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問答下卷
問。十地中配當五乘義為何義耶。答。寄三乘教為欲生信解故。所說位地中。十地證實法性之處故。約此為顯普法無盡十地中具足一切五乘三乘等法。無不在於此。故作如是說。
問。其准相云何。答。初地准人乘。二地准欲界天。三[8]地准上二界天。此三地中為世間行配。所以者何。初地等中行檀地。同輪王修施似故。二地戒三地定等同諸天似故。相同世間故相配之。四地道品五地四諦等相。同聲聞所行似故。此二地相同聲聞。第六地十二因緣觀同緣覺所行因緣相似故。相同[9]相緣覺。第七地中所行願行等十方便。不與二乘相似故。為三乘大乘[10]唯。第八地以上三地中無功用心。隨法流水淳熟根。行成故配一乘位。若約此門者一切人天世間因果皆有初三地。一切二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11]在四五六三地。一切三乘大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在第七地。一切一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在八地以上三地。若以此門者。不相參當自位也。
問。初地菩薩行法甚深廣大。已證二無我理。具自利利他諸德。謂四果等事如經所明。何得為與人相似。乃至六地因緣理亦爾。其不相關。云何[12]得與緣覺相似乎。答。實爾。不相似。然而既此十地中一切法皆攝盡矣。人所行施法及天所行禪定等何地中有乎。即有初[13]地。初地檀地故。人所行施此有。乃至三地禪行地故。天所行定即此有。乃至第六地亦爾。緣覺所修[14]明十二因緣法何地有乎。即有第六地。第六地修因緣觀地故。
問。若其人所行法有其地者。斯即其初地人。乃至六地緣覺。何故相同人。及相同緣覺乎。答。若約有其法者即可是。然十地是菩薩修行方[15]起准十地菩薩行說耳。若菩薩所修法約能化所化者。初地菩薩能修施行。故能化人令修施。乃至六地菩薩修因緣行。故能化緣覺人令修因緣法。如是隨自修得行[16]能化他令修故。所化人等隨能化人地攝故。亦得言相同也。
問。若爾佛所化之眾生即在佛地。答。亦得爾也。是故以佛者一切法皆無非佛也。餘義可思。
問。三乘中菩薩十地漸漸至佛地方究竟。一乘中初發心見聞至普賢方究竟。云何得言三乘因果皆在第七地。一乘因果唯在八地[17]以上也。答。實爾。然而其門不同。斯但約十地准五乘之義故。作如是說。
問。約十地配五乘者。為欲現示一切法皆在自證體者。何故但五乘乃配。非三途等配當乎。答。約實皆在十地。然而且舉有行處以配耳。
問。若爾者何地有乎。答。文顯無。約義實者初地乃至十地中皆同有也。若別下初地中有亦得。
問。若爾者人天等何故但有初三地乎。答。約實皆諸地中有。何處中非有乎。然而隨菩薩所行之行現處配當耳。
問。前說隨能化所化相當攝者。[1]當下初地菩薩化人非[2]餘人化。乃至八地以上菩薩但化一乘眾生。不得化三乘人天。答。此隨相配位行。故作如是說。豈其但爾乎。約實隨所得法門。隨未所得人皆能化度也。
問。第七地文云。第七地至方過二乘人。解脫月菩薩初地已過二乘。何故此方過[3]也。金剛藏答曰。初地過緣大法故過。非自智行。實行此方過。譬如王太子始生王家時即過大[4]臣。以種姓尊貴故。然而諸事非皆過。[5]覺方過[6]問。此等義約何等義說乎。答。此有深意。謂既言緣大法故勝過非自智行。是即約十信初心即是初地之義說。非約實行位列初地說。
問。云何十信初心即初地乎。答。既約初地證中。立十入以六相示。即可知。初地即信初發心。但生信解門中[7]信解行回向十地佛地[8]立。若聞此教修行人行頭竝修行。謂修信時無解何信。復無行何信。無回向何所向信。亦無證體何所信。故得行頭竝[9]既行並者信滿即解滿。是故位位每滿位成佛現示。若約此門者。第七地至方[10]行實過二乘[11]地者。即是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中。第七地至之義。此約功用無功用位際說。非實行之極處。若極處者。約列位至佛果方極。約證位初地中極。約得法門解初極。約行滿信終極。約普法實行位位每極。法門每極如善財。所[12]行初文[A1]殊中聞解證。乃至普賢位逕無量劫。值微塵數知識。得[13]塵數法門。而非過第二七日一時。如是義可思也。
問。此十地等處如是不解[14]說。意何為。答。三乘依位行者。欲為熟根欲入一乘普法故。作如是說。
