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略論安樂淨土義
問曰:「安樂國於三界中,何界所攝?」
答曰:「[3]如釋論言:『如斯淨土,非三界所攝。』何以故?無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4]形色故,非無色界。經曰:『[5]阿彌陀佛本行菩薩道時,作比丘,名曰法藏。於世自在王佛所,[6]請問諸佛淨土之行,時佛為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善惡,國土精麁,悉現與之。于時法藏菩薩,即於佛前,發弘誓大願,取諸佛土。』於無量阿僧祇劫,如所發願,行諸波羅蜜,萬善圓滿,成無上道。別業所得,非三界也。」
問曰:「安樂國有幾種莊嚴,名為淨土?」
答曰:「若依經據義,法藏菩薩四十八願即是[7]其事,尋讚可知,不復重序。若依《無量壽論》,以二種清淨,攝二十九種莊嚴成就。二種清淨者:一器世間[8]清淨、二是眾生世間清淨。
「器世間清淨,有十七種莊嚴成就:一者、國土相勝過三界道。二者、其國廣大,量如虛空,無有齊限。三者、從菩薩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所起。四者、清淨光明圓滿莊嚴。五者、備具第一珍寶性,出奇妙寶物。六者、[9]潔淨光明常照世間。七者、其國寶物柔軟,觸者適悅,生於勝樂。八者、千萬寶華,莊嚴池沼,寶殿、寶樓閣種種寶樹,雜色光明影[10]納世界,無量寶[11]網覆虛空,四面懸鈴,常吐法音。九者、於虛空中,自然常雨天華、[12]天衣、天香,莊嚴普熏。十者、佛慧光明,照除癡闇。十一者、梵聲開悟,遠聞十方。十二者、阿彌陀佛無上法王,善力住持。十三者、從如來淨華所化生。十四者、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十五者、永離身心諸苦,受樂無間。十六者、乃至不聞二乘、女人、根缺之名。十七者、眾生有所欲樂,隨心稱意,無不滿足。如是等[13]十七種,是名器世間清淨。
「眾生世間清淨,有十二種莊嚴成就:一者、無量大珍寶[14]王微妙華臺,以為佛座。二者、無量相好,無量光明,莊嚴佛身。三者、佛無量[A1]辯才,應機說法,具足清白,令人樂聞,聞者必悟解,言不虛[15]說。四者、佛真如智慧,猶如虛空,照了諸法總相別相,心無分別。五者、天人不動眾,廣大莊嚴。[16]譬如須彌山,映顯四大海,法王相具足。六者、成就無上果,尚無能及,況復過者。[17]七者、為天人丈夫、調御師,大眾恭敬圍遶。如師子王,師子[18]圍遶。八者、佛本願力莊嚴、住持諸功德,遇者無空過,能令速滿足一切功德海。[19]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20]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九者、安樂國諸菩薩眾,身不動搖而遍至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十者、如是菩薩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21]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成,滅除一切眾生苦惱。十一者、是等菩薩於一切世界無餘,照諸佛大會無餘,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讚歎諸佛如來功德。十二者、是諸菩薩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22]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實修行。如是等法王八種莊嚴功德成就,如是菩薩四種莊嚴功德成就,是名眾生世間清淨。
「安樂國土具如是等二十九種莊嚴功德成就,故名淨土。」
問曰:「生安樂土者,凡有幾[23]品輩?有幾因緣?」
答曰:「《無量壽經》中,唯有三輩:上、中、下;《無量壽觀經》中,一[24]品又分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為九品。[25]今依傍《無量壽經》為讚,且據此經[26]作三品論之。
「上輩生者,有五因緣:一者、捨家離欲,而作沙門。二者、發無上菩提[27]心。三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四者、修諸功德。五者、願生安樂國。具此[28]因緣,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便隨佛,往生安樂,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中輩生者,有七因緣:一者、發無上菩提心。二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三者、[29]多少修善,奉持齋戒。四者、起立塔像。五者、[30]飯食沙門。六者、懸繒[31]然燈,散華燒香。七者、以此迴向願生安樂。臨命終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安[32]樂,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33]如上輩。
