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下
論。相違有四謂法自相相違因法差別相違因有法自相相違因有法差別相違因等。
述曰。下第三[6]解相違有三。初標。次列。後釋。此初二也。相違因義者。謂兩宗相返。此之四過。[7]不改他因。能令立者宗成相違。與相違法而為因故。名相違因。因得果名名相違也。非因違宗名為相違。故無宗亦違因。例而成難。理門論云。若法能成相違所立。是相違過。即名似因。如無違法。相違亦爾。所成法無定無有故。由彼說故因仍舊定。喻可改依。[1]故下四過。初一改喻。後三依舊。問有因返宗。不順因義。因名相違。宗亦返因。不順宗義。應名相違。答由因成宗令宗相返。因名相違。非宗成因。令因相返。不名相違。又因名法自相相違。宗名比量相違。因別疏條。相違開四。宗違合說。唯名比量相違。以宗准因。故知亦有法之差別。有法自相。有法差別比量相違。不爾何故但說有法自相比量相違。其相違決定。及相違因。各四種耶。此宗說法略有二種。一自性。二差別。此有三重。一者局通。對法等言。所成立自性者。謂我自性。法自性。若有若無。所成立故。各別性故。差別者。謂我差別。法差別。若一切遍。若非一切遍。若常若無常。若有色若無色。如是等無量差別。隨其所應。空等遍有。色等非遍。前局後通故二差別。二者先後。於總[2]聚中。言先陳者名為自性。言後說者名為差別。以後所陳分別前故。佛地論云。彼因明論自相共相。與此有異。彼說諸法各[3]別局附自性。名為自相。貫通他上如縷貫花。名為共相。故依於此。聲等局體名為自性。無常貫他名為差別。得名不定。若立五蘊一切無我。五蘊名為自相。我無我等名為差別。若說我是思。思為差別。我為自性。是故不定。以理推之。此雖即前。然教少異。義亦別故。分為二門。三者言許。言中所陳。前局及後通。俱名自性。故法有法皆有自[4]性。自意所許別義。所可成立名為差別。故法有法皆有差別。非取一切。義如前說。今說有因令此四種宗之所立返成相違。故名法自相相違因等。論說等言者。義顯別因。所乖返宗不過此四。故論但說有四相違。能乖返因有十五類。違一有四。謂各別違。違二有六。謂違初二。違初三。違初四。違二三。違二四。違三四。違三有四。謂互除一。違四有一。故成十五。論中但顯初二別違一因。後二共違二因。舉此三種等餘十二。故說等言。
論。此中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聲常所作性故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故。
述曰。下別釋四。初文有三。初標牒名。次顯宗因。後成違義。此初二也。問相違有四。何故初說法自相因。答正所諍故。[5]上比量相違。相違決定。皆唯說彼法自相故。從彼初說。此有二師。如聲生論。立[6]聲常宗。所作性因。聲顯[7]論立勤勇無間所發性因。
論。此因唯於異品中有是故相違。
述曰。此成違義。由初常宗。空等為同品。瓶等為異品。所作性因。同品遍非有。異品遍有。九句因中。第四句也。應為相違量云。聲是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由第二宗。空為同品。以電瓶等而為異品。勤勇發故因。於同[8]遍無。於異品電無瓶等上有。九句因中。第六句也。此之二因。返成無常。違宗所陳法自相故。名相違因。故理門云。於同有及二。在異無是因。返此名相違。所餘皆不定。此所作性因。翻九句中第二正因。彼同品有異品非有。此同非有異品有故。此勤勇因。翻九句中第八正因。彼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此同非有異品有非有故。上已數論。略不繁述。此一似因。因仍用舊。喻改先立。後之三因。因喻皆舊。由是四因。因必仍舊。喻任改同。若不爾者。必[9]無法自相與餘隨一合。可成違二因。許初改喻。後三不改故。又九因中第四第六名相違因。要同非有。異有或俱。若隨所[10]立。後三相違直觀立者因於同有。如何[11]復難成相違耶。理門但言若法能成相違所立。是相違過。即名似因。不說同喻亦仍用舊。此論示法。初一改喻。後三依舊。欲令學者知因決定。非喻[12]前過故。下之三因。觀立雖成。反為相違。一一窮究。皆亦唯是同無異有。成相違故。至下當知。問如聲論言。汝聲無常應非是聲無常。所作性故。如瓶盆等。第二正因。豈非有法自相相違。答彼非過收。如立聲無常。無常為法自相。若所立因。返成聲常。可是此過。今者雙牒有法及法為法有法。故非此過。此乃但是分別相似過類。因犯兩俱不成。所作性因。立敵不許依無常故。生滅異故。設彼許依。亦犯隨一。又無常無。能依所作性。亦犯所依不成過故。[13]設有難言。汝聲無常應非是聲無常。許無常故。如瓶無常。此亦非過。諸似立無此過相故。聲有無常是根本諍。聲是有法。非是法上意所許義。不可說為法差別過。亦非相違決定所收。非根本諍故。設許上說皆為過者。即一切量無正因者。故於似立不見其過。皆是似破。至下當知。
論。法差別相違因者如說眼等必為他用積聚性故如臥具等。
述曰。准前亦三。此初二也。凡二差別名相違者。非法有法上除言所陳。餘一切義皆是差別。要是兩宗各各隨應因所成立。意之所許所諍別義方名差別。因令相違。名相違因。若不爾者。如立聲無常宗。聲之上可聞不可聞等義。無常之上作彼緣性非彼緣[1]性等。如是一切皆謂相違。因令相違名為彼因。若爾。便無相違因義。比量相違等。皆准此釋。此中義說。若數論外道對佛弟子。意欲成立我為受者。受用眼等。若我為有法受用眼等。便有宗中所別不成。積聚性因。兩俱不成。如臥具喻。所立不成。若言眼等必為我用。能別不成。闕無同喻。積聚性因。違法自相。臥具喻有所立不成。若成眼等為假他用。相符極成。由此方便矯立宗云。眼等必為他用。眼等有法。指事顯陳。為他用法。方便顯示。意立必為法之差別。不積聚他。實我受用。若顯立云不積聚他用。能別不成。所立亦不成。亦闕無同喻。因違法自相。故須方便立。積聚性因。積多極微成眼等故。如臥具喻。其床座等是積聚性。彼此俱許為他受用。故得為同喻。因喻之法不應分別。故總建立。
論。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為他用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別相違積聚他用。
述曰。此成違義有二。初舉所違法差別因。後釋所由。此初也。初文[2]有二。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為他用。此牒前因能立所立法之自相。如是亦能下。又顯此因亦能與彼法差別為相違因。其數論師。眼等五法。即五知根。臥具床座。即五唯量所集成法。不積聚他。謂實神我。體常本有。其積聚他。即依眼等所立假我。無常轉變。然眼等根不積聚他實我用勝。親用於此受五唯量故。由依眼等方立假我。故積聚我用眼等劣。其臥具等。必其神我須思量受用。故從大等次第成之。若以所思實我用勝。假我用劣。然以假我安處所須。方[3]受床座。故於臥具假他用勝。實我用劣。今者陳那。即以彼因。與所立法勝劣差別而作相違。非法自相。亦非法上一切差別。皆作相違。故論但言與所立法差別相違。先牒前因能成所立法自相云。此前所說積聚性因。如能成立數論所立眼等有法。必為他用法之自相。即指此因。如是亦能成立所立宗法自相。意許差別相違之義積聚他用。宗由他用。是法自相。此自相上意之所許。積聚他用。不積聚他用。是法差別。彼積聚因今更不改。還即以彼。成立意許法之差別積聚他用。其臥具等。積聚性故。既為積聚假我用勝。眼等亦是積聚性故。應如臥具亦為積聚假我用勝。若不作此勝用難者。其宗即有相符極成。他宗眼等亦許積聚假他用故。但可難言假他用勝。不得難言[4]實我用劣。違自宗故。共比量中無同喻故。若他比量一切無遮。西域諸師有不善者。此直申差別相違過云。眼等應為積聚他用。因喻同前。數論難云。汝宗相符。誰說眼等積聚他不用。西域又釋。數論眼等唯為不積聚他用。床座通二他用。故今以臥具。例令眼等亦為積聚他用。無相符失。數論難云。陳那弟子非善我宗。神我受用三德所成二十三諦。豈於眼等無能受用。唯識亦云。執我是思。受用薩埵剌闍答摩所成大等二十三法。由此眼等實我亦用。故但應如前所分別。不應於中生異覺云。眼等唯為實他受用。臥具假用。或眼等通二。臥具唯假用。勝義七十對金七十。亦徵彼云。必為他用。是何他也。若說積聚他。犯相符過。若不積聚他。能別不成。闕無同喻。臥具為喻所立不成。亦即此中法差別過。問於因三相。是何過耶。答彼立因意。成非積聚他用勝。其積聚他用勝。即是異品。宗無同喻。佛法都無不積他故。積聚性因。於異品有。此顯還是九句之中異有同無。故成相違。闕第二相同品定有。亦闕第三異品遍無。
論。諸臥具等為積聚他所受用故。
述曰。此釋所由。成比量云。眼等必為積聚他用勝。積聚性故。如臥具等。諸非積聚他用勝者。必非積聚性。如龜毛等。故今難云。諸臥具等。兩宗共許為積聚他受用勝故。論雖無勝字。量義意必然。不須異求。應作此解。
論。有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有性非實非德非業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
