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義疏卷下
第二、從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去,是明意機也。釋此為二:初[7]貼文,二、觀解。
貼文為二:初正明意機,次結意機。
意機約三毒,為三章,章各有三:一、明有苦,二、默念,此兩即是明機,三、明離,即是明其應三也。
通稱毒者,侵害行人喻之如毒。但名有單複,有人解云:「三毒多者,不知其是過,故不求觀音;少者,念觀音梵行之德,所以能感。」意謂此解乖文。文云:「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念即得離。」云何對面違經耶?今明三毒多者,能念觀音,菩薩有力令多得離,何況[8]少相?此則以多況少[9]爾。《大論》云:「女人[10]違戒垢,謗法餘殃,不擇禽獸、不避高牆廣塹之難、不計名聞德行,破家亡國、滅族[11]傾宗,禍延其身,如術婆伽禍延其國、如周敗褒姒。」《淨住》及《禪經》明:「多欲人有欲蟲,男蟲[12]淚出而青白,女蟲吐血而紅赤。」又言:「有欲鬼嬈動其[13]心,令生倒惑。」如《大經》云:「若習近貪欲,是報熟時,此舉多欲相也。若少欲人,蟲鬼潛伏,無過狂醉,是少欲[14]相。」瞋恚多者,今[15]世人不喜見,如渴馬護水、如射師子母,故《遺教》云:「劫功德賊無過瞋恚。」《華嚴》云:「一念[16]瞋起,障百法明門。」菩薩以瞋乖慈,障道事重。《大集》云:「一念起瞋,一切魔鬼得便。」《涅槃》云:「習近瞋恚」,若[17]例婬[18]恚亦應有鬼。如《[19]柰女經》:「瞋則有蝎蟲,是名多[20]瞋相,與上相違是瞋少相。」愚癡多者,邪畫諸見,撥無因果、謗毀大乘。如《大經》例前亦應有蟲鬼。三毒過患如此,欲離此故,[21]至心存念觀音即得離也。有人解云:「起伏相違,稱之為離,非滅離也。」今謂經文說離,何意言非?若依《請觀音》者:「淨於三毒根,成佛道無疑。」今作十番明救三毒:三番是伏惑論離,七番是斷惑論離也。
問:離煩惱須智慧,但念豈得離耶?
答:經稱常念即是正念,體達煩惱性無所有,住貪欲際即是實[22]際,絕四句無能無所,念性清淨,如此正念非是智慧,更何處覓智慧?此慧不離煩惱,其誰能離耶?若如所難,必須別用。
智慧破煩惱者,此則有惑可斷、有智能斷,非唯惑不可斷,慧還成惑,豈得名斷惑之慧耶?今此正念不以色念、不以非色念,如是四句;亦以色念、亦以非色念,如是四句;或次第論非念、或不次第論非念,或不次第論念、或次第論念,或次第論離、或不次第論離。
次就觀解者,七番例上可解,今但順、逆兩意約界外作也,不取分段三毒相。今取善欲之心名貪,《大經》云:「一切善法,欲為其本,二乘欲樂涅槃名貪、厭生死名瞋、不達此理名癡,開三毒即有八萬四千宛然具足。」《淨名》云:「結習未[23]盡,華則著身」,二乘未斷此三毒,即變易三毒相也。未斷別惑菩薩亦同有此三毒,故云菩薩貪求佛法,於恒沙劫未曾暫捨,多學問無厭足即貪相。惡[24]賤二乘,不喜聞其名,故言「寧起惡癩野干心,不起二乘心。」如大樹折枝之譬,豈非瞋相?無明重數甚多,佛菩提智之所能斷,佛[25]性未了[26]了者皆是癡相。欲除此三煩惱故,常念觀音,隨機應赴即得永離。永離有兩種:若此菩薩於生身中全未除別惑,就變易論全未永離;若生身中已侵別惑,就變易中除[27]殘論永離。
次明逆說[28]三毒觀者,一切眾生名為少欲瞋癡。何以故?[29]止瞋三途之苦,貪人天之樂。二乘只瞋生死,欲得涅槃樂,皆名為少。菩薩不爾,樂求佛法,非但求一佛法,遍求一切不可說佛法,如海吞眾流猶自不滿,非但不受生死,亦不受涅槃,故《大品》五不受,此[30]即大瞋。無明力大,佛智能斷,菩薩於無明大力之惑尚在。又,癡如虛空不可盡,乃至老死如虛空不可盡。如此三毒即為三法門:一、取,二、捨,三、不取不捨。大慈大悲,四攝、十力、無畏、三昧、解脫、無上菩提、淨佛國土、化度眾生,名為取門,即大貪也。一切法空無所有,不住不著。般若如大火炎,四邊不可取。大涅槃空、迦毘羅城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以四句得菩提,無得無證即是捨門,名為大瞋也。中道非取、非捨,不憎、不愛,不斷、不常,無去、無來,無生、無滅,如鏡中像不可見而見、見而不可見,非可見、非[1]不可見,遮二邊故,不可言說,淨名杜口,名為中道,此即大癡。故文殊云:「我是貪欲尸利、瞋恚尸利、邪見尸利。」此即其明證。欲滿此三法門,常念觀音[2]即得滿願一切,聖人自行、化他,無不從此三門而入,離此更無有道。故《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如是,如是三法中,具足一切佛法。」一切佛法不出萬行波羅[3]蜜、不受三昧廣大之用、中道實相,此三法門不可宣示,愍眾生故,或作順說、或作逆說,互有去取,此即四悉[4]檀意赴緣利益。如《華嚴》[5]四十二明:「險難國寶[6]莊嚴城婆須密多女說離欲際法門:『一切眾生隨類見我,我皆為其女像,見我者得歡喜三昧、共我語得無礙妙音三昧、執我手得詣諸佛剎三昧、共我宿者得解脫光明三昧、目視我者得寂靜法門、見我嚬[7]伸得[8]壞散外道法門、阿[9]𪏭宜我[10]者得攝一切眾生三昧、阿眾鞞我者[11]得諸功德密藏,住是離欲法門廣為利益。』」此豈非逆順欲法門導利[12]群品耶?又,四十一:「滿幢城滿足王於正殿行王法,其犯法者斬截、燒煮、[13]劈裂、屠膾、嗔目、訶責,苦楚治罪。善財生疑。王斷事已,執善財手入其宮,見不可思議境界不可譬喻,語善財云:『我知幻化法門,化作眾生而苦治之,以調一切,其見聞者發菩提心。』」此豈非瞋法門?方便命婆羅門五熱炙身即是癡法門,如前說。次此應明、別圓兩觀觀三毒慈悲機,感例可知,不具記。
