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蘇悉地羯羅經請問品第一
卷上
爾時忿怒軍荼利菩薩合掌恭敬頂禮尊者執金剛足即發是問:「我時往昔於尊者所,聞一切明王漫荼羅法及以次第;復聞明王諸所眷屬神驗威德,願為未來諸有情故,唯垂尊者廣為解說。云何令得持誦真言法則次第速得成就?其諸真言法雖一體,所成就法其數無量?云何真言相?云何阿闍梨?云何成就者弟子?云何方所為勝處?云何真言速成就?云何調伏相?云何持誦真言方便之次第?云何華供養?云何香塗香?云何香燒香?云何燈油相?云何食供養?云何扇底迦?云何增益相?云何降伏相?於此三種中各成何等事?云何上中下次第成就相?云何法請召?云何修供養?云何持護身?云何廣持法?誦何偈真言?云何作灌頂?云何試真言?云何當受付?云何字得圓?云何得增益?云何作護摩種種次第法用?以何等物能令速成就?云何成藥相?云何受藥相?云何淨治藥?云何藥量分?云何諸藥相?云何護諸成就物?云何分別為分數?云何受用成就物?云何失物令却得?云何被破却著彼?云何知作障礙相?云何成就漫陀羅?云何事法漫荼羅?云何灌頂漫荼羅?如上所問隨其要者,唯願尊者具大慈悲,一一分別廣為我說?」
爾時吉祥莊嚴一切持明大執金剛應供養者,告彼大精進忿怒言:「善哉善哉!大忿怒!能於我所發如斯問,應當一心聽是勝上微妙法則蘇悉地羯羅五莊嚴法。何謂為五?一、謂精進;二、謂明王;三、謂除障;四、謂成就諸勇猛事;五、謂成就一切真言。
「此《蘇悉地經》,若有持誦餘真言法不成就者,當令兼持此經根本真言當速成就。於三部中此經為王,亦能成辨一切等事。所謂:護身、召請、結界、供養、相助決罰、教授,一切真言一一次第令得成就。
「若諸心真言中有三『虎𤙖』字者,則能成辨如上所說一切法事。
「三虎𤙖字心真言曰:
「『唵(喉中擡聲引呼)(一句) 矩(二合)嚕馱曩(二句) 虎(二合)𤙖 若(二句)』
「辨才真言曰:
「『唵(同上呼)(一句) 咄(二合)嚕底(丁以反)(二句) 塞(僧乙反)𭌆底(同上)(三句) 馱囉抳(四句) 虎(二合)𤙖 曤(五句)』
「以此真言真言水三遍灑身作淨。
「復次上中下成就法者,如別經說求成就者須解真言上中下法,此經通攝三部所作漫荼羅法,佛部真言扇底迦法;觀音部真言補瑟徵迦法;金剛部真言阿毘遮嚕迦法。從腋至頂為上;從臍至腋為中;從足至臍為下。
「於真言中當應分別三種成就,於斯三部各分為三,善須了解。三部中真言,明王真言是上成就;諸餘使者制吒制徵等是下成就。扇底迦法、補瑟徵迦法、阿毘遮嚕迦法,於三部中各各皆有,應須善知分別次第。
「若佛部中用佛母真言為扇底迦法。佛母真言曰:
「『那謨 皤(𮑱餓反,下同音)伽(上)縛(無可反,下同音)底(一句) 隖瑟抳灑(疎價反)野(二句) 唵(同上呼)(三句) 嚕 嚕 塞(僧乙反)普嚕(四句) 入嚩攞(五句) 底瑟他(魑價反)(六句) 悉馱 路者儞(七句) 薩末嗽詫(他可反)娑(去)馱儞(八句) 莎嚩訶(九句)』
「若觀音部中,用觀音母半拏羅縛悉儞真言為扇底迦法。觀音母真言曰:
「『那謨 囉怛(二合)娜怛(二合)囉耶野(一句) 唵(同上)(二句) 迦(居羅反,下同音)制(知四反) 弭迦制(同上音)(三句) 迦䋾(知價反下) 迦𭟪(知降反)迦制(同上音)(四句) 皤伽縛底 弭惹曳(五句) 莎(去二合)嚩訶(六句)』
「若金剛部中用執金剛母忙莽鷄真言為扇底迦法。金剛母真言曰:
「『那謨 刺怛(二合)娜怛(二合)囉耶野(一句) 那莫室 戰拏 跋曰囉幡拏曳(二句) 摩訶藥起灑(同上)栖那幡嚲(多可反,下同)曳(三句) 那謨 路 迦馱 窒(丁吉反)𭌆曳(四句)那莫 商迦隸 扇底迦隸(五句) 𦁐(俱欝反,下同)䋾(知價反,下同)𦁐䋾(六句) 具置𩕳伽(上)嚲野(七句) 𦁐置𩕳(八句) 莎(去二合)縛訶(六句)』
「又佛部中明王最勝佛頂真言為補瑟徵迦法。明王真言曰:
「『那謨 跛(北沒反二合)囉底(同上)㰤妬(一句)瑟膩灑野(二合)薩嚩怛(二合)囉幡邏爾嚲野(三句)捨麼野捨麼野(四句)扇底(丁禮反,下同)但底(五句)達麼邏惹皤使羝(六句)摩訶蜜儞曳(七句)薩嚩遏詑娑(去)馱儞(八句) 娑縛訶(九句)』
「又觀音部中明王㰤野圪利嚩真言為補瑟徵迦法。明王真言曰:
「『唵(同上)(一) 阿(上)蜜㗚妬(二) 皤暮皤嚩(三) 娜莫(四)』
「又金剛部中明王蘇皤真言為補瑟徵迦法。明王真言曰:
「『那謨 刺怛(二合)娜怛(二合)囉耶野(一) 那莫室 戰拏(二) 跋日囉幡拏曳(三) 摩訶藥起灑(同上)栖那幡嚲曳(四) 唵(同上)(五) 蘇皤 𩕳蘇(同上)皤(六) 虎(二合)𤙖(七) 圪(魚乙反下同)里釁拏 圪里釁拏(八) 虎(二合)𤙖(九) 圪里釁拏(平)幡野 虎(二合)𤙖(十) 阿(上)曩野 抱(十一) 薄伽(上)畔(十二) 苾地耶邏惹(十三) 虎(二合)𤙖 㧊吒(十四)』
「又佛部中大忿怒阿鉢囉爾嚲真言為阿毘遮嚕迦法。忿怒真言曰:
「『唵(同上)(一) 虎嚕虎嚕(二) 戰拏里 摩燈倪(魚枳反)(三) 莎(去二合)嚩訶(四)』
「又蓮華部中大忿怒施婆嚩訶真言為阿毘遮嚕迦法。施婆嚩訶真言曰:
「『那謨 刺怛(二合)娜怛(二合)嚕耶野(一) 那謨 摩訶室里野曳(二) 唵(同上)(三) 鑠枳(二合)曳縒摩曳(四) 譟(蘇告反)弭曳(五) 悉睇悉睇(六) 娑(去)馱野(七) 始廢(無計反,下同)始廢(八) 始梵(步甘反,下同) 迦𭋺 始梵米(九) 阿(上)嚩㰤(十) 摩嚩遏詫 娑(去)馱𩕳(十一) 莎(去二合)嚩訶(十二)』
