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佛名經卷第八
「『[15]南無寶光明勝王佛 南無過一切須彌山王佛 南無寶彌留佛 南無不動法佛 南無堅固蓋王佛 南無普功德佛 南無法[16]莎羅彌留佛 南無聚集智聲佛 南無智炎華月王佛 南無龍王自在王佛 南無[17]優曇末華王佛 南無真金色王佛 南無增長法幢王佛 南無栴檀波羅光佛 南無住法[18](丹持)功德稱佛 南無堅固意精進佛 南無然塵燈佛 南無精進步佛 南無無邊堅固幢佛 南無最法稱佛 南無法王佛 南無降伏大眾佛 南無有光炎華高山佛 南無智勝照佛 南無才威德然燈佛 南無無諍無畏佛 南無智化聲佛 南無二輪成就佛 南無妙身蓋佛 南無勝莊嚴王佛 南無師子座善坐佛 南無放月光華王[19]佛』
「復次,舍利弗!現在南方佛,汝應當一心歸命。
「『[20]南無法自在吼佛 南無師子奮迅王佛 南無初發心香自在莎羅佛 南無那羅延自在藏彌留勝佛 南無寶山精進自在集功德佛 南無樹提藏佛 南無星宿方便稱佛 南無功德力莎羅王佛 南無大意佛 南無妙聲吼奮迅佛 南無妙聲佛 南無得一切眾生意佛 南無寶地山佛 南無法雲吼聲佛 南無無垢光明佛 南無香波頭摩精進王成就佛 [21]南無光波婆吒佛 南無功德[22]跡佛 [23]南無因緣光明佛 南無無邊功德王佛 南無增長明(丹眼)佛 南無師子聲奮迅佛 [24]南無觀法佛 [25]南無[26]天力師子奮迅佛 南無法華通佛 南無敬法清淨佛 南無堅精進行奮迅佛 南無自精進佛 南無彌留光佛 南無功德阿尼羅佛 南無淨[27]相(丹[A1]根)佛 南無喚智佛 南無智慧作佛 南無不破廣慧佛 南無力慧佛 南無[A2]優頭鉢佛 南無法堅固歡喜佛 南無堅固意自在佛 [28]南無發[29]捨成就佛 [30]南無平等須彌山面佛 南無清淨藏佛 南無一切眾生自在佛 [31]南無智自在佛 [32]南無勝業清淨見佛 南無善快奮迅佛 南無無障無[33]著精進佛 南無世間自在佛 南無廣法行佛 南無功德成就佛 南無不怯弱成就佛 南無[34]成如意通佛 南無如觀法佛 南無栴檀鬚(丹髻)佛 南無敬重戒王佛 南無寶名佛 南無龍王自在聲佛 南無大智莊嚴佛 南無[35]無孤獨功德佛 南無阿羅摩佛 南無不滅莊嚴佛 [36]南無淨功德莊嚴佛 南無自在相好(丹妙)莊嚴稱佛 [37]南無行自在王佛 南無法華彌留佛 南無法性莊嚴佛 南無願滿足佛 南無大捨莊嚴佛 南無千法無畏佛 南無有自在成就佛 南無樂法奮迅佛 南無寂王佛 南無解脫王佛 南無肩彌留佛 南無如意力電王佛 南無無障佛月佛 南無不讚歎世間勝佛 南無法王決定佛 南無寶星宿雲王佛 南無阿私多寶勝佛 南無法行自在[1]佛 南無地勇名佛 南無無邊勝寶名[2]佛 南無名智奮迅王[3]佛 南無名樹迦那伽王佛 南無名增長慧佛 南無法華通直心佛 [4]南無名照觀佛王佛 [5]南無名快照光明精進通集佛 南無名智盡天佛 南無名不著惡勝佛 南無名勝妙法佛 南無名大智聲智慧佛 南無名見一切世間不畏佛 南無名見無畏佛 南無名聲去佛 南無如來行無量王佛』
「復次,舍利弗!現在西方佛,汝應當一心敬禮。
「『南無初光明華心照佛 南無妙聲修行吼[6]佛 南無住勝智稱佛 南無普見佛 南無作非作心華光佛 南無法行然燈佛 南無普勝佛 南無智吼稱王佛 南無梵聲歡喜吼佛 南無[7]千眼佛 南無海香炎佛 南無千月自在藏佛 南無法速樂行佛 南無身賢遠光佛 南無師子廣眼佛 南無十力光明勝佛 南無智來佛 南無無邊精進勝面佛 南無大勝成就法佛 南無不空見佛 南無不可盡色佛 南無觀法智[8]佛 南無無妨王佛 南無無邊德佛 南無智察法佛 南無一切善根菩提通[9]佛 南無無礙精進善思惟奮迅王佛 南無上智勝善住功德佛 南無智香勝佛 南無智勝見尸棄王佛 南無妙功德智佛 [10]南無法清淨來佛 [11]南無不憂法華吼王佛 南無勝上功德佛 南無開法門藏佛 南無照法同王佛 南無力王善住法佛 南無善[12]擇力得佛 南無無邊門見佛 南無善化莊嚴佛 南無不似見佛 南無離瞋功德王佛 南無離塵億勝佛 南無大力般若奮迅王佛 南無法鏡像佛 南無堅叉利成就佛 南無一切智功德勝佛 南無不樂出功德[13]佛 南無精進過精進自在山佛 南無一切世間自在橋梁勝佛 南無示現(丹本有無)盡德佛 南無清淨戒功德王佛 南無華嚴作莊嚴佛 南無[14]獨王佛 南無得大通願力佛 南無吼聲速精進佛 南無勝身[15]那羅延智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寶光阿尼羅勝佛 [16]南無寶海炎佛 南無大海彌留勝王佛 [17]南無初不濁天王佛 南無不住生戒勝功德王佛 南無勝慧佛 南無虛空樂說無礙稱佛 南無無比藏稱佛 南無天(丹本無天)自在梵增上佛 南無善行見王佛 南無種種行王佛 南無盧舍那勝功德佛 南無自在佛 南無住華佛 南無智善根成就性佛 南無無障礙智成就佛 南無善決法[18]佛 南無法莊嚴觀樂說(丹本有法)稱佛 南無[19]三寶然燈佛 南無摩訶思惟藏佛 南無不可思議王佛 南無自在[20]億佛 南無師子胸藏佛 南無智王莊嚴佛 南無自在根佛 南無離聲眼佛 南無善香佛 南無不染佛 [21]南無法身佛 南無波頭摩[22]佛 南無廣戒王佛 南無心善行稱佛 南無法自在佛 南無如意通觀藏佛 南無然貪[23]燈王佛 南無世間意成就[24]善(丹蓋)法佛 南無福德勝田佛 南無善觀佛[25]法勝佛』
「復次,舍利弗!現在北方佛,汝[26]當一心歸命。