問。見聞等三位普法正位耶不耶。答。不也。但從三乘位作如是說耳。若普法正位即無[15]位。無不位。一切六道三界一切法界法門皆無不普法位。又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如位法門一切行教義等法門皆爾。可思。
問若爾者普法中以何為始乎。答。得一法門以為始。此始即與終無差別始也。
問。受位分中所明授職之義。為三乘行者實行耶。為一乘行者實行受位相耶不。答。非即三乘行者實行。亦非一乘行者實行。是但依三乘位相。以現示一乘無盡十地頂受位之義。斯即同教相攝也。
問。既云依三乘位地者。豈非所依之三乘行相乎。答。既云依三乘位現示一乘義。故即非三乘自宗行相。所以[16]知。三乘受職唯是阿含受。不具教義理事受故。此處所現者具足教義[17]理事等法門故。
問。若爾可一乘正受職。何故亦非一乘實行乎。答。一乘實行十佛前。普賢菩薩位言無不位。行言無不行。虛空法界一切法門中如法成矣。何但此處如[18]所現之分齊耳。是故下文以菩薩神力對佛神力校量中。大地塊土四天下[19]少土等。其為表十地無盡際故作如是校量。即知非一乘實行此如所示。然而[20]無際處不可示說故。依此分齊以現示[21]彼。無盡十地頂之相耳。
問。無盡十地滿相云何。答。如下普賢知識中所現十方世界一切微塵。微塵每有諸佛大會。其中諸佛皆將諸大眾說法。其諸佛前每普賢菩薩在受各諸佛所放光明等事。一微塵一微塵每如是等事。是無盡十地滿足相廣大如法界量。如虛空界。十世九世中無不所至。今此處中為欲現彼相故。依離垢三昧現大蓮華。具眷屬華等十處中。放光明等事現示。若以此現之相校[22]量彼相。如十方世界大地一塊土等不[23]可校量。以非分法校量顯[24]緣勝也。又即此校量之事可知非三乘教所明等覺妙覺之相。所以知者。三乘教所明等[25]覺與妙覺俱所照所斷等一切事皆同一等。但明[26]昧自在別耳。豈如是以大地土等為校量乎。教別如是。可思也。
問。五地中明不住行勝文中。十種四諦其義云何。答。此十種四諦者即是五地菩薩。知[27]一法界一切法[28]界盡。然不得隨所知之法別現故。總舉四諦染淨因果性相。以現示菩薩所知法故。論云。所知法[29]中智清淨勝也。其義云何。謂初四聖諦即實法分別。謂即四諦實法。無作四諦約終教義。即如來性中[30]清淨因果性實之法是。若一乘中無障礙緣起。法性中四諦諦理。實義為四聖諦。即無盡四諦。如是無盡四諦。而總依滿數[1]顯現十諦。為欲現無量故。此中十諦者。一者世諦。謂即四諦之法。一切[2]差別義為世諦也。二者第一義諦者。即以四諦空理為第一義。三者相諦者。前二諦以有無為二諦。計人即為二法[3]故。即以非有無之中道自相為相諦。四者差別諦者。以非有無中道為相諦。計人但為一法故。即以有無差別法不壞為中道。非謂捨有無二法方為中道故。不壞有無之差別諦。五者說成諦者。以有無差別法為差別諦。又計人不知此有無法緣集義故。以陰入界等諸因緣假施設。有非實有以為說諦。六者事諦。謂通迷四諦成苦事以為事諦。七者生諦。謂通迷四諦作集以為生諦。八者無生諦。謂通解四諦入寂滅以為無生諦。以苦集本不生故。九者入道諦者。通解四諦。趣入滅諦之行以為入道諦。此四諦非有。四諦即是事諦也。第十菩薩地及如來地諦者。即前四諦緣起實相大乘因果。是義以為第十諦。此十諦現菩薩自所知法。而自以現難。故依所化緣以顯示。此中前九為小乘可化眾生。後一為大乘可化眾生。此言小乘者。非但愚法小乘。[4]設大乘中隨教行者等為小乘。謂地前教修行等。已論云。為根未熟眾生故說世諦。謂如愚法小乘及十信以前眾生等。不解諦理故。隨計情以為說事法等。為欲熟[5]其根欲故也。為化已根熟眾生說第一義諦。以得聞諸法空理故為解[6]深法眾生故說相諦。謂聞前俗真有空諦。又有不解者。真俗為別法耶。為一法耶。即迷有即無無即有有無無二之深理。故說非有無中道自相之四諦。令入中道深理也。為謬解眾生故說差別諦。謂聞前說非有無中道自相之諦。即計實道為一法。故為說有無差別示深理。令人無[7]遍有無中。謂無即是有。有即[8]無。即無故非無。無即有故非有。[9]有故即是無。非無故即是有。不壞非有無。而不壞有無法。故常有無。而有無不別。不別而非一。是故能入無邊有無以為差別諦。此差別即無別之別也。為化離[10]念眾生故說說成諦理。又有眾生。不知諸法因緣集成之義者。為說陰界處等諸因緣互資集之義等。為正見眾生故。次[11]四諦說入四諦[12]之因果之理故。為大乘可化眾生故說後一諦。即是令入緣起無分別因果理事成大乘因果。因果即菩薩及佛也。如是理法差別隨所化眾生說十諦也。如是十種四諦一乘三乘小乘共行也。廣如論說也。十忍者十地中。內會理用為忍。何等為十。一隨順音聲忍。二順忍。三無生忍。此三法說忍。四如幻忍。五如炎忍。六如夢忍。七如響忍。八如電忍。九如化忍。十如空忍。後七喻說忍。此十中約位者。隨順音聲者初三地。順忍四五六地。無生忍七八地。後七忍九地以上。約三智者。[13]音聲順二忍加行智。無生忍正體智。後七後得智。此十忍約行實地地皆有也。
