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序品第一
所集不同,隨流各異,不能具出。天台智者於眾經中闊明五義,今於此部例亦五門分別。(第一釋經名、第二出經體、第三明經宗、第四辨經用、第五論經相)。標其名字、示其名下之體、明其綱宗、辨其功用、論其教相,此則一經大意略盡,委釋具如《法華經》初,今略明之。
第一釋名者,但諸經受名不同,自有單法立名、或單譬受稱、或單人立名、或法譬雙說、或人法雙彰。所言單法者,如《大涅槃》等,從果法立名;《大品般若》、《十地漸備》從因受稱。單譬者,《枯樹》、《七車譬喻》等經,直引譬事得名也。單人者,如《七女》、《老女》等經也。法譬通說者,如《華嚴》、《法華》、《金剛般若》等經也。人法雙彰者,如《維摩》、《勝鬘》、《四天王問般若》、《仁王般若》等經也。所言「佛說」者,自覺覺他故名為佛,聖言宣暢故名說。「仁王」,仁者,施恩布德,故名為仁;統化自在,故名為王。「護國」者,仁王是能護,國土是所護,由仁王如法治道,萬民適樂、國土安穩。若仁王望般若,般若是能護,由持般若故仁王安穩;由人柄法,仁王是能護,般若是所護。今仁王般若皆是能護,國土是所護。「般若」者,《大智論》有二釋。第四十三卷解:般若,秦言智慧。開善藏師並用此翻。佛國土語般若,此翻智慧。又第七十卷解:般若不可稱。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輕薄,是故不可稱。莊嚴旻師以此文云:般若名含五義,智慧止是一條,非正翻譯。二師各執即成論,皆不得般若意。問:論既有二文,今云何通釋?答:且依論解。般若有二種:一方便門、二實相門。所言翻者,約方便門翻為智慧;言不可翻者,般若非愚非智,故云不可翻也。但解智慧,經論不同。《淨名經》云「分二字解,云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舊釋此文,智是有解、慧是空解。今則不爾。眾生心念何必是有?入實相門何必是空?謂善得此意也。《成實論》合解智慧二字,文云「真慧名智」,此意言慧即是智。又云「《慧義經》中說解智是慧義,故名智慧。」合釋也。問:經論何故語言或出或沒或開或合,不分明一途示人耶?答:聖人非不能一途分明示人,而今出沒之言者,此有深意。以眾生本來執著難動,以是因緣繫屬於魔,生死不絕、苦輪常轉、不悟正道。今若復作一途定說,更增其住著,所以不定出沒,動其生死根栽,令得逈悟正法,故不定之說為益厚矣。若學者定執經論一文以成一家之義,為謬甚矣。
問:五部八部內何者攝也?答:五部如此經說,八部者《大品》、《小品》、《光讚》、《放光》、《文殊問》、《金剛般若》、《道行》、《天王問般若》。此《仁王問般若》是《天王問般若》攝。人王亦是天王也,故知《天王問般若》所攝也。
次釋「波羅蜜」者,名彼岸到。波羅名彼岸,蜜名為到。捨相會實名到彼岸,又因能達果名到彼岸。應言到彼岸,而存胡本名波羅蜜。「經」者,名修多羅,此翻為法本。理不自發,藉教以顯,教為理本;教不自起,由理故生,理為教本。教理相由,並說為本。今正取文為理本。小乘論有五義:一出生,出生諸義故;二涌泉,義味無盡故;三顯示,顯示諸義故;四繩墨,除邪得正故;五結縵,貫穿諸義故。俗訓為本。經者,綖也,文經義緯織成,行者之心,故名經也。言「序品第一」者,發起由藉名之為序,義類相從稱之為品。八內居初,名第一也,略簡《仁王波若》位地、名字不同。仁王者,依《瓔珞經》云「有十四王:一、粟散王,十善下品;二、習種菩,薩銅輪王;三、性種菩薩,銀輪王;四、道種菩薩,金輪王,亦名轉輪王;五、初地菩薩,四天王;六、二地菩薩,忉利天王;七、三地菩薩,焰魔天王;八、四地菩薩,兜率天王;九、五地菩薩,化樂天王;十、六地菩薩,他化自在天王;十一、七地菩薩,初禪王;十二、八地菩薩,二禪王;十三、九地菩薩,三禪王;十四、十地菩薩,四禪王。」今言仁王者,即是十善下品粟散王,十四王內最下品也。
第二出經體。以五忍、十地為體,故下文云「五忍是菩薩法」,具列五忍竟,下結文云「名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蜜」,故知因修般若得證五忍。一切佛菩薩無不由此五忍而成聖,故知五忍、十地為體。五忍義,下文委釋也。
第三明經宗。夫欲講讀經,前須識大旨。此經以無生正觀為宗,離有無二見,假言中道,故下文云「波若無知無見、不行不受、不生不滅,以般若不可思議故。」不生不滅者,是中道之異名、不思議寂滅之別稱,亦名佛性,即十方佛母。一大事者,即其事也。
問:宗體有何差別?答:諸法本來寂滅,何宗何體?今欲為緣顯示,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分為異也。若就通門,宗亦是體、體亦是宗。今約別門,輪輞喻宗,內空喻體,宗如綱領,體如毛目。意云振裘持領、舉網提綱,裘網之體,毛目自張。宗體之異,其義如是。
第四辨經用。此經以外內二護為用。內護者,下文云「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所言外護者,下文云「吾今為汝說護國土因緣」,令國土獲安,七難不起、災害不生,萬民安樂,名外護也。
第五明教相。夫欲弘宣正法,須識教之偏圓,方得了悟所稟之教。若具明教相,諸經不同,備如《法華玄義》釋,今略明之。若江東諸師,三種分教:一者頓教,謂佛初出世頓說深理也;二者漸教,謂從淺至深也;三者無方不定教,謂深淺無定也。但就漸教中有二說:一云漸有四時,此經是第二時說,是大乘。二云漸有五時,此經是第二時說,三乘通教也。二師並說《般若》是第二時說,故《大品》云「見第二法輪轉」。今謂不爾。若以《大品》對初教云是第二時者,《法華.譬喻品》云「昔於波羅捺,今復轉最妙。」且對初教,明亦應是第二時教。《涅槃》亦云「昔於波羅捺,今於拘尸那城說大涅槃。」亦對初教,應是第二時。後學宜自研尋,不可妄依舊說也。又十地論師四宗五宗分佛教,今不復繁文闊說。今依菩提流支直作半滿分教:若小乘教,名半字、名聲聞藏;大乘、名滿字、名菩薩藏。今尋諸經論,斯言當矣。所言小乘半教者,若明其至理,但人法二空,語其因果但說有作四諦。斯乃教不盡宗、語不極義,說稱小根、進成小行,有所缺德,名之為半,故云小乘名聲聞藏。大乘滿字教者,若明其理至極,平等無得正觀不二為宗,語其因果即說無作四諦,斯乃教稱大乘宗,語極圓旨,說稱大根、進成大行,具足無缺,名之為滿,故云大乘名菩薩藏也。今此經者,二藏之中是大乘滿字菩薩藏攝,是故經言「行獨大乘,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居淨土。」故云大乘滿教謂菩薩藏也。
次入經文。然諸佛說經本無章段,始自道安法師分經以為三段:第一序說、第二正說、第三流通說。序說者,由序義,說經之由序也。正說者,不偏義,一教之宗旨也。流通者,流者宣布義、通者不擁義,欲使法音遠布無壅也。所以有三說者,欲明勝人致教必有因緣,先明序說,開漸既彰;正經宜辨,故復正說;聖人大悲無限、眾生受化無窮,非止復益當時,乃欲遠傳後世,故有第三流通也。然此三非是三,故三乃是一三耳。序即是正,乃至流通即序,例如三寶一三三一也。文處者,此經有八品,分為三段:第一〈序品〉,即為序分;第二〈觀空品〉下六品,為正說分;第三以〈囑累〉一品,名流通分。若依文判者,〈受持品〉末「佛告月光」下,即是付屬。但前品明付囑辨不起七難,後品明付囑辨經分齊,故言〈付屬品〉名流通也。
