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四
「又信忍菩薩」下,第二明信忍。文[32]四。今初[33]標名配位。言信忍者,以無漏信[34]三寶等故名信。言「善達明中行」者,配位,如下經說「[35]善覺初地菩薩,證人法二空,故名善覺」也。達即離達,謂二地菩薩,離破戒垢、達真俗理,故名離達。明即明慧,謂三地菩薩,[36]智慧光明照諸法故,故名明慧。五陰假人於中修行,名中行者,下經云「道行人」,此道成人名行人。「斷三界」[37]下,二明離障。以色煩惱麁故,[38]於此三地而斷云云。「能化百佛」下,[39]三明攝化。三等差別[40]配對三地,可解。
問:信有幾種?答:略有三[41]種。一想信,輕毛菩薩十信[42]是;二久信,三賢菩薩是;三證信,初二三地是也云云。「常以十五心」[43]下,[44]四明發行種子。「四攝」者,布施、愛語、利[45]益、同事。「四無量」者,慈、悲、喜、捨。「四弘誓願」者,《瓔珞經》云「願一切眾生度苦、斷集、證滅、修道,名四願也。」乃至成佛,從於初地用此十五心為根本云云。「順忍菩薩」下,[46]地三明順忍。文[47]三。今初[48]標名位。順無生忍觀而未正得,故名順忍。「見勝現法」者,即是位也。[49]見謂順忍下[50]品見理,道品分明,即第四焰地。勝即中品,第五難勝地。難[51]勝有二義:一[52]教化眾生、二不從煩惱,於二事得勝,名難勝地。[53]見法即第六現前地,因緣觀解現前故也。「能斷三界心等煩惱縛」者,[54]二明除障。前斷色煩惱,此斷心煩惱;又前斷見惑,此斷思惑,故言心[55]也。「故現一身」下,三明攝化。前信忍明化身,故云現百身千身萬身;今順忍明實身,故云現一身於十方佛土化眾生也。
問:云何一身現於多土?答:不思議力神通變化令眾見也。
「又無生忍菩薩」下,第四明無生[56]忍。文[57]三。今初標名位,謂以自、他、共、無因求色心二法不可得,於此得智,名無生忍。「所謂遠不動觀慧」者,此配位[1]也。遠即第七遠行地,能至有功用心後邊故。不動即第八不動地,有相煩惱不能動故。觀慧即第九善慧地,四無礙解化眾生故,亦能斷三界心色等[2]煩惱。「習」者,二明除障。前各斷[3]一重,[4]今雙斷[5]正習也。「故現不可說」下,三明攝化分齊云云。
「復次寂滅忍」下,第五辨寂滅忍。文[6]四。初[7]標名位三:一標名[8]者,前之四忍未盡法源,今之一忍寂諸心色、滅於想習,名寂滅忍云云。「佛與菩薩」下,二明證用。金剛是喻,三昧是定。有以煩惱如金剛,以其堅靳不可即斷,非佛智力無能斷者,[9]如經中「龜甲羊角所能破者」,是此義也。有以智慧如金剛,能破煩惱、不為彼損,亦《大經》中「[10]如金剛寶缾無[11]嘶破聲」,是其義也。今佛與十地菩薩同用寂滅忍入金剛三昧也云云。「下忍中行」下,三配位。下忍即法雲,上忍即佛也。「薩婆若」,此云一切智。又無礙道因位攝,故名下忍;解脫道[12]果攝,故名上忍。又法雲與佛同入金剛三昧,前心名菩薩、後心名佛,無有中間故[13]但上下。[14]全之四忍俱是因位,故有三品。
問:諸經有等覺,何故此中不立?答:若依餘經即合有三品,下品十地、中品等覺、上品妙覺。今《般若》附通,不同別教,故但論法雲即及佛地。故《大品》云「十地菩薩當知如佛」。如者,[15]未是義。《大經》亦云「十地菩薩見性未了」,此皆通教意也云云。
「共觀第一義諦」[16]下,第二辨除障。文三:初明所觀之[17]境。同觀真諦而明昧不同,如《大經》云「[18]如十地菩薩聞見佛性,諸佛如來眼見佛性。」又十地菩薩名有上士,佛名無上士。又菩薩如十四夜月,佛如十五夜月等云云。「斷三界心習」者,二正辨除障。前無生忍中雙斷心色麁習,今此忍中永斷心法細習[19]也。「無明盡相」下,三明二道差別之相。「無明盡相為金剛」者,此無礙[20]道也。言盡相者,未盡之義,如煙是火相而未是火。金剛喻定。是盡無明之相,而無明未盡。
問:若無明未盡,應是煩惱。何故前文佛與菩薩同入此定?答:無明之性即是於明,如燈生時即[21]同滅時,只以一念無明心變為明,微明即菩薩、大明即佛也。
「盡相無相為薩婆若」者,此解脫道。前金剛下定但盡色心麁細之[22]相,不得名一切智;今佛地非但盡相亦盡無相,故得名一切智,可謂緣觀雙冥境智俱寂也。「超度世諦」下,第三約諦辨異。三賢多住世諦,十地多住真諦。真諦即無,世諦即有。超世諦故非有,超真諦故非無,非有非無即薩云若。
問:薩婆若、薩云若有何差別?[23]答:有二說,一云同、二云異。[24]同者,彼此無殊。異[25]者,薩婆若是一切智,薩云若一切種智。今謂[26]說五忍文寂滅忍中既唯分二品,不應更有薩婆若、薩云若之別。復說即有密明等覺之義,即於寂滅忍中有上中下,下即十地、中一切智、上一切種智。若依經超度二諦外為第十一地薩云若者,即依前釋云云。