「『南無初勝藏[27]山佛 南無放光明佛 南無無邊智慧佛 南無龍華佛 南無一切龍奮迅勇猛[28]佛 南無降伏一切魔佛 南無法世間鏡像佛 南無福德莊嚴佛 南無勝婆[29]嗟山佛 南無法來王佛 南無普莊嚴樹行勝佛 南無佛化成就佛 南無寶積成就佛 南無一切成就稱佛 南無三世智勝佛 南無勝威善住佛 南無種種願光[30]佛 南無不退百勝光佛 南無分闍羅勝佛 南無奪(丹奮)一切邪見佛 南無得佛眼輪佛 南無得一切佛智佛 南無大慈悲救護勝佛 南無師子智橋梁佛 南無住實際王佛 南無諸善根福德法成就[31]佛 南無大無垢智佛 南無智稱王佛 南無佛法波頭摩佛 南無[32]興一切相佛 南無隨一切意法雲佛 [33]南無大毘留[34]嗏佛 [35]南無滿足精進實慧佛 南無勝光明佛 南無不動法智光佛 南無栴檀雲王佛 南無不染波頭摩聲佛 南無法增上聲[36]王佛 南無撰擇法無礙華稱佛 南無無垢劫佛 [37]南無佛眼無垢精進增上輪佛 南無智自在稱佛 南無無邊疑佛 南無廣威德自在王佛 南無無邊智奮迅無礙心佛 南無欲法道善住佛 南無一切生智佛 南無降伏魔力堅固意佛 [1]南無精進自在寶王佛 南無威德藏佛 [2]南無見利益一切[3]歡喜佛 [4]南無種種[5]日佛 [6]南無大步[7]佛王佛 [8]南無無垢法王佛 [9]南無聲分妙寶吼佛 南無不退精進示現佛 南無莊嚴佛國土王佛 南無智根本華佛 南無不稱涅槃佛 南無一切龍摩尼藏佛 南無樂法自在佛 南無得法相自在佛 南無無邊寶功德藏佛 南無清淨華山佛 南無大法王拘[10]蘇摩勝佛 南無一切盡不盡藏佛 南無華彌留善佛 南無虛空智山佛 南無智力王佛 南無無礙聲智佛 南無無邊[11]佛聲藏佛 南無智王不盡稱佛 南無心慧奮迅王佛 南無自性清淨智佛 南無智自在法王佛 南無正見佛 南無語見佛 南無滿足法香見佛 [12]南無因陀羅山無礙王佛 [13]南無龍月佛 南無寶自在莎羅王佛 南無見一切眾生佛 南無水住持光明王佛 南無覺一切法佛 南無智寶法勝佛 南無精進自在意法藏[14]佛 南無無礙山佛 南無無垢[15]鬘佛 南無放光明照佛 南無彌留力自在藏佛 南無炎自在藏佛 [16]南無聲分妙覺[17]吼佛 南無精進自在彌留寂自在佛 [18]南無堅無畏功德佛 南無堅勇猛寶佛 南無堅猛寂靜王佛 南無降伏闇彌留山王佛 [19]南無勝丈夫芬陀[20]梨佛 南無聖聲藏佛 南無普賢芬陀利佛 南無法平等法身佛 南無難勝佛 南無難可意[21]佛 南無不[22]動佛 南無妙聲佛 南無勝聲佛 南無莎羅奮迅佛 南無寶勝佛 南無愛見佛 南無然燈佛 南無須彌劫佛 南無月光佛 [23]南無日光佛 南無法界佛 南無藥樹王佛 南無星宿佛 南無覺[24]上佛 南無[25]授記佛 南無愛作佛 南無無畏作佛 [26]南無華寶栴檀佛 南無龍功德佛 南無盧舍那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無煩惱佛 南無善來佛 南無金色色佛 南無無根本佛 南無須彌[27]燈[28]佛 南無可樂見光佛 南無能作光佛 南無[29]一切濁佛 南無無染佛 南無[30]善淨佛 南無[31]解脫佛 南無華樹佛 南無[32]法性佛 南無善護聲佛 南無得意佛 南無斷愛佛 南無[33]內外[34]佛 南無成就幢佛 南無梵聲佛 南無妙聲佛 南無勝聲[35]佛 南無[36]金剛佛 南無[37]大通佛 南無無畏佛 南無離一切煩惱佛 南無離怖佛 南無離怯弱佛 南無不可動佛 南無樂解脫佛 南無成[38]就佛 南無二足尊佛 南無一切種智佛 南無相莊嚴佛 南無不可量言佛 南無不畏言佛 南無常相應言佛 南無梵眾相應佛 南無[39]三十天眾相應佛 南無字金色[40]佛 南無[41]捨結佛 南無莎羅華佛 南無金華佛 南無拘牟頭相佛 南無頂[42]勝佛 南無一切通智佛 [43]南無不可相佛 [44]南無得一切法彼岸佛 [45]南無善住佛 南無莊嚴相佛 南無妙寂佛 南無捨浮羅奮迅[46]佛 南無清淨眾生[47]佛 南無常香佛 南無畢竟大悲[48]佛 南無成就堅佛 南無常微笑[49]佛 南無離濁佛 南無百相功德佛 南無隨順佛 南無勝藏[50]佛 南無般若幢佛 南無寶般若畢竟[51]佛 南無滿足意佛 南無觀世自在王佛 南無大炎聚佛 南無勝功德威德佛 南無[52]梵勝天佛 南無內寶佛 南無三菩提幢佛 南無[53]勝燈佛 南無善擇願[54]越勝莎羅王[55]佛 南無無垢光明佛 南無[56]照闇佛 南無無畏觀佛 [57]南無樂說莊嚴[58]佛 南無無垢月雞兜稱佛 南無寶上佛 南無華莊嚴光明(丹本有作)佛 南無火奮迅佛 南無無畏智觀佛 南無師子奮迅齊佛 南無遠離一切驚怖毛竪等稱光佛 南無伽那伽王光明威德佛 南無觀世音佛 南無尼彌佛 南無寶火佛 南無寶山佛 南無自在佛 南無寶精進日月光明莊嚴威德黠聲王佛 南無初發心念觀一切疑即斷煩惱佛 南無斷闇三昧勝王佛 南無寶炎佛 南無大聚佛 南無栴檀香佛 南無虛空平等佛 南無禮拜增上佛 南無不動作佛 南無[1]觀(丹鄉本歡)喜佛 南無離畏佛 南無善清淨勝佛 南無光明王佛 南無不可降伏幢佛 南無勝一切佛 南無聞聲勝佛 南無善臂佛 南無寶高佛 南無善解佛 南無月高佛 南無善見佛 南無照賢首勝佛 南無得聖佛 南無成就一切事佛 南無山峯佛 南無普寶蓋莊嚴佛 南無廣光明王佛 南無寶蓋喜佛 南無照賢勝佛 南無樂日佛 南無普賢佛 南無清淨一切願威德勝王佛 南無功德王光明佛 南無普光明佛 南無普香佛 南無善清淨佛』
「舍利弗!舉要言之,現在諸佛說不可盡。舍利弗!譬如東方恒河沙世界,南方恒河沙世界,西方恒河沙世界,北方恒河沙世界,上下四維恒河沙世界,彼一切世界,下至水際,上至有頂,滿中微塵。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如是微塵可知數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如是同名釋迦牟尼佛,現在世者,我現前見。彼諸佛母同名摩訶摩耶,父同名輸頭檀王,城同名迦毘羅,彼諸佛第一聲聞弟子,同名舍利弗、目犍連,侍者弟子同名阿難陀,何況種種異名母、異名父、異名城、異名弟子、異名侍者。舍利弗!彼若干世界,彼人於何等世界著微塵,何等世界不著微塵,彼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下至水際,上至有頂。