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王經疏上卷(本)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序品第一
將欲釋經,四門分別:一說經之意及釋題目;二辨所詮宗、能詮教體;三顯教所依、所為有情;四翻譯時代、依文正釋。
言說經意及題目者,詳夫實相深妙,非四智無以證其源;觀察幽微,寄三藏乃可開其轍。是故法王大聖三般若以標宗、□□開士四悉檀而演奧,無相之旨寔在茲乎。然則□□多方、入理非一,為成二護故說此經。序等三分,略說諸經之儀或八品之義,廣顯此經之宗旨。題云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者,一部之通名。序品第一者,品內之別目。都名雖一,其義有四,理必歸真,意存護國。一「佛說」者,所請法王,自他覺滿,開示妙法,故言佛說。二「仁王」者,能請國王。仁者忍也,善惡含忍。王者往也,眾所歸往,故名仁王。三「護國」者,請說所為。四「般若波羅蜜經」者,辨能護法。般若名智,波羅蜜者云到彼岸,謂由智力到涅槃岸。經者素怛覽,此云契經。契謂契合,契當道理,合有情機。經亦二義:一者貫穿、二者攝持。貫穿法相,攝持有情,故名為經。就能所請及能所護,以稱經因。序謂由序,起正說之由致。品謂品類,或是義類。我聞等義類相從,攝義各別,名之為品。八品之內,此品最初,名為第一,故言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序品第一。
第二辨所詮宗、能詮教體者,自有兩門:先辨教體、後顯宗旨。然出教體,諸宗不同。薩婆多宗、毘曇俱舍及舊毘婆沙皆有兩說:一說音聲、二名句文,雖有兩說而無別判。新翻《俱舍》第一,具申兩釋亦無別判。《正理》第三敘兩師說,亦同《俱舍》兼有問答。故《正理》第三卷頌曰「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論云「有說:佛教語為自性,彼說法蘊皆色蘊攝,語用音聲為自性故。有說:佛教名為自性,彼說法蘊皆行蘊攝,名不相應行為性故。問:語教異名,教容是語,名教別體。教何是名?彼作是釋:要由有名,乃說為教。是故佛教體即是名。所以者何?詮義如實,故名佛教。名能詮義,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為體,舉名為首,以攝句文。」《顯宗》第三亦同《正理》。解云:西方諸師傳作此釋,《俱舍》、《正理》各有所歸。所以者何?令物生喜,音聲為勝;若依詮法,名等即強。故知所對皆有准據,由斯兩說皆是正義。依《大婆沙》百二十六,具申兩說,評家正義以聲為體。故彼論云「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為是語業?為是名等?答:應作是說,語業為體。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名何法?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建立。答:後文為顯佛教作用,不欲開示佛教自體。謂次第行列安布建立名句文身,是佛教用。有說:佛教名等為體。問:若爾,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云何答謂佛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答:依展轉因,故作是說。如世子孫展轉生法,謂語起名,名能顯義。評家釋云: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意所說,他所聞故。」具說如彼。問:[2]定不正理,依評家義。答:正理師意,理長為正。故別生理,名等為正。又解:眾賢具申兩家問答,非自判定,是故不違評家正義。若依經部以聲為體,就彼宗中有三師說。一云:十二處中聲處為性,離聲無別名句字故。一云:法處相續假聲以為自性,唯是意識所緣性故。一云:通用假實二聲為體,前二義故。若依大乘,諸教不同。有處唯聲,如《維摩》等,「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又《大界經》云「如來一語說法中,演說無量契經海。」如是等教,誠證非一。有處但用名等為體,如《成唯識》云「若名句文不異聲者,法詞無礙境應無別。」有處合說聲及名等以為自性,如《無垢稱》云「或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有處能詮所詮合說為體,如《瑜伽》八十一云「謂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顯揚》亦同。所以如是諸教異者,三藏解云:「據實皆名句文身聲及文義合說為體。而諸聖教各據一義,故不相違。所以者何?以假從實,用聲為體。離聲無別名句等故。以體從用,名等為體,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所依故。假實相藉合說為體,隨闕一種說不成故。生解究竟必由文義,是故諸說互不相違。」依此經文,唯有兩門:一法數門,以名句等四法為體。故下文云「是經名味句,乃至千佛萬佛,說名味句。」又下經云「名味句音聲果,文字記句,一切如故。」二歸真門,以真如為體。故下經云「法本如,重頌如,乃至論議如。」若廣分別,如《解深[A1]密經》第一卷記。
言所詮宗者,諸說不同,略作三釋。一云:此經三種般若以為宗旨,謂所觀空理即是實相,能證之智即是觀照,能詮聖教以為文字。是故〈觀空品〉中說三般若。一云:此經宗明二諦。所以者何?〈觀空品〉中明自利行,〈教化品〉中明利他行。菩薩觀門不出二行,如是二行不出二諦,以真諦故無能所護,以世諦故能所二護,自他行成。言二諦者,一者真諦,是其空理;二者世諦,即是有門。〈二諦品〉中當廣分別。一云:此經世尊自判三法輪中無相為宗,故《解深密經》作如是說「初為發趣聲聞乘者說四諦輪(如四阿含經),次為發趣菩薩乘者說無相輪(諸般若等),後為發一切乘者說了義教。」具如彼說。
問:此無相輪,三性中遣何等,[1]此三無性中依何無性?解云:西方諸師分成兩釋。一者清辨,[2]其遣三性以立為空,即說空理以為無相,具如《掌珍》。二者護法,但遣所執以為無相,如《深密》等。三無性中,清辨、護法皆依三種無自性,亦以為無相。由斯真諦、慈恩三藏各依一宗。真諦三藏,如其次第,具遣三性,立三無性:一遣分別性,立分別無相性;二遣依他,立依他無生性;三遣真實性,立真實無性性。於一真如,遣三性故,立三無性,具如《三無性論》。是故真諦大同清辨,而差別者,清辨菩薩立而無當。真諦師意存三無性,非安立諦。二慈恩三藏,但遣所執,不遣二性,情有理無、理有情無二義別故。又三無性,如其次第,即說三性為三無性,故《三十唯識》言「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具如《成唯識》、《深密經》等。是故清辨、護法二菩薩,各依自宗以釋此經。
問:如何得知此經具說三種無性?解云:如《解深密經》云「或如經,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依何密意世尊自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者,具依三種無自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等者,唯依相無自性性說,或可亦依相及勝義無自性說。」
問:若爾,如何第二無相名為不了?解云:據實具說三種無自性性,理無淺深,以隱密相,言一切法無自性等,而不分別配三無性。《深密經》等廣顯三種無自性性,是故第三法輪門中加「無自性性」四字,意顯別有三無性理,由是名為了不了義,非理淺深名了不了。若廣分別,如《廣百論》第十卷中有三師釋:一瑜伽學徒立依他有,二清辨菩薩說依他空,三護法菩薩雙破兩執。故彼論中云「第一瑜伽學徒,以理標宗云:分別所執法體是無,因緣所生法體是有,由斯感果,輪迴三有;或修加行,證三菩提,乃至廣說。為證此義,引經頌云『遍計所執無,依他起性有,妄分別失壞,隨增減二邊。』第二清辨釋此經云:名是遍計所執,義是依他起性。名於其義非有故無,義隨世間非無故有,不可引此證有依他。次瑜伽學徒破彼釋經,文有三節:初總[3]據非理、次別顯四失、後結破違經。初總破云:此釋不然,義相違故。次四失者,一若名於義非有故無,義亦於名是無何有?二又於其義所立名言,既因緣生,如義應有。三若妄所執能詮性無,妄執所詮其性豈有?四名隨世俗有詮表能,汝不許為依他起性,義亦隨俗假說有能,何不許為遍計所執?後結[4]假云:世俗假立能詮所詮,無應並無、有應齊有。如今經說一有一無,故汝所言不符經義。次清辨為證己義,復引經言『由立此此名,詮於彼彼法。彼皆性非有,由法性皆然。』次瑜伽學徒破此經云:經意不說名於義無,但說所詮法性非有,辨諸法性皆不可詮,名言所詮皆是共相,諸法自相皆絕名言,自相非無、共相非有。此中略說所詮性無,非謂能詮其性實有,故頌但說彼非有言,不爾應言此性非有。次清辨為證依他性無,復引經中所說略頌『無有少法生,亦無少法滅。淨見觀諸法,非有亦非無。』次瑜伽學徒又破此說:此頌意顯遍計所執自性差別,能詮所詮其體皆空,無生無滅離執淨見,觀諸世間因緣所生非無非有。故此非證依他是無。次清辨菩薩引經證成依他性空,故契經言『諸法從緣起,緣法兩皆無,能如是正知,名通達緣起。若法從緣生,此法都無性,若法都無性,此法非緣生。』次瑜伽學徒會彼經云:如是二經說緣生法雖無自性,而不相違。以從緣生法有二種:一者遍計所執、二者依他起性。此中意明遍計所執自性非有,不說依他。若說依他都無自性,便撥染淨二法皆無,名惡取空,自他俱損。次清辨云:此妄分別,誰復能遮?得正見時,自當除遣。第三護法菩薩雙破空有兩執,建立中道依他起性非空非有。故彼復云:如是等類,隨見不同,分隔聖言,合成多分,互興諍論、各執一邊。既不能除惡見塵垢,詎能契當諸佛世尊所說大乘清淨妙旨?未會真理,隨已執情,自是非他,深可怖畏。應捨執著空有兩邊,領悟大乘不二中道。」廣說如彼。
問:護法宗,如《成唯識》不遣依他,如何此中說依他起非空非有?解云:護法正[1]言,如《成唯識》不遣依他,而今欲成聖天論意,故立中道,而不相違。一云:護法正宗立中道義,而《成唯識》述瑜伽宗,故亦[2]不違。
第三顯教所依所為有情。亦有二門:一顯教所依、二所為有情。言所依者,聖教雖眾,要唯三藏、二藏、十二部經。言三藏,一素怛纜,此云契經,義如上說。二毘奈耶,此云調伏,調伏身語七種非故;或調三業令不造惡亦名調伏。三阿毘達磨,此云對法,無漏聖道對境果故,名為對法。或名摩怛尸迦,此云本母,分別法相,能生智故,名為本母。言二藏者,如《攝大乘》「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別故,則成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言十二部者,如《解深密》「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生、本事、方廣、希法、論議。」至〈二諦品〉當廣分別。此經一部,三藏之內是契經藏,二藏之內菩薩藏收,十二部中且初部攝。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言所為者,有其二義:一就三乘。如《解深密》三法輪中,一為發趣聲聞乘者說四諦輪,二為欲發趣菩薩乘者說無相教,三為發趣一切乘者說第三輪。故知此經為菩薩說。若依五性,為菩薩性及不定者故說此經。五[3]姓之義,具如別章。
第四翻譯時代依文正釋。即有二門:一翻譯時代、二依文正釋。言翻譯時代者,此經一部,准下經文,自有兩本:一者廣本,故下〈散華品〉云「爾時十六大國王,聞佛所說十[4]方億偈般若波羅蜜經,散華供養。」故知此經亦有廣本。二者略本,梵本雖一,隨譯者異,乃成三本。一者,晉時[5]泰始元年,月支國三藏法師曇摩羅密,晉云法護,翻出一卷,名「仁王般若」。二者,秦時弘始三年,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秦言童壽,於常安西明閣逍遙園別舘翻出一本,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三者,梁時承聖三年,西天竺優禪差國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梁云真諦,於豫章寶田寺翻出一卷,名「仁王般若經」,疏有六卷。雖有三本,晉本創初恐不周悉,真諦一本隱而不行,故今且依秦時一本(依費長房《三寶錄》三譯皆言一卷,然費學七《入藏目錄》即云兩卷)。
經:如是我聞。
經:一時。
釋曰:第二教起時分。西方諸師略有三釋。一菩提留支云:時有多種,謂念日夜,壽等百[4]藏,及一切時。今一時者,正是如來說此經時。二長耳云:時有三種。一迦羅時,此云別相時,如來戒律大戒時、出家時,國王得聞,餘不合聞。二三摩耶時,此云破邪見時,謂五部《阿含》、九分達摩,不簡黑白,一切得聞(五部阿含,是《長》、《增一》、《中》、《雜》。有部言九分者,一分別說戒、二世間、三因緣、四界、五同隨得、六名句文、七集定、八集業、九諸蘊。一分有六千偈,六九五十四,合五萬四千偈。如真論部集記第一說)。三世流布者,如說一時佛在恒河岸、一時在申恕林。今言一時,但依後二,或唯第三。真諦三藏說有十時,恐繁不述。今依諸論亦有三說:一功德施。《般若論》云「言一時者,說此經時,餘時復說無量經故。」二依龍猛《智度論》云「時有二種:一迦羅時,通假及實,內外通用。二三摩耶時,唯假非實。經云一時,依三摩耶說,以破實時,說假時故。」具說如彼。三依親光《佛地論》中時有三種:一者說聽究竟,總名一時。故彼論云「言一時者,謂說聽時。此就剎那相續無斷,說聽究竟總名一時(此即總說一會說法,說聽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字名句等說聽時異,云何言一(此即反解。若不就其說聽究竟名一時者,如初說字、次名、後句,乃至頌品部等,說聽時異,云何言一)?」二者一剎那頃能持、能說、能領、能受,故名一時。故彼論云「或能說者得陀羅尼,於一字中一剎那頃能持能說一切法門。或能聽者得淨耳根,一剎那頃聞一字時,於餘一切法皆無障礙悉能領受故名一時(初也。已上得陀羅尼耳根功德,一剎那頃能持能說能領能受故名一時也)。」三者共相會遇,名為一時。故彼論云「或相會遇,時分無別,故名一時。即是說聽共相會遇,同一時義(感聖赴機,更相會遇,名一時也。或可為四:開說聽異為二時故)。」
問:一及時,其體是何?答:一是數,時即時分。薩婆多宗及經部宗無別有法,即用五蘊為性,處界門中有為為性。今依大乘,自有兩釋:一龍猛宗,數及時等皆無有體,非蘊處界三科所攝。故《智度論》云「數時等法實無所有,陰入持所不攝故(持即界也,持自性故)。」又彼論云「時方離合一異長短名字,凡人心著謂是實有。」廣說如彼。二彌勒宗,數時即是有為法上分位假立,二十四不相應中數及時也。五蘊門中行蘊所攝,界處門中法處法界,意識境故。《佛地論》云「時者即是有為法上假立分位(約法相釋),或是心上分位影像(約唯識釋)。依色心等總假立故,是不相應行蘊所攝。」
問:何不別顯如下處等,但說一時?答:晝夜時分諸方不定,不可別說。又義不定,或一剎那、或復相續,不可定說。是故總相但說一時。
經:佛。
