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經集

[P.1]經集

歸命彼世尊     應供等正覺者

一 蛇品

一 蛇經[1]

體中漫蛇毒[2]     藥草能消除
心中生忿恚     比丘須調伏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3]

(一)

池中生蓮華[4]     子等潛入折
比丘須棄斷     愛欲盡無餘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二)

輪迴如急流[5]     務須使涸竭
比丘須棄斷     貪欲盡無餘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三)

洪水大暴流     沖毀竹葦橋
比丘須破壞     我慢盡無餘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四)

無花果樹林     求花不可得
三界諸有中     不可得堅實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五)

內心無怒火[6]     瞋恚盡無餘
禍福與善惡     比丘須超越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六)

[P.2]

諸尋已燒盡[7]     心內一切善
比丘應受持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七)

精進勿逾分     無遲亦無怠
所有諸障礙     比丘須超越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八)

精進勿逾分[8]     無遲亦無怠
比丘知世間     一切皆虛妄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九)

一〇

精進勿逾分     無遲亦無怠
比丘離貪欲     一切皆虛妄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一〇)

一一

精進勿逾分     無遲亦無怠
比丘離愛欲     一切皆虛妄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一一)

一二

精進勿逾分     無遲亦無怠
比丘離瞋恚     一切皆虛妄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一二)

一三

精進勿逾分     無遲亦無怠
比丘離愚癡     一切皆虛妄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一三)

一四

隨眠諸煩惱[9]     一切不可有
諸種不善根     比丘悉壞破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一四)

一五

凡來此岸者     一切應有緣
所生無不安     比丘無煩惱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一五)

一六

結縛為因本     身心不得脫
愛林無所生     比丘無煩惱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一六)

[P.3]一七

捨斷除五蓋[10]     無苦度疑惑
比丘無憂慮     離開煩惱箭
共捨彼此岸     如蛇蛻舊皮

(一七)

以上蛇經畢

二 陀尼耶經[1]

一八

牧牛者陀尼耶曰

「我既炊飯搾乳已     摩企河岸妻共住
葺家燈火能安居     故我若望天降雨」

(一)

一九

世尊曰

「無忿我已離頑固     摩企河岸一夜宿
剝去我擾煩惱消     故我若望天降雨」

(二)

二〇

牧牛者陀尼耶曰

「蛇與蚊蟲無所有     牛共沼池食茂草
天雨來降能堪忍     故我若望天降雨」

(三)

二一

世尊曰

「既以聖筏善組作     調伏暴流到彼岸
而今已度勿須筏     故我若望天降雨」

(四)

[P.4]二二

牧牛者陀尼耶曰

「我妻從順不動貪[2]     貞淑共住有情愛
不聞彼女有惡行     故我若望天降雨」

(五)

二三

世尊曰

「我心從順能解脫     久久徧修善調御
而我從無一惡行     故我若望天降雨」

(六)

二四

牧牛者陀尼耶曰

「我持租資度朝暮     我子女共息災難
彼等未聞有惡行     故我若望天降雨」

(七)

二五

世尊曰

「我非何人之傭者     自律知智遊世間
為他傭僱無必要     故我若望天降雨」

(八)

二六

牧牛者陀尼耶曰

「我有犢牛與乳牛[3]     有孕牛與處女牛
更有主牛大牡牛     故我若望天降雨」

(九)

二七

世尊曰

「犢牛無韁乳牛眠     亦無孕牛處女牛
[P.5]主牛牡牛亦無有     故我若望天降雨」

(一〇)

二八

牧牛者陀尼耶曰

「掘建堅固不動杙     文邪草製新繩綯
乳牛等亦不能斷     故我若望天降雨」

(一一)

二九

世尊曰

「能斷諸結如牛王[4]     如象摧破臭蔓草
我再不致坐母胎     故我若望天降雨」

(一二)

三〇

俄然大雨降來臨     充滿高地與低地
聞天降雨心歡喜     陀尼耶為述此義

(一三)

三一

「我等見奉大世尊     所有利得實不尠
歸依具眼大尊師     我等尊師大牟尼

(一四)

三二

我妻從順隨我去     善逝之許行梵行
苦之邊際已走盡     渡達生死之彼岸」

(一五)

[P.6]三三

惡魔波旬曰

「有子者依子等喜[5]     有牛者依牛等喜
依五欲者人之喜[6]     不依五欲實無喜」

(一六)

三四

世尊曰

「有子者依子等愁[7]     有牛者依牛等愁
依五欲者人之愁     不依五欲實無愁」

(一七)

陀尼耶經畢

三 犀牛經[1]

三五

不對諸眾生行惡[2]     此對彼無任何害
沒有親友之欲望     應如犀牛任獨行[3]

(一)

三六

為相交者有親愛[4]     親愛從而眾苦生
觀察所生諸禍患     應如犀牛任獨行

(二)

三七

憐愍友人與親朋[5]     心被繫縛失所益
[P.7]觀察親暱斯怖畏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三)

三八

對妻子有貪愛者     恰似茂竹互縛著
如筍突出無附憑     應如犀牛任獨行

(四)

三九

如鹿無縛馳林野[6]     欲求食處如其行
智者歡喜尋自由     應如犀牛任獨行

(五)

四〇

朋友之間來與往     受邀遊行交話語
不喜來往喜自由     應如犀牛任獨行

(六)

四一

朋友之間有戲樂     大愛生於妻子中
嫌忌愛別離之苦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七)

四二

於四方有情無怒[7]     於現有資俱滿足
堪忍危險無動轉     應如犀牛任獨行

(八)

四三

一分出家攝益難     住家在家者亦然
對他子女無擾心     應如犀牛任獨行

(九)

四四

又如晝度樹落葉[8]     取除鬘髮世俗相
[P.8]斷去結縛稱雄者     應如犀牛任獨[A1]

(一〇)

四五

若得聰明友共行[9]     善住行者汝等得
與彼克服諸危機     有愉快念應遊行

(一一)

四六

若無聰明友共行     善住賢者汝等得
如王征服捨國土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一二)

四七

無學成具我讚賞     勝等善友應親近
不得受用有罪食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一三)

四八

金工善製光輝器[10]     黃金二環懸腕中
接觸見彼有光亮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一四)

四九

如斯我共第二者     冗談閑言應迴避
觀察未來斯怖畏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一五)

五〇

五欲樂為甘美味[11]     方法雜多攪亂心
見五種欲有過患[12]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一六)

五一

我有疾禍如𨂰疽     如病若箭甚怖畏
見五種欲有怖畏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一七)

[P.9]五二

有寒有暑有飢渴     有風有熱有虻蛇
此等一切堪忍勝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一八)

五三

發育肢體似蓮華     猶如大象避眾群
以住林野儘所欲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一九)

五四

樂群集者時解脫[13]     應至道理實無有
若遵日種佛言語     應如犀牛任獨行

(二〇)

五五

戰鬥超越諸邪見     獲得聖道達正定
我起自導獨覺智     應如犀牛任獨行

(二一)

五六

無貪無詐無渴欲     無覆除去癡惡濁
於諸世間無意樂     應如犀牛任獨行

(二二)

五七

不見正義住邪曲     此等惡友應迴避
自著放逸不可習     應如犀牛任獨行[14]

(二三)

[P.10]五八

應交偉大善益友     應辯持法具多聞
調伏疑惑知彼此     應如犀牛任獨行

(二四)

五九

不自莊嚴不期待     世間戲樂與欲樂
緇素實語離嚴飾     應如犀牛任獨行

(二五)

六〇

捨子拋妻離父母[*][A2]     財寶穀物及親族
一切諸欲皆摒棄     應如犀牛任獨行

(二六)

六一

受樂縛著可樂小     歡味殊少苦味多
知此鉤針覺慧者     應如犀牛任獨行

(二七)

六二

如魚在水衝破網     破裂十結得解脫
已息煩惱勿復燃     應如犀牛任獨行

(二八)

六三

注眼向下莫彷徨     制意守心護諸根
煩惱已息無流漏     應如犀牛任獨行

(二九)

六四

如晝度樹斷除葉[15]     [16]     取除鬘髮世俗相
[P.11]出家披著袈裟衣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三〇)

六五

勿求美味不動貪     次第乞食非養他
心無結縛逐家過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三一)

六六

初禪捨斷心五蓋     除卻一切隨煩惱
斷愛瞋恚無依止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三二)

六七

豫先離卻樂與苦     二禪三禪除喜憂
四禪清淨得捨止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三三)

六八

精進為達第一義[17]     心無懈怠與沉滯
堅固致力殊勝智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三四)

六九

勿遣處身獨坐禪     於諸法常隨法行
思惟三界諸過患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三五)

七〇

滅盡愛欲不放逸     有聞有念非聾啞
正定正勤悟諸法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三六)

[P.12]七一

獅子不怖駭諸聲[18]     不著羅網如風行
水滴蓮葉不塗著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三七)

七二

獅子牙堅百獸王     壓制威服如其行
棲息坐臥邊境所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三八)

七三

慈悲喜捨四無量[19]     時時習行得解脫
一切世法無染著     應如犀牛任獨行

(三九)

七四

捨斷貪欲與瞋癡     裂破一切諸結網
生命滅盡不駭怖     應如犀牛任獨行

(四〇)

七五

人人為利勤親近     不淨之人為私慧
無所得友今難遇     應如犀牛任獨行

(四一)

犀牛經畢

四 耕田婆羅墮闍經[1]

[P.13]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摩揭陀國南山之「一茅」婆羅門村爾時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播種時約有五百軛牛之犁鋤時世尊晨早著衣[2](僧伽梨)持鉢來至(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耕作之處爾時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以食物分配農夫等時世尊走近食物分配之處立於一方時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見世尊為食而立見已白世尊言「沙門我耕耘且播種耕耘且播種而後食沙門汝亦當耕耘且播種耕耘且播種然後食」「婆羅門我亦耕耘且播種耕耘且播種然後食」「然我等未見卿瞿曇之軛犁鋤鋤頭鞭及牛世尊當時卻言『婆羅門我亦耕耘且播種耕耘且播種然後食』」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以偈白佛曰

七六

「卿既自稱耕耘者[3]     我等未見汝耕耘
我等問汝耕耘法     請為我等說耕耘」

(一)

七七

「信為種子苦行雨     慧為我軛與犁鋤
慚為鋤棒意為勒     正念即是鋤與鞭

(二)

[P.14]七八

護身惡行語惡行     對衣食住腹制量
智諦刈除煩惱草     自制柔和我解脫

(三)

七九

精進為我荷馱牛     運載我瑜伽安穩
向前行進無退轉     欲至彼岸無愁煩

(四)

八〇

如是行此之耕耘     獲致涅槃甘露果
如是行此耕耘後     即得一切苦解脫」

(五)

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以大青銅鉢盛乳粥供獻世尊曰「卿瞿曇請食乳粥因卿所耕耘可獲甘露果

八一

「唱偈得食非正食[4]     婆羅門依偈受食
非諸正見者之法     唱偈得食諸佛斥
婆羅門淨法有時     行乞乃佛生活法

(六)

八二

具一切德諸漏盡[5]     惡作寂靜是大仙
依偈以外行供養     為求福者增福田」

(七)

[P.15]「卿瞿曇我此乳粥應與何人」「婆羅門我未見含括天梵天之一切世界及沙門婆羅門人等之中除如來與如來弟子外不見能消化食此乳粥故汝婆羅門應將此乳粥棄於無草之地或沉於無生物之水中」時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將此乳粥流入無生物水中當乳粥投注水中立起沸煙發出嘶嘶聲音一如為日光熾然之鋤頭投入水中所發嘶嘶聲音時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身毛豎立大為悚懼即來至世尊前以頭伏於世尊足下白世尊言「卿瞿曇希有哉卿瞿曇希有哉卿瞿曇譬如使倒者起使蔽者開教迷者以道又如於闇夜揭舉燈火使具眼[P.16]者得見諸色卿瞿曇汝以諸多之教說說法我願歸依卿瞿曇教法及比丘眾我欲在卿瞿曇之處出家欲得受具足戒

如是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即於世尊之處出家受具足戒而於受戒後不久尊者婆羅闍獨處遠離不放逸熱心精勤獨住不久——正如諸善男子正得由家出家達非家之目的——於現世具足作證了達住於無上梵行之終局(涅槃)於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A3]了知更復不至輪迴苦界之狀態如此尊者婆羅墮闍即得成為阿羅漢之一人

以上耕田婆羅墮闍經竟

五 淳陀經[1]

八三

鐵匠之子淳陀曰     「牟尼佛陀慧廣博
離愛法主最上者     我輩御者中最優
世間沙門有幾何     謹請佛陀語示我」

(一)

八四

世尊宣說「淳陀

沙門有四無第五     汝今現問為汝說
[P.17]勝道者及入道者     道中生活與污道」

(二)

八五

鐵匠之子淳陀曰     「諸佛誰是勝道者
云何無比說入道     我問道中生活者
為我說明污道者」

(三)

八六

「離煩惱箭度疑惑     樂趣涅槃無隨貪
天人世界為導師     佛說斯人勝道者

(四)

八七

教中第一知第一     教中說法有分別
斷疑不動之牟尼     第二比丘說入道

(五)

八八

有自制念無罪句     親聞法句諸善說
此是道中生活者     第三比丘為依道

(六)

八九

覆蓋偽裝行善務     眾中傲慢污在家
虛談諂謾不自制     非勝行者污道者

(七)

九〇

有聞有慧聖弟子     洞察此等四沙門
彼等一切知如斯     如斯見已不退信
[P.18]云何染污不染污     淨與不淨可辨比」

(八)

淳陀經竟

六 敗亡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容貌壯麗之天神於夜稍過時分遍照祇園各角落走近世尊前然後作禮立於一方天神以偈白世尊

九一

「我等向瞿曇世尊     欲請問敗亡者人
如何為敗亡者門     為此我等前來問」

(一)

