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攝阿毘達磨義論

[P.1]攝阿毘達磨義論(Abhidhammatha-saṅgaha)

歸命彼世尊  應供等覺者

一 攝心分別

無比之等正覺者正法及無上之眾
歸命敬禮我當說攝阿毘達磨義論[1]
其中阿毘達磨論於第一義言四種
心所涅槃攝一切〔盡無餘〕

其中先述「心」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出世間之四種此中云何欲界

〔一十二不善心〕[2]

(一)喜俱相應無行一〔心〕(二)〔喜俱惡見相應〕有行一〔心〕(三)喜俱惡見不相應無行一〔心〕(四)〔喜俱惡見不相應〕有行一〔心〕(五)捨俱惡見相應無行一〔心〕(六)〔捨俱惡見相應〕有行一〔心〕(七)捨俱惡見不相應無行一〔心〕(八)〔捨俱惡見不相應〕有行一〔心〕此等之八名為「貪俱心」

(九)憂俱瞋恚相應無行一〔心〕(一〇)〔憂俱瞋恚相應〕有行一〔心〕此等之二名為「瞋恚相應心」

(一一)捨俱疑相應一〔心〕(一二)捨俱掉舉相應一〔心〕此等之二稱為「愚癡心」

貪根有八種瞋根有二種
癡根有二種為十二不善

[P.2]

〔二十八無因心〕

(一三)有捨俱眼識[3]同樣有〔捨俱〕(一四)耳識(一五)鼻識(一六)舌識(一七)有苦俱身識(一八)有捨俱領受心(一九)有捨俱推度心以上此等之七名為「不善異熟心」

(二〇)有捨俱眼識[4]同樣有〔捨俱〕(二一)耳識(二二)鼻識(二三)舌識(二四)有樂俱身識(二五)有捨俱領受心(二六)有喜俱推度心(二七)有捨俱推度心以上此等之八名為「善異熟心」

(二八)有捨俱五門轉向心[5](二九)同樣有〔捨俱〕意門轉向心(三〇)有喜俱笑起心以上此等之三名為「無因唯作心」以上如斯十八皆稱為「無因心」

七不善異熟及善異熟之八種
唯作心三之十八是無因〔心〕
除惡與無因〔之三十心〕為五十九心
又說九十一心[6]是淨〔心〕

〔三二十四有因心〕

(三一)[7]喜俱智相應無行一〔心〕(三二)〔喜俱智相應〕有行一〔心〕(三三)喜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三四)〔喜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三五)捨俱智相應無行一〔心〕(三六)〔捨俱智相應〕有行一〔心〕(三七)捨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三八)〔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以上此等之八名為「欲界善心」

(三九)[8]喜俱智相應無行一〔心〕(四〇)〔喜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四一)喜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四二)〔喜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四三)捨俱智相應無行一〔心〕(四四)〔捨俱智相應〕有行一〔心〕(四五)捨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四六)〔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以上此等之八名為「欲界有因異熟心」

(四七)[9]喜俱智相應無行一〔心〕(四八)〔喜俱智相應〕有行一〔心〕(四[P.3]九)喜智不相應無行一〔心〕(五〇)〔喜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五一)捨俱智相應無行一〔心〕(五二)〔捨俱智相應〕有行一〔心〕(五三)捨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五四)〔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以上此等之八名為「欲界有因唯作心」以上如斯二十四皆稱為欲界有因之善異熟唯作心

由受行之區別有二十四之
有因欲界善異熟唯作
於欲中[10]二十三之異熟二十之善不善
十一之唯作一切為五十四〔心〕

〔四十五色界心〕[11]

(五五)與尋一境性俱初禪善心(五六)與伺一境性俱第二禪善心(五七)與喜一境性俱第三禪善心(五八)與樂一境性俱第四禪善心(五九)與捨一境性俱第五禪善心以上此等之五名為「色界善心」

(六〇)與尋一境性俱初禪異熟心(六一)與伺一境性俱第二禪異熟心(六二)與喜一境性俱第三禪異熟心(六三)與樂一境性俱第四禪異熟心(六四)與捨一境性俱第五禪異熟心以上此等之五名為「色界異熟心」

(六五)與尋一境性俱初禪唯作心(六六)與伺一境性俱第二禪唯作心(六七)與喜一境性俱第三禪唯作心(六八)與樂一境性俱第四禪唯作心(六九)與捨一境性俱第五禪唯作心以上此等之五名為「色界唯作心」以上如斯十五皆稱為色界之善異熟唯作心

色界之意由禪之區別為五種〔更於〕
異熟唯作之區別為十五種

一〇

〔五十二無色界心〕[12]

(七〇)空無邊處善心(七一)識無邊處善心(七二)無所有處善心(七三)非想非非想處善心以上此等之四名為「無色界善心」

(七四)空無邊處異熟心(七五)識無邊處異熟心(七六)無所有處異熟心[P.4](七七)非想非非想處異熟心以上此等之四名為「無色界異熟心」

(七八)空無邊處唯作心(七九)識無邊處唯作心(八〇)無所有處唯作心(八一)非想非非想處唯作心以上此等之四名為「無色唯作心」以上如斯十二皆稱為無色界之善異熟唯作心

一一

無色界之意由所緣之區別為四種更於
異熟唯作之區別而立十二種

一二

〔六八出世間心〕[13]

(八二)須陀洹道心(八三)斯陀含道心(八四)阿那含道心(八五)阿羅漢道心以上此等之四名為「出世間善心」

(八六)須陀洹果心(八七)斯陀含果心(八八)阿那含果心(八九)阿羅漢果心以上此等之四名為「出世間異熟心」以上如斯之八皆稱為出世間之善異熟心

一三

由四道之區別而善為四種其果亦同樣
故〔異〕熟亦〔四種〕此八種為無上(出世間)
十二是不善[14]善是二十一
異熟三十六[15]唯作心二十
欲中五十四色中言十五
無色十二心又無上八種
如斯當知意區別八十九
慧者又分別一百二十一

一四

〔七百二十一心〕

云何八十九種心成為百二十一與尋一境性俱初禪須陀洹道心與伺一境性俱第二禪須陀洹道心與喜一境性俱第三禪須陀洹道心與樂一境性俱第四禪須陀洹道心與捨一境[P.5]性俱第五禪須陀洹道心以上此等名為須陀洹道心斯陀含道〔心〕阿那含道〔心〕阿羅漢道心亦同樣為〔各五種〕如斯正有二十道心果心亦同樣為〔正二十〕如斯出世間心正為四十心〔世間心八十一共為一百二十一心〕

一五

由禪支[16]相應之別而一一為五
無上(出世間)心言為四十種
如斯解色界無上亦如斯
由初禪等之別無色是第五禪
故初〔禪〕等之一一禪言〔各〕十一種[17]
然終之(第五禪)有二十三種[18]
善三十七種[19]〔異〕熟五十二種[20]
故諸慧者說心一百二十一

於此攝阿毘達磨義論名為攝心分別第一品

[P.6]二 攝心所分別

同生及同滅同所緣與基(所依)
心相應心所有五十二法

云何

〔一五十二心所〕[1]

一境性命根作意此等之七名為「一切心心所」勝解精進喜(pīhā)此等之六名為「雜心所」以上此等之十三當知「同他(同於他)心所」

無慚無愧掉舉惡作惛沈睡眠此等之十四名為「不善心所」

無貪無瞋中捨身輕安心輕安身輕快性心輕快性身柔軟性心柔軟性身適業性心適業性身練達性心練達性身端直性心端直性此等之十九名為「共淨心所」正語正業正命之三名為「離〔心所〕」喜(mudifā)名為「無量」〔心所〕如斯共「慧根」當知此等一切二十五心所名為「淨心所」

以上十三之同他又十四之不善
及二十五之淨說為五十二
彼等心不離(心所)及生起(八十九心)
各自之相應[2]適宜以下說
七〔心所〕於一切雜〔心所〕適合於相應
十四唯不善〔心〕淨唯與淨〔心相應〕[3]

〔二共一切心所及雜心所相應心〕

云何先述共一切心之此等七心所得於一切八十九心中生起其次雜〔心所〕尋先除去二之〔前〕五識在欲界[P.7]心及十一初禪心之五十五心中生起其次伺是彼等〔五十五心〕與十一之第二禪心之六十六心中〔生起〕勝解是除去二之五識及疑俱〔心之十一種心〕於諸〔七十八〕心中〔生起〕精進是除去五門轉向〔心〕及二之五識〔二〕領受〔心〕〔三〕推度〔心之十六心〕於諸〔七十三〕心中〔生起〕喜是除去〔二〕憂〔俱心〕〔五十五〕捨俱〔心二〕身識〔十一〕第四禪〔之七十心〕於諸〔五十一〕心中〔生起〕欲是除去〔十八〕無因〔心〕〔二〕癡〔心之二十心〕於諸〔六十九〕心中〔生起〕而〔與雜心所相應〕之彼等心生起之次第如下

六十六〔心〕與五十五十一〔心〕與十六〔心〕
七十與二十〔心〕除去雜〔心所〕
七十五與六十六〔心〕七十八與七十三〔心〕
五十一與六十九〔心〕有俱雜〔心所之心〕[4]

〔三不善心所相應心〕

其次不善〔心所〕中無慚無愧掉舉此等之四名為「共一切不善心所」得於一切之十二不善〔心〕中〔生起〕貪唯得於八貪心中〔生起〕見是於四惡見相應[5]〔心〕中〔生起〕慢是於四惡見不相應〔心〕中〔生起〕惡作之此等四心所是於二瞋恚相應中〔生起〕惛沈睡眠是於五有行心[6]中〔生起〕疑是唯於疑俱心中〔生起〕

〔癡等〕四一切不善〔心〕中〔貪慢〕之三是於貪根中〔生〕
〔瞋惡作之〕四是於瞋根〔心〕中又〔惛沈睡眠之〕二
是在有行〔心〕中
疑是在疑心中〔生〕如斯十四〔心所〕
成為五種唯與十二不善〔心〕相應

〔四淨心所相應心〕

其次於淨心所中先述共淨之十九心所是存在於一切五十九淨心中其次〔正語正業正命之〕三離皆於〔八〕出世間心中必決定一起得於世間〔心〕唯在欲界〔八〕善心中〔而且其時三離〕有時各別存在〔生起〕其次〔悲喜之二〕無量除去第五禪唯十二之〔色界〕大心及欲界〔八〕善〔心〕欲界有因〔八〕唯作心之二十八心或有時多種(別別)而[P.8]又此處〔欲界〕之捨俱〔心〕有人[7]言無悲其次[8]與十二之智相應欲界心及一切三十五之大〔心〕出世間心與四十七心相應

〔共淨之〕十九法於五十九〔心〕中生說明
三〔離〕於十六心中二〔無量〕於二十八〔心〕中
慧是在四十七種〔心〕中〔生〕
如斯淨為四種唯與淨〔心〕相應

一〇

惡作〔三〕離悲〔喜〕等〔之九〕有時多種(別別)生
慢及惛沈睡眠[9]〔有時於各別有時而〕共〔生〕
餘〔之四十一〕如所說決定相應〔起〕
今我說彼等適宜相攝[10]
三十六在法無上(出世間)三十五在大(上二界)中
三十八於欲界淨〔心〕中〔得〕
二十七於不善〔心〕中[11]十二在無因〔心〕中〔得〕
〔此〕由發生〔地〕相應者其〔心所之〕攝為五種