問。此十忍行相云何。答。聞甚深法而無驚怖。[14]心至信為隨順音聲忍。能順真實無生[15]理生。生決定印可。而未已時為順忍。已證會無不所及時為無生忍。後七忍轉遣疑心立。謂疑云。一切無生者何現見是有乎。為答此疑故如幻。幻法都無生。實法不可得而現[16]耳有。如是諸法可知。又疑云。幻法不得生耳識。世法云何知乎。為答此疑云如炎。炎都無水而能生渴愛心。諸法亦爾。又疑云。炎法不得受用物。世法能受用物。云何無乎。為答此疑如夢。夢法都無。而夢中皆能受用。世時亦爾。實無而妄想夢故為受用耳。又疑云。夢法覺都無。世法不爾。覺時得有。云何無乎。為答此疑故如響。響法都無得物。而猶現可聞。世法亦爾。都不得而因緣現有。又疑云。響法都無前人[17]無益。世法不爾。人實得益。云何如響乎。為答此疑故如電光。電光不得物。而能照物令人得益。世法亦爾。無得而能益。又疑云。電有照用。[18]即是實法耶。為答此疑故如化。化法有用。而非實。世法亦爾。豈有實乎。又疑云。一切法無作者。誰能作是也。為答此疑故如虛空。能化一切色法。而其空體不可得。一切法亦爾。實體空不可得。而無所不為如虛空[19]耳。菩薩知是得無生忍等。故其身如幻。乃至如空。非有非無。常住[20]中道實相。以無緣慈悲故不捨生死。不住寂滅。恒修佛法利益眾生也。是即說十地菩薩為心之德用也。
問。三乘緣起一乘緣起有何別耶。答。三乘緣起者。緣集有。緣散即無。一乘緣起即不爾。緣合不有。緣散不無。
問。一乘緣起法。若緣集不有。緣散不無者。何用為緣合及散乎。答。雖法無增減而隨順處以說。故非無益空言。不知緣合之人中。即言為緣集有[1]言。不知緣散之人中。即言為[2]緣散。散門[3]以生解人中。[4]即言散。而非方散。以昔無非散時故。於合門[5]以生解人[6]中。即言合。而非方合。以昔無非合時故。
問。若爾法[7]古定為無合散耶。答。不爾。若定無合散者。何亦言方為合散乎。
問。若爾法亦可緣合有緣散無耶。答。亦得隨緣有無。雖言有無而既言隨緣。故即可知。非[8]有定有。非無定無。故即知非非定有無。以非有無故。隨緣時非增減。以非非定有無故。隨緣時即非有無。如是諸義能隨緣言無不當。亦無所當。無所當故即無自處。無自處故無是非處。一乘緣起之法非計情所及。雖非[9]計情所及而不遠求。返情即是也。
問言返情者。不知其方便。云何。答。雖方便無量。而其要言之。隨所見處即不[10]著心為是。隨所聞之法不取如聞。即能解其所由。又即解法實性也。
問。雖有此言而不知所以。答。汎聖教之言[11]趣皆有於機緣之所由。謂教是藥。能治眾生病故。若以生而治即以生。若以不生治者即以不生。若法空是生不生者。以生為是。以不生為非。以非生為是。以生即非是也。其法非有於不生生故。即能以生不生治病無障。
問。其法為有不當生不生法耶不。答。不也。若有不當生不生法者。云何能以生不生治病乎。非有不當生不生法故。乃能以生不生治病也。
問。不知其所治之處。為即眾生不解不生病耶。不知此病離處耶。答。當不解之病不得治。以已是病故。又[12]非已離解處。以已無病故。但此不解心令生解之處。以名為治病所由。以此治病所由故聖教藥起。是故但言。教有於機緣所由不有於法。
問。[13]其法為所者何乎。答。此即諸法實性。無住本道。無住本故即無可約法。無可約法故即無分別相。無分別相故即非心所行處。但證者境界非未證者知。是名為法實相。一切法而無不爾。此處十佛普賢境界。
問。既普賢境界者。普賢即臨機門[14]無於機所[15]殘現。若爾亦可諸法[16]實相即餘人境界[17]也。答。亦得。普賢如自所得法。[18]無於機緣殘現故。經云。正義中置隨義[19]語。正說中置隨語義。謂其義也。
問。不知其義云何。答。言正義者為一乘義。正說者三乘義。三乘義中隨情安立故。其義但在言中耳。以言攝義故。義即有於言。一乘中語即是義語故。無語而不義。語[20]義即是語義故。無義而不語義。語即義故義而無言不及。義義即語故語而[21]無不及。義語語義無礙自在。圓融無礙故。故其緣起無住令在顯說。終日說非有說。非有[22]有故與不說無分別說。說既爾。能聞者亦爾。一聞即一切聞。可[23]知思也。