舍利弗!復有第二人,取彼微塵,[2]彼若干微塵數,爾所佛國土阿僧祇億百千萬那由他世界,過爾所世界為一步。舍利弗!彼人復過若干微塵[3]數世界為一步,彼人如是過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行乃下一塵,如是盡諸微塵。舍利弗!如是若干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滿中微塵,復更著十方世界。舍利弗!復過是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彼諸世界,下至水際,上至有頂,滿中微塵。舍利弗!復有第三人,取彼爾所微塵,過彼爾所微塵數世界為一步,彼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行乃下一塵,如是盡諸微塵。復有第四人,取彼若干微塵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下至水際,上至有頂,滿中微塵。舍利弗!於意云何,彼微塵可知數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彼若干微塵,可知其數,然彼同名釋迦牟尼佛,母同名摩訶摩耶,父同名輸頭檀,城同名迦毘羅,第一弟子同名舍利弗、目犍連,侍者弟子同名阿難陀,彼佛不可知數。舍利弗!如是第五人,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人。舍利弗!復有第十一人,是人彼若干微塵中,取一微塵破為[4]十方,若干世界微塵數分,如是餘微塵,亦悉破為若干世界微塵數分。舍利弗!於意云何,彼微塵分可知數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復有人,彼若干微塵分佛國土為過一步,如是速疾神通行東方世界無量無邊劫下一微塵,東方盡如是微塵,若著微塵及不著者,下至水際,上至有頂,滿中微塵;如是南方乃至十方,下至水際,上至有頂,滿中微塵。舍利弗!於意云何,彼微塵可知數不?」
舍利[A3]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彼若干微塵分,可知其數。然現今在世同名釋迦牟尼佛,母同名摩訶摩耶,父同名輸頭檀王,城同名迦毘羅,第一弟子同名舍利弗、目犍連,侍者弟子同名阿難陀,不可數知。何況種種異名佛、異名母、異名父、異名城、異名弟子、異名侍者。舍利弗!我若干微塵數劫住世,說一同名釋迦牟[5]尼,不可窮盡。如是同名然燈佛。
「『[6]南無同名提婆延佛 南無同名燈光明佛 南無同名一切勝佛 南無同名大稱佛 南無同名波頭摩勝佛 南無同名毘婆尸佛 南無同名尸棄佛 南無同名毘舍浮佛 南無同名拘留孫佛 南無同名拘那含佛 南無同名迦葉佛』
「如是等異名母,乃至異名侍者,現在住世,我今悉知。汝[7]等應當一心敬禮。」
爾時,佛告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先懺悔一切諸罪。若比丘犯四重罪,比丘尼犯八重罪,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犯出家根本罪,若優婆塞犯優婆塞重戒,優婆夷犯優婆夷重戒,欲懺悔者,當淨洗浴、著新淨衣、不食[8]葷辛;當在靜處修治室內,以諸幡華莊嚴道場,香泥塗畫,懸四十九枚幡,莊嚴佛座,安置佛像;燒種種香,栴檀、沈水、薰陸、多伽羅、蘇犍陀,種種末香、塗香,燒如是等種種妙香,散種種華;興大慈悲願救苦眾生,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晝夜思惟如來本行、苦行,於無量劫受諸苦惱,不生疲厭,為求無上菩提故,於一切眾生自生下心,如僮僕心。若比丘懺四重罪,如是晝夜四十九日,當對八清淨比丘發露所犯罪,七日一對發露,[1]至心慇重,悔昔所作,一心歸命十方諸佛,稱名禮拜,隨力隨分,如是至心,滿四十九日,罪必除滅。是人得清淨時當有相現,若於覺中、若於夢中,見十方諸佛與其[2]記別,或見菩薩與其記別,將詣道場共為已伴;或與摩頂示滅罪相;或自見身入大會中,處在眾次;或自見身處眾說法;或見諸師淨行沙門,將詣道場示其諸佛。
「舍利弗!若比丘懺悔罪時,若見如是相者,當知是人罪垢得滅,除不至心。若比丘尼懺悔八重罪者,當如比丘法,滿足四十九日,當得清淨,除不至心。若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懺悔根本重罪,當對四清淨比丘、比丘尼,如上法滿二十一日,當知清淨,除不至心。若優婆塞、優婆夷懺悔重戒罪,應當至心恭敬三寶,若見沙門,恭敬禮拜,生難遭想,當請[3]詣道場,設種種供養,當請一比丘,心敬重者,就其發露所犯諸罪,至心懺悔,一心歸命十方諸佛,稱名禮拜,如是滿足七日,必得清淨,除不至心。」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南無東方自在寶燈佛』
「『南無南方摩尼清淨雲佛』
「『南無西方無量壽佛』
「『南無北方無染光幢佛』
「『南無東北方無礙光雲佛』
「『南無東南方自在吼聲佛』
「『南無西南方勝妙智月佛』
「『南無西北方大聖自在佛』
「『南無下方光明妙輪不空見佛』
「『南無上方普眼功德光明雲佛』」
爾時,舍利弗等大眾,承佛神力,見十方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無量無邊。
爾時,舍利弗在大眾中,悲泣流淚,白佛言:「希有,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不得成佛。我等昔來,猶如腐草,雖經春陽,無悕秋實。」