一一

〔五出世間心相應心所〕

云何先述於出世間八之初禪心中同他之十三心所除去〔二〕無量〔餘〕攝二十三淨心所共三十六法同樣於第二禪〔之八〕心除去尋〔攝三十五法〕第三禪〔之八〕心除去尋伺〔攝三十四法〕第四禪〔之八〕心除去尋〔攝三十三法〕第五禪〔之八〕心是捨俱同攝彼等〔三十三法〕一切八出世間心中之心所法由五種禪而為五種攝

一二

無上(出世間)之〔心所法〕如斯次第立五種
為三十六三十五三十四三十三二種

一三

〔六與色無色界心相應心所〕

其次於大(上二界)中先於〔善異熟唯作之〕三初禪心中同他十三心所除去三離攝二十二淨心所共三十五法而悲喜於此必各別相應同樣於第二禪心中除去尋〔攝三十四法〕於第三禪心中除去尋伺〔攝三十三法〕於第四禪心中除去尋喜〔攝三十二法〕於十五[12]之第五禪心中更不得〔悲喜之二〕無量〔而攝三十法〕如斯一切二十七大心中之〔心所法〕依五種禪成為五種攝

[P.9]一四

大〔心〕中之〔心所法〕如斯次第立五種
為三十五三十四三十三又三十二及三十[13]

一五

〔七欲界淨心相應心所〕

其次欲界淨〔心〕先述善〔心〕中最初智相應之二〔心〕中同他之十三心所攝二十五淨心所之三十八法而〔二〕無量與〔三〕離之五於此各別相應同樣於第二之二〔心〕中除去智〔攝三十七法〕第三智相應之二〔心〕中除去喜〔攝三十七法〕第四之二〔心〕中除去智及喜而攝彼等〔三十六法〕在唯作心中亦除去〔三〕離同樣於四之二〔心〕中而攝四種同樣在異熟〔心〕中亦除去〔二〕無量及〔三〕離而攝其餘彼等〔心所四種〕如是一切二十四欲界淨心中之〔心所法〕如二〔心〕為攝十二種

一六

善淨中有三十八三十七二種及三十六
唯作中有三十五三十四二種及三十三
異熟中有三十三三十二二種及三十一
言〔此〕為欲界有因之善異熟唯作〔心相應心所〕
唯作與大(上二界)無有三離
無上(出世間)與欲界異熟〔無有〕二無量
無上禪法異中(上二界)〔禪法與〕無量
於小(欲界)〔無量〕喜各異[14]

一七

〔八不善心相應心所〕

其次不善心先述貪根中之第一無行〔心〕同他之十三心所共不善之四〔心所〕之十七攝貪見共為十九法同樣於第二無行〔心〕攝貪慢共〔為十九法〕於第三〔無行心〕亦同樣除去喜與貪見共為十八〔法〕於第四之〔無行心〕同樣〔攝〕貪慢共〔為十八法〕其次五之瞋恚相應無行〔心〕與瞋惡作之四皆除喜攝彼等二十法而嫉惡作於此各別相應五種之有行〔心〕亦與〔無行心〕同樣其不同者〔但有行心更〕與惛沈睡眠相應其次〔由同他之十三心〕除去欲十一之同他共不[P.10]善四之十五法相應於掉舉俱〔心〕疑俱心除去勝解俱疑同得十五法〔如斯〕一切於十二不善心生起〔心所法十二心〕各別相應由〔相應心所法之〕數即攝七種

一八

於不善中立十九十八二十二十一
二十二十二十五之七種
共〔不善〕之四及同他十之此等
十四言與一切不善〔心〕相應

一九

〔九無因心相應心所〕

其次無因〔心〕中先述笑心〔由十三同他〕除去欲攝十二之同他法同樣於確定[15]〔心〕除欲喜而〔攝十一法〕於樂〔俱〕領受[16]〔心〕除去欲精進而〔攝十一法〕無因意界之三[17]〔心〕及雙之結生[18]〔意識界〕除去欲精進而〔攝十心所〕二之五識除去〔六之〕雜〔心所〕攝彼等〔七心所〕如斯一切無因〔心〕中之〔心所法〕若由數唯攝四種

二〇

十二十一七之四種
乃十八之無因心生起中攝
於無因〔心〕之一切處有七〔心所〕餘適當而〔推知〕
若如斯詳言〔心所法〕者言為攝三十二種
已知是心不離〔心所法〕之相應與攝
得舉示適宜依心相等〔心所法之〕差別

於此攝阿毘達義論名為攝心所分別為第二品

[P.11]三 攝雜分別

於適宜相應心與心所法
彼等依自性成為五十三其等由
(一)受(二)因(三)作用(四)門(五)所緣(六)[1]基(所依)
所攝者依心生起[2]而適宜

其中

先就〔一〕「受[3]之攝」

受是樂不苦不樂之三種又依樂捨之區別而為五種其中為樂俱唯善異熟身識之一同樣於苦俱〔唯〕不善異熟〔身識〕其次於喜俱心稱為貪根四欲界淨之十二樂〔俱〕推度〔心〕笑〔心〕二共十八之欲界喜俱心及初第二第三第四禪為四十四之大(上二界)出世間心為六十二種其次喜俱心唯二之瞋恚相應心餘之五十五唯捨俱心

其中受是苦捨之三種
〔更〕由喜憂之差別而為五種
苦〔各〕一處憂在二〔處〕
喜有六十二〔處〕餘(捨)五十五〔處〕

〔二〕對於「因之攝」

所謂因是貪無貪無瞋無癡之六種其中五門轉向〔心〕二之〔前〕五識[4]〔二〕領受〔心〕〔三〕推度〔心〕確定〔心〕笑〔心〕之十八心名為「無因」餘一切之七十一心是「有因」又其〔有因心之〕中二愚癡心是「一因」餘之十不善心智不相應欲界十二淨〔心〕之二[P.12]十二心是「二因」智相應欲界十二淨〔心〕出世間三十五心之四十七心是「三因」

貪瞋與愚癡是三不善因
無貪瞋愚癡善因無記〔因〕
無因為十八二是唯一因
二十二二因四十七三因

〔三〕對於「作用[5]之攝」

所謂作用是結生有分轉向領受推度確定速行彼所緣死之十四其次由結生有分轉向五識之處等彼等〔八十九心〕當知有十種[6]處之差別其中捨俱之二推度〔心〕八之大異熟〔心〕九之色無色異熟〔心〕之十九心名〔為〕結生有分死之作用[7]其次〔無因唯作之〕二〔心為〕轉向作用同樣於〔各二心〕為見領受之作用〔無因異熟之〕三〔心〕為推度作用意門轉向心唯於五門成為確定作用〔以上〕除〔世間異熟及〕二轉向〔唯作〕心其餘〔二十一〕善〔十二〕不善〔四聖〕果〔十八〕唯作之五十五心為遠作用八之大異熟心三之推度〔心〕之十一〔心〕為彼所緣作用

其次其等〔八十九心〕之中捨俱之二推度心依結生有分彼所緣推度〔名為〕五作用八之大異熟〔心〕依結生有分彼所緣〔名為〕四作用九大(上二界)異熟〔心〕依結生有分死〔名為〕三作用喜〔俱〕之推度〔心〕依推度所緣為二作用確定〔心〕亦依確定轉向〔為二作用〕而其餘一切之速行〔心〕三種意界〔二之前〕五識〔之六十八心〕是隨於發生為一作用

結生等之別作用有十四
若說處之別心生為十種
六十八二九八二如次第
說示作用處一二三四五

[P.13]

〔四〕對於「門之攝」

所謂門是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意門之六種[8]其中眼是眼門同樣耳等即是耳門等又〔轉向前之〕有分言為意門其中〔一〕五門轉向〔心〕〔二〕眼識〔二〕領受〔心〕〔三〕推度〔心〕〔一〕確定〔心〕〔二十九〕速行〔心〕〔八〕彼所緣〔心〕之四十六心於眼門適宜生起同樣於耳門等亦有〔一〕五門轉向〔心〕〔二〕耳識等之四十六〔心〕於五門〔右之〕一切五十四心唯欲界〔心〕其次於意門有〔一〕意門轉向〔心〕五十五速行〔心〕〔十一〕彼所緣〔心〕之六十七心依結生有分死之十九〔心〕是離開門

其次其等〔八十九心〕中〔二之前〕五識大(上二界)出世間之〔二十六〕速行〔心〕之三十六心適宜於〔六門中〕一門之〔作用〕又三意識界是五門[9]〔作用〕〔一〕樂[10]〔俱〕推度〔心〕〔一〕確定〔心〕〔二十九〕欲界速行〔心之三十一〕心是六門〔作用〕〔二之〕捨俱推度〔心〕〔八之〕大異熟〔心〕者有六門〔作用〕亦在離門[11]大(上二界)之〔九〕異熟〔心〕唯是離門

心生由一門五門及六門
六門或離門及離一切門
次第三十六三與三十一
十種與九種說示五種類

一〇

〔五〕對於「所緣之攝」

所謂所緣者是色所緣聲所緣香所緣味所緣觸所緣法所緣之六種其中色是色所緣同樣於聲等是聲所緣等其次法所緣是攝淨〔色〕細心心所涅槃施設[12](假法)之六種

其中一切眼門心唯色為所緣此等〔唯〕現在同樣於耳門心等唯聲等[P.14]〔為所緣〕此等亦唯現在其次意門心之所緣為六種〔此〕適宜於現在過去未來離時[13]稱為結生有分死之離門〔心〕之所緣為六種多於〔前過去〕有之末所把取六門之現在過去或稱為施設(假法)之業業相趣相[14]

其等〔色等現在等業等為所緣諸心〕中眼識等如次唯色等一一為所緣其次三意界以色等之五為所緣其餘欲界異熟〔心〕與笑心唯以欲界一切為所緣不善〔心〕智不相應之欲界速行〔心〕除出世間其餘者一切為所緣智相應之欲界善〔心〕與稱為第五禪之神通善〔心〕除去阿羅漢道其餘以一切為所緣智相應之欲界唯作〔心〕〔第五禪〕之唯作神通〔心〕確定〔心〕者以普徧一切為所緣無色中之第二〔心〕第四[15]〔心〕以大(上二界)為所緣其餘之大(上二界)心以一切施設(假法)為所緣出世間心以涅槃為所緣

一一

二十五[16]對於小(欲界)[17]心對於大(上二界)
二十一[18]對於言說(施設)[19]對於涅槃境〔為所緣〕
二十[20]除無上[21]除最上之道
[22]乃緣一切處如是其處攝七類

一二

〔六〕對於「基(所依)之攝」

基是眼心基之六種其等一切於欲界中得其次於色界中無鼻〔舌身〕等三又於無色界一切皆不現

其中五識界如次第專依止於〔眼身之〕五淨基而轉起其次稱為五門轉向領受之意識界是依止於心〔基〕而轉起又其餘稱為意識界之推度〔心〕大異熟〔心〕瞋恚之二〔心〕初道〔心〕笑〔心〕色界〔心〕亦依止心〔基〕而轉起其次餘之善不善唯作無上(出世間)〔心〕或依止〔心基〕[P.15]或不依止無色之異熟〔心〕不依止心〔基〕而〔轉起〕

一三

欲中之七[23]〔識界〕依止於六基色中之四[24]
依止於三基[25]無色中一〔意識〕界[26]無所依
四十三[27]有依止四十二[28]依止或不依止而
無色之〔異〕熟無依止