問。可於[24]相當如是聞者。一聞一切聞一切聞一聞。若三乘法但有語。故即無所詮之義耶。答。非無所詮[25]義。然而其義但有言分齊。一相法門[26]謂有者但有中盡非不有。不有者即不有中盡非有義。如是一相法門也。雖有無二諦相即相融。而非即其事法相圓融自在故。故語義能詮所詮分齊不[27]不參也。一乘正義中即不如是。隨舉一法盡攝一切故。即中中自在故。可思也。
問。若爾一乘法但語說盡。何故言緣起[28]之際不可說但證者乃知乎。答。是汝見耳。但汝見法語中盡故起如是問耳。其法無留處。豈但有語聞。聞處令有於聞。不得聞之處中令有於不聞耳。語中無殘。法無盡故令證者知耳。
問。此經以名號品至小相光明品明緣修因果。自普賢性起二品明性起因果。不知云何為緣修因果。云何為性起因果耶。答。從聞熏習等三慧方便緣。以修行所生顯之義名為緣修因果。即此緣修因果法順自不住實性故。雖隨緣生顯而從本不生。不生故生即不生。不生相不可得之義等名為性起因果。譬如無我報心。以睡眠因緣故成虎之義為緣修因果。即其虎無我報心作故。雖作虎而[29]無其心之量過之義。名為性起因果也。
問。若爾者其虎即無眠緣即無。從本以來不自有。云何性起[30]為修生因果別[31]耶。答。實爾。其無緣修即無性起。無性起即不成緣修。然即其緣修是離相順體故為性起。性起即是隨緣故為緣修。雖無二體二義不相是也。
問。其緣修德即離性相。故與體無差別。與性起離相有何別耶。答。雖二俱離性相。而緣修離[1]緣不成。性起離緣不損。故有別也。
問。若性起離緣不損者。非待緣修可成耶。答。言不損者。緣集時中不增。自無我量故緣散時亦不損。自無我性故云不損。非謂無緣自體有也。
問。若爾者即非緣修無性起。非性起無緣修。[2]非性起無緣修故修生由無不本有。非緣修無本有故本有非修生無由。既其力齊。何故其有本末義。答。如是緣起無分別法中。其能隨順解者隨先舉為本。無礙[3]之何有[4]定本末之義乎。可思解也。
問。本有修生等四句中。有修生本有本有修生二句。其即緣起法故非本有無修生。非修生無本有。此二句因緣法可解。唯本有但修生此二句。何為因緣法乎。若非由修生而有本有者。與習種以前有本有之義有何別乎。答。聖者能見機益故四句此善說。若有機緣眾生以性種為前。習種為後利益。即說本有前有修生後[5]有。若有眾生以修生為前。本有為後利益。即說性種為後。習種為前。但隨機處中說耳。勿見法定[6]本有前後。以其法無前後故。即善當於先後耳。是故諸聖教之說前後不定。然而如言取者。定本有前有法故。失因緣旨違聖意故。與彼人不[7]同。
問。潛用資成門中。經云。如來性起光明益邪見眾生。如日光益生盲眾生不知。其邪見眾生大違理。云何得益乎。為[8]益當時。為後時耶。答。二時得益。
問。其後時益可知。當時益何也。答。雖其邪見之性違理眾生。即其蒙性起慈故得受身心果報。其果報非性起慈。即無果報故。是即深慈一切眾生所不可知之慈也。
問。眾生苦果以眾生自惡心業所感。云何佛慈故所得乎。答。眾生諸苦但以如來藏佛作。無餘法能作眾生苦報故。經云。法種眾苦也。
問。此但一切眾生如來藏作。何為慈乎。答。既舉體如來藏作故。以其如來藏熏[9]習故。方離苦得樂果[10]故。其慈甚深莫過於此。
問。益義可爾。然而其眾生受苦[11]者何佛慈乎。答。若佛令不受苦者。其眾生不得厭苦求樂。要令受苦方得生厭苦心。[12]以此義故。得其眾生苦即佛慈故令受也。此言如來藏等。且約終教等言之。若一[13]乘者。即性起之法作[14]也。
問。性起及緣起。此二言有何別耶。答。性起者即[15]自是言不從緣[16]言緣起者。此中入之近方便。謂法從緣而[17]起。無自性[18]故。即[19]其法不起中令入解之。其性起者。即其法[20]性。即[21]無起以為性故。即[22]其以不起為起。
問。若爾者[23]即不起何故言為起耶。答。言起者即其法性離分別。菩提心中現前在故[24]云為起。是即以不起為起。如其法[25]本性故名起耳。非有起相之起。
問。若爾要待離分別心方起者。[26]為本不起[27]別。何即之以本不起為起乎。答。雖待無分別心[28]方起與本不起[29]非別相。[30]起與不起同無異故。無增減故。是故經中。以虛空中[31]鳥所行不所行。俱無別空[32]為喻說。
問。雖虛空無異而行不行不同。何為無異乎。若無異者[33]不行處亦云行。行處亦不行[34]耶。答。但以見鳥緣為別耳。若不見其鳥緣即冥無別。如是但見其菩提心。緣為別耳。然而其論[35]法何有別[36]也。[37]性起法[38]其爾。[39]可思也。
問。若不見緣者何須其法中為起不起耶。答實爾。不見其緣即[40]不論起不起。然而[41]即其緣中[42]即約離[43]緣性論為性起。皆斯隨機緣說。勿見其法中有如是起[44]不起等相。