就序品中為二:初明證信序、第二明發起序。諸師因此二序雖復種種不同,今以四雙往收,義無不盡。第一證信對發起、第二對通序明別序、第三對如來序明阿難序、第四對經前序明經後序。阿難親承音旨名證信序,發起正經故云發起序,眾經同有名通序,發起各異故名別序,佛口自說名如來序,阿難證信名阿難序,佛所說者名經前序,阿難後結集證信名經後序。諸師雖復種種穿鑿,煩而無當,今置而不論,今且依經前經後一雙以釋二序。二序即為二別:從初至「大眾僉然而坐」名為經後序。佛在世時未有此序,佛臨欲涅槃時勅阿難云:「我滅後結集法藏時,當安如是等事。」故云佛滅後序。第二從「爾時十號」下明說經時序。當說經時,以事開發,故云說經時序。今前明佛滅後序。若依《大智論》,直依文帖釋,不辨子段多少;後諸師說亦無定,或五或六。今依《金剛仙論》作六句分別:一「如是」表信相;二「我聞」明阿難承旨,證述而不作;三「一時」明聞經時節;四明佛化主;五明住處,明說聽有方;六辨同聞,證不虛謬。然此六事,不可一向屬阿難。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
一時者,即說經之時,如說《涅槃》,二月十五日。此經,三十年正月八日為時。時有三種:一三摩耶時,即長時;二迦羅時,是短時;三佉樓時,是不長不短時。今言時者,三摩耶時。而眾師雖復穿鑿,終成無當。若存龍樹之風須破,破一時說三摩耶也。佛者,佛國語云佛陀,此云覺者。既自覺悟,又能覺他,故名為佛。《智度論》云「佛陀,外國語,此云智者,知三世眾生數非眾生數也。」住王舍城者,有三:初明住、二明王舍、三耆闍崛山。住者,天住、梵住、聖住。六欲天名天住,初禪以上名梵住,三乘人名聖住。此三住中,佛多住聖住。又有八住:一者天住,住四禪;二梵住,住四無量心;三者威儀住,住四威儀也;四者聖住,住三空;五者壽命住,住五分法身;六者依止住,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也;七者教化住,住十六大國;八者佛住,住第一義諦。所言住,暫時名在,久居名住,亦可經停名住也。王舍城者,外國云摩訶悅祇伽羅。摩訶言大,悅祇此言王舍,伽羅此云城。摩伽陀國有十二城,摩訶陀者名持甘露處。凡有十二城者,一區祇尼大城、二富樓那跋檀大城、三阿監車多羅大城、四弗迦羅婆大城、五王舍大城、六舍婆提大城、七婆羅捺大城、八迦毘羅婆大城、九瞻婆城、十婆翅多城、十一𤘽晱彌城、十二鳩樓城。此十二城中,後六城佛少住;前六城中,佛不住前四城,多住後二城。二城中,多住王舍城,為報法身恩故;少住舍婆提,為報生身恩故。何故名王舍城?此城四天王共造,多有諸王,佛是法輪王,從多以得稱,故名王舍城。摩迦陀國王生一子,一頭兩面四手,時人觀之以為不祥,王則裂其身首棄之草野。有羅剎女鬼名曰梨羅,還合其身,以乳養之。年既成長,大有力勢,能吞併諸國,獲八萬四千王置五山內,立城治化。以多王所舍,故云王舍城。諸因緣非一,不能具述。
耆闍崛山中。
耆闍崛山中者,王舍城有六精舍:一竹園精舍,在平地,迦[1]園陀長者之所造,去城西北三十里;二少力獨上山精舍;三七葉穴山精舍;四四天王穴山精舍;五蛇穴精舍;六祇闍崛山精舍,此翻鷲頭山,耆闍名鷲,崛名頭,此山頂似鷲,王舍城人見其似鷲故因傳名鷲頭山。又王舍城南多諸尸陀林,鳥獸來食,多集諸鷲鳥,故云鷲頭山也。五山者,東方象頭、南方馬頭、西方羊頭、北方師子頭、中央鷲頭也。
與大比丘眾八百萬億學無學皆阿羅漢。
與大比丘眾者,第六列同聞眾。夫一切經初列眾,不出四種:一者影嚮眾、二者結緣眾、三者發起眾、四者當機眾也。一影嚮眾者,如分身諸佛來聽法也。二結緣眾者,於此未悟,作後世得悟因緣,名結緣眾。三發起眾者,法身菩薩更相表發也。四當機眾者,說經正被得道眾也。此經既爾,餘皆類爾。就同聞眾中有二:初別列眾、二總結。就別列中,眾雖十二,大判為三:前之十眾當此土眾、第十一他方眾、第十二化眾。就前十眾,若從大列,應先菩薩後及聲聞。若從小列,應先列優婆夷等。今何故先列聲聞後列菩薩?然佛法內有二種道:一者顯現道、二者祕密道。今以顯現道,先列聲聞。復菩薩現漏未盡則形無定方,若在先列,恐世人疑,故先列聲聞也。就聲聞眾中有五段:一舉大比丘眾名、二列數、三出位、四歎德、五總結。與之言共。大者名勝,亦云多。比丘五義,如《智度論》,一名乞士、二名破煩惱、三名號比丘、匹受戒名比丘、五名怖魔。乞士者,清淨活命,如舍利弗因緣說也。破惡者,比名惡,丘名能,能破惡故名比丘。三名號比丘,如胡漢夷處各各有號,故名比丘。四受戒,名比丘。五比名能,丘名怖,能怖魔軍故名比丘。比丘非一,故復名眾。八百萬億下,第二列數。學無學皆阿羅漢下,第三顯位地。阿羅漢有三義:初阿羅漢名應供、二阿羅漢名不生、三阿樓佉名殺賊。通徒一一皆有三義。下三果人何故皆名羅漢?亦分有三義,又舉勝以歎。
有為功德、無為功德。
有為功德下,第四歎德。有為功德無為功德者,有為舉智德,無為是舉斷德。若約境,道諦是有為,滅諦是無為。施功名功,歸已曰德,故名功德也。
無學十智、有學八智、有學六智、三根、十六心行。
無學十智者,四諦法比等智、他心及盡、無生,此第四果方具。有學八智者,是那含人,除盡、無生,具餘八智。言有學六智,謂須、斯二人,除盡、無生,在無學故;除他心智,未得根本禪故;除等智,先有非始得故。亦可須陀具六智,以等智非須陀人斷結智,故除之。三根者,一未智根,在見道,未重決斷故;二已智根,在修道,重決斷故;三無智根,在無學道,更不求勝智故。三藏師云:一自性根,本是凡夫;二引取根,十信至十地;三得果根,佛地。若依大品經論,未知欲知根,在見道和合九無漏根,作未知欲知根體。二知根,在修道中增進九根,作知根體。三知已根,在無學道增進九根,作知已根體。十六心行者,若具作經文,應云十六心十六行,經家巧故。一十六心該通二法。十六心者,依小乘,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集法忍、集法智、集類忍、集類智,滅法忍、滅法智、滅類忍、滅類智,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為十六心也。十六行者,四諦下各四行,苦、空、無常、無我,因、集、緣、生,滅、盡、妙、離,道、正、迹、乘,亦名十六諦。又解:亦可斷見道惑十六心,謂八忍、八智是也。若依三藏法師所出十六心者,三十心合為四、登地有十、金剛心、佛地,合十六也。
法假虛實觀、受假虛實觀、名假虛實觀。
言法假觀者,五陰等法,是名法假。五陰成眾生,是為受假。取上二假上名,是名名假。無體藉他,名之為假。法假虛實觀者,相形解也,法假是實,二假是虛,故云法假虛實觀也。名假虛實觀者,名假是虛,法假、受假是實,故云虛實觀也。三藏師就三性解:法假是真實性,受假是依他性,名假是分別性也。法是真實法,假立以對俗,受是妄想依他之心,受納前境名假,即是一切名相,與《大品》相應也。一一假並稱虛實觀者,執著成虛忘境。為實觀者,觀察觀達為義也。若依正觀明假者,不如此。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言假名者,寂滅無得之名也。
三空觀門、四諦、十二因緣,無量功德皆成就。
