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阿闍梨大曼荼攞灌頂儀軌

No. 862

[23]阿闍梨大曼荼攞灌頂儀軌

爾時金剛手白佛言「世尊若有諸善男子善女人入此大悲藏生大曼荼羅王三昧耶者彼獲幾所福德聚

如是說已佛告金剛手言「祕密主從初發心乃至成如來所有福德聚是善男子善女人福德聚與彼正等祕密主以此法門當如是知彼善男子善女人從如來口生佛心之子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在方所即為有佛施作佛事是故祕密主若樂欲供養佛者當供養[24]此善男子善女人若樂欲見佛即當觀彼能摧破魔軍利樂一切是故汝等欲得一切如來真實智慧者應當一心修行此法能速成就一切智故(《法華》云「淨心信敬佛」《淨名》云「從無量功德智慧生」)

加持五色線索繫其左臂真言曰

[25](一)唵摩訶(引)嚩日[26]囉迦嚩遮嚩日哩俱嚕嚩日[27]囉嚩日囉憾」

「南無金剛界大聖毘盧遮那如來 南[28]無東方阿閦如來 南無南方寶生如來 南無西方觀自在王如來 南無北方不空成就如來

「南無普賢金剛薩埵等盡虛空遍法界微塵剎土中帝[29]綱重重三際一切菩薩摩訶薩

次復心念此密語[30]護持諸弟子密語曰

「(二)唵(引)(一) 摩訶(引)[31](二合)(去)遮嚩日哩(二合)矩嚧日囉(二合)𮧬日囉[32](二合)(引)

次加持塗香塗諸弟子掌中真言曰

「(三)唵(引)𮧬日囉(二合)[33]弟虐」

塗香時告言「願汝等悉具一切如來戒解脫解脫知見之香

[34]加持白華授與弟子真言曰

「(四)唵(引)𮧬日囉(二合)補瑟閉(二合)唵」

告言「願汝等得一切如來無盡相海

次加持香鑪熏弟子雙手真言曰

「(五)唵𮧬日囉(二合)(引)閉惡」

告言「願汝等得一切如來無盡大悲滋潤妙色

次加持燈令弟子視真言曰

「(六)[1]𮧬(二合)(引)(引)儞翼(二合引)

告言「願汝等獲得一切如來等虛空界智慧

光明金剛[2]劍真言加持牛五味(乳尿相和[3][4]嚧漉服之)

「(七)唵嚩日囉(二合)嗢那羯吒」

令飲真言

「(八)唵摩[5]訶入嚩攞吽」

以摧破一切煩惱隨煩惱諸佛甚深智慧金剛劍真言或部心真言加持烏曇阿說[6]陀齒木十指量香水洗[7]纏華[8]於根以一[9]奉獻一切諸佛餘與行者

以不動明加持一百八如來牙加持

次授於齒木却至授戒處嚼小頭告問「擲齒木得何方便是彼方聖人告如是偈言

「『汝獲無等利  位同於大我
一切諸如來  此教諸菩薩
皆以攝[10]受汝  成辦於大事
汝等於明日  當得大乘生』」

擲之驗其相(令蹲踞[11]坐嚼面東或北[12]向外不成就向內成就若遠却[13]夾久成就東方西四方多是彼部)

結修多羅當繫等持臂(五色線五佛加持貫攝[14]萬行令住等持臂歷經僧祇令不失壞故名金剛結)

[15]赤衣覆其首(以真[16]言及不動尊真言加持一百八遍)掩閉一切諸惡趣門能開清淨五眼成就

結三昧耶契[17]授此密言

「(九)三[18]昧耶薩怛鑁(三[19]合)

厶即令竪忍願二度為針引入壇門中三遍授此密語曰(金剛[20]鉤真言引入)

「(十)三昧耶吽(引)

應告言「汝今[A1]已入如來眷屬部中我今令汝生金剛智汝由此智故當得一切如來最勝成就及諸世間出世間一切悉地事業皆悉成就汝又不應於未入壇場受灌頂人前說此法事汝若說者非但違失汝三昧耶亦自招殃咎耳