「無緣大悲」下,四明攝化分齊。文[27]二:今初[28]略者,一切眾生[29]在於三界,佛以大悲而濟拔之。《法華》云「諸子游戲來入此宅」,長行即云「長者驚入火宅」;《淨名》云「菩薩病者從大悲起」,皆此意也。大悲是能化心,眾生是所化境,薩婆若是能化體。大悲有三:一眾生緣悲,外道亦有;二法緣悲,二乘亦有;三無緣悲,唯佛獨[30]有。「善男子」[31]下,第二依宗廣釋。文三:[32]初約正理。「三界」者,欲、色、無色等三也。「藏」者,能含六道四生也。「果」者,分段[33]報果也。「報」者,苦樂等報也。「二十二根」者,眼等六根、苦樂憂喜捨五,成十一根;男女命三,信進念定慧等五,成十九根;未知根、[34]欲知根、知已根,成二十二根。二十一根不出分段三界,知已根不出變易三界。「諸佛三身亦不出三界」者,以法身即應化也。《[35]大經》云「今我此身即是法身」,《法華》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華嚴》云「亦名釋迦,亦名舍那」等,既知三身即一身,亦須知界外[36]即界內也。「三界外無眾生」下,二明聽說。說云界外有眾生可化者,此外道說,非佛說也。
問:界外實無眾生耶?答:聖教不同,有無異說。此經則云界外無眾生,餘經則有。《法華》云「餘國作佛,三百由旬外權置化城。」《淨名》云「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佛土,有佛名香積。」若界外無人,豈容三界內上方更有爾許佛土耶?故知亦有。
問:此經云無、餘經云有,如何會通?答:此經云無,無變易眾生;餘經云有,有變易眾生。故《大論》云「聲聞生界外白銀世界,無煩惱名。只約無煩惱,即云無眾生。而聲聞無明未斷,豈實無耶?」此文正是通教意,偏論界內煩惱眾生也。衛世師外道說有六諦,大有經是其一諦。彼經說云「此三界外別有世界」,若言三界外別有眾生,同[1]彼外道說也。實理而論,若言[2]界外有眾生,即同外道;若言無,即同二乘。諸佛菩薩見者即不有不無,不有不無即非如非異,非如非異即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等事,《法華》中佛方顯了說也。「大王我常」[3]下,第三引[4]昔證今。我昔常說:斷三界煩惱果報盡名為佛。豈於三界外別有眾生耶?「自性清淨名薩云若性」者,即正因佛性。一切眾生佛及菩薩同共有此,豈於三界外而[5]更別有眾生可化[6]也。「眾生本業」[7]下,第三總結。文二:初總結五忍。眾生本業即煩惱,諸佛菩薩未成道時亦有煩惱,由煩惱故修諸功德智慧今得成佛。佛[8]本煩惱與今眾生無異,故名為[9]本。「五忍中十四忍具足」者,二[10]結廣略。略即五忍,廣即十四。謂三賢是三,十地及佛[11]地成十四[12]也。上來答前問兼利他竟。
「白佛言」下,[13]第二答後問兼自利。文二:先問、後答。今初[14]揲前[15]問,是故更重申十地是菩薩本業。菩薩於生死菩提無染,名本業清淨。[16]以淨法教化眾生,不同凡夫二乘雜煩惱法化眾生也。
問:雜煩惱化眾生有何失?答:自既有縛,豈能化他凡夫?則[17]師既墮,[18]弟亦隨墮。二乘則謗佛[19]敗法,於諸眾生而起怨心,豈成利益耶?
「佛言從一地」下,二答。文二:先略、後廣。初[20]又三:初明淨業所依,謂從歡喜乃至法雲。
問:何故但說十地?答:地前三賢,賢而非聖,不名本業清淨。妙覺一地妙果已圓,故於因中舉十地。
[21]答「自所[22]行」下,簡二行:一自行處,即十地境;二佛行處,謂妙覺地境。前十地但行自所行處,後金剛心通行二處,故下文云「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又《瓔珞》云「佛子!菩薩爾時住大寂門,乃至過十地外與佛同坐」也。「一切知見故」者,三釋成清淨。以佛五眼方能見一切法,以佛三智方能知一切法也。
「本業者」下,第二廣答。文三:初標、次釋、後結。今初,[23]可解。「若菩薩住」[24]下,二釋十地為十。今初,釋善覺地。文[25]五:今初[26]明土寬狹。言「住百佛國」者,國土有三:一說法土,百億日月,化小乘;二神通土,億億日月,化中乘;三智慧土,無量世界,化菩薩。今言百佛國土者,說法土也。「作閻浮提四天王」者,二配位。[27]化於四[28]王中,作南方增長天王,以閻浮提勝於餘方,有佛出此處故。又次第作四天王。依《十地經》初地菩薩作閻[29]浮鐵輪王,不言四天王。《瓔珞》云「修行一劫二劫三劫,[30]十信善者有三品:上品善鐵輪王,化一天下,中品善粟散王,下品善人中王。十住銅輪王,十行銀輪王,十[31]向金輪王,初地已上琉璃輪王。」《十地[32]經》初地作鐵輪王,此別教意也。《瓔珞》及此經,十善作鐵輪王,圓教意也。「修百法門」者,三顯法門也,即自利行。於十善中一一更明十善,故言百法門。「二諦平等心」者,四釋地中別行也。即俗即真,故言平等。「化一切眾生」者,[33]五釋地中通行也。地地皆用化生為行。已下九地文句,類此可解。