「又金剛部中大忿怒軍荼利真言為阿毘遮嚕迦法。忿怒真言曰:
「『那謨 喇怛(二合)娜怛(二合)囉(上)耶野(一) 那莫室 戰拏(二) 摩訶跋日囉矩囉馱野(三) 唵(同上)(四) 虎嚕 虎嚕(五) 底瑟侘 底瑟侘(六) 畔馱 畔馱(七) 㰤曩 㰤曩(八) 阿蜜㗚底(丁禮反)(九) 虎(二合)𤙖 [1]㧊(十)』
「復有真言不入三部,隨彼真言文字而辨扇底迦等三種法,看真言中若有『扇底句嚕』字,『莎悉底句嚕』字、『閦莽』字、『鉢囉(二合)閦莽』字、『烏波閦莽』字、『莎(去)訶(去)』字者,當知即是扇底迦真言;若有『補瑟置迦』字者當知即是補瑟置迦真言;若有『句嚕』字者當知即是阿毘柘嚕迦真言。
「復有真言句義慈善,當知即入扇底迦用;若有真言句義猛怒,當知即入阿毘遮嚕迦用;若有真言非慈非猛,當知即入補瑟徵迦用。
「若欲速成扇底迦者當用佛部真言;若欲速成補瑟徵迦者當用蓮華部真言;若欲速成阿毘遮嚕迦者當用金剛部真言。
「此經深妙如天中天,有言上中之上,若依此法一切諸事無不成就。
「此經雖屬金剛下部,為奉佛教亦能成就上二部法,譬如國王隨有教勅,自亦依行此法亦爾。
「准義應知,若有真言字數雖少,初有『唵』字後有『莎(去)訶』字,當知此真言速能成就扇底迦法;或有真言初有『𤙖』字,後有『㧊吒』字,或有『𭋺普』字——此是訶聲,有如上字真言者,速得成就阿毘遮嚕迦法;或有真言初無『唵』字,後無『莎訶』字,又無『𤙖』字亦無『㧊吒』字及無『𭋺普』等字者,當知此等真言速能成就補瑟徵迦法。
「若復有人欲求攝伏諸餘鬼魅及阿毘舍等,當用使者及制吒迦等所說真言速得成就;若復有異部真言云能成就一切事者,但能成就本部所說不通餘部。猶有經演彼有真言為除毒除病,故說之亦能除餘諸苦,當即知其通一切用。善知其部、善識真言所應用處,亦須知其真言功力;復須善解修真言法,隨所求願當須誦持誦彼真言。
蘇悉地羯羅經分別阿闍梨相品第二
「復次我今當說阿闍梨相。一切真言由是得,故知阿闍梨最為根本。其相何?謂:支體圓滿福德莊嚴;善須知解世出世法;恒依法住不行非法;具大慈悲憐愍眾生;貴族生長性調柔和;隨有共住皆獲安樂;聰明智慧辯才無礙;能懷忍辱不懷我見;善解妙義深信大乘;設犯小罪猶懷大怖;身口意業善須調柔心常悅樂;讀大乘經謹依法教;勤誦真言而不間斷;所作悉地皆悉成者。復須善解畫漫荼羅;常具四攝;為求大法不樂小緣永離慳悋;曾從師入大漫荼羅受灌頂法;復為先師讚歎:『德者,汝從今往堪授灌頂為阿闍梨!』有斯印可方[1]合自造漫荼羅法則次第,乃合授與弟子真言。若依此者所受真言速得成就不可懷疑;若不授,和上阿闍梨處[2]檀誦真言,徒施功勞終不獲果。
「夫弟子法,恭侍闍梨猶如三寶及菩薩等。何以故?謂能授與歸依之處,於諸善事而為首因,現世安樂當來獲果,謂依阿闍梨故當嗣不久而得無上正等菩提。以是義故敬之如佛以為弟子,承事闍梨無有懈怠勤持不闕,所授明王及明王妃當得悉地,必無得疑。
蘇悉地羯羅經分別持誦相品第三
「復次我今說持誦真言成就行相。當須三業內外清淨;心不散亂曾無間斷;常修智慧能行一法;成就眾事復離慳悋;所出言詞無有滯礙;處眾無畏所作皆辨;常行慈忍離諸謟誑無諸疾病;常行實語善解法事;年歲少壯諸根身分皆悉圓滿;於三寶處常起敬信;修習大乘微妙經典;諸善功德無懷退心。如此之人速得成就。
「於諸菩薩及以真言常起恭敬;於諸有情起大慈悲,如此之人速得成就。
「常樂寂靜不樂眾中,恒行實語作意護淨,如此之人速得成就。
「若聞執金剛菩薩威力自在,心生諦信歡喜樂聞,如此之人速得成就。
「若人少欲一切知足誦持真言,念所求事晝夜不絕,如此之人速得成就。
「若人初聞真言經法則身毛竪,心懷踊躍生大歡喜,如此之人則得成就。
「若人夢中自見悉地,如經所說心樂寂靜不與眾居,如此之人速得成就。
「若人常於阿闍梨所敬重如佛,如此之人速得成就。
「若人持誦真言久無効驗,不可棄捨倍增廣願,轉加精進以成為限,如此之人速得成就。
蘇悉地羯羅經分別同伴品第四
「復次當說同伴者相。福德莊嚴貴族生種;常樂正法不行非法;復懷深信離諸恐怖;精進不退奉行尊教常作實語;諸根支相皆悉圓滿身無疾病;不過太長太短、太肥太麁亦不瘦小、色不太黑亦不太白離此陋疾。福德同伴餘忍諸苦;善解真言印漫荼羅;供養次第諸餘法則;常修梵行順忍諸事;出言和雅令人樂聞;離諸我慢強記不忘;有教奉行不相推託;多聞智慧慈心無恚;常念布施善解分別;明王真言常須念誦;所持真言與行者同;兼明結界護身等法。得如是伴則速成就。
「三業調善;曾於師所入漫荼羅;歸修佛教不習疏小法;善知行者所須次第不待言教;隨有所求知時即送。具如此者為勝同伴。
「身意賢善心無憂惱;決定堅固終不退心,得如是伴則速成就。
「於多財利不望貪著,具如是德說為勝伴。
「復於行者心無捨離。若欲成就諸餘等藥,為作強緣不應捨離自然聖戒,具如是德說為勝伴。
「於行者處無所規求,未得悉地成就以來終不捨離,縱淹年歲無證悉地,終不懷於捨離退心,假令有大苦及餘難事,逼惱身心亦不應捨。具如是德說為勝伴。
「若有如前種種德行,堪能成就最上勝事;縱無前德,但明真言成就法則,并須善解諸漫荼羅智慧高明,復加福德勝持誦者,如是之伴亦能成就最上勝事。
「為欲成就最上事故,其福德伴半月半月與持誦者而作灌頂及以護摩,隨時所辨香、花、[3]燃燈,諸[4]餘依次第擁護簡擇,隨所有為並須助作。非直助修如前等事。若誦持者有所虧失,其福德伴依於經法,以理教誨勿法事有闕,乃至事事廣為開釋諸行因緣,具如是者最為勝伴。