師應[21]堅結金剛薩埵[22]慧契置弟子頂上告言「此是金剛薩埵三昧耶契汝若輒向未受灌頂人說者令汝頭破裂汝於我所莫生輕慢應當深生敬信汝於我身當如金剛薩埵想我所教誨當盡奉行若不爾者自招殃禍或令中[23]死墮地獄汝應慎之

師欲令金剛薩埵入其弟子身心即結金剛薩埵契告言「此是金剛薩埵三昧耶願入汝身心成無上金剛智

誦此密語曰

「(十一)唵(引)𮧬日囉(二合引)[24](引)(引)[25]噁」

結忿怒金剛拳以忍願二度相鉤誦上大乘三昧耶百字密語[A2]掣開上契由此密語功能力故能令弟子入金剛智證殊勝慧由此智故悉能獲得知一切眾生若干種心能知世間三[26]種事業能堅固菩提心能滅一切苦惱離一切怖畏一切[27]眾惡不能為害一切如來同共加持一切悉地皆悉現前諸未曾有安樂勝事不[28]求自得

「汝當深自慶幸我今為汝略說功德勝事於一切地位諸解脫門神通門三摩地門陀羅尼門波羅[29]蜜門十力無畏不共法等由此法故悉當獲得所有未曾見聞百千契經甚深義理自然能解汝當不久自當證得諸佛真實智慧何況下劣諸餘悉地

作是語已次當問言「汝見何等境界(此下有摧罪明等記之)次第摧破諸罪已復想以諸佛光明淨彼身心四方阿閦鞞等上方大日如來等皆放清淨光明下方想金剛雄(上[30]呼)[31]字放忿怒光明而摧破之

作是法時能令彼等必定得見善相當知彼罪障消滅若彼罪極重不見好相[32]師應為說真實伽陀令其覺悟

頌曰

「普賢真身遍一切  能為世間自在王
無始無終無生滅  性相常住等虛空
一切眾生所有心  堅固菩提名薩埵
心住不動三摩地  精勤決定名金剛
我今說此誠實言  唯願世尊[33]扶本願
為利眾生諸悉地  慈悲哀愍願加持

[34]是語已復結金剛入契[35][36]字密語一百八遍

結金剛縛以禪智度捻檀慧度本間以進力度少屈相[37]拄是也

如是作法已若不見好相者但應引入[38]授三昧耶[39]不應與其灌頂

次與當[40]為受此密語三遍明莫加便誦加入佛三昧[41]耶明

「(十二)唵鉢囉(二合引)底車𮧬日囉(二合)穀」

誦已令擲其華華所著處便受彼部尊密語當速成就(花墮佛面佛眼等尊成就墮佛中分成就心真言花墮佛下分成就使者真言)

次念此密語三遍令弟子所結三昧耶印於其心上解之密語曰(願金剛薩埵常住堅固加持我心[42]授與我一切悉地)

金剛解脫真言

「(十三)唵(引)底瑟[43](二合)𮧬日囉(二合)儞哩(二合)([1]宅反引)(引)(去)(二) 舍(引)[2]濕嚩(二合)[3]([4]引)迷婆(去)(三) 紇哩(二合)[5](引)(引)[6]地瑟佗(二合)(四) 薩嚩悉地([7]土萆反)攝迷(一)鉢囉(二合)[8]拽車(五) 吽(引)賀賀賀賀穀(引)(六)

次誦此密語解所掩[9]眼物密語曰(所擲花安頂上薩埵攝受汝疾成諸悉地)

「(十四)唵(引)(一) 𮧬日囉(二合)[10]怛嚩(二合)[11]娑嚩(二合)延帝(引)[12](二合)斫乞蒭(二合[13]彈舌引半呼上)[14]娜伽(去)吒曩(三) [15]答播(二合)[16]嚧嗢(半引)(去引)吒野底(四) 薩[17]嚩惡乞蒭(二[18]合)𮧬日囉(二合)斫乞蒭(二合)[19]遏努怛爛(引)(六) 係(引)𮧬日囉(二合)鉢者(七) (金剛薩埵親自專為汝開於五[20]眼無上金剛眼)