述曰。准前作三。此即初二。標名舉宗因。鵂鶹因緣如前已說。時彼仙人。既悟所證六句義法。謂證菩提便欣入滅。但嗟所悟未有傳人。傳者必須具七德故。一生中國。二上種姓。三有寂滅因。四身相圓滿。五聰明辯捷。六性行柔和。七具大悲心。經無量時伺無具者。後經多劫。婆羅痆斯國。有婆羅門名摩納縛迦。此云儒童。儒童有子。名般遮尸棄。此云五頂。頂髮五旋。頭有五角。七德雖具。根熟稍遲。為染妻孥。率難化導。經無量歲。伺其根熟。後三千歲。戲遊園苑。共妻兢花。因相忿恨。鵂鶹引通。化五頂不從。又三千歲。化復不得。更三千歲。兩競尤甚。相厭既切。仰念空仙。仙人應時神力化引。騰空迎往所住山中。徐說先悟六句義法。說實德業。彼皆信之。至大有句。彼便生惑。仙言。有者能有實等。離實德業三外別有。體常是一。弟子不從云。實德業性不無。即是能有。豈離三外別有能有。仙人便說同異句義。能同異彼實德業三。此三之上各各有一總同異性。隨應各各有別同異。如是三中隨其別類。復有總別諸同異性。體常眾多。復有一常能和合性。和合實德業。令不相離互相屬著。五頂雖信同異和合。然猶不信別有大有。鵂鶹便立論所陳量。此量有三。實德業三各別作故。今指彼論。故言如說。有性有法。非實者法。合名為宗。此言有性。仙人五頂兩所共許。實德業上能非無性。故成所別。若說大有。所別不成。因犯隨一。此之有性。體非即實。因云有一實故。勝論六句。束為四類。一者無實。二者有一實。三者有二實。四者有多實。地水火風父母常極微空時方我意。并德業和合。皆名無實。四本極微體性雖多。空時等五體各唯一。皆無實因。德業和合。雖依於實和合於實。非以為因。故此等類並名無實。大有同異。名有一實。俱能有於一一實故。至劫成初。兩常極微合。生第三子微。雖體無常。量德合故。不越因量。名有二實。自類眾多。各[1]各有彼因二極微之所生故。自此已後。初三三合生第七子。七七合生第十五子。如是展轉生一大地。皆名有多實。有多實因之所生故。大有同異。能有諸實。亦得名為有[2]一實有二實有多實。然此[3]三種實等。雖有功能各別。皆有大有。令體非無。皆有同異。令三類別。名有一實有德業者。亦有無有。非大有也。若是大有。因成隨一。同異非喻能立不成。如佛法言有色有漏。有漏之有。能有之法。能有所有煩惱漏體。猶如大有。能有實等。有色之言。如有一實及有德等。無別能有而有於色。此色體上有其色義。如空有聲。非空之外別有能有。但是屬著法體之言。是故於因無隨一過。有一一實故。更不須徵。即實離實之有一實。況復此因。不應分別。應分別者。便無同喻。問何故不言有於無實二實多實。答若言有於二實多實。云何得以非實為宗。其因便有不定之失。為如同異有二多實。故彼有性非實。為如子微等有二多實。故[4]彼有性是實。由此不言有二多實。若言有無實者。和合句義亦名無實。若有彼無實。犯兩俱不成。實等能有上無有無實[5]故。其喻亦犯能立不成。因亦不遍。乍似唯能有於實句之無實故。亦欲顯九實一一皆有。故云一實。能有一一實故。問有性有法。有一實因。不相關預。云何不是兩俱不成。答有性有法。是實德業之能有性。有一實因。能有於一一實故。是宗之法。故無兩俱。此非實句為一宗已。非德非業後二宗法。有法同前。此二因云有德業故。謂能有彼德之與業。如言有色亦屬著義。問既於德業一一皆有。云何不言有一德業。答實有多類。不言有一。但言有實。即犯不定。謂子微等皆有實故。德業無簡。不須一言。[6]二因一喻。如同異性。此於前三。一一皆有亦如有性。是故為喻。仙人既陳三比量已。五頂便信。法既有傳。仙便入滅。勝論宗義由此悉行。陳那菩薩。為因明之准的。作立破之權衡。重述彼宗。載申過難。故今先敘彼比量也。
論。此因如能成遮實等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俱決定故。
述曰。此成違義有二。初二句牒。彼先立因。遮有非實。謂有一實有德業因。如前所說能成有性遮是實等。等德及業。後三句顯。此因亦能令彼有法自相相違。謂指於前如是此因。亦能成立遮彼有性而非有性。謂前宗言有性非實。有性是前有法自相。今立量云。所言有性應非有性。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同異能有於一實等。同異非有性。有性能有於一實等。有性非有性。釋所由云。此因既能遮有性非實等。亦能遮有性非是大有性。兩俱決定故。問今難有性應非有性。如何不犯自語相違。答若前未立有性非實。今難實等能有非有。此言乃犯自語相違。亦違自教。彼先已成非實之有。今即難彼。破他違他。非成諸過。問於因三相是何過耶。答彼立宗言有性非實。有性言是有法自相。彼說離實有體。能有實之大有。其同異性。雖離實等有體能有。而非大有。雖因同法。便是所立宗之異品。離實大有。雖無同品。有一實因。同品非有。於其異品同異之上遍皆隨轉。此亦是因後二品過。於同品無異品有故。問若爾立聲為無常。宗聲體[1]可聞。瓶有燒見。其瓶與聲。應成異品。若許為異。不但違論。亦一切宗皆[2]無同品。答豈不已說。其聲之體非所諍故。聲上無常是所成立。瓶既同有。故是同品。彼說離實有體有性為宗有法。以有一實因所成立。同異既非離實有體之有性。故成於異品。問前論說云。與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但言所立法均等有名之為同。不說有法均等名同品。如何說有有法自相相違耶。答今若但以有性與同異為同品。可如所責。違前論文。既以離實有性而為同品。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故即此過無違論理。問有性既為有法自相。離實有性是其差別。有一實因。便是有法差別之因。如何今說為自相過。答彼宗意許離實有性。實是差別。言陳有性。既是自相。今非此言陳。即是違自相。故[3]自相過。非差別因。若不爾者。極成所別皆無此過。違自宗故。問若難離實之大有性。所別所依犯自不成。亦犯違宗隨一不成。若難不離實等大有而非有性。既犯相符亦違自教。彼豈非有。答彼先總說。今亦總難。彼既成立離實之有。故今難有。令非此有。言同意別。故無諸過。
論。有法差別相違因者如即此因即於前宗有法差別作有緣性。
述曰。下文亦三。此即初二。標名舉宗因。此言意說。彼勝論立大有句義有實德業。實德業三和合之時。同起詮言。詮三為有。同起緣智。緣三為有。實德業三。為因能起。有詮緣因。即是大有。大有能有實德業故。十句論說。同句義云何。謂有性。何等為有性。謂與一切實德業句義和合。一切根所取。於實德業有詮智因。是名有性。智謂能緣。彼下又說。如是[4]有性。定非所作。常。[5]無德。無動作。無細分亦爾。有實德業。除同有能無能俱分異。所和合一有。同詮緣因。彼鵂鶹仙。以五頂不信離實德業別有有故。即以前因。成立前宗言陳有性有法自相意許差別為有緣性。有性同異。有緣性同。詮言各別。故彼不取。心心所法是能緣性。有緣謂境。有能緣故。謂境有體。為因能起有緣之性。若無體者。心如何生。以無因故。緣無不生。如同異性。有一實故。[6]作有緣性。體非實等。有性有一實。亦作有緣性。故知體亦非實德業。此言有者。有無之有非作境因有能緣性故。非大有也。若作大有緣性。能別不成。闕無同喻。同異為喻。所立不成。有性言陳有法自相。作有緣性。非有緣性是自相上意許差別。是故前因亦是有法差別之因。是本成故。
論。亦能成立與此相違作非有緣性如遮實等俱決定故。
述曰。此成違義有二。初三句顯此因亦能令彼有法差別而作相違。後二句釋所由。作非有緣性者。作非彼意許大有句義有緣之性。謂即此因。亦能成立與彼所立意許別義作有緣性差別相違。而作非大有有緣之性。同異有一實。而作非大有有緣性。有性有一實。應作非大有有緣性。不遮作有緣性。但遮作大有有緣性。故成意許別義相違。不爾違宗[7]有性可作有緣性故。文言雖略。義覈定然。釋所由云。如遮實等俱決定故。勝論此因既成有性遮非實等。而作有緣性。此因亦遮有性非作有性有緣性。此如彼遮兩皆決定。故成違彼差別之因。此宗自相差別不定。如前已說。今此略以言陳為自[8]相。意許為[9]差別。故無妨難。問於因三相是何過耶。答有性有緣性。因本所成有法差別。宗無同品。因於遍無。同異非有性有緣性是宗異品。因於遍有。有一[10]實因。同無異有。後二相過。故成相違。問如聲論言聲應非聲作有緣性。所作性故。如瓶等。亦應說是有法差別相違。答彼自違宗。故非彼過。本亦不諍聲非作聲有緣性故。彼似破攝。如非聲有緣性。如是應非擊發所生起等。皆准此知。問又如彼言聲之無常[11]應非作聲無常有緣性。所作性故。如瓶[12]等。應是法差別相違。答亦不然。彼犯兩俱不成。無常有法兩俱不許有所作性。亦似破攝。如是應非緣息無常等。皆准此知。此四過中。初二種因。各唯違一。後二種因。一因違二。其有一因通違三者。如勝論立所說有性非四大種。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如色聲等。自所餘法。皆入同喻。無不定過。非四大種是法自相。能有四大非四大種。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是法差別。