「[34]下輩生者,有三因緣:一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心。二者、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三者、以至誠心願生安樂。臨命終時,夢見無量壽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
「[35]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中:謂以疑惑心,修[36]諸功德,願生安樂。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1]生安樂。[2]生安樂國[3]七寶宮殿,或百由旬,[A2]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亦皆自然。於五百歲中,[4]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邊地者,言其五百歲中不見聞三寶,義同邊地之難;或亦於安樂國土最在其邊。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時,人法未成。邊言其難,胎言其闇,此二名皆借此況彼耳,非是八難中邊地,亦非胞胎中胎生。何以知之?安樂國[5]土一[6]向化生故,故知非實胎生;五百年後還得見聞三寶故,故知非八難中邊地也。」
問曰:「彼胎生者,處七寶宮殿中,受快樂[7]否?復何所憶念?」
答曰:「經喻云:『譬如轉輪王子,得罪於王,內[8]於後宮,繫以金鎖,一切供[9]具無所乏少,猶如[10]王。王子于時,雖有好妙種種自娛樂[11]具,心不[12]受樂,但[13]念設[14]諸方便,求免悕出。』彼胎生者亦復如是,雖處七寶宮殿,有[15]好色、香、味、觸,不以為樂;但[16]不見三寶,不得供養、修諸善本,以之為苦。識其本罪,深自[17]責悔,求離彼處,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當是五百年末,方識罪[18]悔耳。」
問曰:「以疑惑心往生安樂,名曰胎生者。云何起疑?」
答曰:
「經中但云:『疑惑不信』,不出所以疑意。尋不了五句,敢以對治言之。不了佛智者,謂不能信了佛一切種智,不了故[19]故起疑。此一句,總辨所疑;下四句,一一對治所疑。
「疑有四意:一者、疑[20]但憶念阿彌陀佛,不必得往生安樂。何以故?經言:『業道如[21]秤,重者先牽。』云何一生或百年,或十年[22]或一月,無惡不造,但以十念相續,便得往生,即入正定聚,畢竟不退,與三途諸苦永隔[23]乎?若爾,先牽之義,何以[24]所信?又曠劫已來,[25]俱造諸行有漏之法,繫屬三界,云何不斷三界結惑,直以少時念阿彌陀佛,便出三界乎?繫業之義,復欲云何?對治此疑,故言不思議智。
「不思議智者,謂佛智力能以少作多,[26]以多作少;以近為遠,以遠為近;以輕為重,以重為輕;以長為短,以短為長。如是等[27]佛智,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譬如百夫、百年聚薪,積高千仞,豆許火焚,半日便盡。[28]豈可得言,百年之薪積,半日不盡乎?
「又如躄者寄載他船,因風帆勢,一日至千里。豈可得言,躄者云何一日至千里乎?
「又如下賤貧人獲一瑞物而以貢[29]主。主慶所得加諸重賞,斯須之頃,富貴盈[30]溢。豈可得[31]言,以可有數十年[32]仕備盡辛懃,[33]上下尚不達歸者,[34]言彼富貴無此事乎?
「又如劣夫以己身力,擲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飛騰自[35]然。復[36]可以擲驢之劣[37]夫,言必不能乘空耶?
「又如十圍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劍,瞬頃兩分。豈可得言,一小兒力,不[38]能斷索乎?
「又如鴆鳥入水,魚蜯斯斃,犀角觸泥,死者咸起。豈可得言,性命一斷,無可生乎?
「又如黃鵠呼子安,[39]子安還活。豈可得言,墳下千歲[40]齡,決無可甦乎?
「一切萬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開萬[41]閉,無量無邊。安得以有礙之識,疑[42]彼無礙之法乎?