此攝阿毘達磨義論名為攝雜分別第三品

[P.16]四 攝路分別

如斯已〔說〕以上心生起之攝〔更於〕
由地人之差別而決定前後之〔繼起〕——
於結生轉起——說〔心〕活動之攝
從〔其〕所生我略說

〔一六六法〕

六基六門六所緣六識六路六種境之轉起此於「路[1]之攝」當知為六六法其次於「離路[2]」有業業相趣相之三種境轉起

其中如前所說基所緣此「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其次「六路」是門而為眼門路耳門路鼻門路舌門路身門路意門路又依識而為眼識路耳識路鼻識路舌識路身識路意識路〔依〕門活動當知與〔依〕心(識)活動有關連

〔二五門作用〕

在〔眼身之〕五門有極大極小之〔所緣〕其次於意門有明瞭不明瞭之〔所緣〕當知此是「六種境之轉起」云何由生[3]之三剎那名為一心剎那其次依斯〔心剎那之〕十七剎那為色法〔生滅〕之壽命經過一心剎那或經過心剎那——以達住〔位〕——五所緣來現於五門故若經過一心剎那色所緣現於眼之視界由此有分〔識〕二次活[P.17]動後遮斷有分之流顧念(注意喚起)彼色所緣之五門轉向心〔一次〕生滅由此其後見其色之眼識領受之領受心推度之推度心確定之確定心如次第〔各一次〕生滅其後二十九之欲界速行〔心〕中得〔生起之〕緣最多行七次之速行又隨結速行之二〔剎那〕彼所緣〔異〕熟〔心〕適合轉起由此而墮於有分以上十四〔剎那〕路心之生起及二〔剎那〕有分之動搖前已過去以一心剎那〔色法〕使充足十七心剎那其後而滅此〔十七心剎那相續之〕所緣名為「極大之境」若現來所緣以不可能至彼所緣之生起而過去者〔此名為〕大之〔境〕其時速行完了〔立刻〕墮於有分即無有彼所緣之生起若所緣來入不可能至速行〔心〕生起而過去者〔此〕名為「小境」其時亦不起速行心唯二三次之確定〔心〕轉起然後墮於有分其次現來近於滅之所緣不可能至確定〔心〕之生起而過去者〔此〕名為「極小〔境〕」此時唯有有分之動搖而無路心之生起如斯於眼門為〔心作用〕於耳門等亦然如斯於一切五門當知稱為四種[4]時分彼所緣〔時分〕速行〔時分〕確定〔時分〕空時分如次第為所緣境而轉起

路心有七[5]心生起有十四〔剎那〕
詳言之五門適合於五十四[6]〔心〕
此於〔境轉起〕中之五門為路心轉起法

〔三欲界之意門作用〕

其次於意門若「明瞭之所緣」現來識閾由此〔二剎那〕有分之動搖〔一剎那之〕意門轉向〔心〕〔七剎那之〕速行〔心〕之後〔二剎那之〕彼所緣〔異〕熟〔心〕轉起然後墮於有分其次有「不明瞭之[P.18]所緣」時速行之立刻墮於有分即無彼所緣之生起

路心有三[7]心生起言為十〔剎那〕
若詳細辨知此有四十一[8]〔心〕
此為〔境轉起〕中之小(欲界)速行時分

〔四上二界出世間之禪定作用〕

其次述安止(根本定)[9]速行時分〔於所緣〕無有明瞭不明瞭之差別又〔無有〕彼所緣之生起即其時八智相應欲界速行〔心〕中之隨一成為徧作近行隨順種姓者而四次或三次如次第生起而滅後適合於第四或第五〔速行〕[10]而引發二十六之大界出世間速行〔心〕中隨一之速行〔心〕隨入於安止路由此安止之後而墮於有分其時喜俱〔欲界心〕之速行後亦當唯期望安止喜俱〔心〕捨俱〔欲界心之〕速行後〔當唯斯望〕捨俱〔心〕其時亦善速行〔欲界心〕之後安止於善速行及下三界〔心〕唯作速行〔欲界心〕之後〔安止於〕唯作速行及阿羅漢果〔心〕

依樂善[11]有三十二〔安止心〕又捨[12]〔善〕有十二〔安止心〕
樂唯作[13]有八〔安止心〕[14]〔唯作〕六〔安止心〕生
由欲善三因有凡夫有學之〔安止〕
由三因欲唯作有離欲者之安止
此於〔六門〕中之意門為路心轉起法

〔五彼所緣之決定〕

其次於〔六門之〕一切處對於不好所緣〔各〕有不善異熟之〔前〕五識領受〔心〕推度〔心〕彼所緣〔心〕又對於好所緣〔各〕有善異熟〔之前五識領受心推度心彼所緣心〕又對於極好〔所緣〕唯有樂俱之推度〔心〕彼所緣〔心〕而已即於〔彼所緣心〕中喜俱唯作速行〔心〕之後唯有喜俱之彼所緣〔心〕於捨俱唯作速行〔心〕之後唯有捨俱〔之彼所緣心〕又憂俱速行〔心〕之後彼所緣及有分必是捨俱故若〔依〕喜〔俱心〕[P.19]而結生者〔於彼〕憂俱速行之後即無彼所緣生其時曾經驗而緣任何彼小(欲界)所緣而生起捨俱之推度心其〔推度心之〕後墮於有分是諸阿闍梨之所說又〔彼阿闍梨〕於欲界速行〔心〕之後主張欲界有情唯欲界之諸法為所緣而有彼所緣

一〇

決定欲中有情之速行〔心〕之諸所緣時
且明瞭極大[15]〔所緣時〕言有彼所緣

此是〔路心轉起〕中之彼所緣之決定

一一

〔六速行之決定〕

速行之中在小(欲界)速行路之欲界速行〔心〕七次或六次速行其次於死時等之遲轉起唯有五時分〔速行而已〕〔但諸義疏師〕說於世尊雙示導[16]〔神變〕等之速行起有四或五〔剎那〕之觀察〔速行〕心又於初習者之最初〔速行之〕營作即大界速行〔心〕神通速行〔心〕亦常唯於一時分〔一次〕速行然後墮於有分其次四〔聖〕道〔速行心〕之生起為一心剎那其後二三〔剎那之〕果心適合生起[17]然後墮於有分在滅盡定之時第四無色之速行〔心〕二次速行然後證達滅〔定〕而〔由滅定〕出起時適合阿那含果〔心〕或阿羅漢果〔心〕一時分(一次)生滅已而墮有分〔如斯〕於一切處之等至(禪定)路如有分之流無決定路故有多數[18]〔種之速行〕

一二

小(欲界速行)七次道與神通各為一
其餘速行有多數

此是〔路心轉起〕中速行之決定

一三

〔七路心由人之差別〕

其次在此二因者無因者[19]皆不得唯作速行及安止速行又善趣[20]之〔二因者無因者〕〔有三因〕〔不得〕智相應異熟〔心之彼所緣〕在〔無因之〕惡趣[21]〔有二因〕亦不得智不相應大異熟〔心之彼所緣〕其次於三因者中漏盡者[22]不得善不善〔心〕之速行又在有學凡夫[23]〔不[P.20]得〕唯作〔心之〕速行有學〔不得〕惡見相應[24]〔心〕疑〔心之〕速行又阿那含人[25]不得瞋恚〔心之〕速行出世間〔心之〕速行唯適合聖者之生起

一四

無學四十四〔心〕[26]有學五十六〔心〕[27]
餘者之(凡夫)所示發生五十四〔心〕[28]

此是〔路心轉起〕中由人而差別

一五

〔八路心由地之差別〕

其次於欲界地適合得此等一切之〔八十〕路心於色界地除去瞋恚〔心之〕速行及彼所緣〔心等得六十四心〕於無色界地〔由此更〕除去初道〔心〕色界〔心〕下無色〔心等〕而得〔路心〕於一切處各各缺淨(根)者不得各各門之路心其次無想有情一切心之轉起

一六

在欲〔界〕中有八十路心[29]於色〔界〕中適合
六十四〔心〕於無色〔界〕中得四十二〔心〕

此是〔路心轉起〕中由地而差別

一七

如是隨六門之心轉起之發生以渡〔越〕有分只限於要有命壽即不斷絕而活動[30]

於此攝阿毘達磨義論名為攝路分別第四品

[P.21]五 攝離路分別

由路心之〔心〕活動如上所述
今說結〔生之心〕活動之攝者

四地四種結生四業四種死之生起此於「離路」之攝當知為四之四法其中

〔一四地〕

是惡趣地欲善趣地色界地無色界地此名為「四地」其等〔四地〕中(一)「惡趣地」是地獄畜生界餓鬼界阿修羅眾此為四種(二)「欲善趣地」是人四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都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此為七種而以上十一地亦稱為「欲界地」(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此為初禪地少光〔天〕無量光〔天〕此是第二禪地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此為第三禪地廣果〔天〕無想有情〔天〕淨居〔天〕此為第四禪地以上十六種是色界地淨居地是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阿迦膩吒〔天〕之五種(四)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志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之四種此為「無色界地」

淨居〔天〕凡夫及
須陀洹斯陀含人不得〔生〕
聖者不生無想〔天〕及惡趣地
其餘聖非聖所共得

此是〔四之四法〕中為地之四法

[P.22]

〔二四種結生〕

惡趣結生欲善趣結生色界結生無色界結生此為「四種結生」其中[1](一)不善異熟捨俱之推度〔心〕是轉生惡趣為剎那結〔生〕其後成為有分[2]〔心〕有分之後成為死[3]〔心〕而斷絕此名為「一惡趣結生」〔心〕其次(二)善異熟捨俱之推度〔心〕是於欲善趣(甲)生盲[4]等之人人(乙)依止地者(土地神)及(丙)於墮處轉起阿修羅之結生〔心〕有分〔心〕死〔心〕其次大異熟之〔八〕心於欲善趣之一切處轉起結生〔心〕有分〔心〕死〔心〕此等之九〔心〕名為「欲善趣結生」〔心〕而以上十種稱為欲界結生〔心〕

其中四惡趣墮處阿修羅之壽量無有定數四大王天之壽量[5]依天之〔數〕[6]為五百歲依人間之數為九百萬歲三十三天之〔壽量是四大王天〕之四倍夜摩天之〔壽量又增〕其四倍都率天之〔壽量又增〕其四倍樂變化天之〔壽量又增〕其四倍他化自在天之〔壽量又增〕其四倍

〔他化〕自在〔天〕之〔壽量以人間之數〕
為九十二億一千萬年又六百萬歲[7]

(三)初禪異熟〔心〕於初禪地轉起結生〔心〕有分〔心〕死〔心〕同樣於第二禪異熟〔心〕及第三禪異熟〔心〕者於第二禪地第四禪異熟〔心〕者於第三禪地第五禪異熟〔心〕是於第四禪地〔轉起結生心有分心死心〕無想有情之結生唯是色同樣其〔結生〕後之轉起及於死時亦唯是色轉起而滅此等之六名為「色界結生」