彼意本成能有四大非四大種。故今與彼法差別為相違云。所說有性非能有四大非四大種。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如色聲等。所說有性是有法自相。與此有法自相為相違云。所說有性應非有性。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如色聲等。彼說有性離實有性。今非此有。不犯自語自教相違。隨言即非。故違自相。有性既是有法自相。作有性有緣性。作非有性有緣性。是有法差別。彼意本成作有性有緣性。故今與彼有法差別為相違云。有性應非作有性有緣性。許除四大體非無故。如色聲等。不改本因。即為違量。故成違三。有唐興[1]縣雋法師者。釋門之樞紐也。綺歲標奇。汎慈舟於濟蟻。髫年發頴。濤辨水於澂鶖。是以初業有宗。西河謝其獨步。創[2]探空旨。北地譽其孤雄。天縱英姿。生摛叡質。余欣其雅量。偏結交期。情契蘭金。言符藥石。時假談咲。論及因明。法師乃囑古疏以文披。一攬略窮其趣。探新知以理窮。再閱廣究其微。始驗驥駿駑駘。驤中原以分駕。鵬鶱鸚翥。遶沖天而別羽。乃申難曰[3]覈觀論勢。文理不同。准九因中。第四第六名曰相違因。於同品無異品有。此四相違。唯法自相可與彼同。其後三違。因皆同有。異品上無。既不同於四六如何返成相違。又法自相。他因於同遍無。於異品中說有。用他異品為同。得成相違之義。後之三違。他因皆於同有。異品上無。用他能立因喻。與他作三相違。行相既自不同。如何可得法自相相違。與餘三合。而言二合違有六。三合違有四。四合違有一。余性不匿賢。況乎知已。故錄之於疏例。示詳藻思玄深。自論道東譯。無申此難者。匪發彼之千鈞。誰發我之萬碩者歟。夫正因相者。必遍宗法。同有異無。生他決智。因法成宗。可成四義。有法及法。此二各有言陳自相。意許差別。隨宗所諍。成一或多。故宗同品。說所立法均等義品名為同品。隨其所諍。所立之法有處名同。非取宗上一切皆同。若爾便無異喻品故。若令皆同。亦是分別相似過類。又非唯取言所陳法。不爾便無自餘過失。如前數說。故隨所應因成宗中。一乃至四。所兩競義。有此法處名為同品。問理門論云。但由法故以成其法。如何今說因成四耶。答實唯成法。如難有性而非有性。難彼意許離實等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雖難意許。尋言即難。更不加言。故名有法自相相違。加言便成難彼差別。今望言陳。因成宗四。理門望諍有法之上意許別義。故云但以法成其法。理不相違。此論所說法自相因。唯違於一。故顯示因。同無異有。自餘三因。乍觀他立。皆似其因。同有異無。彼此所諍宗上餘三。以理窮之。皆無同品。其因亦是異有同無。如法差別不積聚他用。有法自相離實等有性。有法差別作大有有緣性。皆無同喻。彼因但於異品上有。由彼矯立以異為同。故今違之以彼異為同。成相違義。論中示法各各不同。法自相相違。改他同喻為異。改他異喻為同。後之三違。以他同為同。以他異為異。欲顯相違。因必仍舊。喻或改新。其不定因。立順因正。破乃相違。因雖不改。通二品轉。不生決[4]智。立不定名。此相違因。隨應所成。立必同無異有。破必同有異無。決智既生。故與前別。若立因正。破者相違。因通二品。豈非不定。故此四因。不違四六。又將法自相因同無異有。就後三種同有異無。與三合說。一往觀文。必無是理。初以異為同。後以同為同故。今將後三。以就初一。以異為同。便有合者。改他能立之同喻故。如勝論立所說有性離實等外有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同異性。乍觀此因是共不定。二皆有故。然彼五頂諍五句外無別有性。故立有性離實等五有別自性。闕宗同品。其同異性。既是異品所離之外。由彼勝論。方便矯立。舉異為同。許非無因。唯於異品實等上有。同遍非有。亦如論說聲常之宗法自相因。對無空論闕無同喻。所作等因。望於異品瓶等上有。同上遍無。許成相違。今此亦爾。依此比量。後三從初。一因違四。法自相相違者。所說有性離實等外無別自性。許非無故。如實德等。同異入宗所等之中。故無不定。彼所立量。離實等有性是法自相。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不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是法差別。彼意本欲成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故今與彼法差別為相違云。所說有性應非能有實德業離實等有性。許非無故。如實德等。為有法自相相違云。所說有性應非有性。許非無故。如實德[5]業。彼說離實等有性。今隨難言陳而非有性。故違自相。不違自教自語之宗。同喻亦無所立不成。有性既為有法自相。作有性有緣性。作非有性有緣性是有法差別。彼意本成作有性有緣性。故今與彼有法差別為相違云。所說有性非作有性有緣性。許非無故。如實[1]德等。不改故因。即為違量。故成四因。此上同喻。舉同異為喻亦得。隨所立故。違一有四。論自說二。違二有六。論自說一。違三有四。今略敘一。違四有一。今亦示法。自餘十種。皆如理思。此四亦有他自共比。各三亦說有違他自共。四相違因合三十六。論文所說。皆共比違共。向三四因。皆自比違自。他比違他等。皆應准知。諸自共比。違共及自。皆為過失。違他非過。他比違他及共為失。違自非過。義[2]同前說。此但說全。應詳一分。既[3]許一因通違四種。故知此四非必相違。問四相違九句何句所攝。答乍觀文勢。唯初一違是九句中第四第六。具二因故。九中二因違法自相相違因故。今觀後三皆彼第四。同品非有異品有故。違所立故。此上所說但是立敵兩俱不成四相違因。亦有隨一猶預所依餘三不成四相違因。三十六中。一一有四。合計一百四十四種諸相違因。如不定中引理門說。皆應思[4]惟。恐文繁雜故略不述。然理門論攝此頌云。邪證法有法。自性或差別。此成相違因若無所違害。問如前所說十四似因。設有兩俱不成。亦有不定及相違耶。如是乃至設相違決定。亦相違因耶。答若有兩俱不成。必無不定及與相違。兩俱不成。彼此俱說因於宗無。不定之因於宗定有。彼因立正。用此因違。彼正必違。此違必正。令宗不定。相違之因亦於宗有。隨其所應即用此因成彼義。此違無正。彼正無違。令宗決定故名相違。由此若有兩俱不成。必無不定及與相違。若有後三不成。可有不定及與相違。隨應還成隨一等不定及相違義。由因於宗隨一猶預隨一所依而說有故。然非一切。就三隨一可說有故。自他共比既各有三。有體無體全分一分。總相而說二十七不成。五十四不定。三十六相違。合計一百一十七句似因。相對寬狹以辨有無。皆應思惟。恐繁且止。依理門云。因與似因多是宗法。不定相違並於宗有。多並宗法。唯四不成於宗亦無。非宗法故。有四不成。定無相違及不定過。此說共者。餘如理思[5]。
[6]論。已說似因當說似喻。
述曰。似能立中。下第三解似喻有二。初結前生後。後依生正釋。此初也。
論。似同法喻有其五種一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四無合五倒合。
述曰。下依生正釋有二。初標列。後別解。標列有二。初標列同。後標列異。此初也。因名能立。宗法名所立。同喻之法。必須具此二。因貫宗喻。喻必有能立。令宗義方成。喻必有所立。令因義方顯。今偏或雙。於喻非有。故有初三。喻以顯宗。令義見其邊極。不相連合。所立宗義不明。照智不生。故有第四。初標能以所逐。有因宗必定隨逐。初宗以後因。乃有宗以因[7]其逐。返覆能所。令心顛倒。共許不成。他智翻生。故有第五。依增勝過但立此五。故無無結及倒結等。以似翻真故亦無合結。
論。似異法喻亦有五種一所立不遣二能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離五倒離。
述曰。此標列異。異喻之法須無宗因。離異簡濫方成異品。既偏或雙。於異上有。故有初三。要依簡法。簡別離二令宗決定方名異品。既無簡法令義不明故有第四。先宗後因可成簡別。先因後宗反立異義。非為簡濫故有第五。翻同立異。同既五過[8]異不可增。故隨勝過亦唯五立。
論。能立法不成者如說聲常無質礙故諸無質礙見彼是常猶如極微。
述曰。下別釋中。初同。後異。同中有二。初別解五。後總結非。解初不成有二。初舉體。後釋不成。此初也。舉[9]彼宗因者。顯[10]似喻[11]體。如聲論師對於勝論立聲是常宗。兩俱許聲體無質礙。以勝論師聲是德句德句無礙。聲論雖無德句。然以其聲隔障等聞故知無礙。若據合顯。亦是因過。以心心所為因同法無礙因轉。前已明因。今辯喻過故不言因。
論。然彼極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
述曰。此下釋不成中有二。初明所立有。後辯能立無。此初也。以聲勝論俱[12]許極微。體常住故。准釋能立無。此處應言以諸極微常住性故。以互意存影[13]略故略無也。
論。能成立法無質礙無以諸極微質礙性故。