「又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而以百年之惡為重,疑十念念佛為輕,不得往生安樂,入正定聚者,是事不然。
「二者、疑佛智於人不為玄絕。何以故?夫一切名字從相待生,覺智從不覺生,如[43]是迷方從記方生。若便迷絕不迷,迷卒不解;迷若可解,必迷者解亦可云解者[44]迷。迷解、解迷猶手反覆耳,乃可明、昧為異,亦安得超然哉?起此疑故,於佛智慧生疑不信。對治此疑,故言不可稱智。
「不可稱智者,言佛智絕稱謂,非相形待。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45]應有知有之智;法若是無,亦應有知無之[46]智。諸法離於有、無,故佛冥諸法,則智絕相待。汝引解、迷為喻,猶是一迷耳,不成迷解。亦如夢中與他解夢,雖云解夢,非是不夢。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47]非知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48]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佛智離此四句,緣之者心行滅,[49]損之者言語斷。以是義故,釋論云:『若人[50]見般若,是則為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解脫。』此偈中說,不離四句者為縛,離四句者為[51]解脫。汝疑佛智與人不玄絕者,是事不然。
「三者、疑佛[52]實不能度一切眾生。何以故?過去世有無量阿僧祇恒沙諸佛,現在十方世界亦有無量、無邊阿僧祇恒沙諸佛,若[1]使佛實能度一切眾生,則應久無[2]三界。第二佛則不應復為眾生發菩提心,具修淨土,攝受眾生。而實有第二佛,攝受眾生,乃至實有三世、十方無量諸佛,攝受眾生。故知,佛實不能度一切眾生。起此疑故,於阿彌陀佛作有量想。對治此疑,故言大乘廣智。
「大乘廣智者,言[3]佛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眾生不度。所以有三世、十[4]方者,有五義:一者、若[5]便無第二佛,乃至無阿僧祇恒沙諸佛者,佛便不能度一切眾生。以實能度一切眾[6]生故,則有十方無量諸佛,[7]無量諸佛即是前佛所度眾生。二者、若一佛度一切眾生盡者,[8]復亦不應[9]後有佛。何以故?無覺他義故,復依何義,說有三世佛[10]乎?依覺他義故,說佛佛皆度一切眾生。三者、後佛能度,猶是前佛之能。何以故?由前佛有後佛故。譬如帝王之[11]甲,得相紹襲,後[12]王即是前王之能故。四者、佛力雖能度[13]一切眾生,要須有因緣,若眾生與前佛無因緣,復須後佛。如是無緣眾生,動逕百千萬佛,不聞、不見,非佛力劣也。譬如日、月周四天下,破諸闇[14]冥,而盲者不見,非日不明也;雷[15]震裂耳,而聾者不聞,非聲不勵也。覺諸緣理,號之曰佛。若情強違緣[16]理,非正覺也。是故眾生無量,佛亦無量。[17]徵佛莫問有緣、無緣,何不盡度一切眾生者,非理言也。[18]五、眾生若盡,世間[19]即墮有邊。以是義故,則有無量佛,度一切眾生。
「問曰:『若眾生不可盡,世間復須墮無邊,無邊故,佛則實不能度一切眾生?』
「答曰:『世間非有邊、非無邊,亦絕四句。佛令眾生離此四句,名之為度。其實非度、非不度,非盡、非不盡。譬如夢渡大海,值濤波諸難,其人畏怖叫聲徹外,外人喚覺,坦然無憂,但為渡夢,不為渡河。』
「問曰:『言渡與不渡皆墮邊見,何以但說渡一切眾生為大乘廣智,不說不渡眾生為大乘廣[20]智?』
「答曰:『眾生莫不厭苦求樂,畏縛求解。聞渡則歸向,聞不渡不知所以不渡,便謂佛非大慈悲,則不歸向。[21]不歸向故,長寢久夢,無由可息。為是人故,多說渡,不說不渡。復次,《[22]諸法無行經》亦言:「佛不得佛道,亦不[23]渡眾生,凡夫強分別,作佛渡眾生。」言:「度眾生」,是對治悉檀;言:「不度眾生」,是第一義悉檀。二言各有所以,不相違背。』
「問曰:『如夢得息,豈不是度耶?若一切眾生,所夢皆息,世間豈不盡乎?』
「答曰:『說夢為世間,若夢息,則無夢者。若無夢者,亦不說[24]度者。如是知世間即[25]是出世間,雖度無量眾生,則不墮顛倒。』
「四者、疑佛不得一切種智。何以故?[26]若能遍知諸法,諸法墮有邊故;若不能遍知,則非一切種智故。對治此疑故,言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凡夫智虛妄,佛智如實,虛實玄殊,理無得等,故言無等。聲聞、辟支佛欲有所知,入定方知,出定不知,又知亦有限;佛得如實三昧,常在深定,而遍知[27]照萬法二與無二,深法非倫,故言無倫。八地已上菩薩,雖得報生三昧用無出入,而習氣微熏三昧不極明淨,形待佛智,猶為有上。佛智、斷具足,如法而照,法無量故,照亦無量。譬如函大,蓋亦大,故[28]言最上。
「此三句亦可展轉相成,以佛智無與等者故所以無倫,以無倫故最上勝;亦可最上勝故無等,無等故無倫。但言無等便足,復何以須下二句者?如須陀洹智,不與阿羅漢等,而是其類;初地至十地亦如是,智雖不等,非不其倫。何以故?非最上故。
「汝以知有[29]邊為難,疑佛非一切智者,是事不然。」
問曰:「下輩生中,云『十念相續,便得往生』。云何名為十念相續?」
答[30]曰:「譬如有人,空曠迴處,值[31]遇怨賊,拔刃奮勇,直[32]來欲[33]殺。其人[34]勁走,[35]視渡一河,若得渡河,首領可全。爾時[36]但念渡河方便:『我至河岸,為著衣渡?為脫衣渡?若著衣納,恐不得過;若脫衣納,恐無得暇。』但有此念,更無他緣,一念何當渡河,即是一念。如[37]是不雜[38]心,名為十念相續。行者亦爾,念阿彌陀佛,如彼念渡,逕于十念:若念佛名字,[39]若念佛相好,若念佛光明,若念佛神力,若念佛功德,若念佛智慧,若念佛本願。無他心間雜,心心相次乃至十念,名為十念相續。
「一往言十念相續,似若不難。然凡夫心猶野馬,識劇[40]猿猴,馳騁六塵,[41]不暫停息。宜[42]至信心,預自剋念,便積習成[43]性,善根堅固也。如佛告頻婆娑羅王:『人積善行,死無惡念。如樹西傾,必倒隨[44]曲。』若便刀風一至,百苦湊身,[45]若習前不在懷,念何可辨?
