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佛說大乘智印經

佛說大乘智印經卷第三

爾時會中復有殑伽沙那庾多數一切菩薩聞佛如來說是三摩地離諸障礙心得解脫於陀羅尼祕密深法隨意悟入印證明了決定住持

復有六十八那庾多菩薩於百千劫已修習禪定解脫離諸妄想生死怖畏常樂熏修微妙勝行聞此最上三摩地法心懷踴躍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證陀羅尼音聲辯才得無礙解

復有六十億諸天及人聞佛所說智印法門歡喜無量恭敬讚歎禮拜供養而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愛樂於三摩地甚深勝法無有疑惑咸生信解於菩提心堅固不捨於智印門勇猛精進由大願力修諸善本根性成熟便得住於阿惟越致信受如來所行行願心意決定無諸退屈

于時世尊知彼善根因緣純熟欲授其記告諸菩薩言「善哉善哉汝等從此過三十億劫各各於諸佛國土具足修習六波羅蜜所有難行最勝行願一切皆能圓滿成就種習俱盡得大菩提皆當作佛悉同一號名無畏如來汝天人眾諸善男子已於過去無量佛所植眾善本信樂大乘今於此會得聞如是微妙甚深希有之法欣樂受持諸善男子汝等從此過億千劫同得作佛皆同智印如來

爾時世尊為此菩薩及天人眾授佛記已普觀眾會以柔軟音語妙吉祥童真菩薩言「我觀此會菩薩天人雖各於彼最上菩提發堅固心勇猛不退未能於彼末世邪見道中建立正法唯汝能於三千世界五濁惡時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方便守護分別演說於一切處廣令流布使離虛妄及諸愛染不為名譽之所縛著

爾時妙吉祥童真菩薩從座而起端容整服右膝著地胡跪合掌頂禮世尊持種種華以為供養瞻仰讚歎得未曾有而白佛言「善哉世尊如我觀察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我願樂守護無上正等菩提及願樂心亦不可取世尊此菩提道性離分別非在內中間無見無聞非取非捨圓滿寂靜不可相求離戲論故

是時會中復有三百酤胝菩薩從座而起頭面作禮恭敬讚歎而白佛言「我等亦當守護世尊無量阿僧祇那庾多酤胝數劫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祕密甚深難解之法於未來世方便為人受持讀誦敷繹妙義書寫恭敬供養」于時一切菩薩作是語已各各脫身所著上衣而用供養發是願竟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汝能具足廣大慈悲於後末世若諸眾生不樂正法於如是時護持此法令諸眾生不生邪見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於世尊前頭面作禮而白佛言「我當願於五濁惡世方便守護是三摩地令不斷絕使諸邪見散亂眾生漸次悟入摩訶衍曩最勝妙法

世尊復告彌勒菩薩言「今此會中三百八千酤胝菩薩安住是法信解受持心生願樂精進修學誓不退捨復有菩薩心未堅固而於是法不能受持亦不愛樂於後末世五濁劫中不能護持如來無量阿僧祇劫庾多酤胝劫數所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於是法中轉生諍訟及諸煩惱不能任持愛樂修學

彌勒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而不愛樂最上勝法若有菩薩意欲修習如是法行發幾種心而能成就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諦聽諦聽善男子由諸菩薩俱生我法愚癡闇鈍以為障礙雖有智慧而不明了故於菩提無決定心數數退捨多不愛樂若有菩薩欲於如是勝三摩地智印上乘堅固趣求意樂證入應於菩提發七種心云何七種一者如佛世尊往昔因地訪善知識不惜身命為求佛道發菩提心二者於諸微妙一切勝法愛樂修學專心守護為如是等發菩提心三者現諸有情有種種苦晝夜憂惱無解脫時起大悲心普欲救拔為如是等發菩提心四者普欲利益一切眾生無怨親想皆得快樂自在解脫為如是等發菩提心五者普於一切諸眾生等歡喜布施方便攝受令離怖畏於如來法不生怯弱為如是等發菩提心六者見諸菩薩發菩提心而生欣樂親近修學同諸菩薩發菩提心七者為聞如來身相殊勝功德圓滿第一清淨為求出世無垢聖果發菩提心善男子如是菩薩發此七種最勝妙心能於無上正等正覺漸次成就不捨眾生守護正法是名七種發菩提心善男子若諸菩薩善能修習四無量心學佛如來甚深法藏復能成就五種勝法是諸菩薩具足名曰阿惟越致

彌勒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五法得不退轉

「善男子一者於諸眾生起平等心於自眷屬不生親昵於他有情亦不厭捨二者見諸有情而得利養深生歡喜善言讚美不生憎嫉煩惱之心三者於佛如來微妙勝法意願聽聞及欲宣說為欲護持如是法藏不惜身命廣布流通相續不斷四者所有資生種種財寶無有慳悋悉能惠施一切有情及以上妙飲食湯藥平等普濟皆令充足五者於諸如來所得最上勝功德法廣大智慧祕密總持歡喜愛樂精勤修學是為菩薩五種勝法應當於此決定趣求心不退轉