「行者每日持誦之時及所行事有時忘失,其福德伴隨所見處相助作之使令周備。若欲成就藥法之時須常以手而按其藥,或執草幹而用按之,念誦作法事務雖多,終不廢忘。行者持誦欲了之時,其伴當須側近而立,看彼行者念誦既勞,或恐忘作發遣神法、置數珠法及餘法等,見彼忘處應助作之。
「其伴常須持誦,供養所作諸事而生[5]福德,並皆迴向持真言者滿所求願,有所指授唯共伴語。若欲成就最勝事故,更許一伴展轉合語不得參差。其伴所食與行者同,行者所食如依法制,具如是者堪為寂上勝事同伴。第三同伴福德亦然,如前所說。
蘇悉地羯羅經擇處品第五
「復次演說持誦真言成就處者,住何方地速得成就。
「佛所得道降四魔處,最為勝上速得成就。尼連禪河於沂岸處無諸難故,其地方所速得悉地,縱有眾魔不能為障,所求之事無不悉地,如是之處速得成就;或於佛所轉法輪處;或拘尸那城佛涅槃處;或迦毘羅城佛所生處。如上四處最為上勝,無諸障嬈,三種悉地決定得成。
「又於諸佛所說勝處;復有菩薩所說勝處,佛八大塔。或有名山多諸林木,復多花菓泉水交流,如是之處說為勝處。
「或有蘭若多諸花菓,渠水交流人所愛樂,如是之處說為勝處。
「復有蘭若多諸麋鹿無人採捕,復無羆、熊、虎、狼等獸,如是之處說為勝處。
「或無大寒復無大熱,其處宜人心所樂者,如是之處說為勝處。
「或於山傍;或山峯頂為獨高臺;或於山腹復有流水,如是之處說為勝處。
「復有勝處青草遍地多諸樹花,中有其木堪作護摩,如是之處說為勝處。
「或於安置舍利塔前;或於山中安舍利處;或四河邊;或有蘭若種種林木茂飾嚴麗無多人處;或於寒林烟不絕處;或大河岸;或大池邊;或往曾有多牛居處;或於逈獨大樹之下,神靈所依日影不轉;或多聚落一神祠處;或於十字大路之邊;或龍池邊,如是之處說為勝處。
「或佛經行所至之國,如是之方速得成就。但有國土人民信順,恭敬三寶弘揚正法,如是之處速得成就。
「復有國土多諸仁眾皆具慈悲,如是之處速得成就。
「既得如是上妙處所,應須蕳擇地中穢惡、[1]瓦礫等物,漫荼羅品一一廣明。如悉地法善須分別三部處所,復須分別扇底迦法、補瑟徵迦法、阿毘遮嚕迦法。如是三法復須分別上中下成法,即於是處隨心所宜,淨塗灑掃作諸事業,速得成就悉地之法。
蘇悉地羯羅經持真言法品第六
「復次廣說制持真言儀式法則,若依此式不久當獲一切成就。若有智者持諸真言先斷瞋恚,乃至天神不應生瞋,亦不瞋嫌餘持真言者。於諸真言不應擅意乃至功能及諸法則而分別之;於諸真言及以法則深生敬重;於諸惡人善須將護。何以故?能障大事及壞彼故。於阿闍梨所縱見愆過身業,猶不生於憍慢嫌恨談說種種是非,心意終不分別惡想;於過既爾耳,況依法耶?縱懷大怒終不以自所持真言縛他明王,及生損害并苦治罰;亦復不應作降怨法。未曾經於阿闍梨處而受真言不應授人。所受之人於三寶處不生恭敬復是外道,雖阿闍梨所受得真言亦不可與;乃至手印及以真言,并功能法及普行法并不應與;未曾經入曼荼羅者亦不授與。
「不應跳驀一切有情兩足之類,乃至多足亦不跳驀,又不應踐驀諸地印過。所謂:鎚、輪棓、杵、螺、金剛杵等,及以素成並不踐驀;諸餘藥草根、莖、枝、葉及以花實亦不踐驀;亦不棄於不淨穢處。
「若樂成就真言法者,應須依制不應詰難大乘正義;若聞菩薩甚深希有不思議行,應生諦信不懷疑心;持真言人不應與彼別持誦人更相施驗;若緣小過不應即作降伏之法。
「樂成就人不應歌詠言詞調戲;為嚴身好不應塗飾脂粉花鬘;亦不跳躑急走邪行;亦不河中裸形浮戲。
「略而言之,身諸嘲調、一切戲㗛、諸邪口業及虛誑語、謟污心語、離間和合、惡口罵詈皆不應作。所應對答不假多言、無益言談終不習學;亦復不與外道之人及旃荼羅人同住,如斯等類來相問詰亦不與語;亦不與外諸人談話唯共伴語。當念誦時縱是同伴亦不與語,唯除餘時;自非所須不與伴語。
「亦不以油塗飾於身。又不應喫䓗、䔉、蘿菔、油麻、酒酢及餘一切諸菜茹,米粉、豆餅并蒸畢豆,及油麻餅并作團食皆不應喫。一切毘那夜迦所愛之食及供養殘食、油麻、粳米、豆粥及以乳粥,所被驀食或被觸食皆不應食。
「一切車乘及以鞍乘,皆不乘騎;一切嚴身之具,所謂:鏡花、粉藥、傘蓋,非因緣事亦不應用,亦不以手揩手、以脚揩脚。一切水中不大小便;不應岸側以手承食而食,亦不用鎚銅器食,以諸葉上不翻盛食。
「不臥大小床榻,亦不與人同處而臥。欲臥之時清淨而臥尋思智慧,不面地臥亦不仰臥,如師子王右脇而臥,當臥之時不張目睡。
「日不再食;不應斷食;不應多食;不應少食,於食有疑不須食之。一切調戲多人叢叢乃至女人皆不觀看。身口意等所受房舍及好飲食皆不應著;受惡房舍及麁飲食皆不應棄。亦不應著紫色衣裳,亦不應著故破衣服、垢穢衣服。
「念誦之時應著內衣,不自謙下云:『多愆犯,無由得成三種悉地。』縱為宿業身嬰諸疾亦不違闕念誦,所受真言 終不捨棄。
「於其夢中或於虛空現聲告言:『汝不應持是真言。』如是頻聞亦不捨棄;復不瞋彼諸惡責罵,何以故?並是魔故。唯須精進,不應退心惡思攀緣諸邪境界縱放諸根,恒常護淨而念誦之。
「若欲求大悉地成就,自所誦持真言不應攝伏魑魅魍魎;亦不擁護自他;亦不救難禁諸惡毒。非真所持真言,諸餘真言亦不應作,所有隨用一切真言皆不應頻頻而作;亦不與人互諍驗力。
「若求悉地當須三時洗浴;三時持誦,每浴以真言水而洗浴之。水真言曰:
「『唵(同上)(一) 虎(二合)𤙖 歌娜(二) 跋日囉 拏曤(三)』
