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26]言[27]念誦儀軌經卷[28]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補陀[32]落山[33]大聖觀自在宮殿中。其山無量娑羅。多[34]麼羅。[35]瞻蔔。無憂阿底目。多迦種種花樹莊嚴。與大苾芻眾八千人俱。復有九十九俱胝那庾多百千菩薩俱。無量百千淨居天眾。自在大自在梵王天子而為上首。前後圍遶而為說法。時觀自在菩薩與無量持明仙圍遶。往詣世尊所至佛所已。頭面禮足右遶世尊三匝。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密語名十一面。十一俱胝如來同共宣說。我今說之。利益安樂一切有情。能除一切疾病。止諸不吉祥惡夢。及制非命。不淨信者令淨信。能除一切障尾曩夜迦。心所希望[1]皆稱遂故。我不見於天世魔世梵世[2]及沙門婆羅門眾。以此心[3]密語加護救[4]濟攝受。息災吉祥免治罰。[5]離刀杖毒藥故。若有能違越者無有是處。唯除宿業不決定心受[6]持此[7]密語一切如來稱讚護念。一切如來隨喜世尊我念過去。殑伽沙[8]等數劫過後。有如來[9]名[10]百蓮花眼髻無障礙[11]無染力光王如來。我[12]於爾時為大仙人。從彼如來[13]受此心密語。纔受得已十方一切如來現前。得見一切如來故便獲得無生法忍。此[14]密語有如是大功德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15]淨信心殷重心。憶念作意。現世得十種勝利。何等為十。一者離諸疾病。二者[16]一切如來攝受。三者任運獲得金銀財寶諸穀[17]麥等。四者一切[18]怨敵不能[19]沮壞。五者國王王子在於王宮先言慰問。六者不[20]被毒藥蠱毒。寒熱等[21]病皆不著身。七者一切刀[22]杖所不能害。八者水不能溺。九者火不能燒。十者不非命中夭。又[23]獲四種功德。一者臨命終時得見如來。二者不生[24]於惡趣。三者不非命終。四者從此世界得生極樂國土。世尊我念過去。十殑伽沙劫過後。有佛名[25]曼陀羅香如來。我於[26]是時為長者。從彼如來[27]受此心密[28]言。超四十萬劫生死棄捨。我由此密言晝夜念誦作意。得一切佛住大悲智藏菩薩解脫法門。所有繫縛臨當刑戮。水火風賊蠱毒厭禱。人非人等種種苦難。由此我於一切有情。能作歸依救護安慰。洲渚室宅勝趣。以[29]此密[30]言力。[31]收攝一切暴惡藥叉羅剎等先令發起慈心[32]哀愍。然後安[33]置立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我此密言。有如是大威德。由誦一遍滅除四重皆得清淨。及犯五無間罪蠲除悉皆無餘。何況諸罪而不除滅。彼人獲得一切無量俱胝那庾多佛積集善根。若聞[34]此心密言若誦若持。一切意願皆得滿足。若族姓男族姓女苾芻苾芻尼近[35]仕男近仕女婆羅門剎利毘舍首陀及餘類。於白月十四日或十五日。為我不食一日一夜。清齋念誦。超四萬劫生死。一切有情纔稱念我名。超稱百千俱胝那庾多如來名號。皆得不退轉。離一切病患。免一切夭死災橫。遠離身口意不善行。若能依教相應。作意觀行。佛菩提如在掌中。時婆伽梵讚觀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子。汝於一切有情起大悲[36]愍。汝能以[37]此方便。安立一切有情於無上正等菩提。我[38]以授記深生隨喜。汝當說之。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頂禮佛足。說自根本密[39]言。
曩謨囉怛曩(二合[40]下同)怛囉(二合下同)夜[41](引)也曩莫阿(引下同)[42]哩夜(二合下同)[43]枳穰(二合[44]引)曩娑(引)誐囉吠[45]𡀔者曩尾喻(二合)訶[46]囉惹(引)也怛他(引[47]下同)[48]蘖多(引)夜囉訶(二合下同)帝三藐三沒馱(引)也曩莫薩嚩怛他蘖帝毘庾(二合)[49]囉[50]訶[51](二合)毘藥(二合下同)三藐三沒[52]馱(引)毘藥(二合)曩莫阿(引)哩夜(二合)嚩路[53]枳帝濕[54]嚩(二合下同)囉也冐地薩怛嚩(二合引下同)[55]也摩訶薩怛嚩(二[56]合)也摩訶迦(引下同)嚕[57]抳迦(引下同)也怛儞也(二[58]合下同)[59]他[60](引下同)[61]囉[62]娜囉娜囉地哩地哩度嚕度嚕壹知(陟爰[63]反下同)嚩知者隷[64]者隷鉢囉(二[65]合)者[66]隷矩蘇[67]銘矩蘇摩嚩[68]𭌚壹里弭里止里[69]止致惹(引)羅[70]麼跛曩也跛[71]羅麼秫馱薩怛嚩(二合)摩訶迦(引)嚕尼迦[72](引)娑嚩(二合引下同)訶(引下同)
