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眾經目錄

眾經目錄卷第二

重翻(本是一經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

 合二百七十七部五百八十三卷

大乘經重翻

一百七十二部四百一十六卷

  • 悲華經十卷 北涼沮渠蒙遜世曇無讖於姑臧譯
  • 大悲芬陀利經八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妙法蓮華經七卷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 正法華經十卷 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楞伽阿跋多羅經四卷 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譯
  • 入楞伽經十卷 後魏世菩提留支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經三卷
  • 大薩遮尼乾子經八卷(或七卷) 後魏世菩提留支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四卷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 [3]伅真陀羅所問經三卷(或二卷) 後漢建寧年支讖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持人菩薩所問經四卷 晉世竺法護譯
  • 持世經四卷([4]一名法印經)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弘道廣顯三昧經四卷 晉永嘉年竺法護譯
  • 阿耨達龍王經二卷([5]或三[6][7]一名阿耨諸佛) 晉世竺法護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普超三昧經三卷 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 阿闍世王經二卷 後漢世支讖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等集眾德三昧經二卷(或三卷) 晉世竺法護譯
  •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三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三卷 後魏世留支譯
  • 如幻三昧經二卷(或三卷) 晉世竺法護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無極寶三昧經一卷 晉永嘉年竺法護譯
  • 寶如來三昧經二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 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 大乘方便經二卷(或三卷) 晉世竺難提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文殊師利現寶藏經二卷 晉太始年竺法護譯
  • 大方廣寶篋經三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奮迅王問經二卷 後魏世留支譯
  • 自在王經二卷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二卷 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 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四卷(或三卷) 晉太康年安法欽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維摩詰經二卷 吳黃武年支謙譯
  • 維摩詰所說經三卷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彌勒成佛經一卷 晉世竺法護譯
  • 彌勒下生成佛經一卷(一名彌勒受決經)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小無量壽經一卷 宋永嘉年求那跋陀羅譯
  • 無量壽佛經一卷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老女人經一卷(亦名老母經) 吳[1]月優婆塞支謙譯
  • 老母六英經一卷 [2]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文殊師利巡行經一卷 後魏世留支譯
  • 文殊師利行經一卷 大隋開皇年崛多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大淨法門經一卷 晉世竺法護譯
  • 大莊嚴法門經二卷 大隋開皇年崛多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金剛上味陀羅尼經一卷 後魏世佛陀扇多譯
  • 金剛場陀羅尼經一卷 大隋開皇年崛多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正恭敬經一卷 後魏世佛陀扇多譯
  • 善恭敬經一卷 大隋開皇年崛多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離垢施女經一卷 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 德無垢女經一卷(闕本訪得) 後魏興和年瞿曇[3]留支譯
  • 無垢施菩薩分別應辯經一卷 晉世竺法護譯