「又宜同志五、三共結言要,垂命終時,迭相開曉,為稱阿彌陀佛名號,願生安樂,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此命斷時,即是生安[46]樂時。一入正定聚,更何所憂[1]也!」
校注
[0001001] 【原】德川時代刊宗教大學藏本,【甲】延寶五年刊大谷大學藏本,【敦】唐景雲二年寫佛蘭西國民圖書館藏燉煌本 [0001002] 釋曇鸞撰【大】,〔-〕【敦】,原本註曰釋曇鸞撰一作曇鸞法師作,愚案此皆後人所安蓋原文無撰者之號然欲顯別故今且從一本標之 [0001003] 如【大】,〔-〕【敦】 [0001004] 形【大】,〔-〕【敦】 [0001005] 阿【大】,〔-〕【敦】 [0001006] 請【大】,〔-〕【敦】 [0001007] 其【大】,〔-〕【敦】 [0001008] 清淨【大】,〔-〕【甲】 [0001009] 潔【大】,潔清【校異-原】 [0001010] 納【大】,細【校異-原】 [0001011] 網【大】,網羅【敦】 [0001012] 天【大】,〔-〕【校異-原】 [0001013] 十七種【大】,〔-〕【敦】 [0001014] 王【大】,〔-〕【校異-原】 [0001015] 說【大】,設【敦】 [0001016] 原本註曰譬如等十五字當移次下況復過者下 [0001017] 七者【大】,〔-〕【校異-原】 [0001018] 圍【大】,〔-〕【校異-原】 [0001019] 未證【大】,與諸【敦】,與未證【校異-原】 [0001020] 證【大】,〔-〕【校異-原】 [0001021] 大【大】,〔-〕【校異-原】 [0001022] 寶【大】,〔-〕【校異-原】 [0001023] 品輩有幾【大】,輩輩有【敦】,輩有幾【校異-原】 [0001024] 品【大】,品中【敦】 [0001025] 今【大】,令【校異-原】 [0001026] 作【大】,〔-〕【敦】 [0001027] 心【大】,〔-〕【校異-原】 [0001028] 因【大】,〔-〕【敦】 [0001029] 多少【大】,少多【敦】 [0001030] 飯【大】,飲【校異-原】 [0001031] 然【大】,燃【敦】 [0001032] 樂【大】,樂國【甲】 [0001033] 如【大】,〔-〕【敦】 [0001034] (下輩…中輩)七十二字【大】∞(又有…安樂)七十字【敦】 [0001035] (又有…安樂)七十字【大】∞(下輩…中輩)七十二字【敦】 [0001036] 諸【大】,〔-〕【敦】 [0002001] 生安樂【大】,〔-〕【考偽-原】,願生【敦】 [0002002] 生【大】,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中謂以疑惑心修諸功德不異前說生【敦】 [0002003] 七【大】,已十【敦】 [0002004] 常【大】,〔-〕【敦】 [0002005] 土【大】,〔-〕【敦】 [0002006] 向【大】,〔-〕【校異-原】 [0002007] 否【大】,〔-〕【敦】 [0002008] 於【大】,著【敦】 [0002009] 具【大】,見【敦】 [0002010] 王【大】,王子【敦】 [0002011] 具【大】,其【敦】 [0002012] 受【大】,愛【敦】 [0002013] 念【大】,〔-〕【考偽-原】 [0002014] 諸【大】,〔-〕【敦】 [0002015] 好色【大】,妙色聲【敦】 [0002016] 不【大】,以【校異-原】,以不【敦】 [0002017] 責悔【大】,悔責【敦】 [0002018] 悔【大】,生悔【敦】 [0002019] 故【大】,〔-〕【敦】 [0002020] 但【大】,〔-〕【敦】 [0002021] 秤【大】,科【敦】 [0002022] 或一月【大】,一日【敦】 [0002023] 乎【大】*,耶【敦】* [0002024] 所【大】,取【敦】 [0002025] 俱【大】,備【敦】 [0002026] 以多【大】,〔-〕【敦】 [0002027] 佛【大】,〔-〕【敦】 [0002028] (豈…盡)十三字【大】,〔-〕【敦】 [0002029] 