述曰。此釋能立無。此聲勝論計[14]微質礙。故無能立。問因為成宗。因有兩俱隨一等過。喻亦成宗。何故但名能立不成。不明餘耶。答因親成宗。故有四過。喻是助成。故無四過。又解。因是初相。據初辯四。顯第二相亦有四種。彼開此合。義實相似。以喻准因亦有四種。一兩俱不成。即論說是。隨一不成。彼聲論[1]師對[2]佛弟子。立聲常宗。無質礙因。舉喻如業。佛法不許。即是隨一。雖俱所立無。且辯能立隨一。猶預不成准理有二。一宗二因。前已具顯。今喻亦二。於中綺互。或因猶預非喻能立。或喻能立非因猶預。或俱猶預。或俱不猶預。前三是過。第四非過。[3]因猶預非喻能立者。如於霧等性起疑惑時。為烟為霧。即立彼處定應有火。以現烟故。如厨舍等處。[4]或指如餘疑惑因喻舉[5]一例餘。即可思准。或可。[6]因是宗法。有法猶預。因[7]亦成過。如厨等[8]現烟立敵俱決定。何成猶預。又解。因具三相。二喻即因。既第二相。何非猶預。能立所依不成者。不同於因有第二三相。無宗有法。但闕初相。此所依無能立亦無。然亦得名無能立所依不成。如數論師對佛弟子。立思受用諸法宗。以是神我故。如眼等根。若言假我。因喻無過。今言以是神我故因佛法不許。故隨一無。此因既無。故喻無依。此約依因。或喻所依無。名所依不成。且約依因。如下更解。然有說言。謂所立既成。必有所依。故無第四不成之過。今謂不爾。為依於彼所立之宗。為依喻上所立[9]無常。若依所立。因喻相似喻依因不依。故知[10]不可。若依喻上所立無常者。此非喻依。喻依依極微故。亦復不可。又縱有所立。不立第四過。或若所立無。第四豈不立。設雙依[11]彼有法及法。如俱不成豈無此過。若言即依因。如闕宗因。豈無此過。問若喻上能立不依所立。能立依何。答二解。一言。以依因故。因無無依。問若因無依。喻是何過。答若因依無。即不成因。因體非有。即是喻中所依不成。問若言因無依故即因不成。故喻能立亦無所依者。即無無宗有因喻等諸闕減句。若言無能別故說為無宗者。豈無所別不無宗耶。若言無所別即宗因無者。因有三相。彼但無初。後二相有。何不名因。若言[12]有過故不名因。即十四因總名不成。皆有過故。何須別說。然准道理。言因之時。唯取初相。有法無故。闕無初相。即是無因。以後二相說為喻故。故無所依。設有能別。而無有法。亦其是過。問何以得知。有此四過。答准因可有。喻既助因。因既無已。喻何所助。如因成宗有法無故。因何所成。故並為過。問喻上能立。何不依宗有法而依因耶。答以隔因故。問若隔因故應不成宗。答助因有力故說成宗。問喻既依因。舉彼瓶等欲何所用。答所依有二。一自體依。二所助依。瓶自體依。因所助依。一云盡理而言。准論但約自體辯依。據兩俱隨一但望喻依。不可說言無礙因上兩俱隨一不許無礙。但於喻依。許不許故。此說為善。順論文故。
論。所立法不成者謂說如覺。
述曰。解所立不成有二。初牒指體。後釋其義。此初也。牒前總別宗因同前俱別舉喻。謂如覺。覺者即心心法之總名也。
論。然一切覺能成立法無質礙有。
述曰。下釋成初能立有。後所立無。此初也。以心心法皆無礙故。文准於前。
論。所成立法常住性無以一切覺皆無常故。
述曰。釋所立無。喻上常住實非所立。即同於彼。所立能立二種法者。即是其喻。從所同為名。故名所立。准前能立亦有四種。即文所辯。兩俱不成。舉極微對佛法立。隨一不成。雖有餘過且取所立以辯於過猶預所立不成者。猶預亦二。綺互亦四。准前能立。如大乘人對薩婆多。立預流等定有大乘種姓。然不定知此預流等有大乘姓不。故懷猶預。因云有情攝故。如餘有情。然餘有情亦懷猶預。不知定有大乘姓不。此俱猶預餘者類思。
所依不成者。且約依宗為喻所依。如數論師對佛法者。立眼等根為神我受用。同喻如色等。此即能別不極成故。喻無所立。亦無所依。由無所依。喻上所立亦不得成。有云。既有能立。故無第四。若二立無。豈無此過。
問喻上所立為依何法。若依能立。不應說因獨依有法。以因喻二俱能立故。若依所立。如前已難。答有二解。一云因喻雖俱能立。以隔因故。一云依宗所立。問若爾即有隨一所依不成。宗中所立敵不許故。答既云諸皆。方舉於喻。即兼合已。證彼極成故得為依。不同舉因未極成故。若爾有舉因已即解宗者。依所立不。答亦不得。同喻先以不合故。又或舉因有未解故。若爾舉喻未解如何。一云依喻所依。諸論說但舉瓶空等法為喻依故。此解為正。若據後解。所依不成。彼聲論師對大乘立。舉極微為喻。此闕所依。所依既無。所立亦闕。以大乘宗不立微故。細准而言。有自他共。全分一分。有體無體。思之可悉。恐繁不述。
論。俱不成者。
述曰。下解第三過。文分為三。初總牒。次別開。後釋成。此初也。
論。復有二種有及非有。
述曰。此別開[1]列也。初開後列此二文也。有謂有彼喻依。無即無彼喻依。
論。若言如瓶有俱不成若說如空對無空論無俱不成。
述曰。此釋成。以立聲常宗。無質礙因。瓶體雖有。常無礙無。虛空體無。二亦不立。有無雖二。皆是俱無。問虛空體無。常可不有。空體非有。無礙豈無。答立聲常宗無質礙因[2]宗因俱表。虛空不有故無礙無。理門但舉有喻所依。兩俱隨一猶預所依。及喻無依。皆略不明。准此有無。有即初二。無即第四。或有或無。即第三過。此有四句。一宗因俱有體無俱不成。即對無空論是。二宗因無體有俱不成。如數論師對薩婆多。立思是我以受用二十三諦故。如瓶盆等。三宗因有體。有俱不成。即論所說有俱不成是。四宗因無體。無俱不成。即前第二對佛法中無空論者。然此有兩俱隨一猶預及所依不成。初[3]三各分於二。有及非有。且依有俱不成。兩俱不成。如論說是。隨一有二。一自隨[4]一如外道立我能受苦樂。以作業故。對佛法中無空論者。取空為同喻。二他隨一有俱不成。如說聲常。無質礙故。對佛法者同喻如語業。猶預有俱不成者。如說彼厨等中定有火。以現畑故。如山等處。於霧等性。既懷猶預。皆火有不決。山處是有。故成猶預。有俱不成所依不成者。喻依既有。闕無此句。若說依因宗即有此句前四句中第二句是前之四種。隨其所應。亦有全分一分。思准可知。恐繁不述。問前二偏無。何故不開有無二耶。答雙無既開。顯偏亦爾。偏既不立。俱無亦然。以影略故。無俱不成[5]亦有兩俱隨一猶預及所依不成。兩俱無俱不成。如聲論師對勝論立聲常宗。所聞性故。如第八識。二俱不立有第八識故。隨一無俱不成者。如聲論師對大乘者。立此比量。彼自不許有第八識故。是自隨一。舉喻如空對無空論。即他隨一。猶預無俱不成者。既無喻依。決無二立。疑決既不異分。故闕此句。所依不成。若說依喻。即前說是。皆無喻依故。說依宗因。即前四[6]句第四句是。於中復有兩俱隨一全分一分。恐繁不述。問真如常有。故說為常。虛空恒無。何非常住。又虛空無。何非無礙。答立宗法略有二種。一者但遮而無有表如言我無。[7]但欲遮我不別立無。喻亦但遮而不取表。二亦遮亦表。如說我常。非但遮無常。亦表有常體。喻即有遮表。依前喻無體。有遮亦得成。依後但有遮無表二立闕。今立聲常。是有遮表。對無空論。但有其遮而無有表。故是喻過。有云。聲宗上遮表。虛空喻上遮。別既兩俱成。總非能立闕。答若聲論師作此立者。即是所立不成過者。[8]此亦不然。虛空之上。但有遮無常。無所表常。即所立不成。既但遮礙無所表無礙。何非能立闕[9]古破他救云聲無礙有遮有表。喻遮非表。喻不似因。亦不反成云。如咽等所作。杖等所作。雖不相似。所作義同。亦得成喻者。此亦不爾。同有所作即遮表同。故得為因。彼遮無表。不與此例又云。若唯遮喻無能立者。亦應小乘對大乘。立虛空是常。以非作故。立者許有遮表。敵者唯遮。望自應有隨一不成過。故知能立不成者。不約具遮表。此意以立對敵。敵但許有遮亦得成喻。全不許者方是喻過。故將此量為不定過。此量亦非。誰言無過。對大乘立。即無空論所別不成。宗無簡故。因有隨一。并闕所依。及不定過。為如擇滅。為類龜毛又擇滅喻常與非作。共許遮表。非是不成。故所引非。設若救云。聲空俱取於遮。不取於表。可非能立闕不成過。然有破云。若聲取遮不取表者。因喻亦爾。即有二過違理及教。以陳那菩薩理門論云若法有遮表。不得唯取遮。而不取於表。此難亦非。以彼外道不以此教。為定量故。今云。此約虛空辯無二立者。據彼本計[10]言。常無質礙。定有遮表。不唯取遮。故是喻過。
論。無合者。
述曰。下解第四過有四。一牒章。二標體。三釋義。四示法。此初也。
論。謂於是處無有配合。
述曰。標無合體。謂於是喻處。[11]若不言諸所作者。皆無常。猶如瓶等。即不證有。所作處。無常必隨。即所作無常。不相屬著。是無合義。由此無合。縱使聲上見有所作。不能成立聲是無常。故若無合即是喻過。若云諸所作者皆是無常。猶如瓶等。即能證彼無常。必隨所作性。聲既有所作。亦必無常隨。即相屬著是有合義。問諸所作者皆是無常。合宗因不。有云。不合。以聲無常。他不許故。但合宗外餘有所作及無常。猶此相屬。能顯聲上有所作故。無常必隨。今謂不爾。立喻本欲成宗。合既不合於宗。立喻何關宗事。故云諸所作者。即合聲上所作皆是無常即以無常合屬所作。不欲以瓶所作合聲所作。以瓶無常合聲無常。若不無常合屬所作。如何解同喻云。說因宗所隨。若云聲無常他不許不合者。不爾。若彼許者。即立已成。以彼不許故。須合顯云諸所作者。皆是無常。猶如瓶等。又設難云。異喻亦言諸皆。豈欲籠括宗因耶。答不例。異喻本欲離彼宗因。顯無宗處因定不有。如何得合。返顯順成諸皆之言。定合聲上所作與彼無常令屬著因。
論。但於瓶等雙現能立所立二法。
述曰。此釋義也。謂但言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所作性及無常性。不以之成所作成無常。
論。如言於瓶見所作性及無常性。
