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No. 470 [No. 471]

[3]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爾時世尊於日[6]晡時從自房出在外寬處大眾圍遶恭敬供養而為說法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於彼一切五百比丘行住之處次第巡行遂到長老舍利弗所見長老舍利弗獨在一處端身而坐入禪思惟爾時文殊師利童子既見長老舍利弗已而語之言「大德舍利弗汝入禪耶

長老舍利弗言「如是文殊師利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為未寂靜欲令寂靜汝入禪耶為先寂靜何所寂靜汝入禪耶大德舍利弗汝依何禪為依過去為依未來為依現在為依內外汝入禪耶舍利弗為依身禪為依心禪

長老舍利弗言「文殊師利我此禪義諸有一切見法樂行諸有一切心不散亂如是正念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汝得彼法耶彼法是何法為見法樂行不見法樂行

長老舍利弗言「文殊師利不得彼法為有何者法若見法樂行不見法樂行復次文殊師利如來為彼聲聞之人說離欲法我依彼法如是入禪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何者離欲法如來為彼聲聞人說大德舍利弗依而行耶

長老舍利弗言「文殊師利比丘如是依過去行依未來行依現在行乃至依心行如是等應知文殊師利如來為彼聲聞之人說此離欲法我隨彼法依彼法行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若如是說依過去行依未來行依現在行乃至依心離欲而行如是等者大德舍利弗若彼諸法過去如來無未來如來無現在如來無此法如是無大德舍利弗今者云何作如是說『依過去行依未來行依現在行』以無法故則亦無依

「復次大德舍利弗過去如來未來如來現在如來無人令住無處可住若無住者依不可得

「復次大德舍利弗若人說言『過去未來現在如來有依不依』如是之人則謗如來何以故真如無念亦無所念真如不退真如無相

「復次大德舍利弗過去真如不可得未來真如不可得現在真如不可得乃至心真如不可得如是等應知

「復次大德舍利弗更無有法在真如外而可顯說

長老舍利弗言「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住真如已然後說法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真如非有云何如來住真如已而當說法大德舍利弗彼法亦無云何如來住真如已而當說法如來亦無何處如來住真如已而當說法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諸佛如來亦不可得又此可得不可得法如是二種皆不可得如來非說亦非不說何以故大德舍利弗如來無說不可說言此是如來

長老舍利弗言「文殊師利當有何人受如是法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若人不取有為法界不悕涅槃如是之人能受此法若人不得過去之法不知彼法不得未來現在之法不知彼法如是之人能受此法若不見染若不見淨若無心取如是之人能受此法若非我行非無我行非取捨行如是之人能受此法如是之人則能知此所說之義

長老舍利弗言「文殊師利為何所知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此無[7]可說亦無所問為何所知

長老舍利弗言「文殊師利說法太深信此法人甚為少耳文殊師利阿羅漢人學無學人尚非境界何況一切愚癡凡夫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如是如是阿羅漢人亦非境界何以故阿羅漢者無諸境界阿羅漢者無住無處名阿羅漢不可得說名阿羅漢以無說故名阿羅漢何以故無為無住名阿羅漢彼阿羅漢何處境界阿羅漢者非名非色愚癡凡夫分別名色阿羅漢者於彼名色不分別知名阿羅漢阿羅漢者非名分別非色分別愚癡凡夫亦不可得凡夫之法亦不可得阿羅漢者亦不可得阿羅漢法亦不可得若不可得則不分別若不分別則無所行若無所行則無戲論若無戲論是則寂靜如是無行亦無戲論寂靜之人則不取有亦不取無非有非無如是不取若不取者則無所得如是之人離一切得無心離心住聲聞法如是應知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說此法已時彼五百諸比丘眾從坐而起捨離而去作如是言「我不用見文殊師利童子之身我不用聞文殊師利童子名字隨何方處若有文殊師利童子住彼處者亦應捨離何以故如是文殊師利童子異我梵行是故應捨