九二

「了知勝存者容易     了知敗亡者容易
樂法者為勝存者     嫌法者為敗亡者」

(二)

九三

「第一類之敗亡者     如斯我等能了知
敢請世尊說第二     如何為敗亡者門」

(三)

九四

「他喜無寂之諸人     喜不善法之諸人
喜惡離善之教法     此是敗亡者之門」

(四)

九五

「第二類之敗亡者     如斯我等能了知
敢問世尊說第三     如何為敗亡者門」

(五)

[P.19]九六

「睡眠集會之為事     又懶惰而不精進
忿恚為自之標識     此是敗亡者之門」

(六)

九七

「第三類之敗亡者     如斯我等能了知
敢問世尊說第四     如何為敗亡者門」

(七)

九八

「父母之年歲已老[2]     不是復居盛壯人
生活富裕不奉養     此是敗亡者之門」

(八)

九九

「第四類之敗亡者     如斯我等能了知
敢問世尊說第五     如何為敗亡者門」

(九)

一〇〇

「婆羅門或是沙門[3]     以及其他行乞者
妄語欺瞞之此等     此是敗亡者之門」

(一〇)

一〇一

「第五類之敗亡者     如斯我等能了知
敢問世尊說第六     如何為敗亡者門」

(一一)

一〇二

「財產甚多有金銀     積聚富裕食物人
獨自一人享美味     此是敗亡者之門」

(一二)

一〇三

「第六類之敗亡者     如斯我等能了知
敢問世尊說第七     如何為敗亡者門」

(一三)

一〇四

「誇慢血統憍財富     矜耀自家之姓氏
輕蔑己身親戚者     此是敗亡者之門」

(一四)

一〇五

「第七類之敗亡者     如斯我等能了知
敢問世尊說第八     如何為敗亡者門」

(一五)

一〇六

「溺著女色耽於酒     終日酷嗜於博奕
心欲求得反而失     此是敗亡者之門」

(一六)

[P.20]一〇七

「第八類之敗亡者     如斯我等能了知
敢問世尊說第九     如何為敗亡者門」

(一七)

一〇八

「己妻嫌厭不滿足     另喜他人之妻女
樂見遊蕩諸淫女     此是敗亡者之門」

(一八)

一〇九

「第九類之敗亡者     如斯我等能了知
敢問世尊說第十     如何為敗亡者門」

(一九)

一一〇

「年齡已過盛壯者     如樹果實之熟透
連牽妻女散步行     嫉妒彼女夜難眠
此是敗亡者之門」

(二〇)

一一一

「第十類之敗亡者     如斯我等能了知
世尊請語第十一     如何為敗亡者門」

(二一)

一一二

「不論男人或婦女     居立主人之位者
散財破產耽酒肉     此是敗亡者之門」

(二二)

一一三

「第十一之敗亡者     如斯我等能了知
再請世尊語十二     何為敗亡者之門」

(二三)

一一四

「生於剎帝利家者     財產小而渴愛大
希求此世君王位     此是敗亡者之門」

(二四)

一一五

「世間此等敗亡者     正確具足而觀見
不赴敗亡成聖者     彼等幸福昇天界」

(二五)

敗亡者經竟

[P.21]七 賤民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給孤獨園時世尊晨早著衣持鉢及僧伽梨衣為行乞而入舍衛城爾時事火婆羅墮闍婆羅門之居所然神火之燈供養供物時世尊於舍衛城內次第行乞走近事火婆羅墮闍婆羅門之居處事火婆羅墮闍婆羅門遙見世尊前來見已白世尊言「汝止於彼處低級偽濫沙門止於彼處汝賤民者賤民者止於彼處勿近神聖之處」世尊聞是言已即向事火婆羅墮闍婆羅門作如次宣示「汝婆羅門然汝知賤民者汝知賤民者之法耶」「卿瞿曇我不知禿頭者事亦不知賤民者之法卿瞿曇願汝說示我欲知賤民者事與禿頭者之法」「汝婆羅門然者諦聽善思念之我為汝說」「卿唯然」事火婆羅墮闍婆羅門答世尊已世尊宣說如次

一一六

「有忿者或有恨者[2]     又覆蓋偽善惡人
有惡邪見有諂者     應知彼人是賤民

(一)

一一七

一生或是二生者     加害此世之生類
對生類無慈愛者     應知彼人是賤民

(二)

[P.22]一一八

加害包圍及掠奪     村落都市諸人等
此輩稱為壓制者     應知彼人是賤民

(三)

一一九

於村落或於林野     人不與而起盜心
掠奪竊取他人物     應知彼人是賤民

(四)

一二〇

實是承蒙受負債     對汝竟說未貸借
迫令還債為遁辭     應知彼人是賤民

(五)

一二一

確實由些許欲心     殺害行道之諸人
奪取他人些許物     應知彼人是賤民

(六)

一二二

為己為人為財物     恐失身命及財產
為人作證說虛語     應知彼人是賤民

(七)

一二三

親戚或友人之妻     或用暴力或合意
與之相交成淫行     應知彼人是賤民

(八)

一二四

父母之年歲已老[3]     盛壯年期已過去
生活富裕不奉養     應知彼人是賤民

(九)

一二五

父母兄弟及姊妹     或對父母與親戚
以加害語惱亂者     應知彼人是賤民

(一〇)

一二六

若人詢問第一義     枉教於不饒益義
隱蔽真義妄語者     應知彼人是賤民

(一一)

一二七

多作惡業之行為     所作不欲令人知
隱蔽真象行為者     應知彼人是賤民

(一二)

一二八

時到他家去作客     蒙受佳饌之饗待
客來不作還饗禮     應知彼人是賤民

(一三)

一二九

婆羅門或者沙門[4]     及其他之行乞者
以用妄語之欺詐     應知彼人是賤民

(一四)

[P.23]一三〇

婆羅門或者沙門     飯食之時將來臨
出語惱亂而不與     應知彼人是賤民

(一五)

一三一

此世愚癡之所纏     貪求些許金錢物
常為不實言語者     應知彼人是賤民

(一六)

一三二

自己宣揚自己行     且又輕賤於他人
自慢實乃卑賤者     應知彼人是賤民

(一七)

一三三

惱害乃至吝嗇者     惡作以及自私者
誑者與無慚愧者     應知彼人是賤民

(一八)

一三四

或為誹謗彼佛陀     或為誹謗彼比丘
乃至在家之佛子     應知彼人是賤民

(一九)

一三五

自己實非阿羅漢[5]     聲言而為阿羅漢
含括梵天世間賊     此實最下之賤民
我為汝等作說明     此等類人稱賤民

(二〇)

一三六

非因生來乃賤民[6]     亦非生是婆羅門
乃由依行是賤民     亦依行是婆羅門

(二一)

一三七

我說如此之真偽     由此次例可得知
殺犬之摩檀迦事[7]     有名旃陀羅之子

[P.24]一三八

然彼摩檀迦得難     所得第一之名聲
多剎帝利婆羅門     齊來對彼施供養

(二三)

一三九

彼離塵垢得大道     乘得天乘八等至
離卻貪欲至梵天     彼至梵天無遮止

(二四)

一四〇

雖生誦習聖典家     因緣甚深婆羅門
彼等造作諸惡業     屢屢近行於此者

(二五)

一四一

乃於現世受呵責     以至來世生惡趣
彼等趣至於惡趣     又受種種之呵責
雖生尊位難遮止

(二六)

一四二

非因生來乃賤民[8]     亦非生是婆羅門
乃由依行當賤民     亦依行是婆羅門」

(二七)

事火婆羅墮闍婆羅門聞此言後白佛言「卿瞿曇希有哉卿瞿曇希有哉卿瞿曇譬如使倒而復起蔽者開露如教迷者以道如暗夜揭來燈火使具眼者[P.25]得見諸色如此卿瞿曇以諸多之教說說法我願歸依卿瞿曇教法比丘僧卿瞿曇由今日以後以至壽盡認受我歸依為優婆塞

賤民經竟

八 慈經[1]

一四三

義巧之人現觀行     彼涅槃之寂靜句
有能耿直且端正     善語柔和無過慢

(一)

一四四

心中知足且易養     生活簡素無雜行
諸根寂靜且聰明     不諂檀越無隨貪

(二)

一四五

雖受諸識者非難     不行一切雜穢行
但修慈悲安樂法     與眾生幸福安穩[2]

(三)

一四六

任何生物及生類     怖動者與定立者
任何長身大身者     中身者與短軀者
微細者與粗大者

(四)

[P.26]一四七

目見者與不見者     住遠者與不遠者
已生者與住胎者[3]     利樂此等諸有情

(五)

一四八

彼此互相勿欺瞞     任何處人勿輕賤
勿作惱害瞋恚想     不欲使人受苦辛

(六)

一四九

恰似母有獨生子     甘為守護捨身命
修習無量大慈意     一切生類如斯對

(七)

一五〇

善待世間諸眾生     無量慈意應習生
上下縱橫無障礙     既無怨恨亦無敵

(八)

一五一

行住坐臥如實知     住立慈祥正念中
遠離睡眠獅子臥     佛教名謂慈梵住

(九)

一五二

具足戒律成正見     不從惡見隨煩惱
調伏諸欲莫貪求     從此不再入母胎

(一〇)

大悲經竟

[P.27]九 雪山〔夜叉〕經[1]

一五三

薩達其羅夜叉曰

「今當十五布薩日[2]     天輝晚霞夜近時
我等當謁高名師     不見瞿曇在何處」

(一)

一五四

黑摩瓦特夜叉曰

「彼對一切有情眾     善能平等確立否
彼對好惡有思惟     善能自在統制否」

(二)

一五五

[A4]娑多耆利夜叉曰

「彼對一切有情眾     善能平等得確立
彼對好惡有思惟     善能自在行統制」

(三)

一五六

喜瑪遠達夜叉曰

「不取非所與者否     對諸生物自制否
由諸放逸遠離否     禪定有無遣除否」

(四)

一五七

[A5]娑多耆利夜叉曰

「不被與者決不取     對諸生物有自制
由諸放逸得遠離     佛對禪定無遣除」

(五)

一五八

喜瑪遠達夜叉曰

「汝不作妄語者否     汝不作惡口者否
[P.28]不言毀傷之語否     不語無義綺語否」

(六)

一五九

[A6]娑多耆利夜叉曰

「彼乃不作妄語者     以至不作惡口者
不言毀傷之言語     彼以慧智語勝義」

(七)

一六〇

喜瑪遠達夜叉曰

「於諸欲無染著否     心不雜混污濁否
已能超越愚癡否     佛對諸法具眼否」

(八)

一六一

[A7]娑多耆利夜叉曰

「彼不染著於諸欲     心亦無雜混污濁
已超越一切愚癡     佛對諸法有具眼」

(九)

一六二

喜瑪遠達夜叉曰

「有成就具足明否     彼行已為清淨否
彼諸有漏已盡否     有無再生後有否」

(一〇)

[P.29]一六三

[A8]娑多耆利夜叉曰

「必以明成就具足     彼之行為亦清淨
一切諸有漏已盡     無有後有之再生

一六三

牟尼身意具正業     正語等業已具成
彼佛成具明行足     汝應如法行讚嘆

(一一之一)

一六三

牟尼身意具正業     正語等業已具成
彼佛成具明行足     汝應如法行隨喜

(一一之二)

一六四

牟尼身意具正業     正語等業已具成
彼佛成具明行足     我等應見彼瞿曇

(一二)

一六五

如鹿之脛有瘦身[3]     叡智少食不動貪
林中禪思有牟尼     讓我等詣見瞿曇

(一三)

一六六

斷除諸欲無期待     坐如師子行如象
離於死魔解脫者     我等近前問世尊

(一四)

一六七

宣說者及解脫者     一切諸法悟達者
怨恨怖畏越度者     我等欲問瞿曇佛」

(一五)

一六八

喜瑪遠達夜叉曰

「何時之生起世間[4]     對於何者為親愛
世間有何可執取     因何成為世間害」

(一六)

[P.30]一六九

世尊告喜瑪遠達

「世間有時生起六[5]     眾生對六生起愛
世間唯有執取六     生起六欲害世間」

(一七)

一七〇

「世間因此而受害     何以世人偏執取
請問以語出脫道     云何由苦得解脫」

(一八)

一七一

「世間原有五種欲[6]     第六心欲意所示
若離此等六種欲     如此由苦得解脫

(一九)

一七二

世間以此出脫道     對汝等如實宣說
我為汝等宣斯說     如斯由苦得解脫」

(二〇)

一七三

「誰度此世之瀑流[7]     誰渡此世浪洋海
無有支援無依賴     有誰不沉生死海」

(二一)

一七四

「一生常時戒成具     有慧善作三等持
內有思慮正念者     得渡難渡之暴流」

(二二)

一七五

「遠離欲愛之妄想     超越一切諸有結
可得滅盡喜與有     彼乃不沉於深海」

(二三)

一七六

「見甚深慧微妙義     不著欲有無所有
於一切處得解脫     見此經行彼大仙」

(二四)

一七七

「見微妙義有高名[8]     與慧不著欲藏識[9]
[P.31]徧知一切有善慧     見此經行彼大仙」

(二五)

一七八

「我等今日見善義[10]     善義光輝善現起
我等于此渡暴流     得見無漏之正覺

一七九

我等一千諸夜叉     皆向尊師為歸依
既有神變之名聲     我等尊師無上師

(二七)

一八〇

我等由村復至村[11]     由山至山更徘徊
今再禮拜正覺者     善法性法比丘眾」

(二八)

雪山〔夜叉〕經竟

一〇 曠野(夜叉)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曠野之曠野夜叉棲息處時曠野夜叉來詣世尊前近前白世尊言「沙門汝去」世尊「友唯諾」即去「沙門汝來」世尊「友唯諾」即來曠野夜叉再度白世尊言「沙門汝去」世尊「友唯諾」即去「沙門汝來」世尊「友唯諾」即來曠野夜叉三度白世尊言「沙門汝去」世尊「友唯諾」即去「沙門汝來」世尊「友唯諾」即來曠野夜叉四度白世尊言「沙門汝去」〔世尊〕「友汝欲我去我不去汝可作汝想欲之[P.32]