其等中梵眾天之壽量為三之一劫梵輔〔天〕之〔壽量〕為半劫大梵〔天〕之〔壽量〕為一劫少光天之〔壽量〕為二劫無量光〔天〕之〔壽量〕為四劫[P.23]光音〔天〕之〔壽量〕為八劫少淨〔天〕之〔壽量〕為十六劫無量淨〔天〕之〔壽量〕為三十二劫徧淨〔天〕之〔壽量〕為六十四劫廣果〔天〕及無想有情之〔壽量〕為五百劫無煩〔天〕之〔壽量〕為千劫無熱〔天〕之〔壽量〕為二千劫善現〔天〕之〔壽量〕為四千劫善見〔天〕之〔壽量〕為八千劫阿迦膩吒〔天〕之〔壽量〕為一萬六千劫

(四)初無色等之異熟〔心〕如次第於初無色等之地而轉起結生〔心〕有分〔心〕死〔心〕此等之四名為「無色結生」而於其等生於空無邊處天之壽量為二萬劫生於識無邊處天之〔壽量〕為四萬劫生於無所有處天之〔壽量〕為六萬劫生於非想非非想處天之〔壽量〕為八萬四千劫

結生有分〔心〕乃至死意位
皆是為同一〔同〕境〔同〕一生

此是〔四之四法〕中之結生四法

〔三四業〕

今生〔業〕支持〔業〕妨害〔業〕破損〔業〕[8]此由作用為〔四業〕重〔業〕近〔業〕宿習〔業〕已作業此依取異熟之異門為〔四業〕現法受〔業〕次生受〔業〕後後受〔業〕既有業此名依異熟時之四業又不善〔業〕欲界善〔業〕色界善〔業〕無色界善〔業〕此依異熟處為〔四業〕

其中「不善」〔業〕是由身業語業意業之業門為三種何以故殺生不與取邪欲行此稱身表於身門數數行故名為身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此稱語表於語門數數行故名為語業貪欲瞋恚邪見此不依表(身語)於意數數行故名為意業其等中由殺生惡口是由瞋根瞋恚而生邪欲行貪欲邪見是由貪根而〔生〕餘之〔不與取妄語兩舌綺語之〕四是由〔貪癡之〕[P.24]二根而生而〔八十九〕心生起者此不善〔業〕共為十二種

「欲界善」〔業〕亦於身門轉起為身業於語門轉起為語業於意門轉起為意業由如斯業門者〔欲界善業〕為三種又由施修〔之別〕亦為〔三種〕而〔八十九〕心生起者此〔欲界善業〕為八種若由〔財物之〕施〔持〕戒〔禪定之〕修〔長上之〕恭敬〔看病等之〕作務得〔福之施〕對得〔福無慳垢〕隨喜聽法說法〔離邪見〕見正直業即為十種而以上〔十二不善心八善心〕之二十種皆稱為欲界業

其次「色界善」〔業〕唯是意業此是修所成而由安止(根本定)之所得若由禪之差別〔色界善業〕為五種同樣「無色界善」〔業〕是意業此亦是修所成而由安止(根本定)之所得由所緣之差別〔無色界善業〕為四種

此〔諸業〕中〔十二〕不善業除去掉舉〔心〕[9]而〔十一心〕於惡趣地生起結生然於轉起一切十二種七不善異熟〔心〕在欲界及色界之一切處適合於異熟欲界善〔心〕亦唯於欲界善趣生起結生〔一切八善心〕於轉起〔八〕大異熟其中三因殊勝善〔心〕給與三因之結生於轉起使異熟十六異熟[10]〔心〕三因之劣與二因殊勝之善〔心〕給與二因之結生於轉起除去三因使異熟十二異熟[11]〔心〕其次二因之劣善〔心〕唯與無因之結生於轉起唯使異熟〔八〕無因異熟[12]〔心〕

某人人〔宣說〕[13]無行〔心〕不令熟有行異熟〔心〕
有行〔心令熟〕無行異熟〔心〕[14]
若依彼等〔之說〕如次第有十二八之異熟[15]
隨順其說從發生而舉示

一〇

其次色界善〔心〕若修初禪之小者生起於梵眾〔天〕若其中修者〔生起〕於梵輔〔天〕若修勝者〔生起〕大梵〔天〕同樣若修第二禪第三禪之小[P.25]者於少光〔天〕若修中者於無量光〔天〕若修勝者〔生起〕於光音〔天〕若修第四禪之小者於少淨〔天〕若修中者於無量淨〔天〕若修勝者〔生起〕於徧淨〔天〕若修第五禪於廣果〔天〕若修其想之離者〔生起〕於無想有情〔天〕又阿那含[16]是生起淨居〔天〕如次第修無色界善者生起於無色〔天〕中

一一

從如斯地轉起大(上二界)之福
於結生轉起生其同〔界地之異〕熟

此是〔四之四法〕業之四法

一二

〔四四種死及結生之次第〕

由壽盡業盡兩者之盡由斷業而有「四種死之生起」又如是而死之人人[17](一)於〔近〕死之時——適合業力現前——於〔兩〕有之中間令生結生(有與有之連結)「業」又(二)曾其業之作時得——〔為業〕——資助色等之「業相」(三)生起之後當得有受用之「趣相」依業力而現起六門之隨一

然後如斯現起緣彼〔業業相趣相等之〕所緣隨順於業以起異熟為徧淨又隨染之〔心相續〕——隨順應得之有心相續傾向其處——數數多轉起或唯業令生其〔結生〕使其新鮮而達於〔意〕門彼死之接近者於路心之終又於有分之滅盡由死為現在有之終了生起死心而滅其滅完了其後如斯緣所得之所緣無明隨眠所圍渴愛隨眠為根本之行而令生由相應〔之諸法〕而徧取令住於俱生〔之諸法〕以令連結其次之有而稱為結生之先行——適合於有基或無基[18]——生起意住立於次之有

[P.26]一三

其次於近死之路〔心〕於徐緩轉起所期望唯五速行若現在之〔色〕所緣現存於識閾時而死者結生有分之所緣亦應為現在如是由欲界結生而把取六門之業相及趣相而得現在過去所緣[19]又業〔一心剎那相續故〕唯為過去〔所緣〕而把取於意門此等一切為小(欲界)法之所緣

其次由色界結生唯施設(假法)之業相為所緣同樣於無色之結生亦唯大界(上二界)及施設之業相適合為所緣其次無想之有情僅以命九法為結生而存立故彼等〔無想有情〕名為「依色之結生者」無色(有情)為「依非色之結生者」其餘〔之有情〕是「依色非色之結生者」

一四

無色〔有情〕之死後除去(不生)下無色
有結生於無色及〔結生〕欲〔界〕三因[20]
色界之死〔後〕除無因應有〔二因三因之結生〕
由欲界三因死而有一切〔之結生〕
由其他(二因無因)有〔結生〕於欲界[21]

此是〔四之四法〕中死結生之次第

一五

如斯取結生者由結生滅[22]後以來緣同一所緣而同一心至死心生起止不生起路心時依有之分稱為有分相續而意無斷絕如河流之轉起而於最後由死成為死心而滅然後又〔生〕結生等如車輪如次第轉轉而轉起

一六

〔如〕斯於此世有結生有分路〔心〕
次更有結生有分〔等〕如斯轉轉心相續
而省察此為不恒常得證無死句(涅槃)
善務之慧者正實善正斷愛潤之結

於此攝阿毘達磨義論名為離路分別第五品

[P.27]六 攝色分別

以上有心心所法種種轉起[1]之分別
已分別者今當說明色
關此〔色〕依列舉分別等起
緣起之次第有五種之攝

〔一色之列舉〕[2]

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此二種色攝十一種何以故(一)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名為「大種色」(二)眼身名為「淨色」(三)色味及除水界稱三大種之觸名為「境色」(四)如性(女根)男性(男根)名為「性色」(五)心基名為「心色」(六)命根名為「命色」(七)段食名為「食色」以上此十八種色稱[3]為自性色自相色完色色色思惟色(八)虛空界名為「限界色」(九)身表語表名為「表色」(一〇)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及〔身語之〕二表名為「變化色」(一一)色積集〔色〕相續〔色〕老性〔色〕無常性名為「相色」而於此生色由積集相續之名而說以上此十一種色由自性而成二十八種

何以故
〔四〕大種〔五〕淨〔四〕境〔二〕性心及
食色為十八種
限界〔二〕表〔三〕變化〔四〕相之
十不完〔色〕而成二十八種

[P.28]

〔二色之分別〕[4]

其次此一切之色唯無因有緣有漏有為世間欲界無所緣非所緣故為一種又依內外等種種差別何以故(一)稱為淨者有五種名為內色其他為外色(二)稱〔五〕淨心〔基〕有六種[5]名為基色其他為非基色(三)稱為淨表之七種名為門色其他為非門色(四)稱為淨命之八種名為根色其他為非根色(五)~(七)稱為淨境之十二種是麤色近色有對色其他是細色遠色無對色(八)業生〔色〕是執受色其他是非執受色(九)色處是有見色其他是無見色(一〇)眼等二是不到達〔境〕鼻等之三是到達〔境〕以上五種皆是取境色其他是不取境色(一一)色食素(段食)四大種之八種是不簡別色其他是簡別色

如斯二十八種〔色〕聰慧者
宜分別內等三法之差別

此是〔色攝〕中之色分別

〔三色之等起〕[6]

時節食名為四色等起其中(一)欲界色界之二十五種[7]之善不善業所行作以取結生〔其〕剎那剎那於內相續而令等起業等起色(二)除無色之異熟〔心〕及二之〔前〕五識餘七十五種心亦含括最初之有分〔其等諸心〕生時令等起心等起色其中安止(根本定)速行〔心〕令起威儀確定〔心〕欲界速行〔心〕神通〔心是不僅威儀〕即表亦使等起又其中十三[8]之善速行〔心〕亦令生笑(三)稱寒熱之火界達於住位[P.29]內外適合令等起時節等起色(四)稱食素之食嚥下時達於住〔位〕而即令等起食等起色

其中心〔色〕根〔色〕之〔九〕唯是業生二表唯是心生聲是心時節生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等之三是由時節食而生〔八種之〕不簡別色[9]及虛空界是由〔業時節食之〕四發生〔四種之〕相色[10]不從任何而生

如次[11]第十八十五十三十二[12]
是由業時節食而生
〔四種之〕相〔色〕單生業等色之自性故
說不從任何而生

此是〔色之攝〕中色等起法

〔四色聚〕

一起一滅一所依俱行之二十一[13]名為色聚[14]其中命與〔八種之〕不簡別色與眼共言眼十法同樣〔命與八不簡別色之九〕共與身耳等組合如次第〔言〕耳十法鼻十法舌十法身十法女性十法男性十法基十法〔八〕不簡色與命共言命九法[15]此等之〔眼十法乃至命九法之〕九為「業等起聚」

其次〔八〕不簡別色是純八法其〔八法〕與身表共為身表九法〔八法是〕共語表及聲為語表十法〔八法〕是〔共〕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等為軟快性等之十一法〔八法〕是共身表輕快性等為十二法〔八法是〕〔共〕語表輕快性等為十三法此〔純八法乃至十三法之〕六是「心等起聚」

純八法聲九法輕快性等之十一法輕快性等之十二法此四是「時節等起聚」

純八法聲九法輕快性等之十一法此二法是「食等起聚」

其中純八法與聲九法此二之時節等起聚亦得於〔身體〕外其餘一切唯於內

時節食等起如次第
[16]而〔合為〕二十一聚
諸聚之限界相故聰慧者
虛空[17]與〔四〕相不言為聚分

此是〔色之攝〕中聚之結合

[P.30]一〇

〔五轉起之次第〕[18]