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復有五法其性剛強能障菩提不得解脫云何五法一者於三乘法不能解了二者貪求利養而無厭足三者常懷慳惜不能惠捨四者諂曲不實無時間斷五者口但談空不了諸相彌勒菩薩如是五法慣習剛強覆障菩提不能成就無上聖果

「復有五法若諸菩薩而能具足即於如來所說勝法開導演說堅固修習入聖性地如是菩薩名為阿惟越致云何五法一者無我遠離相縛不執自二者無法遠離封著世俗勝義軌持自性三者智性智相平等不二無諸憎愛寂靜湛然四者不著菩提及與眾生不愚善惡因果漸次五者了知如來功德色身神通變化成道入滅差別之相善男子如是五法具足了知名阿惟越致能成無上正等正覺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無智眾生類  妄說法非法
論世俗語言  研求於好醜
自身口意業  而不能守護
專意修習者  愛樂於寂靜
行持戒忍辱  言語常柔軟
能護持菩提  如犀樂獨處
捨離於闠閙  常樂居空寂
如鹿在深山  悉無諸怖畏
如是修行者  如風無所著
為護持深法  能捨於身命
其心無所欲  動靜與施為
咸皆為饒益  智慧常明敏
不愚諸境相  後五濁惡世
無信諸有情  不能受是法
觸處生疑惑  無所能覺了
妄行於邪行  狂亂心顛倒
如是愚癡人  於此菩提法
而不能守護  亦不樂修習
我念過去世  於燈明佛所
聞是三摩地  而發意修習
復過於百千  酤胝劫數已
復有佛出世  號名曰髻幢
為無量眾生  說此三摩地
第一會說法  而有八十億
那庾多菩薩  心得不退轉
第二會眾數  七十那庾多
第三會說法  復有七十三
那庾多菩薩  皆住不退地
其佛壽長遠  身所出光明
廣六十由旬  復有比丘僧
九百千酤胝  遠離諸苦縛
皆得阿羅漢  時有轉輪王
號名曰福上  統領閻浮提
地里計其數  七百千由旬
王者四天下  嬪妃及婇女
其數六酤胝  而有千王子
諸相悉具足  其土號光慧
人民皆快樂  有八百酤胝
諸城及園苑  上妙眾華果
種種皆嚴好  摩尼寶莊嚴
如諸天境相  爾時轉輪王
而於睡夢中  [A1]聞有佛出世
其名曰髻幢  於是夢覺已
尋將所領眾  臣佐及人民
百六十酤胝  而來至佛所
為聞三摩地  時王聞是經
甚深真實法  心生大歡喜
即以諸國土  咸皆施於佛
而以為供養  於一切國土
用上妙栴檀  各起諸精舍
園林皆具足  金銀諸珍寶
種種而嚴飾  如是供養佛
經於八萬歲  安住佛法中
能遠離諸惡  於情及非情
常興修勝善  棄捨諸愛樂
深心無所欲  唯以真實語
化利諸眷屬  而於一日中
所伸諸供養  其數無有邊
如是供養佛  為求三摩地
得名生佛家  是最上真實
甚深微妙法  非住相能求
非妄心所得  而此三摩地
名如來智印  時王聞是法
棄國而出家  經於八萬歲
常習三摩地  而於晝夜中
未曾有懈廢  佛於長時中
說法廣開悟  是髻幢如來
後入般涅槃  王造窣覩波
六十四酤胝  一一窣覩波
各五百傘蓋  七寶以莊嚴
及諸眾妓樂  然百千香燈
光明普照曜  種種供養具
皆悉廣嚴備  積累計其數
七萬三千歲  復為諸眾生
說是三摩地  無相殊勝法
其心無所住  若為人恭敬
供養讚歎者  心亦不生喜
遠離諸有相  及以諸呪術
常護持正法  經八千酤胝
七十那庾多  安住如來法
寂然常快樂  於一切學處
而無不具足  成就菩提法
三業悉清淨  於諸已受學
繫心無間斷  於所未學法
精進勤修習  以大智慧力
及勝解印持  思惟常憶念
而無有忘失  遠離諸戲論
及以諸異想  非如惡世中
妄行菩提行  雖教化有情
貪求於名譽  為利養說法
安住諸有相  言一切皆空
實不了空性  是即名為著
悟心與說異  邪命不清淨
及行於非法  口但能談空
心為相所縛  若修如是行
究竟無所得  時福上輪王
即今安樂國  無量壽佛是
爾時王千子  今此賢劫中
千佛世尊是  今此大會中
我前聽法者  時同王出家
為比丘者是  憶念於往昔
酤胝那庾多  一切佛法中
出家聞正法  聞悉能解了
由是無量劫  行種種方便
供養於諸法  不著菩提相
安住實際中  得見燈明佛
福智皆平等  如為我授記
未來世成佛  號名曰釋迦

佛說大乘智印經卷第三


校注

[A1] 聞【CB】【磧乙-CB】間【大】(cf. QC117n1501_p0573b04)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