「沙門我將問汝若汝不給我解答我將令汝心錯亂撕裂汝心臟或捉汝兩足投向恒河彼岸」〔世尊曰〕「友含括天梵天世界於沙門婆羅門人等大眾之中未曾見能令我心錯亂撕裂我心臟或捉我兩足投至恒河彼岸者但友汝若欲問即當問

時曠野夜叉以偈白世尊

一八一

「此世何者最勝寶[2]     如何善行聚樂人
何者味中最美味     如何之命最勝命」

(一)

一八二

「此世信為最勝寶     施戒善行最可樂
第一義諦味最美     慧命乃為最勝命」

(二)

一八三

「云何能渡此瀑流[3]     云何能渡此海洋
云何能越度苦惱     云何能得徧清淨」

(三)

[P.33]一八四

「依信始能渡瀑流[4]     依不放逸度海洋
依精進能越苦惱     依慧始能得徧淨」

(四)

一八五

「云何而能得智慧[5]     云何而能得財寶
云何而獲得稱譽     云何而結交友誼
云何而得此世界     至他世界無愁煩」

(五)

一八六

「汝欲獲得涅槃道[6]     應信阿羅漢諸法
心不放逸聰明者     依聞六欲得智慧

(六)

一八七

行所當行耐荷負[7]     勤奮鬥者得財富
依真實語獲稱譽     與所欲者結友誼」

(七)

一八八

「實語善心精進捨     此等四法信為主
在俗生活若存此     當至他界無愁煩

(八)

一八九

實語調御捨忍辱[8]     此四勝者應須知
但欲廣知其他等     問他沙門婆羅門」

(九)

一九〇

「何須再問他彼等     應問之人云何存
現世後世安隱法     云何當得知原因」

(一〇)

一九一

「佛實為我得饒益     今特來此住曠野
我今已知何所施     能令我得大果報

(一一)

一九二

我今由村復至村[9]     由城至城且徘徊
今且禮拜正覺者     善法性等之諸法」(一二)

曠野〔夜叉〕經竟

[P.34]一一 征勝經[1]

一九三

或立或步行     或坐又或臥
身有屈與伸     此是身動作

(一)

一九四

骨腱相結聯[2]     深皮肉上塗
表皮外包蔽     如實不見身

(二)

一九五

身充腸與胃     肝臟與膀胱
心臟與肺臟     腎臟與脾臟

(三)

一九六

充洟與唾液     充汗與脂肪
關節血滑液     膽汁與油膏

(四)

一九七

此身有九孔[3]     常時流不淨
由眼流眼垢     由耳流耳垢

(五)

一九八

由鼻流洟液     時口吐膽汁
時時咳出痰     由身流汗水

(六)

一九九

此頭雖空洞     其中腦充滿
愚者障無明     常思身是淨

(七)

二〇〇

一旦身死至     膨脹成青瘀
墓場橫棄置     親兄弟不顧

(八)

二〇一

屍體為狗噉     野干狼蛆蟲
鴉鷲同來啄     其他生物拖

(九)

[P.35]二〇二

聞已佛之語     中有慧比丘
徧知身不淨     彼則見如實

(一〇)

二〇三

生身同如屍     屍同如生身
內臟與外體     對身應離欲

(一一)

二〇四

具慧之比丘     遠離貪與欲
甘露無有死     證得涅槃句

(一二)

二〇五

愛此人間身[4]     不淨實惡臭
充滿諸污穢     流漏此彼處

(一三)

二〇六

如此不淨身     猶自思高揚
輕視他人者     是無見愚盲

征勝經竟

一二 牟尼經[1]

二〇七

渴愛邪見生怖畏[2]     居家所緣塵垢生
捨斷親暱不居家     此實牟尼之偉見

(一)

二〇八

斷絕煩惱勿生長     現世煩惱勿任生
彼牟尼中第一者     見此涅槃寂靜仙

(二)

[P.36]二〇九

考量煩惱亡種子     勿使愛潤生活動
牟尼實見生滅盡     不入輪迴捨斷尋

(三)

二一〇

了知所住煩惱愛     是等一一不欲求
牟尼實離諸貪欲     捨欲勤修達彼岸

(四)

二一一

一切勝知有善慧[3]     一切諸法無執著
捨盡渴愛解脫者     彼諸賢者知牟尼

(五)

二一二

禁行具備戒慧力[4]     等持一心有定念
脫著除障無漏者     彼諸賢者知牟尼

(六)

二一三

牟尼獨行不放逸[5]     如師子不畏諸聲[6]
如風行不著諸網     如蓮出水無塗著
毀譽褒貶無動遷     導他不被他導者
彼諸賢者知牟尼

(七)

[P.37]二一四

他人極端施毀語     柱立無動心泰然
離貪諸根成等持     彼諸賢者知牟尼

(八)

二一五

如梭柱立自端直     於諸惡業嫌忌者
正與不正細觀察     彼諸賢者知牟尼

(九)

二一六

業制自[A9]己不行惡     幼年中年皆自制
自無惱害不惱他     彼諸賢者知牟尼

(一〇)

二一七

依存他施得上食[7][8]     或中或殘均無別
心中無賞亦無貶     彼諸賢者知牟尼

(一一)

二一八

青壯之時遠女色     牟尼離淫不縛著
離憍解脫不放逸     彼諸賢者知牟尼

(一二)

二一九

了知世間第一義     越度大海與瀑流
[P.38]斷除漏縛無依止     彼諸賢者知牟尼

(一三)

二二〇

在家出家兩不同     在家善務養妻子
出家漏盡斷我執     在家害物不自制
牟尼自制常護生

(一四)

二二一

青頸孔雀翱翔空[9]     不如天鵝快速力
在家如斯均難比     林中禪思之牟尼

(一五)

牟尼經竟

以上蛇品第一竟

總攝頌

蛇與陀尼耶     犀角與耕田
純陀與敗亡     賤民與慈經
七岳與曠野     征勝與牟尼
此等十二經     總名謂蛇品

[P.39]二 小品

一 寶經[1]

二二二

來此雲集諸鬼神[2]     無論地上與空中
諸鬼神眾皆幸福     恭敬諦聽我所說

(一)

二二三

諸鬼神眾請傾聽[3]     須對人類施慈行
不分晝夜運供物     是故護彼不放逸

(二)

二二四

此世他世多財富[4]     勝諸天界有財寶
無有等勝如來寶     是故我說如來寶
依此真理有吉祥

(三)

二二五

釋迦牟尼證得定[5]     勝滅離貪甘露法
此即殊勝為法寶     依此真理有吉祥

(四)

二二六

最勝佛陀淨讚嘆     此是世人無間定[6]
[P.40]無有等同此定等     依此真理有吉祥

(五)

二二七

八輩善人皆賞讚[7]     此等僧眾有四雙
弟子應施善逝者     施與彼等有大果
此即殊勝為僧寶     依此真理有吉祥

(六)

二二八

持意堅固善精進[8]     瞿曇教中無欲者
彼等應達甘露門     已得無負受寂定
此即殊勝為僧寶     依此真理有吉祥

(七)

二二九

恰似帝柱依大地[9]     四方之風不能動
如此不動諸聖者     此等諦觀謂善人
此即殊勝為僧寶     依此真理有吉祥

(八)

二三〇

甚深慧者善說示[10]     明暸諸聖諦仁者
若彼屢屢有放逸     彼等不取第八有[11]
此即殊勝為僧寶     依此真理有吉祥

(九)

二三一

彼等共有見成具[12]     彼等實能捨三法
[P.41]捨去存在諸身見     懷疑乃至戒禁取
更由四惡趣解脫[13]     且能不犯六重罪[14]
此即殊勝為僧寶     依此真理有吉祥

(一〇)

二三二

假令彼等以身語[15]     更以心意行惡業
不得隱蔽而懺悔     是則可見涅槃句
此即殊勝為僧寶     依此真理有吉祥

(一一)

二三三

恰似夏月中初夏[16]     如林叢中花滿開
為說第一利益法     如此勝法至涅槃
此即殊勝為佛寶     依此真理有吉祥

(一二)

二三四

伏知伏施知將來     能說勝法無上者
此即殊勝為佛寶     依此真理有吉祥

(一三)

二三五

舊業已盡新未生[17]     對於未來心離貪
[P.42]種子已盡欲不長     賢者如燈明寂滅
此即殊勝為僧寶     依此真理有吉祥

(一四)

二三六

諸鬼神聚集來此     無論地上與空中
如來應為人天敬[18]     禮佛有情有吉祥

(一五)

二三七

諸鬼神聚集來此[19]     無論地上與空中
如來應為人天敬     禮法有情有吉祥

(一六)

二三八

諸鬼神聚集來此     無論地上與空中
供奉如來及人天     禮僧有情有吉祥

(一七)

寶經竟

二 臭穢經[1]

二三九

〔苦行婆羅門帝須向迦葉佛曰〕

「稷與穀物支那豆     葉果根果蔓果物
諸善人如法得食     不語虛偽不貪欲

(一)

二四〇

善能炊煮善調理     他人淨施喫美味
[P.43]有者且食諸米飯     彼謂迦葉食臭穢

(二)

二四一

梵天親類婆羅門     善能炊煮善調理
且食米飯與鳥肉     食臭穢者我不許
問汝迦葉說斯義     汝之臭穢為何者

(三)

二四二

殺生宰割並繩縛     盜取妄語與詐欺
習誦邪曲[A10]婬人婦     如此之行為臭穢
臭穢非因食肉而

(四)

二四三

此世諸欲不自制     貪求諸味業不淨
邪空邪見難化導     肉食不是實臭穢

(五)

二四四

粗暴冷酷習暗害     害友過慢無悲愍
吝嗇從不行施捨     肉食不是實臭穢

(六)

[P.44]二四五

忿憍剛愎反抗心     諂曲嫉妒自矜揚
親諸不善有過慢     肉食不是實臭穢

(七)

二四六

賴債行惡與讒謗     奸商行詐飾言說
於世為惡最下人     肉食不是實臭穢

(八)

二四七

對諸眾生無禁制     取他物品施加害
無戒殘忍行不仁     肉食不是實臭穢

(九)

二四八

貪求諸欲多侵害     常行惡事死至闇
彼等有情入地獄     肉食不是實臭穢

(一〇)

二四九

不食肉斷食裸體[2]     結髮塗塵服獸皮
侍火供養於世間     為得不死多苦行
真言祭祀及犧牲     不分季節激烈行[3]
不度疑惑非淨人

[P.45]二五〇

守護通路勝根行[4]     質真柔軟樂諦法
斷一切苦去執著     賢者見聞無執著」

(一二)

二五一

斯義世尊反復說     通曉吠陀之彼等
牟尼宣說種種偈     知義無著無臭穢

(一三)

二五二

佛示善說為除苦     開涅槃句無臭穢
帝須謙虛禮如來     當場乞求作沙門

(一四)

臭穢經竟

三 慚經[1]

二五三

超越慚愧嫌忌者     若言我為汝之友
不引受自所作業     彼非我友應須知

(一)

二五四

口說愛語伴不實     對諸友人而語者
只知言而不實行     此諸賢者皆識知

(二)

[P.46]二五五

疑懼不和常行此[2]     只見彼過非友人
我身依彼如母子     不壞他人真實友

(三)

二五六

賞讚將來涅槃果     期待者為通學人
為人擔負為喜悅     精進修習生原因

(四)

二五七

涅槃寂靜味遠離     已飲定味心歡喜
永斷煩惱及諸惡     名為飲味法喜者

(五)

慚經竟

四 大吉祥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容姿美麗之天神夜半過後徧照祇樹園各隅接近世尊之前敬禮世尊立於一方天神以偈白世尊

二五八

「諸天諸人等     思念諸吉祥
仰望諸福報     語我最吉祥」

(一)

二五九

「勿近諸愚者[2]     親近諸賢者
供養應供者     是最上吉祥

(二)

二六〇

住於適當所     積前世福德
自有正誓願     是最上吉祥

(三)

[P.47]二六一

多聞與工巧[3]     調伏與善學
多說諸善語     是最上吉祥

(四)

二六二

孝養父與母     妻子當攝受
正業無混濁     是最上吉祥

(五)

二六三

如法行布施     攝受諸親戚
諸行業無罪     是最上吉祥

(六)

二六四

不樂諸惡行     且自離飲酒
諸法不放逸     是最上吉祥

(七)

二六五

敬重與謙讓     滿足及感恩
時時聞妙法     是最上吉祥

(八)

二六六

忍辱與柔和     會見諸沙門
時時有法談     是最上吉祥

(九)

二六七

修苦與梵行     善觀四聖諦
涅槃之作證     是最上吉祥

(一〇)

二六八

觸諸世間法[4]     其心不動搖
安穩離塵憂     是最上吉祥

(一一)

二六九

如斯諸行已     一切處不敗
人人得福利     是最上吉祥」

大吉祥經竟

五 針毛夜叉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伽耶村單奇他滿傑(Taṁkita-mañca)之針毛夜叉棲[P.48]息處爾時粗皮夜叉與針毛夜叉過世尊之近處時粗皮夜叉告針毛夜叉曰「此是沙門」「彼似沙門而非沙門我所知彼為沙門或似沙門非沙門」時針毛夜叉趨近世尊前近前復更挨至世尊身旁時世尊將身迴避時針毛夜叉白世尊言「沙門汝畏我耶」「友我非畏汝但惡觸汝故我迴避」「沙門我將問汝汝若不能回答我將使汝心錯亂或裂汝心臟或捉汝兩足投至恒河彼岸」「友含括天梵天之世界乃至沙門婆羅門人等中未曾見能使我心錯亂裂我心臟或捉我兩足投至恒河彼岸者但友汝若欲問可即問之」時針毛夜叉以偈白世尊