三空者,空、無相、無作。空無二十五有,名空解脫門。無其十相,名無相解脫門。於二十五有不作願求,名無作解脫門。亦名三三昧,亦名三解脫門。此之二法有何等異?三三昧通漏無漏,三解脫門一向無漏。三藏師云:三假空名三空,三空即三無性之理。又解:十八空名空門,破男女相名無相門,不願中求名無作門。四諦者,有作無作二種四諦。小乘之人,智照未窮,智稱有量,境不極妙,故稱有作。大乘之人,以無心之真智,照無相之虛宗,境窮智極,名為無作。今日所論者是有作四諦。分段生死逼迫名苦,不虛名諦。業及煩惱名集,不虛名諦。寂泊名滅,不虛名諦。八道分名道,不虛名諦。
問:云何名諦?答:有人言以境為諦。若爾,一切牛馬畜生亦應有諦。今解不爾,智照如實名之為諦,故《思益經》云「知苦無生、集無和合,於畢竟滅法中無生無滅,於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得道,名為聖諦。」十二因緣者,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二果,故云十二也。無量功德皆成就下,第五總結也。
復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非斷非常四諦十二緣皆成就。
復有八百萬下,第二列緣覺眾,有四:初舉數、二標名、三歎德、四總結。初八百萬者,舉數也。二標名,有三別:初大仙緣覺者,昔因中作國王,將諸[A1]婇女入園遊戲竟,暫時睡息。未睡之間,樹林精妙色葉蓊欝,忽爾[A2]婇女毀壞。王即思惟:我不久亦當如此。以外況內即成大辟支佛,故名大仙緣覺。二佛去世後,閑居靜室結跏趺坐,獨悟思惟,忽然成道,名獨覺辟支佛。三有七生須陀洹,藉前解脫分善根,人七天七反生,更不受第八生,即成小辟支佛。三種辟支佛中,先者最大,從因緣以得道,故名大仙緣覺也。非斷非常下,第三歎德。觀十二因緣過去二因緣成現在五果,非斷;現在三因緣入未來,非常。又從緣生,故非斷;生已滅,故非常。又因緣相續有,非斷;即法無自性,非常。皆成就者,第四總結也。
問:緣覺出無佛世,無師自悟,今何故列為同聞眾?答:諸大仙人在雪山中悟因緣以得道,今聞如來放光動地,尋光而來,故阿難即列為同聞也。
第三菩薩眾,有五:初列數、二標名、三位地、四歎德、五總結。
復有九百萬億菩薩摩訶薩,皆阿羅漢實智功德、方便智功德。
九百萬億者,列數。九千萬為九百億。菩薩摩訶薩下,二標名。摩訶薩,翻為大道心眾生,應云摩訶菩提薩埵。此言大道心眾生,以義訓釋。亦云開士,以道開物故也。亦云道人,以道所成故。皆阿羅漢下,第三位地。羅漢有三義,菩薩亦有三義,故菩薩為羅漢也。《大集經》云「大法菩薩名阿羅漢」,《大品經》「聲聞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故云皆阿羅漢也。實智功德下,第四歎德。實智者,實相般若。方便智者,方便般若。此實方便實,此方便實方便也。亦云:鑒虛照實名實智,清淨功用不著名方便智。功德者,施功名功,歸已曰德。亦云:忘功遺德,故云功德也。
行獨大乘,四眼、五通、三達、十力、四無量心、四辯、四攝、金剛滅定,一切功德皆成就。
行獨大乘者,不雜二乘名行獨大乘。又菩薩有二種:一者三乘化、二者純大乘。演讚其純大乘,故云行獨大乘。四眼者,肉、天、慧、法。以菩薩在因,未得佛眼也。五通者,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以菩薩漏未盡,故除漏盡通。三達者,一宿命達、二天眼達、三漏盡達。此三能知自他事虛及實名為達。道理三達是佛得,菩薩隨分,亦云仰習果德。十力者,菩薩十力:一發心堅固力、二大慈力、三大悲力、四精進力、五禪定力、六智慧力、七不厭生死力、八無生法忍力、九解脫力、十無礙力。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喜與眾生增上樂、捨捨於煩惱又捨上三心。四辯者,一法辯,識萬法名體,為諸法立名。二辭辯者,解一切眾生六道種種殊方異類言音。三樂說辯者,自有無窮辯,樂為彼說;又善見眾生樂聞之機,名樂說辯。四義辯者,經云「無量劫集毘伽羅論,故得法辨;集第一義,故得義辨。」四攝者,一布施,引不信眾生令入信;二愛語,引已入者令修行;第三利行,令修行者得解利益;四同事,菩薩同其事業引之入聖位也。金剛滅定者,三藏師云:通十地皆名金剛,又得十地上忍也。金剛者,亦名首楞嚴三昧。夫金剛者,咀壞萬物,不為萬物所壞。菩薩以此智慧斷煩惱,不為煩惱所壞。《釋論》三種金剛,如金剛輪,能滅煩惱是;金剛力,碎身舍利是;金剛三昧,金剛滅定是。一切功德皆成就者,第五總結也。
復有千萬億五戒賢者,皆行阿羅漢,十地迴向,五分法身具足,無量功德皆成就。
第四明五戒賢者眾,有四:初列數、二標名、三歎德、四總結也。初千萬億,舉數。五戒賢者,標名。如提婆波利等問佛:「何不為我說四六戒?」佛答:「五戒者,天地之大數,在天即為五星、在地為五岳、在人為五藏、在陰陽為五行、在帝為五帝、在世為五德、在色為五色、在法為五戒。以不殺生配東方,東方是木,木主於仁,仁以養生為義,是故以不殺生配東方。北方是水,水主於智,智者不盜竊為義,故以不盜配北方。西方是金,金主於義,行義之人豈可邪婬耶?故以不邪婬配西方。南方是火,火主於禮,禮防於失,飲酒之人多有過失,故以不飲酒配南方。中央是土,土主於信,妄語之人乖角兩頭是真失信,故以不妄語配中央。」賢者,調心修道名賢。假名行人,名之為者。皆行阿羅漢下,第三歎德。阿羅漢者,此通名,以分有無生不著義,又復修羅漢向名行阿羅漢。十地,謂歡喜、離垢、明炎、燒然、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法雲。迴向,謂十道種,始從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乃至第十法界無量迴向。迴向有二種:一者下迴向,所修功德與一切眾生;二者所作功德迴向薩波若,是上迴向。五分法身者,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凡夫惑累,以五陰為身;聖人清高,以五分法身為體。無量功德下,第四總結也。
復有十千五戒清信女,皆行阿羅漢,十地皆成就,始生功德、住生功德、終生功德,三十生功德皆成就。
第五復明清信女眾,有四:初舉數、二標名、三歎德、四總結。初十千者,舉數。清信女者,標名。外國云優婆夷,此云清信女,夷者名女。皆行阿羅漢者、十地等,如上說。始生,入地心。住生,經𢝜住地心。終生,滿地心。三十生者,十地一一地各有三生,謂入、住、滿,十地合為三十生也。皆成就者,第四總結也。
復有十億七賢居士,德行具足,二十二品、十一切入、八除入、八解脫、三慧、十六諦、四諦四三二一品觀,得九十忍,一切功德皆成就。
