識者。出世道起時已無世間心及惑。何所滅耶□言而種子不滅。二對治是轉依了因者。由六識對治道生世間六識即滅。無本識則無種子可滅。本以滅本識中種子。本識轉依法身故。治道是了因。正以本識為轉依體。正取惡種子滅本識得解脫證得法身。依法身異前與生死法相依為轉依 此即是寂滅諸惡法證無生轉為常住果德。為轉依義也。
釋論曰轉依是解脫及法身即是滅諦故應以種子滅為轉依者。此中據終處明轉依也。明本識昔有染濁種子所依持得住生死。今既為治道所滅本識清淨。即解脫身與如來藏成一。如來藏得法身名解脫為應身體。一切道功德智慧並隨本體而轉成眾德。由無流意識道生照見本識種子空故名滅惑。惑滅故依止轉證法身也。若但六識道起。世間心先滅。惡種子即隨心滅。道生時已無煩惱及煩惱所依之心。道何所斷何滅何所轉。故知定有本識轉依義方成。
釋論曰若汝執對治生染濁種子滅者。此下壞破彼義。彼謂一時中對治種子滅。何故說滅不說道。今破此執有過。轉依是滅諦是果。對治是因。因是道諦。道轉依了因。用因轉依則因果無別成一體。得對治道生。即是般涅槃。何有此理則失因果義。
釋論曰若有人立滅諦為轉依者。此下第二正破外乘異執。雖同用滅為轉依。而不立本識。於生起六識。謂染污意識所生惑業種子依於意識以種子為能依。意識為所依。對治道滅。此能依所依名為轉依。此識不成轉依。以世間意識滅道智方得起。道起時種子與所依意識二法久無中何所轉耶。故偈云於無二無故轉依義不成也。
釋論曰第六生起識於定位中若不在時無種子無無作亦無故轉依義不成者。明菩薩不退位在無流真觀中即定結。無污染心時染污識及種子久已自謝滅。無有世心及種子二法。久無更何所轉。以本識與道並在一時遣除□識中種子本識轉依流法身。此轉依義乃成。故釋論云。無種子無無作亦無也。初明無種子故言無。次後明能作種子心亦無故言無作亦無也。
差別品第四
前三品成立本識是有。此品明本識體中諸差別相用不同義也。就品論總有二章。更別開總成七章。前一為三章明重本識成種子義。後一章開為四章明本識中種子事用有生六道差別之相貌種類不因義也。此前三章異相者。一通明習報因。一切生死戲論種子。二者明我見。即陀那中煩惱熏習。三明業熏習即果報因義。如後應知勝相中解。此七章即為七段。初章為二。前總明一品差別開合義意。二者正釋初章義。就總有三。初列章門。二結問品義意。三者答又為二。初明七意大。二者列三意名。此大意可見。
釋論言說以名不同我習報因義為體名有二種謂言說名思惟名此二種名以音聲為本者。此下略釋第一言說章。若依事解言說。與名同以音聲為體。何以知然。聖人為住世眾生顯示萬物有異。以異音聲立萬物名。既數習此音聲眾生執萬物定□有則異。若發口出聲稱為言說名。若不發言直心緣思惟萬物別異稱思惟名。雖有二名根本品是音聲。並以音聲為體名。依大乘道理解者。一切萬物無體但有言說。數習根塵等謂為有。此但假言說。無萬物實體故立言說熏習遍為生死戲論種子。言戲論者。不緣第一義理悉為生死戲論也。以此氣分熏本識能生後時戲論果。即生能相續力用故稱種子也。
釋論曰約能見色根有聲說謂眼者。如色根能發識見色。約此義立眼名。眼名即是言說。此約□理。但實唯有言說無有實體也。
釋論曰數習此言說於中起愛熏習本識者。凡夫共數習此名。後時不復知此名但是言說。執眼有別物。於中起愛數起所愛熏本識。此熏習有功能於本識中以為種子。能生未來眼。餘根塵識等一切法亦爾。是名言說熏習也。
釋論曰有染污識由我見等依止於本識起我我所等熏習者。此下略釋第二我見熏習章。我見由陀那執梨耶為我得自他差別。由此故染污六識六識亦起我執也。染污是阿陀那識。意識是所染污。六識後我見即依止識生。於本識中起我執及我所見二識。並還熏本識。本識有此種子故得自他差別身報也。