二七〇

「貪欲瞋恚依何因緣起[2]
樂不樂依何因緣生
諸不善尋與善意又依何等起
如諸童子放烏鴉是否為放捨

(一)

二七一

「貪欲瞋恚依身因緣起[3]
樂不樂依身因緣生
諸不善尋與善意依此身體起
如諸童子放烏鴉是為真放捨

(二)

[P.49]二七二

貪欲乃至不善尋由己親愛生
恰似尼拘律樹木生如寄生木
貪欲乃至不善尋廣繫著諸欲
恰如林中生蔓草擴散徧滿處

(三)

二七三

夜叉汝諦聽若人已了知
煩惱依何生彼能度煩惱
難度之瀑流前未曾度處
已度不再受諸有

(四)

針毛夜叉經竟

六 法行經[1]

二七四

法行與梵行[2]     最上之寶力
從家而非家     出家應修持

(一)

二七五

若彼語麤語     如獸樂害人
彼命實更惡     唯自增塵垢

(二)

二七六

比丘樂爭鬥     愚癡法所障
佛所說之法     告之亦不知

(三)

二七七

加害自修者     先行起無明
雜染至地獄     惛然之昧道

(四)

二七八

彼墮入地獄     由胎復至胎
如斯之比丘     死後受諸苦

(五)

二七九

恰如陷糞坑     污穢悉充滿
長年受污染     實難得清淨

(六)

二八〇

諸比丘應知     惡欲喜惡者
惡思惟惡行     知斯至惡處[3]

(七)

[P.50]二八一

汝等應和合[4]     擯斥惡比丘
吹除穀皮滓[5]     取去惡塵芥

(八)

二八二

沙門非沙門     除此惡穀殼
應吹除惡欲     惡行及惡處

(九)

二八三

一心住靜慮[6]     淨人共其住
聰明和合者     除盡苦邊際

(一〇)

法行經竟

七 婆羅門法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憍薩羅國婆羅門之權威長老耆宿年邁高齡眾人來至世尊前近至世尊之座共同問候交談述懷喜慰之語後彼等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婆羅門諸眾白世尊言「卿瞿曇今婆羅門於諸婆羅門法符合於往昔之諸婆羅門否」「汝眾婆羅門今諸婆羅門於諸婆羅門法與往昔諸婆羅門不相符合」「卿瞿曇若無不便之障難卿瞿曇為我等說往昔諸婆羅門之婆羅門法」「若然汝等婆羅門當自善作意諦聽我當宣說」彼等婆羅門回答世尊「唯然卿瞿曇」世尊作斯言曰

二八四

「往昔苦行仙     善能行自制
彼等捨五欲     各自行真利

(一)

[P.51]二八五

往昔婆羅門     無畜無財穀
讀誦是財穀     守護梵庫藏

(二)

二八六

彼等依信者     各家備食物
思惟此信施     施諸婆羅門

(三)

二八七

種種染衣服     臥具住居富
諸方國土人     禮拜婆羅門

(四)

二八八

神聖不可侵     法護不能勝
彼至各家戶     任進無妨遮

(五)

二八九

四十八年間     童子行梵行
往昔婆羅門     只求明與行

(六)

二九〇

不與他姓婚     彼等不買妻
交際共相愛     相樂同共住

(七)

二九一

近妻之外時     月水之不遠
此間婆羅門     決不行淫法

(八)

二九二

梵行戒質直     柔軟與苦行
柔忍不害命     忍辱受讚說

(九)

[P.52]二九三

彼第一梵行     堅固精勤者
彼實斷淫法     夢中亦不行

(一〇)

二九四

此世有識人     隨學彼禁戒
梵行不淫戒     忍辱受讚說

(一一)

二九五

米衣與臥具     乞求酥與蜜
如法受取者     於中行施與
在行施與時     決不殺牛等

(一二)

二九六

牛實第一友     由彼生五味
如父母兄弟     或如他親戚

(一三)

二九七

彼等與食力     樂與膚光澤
知牛斯利益     決不殺牛等

(一四)

二九八

身優美且大     色麗有名聲
已持諸行法     熱心為行止
彼等生世間     世人皆得樂

(一五)

二九九

王室之榮華     嚴飾眾美女
彼等漸歡樂     彼等生顛倒

(一六)

三〇〇

善作良馬軛     車駕飾美彩
門庭分區劃     家室敷豪華

(一七)

三〇一

牛群及美女     世俗人擁有
得廣大財富     婆羅門思忖

(一八)

三〇二

彼等編聖典     行往蔗王處[2]
[P.53]供汝有多富     亦復有多財
願汝生來世     多穀亦多財

(一九)

三〇三

王為車兵主     婆羅門勸說
獻馬獻人祭[3]     擲棒與蘇摩[4][5]
此等獻供祭     乃至無遮會
種種諸財富     施彼婆羅門

(二〇)

三〇四

牛衣與臥具     善飾眾美女
善作良馬軛     美彩縫車駕

(二一)

三〇五

門庭分區劃     家室敷豪華
種種穀充滿     施諸婆羅門

(二二)

三〇六

彼等得財寶     歡喜共貯藏
彼等陷欲深     渴愛益增長
彼等編聖典     更白甘蔗王

(二三)

三〇七

猶如水與池     黃金與財穀
恰如人資具     牛亦人資具
獻供汝多財     獻供汝多富

(二四)

三〇八

王為車兵主     婆羅門勸說
數十萬隻牛     宰殺為獻供

(二五)

三〇九

牛羊有脚角     不作任何害
牛羊性柔和     出乳多滿甕
王殺彼諸牛     執刀奪其命

(二六)

[P.54]三一〇

祖神與諸天     帝釋阿修羅
若王刀下牛     諸天叫非法

(二七)

三一一

古來有三病     欲食不足老
殺害諸家畜     病起九十八

(二八)

三一二

非法傷眾生     成為昔所傳
暴害共害牛     獻供法退失

(二九)

三一三

此昔之惡法     識者均苛責
眾等見非法     苛責婆羅門

(三〇)

三一四

如斯法毀失     首陀毘舍裂
剎帝利分爭     妻以輕視夫

(三一)

三一五

剎利婆羅門     種姓所護者
不崇己血統     被欲所左右」

(三二)

斯言已彼等長老婆羅門白世尊言「卿瞿曇善哉卿瞿曇善哉汝瞿曇如使倒者起使蔽者露現如教迷者以道如暗夜揭來燈火使有眼者見諸色

[P.55]如斯卿瞿曇以諸多教說而為宣示我等歸依瞿曇與法及比丘僧卿瞿曇自今日以後容納我等盡形壽歸依為優婆塞

婆羅門法經竟

八 船經[1]

三一六

人由他學能識法     猶如諸天禮帝釋
禮敬學人多聞者     對彼顯示樂法心

(一)

三一七

親近賢者不放逸     聽聞解了此師法
如法隨法行師教     識者分別聰慧者

(二)

三一八

未得其義且羨他     親近小人及愚者
於茲道法無知辯     至死疑惑不度越

(三)

三一九

譬如有人渡大水     彼入河中有急流
己之運行從水流     彼又豈得度他人

(四)

三二〇

如此於法無知辯     不聽諸多聞者義
未度疑惑自不知     豈能使他得悟解

(五)

[P.56]三二一

譬如乘坐堅固船     具備槳舵甚完全
巧知操縱覺慧者     度他多人乘其船

(六)

三二二

通曉吠陀自修習     多聞不為世法侵
若人傾聽近習彼     以自知解悟彼等

(七)

三二三

故實有慧修道者     多聞善人應親近
了知行道第一義     彼識道法應得樂

船經竟

九 何謂戒經[1]

三二四

「如何有戒有正行     身口意業如何增
若人立于正定者     應可到達最上義」

(一)

三二五

「莫妒他人敬長上     須知此是謁見師
聽聞說法知剎那     恭敬諦聽善說者

(二)

三二六

態度謙遜無意氣     時時向師面前去
[P.57]義法梵行與禁制     且應隨念須正行

(三)

三二七

樂法之人有法樂     住立於法知決定
冒瀆法語不可語     善說真理度此生

(四)

三二八

喜笑饒舌悲泣瞋     謠曲詭詐貪與慢
激情暴言污濁惑     離憍自己住立行

(五)

三二九

聞彼善說識真髓     聞識定修成真髓
性急而成放逸人     彼之聞慧不可增

(六)

三三〇

喜諸聖者宣說法     人人語意成無上
寂靜柔和住立定     證達聞慧之真諦」

(七)

何謂戒經竟

一〇 起立經[1]

三三一

應須起立與靜坐[2]     汝等耽眠有何益
煩惱箭射所惱苦     患病痛人何得眠

[P.58]三三二

應須起立與靜坐     為求寂靜精進學
死神知汝不放逸     不來向汝作翻弄

三三三

諸天及人皆依止[3]     欲求居所得安樂
度越渴愛與染著     修習剎那勿空過[4]
修習剎那空過者     墮入地獄實可悲

(三)

三三四

放逸即為污塵垢[5]     塵垢乃從放逸生
不放逸者智慧明     即可拔除煩惱箭

(四)

起立經竟

一一 羅睺羅經[1]

三三五

「與汝共依住     非輕蔑智者
為人執法炬     汝尊彼教否」

(一)

三三六

「與我共依住     無輕蔑智者
為人執法炬     常尊彼教者」

(二)

〔以上〕為序偈

三三七

「捨棄五種欲     愉悅之色聲[2]
依信而出家     滅盡苦邊際

(三)

三三八

親近諸善友[3]     遠離無聒噪
邊地處臥坐     於食知量者

(四)

[P.59]三三九

衣服或食物     坐臥或藥品
對此勿渴愛     勿再入輪迴

(五)

三四〇

遵律別解脫     五根自防護
於汝身至念[4]     一切須厭離

(六)

三四一

淨相伴欲貪[5]     此須應迴避
善依不淨想     修習心一境

(七)

三四二

修習無相定[6]     捨去慢隨眠
止滅斯慢故[7]     汝為寂滅行」

(八)

世尊實以此等偈對羅睺羅屢屢教誡

羅睺羅經竟

一二 鵬耆舍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曠野之阿伽羅婆廟爾時尊者婆耆舍之和尚尼拘盧陀劫波長者於阿伽羅婆寺般涅槃不久時閑處禪思之婆耆舍尊者之心中起如斯思念「我和尚果然已般涅槃或未般涅槃耶」時尊者婆耆舍於下午由禪思出至世尊所[P.60]至後禮拜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尊者婆耆舍白世尊言「世尊我於此閑處禪思我心起是思念『我師和尚已般涅槃或未般涅槃耶』」時尊者婆耆舍即從座起徧袒衣一肩向世尊合掌以偈白世尊曰

三四三

「請問崇高智慧者     尊師現世斷諸疑[2]
比丘慧寂有名聲     阿伽羅婆寺命終

(一)

三四四

世尊付彼婆羅門     名尼拘盧陀劫波
見固法者禮世尊     勤望解脫行精進

(二)

三四五

釋尊普眼觀聲聞     我等欲知彼一切
我等已預耳聽聞     汝為吾師無上者

(三)

三四六

語我使我斷疑惑     知廣慧者般涅槃
千眼諸天帝釋說     普眼者為我等說

(四)

三四七

此世愚癡與無智     疑惑根據諸結縛
[P.61]此遇如來而止滅     彼為人中第一眼

(五)

三四八

若不除盡煩惱者     猶如無風拂密雲
一切世間覆黑暗     智光者亦無光輝

(六)

三四九

諸智者光照世間     故我思惟知尊師
親近尊師觀慧者     請為眾中明劫波

(七)

三五〇

即發種種美妙音     舉首徐啼如天鵝
徐出圓音善調適     我等一心聞端直

(八)

三五一

捨斷生死遣煩惱     眾等乞奉我說法
凡夫不能言欲知     如來智慮知且說

(九)

三五二

尊師端正有智慧     令此凡夫得知解
把握完全說明法     最後合掌向尊師
高慧了知劫波趣     勿令我等做無知

(一〇)

三五三

高精進者知聖法     勿令我等做無知
[P.62]夏時暑熱渴望水     聞佛言若降甘雨

(一一)

三五四

志願涅槃劫波師     彼之梵行成功否
如解脫者般涅槃     我等請問學有餘」

(一二)

三五五

世尊曰

「彼對名色等渴愛     斷長久隨黑魔流
度越生死無殘餘     五者最勝世尊說[3]

(一三)

三五六

「我聞第七仙人語[4]     尊師之語我信樂
我之所問實非空     婆羅門師不欺我

(一四)

三五七

佛陀弟子言行一     如佛之言起身行
惡魔誑人思擴展     斷彼波旬堅固網

(一五)

三五八

世尊乃是劫波師     見取輪轉初根元
劫波師實是難度     而超死魔之領域」

(一六)

鵬耆舍經竟

[P.63]一三 正普行經[1]

三五九

「廣博智慧渡瀑流[2]     到達彼岸般涅槃
我問牟尼自住立     出家離欲之比丘
云何世間正普行」

(一)

三六〇

世尊曰

「天變地異之判斷     夢斷吉凶並禍福
占相問卜應根絕     捨斷占卜之過失
比丘世間正普行

(二)

三六一

天界人界之諸欲     比丘應令調伏貪
超越諸有證知法     比丘世間正普行

(三)

三六二

比丘捨離兩舌語     忿怒吝惜應捨棄
除斷適順與異逆     比丘世間正普行

(四)

三六三

愛與不愛均捨已     無依止物無取著
離脫一切結縛緣     比丘世間正普行

(五)

三六四

不見諸蘊等堅實     面對諸欲當調伏
彼自無依不導他     比丘世間正普行

(六)