釋曰:第三別顯教主。《智度論》云「說佛法人,有其五種:一佛自說、二弟子說、三神仙說、四諸天說、五化人說。」為簡餘四,故標佛也。自覺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廣如餘處。然諸經首標名不同,乃有四種:自有經初唯置佛名,如《涅槃》等;自有經初唯婆伽婆,如《大品》等;自有經初雙標兩號,如《無上依》等;或有經文二號俱無,如《多心》等。所以如是諸本異者,《多心經》等於一部中別[1]銀流行,故不標名。餘之三句,西方三說:一依《真實論》,一切經初唯應說佛。故彼論云「問:大師十號經中,何故不列餘九而獨稱佛?答:有十義故。一覺勝無敵;二不由他悟;三離二無知(一解脫障無知、二一切智障無知);四已過睡眠;五譬如蓮華;六自性無染;七具足三義(三義者,一假名佛,即六神通。二寂靜佛,惑不生故三真實佛,即真如也);八具於三德(一法身、二般若、三解脫);九具三寶性;十自知令他知。佛具十義,餘名不爾,故諸經首皆稱佛也。」廣如本記。二依《佛地論》一切經初安薄伽梵,謂具六德,破四魔故。故彼論云「薄伽梵聲,依六義轉。一自在義,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是炎猛智火所燒[2]經故。三端嚴義,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莊飾故。四名稱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六尊貴義,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癈故。如有頌言: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名為薄伽。」四魔怨者,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
問:佛具十種功德名號,何故如來教傳法者,一切經首但置如是薄伽梵名?答:謂此一名世咸尊重,故諸外道皆稱本師名薄伽梵。又此一名總攝眾德,餘名不爾,是故經首皆置此名。《金剛仙論》亦同《佛地》,廣說婆伽婆,如《涅槃》經首及《智度論》。三依真諦,一切經初皆令雙標佛婆伽婆。故《七事記》云「佛婆伽婆有其四句:一是佛非婆伽婆,即聲聞二乘觀,世諦證無餘涅槃,在自位中得名為佛,不修功德行故非婆伽婆。二是婆伽婆非佛,即是菩薩,修功德故名婆伽婆,既在因位智慧未滿不得名佛。三非佛非婆伽婆,即是凡夫,不修功德故非婆伽婆,不修智慧故不名為佛。四是佛亦婆伽婆,即是佛世尊,智慧滿故名為佛,功德具足故是婆伽婆。若但佛,恐濫二乘;若單婆伽,婆濫菩薩及轉輪王。若合說者,即是如來,故諸經首皆標兩號。」雖有三解,今依此經同《真實論》,唯名佛也。
經: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釋曰:第四說經處也。國名摩竭提,或云摩竭陀,亦言嘿偈陀,又作摩伽陀,皆梵音訛轉也。正言摩竭陀,此云善勝國,或云無惱害國。一云:摩伽,星名,此云不惡,陀者處也,名為不惡處國,亦名星處國。依《法華論》如王舍城勝餘城,耆闍崛山勝餘山,以佛在勝處說故,顯此法門勝也。今先解城、後解其山。真諦云:律毘婆沙自有三釋。一云:婆藪王子初共人民造舍,即為鬼神壞之,唯留王舍。如是至七,太子教言:「但更造舍,悉題王舍。」於是遂得不毀,因此立名為王舍城。二云:輪王出世相承住此,故名王舍。三云:四天王共修羅鑽乳海,得為甘露,於此山中起舍,七日守之然後乃分之,因此立名為王舍城。依《智度論》亦有三釋。一云:摩伽陀王初生一子,一頭兩面四臂。後大成人,有大力勢,治閻浮提之天下,取諸國王一萬八千,置此五山中住,因此立名為王舍城。一云:摩伽王先所住城中失火,一燒一作,如是至七。國人疲役,王即更求住處。見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宮殿於中止住,故名王舍城。一云:往昔世時此國有王名曰廣車,出遊畋獵,遇見五山周匝峻固種種嚴妙,即捨本城於此中住。以王先於此住,故名王舍城也。具說如彼。《善見論》云「此城最大,縱廣三百由旬,有八億萬戶、八萬聚落。」若廣分別,如《西域傳》。耆闍崛山者,音訛略也,正言姞栗陀羅矩吒山,唐云鷲峯,又云鷲臺。此山既栖鷲鳥,其形又類高臺,故以名鳥。舊云鷲頭,或云鷲嶺,或云靈鷲者,皆一義也。依《智度論》,釋有二義。一云:山頭似鷲,故云鷲頭。一云:鷲居山頂,故名鷲頭。謂王舍城南屍陀林中多諸死人,諸鷲常來食之,還在山頭,時人遂名鷲頭山也。又別記云:靈者,仙靈也。此鳥有靈,知人死活。人欲死時,[1]導類彼家。待其送林,則飛下食。而以能懸知,故號靈鷲也。又真諦《七事記》云「律毘婆沙說:釋迦本行菩薩道時,為化物故,受鷲鳥身。其父母老而眼失明,為報恩故,求食供養。王舍城中有一長者入山見之,因問供養有何功德?鷲鳥如法為說。長者大喜言:『汝是山中善神。從今以去,盡我餘年,當供養汝。』一切諸鳥因此皆得供養。鷲語諸鳥言:『汝等當報施主恩。』諸鳥不得其意,日日盜他財物遣餉長者。諸人失物,向王陳訴。王問長者,長者依事奉答。王聞驚物遂入山,是鷲為說法。王大歡喜,後送供養。此山因靈鳥所居,故名靈鷲山也。」
經:與大比丘眾八百萬億。
釋曰:自下第五教所被機。於中方二:初別敘讚德,後「他方」下總結集會。就別敘中,有十二眾:一聲聞、二緣覺、三菩薩、四優婆塞、五優婆夷、六居士、七色天、八欲天、九人王、十雜類、十一他方、十二變化。雖有十二,總攝為三:初十此方、次一他方、後一變化。就聲聞眾,文別有四:一標類辨數、二略明行位、三別讚德、四總結德。此即第一標類辨數。與大比丘眾者,標別異類。類有十二,此即第一明聲聞眾。簡於餘乘,故曰聲聞。《成實論》云「聞法得悟,故曰聲聞。」《佛地論》云「聞佛言音而入聖道,故曰聲聞。」又《瑜伽論》八十二云「從他聽聞正法言音,又能令聞他正法聲,故曰聲聞。」今言比丘眾者,七中別稱,簡尼等六,故言比丘。舉比丘名,顯聲聞眾,文有四節:一與、二大、三比丘、四釋眾也。佛身兼彼,目之為與。又與是共。諸比丘眾七義共故,名之為與。故《智度論》云「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是名為共。」此經與者,即彼共也。所言大者,依《智度論》釋有三義:一大、二多、三勝。眾中上故、諸障斷故、王等敬故,名為大也。數甚多故,名之為多。能破九十六種外道異論,故名為勝。依《佛地論》,大有四釋:一者利根故大、二者無學故大、三者迴向大故大、四者眾多故大,具說如彼。言比丘者,此云乞士。《金剛仙》云「比丘是梵語,此方義譯或云破惡,或云怖魔。」又《本記》云「在因名怖魔、乞士、破惡,至果轉怖魔為殺賊、改乞士為應供、說破惡為不生。」又《瑜伽》第二十九「苾芻有五:一乞丐苾芻(釋云常行乞士);二自稱苾芻(犯重失戒,而自稱言我是苾芻);三名想苾芻(雖剃髮染衣而未有戒,但有名想也);四破壞煩惱苾芻(得果聖人);五白四羯磨比丘(凡夫持戒人也)。」今此比丘,即是五中第四第五人也。所言眾,梵音僧伽,此云和合眾,謂理事二和故名眾也。《佛地論》云「並出家僧,故名為眾。」《智度論》云「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故名為眾。」廣說如彼。八百萬億者,辨數也。
問:如何不說比丘尼眾?答:有二義,一者略故、二就勝故。
經:學無學皆阿羅漢。
釋曰:第二略辨行位。言學無學者,如《俱舍論》第二十四云「謂八人中,四向三果皆名有學,為得漏盡常樂學故;第八阿羅漢名為無學,所應脩學此無有故。」學無學體,皆是無漏戒定及慧。云何涅槃非學無學?於異生身亦成就故。依經部宗,大同大乘,勘今依大乘諸論不同。若依《集論》,通於異生,名為有學。故彼第二云「求解脫者,所有善法是有學義。十界四處諸蘊一分是有學義。於諸學處已得究竟者,所有善法是無學義。謂諸異生所有善不善無記法,及諸學者染污無記法,諸無學者無記法,并無為法,是非學非無學義。八界八處全,及餘蘊處界一分,是非學非無學。」廣如《雜集》。若依《瑜伽》,唯取聖人所有善法名學無學,故六十六云「謂預流等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為學。云何無學法?謂阿羅漢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無學。謂除先所說學無學法,所餘預流乃至阿羅漢,若墮一切異生相續,彼增上所有諸法皆名非學、名非無學。」然彼二文猶未盡理。學無學者,所有滅定皆是非學非無學攝,故《瑜伽》六十二云「又此等至皆言非學非無學,非所行故、似涅槃故。」阿羅漢者,行位通名。梵音阿羅漢,翻含多義。薩婆多宗,釋有四義:一名應供,應受世間勝供養故。二名殺賊,害煩惱賊令無餘故。三名不生,生死法中不復生故。四名遠惡,遠離諸惡不善法故。廣如《婆沙》第九十四。依經部宗,斷惑盡故名阿羅漢,如《成實論》。今依大乘,釋有三義。故《成唯識》第三卷云「此中所說阿羅漢者,通攝三乘無學果位,皆已永害煩惱賊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永不復受分段生故。」《智度論》云「亦同《法華論》中十五義釋。」恐繁不述。
問:第四果具三義故可名羅漢。餘闕三義,如何說言皆阿羅漢?依《本記》云「趣寂聲聞不受教故,名為無學。迴向聲聞趣菩提故,名為有學。」又解:阿羅漢者,具有四義:一離凡、二殺賊、三故應供、四破因緣。通論四果皆有四義,是故言皆阿羅漢。有云:轉根等故名為有學,無所求果名為無學。今解羅漢自有二種:一行阿羅漢,即是學人;二住阿羅漢,第四果故。《成實論》云「阿羅漢二種,謂住及行。」又下經五戒賢者行阿羅漢等,或可分有應供等義,故名阿羅漢,是故此中通名阿羅漢。
經:有為功德、無為功德。
釋曰:自下第三別讚功德。即分為八:一有為無為德、二十智差別德、三三根差別德、四十六觀門德、五三假觀門德、六三空觀門德、七四諦觀門德、八緣生觀門德。此即第一、有為無為德。薩婆多宗,即下所說十智等德皆是有為,四相所遷故。自性出體,即[1]用大地慧為自性。共有出體,隨其所應,四蘊五蘊以為自性。無為功德,即滅諦無為,或非擇滅,亦名斷德,謂斷一切事中無知,得非擇滅,亦斷德攝,如《俱舍》云「諸一切種諸冥滅等,讚佛德故。」今依大乘,有為功德,麁相分別,大同薩婆多宗,於理無違。無為功德,即是真如擇滅無為及非擇滅。所以者何?本來清淨涅槃,即六無為中非擇滅攝。又大乘宗擇滅無為,即真如上離障所顯,更無別體。如是無為,非相所遷,故名無為。識心所變,據實生滅,似無為故,亦是無為。
經:無學十智、有學六智。
釋曰:第二、十智差別德。然此中十智,諸教不同。薩婆多宗,以十種智攝一切智。故《俱舍論》二十六云「智有十種,攝一切智。一世俗智、二法智、三類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如是十種智,總有二種:有漏、無漏,性差別故。如是二智,相別有三,謂世俗智、法智、類智。前有漏智,總名世俗,多取瓶等世俗境故。後無漏智,分法類別。三中世俗,遍以一切有為無為為所緣境。法、類二種,如其次第,以欲上界四諦為境,法智類智由境差別,分為苦集滅道四智。」能緣他心等為境界故,名他心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由此所有智見明覺解慧光觀,是名盡智。我已知苦不應更知,廣說乃至我已修道不應更修,由此所有廣說乃至是名無生智。如何無漏智可作如是知?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從二智出,後得智中作如是知,故無有失。由此後得二智別故,表前觀中二智差別。有說:無漏智亦作如是知。依經部宗,《成實論.十智品》云「知現世法,是名法智。知過未法,名曰比智。餘智大同。」今依大乘者,依此經約位差別,且說三種:一在無學,具足十智。二在脩位,唯有八智,除盡、無生。若在見道,唯有六智,謂四諦智及法、類智,此約現起;若通成就,亦得世俗。三類智邊,世俗智故。有處說十,如《顯揚論》,意同《俱舍》。或說十一,如《智度論》加如實智,謂能如實知諸法故。或說十三,如《集論》等。然今此中說十智義,故依《顯揚》[2]說十智相。故《顯揚》第二云「論曰智者,謂十種智。」廣說如經。一法智,謂於[3]內共了現見所知諸義境界無漏之智。二種類智,謂於不共了不現前所知義無漏之智。三他心智,謂脩所生脩果,能知他心及心法智。及諸如來知諸眾生,隨其意解、[4]隨其隨眠,教授教誡轉起妙智。四世俗智,謂世間慧,由依此故,如來為諸眾生,隨其意解、隨其隨眠,演說妙法。五苦智,謂於有漏諸行之中,無常苦空離我思惟,若智若見明了覺悟慧觀察性。六集智,謂於有漏諸行因中,因集生緣思惟若智若見,餘如前說。七滅智,謂於有漏諸行滅中,滅靜妙離思惟若智若見,餘如前說。八道智,誰於能斷有漏諸行無漏道中,道如行出思惟若智若見,餘如前說。九盡智,謂苦已知、集已斷、滅已脩,或緣盡境,或復為盡,若智若見,餘如前說。十無生智,謂苦已知不復當知、集已斷不復當斷、滅已證不復當證、道已脩不復當脩,或緣無生境,或為無生,若智若見,餘如前說。依此十智,分別經中十智等義,亦同前說。廣辨十智,義如別章。
經:三根。
釋曰:第三、三根差別德。言三根者,依《本記》云「一自性根,謂凡夫;二引取根,謂十信至十地;三得果根,謂如來。」今解不爾,[1]一未知當知根、二者已知根、三者具知根。然此三根,對見修道及無學道三位別者,諸宗不同。薩婆多宗,三無漏根,見道、修道及無學道三位差別,謂十五心名為見位,亦名未知當知根。第十六心乃至金剛三昧,名為修道,亦名已知根。得盡智後,名為無學,及具知根。外國師說:十六心皆是見道,亦名未知當知根,餘如前說。若廣分別,如《正理》第九、《婆沙》一百四十二說。今依大乘,《智度論》說,或十五心名為見道,或十六心名為見道。若依《成唯識》等,見道多種:一無相見道、二三心見道、三二種十六心、四九心見道。然此三根位差別者,如《成唯識》第七卷說:未知當知根體,位有三種:一根本位,謂在見道,除後剎那,無所未知可當知故。二加行位,謂煗、頂、忍、世第一法,近能引發根本位故。三資糧位,謂從為得諦現觀故,發起決定勝善[2]法欲,乃至未得順決擇分所有善根,名資糧位,能遠資生根本位故。於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樂捨,為此根性。加行等位,於後勝法求證愁慼亦有憂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說。前三無色有此根者,有勝見道傍修得故。或二乘位迴脩大者,為證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攝生空無漏,彼皆菩薩,此根攝故;餘二根位尋即可知。有頂雖有遊觀無漏而不明利,非後三根。若廣分別,義如別章。
經:十六心行。
釋曰:第四、十六觀門德。依《本記》云「十六心者,地前三十心合為四心,登地為十,金剛與佛合為十六心。」今解不爾,謂緣四諦起十六行相,行相即用慧為自性。而言心行者,心之行故名為心行,非心即行也。此十六行,如《俱舍論》第二十六。論曰「有餘師說:十六行相,名雖十六,實事唯七,謂緣苦諦,名實俱四;緣餘三諦,名四實一。如是說者,實亦十六,謂苦聖諦有四行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集聖諦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如種理故因、等現種故集、相續理故生、成辦理故緣。譬如泥團輪繩水等眾緣和合,成辦瓶等。滅聖諦有四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無諸患故妙、脫眾災故離。道聖諦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若廣分別,如《大婆沙》七十九。今依大乘說十六行,如《瑜伽》四十四及《集論》等。若依《辨中邊論》,唯有七種,分別七種,廣如《唯識》。或苦法忍等十六心,為十六行,義亦無失。
經:法假(至)名假虛實觀。
釋曰:第五、三假觀門德。依《本記》云「三種三假,別教因成等。《成實論》宗,因生、緣成、相續三假也。通教名受等,《大品》等云:法假、受假、[3]名假也。通宗如今義(《解深密》等三性三無性也):一真實、二依他、三名字。法假則真實之法。受假則妄相,依他之心受納前境。名假則一切名相。與《大品》相應,三空即三假空,名為三無自性。」今解不爾。如《大般若》「一者法假,謂能成五蘊從緣生故。二者受假,謂蘊所成相續假者,受五蘊故。三者名假,謂彼二名無實體故。」遣三虛假,觀實相理,名虛實觀。