爾時,慧命舍利弗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願更廣說十方所有諸佛名號,我等樂聞。」
爾時,佛告舍利弗:「汝當至心諦聽,我為汝說。得聞彼佛,一心敬禮。
「舍利弗!從此世界東方,過百千億世界,有佛世界名然燈,彼國土有佛名寶集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現今說法。
「『南無寶集佛』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4]聞彼佛名,至心受持憶念,是善男子、善女人,畢竟得七覺分三昧,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超越世間六十劫。」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舍利弗!東方有世界名寶集,彼世界有佛,名寶勝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
「『南無寶勝佛』
「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至心受持,憶念讀誦,合掌禮拜。若復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足三千大千世界珍寶布施,如是日日布施,滿足一百歲,如此布施福德,比前至心禮拜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及一。」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舍利弗!從此東方,過八百世界,有佛世界名香積,彼世界有佛,名成就盧舍那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現今說法。若人聞彼佛名,受持讀誦,憶念禮拜,超越世間五百劫。
「『南無成就盧舍那佛』
「舍利弗!從此世界,東方過千世界,名樹提跋提,彼世界有佛,名盧舍那鏡像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現今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受持讀誦,至心憶念,恭敬禮拜,得脫三惡[1]道。
「『南無盧舍那鏡像佛』
「舍利弗!從此東方,過二千世界,有佛國土名無量光明功德,彼[2]界有佛名盧舍那光明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五體投地,深心敬重,受持讀誦,恭敬禮拜,是人超越世間三十劫。
「『南無盧舍那光明佛』
「舍利弗!東方過千世界,有佛國土名可樂,彼佛名不動應供、正遍知。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受持讀誦,恭敬禮拜,是人畢竟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諸魔所不能動。
「『南無不動佛』
「舍利弗!東方過千世界,有佛國土名不可量,彼處有佛名大光明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今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光明佛名,受持讀誦,恭敬禮拜,是人常不離一切諸佛菩薩,畢竟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南無大光明佛』
「舍利弗!從此世界,東方過六十千世界,有國土名然燈,佛名不可量聲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不可量聲佛名三稱者,是人畢竟不墮三惡道,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南無無量聲如來』(三稱)
「舍利弗!復過彼世界,度千佛國土,有世界名無塵,彼有佛名阿彌陀劬沙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今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深心敬重,受持讀誦,恭敬禮拜,是人超越世間[3]十二劫。
「『南無阿彌陀劬沙佛』
「舍利弗!復過二十千佛國土,有世界名難勝,彼處有佛名大稱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合掌作如是言:
「『南無大稱如來』
「若復有人,以須彌山等七寶,日日布施,滿一百歲,比聞此佛名禮拜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亦不及一。
「舍利弗!復過三千世界,有國土名光明,佛號寶光明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彼佛名,超越世間一百劫,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人不信聞名得[4]如此功德者,是人定墮阿鼻地獄,滿足一百劫。
「『南無寶光明佛』
「舍利弗!東方過十千國土,有世界名光明照,彼處有佛名得大無畏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今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受持讀誦,恭敬禮拜,是人畢竟得大無畏,攝取無量無邊功德聚。