[P.64]三六五

持語持意持身業     善知正法不違逆
專心欲求涅槃道     比丘世間正普行

(七)

三六六

『彼之禮我』不自高     種種怒罵無瞋恨
由他得食無憍慢     比丘世間正普行

(八)

三六七

捨斷三界貪欲有     遠離有情離結合
離煩惱箭度疑惑     比丘世間正普行

(九)

三六八

自己知行適當道     不害世間任何物
蘊處諦法如實知     比丘世間正普行

(一〇)

三六九

任何隨眠皆無有     諸不善根悉根絕
意樂渴愛不希求     比丘世間正普行

(一一)

[P.65]三七〇

諸漏已盡捨斷慢     一切貪路皆過越
調御圓寂自住立     比丘世間正普行

(一二)

三七一

見有信聞正決定     智者群中不隨群
調伏貪欲與瞋怒     比丘世間正普行

(一三)

三七二

開覆善淨勝煩惱     四諦之法達彼岸
諸行之滅善巧智     比丘世間正普行

(一四)

三七三

於諸過去未來蘊     越度分別淨慧者
離脫一切十二處     比丘世間正普行

(一五)

三七四

知四諦句證諦法     捨斷諸漏見涅槃
一切依蘊滅盡故     比丘世間正普行

(一六)

三七五

世尊所說誠如斯     自行調御如斯住
[P.66]超越一切結縛緣     彼應世間正普行」

(一七)

正普行經竟

一四 曇彌迦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曇彌迦優婆塞共五百優婆塞詣世尊之處詣已禮拜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曇彌迦優婆塞以偈白世尊言

三七六

「我問尊師廣慧者     由家乃至成非家
或者在家優婆塞     佛子如何行善妙

(一)

三七七

尊師知天含世界     知善惡趣與彼岸
師見無比微妙義     世言尊師殊勝佛

(二)

三七八

憐愍有情師證入     說示一切智與法
普眼者開三毒覆     無垢之光徧世間

(三)

[P.67]三七九

伊羅婆那是象王     聞師勝者來師前
與師談論而證得     聞佛善哉而喜去

(四)

三八〇

毘沙門天鳩鞞羅     來近師尊徧聞法
賢者彼問師尊語     聞佛所說而喜去

(五)

三八一

邪命外學或尼犍     此等外學喜論爭
眾慧難越我尊師     立者難越走行人

(六)

三八二

論爭為事婆羅門     老中幼者皆如是
其他論客亦思考     皆依尊師望利益

(七)

三八三

尊師善說微妙法     此法微妙樂致喜
人人欲聞尊師法     最勝之佛為我說

(八)

三八四

此等比丘優婆塞     為聞佛說來集坐
如諸天聞天王說[2]     隨覺善說彼等聞」

(九)

三八五

「聞我汝等除煩惱     聽聞正法並行持
[P.68]隨順出家覺慧者     行住坐臥習威儀

(一〇)

三八六

比丘行乞勿非時[3]     清早至村可行乞
非時行者被縛著     覺者非時不行乞

(一一)

三八七

諸法色聲香味觸     易使有情生憍慢
對此諸法調伏欲     清早為食可入村

(一二)

三八八

比丘清早得食已     由村回歸獨密坐
攝制自己內思念     不可放逸生外意

(一三)

三八九

假令彼與諸佛子     或與比丘為共語
為彼應說殊勝法     勿為誹謗與兩舌

(一四)

三九〇

有人反駁起誹謗     我等不讚小慧者
諸種縛著縛彼等     心由聖道遠離故

(一五)

三九一

食住臥具僧伽梨[4]     乃至除垢之用水
勝慧聲聞聞善說     於此種種應省察

(一六)

三九二

食住臥具僧伽梨     水除塵垢此等法
[P.69]對此比丘無染著     猶如荷葉寄水滴

(一七)

三九三

次為汝說在家務     在家弟子何修行
純然善妙比丘法     所有在家不能達

(一八)

三九四

不自殺害教殺生[5]     他人殺害亦不容
世間剛強藏笞杖     一切生類哀戰慄

(一九)

三九五

何處何物不與者     應知他物須迴避
人盜令盜不容認     不與取者應迴避

(二〇)

三九六

智者迴避非梵行     猶如迴避熾熱火
不能行此梵行者     至少不可淫人妻

(二一)

三九七

集會之時或眾中     彼此不可說妄語
令妄教妄皆不容     不真之語應迴避

(二二)

三九八

自行飲酒不可行     在家樂法不飲酒
令飲教飲皆不容     應知飲酒人醉狂

(二三)

三九九

愚者因醉行諸惡     又使人醉行諸惡
[P.70]愚者欲行非福因     狂醉癡根應迴避

(二四)

四〇〇

不害生物不盜取[6]     不說妄語不飲酒
離非梵行不事淫     不應於夜非時食

(二五)

四〇一

不著花環不用香     地上敷牀唯可臥
此即八支布薩者     依佛所說盡苦邊

(二六)

四〇二

月半十四十五日[7]     及第八日行布薩
神變之月具八支[8]     信樂之意行無缺

(二七)

四〇三

布薩終了諸智者     心起信樂皆隨喜
翌朝以進飲食物     隨所供與比丘眾

(二八)

四〇四

如法得財養父母     正當商賈彼應行
在家斯行不放逸     死後生天名自光」

(二九)

曇彌迦經竟

[P.71]小品第二終

小品之攝頌(總偈)

寶與臭穢慚     最上之吉祥
針毛與法行     更婆羅門法
船經與何戒     起立羅睺羅
劫波與普行     更又曇彌迦
此等十四經     經集言小品

[P.72]三 大品

一 出家經[1]

四〇五

云何出家具眼者[2]     云何觀察彼世尊
出家何為大喜慶     佛之出家阿難說

(一)

四〇六

在家居住多狹隘     煩惱塵垢發生處
出家之後多寬廣     視無煩惱始出家

(二)

四〇七

出家以後依我身     避離惡行與惡業
已捨惡語並惡行     生活徧淨度活命

(三)

四〇八

成道前在摩揭陀[3]     山圍之國王舍城
充滿三十二德相     為行乞而赴王城

(四)

四〇九

高殿聳立摩揭陀     頻毘沙羅見彼佛
見已具足微妙相     王對近臣述次義

(五)

四一〇

「汝等注意此尊者[4]     容姿長大顏色淨
彼之行步正完全     眼前約可見一尋

(六)

四一一

於中有念眼下垂     彼之出身非賤家
王遣使者走向問     比丘欲向何處行」

(七)

四一二

所遣彼等之王使     由佛之後追隨行
比丘今欲往何處     彼之住所何處尋

(八)

四一三

每家次第續行乞[5]     善自防護根門護
彼佛正知有正念     適量受食鉢或滿

(九)

四一四

彼牟尼佛行乞已     由王舍城出市外
此處山麓為住所     一直前往槃荼婆

(一〇)

四一五

近前得見佛住所     然後諸使近前行
其中一使還王城     追蹤之事奏王聽

(一一)

四一六

「大王若問此比丘     槃荼婆前山窟中
如虎如牛如師子     置身一直而端坐」

(一二)

[P.73]四一七

王聞使者之言已[6]     剎帝利王乘美乘
一心前往佛住所     槃荼婆山直急行

(一三)

四一八

剎帝利王乘車行     來至山麓下坐乘
步行行近比丘前     詣彼牟尼坐其處

(一四)

四一九

國王坐已心歡喜     與彼交問喜候語
感銘語畢王致意     國王如是述次義

(一五)

四二〇

「汝尚年輕且年少     青年人生第一期
具備容貌與壯行     出身如正剎帝利

(一六)

四二一

我欲與汝諸財物     象眾先導有光輝
精銳軍隊汝受用     語我所問汝之生」

(一七)

四二二

「雪山山腹是故居[7]     憍薩羅國往昔住
具備財寶勇進者     端方正直一民族

(一八)

[P.74]四二三

彼之族姓為日種     彼之生族曰釋迦
由彼家族我出家     非為冀求諸欲者

(一九)

四二四

已見諸欲之過患[8]     以見出離為安穩
我為出離行精勤     意喜精勤非諸欲」

(二〇)

出家經竟

二 精勤經[1]

四二五

尼連禪河畔     瑜伽得安穩
極勤修禪思     專心我精勤

(一)

四二六

惡魔障解脫     悲憫語近我
「汝瘦顏色惡     汝之近死期

(二)

四二七

汝死有千分     汝生只一分
汝生為殊勝     有命行諸善

(三)

[P.75]四二八

汝若行梵行     向火獻供物
汝應積多福     汝何作精勤

(四)

四二九

精勤道難至     難行到達難」
惡魔述此偈     立於佛之前

(五)

四三〇

如此示惡魔     世尊如次說
「放逸之波旬     來此何目的

(六)

四三一

世間福微量     於我無所用
目的求諸福     惡魔為人說

(七)

四三二

先信次精進     又是我有慧
如此自專心     何須汝求生

(八)

四三三

我起精進風     涸竭諸流水
如此自專心     使我身血涸

(九)

四三四

身體血涸時     膽汁痰亦涸
身體肉滅盡     我心益澄靜
我具念慧定     愈能善立住

(一〇)

四三五

如斯善住立     得最高受用
心不求諸欲     有情中清淨

(一一)

[P.76]四三六

汝欲第一軍[2]     不樂第二軍
飢渴第三軍     渴愛第四軍

(一二)

四三七

惛眠第五軍     怖畏第六軍
疑為第七軍     覆情汝八軍

(一三)

四三八

恭敬利名譽     邪行得名聲
稱揚讚自己     貶下毀他人

(一四)

四三九

汝軍障解脫     黑魔之軍勢
無勇者不勝     勇者勝已樂

(一五)

四四〇

我著文邪草[3]     不樂著生命
若我敗之生     不如戰死勝

(一六)

四四一

沙門婆羅門     沒於戰不見
尋行諸善者     不知涅槃道

(一七)

四四二

駕象意無怠     四方見魔軍
鬥戰我抗衡     此場不能動

(一八)

四四三

含天諸世人[4]     不堪勝魔軍
[P.77]我慧破汝軍     如石破土鉢

(一九)

四四四

自由善思惟     善念使住立
諸國我遊行     廣導諸弟子

(二〇)

四四五

我教諸弟子     專心不放逸
無憂至彼處     無欲得涅槃」

(二一)

四四六

「我於七年間[5]     纏付從隨彼
有念正覺者     不得乘機會

(二二)

四四七

石有脂肪色[6]     或有此柔軟
有此美味食     如鴉步徘徊

(二三)

四四八

不得其美味     鴉捨此處去
如近石之鴉     我等厭瞿曇」

(二四)

[P.78]四四九

彼魔敗憂悶[7]     由脇落琵琶
夜叉意銷沉     從此便消失

(二五)

精勤經竟

三 善說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諸比丘答世尊「尊師

世尊如是曰「諸比丘具備四支語為善說而非惡說無罪而不見責難於諸識者云何四支諸比丘有比丘只語善說不語惡說只語法不語非法只語愛語不語不愛語只語真實語不語虛偽語具備此等四支語為善說而非惡說無罪而不見責難於諸識者」世尊如斯說善逝如斯說已師〔世尊〕更曰

四五〇

善人最上語善說(此為第一)[2]
語法不應語非法(此為第二)
愛語不語不愛語(此為第三)
語實不語虛偽語(此為第四)

(一)

[P.79]時尊者婆耆舍由座而起徧袒一肩向世尊合掌白世尊言「善逝我已明解世尊所說義」「婆耆舍汝言明解」時婆耆舍尊者於世尊前以適當諸偈讚歎世尊

四五一

「勿使自己苦[3]     又勿害他人
只語之應語     此實善說語

(二)

四五二

能作歡迎言     只應言愛語
勿用諸惡言     愛語言他人

(三)

四五三

真實語甘露     是為永遠語
善人真實義     法上言住立

(四)

四五四

佛為達涅槃[4]     為盡苦邊際
說示安穩語     諸語實最上」

(五)

善說經竟

四 孫陀利迦婆羅墮闍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憍薩羅國孫陀利迦河邊爾時孫陀利迦婆羅墮闍祀火婆羅門於孫陀利迦河邊行祀聖火之火供養時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行祀火之火供養已即由座起迴望四方自謂「此殘餘供物應使誰受耶」孫陀利迦[P.80]婆羅墮闍婆羅門由不遠之樹下見世尊以衣披纏至頭而坐見已以左手持殘餘供物行近世尊之處時世尊聞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之足音而開啟頭衣時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見世尊為光頭圓頂即謂「此是沙門」便欲轉回時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作如是思念「雖為光頭圓頂此世亦有一部分光頭圓頂之婆羅門我且近前問彼之出身」於是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行近世尊之處詣前白世尊言「尊者何姓之出生」時世尊以偈對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曰

四五五

「我非婆羅門     亦非剎帝利
既非毘舍族     又非他何者
徧知凡夫姓     皆稱為五蘊
我無有一物     以慧遊世間

(一)

四五六

著僧伽梨衣[2]     無家我遊行
剃除鬚與髮     自心使寂滅
對此世人等     悉是無染著
汝今問我姓     實為不適宜」

(二)

[P.81]四五七

「我等婆羅門     見時相問訊
尊婆羅門否     習問為常例
若汝婆羅門     答非婆羅門
我今重問汝     三句廿四字
彼之娑毘底[3]     吠陀之讚歌」

(三)

四五八

「何為是仙人     剎帝利何為[4]
乃至婆羅門     人人於此世
何以多營作     供養諸天神
極達吠陀者     供時受供物
我說供有效」

(四)

四五九

婆羅門曰

「通達吠陀人     我今見如斯[5]
彼供實有效     未見如尊師
獻菓施其他     無有資格人」

(五)

四六〇

「汝於信樂我     婆羅是故門
汝為求知義     近前來請問
認汝是寂靜     無忿恨煙者
無苦亦無求     發見善慧者」

(六)

