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辟支佛因緣論

No. 1650

辟支佛因緣論[4]卷上

波羅[6]㮏國王悟辟支佛[7]

輔相蘇摩悟辟支佛[8]

月愛大臣悟辟支佛[9]

[10]波羅㮈國王悟辟支佛[11]

歸命一切智世尊  了達三世大燈明
歸命無上出要法  并及應真諸勝僧
我聞寂靜辟支佛  悟解因緣之所行
心無瑕穢[12]除煩惱  善護禁戒常清淨
譬如秋天無雲翳  [13]淡泊自守林藪間
[14]今我渴仰彼功德  誠心敬順生信樂
雖於彼所欲懷疑  彼力感我強令信
孰聞快士清真行  而不生於敬信心
我今將說辟支佛  功德妙行之少分
昔從先師相傳聞  唯述正言無偽說
大象行道象子隨  是故我今開顯示

問曰辟支佛以何因緣默然自守恒入捨心住於山林幽谷河側寂靜之處心行寂故亦無言說譬如犀角獨一之行何故如是

又問辟支佛有何功德答曰宿舊諸師咸作是說

昔佛於三十三天宮殿說法將欲來下還閻浮提

爾時帝釋勅毘首羯[15]為佛作三道寶階還閻浮提此三道階下[16]柱僧尸沙國如來爾時從彼天宮乘階而下時釋梵天王與其眷屬雨華供養時蓮華比丘尼見佛來下即便化作轉輪聖王威儀形像七寶導從時眾人等覩其如是咸皆生疑怪未曾有各作是言「頗復有能神力超絕踰勝於彼比丘尼不

爾時世尊見諸時眾覩三道階深生奇特復見蓮華比丘尼作此神變咸生渴仰為欲增長彼信心故即告時會「有辟支佛神力過於彼比丘尼云何名勝彼快士者佛未出世則於中出為諸眾生而作利益示其色[17]現有飢渴受取衣食為作福田莊嚴法行清淨寂滅調伏離欲令諸眾生得見之者惡心永息捨離刀[18]猶如犀角獨一之行

傳從諸師得聞此事聞何事耶我昔曾聞迦葉佛時有人出家於十千歲修行梵行護持正戒修行忍辱[19]逕常精勤以修行故眾多比丘皆來親近時諸比丘咸作是言「當教授我」以教習故是等比丘心皆甘樂以眾閙故不得見諦臨終之時而作是念「我見十力其所說法微妙深遠難可得聞然我得聞以放逸故不獲道果我雖清淨持戒能行忍辱以教化眾人憒閙之故侵毀定心如彼霜雹害於善苗是故令我不獲道果」即說偈言

「我今溺三有  眾惡煩惱中
猶如老瘦象  沒於深淤泥
如彼辟支佛  獨處於林間
譬如犀一角  遠離諸徒眾
如避猛熾火  應當獨修行
遠離於憒閙  願我常遠離
徒黨眾憒閙

發是誓願命終生天天上受樂福盡命終生迦尸國波羅㮏城中梵摩達王第一夫人胎中入胎之時夫人身體譬如清池有柔軟花爾時夫人覺有娠已以偈白王

「我覺有娠來  歡悅生恩惠
此必是兒志  宜應赦有罪
時王聞歡喜  尋即赦天下
又復白王言  「復應廣布施
王聞益歡喜  尋即開庫藏
賑賜貧窮人  無不充足者

爾時夫人生太子已[20]政殊特如似滿月年始八歲聰明慈仁其父王崩國人愛樂如盛滿月時有輔相名曰言說言說輔相即立太子以紹王位雖復年[1]本誓願力不作眾惡體性賢善於諸眾生有深悲愍雖處王宮志求閑靜雖處華堂猶如塚間雖處憒閙修行禪思厭患生死稱量其過以道修心[2]棄捨王務諸臣諫曰「今日大王專行道行不理國事若如是者眾惡必起[3]王風化譬如渡海若無船師必為諸難之所敗壞」即說偈言

「王承祖先嗣  籍地如法得
[4]垂理萬民  願莫放捨國
若王正法治  諸善無過者
人帝應當知  護國福最勝

爾時其王聞是語已歎息思惟說偈答[5]