次呼弟子遍示壇中諸部事相由此法故為一切如來之所攝受護念金剛薩埵常住其心中隨彼所求乃至執金剛身無不獲得漸當得入一切如來[21]體性法中(若見此曼荼羅無量俱胝劫所積眾罪業由是悉[22]除滅)

次當引所灌頂者左足踏[23]華門右足踏華心入天帝方門華臺上坐以種種華塗香燒香燈明幡蓋清妙音樂而為供養如不辨者隨力作之所以爾者謂此人坐佛位故復以種種讚詠歌歎令其殷重生歡喜心說此頌曰

「諸佛覩史下生時  釋神隨侍衛
種種勝妙吉祥事  願汝今時盡能得
迦毘羅衛誕釋宮  龍王霔沐甘露水
諸天供養吉祥事  願汝灌頂亦如是
金剛座上為群生  後夜降魔成正覺
現諸希有吉祥事  願汝此座悉能成
波羅奈苑[24]河莊嚴  為五仙人開妙法
成就無量吉祥事  願汝今時盡獲得
諸佛大悲方便海  普利法界眾生海
盡未來際無疲倦  [25]四無礙智汝當得

若更有餘讚頌隨意作之勸發勝心令生利喜

次應與其灌頂先想弟子頂有放大光焰熾然赫[A3]又想弟子心中有月輪[26]月輪內有八葉蓮華於華臺上亦有若得金剛部字內想有五股金剛餘部可知若得大日即想窣堵波應想己身如毘盧遮那[27]執弟子所得部瓶各想其部物體在瓶水內如金剛蓮等各令結其所得部契置於頂上誦本部密語七遍而用灌頂

[28]真言曰[29](金剛部灌頂)

「(十五)唵(引)(一) 𮧬日囉薩怛嚩(二合引)避詵[30](去)者吽 唵(引)𮧬日囉喇[31]怛曩[32](二合引)避詵者怛[33]𠸪(二合)(引)𮧬日囉(二合)[34]鉢納[35](二合[36]引)避詵者紇哩(二合引)[37](引)𮧬日囉(二合)羯磨(引)避詵者惡」

於彼額上想有[38]攞字色如真金於兩目上各有[39][40](上)[41]其色如火上有光焰[42]其兩足間想種種色為法輪相[43]八輻莊嚴

次誦金剛薩埵心真言加持塗香塗彼胸前所以作法加持者為令弟子如金剛薩埵故

次結大日印念本真言置契於彼心上[44]次額次喉次頂上即應諦想一切如來祕密勝上頭冠加彼頭上即結如上四種鬘印各隨其部法以繫其額

若作阿闍梨灌頂法者應次第如上法遍用五瓶以四種鬘鱗次繫其額上[45]

次師以觀羽執五股跋折羅授其雙手應以種種方便言詞開誘安慰為說頌曰

「諸佛金剛灌頂儀  汝已如法灌頂竟
為成如來體性故  汝應受此金剛杵

誦此偈已真言曰

「(十六)唵(引)[46](一) 𮧬日囉(二合引)地鉢底(二) [47]微怛嚩(二合引)避詵(去)者彌(三) 底瑟[48](二合)𮧬日囉(二合)三摩耶薩怛鑁」

復收取金剛杵若是寶部者又跋折羅上[49]想有寶珠餘部[50]傚此誦前真言時應改初句金剛字為寶珠餘部[51]準此

次於弟子本名上[52]加金剛字[53]依名呼之應誦此真言

「(十七)唵([54]一) 𮧬日囉(二合)薩怛嚩(二合引)避詵[55](去)(引)(二) 𮧬日囉(二合)曩麼(引[56]入)[57]曬訖帝[58](三) [59]𮧬日囉 曩(引)(引)(四)

又以香華種種供具供養所灌頂者師應執小金剛杵子如治眼法拭其兩目而告之言「善男子世間醫王能除眼翳今日諸佛如來為汝開無明翳亦復如是為令汝得金剛智慧眼見法實相故

次復執鏡令其觀照為顯諸法性相空寂說伽陀曰

「一切諸法性  垢淨不可得
非實亦非虛  皆從因緣現
應當知諸法  自性無所依
汝今真佛子  廣利諸眾生

師於弟子當生恭敬以此人能紹諸佛種性故

師應授以商佉而告之言「自今已後諸佛法輪汝應轉之當吹無上法螺令大法聲遍一切處不應於此法中而生疑怖於諸密語究竟清淨修行理趣汝應[1]廣為眾生方便開示善男子諦聽若能如是修者一切如來皆悉知汝能報佛恩是故於一切時處一切持金剛者之所衛護令汝安樂

