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淨居天宮不可思議種種莊嚴一切菩薩眾會中住。及諸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等星宿天仙。皆是十地菩薩方便化現。在於此會。爾時世尊坐蓮華藏界。觀察大眾諸天仙等。為欲利益後末世時一切眾生故。入於一切如來最上大轉輪王頂三昧。即於眉間放一大光。其光普遍十方世界一切佛剎。其中眾生遇斯光者。靡不歡悅。其光遍已還至佛所。圍繞三匝入如來頂。當入之時復現種種莊嚴之相。其光之內忽有聲曰。我是大轉輪王一字之呪。無量天仙恭敬圍繞。爾時光中復出聲[1]曰。告釋迦如來我是一切如來智慧轉輪王一字心呪。於一切過現未來一切諸佛。我是最上祕密心呪。寶蓋佛。娑羅樹王佛。無量光佛。無勝佛。妙眼佛。妙幢佛。花王佛。彼等諸佛普皆已說。一切過去無量諸佛亦皆隨喜。汝今當為未來眾生。敷演斯呪令諸眾生獲大利益。爾時世尊見聞斯已。告諸大眾。汝等當知云何名為一字轉輪王呪。即說呪曰。
[2](此是梵本一字之呪)
部(上聲)林(去[3]聲此是唐音彈舌呼之)爾時釋迦牟尼佛。復告諸天仙眾。汝等諦聽。妙吉祥童子此陀羅尼。我今欲說曼陀羅法及念誦法設[4]火食法速令成就。若有人能持此陀羅尼最勝妙法。若不知吉祥之日及諸星等。汝諸天神勿為障礙。若有能行我教法者。汝等天眾護持是人。一切鬼神及諸毒惡毘那夜迦等。亦當守護不得損害。方便護念。於十力教中令生信解。說是語已即入三摩地。所謂一切如來頂生三昧。除諸有情不善業故。爾時世尊入彼三摩地已。十方諸佛觀察如來在清淨天宮。一一皆來集會。各請釋迦牟尼佛說呪而說頌曰[5](頌中初句佛說大威德者三藏云梵本稱說說而筆受者為不順方言故稱佛說)。
爾時十方諸佛。說此頌已默然而住。當爾之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所住之處。忽然之間放大火焰威光赫耀。而皆不損一有情類。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觀察一切清淨天宮。告諸菩薩摩訶薩及諸緣覺聲聞天仙諸大眾言。汝等諦聽即說頌曰。
爾時世尊說此頌已。為諸眾會說斯[8]轉輪王如來頂髻之法。能令他法速即毀壞。能令自法速得成就。一切菩薩所共讚歎。誦念之處。於四方面五百驛內。一切惡鬼皆自馳散。一切呪師行其本法。聞此呪已皆悉摧壞。一切諸天所有神通皆悉退失。其持呪者欲滅他法不滅他法。由持呪者所存念處。一切世間及出世間諸持呪者。及諸惡星無不摧伏。
若善男子為護大乘。若為自身若對怨敵。應以手執一把青草。呪一百八遍。意忿彼人以刀斬草。念壞彼法即便斷壞。若欲令彼前人呪法不成就者。誦呪七遍以手作拳。意屬彼人即不成就。若欲令彼前人成者。即開其拳還得如故。若欲作此法者。先須洗浴著鮮淨衣。自法即得成就。若欲護持他人。一切惡鬼皆不敢近。[9]當誦此呪所[10]護自身所護他人所呼鬼神所遣鬼神。所求事業竝用此呪。若持諸呪無有神驗。為誦此呪一百萬遍。即得成就所得境界。若無効驗其神當即消滅。若欲天神來為給使。當取油麻酥蜜酪等和之。少取一撮一呪一遍一投火中。燒之滿一百八遍。一日三時至七日內。其神即來便為使者。若欲降伏諸天。取天[11]蓼木一百八片。一一誦呪投其火中。若欲降其神者。念其名字。一日三時作法至七日內。速來降伏。若欲降伏諸龍女者。取酥蜜乳。一日三時誦一百八遍於火中燒。至七日內即得成就。若降藥叉及藥叉女。一依前法取酪飯燒之。即得成就。若欲降伏健達縛及其女者。燒一切香一依前法燒種種花。一切八部女神即來降伏。若欲降伏真婆羅門。取好名花及白芥子一依前法。即得如意。若欲降伏筏舍之人。取酪乳酥一依前法。即得成就。若欲降伏戍達羅。取酥土和一依前法。若欲降伏一切惡人及惡星宿者。取酥及油麻燒之一依前法。如上說者。須七日內三時[1]燒藥洗浴誦呪一百八遍即得成就。