曩謨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75](引)也曩莫阿(引)哩夜(二合)嚩路枳帝濕嚩(二合)囉也冐地薩怛嚩(二合)也摩訶薩怛嚩(二合)也摩訶迦嚕抳迦(引)也怛儞也(二合)他訶訶訶訶壹里弭里止里尾里企隷[76]徙隷娑嚩(二合)[77]訶
以此密言加持[1]水。沐浴灌灑[2]潔身淨[3]服等。應誦七遍。
時觀自在菩薩復說獻焚香密[4]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5]拄[6](陟古反下同)嚕拄嚕訶訶訶訶娑嚩(二合引)訶(引)
時觀自在大菩薩復說獻花密言[9]曰。
怛儞也(二合[10]引)他悉哩悉哩地[11]里地里悉哩地哩娑嚩(二合引)訶[12](引)
以此密言加持花及燈奉獻當誦七遍。
時觀自在[13]菩薩復說奉獻飲食密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娑(引下同)[14]黎[15]娑黎悉哩悉哩素[16]嚕素嚕娑嚩(二合引)訶[17](引)
以此密言加持飲食等奉獻當誦二十一遍。
復次觀自在菩薩說護摩密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訶徙麼[18]達[19]徙者隷虎嚕虎嚕祖嚕祖嚕蘇[20](上)嚕蘇[21](上)[22]嚕母嚕母嚕娑嚩(二合引)訶(引)
以此密言加持惹底木燃火。以惹底木搵[23]酥蜜酪。搵兩頭擲火中燒。晝夜不食。[24]二十一遍投火供養。然後求成就事。
時觀自在菩薩復說結方隅界密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伊里弭里止里弭里[25]底里呬里娑嚩(二合引)訶(引)
以此密言加持水白芥子或灰應用結界當誦七遍。
時觀自在菩薩復說奉送聖眾還宮密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弭致覩致止[26]致孽縒孽縒婆誐挽(引)[27]曩哩夜[28](二合)嚩路枳帝濕嚩(二合)囉娑嚩(二合)婆[29](引)嚩[30]南娑嚩(二合引)訶[31](引)
誦此密言想奉送聖者歸本宮殿。
我今說念誦福利。先不修持能成一切事業。若有人患寒熱病。若一日[32]一發或二日[33]三日四日一發。若著鬼神彌怛拏毘舍遮。癲癎瘰癧白[34]癩。及蠱毒[35]毒蟲等。加持[36]土[37]芥子和[38]白檀香一七遍塗即愈。一切業障皆得清淨。若患邪風加持油。塗即愈。[39]若患耳痛以[40]青木香油。和[41]樺皮煎渧耳中。其痛即止。亦能治半頭痛。一切病患處。纔誦加持無不除愈。纔誦即成[42]就。
若欲成就者。以[43]堅好無隙白檀香。彫觀自在菩薩[44]身。長一尺三寸。作十一頭.四臂。右邊第一手把念珠。第二手施無[45]畏。左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執[46]君持。[47]其十一面當前三面作寂靜相。[48]左三面威怒相。[49]右三面利牙出現[50]相。[51]後一面作笑怒容。最上[52]一面作如來相。頭冠中各有[53]化佛。觀自在菩薩身種種瓔珞[54]莊嚴。像成已於有[55]佛舍利處[56]安置。持誦者身著淨衣。若[57]在家者持八戒。三時供養無限數念誦。從[58]白月一日乃至八日[59]後於[60]淨處置此觀自在菩薩形像。面西喫乳或穬麥。燒沈香蘇合檀香。隨力。乃至十三日其日食三白食。廣大供養。取菩提樹木燃火。更別取菩提樹木。長十指截。以蘇合香油[61]搵兩頭。一千[62]八遍投護摩爐中。地[63]即震動其[64]像亦[65]動。聞從[66]像最上面口中出聲讚修行者言。善哉善哉佛子汝能勤苦求願。我皆令汝意願滿足。賜汝成就[67]騰空隱形。持明仙轉輪法王。乃至與我無異。汝必現獲[68]如是等成就。
復次第二儀則。從白月十五日。於舍利塔中安像。晝[69]夜不食。以一百八枚惹底花(蘇末那花廣府有)誦密言一遍一擲擊像。即於像[70]當前面。出大吼聲。行者不應怖畏。則大地[71]震動。念誦不應間斷。即求請願言。願我能與一切無主無依眾生。作大依怙。能滿一切有情一切意願。皆令滿足得無障礙。