    [4]三經同本異譯

  • 無畏德女經一卷 後魏元象年佛陀扇多譯
  • 佛說阿闍世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 晉世竺法護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無崖際持法門經一卷 西秦世法堅譯
  • 尊勝菩薩入無量門陀羅尼經一卷 齊世萬天懿於相州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第一義法勝經一卷 後魏興和年留支譯
  • 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一卷 [5]隋三藏闍那崛多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八吉祥經一卷 [6]梁三藏僧伽婆羅譯
  • 八佛名經一卷 大隋開皇年崛多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龍施女經一卷 晉世竺法護譯
  • 龍施菩薩本起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睒子經一卷 西秦世法堅譯
  • 菩薩睒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順權方便經二卷(一名轉女身菩薩經一卷) 晉世竺法護譯
  • 樂瓔珞莊嚴方便經一卷 宋世法海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了本生死經一卷 吳黃武年支謙譯
  • 稻芉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 晉世竺法護譯
  • 莊嚴菩提心經一卷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無所希望經一卷(一名象步經) 晉世竺法護譯
  • 象腋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大方等修多羅王經一卷 後魏世留支譯
  • 轉有經一卷 [7]元魏三藏佛陀扇多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大乘要慧經一卷
  • 彌勒菩薩所問經一卷 後魏世留支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慧印三昧經一卷 吳世支謙譯
  • 如來智印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方等泥洹經二卷 晉世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
  • 哀泣經二卷
  • 四童子經三卷 隋開皇年闍那笈多等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大雲請雨經一卷 後周世崛多譯
  • 大雲輪經二卷 大隋開皇年耶舍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一切法高王經一卷 後魏興和年留支譯
  • 諸法勇王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決定總持經[8]二卷(一名決總持經) 晉世竺法護譯
  • 謗佛經一卷 後魏世留支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乳光佛經一卷 晉世竺法護譯
  • 犢子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 [1]西晉無羅叉共竺叔蘭[2]等譯
  •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十卷(或十五卷) 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六卷(或四卷) 宋元嘉年沙門智嚴共寶雲譯
  • 不退轉法輪經四卷
  • 阿惟越致遮經三卷(或四卷) 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 思益梵天問經四卷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 持心梵天所問經四卷([3]或六卷[4]一名等御諸法一名莊嚴佛法) 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六卷 後魏世菩提留支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 度諸佛境界智嚴經一卷 [5]梁曼陀羅共僧伽婆[6]羅譯
  • 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諸佛境界經二卷 後魏世菩提留支譯
  •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一卷

    右三經同本異譯

  • 佛說月光童子經一卷(更有一卷同名而卷小不足) 晉世竺法護譯
  • 申日經一卷
  • 德護長者經二卷 大隋開皇年耶舍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 佛遺日摩尼寶經一卷 後漢光和年支讖譯
  • 大寶積經一卷
  • 摩訶衍寶嚴經一卷

    右三經同本異譯

  • 金剛般若經一卷(舍衛國)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 金剛般若經一卷(婆伽婆) 後魏世菩提留支譯
  • 金剛般若經一卷(祇陀樹林) 陳世真諦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 大方等頂王經一卷(一名維摩詰子問經)
  • 大乘頂王經一卷
  • 善思童子經二卷 大隋開皇年崛多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 長者制經一卷(一名制經)
  • 逝童子經一卷 晉世支法度譯
  • 佛說菩薩逝經一卷(一名逝經)

    右三經同本異譯

  • 文逝師利問菩提經一卷(亦名菩提無行經)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 伽耶山頂經一卷 後魏世菩提留支譯
  • 象頭精舍經一卷 大隋開皇年毘尼多留支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 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一卷 晉世竺法護譯
  • 聞城十二因緣經一卷 後漢世安世高譯
  • 十二因緣經一卷 南齊永明年求那毘地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 郁伽長者所問經一卷 魏世康僧鎧譯
  • 法鏡經一卷 後漢世安公共佛調譯
  •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一卷 晉世竺法護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 魏世帛延譯
  • 阿彌陀經二卷 吳黃武年支謙譯
  • 無量壽經二卷 晉永嘉年竺法護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後漢光和年支讖譯
  • 新道行經十卷([7]或七卷[8]一名新小品經) 晉太始年竺法護譯
  • 小品經十卷(或七卷或八卷)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 明度經六卷([9]或四卷[10]一名大明度無極經) 吳黃武年支謙譯

    右四經同本異譯

  • 轉女經一卷
  • 腹中女聽經一卷 南齊世法化誦出
  • 胎藏經一卷
  • 無垢賢女經一卷

    右四經同本異譯

  • 觀虛空藏菩薩經一卷 宋元嘉年曇摩蜜多於楊州譯
  • 虛空藏菩薩經一卷
  • 虛空藏神呪經一卷 後秦世佛陀耶舍譯
  • 虛空孕經二經 大隋開皇年崛多譯

    右四經同本異譯

  • 無量門微密持經一卷 吳黃武年支謙譯
  • 出生無量門持經一卷 晉元熙年佛陀跋陀羅譯
  • 阿難目佉尼訶離陀羅尼經一卷 後魏世佛陀扇多譯
  • 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 宋大明年功德直於荊州譯
  • 舍利弗陀羅尼經一卷
  • 一向出生菩薩經一卷 大隋開皇年崛多譯