「『南無得大無畏佛』
「舍利弗!過第七千佛國土,有世界名摩尼光明,彼處有佛,名然燈火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至心恭敬禮拜,受持讀誦,是人攝得如來十力。
「『南無然燈火佛』
「舍利弗!復過八千佛國土,有世界名真實,彼世界中有佛,號實聲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受持讀誦,至心禮拜,是人畢竟得四聖諦,畢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南無實聲佛』
「舍利弗!復過二十千佛國土,有世界名光明,佛名無邊無垢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今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至心生信,受持讀誦,恭敬禮拜。若復有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聞無垢佛名受持讀誦功德,千萬分不及一,乃至算數所不能及。何以故?若眾生罪根深厚,不得聞無垢佛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如來名者,是人非於一佛所種諸善根,亦非十佛所種諸善根,是人乃是百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是人超越世間四十八劫。
「『南無無邊無垢佛』
「舍利弗!東方過九千佛國土,有世界名妙聲,佛號月聲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受持讀誦,至心禮拜,是人所得一切功德白法,具足如滿月,畢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南無月聲佛』
「舍利弗!復過十千佛國土,有世界名無畏,佛名無邊稱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受持讀誦,合掌作如是言:
「『南無無邊稱如來』
「若復有人,以七寶如須彌山布施,日日如是,滿足百年,此福德聚比持佛名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舍利弗!復過千五百佛國土,有世界名然燈,佛號日月光明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彼佛名,受持讀誦,[1]胡跪合掌,右膝著地,三稱如是言:
「『南無日月光明世尊』(三稱)
「是人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復過三十千佛國土,有世界名無垢,佛號無垢光明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善男子、善女人,天、龍、夜叉、羅剎,若人非人,聞是佛名,畢竟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入惡道。
「『南無無垢光明佛』
「舍利弗!東方過十千佛國土,有世界名百光明,佛號清淨光明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天、龍、夜叉、人非人,聞[2]名者,必得人身,遠離貪、瞋、癡煩惱。若人聞不信者,六十千劫墮大地獄。
「『南無清淨光明佛』
「舍利弗!復過百佛國土,有世界名善德,佛號日光明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人畢竟清淨心稱此佛名,所得功德,滿足如日輪,畢竟能降伏一切諸魔外道,超越世間三十劫。
「『南無日光明佛』
「舍利弗!復過六十千佛國土,有世界名住七覺分,佛號無邊寶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人聞彼佛名,是人具足得七覺分,能置眾生著勝寶中,畢竟成就無量功德聚。
「『南無無[3]邊寶佛』
「舍利弗!復過五百佛國土,有世界名華鏡像,佛號華勝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人聞彼佛名,信心敬重,彼人一切善法成就,如華敷明,越度世間五十五劫。
「『南無華勝佛』
「舍利弗!復過百千億佛國土,有世界名遠離一切憂惱,佛號妙身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人聞彼佛名,至心敬禮,讀誦受持,是人決定遠離一切諸障,不入惡道,超越世間無量劫。
「『南無妙身佛』
「舍利弗!復過那由他佛國土,有世界名平等,彼處有佛,號法光明清淨開敷蓮華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現在說法。若人得聞彼如來名,受持不忘者,永離三惡道。
「『南無法光明清淨開敷蓮華佛』
「舍利弗!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懺悔諸罪,當淨洗浴,著新淨衣,淨治室內,敷設高座,安置佛像,懸二十五枚幡,種種華香,供養誦念此二十五佛名,日夜六時懺悔,滿二十五日,滅四重八禁等罪,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亦如是。」
爾時,舍利弗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演說過去七佛姓名、壽命長短,我等渴仰樂聞。」