爾時世尊說斯語已。呼文殊師利。[2]汝呪法中有如上威力。於後末世。此法能令一切眾生受持行用。更有種種諸法我今略說。說此語已。爾時世尊默然而住。于時四部大眾白言。世尊唯願慈悲更說餘法。未來眾生得安樂故。爾時釋迦牟尼佛。復更觀察清淨[3]天宮。告妙吉祥童子曰。善聽我今略說一字轉輪王威[4]德呪及畫像之法。為令惡世有情少於精進少於明慧。不能受持廣畫像法者。我今略說畫像之法。為欲利益[5]諸有情故。速得吉祥義故。若欲受持最勝法者。取新白[6]疊長一丈闊六尺未斷縷者。勿以膠為彩色。其畫像師香湯洗浴著新淨衣受持八戒。當畫世尊作轉輪王像說法之容。一切世界主座下。畫梵王聖金剛菩薩佛上畫[7]雨花鬘[8]天子。座下畫持法人。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復觀妙吉祥童子告言。諦聽妙吉祥童子。一字轉輪王大威德。略說畫像法我今說之。令惡時眾生得安樂故。若欲作法者。手持香爐諦觀佛面。以其像面[9]面向西方。於前種種香花供養。持法之人每日三時燒沈水香。面向佛像誦此神呪。[10]滿一百萬遍然後作法。持法之人應須持戒。每須喫三白食。所謂乳酪粳米。不得破齋。於一切眾生發慈念心持菩薩戒。此人凡所欲作功德之事及療一切病。皆得如意。常須供養一切三寶。若欲成就輪法者。以鐵作輪。其輪二轂。於佛像前立一方壇。從月一日至十五日。三時洗浴燒沈水香。誦呪至百萬遍。常用諸花以為供養。十五日已更作一壇。中安其輪兩手蓋上。至心誦呪輪現火光。當持法人能昇虛空於明呪中為其仙主。若餘人見亦得騰空。若欲成就[11]傘蓋法者。作新白傘蓋。種種金銀寶物莊嚴。內中懸一口幡。手把其傘一依前法誦呪。當即火出。其持法人即騰虛空皆如上說。若欲作法。取白月十五日及五節日。所謂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及月盡日。身得變化十五日內必得成就。若此成就者。一切諸法亦得成就。得一切神通及一切佛菩薩法。此世界中作轉輪王千子圍繞。若欲作佛頂法者。用金或銀或[12]銅或[13]鑞。如一手掌大。如佛頂依如上法誦呪。頂[14]出火光即得騰[15]空。與一切眾生說法壽命一大劫。若欲成就如意瓶法。當作一金瓶。一切穀子一切藥子及諸寶物滿其瓶中。其瓶上蓋白淨疊布。臘月一日起[16]首誦呪。至一周年即得成就。於其瓶中所須之物常取不盡。若其欲得如意寶者。若金若寶若水精。一依前法以布蓋上。誦呪一年。速得成就所求皆得。若在天中若在人間。手持此寶即作轉輪王。於彼像前誦呪萬萬遍。即騰虛空壽命一大劫。若欲成就金剛杵法者。以紫檀為金剛杵一枚。若無紫檀鐵𮡻亦得。以五牛物洗之。五牛物者所謂乳酥酪糞尿。常以臘月十五日。於其像前清淨廣設供養。然一百盞牛酥為燈。又以香湯洗金剛杵。其持法人以身布施一切諸佛菩薩。於後用轉輪王呪以護其身。至十五日夜二更中。以其右手執金剛杵。當於像前一心誦呪。[17]其金剛杵[18]遂現火焰。一切天仙諸龍鬼等。與其部眾咸至其所。將持[19]法人入明仙處。冊立為王。其人身力同如金剛菩薩。若意欲往所在之處。隨意無礙壽一大劫。能見彌勒菩薩說正法處。若樂求生處。