問。若待無分別心方與本同無異起說者。何故經中以微塵經卷為喻。顯示於眾生無明心中有自然智無師智等性起智乎。答。聖人能見眾生性起法。故[45]如是說有何妨也。
問。若眾生未得自性起智時中。先說有性起智者。此性起智即非緣起法耶。答。聖者即能見其眾生後起時即知本有。故其眾生雖不知自成時而得其法。即緣起法也。
問。經云。雪山樹芽等生時。閻浮提一切樹等皆同時芽等生。如是佛菩薩樹芽等生一切菩薩芽等生者。其義云何。答。此義顯示本有新生不異。謂但一心中有故。新生菩提心等發時定由本有菩提心等。無不由本有行德而有新生行德也。
問。此樹以何為樹。答。以大緣起[1]大樹。
問。先以大緣起樹[2]者即一切眾生界盡[3]攝。若爾亦得一眾生發心時。一切眾生發心等耶。答。既緣起樹豈不一切眾生即一眾生一眾生即一切眾生。眾生既爾。起行豈不爾。然而此處中文顯者。但示本有新生同時並起義本即佛新即菩薩等。
問。若大緣起樹者。而六道中通有。何故地獄二乘涅槃等中不生乎。答。約[4]本皆[5]有。然約行用故簡別也。
問。若約行用者。二乘等有行用。何故不生乎。答。約行中有向背。故曰生不生。其樹中有何所為也。
問。云何向背耶。答。若能[6]自知自性起法名為向。不知自性起菩提名為背。若約此義者。但發無上菩提心[7]乃名為芽生。不發無上菩提心者。為背不名芽生。地獄二乘涅槃等永不知自性起法。故不生芽。若人天等中。能如是知者[8]為順。名生芽等。若不知者不生芽。又自雖不知而有果藥等。為二乘人等。不入時中行德等可[9]迴心也。
問。云何不迴而得為性起果藥耶。答。雖自以不迴。而約其法不無性起[10]之起。故得也。
問。若爾一切惡業等及地獄等果皆爾。何故地獄等中無果[11]也。答。約實一切逆順[12]法無不[13]從性起法。然而約善行相顯處。故作如是說。地獄等中不[14]顯行相故也。
問。小相品文云。菩薩小相光明照地獄眾生。被光眾生從地獄出。以生兜率天得十眼等。乃至廣說。疏云。此文難解。謂釋迦菩薩光益一眾生。其一眾生亦益一切眾生。如是益盡窮後際等。其義云何。答。是顯菩薩光明力大。故至未來雖[15]益。且舉所化生展轉[16]益。以顯本光明力大義。所以者[17]何。其光即稱法光明。故如其法作不思議利益。是即一時至三世。望一一眾生每各各差別益。亦能利他。如是作不思議利益事也。此事不思議也。
問。此但菩薩光明何故現佛智德乎。答。舉菩薩劣光明校顯佛小相身勝。舉小相顯大相勝耳。
問。離世間品中。諸行法皆前諸位所行者。何故重說乎。答。約行實無異。然而前但說依位顯示普法。而未說其所顯示普法行者行何等道品行。故今更寄起行之始會普光處。一乘菩薩所行二千道品行說也。
問。前已說諸位地因果方便及性起道理。有何不及故更說。答。前來示現方便修成因果及此因果行德[18]何成以何來。然而未說得此行以修行者如是行修[19]之儀則。故今方說。為信解知法人修行如是如是行[20]耶。
問。離世間中已說修因得果行相。何故祇林中更說得法門相乎。答。離世間中依所信行之法進修相說。然而未示依人修行得如是法之義。是故入法界品中。更示現依善知識人修得行相。以為後人軌則也。
問。此祇林佛成道第八[21]年中所造。又身子等諸弟子等。成道以後異國中出家入道人等。云何即此第二七日一時述例乎。答。此皆依如來解脫無障礙九世十世等時。一切處一處一切時一時中說。在事述[22]列不可說。現漸教相[23]列耶。
問。漸教相中。舍利弗等[24]法華會至方[25]一乘入。所入一乘即是華嚴別教。既入別教者。何故此文中同在祇林。而如盲聾不見聞佛菩薩所現之事。答。為欲顯教義深故。順前未入時及愚法說不分。約根欲熟有分故同在會後聞法。此即迴入一乘相。
問。此處入一乘。聲聞等但愚法[26]也。為有三乘中聲聞等耶。答。通有二教二乘。若入一乘機熟。如來一代中皆在此[27]會。
問。何故前[28]餘會不在乎。答。約相前諸會唯菩薩依位地說。菩薩因果故。為顯不共相不在。今此會為顯入法界之心及入法界之人廣大無限故。得法成德之處故。通始終迴也。
問。此顯不共中。但二乘乃不共耶。三乘大乘菩薩等為不共耶。答。若約未入一乘之義者。皆得為不共。[29]且從下說二乘耳。
問。此會入法界人幾有品類乎。答。雖無限而且約文顯者有二類。謂會初中由佛入奮迅定故。所現之法界行德。見諸菩薩及天王等即入法界。得不思議法等為一類。此即[30]臨證之際至人等也。由此菩薩等類入佛法即與佛等。以得法故。後文殊等諸知識以所得之法。下攝機緣令入法界故。身子等及善財等人[31]彼攝。入法界人等為第二類也。
問。善財值知識時所聞法門皆如聞得證耶。聞以後修行方得耶。答。隨所聞法[1]聞即得證也。