其次此等一切不缺得適合於欲界之轉起其次於〔欲界之〕結生濕生者與化生者稱眼基十法之七十法於最多時現前而最少時性十法或時[19]不得故其等〔之任何或全部滅〕而應知聚〔之數〕其次於胎生有情稱為身基十法之三十法現前其處〔胎生有情〕亦於性十法時不得其後於轉起於次第眼十法等現前如斯結生以來有業等起〔色〕第二心以來有心等起〔色〕〔第二心之〕住時以來有時節等起〔色〕食素周徧於〔身體〕以來有食等起〔色〕如斯四等起色聚之相續於欲界如燈焰如河流如有壽之限內無斷絕而轉起而於死時死心以前第十七[20]心之住時以後不生起業生色其以前生起業生色與死心同時轉起而滅其後心生食生之色斷絕其後時節等起色展轉稱為死屍而轉起

一一

如斯死之有情更於次之有
結生以來同樣色轉起

一二

其次於色界中不得鼻性十法及食生聚故彼等之結生時基之三十法與命九法〔得〕四之業等起聚[21]於轉起得心時節等起〔之四聚〕其次於無想有情不得眼又〔不得〕一切之心生色故彼等〔無想有情〕之結生時唯有命九法又轉起時除去聲存留時節等起色如斯當知稱為欲無想依三處中之結生轉起是二種色之轉起

一三

〔一切〕二十八〔色〕在欲中二十三[22]〔色〕在色中
於無相〔有情〕唯十七[23]無色無何物
[P.31]於生起(結生)不得變化〔色〕老性死(無常性)
然於轉起無有不得者

此是〔色之攝〕中色轉起之次第[24]

一四

〔六涅槃論〕[25]

其次涅槃稱為出世間依四道智而作證者為道果之所緣放棄所謂瓦那(vana)之渴愛故言為涅槃若由自性為一種若由原因之異門為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二種若由行相之差別者是空無相無願之三種

一五

脫瓦那諸大仙宣說無死究竟
無為無上之句為涅槃
如斯如來宣說心心所
涅槃四種第一義

此於攝阿毘達磨義論名為攝色分別第六品

[P.32]七 攝集分別

七十二種[1]是基法[2]言為有相
我今適宜說其等〔基法〕之集

集之攝當知是攝不善攝雜攝菩提分攝一切之四種何以故

〔一〕先述「攝不善」[3]

之四漏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四暴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四軛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四繫貪欲身繫瞋恚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實在著身繫四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六蓋欲貪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無明蓋七隨眠欲貪隨眠有貪隨眠瞋恚隨眠慢隨眠見隨眠疑隨眠無明隨眠十結於經中有欲貪結色貪結無色貪結瞋結慢結見結戒禁取結疑結掉舉結無明結在論中另有十結欲貪結有欲結瞋恚結慢結見結戒禁取結疑結嫉結[P.33]慳結無明結十煩惱惛沈掉舉無慚無愧而此中於漏等依欲有之名以此為基渴愛之意義戒禁取[4]此實住著我語取如斯轉起言不外是惡見

暴流繫依基(自性)為(貪無明之)三
取是說(貪見)之二蓋應為八[5]
隨眠為六[6]結為九[7]
煩惱言十此九種是惡之攝

〔二〕「攝雜」

有六因無貪無瞋無癡七禪支喜(pīti)一境性喜(somanassa)十二道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邪見邪思惟邪精進邪定二十二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根男根命根意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九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慚力愧力無慚力無愧力四增上欲增上心增上精進增上觀增上四食段食第二觸〔食〕第三意思〔食〕第四識〔食〕而於此中於〔二十二〕根言須陀洹道智是未知當知根阿羅漢果是具知根中之六智是已知根又於命根有色非色之二種於前五識〔不得〕禪支無精進中〔不得〕諸力[8]於無因中不得道支同樣於疑心中無有一境性〔定〕道〔支〕〔定〕根〔定〕力之狀態從二因三因之速行中其發生得〔隨〕一之增上

若依基(自性)因六禪支五[9]道支九[10]
根法十六[11]力法言九
增上言四食亦同〔四〕斯七種
善等之雜合言為雜之攝

[P.34]

〔三〕「攝菩提分」[12]

有四念處身隨觀念處受隨觀念處心隨觀念處法隨觀念處有四正勤已起諸惡令捨斷之精進未起諸惡令不起之精進未起諸善令生起之精進已起諸善令增大之精進四神足欲神足心神足精進神足觀神足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八道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而於邐中四念處言為一正念同樣四正勤〔可言一〕正精進

若依自性[13]輕安
正見思惟精住三離[14]正念
及禪定此等十四其中
其中分別三十七總攝者便成七種[A1]
思惟輕安喜捨欲心三離九[15]各一處
精進有九[16][17]〔八處〕定有四[18]慧有五[19]
信二[20]處此三七法為最勝最上分別
出世間總〔三十七〕但有時無[21]思惟[22]
世間〔戒等〕六清淨於轉起時適合〔存〕

[P.35]

〔四〕「攝一切」

有五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取蘊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十二處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十八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有四諦苦聖諦苦集聖諦苦集滅聖諦苦滅道聖諦而此中〔五十二〕心所〔十六〕細色[23]與涅槃之六十九法稱為法處法界意處分別為七識界

色受乃至想及餘諸心所
識之此等五而說為五蘊
五取蘊亦然其等屬三界
無分之涅槃免除蘊之攝
門及所緣別而有〔十二〕處
門所緣生起異門〔十八〕處
三地之輪迴集是苦渴愛
涅槃名為滅與此出世間
之相應〔法〕道及果亦是道
如斯攝一切不出四聖諦
宣說五種別

此於攝阿毘達磨義論名為攝集分別第七品

[P.36]八 攝緣分別

一切有為法以為何法緣
今如其適宜我當分別說

緣之攝當有緣起法及發趣法二種其中「緣起[1]法」是言觀察「〔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唯性質之行相其次發趣關於說差別而〔轉起〕緣及住立諸阿闍梨混合〔緣起法與發趣法之〕兩者為論註

〔一緣起法〕

其中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渴愛渴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而發生愁如是此一切為苦滅之集

此是〔緣攝〕中之緣起法

其中[2]當知三時十二支二十行相三連結四略三輪轉二根本何以故無明行是過去時老死是未來時中八是現在時此為「三時」無明名色六處老死此為「十二支」而此時愁等之語以示等流果〔而非別支〕其次此〔緣起支〕中由無明行之語亦含攝愛有之意義於同說愛有而含有無明行〔之意義〕又言生老死有識等五果之意義故

過去之因五現在有五果
現在因之五未來成五果[3]

[P.37]

此是「二十行相三連結四略」

無明取是煩惱輪轉所稱業有有之一部分與行為業輪轉稱為起有有之一部分與餘〔之七支〕為異熟輪轉此為「三輪轉」當知無明與愛為「二根本」

彼等根本[4]由此〔輪轉〕滅
老死[5]之昏迷人人所逼惱
數數諸漏生無明益增大[6]
斯無始連相輪轉於三地(三界)
是故大牟尼施設緣起法

〔二發趣法〕[7]

〔「發趣法」者〕是〔二十四緣〕於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無間緣等無間緣俱生緣互相緣依緣親依緣前生緣後生緣習行緣業緣異熟緣食緣根緣禪緣道緣相應緣不相應緣有緣非有緣離去緣不離去緣

此是〔緣攝〕中之發趣法

(一)名對於名緣六種 (二)對於名色緣五種
(三)更對色只緣一種 (四)色對於名亦唯一
(五)施設與名色對名 亦緣二(六)〔名色〕之二
對〔名色之〕二緣九種 如是成為六種緣[8]

(一)於前滅之心心所法對於現在之心心所法是依無間等無間非有離去〔緣〕為〔緣〕前速行對於後速行是依習行〔緣〕為〔緣〕俱生之心心所法互相依相應〔緣〕為〔緣〕此是「名對於名為六種緣」

(二)因禪支道支對於俱生之名色依因〔緣禪緣道緣〕等為〔緣〕俱生之思對於俱生之名色〔依業緣為緣〕多剎那之思對於依業生起之名色而依業〔緣為緣〕異熟蘊對於互相及俱生之色而依異熟〔緣〕為〔緣〕此是「名對於名色之五種緣」

[P.38](三)後世之心心所法對於前生之此身而依後生〔緣為緣〕如斯「名對於色唯一種緣」

(四)六基於轉起對於七識界是〔依前生緣為緣〕又五所緣對五識路[9]是依前生〔緣為緣〕如斯「色對於名亦一種緣」

(五)「施設名色對於名」是依所緣〔緣〕親依〔緣〕之「二種緣」其〔所緣緣親依緣之〕中所緣是色等而為六種親依是所緣親依無間親依自然親依之三種其中不重所緣是為所緣親依於無間(前)滅之心心所法是無間親依又貪等之法信等食物時節臥坐具於適合對內外善等之法而為〔自然親依〕又業對於異熟為〔自然親依〕如斯自然親依有多種

一〇

(六)「名色對於名色」於適宜依增上俱生互相不相應不離去〔緣〕之「九種緣」其中〔一〕所尊重之所緣對於名而依所緣增上為〔增上緣〕俱生俱增上[10]之四種亦對俱生之名色依俱生增上為〔增上緣〕有斯二種之增上緣〔二〕心心所法互相及對於俱生之色為〔俱生緣〕大種是互相及對所造色為〔俱生緣〕於結生剎那之基〔色〕與異熟〔心心所〕於互相為〔俱生緣〕有斯三種之俱生緣〔三〕心心所法於互相〔為互相緣〕大種於互相為〔互相緣〕於結生剎那之基色與異熟〔心心所〕於互相〔為互相緣〕有斯三種之互相緣〔四〕心心所法互相及對俱生色而〔為依緣〕大種互相及對所造色而〔為依緣〕六基對於七識界〔為依緣〕有斯三種之依緣〔五〕段食對此身〔為食緣〕非色食對於俱生之名色〔為食緣〕有斯二種之食緣〔六〕五淨〔根〕對於五識〔為根緣〕色命根對執受色〔為根緣〕非色命根對俱生之名色〔為根緣〕有斯三種之根緣〔七〕於下生(結生)剎那之基〔色〕對於異熟〔心心所依俱生為不相應緣〕心心所法對俱生色而依俱生〔為不相應緣〕後生之心心所法對前生之此身體而依後生〔為不相應緣〕於轉起六基對七識界而依前生〔為不相應緣〕有斯三種之不相應緣

[P.39]一一

〔八〕~〔九〕普俱生前生後生段食
色命之此五種為有緣及不離緣

一二

其次於所緣〔緣〕親依〔緣〕業〔緣〕有緣之〔四緣〕中包含一切之〔二十四〕緣其次於此俱生色在一切轉起中有心等起〔色〕於結生中有已作(業作)色當知如斯有二種

一三

如斯由發生〔過去未來現在之〕三時及〔涅槃施設之〕離時
內外與有為及無為諸法
為施設(假法)色之三而住立
於〔此〕發趣〔論〕一切為二十四緣[11]

一四

〔三施設〕[12]