「此真言,真言水七遍洗浴,一切魔族毘那夜迦不為災惱,不真言不用。水土真言曰:
「『唵(同上)(一) 𩕳佉曩(二) 皤 素(蘇古反)睇(三) [1]莎縛(去二合)訶(四)』
「此真言,真言土七遍,當以少水和土攬之,則塗楷身如法洗浴,一切毘那夜迦不為災惱。辟毘那夜迦真言曰:
「『唵(同上)(一) 阿(上)密栗底(丁禮反)(二) 歌曩 歌曩(三) 虎(二合)𤙖 㧊(四)』
「此真言誦之七遍,辟諸毘那夜迦即澡浴之。沐浴真言曰:
「『唵(同上)(一) 阿(上)密栗底(同上)(二) 虎(二合)𤙖 㧊(三)』
「此真言誦七遍隨意澡浴,洗浴之時勿[2]誛談話,心須持念沐浴心真言。沐浴心真言曰:
「『唵(同上)(一) 曤可理理(二) 虎(二合)𤙖 㧊(三)』
「此真言誦之乃至浴竟,次掬水自灌頂上。
「自灌頂真言曰:
「『唵(同上)(一) 賀佉里里(二) 虎(二合)𤙖㧊(三)』
「此真言二手掬水,真言三遍自灌其頂,如是三度。
「次結頂髮真言曰:
「『唵(同上)(一) 素(蘇古反)悉地迦𭌆(二) 莎嚩(去二合)訶(三)』
「此真言,真言髮三遍當頂作髻。若是比丘右手作拳,舒大拇指屈頭指押大指頭上,令頭指圓曲,真言三遍置印頂上。
「佛部結髮真言曰:
「『唵(同上)(一) 尸祇 尸契(二) 莎嚩(去二合)訶(三)』
「蓮華部結髮真言曰:
「『唵(同上)(一) 尸契(二) 莎嚩(去二合)訶(三)』
「金剛部結髮真言曰:
「『唵(同上)(一) 尸佉(去)寫(二) 莎嚩(去二合)訶(三)』
「次應洗手三度[3]漱口浴本尊主。
「佛部漱口飲水灑淨真言曰:
「『唵(同上)(一) 摩訶(二) 入嚩羅 𤙖』
「蓮華部漱口飲水灑淨真言曰:
「『唵(同上)(一) 覩(知雉反,下同) 覩 囉(二) 矩嚕 矩嚕(三) 莎縛(去二合)訶(四)』
「金剛部漱口飲水灑淨真言曰:
「『唵(同上)(一) 入嚩理多(二) 嚩曰哩抳 𤙖(三句)』
「作漱口、飲水、灑淨[A1]已,面向本尊所居之方,觀念本尊持誦真言及作手印,取水三掬想浴本尊并奉閼伽,或於水中隨意念誦方詣道場。
「佛部獻水真言曰:
「『唵(同上)(一) 帝囉𭋺 勃陀(上)(二) 莎嚩(去二合)訶(三)』
「蓮華部獻水真言曰:
「『唵(同上)(一) 避哩 避哩(二) 𤙖 㧊(三)』
「金剛部獻水真言曰:
「『唵(同上)(一) 微濕(二合) 嚩(二) 嚩曰𭋺(三) 莎嚩(去二合)訶(四)』
「其手印相:二手仰掌側相著,以二頭指捻二大拇指頭,餘六指相著微屈,以印掬水真言三遍奉浴本尊,此印通三部用。
「復於其處誦所持真言隨任多少,然始可往常念誦處,乃至未到彼所已來,勿懷瞋嫉隨順諸境,身心清淨敬想本神而徐往之,堅持禁戒如前所制常持不忘。既到彼所即應如法修諸事業而念誦之,常須如法作漫荼羅供養持誦。
「若有疲倦,當須轉讀大乘經典或作制多,諸餘善事常不廢忘,日須三歸三寶;三度懺悔諸餘罪業;三時誓發大菩提心,若如是者當得成就;三時發願願成勝事。除諸罪故應常依教作諸善業,而行惠施具大慈悲,於諸法教不生慳悋,常懷忍辱精進不退,深懷歸信六念繼心。所聞經典諦思文義,常須轉讀真言法品,當須供養真言法經,依經善畫妙漫荼羅,應須自入發之。初定諦信比丘入之、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隨次入之,並皆[A2]堅固發菩提心、決定心、正見心。
「入曼荼羅了,應當授與結手印法及持真言次第法則,應正廣為宣說真言法則,白月八日或十四日、十五日及以月盡日或十一月十五日,如是之日倍加供養,依法持誦作護摩法,加持禁戒常勤憶念,倍加諸事即得真言速疾成。
「向作護摩時當須以手持拔折羅,誦瞋怒金剛真言一千八十遍,或百八遍作一切事。瞋怒金剛真言曰:
「『娜謨 剌怛(二合)娜怛(二合)囉耶野(一) 那莫室 戰拏跋日囉幡拏曳(二) 摩訶藥䞘灑(同上) 栖奈(奴箇反)幡嚲曳(三) 唵(同上)(四) 枳里 枳里(五) 跋日囉(六) 避麼囉澇捺(二合)囉(七) 跋(北沒反)羅訖(二合)𭌆底(八) 摩訶矩嚕馱 弭惹野(九) 𩕳訖鱗嚲(十) 虎(二合)𤙖 虎(二合)𤙖 㧊㧊(十一) 畔馱 畔馱 曤(十二)』
「金剛諸事應用天火燒木、或苦練木、或取燒屍殘火𢲵木、或白栴檀木、或紫檀木,隨取一木刻作三股金剛杵。
「作呼摩時及念誦時,常以左手執持能成諸事,故號杵,是善成就者。若常持此金剛杵者,一切毘那夜迦作障難者悉皆恐怖馳散而去。以紫檀香泥塗金剛杵置本尊前,當以如上真言,真言花香供養其諸事業,金剛祕密微細悉能成就諸餘事等。
「作諸事時常須右手帶持珠索,以香塗之誦真言,真言一百八遍或一千八十遍。金剛明王珠索真言曰(歸命同前):
「『唵(同上)(一) 枳𭌆 枳𭌆(二) 澇捺(二合)𭌆抳(上)(三) 莎嚩(去二合)訶(四)』
「此明王大印名忙莽鷄,能成一切明王真言,亦能增益及能滿足真言字句,亦能成就諸餘法事及護身事。非[1]直但是諸明王母,亦是一切金剛之母。
「若金剛部珠索者,著一嗚嚕捺囉叉置於線中後繫為結,金剛部中既爾,餘二可知。佛部珠索應用佛母真言;若蓮華部珠索應用半拏囉嚩斯泥,云觀音母真言。
「佛母真言曰:
「『娜謨 皤伽(上)嚩底 隖瑟抳灑野(一) 唵(同上)(二) 嚕 嚕塞(同上)普嚕(三) 入嚩攞(四) 底瑟他(同上) 悉馱 路者儞(五) 薩嚩刺詑 娑(去)馱儞(六) 莎(去二合)嚩訶(七)』
「觀音母真言曰:
「『娜謨 怛囉(二合)娜怛(二合)囉耶野(一) 唵(同上)(二) 迦制(知西反,下同) 弭迦制(三) 迦䋾 迦戇(知降反) 迦制(四) 皤伽(上)嚩底 弭惹曳(五) 莎(去二合)嚩訶(六)』
「帶持此珠索者毘那夜迦不能為障,身得清淨,當速成滿諸所求願。
「作法之時當用茅草作鐶貫置右手無名指上,應誦當部三字半心真言,真言一百八遍或一八千遍後安指上。
「佛部心真言曰:
「『唵(同上) 爾娜職(而翼反)』
「觀音部心真言曰:
「『唵(同上) 阿(上)嚕力』
「金剛部心真言曰:
「『唵(同上) 跋日囉姪力』
「若供養時、若持誦時、若護摩時應著草鐶,以著鐶故罪障除滅,手得清淨所作吉祥。
「復取白㲲絲及以麻縷,使令童女染作紅色或欝金色,合作線索作真言結,一真言一結,滿一七結置本尊前,以真言真言索一千八遍。
「念誦之時及護摩時、若消息時、午暮時也皆持繫腰,眠不失精常應繫佩。索真言曰:
「『唵(同上)(一) 歌囉 歌囉 畔駄𩕳(二) 升訖(二合)囉駄囉抳(三) 悉馱 刺梯(四) 莎嚩(去二合)訶(五)』
「若念誦時、若護摩時、若梳髮時、著[A3]衣時、偏[A4]袒時、臥時、洗淨時、澡浴時,凡所著脫上淨衣服,皆真言之。
「若大小便應著木履;若詣本尊前及和上阿闍梨前、諸尊宿前皆不應著,於諸尊處以身口意而供養之。
「若樂悉地速得成者,若見制多及比丘僧應常禮敬;若遇外天形像但應合掌或誦伽他;若見尊者亦應致禮;若聞妙法深生敬信;若聞菩薩不思議相或聞真言所成諸事,皆應歡喜心懷踊躍;若樂成就常應勇進勿生懈怠。如斯所制常須繼念,若不爾者則違制戒獲大重罪無所成就。
「身等諸根恒常在定,不應貪著世間諸欲,常勤依行如斯律制而不廢忘。若晨朝時誤犯諸罪,若至暮間即須懺悔;若於夜時誤犯諸業,明至晨朝誠心懺悔。恒須清淨依法念誦及作護摩供養等事,常依本戒應如是作意遣度時日,明王戒中常須作意,不久住獲悉地位中。
蘇悉地羯羅經供養花品第七
「復次分別說三品法。扇底迦法、補瑟徵迦法、阿毘遮嚕迦法及餘諸法是為三品。
「三部各有三等真言,所謂:聖者說、諸天說、地居天說。是為三部。
「聖者說者:謂佛、菩薩、聲聞、緣覺說者,是為聖者真言;諸天說者:從淨居天乃至三十三天諸天所說,是為諸天真言;地居天說者:從夜叉、羅剎、阿修羅、龍、迦樓羅、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部多、卑舍遮、鳩槃荼等所說,是為地居天真言。
「若作扇底迦法者應用聖者真言;若作補瑟徵迦法者應用諸天真言;若作阿毘遮嚕迦法者應用地居天真言。
「若求上成就者應用聖者真言;若求中成就者應用諸天真言;若求下成就者應用地居天真言。
「如是三部各有三等成就,作三種法中俱當等用水陸所生諸種色花,名色差別各依本部善分別之。以真言花當奉獻之,發是願言:『此花清淨生處復淨,我今奉獻願垂納受。』當賜成就。獻花真言曰:
「『阿(上)歌囉(上) 阿(上)歌囉(一) 薩嚩(同上) 苾地(二合)耶馱囉(二) 布爾底(丁禮反)(三) 莎嚩(去二合)訶(四)』
「用此真言真言花,三部供養。若獻佛花當用白花香者而供養之;若獻觀音應用水中所生白花而供養之;若獻金剛應以種種香花而供養之;若獻地居天隨時所取種種諸花而供養之。
「應獻花者:忙攞底(丁異反)花、簸吒羅華、蓮花、瞻蔔迦花、龍𧄜花(似母[1]單花)、嚩(無可反)句藍花、俱物頭花、娑羅樹花、末利花、舉亦迦花、喻底(聽以反)迦花、勢破理迦花、句嚕嚩(同上)劍花、迦淡聞花、末度擯抳迦花、怛㗚(二合)拏花、彥陀補澁波花、本曩(去)言花、那嚩(同上)忙里迦花、阿輪(去)花、釰母注捃難花、那莽難花、注多曼折利花、勿勒蒭𮨄鉢羅花、迦宅㘕花、建折娜藍花、擯抳釰花、優鉢羅花、得蘗㘕花、捃難花、迦囉末柔等。於林邑蘭若水陸所生如上等花,應須善知三部三品三等用花供獻。
「用忙攞底花、得蘗㘕花、捃難花、末理迦花、喻底迦花、那龍𧄜花,如上等花佛部供獻;用優鉢羅花、俱物頭花、蓮花、娑羅樹花、勢破理羅聞底迦花、本娜言花、得蘗[A5]㘕花,如上等花觀音部中供獻為勝;用青蓮花、鉢孕衢花、葉、花枝條餘不說者等,通金剛部中供獻。
「如上花中白色者作扇底迦法;黃色者作補瑟徵迦法;紫色者作阿毘遮嚕迦法。
「如是花中,味甘者作扇底迦法;味辛者作阿毘遮嚕迦法;味淡者作補瑟底迦法。或有淨處所生枝花、或始生芽茅草、或小草花、或中樹花、大樹花,種種諸花隨類當用。
「其闍底蘇末那花唯通獻佛;若紅蓮花唯通獻觀音;若青蓮花唯通獻金剛,各說為上。
「佛部中作扇底迦法用闍底蘇末那花;作補瑟底迦法用紅蓮花;作阿毘遮嚕迦法用青蓮花,餘二部中類此作之。上色香花、中色香花、下色香花隨事分用。
「或用花條、或用墮花,以獻天后說為上勝;紫白二色羯囉末囉花,用獻忿怒尊主及諸使者說為上勝。
「句吒惹花、底落迦花、婆羅花、迦㗚䁥迦(引)囉(引)花、阿娑曩努嚕莽(二合)花、尾螺花、迦宅㘕花等,隨取其一遍通三部而供養之,及上中下除災等三,復以種種諸花合成為鬘,或以種種花聚供養遍通九種。
「用諸花中唯除臭花、刺樹生花、苦辛味花不堪供養,前廣列花無名之者亦不應用;又木菫花、計得劍花、阿地目得迦花、瞢句藍花、佞簸花等亦不應用。
「長時供養通九種者:紅花、閃弭花、鉢囉孕句花、骨路草等及稻穀花,油麻相和供養,如上所說種種花等供養最為勝上。如無此類諸花獻者,但用白粳米擇爛碎者而供養之亦通九種。不得互用諸花,如作法時求不得者,隨所得花亦通供養。