    右六經同本異譯

  • 前世三轉經一卷
  • 銀色女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和休經一卷
  • 太子刷護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善法方便陀羅尼經一卷
  • 金剛祕密普門陀羅尼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阿闍世王受決經一卷
  • 採華違王上佛受決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師子奮迅菩薩所問經一卷
  • 華積陀羅尼經一卷
  • 華聚陀羅尼經一卷

    右三經同本異譯

  • 漸備一切智德經五卷(是華嚴經十地品) 晉元康年竺法護別譯
  • 十住經四卷(亦是十地品) 後秦弘始年羅什別譯
  • 羅摩伽經三卷(是入法界品) 西秦乞伏仁世聖堅別譯
  • 信力入印法門經五卷(是華嚴經別品) 後魏世菩提留支別譯
  • 如來興顯經四卷(一名興顯如幻經是如來性起品) 晉元康年竺法護別譯
  • 度世經六卷(是離世間品) 晉元康年竺法護別譯
  • 菩薩十住行道品一卷(是十住品)
  • 菩薩本業經一卷(是淨行品并十住品略無偈) 吳黃武年支謙別譯
  • 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是淨行品)

    右九經是華嚴經別品殊譯

  • 大般泥洹經六卷(是大般涅槃經前分十六卷盡大眾問品) 晉義熙年沙門法顯譯

    右一經是大般涅槃經別品殊譯

  • 大哀經八卷(是初陀羅尼自在菩薩品或七卷) 晉元康年竺法護譯
  • 虛空藏所問經六卷(是虛空藏菩薩品或八卷) 西秦乞伏仁世聖堅譯
  • 寶髻菩薩經二卷(是寶髻菩薩品[1]一名菩薩淨行經) 晉永熙年竺法護譯
  • 阿差末經七卷(是無盡意品或四卷) 晉永嘉年竺法護譯
  • 無盡意經四卷(亦是阿差末經) 晉太始年竺法護譯
  • 無言菩薩經二卷 晉世竺法護譯
  • 寶女經四卷(是寶女品或三卷) 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右七經是大集經別品殊譯

  • 相續解脫經一卷(是深密解脫經少分) 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譯
  • 解節經一卷 陳世真諦譯

    右二經是深密經別品殊譯

  • 放鉢經一卷

    右一經是普超經別品殊譯

  • 拔陀菩薩經一卷(是初四品)

    右一經是般舟三昧經別品殊譯

大乘律重翻

三部三卷

  • 清淨毘尼方廣經一卷 晉世竺法護譯
  • 文殊師利淨律經一卷 晉世竺法護譯
  • 寂調音所問經一卷 宋世法海譯

    右三律同本異譯

大乘論重翻

八部五十二卷

  • 攝大乘釋論十二卷 陳世真諦譯
  • 攝大乘釋論十卷(或十五卷) 陳世真諦於廣州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

  • 菩薩地持論八卷(或十卷) 北涼世曇無讖譯
  • 菩薩善戒經十卷(一名菩薩跋地經) 宋元嘉年求那跋摩於楊州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

  • 攝大乘本論二卷 後魏世佛陀扇多譯
  • 攝大乘論三卷 陳世真諦於廣州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

  • 唯識論一卷(唯識無境界) 後魏世瞿曇留支譯
  • 唯識論一卷([2]後道不共[3]他) 陳世真諦譯

    右二論同本異譯

小乘經重翻

九十四部一百一十二卷

  • 阿蘭若習禪法經[4]一卷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 坐禪三昧經二卷(或三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舍頭諫經一卷(亦名太子二十八宿經或名虎耳太子經) 晉永嘉年竺法護譯
  • 摩登伽經三卷(或二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本相猗致經一卷 後漢世安世高譯
  • 緣本致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卷 西秦乞伏仁世法堅譯
  • 佛說阿難分別經一卷(一名分別經)