述曰。此示法。若如古師。立聲無常。以所作故。猶如於瓶。即別合云。瓶有所作。瓶即無常。當知。聲有所作。聲即無常。故因喻外別立合支。陳那菩薩云。諸所作者。即合聲上所作之性。定是無常猶如瓶等。瓶等所作有無常。即顯聲有所作非常住。即於喻上義立合言。何須別立於合支。
論。倒合者。
述曰。下解第五過。文有其二。初牒。後釋。此初也。
論。謂應說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
述曰。下釋。釋中有二。初舉正合。後顯倒合。此初也。宗因可知。
論。而倒說言諸無常者皆是所作。
述曰。正顯倒合。謂正應以所作證無常。今翻無常證所作。故是喻過。即成非所立。有違自宗。及相符等。如正喻中已廣分別。前之三過。皆有自他共分全等。此後二過。但有共全。無所餘也。[1]或無分全。可分他自共。以隨立量有自等三故。總計似同。初[2]三各四成其十[3]二兼後二過總有十[4]四分自他共有四十二於中細分全分一分。復以似因[5]問似喻過。數乃無量。恐繁且止。
論。如是名似同法喻品。
述曰。此即第二總結非也。
論。似異法中所立不遣者。
述曰。下解似異五過為五。此即第一。於中有三。初簡牒。次指體。後釋成。此初也。簡有二重。一簡似同。云似異中。二簡自五。以似異中過有五種。先明所立不遣似異法中。所立不遣者。即牒也。
論。且如有言諸無常者見彼質礙譬如極微。
述曰。第二指體。宗因如前。此中不舉。但標似異所立不遣。此類非一。隨明於一故云且也。或不具詞。似五明一。故亦云且。
論。由於極微所成立法常性不遣彼立極微是常[6]住故。
述曰。下釋成有二。初所立有。後能立無。此初也。初三句依指正釋。下兩句牒計顯成。聲勝二論。俱計極微常故。不遣所立。
論。能成立法無質礙無。
述曰。下明能立無。淮所立有。亦應言彼立極微有質礙故。文影略爾。此中亦有兩俱隨一猶預無依不遣。或無第四過。以異喻體但遮非表。依無非過。但有前三。或亦有四。如立我無。許諦攝故。異喻如空。對無空論雖無所依。亦不遣其所立法故。此論所明。聲對勝論兩俱不遣。若對薩婆多隨一不遣。薩婆多計[7]微非常故。猶預不遣者。如言彼山等處定應有火。以現烟故。如餘厨等處。異喻諸無火處皆不現烟。如餘處等。然有火處亦無其烟。故懷猶預。不現烟處火為有無。故猶預不遣。維摩經說。如無烟。[8]火如燋穀芽。今據顯相故無[9]違也。然隨所應有自他共全分一分等。
論。能立不遣者。
述曰。下解第二有三。初牒章。次指體。後釋成。此初也。
論。謂說如業。
述曰。指體也。
論。但遣所立。
述曰。釋成有二。此釋所立無。以彼計業是無常故。
論。不遣能立彼說諸業無質礙故。
述曰。辯能立有[10]有二。初明能立有。次牒計顯成。准前應言。彼說諸業體是無常。無質礙故。牒計顯有。以影彰無。亦准於兩俱隨一等過。思之可悉。
論。俱不遣者。
述曰。解第三過。文亦有三。此即牒也。
論。對彼有論說如虛空。
述曰。此指體也。即聲論師對薩婆多等。立聲常。無礙。異喻如空。
論。由彼虛空不遣常性無質礙故。
述曰。釋成有二。初明二立有。後約計釋成。此初也。
論。以說虛空是常性故無質礙故。
述曰。約計釋成也。兩宗俱計虛空實有。遍常無礙。所以二立不遣也。問似同不成。俱中開二。似異不遣。何不別明。答同約遮表。無依成過。異遮非表。依無俱遣。故無非過。問異喻但遮。異無非過。遮有立異。無豈非過。如立虛空定應非有。以非作故。如龜毛等。諸常有者。皆[1]必非作。如空花等。豈非無體俱不遣耶。答前望[2]一宗。故同開二。此約別立。故合為一。立有異有。即有不遣。若無必遣。立無異無。即無不遣。異有必遣。故不開二。此中亦有兩俱不遣隨一猶預及無所依。亦隨所應。有自他共分全等過。如理思准。
論。不離者。
述曰。解第四過。文分為二。初牒章。後示法。此初也。
論。謂說如瓶見無常性有質礙性。
述曰。此示法。離者。不相屬著義。言諸無常者。即離常宗。見彼質礙。離無礙因。將彼質礙屬著無常返顯無礙屬著常[3]宗。故聲無礙定是其常。今既但云見彼無[4]常有質礙性。不[5]見無常屬有礙性。即不能明無宗之處。因定非有。何能返顯有無礙處。定有其常。[6]不令常無礙互相屬著。故為過也。合即先合聲上無礙。欲令無礙常住定隨。離即先離聲上常住。欲令無宗因定不有。返顯無礙之所至處。定有常住宗義隨逐。故理門云。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依第五顯喻。由合故知因。准此即是雙離宗因。合應返[7]此。
論。倒離者。
述曰。下解第五過。文有二。如前科。此初也。
論。謂如說言諸質礙者皆是無常。
述曰。示法。宗因同喻。皆悉同前。異喻應言諸無常者見彼質礙。即顯宗無因定非有。返顯正因。除其不定及相違濫。返顯有因宗必隨逐。此則顯彼宗因。今既倒云諸有質礙。皆是無常。自以礙因。成非常宗。不簡因濫。返顯於常。此有二過。如正異辯。亦可有三。自他及共。無一分過。總計似異中亦四十二。如同喻說。餘細分別亦准上知。
論。如是等似宗因喻言非正能立。
述曰。此解似中。大文第二結非真也。言如是者。即指法之詞。復言等者。顯有不盡。向辯三支。皆據申言而有過故。未明缺減。非在言申。故以等等。復云似宗因喻者。等彼缺減。後牒前三。總結非真。故是言也。若爾何故不言如是似宗因喻等。而云如是等似宗因喻耶。答喻下言等。恐有離前似宗因喻。別有似支。顯離此三。更無有別似宗因喻。故於前[8]等。
[9]論。復次為自開悟當知唯有現比二量。
述曰。上已明真似立。次下第三明二真量。是真能立之所須具故之說。文分為四。一明立意。二明遮執。三辯量體。四明量果。或除伏難。此即初二也。與頌先後次第不同。如前已辯。問若名立具。應名能立。即是悟他。如何說言為自開悟。答此造論者。欲顯文約義繁故也。明此二量。親能自悟。隱悟他名及能立稱。次彼二立明。顯亦他悟疎能立。猶二燈二炬。互相影顯。故理門論解二量已云。如是應知悟他比量。亦不離此。得成能立。故知能立。必籍於此量。顯即悟他。明此二量。親疎合說。通自他悟及以能立。此即兼明立量意訖。當知唯有現比二量者。明遮執也。唯言是遮。亦決定義。遮立教量及譬喻等。決定有此現比二量。故言唯有。問古立有多。今何立二。答理門論云。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離此二。別有所量。為了知彼。更立餘量。故依二相。唯立二量。問陳那所造因明。意欲弘於本論。解義既相牟楯。何以能得順成。答古師從詮及義。智開三量。以詮義從智。亦復開三。陳那已後。以智從理。唯開二量。若順古并詮。可開三量。廢詮從旨古亦唯二。當知唯言。但遮一向執異二量外。別立至教及譬喻等。故不相違。廣此二量。如章具辯。有依於此唯二量文。遂立量云。似現比等皆比量攝。如疏具述。有過不習。又傳[10]立云。外道立宗。現比量外。有至教等量云。非比極成現所有量。非現量攝。極成現量所不攝。量所攝故。猶如比量。言非比量。簡一分相符。以佛法許比量是現所有。非現量攝故。復欲取為同喻。即顯因具足三相故。言極成現量。簡不極成。以佛法許至教亦是現量攝故。言所有者。又簡自語相違。若直言極成現量非現量攝。既言極成現量。復非現量攝。故有相違。又若不言所有。不詮得至教量。是現所有。然[11]狹帶說。故云所有量。因中言極成。簡隨一過。以大乘至教量是現量[12]攝故。言量所攝。簡不定過。為如比量。極成現量所不攝故。至教離現別有耶。為如非量。所不攝故。非別有體耶。又量所攝。簡非量相符。以大乘許非量現所有量。非現量攝。又成立離比量外更有喻等量者。以大乘許譬喻量等非現量攝。故立量云。非現極成比所有量非比量攝。極成比量所不攝量所攝故。如現量。簡過如前。陳那菩薩以此量無過。但與立量。為決定相違因量。立現比量外無至教。量云。非現[1]極成比所有一分不極成量是現量攝。比量所不攝量所攝故。如現量。又成立離比量外無義准等。量云。非比極成現所有一分不極成量是比量攝。現量所不攝量所攝故。如比量。簡過如前。是故陳那依此二相。唯立二量。其二相體。今略明之。一切諸法。各附已體。即名自相。不同經中所說自相。以分別心假立一法。[2]貫通諸法。如縷貫花。此名共相。亦與經中共相體別。有說。自相如火熱相等。名為自相。若為名言所詮顯者。此名共相。此釋[3]全非。違佛地論。若以如火熱等方名自相。定心緣火。不得彼熱。應名緣共。及定心[4]緣教所詮理亦為言顯。亦應名共相。若爾定心應名比量。不緣自相故。