「若以花供獻,應用當部花真言真言花獻;若無花獻,應用蘇囉三枝葉、或莽嚕聞葉、灘敦葉、耽忙(去聲)羅葉、訖㗚瑟拏末利迦葉、忙覩柞伽葉、閼羅惹迦葉,及蘭香等葉而替獻之。
「如無此等枝葉,應用嚩(無可反)落迦根、甘松香根、卷柏、牛膝根,及諸香藥根香菓等亦通供養,所謂:丁香、豆寇、完豆寇、甘𮑱桃,諸香菓等,並通替花用供養之。
「若無如上花、葉、根、菓獻者,曾見曾聞獻供養花或自曾獻花,隨所應令想運供養最為勝上。
「供養尊法雖有如前花菓等獻,若能至心虛虔合掌頂奉供養本尊花菓,如是心意供養最上更無過者,常應作致如是供養,勿懷疑惑則得成就。
蘇悉地羯羅經塗香藥品第八
「復次今說三部塗香藥法,隨諸真言應供養者能成眾福。其香藥名曰:香附子、句吒曩吒、青木香、嚩落迦、烏施囉、舍哩嚩、煎香、沈香、欝金香、白檀香、紫檀香、嚩囉拏(二合)肥嚕、鉢囉(或粉忙囉鉢怛羅)拏釰娑囉藍(云五粒松)、娑比嘞迦鉢特莽劍(云柏木)、帶囉鉢㗚抳迦迦利也釰(或丑里而囉云里佛刷子)、丁香、婆羅門桂皮、天木、鉢孕瞿、閼乳難燥囉盆泥(去)聞細羅嚩嚕釰、迦畢貧、嗟達囉訖囉母釰、頗里迦聹、襄里迦、始嚩擔臂、蘇嚩㗚拏賒迦藍、忙覩抃伽、并皮、多利三薄娑但㗚拏忙(去)斯(云甘松香)、那莽難、莽嚕聞母羅計施眈(云水蘇)、忙(去)羅木囊(去)言、翳羅米夜傑囉曩却設癡羅嚩利嚩澁比迦、但胡䕑儞閻設多補澁波(逈香)訶𭋺、蔬蹄草拏迦脚(白豆宼)、句藍若(而夜反)底(都以反云完豆宼)、頗囉諸囉劍、却泮藍、娑縮嬭閻地夜莽劍、戰荼、都嚕(蘇合香)、瑟釰、鉢囉娑坦娑縛計薩藍等類。及膠汁,所謂:龍惱香、言陀羅娑、娑遮囉娑、安悉香、薰陸香、設落翅勢嚩娑迦等,及餘有膠樹香者,並隨本部善須[2]合和。
「用諸草香、根汁、香花等三物和為塗香,佛部供養:又諸香樹皮及白栴檀香、沈水香、天木香、煎香等類并以香菓如前分別和為塗香,蓮華部用;又諸香草根、花、菓、葉等和為塗香,金剛部用。或有塗香具諸根菓,先人所合香氣勝者亦通三部。或唯沈水香和少龍[3]腦香以為塗香,佛部供養;或唯白檀香和少龍腦香以為塗香,蓮華部用;或唯欝金香和少龍惱香以為塗香,金剛部用;又紫檀以為塗香,通於一切金剛等用。
「肉豆䓻、脚句羅惹底(都以反)蘇末那,或濕沙蜜、蘇澁咩羅鉢孕瞿等以為塗香,用獻一切女使者天;又甘松香、濕沙蜜、完豆䓻以為塗香,用獻明王妃后;又白檀、沈水、欝金以為塗香,用獻明王;又諸香樹皮以為塗香,用獻諸使者;又隨所得香以為塗香,獻地居天;或單用沈水香以為塗香,通於三部九種法等及明王妃一切處用。
「若有別作扇底迦法用白色香;若補瑟徵迦法用黃色香;若阿毘遮嚕迦法用紫色無氣之香。
「若欲成大悉地者用前汁香及以香菓;若欲中悉地者用堅木香及以香花;若欲下悉地者用根、皮、香、花、菓,以為塗香而供養之。
「和合香分不應用於有情身分香,謂:甲香、麝香、紫釤等香及以酒酢,或過分者、世不愛者皆不應用供養之。
「又四種香,謂:塗香、末香、顆香、丸香,隨用一香畫壇為花日別供養。欲獻之時誓如是言:『此香芬馥如天妙香清淨護持,我今奉獻唯垂納受令願圓滿。』塗香真言曰:
「『阿(上)歌囉 阿(上)歌囉(一) 薩嚩(無可反) 苾地(二合)耶駄囉(二) 布爾羝(三) 莎嚩(去二合)訶』
「誦此真言真言塗香,後誦所持真言淨持如法奉獻於尊。若求諸香而不能得,隨取塗香而真言之,復用本部塗香真言真言香已奉獻本尊。
蘇悉地羯羅經分別燒香品第九
「復次今說三部燒香法。謂:沈水、白檀、欝金香等,隨其次第而取供養,或三種香和通三部;或取一香隨通部用。
「列香名曰:室唎(二合)吠瑟吒(二合)劍汁、娑折(云沙羅樹膝)囉娑、乾陀羅素香、安悉香、娑落翅香、龍惱香、薰陸香、語苫地夜(二合)目劍、祇哩惹蜜訶梨勒、砂糖、香附子、蘇合香、沈水香、嚩(引)落劍、白檀香、紫檀香、五葉松木香、天木香、囊里迦、鉢哩閉攞嚩、烏施藍、石蜜、甘松香及香菓等。
「若欲成就三部真言法者應合和香,室唎(二合)吠瑟吒迦樹汁香遍通三部及通獻諸天;安悉香通獻藥叉;薰陸香通獻諸天天女;娑折囉娑香獻地居天;娑落翅香獻女使者;乾陀囉娑香獻男使者。
「龍惱香、乾陀羅娑香、娑折囉娑香、薰陸香、安悉香、薩落翅香、室唎(二合)吠瑟吒(二合)迦香,此七膠香和以燒之遍通九種。說此七香最為勝上,膠香為上、堅木香為中、餘花葉根等為下。
「蘇合、沈水、欝金等香和為第一;又加白檀、砂糖為第二香;又加安悉、薰陸為第三香。如是三種和香隨用其一遍通諸事。
「又地居天等及以護衛應用薩折囉娑、沙糖、訶利勒,以和為香供養彼等。
「又有五香,所謂:沙糖、勢麗翼迦、薩折囉娑、訶梨勒、石蜜和合為香,通於三部一切事用。或有一香遍通諸事,如上好香眾人所貴上妙和香,如無是香隨所得者亦通三部,諸餘事用如上所說。合和香法善須分別應其所用,根、葉、花、菓合時持獻。
「又有四種香應須知之,所謂:自性香、籌丸香、塵末香、作丸香,亦須要知應用之處。
「若扇底迦法用籌丸香;若阿毘遮嚕迦法用塵末香;若補瑟徵迦法用作丸香。
「攝通一切用自性合籌丸香,置以沙糖和塵末香、樹膠香,應用好蜜合和丸香;或以蘇乳、沙糖替蜜和香。自性香上應著少蘇,如求當部所燒之香。
「若不得者,隨所有香先通當部,先誦此部香真言而真言香,然後誦所持真言合和香法。不置甲麝、紫釤等香,亦不應用末儞也等而和合香,亦不過分致令惡氣而無香氣。『以此林野樹香、膠香能轉一切諸人意願,諸天常食我今將獻哀愍垂受。』燒香真言曰:
「『阿(上)歌囉 阿(上)歌囉(一) 薩嚩(同上) 苾地(二合)耶馱囉(二) 布爾羝(三) 莎嚩(去二合)訶(四)』
「誦此真言真言香後,誦所持真言真言香燒,如法獻故。
蘇悉地羯羅經燃燈法品第十
「復次當說三品燃燈法。以依法故令諸天仙歡喜成就,以金、以銀、以赤熟銅,或以瓷、瓦而作燈盞。此五種中隨法取用本神歡喜。作燈炷法,白㲲花作、或新㲲布作、或耨句羅樹皮絲作、或新淨布作,用諸香油眾所樂者或用諸香蘇油。
「其扇底迦法用上香油;補瑟徵迦法用次香油;阿毘遮嚕迦法用下香油。
「若諸香木油扇底迦用;若油麻油補瑟徵迦用;若白芥子油阿毘遮嚕迦用;阿(去)怛娑菓油真言妃后用,及諸女仙用;若諸菓油真言主用;若苦樹菓油諸天用,及摩訶迦羅用;若魚脂祀鬼用;若諸畜生脂祀藥叉用;若拔羅得雞油、麻子油祀下類天用,及四姊妹遮門荼等用;若寒林中起吠多羅者用犬完脂。諸油之中犛牛蘇上擇通三部。
「又白牛蘇扇底迦用;黃牛蘇補瑟徵迦用;烏牛蘇阿毘遮嚕迦用。若有本部別,分別之亦依彼用。
「若諸蘂中所生油補瑟徵迦用;若諸香中所生油扇底迦用;若惡香氣油阿毘遮嚕迦用。
「如上略說燃燈法則善自觀之,縱此不說當審用之。雖有燈油不依部者,以本部真言而真言之亦通供養。『燈能却障然淨除怋,我今奉獻哀愍垂受。』燈真言曰:
「『唵(同上)(一) 阿(上)路迦野 阿(上)路迦野(二) 薩嚩 苾地(二合)耶馱囉(三) 布爾羝(四) 莎嚩(去二合)訶(五)』
「誦此真言已,次誦本持真言而真言之。復作淨法除諸過故,如前品說准持修故。
蘇悉地羯羅經獻食品第十一
「復次我說應獻食法,令諸天仙悉皆歡喜速得成就。
「略說獻食:應用圓根長根諸菓;蘇餅油餅;諸羹臛等;或種種粥及諸飲食。此四種食通獻諸部;末惹布囉迦菓普通三部,又以石榴菓、注那菓亦通三部;示其次第各通一部。
「若味甘甜扇底迦用;若味甘酢補瑟徵迦用;若味辛淡阿毘遮嚕迦用。
「若多羅樹菓、菆子菓、尾羅菓、儞跛囉菓及餘臭菓,眾所不樂亦不應獻。
「或有上味菓,世復多饒而復最貴,獻如此菓獲上成就;或有諸菓其味次美,世復易求價無所貴,獻如此菓獲中成就;或有諸菓其味苦辛淡等,世復豐足價復最賤,獻如此菓獲下成就。
「若欲如意奉獻應取女名菓。所謂:柿子、杏、桃等菓以獻女天;諸樹生菓無苦味者獻真言妃后;室利泮羅菓通獻三部一切忿怒;嚩拏菓唯獻一切藥叉;劫比貪菓獻室利天;鉢夜攞樹生菓獻鉢囇使迦。
「如是諸菓更有多種,諸有異名隨覩其味而用獻之。或於村側或蘭若清淨處,有諸草根其味甘美,取之奉獻亦得成就。微那唎根通一切用,復有奇美味草根枝葉亦通奉獻,非直天神人中亦用。
「若山中所生根美味者佛部供獻,又熟芋根亦通佛部;又迦契嚕劍根、微那唎根、嚩也賜根、俱舉知根及餘圓根,從水生者蓮花部用;又一切藥圓根、味苦辛淡,及多種生芋金剛部用。
「又色白香味極甘美,如是圓根佛部供獻;又色黃香味不太酸亦不太甘,如是圓根蓮花部用;又赤色香味苦辛淡氣臭不甘,如是圓根金剛部用。如是三部扇底迦法等及上中下並同通用。
「略說圓根善隨其部,依上中下而用獻之,如是分別速得成就。說斯圓根、長根生長及所用如法類如是。若葱、蒜、韮根及餅味極臭辛苦等不應用獻。
「莎悉底食、烏路比迦食、布波食、嚩拏迦食及餘粉食,或作種種胡麻團食;或作種種白糖食、歡喜團食、莽度失食、毘拏迦食、儐抳拏句釋迦食、阿輸(去)迦嚩侈也食、指室羅食、餅食、過羅叱瑟吒迦食、賒句離也食、鉢鉢吒食、布刺拏食、莽沙布波食、微諾鐸迦食、補沙嚩多食、羅嚩抳迦(引)食、蘗部迦(引)囉迦食、俱矩知食、囉莽迦(引)食、桁娑食、昔底迦食、鉢㗚香指里迦食、室利布囉迦食、吠瑟微迦食、瞋諾迦食、吒那囉迦食、愚拏捕囉迦食、質但羅布波食、却若囉食、愚拏鉢鉢吒失䔖伽吒迦食、竭多食,種種蘗避侈儐拏布波食、囉若桁娑食、娑若迦食、竭㗚多布囉迦食、劫謨徵迦食、句娑里迦食、三補吒食、捨拏嚩食、訶哩儜食、釋句囊食、弭曩食,種種鉢囉抳悖㗚瑟吒迦食、地比迦食、若羅訶悉底儞閻食、羯羯囉儐拏迦食、嚩羅伽(去)多食、嚩底徵迦食、乞澁(二合)底迦食、伽若羯哩抳迦食等。如上等食或用粆糖作,或以蘇油;或以油麻知作,如其本部隨法而用,依法奉獻速得成就。
「米粉食,佛部,作扇底迦及上成就;若一切麥麵食,蓮花部,作補瑟徵迦及中成就;若油麻、豆子食,金剛部,作阿毘遮嚕迦及下成就等。
「用一切諸食味中以白糖而所莊者,佛部之中常當用獻;若室利吠瑟吒迦食蓮花部用;若歡喜團食金剛部用;若布波迦(引)食藥叉用;若女名食真言妃后用。
「女名食者:劍謨里食、鉢鉢徵食。是諸食中最後美味者,求上成就而用奉獻;如其次味餘二部用,此中不具,隨所作食八部等用。
「獻食之時先敷巾菓葉等而為莊嚴。先置莎悉底迦食、烏[1]路比迦食、布波食,[2]如是先作三部共同。
「復如本部所須飲食隨力獻之,以粳米飯、六十日熟粳米飯,大麥乳飯,不種自生粳米飯,粟米飯,應須獻者依法獻之;及諸香味奇美羹臛并諸豆臛而奉獻之。
「乳煮大麥飯及不種自生粳米飯求上成就;粳米及飯、六十日熟粳米飯求中成就;粟米及飯求下成就。
「扇底迦法為上成就;補瑟徵迦法為中成就;阿毘遮嚕迦法為下成就。供獻飯食、根菓、飯粥,依上中下而奉獻之。
「扇底迦法上佛部;補瑟徵迦法中蓮花部;阿毘遮嚕迦法下金剛部。最上悉地及與中下,善須依法隨類應知。
「羹臛之中味甘甜者扇底迦用;味酢甜者補瑟徵迦用;味苦辛淡者阿毘遮嚕迦用。
「乳粥扇底迦用;石榴粥、酪粥等補瑟徵迦用;訖娑囉粥,謂:故麻、粳米、豆子等阿毘遮嚕迦用。