    右二經同本異譯

  • 罪業報應經一卷(一名分別業報經)
  • 業報差別經一卷 大隋開皇年曇法智譯

    右二經同本異譯

  • 五母子經一卷
  • 沙彌羅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阿遬達經一卷
  • 玉耶經一卷(一名長者詣佛說子婦不恭敬經一名七婦經)

    右二經同本異譯

  • 盂蘭盆經一卷
  • 灌臘經一卷(一名般泥洹後四輩灌臘經)
  • 報恩奉瓫經一卷

    右三經同本異譯

  • 摩登女經一卷(一名摩[A1]鄧女經一名阿難為蠱道所呪經)
  • 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一卷

    右二經同本異譯

  • 過去現在因果經四卷 宋世求那跋陀羅譯
  • 太子本起瑞應經二卷 吳建興年支謙譯
  • 修行本起經二卷 後漢世曇果竺大力共譯

    右三經同本異譯

  • 雜藏經一卷 晉世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
  • 鬼問目連經一卷
  • 餓鬼報應經一卷(一名目連說地獄餓鬼因緣經)

    右三經同本異譯

  • 瑠璃王經一卷 晉世竺法護別譯
  • 鴦崛髻經一卷(一名指髻經) 晉世竺法護別譯
  • 移山經一卷(一名力士移山經) 晉世竺法護別譯
  • 三摩竭經一卷(一名須摩提女經一名難國王經一名忿和檀王經) 吳世竺律炎譯
  • 大愛道般泥洹經一卷(一名佛母般泥洹經) 宋世沮渠安陽侯於楊州譯
  • 須達經一卷(一名長者須達經一名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南齊永明年求那毘地譯
  • 行七行現報經一卷(出第三十卷)
  • 阿難同學經一卷(出第三十八卷)
  • 增一阿含經一卷
  • 群牛譬經一卷
  • 國王不離先尼十夢經一卷(一名國王十夢經)
  • 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坌身經一卷(一名波斯匿王喪母經)
  • 施食獲五福報經一卷(一名五福德經一名施色力經)
  • 四未曾有法經一卷
  •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一卷
  • 放牛經一卷
  • 長者子六過出家經一卷

    右十七經並是增一阿含別品異譯

  • 漏分布經一卷 後漢世安世高譯
  • 四諦經一卷 後漢興平年康孟詳譯
  • 是法非法經一卷 後漢世安世高譯
  • 一切流攝守因緣經一卷 後漢世安世高譯
  • 頂生王故事經一卷(一名文陀竭王經出十一卷)
  • 鹽王五天使者經一卷(一名鐵城泥犁經出十二卷)
  • 古來世時經一卷(出[1]第十三卷)
  • 長壽王經一卷(出第十七卷)
  • 阿那律八念經一卷(一名禪行斂意經出十八卷)
  • 釋摩男本經一卷(一名苦陰因事經出第二十五卷) 吳黃武年支謙譯
  • 瞿曇彌記果經一卷(出第二十八卷)
  • 諸法本經一卷(出第二十八卷)
  • 魔嬈亂經一卷(一名弊魔試目連經一名魔王入目揵蘭腹經出第三十卷)
  • 賴吒和羅經一卷(出第三十一卷) 吳黃武年支謙譯
  • 梵摩喻經一卷(出三十二卷) 吳世支謙譯
  • 鸚鵡經一卷(一名兜調經出第三十四卷)
  • 齋經一卷(一名八關齋經一名優婆夷墮舍迦經出第五十五卷) 吳黃武年支謙譯
  • 十支居士八城人經一卷(出第六十卷)
  • 法海經一卷(一名海八德經一名瞻波比丘經一名水經)
  • 比丘問佛多優婆塞命終經一卷
  • 佛說求欲經一卷
  • 梵志孫陀耶致經一卷(一名孫陀耶致經)
  • 凡人有三事愚癡不足經一卷
  • 萍沙王五願經一卷(一名弗迦沙王經)
  • 七事經一卷
  • 鹹水喻經一卷