第六明七賢居士眾,亦四:初列數、二標名、三歎德、四總結。初列數,有十億者,十千為一萬,十萬為一億,百萬為十億。七賢居士下,第二標名。七賢有二義:一依小乘者,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四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此等調心順道,故名為賢;二依大乘,一初發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無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習種性、六性種性、七道種性,此七在地前調心順道,名為七賢。言居士者,外國積財滿億名居士。德行具足下,第三歎德。歎德中有三:初總、次別、後結。別中有六門歎。一歎其道品。二十二品者,此人有見道前唯具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合二十二道品也。第二歎十一切入。入之言處,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處識處為十也。三歎八勝處,亦名八除入: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五青、六黃、七赤、八白。第四歎八解脫:一內有色相外觀色、二內無色相外觀色、三觀淨色、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相處、八滅盡解脫。第五歎三慧,謂乾慧地名聞慧、四善根名思慧、苦忍已上名修慧。六歎四諦,十六諦如上說。言四三二一品者,歎德中第三結釋,有三義:一所謂四三二一品觀得九十忍者,四即四現忍,從下向上舉之,煖第四、頂第三、忍第二、世第一法是第一,四即四現忍、三即除前煖法、二即除前頂法、一即除前忍法,四三二一合十品,觀欲界至非想九地,即為九十忍也。第二義者,四即四諦、三即三諦、二即二諦、一即一實諦。言得九十忍者,地前三賢: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於此三十心中作下中上三品觀,三十心合有九十品觀,名九十忍也。第三三藏師解:四即四果、三即三果、二即二果、一即一果。言九十忍者,二十二品從登地已上至佛合十一位,十一位有定慧二品合二十二品。修行此法從二十二品至四三二一合八十一品,從此法出四禪、四空、滅定合九十忍也。一切功德下,第四總結也。
復有萬萬億九梵,三淨、三光、三,五喜樂天,天定功德定味常樂神通,十八生處功德皆成就。
第七列梵眾,有四:初總標數、二別列名數、三歎德、四總結。初以萬數萬故,故云萬萬億也。三淨下,第二別列數。三淨者,第三禪三天,謂小淨、無量淨、遍淨;三光是第二禪三天,謂少光、無量光、光音;三梵者是初禪三天,一梵眾、二梵輔、三大梵。五喜樂天者,四禪有九天,一果實天、二小果天、三廣果、四無相,此四天不論,唯列後五。五喜樂者,是五淨居天,此人喜樂論義名喜樂,一無煩、二無熱、三善現、四善可見、五色究竟。天定功德下,第三歎德。天定者報定,即是報禪報五陰也。功德定者淨定,即是淨禪善有漏五陰。味者即是味定,愛著禪定也。常樂神通者,修得神通、報得神通二種也。十八生處功德皆成就,總結上四禪十八天也。
復有億億六欲諸天子,十善果報神通功德皆成就。
第八列欲界六天眾,有四:初列數、二列名、三歎德、四總結。初億億者,億億重數也。六欲天下,第二列名。四天王,東方提頭賴吒,此云持國主;南方毘留勒叉,此云增長主;西方毘留博叉,此云雜語主;北方毘沙門,此云多聞主。二者忉利天,此云戲樂,亦云三十三天。三者炎摩天,此云善分,亦名善時。四兜率陀天,此云知足。五者化樂天,自化樂具而娛樂也。六者他化自在天,他化五欲樂具而自在受樂,名他化自在也。十善下,第三歎德。不起十惡即為十善,得六天報故云十善報也。功德皆成就下,第四總結也。
復有十六大國王,各各有一萬二萬乃至十萬眷屬,五戒十善、三歸功德,清信行具足。
第九列人王眾,亦有四:初列數、二明眷屬、三歎德、四總結。初云十六國者,列數也。各各下,明眷屬也。五戒十善下,三歎德。三歸功德者,佛未出歸敬邪三寶、諸天邪師以為佛寶,四韋陀等以為法寶,諸外道等以為僧寶;如來出世方歸敬正三寶。清信行者,四信成就,故云清信也。又普得大乘正信,名清信也。言具足者,佛法僧戒四信隨分具足也。
復有五道一切眾生。
第十列五道眾。或聖慈力得來法會,應列六道。修羅,鬼道攝故也。
復有他方不可量眾。
第十一列他方聖眾。文相可知也。
復有變十方淨土現百億高座,化百億須彌寶華,各各座前華上有無量化佛,有無量菩薩、比丘、八部大眾,各各坐寶蓮華,華上皆有無量國土。
第十二列變化眾。此是不思議菩薩,故能變十方淨土及佛眾等來至此土。就文為三:一明不思議力能變土;二有無量下,明不思議力能現佛及菩薩;三一一佛各各下,明不思議力能說般若。初明變土者,文云十方者,六方及四維也。淨土者,如西方淨土也。百億者,百億日月、百億須彌也。有無量化佛下,二明不思議力能現佛及菩薩。後明八部者,一剎利眾、二沙門眾、三婆羅門、四四天王眾、五三十三天眾、六六欲天眾、七魔眾、八梵眾。又言龍鬼八部者,一乾闥婆、二毘舍闍,此二屬提頭賴吒天王;三名鳩盤荼、四名[A3]薜荔多,此二屬毘留勒叉天王;五龍、六富單那,此二屬毘留博叉天王;七名夜叉、八名羅剎,此二屬毘沙門天王。
一一國土,佛乃大眾如今無異。一一國土中一一佛及大眾,各各說般若波羅蜜,他方大眾及化眾、此三界中眾,十二大眾皆來集會,坐九劫蓮華座,其會方廣九百五十里,大眾僉然而坐。
一一佛及大眾各各說般若者,三明不思議力能說法。上來別列十二眾竟。他方大眾下,別列十二眾內第二總結眾多少。言他方大眾者,結前第二他方眾。言及化眾者,結前第三變化眾。言此三界中者,結前第一此方十二眾。言十二眾者,總結前三眾。九劫蓮華者,九層華座也。廣九百五十里者,如雙林法會十二由旬能容巨眾;今會亦爾,雖復局狹而容甚多也。大眾僉然而坐者,皆坐聽法也。
問:何故諸天有不聞法者、三途而來受道?答:天台智者言:於此《涅槃經》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此作四句分別,自有乘急而戒緩、戒急而乘緩、俱急、俱緩。以其過去持戒修定故生天,以其過去不修慧故不得聞經。三途而來受道者,以其破戒墮三途,以其過去世修慧,故為聲光所招。俱急、俱緩可知。
爾時十號三明大滅諦金剛智釋迦牟尼佛,初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三昧。
爾時十號者,自此下次釋說經時節。就中有七段:第一明如來入三昧分、第二放光、第三現華、第四地動、第五疑問、第六作樂歎佛并召十方眾來集、第七起定。第一入定,入三昧分中。爾時者,當爾之時。十號表德,使物歸依。三明表圓鑒三世、精識物機。大滅者,歎佛斷德,表自無縛,能解於他。金剛者,歎佛智德。又爾時者,將欲說法時。十號,表名德遠聞,為物歸信。三明,表見眾生根性。大滅,即是涅槃。金剛者,非因中金剛,是究竟果地金剛道種智也。釋迦,能仁也。諸佛各以一德彰號,如彌勒名慈氏,何佛無慈?此即以慈為名,名曰慈氏。釋迦能仁亦如是也。初年月八日者,此明時節。成道三十六年正月八日說此經,佛成道七年方說餘般若。案諸文記,二十九年至今時,應成道後三十六年,成道生年六十六方說此經也。言方坐十地者,以其因圓乃證佛果,名方坐十地。此乃反舉昔因,非始坐也。又云:此是佛十地,初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二清淨身不可思議地、三海藏地、四神通智德地、五明德地、六無垢炎光開相地、七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八無礙智慧地、九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十毘盧遮那智藏地,此出《同性經》。入大寂室,如來說法先須入定者,觀機審理所以入定也。欲明如來寂而常用、用而常寂,豈可有入出之殊?八地已上無出入定,如來豈有入起定耶?正示世人軌則,如來說般若尚入定思惟,況復餘人不思而說耶?