「我若不理國  吾國必當敗
我力能護國  邊惡不敢侵
[6]我若治國者  王務塵我心
若有犯罪者  必須加毀害
當言繫閉彼  當截彼手足
彼應入[7]死罪  彼應挑其眼
如今濁惡世  必當須刑戮
若行刑戮者  即是栴陀羅

時王即告所親愛臣「汝今且聽吾所食者不過一味吾所衣者不過一襲所坐臥處不過容身自此而觀何用多求而無厭足王位所以稱尊[8]號者以其教令必行無不承肅唯有此事取異眾庶」又告輔相「王者所重唯此一事我今付汝汝今應當畏於後世正法治國賦斂依舊莫違常限」即說偈言

「我雖生王宮  承籍祖先後
而我未習學  刑戮撾罰事
我今怖畏故  不能造此業
汝今莫效我  但當育民庶
世人皆愚癡  各自作愆過
於所犯罪中  復生其恐怖
汝當以正法  撫育施無畏
當依於正法  化導於民庶

時王說偈已即便以國付此大臣而此大臣既得國已於二年中寬縱無度不恤萬民恣心極意作諸非法漸漸經久榮位深重便生憍逸行諸非法如河[9][10]涱多所損壞城中富有一切稅奪時城內人皆諫之曰「莫為此事」聞他忠言倍生瞋恚顰蹙作色而作是言「汝等何敢發如是語」諸人懼畏不敢應王由是之故所行無道日日轉盛如火得乾薪其炎轉熾婬荒暴亂所為[11]勃逆王所愛婦亦復妻掠時王夫人見其如是懊惱垂淚而往白王瞋心猛盛脣口[12]𥌎動言不解了猶如嬰見以此情事具向王說王聞是已即召令來而語之言「我之妃后汝尚隱忍能行非法況復萬民」王即教誡「自今已後更莫如是」時彼輔相見王嫌已并民厭患即便棄國逃至他土將彼國王及其軍眾還向本國䂓欲討伐時本國中諸舊輔相將兵逆拒破其軍眾生擒將還舊輔相等復白王言「彼人侵毀於王」即將彼臣詣于王所[13]時王見其顏色既變有慚懼相王曰「怪哉生死」即說偈言

「愚癡覆蔽心  不覺後大苦
為小樂緣故  今受此慚恥
譬如上[14]善食  色香皆具足
其中雜毒藥  愚人不觀察
貪味故取食  食消則成害

王告諸輔相「彼之愆過雖復尤重然我意者不欲加害」復說偈言

「一切皆愛壽  宜速赦彼罪
不見害他命  而得安樂者
犯罪深重者  應向生慈心
彼自招罪害  當宜生哀矜
若害於彼命  自毀所愛法

諸舊臣等即白王言「我等今者雖違王勅必當加害終不縱捨」即於王前拔劍斬之王見殺已即生厭惡見前境界便見過去修忍之心尋時開解悟辟支佛道如優鉢羅花開敷之時踊身虛空一切臣佐合掌仰瞻辟支佛厭生死者證道如是我今所得持戒果報即說偈言

「我雖服瓔珞  心修淨梵行
檢身調伏根  淡泊常寂滅
於一切人所  而捨[15]兵刀杖
修於獨一行  如犀牛一角

說是偈已鬚髮自落時淨居天即奉袈裟尋即飛空詣雪山中時彼山中有辟支佛而問之言「汝處王位厭惡何事悟斯道跡」即說上偈而用答之是故如來為不能修行忍故故說忍辱因緣以貪親近憒閙故[16]故說不親近因緣欲使解辟支佛功德故故說辟支佛因緣佛為諸天於善法堂上說辟支佛因緣佛於三十三天使諸天生厭惡故故說斯事婆四咤辟支佛於毘舍離說捨身入涅槃今現有塔名優陀[1]

輔相蘇摩悟辟支佛[2]

堅持禁戒不毀行  諸有智者得解脫
不從他學不惱彼  獨一之行如犀角

曾從諸師聞如是說迦葉佛時有一比丘於十千歲修行梵行坐禪得忍修持禁戒離於憒閙具頭陀行命終生天於天宮中受五欲樂從天壽盡[3]婆翅多城輔相夫人提婆胎中爾時夫[4]人說偈白夫