    右二十六經並是中阿含別品異譯

  • 七處三觀經二卷(或一卷) 後漢世安世高譯
  • 九橫經一卷 後漢世安世高譯
  • 八正道經一卷 後漢世安世高譯
  • 五陰譬喻經一卷(一名水沫所漂經) 後漢世安世高譯
  • 轉法輪經一卷 後漢世安世高譯
  • 聖法印經一卷 晉元康年竺法護譯
  • 雜阿含經一卷
  • 不自守意經一卷(一名自守[1]經)
  • 戒德香經一卷
  • 比丘聽施經一卷(一名聽施比丘經)
  • 馬有三相經一卷
  • 馬有八態譬人經一卷(一名[2]高有八弊惡態經)
  • 比丘避惡名欲自殺經一卷
  • 戒相應法經一卷
  • 禪行三十七品經一卷

    右十五經並是雜阿含別品異譯

  • 普法義經一卷(一名具法行經) 後漢世安世高譯
  • 樓炭經六卷(是世記經或八卷) 晉世沙門法矩共法立譯
  • 大般涅槃經二卷(是遊行經) 吳黃武年支謙譯
  • 佛般泥洹經二卷(是遊行經) 晉世竺法護譯
  • 大六向拜經一卷(一名威華長者六向拜經一名尸迦羅越六向拜經) 晉世竺法護譯
  • 梵網六十二見經一卷(一名多增道章經) 後漢世安世高譯
  • 十報法經二卷
  • 寂志果經一卷
  • 梵志阿跋經一卷(一名阿跋摩納經)
  • 七佛父母姓字經一卷(一名婦人無[3]延請佛經)
  • 梵志頗羅延問種尊經一卷

    右十一經並是長阿含別品異譯

賢聖集傳(賢聖所撰翻譯有原)

 [4]合三十一部一百六十四卷

  • 摩訶般若波羅[5]密經抄五卷(一名須菩提品一名長安品經) 前秦建元年沙門曇摩蜱共竺佛念譯
  • 六度集八卷 吳世康僧會譯
  • 菩薩本緣集四卷(僧伽斯那撰) 吳世支謙等譯
  • 僧伽羅剎集三卷 前秦世沙門曇摩難提譯
  • 孛經抄集一卷 吳黃武年支謙譯
  • 思惟經一卷(一名思惟要略) 後漢世安世高譯
  • 佛醫經抄一卷 吳世竺律炎共支謙譯
  • 分別業報略集一卷(大勇菩薩撰) 宋元嘉年求那跋摩譯
  • 龍樹勸發諸王要偈一卷(一名為禪陀迦王說要偈) 宋世求那跋摩譯
  • 雜譬喻經一卷 後秦世羅什出道略集
  • 無明羅剎喻集三卷(或一卷)
  • 雜譬經二卷(一名菩薩度人經)
  • 雜呪集十卷([6]一名陀羅尼集[7]或九卷)
  • 佛本行集經六十卷 大隋開皇年崛多譯
  • 撰集百緣經七卷 吳世支謙譯
  • 百喻集四卷(僧伽斯那撰) 南齊永明十年求那毘地譯
  • 舊雜譬喻經集二卷 吳世康僧會譯
  • 法句喻集三卷(一名法句本末或五卷) 晉世沙門法炬共法立譯
  • 法句經二卷 吳世支謙譯
  • 四十二章[8]經一卷 後漢永平年竺法蘭等譯
  • 禪祕要法三卷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 禪法要解二卷 後秦世羅什譯
  • 治禪病祕要一卷 北涼世安陽侯沮渠京聲譯
  • 請賓頭盧法一卷 後漢世安世高譯
  •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一卷 後漢世安世高譯
  • 禪祕要四卷(一名禪法要或為三卷) 宋元嘉年沙門曇摩蜜多譯
  • 阿毘曇五法行經一卷 後漢世安世高譯
  • 賓頭盧為王說法經一卷
  • 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一卷
  • 十二遊經一卷
  • 佛本行讚經傳七卷 宋元嘉年寶雲譯
  • 佛所行讚經傳五卷(一名馬鳴讚) 晉世寶雲譯
  • 付法藏傳四卷(或六卷) 後魏世沙門吉迦夜共曇曜譯
  • 迦葉集結經傳一卷(一名迦葉結經) 晉世竺法護譯
  • 阿育王傳五卷(或七卷) 梁天監年僧迦婆羅於楊州譯
  • 阿育太子壞目因緣一卷 前[9]秦曇摩難提與竺佛念譯
  • 馬鳴菩薩傳一卷 後秦世羅什譯
  • 龍樹菩薩傳一卷 後秦世羅什譯
  • 提婆菩薩傳一卷 後秦世羅什譯
  • 婆藪槃豆傳一卷 陳世真諦譯
  • 撰三藏及雜藏傳一卷 [10]失譯人名

