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十住行道品[9]一卷
曇昧摩提菩薩持佛威神,便於佛前[12]入是阿難波[13]渝迦三昧,悉見十方諸佛——十方諸佛者,其數如千佛剎塵等;一塵者為一佛剎,一佛剎如是十方[14]四面——見十方諸佛皆悉言:「善哉,善哉!曇昧摩提菩薩!」十方諸佛皆賜與智慧,悉語曇昧摩提菩薩言:「是釋迦文佛前世本願所結成功德威神使若益。諸經益[15]者,佛威神益。深入經處,悉示諸十方虛空法,心無所著;悉入無所罣礙中、悉入大道中,疾近[16]逮佛;悉知諸經、諸十方人所思想;悉學知十方諸所說經,皆悉知用。是故,悉為諸菩薩等說菩薩十法住,悉及得持佛威神,悉能說。」
爾時,曇昧摩提菩薩所語說,無所罣礙、無所難也;無有盡[A3]儩時、無有能[17]升量者、無有極止時;無有能[18]逮者、無有能得長短者;未曾有忘[19]時、無不得明者,悉等無異;無有[20]懈慢時,眾所不能及。持是三昧力,十方諸佛等皆各各伸右手著曇昧摩提菩薩頭上,以曇昧摩提菩薩[21]使於三昧中覺,[22]便語菩薩言:「諸佛子皆聽,菩薩舍甚大,悉如虛空。經處何因菩薩舍甚大——過去諸佛悉那中生、當來諸佛悉那中生、今現在諸佛悉那中生?何因菩薩入大道中?從何因緣入是大道中?何因正爾?
「菩薩有十法住,用分別[23]如過去當來今現在佛等所說。何等為諸菩薩十[24]法住?
「第一者、波藍[25]耆兜波菩薩法住。
「第二者、名阿闍浮菩薩法住。
「第三者、名渝阿闍菩薩法住。
「第四者、名闍摩期菩薩法住。
「第五者、名波渝三般菩薩法住。
「第六者、名阿耆三般菩薩法住。
「第七者、名阿惟越致菩薩法住。
「第八者、名鳩摩羅浮童男菩薩法住。
「第九者、名渝羅闍菩薩法住。
「第十者、名阿惟顏菩薩法住。
「一、何等為波藍耆兜波菩薩法住者?上頭見佛端[26]政無比,視面色無有厭時,無有及逮者、尊貴無有能過者、飛無有能過者、所教授無有能過者。是菩薩見佛威神儀法如是,使稍入佛道中轉開導之,皆隨其意教度。[27]既見勤苦者皆愍傷,稍稍近曉佛語信向之。新發起意學佛道,悉欲得了佛[28]智十難處,悉欲逮得知之何等為十難處十種力。
「波藍耆兜波菩薩教有十事。何等為十事?一者、當供養佛諸菩薩,二者、隨其所樂當教語,三者、所生處皆尊貴,四者、天上天下[29]一無有能及者,五者、佛[30]所有智悉當逮得,六[31]者、波[32]羅世所生處常見無央數佛,七者、所有深三昧經悉當逮得,八者、死生道無邊幅處以來,九者、[33]命既去不久,十者、若悉當度脫十方人。所以者何?益入於佛法中故。
「二、何等為阿闍浮菩薩法住者?有十意念十方人。何等為十意?一者、悉[34]念世間人善,二者、淨潔心,三者、皆安隱心,四者、柔軟心,五者、悉愛等,六者、心念但欲施與人,七者、心悉當護,八者、心念人與我身無異,九者、心念十方人我[1]觀如師,十者、心念十方人視如佛。阿闍浮菩薩法當多學經;既多學經,以當獨處止;既獨處止,當與善師從事;既與善師從事,當在善師邊;既在善師邊,當易使;既易使,當隨時;既隨所作為,當勇所作為;既勇,當學入慧中;既學入慧中,以所受法當悉持;既當悉持法,當不忘;既不忘,當安隱處止。所以者何?益於閔傷十方人故。
「三、何等為渝阿闍菩薩法住者?入於諸法中用十事。何等為十事?一者、諸所有皆無常,二者、諸所有皆勤苦,三者、諸所有皆虛空,四者、諸所有皆非我所,五者、諸所有皆無所住,六者、諸所有皆無利,七者、諸所有皆無所止,八者、諸所有皆無有處,九者、諸所有皆無所著,十者、諸所有皆無所有,諸法悉入中不復還。