第三、從若有女人去,明身業為機亦為三:一、貼文,二、引事證,三、觀解。貼文為二:一、求願滿,二、結歎求。
又為二:一、求男,二、求女。文云:「女人求男,若是無子則絕嗣,有子則父母俱[14]欣。」云何獨標女人求男耶?解者或云:「女厭女身,非求子也。」又解:「女性多愛,欣子偏重。」故標女人。今解女人以無子為苦,夫之所棄、並婦所輕、[15]旁人所笑。又,婦有七失,六猶可忍,無子最劇:容惡、性妬、不能事公、姑、貪食、無子、[16]拙。無子既苦,故以標女人求男也。
[17]求男,文為三:一、立願,二、修行,三、德業。願與行如文。德業者,明士有百行,智居其首,若但智而無福則位卑而財貧,觸途壈坎;智與福合,彌相扶顯,福則[18]財位高昇,慧則名聞博遠,故言便生福德智慧之男也。
求女文中但明願與德業不明修行者,行同禮拜,故不重論。願德既殊,故須各[19]辯。女人端正,七德之初,但端正無相者,或[20]早孤少寡,相[21]祿不佳;今明貌與相相扶,彌顯其德,端正則招寵愛,相則招於祿敬,故文云:「眾人愛敬。」若愛帶慢,何謂為德?愛而敬之,故是相也。有人解:「宿[22]植德本[23]是釋疑。」眾人[24]咸謂:「觀音[25]但能交會父母,智慧端正,兒之宿植,若是觀音與其智慧端正則墮無因之過。」私難此語,若言福慧是兒業,觀音唯能會其受生,兒無生緣,觀音會生,[26]兒無福慧,觀音亦能使有,觀音遂不能令無福種福,何[27]能使無生而生?論福畏墮無因,論生何不畏墮無因?若爾,聖人全不能與福慧,只能作媒人。此不可解也。難觀音不能令兒有福慧者,上一人稱名,多人皆脫羅剎之難,此無因而不與彼,無機那忽脫耶?今明聖力甚大,無所不與,能使先世有福慧者託生也,縱令先世不植善緣,亦能令其於中陰中修福,此義出《中陰經》也,今不取此句為釋疑之意。
若有禮拜,福不唐捐,此結成身業之機,亦是釋疑之義。結義可解。釋疑者,若言禮拜願滿,自有禮拜不蒙願滿者,何得云不唐捐?唐者言徒,捐者言棄,由心不[28]志即願未滿,禮拜之功冥資不失,此得是釋疑也。
問:禮拜是身業機,亦應脫水、火等難不?
答:此舉男女為言端爾。
次引事證者,《應驗[29]傳》「有人[30]姓鬲,四月八日生月氏國,癡人。」
次觀解者,果報求男女者,如《阿含》中,地獄[31]界已上乃至欲天皆有無子之苦,禮拜求願亦能滿心。
次明修因論男女者,先辯法門,次明與願。法門者,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六根男、六塵女,識為媒嫁,生出無量煩惱之子孫,此男女不勞願求,任運成眷屬也。若外書以天陽、地陰,沈動為男女,何況佛法而無此耶?若[32]就佛為國王、經教為夫人,出生一切菩薩佛子。又,善權方便父,智度菩薩母,一切諸導師,無不由是生。又,慈悲為女、善心為男,或禪定靜細為女、觀慧分別為男。二乘定多慧少、菩薩定少慧多,《大經》云:「若聞大涅槃佛性之法,當知是人有丈夫相。」正觀剛決為男、無緣[33]慈悲含覆一切為女。今借世間男女以表法門爾。
問:那得以男女表法門,無男女故,即無法門。如《大經》:「[34]永離十相,名大涅槃。」《大論》云:「無男女相,故名無相。」《淨名》云:「一切諸法非男、非女,如佛所說亦非男、非女。」《安樂行》云:「亦[35]不分別是男、是女。」《入不二法門》云:「無聲聞心即無於定,無菩薩心即無於慧。」小乘三藏緣諦理,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成論》入空平等亦無男女。男女既無,所表安[1]在?故知無定慧法門也。
答:大乘實相不當有男女及無男女,善巧方便,以四悉檀說於有無。天[2]女云:「無離文字說解脫義,文字性離即[3]是解脫。」皆以文字有去、來、今,非謂菩提實相亦爾,非有、非無,非二而二,明此二法未曾相離。譬如一身有左、右手,定、慧亦爾,定靜慧照,雖復二分,不離法性,言定即有慧、言慧即有定。譬如女人而有[4]左手,亦如男子而有[5]右手,定、[6]慧亦爾。無緣之慈具正觀慧而以定當名,中道種智具大慈定。以智標目,何但理然?今文亦爾。文云:「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此語自具二法門,何勞有疑而稱男子也?文云:「便生端正有相之女。」端正無邪醜,表中道正觀,離二邊[7]之醜,即慧義也。相即三十二相,慈心所種,[8]即表定義也。雖具[9]二而名[10]女,故知此文若作男、女二解,即表定、慧不二而二;[11]若作不二解,即表定、慧二而不二。理實非二、非不二,赴緣為二、為不二,即是表二法門文義斯在。