「我今有娠  心甚[5]愛樂  必有福人
來為我子

由是之故乃於一切常生悲愍「又我今者放逸心息更無欲[6]譬如海中摩[7]梨大山能截水波今我欲息亦復如是我今畏於妄[8]常思實語又如功德善人畏於缺失今我慎懼亦復如是我今見酒如覩毒藥畏他財物如畏火聚如是眾惡今悉捨離皆由我胎福德之子婬欲既除用為快樂」爾時輔相即語婦言「今恣汝意修行五戒」夫人爾時修行眾善滿十月已而生其子字曰蘇摩漸漸長大一切經論六十四藝無不明達端正殊妙猶如滿月能使父母情願滿足遂至盛年輔相請王「我今年老當為後世聽我修福」時王答言「我今不能[9]於汝修福而為障礙[10]汝以汝子蘇摩使代汝處以供給我任汝修善」輔相歡喜王以蘇摩用為輔相給賜爵賞倍勝於父[11]人愛敬同於往古牛王大臣能生一切女人愛敬時王夫人愛著蘇摩語蘇摩言「汝今若能稱我願者能使舉國并及於王盡隨從汝又能使汝不得惡名其所施教與王無異」爾時蘇摩執志堅固而不怯弱以偈答言

「請聽所說  莫見嫌責  我聞此語
如滲入地  譬如羸馬  困乏之時
騎入戰陣  不堪前進  我見他婦
情無染著  心意不開  如夜藕花
凡在所敬  與母無異  況在夫人
是我所尊  我堅持心  敬事所尊
我為臣子  不應為逆  又我情欲
發動之時  見他婦女  自然休息
[12]瀑水起  多諸波涌  我如秋水
自然潔清」  爾時夫人  心自念言
「彼若斷我  親昵意者  我必於彼
而生誹謗」  即白王言  「輔相蘇摩
[13]興意無理  欲侵辱我

時王意惑疑審爾不爾時蘇摩往至園苑見兩牛耕[14]槅在項上極大疲苦生厭惡心時王[15]本惑信夫人讒言即便遣使往殺蘇摩爾時蘇摩如[16]馬被射箭徹于骨即自思惟「人[17]當貴時所愛之色盡來在前如雜毒食極為香美食欲消時身則[18]敗壞如人貪五欲其味甚尠譬如金屋為火所燒人貪其色入中被害命欲盡時心意擾亂」即自安慰而自念言「我持淨戒無有毀缺我之持戒知犛牛愛尾我守禁戒猶如貧人得地伏藏勤加守護」而說偈言

「麁澁嶮惡道  我已得度之
我遭[19]厄急事  護戒而不捨
猶如大海潮  不失於期限
今我守持戒  其事亦如是

說是偈已爾時諸天并諸善神見此輔相誓願如是皆生歡喜時諸惡鬼尋著夫人夫人狂發即於王前為鬼所著而說偈言

「我今自壞破  我應身受死
彼是純善人  不應加傷害
我之癡嬰愚  口吹須彌山
不能令動搖  彼實無穢行
我妄生是謗

時彼輔相於園苑中思惟厭惡得辟支佛踊昇虛空鬚髮自落時淨居天即奉袈裟爾時諸人勸請之言「願莫捨我而上天上」時辟支佛說如上偈以答諸人飛至雪山見諸辟支佛[20]以上事而具說之

月愛大臣悟辟支佛[21]