釋論曰此熏習故起分別謂自為我異我為他者。由我見種子在本識中。後時由此功能生諸分別執有此彼等界。因此生諸煩惱。還復熏習本識生諸種子。即是同類因等流果也。
釋論曰隨善惡不動業於六道中所受六根有差別者。此下略釋第三有分熏習章。呼種子為有分。業有三品。謂善惡不動。善業感欲界人天。惡業感四趣。不動業感上二界報。有者能得三界六道有報故名有分。三界六道報正是有體也。由意識作業變異本識有三分不同。由此三業種子能變異本識起三界六道苦樂等法不同也。煩惱但通能感有。不能令得苦樂等異異報。二正由業有故。是業牽諸有差別。此三章是集諦。初章通習報因。第二煩惱。第三是業。故有三章異也。
論本云引生差別者。此釋第四引生章。此第四章論本自解。釋論又解。引生有[A1]二。一能引牽本識受依持生種子所以得立。二本識中種子引生後果報。此章明於引生之力用故云引生章。
論本云是熏習新生者。通論過去以來起無明行熏於本識。隨其業等猶有力未受用者悉為新生。若已曾得報用者並為故也。
論本云若無此緣行生識緣取生有是義不成者。行即是過去種子生現在識支。識支即是本識。本識將成熟業種子來受生意識。依此種子為因緣。本識為因緣。本識為根得生也。緣取生有者。取是惑。有是業。若無本識為增上者。種子生有力用無依止處。隨所作業隨能作心即滅。故言是義不成。
釋論曰引生種類差別者。隨望前一一義可見。隨數習根塵等成種子。此還生昔所習等流果義有輕重得樂苦果報。果報有異故言種類差別。
釋論曰此有何相是熏習新生者。引生種類即以熏習新生為相。雖無異性同無記 不無昔種類差別力用之相貌能生昔時同類之果報。故言引生也。
釋論曰若無引生本識差別者。本識有種子能引生後相似果故名本識為引生。如昔所作業輕重煩惱等而得報也。
釋論曰行生滅所熏習識者。明行若是常無能熏習義。由是無常生滅恒流故得有熏習義。彼行所熏習識即是引生本識。此語即釋上句。
釋論曰由取所攝故對生起者。此有二釋。一云。現在取分從無明行所熏習種子力依本識故生。故說本識為引生故言取所攝。對前相似因生現在有分。故言對生有起。二者云。取為有因。取能引有生起。故名為取所攝也。未來生分緣生處之有引身分令起。故言對生有。即陀那之用。
釋論曰此有不得成者。若無種子識。未來有等悉不得成也。以無法持種子因故也。
釋論曰從此有生起故說此為有法者。此釋有義。從現在作業能得未來生分之有。故名現在業為有也。
釋論曰取及善惡等是宿世數習果者。明此現在取及有有即善惡不動業故言並是宿世所數習無明行果。此數習無明因果義所生也。脫解取有非現在。取有二分。但明若無引生本識。則行所熏習種子正除煩惱種子。不正除業種子。煩惱既斷。業種子遂滅也。
釋論曰得道以後所見清淨與前見有異故言亦有功用者。得道後見他所變異作塵解。而達此塵體非是有即是清淨。正是亦是道功用也。又前釋云。得道後識不變異作。本所見塵即是清淨。由變異本識種子已滅故爾。此即是道功用。
釋論曰由他分別所持故者。由眾多識變異作境界。自識雖不復變異作本境。他未得無分別智識猶變異作此境界。為此人分別識所持故猶有穢境界。從語可解。
釋論曰若約慈悲般若大起分別此分別依止真如故則所分別成清淨土者。佛有大悲般若。由本願力此見俗唯是識無外塵□。若見真慈悲雖分別俗境。由依止真如智與為般若所攝。雖緣俗境無實境分別由見清淨能現淨土。淨土唯識智為土體。若作凡聖者十地通諦並是真淨土。若作三學四地以上是真淨土。若功用無功用。八地是真淨土。凡真淨土並是應身為土。□從初地以上並是真淨土也。地前為相淨土。十信為事淨土。如彌勒等土為事淨也。如聲聞等人未能平等故。猶事差別論淨也。凡夫下品見穢土見於化身亦不復具相也。從相淨來並屬化身攝也。菩薩由分斷無明見淨土三無性真如後見真淨土。凡夫由心分別見穢土。
釋論曰唯一境界云何眾生所見不同者。異境異見此乃可然。同是一境云何各見不同。