四六一

「樂供卿瞿曇     欲供予不知
[P.82]教予供養法     何處供有效
敬請教示我     然者婆羅門
汝傾耳諦聽     為汝說供法

(七)

四六二

勿問出生族     唯問彼之行[6]
火生實由薪     雖是卑賤家
牟尼是有智     高貴慚慎者

(八)

四六三

真諦自調練[7]     調御己諸根
極達諸吠陀[8]     梵行已成人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九)

四六四

無家捨諸欲[9]     能善自制伏
如梭之端直     時物供諸人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一〇)

四六五

善能離諸貪     等持寂諸根
如月離羅睺[10]     時物供諸人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一一)

四六六

常念無執著     我意之捨離
遊行於世間     時物供諸人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一二)

四六七

離捨於諸欲     戰勝諸欲行
生死知邊際     而寂滅明澄
[P.83]清涼如湖水     如來受獻菓

(一三)

四六八

如來諸等者     遠離諸不等
有無邊智慧     此世及他世
亦無有染著     如來受獻菓

(一四)

四六九

無諂無傲慢     離貪無我意
無求除忿恨     而成自寂靜
離垢婆羅門     如來受獻菓

(一五)

四七〇

既斷意住著     無何之執取
無此彼世著     如來受獻菓

(一六)

四七一

等持度暴流     知法最上見
漏盡最後身     如來受獻菓

(一七)

四七二

有漏麤惡語     遣除滅無存
解脫達吠陀     如來受獻菓

(一八)

四七三

超染無染著     有慢有情中
而至於無慢     徧知於諸苦
[P.84]共生田因緣     如來受獻菓

(一九)

四七四

不依於意欲     而至見遠離
說超異端見     所起之煩惱
無何之所緣     如來受獻菓

(二〇)

四七五

證知彼此法     遣除及此等
滅沒令無餘     達成於寂靜
取盡而解脫     如來受獻菓

(二一)

四七六

見結煩惱生     究竟之滅盡
貪路除無餘     清淨而無過
離垢無障礙     如來受獻菓

(二二)

四七七

無觀自己我     一心於等持
身端正自住     不動不心栽[11]
乃至無疑惑     如來受獻菓

(二三)

四七八

無毫愚癡因     於一切諸法
而具有智見     不再以持有
最後之生身     以達有吉瑞
無上之正覺     以上人心淨
如來受獻菓」

(二四)

[P.85]四七九

「如是之尊師     吠陀達人故
如此我供養     為實之供養
梵天實證人     受食我獻菓」

(二五)

四八〇

「唱偈與得食[12]     非我所應食
依偈而受食     非諸正見法
諸佛斥唱偈     而得供養食
婆羅門有時     法唯諸佛行

(二六)

四八一

有一切諸德     漏盡滅疑惑
如是此大仙     供養他飲食
佛為期福者     最大之福田」

(二七)

四八二

「如何食我施     我願欲知此
敬受尊師教     我於供養時
徧求如斯人     欲作斯供養」

(二八)

四八三

「遠離強情者     其心不混亂
解脫諸欲者     除去諸昏沉

(二九)

四八四

調伏越諸境     明察生死者
具備牟尼性     斯者來受供

(三〇)

四八五

對彼調顰蹙     合掌禮拜彼
供彼飲食物     斯施為有效」

(三一)

[P.86]四八六

「彼尊師佛陀     值得受獻菓
無上之福田     受供一切世
施與於尊師     必有獲大果」

(三二)

時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白世尊言「卿瞿曇希有卿瞿曇希有卿瞿曇猶如使倒者起蔽覆者露現教迷者以道又如暗夜揭來燈火使有眼者得見諸色如斯瞿曇以諸多教說之說法我願歸依卿瞿曇法與比丘眾我願在卿瞿曇之前出家得具足戒

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得於世尊前出家得受具足戒而後不久尊者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遠離獨自虔誠不放逸住於精勤不久即了知——諸善男子由家出家而達非家之目的——「我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更不至如斯(輪迴苦界)之狀態」現世而自通達作證具足住於無上梵行之終局(涅槃)此尊者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成為阿羅漢之一人

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經竟

五 摩伽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王舍城之靈鷲山[2]摩伽學童詣近世尊之所近已與世尊相問候交談喜慶懷念之語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摩伽學童白世尊言「卿[P.87]瞿曇我為施主施者寬容仁慈而應他所求依法徧求諸財依法徧求諸財已如法得如法儲以諸財施一人施二人施三人施四人施五人施六人施七人施八人施九人施十人施二十人施三十人施四十人施五十人施百人施其以上之人卿瞿曇我如斯施如斯供養生多福否」「學童汝如斯施如斯供養生多福學童汝為施者施主寬容仁慈而應他求依法徧求諸財依法徧求諸財已如法得如法儲以諸財施一人乃至施百人施其以上之人斯人生多之福

時摩伽學童以偈白世尊

四八七

摩伽學童曰

「我身著袈裟     遊行而無家
敬問尊瞿曇     望求福供養
為應他之求     在家施主者
此世於他人     施與飲食物
獻供者何處     獻供是清淨」

(一)

四八八

世尊曰

「望求福供養     為應他之求
[P.88]在家施主者     此世於他人
施與飲食物     應施與聖者
此施彼有幸」

(二)

四八九

摩伽學童曰

「望求福供養     為應他之求
在家施主者     此世於他人
施與飲食物     應施與聖者
世尊教語我」

(三)

四九〇

「諸德無一物     自制實無染
遊行於世間     受人時供養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四)

四九一

斷一切結縛     調御諸根門
解脫而無苦     無求於諸人
應受時供物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五)

四九二

解脫一切結     調御諸根門
解脫而無苦     無求於諸人
應受時供物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六)

四九三

捨斷諸貪欲     瞋恚及愚癡
諸漏已滅盡     梵行已成立
應受時供物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七)

[P.89]四九四

無諂慢貪欲[3]     離欲無我意
受人時供物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八)

四九五

無陷諸結愛     度越於暴流
無我意行人     應受時供物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九)

四九六

此世及彼世     並任何世界
無種有渴愛     受人時供物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一〇)

四九七

諸欲捨無家[4]     遊行善自制
如梭之端直     受人時供物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一一)

四九八

遠離諸貪欲     等持善諸根
解脫諸煩惱     如月脫羅睺
受人時供物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一二)

四九九

自己行寂止     無怒離貪欲
捨斷世五蘊     而成無所趣
受人時供物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一三)

五〇〇

生死斷無餘     超越諸疑惑
受人時供物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一四)

五〇一

所依自己德     遊行於世間
無有存一物     解脫一切處
受人時供物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一五)

五〇二

『此為最後有     無有存再生』
如實知此世     受人時供物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一六)

[P.90]五〇三

樂禪達吠陀     有念得正覺
人天歸依處     受人時供物
期福婆羅門     應當供養彼」

(一七)

五〇四

「我無空質問     世尊之宣說
為我應施者     尊師知法界
尊師於此世     如斯知如實」

(一八)

五〇五

摩伽學童曰

「期福而供養     應於他人求
在家施主者     此世施他人
一切飲食物     世尊以語我
完全法供養」

(一九)

五〇六

世尊曰

「摩伽行供養     於一切三時[5]
令心欣寂淨     如斯供養者
所緣真施物     彼住斷過惡

(二〇)

五〇七

彼離諸貪欲     調伏於瞋恚
修慈無量心     日夜不放逸
於一切諸方     徧滿無量心」

(二一)

五〇八

「離為淨解脫     又誰使纏縛
依何至梵界     牟尼之問我
不知而說示     世尊我今日
[P.91]面見於梵天     尊師真如同
我等之梵天     光明輝耀人

(二二)

應於如何者     當生梵天界」

五〇九

世尊曰

「摩伽三種物[6]     完具行供養
加斯受施人     共幸應施者
供養應正求     我言生梵界」

如斯言已摩伽學童白世尊言「卿瞿曇希有卿瞿曇希有卿瞿曇猶如使倒者起令覆蔽者顯露如迷者教以道如暗夜揭來燈火使有眼者得見諸色如斯卿瞿曇以諸多之教說說法我歸依卿瞿曇與法及比丘眾卿瞿曇受我自今日以後至盡形壽歸依為優婆塞

摩伽經竟

六 薩毘耶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迦蘭陀竹林園爾時薩毘耶普行者因昔日與之具血緣之天神提示問題並曰「薩毘耶汝可至沙門或婆羅門處若解答此疑問汝得行梵行」時薩毘耶普行者於彼天神處受其問已即至有弟子眾有群為群眾之[P.92]有名而有名聲為宗祖及眾人之善評者[2]所謂不蘭迦葉末伽梨瞿舍羅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波拘陀迦旃延散若耶毘羅弗多尼犍若提子等(六師)沙門婆羅門處向彼等請問彼等受薩毘耶普行者之問而不能滿足答覆不能滿足答覆更又現瞋怒不愉快且反問薩毘耶普行者時薩毘耶普行者即自思念「尊者沙門婆羅門有弟子眾有群為群之師有名而有名聲為宗祖及眾人之善評者所謂不蘭迦葉乃至尼犍若提子(六師)彼等對我之問不能滿足答覆而現瞋怒不悅且反問我有關此者如是我轉居於劣位(在家之狀態)退受諸欲耶」時薩毘耶普行者又更思念「沙門瞿曇有弟子眾有群為群之師有名而有名聲為宗祖及眾人之善評者我何不至沙門瞿曇之處為此等而問耶」於時薩毘耶普行者又更思念「尊者沙門婆羅門長老耆宿達高老齡者而多經驗出家甚久有弟子眾有群為群[P.93]之師有名而有名聲為宗祖及眾人之善評者所謂不蘭迦葉乃至尼犍若提子(六師)彼等尚不能滿足解答我之問而現瞋怒不悅且反問有關此事然沙門瞿曇又何能得解答此等之質問耶蓋以沙門瞿曇年少新出家」時薩毘耶普行者又更思念「不可以沙門年輕而輕視侮蔑縱令沙門雖年少而彼有大神變大威力我何不至沙門瞿曇之處為此等而問耶」時薩毘耶普行者向世尊之住處旅行前去次第近至王舍城迦蘭陀竹林園世尊之居處詣近已與世尊共致問喜慶懷念之語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薩毘耶普行者以偈白世尊言

五一〇

薩毘耶曰

「我有疑疑惑     我欲來請問[3]
今我此終熄     對我之所問
順次而隨法     敬請解答我」

(一)

[P.94]五一一

世尊曰

「薩毘耶遠來     汝欲行詢問
為汝此終熄     我對汝之問
順次而隨法     為汝言解答

(二)

五一二

薩毘耶汝意[4]     所欲之何事
隨意汝詢問     使汝疑終熄」

(三)

薩毘耶普行者思念「尊者瞿曇實甚稀有尊者瞿曇實未曾有我實於其他諸沙門婆羅門處不獲請益之機會而沙門瞿曇則予我詢問之餘地」薩毘耶歡喜踴躍心生喜悅向世尊詢問

五一三

薩毘耶曰

「得何言比丘     依何為柔和
何謂調御者     如何稱為佛
世尊我所問     敬請為答覆」

(四)

[P.95]五一四

世尊曰[5]

「薩毘耶修道     至於般涅槃
度脫諸疑惑     捨斷有非有
行成滅再有     此稱為比丘

(五)

五一五

有捨一切處     有念諸世間
不害任何物     越度暴流者
無濁稱沙門     無惱是柔和

(六)

五一六

內外諸世間[6]     調修諸根門
洞察此彼世     修習調御者

(七)

五一七

一切之妄想     分別及輪迴
生死此兩者     當應善辨知
離塵無穢污     而得為清淨
得生之滅盡     此稱為如來」

(八)

薩毘耶普行者於世尊之所說生大歡喜隨喜意悅歡喜踴躍喜悅更向世尊詢問

五一八

薩毘耶曰

「何言婆羅門     依何為沙門
[P.96]何謂沐浴者     何稱為龍象
世尊我所問     敬請為答覆」

(九)

五一九

世尊曰[7]

「薩毘耶離垢     斥一切諸惡
善等持其心     而得自住立
超越於輪迴     而有諸功德
如是無繫縛     此稱婆羅門

(一〇)

五二〇

寂靜捨善惡     遠離塵穢垢
知此世他世     如超生與死
如是之行者     故稱為沙門

(一一)

五二一

洗落內與外     世間之諸惡
時間之輪迴     天人之世界
不入時輪迴     此名沐浴者

(一二)

五二二[8]

不行何等罪     捨離諸結縛
一切處解脫     是為無染著
如是之行者     故稱為龍象」

(一三)

薩毘耶普行者於世尊之所說生大歡喜隨喜意悅歡喜踴躍喜悅更向世尊詢問

五二三

薩毘耶曰

「佛說誰田勝     依何為善巧
[P.97]如何成賢者     如何謂牟尼
世尊我所問     敬請為答覆」

(一四)

五二四

世尊曰

「薩毘耶天人     梵天等為田
辨知一切田     解脫一切田
之根本結縛     如斯之行者
故稱勝田者

(一五)

五二五

天人梵為藏     辨知一切藏
解脫一切藏     之根本結縛
如斯之行者     故稱為善巧

(一六)

五二六

內外兩者白     辨知有淨慧
超越黑與白     如斯之行者
故稱為善賢

(一七)

五二七[9]

內外諸世間     知善不善法
值天人供養     越網是牟尼」

(一八)

薩毘耶普行者於世尊之所說生大歡喜隨喜意悅歡喜踴躍喜悅更向世尊詢問

[P.98]五二八

薩毘耶曰

「如何之得者     言達吠陀人
依何成隨知     如何具精進
何者稱貴族     世尊我所問
敬請為答覆」

(一九)

五二九[10]