「[34]住千[35]佛」下,二釋離達地。忉利天,此云三十三天也。《地經》云「二地作金光王」,《瓔珞》與此經同。「千法門」者,於前十善中一一各行百善也云云。
「住十[36]萬」下,三釋發光地。《地經》作忉利天王,《瓔珞》同此。「住百[37]億」下,四釋炎慧地。《地經》作炎摩天王,《瓔珞》同此作兜率天王。「道品」即三十七道品也。
「住千億」下,五釋難勝地。「二諦」者,真俗也。「四諦」者,苦集滅道也。「八諦」者,有作[38]四、無作[39]四也。又苦、空、無常、無我及常、樂、我、淨[40]處八也。《地經》作兜率天王,《瓔珞》同此[41]作化樂天[42]王。
「住十萬億」下,[43]六釋現前地。《地經》作化樂天王,《瓔珞》同此作他化天王。
「住百萬億」下,[44]七釋遠行地。《地經》作他化天[45]至,《瓔珞經》云梵[46]王。常以二智化眾生[47]也。
「住百萬[48]微塵」下,[49]八釋等觀地。《地經》作梵天王,王一千界;《瓔珞》云「梵師子瓔珞光光天王」。雙照真俗不相違,[50]名為方便智。於入觀中能發神通,名神通智。
「住百萬億」下,[51]九釋善慧地。《地經》作梵王,王二千界;《瓔珞經》作淨天王。
「住不可說」下,[52]十釋法雲地。《地經》作大自在天王,王三千界;《瓔珞》作大淨居天王。大自在、大淨居、大淨天,[53]皆同也。學行已滿名「理盡三昧」,唯有一行是如來行,所[54]謂大般涅槃。菩薩亦得,名「同佛行處」。無明是三界之本,此惑已盡即三界[55]原盡[56]也。
「是故一切」[57]下,第三結。文二:先結菩薩業;「若十方」下,二結如來業。又是答釋妙覺地也。
「爾時百[1]萬」下,大章第二,月光偈贊。文三:一時眾供養、二月光讚佛、三大眾得益。初[2]又二:[3]初財供養佛;「合掌」下,次法供[4]養云云。「今於佛前」下,[5]二月光正贊。文二:一明贊處;「世尊導師」下,二正發言[6]贊。偈者竭也,攝義竭盡故名為偈。四句為偈,句有三四五七等差別。若梵[7]天以三十二字為首盧偈,即以八字為句也云云。五十九行大分為三:初、六行總頌上義;二、四十五行別頌十四忍;[8]三、八行總結頌五忍。
初[9]人,三:前三行歎別相三寶、次兩行歎五忍、後一行歎一體三寶。初文三:佛、法、僧差別也。眾生及器二世[10]間俱尊名「世尊」,引導[11]匠成名「導師」。導師不同,有世間導師、[12]出世導師。出世中有拙度、巧度、次第度、一心度[13]等。「金剛體」歎法身也。「心行」下,[14]二兩句嘆法寶。《淨名》云「心淨已度諸禪定」,此[15]中云「寂滅」。《淨名》云「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此中云「心行寂滅轉法輪」,一句包之,義理不失。又初句嘆佛身業,次句嘆心業,次句嘆口業。又佛五事具足:一世尊,威德具足;二導師,智慧具足;三金剛體,法身具足;四心行寂滅,解脫具足;五轉法輪,化他具足云云。捷疾應機名「辨」。「八音」者,《梵摩喻經》云「一最好聲、二易了聲、三調和聲、四柔軟聲、五不誤聲、[16]六不女聲、七尊[17]重聲、八深遠聲。」「洪」者,大[18]也。「時眾」下,三嘆僧寶。文中總前[19]大眾天無出家法,今言「出家」者,約心說也。三乘共行十地,故云「成比丘眾菩薩行」也。又人身出家成比丘眾,天心出家行菩薩行[20]也。「五忍功德」下,二別嘆五忍。「三賢十聖」是[21]因位,名「忍中行」。佛居果地窮原盡理,名「能盡原」。又十四皆云正士者,即四十一地也。十地[22]為十,住[23]行向及等覺名[24]為四,成十四大[25]士。圓教十四聖人,皆以一心三觀諦了諸法名忍中行,毘盧遮那眾行休息名能盡原云云。「佛眾法海」下一行,三嘆一體三寶。佛是佛寶,眾是僧寶,法是法寶。包含如海、蘊積如藏,故「無量功德攝在[26]其中」也。
「十善菩薩」[27]下,[28]第二別頌十四忍。文五:初、九行頌伏忍;二、十行頌信忍;三、八行頌順忍;四、十行頌無生忍;五、八行頌寂滅忍。初文二:前兩行頌伏忍方便,即十信也。復有七行頌伏忍功德,即三賢也。初文二:[29]先一行明離過、[30]次一行明攝位。今[31]初。古人云:十信菩薩由發大心求出三界,雖未能出,[32]已能遠離惡道等苦,故言長別。今則不然。若別教十信是外凡,未能暫離,豈能長別?若圓教十信斷三界惑,至十住初即斷界外無明等惑,以其但斷三界四住與羅漢齊,長別苦海,與二乘人同生方便有餘土。若羅漢支佛,於彼土遇[33]餘佛為說《法華經》,即成菩薩進斷無明。若十信菩薩,縱未聞《法[34]華》,亦能漸次自斷無明,豈以不生惡道便是長別苦海?