次明應機滿願者,果報滿願如前說。修因者,若就修五戒[12]事論,不殺是仁、不盜是廉,屬女,表定法;不[13]妄語是質直、不婬是[14]貞良、不飲酒是離邪昏,此屬男,表慧法。若不得此五戒男女則失人天道,孤獨墮在三途;歸命求救,五戒完全即男女願滿,十善例[15]可知。修禪時,方便、修慧、精進等三方便為男,念一心為女。若就支林,覺觀喜為男,樂一心為女,乃至非想禪禪中細作可解。次明聲聞男女者,五停心觀,治瞋用慈、治散用數,此二為女;治貪用不淨、治癡用因緣、治障道用念佛,此三屬男。又,直緣諦理,正智決斷名為男;出觀用法,緣慈為女。若不得此兩法,即當墮落凡夫,為火宅燒[16]害,貧窮孤[17]露;若蒙垂應,五停心男女生即得入真,出觀男女生得入假,二義既滿則不復畏二十五有也。次支佛者,緣方便道起,[18]慈觀名女,慧觀為男;若發真緣理名男,出觀緣慈名女。支佛譬鹿,猶有迴顧之慈也,若不得如此定、慧,何由速出?殷勤求法,若得願滿,坦然快樂。
次明六度菩薩,菩薩有慈悲,不斷惑在生死利物名女,[19]行六度方便智慧名男。女人法應生子,慈悲法應受生死化物,化於前人善心開發即是生子義,前人生五度者是生女、前人生智慧是生男。若定、慧義不成,則菩薩行不立,故求觀音而獲願滿。次[20]通菩薩既斷煩惱,則有智斷緣諦理之慧為男,慈悲扶餘習入三界名女。何以故?如男法不生表智慧決斷,斷[21]於煩惱不生三界,而今還生者,乃是慈扶餘習,故得更生,稱之為女,求願觀音蒙此願滿。次明別教十信菩薩,修福德莊嚴五波羅[22]蜜為女,從一地、二地智慧莊嚴為男,三十心名男女交處聖胎。初地中道正智開發名為男生,無緣慈心發名為女生,此兩要在初地方得開發,亦名男女雙生,若不如此即墮二乘生死兩邊之過。生此男女者生大歡喜,故稱歡喜地。慈悲被物,物荷恩故,稱為大慈大悲。大慈大悲能成佛道,生出般若,是諸佛之祖母,故稱為大女。十力、無畏等眾生不知,故不名為大也。次圓教以無緣慈悲種三十二相業[23]亦名為女,此女端正有相;以中道智慧為男,此男質直福德;十信六根清淨名為處胎,初住慈智,男女雙生。若得此男,不畏愛見,大悲順道法愛,亦不畏無慧方便縛、無方便慧縛。方便與慧俱解者,即男女具足。
[24]二、求願滿也,變易兩番可解。
復次,從五戒十善齊第六天[25]已來皆無禪定,[26]番番悉是散心慧法,[27]狂男子也。但慧無定,四禪有支林,一心名為男女,福慧備也。從三界定慧男女,男無破惑之功,女無生出無漏之力,此無用之男女。從二乘、通教等,慧有斷惑之用,則是幹事之男,女有發生[28]無漏紹繼之德也。從二乘通教,所有定、慧不能破無明、見佛性,雖男而女;定則不能懷於中道之子,猶如石女,雖女而男。故《大經》云:「二乘之人定多慧少,不見佛性;通教菩薩之人慧多定少,亦不見佛性。」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唯有別教登地,真明慧發,無緣慈成,此乃名為真正男女。圓教初住見中道時,定慧具足,男女相滿,方稱經文:「男則福德,女則端正。」故知借事表法,何得作媒嫁解觀音耶?
第三、從是故眾生去,是勸受持也,即為三:一、勸持,二、格量,三、結勸。
持者,上說觀音得名因緣,其力廣大,既不[29]辯形質相對,正述名論德,若欲歸崇,宜奉持名號,故舉持名為勸也。
二、格量為四:一、格量本,二、問,三、答,四、正格量。格量本者,舉三多:六十二億舉福田多、盡形壽舉時節多、四事具足舉種子多。舊但三意,今持名號多,凡舉四多,為格量本也。
次問答,如文。
次正格量者,還舉四少以格四多也。功德正等,持名少、田少、時少、種子少。
問:何意以少敵多?
答:佛眼稱量,不增、不減,四多重倍功德正齊如此,格量秋毫無謬。問何意等?
舊解有五:一、云其福實殊,引物[1]論等,此解乃是虛談,觀音遂無實德可貴也。二、云田有高下薄[2]瘠所致,如供養百初果,不如一二果,乃至無學,此亦非歎德之意,乃是以下比高,法應[3]優劣爾。三、心有濃淡故令福不等,四、時得解、不得解,此二釋皆是前人心力致福,何[4]關觀音德高也?五、有緣、無緣者,如供毀路人罪福淺、供毀父母罪福深也。今明一、多性不可得,無有二相,一則非一、多[5]則非多,同入如實際,實際正等無異,一中解無量,故說六十二億;無量中解一,故說觀音展轉。生非[6]實者,則是一無一實,一從無量生故;多無多實,多從一生故。其理正均,故言不異智者。無所畏者,照其事理既明,不生疑畏,故言正等也。《法華論》云:「畢竟決定知法故,法即法性、真如、法身。」是故六十二億佛名與觀音名功德無差別也。
又,約觀解者,二觀發中道,二觀實不等而言等者,以中道等故,故言為等。如[7]乞人等彼難勝如來,故言等也。三、結成一時稱名,福不可盡。《大品》云:「一華散空乃至畢苦,其福不盡。」如文第二問答,從無盡意白佛言云何遊娑婆下前。
問:何緣得名佛?
