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羅閱祇國耆闍崛山中,與菩薩萬人[6]俱,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諸優婆塞、優婆夷,諸天王、梵釋及人民、鬼神、龍,無央數共坐。
阿闍世王太子,名為和休,與長者子五百人,各持金[7]花[8]繖蓋,從羅閱國出行,與太子相隨俱到佛所,各[9]持繖蓋上佛已,各叉手[10]頭面著地為佛作禮,却住佛前。太子[11]叉手白佛言:「[12]菩薩何因緣[13]得端正?何因緣不入女人腹中,而生蓮花中?何因緣[14]知前世宿命?願佛加大恩,當為我分別說之。」
佛告太子:「菩薩忍辱不瞋怒者,後世生為人端正。菩薩不[15]婬妷、不與女人交通者,後世生不入女人腹中,便於蓮華中化生。菩薩憙持經戒教人,後世生便自知宿[A1]命無央數世之事。」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有三十二相?何因緣有八十種好?何因緣人民見佛身形,視之無厭極?」
佛告太子:「本為菩薩時,好布施與人。在所求索,欲得衣服、飲食、金銀珍寶、車馬、奴婢妻子、肌肉頭目,皆不逆人,無所貪惜,用是故得三十二相。菩薩慈心哀念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如視赤子,欲念度脫,用是故得八十種好。菩薩見怨家如視父母,其心適等無有異,用是故,人民見佛身形,視之無厭極。」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知深經智慧?何因緣知三昧安隱?何因緣佛所語皆[16]使人聞者皆歡喜耶?」
佛告太子:「菩薩憙書經諷誦學說,用是故,知深經智慧。菩薩常好定意心安,用是故,得三昧安隱。菩薩所語皆至誠不欺[17]怠人,用是故,所語誠信,人聞者皆歡喜。」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皆淨潔?何因緣魔不能得其便?何因緣眾人不敢誹謗佛經道?不敢誹謗比丘僧?」
佛告太子:「菩薩憙侍佛、憙經道、憙比丘僧,用是故,得淨潔。菩薩晝夜經行精進,用是故,魔不能得其便。菩薩所語皆至誠不欺,用是故,人民不敢誹謗佛經道,不敢誹謗比丘僧。」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得壽命長?何因緣得無病?何因緣家中皆和順相重,不令他人別離?」佛告太子:「菩薩慈心不殺生,用是故,後生得壽命長。菩薩不持刀[18]杖恐怖人,用是,故後世生得無病。菩薩見人有鬪變,憙行救解令和合,用是故,後世生人不別離。」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易得財物,富有不難?何因緣不亡財物,人不劫盜?何因緣得尊者豪貴耶?」
佛告太子:「菩薩智黠、不愚癡,用是故,得大富不難。菩薩憙布施,不貪[19]惜餘者、不亡財物,見人富樂得錢財不嫉妬,用是故,得為尊者。菩薩不殺,不自貢高,用是故,得為豪[20]貴。」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得天眼洞視?何因緣天耳徹聽?何因緣得知世間生死所趣善惡耶?」
佛告太子:「菩薩憙於佛寺中然燈,用是故,得天眼洞視。菩薩憙持倡伎樂佛寺中,用是故,天耳徹聽。菩薩入三昧得禪,用是故,知世間生死所趣善惡。」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21]得飛行四神足念?何因緣菩薩得念前世無央數劫之事?何因緣菩薩得佛便絕命?」
佛告太子:「菩薩布施,持車馬[22]象及與騾驢駱駝、履屣與人,用是故,得飛行四神足。菩薩憙念諸佛三昧神足,從學憙教人,用是故,得念前世無央數劫之事。菩薩得佛意無所著,用是故,[23]便般泥洹絕命。」
太子白佛言:「菩薩何因緣[24]預治佛國?何因[25]緣預知後世得比丘僧?何因緣得光明遍照十方?」
佛告太子:「菩薩常多願,用是故,預治佛國。菩薩布施與人民,憙教人行六波羅蜜經,用是故,[26]後得比丘僧。菩薩持七寶物作繖蓋上佛及佛寺,用是故,得光明遍照十方。」
佛為太子分別說是事,太子甚大歡喜,及五百長者子皆大歡喜。
太子白佛言:「我後世佛所說,我悉受行皆當具足?」
佛大笑,口中五色光出悉照十方。彌勒菩薩起前長跪,叉手白佛言:「佛不妄笑。何因緣五色光出悉照十方耶?」
佛告彌勒菩薩:「聽我說之。太子和休及五百長者子,前世供養百億佛,皆行菩薩道。乃前世提和竭羅佛時,是五百人,皆我弟子所教,後世悉當得共會,供養六億佛。却後一劫,劫名為摩訶波羅蜜,共會一劫中,五百人前後皆同一字,名為若那頸頭陀那。後作佛時,其國土當如阿彌陀佛國,[1]國中菩薩往來飛行者、[2]變化者,皆如阿彌陀佛國中諸菩薩。人聞是經,皆當生阿彌陀佛國作菩薩,如文殊師利菩薩、三摩提鉢菩薩,後世作佛者當如阿彌陀佛。」
說經已,太子和休及五百長者子,諸菩薩比丘僧、比丘[A2]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梵人民、鬼神龍,皆大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
[3]佛說太子和休經
校注
[0155002] 佛說【大】,〔-〕【元】【明】 [0155003] 一卷【大】,〔-〕【宋】【元】【明】【宮】 [0155004] 云【大】,云安公錄中【宋】【元】【明】【宮】 [0155005] 譯【大】,譯師名【明】 [0155006] 俱【大】,〔-〕【明】【宮】 [0155007] 花【大】,〔-〕【宮】 [0155008] 繖【大】*,傘【宋】【元】【明】【宮】* [0155009] 持【大】,將【宮】 [0155010] 頭【大】,持頭【宮】 [0155011] 叉手【大】,〔-〕【宋】【元】【明】【宮】 [0155012] 菩薩何因緣【大】,何因緣菩薩【宋】【元】【明】【宮】 [0155013] (得端…因緣)二十字【大】,〔-〕【宋】【元】【明】【宮】 [0155014] 知【大】,能知【宋】【元】【明】【宮】 [0155015] 婬妷【大】,婬泆【元】,淫泆【明】 [0155016] 使【大】,快【宮】 [0155017] 怠【大】,詒【元】【明】 [0155018] 杖【大】,仗【明】 [0155019] 惜餘【大】,𩜶【宮】 [0155020] 貴【大】,尊貴【宋】【元】【明】【宮】 [0155021] 得【大】,〔-〕【宮】 [0155022] 象【大】,〔-〕【宋】【元】【明】 [0155023] 便【大】,使【宮】 [0155024] 預【大】*,豫【宋】【元】【明】【宮】* [0155025] 緣預知【大】,絕治【宮】 [0155026] 後【大】,〔-〕【宮】 [0156001] 國【大】,〔-〕【宮】 [0156002] (變化…是經)十八字【大】,〔-〕【宮】 [0156003] 佛說【大】,〔-〕【元】【明】【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2 冊 No. 344 佛說太子和休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西蓮淨苑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