思緣放大光明照三界中,復於頂上出千寶蓮華,華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光亦復爾,乃至他方恒河沙諸佛國土。
文云思緣者,最大教起緣大智明察,故云思緣也。又解思緣者,欲說般若,思無相義。緣者,緣如、法性理也。放大光明下,說經時節中第二明放光。大光明者是現希有事,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令得增益,亦欲令眾生破無明闇、得智慧明也。光有二種:一神通光、二智慧光。何故放神通光?但有緣諸子散在十方,若不放光召集,不知說般若之因緣,所以放光也。分別法相稱物根機,故放智慧光也。照三界中者,光之所及也。復頂上蓮華者,第三神力。或覩光而發機、或見華而得益,故現華也。上至非想者,華所至也。此經明無色界有色也。光亦復爾者,同於華也。乃至他方者,非但照此方,亦遍十方也。恒河沙佛國者,表化道相通也。
時無色界雨無量變大香華、香如車輪、華如須彌山王,如雲而下。
時無色界者,有人解云:無色界雖無麁色,有其細色。今解不然。色無色相而無色不色,故云無色界。色欲諸天既聞般若,歡喜雨華供養。就中有三:初無色界天雨華、二色界天雨華、三欲界六天雨華。無色界雨華中有三子句,初雨無量大香華、二香如車輪、三華如須彌山,如雲而下。
十八梵天王雨百變異色華,六欲諸天雨無量色華。其佛座前自然生九百萬億劫華,上至非想非非想天。
十八下,第二色界天雨百變異色華;第三欲界天雨華中,初明無量華、次明華生九百萬億劫華、次明華所及處也。初放光欲令眾生破闇得明,次現華欲令眾生修因得果也。
是時世界其地六種震動。
是時世界其地六種者,第四神力動地。何故動地?欲動眾生有所得心,令悟無所得般若也。六動者,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又解:如《地經》說動、涌、震、起、擊、吼為六也。
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終
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二
爾時諸大眾俱共僉然生疑,各相謂言:「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
爾時諸大眾俱共僉然下,說經時節中第五疑問分。就文有四別:初大眾同疑;各相謂言下,第二發言論辨;前已為我等下,第三序其疑事;時十六大國王下,第四明如來事不可知。初文云僉然者,咸皆然也。第二論辨,各相謂言者,互相諮門也。四無畏者,欲出其疑情,先舉佛德,故明四無畏也。一一切智、二漏盡、三盡苦道、四說障道。通名無畏者,《十住毘婆娑》云「不懼外難,故云無畏。」十八不共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捨心、七大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身業隨智慧行、十四口業隨智慧行、十五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五眼法身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波羅蜜》、《天王問般若波羅蜜》、《光讚般若波羅蜜》,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五眼者,如來一眼即究竟諸道,何須此五?將境即智,故有此五。肉眼者,照金剛已還一切諸法皆盡。天眼者,照如來果第一義諦,名為障外。慧眼者,照常無常等一切法空。法眼者,照一切有為法因果理事。佛眼者,即究竟諸道也。法身者,真法為體、妙解為軀,故云法身也。大覺者,覺中之極,名大覺也。世尊者,外國云路伽那伽,此云世尊。路伽名世,那伽名尊。前已為我等下,第三序疑事。二十九年已說四般若,今復三十年初月八日放光明,與前何異?於王舍城耆闍崛山說《大品》,至舍衛國說《金剛般若》、《天王問般若》,後還王舍城耆闍崛山說《光讚般若》、《道行般若》,具出《光讚般若》。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正出疑情不決辭也。依《金剛仙論》明八部般若,此經明五部也。
時十六大國王中,舍衛國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德行十地、六度、三十七品、四不壞淨,行摩訶衍化。
時十六大國下,第四明如來事不可知。文有二:初出波斯匿王名;德行下,歎德。初釋名者,且明二因緣:若依父母立名曰勝軍,與如來同日而生,後人大雄略能破強敵,凡所鬪處恒勝,父母立字名曰勝軍。二月光者,世人所號也。佛如日光,波斯匿王助佛猶如月光,故名月光也。德行十地下,次明歎德。所言十地者,如上說。六度者,一檀,捨財為能;二尸羅,防非為義;三忍,以息瞋為功;四精進,以策懃為用;五禪,攝心為德;六般若,觀達無義。具《智度論》釋。三十七品者,三四、二五、單七、隻八,名雖三十七,以十法為根本,謂信、戒、念、定、慧、精進、思惟、除、喜、捨,十中開六合四為三十七。開六者,分信為二,信根、信力。戒分為三,正語、正業、正命。念分為四,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也。精進有八,四正懃、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開定為八,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開慧為八者,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也。四不壞淨者,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不壞也。行摩訶衍化者,月光所弘大乘也。
次第問居士寶蓋、法淨名等八百人,復問須菩提、舍利弗等五千人,復問彌勒、師子吼等十千人,無能答者。
次第問者,請決所疑也。居士寶蓋乃至師子吼等十千人無能答者,如來放光,不知欲說何等法?非下位所知,如來出定會當自說,所以不答也。
時波斯匿王即以神力作八萬種音樂,十八梵六欲諸天亦作八萬種音樂,聲動三千,乃至十方恒河沙佛土有緣斯現。彼他方佛國中,南方法戈菩薩,共五百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東方寶柱菩薩,共九百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北方虛空性菩薩,共百千萬億大眾俱,來入此大會;西方善住菩薩,共十恒河沙大眾俱,來入此大會;六方亦復如是。作樂亦然,亦復共作無量音樂覺悟如來。
時波斯匿王下,說經時序中第六明月光及諸天等作樂歎佛,召集十方眾來聞經。就中有三:初月光作八萬種音樂;二十八梵下,諸天作樂歎佛;三彼他方下,明十方菩薩雲集,作無量音樂覺悟如來。南方法戈菩薩者,各以一德彰其號也。入二禪尚無,為聲判所動。今言覺悟如來者,此明有機感佛耳。
佛即知時,得眾生根,即從定起,方坐蓮華師子座上,如金剛山王。大眾歡喜,各各現無量神通,地及虛空大眾而住。
佛即知時下,說經時序中第七明如來起三昧分。知時者,大乘法可說之時。得眾生根者,知物機熟也。即從定起者,明如來善深達緣起、善識物機,欲現大用故所以起也。如來三業益物,上明放光雨華,是身業益物也;〈空品〉已下吐音陳教,明口業益物也。身口不孤,必兼於意業。意業冥加,動地等是意業益物也。將欲現口業,所以出定也。方坐蓮華師子座者,蓮華是濡膬,欲現奇特相也。師子座者,如《釋論》云「非是實師子,亦非木石師子。以如來是人中師子,所坐之處若座若床皆名師子也。」如金剛山王者,譬如須彌山安處大海,不為四風所動,表明如來智慧安處法性虛空,不為四種邪師所動,故言金剛山王也。大眾歡喜各各現無量神通者,上見如來入定廣現神力,情疑不決故,所以不喜;今見出定,坐師子座將欲說法,決我等疑、生我等解,慶利之深故名喜也。地乃虛空大眾而住者,有神通者在空中停,無神通者在地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觀空品第二
上來至此明序分,自此下明正說分。序義既周,正宗宜顯,所以明正說也。就正宗文中,品雖有六,義約為四:第一前之三品明能護波若亦名內護;第二護國一品明所護之國亦名外護;第三散華一品示物供物儀令人供養;第四受持一品明弘經人德行相貌,勸將來依憑學經。就前三品即為三別:〈觀空〉一品明護果、〈教化〉一品明護十地因教物起行、〈二諦〉一品論辨二諦不二。護果內非無因,為成護果;護因中非無果,為明其因。無分別中因果本來清淨,為因緣故作一途說耳,勿作有所得心定執也。所言觀空者,諸佛菩薩以無相妙慧照無相妙境,內外並冥、緣觀俱寂,故言觀空也。故下文云「見境見智,非聖見也。」又言觀者,無得正觀也。空者,諸法實相、法性、本際異名也,非二乘所見空也。就此品分為三段:第一明申告大眾;第二從爾時大王下三問答,月光諮請,明護果之義;第三從佛說法時下,明時會得益。就第一申告中有四子句:初知十六國王意;二吾今下,許說;三諦聽下,勅聽;四時波斯匿王下,散華供養。