經:三空觀門。
釋曰:第六、三空觀門德。言三空者,一空門、二無相門、三無願門。薩婆多宗,空無我行名為空門,滅下四行名為無相,餘十種行名為無願,此三亦名三三昧也,依經部宗勘。今依大乘,《佛地論》云「遍計所執生法無我說名為空,緣此三摩地名空解脫門。」相謂十相,即色、聲、香、味、觸、男、女、生、老、死(亦名生、住、滅也),則是涅槃無此等相,故名無相,緣此三摩地名無相解脫門。願謂願求,觀三界苦無所願求,故名無願,緣此三摩地名無願解脫門。《智度論》第六云「知一切法實相,所謂畢竟空,是名空三昧。知是空已,不觀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無等,是名無作三昧。一切法無有相,一切法不受不著,是名無相三昧。復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種種有中心不求,是名無作三昧。一切諸相破壞不憶念,是名無相三昧。」具說如彼。
經:四諦、十二緣。
釋曰:第七、四諦觀門德,第八、緣生觀門德。就四諦門,兩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釋名有二:先通、後別。言四諦者,即是通名。四是標數。諦是實義、真義、如義、不顛倒義、無虛誑義,如《大婆沙》。若依大乘,如所說相不捨離義,由觀此故到究竟。清淨義是諦義,如《瑜伽》說。言別名者,一苦、二集、三滅、四道,逼迫名苦,生長名集,寂靜名滅,出離名道,廣如《婆沙》、《俱舍》、《正理》。第二出體。薩婆多宗,五取蘊是若諦、有漏因是集諦、彼擇滅是滅諦、學無學法是道諦。依經部宗,諸名色是苦諦、業煩惱是集諦、業煩惱盡是滅諦、止觀是道諦。依大乘宗,亦同經部,故不繁述,廣如別章。言十二緣者,謂無明行乃至老死。三[1]除中愚於境不了,故名無明。福等三業遷流造作,名之為行。眼等八識了別境界,故名為識。想等色等[2]召表質礙,故曰名色。眼等六根生長心等,名為六處。苦等三觸觸對前境,故名為觸。苦等三受領順違等,名之為受。自體等貪貪染自境,故名為愛。欲等四取執取境等,名之為取。行識等種能招生等,故名為有。識等五法本無今有,名之為生。即彼五法,衰變滅壞,故名老死。若具分別,義如別章。
經:無量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四、總結德也。
經:復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
釋曰:第二、辨緣覺眾。於中有三:初標數辨類、次讚其功德、後總結功德。此即初也。八百萬億者,舉其總數。大仙緣覺者,顯類差別。依《本記》云「自然朗悟,故名大仙。」今解:仙者,常樂寂靜,如居山者,故名大仙。是故《瑜伽》釋云「常樂寂靜,不欲雜居。無師獨悟,故名獨覺。」然彼仙人有其三種:一佛、二獨覺、三五通,如《大婆沙》一百八十三。今對五通,故名大仙。
問:佛眾會中,有緣覺不?若言有者,《大嚴經》說如何會釋?彼第一云「一生補處菩薩將欲下生,有天子下閻浮提,告辟支佛言:『仁者應捨此土。何以故?十二年後,當有菩薩降神入胎。』是時五百辟支佛聞天語已,從座而起,踊在虛空高七多羅樹,化火燒身入於涅槃。」若言無者,此經所說八百萬億大仙緣覺,復如何通?答:諸說不同。一云:祕密即有、顯現即無,故《智度論》云「佛法二種,一者祕密、二者顯現。」初轉法輪,有三乘人,各得其果,是祕密眾。今此經中依祕密說,故言有也;《大嚴》所說依顯現眾,故不相違。一云:獨覺自有二種,一者本性獨出無俱;二者先是聲聞後成獨覺,如五百仙人一時出者,如舊《婆沙》四十二說。解云:二經各據一人,亦不相違。有說:獨覺自有二種。一麟角喻,獨出無二,當知如佛;二者部行,多人並出。此有二種:一是緣覺性,如五百仙人;二是聲聞種性,亦是五百仙人。故新《婆沙》第三十云「五百仙人者,多是聲聞種性。」解云:既說多言,故知此經八百萬億仙人者,或是聲聞種性、或是緣覺種性。而言出無佛世者,依多分說。又《雜集論》十三云「獨覺乘補特伽羅者,謂住獨覺法[3]性,若定不定性。是中根自求解脫,乃至[4]或未起順決擇分、或先已起,或先未得果、或先已得果,出無佛[5]時也。唯內思惟聖觀現前,或如麟[6]角、或復獨勝部行。若先未起亦未得果,方成麟角;餘名部行。」廣如彼說。
經:非斷非常,四諦十二緣皆成就。
釋曰:第二、別讚功德。非斷非常者,於四諦中,集諦是因、苦諦是果,十二緣生展轉相生,如是因果皆離斷常。又解因果相續不絕,如《成唯識》。因滅故非常,果生故非斷,非斷非常即因果中道。四諦緣生,義如上說。
經:無量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三、總結德也。
經:復有(至)摩訶薩。
釋曰:第三、顯菩薩眾。文別有四:一標數辨類、二略辨位地、三別讚功德、四總結功德。此即初也。然諸菩薩名有二種:一者通名,有十六種:一名菩薩、二名摩訶薩,乃至十六名為法師。二者別名,謂曼殊室利及彌勒等。今言菩薩摩訶薩者,即十六名中前二名也(此十六名,廣如《瑜伽》、《顯揚》等論也)。又此二名,若具梵音,應言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為存略故,但言菩薩摩訶薩也。菩提名覺。薩埵名有情,或精進義。故《攝大乘》無性釋云「言菩薩者,菩提薩埵為所緣境,故名菩薩。從境得名,如不淨觀等。或即彼心為求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薩。」親光三釋,故《佛地》云「所言菩薩摩訶薩者,謂諸薩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為簡取大,故復須說摩訶薩言。又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菩提利有情故。又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此通諸位。今取地上諸大菩薩,是故復說摩訶薩言(廣釋菩薩,義如《大品》及《大智度論》等)。」
經:皆行阿羅漢。
釋曰:第二、略辨行位。釋阿羅漢,義如上說。而諸菩薩名阿羅漢,有其三義:一者阿羅漢迴心向大,仍本名說阿羅漢。二者十地諸菩薩眾皆受應供。三者佛果名阿羅漢,大地菩薩行阿羅漢亦名阿羅漢。此義分別,如《成唯識》。
經:實智功德(至)金剛滅定。
釋曰:第三、別讚功德。即分為十:一方便真實二智功德、二行獨大乘功德、三四眼功德、四五通功德、五三達功德、六十力功德、七四無量功德、八四辨功德、九四攝功德、十金剛滅定功德。或可分為十一,方便、真實二智別故。或可分為十二,金剛、滅定二種別故。雖有三說,且依初釋。此即第一二智功德門。然此二智諸說不同。一云:正體智名為實智,緣實境故。後所得智名為方便,善巧方便化眾生故。一云:正體後得名為實智,能緣真俗二境實故。以加行智名為方便,為能引生正體智故。
言行獨大乘者,讚第二德。依《本記》云「出二乘」也。大乘有二:一、十信至十解,是不定,猶退為二乘;二、十行至十地,是定,故言行獨大乘。今解:不爾。四諦緣起大小共行,六波羅蜜唯菩薩行,故言行獨大乘。或可生空大小共觀,法空唯大不通小乘,故言行獨大乘。或可般若有二:一大小共行;二唯菩薩行,故言行獨大乘。
言四眼者,讚第三德。於五眼中,肉、天、法、慧,唯除佛眼,未成佛故。形膚名肉,照[A2]矚名眼,肉即是眼故名肉眼。天眼有三種:一者報得,謂四天王等,及色界眼。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二佛菩薩報得眼根,淨人眼故,亦名天眼。三者四種靜慮所生眼根,亦名天眼,此即脩得;觀諸法門,名為法眼。了達空相,名為慧眼。即此四眼在佛身者,轉名佛眼。五中肉眼,以色為體。天眼一種,通色及心,見現在色,即是眼根;知未來者,唯是心故。法慧二眼,用慧為體。佛眼即用四眼為體;或可是慧,觀如來藏是慧用故。此五眼義,廣如別章。
言五通者,讚第四德。於六通中,唯除漏盡,菩薩未斷煩惱盡故。於所緣中無擁滯故,名之為通。《大婆沙》云「於自所緣,無倒了達,妙用無礎,故名為通。一神境智證通。謂等持,由此能為神變事故。諸神變事,說名為境。二天眼智證通。殊勝名天,此眼殊勝故名為天。色界大造淨色眼攝,遠見無礙,故名天眼。三天耳智證通。天義同前。色界大造淨色耳攝,遠聞無礙,故名天耳。四他心智證通。知他心故,名他心智。諸瑜伽師意樂加行,欲知他心、非他心所,是故但三。他心智名,以心為先,亦知心所。五宿住隨念智證通。諸過去生有漏五蘊,名為宿住。隨念勢力而能知彼,故名隨念。謂此聚中雖有多法,而念力增,故說隨念。六漏盡智證通。漏謂煩惱,盡即滅盡。煩惱滅盡,故名漏盡。或可漏盡身中起故,名漏盡通。或可緣漏盡故,名漏盡通。」若出體者,薩婆多宗,六通皆以智慧為體,如《婆沙》等。今依大乘,六通皆以定慧及相應法為體,如《顯揚》等。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言三達者,讚第五德,即是三明。達解無礙,故說為明。故《大婆沙》一百二云「通達解了,故說為明。一宿住隨念智證明,通達解了前際法故。二死生智證明,通達解了後際法故。三漏盡智證明,通達解了涅槃性故。皆說為明。」若出體者,薩婆多宗以慧為體,於六通中,宿住、天眼、漏盡為性,如次對治前後中際三種愚故。《俱舍》云「三明不增不減,真假分別。漏盡一明,通假及真;餘二是假,唯有漏故。有無漏智,皆名漏盡,俱在漏盡身中生故。真名無漏,假名有漏,勝劣相形故說真假。」第四學無學分別,唯在無學,學有闇故。依《婆沙》立三之意,稍異《俱舍》。如《婆沙》一百二云。今依大乘,《佛地論》同《俱舍》,故《佛地》云「無學利根所得三通,除染不染三際愚故,故說三明。」有義:明者心慧為性,慧能除闇故說為明。有說:無礙善根為性,翻無明故(解云:大乘皆通無漏,於理無違,許後得智是無漏故)。問:通之與明,有何等異?答:《智度論》第二卷云「真知過去宿命事,是名通;知過去因緣行業,是名明。真知死此生彼,是名天眼通;知諸行因緣,證會不失,是名明。真知盡結使,不知更生不生,是漏盡通;若知漏盡更不復生,是名明。」此三明,大阿羅漢、大辟支佛所得,故知通明勝劣差別。
言十力者,讚第六德。自有兩釋。有說:十力唯佛非餘,謂處非處乃至漏盡。有說:菩薩亦有十力,如《智度論》二十八云「佛有十力、四無所畏,菩薩有不?答:有。何者是?一發一切智心堅深牢固力、二大慈力、三大[1]慧力、四具足精進力、五具足禪定力、六具足智慧力、七不厭生死力、八無生忍力、九具足解脫力、十具足無礙智力。[2]其如彼說(或有經本,四無所畏多分無有,故不可依)。」
言四無量者,釋第七德。所謂慈、悲、喜、捨。於此義中兩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就釋名中,先通、後別。四無量者,即是通名。依薩婆多,如《大婆沙》八十一說,彼云「問:何故名無量?無量是何義?答:如是四種,是諸賢聖廣遊戲處,故名無量。復次如是四種,能緣無量有情為境故、生無量福故、引無量果故,故名無量。」廣說如彼。《俱舍》、《正理》同《大婆沙》第四復次,故不繁述。依大乘宗,如《顯揚》第四,以其三義釋無量名:一廣、二大、三無量。廣者,於見所行作意故。大者,於聞所行作意故。無量者,於覺知所行作意故。如是三義,遍緣一方乃至十方無邊器世間,及有情世間,故名無量。言別名者,一慈、二悲、三喜、四捨。薩婆多宗,如《俱舍論》第二十九說「慈名與樂,悲名拔苦,喜名欣慰,捨名平等。」依經部宗,如《成實論.四無量品》「慈名與嗔相違善心、悲名與惱相違善心、喜名嫉妬相違善心,此三皆是慈心差別;能令此三平等,故名為捨。」具如彼說。今依大乘,如《顯揚》說「一慈無量者,於無苦無樂眾生欲施樂具。悲者,於有苦眾生欲拔苦具。喜者,於有樂眾生隨喜彼樂。捨者,謂捨俱心不染意樂。」言出體者,薩婆多宗,慈悲無量自有兩說。一云:俱以無嗔善根而為體性,而差別者,慈對治斷命嗔、悲對治捶打嗔。一云:慈以無嗔善根而為體性,悲以不害善根為性,對治害故。喜無量性亦有兩說。一云:善根為性。一云:忻為自性。捨有一釋,謂以無貪善根為性。共者出體,四蘊五蘊以為體性,廣如《婆沙》八十一等。依經部宗,如《成實論》四皆是慧,故《成實》云「是四無量皆是慧性。」今依大乘,《集論》、《雜集》,四種皆以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法以為自性。《顯揚》第四「慈以無瞋善根為體,悲以不害善根為體,喜以不嫉善根為體,捨以無貪無瞋善根為體,皆是憐愍眾生法故。於此四中,慈唯無瞋,次二無量無瞋一分,捨是無貪無瞋一分。又復與彼相應等持諸心心法并彼眷屬,皆是四無量體。」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言四辨者,釋第八德,亦名四無礙解,謂法、義、詞、辨。於所詮法、於所詮義,諸方言詞,於正道理一一法中通達無滯,如次名為法、義、詞、辨四種無礙。廣如《婆沙》、《俱舍論》等。若依大乘,《瑜伽》四十五「於諸法中,一切異門、一切異相、一切釋詞、一切品別,一一法中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脩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如次名為四種。」《攝大乘論》無性釋曰「由法無礙,自在了知一切法句。由義無礙,自在通達一切義理。由詞無礙,自在分別一切言詞。由辨無礙,遍於十方隨其所宜自在辨說。」廣如《雜集》第十四等。若出體性,薩婆多宗,四辨皆用慧為自性,如《婆沙》等。今依大乘,通用定慧及彼相應心心所法以為自性,如《雜集》等。
言四攝者,釋第九德。二門分別:一釋名、二辨業。釋名有二:先總、後別。言四攝者,即是總名。以四種法攝取眾生,故名四攝。別名有四:一布施、二愛語、三利行、四同利。依《成實論.四法品》云「布施者,衣食等物攝取眾生。愛語者,隨意語言取彼意故。利行者,為他求利助他成事。同利者,如共一船憂喜是同。」《大品經》云「財法二種攝取眾生,名為布施。以六波羅蜜為眾生說,名為愛語。教化眾生令行六度,名為利行。以神通力種種變化,入五道中與眾生同事,名為同事。」具說如彼。若廣分別,如《大般若》及《大智度論》七十一等。第二釋業者,如《莊嚴論》第八卷云「問:四攝業云何?偈曰:令器及令信,令行亦令解,如是作四事,次第四攝業。釋曰:布施者,能令於法成器,由隨順於財則堪受法故。愛語者,能令於法起信,由教法義彼疑斷故。利行者,能令於法起行,由如法依行故。同利者,能令彼得解脫,由行淨長時得饒益故。」廣如彼論(或有本云:說四弘願,諸眾生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多分無故,不可依也)。
言金剛滅定者,釋第十德。謂第十地末後一念能滅二障,故言滅定。而言金剛滅定,自有二義:一能斷定。無物不破,猶如金剛,如《智度論》等勘。二所滅煩惱堅固難斷,猶若金剛,此定能滅,故言金剛滅定。故唐本經名為「能斷金剛」。又《十輪經》第二頌云「云何破相續,如金剛煩惱?」長行云「摧滅一切諸眾生類,[1]賢如金剛相續煩惱。」有說滅定者即滅盡定,八地以上及諸如來皆得滅定,七地以下或得未得,伏非想惑不決定故。餘義同異,具如別章。
經:一切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四、總結功德應知。
經:復有千萬億五戒賢者。