世尊曰

「薩毘耶應知     沙門婆羅門
辦知諸吠陀[11]     對一切諸受
遠離於貪欲     超越一切受
此達吠陀人

(二〇)

五三〇

內外等病根     隨知障名色[12]
脫諸病根縛     如斯之行者
故稱為隨知

(二一)

五三一

離此世諸惡     越離地獄苦
有精進精勤     如斯之賢人
故稱精進者

(二二)

五三二

內外諸結縛     斷除染根本
解脫諸染著     乃至根本縛
如斯之行者     故稱高貴族」

(二三)

薩毘耶普行者於世尊之所說生大歡喜隨喜意悅歡喜踴躍喜悅更向世尊詢問

五三三

薩毘耶曰

「何得謂聞解     依何為聖者
[P.99]如何具行者     何為普行者
世尊我所問     敬請為答覆」

(二四)

五三四

世尊曰

「薩毘耶聞已     知通世間之
罪無罪諸法     征勝無疑惑
解脫一切處     無苦聞解者

(二五)

五三五

斷除種種漏     阿賴耶執著
知無赴母胎     除去三種思[13]
以及泥濘欲     而無妄分別
此言為聖者

(二六)

五三六

行得此教中     善巧一切時
知於涅槃法     諸處無執著
解脫無瞋恚     此為有行者

(二七)

五三七

中上下及橫     過去現未來
所有招苦果     等業當回避
諂慢與貪忿     徧知而行持
盡名色邊際     應得而得者
言為普行者」

(二八)

薩毘耶普行者聞世尊之所說生大歡喜隨喜意悅歡喜踴躍喜悅[P.100]即從座起上衣徧袒一肩合掌向世尊前以適宜之偈讚歎世尊

五三八

「沙門之諍論     由依止而起
含說及文字     依止倒想起
調伏六十及     三之異端說[14]
如是廣慧者     度越暗暴流

(二九)

五三九

至苦之邊際     到達於彼岸
尊師阿羅漢     等正覺者是
我想於尊師     乃是漏盡者
尊師有光輝     有覺慧博慧
以盡苦際者     敬請來度我

(三〇)

五四〇

請知我疑惑     使我度越疑[15]
極牟尼道頂     歸命於尊師
無荒廢日種[16]     尊師是柔和

(三一)

[P.101]五四一

於我存疑惑     敬請具眼者
為我作解答     牟尼是尊師
確實正覺者     尊師無諸蓋

(三二)

五四二

尊師之苦惱     悉推破斷滅
清涼得調御     成實心堅固

(三三)

五四三

龍象中龍象     大雄師說法
一切之諸天     以及那羅陀
鉢婆多兩神     皆為共隨喜

(三四)

五四四

人中高貴者     歸命彼尊師
人中最上者     歸命彼尊師
含天諸世界     無勝彼尊師

(三五)

五四五[17]

尊師是佛陀     尊師人天師
尊師征勝魔     而是為牟尼
尊師已斷除     一切諸隨眠
己達於自度     亦度此諸人

(三六)

五四六

尊師度所依     破壞一切漏
尊師無取著     乃是為師子
怖畏及恐怖     一切捨斷者

(三七)

五四七

猶如美蓮華     不塗著泥水
如是之尊師     不塗著善惡
雄者出兩足     薩毘耶禮師」

(三八)

薩毘耶普行者於世尊之兩足以頭面頂禮白世尊言「希有尊師希有尊師尊師猶如使倒者起覆蔽者顯露如教迷者以道如暗夜揭來燈火使具眼者能見諸色如斯尊師以諸多教說說法我歸依尊師與法及比丘眾我欲於尊師世[P.102]尊前出家得具足戒

「薩毘耶曾為異學徒欲於此佛教之法與律出家受具足戒時彼應四月之間別住四月後心能決定者諸比丘可使彼出家受具足戒成為比丘然此情形[18]亦將因人而有不同〔汝未及四月之別住而得出家〕

「尊師若曾為異學徒欲於此佛教之法與律出家受具足戒時彼四月間別住過四月後心能決定諸比丘可令彼出家受具足戒成為比丘之規定我不但四月之間我將四年之間別住過四年後心能決定諸比丘可令我出家令我成戒具足之比丘」然薩毘耶普行者於世尊前即得出家受具足戒成為比丘而於具戒後不久尊者薩毘耶獨一遠離住不放逸虔誠精勤不久即於諸善男子正由家出家趣非家之目的自行通達作證具足無上梵行之終局(即涅槃)更得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更不至〔輪迴苦界〕之狀態」如斯尊者薩毘耶成為阿羅漢之一人

薩毘耶經竟

七 施羅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遊行[2]鴦崛多羅波國[P.103]於鴦崛多羅波國名為阿波那村[3]適結髮苦行者迦尼耶得聞「實乃釋迦族子沙門瞿曇由釋迦族出家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遊行鴦崛多羅波國來至阿波那而尊瞿曇彼世尊是[4]阿羅漢等正覺者明行足者善逝世間解無上者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彼自通達作證對含括諸天惡魔梵天之一切世界及沙門婆羅門天人等而教說彼有初善中善後善而說有義有文之法說明完全徧淨之梵行其善名聲四布如得見如斯阿羅漢堪稱幸福

時結髮苦行者迦尼耶詣近世尊之處詣已與世尊共致問候交談慶慰懷念之語後坐於一面世尊向坐於一面之結髮苦行者迦尼耶說法教示鼓舞激勵使之悅喜結髮苦行者迦尼耶因世尊之說法教示鼓舞激勵使得悅喜而白世尊言「尊瞿曇與比丘眾俱明日請聽受我之請食」如斯言已世尊向結髮苦行者迦尼耶曰「迦尼耶比丘眾多至千二百五十人加之汝信奉諸婆羅門〔故施食婆羅門更又供養我大比丘眾實汝之大負擔請止供養我等〕」結髮苦行者迦尼耶再白世尊言「尊瞿曇縱令比丘眾多至千二百五十人且我雖信奉諸婆羅門尊瞿曇與比丘眾俱明日請聽受我之請食」世尊再又向結髮苦行者迦尼耶曰[P.104]「迦尼耶比丘眾多至千二百五十人加之汝信奉諸婆羅門」結髮苦行者迦尼耶又三度白世尊言「尊瞿曇縱令比丘眾多至千二百五十人且我雖信奉諸婆羅門尊瞿曇與比丘眾俱明日請聽許受我之請食」世尊聞已默然而聽許

此結髮苦行者迦尼耶得知世尊之聽許即從座起歸己住院歸後告諸友人同僚親戚緣者「諸友人同事親戚緣者請聽我言我將招待沙門瞿曇與比丘眾共明日之食故請汝等幫助我」「唯然」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之友同事親戚緣者等答結髮苦行者迦尼耶說已或掘竈或伐薪或洗器具或充水甕或設座席而結髮苦行者迦尼耶自行預備(圓堂)假屋(用帳幕圍蓋)

[P.105]爾時有施羅婆羅門通曉三吠陀[5]並通語彙儀軌音韻語源論(阿闥婆吠陀)之類及古傳說為第五諸聖典之句與解說(文法)並熟達[6]順世論大人相論住於阿波那向三百人之學童教吠陀聖典

爾時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信奉施羅婆羅門施羅婆羅門從三百人之學童〔為除久坐所生之疲勞〕各處作遊步伸膝之行近至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之住處施羅婆羅門見迦尼耶屬諸結髮苦行者或掘竈〔或伐薪或洗器具或充水甕〕或設座席而迦尼耶則自行預備假屋施羅婆羅門見已問結髮〔苦行者〕迦尼耶曰「卿迦尼耶為子娶婦耶為女嫁夫耶現起大供養耶又對摩揭陀王斯尼耶頻毘娑羅與軍隊共招待明日之食事耶」「卿施羅[7]我非為子娶婦非為女嫁夫又非對摩竭陀王斯尼耶頻毘娑羅與軍隊共招待明日之食事但我現起大供養即由釋迦族出家之釋子沙門瞿曇遊行鴦崛多羅波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已達阿波那[P.106]而此尊者瞿曇彼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名聲善揚我將請彼與比丘眾俱明日之食」「卿迦尼耶卿言佛耶」「卿施羅我言稱佛」「卿迦尼耶卿言佛耶」「卿施羅我言稱佛

時施羅婆羅門思念「此佛之聲尚為世間所難得而我等聖典中述三十二大人相具備三十二相之大人唯此二而無其他即若彼住家則為轉輪聖王作如法正義之王征服四邊諸國使國土安定具備七寶彼有此等七寶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及第七之主兵寶又彼奮勇豪邁擊破敵軍有千人以上之子彼之全境不用杖罰不用刀劍住於正義以法征服然若彼由家出家而趣非家者彼成阿羅漢等正覺者開現世間諸煩惱蔽

[P.107]「卿迦尼耶然此阿羅漢等正覺者尊瞿曇今住何處」於是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伸右腕謂施羅婆羅門言「卿施羅此方一帶有青樹林〔世尊等即住彼處〕

時施羅婆羅門共三百學童即赴世尊之處於是施羅婆羅門告彼等學童「汝等須分作小班靜肅步入蓋彼等世尊難近如師子可一人行之而我與沙門瞿曇共談時汝等勿容置言其間汝等應待我至談論終止」時施羅婆羅門詣近世尊之住處近後與世尊共致問交談述懷慶慰之語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施羅婆羅門探望世尊身中有否三十二大人相施羅婆羅門除世尊身中之二相大致見三十二大人相但所謂馬陰藏相廣長舌相之二大人相〔彼世尊是否有〕則起疑惑即對佛不能信解信受時世尊以作神變使施羅婆羅門得見馬陰藏相世尊更又出舌以舌[P.108]觸抵兩耳孔上下觸抵兩鼻孔上下更以舌蔽前額之一面如此施羅婆羅門思念言「沙門瞿曇完整具足三十二大人相而無所缺我雖不知彼是否為佛陀然我曾聞諸年老耆宿婆羅門師又更其師婆羅曾言『阿羅漢等正覺之人當被讚說及己身時現自己之面目』如是我應以偈讚歎」如此施羅婆羅門於世尊前以偈讚歎曰

五四八

「世尊汝身體健全[8]     善生善輝我欲見[9]
具黃金色精進者     牙齒亦復極潔白

(一)

五四九

然而善生之人者     所有相好皆具現
大人之相三十二     一切皆在汝身中

(二)

五五〇

澄淨之眼善顏面     身大端正有光輝
沙門眾中無比倫     徧照大地如太陽

(三)

五五一

汝現莊嚴成比丘     有如黃金之皮膚
如斯最上之容色     汝為沙門更何為

(四)

五五二

汝若在家作輪王     車兵稱主服四方
閻浮林中主宰者     汝為斯人當得值

(五)

[P.109]五五三

地方諸王剎帝利     亦應為汝隸屬者
瞿曇本是王中王     人類帝王統治者」

(六)

五五四

世尊曰

「施羅當知我是王[10]     實乃無上之法王
依法轉輪輪常轉     不可反轉大法輪」

(七)

五五五

施羅婆羅門曰

「汝是公稱正覺者     瞿曇汝曾如斯說
我是無上之法王     依法常轉永無歇

(八)

五五六

誰將果能繼師後     卿之將軍是弟子
誰將繼汝之運轉     法輪隨汝轉不歇」

(九)

五五七

世尊曰

「施羅我轉是此輪     乃是無上之法輪
諸佛如來由此生     隨我轉者舍利弗

(一〇)

五五八

應明達者已明達[11]     應修習者已修習
應捨斷者已斷捨     故汝應知我是佛

(一一)

五五九

汝當對我無疑惑     汝婆羅門信解我
屢屢見諸正覺者     但能見佛極難得

(一二)

[P.110]五六〇

彼等正覺者於世     出現之時實甚難[12]
婆羅門我是佛陀     煩惱箭之治癒者

(一三)

五六一

我為最勝無比類     善能擊破惡魔軍
一切之敵使降伏     處處歡喜無怖畏」

(一四)

五六二

〔施羅對三百弟子等言曰

「具眼者箭治癒者     大雄師子處林中
說法如同師子吼     彼之所說善傾聽

(一五)

五六三

最勝尊師無比類     擊破魔軍方成佛
人見有誰不信樂     賤族者亦信樂彼

(一六)

五六四

欲從我者隨我來     不願我者可自去
我近殊勝慧者前     於此佛教我出家

(一七)

五六五

若開此等正覺教     若為尊師所望者
我等亦於慧者前     立志精進願出家

(一八)

五六六

此等三百婆羅門     期求所願同合掌
世尊之前誓願求     齊求師處行梵行」

(一九)

五六七

世尊曰

施羅梵行是善說     現見即時有樂果
學者如能不放逸     就此出家不空過

(二〇)

[P.111]施羅婆羅門與徒眾於世尊前出家受具足戒[13]結髮苦行者迦尼耶於其夜過後翌晨於自己住處準備美味之軟食硬食以告世尊「尊者瞿曇備食已就現至食時」於是世尊晨早著衣持鉢著僧伽梨衣近至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之住處至後與比丘眾共坐設席結髮苦行者迦尼耶親自奉侍以美味之軟食硬食使世尊與比丘眾滿足飽食如此結髮苦行者迦尼耶於世尊食訖由鉢放手時自就低座坐於一面世尊對坐於一方之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以次偈隨喜曰

五六八

「最上供養獻供火[14]     最上聖偈娑毘底[15]
王為人中最上者     大海諸水中最上

(二一)

五六九

月為諸星最上者     太陽光輝最上者
僧眾最上實望福     最上之人應施者」

(二二)

如是世尊向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以此等偈隨喜後起座離去

尊者施羅與徒眾遠離獨處虔誠不放逸自住精勤不久即住於諸男子確[P.112]實達於由家出家而趣非家之目的得無上梵行之究竟(涅槃)於現世住於自知作證具足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更不至輪迴苦界」如斯施羅與徒眾皆成阿羅漢之人尊者施羅與徒眾復俱詣世尊之住處詣已徧袒一肩向世尊合掌以偈白世尊