海潮不過限  犛牛守尾死
如月性自冷  不可變令熱
調伏諸根者  守護戒亦爾
是名獨一行  如犀角無二
往昔諸大師  展轉相教授
我從先勝聞  今欲顯說之

過去世時有辟支佛名曰月愛於婆[22]伽婆迦葉佛所種諸善根善修戒行恒以智慧觀於諸陰皆悉無常於彼佛所竟不獲得沙門道果於彼命終即生天上以宿善力受天快樂天壽盡已下還人間生瞻婆國中大長者家初生沖雅恒依戒禁而自修身觀其善行過於宿老亦不輕躁無有瞋嫌所有資財周給貧乏隨家豐[1]儉與眾共分以戒瓔珞而自莊嚴其父命終順法治家彼城人民見其忠謹深生敬信同於師長其年盛壯姿貌端政諸少婦女一切見者無不[2]耽愛諸商估客以其忠實咸來依附于時北方有諸估客多乘好馬至瞻婆國時瞻婆國王盡取其馬王心暴虐不依正法王自思惟「我今多取彼馬云何當得不與價直而得其馬」即與佞臣集[3]議此事佞臣白王言「若酬其價庫藏竭盡」王即答言「我於今者若不與直我之惡名流布天下一切國民當患於我復當斷絕四方商估」佞臣復言「為王計者不須錢財而得其馬復能令王惡名不出國民不患今王國內月愛大臣為一切人之所體信彼若來索王但當言『我遣月愛送金付汝』時彼估客有萬匹馬其一一馬各直一萬金錢若王但言『月愛大臣與其直』者國內人民必生疑惑或疑於王或疑月愛王之惡名不必彰露亦復不為萬民厭患」諸商估人來白王言「歸我馬價我欲還家」王即答言「我先不使月愛償爾價耶寧可再過[4]與爾直乎」諸估客等即答王言「此月愛者從先已來實不與我馬之價直而彼忠信寧捨身命終不妄語言與我價」即說偈言

「假使月雨火  日雨於冷水
壓沙得膏油  鑽水而得酥
火中生蓮花  欲令彼月愛
作麁獷妄語  終無有是處

諸估客等復白王言「人中之天設使月愛審如王勅言與我者我終不[5]」時王即召月愛而語之言「汝先不在我前我與汝金償一估客耶」王即動目現作詭相汝不從我我定殺汝時月愛臣[6]私自思惟「我於今日為從實語為用王言」復自惟忖「為取法身勝耶此身勝[7]」即自決計「我今寧捨此身終不捨於戒法身」即說偈言

「我今自思惟  於此二身中
為當捨何身  復諦自觀察
[8]捐鄙穢形  終不捨戒律
若當捨法身  惡名即流布
[9]我處[10]眾善手  為彼所携持
若我為惡者  我自不甘樂
心生悔熱火  捨此穢身已
當趣於地獄  自毀禁戒行
終不得安樂  但為一形樂
虧損無量身  若當護戒者
無量身安樂  是故我應當
覆護於法身  不令有毀壞
為利正法故  當斷於妄語

月愛大臣即白王言「願王開恩莫忿於我我實不憶見王與彼價」時王即大怒扣劍而言「云何不見」月愛大臣自定其意而作是念

「寧為聖法死  不為愚癡生
一切諸有生  誰有不死者
我今若受死  為法故喪身
決定生天上  何足生驚畏

即答王言「假使王今切[11]割我身碎如胡麻所受禁戒終不放捨今我住於仙聖道中若以此舌作妄語者非我所宜

「我今若當為王故作妄語後墮地獄何所恃怙」王時羞愧倍增瞋忿怒眼視之如熾然火月愛爾時心生歡喜「今正是我生定意時今正是我秉持法時更於何處欲求聞法今日此即為我說法[12]今我為法乃至捨命今王於我真大親友」如是念法即時開悟得辟支佛踊身虛空令破戒者見其如是皆生慚愧為修善者增長信行為實語者現實事果於虛空中鬚髮自落時淨居天奉其法服飛往香山與諸辟支佛共集一處說偈如上

辟支佛因緣論卷上[13]