釋曰:自下第四明優婆塞眾。文別有四:一標數辨類、二辨行位、三別讚德、四總結德。此即初也。言五戒賢者者,舉法標人,由持五戒,故言五戒賢者。故《婆沙》云「鄔波索迦有五學處,謂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飲諸酒。」舊經多云優婆塞、優婆夷者,訛略也。若依《諸法最上王經》云優婆塞迦、優婆斯迦。慈恩三藏所譯諸經,皆云鄔波索迦、鄔波斯迦,此云近事男、近事女。故《順正理》三十七云「依何義說鄔婆塞迦?彼先歸佛法僧[1]實,親近奉事所尊重師,便獲尸羅,故名近事。或能習近如理所為,壞惡事業,故名近事。或能親近事佛為師,故名近事。分同諸佛得淨尸羅,善意樂故。」又《大婆沙》一百二十三云「問:何故名鄔波索迦?答:親近脩事諸善法故,有親近承事諸善士故。有說:親近脩事,精進行故。有說:近承事諸佛法故。」具說如彼。然此五戒,初三護身業,次一護語業,後一通護身語二業。理實不通身業所攝,如《俱舍》等。今辨護用,是故通護二業於理無違。此身語業,一一皆用表及無表以為自性。薩婆多宗,表即色聲二處所收,無表皆是法處所攝無見無對色,意識境界故。經部表業以思為體,無表即是非色非心不相應行,如《成實論》。今依大乘宗,表即色聲二處所攝,無表於能發業思種子上假立,無表色法處所攝。薩婆多宗要具五戒,經部、大乘一分二分乃至具五。薩婆多宗唯人趣攝,大乘、經部通於鬼等勘。
仁王經疏卷上(本)
仁王經疏上卷(末)
經:皆行阿羅漢十地。
釋曰:第二、辨其行位。行阿羅漢,廣說如前。言十地者,諸說不同。一云:此中十解名為十住,即說十住以為十地。一云:此文依共十地說,如《智度論》地有二種:一不共,如極喜等地;二共十地,謂乾慧等。合說三乘地,乃成十地,故名為共。故《大品經》云「若菩薩具乾慧等十地,速證菩提。」言十地者,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佛地,廣說如彼。故《智度論》七十八云「乾慧地有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人獨為涅槃故勤精進持戒,心清淨,堪任學道,或習觀佛三昧、不淨觀,或行慈悲無常等觀,分別集諸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則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地;菩薩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性地者,聲聞人從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於菩薩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八人地者,從苦法忍乃至道比忍,是十五心;於菩薩則無生法忍入菩薩位。見地者,初得聖果,亦謂須陀洹果;於菩薩則是阿鞞跋致地。薄地者,或須陀洹、斯陀含,欲界九種煩惱分斷故;於菩薩過阿鞞跋地,乃至未成佛斷諸煩惱,餘習氣亦薄。離欲地者,離欲界等貪欲諸煩惱,是名阿那含;於菩薩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已作地者,聲聞人得盡智、無生智,無著阿羅漢;於菩薩成就佛地。辟支佛地者,先世種辟支佛道因,今世得少因緣,初出家亦觀深因緣法成道,名辟支佛。菩薩地者,從乾慧地乃至離欲地,如上說。復次菩薩地,從歡喜地乃至法雲地皆名菩薩地。」有人言:從一發心來,乃至金剛三昧名菩薩地。佛地者,一切種智等諸佛法,菩薩於自地行具足,於他地中觀具足,二事具足故名具足。按此經文,有其三難:一於已辦地亦得成佛,如何經說具足十地速證菩提?二菩薩不行辟支佛行,如何經說具足辟支佛地?三已得佛地更不重得,如何經說具足佛地,乃至得菩提?解云:據實,已辦地早得成佛,經意欲釋具足十地,故總相說而不別釋。通第二難,龍樹菩薩自作兩釋。一云:菩薩於自地中行具足,於他地觀具足,二事具足故名具足。謂於二乘地,觀知二乘地法,而不行二乘地,於菩薩地具足行,菩薩地行故言具足十地。一云:菩薩能分別知眾生,可以辟支佛因緣度者,是故菩薩以智慧行辟支佛事。如《首楞嚴經》中文殊師利七十二億返作辟支佛,菩薩亦如是。通第三難,滿足九地,修習佛法十力、四無所畏等,雖未具足,以修習佛道故名具足。以是故,言十地具足故得無上道。具說如彼。今解:於上共與不共十地門中,且說共十地,或可通說共與不共二種十地,於理無違,皆是阿羅漢所行地故。一云:依證契經,有四種十地:一聲聞十地,謂住三歸行地、隨信行地、隨法行地、善凡夫地、學戒地、第八人地、須陀洹地、斯陀含地、阿那含地、阿羅漢地。二獨覺十地,謂眾善資糧地、自覺深緣起地、四聖諦地、勝深利智地、八聖支道地、智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證滅地、六通性地、入微妙地、習氣縛地。三菩薩十地者,謂歡喜地、無垢地、明地、焰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四者如來十地,廣說如後。今此經意,通[1]所三種。所以者何?今此賢者依本性說,即聲聞故;回心向大,是菩薩故;究竟修習,必圓滿故;或如前說,度緣覺故。[2]所四無失。
經:迴向五分法身具足。
釋曰:第三、別讚功德。捨小乘行,回向大乘五分法身。亦言五者,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脫、五解脫知見。故《大婆沙》三十三云「無學身語律儀及以正命,名為戒蘊。無學空、無相、無願三三摩地,名為定蘊。無學正見智,名為慧蘊。無學盡、無生正見相應勝解,名為解脫蘊;是有為解脫,於境自在,立解脫名,非謂擇滅無為解脫。無學盡智、無生智,名解脫知見蘊。」
問:何故此二智名解脫知見蘊?答:解脫身中獨有此故、最能審決解脫事故。
問:無學慧蘊,與解脫知見蘊,有何差別?答:無學苦集智,是名慧蘊;無學滅道智,是解脫知見蘊。復次無學苦集滅智,是名慧蘊;無學道智,是解脫知見蘊。復次無學若集道智,是名慧蘊;無學滅智,是解脫知見蘊。具釋如彼。今依大乘,《佛地》第四,自在三釋。故彼論云「無漏淨戒名為戒蘊,無漏定慧名定慧蘊,無學勝解名解脫蘊,無學正見名解脫知見蘊。前三是因、後二是果,前三有學位法、後二無學位法。有說:一切皆是無學位法,緣解脫慧名解脫知見,餘慧名慧(五種皆是無學位法,緣滅諦智名解脫知見,緣餘三諦等智名為慧蘊)。」有說:一切通學無學,學位分得、無學圓滿,諸佛菩薩皆具五種。薩婆多宗,總相分別,色心所二法為體。若別說者,定、慧、勝解、無表色四法為體,漏無漏中唯是無漏,學無學中唯在無學。今依大乘,同薩婆多,而差別者,有學位中亦具五種。
經:無量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四、總結功德。應知。
經:復有十千五戒淨信女。
釋曰:第五、優婆夷眾。文別有四:一標數辨類、二略辨行位、三別讚功德、四總結功德。此即初也。淨信女者,是優婆夷,依正梵音鄔波斯迦,此云近事女,廣釋如前。
經:皆行阿羅漢十地。
釋曰:第二、略欲行位。准上應知。
經:皆成就(至)終生功德。
釋曰:第三、別讚功德。依《本記》云「十住位中,一一皆有初入分、次住分、後出分,為言始住終生功德也。」
經:三十生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四、總結。十地各有始住終,生三種功德,故言三十生功德。有說:上二眾中,十地者即十解位。
經:復有十億七賢居士。
釋曰:第六、七賢居士眾。於中有四:一標數辨類、二總標具德、三別讚功德、四總結功德。此即初也。《本記》云「有七賢財,不被法眼,恒樂在家,故言七賢居士(《本業經》云信、施、戒、聞、慧、慚、愧,名七賢財)。」今解:七賢在七方便。賢而非聖,無聖道故,故名七賢居士。言七方便者,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四煖、五頂、六忍、七世第一法,義如別章。
經:德行具足。
釋曰:第二、總標具足,下所說。
經:二十二品(至)得九十忍。
釋曰:第三、別讚功德。總有九門:一道品門、二十遍處、三八勝處、四八解脫、五者三慧、六十六諦、七四諦觀、八四行觀、九者十忍。言二十二品者,《本記》云「聖登地已上至於佛果,有十一地,各有定慧,合有二十二品也。」今解:不爾。七方便位,於道品中但得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二十二品,而未能得七種覺分、八支聖道,故言二十二品。
問:既未得聖,如何說有得八解脫?解云:八中得七,故總說言得八解脫,據實未得滅盡解脫。
問:若爾,菩薩德中應得五眼。解云:彼就實義、此即從多,各據一義,故不相違。廣說道品,義如別章。
言十一切入者,第二遍處德,所謂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無邊處、識無邊處。薩婆多宗,如《大婆沙》,前八遍處無貪為性,對治貪故。兼所相應隨轉,[3]有欲界者,四蘊為性;若色界者,五蘊為性;後二遍處,俱以四蘊為性。依經部宗,定慧為體,如《成實論》。今依大乘,如《雜集論》定慧為性。解云:相應隨轉,同《大婆沙》,理亦無違。
問:何故名遍處?《毘婆沙》云「由二緣故。一由無間,謂純青等勝解作意,不相間雜故。二由廣大,謂緣青等勝解作意,境相無邊,故名廣大。大德說曰:所緣寬廣,無有間隙,故名遍處。」《雜集論》曰「其量廣大,周普無邊,故名遍處。」如具別章。
言八除入者,三八勝處德。所言八者,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諸色青黃赤白,復為四種。諸宗出體,同前遍處。
問:何故名勝處?答:如《婆沙》,勝所緣境,故名勝處。復次勝諸煩惱,故名勝處。雖觀行者非一切能[1]勝所緣境,而於所緣不起煩惱,亦名為勝。如契經說,於此處勝,故名勝處。《雜集》亦爾,勝所緣故,名為勝處。此八勝處皆是色界,前四勝處,初二靜慮、未至、中間,後四勝處在第四定。乃至所緣者,皆緣欲界一切色處。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尊者無滅在室羅筏住一精舍。爾時有四悅意天女,來至尊者座前而立,白言:「我等於四色處轉變自在,隨所愛色皆能化作。」乃至彼云:「尊者無滅入初靜慮,乃至第四亦不能起不淨想。」答:尊者無滅雖不能勝,舍利子等皆能勝之。
問:緣佛身起不淨觀不?如是。廣說如《大婆沙》八十五卷,具如別章。
言八解脫者,第四、解脫德。一內有色觀諸色、二內無色觀外色、三淨解脫具足住、四入空無邊處、五入無邊識處、六入無所有處、七入非想非非想處、八入想受滅解脫。具說如彼,略所如上。然此八種,諸說不同。薩婆多宗,如《婆沙》說,初三無貪,對治貪故,兼所相應隨轉。若欲界者,四蘊為性;若色界者,即具五蘊;四無色處解脫,四蘊為性;第八解脫,是不相應行蘊所攝。依經部宗,自在兩說。一云:皆用智慧為體。一云:前七是慧;第八解脫,有餘無餘二種涅槃以為自性。今依大乘,前三,四蘊五蘊以為自性;次四,四蘊;第八解脫,非色非心不相應行以為自性。
問:何故名解脫?答:如《婆沙》,棄背是解脫義。初二解脫棄背色貪心,第三解脫棄背不淨觀心,四無色解脫棄背下地心,想受滅解脫棄背一切有所緣心。
問:解脫、勝處、遍處,有何差別?答:能有棄背名解脫,能勝伏境名勝處,能廣所緣名遍處。廣如《婆沙》八十四五。
言三慧者,第五、三慧德。三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約界。就釋名中,初總、後別。言三慧者,即是總名。三是標數,慧即簡擇。別名有三: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依聞至教所生勝慧,名聞所成;依思正理所生勝慧,名思所成;依修等持所生勝慧,名修所成慧。如《俱舍》等。又解:聞謂聽聞,即是耳識,從聞所生解文義慧,名聞所成;思謂思慮,即是思數,從思所生解法相慧,名思所成;修謂修習,即是勝定,從修所生解理事慧,名修所成,如《瑜伽》釋。言出體者,薩婆多宗,自性唯慧。故《大婆沙》四十二云「聞思二慧,唯世俗智。修所成慧,通十智性。若並眷屬,通心所等。」經部大同。若依大乘,《瑜伽》釋論,慧及相應心心所等以為體性,亦同薩婆多宗。言約界者,薩婆多宗,思慧唯欲界,聞慧通欲色,修通色無色,如《婆沙》等。依經部宗,欲色具三慧,無色唯修慧,如《成實論》。今依大乘,《瑜伽》等論同薩婆多。依《智度論》,欲界亦許有電光定,准同經部,義亦無違。
問:此三慧,如來、獨覺及以聲聞,各有幾種?答:佛具三種,而修慧勝,以自然覺及具力無畏等修功德故。獨覺亦具三,而思慧勝,以自思惟覺而無力無畏等修功德故。聲聞亦具三,而聞慧勝,以從聞他音入聖道故。
言十六諦者,第六、十六諦觀門德。如上已說。
言四諦者,第七、四諦觀門德,亦如上說。
言四三二一品觀者,第八、四行觀門德。謂中忍位觀察上下八諦理中自有兩門:一者七周減緣門、二者三周減行門。言七周減緣門者,最初具緣上下八諦,即屬下忍。次觀行者,始觀察欲界苦等四諦,乃至觀上二界苦集滅三諦,而不觀道,即此第一減一所緣。如是更從欲界三諦,乃至上界減諦,除欲界道,此即第二減二所緣。如是乃至除上界苦,為第七減緣。如是七周,減所緣諦。於苦諦下有其四行,謂苦、空、無常、無我。最初具觀;次四行中漸次除行,唯留一行,如是名為三周[2]滅行。於一行中,增上忍、世第一法、苦忍、苦智皆一剎那,同依一地、同依一行各一剎那。今依忍位,三周減行,依一行觀,故言四三二一品觀也。故《順正理》六十云「忍下中上如何分別?且下品忍具八類心,謂瑜伽師以四行相觀欲界苦,名一類心。如是次第,觀色無色苦,集滅道諦亦如是觀,成八類心,名下品忍。中品減略行相所緣,謂瑜伽師以四行相觀欲界苦,乃至具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於上界道減一行相,從此名曰中品忍初。如是次第,漸減略行相所緣,乃至極少唯以二心觀欲界苦,如苦法忍、苦法智位,齊此名為中品忍滿。上忍唯觀欲界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剎那此善根起,不相續故,上忍無間生世第一法。如上品忍緣欲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剎那。」
言得九十忍者,第九德。上來已釋小乘觀門,今向大乘便成九十。謂初入十信,皆有九品,故言九十忍。又解:學十解已上三十心,皆有入、住、出三位,故成九十忍。又解:極喜等十地,各有始、住、終三,三中一一各有三品,故言九十。一云:四三二一總攝為二,初四三二合說為九,更加一數即成十數。故言九十(淨公說)。一云:四三二一總計為十,皆有九品,故言九十。一云:諦觀二十,謂十六諦及四諦。品觀有十,謂四三二一。總計合成三十,皆有三品,故言九十。
經:一切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四、總結功德。應知。
經:復有萬萬億十八梵(至)喜樂天。
釋曰:第七、色界天眾。文別有三:初標數辨德、次別讚德、後總結德。此即初也。然此經文三本不同。一本如前;自有一本,除「十八梵天」四字;自有一本除「十八梵天」,更加「梵」字,謂三梵五喜樂天。雖有三本,且依初本。是故《本記》先舉總數,故言復有萬萬億十八梵天。三靜慮各有三天,第四靜慮有其九天,都合十八。故《瑜伽論》第四卷云「色界有十八處,謂梵眾、梵輔、大梵、小光、無量光、極光淨、小淨、無量淨、遍淨、無雲、福生、廣果,無想天即廣果攝,無別處所;復有諸聖五淨居宮,謂無繁、無熱、善現、善見及色究竟。復有超過五淨宮地,大自在住處,十地菩薩得生其中。」然彼諸天,如《順正理》二十一釋。彼云「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後歿故,威德等勝,故名為大。大梵所有所化所領,故名梵眾。於大梵前行列侍衛,故名梵輔。自地天內光明最少,故名少光。光明轉勝,量難測故,名無量光。淨光遍照自地處故,名極光淨。意地受樂,說名為淨。於自地中此淨最劣,故名小淨。此淨轉增,量難測故,名無量淨。此淨周普,故名遍淨,意顯更無樂能過此。以下空中天所居地,如雲密合故說名雲;此上諸天更無雲地,在無雲首故說無雲。更有異生勝福方所可往生故,說名福生。居在方所異生果中此最殊勝,故名廣果。離欲諸聖,以聖道水濯煩惱垢,故名為淨;淨身所止,故名淨居。或住於此,窮生死邊,如還債盡,故名為淨;淨者所住,故名淨居。或此天中無異生雜,純聖所止故名淨居。繁謂繁雜,或謂繁廣。無繁雜中此最初故,繁廣天中此最劣故,說名無繁。或名無求,不求趣入無色界故。已善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障,意樂調柔,離諸熱惱,故名無熱。或令下生煩惱名熱,此初遠離,得無熱名。或復熱者,熾盛為義,謂上品雜脩靜慮及果,此猶未證,故名無熱。已得上品雜脩靜慮,果德易彰,故名善現。雜脩定障,餘品至微,見極清徹,故名善見。更無有處於有色中能過於此,名色究竟。或此已倒眾苦所依身最後邊,名色究竟。」有言:色者是積集色,至彼後邊名色究竟。薩婆多宗,不立大自在天,故不釋也。解名已訖,今當釋文。言九梵者,第四靜慮九種天也。此即從上向下次第別釋。言三淨者,第三靜慮三種天也。言三光者,第二靜慮三種天也。言三梵五喜樂天者,三梵是初定三天(別本經云「三梵天」也)五喜樂者,五支具足故名為五言,喜樂者簡別也。第二靜慮有喜無樂,第三靜慮有樂無喜,初定天中五支具足、雙有喜樂,故名五喜樂天也。然此喜樂,自有二義:一者眼耳身識相應名之為樂,意識相應名之為喜。二者意識相應喜受,有其二用:一令悅身名之為樂,二令悅心名之為喜。如《顯揚》說。