問:此十信與別教中何位相似?答:奪而論之,別教地前次第修[35]證,十住修從假入空觀,十行修從空入假觀,十迴向修中道正[36]觀,圓教十信即能圓修三觀,不可[37]論同。與而[38]言之,即別教十迴向齊。
問:與前二教何位齊?答:奪而論之,藏通二教巧拙雖異,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未識中道。圓教十信具修三觀,與前二教不可格[39]量。與而為論,圓教十信藏通佛與二乘俱斷見思,即與藏通等佛地齊[40]也。所言大[41]信者,謂誓願大度生、大說法、大慈悲喜捨大也。區分各別名「界」。三苦八苦八萬四千苦名「苦」。迴轉不息如「輪」。沈浮出沒如「海」云云。「中下品善」下,二明攝位。修行十善必具三心,中下二心為粟散王,小王眾多[42]猶如粟散;上品心行十[43]善為鐵輪王,[44]王閻浮提,其鐵輪寶廣一俱盧舍云云。若《瓔[45]珞》,上品鐵輪、中品粟散、下品人王云云。「習種銅輪」下,第二伏忍上中下功德。文二:初兩行別嘆三品為三輪王、次五行總嘆三品。今初。十住菩薩,習種性人,作銅輪王,王二天下,其銅輪寶廣二俱盧舍。十行菩薩,性種性人,作銀輪王,王三天下,其銀輪寶廣三俱盧舍。十回向菩薩,道種性人,作金輪王,王四天下,其金輪寶廣四俱盧舍。「七寶」者,女寶、珠寶、輪寶、主兵寶、主藏臣寶、象寶、馬寶等[46]也。「伏忍聖胎」下,二總歎[47]三品。文二:初一行列三十[48]心。與十聖[49]作胎,故[50]名「聖胎」。「三十人」,總標數。「十[51]住」下,別列。經作「信」字,有人云:信即十信,止則十住,堅則十行。[52]此恐與經文義理相違。有人[53]云:信即十[54]住,止則十行,堅則十回向。此則得義違文。今謂住信相似,傳寫者謬,應作「住」字讀[1]之。「三世諸佛」下,二正嘆功德。文四:[2]初嘆伏忍能生諸佛。以伏忍為入道之初門、菩[3]提之關鍵。誰[4]人出不由戶?故三世諸佛由此而[5]生。「一切菩薩」下。[6]羅嘆伏忍能生菩薩。大海有本,所謂眾流,眾流之本必有涓滴。菩薩之行本[7]乎伏忍,伏忍[8]成立由於信心。若能發信[9]心,入圓十住即斷無明。無明盤礴非一心三觀所不能斷,能斷之智從十信生。故佛嘆云「信心難」[10]也。「若得信心」下,三明功能。若得圓信心必不退轉,即得入於初地之道。此中經文包含兩教:若約別教,即從十信漸進不退登於歡喜;若是圓教,十信心菩薩即不退轉便登初住。圓教初住即別教初地,故《華嚴》及下經文亦以十住為十地也。「必不退」者,圓教十信必不退墮凡夫二乘及於三界。
問:《本業瓔珞》[11]說十住中,第六住正觀現前,值佛菩薩善知識所護,則出七住常不退轉,七住以前名為退分。如佛初會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七住,值惡因緣退落凡夫不善惡中作大邪見。今此經中[12]不言退者何耶?答人心如面各各不同,大聖隨機故亦差別。有說十行菩薩性種[13]人,猶退[14]墮地獄。[15]又初阿僧祇劫猶退墮者,即入迴向人亦有退[16]墮。《瓔珞》第一說十[17]住,第七名住不退,七住已前即有退義。約教而斷,初阿僧祇退者[18]三藏意,十行退者通意,十回向退者別意,十信退者圓意。今云信心不退進入初住之地,即圓義也。
「教化眾生」下,四明利[19]他。上句明化他之行,教化眾生[20]令常覺悟必不退轉;下句結[21]歎初心也。《大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22]前心難。」《般若》云「能生一念淨信,於無量佛而種善根。」《法華》云「於無量劫行五波羅蜜,不如聞佛壽命生信」等,皆斯義也。
「善覺菩薩」[23]下,第二頌信忍功德。文二:先[24]頌三品[25]後,後歎。初文三:一四行頌初地下忍、次兩行頌[26]一地中忍、後兩行頌三地上忍。初文二:[27]初一行半嘆作王功能。俗如幻[28]有、真如幻無,心雖非實,不無於幻,於幻宛然故云「雙照」。真俗空故,[29]故云「平[30]等」。「始登一乘」[31]下二兩行半,明入地功德。以一心三智住於諦理名「住」,能生諸德名「地」。地即別教初歡喜[32]地,住即圓教[33]初歡喜住也。於一心中即[34]修三觀,萬德萬行並在其中。《華首經》云「一切[35]德並在初發心中」,即其義也。「於第一義而不動」者,別教則十回向菩薩修中道正觀未證故有動,至初地證得則無動。圓教則十信修一心三觀猶有動,初住證得方無動[36]也。「離達開士」下二兩行,頌信忍中品。離達者,離破戒垢,通達三觀,別教二地,圓教二住。開士者,開空法道也。大士、正士、開士等,並一義也。「忉利」明王位。「現形」明化。「無緣」等明智。世諦無法可緣、真諦無法可相,「無緣無相」即是中道第一義諦。無無者,一無無緣、一無無相,此二俱無,云何有生,故云無生。既[37]真無生,何得有照。云何無二照?照無所照,[38]不二[39]故也。「明慧空照」下,三兩行頌信忍上品。別則三地達人法二空得忍成就名空照,圓則[40]三住[41]即空即假[42]即中名空照也。「應[43]形」下,明化也。「忍心」下,明智。「三諦」,即一諦,三心即一心,故云「無二」。即有即空,故云「出有入無」。即空即有,故云「變化生」[44]也。「善覺離明」[45]下,第二總[46]結信忍。「能滅三界色煩惱」,即色是空。「還觀三界身口色」,即[47]空是色。「法性第一無遺照」,無非中道也。有本作「唯[48]照」,非經意也。
「炎慧」下,第三頌順忍。文二:前六行正頌、後兩行總結。[49]初文三:初兩行頌下品、次兩行頌中品、後兩行頌上品。初中「炎慧妙光」[50]等者,即別教四地菩薩得精進波羅蜜成就,圓教即四住菩薩於三觀精進。「[51]緣寂」即實智照空有,[52]即權智[53]也。「勝慧」[54]下,次頌中品忍。別教五地菩薩入深禪定得於勝慧,圓教[55]五住菩薩也。「空空[56]諦觀無二」,即動是寂。「變化六道」,即寂是動[57]也。「法現」下,三頌上忍。別教[58]六地菩薩得般若圓滿,故云法現[59]等;圓教[60]六住中無二無照[61]等即寂也,智光普照即動[1]也。「焰勝法現」下二兩行,總結。焰即前四地,勝即五地,法現即[2]六地。此三菩薩得中道觀,不起有無二[3]相,以正觀水洗無明垢[4]也。「空慧」[5]等者,即色心俱空也。「還觀」[6]等者,即色心俱假[7]也。