復次密言者。於月蝕時取[72]酥一兩置於銀器。對像[73]前誦密言七遍。自喫及與他。一切疾病皆得除愈。況能從初蝕乃至月復盈滿。念誦[74]不獲悉地。
復次密言者。先澡浴清淨潔服。取雄黃或牛黃。對像前誦心密言一千八遍。三種相[75]現。然後點額得三種成就。隨其功効上中下等。若以和水[76]灌沐其身。除一切障難。遠離一切惡夢不祥。獲得吉祥榮盛一切。疾疫皆得除愈。
復次法以香花奉獻聖觀自在。取[1]烟脂加持一百八遍。[2]塗左微[3]忿怒面額。降伏一切他[4]敵軍陣。
復次法若人疫牛疫及餘畜疫。對觀自在菩薩。取苦[5]練木搵芥子油。應作護摩。以緋縷右[6]槎作[7]綫。麁如銅[8]箸。為兩條。誦一遍作一結乃至七結。繫於患者頸下或頭髻。[9]則疫病除息解脫。
復次法被拏枳爾等諸魅所持者。取白線如前加持。繫於寂靜面經宿。然後取[10]結二十[11]一結。誦密言一[12]徧[13]一結。繫病者頸下即得除愈。
復次法若有他[14]敵及疾疫災禍。不令入國界欲結方隅界者。燒薰陸香作護摩。[15]取五色線加持。繫於寂靜面。即成堅固大威德方隅界。
復[16]次密[17]言者欲共怨敵[18]異論。欲得勝者。應供養觀自在菩薩。以[19]嚩捨迦木燒芸[20]臺子。加持白線一百八遍。繫於忿怒面。一切鬪諍言訟皆悉得勝除息。[21]若繫於寂靜面。能除一切障難。
校注
[0139025] 十【大】,三經同卷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卷上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卷中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卷下十【宋】【元】,【原】麗本,【甲】建久二年寫東寺三密藏本,【乙】三十帖策子第十三 [0139026] 言【大】,語【甲】【乙】 [0139027] 念誦【大】*,〔-〕【甲】【乙】* [0139028] 上【大】,上中下同卷【明】 [0139029] 開府議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詔譯【大】,〔-〕【乙】,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詔譯【宋】【元】,唐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詔譯【明】 [0139030] 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鑒正號大廣智【大】,〔-〕【宋】【元】【明】【甲】 [0139031] 門【大】*,門大廣智【宋】【元】【明】【甲】* [0139032] 落【大】,洛【宋】【元】【明】【甲】【乙】 [0139033] 大【大】,〔-〕【乙】 [0139034] 麼【大】,摩【甲】【乙】 [0139035] 瞻【大】,噡【明】 [0140001] 皆【大】,皆悉【甲】【乙】 [0140002] 及【大】,於【乙】 [0140003] 密語加護【大】,陀羅尼加持【甲】【乙】 [0140004] 濟【大】,護【乙】 [0140005] 離刀杖【大】,刀仗【乙】 [0140006] 持【大】,持者【甲】【乙】 [0140007] 密語【大】,真言【甲】【乙】 [0140008] 等【大】,〔-〕【甲】【乙】 [0140009] 名【大】,名曰【甲】【乙】 [0140010] 百【大】,白【甲】 [0140011] 無染【大】,〔-〕【乙】 [0140012] 於【大】,有【乙】 [0140013] 受【大】*,授【乙】* [0140014] 密語【大】,真言【乙】 [0140015] 淨【大】,清【校異-原】 [0140016] 一切【大】,〔-〕【宋】【元】【明】 [0140017] 麥【大】,米【宋】【元】【明】 [0140018] 怨【大】*,冤【宋】【元】【明】【乙】* [0140019] 沮【大】,爼【乙】 [0140020] 被【大】,中被【甲】,中【乙】 [0140021] 病【大】,疾【宋】【元】【明】 [0140022] 杖【大】,仗【乙】 [0140023] 獲【大】,獲得【甲】 [0140024] 於【大】,〔-〕【宋】【元】【明】,於三【甲】【乙】 [0140025] 曼【大】,蔓【乙】 [0140026] 是【大】,彼【甲】【乙】 [0140027] 受【大】,授【甲】【乙】 [0140028] 言【大】*,語【甲】【乙】* [0140029] 