佛告舍利弗:「諦聽!諦聽!今為汝說。
「舍利弗!過去九十一劫,有佛名毘婆尸如來。
「過去三十劫,有佛名尸棄如來。
「彼劫中復有毘舍浮如來。自此以後無量無數劫,空過無有佛。至賢劫中有四佛:
「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我釋迦牟尼佛。
「毘婆尸佛壽命八十千劫,尸棄佛壽命六十千劫,毘舍浮佛壽命二千劫,拘留孫佛壽命十四小劫,拘那含牟尼佛壽命三十小劫,迦葉佛壽命二十小劫,我現在最少壽命一百年。
「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剎利家生。拘留孫佛、拘那[4]含佛、迦葉佛,婆羅門家生。舍利弗!我釋迦牟尼佛,剎利家生。
「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5]此三佛姓拘隣。拘留孫佛、拘那含[6]牟尼佛、迦葉佛,此三佛姓迦葉。舍利弗!我釋迦牟尼佛,姓瞿曇。
「毘婆尸佛,波叱羅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尸棄佛,分陀利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毘舍浮佛,娑羅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拘留孫佛,優頭跋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拘那含牟尼佛,尸利沙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佛,尼拘律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我釋迦牟尼佛,阿說他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毘婆尸佛,三集聲聞。尸棄佛,三集聲聞。毘舍浮佛,再集聲聞。拘留孫佛,一集聲聞。拘那含牟尼佛,一集聲聞。迦葉佛,一集聲聞。舍利弗!我釋迦牟尼佛,一集聲聞。
「毘婆尸佛,第一聲聞弟子,一名吉沙,二名看茶。尸棄佛,第一聲聞弟子,一名勝,二名自在。毘舍浮佛,第一聲聞弟子,一名星宿,二名上。拘留孫佛,第一聲聞弟子,一名疾,二名力。拘那含牟尼佛,第一聲聞弟子,一名活(丹治),二名毘頭羅。迦葉佛,第一聲聞弟子,一名輸那,二名頗羅墮。舍利弗!我釋迦牟尼佛,第一聲聞弟子,一名舍利弗,二名目揵連。如上二人等,前者智慧第一,後神通第一。
「毘婆尸佛,侍者名無憂。尸棄佛,侍者名離畏。毘舍浮佛,侍者名寂。拘留孫佛,侍者名智。拘那含[1]文尼佛,侍者名親。迦葉佛,侍者名[2]迦夫。舍利弗!我釋迦牟尼佛,侍者名[3]歡喜。
「毘婆尸佛,子名成陰。尸棄佛,子名不可量。毘舍浮佛,子名善智。拘留孫佛,子名上。拘那含文尼佛,子名勝。迦葉佛,子名導師。舍利弗!我釋迦牟尼佛,子名羅睺羅。
「毘婆尸佛,父名槃頭,母名槃頭意,城名槃頭。尸棄佛,父名鉤那,母名勝,城名阿樓那跋提。毘舍浮佛,父名阿樓那天子,母名稱意,城名隨意。拘留孫佛,父[4]婆羅門種,名功德,母名廣,彼天子名無畏,城亦名無畏。拘那含文尼佛,父婆羅門種,名火(丹大)德,母名難勝,天子名莊嚴,城亦[5]名莊嚴。迦葉佛,父婆羅門種,名淨德,母名善才,天子[6]名知使,城亦名知使,今時波羅奈城是。舍利弗!我今父名輸頭檀王,母名摩訶摩耶,城名迦毘羅。
「舍利弗!應當敬禮我本師,謂釋迦牟尼佛。
「『南無稱妙佛 南無降伏一切佛 南無然燈光佛 南無無畏佛 南無法勝佛』
「如是等,初一大阿僧祇劫,有八十億佛,最後名釋迦牟尼佛。第二阿僧祇劫初:
「『南無寶勝佛 南無然燈佛 南無妙聲佛 南無勝成佛 南無善見佛 南無善眼佛 南無持提羅吒佛 南無師子佛 南無無畏佛 南無自在[7]佛 [8][9]南無不違佛 南無善眼佛 南無善山佛 南無善意佛 南無栴檀佛 南無降伏熱佛 南無降伏闇佛 南無師子佛 南無奮迅佛 南無妙聲佛 南無無量威德佛 南無淨德佛 南無炎佛 南無見第一義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妙行勝佛 南無妙寂靜佛 南無妙身佛 南無功德佛 南無梵命佛 南無[10]月佛 南無降自在佛 南無調山佛 南無因陀羅財佛』
「此是第二大阿僧祇劫,有如是等七十二億佛,[11]應當敬禮。舍利弗!
「『歸命[12]大力佛 南無大精進佛 南無淨德佛 南無大明佛 南無陽炎佛 南無復有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龍佛 南無大威德佛 南無堅行佛 南無栴檀佛 南無寶山佛 南無因陀羅幢佛 南無無畏作佛 南無富樓那佛 南無寶髻佛 南無波頭摩勝佛 南無妙勝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與光明佛 南無降伏怨佛 南無波斯[13]陀佛 南無大幢佛 南無頗羅墮佛 南無畢沙佛 南無星宿佛 南無毘婆尸佛 南無尸棄佛 南無拘隣佛 南無毘舍浮佛
「『南無能作光明不可勝佛[14]
佛名經卷第八
校注