答:眾生三業顯機為境,法身靈智冥應境智因緣,名觀世音,此義已竟。
今問:「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佛答:「以普門示現。」三業顯應,應眾生[8]冥機等十義。一問二答,問即為三:一云何遊是問身業、云何說是問口業、方便是問意業,此是聖人三業無謀而遍應一切,亦名三不失,三輪不思議化也,亦名三不護。三不護者,明觀音住不思議圓普法門,實不作意計校籌量,次第經營方施此應;[9]既無分別,亦無前後,任運成就,譬如明鏡隨對即現,一時等應,故言三業不護也。三無失者,眾生根機不同,深淺有異,觀音雖不作念逗機,逗機無失,契當前人,冥會事理,故言不失。三輪不思議化者,若[10]示為佛身,亦示佛心、佛口,乃至示執金剛神身,亦示金剛心、口。雖普現色身,屈曲利物,於法身智慧無所損減。《淨名》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不動而動,此乃不思義化故也。
問:意業云何可示?
答:聖意無能測者,若欲示之,乃至昆蟲亦能得知也。
佛答為三:一、別答,二、總答,三、勸供養。
初別答還答三問,應以之言是答其方便之力,意業問也。何以故?意地觀機見其所宜,宜示何身、宜說何法,隨而化之,故知應以是答意也。現身[11]是答身業、說法是答口業,故知具答三問也。又但作二答兼得於三,[12]論其現身不止色陰而已,必具五陰,即兼答意也;口亦依身,即兼答口。若說法者,不止如樹木無心,欲知智在說巧,運四悉檀方便,即兼口以答意也。
二、釋俱明答三問也,從別答中凡現三十三身十九說法,束為十界身,而文闕二界者,[13]或指上品云菩薩身、或[14]翻脫落、或依古本《正法華》文、或言觀音即是菩薩身,何須更現?若三解皆有難,今所不用。今依古本,為明菩薩義故。然菩薩一界,或權、或實,種種應化義不可闕,故釋菩薩界也。又,無地獄界身者,或指上品、或言苦重不可度、或言其形破壞,人見驚畏故不現。今明別釋,雖無總答,中有文云以種種形遊諸國土,何得言無耶?又,《請觀音》云:「或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或言止代受苦,不論說法,若依方等,婆[15]藪教化即有說法。《釋論》云:「菩薩化地獄多作佛身,獄卒見不敢遮。」以此而[16]推,應有地獄界身說法也。若爾,十法界身則為具足。
今通約十身,四句料簡:自有一界身度一界、自有十界身度十界、自有一界身度十界、[17]自有十界身度一界也。若妙覺法身應實報土,為舍那佛受化之人,純諸菩薩皆求佛道,更無異身,此一界度一界也。若方便有餘土,五人同生皆求大乘,上文云:「而於彼土求佛智慧,於此土為佛。」亦是一界度一界也。若同居土,寂滅道場初成佛,先開頓說,稟教之徒皆有見思煩惱之人,[18]而是圓機同感佛身,亦得是一界身度一界也。若寂滅道場,稟教之徒諸界不同,或人、或天、龍、神、鬼等,又根性圓別兩異,雖諸界不同,同見一佛身而為說法者,即是一界度多界也。若有一界之[19]機,但見一界身現則不得度,則示種種之身眷屬圍繞,共逗一緣,是名多界身度一界也。若佛身、菩薩[20]身遍作十法界身,遍入諸道,各令得見,同其形像而為說法,此是多界度多界。用此四句,歷五味[21]五時現身皆如此。
復次,約說法多少者,如善財從百一十知識[1]聞諸法門,[2]則多法為一人說。如《淨名》云:「為聲聞說四諦,為緣覺說十二因緣,乃至為梵王說勝慧,為帝釋說無常。」一人用一法為一人說;若如通教說般若,三乘人同稟,此則一法為多人說也;若是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開佛知見,此則多法為多人說。復次,因果相對明多少者,五戒、十善,因少果亦少;聲聞五停心、煖頂等入二涅槃,此因多果少;支佛見[3]花飛葉落即得道,此因少果多;諸菩薩萬行成就萬德果圓,因多果亦多。觀音明了眾生根之所趣,或示現身多少、或說法多少、或修因多少、或證果多少,逗彼機宜,必無有差。有人云:「現因身說果法、現果身說因法,現一身說多法、現多身說一法、或現身而無說。」此比十法界機[4]狹。
舊釋三十三身為三:初三[5]乘人,二、四眾,三、八部,各有[6]枝末,以人、天為聖[7]末,以其是受道器故;童男、[8]童女為四眾[9]未,可成四眾故;執金剛為八部末,同有大力故。若爾,執金剛[10]力大,何意為末?答:此最在後,為掩[11]跡故也。今明三十三身文為八番:一、聖身,二、天身,三、人身,四、四眾身,五、婦女身,六、童男、女身,七、八部身,八、金剛身,明其次第出自人意爾。
一、明聖人,先明佛者,為是應佛、為是化佛?但聖人逗物具有二義,若一時欻[12]有,為化應同,始終[13]名應,若尋此文,明於應義也。
問:何不以真佛為眾生說法而以應耶?