「渝阿闍菩薩教法悉當念於十方人;念於十方人已,悉當念法處;念法處已,悉當念諸佛剎;念諸佛剎已,悉當念地法;念地法已,悉當念水法;念水法已,悉當念火法;念火法已,悉當念風法;念風法已,悉當念欲法;念欲法已,悉當念色法;念色法已,當念無有欲色法處;念無所欲色法處已,心無所貪。所以者何?用是故悉[2]當法明。
「四、何等為闍摩期菩薩法住者?常念於佛處生,有十事。何[A4]等為十事?一者、不復還,二者、多深慈於佛,三者、深思惟法,四者、皆視十方人[3]慈心,五者、思惟十方了無所有,六者、十方佛剎皆虛空,七者、宿命所作了無所有,八者、諸所有皆虛空,譬如作幻耳,九者、諸所有勤苦無所有,十者、泥洹虛空無所有。用是故生於佛法中,是為闍摩期菩薩教法。
「過去諸佛虛空無所有、當來諸佛虛空無所有、今現在諸佛虛空無所有;過去諸佛法無所有、當來諸佛法無所有、今現在諸佛法無所有;過去諸佛法念從何所出生?索了無所有;當來諸佛法念從何所出生?索了無所有;今現在諸佛法念從何所生?索了無所有。諸佛法等悉了無所有。所以者何?是三世法等皆了,無所有[4]一。
「五、何等為波渝三般菩薩法住者?所作功德悉度十方人,有十事。何等為十事?一者、悉護十方人,二者、悉[5]令十方人善,三者、悉念十方人命安隱,四者、悉愛十方人,五者、悉哀十方人,六者、悉教十方人莫使作惡,七者、悉引十方人著菩薩道中,八者、悉清淨於十方人,九者、悉度十方人,十者、悉脫十方人令般泥洹。
「不可復計十方人、不可復數十方人、不可復議十方人、不可復稱十方人、不可復量十方人、了不可議說十方人。何等為十方人者?都盧十方人皆虛空人、皆非我所人、皆無所有人,皆所有、皆無他奇。所以者何?心無所著故。
「六、何等為阿耆三般菩薩法住者?有十法深慈心哀。何等為十法?一者、用說佛善惡,[6]心無有異,二者、說法善、說法惡,心無有異,三者、說菩薩善、說菩薩惡,心無有異,四者、求菩薩道、人共相道善惡,心無有異,五者、中有人言十方人多、十方人少,心無有異,六者、都十方人轉相道善惡,心無有異,七者、中有人說言十方人易脫、難脫,心無有異,八者、說法多、說法少,心無有異,九者、說法壞、說法不壞,心無有異,十者、有法處、無法處,心無有異。是菩薩當學是諸法無有處。
「復有十事。何等為十事?一者、諸法無有處,二者、諸法不可得見處,三者、學諸法譬如化作,四者、諸法皆虛空,五者、諸法若干種虛空,六者、諸法無有罣礙[7]極虛空處,七者、諸法譬若幻所化,八者、諸法譬夢中[8]所有,九者、諸法不可計,十者諸法無所有不可得視。所以者何?益深入佛法中無有能勝者。
「七、阿惟越致菩薩者何等法住?菩薩聞十事堅住。何等為十事?一者、有佛無佛不動還,二者、言有法無法不動還,三者、有菩薩、無菩薩不動還,四者、有求菩薩道者、無有求菩薩道者不動還,五者、持是法得、持是法不[9]得不動還,六者、有諸過去佛、無諸過去佛不動還,七者、有諸當來佛、無諸當來佛不動還,八者、有諸現在佛、無諸現在佛不動還,九者、佛智慧盡、佛智慧不盡不動還,十者、過去世事、當來世事、今現在世事[10]乎若干種、乎一種,心終不復動還。
「是菩薩當教令學此十事。何等為十?一者、[11]向一慧入若干慧,二者、持若干慧入一慧,三者、一慧入若干事,四者、從若干事入一慧,五者、持十方人[12]處虛空,六者、持虛空皆入十方人,七者、持思想入不動搖,八者、持不動搖入思想中,九者、持虛空入想中,十者、持想入虛空中。所以者何?諸功德法悉入中,用是故不復動。
「八、鳩摩羅浮童男菩薩者為何等法住?菩薩於十事中住。何等十?一者、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悉淨潔,二者、無有能得長短者,三者、心一反念在欲生何所,四者、十方人知誰慈心者,五者、十方人所信用悉知,六者、十方人若干種悉知,七者、十方人所作為悉知,八者、諸剎土成敗悉知,九者、神足念飛[1]在所到,十者、諸法清淨學。