問。若爾既得法門因。緣得[2]益中明過去無量劫中值諸佛。聞法供養等[3]諸行修方得此法門。善財今方但聞所說法門耳。非修行無量劫行云何得乎。答。已得此法門即入法性。入法性即自他無二。三世無前後故。善知識所得因果。自利利他法門。即是善財自行成故。隨所得法門其因果前後之法。皆自無不行得法。[4]不移一時而即成無量劫。隨所聞法門無量劫中修行以得。豈不修有得果之義乎。
問。若隨所值知識同因行發心時節者。諸知識聞法[5]皆可齊同。何故諸知識發心。值佛修行時節。皆不同耶。答。欲顯法不同故。如是示現耳。諸不同皆由同方不同耳。准可思也。
問。鈔[6]又云。初菩提心法門中。得信法門逕十千劫成佛者。行佛非位佛。瓔珞經十信行[7]中非位中等者。此約一乘行佛成時節逕十千耶。為三乘行佛成時節耶。答。諸三乘教中。十千劫中十信行滿更示現一乘行佛滿之處耳。非三乘滿佛。亦非一乘行[8]滿佛。但十千劫不動此十千劫。不可說不可說劫方行佛滿成。如是八萬劫等。乃至一劫二劫到等之義例可[9]知思也。又孔目云。華嚴經中成佛有五中。寶莊嚴童子等[10]二人現身成佛等。云何知其相。答。寶莊嚴童子即現身中。值佛聞法得信解自分勝進位諸三昧門[11]等。即知成信滿佛等。又兜率天子等既現身中即得離垢三昧少分。[12]速諸功德等。故知現身成佛。善財童子既現身至普賢菩薩知識。而彌勒知識言。當來我成佛時。汝見我故知後生中成佛。此等且約文相。據見聞等三位為三生。故作如是說耳。約實共皆[13]同。但以一身中成佛言一身者。法性身無別分段等身。若隨緣現成佛即同三乘教所說也。約一乘教實法念念每成佛等。如前說也。
問。大解大行等八大人等。所行之行法甚極微細。而樂世有趣闡提道。墮無盡阿鼻地獄等者。其義云何。答。此人等從未入種性等下。至世間毛[14]里無正善人等[15]列。即第三階人。其行雖極細而有樂世有之病。故不得出世正善根也。
問。何等樂世有之病乎。答。此病有麁細。麁可知。細者設聞甚深教法及師語極細理。以自分別心尋伺觀察。即計佛法如是。即見法分齊。自心即住於其見聞處故。不得思修慧。及障出世無分別智故。名為樂世有。此即墮隨聲取義五過故。不能進修。無正信解故。
問。若爾何等人離此過乎。答。若自心以不能計處中至者仰推於佛。不自為已心[16]之分。唯佛所知非我境界。如是人乃深信佛智慧者也。
問。何等[17]深理聞乎。[18]答。一切言皆同乃至一切法皆無住無我之言[19]聞。如聞取不得。不聞故。即迷其無住之理。
問。既聞無住言能信解無住理豈迷乎。答。便解。若聞無住言。其心見為無住理者。即是但自心作無住耳。非佛所言之無住理。所以者何。以自心不得無分別智故。何能見彼無住之理乎。若不見而為見者。豈為正信乎。自中不正信。而亦為他傳說者。即亦誑他。又未得證見佛境。而言佛如是說者。即謗佛。又不見佛境界為見。即增上慢故退勇猛精進。又如是人若值[20]其所見違者。即[21]起盡瞋恚。造諸惡業故。即趣闡提道。不應不慎。行人大要。
問。若爾云何見彼理乎。答。既聞無分別之理。但以無分別智乃證者。念念修無分別智方便[22]可無餘事也。
問。云何正信佛言乎。答。須解佛言緣[23]處中言耳。非謂其法如所言法故如是言也。若能如是解無定見處者。即為欲所信解。不解之處得證知。故速速修無分別智。聖意[24]蓋其如是令進修乎。上來所作之諸文義。皆如是解。莫如言取解也。
華嚴經問答下卷
先師自筆依為形見結構表紙外題申入於東南院家訖。
末學僧信玄
校注
[0606007] 法【大】,沙門釋法【甲】 [0606008] 地【大】,地以【甲】 [0606009] 相【大】,〔-〕【甲】 [0606010] 唯【大】,准【甲】 [0606011] 在【大】*,有【甲】* [0606012] 得【大】,行【甲】 [0606013] 地【大】,地檀【甲】 [0606014] 明【大】,〔-〕【甲】 [0606015] 起【大】,地【甲】 [0606016] 能【大】,〔-〕【甲】 [0606017] 以【大】,〔-〕【甲】 [0607001] 當下【大】,〔-〕【甲】 [0607002] 餘人化【大】,化餘人【甲】 [0607003] 也【大】,耶【甲】 [0607004] 臣【大】,等【甲】 [0607005] 覺【大】,學【甲】 [0607006] 問【大】,〔-〕【甲】 [0607007] 信【大】,立信【甲】 [0607008] 立【大】,〔-〕【甲】 [0607009] 既行並者信【大】,者位【甲】 [0607010] 行實【大】,實行【甲】 [0607011] 地【大】,〔-〕【甲】 [0607012] 行【大】,以【甲】 [0607013] 塵【大】,微塵【甲】 [0607014] 說【大】,脫【甲】 [0607015] 位【大】*,住【甲】* [0607016] 知【大】,知者【甲】 [0607017] 理事【大】,事理【甲】 [0607018] 所【大】,〔-〕【甲】 [0607019] 少【大】,沙【甲】 [0607020] 無【大】,其無【甲】 [0607021] 彼【大】,故【甲】 [0607022] 量【大】,〔-〕【甲】 [0607023] 可【大】,所【甲】 [0607024] 緣【大】,〔-〕【甲】 [0607025] 覺【大】,覺妙覺之相所以知者三乘教所明等覺【甲】 [0607026] 昧【大】,昧自在不【甲】 [0607027] 一【大】,〔-〕【甲】 [0607028] 界【大】,〔-〕【甲】 [0607029] 中【大】,〔-〕【甲】 [0607030] 清【大】,染【甲】 [0608001] 顯【大】,〔-〕【甲】 [0608002] 差【大】,義【甲】 [0608003] 故【大】,〔-〕【甲】 [0608004] 設【大】,彼【甲】 [0608005] 其【大】,具【甲】 [0608006] 深【大】,染【甲】 [0608007] 遍【大】,邊【甲】 [0608008] 無【大】,無有【甲】 [0608009] 有【大】,非有【甲】 [0608010] 念【大】,正念【甲】 [0608011] 四諦說【大】,說四諦【甲】 [0608012] 之【大】,〔-〕【甲】 [0608013] 音【大】,〔-〕【甲】 [0608014] 心至信【大】,至心信隨【甲】 [0608015] 理生【大】,生理【甲】 [0608016] 耳有【大】,有耳【甲】 [0608017] 無【大】,〔-〕【甲】 [0608018] 即【大】,即心【甲】 [0608019] 耳【大】,耶【甲】 [0608020] 中【大】,在中【甲】 [0609001] 言【大】,〔-〕【甲】 [0609002] 緣【大】,〔-〕【甲】 [0609003] 以【大】,〔-〕【甲】 [0609004] 即【大】,〔-〕【甲】 [0609005] 以【大】,〔-〕【甲】 [0609006] 中【大】,〔-〕【甲】 [0609007] 古【大】,昔【甲】 [0609008] 有定有非無定【大】,定有無非定有【甲】 [0609009] 計【大】,〔-〕【甲】 [0609010] 著【大】,善【甲】 [0609011] 趣【大】,起【甲】 [0609012] 非【大】,以【甲】 [0609013] 其法為所【大】,為其法【甲】 [0609014] 無於機【大】,於機無【甲】 [0609015] 殘【大】,殘而【甲】 [0609016] 實【大】,寂【甲】 [0609017] 也【大】,耶【甲】 [0609018] 無於機緣【大】,於機緣無【甲】 [0609019] 語【大】,言【甲】 [0609020] 義即是語義故無義而不語義【大】,〔-〕【甲】 [0609021] 無【大】,無義【甲】 [0609022] 有【大】,說【甲】 [0609023] 知思【大】,思知【甲】 [0609024] 相當【大】,當相【甲】 [0609025] 義【大】,之義【甲】 [0609026] 謂【大】,語【甲】 [0609027] 不【大】,〔-〕【甲】 [0609028] 之【大】,〔-〕【考偽-甲】 [0609029] 無【大】,量【甲】 [0609030] 為【大】,與【甲】 [0609031] 耶【大】,乎【甲】 [0610001] 緣【大】,性【甲】 [0610002] 非性起【大】,〔-〕【甲】 [0610003] 之【大】,之法【甲】 [0610004] 定【大】,建【甲】 [0610005] 有【大】,〔-〕【甲】 [0610006] 本【大】,〔-〕【甲】 [0610007] 同【大】,同耳餘一切法門皆爾須解教所由又解法實性也【甲】 [0610008] 益【大】,約【甲】 [0610009] 習【大】,資【甲】 [0610010] 故【大】,故又即苦見樂故【甲】 [0610011] 者【大】,〔-〕【甲】 [0610012] 以【大】,〔-〕【甲】 [0610013] 乘【大】,乘義【甲】 [0610014] 也【大】,而煩惱苦當相即道現五熱眾鞞一王形虐等皆其也【甲】 [0610015] 自是言【大】,本具性【甲】 [0610016] 言【大】,有言【甲】 [0610017] 起【大】,起緣起【甲】 [0610018] 