次應引起至大壇前為說三昧耶令其堅固告言「善男子汝應堅守正法設遭逼迫苦惱乃至斷命不應捨離修菩提心於求法人及於財物不應慳悋於諸眾生少不利益事亦不應作此是最上句義聖所行處我今為汝具足說竟汝應隨順如說修行

弟子應自慶幸合掌頂禮

又執五[2]股金剛杵而授與之告言「此是諸佛體性金剛薩埵手所執者汝應堅護禁戒常受持之

弟子受已授此決定要誓密語令其誦之密語曰

「(十八)唵(一)(引) 薩嚩怛他(引)蘖多悉地𮧬日囉(二合)[3]摩耶底瑟[4]([5]二合)(二) 翳[6]娑怛[7](二合引)(三) 馱囉耶[8](四) 𮧬日囉(二合)薩怛嚩(二合)(五) 呬呬呬呬吽」

如是作法己所有一切曼拏囉祕密三昧耶智師應教授

若弟子於三昧耶有退失者師應遮制勿令毀壞弟子於師應恭敬尊重莫見師短於同學所莫[9]生嫌恨

應告之言「汝於一切眾生常生慈愍哀矜示誨莫生厭離

為說偈言

「三界極重罪  不過於厭離
汝於貪欲處  莫生厭離心

[10]次欲令弟子堅持歡喜故復說偈曰

「此等三昧耶  諸佛為汝說
守持善愛護  當如保身命

弟子受師教己頂禮師足白言「如師教誨我誓修行

迴向發願「弟子某甲等向者己來於大悲胎藏大曼荼羅前聽聞正法生淨信心稽請聖賢海會聖眾歸依三寶懺除罪垢受佛淨戒[11]投華有緣蒙聖攝受已得灌頂金剛職號[12]隨賢聖位——功德無邊塵沙叵算——總將迴施法界眾生願皆離苦得安穩樂[13]邪歸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永不退轉於當來世一時成佛

金剛界大乘現證甚深祕密瑜伽大曼荼羅大悲無礙大灌頂[14]戒儀[15]

[16]
消除無明[17]妄三業  現得薩埵心月輪
決定不退三密行  自他圓滿成悉地
[18]

寬政十二年庚申晚秋為充足豐山印刻之未滿據相承之本且讐挍四五之別本而點之

   河南藥樹山沙門真常誌

享和改元辛酉年五月更以京師智積院之本挍整彼奧批云「右阿闍梨灌頂儀軌一卷梵文句義舊本所無今守師授私加書之但厥句義全依四卷略出經註繕寫之次披閱過數文苑蕪穢義路不通推之祕其事相往往爛脫因以菅窺猥點一班

負識遮梨希下雌黃云「元祿庚午三年中秋念有三日」

內州教興徒慧光志(行年二十五)「如是梵文句義後之增加然傳寫久間闕句義或唯有梵脫漢譯待復挍善本」 豐山 總持院沙門快道識

[19][20]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一〇)
  • (一一)
  • (一二)
  • (一三)
  • (一四)
  • (一五)   
  • (一六)
  • (一七)
  • (一八) 