爾時佛告大眾:「知十六大國王意欲問護國土因緣,吾今先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
爾時佛告大眾者,將欲為說,所以聖命也。十六大國王意欲問護國土因緣者,王者本欲令七難不起、妖災消滅,境土清夷、萬民安樂,此王者本意。此則生下外護經文,即〈護國品〉也。吾今先為下,二明許說。夫欲衛其內外,先立其內行。內行若成,外護得備,所以先明內護也。護佛果者,即生此品護果經文。護十地行者,生下〈教化品〉護因經文。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法修行。」時波斯匿王言:「善!大事因緣故。」即散百億種色華,變成百億寶帳蓋諸大眾。
諦聽下,三明勅聽許說。將欲為說,先誡約時眾諦聽者,即聞慧也。善思念之,即思慧也。如法修行,即修慧也。時波斯匿王下,四散華供養。王言善者,述成如來所說也,順理益物名之為善。大事因緣者,明說波若言窮理寂,即《法華》明一大事因緣也。散華者,欲明虔敬於法,散華供養也。變成寶帳者,表明於佛田內行因雖小感果乃大,喻若小華成寶帳也。蓋諸大眾者,表慈悲普覆也。
爾時大王復起作禮,白佛言:「世尊!一切菩薩云何護佛果?云何護十地行因緣?」
爾時大王復起作禮下,品中大段第二月光諮問護果義。就中有三問答,即為三別:初一問答明生法二空本來寂滅與佛果無二。第二問眾生不可得,云何可化?答:因緣尚寂何況眾生。第三問智空。智若是有,可辨照用;智既虛寂,云何可辨照?答:法尚體空,何況於智。初問答中,初問、後答。就問中二句:初月光[1]清;二一切菩薩下,出所請之事。初請中,大王復起作禮者,月光既為扣玄之主,將欲興問,先表虔敬也。第二所請事中,初句請護佛果、後句請護十地行。
佛言:「菩薩化四生,不觀色如、受想行識如,眾生我人常樂我淨如、知見壽者如、菩薩如、六度四攝一切行如、二諦如。」
佛言云下,第二佛答,中二:初總標化四生;二從不觀色如下,別約諸科,釋生法二空不可得,同於如義,與佛果無二無別。
問:月光既稱問護佛果因緣,佛應答佛果事,何故云化四生耶?答:諸師云云,不能具出。今云欲示因果不二,明眾生畢竟空與佛無別。故《淨名經》云「眾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例如《涅槃》云「我者即如來藏義」,此經所辨四生等一切法,悉皆是如,與佛無異。若知四生與佛一無二,即是護佛果。如此問答,豈是世人所解?自非久種善根、多值諸佛,了悟一切法空,只可與此文相應耶?所言四生者,從母胎生,故名胎生;毘舍佉母生三十二卵,名為卵生;如菴羅波利婬女,名為濕生;劫初人皆化生也。二不觀色如下,別約諸科。明生法二空,有二:初廣明空;是故一切下,第二總結。初明空中四句:初明法空;二眾生下,明生空;三六度者,明行空;四二諦下,明二諦境教亦寂。初文言不觀色如者,諸解非一,不能具出。今依《大智論》解,從緣生法,體性自無,不假智推方無也。此欲明緣觀俱寂也。故《大品》云「色尚不可得,何況非色。」如體經意,應具明四句,今為存略,故但云不觀色耳,受想行識例爾。三藏師云:若遣色歸如,應云觀色如。而文云不觀色如者,若遣色存如,則觀心未淨;今圓觀,不觀色、不觀如,不見空有、不見境智也。下去諸句例皆爾也。眾生下,第二明生空,七句:五陰中生,故名眾生空。我者,計五陰為我。人者,假名行人。常樂我淨者,明眾生體空也。眾生顛倒,橫計於苦無常無我無淨中計常樂我淨,故言生死空也。今謂眾生我人名顛倒法,常樂我淨四德是清淨法,若能體知此二畢竟空,故云為如。此中欲明生死涅槃不二。如者,佛性、法性、正道、不二之異名也。知見壽者,意識名知、眼識名見、色心不斷名為壽者。菩薩者,大道心名為菩薩。今謂前明眾生所化,今辨菩薩能化,能所皆淨,故云如也。第三明行空,有三句:一六度、二四攝、三總一切諸行法,明此等一切菩薩行法皆如故有也。第四明二諦如者,以空有為世諦、有空為第一義諦,故《涅槃》云「第一義諦如即世諦如。佛言如是如是。」至後〈二諦品〉自當別釋。
「是故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無二無別如虛空,是故陰入界無我、無所有相,是為菩薩行化十地般若波羅蜜。」
是故下,第二總結答上問護果護因。文有二:初結上生法二空同法性等真際無二無別,明四生如與佛如無異,即明護果義。是為菩薩行化十地下,結答護十地行因緣義,明菩薩觀解即護因義。初結上生法二空。文言一切法性者,實相之異名也。真實空者,非二乘所解空也。來無所從名不來,去無所至名不去。然法性雖無去來,而宛然去來。不生不滅者,法本不生,有何滅乎?同真際者,同於諸法實際也。等法性者,《釋論》云「法名涅槃,性名本分種。等者,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安樂性者即涅槃之異名也。」無二無別者,有人言:無人在法外名無二,無法在人外名無別。今謂不然,明四生與常樂四德無二無別也。如虛空者,總喻無人法也。是故陰入界無我,結上人無我。無所有相,結法無我。是為菩薩下,明菩薩觀解,即結答上護因問,以悟無所得故能證十地波若也。故《金剛般若》云「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見自他皆無為,即以無為為菩薩體也。
白佛言:「若諸法爾者,菩薩護化眾生,為化眾生耶?」
白佛言下,第二問答。月光重請前義,眾生尚不可得,云何可化就?文有二:初問、次答。問中有三:初領上義。若諸法爾者,牒前也。二舉疑事。菩薩護化眾生者,王雖聞上說四生同真際等法性,猶執眾生與佛有異。若如上解,直是護化眾生,何關護佛果?三正難。若如上說眾生畢竟空寂,菩薩為化眾生者,王聞佛上說眾生相寂即作空解,云無能化所化,故生疑也。
「大王!法性色受想行識常樂我淨,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非非色,乃至受想行識亦不住非非住。」
大王下,第二答。文有五別:初約悟入以答,若就諸佛菩薩心,本無所化及能化;二約出用,隨世諦故,有可化眾生耳;三還結歸悟入;四明邪正二見皆名為見;五結,若能隨俗名字見,實無所見,名正見也。第一就悟入答者,文言法性即色受想行識。問:何故就法性以答?眾生無始來著有情深,故佛舉性空以答。法性者,第一義空之異名也。就此文有二:初約法明不住;何以故下,釋不住義是正見。初約五陰四德俱離名言、同絕四句,顯不住行。言不住色者,知色空不住;不但不住色,非色亦不住,亦色亦空亦不住;不但不住亦色亦空,亦不住非色非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言不住非不住。又言不住非非色者,既言色非色俱不可得住,豈況非非色當有住也。
「何以故?非色如、非非色如,世諦故、三假故,名見眾生。一切生性實故,乃至諸佛、三乘七賢八聖亦名見,六十二見亦名見。大王!若以名名見一切法乃至諸佛三乘四生者,非非見一切法也。」
何以故下,釋上不住義。非色如者,非折色然後始空,色體本來空,故云非色如。非非色如者,非離色外別有空,色則空也。第二隨世俗故眾生可化。文有二:初舉惑本;二能化由惑,故見世諦所化也。文言世諦故三假故,如來依世諦三假故名見一切眾生,即有能化也。第三還結成上悟入眾生不可得義也。文言一切眾生性實故,一切眾生即前所明四生也,性實故一切眾生即體是寂皆性實也。第四明邪正二見俱是見著。文言乃至諸佛下,此句即通舉凡聖,故言乃至。下更分別邪正。小乘以六十二見為邪,計諸陰有即常見、執諸陰無即斷見,因此斷常生六十二見。然解六十二見不同,且依《釋論》明六十二見。歷於五陰而明神及世間常是事實,餘妄語,是見依色。神及世間無常是事實,餘妄語,是見依色。神及世間亦常無常是事實,餘妄語,是見依色。神及世間非常非無常是事實,餘妄語,是見依色。色上有四句,受想行識上亦各具四句,合有二十句。世界無邊無邊,亦歷五陰有二十句。死後如去不如去,歷五陰復二十句。合六十句。身即神、身異神,復有二句,合為六十二見也。第五結,若能隨俗名字見,實無所見是名正見。文言大王若以名名見一切法者,但有名無實也,乃至三乘諸佛四生亦但有名字。若能如此見,非妄想見,名真實見也。
白佛言:「般若波羅蜜有法非非法,摩訶衍云何照?」「大王!摩訶衍見非非法,法若非非法,是名非非法空。」
白佛言般若波羅蜜下,第三明智照。文問答為二。問云:[1]波若為是有法、為是無法?若是有法,可辨照用;般若既非有,云何照用?非非法者,應云非有非無;但此經簡略,故直云非非法也。一非非有、二非非無,摩訶衍既非有無,云何辨照?此即舉體以難用。摩訶衍即般若也,故下文云「能運載名摩訶衍」。即滅為金剛,論其照用名般若,取其運載即是乘義,故《大智論》會此二名同為一也。大王下,第二答。文有六:第一約悟入以明法空。第二從但法集故有下,約出用隨俗以答。第三從善男子見法眾生下,舉非顯是。第四從大王是經名味句下,挌量顯勝。第五從大王見境見智下,結上舉非顯是。第六從善男子若有修習下,勸信受持,答上問護佛果義。就第一悟入中即為二別:初略答;二從法性下,別歷諸科廣答。初略。文云摩訶衍見非非法法若非非法是名非非法空。非非法者,非有非無也。法若是有,可如有而知;法若是無,可如無而照。以法非有非無,故聖照一切如虛空矣。今言見者,乃是無見之見,非是定性之見。法若非非法,舉法體空寂,去離有無,名為中道。若能知有無性離,中何所中?是名非非法空者,正明能觀所觀空,故生法師云:「非無有宗,宗之者無相。聖智非無有照,照之者無心。故以無心之智照無相之宗也,境智俱寂也。」