眾經目錄卷第二


校注

[0156003] 伅【大】屯【宋】 [0156004] 一【大】亦【宋】【元】 [0156005] 或三經【大】∞一名阿耨諸佛【宋】 [0156006] 經【大】卷【宋】【元】 [0156007] 一名阿耨諸佛【大】∞或三經【宋】 [0157001] 月優婆塞【大】世【宋】 [0157002] (宋天譯)十一字【大】〔-〕【宋】 [0157003] 留支【大】支留【宋】【元】 [0157004] 三【大】二【宋】 [0157005] (隋三譯)八字【大】〔-〕【宋】 [0157006] (梁三譯)八字【大】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羅於荊州譯【宋】 [0157007] (元魏譯)九字【大】〔-〕【宋】 [0157008] 二【大】一【宋】 [0158001] 西晉【大】晉元康元年【宋】 [0158002] 等【大】等於陳留倉垣【宋】 [0158003] 或六卷【大】∞一名等御諸法一名莊嚴佛法【宋】 [0158004] 一名等御諸法一名莊嚴佛法【大】∞或六卷【宋】 [0158005] 梁【大】梁天監年【宋】 [0158006] 羅【大】羅於楊州【宋】 [0158007] 或七卷【大】∞一名新小品經【宋】 [0158008] 一名新小品經【大】∞或七卷【宋】 [0158009] 或四卷【大】∞一名大明度無極經【宋】 [0158010] 一名大明度無極經【大】∞或四卷【宋】 [0159001] (一名經)七字【大】〔-〕【宋】 [0159002] 後【大】修【宋】 [0159003] 他【大】他諦【宋】 [0159004] 一【大】二【宋】【元】 [0160001] 第【大】〔-〕【宋】 [0161001] 經【大】經一不自守意經【宋】【元】 [0161002] 高【大】馬【宋】 [0161003] 延【大】足【宋】 [0161004] 合三【大】四【宋】三【元】 [0161005] 密【大】蜜【宋】【元】 [0161006] 一名陀羅尼集【大】∞或九卷【宋】 [0161007] 或九卷【大】∞一名陀羅尼集【宋】 [0161008] 經【大】*〔-〕【宋】【元】* [0161009] 秦【大】秦建元年【宋】 [0161010] 失譯人名【大】〔-〕【宋】【元】
[A1] 鄧【CB】【思溪-CB】【磧乙-CB】㔁【大】(cf. 《思溪藏》(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第SX4781號第35圖第9行); QC095n1079_p0284a03)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