其中色蘊是色法稱為心心所之四非色蘊與涅槃之五種是非色亦言為名其〔名色〕以外者為施設(假法)〔於施設〕有能施設之施設及所施設之施設之二種何以故

(一)各各依大種之變化行相而各各施設地山等依資料(材料)之集合行相而〔施設〕家荷車等依五蘊而〔施設〕男人等依〔日〕月之運行等而〔施設〕方時等依不觸之行相而〔施設〕坑窟等依各各大種相及特殊之修習而〔施設〕徧之相等而如斯類之物雖不存在第一義但〔第一〕義之影行相為心起(心)之所緣又〔此〕各作自比較於各別〔計度〕而施設命名號稱言說故而言為施設此施設言為「施設所施設」

(二)其次「施設能施設」是依名名業等之名而說其為存在施設非存在施設存在非存在施設非存在存在施設存在存在施設非存在非存在施設之六種而此中於第一義以存在之色受等依此而施設時言此為存在施設其次於第一義以不存在之土地山等依此而施設時言此為非存在施設其次依兩[P.40]者之混合其餘當知如次第之六神通(存在非存在施設)女聲(非存在存在施設)眼識(存在存在施設)王子(非存在非存在施設)

一五

隨順於語音 依於耳識路[13]
無間轉起後 生起意門境[14]
隨順其施設 然後知其義〔意門〕[15]
當知彼施設 世間世俗法[16]

此於攝阿毘達磨義論名為攝分別第八品

[P.41]九 攝業處分別

此後修習止與觀二種
我當說如次第之業處

其中[1]先述「止之攝」是十徧處十不淨十隨念四無量一想一差別四無色之七種為止業處攝貪行者瞋行者癡行者信行者覺行者尋行者之六種行者(性格者)攝當知有徧作修習近行修習安止修習之三種修習及徧作相取相似相之三相何以故

〔一四十業處〕

地徧水徧火徧風徧青徧黃徧赤徧白徧虛空徧光明徧此名為十徧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此名為十不淨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寂止隨念死隨念身至念安般念此名為十隨念此名為四無量亦言為〔四〕梵住食厭想名為一想四界差別名為一差別空無邊處等名為四無色如斯解徧止者為四十業處

〔二六行者與四十業處之適不適〕[2]

其次於〔六〕行者稱為貪行者適合修十不淨及身至念之〔身體四十二〕部分修習[3]瞋行者〔適合修〕四無量及[P.42]青等之四徧癡行者與尋行者〔適合〕安般念信行者〔適合〕佛隨念等之六覺行者〔適合〕死〔隨念〕寂止〔隨念〕〔食厭〕想〔界〕差別其餘一切之業處適合一一之行者(性格者)其中又於徧或大之〔徧適合〕癡行者小〔徧適合〕尋行者

此是〔業處〕中適〔不適〕之差別

〔三三修習〕

其次於〔三〕修習[4]徧作修習於一切〔四十〕業處中皆必得近行修習[5]於佛隨念等八〔食厭〕想〔四界〕差別之十業處中亦可成就安止〔修習在此十業處中〕沒有而餘在正三十業處中〔不僅可徧作修習近行修習〕且亦能成就安止修習在此〔三十業處〕中十徧安般念是屬於第五禪十不淨與身至念是屬於初禪慈等之三是屬於〔下〕四禪[6]捨屬第五禪斯〔以上〕二十六業處是屬色界禪又四無色是屬無色禪

此是〔業處〕中修習之差別

〔四三相〕

其次於〔三〕相若依徧作相取相者於一切〔四十〕業處中皆適宜必得其次似相唯於〔十〕徧〔十〕不淨部分(身至念)安般念〔之二十二業處〕可得不論如何在其處〔二十二業處〕緣似相而轉起近行定及安止定何以故謂於地曼陀羅[7]等把取〔其〕相初學者之彼所緣言為「徧作相」又此修習名為徧作修習其次此相〔更〕由心把取由眼見者之來現於意門時同其所緣名為「取相」其修習即能等持其次如斯等持者於此後緣取相依徧作定而繼續修習者如是類似於〔取相〕——以離基〔所依〕法——及稱為施設修習所成之所緣建立於心中而善安止之時此言為生起「似相」由此以來捨離障礙——可稱為欲界定——名為圓滿近行修習然後以其同似相依近行定善修習[P.43]即安止色界初禪其後從初禪轉向〔自在〕入定〔自在〕在定〔自在〕出定〔自在〕觀察〔自在〕由此五自在[8]而使自在訓熟而捨離尋等之麤支為生起伺等之細支而努力者於次第適合安止於第二禪等

如斯於地徧等之二十二學處可得[9]似相又餘〔之十八業處〕中〔四〕無量對於有情施設而轉起其次除虛空〔徧〕并在〔九〕徧中除棄任何之徧以所得虛空而行徧作「無邊」者證初無色〔業處〕之安止其初無色識行徧作「無邊」者證得第二無色〔業處〕安止又其初無色識之無[10]而行徧作「無所有」者證得第三無色〔業處〕安止第三無色而行徧作「此是寂此是勝」者證得第四無色〔業處〕安止而於餘之〔佛隨念等之十四〕業處緣徧作佛德等之所緣能把握其相時對此而徧作〔定〕可等持而成近行〔定〕

其次以神通[11]轉起於色界第五禪為神通立足處由第五禪定而〔豫想〕顧念〔神通之期間〕決定等之後行徧作〔修習〕者緣色等之所緣而適宜於安止而神通是

神變天耳他心知
宿住隨念天眼之五種

此是境之差別及止業處法畢

其次「觀之業處」當知攝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智見清淨之七種清淨無常相苦相無我相之三相[P.44]無常隨觀苦隨觀無我隨觀之三觀思惟智生滅智壞智怖畏智過患智厭智脫欲智省察智行捨智隨順智之十觀智空解脫無相解脫無願解脫之三解脫空隨觀無相隨觀無願隨觀之三解脫門何以故

〔五七種清淨〕[12]

(一)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徧淨戒資具依戒之四徧淨戒言為「戒清淨」(二)近行定安止定之二種定言為「心清淨」(三)由相(特相)味(作用)現起(現狀)足處[13](直接因)而把握名色言為「見清淨」(四)把其等名色之緣言為「度疑清淨」(五)其次之後如斯把握——有過去等之差別——於有緣之三界諸行緣蘊等之理趣而由聚簡略之由〔其等之〕盡滅義而無常由怖畏義而苦由不堅實義而無我〔即思惟以上三相〕又依於〔三〕世依於〔一期〕相續又依剎那滅以〔諸行之〕思惟智而思惟〔無常無我之〕三相者又於其等〔諸行〕依於緣與剎那以生滅智隨觀生滅者

言為光明輕安勝解
策勵[14]

由把握光明等〔十〕觀隨染之障礙而差別道非道之相此言為「道非道智見清淨」(六)又其次脫離斯障礙而生滅智以來至隨順〔智〕[15]展轉〔無常無我〕三相之觀(繼續)行道彼〔瑜伽〕者之九觀智言為「行道智見清淨」(七)其次斯行道彼〔瑜伽〕者由觀之成熟「今生起安止〔定〕」以斷有分[16]而生起意門轉向〔心〕之後二三(剎那)之觀心緣無常等任何之彼相名為徧作近行隨順之下轉起以到頂點之觀此言為隨順〔觀〕行捨〔觀〕至出起觀然後[P.45]種姓心所緣涅槃超克凡夫之姓得成聖者之姓而轉起其後徧知苦諦捨斷集諦作證滅諦修習道諦入於〔聖〕道〔心〕之安止路其後轉起二三〔剎那〕之果心而滅然後墮於有分更斷有分〔而如次〕轉起觀察智

賢者觀察道涅槃已斷煩惱及
觀察殘餘(未斷)〔之煩惱〕或不觀察[17]
如斯經過六清淨之順觀應〔最後〕修習
此〔須陀洹道等之〕四種道言為「智見清淨」

此是〔觀業處〕中清淨之差別

一〇

〔六三解脫門〕[18]

其中無我隨觀以脫離我住著故言空隨觀為解脫門無常隨觀以脫離顛倒相故言無相隨觀〔為解脫門〕苦隨觀以脫離渴愛之願求故言無願隨觀〔為解脫門〕故若至觀出起而觀[19]「無我」者〔此〕言為空解脫道若觀「無常」者〔此〕言為無相解脫〔道〕若觀「苦」者〔此〕言無願解脫〔道斯〕道由觀之道程而得此三名稱同樣果亦在道〔心〕之路中由道之道程而〔得空無相無願之三種名〕又在果定〔心〕之路中依上述之方法而修觀生起〔其〕各自之果由某人之觀的道程言為空等之解脫而依涅槃所緣由自味(自相)而在〔道之路果定之路〕一切處而相等〔道果之〕一切而有三種名

此是〔觀業處〕中解脫之差別

一一

〔七人之別〕[20]

其次修習須陀洹道已依見疑之捨斷而捨斷惡趣行者極七還(最高七次生此世間者)而名為「須陀洹」(預流)修習斯陀含道已淡薄貪癡者名為「斯陀含」(一來)彼唯再一次來此世間修習阿那含已捨斷而無殘留之欲貪瞋恚者名為「阿那含」(不還)〔彼〕不還來此世間修習[P.46]阿羅漢已捨斷而無殘留之〔一切〕煩惱者名為「阿羅漢」〔彼〕漏盡者為世間最上之應供者

此是〔觀業處〕中人之差別

一二

〔八定之差別〕

其次「果定」是隨各自之果而〔得〕共通於一切者得入定於「滅定」[21]是阿那含與阿羅漢其〔定〕中如次第入定初禪等之大(上二界)定而出定在其處觀各處諸行之法而至無所有處止然後〔在定期間之〕決定等行多所作而入定於非想非非想處於二〔剎那〕安止速行之後彼心之相續斷絕此為入滅定者其次出定之時阿那含即一次轉起阿那含果〔心〕阿羅漢一次轉起阿羅漢果〔心〕而隨有分然後轉起觀察〔智〕