「法性空,色受想行識空,十二入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諦空,十二緣空。」
法性下,第二別歷諸科以明空,顯護佛果之般若也。文有二:初約法明空,顯成實智義;二內空下,更舉十二空結上空義。初約法明空有二:初就色釋空;次從剎那下,約心辨空。所言法性者,明一切法本性清淨,即大乘般若體。色受想行識空者,明五陰果報空。十二入是受用空,十八界是性別空。《大智度論》云「以對病不同,說斯三種。為疑心數眾生說於五陰,為疑色眾生說十二入,為疑色心等眾生說十八界。」六大名遍到空,故《阿含經》云「六王各諍其大。地云我能勝載一切萬物,故稱為大。水云我能澍潤一切,火云我能燒照一切,風云我能生動一切,空云我能容受一切,識云若無我者色則敗壞雖,復各稱我大,識為主也。」故云四大圍空,識居其中。五大就有法以辨空,第六空大就無法以辨空。今言有無者,是其相待之名也。四諦者是境空,十二因緣是義空,生住滅是三世法空。十二因緣義空者,還分折苦集之境,故過去二因、現在三因,此五是集。現在五果、未來二果,此七是苦諦。故云十二因緣其義甚深。又十二因緣者,明十二因緣本來寂滅,非二乘所知故也。
「是法即生即住即滅,即有即空,剎那剎那亦如是法生法住法滅。」
是法即生者,牒上色等諸法集起故生。即住者,有為暫時逕停名住。即滅者,不起即滅也。即有即空者,集起故即有,自體空故即空。故《淨名經》云「亦生亦老亦滅」。此中應廣明三相,復須悉破,今不具說。剎那亦如是下,就心辨空。法生法住法滅者,釋心法亦具三相也。
「何以故?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
何以故下,釋上色心空故也。九十剎那為一念(乃至)一切法亦如是,上廣辨其色、略辨其心,今就內廣明其心、略釋其色空,聖人善巧廣略互舉。若依《釋論》,此即是散空也。將欲明空,先立其法。法雖無量,不出色心。色法者,從細微成麁微,從四微成四大,從四大成諸根,此明色法也。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逕九百生滅,一念有九十剎那,合逕八萬一千生滅。以生滅折剎那,剎那折一念,如是心法不可得,此明心空。以四大分諸根,諸根不可得。以四塵分四大,四大不可得。以麁微分四微,四微不可得。以細微分麁微,麁微不可得。摧色至於極微,窮心盡於生滅。色盡心窮,𭔛然無所住,無住之住不知何以目之,強名為空,即是護佛果也。一切法亦如是者,結上色心空也。
「以般若波羅蜜空故,不見緣、不見諦,乃至一切法空。」
以般若波羅蜜空故不見緣不見諦者,上舉法以明智空,今舉智以明法空。不見緣者,心空也。不見諦者,境空也。又解:不見緣者十二緣也,不見諦者四諦也。乃至一切法空,總結釋空也。約法明空竟。內空下,次更舉空結上諸空。上別、此總,即顯成總別皆空。若能了悟諸法本來空,是名真護佛果也。若依《大論》明十八空,先總。
問:若廣說諸法無量,空隨諸法亦應無量。略說應一空,所謂一切法空。今何以但說十八空?答:若略說即事不周,若廣說即事繁。如服藥少則病不除,多則更增其患。空亦如是,若說一空則不能破種種邪見及諸煩惱,若隨種種邪見說空則過多。今說十八空正得其中,今辨十二亦如是。
「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第一義空、般若波羅蜜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內空者,所謂內六入無神我。外空者,外六塵無我所。內外空者,內外外合觀皆無我我所。有為空者,色心因緣和合生諸陰界入等無所有。無為空者,虛空、數滅、非數滅也。亦應有有為無為合觀,文略故也。無始空者,將明無始故先明有始。《涅槃》云「從冥初生大」,若依《釋論》「從世性生覺是名為始」,破此始故名無始空也。性空者,諸法本無,眾生計不同,或謂未來性有(乃至)性諦如來性等決定是有,並為此空所破,如經說「眼空無我我所。何以故?性自爾。乃至意等亦如是。」第一義空者,諸法實相不破不壞也,對世諦得名也。是諸法實相亦不可得。何以故?無愛著故。般若波羅蜜空者,《涅槃》云「大空者是波若空」也。《釋論》云「十方俱空名大空」也。因空者,金剛已還皆悉空寂,名因空。佛果空者,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等空,名佛果空也。空空故空者,《釋論》云「空空者,先以法空破內外等法,後以此空破是諸空,是名空空。」
問:空與空空有何等異?答:空破五陰,空空破空。如服藥能破病,病破已藥亦應出,若藥不出即復是病。以空滅諸煩惱病,恐空復為患,是故以空捨空,故名空空也。
「但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十行故有、佛果故有,乃至六道一切有。」
但法集下,答中第二約隨俗故、約出用以答。上辨於空,同入於實;今辨其有,則為三假所成,名為有。假義如上說也。法集故有者,以細色成麁色,名法集故有。言受集者,即是受假。地等四大攬細四塵成,名為受集。言名集者,即是名假。名字句等攬聲塵成故,稱名集故有。因集故有者煩惱業等從緣集起,名因集故有也。果集故有者,五陰等報從結業生,名果集故有。十行故有者,從十信至十地,從緣集起,通名十行故有也。佛果故有者,菩提涅槃從因行而得,故名佛果故有。乃至六道一切有者,前列眾內但列五道,修羅入鬼道;今具列諸有,故云乃至六道一切有也。
「善男子!若菩薩見法眾生我人知見者,斯人行世間不異於世間,於諸法而不動、不到、不滅、無相無無相,一切法亦如也。」
善男子若菩薩見法眾生下,答中第三舉失顯得。文有二:初舉失;二於諸法下,顯得。初舉失者,若執我想未忘著法之心彌動重者,斯人同於世情,故不異世間也。於諸法而不動下,次顯得。若折色得空,斯則壞法,名為動也。若能體解色即是空,謂不動也。不到者,《智度論》云「平等之法,一切聖人所不能到。善告白佛言:『乃可餘聖不能到,佛何故不到?』佛言:『乃至佛亦不能到。何以故?佛即平等、平等即是佛,佛與平等無二,故名不到也。』」不滅者,法本不然,今則無滅。無相無無相者,一切諸法皆是一相所謂無相。一切法亦如也者,明一切法同一無所得也。
「諸佛法僧亦如也,即是初地一念心具足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
諸佛法僧亦如也者,類同上釋。即是初地一念心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者,是無為法中而有差別,無所得一念具足一切。今言八萬四千者,是一途法門耳。一念者,論初地菩薩以真如為心,豈有一念也。今以借下地之一,念況上地之積德,故云一念也。八萬四千波羅蜜者,案《賢劫經》辨三百五十度,始從修行度、光曜度,終至分舍利度,為三百五十度也。一度中則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度。一度中復有十善,則合為二萬一千度也。以四善根分之,即八萬四千諸波羅蜜也。亦對八萬四千諸塵勞門。
「即載名摩訶衍,即滅為金剛,亦名定,亦名一切行,如《光讚般若波羅蜜》中說。大王!是經名味句,百佛千佛百千萬佛說名味句。」
即載名摩訶衍者,若據其照用目為般若,論其運載名之為衍。能運人向佛,故云載名摩訶衍。即滅為金剛者,能破煩惱,名即滅為金剛。離散亂故名為定。能利自他無德不包,故云一切行也。如《光讚》者,引證也。大王是經名味句下,答中第四校量顯勝。是經者,此般若經。名味句者,《釋論》云「一字曰字,二字曰名。如菩一字,提為一字,二字不合不得為名,若合說者始得為名。四字成句,或三字四字八字,皆名為句。句下所以名為味也。百佛千佛說名味句者,明諸佛道同。然諸佛雖殊,其說無二,無二之說即是一也。
「於恒河沙三千大千國土中盛無量七寶,施三千大千國土中眾生皆得七賢四果,不如於此經中起一念信,何況解一句者。句非句非非句,故般若非句、句非般若,般若亦非菩薩。」
於恒河沙三千大千國土(乃至)不如於此經中起一念信者,此正舉校量。初明財施三千;後皆得七賢四果下,明法施四果。不如於此經中起一念信者,無所得般若信,勝前有所得財法二施也。何況解一句者,信心尚過,何況解句義也。言句非句者,句無句相故也,亦無非句相,故非非句。又云:句非句者,文字性離也;非非句者,非前二句也。般若非句句非般若者,般若是智、句是文,文智皆無所有,故云般若非句句非般若也。般若亦非菩薩者,人法殊別也,此是無別之別也。
「何以故?十地三十生空故,始生、住生、終生不可得,地地中三生空故,亦非薩婆若、非摩訶衍空故。」