[0155015] 不分卷【宋】【元】【明】【宮】【宮乙】 [0155016] 莎【大】,娑【宋】【元】【明】【宮】【宮乙】 [0155017] 優【大】,憂【宋】【元】 [0155018] (丹持)【大】,〔-〕【宋】【元】【明】【宮】【宮乙】,次下無夾註 [0155019] 佛【大】,佛南無善意佛已上六千七百佛【宋】【元】【明】【宮】,佛南無善意佛【宮乙】 [0155020] 以下二十佛名一百六十字【宮乙】異與【麗】【宋】【元】【明】今附三十卷佛名經末尾 p. 308 [0155021] 南無光波婆吒佛南無功德跡佛【大】∞南無因緣光明佛南無無邊功德王佛【宋】【元】【明】【宮】 [0155022] 跡【大】,積【宮】 [0155023] 南無因緣光明佛南無無邊功德王佛【大】∞南無光波婆吒佛南無功德跡佛【宋】【元】【明】【宮】 [0155024] 南無觀法佛【大】∞南無天力師子奮迅佛【宮乙】 [0155025] 南無天力師子奮迅佛【大】∞南無觀法佛【宮乙】 [0155026] 天【大】,大【元】【明】【宮】【宮乙】 [0155027] 相【大】,根【宮乙】 [0155028] 南無發捨成就佛【大】∞南無平等須彌山面佛【宮乙】 [0155029] 捨【大】,誓【宮乙】 [0155030] 南無平等須彌山面佛【大】∞南無發捨成就佛【宮乙】 [0155031] 南無智自在佛【大】∞南無勝業清淨見佛【宮乙】 [0155032] 南無勝業清淨見佛【大】∞南無智自在佛【宮乙】 [0155033] 著【大】,礙【宮乙】 [0155034] 成【大】,城【宋】【元】【明】【宮】【宮乙】 [0155035] 無【大】,〔-〕【宮乙】 [0155036] (南無淨功德莊嚴佛南無自在相好莊嚴稱佛)二佛名十八字【大】∞(南無行自在王佛南無法華彌留佛)二佛名十四字【宮乙】 [0155037] (南無行自在王佛南無法華彌留佛)二佛名十四字【大】∞(南無淨功德莊嚴佛南無自在相好莊嚴稱佛)二佛名十八字【宮乙】 [0156001] 佛【大】,佛南無普勝生佛南無千光靜住王佛【宮乙】 [0156002] 佛【大】,佛南無普勝生佛【宋】【元】【明】【宮】 [0156003] 佛【大】,佛南無千光靜住王佛【宋】【元】【明】【宮】 [0156004] 南無名照觀佛王佛【大】∞南無名快照光明精進通集佛【宮乙】 [0156005] 南無名快照光明精進通集佛【大】∞南無名照觀佛王佛【宮乙】 [0156006] 佛【大】,佛已上六千八百佛【宋】【元】【明】【宮】 [0156007] 千眼【大】,月眼【宮乙】 [0156008] 佛【大】,佛從此已上五千六百佛…【宮乙】 [0156009] 佛【大】,佛南無不樂出功德佛【宮乙】 [0156010] 南無法清淨來佛【大】∞南無不憂法華吼王佛【宮乙】 [0156011] 南無不憂法華吼王佛【大】∞南無法清淨來佛【宮乙】 [0156012] 擇【大】,釋【宮乙】 [0156013] 佛【大】,佛南無獨王佛【宮乙】 [0156014] 獨王【大】,一切主【宮乙】 [0156015] 那【大】,〔-〕【宋】【元】【明】【宮】 [0156016] 南無寶海炎佛【大】,〔-〕【宮乙】 [0156017] 以下十二佛排列如下,無比藏稱佛,不住生戒勝功德王佛,初不濁天王佛,虛空樂說無礙稱佛,勝慧佛,種種行王佛,天自在梵增上佛,善行見王佛,盧舍那勝功德佛,智善根成就性佛,自在佛,住華佛【宮乙】 [0156018] 佛【大】,佛南無種種願光佛【宋】【元】【明】【宮】【宮乙】 [0156019] 三【大】,二【宮乙】 [0156020] 億【大】,〔-〕【宮乙】 [0156021] 南無法身佛【大】,〔-〕【宮乙】 [0156022] 佛【大】,佛南無隨法行佛【宮乙】 [0156023] 燈【大】,燃【宮乙】 [0156024] 善【大】,蓋【宮乙】 [0156025] 法【大】,南無法【明】 [0156026] 當【大】,應當【宋】【元】【明】【宮】 [0156027] 山【大】,王【宮乙】 [0156028] 佛【大】,佛已上六千九百佛【宋】【元】【明】【宮】 [0156029] 嗟【大】,蹉【宮乙】 [0156030] 佛【大】,佛南無種種光明佛【宋】【元】【明】【宮】 [0156031] 佛【大】,佛從此已上八千七百佛【宮乙】 [0156032] 興一切相【大】,與一切相智【宮乙】 [0156033] 南無大毘留嗏佛【大】∞南無滿足精進實慧佛【宮乙】 [0156034] 嗏【大】,茶【宮】 [0156035] 南無滿足精進實慧佛【大】∞南無大毘留嗏佛【宮乙】 [0156036] 王【大】,〔-〕【宋】【元】【明】【宮】 [0156037] (南無佛…佛)十二字【大】,〔-〕【宮乙】 [0157001] (南無精進自在寶王佛南無威德藏佛)二佛名十五字【大】∞南無見利益一切歡喜佛【宮乙】 [0157002] 南無見利益一切歡喜佛【大】∞(南無精進自在寶王佛南無威德藏佛)二佛名十五字【宮乙】 [0157003] 歡喜【大】,觀喜【宮乙】 [0157004] 以下四佛名排列如下[06][04][09][08]【宮乙】 [0157005] 日【大】,日藏【宋】【元】【明】【宮】【宮乙】 [0157006] 南無大步佛王佛=南無種種日佛【宮乙】(CBETA 按:參考校勘[04]「以下四佛名排列如下[06][04][09][08]【宮乙】」。) [0157007] 佛【大】,日【元】【明】 [0157008] 南無無垢法王佛=南無聲分妙寶吼佛【宮乙】(CBETA 按:參考校勘[04]「以下四佛名排列如下[06][04][09][08]【宮乙】」。) [0157009] 南無聲分妙寶吼佛=南無無垢法王佛【宮乙】(CBETA 按:參考校勘[04]「以下四佛名排列如下[06][04][09][08]【宮乙】」。) [0157010] 蘇【大】,〔-〕【宮乙】 [0157011] 佛【大】,〔-〕【宮乙】 [0157012] 南無因陀羅山無礙王佛【大】∞南無龍月佛【宮乙】 [0157013] 南無龍月佛【大】∞南無因陀羅山無礙王佛【宮乙】 [0157014] 佛【大】,佛南無精進自在意法藏光明佛南無寶法勝佛【宋】【元】【明】【宮】 [0157015] 鬘【大】,鬚【宋】【元】【明】【宮】【宮乙】 [0157016] 南無聲…佛【大】,〔-〕【宮乙】 [0157017] 吼【大】,吼聲【宋】【元】【明】【宮】 [0157018] (南無堅無畏功德佛南無堅勇猛寶佛南無堅猛寂靜王佛南無降伏闇彌留山王佛)四佛名三十三字【大】∞南無勝丈夫芬陀梨佛【宮乙】 [0157019] 南無勝丈夫芬陀梨佛【大】∞(南無堅無畏功德佛南無堅勇猛寶佛南無堅猛寂靜王佛南無降伏闇彌留山王佛)四佛名三十三字【宮乙】 [0157020] 梨【大】,利【宮乙】 [0157021] 佛【大】,佛已上七千佛依舊本剩一位在此末【宋】【元】【明】,佛已上七千佛【宮】 [0157022] 動【大】,動天【宮乙】 [0157023] 〔南無日光佛南無法界佛〕二佛十字-【宮乙】 [0157024] 上【大】,佛【宮乙】 [0157025] 授【大】,受【宮乙】 [0157026] (南無華…佛)七字【大】,〔-〕【宮乙】 [0157027] 燈【大】,登【宮乙】 [0157028] 佛【大】,佛從此已上八千八百佛…【宮乙】 [0157029] 一【大】,無一【宋】【元】【明】【宮】 [0157030] 善淨【大】,清淨面【宮乙】 [0157031] 解脫【大】,解勝【宮乙】 [0157032] 法性【大】,布施法【宮乙】 [0157033] 內外【大】,破他軍【宮乙】 [0157034] 佛【大】,佛南無破他軍佛【宋】【元】【明】【元】 [0157035] 佛【大】,佛南無妙德難思佛【宋】【元】【明】【宮】 [0157036] 金剛【大】,妙德難思【宮乙】 [0157037] 大【大】,大神【宋】【元】【明】【宮】【宮乙】 [0157038] 就【大】,佛【宮乙】 [0157039] 三十【大】,三十三【宋】【元】【明】【宮】 [0157040] 佛【大】,佛南無常喜樂佛【宋】【元】【明】【宮】 [0157041] 捨結【大】,常喜樂【宮乙】 [0157042] 勝【大】,相【元】【明】 [0157043] 南無不可相佛【大】∞南無得一切法彼岸佛【宮乙】 [0157044] 南無得一切法彼岸佛【大】∞南無不可相佛【宮乙】 [0157045] 南無善住佛【大】,〔-〕【宮乙】 [0157046] 佛【大】,佛南無樂日佛【宋】【元】【明】【宮】 [0157047] 佛【大】,佛南無清淨一切願威德勝王佛南無寶蓋喜佛南無樂日佛【宮乙】 [0157048] 佛【大】,佛南無普賢佛南無普香佛【宮乙】 [0157049] 佛【大】,佛南無喜清淨佛【宮乙】 [0157050] 佛【大】,佛南無照賢首勝佛【宮乙】 [0157051] 佛【大】,佛南無寶高佛南無善臂佛南無善解佛南無月高佛南無善見佛【宮乙】 [0157052] 梵勝天【大】,得聖【宮乙】 [0157053] 勝燈【大】,星宿【宮乙】 [0157054] 越【大】,起【宋】【元】【明】【宮】 [0157055] 佛【大】,佛南無歡喜佛南無勝燈佛南無禮拜增上佛【宮乙】 [0157056] 照闇【大】,蓋喜【宮乙】 [0157057] 以下二十佛名一百五十二字【宮乙】與【麗】【宋】【元】【明】異,今附三十卷佛名經末尾 cf. p. 310 [0157058] 佛【大】,佛已上七千一百佛【宋】【元】【明】【宮】 [0158001] 觀【大】,歡【宋】【元】【明】【宮】 [0158002] 彼【大】,過【宋】【元】【明】【宮】 [0158003] 數【大】,〔-〕【宋】【元】【明】【宮】 [0158004] 十方【大】,十分【宋】【元】【明】【宮】 [0158005] 尼【大】,尼佛【宋】【元】【明】【宮】 [0158006] 南無【大】*,〔-〕【宮】* [0158007] 等應【大】,〔-〕【宋】【元】【明】【宮】 [0158008] 葷【大】,薰【宮】 [0159001] 至心【大】下同,志心【宋】【元】【明】【宮】下同 [0159002] 記別【大】*,記莂【宋】【元】【明】【宮】* [0159003] 詣【大】,諸【宋】 [0159004] 聞【大】,得【明】 [0160001] 道【大】,趣【宋】【元】【明】【宮】 [0160002] 界【大】,〔-〕【宋】【元】【明】【宮】 [0160003] 十【大】,三十【宋】【元】【明】【宮】 [0160004] 如此功德者【大】,福者【宋】【元】【明】【宮】 [0161001] 胡【大】,䠒【宮】 [0161002] 名【大】,彼勝名【宋】【元】【明】 [0161003] 邊【大】,量【明】 [0161004] 含【大】*,舍【明】* [0161005] 此三佛【大】*,〔-〕【宋】【元】【明】【宮】* [0161006] 牟尼佛【大】,〔-〕【宋】【元】【明】【宮】 [0162001] 文【大】*,牟【明】* [0162002] 迦夫【大】,迦天【元】【明】【宮】 [0162003] 歡喜【大】,慶喜【宋】【元】【明】【宮】 [0162004] 婆羅門種【大】,〔-〕【宋】【元】【明】【宮】 [0162005] 名【大】,〔-〕【宋】【元】【明】 [0162006] 名【大】,〔-〕【宋】【元】【明】【宮】 [0162007] 佛【大】,佛已上七千二百佛【宋】【元】【明】【宮】 [0162008] 卷第八終【宋】【元】【明】【宮】 [0162009] 卷第九首【宋】【元】【明】【宮】 [0162010] 月【大】,日月光【元】【明】 [0162011] 應【大】,適【元】【明】 [0162012] 大【大】,南無大【宋】【明】【宮】 [0162013] 陀【大】,他【宮】 [0162014] 不分卷【宋】【元】【明】【宮】【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4 冊 No. 440 佛說佛名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Xian 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