此【大】,此心【甲】【乙】 [0140030] 言【大】,語【乙】 [0140031] 收【大】,故收【甲】,故【乙】 [0140032] 哀愍【大】,〔-〕【乙】 [0140033] 置【大】,〔-〕【甲】【乙】 [0140034] 此【大】,我此【甲】【乙】 [0140035] 仕【大】*,事【宋】*【元】*【明】*,士【乙】* [0140036] 愍【大】,慜【乙】 [0140037] 此【大】,〔-〕【乙】 [0140038] 以【大】,已【宋】【元】【明】 [0140039] 言【大】,言曰【甲】 [0140040] 下同【大】*,〔-〕【明】* [0140041] 引【大】*,〔-〕【乙】* [0140042] 哩夜二合下同【大】,〔-〕【乙】 [0140043] 枳【大】,訖【乙】 [0140044] 引【大】,引下同【乙】 [0140045] 𡀔【大】,路【甲】 [0140046] 囉【大】*,邏【甲】,𡆗【乙】* [0140047] 下同【大】*,〔-〕【明】【乙】* [0140048] 蘖【大】*,孽【乙】* [0140049] 囉【大】,阿囉【甲】 [0140050] 訶【大】,訶帝【甲】 [0140051] 二合【大】,〔-〕【宋】【元】【明】 [0140052] 馱【大】,弟【乙】 [0140053] 枳【大】*,抧【乙】* [0140054] 嚩【大】,縛【宋】【元】 [0140055] 也【大】,〔-〕【乙】 [0140056] 合【大】,合引【乙】 [0140057] 抳【大】,尼【乙】 [0140058] 合【大】,合反【宋】【元】 [0140059] 他【大】,陀【甲】 [0140060] 引下同【大】,〔-〕【宋】【元】【明】【甲】【乙】 [0140061] 囉【大】,〔-〕【宋】【元】【明】,唵【甲】【乙】 [0140062] 娜【大】*,那【乙】* [0140063] 反【大】*,切【明】* [0140064] 者隷【大】,鉢囉【乙】 [0140065] 合【大】,合下同者隷鉢羅二合【宋】【元】【明】【甲】 [0140066] 隷【大】,隷者隷【乙】 [0140067] 銘矩蘇【大】,〔-〕【乙】 [0140068] 𭌚【大】,蘇【乙】 [0140069] 止【大】,止里【甲】 [0140070] 麼【大】,摩【宋】【元】【明】 [0140071] 羅【大】,囉【乙】 [0140072] 引【大】,〔-〕【宋】【元】【明】【甲】 [0140073] 次【大】,此名根本密語次【乙】 [0140074] 灌【大】,〔-〕【甲】【乙】 [0140075] 引【大】,〔-〕【甲】【乙】 [0140076] 徙【大】*,徒【甲】* [0140077] 訶【大】,訶(引)【宋】【元】【明】 [0141001] 水【大】,香水【甲】【乙】 [0141002] 潔【大】,〔-〕【乙】 [0141003] 服【大】,眼【乙】 [0141004] 言曰【大】,語【乙】 [0141005] 拄【大】*,柱【甲】*,跓【乙】* [0141006] 陟古反下同【大】,〔-〕【甲】【乙】 [0141007] 以【大】,歸命同上灑衣密言甲根本密言歸命亦得以下密言並用以【甲】,歸命同上灑衣密言甲根本密言歸命亦得以下密言並同以【乙】 [0141008] 香燒【大】,燒香燒掉【甲】,香燒焯【乙】 [0141009] 曰【大】*,〔-〕【乙】* [0141010] 引【大】,〔-〕【宋】【元】【明】【甲】【乙】 [0141011] 里【大】*,哩【乙】* [0141012] 引【大】,引(用歸命同前)【甲】【乙】 [0141013] 菩【大】*,大菩【甲】【乙】* [0141014] 黎【大】*,𪏭【乙】* [0141015] 娑【大】,嚟【甲】 [0141016] 嚕【大】*,素【乙】* [0141017] 引【大】,〔-〕【甲】【乙】 [0141018] 達徙【大】,〔-〕【乙】 [0141019] 徙【大】,徒【甲】,隷【校異-甲】 [0141020] 上【大】,〔-〕【宋】【元】【明】【甲】【乙】 [0141021] 上【大】,上聲【明】,〔-〕【甲】【乙】 [0141022] 嚕母【大】*,母嚕【甲】* [0141023] 酥【大】*,蘇【甲】【乙】* [0141024] 二十【大】,三十【乙】 [0141025] 底【大】,帝【乙】 [0141026] 致【大】,〔-〕【宋】 [0141027] 曩【大】,+(謨阿)【甲】 [0141028] 二合【大】*,〔-〕【乙】* [0141029] 