自在如意即得往生。若欲成就雄黃之法。取好者一兩。鬼星[20]現夜三日斷食。又設眾僧食。於其眾前合掌從乞進止。若眾僧許供養世尊。於一切眾生發慈悲心。於其佛前然一千盞牛酥明燈。持呪之人自身施佛。作法竟已乞願。當取其雄黃誦呪。若熱若煙若火光出。現三相已。取少雄黃點著眉間。一切天龍鬼神及人非人即來奉事。其持呪人壽命千年。若點額上即不現身天神亦不能見。若欲須現亦得隨意壽命三千年。若現火出即成明仙。所有同伴並騰虛空。勝諸仙人壽命一劫。若捨此身生覩史天。若欲成就執戟法者。當用好鐵為戟。一周年間執戟誦呪。取沙作一塔。於前著食施與眾生。於其塔前左手執戟[21]加趺誦呪。即出種種光明。持呪之人即騰虛空。大自在天眾迎持法人。種種好花散身圍繞。餘所見人皆共騰空。彼持法人能為大王。常以大自在天諸天仙人皆來恭敬壽命一大劫。若有惡心來相向者當即墜落。諸天龍鬼尚不能惡。何況凡夫。若捨此身得生西方極樂世界。若欲成就死人法者。取無瘡[1]瘢未損壞者。將於壇中臥其地上。令面向上。作四箇佉陀囉用一色木為橛。繫其脚手。持呪之人坐於心上。擣寶物為末少少取[2]之。一一誦呪內於死人口中。至於死人開口舌上吐出如意寶珠。取得其寶即於明仙間為轉輪王。隨心所願器仗即自現來。其身出現光明。照得四方一百餘驛。壽命自在。意若須他世界作王。即能如意捨命。能生無垢世界。若欲成就第二死人法者。一依上說取棗木為橛。即以鐵末一一誦呪。少少內於死人口中。至其出舌即割其舌。共同伴[3]人亦騰虛空。所願即得壽命一小劫。若於此捨命得生一贍部洲為王。若欲成就鉤法者。取茅草作一鉤。如一手大。五牛物中洗之。一日一夜斷食。而取其鉤手執。供養金剛菩薩。然[4]一百盞酥燈。先誦大佛頂悉達多鉢多囉呪。以護其身後誦此呪能令成就。如前輪法。若[5]經一日光明所照之處積一土壇。即用棗木作四箇橛。呪之七遍一一角中釘著。便當結得十方[6]法界。於第二更中結加趺坐。一心供養彼鉤。頂禮一切佛及菩薩。當取彼鉤手執[7]誦呪。所有地獄受苦眾生即能無苦。持呪之人當即聞聲飛騰虛空。手把此鉤與一切明眾[8]為王。一切天龍見持呪人。即當禮拜供養壽命一大劫。於彼捨命。即[9]便生於金剛地見金剛境界。若欲成就像者。而畫一[10]像像當火出即騰虛空得作明仙。若欲成就別法。先誦此呪十萬遍。一日一夜必須斷食設大供養。取遏迦木作火。烏麻牛酪酥蜜呪一千八遍。少少投其火中即得成就。心所願者皆得圓滿。若欲降伏大自在天。先須供養於大自在天。坐南邊作火燒烏麻等四物。誦呪滿足一千八遍。自身先須潔淨防護。誦呪七遍以水灑身。當時即有聲出。不須恐懼。大自在天當即現身願者皆得。若欲那羅延及梵天王等成就者。當作此法即得成就。先須護自身。若須喚藥叉[11]女母及姊妹妻。取無憂花誦念彼名。一日三時而呪其花。至一百八遍火內燒之。於七日內即能得至。願者皆得。若母及姊妹妻若七日內不來。彼藥叉頭破當[12]即降伏。若喚諸龍者當取龍華燒如上法。若欲呼喚藥叉者。三月內取酪飯。日三時各呪一百八遍至月盡日。一日一夜當須斷食供養佛像。諸藥叉等須與飲食。用[13]伐吒木為柴([14]唐云多根木三藏云廣州出[15]也)酪酥蜜飯於內燒之。意念呼喚藥叉來者。其酥酪蜜飯誦呪一千八遍。一呪一燒其食。當得毘沙門諸藥叉眾等速來彼處。取[16]曷迦木花於前迎之。諸藥叉曰當須我等作何事耶。彼即告言。每日須一藥叉守我門戶。所遣作事即當作之。所須物者當能[17]來之。若須乘騎即得騎之。若須長年藥者當即與之。若欲降伏金剛神者。先須誦四千三十二[18]萬遍。十二月一日至正月十五日。須供養佛并設三七僧齋。