此是〔觀業處〕中定之差別

一三

而於〔佛〕教冀求行道之樂味者
應修習最上〔止觀之〕二修習

此於攝阿毘達磨義論名攝業處分別第九品

攝阿毘達磨義論畢


校注

[0107001] 阿毘達磨義(abhidhammattha)底本之 abhidhammatha 是誤植 [0107002] 以下說十二不善心對十二不善心參照 Visuddhi-magga p. 454(漢譯清淨道論三三四頁以下) [0108003] 以下說七種不善異熟心有關此參照 Visuddhi-magga p. 456(漢譯清淨道論三三七頁) [0108004] 以下說八種之無因善異熟心有關此參照 Visuddhi-magga p. 454 f.(漢譯清淨道論三三五頁以下) [0109005] 以下說三種之無因唯作心對此參照 Visuddhi-magga p. 456 f.(漢譯清淨道論三三九頁) [0109006] 九十一心者由百二十一心除去三十心也 [0109007] 以下說欲界八善心對此參照 Visuddhi-magga p. 452 f.(漢譯清淨道論三三二頁以下) [0109008] 以下說欲界有因八異熟心參照 Visuddhi-magga p. 455 f.(漢譯清淨道論三三七頁) [0110009] 以下說欲界有因八唯作心參照 Visuddhi-magga p. 457 f.(漢譯清淨道論三三九頁) [0110010] 本偈與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一七偈一致 [0110011] 以下對於說色界善心異熟心唯作心參照 Visuddhi-magga pp. 453; 456; 457(漢譯清淨道論三三二頁三七頁三九頁) [0111012] 以下說無色界善心異熟心唯作心參照 Visuddhi-magga pp. 453; 456; 457(漢譯清淨道論三三二頁以下三七頁三九頁) [0112013] 以下說出世間善心異熟心參照 Visuddhi-magga pp. 453; 456(漢譯清淨道論三三三頁三八頁) [0113014] 不善是十二(dvādasākusalān 'eva)於底本有 dvādasākusalān' evaṁ但今從暹羅本以下二偈與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二五偈一致 [0113015] 三十六(chattiṁs' eva)於底本有 chattiṁs' evaṁ但今從暹羅本 [0113016] 禪支(jhānaṅga)底本之 Thānaṅga 是誤植以下二偈參照(Nāmarūpa-pariccheda)第二三二四偈(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有二個對應之註標[15]今將此處的[15]註標修訂成[16] [0114017] 十一者就初禪而言者色界初禪之三出世間之須陀洹道乃至阿羅漢果之八初禪計為十一 [0114018] 二十三者色界第五禪之三無色界之十二出世間之八種第五禪計為二十三 [0114019] 三十七種者欲界八色界五無色界四出世間二十計為三十七 [0114020] 五十二種者欲界二十三色界五無色界四出世間二十計為五十三 [0117001] 關於心所法之說明參照 Visuddhi-magga pp. 460 f; 462 ff.(漢譯清淨道論三四八頁以下四九頁以下五一頁以下)如以下所述心所法之分類於本書最初生起 [0118002] 相應(sampayogo)於底本有 sabbayogo但今從暹羅本及註書 [0118003] 本偈參照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四一偈 [0119004] 本偈同參照上第三一偈(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4]今於此處加上[04]之註標 [0119005] 惡見相應是十二不善心中之第一第二第五第六心 [0119006] 五有行心是十二不善心中之第二第四第六第八第十心 [0120007] 或者人人是指佛授(Buddhadatta)等彼是於色非色分別論(Rūpārūpa-vibhāga)之心所分別品中說「悲喜是除第五禪色界心喜俱欲界善心有因喜俱唯作心之正三十心中時別別生起」不承認欲界捨俱心與悲喜相應(Buddhadatta's Manuals I, p. 158) [0120008] 慧(paññā)底本之 pannā 是誤植 [0120009] 本偈與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四〇偈一致 [0121010]惛沈睡眠之三同時共生是第四第八不善心唯慢之生是第三第七不善心唯惛沈睡眠之生是第二第六第十不善心尚且在 Visuddhi-magga p. 469 ff.(漢譯清淨道論三六三頁以下)慢惛沈睡眠三者當不定心所生時也不生於右之任何狀態下 [0121011] 二十七是不善中(sattavīsaty apuññamhi)於底本有 sattavīsati puññamhi今從暹羅本 [0122012] 十五是色界第五禪之三及無色界之十二 [0122013] 本偈參照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四五偈 [0123014] 以下二偈與同上第五一五二偈一致 [0124015] 確定(voṭṭhappana)是意門轉向唯作心之事相當於八十九心中之第二十九心 [0124016] 樂領受是喜俱無因異熟意識界之事是八十九心中之第二十六心 [0124017] 三者是三意界即八十九心中之第十八第二十五第二十八心 [0124018] 雙結生是捨俱無因異熟意識界為八十九心中之第十九第二十七心 [0127001] 基(vatthuto)於底本之 vatthuko 是誤植 [0127002] 心生起(cittuppāda)是指八十九心同於單言心以下本書中常常出心生起又心起之語應知亦同樣 [0127003] 關於受之說明參照 Visuddhi-magga p. 460 f.(漢譯清淨道論三四八頁以下) [0128004] 識(viññaṇa)於底本之 viñāṇa 是誤植 [0129005] 對於作用參照 Visuddhi-magga p. 457 f.(漢譯清淨道論三四〇頁以下) [0129006] 十種是結生有分轉向前五識領受推度確定速行彼所緣死之十 [0129007] 作用(kiccāni)底本之 kiccani 是誤植 [0130008] 六種(chabbidhāni)底本之 chabbidhāṁ 是誤植 [0131009] 於門(dvārikaṁ)底本之 dvarikani 是誤植 [0131010] 樂(sukha)底本之 sukka 是誤植 [0131011] 在離門(離門)(dvāra-vimutta)不關係於認識等之顯現作用是指結生有分死之作用此亦言為離路(vīthi-mutta) [0132012] 關於施設(paññatti)參照後方第八品第十四項 [0132013] 離時(kāla-vimutta)不關係時間亦言不可說所緣指涅槃施設等 [0132014] 關於業業相趣相參照後方第五品第十二項以下 [0132015] 第四(catutthāni)底本之 catukkāni 是錯誤依暹羅本訂正 [0132016] 二十五是七不善異熟心八無因善異熟欲界八大異熟心笑心及唯作意界 [0132017] 六是第二第四無色界之善異熟唯作心 [0132018] 二十一是色界十五心及第一第三無色界善異熟唯作之六心 [0132019] 八是出世間之八心 [0133020] 二十是十二不善心及欲界智不相應之四善心四唯作心 [0133021] 五是欲界之智相應四善心及第五禪之神通善心 [0133022] 六是欲界智相應之四唯作心第五禪之神通唯作心及確定心(意門轉向唯作心) [0133023] 七是眼識乃至意識之六及意界 [0133024] 四是眼識耳識意識及意界 [0133025] 三基是眼心基 [0133026] 一界是無所依(dhātv ekānissitā)於底本之 dhātv ekā nissitā 是錯誤 [0133027] 四十三是欲界十五無因異熟心二無因唯作心(除笑心)二瞋恚心初道心欲界八大異熟心十五色界心 [0133028] 四十二是十不善心(除二瞋恚心)笑心欲界八善心八唯作心無色界四善心四唯作心七出世間心(除初道心) [0137001] 路(vīthi)者指依五門轉向意門轉向而生起認識禪定等一連之心作用所謂顯現意識作用 [0137002] 離路(vīthi-mutta)是前註指路以外之結生有分死之潛在意識作用 [0137003] 滅(bhaṅga)底本之 bhavaṅga 是錯誤從暹羅本訂正 [0138004] 於如上之五門作用對四種之境在本書之註說「過一心剎那有十六心剎那之壽為極大〔境〕過二或三心剎那十五或有十四心剎那之壽為大〔境〕過三乃至九心剎那有十三乃至八心剎那之壽為小〔境〕過十乃至十五心剎那有七乃至二心剎那之壽為極小〔境〕 [0138005] 七是五門轉向五識領受推度確定速行彼所緣 [0138006] 五十四是一五門轉向心十前五識二領受心一確定心二十九欲界速行心(十二不善心笑心八欲界善心八欲界有因唯作心)十一彼所緣心(八欲界有因異熟心三推度心) [0139007] 三是意門轉向速行彼所緣 [0139008] 四十一是一意門轉向心二十九欲界速行心十一彼所緣心(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8]今於此處加上[08]之註標 [0139009] 以下於禪定關於心作用參照 Visuddhi-magga p. 137 f.(漢譯清淨道論一二二九頁以下) [0139010] 速通行者是欲界速行三回生滅後為第四之安止心生起於遲通行者為第五安止心生起 [0140011] 樂善是喜俱三因善心即欲界八善心中之第一第二心由此樂善色界初禪乃至第四禪善心之四除阿羅漢果出世間之各下四禪二十八計三十二心生 [0140012] 捨是欲界之三因捨俱善心即八善心中之第五第六心由此捨心色界第五禪善四無色善之五除阿羅漢果七出世門第五禪之七計十二心生 [0140013] 樂唯作是三因喜俱欲界唯作心即八大唯作心中之第一第二心由此樂唯作色界初禪乃至第四禪唯作之四阿羅漢果之下四禪計八心生 [0140014] 捨是三因捨俱欲界唯作心即八大唯作心中之第五第六心由此捨色界第五禪唯作四無色唯作阿羅漢果之第五禪計六心生 [0141015] 明瞭極大(vibhūte 'timahante)於底本之 vibhūte ti mahante 是錯誤 [0141016] 對於雙示導(yamaka-pāṭhāriya)參照 Visuddhi-magga p. 393(漢譯清淨道論二三八五頁) [0141017] 道心果心之生起是前方第七項之安止速行依智相應欲界心三次或四次之速行後而生起尚關於此參照 Visuddhi-magga p. 675(漢譯清淨道論三四〇九頁以下) [0142018] 對於上之諸說參照 Visuddhi-magga p. 138 f.(漢譯清淨道論一二三〇頁) [0142019] 二因者無因者有異熟障故於阿羅漢無有又修安止禪亦無因此彼等無唯作速行及安止速行 [0142020] 就此點參照後方第五品第八項 [0142021] 同前註 [0142022] 漏盡者唯有唯作速行 [0142023] 在有學凡夫是唯無學存在而無唯作速行 [0142024] 有學既捨斷惡見疑故於彼等無惡見相應疑相應之速行 [0142025] 阿那含是超脫欲界之一切故於彼唯存欲界而無瞋恚速行 [0142026] 四十四心是欲界之二十三異熟心三界之二十唯作心阿羅漢果心 [0142027] 五十六心是七不善心(除見相應之四及疑心之五)欲界之二十三異熟心無因二唯作心(除笑心)三界之十七善心七出世間心(除阿羅漢果心)有學各別而言者於須陀洹斯陀含各五十一心阿那含有四十九心 [0142028] 五十四心是十二不善心欲界之二十三異熟心無因之二唯作心三界之十七善心凡夫各別而言者三因者有上之五十四心二因者無因者除四之智相應欲界異熟心及上二界九善心有四十一心於惡趣者更除四智不相應欲界異熟心而有三十七心 [0143029] 八十路心是由八十九心唯存離路除上二界之九異熟心 [0143030] 葉均認為底本 Bhavaṅgantaritā 譯為渡有分文意不明確改為墮有分文意恰好相反依水野弘元監修之《南方佛教哲學論義概說》註亦作渡(taritā)而依原文(悟醒註) [0148001] 關於以下之諸結生參照 Visuddhi-magga p. 548(漢譯清淨道論三二〇〇頁以下) [0148002] 有分(bhavaṅgaṁ hutvā)此語底本雖沒有但由暹羅本補之 [0148003] 死(cavanaṁ)在底本雖有 javanaṁ但今從暹羅本 [0149004] 生來之盲者生來之聾者生來之啞者生來之愚者生來之狂者宮刑人兩性者非男女等 [0149005] 關於諸天等之壽量參照 Aṅguttara I, p. 213 f; Vibhanga p. 422 ff. 等 [0149006] 天之(dibba)數者天之一晝夜相當於人界之五十年故天之一年三百六十日相當於人間一萬八千年如斯天之五百歲為人間之九百萬歲 [0149007] 他化自在天之壽量是四大王天壽量五百歲之四倍乘五即為千二十四倍之十一萬二千歲此若換算人間之數即為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歲 [0151008] 關於以下之諸業參照 Visuddhi-magga p. 601 f.