「是菩薩當復學十事。何等為十事?一者、當學知諸佛剎[2]佛剎,二者、當學感動諸佛剎,三者、當學自在所作威神,四者、當學視諸佛剎,五者、當學從一佛剎復至一佛剎,六者、當學往到無央數佛剎,七者、當學知無央數法在所問,八者、當學變化譬如幻自在所作,九者、當學佛音聲響,十者、當學一反念。供養無[3]央佛所即悉遍至到。所以者何?入於一法中多所遣。
「九、[4]者渝阿羅闍菩薩者何等法住?菩薩用十事得。何等為十事?一者、諸十方人所出生悉知,二者、十方人所繫恩愛悉知,三者、十方人所念本末所從來悉知,四者、十方人所作為宿命善惡所趣向悉知,五者、若干種諸法悉知,六者、十方人所念若干種變化悉知,七者、諸佛剎壞敗善惡悉知,八者、過去當來今現在無央數世事悉知,九者、十方人等不等悉知,十者、教授十方人說虛空法悉知是。
「菩薩復有十處當學知。何等為十處?一者、佛法宮[5]當學,二者、造佛法宮當學,三者、佛宮中所有當學,四者、佛宮中所教勅當學,五者、佛所出入宮當學,六者、法宮當學,七者、法王宮當學,八者、法所教勅當學,九者、[6]安行法王當學,十者、更造作法中王所教勅當承用學。所以者[7]何?心稍稍入佛大道中,所聞法自用教。
「十、阿惟顏菩薩者為何法住?菩薩入於[8]十智中悉分別知。何等為十智中?一者、當何因感動無央數佛剎,二者、當明無央數佛剎中[9]事,三者、我日日當置無央數佛剎中[10]菩薩,四者、我日日當度無央數佛剎中[11]人,五者、我當安隱無央數[12]佛剎中眾生,六者、十方人無央數皆聞我聲,七者、悉[13]知十方人民,八者、十方人所思想善惡我悉當知,九者、十方人我悉當內佛道中,十者、十方人我悉當度脫。
「渝羅闍菩薩不能及知阿惟顏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所作為,了不能及知阿惟顏菩薩事,不能及知神足念、不能知飛,亦不能逮知阿惟顏菩薩過去當來今現在事,亦不能[A5]逮知所念佛剎,亦不能逮知心所念、所行為智慧用十事。渝羅闍菩薩不能逮知阿惟顏菩薩所行事,是阿惟顏菩薩逮入佛十智中。
「何等為十智中?一者、過去當來今現在無端[14]亟從佛學,二者、諸佛法悉具足從佛學,三者、諸法處無所罣礙從佛學,四者、諸法處無邊幅無[15]崖底從佛學,五者、[16]諸所有剎土我悉當護持是功德威神從佛學,六者、不可復計剎土處無邊幅悉當明知從佛學,七者、十方無央數佛剎悉當安隱從佛學,八者、十方人所行為悉當從佛學,九者、諸法智慧悉入中從佛學,十者、佛所有智慧悉當知從佛學。所以者何?悉具足知,皆曉了佛智慧,都無所復從誰學[17]道,是為阿惟顏以十法菩薩行道如[18]是。」
菩薩十住[19]行道經
校注
[0454009] 一卷【大】,經【宋】【元】【宮】,一卷(與華嚴十住品同本異出)【明】 [0454010] 三藏【大】,天竺三藏【宋】【宮】,三藏法師【宋】【元】【明】【宮】 [0454011] 譯【大】,第一譯【元】 [0454012] 入【CB】【磧-CB】【宋】【元】【明】,於【大】,持【宮】 [0454013] 渝【大】下同,俞【宋】【元】【明】【宮】下同 [0454014] 四【大】,賜【宋】【元】【明】【宮】 [0454015] 者【大】,若【元】【明】【宮】 [0454016] 逮【大】,還【宋】【宮】 [0454017] 升【大】,昇【宋】【元】【明】【宮】 [0454018] 逮【大】下同,還【宋】【元】【明】【宮】下同 [0454019] 時【大】,持【宮】 [0454020] 懈【大】,能【宮】 [0454021] 