「如前各說諸食味等,或隨方所種種有異,觀上中下而奉獻之;或有諸味眾所稱讚或自愛者應持獻佛;或有本部真言所說獻食次第宜當依之,若異彼者不得成就。[1]食中顯者及以惡香金剛部用。
「前說塗香、燈食等各依本部,扇底迦等當品依之,觀真言性為喜為怒?次復觀之然成何事?復細尋察滿何等願?既觀知已前所獻食隨力獻之。
「於獻法中見有用迦(引)弭迦食者應獻莎悉底食、烏路比迦食及餘力所辨食,粆糖、酪、飯、根菓、乳粥等是也。此迦(引)弭迦食通獻一切,唯除阿毘遮嚕迦。
「於獻法中見有用徵質覩路食者,應以迦(引)弭迦食中加三兩種上異飲食是也。
「於獻法中見有用烏肥嚕食者,以前迦(引)弭迦食倍加多置是也。
「於獻法中見有用三白食者,應以乳酪蘇飯是也;復見有三甜食者,蘇蜜乳飯是也。
「於獻法中見有薩嚩薄底迦食者、娑也里迦食、陵祇里迦食、𮑷沒梨耶食、底羅比瑟吒劍食,酪飯、根菓,於前所說食中,隨取一兩味,置之稻穀花、諸花及葉,盛以大器置水滿中,遠持誦處而棄是也。
「於獻法中見有扇底迦食者,當用莎悉底、乳粥、稻穀花、蘇蜜乳及乳煎大麥飯、徵若布羅等食,決然除災無懷疑也。
「於獻法中見有補瑟徵迦食者,應用酪飯、酪粥、歡喜團、烏路比迦、粆糖、室唎吠瑟吒迦(引)等食,決能滿願無懷疑也。
「於獻法中見有阿毘遮嚕迦食者,應用赤粳米飯,或用句捺囉嚩子;或染作赤色飯;或油麻餅、娑布跛迦𮑷沒梨也(二合)訖娑囉粥等,決能降魔無懷疑也。
「若持藥叉真言無獻食法者,應依此法而奉獻之,當用赤粳米飯、根菓、蜜水及蜜粆糖、米粉餅等是也;持女天真言等應獻羹飯、豆子臛等諸甜漿水,鉢囉拏鉢哩瑟吒迦(引)正葉味等及諸菓子。一切女天應獻是食也。
「欲求上成就本部獻法者,應依此獻有諸飲食根菓香等,眾所共談其味美者多而復貴,如此上味求上成就而奉獻之。如上略說諸獻食法各隨本部,所求事法皆已略陳,或於餘方飲食味異,觀其色味隨類獻之。
「欲獻食時先淨塗地,香水遍灑淨洗諸葉,後以蓮葉、鉢羅勢葉、諸乳樹葉,或新㲲布等敷設其上,後下諸餚饍依用此葉。
「扇底迦用水生諸葉及餘奇樹葉等,或芭蕉等;又補瑟徵迦用拔羅得計樹葉、閼伽樹葉,或隨時得者;又阿毘遮嚕迦用雌樹名葉,謂:芭蕉始生葉或蓮葉及苦樹葉等;又女仙真言用鉢隸迦使乾樹葉;又地居天等以草用之。
「求上中下法善須知解,先塗灑地後敷諸葉,當淨洗手、漱口、嚥水,次須下食。先下莎悉底迦食;次下圓根、長根菓;次下諸粥;次下羹臛;次下飯;次下乳酪,各隨本法依此下之。若作曼荼羅及擬成就諸事,得諸境界者應當倍加奉獻清淨飲食、花菓等類。
「初持誦時隨其所辨,隨所得味依彼本法而奉獻之。若白黑二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日月蝕時、地動時廣加供養。若護摩時所須之物,先辨置於本尊主前,若持誦人每欲食時,先出一分食亦同置尊前,如先作護摩而後食者,應預作食而出置之先設供養。所辨食已,然後應當起首念誦,獻諸花藥及諸飲食,常須念之不應廢忘仍依本法。
「若言一時念誦,一時供養諸根菓食;若言二時念誦,二時供養;若言三時念誦,三時供養,如是依法當速成就。
「持誦之人不獻飲食違本部者,其人乃著魔障,身無精光風燥飢渴恒惡思想,不能成就本尊真言,皆由不獻本尊菓食。應當依前白黑二月等日廣設供養,奉獻本尊并諸眷屬。
「初持誦時於前等日作扇底迦食,遠持誦處四方棄之。於此不說或本部不通,縱有所通以諸下味而求上成,及所制食臭惡之類皆不應用。常獻酪飯,其諸部中求上中下扇底迦等,并通諸天真言等者應如是供養。若無本所制食,隨其所得以本部真言而真言之。『此藥香美堪奉尊主!我今奉獻垂哀愍受。』治食真言曰:
「『阿(上)歌囉 阿(上)歌囉(一) 薩嚩(同上) 苾地(二合)耶馱囉(二) 布爾羝(三) 莎(二合)嚩訶(四)』
「此真言遍通三部,真言食後誦所持真言食而奉獻之。」
蘇悉地羯羅經卷上
[1]應永二十五年二月九日大傳法院惠淳
校注
[0663010] 【原】應永二十五年惠淳刊寶壽院藏本,此本與麗本宋本異同甚繁故別載,【甲】縮冊大藏經 [0664001] 㧊【大】,㧊吒【甲】 [0665001] 合【大】,令【甲】 [0665002] 檀【大】,擅【甲】 [0665003] 燃【大】,然【甲】 [0665004] 餘【大】,除【甲】 [0665005] 福德【大】,德福【甲】 [0666001] 瓦【大】,瓶【甲】 [0667001] 莎縛去二合【大】下同,莎二合縛【原】下同 [0667002] 誛【大】,謾【甲】 [0667003] 漱【大】下同,瀨【甲】下同 [0668001] 直【大】,真【甲】 [0669001] 單花【大】,〔-〕【甲】 [0669002] 合和【大】,和合【甲】 [0669003] 腦【大】*,惱【甲】* [0671001] 路【大】,𠸪【甲】 [0671002] 如【大】,加【甲】 [0672001] 食中【大】,中食【甲】 [0673001] (應永…淳)十六字【大】,〔-〕【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8 冊 No. 893c 蘇悉地羯羅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CBETA 自行掃瞄辨識,黃金愛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