故【大】,故起本具性【甲】 [0610019] 其法【大】,其本法性【甲】 [0610020] 性【大】,性一切性法【甲】 [0610021] 無【大】,其無【甲】 [0610022] 其【大】,其法性皆【甲】 [0610023] 即【大】,既即【甲】 [0610024] 云【大】,以【甲】 [0610025] 本【大】,本具【甲】 [0610026] 為【大】,與【甲】 [0610027] 別何【大】,是別何故【甲】 [0610028] 方【大】,分【甲】 [0610029] 非【大】,全非【甲】 [0610030] 起【大】,性全現前起【甲】 [0610031] 鳥【大】,飛鳥【甲】 [0610032] 為【大】,而為【甲】 [0610033] 不【大】,名不【甲】 [0610034] 耶【大】,乎【甲】 [0610035] 法【大】,法性【甲】 [0610036] 也【大】,耶【甲】 [0610037] 性【大】,全性成法法法稱性其性【甲】 [0610038] 其【大】,法【甲】 [0610039] 可【大】,炳然可【甲】 [0610040] 不【大】,雖不【甲】 [0610041] 即【大】,不妨即【甲】 [0610042] 即【大】,〔-〕【甲】 [0610043] 緣性【大】,約緣【甲】 [0610044] 不起【大】,〔-〕【甲】 [0610045] 如【大】,作如【甲】 [0611001] 大【大】,為【考偽-甲】 [0611002] 者【大】,〔-〕【甲】 [0611003] 攝【大】,抄【甲】 [0611004] 本【大】,實【甲】 [0611005] 有【大】,有無不生芽【甲】 [0611006] 自【大】,〔-〕【甲】 [0611007] 乃【大】,乃至【甲】 [0611008] 為【大】,名為【甲】 [0611009] 迴【大】,用【甲】 [0611010] 之起【大】,〔-〕【甲】 [0611011] 也【大】,耶【甲】 [0611012] 法【大】,染淨法【甲】 [0611013] 從【大】,全【甲】 [0611014] 顯【大】,有顯【甲】 [0611015] 益【大】,益一切【甲】 [0611016] 益【大】,復益【甲】 [0611017] 何【大】,〔-〕【甲】 [0611018] 何【大】,以何【甲】 [0611019] 之【大】,修【甲】 [0611020] 耶【大】,也【甲】 [0611021] 年【大】,季【甲】 [0611022] 列不可說【大】,例不可【甲】 [0611023] 列耶【大】,引也【甲】 [0611024] 法華會至【大】,至法華會【甲】 [0611025] 一乘入【大】,入一乘【甲】 [0611026] 也【大】,耶【甲】 [0611027] 會【大】,分會【甲】 [0611028] 餘【大】,諸【甲】 [0611029] 且【大】,但【甲】 [0611030] 臨證之際至【大】,至臨證之際【甲】 [0611031] 彼【大】,被【甲】 [0612001] 聞【大】,門【甲】 [0612002] 益【大】,答【甲】 [0612003] 諸行修【大】,修諸行【甲】 [0612004] 不【大】,以此行因體依果成故不【甲】 [0612005] 皆【大】,〔-〕【甲】 [0612006] 又【大】,文【甲】 [0612007] 中【大】*,十【甲】* [0612008] 滿佛【大】,佛滿【甲】 [0612009] 知思【大】,思知【甲】 [0612010] 二【大】,三【甲】 [0612011] 等【大】,沒於果海等【甲】 [0612012] 速【大】,過【甲】 [0612013] 同【大】,同見等三生只在一念【甲】 [0612014] 里【大】,黑【甲】 [0612015] 列【大】,例【甲】 [0612016] 之【大】,主【甲】 [0612017] 深理聞【大】,聞深理【甲】 [0612018] 答【大】,答聞【甲】 [0612019] 聞【大】,〔-〕【甲】 [0612020] 其所見違【大】,違其所見【甲】 [0612021] 起盡【大】,盡起【甲】 [0612022] 可【大】,耳【甲】 [0612023] 處【大】,慮【考偽-甲】 [0612024] 蓋【大】,益【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5 冊 No. 1873 華嚴經問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