「遠達無生」下,第四頌無生忍。[8]一頌為三:前五行頌七地下忍、次三行頌八地中忍、後兩行頌九地上忍。初文二:初釋行相、二斷惑分齊。今初。「遠達無生」,《大品》云「七地深入無生」,深入、遠達義相似也。不同六地證有間斷,至法之源故云深入。深入即遠行地,隣近第八地,故復云遠行,遠行地即遠達[9]也。「常萬億等」者,明化用。略舉大數,故云萬億。「未度」下,明損生。「未[10]度報身」者,分段身是也,盡此一身即入變易故。《智論》云「七地菩薩未捨[11]肉身」。又二十一生中,未度末後一生[12]也。雙觀二諦故云「等觀」。又色心二法無差別相,故云等[13]觀。別教七地猶有功用,進入八地無功用心,中道法流至薩婆若海,此別接通意也。始入無緣金剛忍,則不受三界分段身,此[14]乃預說八地已上功德,以其必能致此勝[15]神,不久的得,故先說也。亦猶教聲聞人先嘆當果[16]矣。中道第一義諦,對真俗即是「第三」。一中一切中,故云「無二照」。從初地至七地,各有下中上三品,三七即二十一。生生之中皆觀諸法空寂,以此為行也。「三界愛習」下,二明斷惑分齊。七地菩薩斷現行,此[17]斷習氣。如《十地經》云「此遠行地不名有煩惱者,一切煩惱不行故。貪求如來智[18]者未滿足故,不名[19]有煩[20]惱。」此經亦爾,愛佛智者習未斷故,[21]故名「順道定」。「諦」謂[22]審實。以前六地但斷煩惱、未斷無明習氣,今第七地煩惱麁重早已斷盡故能諦了,未斷無明習也。愛謂癡愛,由癡愛故受生死身,故《淨名》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今七地中,永已斷[23]故。「等觀」下三行,頌無生中品忍,即八地菩薩也。此句標名[24]舉位。「變生法身」者,七地分段報身已捨,變彼分段得變易法身,故云變生。證法性理以成此身,故云法[25]身。「八百恒土」下,明勝用。道前為[26]過去,道中為現[27]在,道後為未來。「返照」者,照過去七地已前事。「樂虛」者,緣現在事。「無盡原」者,照未來事。七地雖得無二之照,以其初證不明寂然;今至八地心更純熟,故常寂然[28]也。「慧光開士」下,[29]二頌無生上品忍,即九地善慧菩薩也。「常在無為」[30]等者,即動寂齊行[31]也。
「灌頂菩薩」下,第五八行頌寂滅忍。文二:前五行頌下品、後三行頌上品。初中言「灌頂」者,在十二法師之上故名頂。《華嚴》二十七云「譬如輪王太子成就王相,取四大海水灌子頂上,即名灌頂大王。菩薩亦如是,受佛職時,諸佛以智水灌是菩薩頂,名灌頂法王。」是名菩薩入智慧職地,即法雲地菩薩也。為第四禪天王,有本云「五[32]禪王」者,即取欲界及四禪也。「始入金剛」[33]等者,以此定破無明,一切皆了也。從初歡喜終竟法雲有三十生,今但言「二十九生」者,以第三十生是其[34]見受之身。於前二十九生已過,故云「永以度」也。「下忍觀」者,結因分齊。「一轉妙覺」者,結果分齊。雖即未得,轉心即得也。「等」即等觀,八地菩薩。「[35]慧」即慧光,[36]九地菩薩。「灌頂」即十地菩薩。此三品大士,共除[37]餘習無明之緣。無明習相是舊煩惱,名之為「故」;即四住客塵是新煩惱也。「二諦」即真俗,「理窮」即中道。得此三觀[38]諦現行,習氣皆盡[39]也。
「圓智無相」下三,二、頌明妙覺地,即寂滅上忍也。得一切種智圓滿、盡無明之相,故云圓智無相。得此無相方為三界之主。《法華》亦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喻云「是時宅主在門外立」等[40]也。十地菩薩受第三十生,未名為盡;今妙覺菩薩不受此生,故名「盡」也。前三十生未盡不名大覺,佛地生盡故名「大覺」。得[41]涅槃名「大寂」。無餘無為,四魔不能破壞,如「金剛藏」。前三十生並有因盡果生,今大果圓滿更不復生,故云「報盡」。盡未來際拔眾生苦,故悲無窮極也。「第一義諦」即涅槃,[42]故「常安隱」,即常樂我淨。窮無明之原、盡煩惱之性,不同外道斷見、聲聞證空,雖無得無成而妙智常照。上來[43]頌五忍竟。長行偈頌互明五忍,而十地妙覺出沒不同,是乃大聖隨機轉文顯義者也。
「三賢十聖」下[44]第三八行總結歎五忍。文三:先歎[45]法身果、後歎利益果。初中將明其勝,先且舉劣。三賢即地前三十心,十聖即十地菩薩,此四十心同生華藏果報之土,非藏通教中果報。[46]若藏教,唯是凡聖同居。若論通教,唯生有餘化城之土。今言果報,即是別[47]圓教人得無障[48]礙生無障礙土。
問:此中三賢十聖,為是別教、為是圓教?答:[49]正是圓教。
問:圓教即合生常寂光,何故生華藏?答:華藏之中別圓共生,以是因非果不得生於寂光之土,故華[1]藏土中有別教十地圓教四十心共生[2]也。妙覺極果毘盧遮那,唯獨一人生於寂光淨土。
問:前三[3]二中亦有淨土,何故寂光獨名淨土?答:凡聖同居,聖少凡多,是穢非淨。方便有餘,但除見思,未斷無明,偏真之淨非是真淨。華藏世界帶別方便,未為純淨。寂光無此,故受淨土之名[4]也。「一切眾生暫住報」者,有云:眾生雖即無始而有[5]終,暫時受報;佛無始終,故居淨土。今謂佛登妙覺[6]應在寂光,為化眾生暫時應現[7]壽命長短[8]而受果[9]報故云[10]也。「如來三業」下,二歎法身果報。淨[11]土即是依報,今明法身即是正報。上句正歎,下句頂禮一體三[12]寶。「法王無上」[13]下,三歎化他果。文中初一行舉喻歎,即[14]是形益。次一行法說歎佛口業,是聲益。外道全無[15]義、二乘偏等、菩薩未圓,唯佛有文義也。「心智」即觀,「寂滅」即緣,[16]觀緣寂名「無緣照」。又外色無可緣,內心無可[17]照。次一行明大眾供養。次一行明地動。次一行結歎,佛在人為人尊、在天為天尊。又《大經》云「人王即天王」也。十四王,即三賢、十聖等也。[18]廣說恐時眾受[19]難,故[20]略嘆也。又佛德無量不可歎盡,故略歎[21]也。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四