答:佛身多種,若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人。真佛者,[14]據妙覺法身,究竟極地毘盧遮那乃名真佛。真佛淵遠,不可說示,云何能解?如妙音所作,文殊不知,況下地凡夫為示真身耶?如為牛羊彈琴,不如作蚊虻之聲。
若從妙覺,應為實報,圓滿相好,光明無量,同四十一地實報土眾生,為說一實諦正真之法而教化之,如此之應非餘界所堪也。何以故?此等諸地已分入地位,不可以餘界身應,亦不得以餘佛身應,如此應者唯應彼土,非餘土所堪也。
復次,變易土明應佛者,小乘經云:「三界外無生,大乘五種意生身[15]方生方便土。」此即三界外受生生變易土也。《釋論》云:「法性身菩薩生三界外。」既有生,寧無應佛?《法華》云:「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即是此義也。[16]此應佛即有兩相:一、示勝應身,圓滿相海,如前實報之應,二、示劣應,令見者劣於前。但為二佛更,不示為種種諸身。何故[17]爾?五種意[18]生利鈍之別,赴此根性,故示二身,但說次第、不次第兩種大乘,故不須餘身、餘法化也。若圓人無明未破及已分破、別人於回向中及分破無明者,此人生於彼[19]土則利,別人未修未破,及通教斷惑者、三藏中斷惑者,生彼皆鈍也。
凡聖同居土明應佛者,土有二種:一、淨,二、穢。如富樓那土、西方等土,其中眾生具三毒見思,無三惡名,果報嚴淨,此名淨土;如此娑婆,三惡四趣,荊棘[20]丘墟,是名穢土。若淨、若穢,皆是凡聖同居土也。二土眾生各有二種:根利濁重、根鈍濁重、根利濁輕、根鈍[21]濁輕。濁重者,若娑婆眾生,身形醜惡,[22]矬短卑[23]小,命止八十、或復中夭,煩惱熾盛,諸見心[24]彊,時節麁險,是為五濁重也。淨土不爾,是為五濁輕也。何故爾?不多修福德生[25]重濁土,多修福德生於輕土。若穢土中生,有戒乘俱緩、有乘急戒緩、有乘緩戒急、[26]有戒乘俱急。戒急受人、天身,乘急有感聖之機。機有二種:一、大,二、小。小機則示三藏佛身說法,大機應以舍那佛身說法。是故降神母胎即示兩相,頓機所感即見舍那菩薩與百千圍繞[27]處胎說法,十方眾[28]聖皆在胎中,出胎光明遍滿寂滅道場,成盧舍那佛,轉一實諦無量四諦等法輪。譬如日出,高山前照,即聞頓教見佛性得度也,故《涅槃》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此之謂也。若小機之人感佛,正念入母胎,出生王宮,六年苦行,樹下坐草,成老比丘。佛於鹿野苑轉生滅四諦法輪,拘隣五人初得甘露,悟小乘道,既非醍醐,未名得度,故云:「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未堪大教,如聾如啞,於其無益,於大教中止有冥勳之力,[29]取譬如乳;聞方便說三界斷見思時,爾時轉乳名酪;次聞方等四種四諦,用大彈小,恥權慕實,起[30]殷重心,名為生[31]酥;次聞般若三種四諦,轉教其心稍純,名為熟酥;次聞法華,捨三方便,但說一實佛之知見,聲聞疑除,受記作佛,菩薩迷去,增道損生,爾時名為醍醐。
菩薩之人處處得去,鈍者亦同二乘,二乘之人始自於此得見佛性,故[32]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證前大機人初得醍醐也。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得聞此經,入如來慧,即證小機,始於《法華》得入醍醐也。若復有鈍根,於《法華》不悟,更於《般若》調熟,至于《涅槃》說[1]勝三修,即明常住,得見佛性,乃是醍醐。是為同居穢[2]國,示現佛身,說圓漸法;或示種種身,說圓漸法。
四句此開五味義,穢國既爾,淨國亦然。既有利、鈍兩機,寧不頓、漸二說以明應身及說法也?此中應明別圓本觀所起慈悲,今遍法界起,[3]應例前思[4]之云云。
問:經但言遊於娑婆,不言實報方便等國。
答:總答中云遊諸國土,諸是不一,豈止獨娑婆耶?又如大本文云:「若能深觀,見我在耆闍[5]崛山共聲聞菩薩僧。」此即娑婆而是方便也。又云即見我純諸菩薩,無聲聞、緣覺者,即此是實報也。故約[6]二土,明義無咎。
問:二土同稱為法性,云何異?
答:真諦、中道,此則大異。
次明應以菩薩得度者,或上地、下地,三藏通別圓等,[7]輔佛不同。若佛於實報作佛,觀音即為實報菩薩形;或作方便土菩薩形、或作同居土菩薩形,赴利、鈍兩緣。赴利緣者,即如《華嚴》中法[8]慧、金剛藏等;赴鈍緣者,或如彌勒等。若佛轉五味法門,法門興廢,輔佛菩薩亦節節興廢,若權、若實,廣利眾生,此中亦應明別圓本觀機應。
次明應以支佛者,如文殊二萬億劫作支佛,化眾生現身說法。
次明應以聲聞身者,或作三藏、或作通教聲聞、或作隨五味轉,聲聞內祕,外現莊嚴,四枯四榮,[9]引導眾生。次引《華嚴》中諸菩薩比丘入法界所見住不思議法門者,成此義也。次引《大經》四種觀十二因緣觀,別圓本地慈悲,不取、不捨,今作四種聖人普應一切。
問:佛云何度佛?
答:等覺菩薩作佛身度初地佛,何意不得?如人亦能度人云云。
二、明梵身者,梵即色天主,名為尸棄,此云頂髻。《瓔珞》明四禪皆有王,此言梵者,應是初禪頂,猶有覺觀語法,得為千界之主也。觀音修白色三昧,不取、不捨。不取故,不隨禪生;不捨故,應為梵王說出欲論四句,現身,以權引實。
應以帝釋身者,此地居天主也,具云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言能,[10]桓只是提婆,提婆即是天,因陀羅名主,能作天主。菩薩修難伏三昧,不取、不捨,說種種勝論,四句現身,以權引實。
自在天是欲界頂,具云婆舍跋提,此云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己樂,即是魔[11]主也。《淨名》云:「多是不思議解脫。」菩薩住赤色三昧,不取、不捨,應為魔王,令諸魔界即是佛界,四句現身,以[12]權引實。
大自在即色界頂魔醯首羅也,《樓炭》稱為阿迦尼吒,《華嚴》稱為色究竟,或有人以為第六天,而諸經論多稱大自在是色界頂,《釋論》云:「過淨居天有十住菩薩號大自在,大千界主。」《十住經》云:「大自在天光明勝一切眾生,涅槃獻供大自在天最勝故,非第六天。」《釋論》云:「魔醯首羅,此稱大自在,騎白牛,八臂三眼,是諸天將。」未知此是同名,為即指王為將。
天大將軍者,如《金光明》即以散脂為大將,《大經》云:「八[13]健提,天中力士。」《釋論》稱魔醯首羅如前,又稱鳩摩伽,此云童子,騎孔雀、擎雞、持鐸、[14]捉赤旛。韋紐此稱遍聞,四臂,捉貝持輪,騎金翅烏,皆是諸天大將,未知此大將軍定是何等四句相對?