乘斯義便。明自共相。諸外道等計。一切名言得法自相。如說[5]召火但取於火。明得火之自相。佛法名言但得共相。彼即難言。若得共相。喚火應得於水。大乘解云。一切名言。有遮有表。言火遮非火。非得火自相。而得火來者。名言有表故得於火。有救難外云。汝若名言得火自相。說及心緣應燒心口。以得自相故。若他反難云。汝定心緣火。既得自相。應亦燒心。心此不燒。假智及詮。雖得自相。而不被燒。如何難我。即有解云。境有離合殊。緣合境者被燒。定心離取故不被燒。由此前難但應難名言。言依語表。表即依身。是合中知。若得自相即合被燒。今問。此難為難因明自相。為經中自相耶。答云依因明自相。若爾此難並不應理。因明自相。非要如火熱為自相。如何難彼合火燒心等。設縱依經自共相難。即不得言假智及詮得自相救。彼假智詮。論自誠說得共相故。若據外宗。彼非假智詮。俱得自相。故可依此智以難於彼。彼返難曰。定心得自相。應定心被燒。亦不得以離合取救。誰言定心唯離取境。瑜伽說通離合取故。又若離取即不被燒。亦應離取不得自相。火以熱觸為自相故。又於極熱捺落迦中。意與身識。同取於火。既不被燒。應不悶絕。不與苦俱。彼既悶絕。及與苦俱。明得彼火熱自相故。前救及難。二並成非。今且自共相。外道未必皆有此二。佛法之中。有此義故。彼外道等。但言火等即得火體。火體為自相。而不立共相。不能分別經之與論。故總難之。若如說火。得火自相。即應燒口。此據言火在於口中。言得自相。自相亦不離口。故應燒口。或可。抑難。非正難彼[6]合口被燒。口是發語之緣。非正語故。正難於彼尋名取境之心。亦得自相。得自相者心應覺熱。若他返難言。令我尋名緣火之心亦被燒者。自是被屈。非預我宗。尋名假智不得彼火之自相故。若覺熱觸即非假智。稱境知故。設定心中尋名緣火等亦是假智。不同比量假立一法貫在餘法。名得自相。各附體故名得自相。是現量收。不得熱等相故假智攝。如假想定變水火等身雖在中。而無燒濕等用。如上定心緣下界火雖是現量。所帶相分亦無燒濕等用。問若爾實變水火地等。有濕熱等用不。答雖有用而不燒心等。[7]但任運變中。即是火體自相。定心亦爾。問身根實智俱得火之自相。云何得有燒不燒異。答火有微盛。燒不燒異。問因明自共相。有體無體耶。答此之共相。全無其體。設定心緣。因彼名言行解緣者。即是假智。依共相轉。然不計名與所詮義定相屬著。故云得自相。然是假智緣。得名為共相。作行解故。此之共相。但於諸法增益相狀。故是無體。同名句詮所依共相。若諸現量所緣自相。即不帶名言。冥證法體。彼即有體。即法性故。若佛心緣。比量共相亦無有體。許佛遍緣故亦無失。有說共相亦是有體假。
此實不然。以何為體。若有體者。百法何收答言。法同分攝。許不相應是有體假此亦不然。謂誰言不相應是有體假。瑜伽五十二云。緣去來生滅等。是緣無體識。若許有體。不證緣無。問空無我等。此之共相為有體無。有云。有體。即此色等非我我所。名空無我等故。非境無故。成唯識云。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又云。若無體者。如何與行非異耶。今謂不爾。若言即此色等非我我所名空無我故說非無。即應與色等是一而非異。如何非一異。又違五十[1]二解云證緣無識。一緣無我觀智。二緣飲食。飲食即香等。離色香等都無所有。三邪見緣無。四又諸行中無常無恒不實。共相觀識非不緣此。五緣去來生滅等。既引證緣無。明[2]知此無體。且止傍論。
論。此中現[3]量。
述曰。下今辯體有二。初辯現量體。後明比量體。辯現量中。文復分四。一簡彰。二正辯。三釋義。四顯名。此即初[4]也。言此中者。是簡持義。向標二量。且簡比量。持彰現量。故曰此中。言現量者。即正所持。欲明立量。
[5]論。謂無分別。
[6]述曰。第二正辯。言現量者。謂無分別。問何智於何境離何分別。
論。若有正智於色等義。
述曰。第三釋義。文復分三。初簡邪。二定境。三所離。此初二也。若有正智。簡彼邪智。謂患翳目。見於毛輪第二月等。雖離名種等所有分別。而非現量。故雜集云。現量者。自正明了無迷亂義。此中正智。即彼無迷亂離旋火輪等。於色等義者。此定境也。言色等者。等取香等。義謂境義。離諸映障。即當雜集明了。雖文不顯。義必如是。不爾簡略過失不盡。如智不邪。亦無分別緣彼障境。應名現量故。
論。離名種等所有分別。
述曰。此所離也。謂有於前色等境上。雖無映障。若有名種等諸門分別。亦非現量。故須離此名言分別。種類分別。等取諸門分別。故理門論云。遠離一切種類名言假立無異諸門分別。言種類者。即勝論師大有同異。及數論師所立三德等。名言即目短為長等。皆非稱實名為假立。一依共相轉。名為無異。諸門六句。常無常等。或離一切種類名言。名言非一故名種類。依此名言。假立一法。貫通諸法。名為無異遍宗定有。異遍無等。名為諸門。或可。諸門即諸外道所有橫計安立諸法名為諸門。計非一故。此即簡[7]非。若唯簡外及假名言。不簡比量心之所緣。過亦不盡。故須離此所有分別。方為現量。若一往唯言無二或三所有分別。有太寬失。非彼二三全非現量。准七攝三。意地唯除無分別智。餘位隨應恒有彼故。然離分別略有四類。一五識身。二五俱意。三諸自證。四修定者。此言於色等義。是五識故。理門論引頌云。有法非一相。根非一切行。唯內證離言。是色根境界。次云。意地亦有離諸分別。唯證行轉又於貪等諸自證分諸修定者離教分別。皆是現量。問此入正理。為同於彼言於色等。但是五識亦有餘三。答有二解。一云同彼。於色等境。且明五識。以相顯故。此偏說之。彼論廣明。故具說四。二云具攝。言色等義。不唯五境。彼之三種。亦離名種等所有分別。此略總合。彼廣別說。問別明於五。五根非一。各現取境。可名現現別轉。餘三如何名現別轉。答各附體緣。不貫多法。名為別轉。文同理門。義何妨[8]別問言修定者離教分別。豈諸定內不緣教耶。答雖緣聖教。不同散心計名屬義。或義屬名。兩各別緣。名離分別。非全不緣。方名現量。若不爾無漏心應皆不緣教。
論。現現別轉故名現量。
述曰。此顯名也。此四類心。或唯五識。現體非一名為現現。各附境體。離貫通緣。名為別轉。由此現現各各別緣。故名現量。故者。結上所以。是名現量。顯其名矣。雖無是字。准解比量。具合有之。彼文無故。闕結所以。影顯有故。俱為互文。其義相似。依理門論云。由不共緣。現現別轉。故名現量。五根各各明照自境。名之為現。識依於此。名為現現。各別取境。名為別轉。境各別故。名不共緣。若爾。互用豈亦別緣。答依未自在。且作是說。若[9]依前解。即無此妨。或現之量。五根非一名現現。識名為量。現唯屬根。准理門釋。理則無違。若通明四。意根非現。又闕其識自體現名。但隨所應。依主持業二種釋也。
論。言比量者。
述曰。下明比量。文分為四。初牒[10]名。二出體。三釋義。四結名。此即初也。
論。謂藉眾相而觀於義。
述曰。此出比體。謂若有智。藉三相因。因相有三。故名為眾。而方觀境義也。
論。相有三種如前已說由彼為因於所比義。
述曰。此下釋義有三。初釋前文。次簡因濫。後舉果顯智。此初文也。言相有三。釋前眾相。離重言失。故指如前。由彼為因。釋前藉義。由即因由。藉待之義。於所比義。此即釋前而觀於義。前談照境之能。[11]曰之為觀。後約籌慮之用。號之曰比。言於所彰結比故也。
論。有正智生。
述曰。此簡因濫。謂雖有智藉三相因。而觀於境。猶預解起。此即因失。如前決定相違之因。或可。釋疑。前但略指三相如前。即有疑云。如聲勝論因皆三相。豈緣彼智即為正也。遂即釋云。雖具三相。有正智生方真比量。彼智或生疑故不為正。
論。了知有火或無常等。
述曰。此即舉果顯智。明正比量。智為了因。火無常等。是所了果。以其因有現比不同。果亦兩種火無常別。了火從烟現量因起。了無常等從所作等比量因生。此二望智俱為遠因。藉此二因。緣因之念。為智近因。憶本先[1]知所有烟處必定有火。憶瓶所作而是無常。故能生智了彼二果。故理門云。謂於所比審觀察智。從現量生。或比量生。及憶此因與所立宗不相離念。由是成前舉所說力。念因同品定有等故。是近及遠比度因故。俱名比量。問言現量者。為境為心。答二種俱是。境現所緣。從心名現量。或體顯現為心所[2]緣。名為現量。問言比量者。為比量智。為所觀因。答即所觀因。及知此聲所作因智。此未能生比量智果。知有所作處。即與無常宗不相離。能生此者。念因力故。問若爾現量比量及念。俱非比量智之正體。何名比量。答此三能為比量之智近遠生因。因從果名。故理門云。是近是遠。比量因故。俱名比量又云。此依作具作者而說。如似伐樹。斧等為作具。人為作者。彼樹得倒。人為近因。斧為遠因。有云。斧親斷樹為近因。人持於斧。疎非親因。此現比量為作具。憶因之念為作者。或復翻此。避前二釋。故名比量。問理門論中現比量境及緣因念。隨其所應俱名現比。如何此中俱但說於智。何理得知。彼於現境亦名現量。比量之因亦名比量。答理門論中云。問何故此中與前現量別異建立。此問詞。為現二門。此處亦應於其比果說為比量。彼處亦應於其現因說為現量。俱不遮止。
此答詞。即初後互明也。今者此中俱但出量體。略彼作具之與作者。略廣故爾。
論。是名比量。
述曰。第四結名。由藉三相因。比度知有火無常等。故是名比量。故是二字。如前應知。
論。於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證相故如有作用而顯現故亦名為量。
述曰。第四明量果也。或除伏難。謂有難云。如尺秤等為能量。絹布等為所量。記數之智為量果。汝此二量。火無常等為所量。現比量智為能量。何者為量果。或薩婆多等難。我以境為所量。根為能量。彼以根見等。不許識見。故根為能量。依根所起心及心所而為量果。汝大乘中。即智為能量。復何為量果。或[3]諸外道等執。境為所量。諸[4]識為能量。神我為量果。彼計神我為能受者知者等故。汝佛法中既不立我。何為量果。智即能量故。論主答云。於此二[5]量即智名果。即者不離之義。即用此量智。還為能量果。彼復問云。何故即智復名果耶。答云。夫言量果者。能智知於彼。即此量智。能[6]觀能證彼二境相故。所以名果。彼之境相於心上現。名而有顯現。假說心之一分名為能量。云如有作用。既於一心以義分能所故。量果又名為量。或彼所量。即於心現。不離心故。亦名為量。以境亦心。依二分解。或此中意約三分明。能量見分。量果自證分。體不離用。即智名果。是能證彼見分相故。相謂行相體相。非相分名相。如有作用而顯現者。簡異正量。彼心取境。如[7]日舒光。如鉗鉗物。親照[8]境故。今者大乘依自證分。起此見分取境功能。及彼相分為境生識。是和緣假如有作用。自證能起故言而顯現。故不同彼執直實取。此自證分。亦名為量。亦彼見分。或此相分。亦名為量。不離能量故。如色言唯識。此順陳那三分義解。