校注

[0189023] 【原】享和元年刊長谷寺藏本【甲】平安時代寫覺海本高山寺藏本【乙】平安時代寫高山寺藏本【丙】承元二年行辨傳受本東寺三蜜藏本 [0189024] 此【大】是【校異-原】 [0189025] 原本真言之傍有梵字書入今附參照番號而卷末載之 cf. p. 192c [0189026] 囉【大】羅【丙】 [0189027] 囉【大】*羅【甲】【乙】【丙】* [0189028] 無【大】*牟【甲】【乙】【丙】* [0189029] 綱【大】網【丙】 [0189030] 護【大】〔-〕【甲】 [0189031] 囉【大】*羅【丙】* [0189032] 二合【大】〔-〕【丙】 [0189033] 弟【大】第【丙】 [0189034] 加【大】〔-〕【甲】【乙】【丙】 [0190001] 唵【大】唵(引)【校異-原】 [0190002] 劍【大】*釰【丙】* [0190003] 丙本冠註曰澄瀘漉略出經作淨瀘漉可也 [0190004] 嚧【大】瀘【甲】【乙】【丙】 [0190005] 訶【大】賀【甲】【乙】【丙】 [0190006] 陀【大】*他【丙】* [0190007] 熏【大】熏香【校異-原】 [0190008] 於【大】〔-〕【甲】 [0190009] 奉【大】拳奉【丙】 [0190010] 受【大】授【丙】 [0190011] 坐【大】*座【甲】【乙】【丙】* [0190012] 向【大】北向【丙】 [0190013] 夾【大】來不【甲】【乙】【丙】 [0190014] 萬行【大】行人【甲】行【乙】【丙】 [0190015] 行【大】以【考偽-原】取【校異-原】 [0190016] 言【大】言王【甲】 [0190017] 授【大】受【校異-丙】 [0190018] 昧【大】*摩【丙】* [0190019] 合【大】反【甲】【乙】 [0190020] 鉤【大】劍【甲】【乙】 [0190021] 堅【大】竪【丙】 [0190022] 慧【大】*惠【丙】* [0190023] 夭【大】【丙】 [0190024] 引【大】〔-〕【校異-原】 [0190025] 噁【大】惡【丙】 [0190026] 丙本傍註曰種略出經作世 [0190027] 眾【大】眾生【丙】 [0190028] 求【大】得【丙】 [0190029] 蜜【大】密【丙】 [0190030] 呼【大】〔-〕【甲】【乙】【丙】 [0190031] 【大】【乙】 [0190032] 師【大】即【校異-原】 [0190033] 扶【大】符【甲】【乙】【丙】丙本冠註曰符略出經作扶六卷經作赴 [0190034] 是【大】此【甲】【乙】【丙】 [0190035] 【大】【校異-原】 [0190036] 字【大】噁字【校異-原】 [0190037] 拄【大】跓【甲】【乙】【丙】 [0190038] 授【大】受【甲】【乙】【丙】 [0190039] 不應【大】〔-〕【甲】【乙】 [0190040] 為【大】〔-〕【甲】【乙】【丙】 [0190041] 耶【大】〔-〕【甲】【乙】【丙】 [0190042] 授【大】受【丙】 [0190043] 佗【大】仛【甲】【乙】【丙】 [0191001] 宅【大】宅母【考偽-原】〔宅反〕ィ-【原】 [0191002] 濕嚩【大】溼縛【丙】 [0191003] 妬【大】姤【丙】 [0191004] 引【大】引侘【甲】 [0191005] 琰【大】𮥐【甲】 [0191006] 丙本冠註曰略出金剛頂地下皆有底 [0191007] 土萆【大】二草【甲】【乙】【丙】 [0191008] 丙本冠註曰拽略出經作野金剛頂作也 [0191009] 眼【大】服【丙】 [0191010] 怛嚩【大】*怛縛【丙】* [0191011] 丙本傍註曰娑略出經金剛頂經作薩 [0191012] 丙本傍註曰曳金剛頂作耶 [0191013] 彈【大】𦧴【丙】 [0191014] 娜伽去【大】〔-〕【甲】加去【乙】伽去【丙】 [0191015] 答【大】怛答【甲】【乙】【丙】 [0191016] 嚧嗢【大】盧唱【甲】囉烏娜二【考偽-丙】 [0191017] 嚩【大】*縛【丙】* [0191018] 合【大】合(五)【丙】 [0191019] 丙本傍註曰遏金剛頂經作囉 [0191020] 丙本冠註曰眼下略出經有及字 [0191021] 體性【大】性體【甲】【乙】【丙】 [0191022] 除滅【大】〔-〕【乙】滅【甲】 [0191023] 華【大】〔-〕【甲】 [0191024] 河【大】何【丙】丙本傍註曰何經作所 [0191025] 四【大】此【甲】【丙】 [0191026] 月【大】〔-〕【甲】【乙】【丙】 [0191027] 像【大】佛【校異-原】 [0191028] 真【大】金剛部灌頂真【甲】【乙】【丙】 [0191029] 金剛部灌頂【大】〔-〕【甲】【乙】【丙】 [0191030] 去【大】〔-〕【丙】 [0191031] 怛【大】*怚【丙】* [0191032] 二合引【大】〔-〕【甲】【乙】【丙】 [0191033] 𠸪【大】恪【甲】[口*結]【丙】 [0191034] 丙本傍註曰鉢納麼經作達磨 [0191035] 磨【大】麼【甲】【乙】【丙】 [0191036] 引【大】*〔-〕【丙】* [0191037] 引【大】〔-〕【甲】【乙】 [0191038] 攞【大】【丙】 [0191039] 【大】【乙】 [0191040] 羅【大】囉【乙】【丙】 [0191041] 字【大】〔-〕【丙】 [0191042] 其【大】其焰其【甲】【乙】【丙】 [0191043] 八輻【大】以輪【甲】【乙】 [0191044] 次額次喉【大】〔-〕【甲】【乙】【丙】 [0191045] 已【大】也【丙】 [0191046] 一【大】〔-〕【丙】 [0191047] 微【大】怛【甲】【乙】怚【丙】丙本傍註曰怚怚縛略出經作微怚鑁金剛頂經作怚嚩麼 [0191048] 侘【大】姹【丙】 [0191049] 想【大】〔-〕【甲】【乙】【丙】 [0191050] 傚【大】倣【甲】【乙】【丙】 [0191051] 準【大】准【丙】 [0191052] 加金【大】金加【丙】 [0191053] 丙本傍註曰依經作作 [0191054] 一【大】引一【甲】【乙】【丙】 [0191055] 去【大】〔-〕【丙】 [0191056] 入【大】三【丙】 [0191057] 曬【大】矖【丙】 [0191058] 三【大】入三【甲】【乙】入【丙】 [0191059] 系【大】糸【甲】【丙】丙本冠註曰糸略出教王皆作係 [0192001] 廣【大】〔-〕【丙】 [0192002] 股【大】𦙶【甲】 [0192003] 摩【大】麼【丙】 [0192004] 佗【大】侘【丙】 [0192005] 二【大】〔-〕【丙】 [0192006] 娑【大】沙【甲】【乙】【丙】 [0192007] 丙本傍註曰嚩金剛頂作鑁ニ六卷本同 [0192008] 丙本傍註曰彌金剛頂作𭤶 [0192009] 生【大】〔-〕【丙】 [0192010] 次【大】又【丙】 [0192011] 投【大】𢪛【丙】 [0192012] 隨【大】墮【校異-丙】 [0192013] 邪【大】耶【甲】 [0192014] 戒儀【大】儀軌【甲】式儀【校異-原】 [0192015] 丙本奧書曰承元二年三月十五日于大補阿闍梨御坊奉傳受求法沙門行辨享保丙午春應于教猷僧正之需加墨點畢雖固恐冥慮將便讀文耳權僧正兼澄 [0192016] (消除地)二十八字【大】〔-〕【丙】 [0192017] 妄【大】忌【甲】【乙】 [0192018] (寬政識)二百十五字【大】〔-〕【甲】【乙】【丙】 [0192019] 長谷寺本奧朱書曰一校加笔訖享和癸亥四月十二日慈順異本奧庇云右阿闍梨灌頂儀軌一卷梵文句義舊本所無今守師授私加書之但厥句義全依四卷略出經注繕寫之次披閱過數文苑蕪穢義路不通惟之祕其事相往往爛脫因以管窺猥點一班負識遮梨希下雌黃云元祿庚午三年中秋念有三日內州教興徒慧光志行年廿五天明二年仲冬十一日以慧光大和尚寫本而騰了宣雄文政四年辛巳九月九日以板橋日曜寺本自手朱再校之了龍肝 [0192020] cf. p. 189c
[A1] 已【CB】己【大】
[A2] 已【CB】己【大】
[A3] 奕【CB】弈【大】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