當須發願以此供養功德迴施金剛。當夜二更時起結加[19]坐。於其火中燒安[20]息香誦呪。其香丸如梧桐子大。誦時意念見金剛神。呪至三更即當雷鳴地動天雨種種妙花。金剛即來。及一切天龍八部菩薩等來共圍繞。其持呪人取香湯水并花。出迎恭敬禮拜。金剛當即告曰汝求何願。隨乞皆得壽命一劫。若捨此身即生金剛住處。若欲成就餘明仙者。亦須作此金剛之法即當成之。若須成就佛呪法者。及觀世音呪法梵天呪法大自在天呪法及世出世須作此法。若持餘呪不成就者。即須此呪共餘呪七日內誦之。即得成就。若其不成及不現驗。其呪神等即當滅亡。若於大自在天及諸天等前。七日[21]內誦呪若不現身。即令頭破。若日月蝕日所須和合湯丸藥等。先須預備其日誦呪。至日月明淨。其藥等法速即成就。若有婦人求男女者。先誦其呪一百萬遍。燒沈水香供養。須十二月一日起首至於十五日。於道場中供養。并設三七僧齋。其婦人一日三時燒香誦呪。心念發願請求男女。其十五日夜二更時。取烏油麻以酥和之。誦呪一遍一迴燒之。滿一百遍。其夜四更當見境界。或菩薩形狀等即自知之。若彼婦人心中所念便獲其願。燒香常於像前持念此呪即得成就。若求隱形。取雄黃藥。一小兩中之半兩也。取人乳和合以為五丸。取沈水香作合子盛之。取一丸誦一千八遍。及白芥子亦以五顆。誦一千八遍。一一並於合內盛之。須至日月蝕日誦呪。其合子內若其有聲。一切眾生見此呪人。悉皆歡喜所須皆得。若其出煙其持呪人即不現身。所至諸處皆為其主壽命一小劫。若出火焰其持呪人身即端正。猶如天童似年十六。與諸天神為主壽命一大劫。百寶藏門悉皆自現。若欲成就牛黃之法。一依雄黃法作。若欲成就眼藥法者。取石安善那及青蓮華青木香各重一錢。其藥於熟銅[1]鈔鑼中安之至日月蝕時日夜誦呪。煙出即以此藥內其眼中。其持呪人即得隱形。與隱形人為其[2]主也。若欲成就刀法[3]者。取無瘢刀於二十三日或二十九日。供養其像散眾生食。護淨自身[4]左手執刀誦呪至刀聲出當即騰空所願隨意。又若火出。所同伴人得見火者並悉騰空。與一切騰空人為主。若欲成[5]就金剛杵者取好𮡻鐵。長十六指打作三稜。上下各作三頭。[6]磨以紫檀用塗其上。從十二月一日供養其像。始從一日設四僧齋。日漸加一僧。自須持呪至十三日供養僧了。即不喫食。至十五日夜。於舍利塔前供養圖像。然以[7]酥燈一百八盞。自坐茅草受持此呪。兩手執杵誦呪呪之。其杵即便火出。其持呪人即得昇仙。其同伴等亦[8]得騰空。作明仙主神力猶如金剛。壽命一大劫。命終已後生金剛菩薩處。更若欲求成就[9]輪刀器仗等物。一依前法即得成就。若欲除家內諸惡者。作地火爐。四邊畫作蓮花。火爐內取桑木作柴。并酪及酥蜜一日三時誦呪一千八遍。至三日內即得成就。若欲護一城一村。於七日內燒賖彌迦木。及酥酪蜜燒之即得成就。若欲祈雨。取烏圖末羅木([10]三藏云其木似梔子)燒木為火并酥酪蜜燒之。於七日內即得成就。若護一國所求。如前所說取桑木燒之。若欲求長命者。於十二月一日至十五日。乞淨潔食誦呪。總滿三十滿遍。至月盡日。二日已前不喫食。取黑牛乳一升。誦呪滿得一百八遍。須以香花供養於佛。其乳自服即得長命。若十日內其酥酪蜜燒之。及[11][卄/(舌*爪)]𮒢草即得長命。若求降伏逆賊。取獨頭及[12]婆邏迴。呪一千八遍。令賊見聞婆邏迴聲及見獨頭。即便自縛。若取一切草子少少。盛滿一新瓶瓮。和水誦之一百八遍。取其苗子及水浴身。除一切諸惡不能為害。若有人食諸毒藥者。取孔雀尾誦呪十萬遍。禁毒及諸惡病皆得除[13]差。若一切天行熱病。結索呪一百八遍繫其人項。一切熱病當得除愈。若佉[14]陀羅木(唐云[15]橿木)作火。酪酥蜜相和燒於火中。