爾時長老舍利弗語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說此法義意豈不欲令諸眾生知法義乎

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大德舍利弗

長老舍利弗言「云何令此五百比丘從坐而起毀呰戲論誹謗而去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若此諸比丘如是說言『我不用[1]是文殊師利童子之身我不用聞文殊師利童子名字隨何方處若有文殊師利童子住彼處者亦應捨離』如是說者善哉善哉大德舍利弗此諸比丘善說此語何以故以無文殊師利童子故不可得如其是無不可得者則不可見亦不可聞隨何方處若有文殊師利童子住彼處者亦應捨離如是說者如是文殊師利童子[A1]住處亦無彼若無者則不可近亦不可捨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既說此法五百比丘聞已迴面既迴面已[2]後向文殊師利童子說如是言「文殊師利說如是法非我能解

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諸比丘如來弟子聲聞之人應如是學諸比丘如是法者非識所知非智所知何以故法界法爾故法界如是無念無退如其彼法無念無退非識所知非智所知諸非識知非智所知則非所念汝諸比丘如來弟子聲聞之人應如是學若如是學佛說彼人得最勝法是世福田應受供養

說此法時彼諸比丘五百人中四百比丘不受諸法盡諸結漏心得解脫一百比丘起於惡心自身將墮大地獄中

爾時長老舍利弗語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仁者說法非護眾生而失如是一百比丘

爾時世尊告長老舍利弗言「汝舍利弗莫如是說何以故舍利弗此一百比丘墮大[3]叫喚地獄受一觸已生兜率陀天同業之處以其得聞如是法故舍利弗此諸比丘若不得聞如是法門定墮地獄一劫盡已乃生人中以其得聞此法門故應墮地獄一劫受業得為少受舍利弗此百比丘彌勒如來初會之中得作聲聞證阿羅漢得盡諸漏如是舍利弗聞此法門所得福勝非修四禪非四無量非四無色三摩跋提何以故若不得聞此法門者則於生死不可得脫我說彼人生老病死悲苦憂愁號哭懊惱不可得脫

爾時長老舍利弗語文殊師利童子言「甚為希有文殊師利乃能善說如是法門成就眾生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真如不減真如不增法界不減法界不增諸眾生界不減不增何以故彼唯言語無人可依無處可依非依不依大德舍利弗如是不依即是菩提如是菩提即是解脫若依法者是則分別若知非作亦非非作即是涅槃

爾時世尊告長老舍利弗言「如是如是舍利弗如文殊師利童子所說真如不減真如不增法界不減法界不增諸眾生界不減不增不染不淨

爾時世尊為顯此義重說偈言

「說過去未來  現在世諸法
言說非是義  此非相無相
若相若無相  皆無所分別
隨分別故得  分別故無相
若分別有為  則分別涅槃
[4]二皆魔業  黠慧如是知
陰入界唯名  不生滅無相
若觀察分別  彼則不觀察
黠慧不分別  行境界如空
若分別則取  不分別不取
分別取則縛  不分別則脫
若知如是法  彼人名智者
如是人得盡  名不分別智
有智故說智  智說二皆空
若人如是知  彼人名智者
寶滿三千界  布施所得福
若人聞此法  其福過於彼
布施持戒忍  神通無障礙
億劫常修行  不及聞此經
若知此法門  正遍知所說
得聞此經已  一切得如來

如來既說此法門已十千眾生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五百比丘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世尊即授五百比丘佛記作如是言「汝諸比丘於星喻劫皆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盡同一號名曰法華如來正遍知

世尊說已文殊師利童子長老舍利弗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說已歡喜奉行

[1]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校注

[0510003] 佛說【大】〔-〕【元】 [0510004] 天竺三藏【大】三藏法師【宋】【宮】北天竺三藏法師【元】【明】 [0510005] 流【大】留【宋】【元】【明】【宮】 [0510006] 晡【CB】【宋】【元】【明】【宮】脯【大】 [0510007] 可【大】所【宋】【元】【明】【宮】 [0511001] 是【大】見【宋】【元】【明】【宮】 [0511002] 後【大】復【宋】【元】【明】【宮】 [0511003] 叫喚【大】喚叫【宋】【元】【明】喚【宮】 [0511004] 二【大】此【明】 [0512001] 佛說【大】〔-〕【宋】【元】【宮】
[A1] 住【CB】往【大】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