校注

[0473004] 卷上【大】〔-〕【宋】【元】【明】【宮】 [0473005] 人名今附秦錄【大】〔-〕【宮】 [0473006] 㮏【大】*柰【宋】【元】【明】【宮】* [0473007] 緣【大】緣一【元】【明】 [0473008] 緣【大】緣二【元】【明】 [0473009] 緣【大】緣三【元】【明】 [0473010] (王舍城大長者悟辟支佛緣波羅柰國王月出悟辟支佛緣拘舍彌國王大帝悟辟支佛緣波羅柰國王親軍悟辟支佛緣轉輪聖王最小子悟辟支佛緣)五十九字+波羅㮈國【宋】【宮】(王舍城大長者悟辟支佛緣四波羅奈國王月出悟辟支佛緣五拘舍彌國王大帝悟辟支佛緣六波羅奈國王親軍悟辟支佛緣七轉輪聖王最小子悟辟支佛緣八)六十四字+波羅㮈國【元】【明】 [0473011] 緣【大】緣第一【元】【明】 [0473012] 除【大】降【宋】【元】【明】【宮】 [0473013] 淡泊【大】*憺怕【宋】【元】【明】【宮】* [0473014] 今我【大】*我今【宋】【元】【明】【宮】* [0473015] 磨【大】摩【宋】【元】【明】【宮】 [0473016] 柱【大】駐【宋】【元】【明】【宮】 [0473017] 相【大】貌【宋】【元】【明】【宮】 [0473018] 杖【大】*仗【宋】【元】【明】【宮】* [0473019] 逕【大】經【宋】【元】【明】【宮】 [0473020] 政【大】*正【宋】【元】【明】【宮】* [0474001] 稚【大】維【明】 [0474002] 棄【大】喜【宋】【元】【明】【宮】 [0474003] 王【大】正【宋】【元】【宮】 [0474004] 垂【大】乖【明】 [0474005] 言【大】曰【宋】【元】【明】【宮】 [0474006] 我若【大】若我【宋】【元】【明】【宮】 [0474007] 死罪【大】罪死【宋】【元】【明】【宮】 [0474008] 號【大】〔-〕【宋】【元】【明】【宮】 [0474009] 暴【大】瀑【宮】 [0474010] 涱【大】長【宋】【元】【明】【宮】 [0474011] 勃【大】悖【宋】【元】【明】【宮】 [0474012] 𥌎【大】瞬【宋】【元】【明】【宮】 [0474013] 時王【大】王時【宋】【元】【明】【宮】 [0474014] 善【大】饍【宋】【元】【明】【宮】 [0474015] 兵刀【大】刀兵【宋】【元】【明】【宮】 [0474016] 故【大】〔-〕【明】 [0475001] 耶【大】邪【宮】 [0475002] 緣【大】緣第二【元】【明】 [0475003] 婆【大】娑【宋】【元】【明】 [0475004] 人【大】〔-〕【明】 [0475005] 愛【大】快【明】 [0475006] 意【大】想【宋】【元】【明】【宮】 [0475007] 梨【大】黎【宋】【元】【明】【宮】 [0475008] 語【大】言【宋】【元】【明】【宮】 [0475009] 於【大】放【宋】【元】【明】【宮】 [0475010] 汝以【大】〔-〕【宋】【元】【明】【宮】 [0475011] 人【大】生【宮】 [0475012] 瀑【大】暴【宋】【元】【明】【宮】 [0475013] 興【大】舉【宋】【元】【明】【宮】 [0475014] 槅【大】軛【宋】【元】【明】【宮】 [0475015] 本【大】奔【宋】【元】【明】【宮】 [0475016] 馬【大】為【宮】 [0475017] 當【大】富【宋】【元】【明】【宮】 [0475018] 敗壞【大】壞敗【宋】【元】【明】【宮】 [0475019] 厄急【大】急厄【宋】【元】【明】【宮】 [0475020] 以【大】如【宋】【元】【明】【宮】 [0475021] 緣【大】緣第三【元】【明】 [0475022] 伽【大】迦【明】 [0476001] 儉【大】約【宋】【元】【明】【宮】 [0476002] 耽【大】地【元】敬【明】 [0476003] 議【大】說【宮】 [0476004] 與【大】無【宋】【元】【明】【宮】 [0476005] 恨【大】限【宮】 [0476006] 私【大】知【宋】【元】【明】【宮】 [0476007] 也【大】耶【宋】【元】【明】【宮】 [0476008] 捐【大】損【宋】【元】【明】【宮】 [0476009] 我【大】若【明】 [0476010] 眾善手【大】善眾手【宋】【元】【明】【宮】 [0476011] 割【大】害【元】【明】 [0476012] 今【大】令【宋】【元】【明】【宮】 [0476013] 不分卷【宋】【元】【明】【宮】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