論。有分別智於義異轉名似現量。
述曰。下第四大段明二似量。真似相形。故次明也。於中有二。初似現。後似比。似現之中。復分為二。初標。後釋。此即初也。標中有三。一標似現體。二標所由。三標定名。有分別智。謂有如前。帶名種等諸分別起之智。不稱實境。別妄解生。名於義異轉。名似現量。此標似名。
論。謂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
述曰。此下釋也。釋文亦三。即釋初也。謂諸有[9]了瓶衣等智。不稱實境。妄分別生。名分別智。准理門言。有五種智。皆名似現。一散心緣過去。二獨頭意識緣現在。三散意緣未來。四[10]於三世[11]諸不決智。五於現[12]世諸惑亂[13]智。謂見杌為人。覩見陽炎謂之為水。及瓶衣等名惑亂智。皆非現量。是似現收。或諸外道及餘情類。謂現量得故。故理門云。但於此中。了餘境分。不名現量。由此即說憶念。比度。悕求。疑智。惑亂智等。於鹿愛等。皆非現量。隨先所受分別轉故。五智如次可配憶念等。智下言等是向內等。離此更無可外等故。於鹿愛等者。西域共呼陽炎為鹿愛。以鹿熱渴謂之為水而生愛故。此境言等。等彼見杌謂之為人。病眼空花毛輪二月瓶衣等。故彼復言。如是一切世俗有中。瓶等。數等。舉等。有性。瓶性等智。皆似現量。是假非真。名世俗有。舉瓶等取外道五唯量實句義等。數即勝論所計德句。言等等取彼量合離等。舉即業句。取捨屈伸行。舉即彼取。或是彼行。以等於餘。有性即大有。瓶性等即瓶性同異。等取和合句等。智即緣此之智。皆似現量。此等皆於五塵實境之中。作餘行相假[1]合餘義。分別轉故。問此緣瓶等智。即名似現。現比非量三中何收。答非量所攝。問如第七識。緣第八執我。可名非量。汎緣衣瓶。既非執心。何名非量。答應知非量不要執心。但不秤境。別作餘解。即名非量。以緣瓶心。雖不必執。但惑亂故。謂為實瓶。故是非量。
問既有瓶衣。緣彼智起。應是稱所知。何名分別。
論。由彼於義不以自相為境界故。
述曰。此釋所由。由彼諸智。於四塵境。不以自相為所觀境。於上增益別實有物而為所緣。名曰異轉。此意以瓶衣等體即四塵。依四塵上唯有共相無其自體。此知假名瓶衣。不以本自相四塵為所緣。但於此共相瓶衣假法而轉。謂為實有。故名分別。
論。名似現量。
述曰。此釋定名。由彼瓶衣依四塵假。但意識緣共相而轉。實非眼識現量而得。自謂眼見瓶衣等。名似現量又但分別執為實有。謂自識現得。亦名似現。不但似眼現量而得。名似現量。此釋盡理。前解局故。
論。若似因智為先所起諸似義智名似比量。
述曰。此第二解似比。文亦有二。初標。後釋。此即初也。於中有三。初標似因。次標似體。後標似名。似因及緣似因之智為先生。後了似宗智。名似比量。問何故似現。先標似體。後標似因。此似比中。先因後果。答彼之似現。由率遇境。即便取解謂為實有。非後籌度。故先標果。此似比量。要因在先。後方推度邪智後起。故先舉因。或復影顯。三句三文。如次配釋。
論。似因多種如先已說用彼為因。
述曰。下釋。如先所說四不成。六不定。四相違。及其似喻。皆生似智因。並名似因。前已廣明。恐繁故指。准標有智及因。今釋亦有所知之因。及能知智。皆不正故。俱名似因。然釋文無。即舉因顯用彼因智以為先因。准理標中亦合云。若似因智。及邪憶彼所立宗因不相離念為先。文略故[2]爾。釋文隨標。亦略不說。
論。於似所比諸有智生。
述曰。釋前所起諸似義智。起之與生。義同文異。如於霧等。妄謂為烟。言於似所比。邪證有火。於中智起。言有智生。
論。不能正解名似比量。
述曰。此釋名也。由彼邪因。妄起邪智。不能正解彼火有無等。是真之流。而非真故。名似比量。
論。復次若正顯示能立過失說名能破。
述曰。下第五大段解真能破。文分為三。初總標能破。次辨能破境。後兼顯悟他結能破號。或分為四。初二如前。第三出能破體。第四結能破名。且依初科。此即初也。他立有失。如實能知。顯之令悟。名正顯示能立過失。其失者何。
論。謂初能立缺減過性立宗過性不成因性不定因性相違因性及喻過性。
述曰。此辨能破境。即他立失分二。初辯闕支。次明支失。謂初能立缺減過性。此即初辯闕支。或總無言。或言無義。過重先明。故云初也。此之缺減。古師約宗因喻。或六七句。陳那已後。約因三相。亦六或七。並如前辯。或且約陳那因三相為七句者。闕一有三者。如數論師對聲論。立聲是無常。眼所見故。聲無常宗。瓶盆等為同品。虛空等為異品。此但闕初而有後二。聲論對薩婆多。立聲為常。所聞性故。虛空為共同品。瓶盆等為異。闕第二相。所量性因。闕第三相。闕二有三者。如立聲非勤發。眼所見故。虛空等為同。瓶盆等為異。闕初二相。如立我常。對佛法者。因云非勤發。虛空為同。電等為異。因闕所依。故無初相。電等上有。闕第三相。諸四相違因。即闕後二相。如立聲常。眼所見故。虛空為同。盆等為異。三相俱闕。立宗過性等下。別明支過。此等或於能破。立所破名。故理門云。能立缺減能破。立宗過性能破等。問云何能立缺減等名為能破。能破理在出彼過言故。答此於能破說所破名。據實能破在於言也。或於所作說能作名。能立缺減等為因。能起此能破言。名為能作。即能破言從起。名為所作。破實在言。缺減能破等。是於所作立能作名。亦如於果立彼因號故也。或云。此唯約境。以下更云顯示此言。若前是言。何須後說。
論。顯示此言開曉問者故名能破。
述曰。兼顯悟他結能破號。立者過生。敵責言汝失。立證俱問。其失者何。名為問者。敵能正顯缺減等非。明之在言。名顯示此。因能破言。曉悟彼問。令知其失。捨妄趣真。此即悟他。名為能破。此即簡非。兼悟他以釋能破名。簡雖破他不令他悟亦非能破。
論。若不實顯能立過言名似能破。
述曰。此大段第六明似能破。文分為三。初標似能破。次出似破體。後結似破名。辯釋所以。此初也。
論。謂於圓滿能立顯示缺減性言於無過宗有過宗言於成就因不成因言於決定因不定因言於不相違因相違因言於無過喻有過喻言。
述曰。此出似能破體。初明妄言闕。後辯正言邪。[1]立者量圓。妄言有缺。因喻無失。虛語過言。不了彼真。興言自負。由對真立。名似能破。准真能破。思之可悉。
論。如是言說名似能破。
述曰。下結似能破名。辯釋所以。於中分二。即結名及釋。此即初也。如是者。指前之詞言說者。即圓滿能立缺減言等。如[2]此等言名為似破。問何故於圓滿能立。顯示缺減性言等。為似能破。
論。以不能顯他宗過失彼無過故。
述曰。釋所以。夫能破者。彼立有過。如實出之。顯示立證。敵令知其失。能生彼智。此有悟他之能。可名能破。彼實無犯。妄起言非。以不能顯他宗之過。何不能顯。彼無過故。由此立名為似能破。
論。且止斯事。
述曰。大文第三方隅略示。顯息煩文。論斯八義。真似寔繁。略辯為入廣之由。具顯恐無進之漸。故今略說之。云且止斯事。
論。已宣少句義為始立方隅其間理非理妙辨於餘處。
述曰。一部之中文分為二。此即第二顯略指廣。上二句顯略。下二句指廣。略宣如前少句文義。欲為始學立其方隅。八義之中。理與非理。如彼理門。因門集量。具廣妙辨。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下
寫本云。
噵本奧云。以天長六年十二月略見竟。予二年春欲披疏文。鳩集眾本。幸得明詮。自筆噵本。矚而翫之。實為精要。但星霜久積。其文將消。意欲模寫胎之來葉。遂乃初移點。次寫噵。後一攬。於是犁上卷之漸畢。夏天受病。模寫屬廢。三年夏重。中卷並四相違半未成。四年秋畢其功矣。多日採翰。疲眼竭力。雖懼移點之舛錯。猶懌模寫之果然。既而傳法燈於後代。開惠眼於來世(而已)。于時永久四年秋八月十日於興福寺灌頂院慧曉記之(云云寫本奧日比也)。
或本云。
始自仁平四年三月二十五日至五月二日移點畢。
釋氏藏俊
久壽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藏公為師讀
始同三年正月九日讀畢字點有誤者改直了。
從一位(在判)
藏俊幸入先師之室雖稟遺訓識隔正理之門不足傳燈況每披三卷大疏失文之首尾乍訪兩朝諸家迷義之淺深然依 長者殿下仰任明詮之點守先師說謹侍御讀之末座謬授因明之大疏其年月日詳于御筆。
久壽三─二─十七─重讀了(不對師)去十一─始之十三日抄三十三過文了。
見疏之間云點云義不審不少書其趣押其處追問藏公決之。
點不審自保元年五月二日至同八日決之。
義不審自同年同月八日至同十八日決之。
此中九十十一十七四ケ日隨決令藏公記問(余)答(藏公)之趣以備後鑒。
建武二年(乙亥)十一月三日書寫之
扶八九之老眼終三卷之微功願因兔毫之緣列龍華之筵矣。
同三年正月二十五日點了 權律師尊經
(校者云。九帖之內。中下。下中。下下。三帖左記錄在)。
舍那瓶水芳流有盡此帖昔埋沒于明石之邊塵也既多年慈尊傳燈餘光尚照要文今還歸于興福之淨剎而再全部。
各投金錢寄附之
于時文化(庚午)年九月 日
法印大僧都 訓 算
法印大僧都 專 賀
法印 英 專
法印 順 實