小王身者,或云天王為大、人王為小。就人王中四種轉輪王自有大小,[15]如非四輪王者,名粟散王,自有小大,中國名大,附庸名小,傳傳相望。今言小者,小尚為[16]之,何況其大耶?此亦有四句,[17]何獨為福業受報?入同居土,具足化他,共修功德,慈心利物,是為王也。
長者身者,應釋十長[18]人之德,內合法門。
居士者,多積賄貨,居業豐盈,以此為名也。
宰官者,宰主義官是[19]功能義,謂三台以功能,[20]能輔政於主,故云宰官。郡縣亦稱為宰[21]官,宰政民下也。
婆羅門者,稱為淨行,劫初種族、[22]山野、自閑人以稱之也,一一身皆有四句本觀。
次列四眾,釋如舊。
次婦女者,不明小王婦女者,王家禁固,不得遊散,化物為難,故不作。若如妙音,即云於王後宮變為女像[23]也。
童男、女者,取妙莊[24]嚴二子釋之,華嚴童子[25]算砂嬉戲也。
七、明八部者,上列大威德天,今更舉二十八天等,或可星宿[26]掌人間者也。
龍有四種:一、守天宮殿,持令不落人間,屋上作龍[27]像之爾;二、興雲致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瀆;四、伏藏,守轉輪王大福人藏也,肇師但出三,不出天龍。
夜叉,此云捷疾,此有三處,海島、空中、天上,傳傳相持,不得食人,佛初成道及說法傳唱至天。乾闥婆,此云香陰,帝釋[28]樂神,在須彌南金剛窟住,天欲作樂,其心動。什師云:「在寶山中住,身有異相。」即上奏樂也。
阿脩羅,千頭二千手、萬頭二萬手、或三頭六手,此云無酒,[29]一持不飲酒戒,男醜女端,在眾相山中住,或言居海底,風輪持水如雲[30]居其下。上文云:「居在大海邊,有大力,口訶日月,日月為之失光;掌搏須彌,須彌為之跛[1]𨁟,入海[2]齊腰,見天飲甘露,而四天下採華,置四海[3]中釀,海中眾生業力持,進失甘露,退不成酒,即斷酒。」故云無酒。神不飲酒,故得大力也。
迦樓羅者,此云金翅,翅頭金色,因以名之。此鳥與龍約:「汝[4]繞須彌令斷,我搏海見泥。我不如,輸子為汝給使;汝不如,輸子與我噉。」天力持須彌不可斷,故龍輸子,[5]卵生食[6]卵龍,不能食三生,濕生食二、胎生食三、化生食四。
緊那羅者,天帝絲竹樂神,小不如乾闥婆,形似人而頭有角,亦呼為疑神,亦為人非人,今不取人非人,釋緊那羅,此乃是結八部數爾。
摩[7]睺者,什師云:「是地龍。」肇師云:「是大蟒腹行也。」八部皆能變本形,在座聽法[8]也。
金剛,非八部數,手執此寶護持佛法。或言:「在欲色天中教化諸天,即大權神也。」經云:「是吾之兄。」
問:上界身可化下,下界身云何化上?
答:菩薩所為,應以得度乃應之爾,如王聞蟻鬪。
第二、從成就如是功德者,是總答也,此則結別開總,成就如是功德,是結別也。以種種形遊諸國土,是總答也。諸名不一,橫則遍周十方,豎則冠通三土,隨機變現,何止三十三身?[9]託化[10]逐緣,豈局在娑婆世界?以種種形,總明示現身廣。遊諸國土,總明所化處廣。度脫眾生,總明得益廣。言雖略上,義極廣前,故稱為總答[11]也。善財入法界文雖廣,義未必[12]該十法界。地人見文廣判為圓宗,見《法華》文略判為不真宗。若尋此意,無不真之義也。
三、從是故汝等去,是勸供養也。佛答前問,先總、後別;[13]末勸受持,而眾生仰[14]荷冥益,但可持名秉字而已。故前開三段,始終開合,於義相稱。佛答後問,前別、後總,末勸供養。眾生既荷顯益,見色[15]聞聲,故勸供養。此則開[16]合始終相稱,而總別前後者互舉爾。有人以總答為歎德,此分文傷義。
問:後勸供養,受旨奉瓔珞;前勸持名,何得無耶?
答:默[17]然持名,故不彰文;供養事顯,須脫瓔珞也。又,欲成冥顯義,前是顯機,更持名默念即成冥機;後是冥機,[18]復更供養即成顯機,[19]合二義具足。
問:[20]亦應更成二應耶?