校注
[0270031] (仁王…第四)十一字【大】*,〔-〕【甲】*,((仁王…第四))十一字=((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卷第四))十六字【乙】* [0270032] 四【大】,四一標名配地二明除障三明攝化四發行種子【甲】 [0270033] 標名配位【大】,也【甲】 [0270034] 三【大】,信三【甲】 [0270035] 善【大】,善謂善【甲】 [0270036] 智【大】,以智【甲】 [0270037] 下【大】,色煩惱縛者【甲】 [0270038] 於【大】,〔-〕【甲】 [0270039] 三【大】*,第三【甲】* [0270040] 配對【大】,次配【甲】 [0270041] 種【大】,別【甲】 [0270042] 是【大】,去是【甲】 [0270043] 下【大】,為首下【甲】 [0270044] 四【大】*,第四【甲】* [0270045] 益【大】,行【甲】 [0270046] 地【大】,第【甲】,一【乙】 [0270047] 三【大】,三初標名位次明除障後顯攝化【甲】 [0270048] 標名位【大】*,〔-〕【甲】* [0270049] 見【大】,〔-〕【甲】 [0270050] 品【大】,〔-〕【甲】 [0270051] 勝【大】,〔-〕【甲】 [0270052] 教【大】,懃【甲】 [0270053] 見【大】,現【甲】 [0270054] 二【大】*,第二【甲】* [0270055] 也【大】,也云々【甲】 [0270056] 忍【大】*,〔-〕【甲】* [0270057] 三【大】,三一標名位次除障後攝化分齊【甲】 [0271001] 也【大】*,〔-〕【甲】* [0271002] 煩惱習【大】,習煩惱【甲】 [0271003] 一【大】,麁【甲】 [0271004] 今【大】,今此【甲】 [0271005] 正【大】,餘【甲】 [0271006] 四【大】,四一標名位二辨除障三約諦辨異四明所化分齊【甲】 [0271007] 標名位【大】,文【甲】 [0271008] 者【大】,二證用後配位今初【甲】 [0271009] 如【大】,即大【甲】 [0271010] 如【大】,云【甲】 [0271011] 嘶【大】,欺【甲】 [0271012] 果攝【大】,是果【甲】 [0271013] 但【大】,但有【甲】 [0271014] 全【大】,前【甲】 [0271015] 未【大】,未即【甲】 [0271016] 下【大】,〔-〕【甲】 [0271017] 境【大】,境二正明除障後明二道差別之相今初明【甲】 [0271018] 如【大】,如言【甲】 [0271019] 也【大】,云云【甲】 [0271020] 道【大】,邊【甲】 [0271021] 同【大】,闇【甲】 [0271022] 相【大】,相未盡無相【甲】 [0271023] 答【大】,答名同【甲】 [0271024] 同者彼此無殊【大】,〔-〕【甲】 [0271025] 者【大】,者云【甲】 [0271026] 說【大】,前說【甲】 [0271027] 二【大】,三一略二廣三結【甲】 [0271028] 略者【大】,〔-〕【甲】 [0271029] 在【大】,有【甲】 [0271030] 有【大】,有云々【甲】 [0271031] 下【大】,一切眾生煩惱不出三界藏下【甲】 [0271032] 初約正理【大】,一明正理二明聽說三引古證今【甲】 [0271033] 報【大】,〔-〕【甲】 [0271034] 欲【大】,〔-〕【甲】 [0271035] 大【大】,故大【甲】 [0271036] 即界內也【大】,也云云【甲】 [0272001] 彼【大】,〔-〕【甲】 [0272002] 界外有【大】,有界外【甲】 [0272003] 下【大】,語一切眾生下【甲】 [0272004] 昔【大】,古【甲】 [0272005] 更別【大】,別更【甲】 [0272006] 也【大】,云々【甲】 [0272007] 下【大】,是佛菩薩本所修行下【甲】 [0272008] 本【大】,共【甲】 [0272009] 本【大】,本云々【甲】 [0272010] 結【大】,明【甲】 [0272011] 地【大】,〔-〕【甲】 [0272012] 也【大】,忍也【甲】 [0272013] 第【大】,大章第【甲】 [0272014] 揲【大】,也【甲】,標【乙】 [0272015] 問是【大】,者問遠【甲】 [0272016] 以【大】,以此【甲】 [0272017] 師【大】,彼師【甲】 [0272018] 弟【大】,汝【甲】 [0272019] 敗【大】,毀【甲】 [0272020] 又【大】,文更【甲】 [0272021] 答【大】,答云々【甲】 [0272022] 行【大】,處【甲】 [0272023] 可解【大】,也【甲】 [0272024] 下【大】,百佛國下【甲】 [0272025] 五【大】,五一明土寬狹二配位三顯法門四釋地中別行五辨地中忍【甲】 [0272026] 明土寬狹【大】,〔-〕【甲】 [0272027] 化【大】,〔-〕【甲】 [0272028] 王【大】,天王【甲】 [0272029] 浮【大】,浮提【甲】 [0272030] 十【大】,修十【甲】 [0272031] 向【大】,迴向【甲】 [0272032] 經【大】,〔-〕【甲】 [0272033] 五【大】*,第五【甲】* [0272034] 住【大】*,若菩薩住【甲】* [0272035] 佛【大】,佛國【甲】 [0272036] 萬【大】,萬佛國【甲】 [0272037] 億【大】*,億佛國【甲】* [0272038] 四【大】,〔-〕【甲】 [0272039] 四【大】,各有四諦為八【甲】 [0272040] 處八【大】,為八諦【甲】,八【乙】 [0272041] 作【大】,經【甲】 [0272042] 王【大】*,王云々【甲】* [0272043] 六【大】,第六【甲】 [0272044] 七【大】,第七【甲】 [0272045] 至【大】,王【甲】 [0272046] 王【大】,天【甲】 [0272047] 也【大】,也云々【甲】 [0272048] 微塵【大】,億微塵數【甲】 [0272049] 八【大】,第八【甲】 [0272050] 名【大】,〔-〕【甲】 [0272051] 九【大】,第九【甲】 [0272052] 十【大】,第十【甲】 [0272053] 皆【大】,〔-〕【甲】 [0272054] 謂【大】,謂大乘【甲】 [0272055] 原【大】,源【甲】 [0272056] 也【大】,云々【甲】 [0272057] 下【大】,菩薩下【甲】 [0273001] 萬【大】,億【甲】 [0273002] 又【大】,文【甲】 [0273003] 初【大】,先【甲】 [0273004] 養【大】,養王【甲】 [0273005] 二月光【大】,第二【甲】 [0273006] 贊【大】,〔-〕【甲】 [0273007] 天【大】,人【甲】 [0273008] 三【大】,次【甲】 [0273009] 人【大】,文有【甲】 [0273010] 間俱尊【大】,尊俱【甲】 [0273011] 匠【大】,近【甲】 [0273012] 出世導師【大】,有【甲】 [0273013] 等【大】,等云々【甲】 [0273014] 二【大】,〔-〕【甲】 [0273015] 中【大】*,〔-〕【甲】* [0273016] 六不女聲【大】,〔-〕【甲】 [0273017] 重【大】,惠【甲】 [0273018] 也【大】,也云々【甲】 [0273019] 大眾【大】,〔-〕【甲】 [0273020] 也【大】,也云々【甲】 [0273021] 因【大】,於因【甲】 [0273022] 為【大】,為十【甲】 [0273023] 行向【大】,十行十𢌞向【甲】 [0273024] 為四【大】,各為一【甲】 [0273025] 士【大】,乘【甲】 [0273026] 其中也【大】,一中云云【甲】 [0273027] 下【大】,發大心下【甲】 [0273028] 第二【大】,〔-〕【甲】 [0273029] 先【大】,〔-〕【甲】 [0273030] 次【大】,〔-〕【甲】 [0273031] 初【大】,〔-〕【甲】 [0273032] 已【大】,以【甲】 [0273033] 餘【大】,〔-〕【甲】 [0273034] 華【大】,〔-〕【甲】 [0273035] 證【大】,〔-〕【甲】 [0273036] 觀【大】,教觀【甲】 [0273037] 論同【大】,同論【甲】 [0273038] 言【大】,論【甲】 [0273039] 量【大】,〔-〕【甲】 [0273040] 也【大】,云々【甲】 [0273041] 信【大】,心【甲】【乙】 [0273042] 猶如【大】,〔-〕【甲】 [0273043] 善【大】,行【甲】 [0273044] 王【大】,有經言寶非也王【甲】 [0273045] 珞【大】,珞經【甲】 [0273046] 也【大】,也云々【甲】 [0273047] 三【大】,而三【甲】 [0273048] 心【大】,心二四行正嘆功德今初【甲】 [0273049] 作【大】,為【甲】 [0273050] 名【大】,立【甲】 [0273051] 住【大】,信住【甲】 [0273052] 此【大】,〔-〕【甲】 [0273053] 云【大】,〔-〕【甲】 [0273054] 住【大】,信【甲】 [0274001] 之【大】,之云々【甲】 [0274002] 初【大】,一【甲】 [0274003] 提【大】,蔭【甲】 [0274004] 人【大】,入【甲】 [0274005] 生【大】,生云々【甲】 [0274006] 羅【大】,二【甲】 [0274007] 乎【大】,〔-〕【甲】 [0274008] 成【大】,若成【甲】 [0274009] 心【大】,〔-〕【甲】 [0274010] 也【大】,也云々【甲】 [0274011] (說十…邪見)七十八字【大】,第一卷云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心善根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前後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第七住常住不退轉自此七住已前名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主者必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業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甲】 [0274012] 不言【大】,言不【甲】 [0274013] 人【大】,姓人【甲】 [0274014] 墮【大】,〔-〕【甲】 [0274015] 又【大】,又說【甲】 [0274016] 墮【大】,墮阿鼻地獄義【甲】 [0274017] (住第…七住)九字【大】,信第六信名不退第六【甲】 [0274018] 三【大】,此三【甲】 [0274019] 他【大】,益【甲】 [0274020] 令常【大】,常令【甲】 [0274021] 歎初心【大】,約心就身故稱歎【甲】 [0274022] 前【大】,先【甲】 [0274023] 