法印大僧都 訓 英
法印 榮 學
法印 秀 算
法印 章 誠
法印 教 憲
法印 弘 映
權律師 榮 宗
權律師 榮 尊
權律師 算 榮
擬講 秀 演
榮 懷
長 胤
願 辨
長 有
智 興
訓 尊
校注
[0127004] 以下下卷初帖題簽曰大疏下卷自論相違有四至餘如理思七月上旬 [0127005] 大慈恩寺【大】,〔-〕【校異B-原】 [0127006] 解【大】,釋【校異A-原】 [0127007] 不改【大】,而取【校異A-原】 [0128001] 故【大】,本【校異A-原】 [0128002] 聚【大】,舉【校異A-原】 [0128003] 別局【大】,〔-〕【校異A-原】 [0128004] 性【大】,相【校異A-原】 [0128005] 上【大】,亦【校異A-原】 [0128006] 聲【大】,〔-〕【校異A-原】 [0128007] 論【大】,〔-〕【校異A-原】 [0128008] 遍【大】,品【校異A-原】 [0128009] 無【大】,亦【校異A-原】 [0128010] 立【大】,言【校異A-原】 [0128011] 復【大】,後【校異A-原】 [0128012] 前【大】,〔-〕【校異A-原】 [0128013] 設【大】,〔-〕【校異A-原】 [0129001] 性【大】,性非彼緣性【校異A-原】 [0129002] 有【大】,又【校異A-原】 [0129003] 受【大】,變【校異A-原】 [0129004] 實【大】,真【校異A-原】 [0130001] 各【大】,〔-〕【校異A-原】 [0130002] 一【大】,無【校異A-原】 [0130003] 三【大】,二【校異A-原】 [0130004] 彼【大】,〔-〕【校異A-原】 [0130005] 故【大】,以【校異A-原】 [0130006] 二【大】,三【校異A-原】 [0131001] 可【大】,所【校異A-原】 [0131002] 無同【大】,是異【校異A-原】 [0131003] 自相【大】,〔-〕【校異A-原】 [0131004] 有【大】,自【校異A-原】 [0131005] 無德【大】,〔-〕【校異A-原】 [0131006] 作【大】,〔-〕【校異A-原】 [0131007] 有性【大】,〔-〕【校異A-原】 [0131008] 相【大】,性【校異A-原】 [0131009] 差【大】,〔-〕【校異A-原】 [0131010] 實【大】,一實【校異A-原】 [0131011] 應【大】,遮應【校異A-原】 [0131012] 等【大】,〔-〕【校異A-原】 [0132001] 縣【大】,〔-〕【校異A-原】 [0132002] 探【大】,標【校異A-原】 [0132003] 覈【大】,竊【校異A-原】 [0132004] 智【大】,定智【校異A-原】 [0132005] 業【大】,等【校異A-原】 [0133001] 德【大】,〔-〕【校異A-原】 [0133002] 同【大】,如【校異A-原】 [0133003] 許【大】,詳許【校異A-原】 [0133004] 惟【大】,准【校異A-原】 [0133005] 此下原本奧書曰右四種相違疏本文元自所持不具之由人申之間重書寫之于時建武二年乙亥十一月二十五日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權律師尊經 [0133006] 已下下卷中帖,題簽曰大疏下卷自論已說似因至故於前等 [0133007] 其【大】,至【校異A-原】 [0133008] 異【大】,異品【校異A-原】 [0133009] 彼【大】,〔-〕【校異A-原】 [0133010] 似【大】,〔-〕【校異A-原】 [0133011] 體【大】,過故【校異A-原】 [0133012] 許【大】,計此【校異A-原】 [0133013] 略【大】,顯【校異A-原】 [0133014] 微【大】,極微【校異A-原】 [0134001] 師【大】,〔-〕【校異A-原】 [0134002] 佛弟子【大】,薩婆多【校異A-原】 [0134003] 因【大】,且因【校異A-原】 [0134004] (或指…因喻)八字【大】,〔-〕【校異A-原】 [0134005] 一【大】,二【校異A-原】 [0134006] 因【大】,同【校異A-原】 [0134007] 亦【大】,可【校異A-原】 [0134008] 現烟【大】,〔-〕【校異A-原】 [0134009] 無【大】,〔-〕【校異A-原】 [0134010] 不【大】,未【校異A-原】 [0134011] 彼【大】,〔-〕【校異A-原】 [0134012] 有【大】,〔-〕【校異A-原】 [0135001] 列【大】,〔-〕【校異A-原】 [0135002] 宗因俱【大】,〔-〕【校異A-原】 [0135003] 三【大】,二【校異A-原】 [0135004] 一【大】,一有俱不成【原】 [0135005] 亦【大】,但【校異A-原】 [0135006] 句【大】,句中【校異A-原】 [0135007] 但【大】,俱【校異A-原】 [0135008] 此亦【大】,今謂【校異A-原】 [0135009] 古【大】,又【校異A-原】 [0135010] 言【大】,〔-〕【校異A-原】 [0135011] 若【大】,〔-〕【校異A-原】 [0136001] 或【大】,〔-〕【校異A-原】 [0136002] 三【大】,二【校異A-原】 [0136003] 二【大】,四【校異A-原】 [0136004] 四【大】,六【校異A-原】 [0136005] 問【大】,同【校異A-原】 [0136006] 住【大】,性【校異A-原】 [0136007] 微【大】,極微【校異A-原】 [0136008] 火【大】,之火【校異A-原】 [0136009] 違【大】,遣【校異A-原】 [0136010] 有【大】,〔-〕【校異A-原】 [0137001] 必【大】,非【校異A-原】 [0137002] 一【大】,二【校異A-原】 [0137003] 宗【大】,住【校異A-原】 [0137004] 常【大】,常性【校異A-原】 [0137005] 見【大】,以【校異A-原】 [0137006] 不【大】,〔-〕【校異A-原】 [0137007] 此【大】,之【校異A-原】 [0137008] 等【大】,等也【校異A-原】,此下原本奧書曰建武二年潤二月廿五日移此段畢為老眼書大字扶病身忘筆跡直訛謬憑後見以此錄至彼岸云云權律師尊經同年乙亥極月十六日移點畢 [0137009] 已下下卷後帖題簽曰大疏下卷自論復次為自開悟至卷終 [0137010] 立【大】,〔-〕【校異A-原】 [0137011] 狹【大】,挾【考偽-大】 [0137012] 攝【大】,〔-〕【校異A-原】 [0138001] 極成【大】,〔-〕【校異A-原】 [0138002] 貫【大】,寬【校異A-原】 [0138003] 全非【大】,不然【校異A-原】 [0138004] 緣【大】,得【校異A-原】 [0138005] 召【大】,招【校異A-原】 [0138006] 合【大】,令【校異A-原】 [0138007] 但【大】,〔-〕【校異A-原】 [0139001] 二【大】,五【校異A-原】 [0139002] 知【大】,智【校異A-原】 [0139003] 量【大】,量謂無分別【校異A-原】 [0139004] 也【大】,二【校異A-原】 [0139005] 論謂無分別【大】,〔-〕【校異A-原】 [0139006] 述曰【大】,〔-〕【校異A-原】 [0139007] 非【大】,非盡【校異A-原】 [0139008] 別【大】,別耶【校異A-原】 [0139009] 依【大】,作【校異A-原】 [0139010] 名【大】,量名【校異A-原】 [0139011] 曰【大】,目【甲】 [0140001] 知【大】,智【校異A-原】 [0140002] 緣【大】,量【校異A-原】 [0140003] 諸【大】,〔-〕【校異A-原】 [0140004] 識【大】,智【校異A-原】 [0140005] 量【大】,量中【校異A-原】 [0140006] 觀【大】,親【校異A-原】 [0140007] 日【大】,月【校異A-原】 [0140008] 境【大】,執【校異A-原】 [0140009] 了【大】,緣【校異A-原】 [0140010] 於【大】*,緣【校異A-原】* [0140011] 諸【大】,疑智【校異A-原】 [0140012] 世【大】,在【校異A-原】 [0140013] 智【大】,緣【校異A-原】 [0141001] 合【大】,含【校異A-原】 [0141002] 爾【大】,示【校異A-原】 [0142001] 立【大】,敵【校異A-原】 [0142002] 此【大】,是【校異A-原】【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0 因明入正理論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