呪一百八遍一遍一燒少少燒之。即得伏藏。若以紫檀[16]刻為蓮花滿十萬箇。於大江河入至腰際。一一呪之放其水中。依檀花數即得金藏。若以毘[17]利婆木(三藏云其木似榠櫨)為火。并依前[18]三味一一呪之。滿至一千八遍即得。衣前無盡金藏[19]若沈香[20]木并依前三味燒之。二十一日內日日三時一時誦一千八遍。一切諸天龍神皆來為使者。若以粳米及酥酪蜜。與火投之誦呪滿一千八遍。即得無盡百味食飲。若安悉香[21]圓如梧桐子。與三味和一一誦呪燒之。滿足一千八遍。一切藥叉來為使者。若阿輸迦華(唐云[22]忘憂華)及以三味。誦呪一千八遍一一燒之。一切藥叉女來為使者。若燒龍花及以三味。一切諸龍來為使者。若燒沈香及三味等。依前誦呪。一切金剛來為使者。若燒末怛那果及以三味。依前作法。一切明仙皆來為使。若沈香木為火。燒[23]酥合香呪一百八遍。一切健達縛來為使者。若燒熏陸香。一切餓鬼來為使者。若尸利縛色得伽藥。和沈水香燒之。一切緊[24]奈洛來為使者。若燒白膠香。一切毘那夜迦來為使者。誦一百八遍。若燒白芥子及白芥子油。一千八遍誦呪了已。國王歡喜。若一日三時至七日內。作法即成就。若對日前誦呪十萬遍。一切惡障皆悉消滅。若誦一遍護得己身。若誦二遍朋友財物皆蒙擁護。若欲得蓮華法成就者。以紫檀木為一蓮華。三日勿食。左手執花於像前坐。誦[25]呪至其火出。當爾之時及諸同伴飛騰虛空。於明仙眾為轉輪王。於彼捨命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若取摩羅末伽土(唐云鼢鼠土也)以沙共和作金剛杵。長十二指。手自執持家家乞食。必定不得共於人語。誦呪十萬遍。其杵上頭作孔著白芥子。至日月蝕日像前誦呪。令其杵中芥子作聲。所求願者皆得成就。若以杵擊山山自摧[26]破凡所施為咸得遂意。若將其杵入海海水隨意。若執此杵誦持呪法。一切毘那夜迦不得障礙。若入河海深水中者。其水至腰取十萬蓮花。一呪一擲水水中。當即妙吉祥天女出現所願皆得。若取蓮華三十萬莖。誦呪依前水中放之。求廣大願皆得稱意。若取蓮華五十萬莖。誦呪依前水內放之。最極廣願無有不隨。若月一日取闍提花香(似[27]梔子花香)誦呪一百八遍。一一散擲呪像足前。一日三時至十五日。作此法者。其像足上現出火光。入持呪身當即不現共諸伴等即騰虛空。於明仙眾得作轉輪王壽命一劫。若坐海岸。以龍木柴為火。面向西方。執龍花木誦呪十萬遍燒於火中。當即海水激為波濤。騰浪涌溢。當爾之時幸勿憂怖。但以[1]志誠專心誦呪。水中即現真婆羅門。所求皆得所遣皆作。若於地上畫千葉蓮花。而坐其上誦呪十萬遍。其地即[2]裂有神出現。與持呪人共同伴等。即騰虛空於明仙眾為其[3]大主壽命一劫。若十二月一日至十五日。取闍提花一一誦呪。散佛頂上滿十萬遍。頂即出光照人身上得五神通。若其花呪滿百萬遍所願皆得。若取地上曲[4]蟮之土。作一師子牛黃塗之。坐安壇中恭敬供養。誦呪至於師子自動。即得成就所求皆得。若乘騎師子所願生處。速得到彼命同梵天。若作象及水牛一依前法。若也出聲諸[5]天皆[6]來。索者皆得所遣皆作。此轉輪王呪。所須事者皆得成就。所須物者一依心願。以淨信意作此法者無不成就。
爾時世尊說斯法已。復作是言。我若廣說此呪威力成就諸法。窮劫無盡。汝等當知要略而說。