答:二機既具,必知有應,故不更說。
[21]初勸供養,二、奉旨。初又二:先稱美功德如文,二、出供養之意。意者正由能施眾生無畏,從德受名,眾生於畏得脫,為作此名,德既無量,名亦應多,不可說不可說也。
奉旨供養中為六:一、奉命,二、[22]不受,三、重奉,四、佛勸,五、受,六、結其德。經文不定,或眾寶瓔珞、或[23]珠、或眾寶珠,此翻譯減長爾。眾寶者,眾寶間珠共為嚴飾也。若依《瓔珞經》,從初住銅寶瓔珞,乃至等覺摩尼瓔珞。今無盡意位高,那忽止直百千兩金?答:此略言百[24]姓萬[25]氏爾,實不啻堪此也。若就觀解者,將事表理,何得一向事解耶?頸者,表中道一實之理,以眾多無著法門莊嚴實相,如瓔珞在頸。解者,表菩薩為常捨行故,一切願行功德,乃至佛[26]智菩提涅槃,亦不住、不著,無依、無倚,故言解也。《大集》云:「戒、定、慧、陀羅尼以為瓔珞,莊嚴法身也。」百千是十萬,此表一地有萬功德,即十萬也。法施者,舊云:「如法施、重法施、求法施、學法施,皆名法施。」無盡意重法故施也。今明如法施也,正以財通於法名,財即是法財,即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三諦一心,一切具足,於法平等,於財亦等,如此施者即是法施。
不肯受者,事解無盡意奉命供養,我未奉命,那忽輒受?亦是事須遜讓。觀解者,不受三昧廣大之用,故無所受。重[27]白愍我者,或可請上愍下、或可地位相齊故相愍,或可我為四眾故施、仁愍四眾故受,以無所受而受[28]諸受。
佛勸愍者,即是愍一切眾生及四眾也,正以菩薩為物故施、為物故受。二分者,表事理二。因奉二佛者,將二因趣二果也,理圓即法佛、事圓即報佛,二佛表二果也。
第三、從持地[29]說去,歎[30]聞品功德也。文云聞是觀世音者,是聞上冥益一段問答也。普門品者,是聞顯益一段問答也。此中明自在業者,若是凡夫之業,為愛所潤,有漏因緣不得自在。觀音為調伏十法界,示此三業慈悲力潤,隨感受生,不為煩惱所累,故言自在業,為中道第一義諦所攝,於二諦中得自在。無等等者,二乘雖出三界,猶有上法,非是無[31]等。佛是極地,故言無等。發求佛心,故言無等等,[32]等於佛也。又約心,[33]心中具足八萬四千法門,若發實相心即是等八萬四千法門也,亦是八萬四千波羅[34]蜜,亦是八萬四千塵勞門,為如來種故。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今發初心等於後心。初心難發,故言是無等;等於後心,名無等等。此即四悉檀意,明發心也。發心有三:一、名字發,即五品弟子,二、相似發,是六根清淨,三、分真[35]發,即初住已上,此發心是真發心也。[1]
觀音義疏卷[2]下
校注
[0929006] (隋天…記)十三字【大】,(天台山修禪寺智者大師說)十一字【甲】 [0929007] 貼【大】*,帖【甲】* [0929008] 少相【大】,於少【甲】 [0929009] 爾【大】*,耳【甲】* [0929010] 違【大】,為【甲】 [0929011] 傾【大】,𮨆【甲】 [0929012] 淚【大】,沃淚【甲】 [0929013] 心【大】,心念【甲】 [0929014] 相【大】,相(疏云自愛為貪他愛為欲云云)【甲】 [0929015] 世【大】,世後世【甲】 [0929016] 瞋【大】,瞋恚【甲】 [0929017] 例【大】,倒【甲】 [0929018] 恚【大】,毒【甲】 [0929019] 柰【大】,李【甲】 [0929020] 瞋【大】,〔-〕【甲】 [0929021] 至【大】,志【甲】 [0929022] 際【大】,際實際【甲】 [0929023] 盡【大】,盡亦【甲】 [0929024] 賤【大】,賊【甲】 [0929025] 性【大】,性理【甲】 [0929026] 了【大】,未了【甲】 [0929027] 殘【大】,餘殘【甲】 [0929028] 三【大】,〔-〕【甲】 [0929029] 止【大】,〔-〕【甲】 [0929030] 即【大】,〔-〕【甲】 [0930001] 不【大】,〔-〕【甲】 [0930002] 即【大】,即能【甲】 [0930003] 蜜【大】,密【甲】 [0930004] 檀【大】,且【甲】 [0930005] 四【大】,三【甲】 [0930006] 莊【大】,華【甲】 [0930007] 伸【大】,呻【甲】 [0930008] 壞【大】,懷【甲】 [0930009] 𪏭【大】,梨【甲】 [0930010] 者【大】,肴【甲】 [0930011] 得【大】,以【甲】 [0930012] 群【大】,譬【甲】 [0930013] 劈【大】,襞【甲】 [0930014] 欣【大】*,𣢥【甲】* [0930015] 旁【大】,傍【甲】 [0930016] 拙【大】,柮【甲】 [0930017] 求男【大】,〔-〕【甲】 [0930018] 財【大】,〔-〕【甲】 [0930019] 辯【大】*,辨【甲】* [0930020] 早【大】,卑【甲】 [0930021] 祿【大】,貌【甲】 [0930022] 植【大】*,殖【甲】* [0930023] 是【大】,是足【甲】 [0930024] 咸【大】,減【甲】 [0930025] 但【大】,〔-〕【甲】 [0930026] 兒【大】,〔-〕【甲】 [0930027] 能【大】,能可【甲】 [0930028] 志【大】,至【甲】 [0930029] 傳【大】,傳云【甲】 [0930030] 姓【大】,性【甲】 [0930031] 界【大】,〔-〕【甲】 [0930032] 就【大】,就內典【甲】 [0930033] 慈【大】,〔-〕【甲】 [0930034] 永【大】,水【甲】 [0930035] 不【大】,〔-〕【甲】 [0931001] 在【大】,住【甲】 [0931002] 女【大】,如【甲】 [0931003] 是【大】,〔-〕【甲】 [0931004] 左【大】,右【甲】 [0931005] 右【大】,左【甲】 [0931006] 慧【大】,〔-〕【甲】 [0931007] 之醜【大】,曲【甲】 [0931008] 即【大】,〔-〕【甲】 [0931009] 二【大】,二義【甲】 [0931010] 女【大】,女也【甲】 [0931011] (若作不二…不二)十三字【大】,〔-〕【甲】 [0931012] 事【大】,而【甲】 [0931013] 妄【大】,忘【甲】 [0931014] 貞【大】,真【甲】 [0931015] 可【大】,不【甲】 [0931016] 害【大】,〔-〕【甲】 [0931017] 露【大】,霑【甲】 [0931018] 慈【大】,慈悲【甲】 [0931019] 行【大】,〔-〕【甲】 [0931020] 通【大】,通教【甲】 [0931021] 