論本云譬如修觀行人於一類物種種願樂種種觀察隨心成立者。譬答問。如取一物隨修觀人以神通變化。種種願樂隨前眾生所宜。見青黃得慶者。則觀行人度此一物合作青色。從小至大從狹至廣皆成青色。令前人見青不生煩惱。見如一切十入觀所說。若別境是實有。則不隨觀行心令其□異。由實無體但是分別所作故。得神通力轉變其心令所見各異。
論本偈云難滅及難解者。此下第二更明結惑相貌。有長行及偈為二。初出所治惑。後出能對治道。就分別煩惱有二種。謂共不共。似外塵起為共。緣內識起為不共。共結難除。不共結易除。大意如釋論解。相結即是分別執相。謂一切六識心所緣外境是有。未達此並是自心分別所作故。若見相並是識分別所作。欲瞋等則無從而生。又約無間解脫二道。無間道難得故。故解脫道得者由無間道斷惑。惑若滅解脫道次後自起。言無間道難得也。
論本云觀行人心異由相大成外者。釋論解此由三義難解難滅。一由外無法但觀內治。二相通十方故言大。三明觀心與內種子相違與外不相關。故言外難滅難解。後即明心淨即見清淨。此下第二明能對治道又為二。初正能道。二者兩得舉境成行。治道滿則是分清淨。道未滿則隨分清淨。法明見真如實相相法慧眼通見真俗空也。若後智見俗唯有識是虛妄有。餘法悉空無所有眾生。唯識即是能依是諦俗體。唯識智即是所依為淨土體。從真如所起胎生死智為真體即後智也。依此智問進利他等故得至圓滿法身。故為土體。
釋論問發論本淨土因由。見佛清淨者。見佛是正體智。依此起後智。為土體也。依此後智進加智增長五分法身故。以此智為所依。故是土體也。
釋論曰一菩薩於內修觀不依外者。此明觀中第二舉境成觀行。外本所有故不依外。即顯唯識義也。
釋論曰二由此觀唯有識無有外塵者。觀內唯有識即顯無外塵。此屬相顯成也。此後明無外塵種種觀人。於一物隨願樂成顯唯識無塵義可見。
釋論曰若實有外境觀行人願則不成因不成故者。以無塵故種種觀人於一物則種種願成。即是因成。若實有塵如二空不可轉。即觀行人所作則不成。即是因不成也。此後可見及結前生後亦可解。
論本云是不共本識差別有覺受生種子者。此下釋第三廣料簡示其相貌。就此為五段。一明共不共因同生一果義。二辯麁重相識細輕相識。三明有受不受二相種子。四辯七識熏本識成亦識上心惑。五辯具縛相不具相種子。此文云前明不共種子自生一果。今有他助結成為他眾生境界義。故文言。若無此眾生世界生緣不成。生緣即是助結以成彼境界義。器世界生緣者。世界□一主餘人助結為生緣可解。又有助結他身起成我愛憎等境。故得平相見為塵義也。
釋論曰此文顯本識是善惡二業相似果者。第二由善惡二業熏本識。本識二種種子即是相似果。此果報種子轉變為因感報起。更作善惡即是因也。
釋論曰於理及事心無功能故稱麁重者。不達道理曰麁。不能作正勤為重。即是大小二識惑。惑如前釋。由有大小惑故散麁不能通達事理故名麁。亦由此惑心沈弱不動勤策故名重。釋細輕相識翻前解。所以但說有流善為細輕不說無流善者。今論能為生死種子習果及果報果義。無流善滅生死種子。以無流善為細輕相識也。
論本云若無此由前業果有勝能無勝能依止差別不得成者。識有麁重細輕二分。此二分由前作業有善惡種子感果報。果報中復造善惡業。如此等義皆不得成脫解。由不善等報因感惡道等身。色形醜陋之惡說名為麁。無有力能名為重。由善業報因感人天勝報。形色微妙說名細。復有勝力能故名為輕。此就報色身明有力無力。又由惡業所得果報於此出世道理及所行事不能有用。由善業所得報於出世事理能有功力。又由惡業能得果報。果復能作習因生後煩惱惡業。由善業能得果報。果復作習因生後出世善業信等諸根。
釋論曰若本識無此二相因果義皆不得成者。謂若無本識此善惡二因果相及習報二因果相皆不成也。如前所破無依義。立此識時因果義。因果故是事得也。如前言依止差別者。即以六道報身為所依止。六道不同故言差別。