引【大】,〔-〕【甲】 [0141030] 南【大】,喃【乙】 [0141031] 引【大】,〔-〕【甲】【乙】 [0141032] 一發或【大】,〔-〕【乙】,一+(夜)【甲】 [0141033] 三日【大】,〔-〕【乙】 [0141034] 癩【大】,賴【乙】 [0141035] 毒【大】,虫【甲】 [0141036] 土【大】,白土【甲】【乙】 [0141037] 芥子和白檀香【大】,〔-〕【乙】 [0141038] 白【大】,合【宋】 [0141039] 若患【大】,〔-〕【乙】 [0141040] 青【大】,清【乙】 [0141041] 樺【大】,華【乙】 [0141042] 就【大】,〔-〕【乙】 [0141043] 堅【大】,竪【甲】 [0141044] (身長…頭)十字【大】,〔-〕【乙】 [0141045] 畏【大】,畏楊掌也【甲】【乙】 [0141046] 君【大】,軍【明】【甲】【乙】 [0141047] 其【大】,〔-〕【乙】 [0141048] 左【大】,左邊【甲】,右邊【乙】 [0141049] 右【大】,右邊【甲】,左邊【乙】 [0141050] 相後【大】,〔-〕【乙】 [0141051] 後【大】,有【宋】【元】【明】【甲】 [0141052] 一【大】,〔-〕【乙】 [0141053] 化【大】,〔-〕【乙】 [0141054] 莊【大】,裝【宋】【元】【明】【甲】【乙】 [0141055] 佛【大】,〔-〕【乙】 [0141056] 安置【大】,〔-〕【乙】 [0141057] 在【大】,有【乙】 [0141058] 白【大】,〔-〕【乙】 [0141059] 後【大】,從此後【甲】【乙】 [0141060] 淨【大】,〔-〕【甲】 [0141061] 搵【大】,榅【乙】 [0141062] 八【大】,八十【甲】 [0141063] 即【大】,則【乙】 [0141064] 像【大】,〔-〕【乙】 [0141065] 動【大】,搖【乙】 [0141066] 像【大】,形像【甲】 [0141067] 騰空隱形【大】,陵虛道身【乙】,淩虛道身騰空隱形【甲】 [0141068] 如【大】,〔-〕【乙】 [0141069] 夜【大】,〔-〕【乙】 [0141070] 當前【大】,前當【乙】 [0141071] 震【大】,振【乙】 [0141072] 酥【大】,獲【甲】,蘇【乙】 [0141073] 前【大】,〔-〕【宋】【元】【明】 [0141074] 不【大】,無不【宋】【元】【明】,不絕【甲】【乙】 [0141075] 現【大】,見【乙】 [0141076] 灌【大】,灌頂【甲】 [0142001] 烟脂【大】,橪支【宋】【元】【明】,烟支【甲】【乙】 [0142002] 塗【大】,塗香【甲】 [0142003] 忿【大】,〔-〕【乙】 [0142004] 敵【大】,怨敵【甲】 [0142005] 練【大】,棟【宋】【元】【明】 [0142006] 槎【大】,縒【乙】 [0142007] 綫【大】,線【乙】 [0142008] 箸【大】,筋【乙】 [0142009] 則【大】,則得【甲】【乙】 [0142010] 結【大】,線【甲】,線呪【校異-甲】,線呪【乙】 [0142011] 一結誦密言【大】,〔-〕【甲】【乙】 [0142012] 徧【大】,返【甲】 [0142013] 一【大】,〔-〕【乙】 [0142014] 敵【大】,怨敵【甲】 [0142015] 取【大】,作【乙】 [0142016] 次【大】,次法【甲】【乙】 [0142017] 言【大】,語【乙】 [0142018] 異【大】,易【校異-甲】【乙】 [0142019] 嚩【大】,傳【甲】,縛【校異-甲】,縛【乙】 [0142020] 臺【大】,薹【甲】【乙】 [0142021] 若【大】,苦【宋】【元】【明】 [0142022] 以【大】,〔-〕【乙】 [0142023] 浴【大】,沫【乙】 [0142024] (十一…上)十八字【大】,〔-〕【乙】 [0142025] 此下甲本奧書云建久二年九月二日午時許書了於高尾寺河邊屋寫之筆師大法師某以高山寺之本一校了,寶曆九年五月下旬加修復了僧正承照 [0142026] 此梵字真言依靈雲寺版普通真言藏載之 cf. P. 140c【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0 冊 No. 1069 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