於【大】,〔-〕【甲】 [0931022] 蜜【大】,密【甲】 [0931023] 亦【大】,〔-〕【甲】 [0931024] 二【大】,二俱【甲】 [0931025] 已【大】,以【甲】 [0931026] 番番【大】,〔-〕【甲】 [0931027] 狂【大】,妊【甲】 [0931028] 無【大】,〔-〕【甲】 [0931029] 辯【大】,辨【甲】 [0932001] 論【大】,言【甲】 [0932002] 瘠【大】,原【甲】 [0932003] 優【大】,憂【甲】 [0932004] 關【大】,開【甲】 [0932005] 則【大】,亦【甲】 [0932006] 實【大】,實非實者【甲】 [0932007] 乞【大】,是【甲】 [0932008] 冥【大】,〔-〕【甲】 [0932009] 既【大】,即【甲】 [0932010] 示【大】,亦【甲】 [0932011] 是【大】,〔-〕【甲】 [0932012] 論【大】,輪【甲】 [0932013] 或【大】,〔-〕【甲】 [0932014] 翻【大】,言翻者【甲】 [0932015] 藪【大】,蘇【甲】 [0932016] 推【大】,椎【甲】 [0932017] 自有【大】,〔-〕【甲】 [0932018] 而【大】,而人【甲】 [0932019] 機【大】,身【甲】 [0932020] 身【大】,身度【甲】 [0932021] 五【大】,〔-〕【甲】 [0933001] 聞【大】,問【甲】 [0933002] 則【大】,則多人【甲】 [0933003] 花飛【大】,飛華【甲】 [0933004] 狹【大】,校【甲】 [0933005] 乘【大】,乘聖【甲】 [0933006] 枝末【大】,支未【甲】 [0933007] 末【大】*,未【甲】* [0933008] 童【大】,〔-〕【甲】 [0933009] 未【大】,末【甲】 [0933010] 力大【大】,本【甲】 [0933011] 跡【大】,蹄【甲】 [0933012] 有【大】,有名【甲】 [0933013] 名【大】,名為【甲】 [0933014] 據【大】,〔-〕【甲】 [0933015] 方【大】,〔-〕【甲】 [0933016] 此應【大】,應此【甲】 [0933017] 爾【大】,爾示【甲】 [0933018] 生【大】,生身【甲】 [0933019] 土【大】,上【甲】 [0933020] 丘【大】,坵【甲】 [0933021] 濁輕【大】,〔-〕【甲】 [0933022] 矬【大】,痤【甲】 [0933023] 小【大】,少【甲】 [0933024] 彊【大】,強【甲】 [0933025] (重濁…德生)八字【大】,〔-〕【甲】 [0933026] 有【大】,〔-〕【甲】 [0933027] 處【大】,所【甲】 [0933028] 聖【大】,生【甲】 [0933029] 取【大】,耳【甲】 [0933030] 殷【大】,愍【甲】 [0933031] 酥【大】*,蘇【甲】* [0933032] 云【大】,言【甲】 [0934001] 勝【大】,〔-〕【甲】 [0934002] 國【大】,閏【甲】 [0934003] 應【大】,應云云【甲】 [0934004] 之云云【大】,知之也【甲】 [0934005] 崛【大】,堀【甲】 [0934006] 二【大】,此【甲】 [0934007] 輔【大】*,神【甲】* [0934008] 慧【大】,〔-〕【甲】 [0934009] 引導【大】,導利【甲】 [0934010] 桓【大】,提桓【甲】 [0934011] 主【大】,王【甲】 [0934012] 權【大】,〔-〕【甲】 [0934013] 健【大】,建【甲】 [0934014] 捉【大】,提【甲】 [0934015] 如【大】,只【甲】 [0934016] 之【大】,王【甲】 [0934017] 何【大】,〔-〕【甲】 [0934018] 人之【大】,者人々取【甲】 [0934019] 功【大】*,工【甲】* [0934020] 能【大】,〔-〕【甲】 [0934021] 官【大】,〔-〕【甲】 [0934022] 山【大】,止【甲】 [0934023] 也【大】,也六【甲】 [0934024] 嚴【大】,嚴王【甲】 [0934025] 算【大】,弄【甲】 [0934026] 掌【大】,宰【甲】 [0934027] 像【大】,象【甲】 [0934028] 樂【大】,〔-〕【甲】 [0934029] 一持【大】,持一【甲】 [0934030] 居【大】,居在【甲】 [0935001] 𨁟【大】,哦【甲】 [0935002] 齊【大】,臍【甲】 [0935003] 中【大】,中酒【甲】 [0935004] 繞【大】,達【甲】 [0935005] 卵生【大】,卯鳥【甲】 [0935006] 卵【大】,卯【甲】 [0935007] 睺【大】,睺羅【甲】 [0935008] 也【大】,也八【甲】 [0935009] 託【大】,任【甲】 [0935010] 逐【大】,遂【甲】 [0935011] 也【大】,〔-〕【甲】 [0935012] 該【大】,䛷【甲】 [0935013] 末【大】*,未【甲】* [0935014] 荷【大】,俯【甲】 [0935015] 聞【大】,開【甲】 [0935016] 合【大】,文【甲】 [0935017] 然【大】,念【甲】 [0935018] 復【大】,〔-〕【甲】 [0935019] 合【大】,令【甲】 [0935020] 亦【大】,示【甲】 [0935021] 初【大】,初總【甲】 [0935022] 不【大】,〔-〕【甲】 [0935023] 珠或【大】,作【甲】 [0935024] 姓【大】,性【甲】 [0935025] 氏【大】,民【甲】 [0935026] 智【大】,皆【甲】 [0935027] 白【大】,為【甲】 [0935028] 諸【大】,請【甲】 [0935029] 說【大】,〔-〕【甲】 [0935030] 聞【大】,門【甲】 [0935031] 等【大】,等等【甲】 [0935032] 等【大】,〔-〕【甲】 [0935033] 心【大】,之【甲】 [0935034] 蜜【大】,密【甲】 [0935035] 發【大】,發心【甲】 [0936001] 甲本卷末曰正保四丁亥年仲冬吉日 [0936002] 下【大】,下(終)【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4 冊 No. 1728 觀音義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3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