(漢譯清淨道論三二九四頁以下) [0152009] 掉舉心不取結生之理由掉舉是修所斷若不得阿羅漢果者不得捨斷因此掉舉心是有學亦會生起若為有學掉舉心之結生者彼由此不得不生於惡趣有學既離惡趣居故掉舉心當不受結生如斯掉舉心不取結生(註)參照 Atthasālinī p. 261 [0152010] 十六異熟是善異熟之前五識一領受心二推度心及彼所緣之欲界有因八異熟心 [0152011] 十二異熟是由前之十六為彼所緣之除欲界三因異熟之四心 [0152012] 無因異熟是由前之十二更為彼所緣除欲界二因異熟此時合彼所緣作用由二推度心而行 [0152013] 以下一偈是與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四六三偈一致 [0153014] 此 Moravāpivāsi-Mahādattatthera 等之說參照 Atthasālinī p. 284 ff [0153015] 若依此在有行心者有行心之彼所緣無行心者有無行心之彼所緣故由三因之結生心善異熟前五識一領受心二推度心有行或是無行四異熟心計十二異熟心生由二因之結生心由前狀態除有行或無行之三因異熟心之二而生十心由無因之結生心生無因異熟之八心 [0153016] 阿那含是(anāgāmino)於底本之 anāgāmito 是錯誤由暹羅本正訂 [0153017] 以下至本品之最後關於死結生之說明參照 Visuddhi-magga p. 548 ff.(漢譯清淨道論三二〇二頁以下) [0154018] 有基(savatthuka)之意是有心基之心指欲界色界之心無基(avatthuka)意是無心基之心而指無色界之心(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18]今於此處加上[18]之註標 [0154019] 現在過去所緣云云於意門現業相趣相及死時既留一二剎那壽之色為業相趣相時此為過去所緣如本文所述為現在所緣故在結生有分所緣之業相趣相有現在過去所緣 [0155020] 此半偈與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二八二偈後半一致 [0155021] 此偈與仝前偈前半一致 [0155022] 結生之滅(paṭisandhi-nirodha)底本之 patisandhini-nirodha 是誤植 [0159001] 有種種轉起之差別(sappabheda-pavattikā)於底本有 sabba-bheda-pavattikā 因為是錯誤今從暹羅本 [0159002] 以下說明色法關於此參照 Visuddhi-magga p. 450 f.(漢譯清淨道論三三一二頁以下) [0159003] 所稱(saṅkhaṁ gacchati)於底本有 saṅgahaṁ gacchati但今從暹羅本 [0160004] 關於以下色之分別參照 Dhamma-saṅgaṇi p. 124 ff; Visuddhi-magga p. 450 f.(漢譯清淨道論三二七頁以下) [0160005] 六種(chabbidhaṁ)於底本之 chabbidaṁ 是誤植 [0161006] 關於色之等起參照 Visuddhi-magga p. 614 ff.(漢譯清淨道論三一二頁以下) [0161007] 二十五種者是十二不善欲界八善色界五善其中十二不善中之掉舉心不取結生故實際應取二十四種結生但今概說之(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7]今於此處加上[07]之註標 [0161008] 十三是四喜俱不善心四喜俱欲界善心四喜俱欲界唯作心笑起心 [0161009] 不簡別是色食素四大種之八前方第四項有說明 [0162010] 相色之說明出於前方第四項 [0162011] 以下一偈與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五八六偈一致 [0162012] 業生色唯由業生九與四等起之九為十八種心生色加二表輕快性等之三為六及四等起之九合十五種時節等起色是於加輕快性等之三四與四等起之九合十三種食等起色於輕快性等之三加四等起色之九合為十二種 [0162013] 二十一是說以下及次項之偈 [0162014] 關於色聚雖於 Visuddhi-magga pp. 552; 559 f; 614 ff; 626; Atthasālinī p. 316 等有說本書由其等較發達解脫道論卷一〇(大正三二四四六b以下)之說是兩者之中間程度俱舍論卷四(大正二九一八b以下)亦有此等多少類似之說 [0162015] 命九法(jīvita-navakan)於底本有 jīvita-dasakan(命十法)是錯誤由暹羅本訂正 [0163016] 業等起之九者是眼十法耳十法鼻十法舌十法身十法女性十法男性十法基十法命九法心等起之六是純八法身表九法語表十法輕快性等十一法十二法十三法時節等起之四是純八法聲九法輕快性等十一法十二法食等起之二是純八法輕快性等十一法 [0163017] 虛空(ākāsaṁ)於底本有 akaram 是錯誤由暹羅本訂正 [0163018] 關於以下之說明參照 Visuddhi-magga p. 552 f.(漢譯清淨道論三三〇八頁) [0163019] 或時(kadāci)於底本之 tadāci 是誤植由暹羅本訂正 [0164020] 第十七(sattarasama)於底本之 sattarasa ma 是錯誤 [0164021] 業等起聚於轉起心時節等起是(kammasamuṭṭhānā kalāpā, pavattiyaṁcittotusamuṭṭhānā ca)以上之句在底本脫漏今由暹羅本補之 [0165022] 二十三是由二十八色除鼻身根男根女根之五 [0165023] 十七是由前之二十三更除眼心基身表語表之六 [0165024] 次第(kamo)於底本之 khamo 是錯誤 [0165025] 關於涅槃參照 Visuddhi-magga p. 507 f.(漢譯清淨道論三一二七頁以下) [0169001] 七十二種者是指一心五十二之心所十八之完色(參照第六品第二項)一之涅槃 [0169002] 基法(vatthu-dhamma)是有實體之自性法 [0169003] 關於諸不善煩惱參照 Vibhaṅga p. 345 ff; Visuddhi-magga p. 682 f. 等 [0169004] 取(parāmāso)於底本之 parāmāro 是誤植 [0170005] 八者是六蓋中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各各為二故 [0170006] 六是七隨眠中欲貪隨眠有貪隨眠之二為一(貪)故 [0170007] 九是十結中欲貪結有貪結之二為一 [0171008] 諸力(balāni)於底本有 phalāni今從暹羅本 [0171009] 五是十結中捨之三為一(受) [0171010] 九是十二道支中正思惟邪思惟正精進邪精進正定邪定之各二為一而減三 [0171011] 十六是二十二根中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之五為一(受)慧根及三無漏根四為一(慧)而減七 [0171012] 以下關於三十七菩提分參照 Visuddhi-magga p. 678 f.(漢譯清淨道論三四一五頁以下) [0172013] 本偈與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二〇三偈一致 [0172014] 三離是正語正業正命 [0172015] 九是一(nav' eka)於底本之 naveha 是誤植 [0172016] 九處是四正勤精進神足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 [0172017] 念是四念處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之八處 [0172018] 四是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 [0172019] 五是觀神足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 [0172020] 二是信根信力 [0172021] 亦有無之時(na vā)底本之 nava 是錯誤由暹羅本訂正 [0172022] 思惟是為尋心所者不存於出世間之第二禪乃至第五禪喜不存於出世間之第四第五禪 [0173023] 關於細色參照前方第六品第四項 [0176001] 關於緣起參照 Visuddhi-magga p. 517 ff.(漢譯清淨道論三一四六頁以下) [0176002] 以下之說明參照 Visuddhi-magga p. 578 ff.(漢譯清淨道論三二〇六頁以下) [0177003] 本偈與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七四八偈一致 [0177004] 根本之(mūlānaṁ)於底本之 mūlāṁ 是誤植由暹羅本訂正 [0177005] 依死之昏迷(maraṇa-mucchāya)於底本有 maraṇam uñchāya 是錯誤今從暹羅本 [0177006] 益益增大(pavaḍḍhati)於底本有 pavattati但今從暹羅本 [0178007] 關於以下二十四緣之說明發趣論及註有詳述又 Visuddhi-magga p. 532 ff.(漢譯清淨道論三一八〇頁以下)亦有 [0178008] 以下二偈與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八〇一八〇二偈一致 [0179009] 對於識路(viññaṇa-vīthiyā)於底本之 viññāṇa-vithiyo 是錯誤 [0179010] 依俱生增上(sahajātādhipati-vasena)於底本有 sahajātāvasena但今從暹羅本 [0181011] 本偈參照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八四九偈 [0181012] 以下論施設關於施設 Puggalapaññatti-Aṭṭhakathā(JPTS. 1914, p. 171 ff)Abhidhammāvatāra(Buddhadatta's Manuals I, p. 83 f)等亦有論述 [0182013] 依路(vīthiyā)於底本之 vīthiyo 是錯誤 [0182014] 本偈與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八七一偈一致 [0182015] 此半偈與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八七二偈前半一致 [0182016] 此半偈與同上第七四偈前半一致 [0184001] 以下說四十業處對此參照 Visuddhi-magga p. 110 ff.(漢譯清淨道論一一八八頁以下) [0185002] 就以下之說參照 Visuddhi-magga p. 114(漢譯清淨道論一一九四頁) [0185003] 部分修習(koṭṭhāsa-bhāvanā)是以身體分地水火風由此細分四十二部分而觀法身至念處關於四十二種參照 Visuddhi-magga p. 351 ff [0186004] 三修習之中徧作修習是初學者之禪定為豫行修習近行修習是至根本禪前欲界之速行安止修習是色界等之根本定 [0186005] 關於以下參照 Visuddhi-magga p. 111(漢譯清淨道論一一八九頁以下) [0186006] 關於四禪(catukkajjhānikā)於底本有 catutthajjhānikā 是錯誤今由暹羅本訂正 [0186007] 地曼陀羅(paṭhavi-maṇḍala)是地徧業處之觀法對象以地作圓相有關此參照 Visuddhi-magga p. 123 f.(漢譯清淨道論一二一一頁以下) [0187008] 關於五自在參照 Visuddhi-magga p. 154 f.(漢譯清淨道論一二六三頁以下) [0187009] 可得(upalabbhati)底本之 upalabbhanti 是錯誤 [0187010] 識之無(viññāṇābhāvaṁ)底本之 viññāṇā bhāvaṁ 是錯誤 [0187011] 關於神通 Visuddhi-magga p. 373 ff. 在(漢譯清淨道論二二七二頁以下)有詳說 [0188012] 以下說七清淨對此參照 Visuddhi-magga p. 587 ff.(漢譯清淨道論三二七二頁以下)言各別之七清淨者戒清淨是在清淨道論第一品心清淨是在第三品乃至第十一品見清淨是在第十八品度疑清淨是在第十九品道非道智見清淨是在第二十品行道智見清淨是在第二十一品智見清淨是在第二十二品有所說明 [0188013] 足處(padaṭṭhāna)底本雖無此語但由暹羅本補之 [0189014] 本偈與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一六七七偈一致關於光明等之十觀隨染參照 Visuddhi-magga p. 633 f.(漢譯清淨道論三三六三頁以下) [0189015] 觀生滅智乃至隨順智之九觀智參照 Visuddhi-magga p. 633 f.(漢譯清淨道論三三四五頁以下) [0189016] 關於以下觀之說明參照 Visuddhi-magga p. 672 ff.(漢譯清淨道論三四〇六~四一〇頁) [0190017] 以下一偈與 Nāmarūpa-pariccheda 第一七八五偈一致關於聖者之觀察參照 Visuddhi-magga p. 676(漢譯清淨道論三四三五頁以下) [0190018] 關於三解脫門參照 Visuddhi-magga p. 657 f.(漢譯清淨道論三三八一頁以下) [0190019] 對於至出起而觀(vuṭṭhānagāminī-vipassanā)參照 Visuddhi-magga p. 661 f.(漢譯清淨道論三三八五頁以下) [0191020] 關於以下諸聖者參照 Visuddhi-magga p. 709 f.(漢譯清淨道論三四六五頁) [0191021] 關於滅定參照 Visuddhi-magga p. 702 f.(漢譯清淨道論三四五五頁以下)
[A1] [-]【CB】[14]【南傳】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