經:天定功德定味常樂神通。
釋曰:第二、別讚功德。言天定者,報得功德功。德定者,修生功德。言味者,謂貪味定。相從而說,非正功德。一云:屬上,謂功德定味,謂受功德定味。言常樂神通者,四種靜慮皆有五通,或可六通。
經:十八生處功德皆成就。
釋曰:第三、總結功德。應知。
經:復有億億六欲諸天子。
釋曰:第八、六欲天眾。文別有二:初標數辨類、後別讚功德。此即初也。六欲天者,如《順正理》三十一云「四大王眾天,謂彼有四大王及所領眾,或彼天眾事四大王,是四大王之所領故。二三十三天,謂彼天處。是三十三部諸天所居。三夜摩天,謂彼天處時時多分稱快樂哉。《瑜伽》云時分天,即與此同。四覩史多天,彼天處多於自所受生喜足心。五樂化天,謂彼天處樂數化欲境,於中受樂。六他化自在天,謂彼天處於他所化欲境自在受樂。」《智度論》云「自化五塵而自娛樂,故言化自樂天。奪他所化而娛樂故,言他化自在天(前四天列名不釋)。」
經:十善果報(至)皆成就。
釋曰:第二、別讚功德。謂勝處故,十善所感。通有二種,所謂報得及修得也。今謂神通,是其報得,欲界諸天不修定故。或可通二,義亦無傷。
經:復有十六(至)十萬眷屬。
釋曰:第九、明十六王眾。於中有二:初標數辨類、後別讚功德。此即標也。
經:五戒十善(至)信行具足。
釋曰:第二、別讚功德。德有三種:一五戒德、二十善德、三三歸德。後信行具足者,總結具德。
經:復有五道一切眾生。
釋曰:第十、辨五道眾,亦名雜類眾。
問:地獄來不?若來者,《瑜伽》等說如何會釋?彼說:地獄一向純苦,傍生、鬼界一分亦爾。若不來者,如何此經有五道眾?答:有兩釋。一云:不來,《瑜伽》等說純苦處故;而此經云五道眾者,從多分說。一云:亦來,此經說有五道眾故、《陀羅尼經》中有地獄眾故。《瑜伽》等云一向苦者,從多分說、據自力說。《大品》云「佛光整照,苦得息故。」
經:復有他方不可量眾。
釋曰:第十一、他方眾。
問:他方眾中,唯是菩薩得神足者,亦兼餘眾未得通者?答:准《大品經》及《智度論》,通七部眾,并童男童女未得通者。
問:若爾,如何能至?答:准《智度論》,有神足者自力能來;神足力薄及無通者,彼國佛力、亦是相隨大菩薩力、亦是釋迦光明之力,一力尚來,何況三力。如轉輪聖王飛上天時,四兵[1]宮觀乃至畜獸一切皆飛。轉輪聖王功力大故,能令一切隨而飛從。此亦如是,雖無自力,他力得來,故無有失。廣如《智論》第十三說。
經:復有變十方(至)須彌寶華。
釋曰:第十二、明變化眾。文別有二:初明單化,後「華上皆有」下明其重化。前中有二:一明所依、二明能依眾。此明所依,有其三種:一者化土、二者化虛、三者化華。梵云須彌寶華,此云妙高華。
經:各各座前華上(至)坐寶蓮華。
釋曰:第二、明能依眾。有其四種:一無量佛、二無量菩薩、三無量比丘、四無量八部眾。然八部眾略有三種:一天龍等八部,如諸經說。二者相傳說言,四天王各領二部(勘說處)。又八部者,如《長阿含經》第三卷說,世有八部眾:一剎利眾、二婆羅門眾、三居士眾、四沙門眾、五四天王眾、六忉利天眾、七魔眾、八梵眾。《瑜伽》釋云「八眾會來。」所謂八眾,大同《阿含》及《智度論》等。
問:人及天各說四眾,有何所以?答:如《瑜伽》第十五說,七因緣故建立八眾。故彼論云「四因緣故,於人趣中建立四眾;三因緣故,於天趣中建立四眾。最增上故、世間共許為福田故、受用資財不由他故、棄捨一切世資財故,由此四緣,於人趣中建立四眾。依地邊際故、欲界邊際故、諸行邊際故,由此三緣,於天趣中建立四眾。」若依《智度論》第十別釋所以,恐繁不述。
經:華上皆有(至)如今無異。
釋曰:自下第二明其重化。文有兩節:初明眾集、後明眾說經。此即初也。
經:一一國土(至)波羅蜜。
釋曰:第二、明眾說經。
經:他方大眾(至)皆來集會。
釋曰:第五、教所被機。文別有二:初別敘讚德,後「他方」下總結集會。上來敘眾已訖,自下第二總結集會。文別有三:初明十二大眾集會、次明坐處分齊、後明坐儀。此即初也。
經:坐九劫蓮花(至)僉然而坐。
釋曰:第二、座處分齊,第三、座儀,如經可知。
經:爾時十方(至)釋迦牟尼佛。
釋曰:自下第二明發起序。文別有五:一如來現瑞、二大眾生疑、三覺悟如來、四佛昇華座、五大眾歡喜。就現瑞中,文別有五:一讚如來德、二現瑞時節、三正住十地、四入大寂室、五思緣現瑞。此即初也。言爾時者,釋迦如來坐十地時。言十號等者,人所成德。德有四種:一十號德、二三明德、三斷德、四智德。然此通號,諸教不同。若依《本業瓔珞》第二,世尊不入十號之數。彼云「諸佛道同,果法不異。所謂十號: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七無上士、八調御丈夫、九天人師、十佛陀。」若依《涅槃.梵行品》,十號之外別說婆伽婆十號,即同《瓔珞》所說。若依《瑜伽》第三十八、《成實論.十號品》,世尊即是第十名號。無上士、調御丈夫合為一數以為第七,天人師第八、佛為第九、世尊第十,餘六同前。故今且依《瑜伽》所說。故彼論云「又諸如來,略有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何等為十?謂薄伽梵,號為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師、天人師、佛。薄伽梵言無虛妄,故名如來。已得一切所應得義,應依世間無上福田,應為一切恭敬供養,是故名應。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名正等覺。明謂三明,行如經說,止觀二品極善圓滿,是故說名明行圓滿。上昇最極,永不退還,故名善逝。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類染淨相故,名世間解。唯一丈夫,善知最勝調心方便,是故說名無上丈夫。調御師,為實眼故、為實智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與顯了義,為開導故。與一切義,為所依故。與不了義,為能了故。與所生疑,為能斷故。與甚深處,為能顯故、令明淨故。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為開導故、為所依故。能正教誡教授天人,令其出[1]離一切眾苦,是故說佛名天人師。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非不義利法聚,遍一切種現前等覺,故名為佛。能破諸魔大力軍眾,具多功德,名薄伽梵。」若廣分別,如《瑜伽》八十三、《涅槃經》第十八卷〈梵行品〉、《成實論.十號品》、《大智度論》第二卷。具辨同異,義如別章。言三明者,所謂宿命、生死、漏盡,義如上說。言大滅諦金剛智者,智、斷二德門。斷謂涅槃,真如為性。智即菩提,四智為性。言釋迦牟尼佛者,德所成人。釋迦是姓,牟尼是名。然如來種姓不同,種謂剎帝利、婆羅門,姓謂喬答摩、迦葉波等,如《順正理》七十五等。今言釋迦,此云能仁。如《長阿含經》說:昔者梵摩鼓王,四子有過,從向雪山直樹林下,令自在活。四子至彼,能自存活。王[2]歎四子:「是直釋子,能自存立。」因此姓釋法。佛第四祖已來,始姓釋法也。又解:釋是樹名,四子治化在釋樹下,從樹立名,故名為釋。是故本姓名瞿曇,今改本性名釋迦也。言瞿曇者,訛也,正音名喬答摩,此翻甘𧀹種,或云日天種、或云月天種、或云牛糞種。此是劫初有旃陀羅王等,殺諸釋種並皆都盡。時在仙人在深山中,脩得天眼,見誅釋種,被誅欲盡。意欲留釋種,遂藏得一釋子,擬紹王位。時彼旃陀羅王,遣瞻天文者瞻之,知有釋種不盡。入山伺求仙人不在,提童子將去,以日炙治。臨命終時,仙人既見不可教免,遂於空中為其說法,化作美女令生世心,遂有身分,遣之在地。仙人取置牛糞中,著甘𧀹園內。滿足數月,於牛糞內有雙童子化生,因續釋種。今現釋種,並從此生。若好心嘆者,言是日天種、或云甘𧀹種;若惡心毀者,言是泥土種、或云牛糞種。言牟尼者,即是名也,此云寂默。故《婆沙論》一百一十七云「三寂默者,謂身語意寂默也」,乃至云「無學身中煩惱意究竟滅,寂默圓滿,故名寂默。」具說如彼,廣如《俱舍》。
經:初年月八日。
釋曰:第二現瑞時節。如來成道已後第三十年初正月八日,[3]我即說時。有云:真諦三藏意,如來在世四十五年,說三[4]乘法輪:一轉轉法輪,說小乘故。然轉有顯密,密則始從得道夜至涅槃夜但具轉三法輪,顯即從初成道七年但轉轉法輪。次七年後三十一年中,兼轉照法輪。從三十八年後,於七年中轉[5]種法輪。從初照至于轉[6]治來,合有三十一年。前二十九年已說餘《般若》,今至三十年初月八日方說《仁王般若》,故云初年月八日。故今《本記》云「言初年月八日者,即正月八日。如來成道七年說般若。」案此經文,已二十九年,至此時應是成道後三十六年。此《本記》意,義如上記。
經:方坐十地。
釋曰:第三、正住十地。方者正也。謂諸如來欲現瑞相,正住十地。然此十地,自在兩釋。一云:極喜等菩薩十地。一云:《大乘同性經》所說四種十地中如來十地,如上所引。《證契經》者,與《同性經》同本異譯,前三十地文意大同,故不別敘。如來十地者,《同性經》云「一名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證契經》云毘富羅光明智作地),除一切微細習氣,於一切法得自在故。二名清淨身分威嚴不思議明德地,轉正法輪,顯甚深義。三名善明因幢寶相(《證契經》云寶熾海藏地),說聲聞戒,顯三乘故。四名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說八萬四千法門,降伏四魔故。五名[7]大輪威藏明德地,摧諸異論及其邪法,調伏一切行惡道者(《證契經》云光明味場)。六名虛空內清淨無垢炎光開相地(《證契經》云空中勝淨無垢持炬間敷作地),示六神通,現六大神通故,謂現無邊清淨佛剎功德莊嚴,顯現無邊菩薩大眾圍遶,顯現無邊廣大佛剎,顯現無邊佛剎自體,顯現無邊諸佛剎中從兜率天下託胎乃至法滅,示現無邊種種神通。七名廣勝法界藏明界地(《證契經》云光明起作),為諸菩薩如實開顯七菩提法,自性無有無所著故。八者最勝普覺智海藏能淨無垢遍無礙智通地(《證契經》云最勝妙淨佛智藏光明遍照清淨諸障智遍地也),授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四種記故(《首楞嚴經》說:一未發心記、二遍發心記、三密受記、四已得無生忍記。《寶雲經》亦同此說也)。九名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證契經》云無邊莊嚴俱那願毘盧遮那光作地也),為諸菩薩現善方便。十名毘盧遮那智海藏地(《證契經》云智海信盧遮那),為諸菩薩說一切法無所有故,本來寂滅。」《大般涅槃》雖有兩說,《本記》意存菩薩十地,故彼記云「今言十地,通入十地法門。若只入第十地,下九地則不解,化身故有出入,應身即常在定,法身非定非不定。」
經:入大寂室三昧。
釋曰:第四、入大寂室。言三昧者,訛者訛略,依正梵音名三摩地,此云等持,離於沈掉故名為等,持心令住一境性故名之為持。此通定散,即別境中定數為體。而有大寂室三昧,自有兩釋:一云:真如空性,止觀所依,名大寂室。從境得名,故名大寂室;三昧,依主釋也。一云:定極寂靜,智慧所依,名大寂室三昧,即持業釋也。此上二種,現瑞勝緣。然釋此定,差別有三:一名三摩地,如前所說。二名三摩鉢底,此云等至。等義如前。至謂至極,謂彼寂靜至極處故。三名三摩呬多地,此云等引。等義如前說。引有三義:一平等能引、二或引平等、三或是平等所引發故。然此三定,各有寬狹。三摩地名,自心數中等持一法,通攝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通定散位。三摩鉢底,通目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定體。等引地名,通目一切有心無心定位功德。
經:思緣放大光明照三界眾生(或有本云「照三界中」)。
釋曰:第五、思緣現瑞。文別有五:一思緣放大光、二頂上出華、三諸天雨華、四佛華自生、五大地六動。此即初也。謂今世尊思緣放光,照三界中。又解:思緣屬上段也。
問:二界有色,應是所照。無色界中都無有色,如何說言照於三界?答:諸宗不同。薩婆多宗及經部等,唯有四蘊,故無能照及所照法。摩訶僧祇部,具十八界,故有所照及能照法。今依大乘,《中陰經》說,如來至無色界,無色眾生禮拜世尊。又《本業經》云「如來說法會中,無色諸天來入會中。」故知無色具能所照。又下經云「寶華上于非想非非想天,時無色界雨無量香華,如雲而下。」若依《瑜伽》,無色界中唯有法處定所生色。解云:依《瑜伽》者,依如是說。如上所引諸經皆依法處說,更會勘。
經:復於頂上(至)諸佛國土。
釋曰:第二、頂上出華。文別有三:一明頂上出現、二明華至非想、三明至諸佛國土。
問:上明放光、後明出華,此有何意?依《本記》云「放光意顯斷眾生愚,出華意顯修因得果,如華顯果。」
經:時無色界(至)如雲而下。
釋曰:第三、明諸天雨華。文別有三:初明無色雨華、次明色界華、後明欲界華。此即初也。
經:十八梵天(至)異色華。
釋曰:第三、明欲界華。
經:其佛(至)非非想天。
釋曰:第四、自然生華,佛威力故(劫是層劫)。
經:是時(至)六種震動。
釋曰:第五、明六種震動。略有四義:一明動相、二顯動因、三辨動境、四釋動意。言動相者,依舊《華嚴》第二,明起動等三六十八動相,謂動、遍動、等遍動,起、覺、震、吼、涌皆具三相,准動意應知。相傳釋曰:搖颺不安為動,自下昇高為起,令生覺悟為覺,行隱隱有聲為震,砰礚發聲為吼,鱗隴凹凸為涌。若依《華嚴》第三十六〈如來性起品〉,具有二種六相:一動起等六,同第二卷;二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解云:此後六相,如《智度》第十卷說「何故有六動?答曰:起動有上中下,下者二種,或東涌西沒、或南涌北沒、或邊涌中沒。中者有四,或東西南北、或東西邊中、或南北邊中。上者六種動。」若依新翻《華嚴》,與前不同。彼云「爾時佛威力故,普遍一切華積藏土[1]世海六種震動,謂震、遍震、普遍震,動、遍動、普遍動,涌、遍涌、普遍涌,運、遍運、普遍運,吼、遍吼、普遍吼,擊、遍擊、普遍擊。」解云:初漸動為震,漸大動為動,上下踏涌為涌,隱隱出聲為運,漸大出聲為吼,互相皷擊其聲轉大為擊。《大般若》第一卷亦說二種六動,初六稍異。故彼云「現神通力,令此世界六種震動,謂動,極動,等極動,涌、極涌、等極涌,震、極震、等極震,擊、極擊、等極擊,吼、極吼、等極吼,爆、極爆、等極爆。」如此六種各有三相,准上應思。若依《佛地論》第十二云「動、涌、覺、起、震、吼,各有三相。」彼論釋云「六種動者,一動、二涌、三上去、四起、五下去、六吼。」廣釋如彼。言動因者,《長阿含》說,動有八因緣:一大水動時動、二尊神試力時、三如來入胎時、四出胎時、五成道時、六轉法輪時、七息教時、八入涅槃時。《增一阿含》說八因者,一閻浮提風輪從上向下,有地水火風,從下向上次第動;二菩薩入胎;三出胎;四出家學道成正覺;五入涅槃;六神通比丘心得自在;七諸天命終還生勝處;八眾生命終福盡相恥代等。而無轉法輪。言動境者,依《法華經》,此有二義:一名少動。故彼經云「而此世界六種震動」。二者大動,文殊偈云「一切諸佛土,即時大震動。」依《大智度論》第十卷云「地動因緣,有少有大有動。一閻浮提有動、四天下有動。小千國土、三千大千國土少動,以少因緣故。若福德人若生若死,一國土地動,是為少動。大動,以大因緣故,如佛初生時、成佛時、將滅度時,三千大千世界皆為震動,是時為大動。」具說如彼。言動意者,自有兩說。一依《十地論》,動地治四種煩惱:一信生天眾生,信現天報,震動天宮便生厭捨,起求法心。二造惡眾生,不識無常,縱心蕩識,令因動地捨惡從善。三我慢眾生,或因呪力能少動地。四起慢高心,使依大動,知其已劣。二依《勝思惟梵天經》,論動意有七:一令諸魔生驚怖故,二令說法時大眾不起散亂心故,三令放逸者生覺知故,四令眾生念法相故,五令眾生令觀說處故,六令成就者得解脫故,七令隨順問正義故。