何以故下,釋上人法皆空。十地三十生空故者,分波若為十分,即十地也,一地有三生,合為三十生也。十地既空,所以般若即空也。亦非薩波若非摩訶衍空故者,非薩波若者,因時非果也。非摩訶衍者,照非運義也。亦者,般若但直非非菩薩,亦非果智及乘義也。空故者,如上釋也。
「大王!若菩薩見境見智、見說見受者,非聖見也,倒想見法凡夫人也。見三界者,眾生果報之名也。」
大王菩薩見境見智下,答中第五結上舉非顯是。就文有二:初舉非;從六識下,明顯是。舉非中見境見智者,上明境智俱空,今菩薩若有見境智之別者,非聖見也。見境者是其塵執,見智者是識執。言見說見受者,是其人執。此等不見人法二空,故名非聖見也。妄執人法惑心翻境,名為倒想見法。違理背聖,名曰凡夫也。見三界者眾生果報之名也,此三界者器世間;三界報者,眾生受用住處名為果報也。
「六識起無量欲無窮名為欲界藏空,惑色所起業果名為色界藏空,惑心所起業果名為無色界藏空。」
二從六識起無量下,結顯是明空義。就文有二:初明染法空;二薩波若下,明淨法空。前中初明分段生死,明三界藏空。根本無明下,明變易生死體空。初明分段空者,六識起無量欲者,從五欲生遍起煩惱。依欲而生,故名為藏也。空者,即體自無也。惑色所起下,明色界藏空。若論煩惱,即色愛住地從色而生。色界之中具有五陰,色最強,故言色也。若論其業,不動行也。若論果報,猶屬分段。惑心所起業果名為無色界藏空者,無色界唯有四眾,闕無色[1]界,故云心也。若論煩惱,有愛住地;若論其業,不動行;若論果報,猶屬分段。若論依報,欲色二界辨有宮殿住處,無色界唯心寂漠,無宮殿也。
「三界空,三界根本無明藏亦空;三地九生滅,前三界中餘無明習果報空。」
三界空者,總結上三界皆空也。三界根本無明藏亦空者,明變易生死體空,有二:先明因空、次明果空。根本無明藏是因空。無明猶如大地,能生煩惱,故名根本也。若論其業,即生漏業;若論果報,即變易三界。三地九生滅下,次明果空。言三地九生滅,釋有二義:一者八九十地皆有三心,合九生滅也。第二義者,變易三界中各有三種意生身,名三地九生滅。初地至五地名三昧樂行意生身,六七二地名覺法自性意生身,八地已上名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三藏師云:一見地在初地,二修地在二地已去,三究竟地在十地。此三地中各有初生、次住、終滿,為九生滅也。言前三界中餘無明習果報空者,上來明五住正使,此言無明習氣也。
「金剛菩薩得理盡三昧,故惑果生滅空,有果空,因空故空,薩婆若亦空,滅果空。」
金剛菩薩得理盡三昧者,十地菩薩照窮因盡,故云理盡也。惑果生滅空者,微習故云惑,惑者一切煩惱。果者,是三界與界外一切果也。生滅空者,是無礙道空。故《瓔珞經》云「等覺菩薩與妙覺佛生滅為異」,此明法身帶於生滅也。有果空者,苦諦無相名有果空,集諦無生名因空。自上來明染法空竟。薩婆若亦空,明淨法空。薩婆若空,明智德空。滅果空者,明斷德空。德行雖眾,不出此二也。又薩婆若亦空者,明菩提空;滅果空者,明涅槃空。
「惑前已空,故佛得三無為果,智緣滅、非智緣滅、虛空、薩婆若果空也。」
惑前已空故者,如來已出眾惑之外,故云惑前已空。又解:未斷煩惱時本來寂滅,故云惑前已空。佛得三無為果者,總舉三德也。智緣滅者,名數緣滅無為;非智緣滅者,非數緣滅無為;虛空者,法性虛空無為。薩婆若果空者,明佛果體空。
「善男子!若有修習聽說無聽無說,如虛空法、同法性聽、同說同一切法皆如也。」
善男子若有修習聽說下,答中第六勸行信受持護佛果義。就文有二:初正勸信,明聽說同如虛空;次大王下,總結答前問。初文云聽說同如虛空故。《大品》云「聽如幻人聽,說如幻人說故。」無說無聽,答上問也。故《淨名經》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也。」如虛空法,同法性聽,同說同一切法皆如也。如虛空者,況上聽說如虛空也。法同法性者,《淨名》云「法同法性,入諸法故也。」論其空理,絕於聽說,故云一切法皆如也。
「大王!菩薩修護佛果為若此,護般若波羅蜜者為護薩婆,若十力、十八不共法、五眼、五分法身、四無量心,一切功德果為若此。」
大王菩薩修護佛果為若此者,總結,答上護果義也。護般若波羅蜜者為護薩婆若者,廣舉其因,為成其果。欲明因無別因,由果故因;果無別果,由因故果,是故護因即為護果。十八不共法(乃至)五分法身者,廣舉果德由因得也。
佛說法時,無量人眾皆得法眼淨、性地、信地,有百千人皆得大空菩薩大行。
佛說法時無量人下,品中第三大段明諸人悟道。法眼淨者,小乘見道。初證四諦明白,故云法眼淨也。今說大乘,何以得小果者?說是其一,但受悟不同,所得果異。如《淨名》云「但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又釋云:如來布慈悲雲、雨實相雨,大根大莖受其大潤,小根小莖受其小潤,悟在物根不在法也。又云:始證初地名見道,亦名法眼淨。性地者,即十解已上。信地,即十信已下。皆得大空者,初地已上二空增長,心𭔁大寂,名大空也。大行者,初地已上八萬四千諸度行也。
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二終
校注
[0314001] 【原】寬文元年刊宗教大學藏本 [0316001] 脫【大】,說【考偽-大】 [0317001] 園【大】,蘭【考偽-大】 [0323001] 清【大】,請【考偽-原】 [0325001] 波【大】,般【考偽-大】 [0327001] 界【大】,象【校異-原】,眾【校異-原】【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7 仁王般若經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6-2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如是我聞」得一向屬阿難。「一時」已下,義有兩兼。若阿難結集法藏,遺旨令安,屬經後;當說經時,非可無時處徒眾,以此而望,即屬經前也。此是無名相中一時假名分別,不可以定執以為諍論也。然釋如是有二:初釋置如是因緣、二釋如是名義。置如是因緣者,出處不同,今依龍樹釋何以一切經初安如是者。《大智論》第二卷云「佛將滅度,阿難心沒憂海,阿泥盧豆是其從兄,云:『汝為傳法藏人,不應同於凡夫。若有所疑,須及時問。』阿難猶抱感,阿泥盧豆教為四問:佛滅度後我等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經初作何等語?阿難騰此問佛。佛答初問云:依自法修四念處。答第二問云:解脫戒經是大師。答第三問云:車匿應梵法治。答第四問云:我三僧祇劫集法藏,初應安如是等語,三世諸佛悉如是說也。」第二釋如是名義。如是者,信順之辭。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言如是者,乃為信也。是故有信之人,言是事如是,是其信相;不信之人,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故經首稱如是也。故肇師云:「夫如是者,蓋是信順之辭,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傳,其如是者正是信也。」又如是者,不差異義。今明此法無依無得、無戲論,畢竟清淨、真實可信,故稱如是也。「我聞」者,佛勅阿難出法藏時,當言我從佛邊聞,恐人不信阿難,以人廢道也。我與無我性無有二,為世俗故說我耳。聞亦如是,耳根聲塵及以耳識,三處無間和合亦不聞。今言聞者,不聞聞也。
問:阿難是佛得道夜半生,年二十五始來事佛。佛自成道所說甚多,其人並不在坐,而悉稱我聞者,其義如何?答:《報恩經》第六卷具述阿難乞諸願「所未聞經願佛重說」,故皆是親承也。《釋論》第二,阿難自說偈云「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佛在波羅捺,佛為五比丘,初開甘露門,說四真諦法。」此謂佛重說,名展轉聞也。《菩薩處胎經》云「佛在雙林已入金棺,起授金手問阿難:『自我前來為諸菩薩說大乘方等經,汝悉知不?』對曰:『唯佛乃知。』又問:『我昔昇忉利天為母說法,汝知不?』答曰:『不知。』又問:『我處在龍宮為諸龍說法,汝知不?』答曰:『不知。』又問:『我昔處胎轉妙法輪,汝知不?』答曰:『不知。』如是問竟,佛告阿難:『汝今諦聽,我當為汝一一解[1]脫。』如來口密一時併授,阿難得佛覺三昧,一時併領。」阿難得佛覺三昧,出《舍利弗問經》「阿難修悟不忘禪,宿習總持,得佛覺三昧也。」若依《金剛仙論》,明三種阿難:一大乘阿難,即阿難海,持大乘法藏;二中乘阿難,即阿難陀婆羅,持中乘法藏;三小乘阿難,即名阿難賢,持小乘法藏。今此經理玄相寂、因圓果滿,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故云阿難海稱我聞也。
問:《大智論》云「諸法皆無」,云何稱我?答:雖知諸法皆無,隨俗故,世流布語假名為我,故無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