下【大】,四天王下【甲】 [0274024] 頌【大】*,誦【甲】* [0274025] 後【大】,結【甲】【乙】 [0274026] 一【大】,二【甲】【乙】 [0274027] 初【大】,〔-〕【甲】 [0274028] 有真【大】,真有【甲】 [0274029] 故【大】,空故【甲】 [0274030] 等【大】,等云々【甲】 [0274031] 下【大】,無相道下【甲】 [0274032] 地【大】,地也【甲】 [0274033] 初【大】,〔-〕【甲】 [0274034] 修【大】,有【甲】 [0274035] 德【大】,功德【甲】 [0274036] 也【大】,云々【甲】 [0274037] 真【大】,其【甲】 [0274038] 不【大】,即不【甲】 [0274039] 故【大】,〔-〕【甲】 [0274040] 三【大】,十住第三【甲】 [0274041] 即【大】,三觀即【甲】 [0274042] 即中【大】,〔-〕【甲】 [0274043] 形下【大】,化【甲】 [0274044] 也【大】,也云々【甲】 [0274045] 下【大】,三道人下【甲】 [0274046] 結【大】,頌【甲】 [0274047] 空【大】,真【甲】 [0274048] 照【大】,字【甲】 [0274049] 初【大】,〔-〕【甲】 [0274050] 等【大】,大精進【甲】 [0274051] 緣【大】,〔-〕【甲】 [0274052] 即【大】,〔-〕【甲】 [0274053] 也【大】,云々【甲】 [0274054] 下【大】,三諦下【甲】 [0274055] 五【大】,則十住第五【甲】 [0274056] 諦觀【大】,〔-〕【甲】 [0274057] 也【大】,云々【甲】 [0274058] 六【大】,即六【甲】 [0274059] 等【大】*,〔-〕【甲】* [0274060] 六【大】,十住第六【甲】 [0274061] 等【大】,達理空【甲】 [0275001] 也【大】,也云云【甲】 [0275002] 六【大】,前第六【甲】 [0275003] 相【大】,相也【甲】 [0275004] 也【大】,也云々【甲】 [0275005] 等者【大】,寂然無緣觀【甲】 [0275006] 等【大】,心空無量報相【甲】 [0275007] 也【大】,云々【甲】 [0275008] 一【大】,十【甲】 [0275009] 也【大】,也云々【甲】 [0275010] 度【大】,盡【甲】 [0275011] 肉【大】,完【甲】 [0275012] 也【大】,也云々【甲】 [0275013] 觀【大】,觀云々【甲】 [0275014] 乃【大】,即【甲】 [0275015] 神【大】,利【甲】 [0275016] 矣【大】,〔-〕【甲】 [0275017] 斷【大】,未斷【甲】 [0275018] 者【大】*,慧【甲】* [0275019] 有【大】,無【甲】 [0275020] 惱【大】,惱者【甲】 [0275021] 故【大】,〔-〕【乙】 [0275022] 審【大】,諦【甲】 [0275023] 故【大】,故云々【甲】 [0275024] 舉【大】,〔-〕【甲】 [0275025] 身【大】,身云々【甲】 [0275026] 過【大】,〔-〕【甲】 [0275027] 在【大】,〔-〕【甲】 [0275028] 也【大】,也云々【甲】 [0275029] 二【大】,第三【甲】 [0275030] 等者【大】,空寂行恒沙佛藏一念了【甲】 [0275031] 也【大】,也云々【甲】 [0275032] 禪【大】,地【甲】 [0275033] 等【大】,一切了【甲】 [0275034] 見【大】,現【甲】 [0275035] 慧即【大】,〔-〕【甲】 [0275036] 九地【大】,〔-〕【甲】 [0275037] 餘【大】,〔-〕【甲】 [0275038] 諦【大】,之觀諦【甲】 [0275039] 也【大】,也云々【甲】 [0275040] 也【大】,也云々【甲】 [0275041] 涅【大】,大涅【甲】 [0275042] 故【大】,〔-〕【甲】 [0275043] 頌【大】,別頌【甲】 [0275044] 第【大】,大章第【甲】 [0275045] 法【大】,淨土果次歎法【甲】 [0275046] 若【大】,若論【甲】 [0275047] 圓教【大】,教之【甲】 [0275048] 礙【大】,礙果【甲】 [0275049] 正【大】,〔-〕【甲】 [0276001] 藏【大】,嚴【甲】 [0276002] 也【大】,也云々【甲】 [0276003] 二【大】,土【甲】 [0276004] 也【大】,也云々【甲】 [0276005] 終【大】,其終【甲】 [0276006] 應【大】,豈【甲】 [0276007] 壽命【大】,住壽【甲】 [0276008] 而【大】,示【甲】 [0276009] 報【大】,〔-〕【甲】 [0276010] 也【大】,也云々【甲】 [0276011] 土【大】,土果【甲】 [0276012] 寶【大】,寶云々【甲】 [0276013] 下【大】,人中樹下【甲】 [0276014] 是【大】,歎佛身業是【甲】 [0276015] 義【大】,此義【甲】 [0276016] 觀緣【大】,緣觀俱【甲】 [0276017] 照【大】,照云々【甲】 [0276018] 廣【大】,略【甲】 [0276019] 難【大】,歎【甲】 [0276020] 略【大】,云略【甲】 [0276021] 也【大】,也云々【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3 冊 No. 1705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6-2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