爾時會中。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天龍八部轉輪王等。心大歡喜咸唱善哉。釋迦如來能說此事難可思議。然我等輩誓當護持此呪。若見有人及以非人。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愛念思求者。[7]常與擁衛令無災患。若於國中見有此呪。[8]我等恭敬彼國諸人如佛無異。各以[9]威力防禦國境。[10]令惡鬼神兇賊猛將風雨水火使不[11]侵損。百姓熾盛國土安寧財穀豐熟無諸飢饉。疫[12]疹不祥亦令退散。爾時如來讚言善哉善哉。汝等實能如是擁衛。佛說經已諸菩薩眾天龍八部。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呪經
校注
[0315041] 【原】麗本 [0315042] 經【大】,經(出文殊根本儀軌經)【元】【明】 [0315043] 大唐天竺【大】,唐北印土迦濕密羅國【宋】【元】【明】 [0315044] 奉詔【大】,〔-〕【宋】【元】【明】 [0316001] 曰告【大】,告曰【元】【明】 [0316002] 【大】,【宋】【元】【明】 [0316003] 聲【大】,聲二合【元】【明】 [0316004] 火【大】,大【元】【明】 [0316005] (頌中…佛說)三十一字【大】,〔-〕【宋】【元】【明】 [0316006] 願【大】,類【考偽-大】 [0316007] 善【大】,諦【宋】【元】【明】 [0316008] 轉【大】,〔-〕【宋】【元】【明】 [0316009] 當誦【大】,〔-〕【宋】【元】【明】 [0316010] 護自【大】,自護【宋】【元】【明】 [0316011] 蓼【大】,〔-〕【宋】【元】【明】 [0317001] 燒藥【大】,〔-〕【宋】【元】【明】 [0317002] 汝【大】,〔-〕【宋】【元】【明】 [0317003] 天【大】,王【宋】【元】【明】 [0317004] 德【大】,驗【宋】【元】【明】 [0317005] 諸【大】,〔-〕【宋】【元】【明】 [0317006] 疊【大】*,㲲【宋】*【元】*【明】* [0317007] 雨【大】,兩【元】【明】 [0317008] 天【大】*,王【宋】*【元】*【明】* [0317009] 面【大】,〔-〕【宋】【元】【明】 [0317010] 滿【大】,〔-〕【宋】【元】【明】 [0317011] 傘【大】*,華【宋】* [0317012] 銅【大】,鉛【宋】【元】【明】 [0317013] 鑞【大】,臘【宋】 [0317014] 出【大】,上【宋】【元】【明】 [0317015] 空【大】,虛【宋】【元】【明】 [0317016] 首【大】,手【明】 [0317017] 其【大】,遂【宋】【元】【明】 [0317018] 遂現【大】,現其【宋】【元】【明】 [0317019] 法【大】,呪【宋】【元】【明】 [0317020] 現【大】,見【宋】【元】【明】 [0317021] 加【大】*,跏【明】* [0318001] 瘢【CB】【嘉興乙-CB】【明】,𤻷【大】,盤【宋】【元】 [0318002] 之【大】,〔-〕【宋】【元】【明】 [0318003] 人【大】,〔-〕【宋】【元】【明】 [0318004] 一【大】,〔-〕【宋】【元】【明】 [0318005] 經【大】,結【宋】【元】【明】 [0318006] 法【大】,〔-〕【宋】【元】【明】 [0318007] 誦【大】,此【宋】 [0318008] 為【大】,生【宋】【元】【明】 [0318009] 便【大】,〔-〕【宋】【元】【明】 [0318010] 像【大】,〔-〕【宋】【元】【明】 [0318011] 