經:爾時諸大眾(至)生疑。
釋曰:第二、眾疑。文別有三:一顯眾者疑、二申眾疑相、三問眾不決。此即初也。謂放光時,眾共生疑。
經:各相謂言(至)斯作何事。
釋曰:第二、申眾疑相。文有三節:初讚佛德、次領前事、後正申疑。就讚德中,初明成人之德。且辨四種:一者四無所畏,謂一切知無畏;二漏盡無畏;三盡苦道無畏;四說障道無畏。此四無畏,〈受持品〉中依文當說。二者十八不共法,自有二種:一者聲聞藏中十八不共法,謂十力、四無畏、三念處(應貪不貪、嗔不嘆、常行捨心)及大悲,如《俱舍論》。今大乘十八不共法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意無失、四無異相、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捨、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口業隨智慧行、十五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無礙、十七知未來無礙、十八知現在無礙。不與二乘共,名不共法(出體,如諸論說勘)。三者五眼德,四眼如前,更加佛眼。佛眼用四眼為體,在一佛身者總名佛眼。法身者,有其三種:一者通名法身,總攝佛德。二者五分法身,如上應知。三者真如法身,用如為體。言大覺世尊者,德所成人也。五蘊,假者也。言前已為我等者,領前事也。謂前已為我等大眾,初成道後二十九年說四般若:一《摩訶般若》、二《金剛》、三《天王問》、四者《光讚》。解云:《本記》云「今准此經,應成五部。」舊相傳云:二種八部。一此地流行八部者,一者《大品般若》。二者《小品般若》。三者《文殊般若》。四者《金剛般若》。五者《光讚般若》。六者《道行般若》。七者《勝天王般若》。八者《仁王般若》。二依菩提留支《金剛仙論》等所說八部,一十萬偈部、二二萬五千偈部,上之二部,此方未有。三一萬八千偈部,《大品》是。四八千偈部,即《小品般若》。五四千偈部,此方未有。六二千五百偈部,即《天王問般若》。七六百偈部,即《文殊問》。八三百偈部,即《金剛般若》。若依真諦《金剛般若記》中所說八部般若,亦同留支,而差別者,第六部[1]無云,此方未有。今問:日照三藏、于闐三藏皆作此說,彼處未聞八部之名。今依《大般若》四處十六會,而不攝《仁王般若》。又慈恩三藏云:西方不限八部。
問:依《大般若》十六會中,《摩訶般若》是第一會,《金剛般若》是第九會,《天王問》是第六會,《光讚》亦是第二會。如何此經不依彼十六會次第?解云:此經理應依彼次第,亦應通說餘部。而翻譯者隨其所聞,且說四部也。
言四處者,一王舍城鷲峯山、二室羅筏誓多林給孤獨園、三者在他化自在天宮末尼寶藏殿、四在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說慧度也。言十六會者,其如別記。然今科十六會,有其三節:初之五會,從廣至略皆說六度,文雖廣略,義無寬狹。是故龍猛菩薩依第二分造《智度論》。次有五會,遂難決釋。後有六會,如其次第,說其六廣。然十六會不攝此一部者,如來說教隨機異故。
經:今日如來(至)斯作何事。
釋曰:第三、正申疑情。謂前放光等,說四《般若》。今後放光,斯作何事?理應具說雨華動地,就初而說且申放光。
經:時十六(至)名曰月光。
釋曰:第三、問眾不決。文別有二:初王問眾、以明眾不決。前中有三:初辨住處、次標別名、後讚其德。言舍衛國主,舉國顯人。依《智度論》,國名憍薩羅國,主名波斯匿王(不知以何為正)。今言舍衛國,或言舍婆提城、或言舍羅婆悉帝夜城,並訛也。正言室羅婆悉底城,此譯云聞者城。《法鏡經》云「聞物國」,《十二遊經》云「無物不有國」,《善見律》云「舍衛者,是人名。昔人居住此城,往古有王見此地好,故乞立為國。以此人名,號舍衛國。一名多有國,諸國珍奇皆歸此國。」又西方典語,名室羅筏,此云幼少不可害。由劫初有仙,兄弟二人在此修道。弟云室羅,此云幼少。兄名阿羅筏,在此修道,因以名地,以地名國,以國名城,名室羅筏國及室羅筏城。前譯訛略,故云舍衛。國名為憍薩羅,城名舍衛城等,前翻譯者以其城名持為國稱。言波斯匿王名曰月光者,標別名也。梵音波斯匿王,此云勝軍,在俗之稱。名曰月光者,《本記》云「國王姓月,聞法以後更立光名。」
經:德行十地(至)摩訶衍化。
釋曰:第三讚德。謂位登極喜等十地,行施等六度及念住等三十七法,如上已說。四不壞淨者,依薩婆多,信三寶及信戒不壞為四。依《成實論》,信三寶及戒,四信為體。今大乘宗,同《成實論》,義亦無違。行摩訶衍化者,梵音摩訶衍,此云大乘。行自利利他兩行平等,故名摩訶衍化。
經:次第問(至)無能答者。
釋曰:第二、明眾不決。文別有二:初問居士、次問二乘、後問菩薩。寶,謂寶積。蓋,謂月蓋。法,謂法財。淨名,即維摩詰。此等皆在家,故稱居士。有云。寶蓋者,寶蓋長者。法者,護法長者。淨名者,維摩詰。有云:寶謂寶積長者,以蓋献佛,故名寶蓋。法淨名者,是維摩詰。法者軌則,即所解之法;淨謂無垢,名即名稱。謂以居士廣解諸法,無煩惱垢,名聞十方也。須菩提者,此云空生,或善吉及善現等。舍利弗者,梵云奢利局多羅,或云舍利弗多羅。舍利母名,眼之青精名舍利。又母眼似鸜鵒眼,以名焉。經中或言鶖鷺子者,一翻也。此明如來放光,意趣難知。故《智度論》第十一云「佛智慧力方便神通,舍利弗等大阿羅漢、大菩薩彌勒等尚不能知,何況凡夫。」
經:爾時(至)有緣斯現。
釋曰:第三、覺悟如來。文別有三:初明此方設樂覺悟如來、次他方設樂、後明共設樂覺悟如來。此即初也。文別有二:初明三類設樂,謂一月光王、次十八梵天、後六欲諸天。二聲動三千等者,顯聲勢力,如經可知。
經:彼他身(至)入此大會。
釋曰:自下第二明他方設樂。文別有二:初明來集、後顯設樂。就來集中,文別有二:初別釋四方、後類釋六方。此釋四方,如經可知。
經:六方亦復如是。
釋曰:第二、類釋六方。
經:作樂亦然。
釋曰:第二、類釋作樂。
經:亦復共作(至)覺悟如來。
釋曰:第三、共設音樂覺悟如來。然覺悟如來,言通兩段。
經:佛即知時(至)如金剛山王。
釋曰:第四、佛昇華座。謂知根熟,坐師子座。
經:大眾歡喜(至)大眾而住。
釋曰:第五、大眾歡喜。現通而住,為顯眾多及神通力。依空及地,仰待佛說。
問:何等眾生依空依地而住?答:他方依空,此方依地。或可實眾依地,化眾依空。或聖依空,凡眾依地。或可他力接凡亦在空。隨樂隨通,故分兩處。
觀空品第二
將釋此品,有其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言觀空者,舊來諸說不同。無分別智內證生法二空,能除二障,名觀空品。慈恩三藏汎論空者,略四種:一者說無為空。是故《瑜伽.菩薩地》說有為無為名為有,無我我所名為無。二者別空無我。謂有漏五蘊上無我我所,即說五蘊為空。故《成唯識》云「別空非我,屬苦諦故。」三者通空為我。如世尊說:一切法皆空。空無我體,通一切法。四者生法二空所顯真如說之為空,此即空之性故說名為空。若依梵音,空有二義:一者舜若,此翻為空。四中第一,能顯無義。二舜若多,此云空性,即是第四所顯真性。今論此中舜若多處說舜若聲,非如舊說空即是理。觀謂觀察,即鈍觀智。空者空性,是所觀境。無分別智觀空真如,境智合說,名觀空品。
經:爾時佛告(至)國王因緣。
釋曰:第二、依文正釋。自下五品明正說分,總分為三:初有三品正明內護;次〈護國品〉辨其外護;後〈散華品〉荷恩供養。或可《受持品》亦為正宗,荷恩散華及受持故。雖有兩說,且依前釋。就內護中,復分為二:初略開二護,後「爾時大王」下問答廣釋。略中有四:一者知王請意、二略開二護、三勸發三慧、四歡喜供養。此即第一知王意也。
經:吾今先為(至)十地行因緣。
釋曰:第二、略開二護,一護佛果因緣、二護十地行因緣。此中佛果為所護;以十地般若為能護因緣,生佛果故。又十地菩薩為所護;以地前般若為能護因緣,能生十地菩薩行故。或可護行,亦通十地,始從初地生第二地故、諸地展轉前生後故。
問:王諸護國,佛說二護,是不相違?答:護國土力要依二護,是故如來先說二護。
經:諦聽諦聽(至)如法修行。
釋曰:第三、勸發三慧。言諦聽者,發生聞慧,因聞生故。善恩念之者,發生思慧,因思生故。如法修行者,顯其修慧,因修禪定所生慧故。
經:時波斯(至)蓋諸大眾。
釋曰:第四、歡喜供養。言大事因緣者,如《智度論》第九卷云「佛說般若,無央數眾生當續佛種,是為大事因緣。」又七十四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為大事故起。龍樹釋云:能破眾生諸大煩惱、能與諸佛無上大法,名為大事。」言即散百億眾色華者,表能護行成,引生勝果。言變成百億寶帳蓋諸大眾者,表所護果滿,覆育群生。
經:爾時大王(至)十地行因緣。
釋曰:第二、問答廣釋。於中有二:先問、後答。此即月光乘前起問。問有二意:一問護佛果因緣、二問護十地行因緣。
經:佛言菩薩化四生。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說。文別有三:初〈觀空品〉,明自利行,答前問。次〈教化品〉,明利他行,答第二問。後〈二諦品〉,明二護所依理,就答初問。文別有二:初正釋觀空,後「佛說法時」下時眾得益。前中有二:初正釋觀空,後「大王菩薩」下,釋已總結。前中有二:初標宗正釋,後「白佛言」下問答重釋。此即標宗正釋。然釋此文,自有二說。若依《本記》,文別有三:一所化之境、二能化之智、三「是為」下結成化體。言菩薩化四生者,所化境也。四生有三義:一形色四生,謂胎、卵、濕、化。二小乘心神四生:一一闡提、二我見、三怖畏生死聲聞、四自利行緣覺。三大乘心神四生,謂樂三有,有二人:一樂大乘闡提、二執著我見,是大乘外道。不樂三有,有二人:一人即是二乘,不樂生死、不樂涅槃;一人即是菩薩。此三四生,即所化之境,故言菩薩化四生也。言不觀色如至二諦者,自下第二能化之智,見諸法如如,同一無相。文別有三:一約法、二解釋、三結成。第一約法,略舉五條:一五陰、二眾生、三佛果、四菩薩、五真妄。五陰是生死假人所依,眾生我人是能依,四德佛果是出世依處。解云:佛果四德即是能化菩薩所依止處,是故經云「菩薩化生,不論於佛知見壽者。」菩薩是能依,就菩薩有三:一位、二人、三法。位者即有三種:一未知欲知,是十信,名為知。二十解十行,名為見。三護知即壽者,從十迴向至金剛。所言壽者,能護智慧壽命使不斷失也。人者,文言菩薩。法者,文云六度等,舉人欲法也。五真妄者,文言二諦,如生死為俗、出世為真也。
解釋有二:一總、二列。總者,文言是故一切法性真實空。分為五義:一者立名。謂真實空,真如、實際等(《大般若》十二名等)。二相不定。有無等三義,能知可知更無別體。解云:本覺反照自體第九識,即《智度論》第一義悉檀。四略分拆。道前不淨、道後淨,有垢無垢。五廣分拆。謂十六空、十八空等。別者有五:一文言不來不去,是生死空。二文言無生無滅,是涅槃空。生死是來、涅槃是滅,無去即無來,所以是生死空;無生故無滅,所以涅槃空。三文言同真際,道前如。四文言等法性,道後如。實際無窮,法性無斷,無窮故無前,不斷故無後。五者,結。有三:一者標無人法二我。文言無二無別,無二是人無我、無別是法無我,我對我所故成二,萬法不同故成別。二總結。文言如虛空,總結二無我也。三別結。文言無我我所,別結人空。文言無所有相,別結法空也。
第三、結成。如上觀解,即是十地般若。故《金剛經》云「無為法而有差別」,即用無為為菩薩體。
今解不爾。菩薩化生,文別有四:一總標能化所化、二「不觀色」下別釋能所化空、三「是故一切」下結成空義、四「是為菩薩」下結成護體。此即初也。言四生者,如《瑜伽》第二卷云「云何卵生?謂諸有情破㲉而生,如鵝雁等。云何胎生?謂諸有情胎所纏裹剖胎而生,如象馬等。云何濕生?謂諸有情隨因一種濕氣而生,如蛾蝎等。云何化生?謂諸有情業增上故,具足六處而生、或復不具,如天、那落迦全,及人、鬼、傍生一分。」
經:不觀色如受想行識如。
釋曰:自下第二別釋能所化空。文別有二:初明所化生法二空,後「菩薩如」下明能化生法二空。前中有二:初明所化法空、後明所化生空。此即初也。言不觀色如者,不觀之言通下諸句。然不觀色如,諸說不同。一依《本記》云:若化不觀如,觀如即不化;今說化生,故言不觀如也。下不觀言,皆應准此。一云:不觀色如者,不觀色如,以所執如無所觀故,是依主釋。一云:不觀色及如,皆是所執,無所觀故(是相違釋);餘皆准此。一云:見色之如,如即是空,空無所有,故說不觀如,清辨等宗。一云,理實菩薩化有情時,見彼五陰及真如,而不分別是色是如,故言不觀。是故《瑜伽.菩薩地》云「菩薩觀行,隨事所、隨如所,不作是事,是事是如。」下皆准此。是故菩薩,用而常寂、寂而常用。受等四蘊,准色應知。
經:眾生我人(至)壽者如。
釋曰:第二、所化生空。謂五蘊上計我以為眾生、我及人等,情有理無,故說為空。或於蘊上計我為常樂我淨,或於蘊上如其所應計識蘊為智者,色蘊一分眼為見者,行蘊一分命等為壽者,亦是情有理無,所執情故,說為生空。諸宗同異,如宗中說。
經:菩薩如(至)二諦如。
釋曰:自下第二能化生法二空。言菩薩如者,能化生空,所執菩薩,理非有故。六度四攝一切行如者,能化法空,能成菩薩六度等行,理非有故。二諦如者,非但能觀,所觀亦空,故言二諦如也。
經:是故一切(至)無所有相。
釋曰:第三結成空義。文別有二:初結一切法空,「是故陰入」下結成二科空義。此上空相,義如《本記》,故不列敘。
經:是為菩薩(至)般若波羅蜜。
釋曰:第四、結成護體。
經:白佛言(至)為化眾生耶。
釋曰:第二、問答重釋。文別有三:初明實相般若,次「白佛言」下明觀照般若,後「此經名味句」下讚文字般若。就實相中,先問、後答。此即問也。問有三意:初領上說,謂若諸法皆空爾者;次舉化事,謂護化眾生;後正設難,謂若皆空,云何有菩薩化眾生耶?若依《本記》,釋難意云:若觀空則不能化,若言化則不觀空。二義相違,化云何成?
經:大王法性色(至)常樂我淨。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答。文別有三:初明依真觀空不化、後辨依俗能化眾生。前中有四:一舉境、二辨觀、三徵詰、四釋通。此舉境也。若依《本記》,境有二種:一者五蘊,是地前境。二者常樂我淨,是地上境。今解:不爾。五蘊是所依境,常樂是能依境。如此二種境,通地前地上。
經:不住色(至)不住非非色。
釋曰:第二、辨觀。文別有二:初觀色陰、後類釋四陰。此即初也然釋此文,諸說不同。一《本記》云「不住色者,第一句遮色,色是色蘊,即質礙義。非色者,第二句遮四蘊,即了別心等。非非色者,第三句重遮色心。若具應言不住非色非非色,為存略故但言非非色。」此意釋云:能緣之智觀彼真如,離色、離非色,雙離色非色也。一云:言不住者,謂內證智不執著故,名為不住。如《攝大乘》,色有三種:一分別色,即是遍計所執。二種類色,是依他起。三法性色,是圓成實。由三無性,遣三性色,故言不住色,乃至不住非非色。一云:法性真如,離四句、絕百非。言不住色等者,若具應言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亦色亦非色、不住非色非非色,以存略故,除第三句及第四句中非色兩字。
經:乃至非非住。
釋曰:第二、類釋四蘊。而言不住非非住者,為存略故,舉後攝前。
經:何以故。
釋曰:第三徵詰。此有兩釋。一云:豈不真如皆是一體,何故別釋諸蘊如耶?一云:既有真諦,如何不住?