主【大】*,王【敦】* [0002030] 溢【大】,望【敦】 [0002031] 言以可有【大】,以【敦】 [0002032] 仕【大】,貧仕【敦】 [0002033] 上下尚【大】,〔-〕【敦】 [0002034] 言【大】,謂【考偽-原】 [0002035] 然【大】,在【敦】 [0002036] 可【大】,可得【敦】 [0002037] 夫【大】,〔-〕【敦】 [0002038] 能【大】,〔-〕【敦】 [0002039] 子安【大】,〔-〕【敦】 [0002040] 齡【大】,〔-〕【敦】 [0002041] 閉【大】,開【校異-原】 [0002042] 彼【大】,〔-〕【敦】 [0002043] 是【大】,〔-〕【敦】 [0002044] 迷【大】,迷解【敦】 [0002045] 應【大】,〔-〕【敦】 [0002046] 智【大】,智法若是無亦應有知無之智【校異-原】 [0002047] 非【大】,亦非【敦】 [0002048] 知【大】,智【校異-原】 [0002049] 損【大】,指【敦】 [0002050] 見【大】,見眾【校異-原】 [0002051] 解【大】,〔-〕【敦】 [0002052] 實不能【大】*,不能實【甲】【敦】* [0003001] 使【大】,便【甲】 [0003002] 三【大】,復三【敦】 [0003003] 佛【大】,〔-〕【甲】 [0003004] 方【大】,方佛【敦】 [0003005] 便【大】*,使【敦】* [0003006] 生【大】,〔-〕【敦】 [0003007] 無量【大】,〔-〕【敦】 [0003008] 復【大】,後【敦】 [0003009] 後【大】,復【敦】 [0003010] 乎【大】,取【敦】 [0003011] 甲【大】,胄【敦】 [0003012] 王【大】,主【甲】 [0003013] 一切【大】,〔-〕【敦】 [0003014] 冥【大】,𭂟【校異-原】 [0003015] 震裂【大】,聲震【敦】 [0003016] 理【大】,〔-〕【敦】 [0003017] 徵【大】,微【校異-原】 [0003018] 五【大】,五者【敦】 [0003019] 即墮【大】,則隨【校異-原】 [0003020] 智【大】,智耶【敦】 [0003021] 不歸向【大】,〔-〕【甲】 [0003022] 諸法【大】,〔-〕【敦】 [0003023] 渡【大】*,度【敦】* [0003024] 度【大】,渡【敦】 [0003025] 是【大】,名【敦】 [0003026] 若【大】,若不【校異-原】 [0003027] 照【大】,〔-〕【敦】 [0003028] 言最上【大】,〔-〕【校異-原】 [0003029] 邊【大】,邊無邊【敦】 [0003030] 曰【大】,〔-〕【甲】 [0003031] 遇【大】,愚【校異-原】 [0003032] 來【大】,〔-〕【校異-原】 [0003033] 殺【大】,取【敦】 [0003034] 勁【大】,到【敦】 [0003035] 視【大】,頑【敦】 [0003036] 但【大】,〔-〕【敦】 [0003037] 是【大】,是十念【敦】 [0003038] 心【大】,餘心【敦】 [0003039] 若【大】,〔-〕【校異-原】 [0003040] 猿【大】,猨【敦】 [0003041] 不【大】,〔-〕【校異-原】,無【敦】 [0003042] 至【大】,及【敦】 [0003043] 性【大】,往【校異-原】 [0003044] 曲【大】,曲也【敦】 [0003045] 若習前【大】,習【敦】 [0003046] 樂【大】,樂國【敦】 [0004001] 也【大】,〔-〕【敦】 [0004002] 略論安樂淨土義畢【大】,讚阿彌陀佛并論上卷【敦】 [0004003] 此下燉煌本奧書曰景雲二年三月十九日弟子張萬及寫【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7 冊 No. 1957 略論安樂淨土義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西蓮淨苑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