女【大】,〔-〕【宋】【元】【明】 [0318012] 即【大】,〔-〕【宋】【元】【明】 [0318013] 伐【大】,代【宋】【元】【明】 [0318014] 唐【大】*,此【明】* [0318015] 也【大】*,〔-〕【宋】*【元】*【明】* [0318016] 曷【大】,遏【宋】【元】【明】 [0318017] 來【大】,成【宋】【元】【明】 [0318018] 萬【大】,〔-〕【宋】【元】【明】 [0318019] 坐【大】,趺坐【宋】【元】【明】 [0318020] 息【大】,悉【宋】【元】【明】 [0318021] 內【大】,〔-〕【宋】【元】【明】 [0319001] 鈔鑼【大】,娑羅【宋】,鈔羅【元】 [0319002] 主【大】,主人【宋】【元】【明】 [0319003] 者【大】*,〔-〕【宋】*【元】*【明】* [0319004] 左【大】,右【宋】【元】【明】 [0319005] 就【大】,〔-〕【宋】【元】【明】 [0319006] 磨【大】,摩【宋】【元】【明】 [0319007] 蘇【大】,酥【宋】【元】【明】 [0319008] 得【大】,〔-〕【宋】【元】【明】 [0319009] 輪【大】,就【元】【明】 [0319010] 三藏【大】*,唐【宋】【元】*,此【明】* [0319011] [卄/(舌*爪)]𮒢【大】,結縷【宋】【元】【明】 [0319012] 婆【大】*,娑【宋】*【元】*【明】* [0319013] 差【大】,瘥【宋】 [0319014] 陀【大】,〔-〕【宋】【元】【明】 [0319015] 橿【大】,攎【宋】【元】【明】 [0319016] 刻【大】,剋【宋】 [0319017] 利【大】,梨【宋】【元】【明】 [0319018] 三【大】*,二【元】【明】* [0319019] 若【大】,〔-〕【宋】【元】【明】 [0319020] 木【大】,水【明】 [0319021] 圓【大】,丸【宋】【元】【明】 [0319022] 忘【大】,無志【宋】,無【元】【明】 [0319023] 酥【大】,蘇【元】【明】 [0319024] 奈洛【大】,捺落【宋】【元】【明】 [0319025] 呪【大】,〔-〕【宋】【元】【明】 [0319026] 破【大】,碎【宋】【元】【明】 [0319027] 梔【大】,支【宋】【元】【明】 [0320001] 志【大】,至【宋】【元】【明】 [0320002] 裂【大】,烈【宋】 [0320003] 大【大】,仙【宋】【元】【明】 [0320004] 蟮【大】,蟺【宋】【元】【明】 [0320005] 天【大】,至【宋】【元】【明】 [0320006] 來【大】,成【宋】【元】【明】 [0320007] 常【大】,當【宋】【元】【明】 [0320008] 我【大】,〔-〕【宋】【元】【明】 [0320009] 威【大】,神【宋】【元】【明】 [0320010] 令【大】,今【明】 [0320011] 侵【大】,得侵【宋】【元】【明】 [0320012] 疹【大】,病【宋】【元】【明】【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9 冊 No. 956 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呪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