經:非色非非色如。
釋曰:第四釋通。亦有兩釋:一釋前徵,云非色如即是非非色如,應說三句,略故說二。一釋後徵,云如者空義,即是真性,空無所住故云不住。
經:世諦故(至)一切生性實故。
釋曰:自下第二依俗能化眾生。於中有二:初明二緣故見所化眾生、後「乃至」下明有能化眾生。前中有三:初言世諦故三假故者,出其二因。言世諦故者,有云:世諦三種。一云色諦,四大為性;二者心諦,識界為性;三者空諦,空界為性。言三假故者,即謂法假、受假、名假。次言名見眾生者,標宗。依二因故,有所化人。後言一切生性實故者,重出因也。《本記》云「謂非勝義中實性可得,而俗諦中一切四生亦有實性義,此依受假。」或有本云「一切法性實故者,通約三假。」
經:乃至亦名見。
釋曰:自下第二明有能化。於中有二:初約受假明有能化、後「大王」下約名假以明能化。前中有二:初約正見證有能化、後外道邪見證其見義。七賢者,謂七方便,或可信行、法行、信解脫、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廣如別章。四向四果,名為八聖。六十二見,義如別章。
經:大王(至)非非見一切法也。
釋曰:此依名假證有能化,如經可知。
經:白佛言(至)云何照。
釋曰:自下第二問答分別觀照般若,先問、後答。今此問意,具如《本記》。有法者,是世俗境。非非法者,是真諦境。執諸法有,即增益謗。諸法非有,是損減謗。雙遮二謗,是故重言非非法。此難意云:為如俗諦有法故照?為如真諦非非法照?或可諸法同真際、等法性,離四句、絕百非。即是境空,如何般若有照用非?
經:大王(至)見非非法。
釋曰:自下第二如來正答。於中有二:初標宗略答、後「法若」下依宗廣釋。此即略答。謂摩訶衍見非非法,以證空故。
經:法若非非法是名非非法空。
釋曰:自下依宗廣釋。於中有二:初廣釋非非法、後「以般若波羅蜜空故」下釋能觀智照空及有。前中有二:初以非非法屬當空境、後歷門辨空。此即初也。謂所緣法若非非法者,於諸空中名非非法空。
經:法性空(至)十二緣空。
釋曰:自下第二歷門辨空。於中有二:初歷門辨空、後「是法」下以生等相釋成空義。此即初也。謂非非法空,歷法差別,便成七空。七法空者,諸法實性,本性自空,不由智力,名法性空,通下六門。二者五蘊、三十二處、四十八界,此三科門,義如上說。五者六大,所謂四大及與空、識。六者四諦、七者十二緣生。此上七門,皆是非非法,故說名為空。
經:是法即生(至)即空。
釋曰:自下第二以生等相釋成空義。文別有二:初就識蘊以釋空義、後「乃至」下類釋四蘊及一切法。前中有四:一標宗、二類釋、三徵詰、四釋通。此即標宗。謂五蘊中有五相故,說名為空。言即生等,自有二義:一就體說。即謂大乘宗,諸識生時從因而起,假說為生,是不相應行蘊所攝。以此假故,不同薩婆多實而非假,不相應故。不同經部即說色等名為生等。二依時名。即諸說不同。薩婆多宗,生在未來,住滅二相皆在現在。於現在中自有兩說。一云:二相即有前後;一云:二相無有前後。《大毘婆沙》具有兩說,順正理師說無前後。今依大乘,生住二相皆有現在,自有兩說:一勝軍師云二相前後,先生後住;二護法等說無前後。故《成唯識》破上坐部:如何一念而有二時?是故依時,亦名即也。如是諸法不成實故,即有即空。
經:剎那剎那(至)法滅。
釋曰:第二類釋。謂如初剎那,餘諸剎那亦如是法生法住法滅。梵音剎那,此云極促時也。具足應言即空,准可知故,略而不說。
經:何以故。
釋曰:第三外人徵詰。生滅相違,如前所說,不應同時,如何說言即生即滅等也?或復有無相違,如何說言即有即空?
經:九十剎那(至)九百生滅。
釋曰:第四世尊釋通。以九十小剎那成一大念,一大念中一小剎那復有九百生滅,是故前言生時即有滅也。或復多剎那為一念,是故念時假有非實,以非實故,即有即空亦不相違。又大念時分為三分,一分有三十,三分即成九十。一大念中九十剎那,一剎那中經九百生滅。若生滅合論即有九百生滅,別論即有一千八百(一云九十剎那,經八萬一千生滅方成一念。勘《莊嚴論》及《大婆沙》)。
經: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
釋曰:此即第二類釋四蘊及一切法。謂如前識蘊即住即滅,即有即空,乃至受想行色,五蘊以外從有後十二緣等諸門亦如是。
經:以般若(至)一切法空。
釋曰:自下第二辨能觀智照空乃有。於中有二:初明照空及有、後「善男子」下辨觀得失。前中有二:初明照空、後「但法集故」下明其證有。是故《本記》分為兩節:初即無相、後即有相。言無相者,非但無所照亦無能照,照無所照,是了義說。故《大只經》名真實般若。言有相者,攝引凡聖無量教門,有十地可修、佛果可得,無照說照,是不了義。故《大品經》云「名相似般若」。就證空中,文分為二:初明般若證境空相、後「因空」下辨一切法空之分齊。此即初也。般若波羅蜜者,是能觀智,有生等故;亦名為空,以智空故。能證三空:一不見緣者,不見十二緣;二不見諦者,不見四諦;三乃至一切者,不見六大法乃至五陰有法空。此即從後向前釋也。言不見者,離分別見,故言不見,非謂不證故名不見。
經:內空(至)空空故空。
釋曰:第二辨一切法空之分齊。有十二種,謂內空等。然此空相,如《智度論》五十一說。然彼論本卷數多少,諸本不定,或四十六。故彼文云「內謂內法,即內六處。此中眼由眼空。何以故?非常非壞,本性爾故。耳等亦然。外謂外法,即外六處。內外謂內外法,即十二處,准上應知。」有為空,謂欲等三界。無為空者,無生無住、無異無滅。無始空者,謂無初中後可得,及無往來際可得。言性空者,彼云本性空,謂一切法本性,若有為法性、若無為法性,皆非三乘所作。第一義空者,彼云勝義空,謂涅槃此勝義。由勝義空,般若波羅蜜多者,如名可知。因空者,解云六度空。佛果空者,解云菩提涅槃空。空空故空者,《智度論》云「一切法空,此空由空空。」又彼論云「問:諸空後皆云非常非滅故。此義云何?答曰:若人不知此空,必墮二邊,若常若滅。所以者何?若諸法實有則無滅義,墮在常中。如人云一舍入一舍。眼雖不見,不名為無。諸法亦爾,從本來世入現現在世,從現在世入過去世,如是則不滅。行者以有為患,用空破有,心復貴空,著於空者則墮斷滅。以是故,行是空以破有,亦不著空。離是二邊,以中道行。行是十八空,以大悲心為度眾生。是故十八空後皆云非常非非滅,是名摩訶衍。若異此者,則是戲論狂人,於佛法中空無所得。如人於珍寶聚中取水精珠,眼見雖好,價無所直。」廣如彼說。諸論同異,具如別章。
經:但法集故(至)名集故有。
釋曰:第二辨其照有八有不同。若依《本記》,文有三節:初約三假。言法集故有者,是真實性。受集故有者,是依他性。名集故有者,是分別性。次辨因果有。言因集故有者,分別真實二種境界,能生心故名之為因。言果集故有者,是依他性,從境生故,因之為果。後明階位。言十行故有者,此即道中,始從十信乃至十地,是依他起。言佛果故有者,此即道後,是真實性。言乃至六道一切有者,此即道前,分別依他二種性也。今解八有,大分為三:一三假門、二四諦門、三界趣生等門。言三假者,如上〈序品〉引《大品》說。
經:因集故有(至)佛果故有。
釋曰:第二、即四諦門。因集故有,即此集諦,是生死因。果集故有,即是苦諦,是生死果。十行故有,即是道諦,是涅槃因。謂從十信乃至十地,五種十行皆名道諦。不同薩婆多宗,苦忍已上方名道諦,資糧、加行,道諦攝故。佛果故有者,菩提涅槃。菩提是道諦一分,涅槃正是滅諦所攝。
經:乃至六道一切。
釋曰:第三、界趣生等。事差別有,乃至言含三界四生等有,是故結云一切有也。
經:善男子(至)不異於世間。
釋曰:自下第二辨觀得失。若依《本記》即分為二:初辨得失、後示說處。得失中,從凡至佛凡有七見,初一辨失、後六顯得。一、虛妄見,謂十住前凡夫二乘,執有涅槃即法我見、眾生等者人我見,是故不異世間也,具說如彼。二、真實見,謂十信信真、十解解真、十行並成就不移動,以不動故不到,不到故不滅,不滅故無相,無相故亦無無相,是故一切法如也。三、最勝見,謂十迴向,明即體無相,三寶一體也。故《涅槃》云「三寶一體」。又此菩薩,引二乘入迴向位也。四、入位見,初地至七地皆見第一義諦,是菩薩正位,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法門。五、成就他見,八地證見第一義,見始圓足、但化他未足,欲成就他故,成就他見。所言能運載名摩訶衍下,以如理為能運載。運是遷動義,載是成持義。行由如理,成持運動,故從生死出到薩婆若,以無到無出故,具說如彼。六、次第見,是無間道,為解脫道作次第緣,故言即滅。為金剛便有堅利之用,故言金剛。亦名定者,以無間道窂發解脫道,如定發慧。七、解脫見,佛以一切智見一切法,於一行中行一切行,故名一切行。自下示其說處。總結七見,如《光讚般若》中說。今解:不爾。辨觀得失,文別有二:初明妄見,名之為失;後明正觀,即名為得也。釋其妄見,義同《本記》。
經:於諸法而不動(至)亦如也。
釋曰:自下第二明正觀。文別有二:初明方便正觀、後明入位正觀。此即初也。謂十信已上乃至十迴向皆作此觀,所觀空理於諸法中平等一味無動轉相,無動轉故不到。到是生義,以無動故無生,無生故亦無滅相,無生無滅故亦無有相,以相無故對何說無相?故言無無相。以此義故,一切法皆如也。若依前解,而不動等屬能觀心,即與此文諸法皆如義便不順。
經:是即初地般若波羅蜜。
釋曰:第二、明入位正觀。文別有二:初明正觀、後示說處。前中有三:初就位讚德、次標名讚德、後據用讚德。此即初也。釋位如上,意同《本記》。言八萬四千者,依《俱舍論》三師說,故彼頌曰「有言諸法蘊,量如彼論說。或隨蘊等言,如實行對治。」論曰「有諸師言:八萬法蘊,一一量等。」《法蘊足論》謂彼一一有六千頌,如對法中《法蘊足》說。或說法蘊隨蘊等言,一一差別數有八萬。謂蘊處界等一一教門,名一法蘊。如實說者,所化有情貪嗔等八萬行別,為對治彼八萬行故,世尊宣說八萬法蘊。若依正理,有三師說,前二師義同於《俱舍》,彼破《俱舍》第三正義,故彼論云「此即順成隨蘊等言、無蘊等言,不為對治有情病行,唐捐而說。」《大毘婆沙》有六師說,廣如《深密記》。若依《賢劫經》,始從光曜度,終至分布舍利度,合有三百五十功德門,一一各修六度,即二千一百。後將二千一百,對彼十法四大六衰,十十一一皆說二千一百即二萬一千。又將二萬一千,對四眾生,一多貪、二多嗔、三多癡、四三毒等分。此四各有二萬一千,四箇二萬一千即有八萬四千。
經:即載名摩訶衍(或有本云「即能運名摩訶衍」)。
釋曰:第二、就名讚德。梵音摩訶衍,此云大乘行。此即通前十地,義亦無失。
經:即滅為金剛亦名定。
釋曰:第三約用讚德。文別有二:初讚等覺、後讚妙覺。此即初也。謂第十地末後一念,能破二障,如金剛破物。
經:亦名一切行(至)波羅蜜中說。
釋曰:第二、別讚妙覺。於一切行中具一切行,故名一切行,即解脫道也。此解脫道,如《光讚般若波羅蜜》中說者,示說處也,此即示彼第八卷(勘《大般若》)。
經:大王是(至)說名味句。
釋曰:第三、讚文字般若。文別有二:初讚教殊勝、後「大王若菩薩」下依教發觀。就初文中,若依《本記》有四無上:一說者無上、二信無上、三所說無上、四智慧無上,此即大覺所說,故應信受。又彼所說,符正理故、得勝慧故。今解:不爾。即分為三:初三同前;第四無上屬所說故,此即第一說者無上,一切諸佛所說同故。此名味句差別相者,依大乘宗,聲上假立名味句身,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名詮自性,句詮差別,為二所依即說為文,具如別章。
經:於恒河沙(至)何況解一句者。
釋曰:第二、信受無上,此即挍量歎勝。言於恒河沙三千大千國中者,盛寶之處。一妙高山等,數滿至千,名為小千。即此小千,數滿至千,名為中千。即此中千,數滿至千,名為大千。《智度論》云「二過復三,故言三千。三千重數,故名大千。」若廣分別,如《深密記》。謂前七寶施等,令得信行等七賢、預流等四果,不說空故,所以福少;此經說空,令諸眾生得大菩提,故知勝也。
經:句非句非非句故。
釋曰:第三、所說無上。文別有三:一明文空、二明文義俱空、三明人法俱空。此即文空。有二:一句非句,是句性空,一切名句之體本來無自性也。二非非句者,非有非無修得,遣有無空。非句是性得,非非句是脩[1]德,遣性也。
經:般若非句句非般若。
釋曰:第二、文義俱空。般若非句,是義空。句非般若,是文空。文中求般若不可得,般若中求文不可得,是互無空。離文無義、離義無文,乃成平等無義。意明平等,略說互無。
經:般若亦無菩薩。
釋曰:第三、人法俱空。此即法空。應說人空,准可知故,略而不說。就法空中,文別有二:初約因位以辨法空、後依果位以釋法空。前中有三:初標、次徵、後釋。此即標也。謂般若是法、菩薩是人,人中求法不可得,即是法空。
經:何以故。
釋曰:第二、徵也。
經:十地(至)三十生空故。
釋曰:第三、釋法空也。謂於十地,皆有始生、住生、終生不可得。地地有三,故成三十。
亦非薩婆若(至)空故。
釋曰:第二、依果釋空。薩婆若者,此是梵言,翻云一切[2]智。謂般若非但非菩薩,亦非薩婆若體;非但體空,大乘行用亦空故。
經:大王(至)凡夫人也。
釋曰:第二、依教發觀。文別有二:初明倒想觀、後「見三界」下明正觀。此即初也。謂若菩薩見境者,見實相。見智者,見觀照。見說者,見文字般若。見受者,於諸境中有執著故,即非聖見,此即倒想見法,凡夫人也。
經:見三界(至)果報之名也。
釋曰:第二、明正觀也。文別有二:初染淨因果以明空相、二「善男子」下約無聽說以辨空相。前中有二:初明生死空、後「薩婆若」下明佛果空。前中有二:初明分段變易二生死空、後「金剛菩薩」下釋空所由。前中有二:初明分段生死、後顯變易生死。初[1]後有三:初明果名,而無實體。
經:六識(至)無色界藏空。
釋曰:第二、明業空。謂欲界中具起六識,起無量欲,發業受生。此中文意,即說彼業名之為藏,攝藏果故;或即彼業以為業果,由諸煩惱所發故。
經:三界空(至)無明藏亦空。
釋曰:第三、煩惱空。此有兩釋:一依《本記》,文有三節:初三界空者,三界中皮煩惱,謂迷事貪等。次三界根本亦空者,三界中肉煩惱,謂迷理見等諸空,與皮為本。後三界本無明藏亦空者,三界中心煩惱,謂所知障。所有諸空就勝說故但言無明,通為皮肉為根本故。三界根本亦空六字,言通肉心二種煩惱。一云:三界空者,結上業果二段文也。三界根本無明藏亦空者,謂三界中見修煩惱,就根本說但舉無明。
經:三地九生滅(至)果報果。
釋曰:第二、明變易生死空。然釋此文,自有兩釋。若依《本記》即是四種變易生死,無明習為緣,得此果。文言三地者,一見地,從十迴至三地。除伴者,出觀見有之執強,故言伴。助道法亦呼為伴也。二修地,從四地至七地。除羸弱者,出觀見有執不微弱也。三究竟地,八地至十地。除微細者,但見有之執不現前,稱之微細也。九生者,合十地為三地,一地始、住、終三生,此三地為九生也。此通結上下十地滅前三界無明習之果報皆空者。明十地所滅,滅無所滅也。無明或名三界習,故言三界無明習。習之果報,即十地變易生。智勝色妙,故言變易生。今依慈恩三藏,釋此文意自有兩說:初三地九生滅者,攝地分齊,謂八九十三地中皆有始、住、終三生滅,可得名九生滅。所以者何?前七地中自有二義:一受分段生,故《智度論》云「七地菩薩受虫身肉身。」一類菩薩初地以上受變易生,是故《智度論》云「未捨肉身,入於初地。八地以上,一切煩惱不現前故,唯受變易。」故云三地九生滅。後三界中餘無明習果空者,對緣辨果,謂如《勝鬘》說,無明住地為緣,得三種意生身,故言餘無明習果報空也。若具分別,廣如別章。故知《本記》所說三地九生滅者,不攝十地,以為三地及九生滅。又彼所說,從十迴向至三地除伴煩惱等者,便違《解深密經》。彼云「隨眠略有三種:一者害伴,謂於前五地,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無後有,是故說名害伴隨眠。二者羸劣隨眠,謂於第六第七地中微細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三者微細隨眠,謂於第八地以上,從此已去一切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依所知障為依[2]為依止故。」