使【大】,便【宋】【元】【明】【宮】 [0454022] 便語【大】,使諸【宋】【元】【明】【宮】 [0454023] 如【大】,知【宋】【元】【明】【宮】 [0454024] 法住【大】,住法【宋】【元】【明】【宮】 [0454025] 耆【大】*,看【宮】* [0454026] 政【大】,正【宋】【元】【明】【宮】 [0454027] 既【大】,脫【宋】【元】【明】【宮】 [0454028] 智【大】,知【宋】【元】【明】【宮】 [0454029] 一【大】,〔-〕【宋】【元】【明】【宮】 [0454030] 所有【大】,有所【宮】 [0454031] 者【大】,〔-〕【宮】 [0454032] 羅【大】,羅蜜【宋】【元】【明】【宮】 [0454033] 命既【大】,今脫【宋】【元】【明】【宮】 [0454034] 念【大】,令【宋】【元】【明】 [0455001] 觀【大】,視【宋】【元】【明】【宮】 [0455002] 當【大】,得【宋】【元】【明】【宮】 [0455003] 慈心【大】,〔-〕【宋】【元】【明】【宮】 [0455004] 一【大】,〔-〕【宋】【元】【明】【宮】 [0455005] 令【大】,念【宋】【元】【明】【宮】 [0455006] 心【大】,〔-〕【宋】【元】【明】【宮】 [0455007] 極【大】,底【元】【明】,互【宮】 [0455008] 所【大】,〔-〕【宮】 [0455009] 得【大】,動【宮】 [0455010] 乎【大】*,呼【宋】【元】【明】【宮】* [0455011] 向【大】,句【元】【明】 [0455012] 處【大】,入【宋】【元】【明】【宮】 [0456001] 在【大】,在在【宋】【元】【明】【宮】 [0456002] 佛剎【大】,〔-〕【宋】【元】【明】【宮】 [0456003] 央【大】,央數【宋】【元】【明】【宮】 [0456004] 者【大】,〔-〕【宋】【元】【明】【宮】 [0456005] 當學【大】,〔-〕【宋】【元】【明】【宮】 [0456006] 安【大】,案【元】【明】【宮】 [0456007] 何【大】,何何【宋】【元】【明】【宮】 [0456008] 〔-〕【CB】【磧-CB】【宋】【元】【明】【宮】,若干【大】 [0456009] 事【大】,〔-〕【宋】【元】【明】【宮】 [0456010] 菩薩【大】,〔-〕【宋】【元】【明】【宮】 [0456011] 人【大】,〔-〕【宋】【元】【明】【宮】 [0456012] 佛剎中眾生【大】,佛中【宋】【元】【明】【宮】 [0456013] 知【大】,〔-〕【宋】【宮】,度【元】【明】 [0456014] 亟【大】,底【宋】【元】【明】【宮】 [0456015] 崖【大】*,涯【元】【明】* [0456016] 諸【大】,謂【宮】 [0456017] 道【大】,〔-〕【宋】【元】【明】【宮】 [0456018] 是【大】,是佛言善哉善哉佛子所說菩薩事大眾貴乃如是佛放光明徹照十方無央數佛剎無崖底處極過出於虛空中去極大明十方諸佛無央數佛剎皆各各六返震動是時諸菩薩皆大歡喜悉散花於佛上【宋】【元】【明】【宮】 [0456019] 行道【大】,道行品【宋】【元】【宮】,行道品【明】【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0 冊 No. 283 菩薩十住行道品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維習安大德提供,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