論本云復次有受不受相二種本識者。此下第二明不受因果相。本識中種子有二種功能。一感果報果。二感果報果。此因若熟果報起時用此種子則有盡義。若感相似果。此則無盡。習因無窮生果故。故說感果報果種子名有受相。感相似果種子名不受報。以不所受果報故即是習因義也。
論本云若無此識有作不作善惡二業由與果報果故受用盡義不成者。意業等若無本識持種子者。則不作應得果。作應不得果。故言與果有盡。不盡義不得成。則有作而不得。不作而得果。此義應成略。無自然得果義。無作而不得果義。故知有本識持之不失也。後出四句是別意耳。但四生造業善惡業有四句。有作而不長。有長而不作。有作而且長有。不作不長。若自作而悔不更相續即初句。若不自作但隨喜他即此句。有作業而續行之即第三句。後句不作不長。隨有善惡業不造不續故。可見。今唯言舉初二句。有能感果故有盡義前二既能感果。第三所知故是能感。第四無因也。
釋論曰同業種子由是有相續不斷因故名不受相者。同業即種類習因生後相續義故言不斷因。非苦樂受故言不受相。此明分。若成三彰者。一切法但有名言。以顛倒分別為有。習此名言為有故。以熏習本識成種子故言名言熏習。將此起理事二分別名皮肉兩惑。復分別此理事中一中有一切義別種種不同為心煩惱。即無明習氣。此明一切見聞覺知不緣實義。無始來戲論故有習因種子為不受相。
釋論曰由施與果功能滅盡不更受報故名受用者。若無不受則習果無習因便斷絕無相續義。若無有受相種子則無果報因果。有此二受相故有已用報果則盡更受未用果起則受有盡義。故不失解脫。
釋論曰以失解脫義故者。以有本識種子有不盡故有轉盡故有解脫故。後明不受相種子即是習因釋論語可解。
釋論曰若無煩惱業則無有及差別者。有即三有。差別即六道。煩惱感有業牽六道差別之異也。
釋論曰譬如幻事為象馬等亂心因如此譬相本識是虛妄分別種子故為一切顛倒亂心因者。第四段諸譬後自釋。本識中種子是一切生死顛倒亂心因緣。種子生一切生死亂心。如幻象馬為亂心緣生亂心。今略出四譬。同譬陀那中四惑生六識上心倒惑。幻事能生取執者。實是小豆而法今作兵馬。彼即執為實兵馬故是取執。令譬明生死中實唯有識如小豆。由無明倒心見無我及塵解謂實有六塵。如因幻法令見象馬。故成取執也。次鹿渴能生眾生貪愛者。如鹿渴陽時熱炎為水。於水起愛付趣持走持不復見虛生貪愛。令譬明生死中實無有愛而執有愛於中起愛。如炎中實無水而謂有水於中起貪也。夢相能生眾生亂心者。夢中見五塵云是等一切事生種種亂心。以覺道理尋之實無所有續生妄見。令譬明生死如眠夢中所見五塵云欲一切得生。真如智覺時無所復見。始驗但有亂心實無有境。翳闍能障眾生明了見境。由陀那不能達理 執梨耶為我執等污染六識障不達理。迷諦寶等一切道理也。餘悉如釋論易見 次明具不具縛義。釋可見處。不解不可見受略示之。第五段若作解脫智二障論之。如來雙滅二障。獨覺聲聞並滅解脫一障。若作三障論之。二種解釋前際通三乘明義。以無明有心障。見惑為肉。修惑為皮。依此則二乘斷肉皮二障未斷心障耳。若大乘後際明義。則八地斷心。初地已上斷肉。地前斷皮。依此義則聲聞斷皮未都盡竟。恒沙無明亦屬皮障。二乘唯與十行第五心斷惑齊諸大行能伏斷。第六心以上恒沙無明。此中十五心所伏斷恒沙無明習氣猶未能斷惑體。至道種終心滿方伏滅皮盡耳 後明本識應身義如前解。後復應廣解之。後結無本識諸事不成所見章。第四段明本識無記性。故愛三性熏習可見不煩惱後重釋也。果報正是自性無記心地。作善惡不成屬無覆無記。
攝大乘疏卷第五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85 冊 No. 2805 攝大乘講疏卷第五.第七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