經:金剛菩薩(至)因空故空。
釋曰:第二、釋空所由。此明金剛菩薩得理盡三昧故,二種生死惑業皆空。所言惑者謂發業煩惱果者,即是惑所發業。如是惑業皆有生滅,總說為空。有果空者,惑業所生三者變易果空,因空故空者,重釋果空所以。由惑業因空故,果亦空也。
經:薩婆若(至)或前已空故。
釋曰:第二、明佛果空。文別有二:初智斷空、後三無為空。此即初也。薩婆若亦空者,即智德空。言滅果空,明斷德空。斷德有二:一方便淨涅槃、二性淨涅槃。此即方便也。言惑前已空故性淨涅槃,謂從本已來自性淨故。故《維摩》云「不斷煩惱受涅槃」即其事也。
經:佛得三無為果(至)薩婆若空。
釋曰:第二三無為空。文別有三:初標、次釋、後屬當。言得三無為者,總標。言智緣滅者,或名擇滅,擇謂智慧,由智斷障所得滅者,名為擇滅。非智緣滅者,亦名非擇滅。不由智力所得滅故,名非智緣滅,如前所說性淨涅槃等。言虛空者,即虛空無為。謂於真如上無色所現,義說名虛空。薩婆若果空,第三屬當。謂薩婆若果無為體上,義說三種。
經:善男子(至)皆如也。
釋曰:第二、約無聽說以明空相。文有三節:初法、次喻、後合。言無聽說者,如下經說「若幻化身見幻化,是菩薩真化。」喻、合可知。
經:大王菩薩(至)為若此。
釋曰:就答初門中正釋觀空。文別有二:初釋、後結。上來釋訖,此即結也。文別有二:初結能護體、後「般若」下結能護用,如經可知。
經:佛說法(至)菩薩大行。
釋曰:第二、時眾得益。若依《本記》有二種益:一小乘益,謂皆得法眼淨,謂已見諦。二大乘益,有四:一、性地者,十信前有性之地;二、得信地,即十信也;三、十解已上,名為大空,初得空解故;四、十迴向已上,名為大行,行第一義諦故。今言法眼淨者,同《本記》。二性地者,地前三賢,以習性道三種性故。三信地者,初地已上,已得無漏不壞信故。四大空者,八地菩薩二空觀智常不退故。五大行者,九地已上,利他故。諸說同異,不可具述。
仁王經疏卷上末
元文二年四月二十一日於雨中閑居交點了。
點本云:
天喜三年八月十二日辰時點已。
長講會 講師明範院 聽眾僧經讚。
招提寺五室宗祐
寶永元年九月日書寫之 如幻 慧嚴延享改元甲子六月二十二日,溽暑如蒸,拜寫了,願生生遊般若波羅蜜海者也。
校注
[0359001] 【原】大谷大學藏本,【甲】平安時代寫寶壽院藏本 [0359002] 定【大】,豈【考偽-大】 [0360001] 此【大】,性【考偽-大】 [0360002] 其【大】,具【考偽-大】 [0360003] 據【大】,表【考偽-大】 [0360004] 假【大】,破【考偽-大】 [0361001] 言【大】,宗【考偽-大】 [0361002] 不【大】,無【考偽-大】 [0361003] 姓【大】,性【考偽-大】 [0361004] 方【大】,萬【考偽-大】 [0361005] 泰【CB】,秦【大】,承【考偽-大】 [0362001] 第【大】,尸【考偽-大】 [0362002] 聞【大】,受【考偽-大】 [0362003] 妙【大】,依【考偽-大】 [0363001] 云【大】,說【考偽-大】 [0363002] 義【CB】【考偽-大】,身【大】 [0363003] 蓋【大】,盡【考偽-大】 [0363004] 藏【大】,歲【考偽-大】 [0364001] 銀【大】,錄【考偽-大】 [0364002] 經【大】,練【考偽-大】 [0365001] 導類【大】,尋翔【考偽-大】 [0366001] 用【大】,通【考偽-大】 [0366002] 說【大】,論【考偽-大】 [0366003] 內【大】,〔-〕【考偽-大】 [0366004] 隨其【大】,〔-〕【考偽-大】 [0367001] 一【大】,一者【考偽-大】 [0367002] 法【大】,根【考偽-大】 [0367003] 名假【大】,〔-〕【考偽-大】 [0368001] 除【大】,際【考偽-大】 [0368002] 召【大】,即【考偽-大】 [0368003] 性【大】,物【考偽-大】 [0368004] 或【大】,或先【考偽-大】 [0368005] 時也【大】,世【考偽-大】 [0368006] 角【大】,角獨住【考偽-大】 [0369001] 慧【大】,悲【考偽-大】 [0369002] 其【大】,具【考偽-大】 [0370001] 賢【大】,堅【考偽-大】 [0371001] 實【大】,寶【考偽-大】 [0372001] 所【大】,前【考偽-大】 [0372002] 所【大】,可【考偽-大】 [0372003] 有【大】,即【考偽-大】 [0373001] 勝【大】,緣【考偽-大】 [0373002] 滅【大】,減【考偽-大】 [0375001] 宮【大】,言【考偽-大】 [0376001] 離【大】,唯【考偽-大】 [0376002] 歎【大】,眾【考偽-大】 [0376003] 我【大】,或【考偽-大】 [0376004] 乘【大】,種【考偽-大】 [0376005] 種【大】,持【考偽-大】 [0376006] 治【大】,持【考偽-大】 [0376007] 大【大】,火【考偽-大】 [0377001] 世【大】,東【考偽-大】 [0378001] 無【大】,〔-〕【考偽-大】 [0384001] 德【大】,得【考偽-大】 [0384002] 智【CB】【考偽-大】,皆【大】 [0385001] 後【大】,復【考偽-大】 [0385002] 為依【大】,〔-〕【考偽-大】【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8 仁王經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2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釋曰:自下第二判文正釋。於一部內,即其八品,自有兩判:一依本記,大分為四:一發起分,即初〈序品〉;二正說分,謂次五品;三王得護國分,即〈受持品〉;四流通分,即〈囑累品〉。今判此經,依《佛地論》大分為三:初之一品,名教起因緣分;次有五品,名聖教所說分;後有二品,名依教奉行分。顯已聞等,即是教起所因所緣,故名教起因緣分;正顯聖教所說法門、品類差別,故名聖教所說分;顯彼時眾聞佛聖教,歡喜奉行,故名依教奉行分。即當舊說序、正、流通。序謂由序,起正說之由致。正即正宗,辨所詮之宗義。通即流通,攝末代之勝益。
就序分中,文別有二:初明證信序,後「爾時十號」下辨發起序。然此二序,有三差別:一者名別。一名證信,亦名通序;二名發起,亦名別序。說我聞等,令物生信,名為證信。諸經皆同,名為通序。以放光等發起正宗,名為發起;隨部各別,名為別序。二者時別。一名經前序,未說經時,先發起故;二名經後序,說經以後方始諸故。三者人別。一名如來序,於諸經中佛發起故;二名阿難序,由阿難請方始說故。
就證信中,略有四門:一說事緣起、二說事之意、三辨事多少、四隨事別釋。
言緣起者,如《智度論》第二卷云「佛涅槃時,於俱[1]第那竭國薩羅樹間,北首而臥,將入涅槃。爾時阿難親愛未除,未離欲故。心沒憂海,不能自出。爾時長老阿㝹樓豆語阿難言:『汝等是守護佛法藏者,不應如凡人沒憂海。諸有為法,皆是無常,汝何憂愁?又佛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2]聞事。汝當問佛:佛涅槃後,云何修行?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長含經》第四卷闡拏比丘云何共住)?佛諸經首作何等語?』阿難即以此事問佛。佛告阿難:『行四念處。戒經為師。車匿比丘如梵法治(《長阿含》第四、《增一阿含》三十六皆云:梵法治者,即是不共語也。廣說如彼)。佛諸經首皆稱「如是我聞」等語。』」依《集法經》及《涅槃》後分,大同《智論》,恐繁不述。《大悲經》說是憂波離教阿難問。所以經論說不同者,二人共教,各據一義亦不相違。
說事意者,略有二種:一為斷疑、二為生信。言斷疑者,真諦記云「微細律說:阿難比丘當昇高座出法藏時,身即如佛,具諸相好。若下高座,還復本形。眾見此瑞,遂有三疑:一疑大師釋迦如來以慈悲故,從涅槃起,更宣深法;二疑諸佛他方來;三疑阿難轉身成佛。今欲除遣三種疑故,亦說『如是我聞』等語,明其阿難親從佛聞,非關慈悲從涅槃起,亦非餘佛從他方來,又非阿難轉身成佛自說經也。」言生信者,[3]妙《智度論》云「說時方人,欲令眾生心生信故。」
事多少者,自有三說。一者真諦《七事記》中開為七事:一如是者,標所聞法。一部文理,決定可信。二言我者,出能聞人,即是阿難。三言聞者,親奉音旨。四一時者,顯所聞法,善會時機。五佛世尊,出能說師。六住處者,顯說有處。七大比丘,顯非獨聞。然此七事總唯四意:初如是者,明所聞法。次我聞者,辨能聞人,次二證所聞法,後二證能聞人,廣說如彼。二依龍猛《大智度論》開為六事: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世親《燈論》然說六事,故彼頌言「前三明弟子,後三證師說,一切修多羅,法門皆如是。」三依親光《佛地論》中攝為五事:一總顯已聞、二教起時分、三別顯教主、四顯教起處、五教所被機。
隨事別釋者,雖有七六五事不同,且依五事以釋此經。於中同異,至文對辨。
言如是我聞者,即是第一總顯已聞。釋有三義:一者總釋如是我聞、二者別釋如是我聞、三者申其合說之意。言總釋者,謂傳佛教曼殊室利及阿難等皆作此言,如是所說甚深句義,我昔曾聞。
言別釋者,先釋如是,後解我聞。言如是者,此地諸師雖有多釋,且述西方三藏及論說。西方三藏略有三說。一真諦三藏云:言如是者,是決定義。有其二種:一文、二理,文是能詮、理即所詮。阿難所傳,文理決定,如佛所說,故曰如是。二長耳三藏釋有三義:一就佛釋,三世諸佛所說無異,故名為如;以同說故,稱之為是。二依法解;諸法實相;故名為如;如如而說,故稱為是。三依僧辨,阿難所傳不異佛說,故名為如;永離過非,稱之曰是。三菩提留支略為四義:一者發心如是,謂自念言:我當如是發菩提心修諸善行。二者教他如是,教前人言:汝當如是發菩提心修諸善行。三者譬喻如是,是人威德熾盛如日光明,智慧深廣猶如大海,面貌端正猶如滿月。四者決定如是,我如是見聞等。今言如是者,但取第四決定如是。傳法者言:我從佛聞所說理教,我之所說,不多不少、不錯不謬,決定如是。不謬傳之失,故曰如是。依諸論說亦有三釋:一依功德施。《般若論》云「如是我聞者,顯示此經是世尊現覺而演,非自所作。」二依龍猛《智度論》云「如是者,即信也。佛法大海中,信為能入,智慧能度。其信順者,言是事如是。其不信者,言此事不如是。」廣說如彼。三依親光《佛地論》中為四義故,第一云如是,總言依四義轉:一依譬喻,謂當所說如是文句,如我昔聞(此即以今喻古);二依教誨,謂告時眾,如是當聽我昔所聞。三依問答,謂有問言:「汝當所說昔定聞耶?」故此答言:「如是我聞。」四依許可,謂結集時,諸菩薩眾咸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彼言:「如是當說如是我聞。」又如是言,信可審定,謂如是法我昔曾聞,此事如是,齊此當說,定無有異(此依信可釋經中所說如是言者,是文殊、阿難信可審定之言。謂如是經法,我昔聞此事,如是此經中所明之義,我今當說,定無為異也)。又《佛地論》有三師釋:一云第四、一云四中唯依後二、一云總依四義而說,廣如彼論。
別釋我聞者,先釋我相,後解其聞。所言我者。傳法文殊及阿難等,五蘊身上假立為我,耳根發識能聞所說,故名為聞。故《佛地論》云「我謂諸蘊世俗假者,聞謂耳根發識聽受。廢別就總,故言我聞。」
問:佛法中無人無我,如何諸經皆說我聞?解云:此義諸說不同。依龍猛宗,如《智度論》第一,說四悉檀中,世界悉檀故說有我,第一義悉檀故說無我。
問:豈不《中論》說實相門中,非我非無我。如何《智度論》中說為無我?答:不相違。世界悉檀即說為我,第一義中說為無我,各各為人。或我無我雙遣二執,亦得說言非我非無我。故《中論》云「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非我非無我。」若偏對我,即說無我以為實相。若雙遣執,非我非無我以為實相。各據一義,故不相違。依彌勒宗《瑜伽》第六「由四因故,依諸蘊中假說為我。一為世間言說易故、二欲隨順諸世間故、三為斷除決定無我諸怖畏故、四為宣說自他得失令其決定信解心故。」廣釋四因,如《雜集論》第十三說。
所言聞者,自有二義:一依法相、二就唯識。依法相者,諸說不同。薩婆多宗,耳聞非識。法教論師,識聞非耳,《成實》亦同。譬喻論者,和合能聞,如《大婆娑》第十三說。今依大乘龍樹菩薩,自有兩釋:一耳聞非識、二和合能聞。如《智度論》雖有兩釋,和合為正,正釋聞中說和合故。依彌勒宗,自有三說:一云耳聞非識。《雜集論》云「耳界何相?謂能聞聲。」又《瑜伽》云「數於此聲至能聞故。一云識聞,非耳。」《佛地論》云「聞謂耳根發識聽受。」又《瑜伽釋》論云「聞謂聽聞,即是耳根發耳識,聞言教故。」又解:二論耳聞識非發識,耳根是聞體故。一云:二論和合能聞,根識和合是聞體故,故《雜集》云「問:為眼見色?為識等耶?答:非眼見色: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為見。耳等亦爾。」廣說如彼。所以如是諸論異者,為顯聞聲最勝依故。《瑜伽》等說耳為聞,就分別義故。《佛地》等[1]云識為聞,為顯諸法無作用故。《智度論》及《雜集》等,和合為聞。各據一義,互不相違。依唯識理以解聞者,自有二釋,故《佛地》云「有義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由耳根力,自心變現,故名我聞。」有義: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2]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聞者識心雖不取得,然似彼相分明顯現,故名我聞。解云:《佛地》二師所說,初即那伽犀那,那伽此云龍、犀那云軍,即是龍軍論師也,不許佛果有色聲等。第二師義,許佛果中具色聲等,護法等宗皆依後釋。
問曰:阿難如來成道日生,經二十年方為侍者,前所說經皆非親聞,如何諸經皆說我聞?答:依《報恩經》釋有三義:一者阿難從他諸天及諸比丘邊傳聞。二者佛入世俗心,令阿難知前所說經。三者前所說經佛重為說。佛善巧力故,於一法句中演無量法,能以無量法為一句義。佛粗示其端,阿難[3]蓋已得知,速利強持力故。
問曰:阿難既是聲聞,如何能持大乘經典?答:阿難有三。一者阿難陀,持聲聞法;二者阿難賢,持緣覺法;三者阿難海,持摩訶衍。第三阿難持大乘經,故不相違。如《金剛仙論》及真諦所引《闍王懺悔經》說。
第三申其合說意者,《佛地論》云「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從佛聞,非他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增減異分過失。非如凡夫無所堪能,諸有所聞或不能離增減異分。結集法時,傳佛教者依如來教,初說此言,為令眾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增減。是故聞者,應正聞已,如理思惟,當勤修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