五七〇

「我等自今八日前[16]     歸依尊師具眼者
我等今已過七夜     尊師教中得調御

(二三)

五七一

尊師是佛亦是師[17]     征勝魔者是牟尼
尊師已斷諸隨眠     自已度己且度人

(二四)

五七二

尊師善超於有依     尊師諸漏已破壞
尊師師子無取著     捨斷怖畏與恐怖

(二五)

五七三

此等三百諸比丘     齊向世尊合掌立
敬請雄者伸兩足     示諸龍象禮師尊」

(二六)

施羅經竟

八 箭經[1]

五七四

人命於此世[2]     無相不可知
時短且慘悲     更與苦相應

(一)

[P.113]五七五

生者必有死     此無他方法
生者至老死     生物之法性

(二)

五七六

諸早熟果實[3]     有落地怖畏
生人亦如是     常有死恐畏

(三)

五七七

猶如於陶工[4]     作粘土器具
最後皆于壞     人命亦如斯

(四)

五七八

無論幼與長[5]     所有賢與愚
皆為死左右     一切必至死

(五)

五七九

為死戰敗離[6]     所有父與子
親類復戚族     他界難相救

(六)

五八〇

現見種種親     相語諸親人
如牛引屠場     死魔強曳去

(七)

五八一

如斯世間人     老死交相擊
賢者知世性     已知無憂慮

(八)

五八二

生來而死去     此道汝豈知
兩端無正見     悲泣亦無益

(九)

五八三

蒙昧害自己[7]     悲泣有何益
若能齎己利     聽慧者應為

(一〇)

五八四

悲泣與憂愁     無得心寂靜
但增生彼苦     彼身唯受害

(一一)

[P.114]五八五

自己害自己[8]     身瘦容顏褪
死者不復蘇     悲泣有何益

(一二)

五八六

憂愁不捨斷     愈益受其苦
慟哭命終者     己成憂愁虜

(一三)

五八七

人人隨業行     為死所左右
行他世界時     生類多戰慄

(一四)

五八八

思此為當然     生住異滅現
異變有如斯     見此世間性

(一五)

五八九

假如生百年     或生百以上
彼遂別親眾     捨此世生命

(一六)

五九〇

往聽羅漢法     命終見亡者
彼我不共生     調伏悲泣心

(一七)

五九一

猶如家燃火[9]     以水可消熄
如斯有慧者     賢者善巧人
如風吹兜羅     憂愁起速滅

(一八)

五九二

為求自樂者     勿悲勿貪求
自己可除憂     應拔煩惱箭

(一九)

五九三

惱箭拔無餘     心中得寂靜
超越諸憂愁     無憂寂滅者

(二〇)

箭經竟

[P.115]九 婆私吒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於伊車能伽羅村之伊車能伽羅森林爾時[2]有頗負盛名之眾多婆羅門諸長老住於伊車能伽羅村所謂商伽婆羅門多梨車婆羅門沸伽羅娑帝婆羅門生聞婆羅門刀提耶婆羅門及其他之盛名婆羅門諸長老有婆私吒與婆羅墮闍二學童為除久坐所生之疲勞伸膝遊步各處漫行彼等因「云何婆羅門」而生議論婆羅墮闍學童曰「人由父母之正當因緣宿純潔之母胎乃至七世祖先系統未曾被指責非難故故為婆羅門也」婆私吒學童曰「能具戒[P.116]能完成其義務是故方成婆羅門」婆羅墮闍學童未能說服婆私吒學童又婆私吒學童亦未能說服婆羅墮闍學童婆私吒學童告婆羅墮闍學童曰[3]汝婆羅墮闍由釋迦族出家之釋〔迦族〕子沙門瞿曇住伊車能伽羅森林而此尊者瞿曇被稱『彼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而名揚四佈婆羅墮闍我等往沙門瞿曇之處以此義問沙門瞿曇依沙門瞿曇為我等之解答而受持」「唯然」婆羅墮闍學童答婆私吒學童如是婆私吒與婆羅墮闍二學童詣至世尊之處彼等與世尊共相問候談敘歡愉慶慰之語後坐於一面坐一面之婆私吒學童以偈白世尊曰

五九四

「我等三吠陀學者     由他認知亦自稱
沸伽羅沙帝我師     此多梨車之學童

(一)

五九五

三吠陀之論說者     其說奧秘我等極
我等解通吠陀句     等同吠陀阿闍梨

(二)

[P.117]五九六

沙門瞿曇觀我等     系統之說有諍論
由生而成婆羅門     婆羅墮闍此主張
然我謂依行為得     如具眼者應知斯

(三)

五九七

我等兩人相互論     我不能得說服彼
等正覺者有名聲     我等前來問尊師

(四)

五九八

人人猶如向滿月     近前合掌行恭敬
世人如斯同禮拜     恭敬禮拜瞿曇師

(五)

五九九

為使興起世間眼     世尊瞿曇我等問
依生而成婆羅門     或依行為而得成
我等不知請示汝     令我等婆羅門知」

(六)

六〇〇

世尊曰「婆私吒

我為汝等諸解說
生物生來有差別     依序如實為解說
實則出生即相異

(七)

六〇一

應知草木有差別     彼等差別自不認
生來形相既有殊     實乃生類生相異

(八)

[P.118]六〇二

次為蛆蟲與蟋蟀     蟻類差別亦應知
彼等生來形相殊     實則生類生相異

(九)

六〇三

生有矮小與粗大     應知四足獸差別
彼等生來形相殊     實則生類生相異

(一〇)

六〇四

腹行背長是蛇類     蛇類差別亦須知
彼等生來形相殊     實則生類生相異

(一一)

六〇五

次說水族水中棲     魚類差別亦應知
彼等生來形相殊     實則生類生相異

(一二)

六〇六

次說乘翼凌虛空     鳥類差別亦應知
彼等生來形相殊     實則生類生相異

(一三)

六〇七

此等生類依於生     形相差別有種種
如是情狀在人類     形相由生無種種

(一四)

六〇八

雖依於髮或依頭     雖依於耳或依眼
雖依於口或依鼻     雖依於唇又依眉

(一五)

六〇九

雖依於頭或依肩     雖依於腹或依背
雖依於臀或依胸     雖依陰部或行淫

(一六)

六一〇

雖依於手或依足     雖依於指或依爪
雖依於脛或依腿     雖依於色或依聲
如於其他諸生類     依生形相無有別

(一七)

六一一

人各於己身體中     各自人中無別異
婆羅門與剎帝利     說稱人中有差別

(一八)

[P.119]六一二

人中耕作土地者[4]     為生活者皆如是
農夫非是婆羅門     婆私吒如斯當知

(一九)

六一三

人中種種工巧者     為生活者皆如是
工人非是婆羅門     婆私吒如斯當知

(二〇)

六一四

又在人中作買賣[5]     為生活者皆如是
商人非是婆羅門     婆私吒如斯當知

(二一)

六一五

又於人中服事人     為生活者皆如是
奴僕非是婆羅門     婆私吒如斯當知

(二二)

六一六

又於人中為盜者     為生活者皆如是
盜賊非是婆羅門     婆私吒如斯當知

(二三)

六一七

又於人中武術者     為生活者皆如是
武士非是婆羅門     婆私吒如斯當知

(二四)

六一八

又於人中司祭者     為生活者皆如是
祭官非是婆羅門     婆私吒如斯當知

(二五)

六一九

又於人中村與國     受用領有皆如是
王者非是婆羅門     婆私吒如斯當知

(二六)

六二〇

而我依胎由母生[6]     產婦非稱婆羅門
彼被尊崇稱為卿[7]     有所得者實為彼
無物又無取著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

(二七)

六二一

一切眾結均已斷     遠離擾著離繫縛
無有恐懼無怖畏     我稱彼為婆羅門

(二八)

[P.120]六二二

革紐革緒與綱繩     馬勒隨眠皆已斷
覺四諦者棄門閂     我稱彼為婆羅門

(二九)

六二三

怒罵毆打被繩縛[8]     對此無瞋忍耐者
具忍辱力強忍軍[9]     我稱彼為婆羅門

六二四

無忿精勤具頭陀     持戒渴愛不增盛
調御此身最後身     我稱彼為婆羅門

(三一)

六二五

不著蓮葉如水珠[10]     不承錐尖如芥子
對彼諸欲無染著     我稱彼為婆羅門

(三二)

六二六

此世自己苦滅盡     了知滅盡諸苦者
卸除重擔離縛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

(三三)

六二七

甚深智慧具慧者     道與非道通曉者
通達最上義理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

(三四)

六二八

在家以及非家者[11]     不與兩者交往者
少欲遠離不住家     我稱彼為婆羅門

(三五)

六二九

不論戰慄與剛強     對諸生類藏鞭笞
不害彼等亦不殺     我稱彼為婆羅門

(三六)

六三〇

違背人中不違背[12]     執笞人中不執笞
取著人中不取著     我稱彼為婆羅門

(三七)

六三一

貪瞋癡慢與覆蓋     如芥子粒置錐尖
如是其人亦落置     我稱彼為婆羅門

(三八)

[P.121]六三二

不為粗惡所含義[13]     真實語言是所說
彼語誰亦不忿怒     我稱彼為婆羅門

(三九)

六三三

無論長短與大小     一切世間淨不淨[14]
非所與者絕不取     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〇)

六三四

無論此世與他世     面對三世無欲求
不求意樂離縛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一)

六三五

無阿賴耶之執著     己知真相無疑惑
耽於甘露到達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二)

六三六

世間善惡皆棄捨[15]     超越善惡無執著
離塵無憂清淨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三)

六三七

清淨猶如無曇月     明澄清淨無混濁
普皆喜有滅盡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四)

六三八

煩惱難路貪險路[16]     超越輪迴與愚癡
禪渡瀑流到彼岸     不動無愛無疑惑
煩惱寂滅無取著     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五)

六三九

捨斷諸欲於此世     普行無家非家行
普徧欲有滅盡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六)

六四〇

捨斷貪愛於此世     普行無眾獨寂行
普徧愛有滅盡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七)

六四一

捨去人軛壽五欲     超越天軛壽五欲
超捨諸軛離縛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八)

六四二

樂與不樂捨離者     清涼快樂無依縛
一切世界勝雄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九)

[P.122]六四三

一切有情死與生[17]     此等一切皆覺知
無著善逝是覺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

(五〇)

六四四

諸天諸人乾闥婆[18]     彼之行蹤無可知
斷盡諸漏阿羅漢     我稱彼為婆羅門

(五一)

六四五

過去現在與未來[19]     前後或中無何物
既無一物無取著     我稱彼為婆羅門

(五二)

六四六

牛王精進最勝者[20]     大仙已為征服者
洗浴煩惱覺四諦     我稱彼為婆羅門

(五三)

六四七

覺知有情了宿住[21]     見來世天與惡趣
已達生之滅盡者     我稱彼為婆羅門

(五四)

六四八

於人所賦名與姓     此唯世間之通名
世俗相傳皆如此     人於生時已賦名

(五五)

六四九

姓名不知人之心     長時隨在先入見
諸不知者謂汝等     由生即是婆羅門

(五六)

六五〇

依生非是婆羅門     依生非非婆羅門
依行為是婆羅門     依行為非婆羅門

(五七)

六五一

依行為而為農夫     依行為而為工匠
依行為而為商人     依行為而為奴僕

(五八)

六五二

依行為而為盜賊     依行為而為武士
依行為而為祭官     又依行而為王者

(五九)

[P.123]六五三

見緣起法諸賢者     通曉業與異熟果
如斯行為如實見     如實得見信不誤

(六〇)

六五四

世間依業而存在[22]     人之存在亦依業
有情為業所結縛     猶如行車為轄結

(六一)

六五五

梵行苦行根律儀[23]     戒律禁制調御慧
由此得成婆羅門     是即最上婆羅門

(六二)

六五六

具備三明而寂靜     盡其再有阿羅漢
梵天帝釋諸識者     婆私吒如斯當知」

(六三)

作如斯言已婆私吒與婆羅墮闍二學童白世尊言「希有瞿曇希有瞿曇〔猶如令倒起者使蔽者顯露如教迷者以道又如暗夜揭來燈火使具眼者見諸色如斯瞿曇以諸多教法說示〕我等歸依卿瞿曇歸依法歸依比丘眾卿瞿曇容許我等自今而後盡形壽歸依為優婆塞

婆私吒經竟

一〇 拘迦利耶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給孤獨園拘迦利耶比丘詣至世尊之處[P.124]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一面之比丘拘迦利耶白世尊言「尊師舍利弗目犍連有惡欲為諸惡欲所縛」如斯言已世尊告拘迦利耶比丘曰「拘迦利耶汝勿作斯言拘迦利耶汝勿作斯言拘迦利耶汝對舍利弗目犍連應心生信樂舍利弗目犍連是可敬愛者」拘迦利耶比丘再白世尊言「尊師假令世尊以我為可信賴者則舍利弗目犍連實有惡欲為諸惡欲所縛」世尊再告拘迦利耶比丘曰「拘迦利耶汝勿作斯言拘迦利耶汝對舍利弗目犍連應心生信樂舍利弗目犍連是可敬愛者」拘迦利耶比丘再三白世尊言「尊師假令世尊信賴我語則舍利弗目犍連實有惡欲為諸惡欲所縛」世尊再三告拘迦利耶比丘曰「拘迦利耶汝勿作斯言拘迦利耶汝對舍利弗目犍連應心生信樂舍利弗目犍連是可敬愛者」時拘迦利耶比丘即由座而起禮世尊右繞而去

拘迦利耶比丘去後不久彼全身出芥子大之膿皰漸成小豆大由小豆大而漸成如大豆粒由大豆程度漸成棗核大由棗核大漸成棗粒大由棗粒大漸成餘甘子[P.125](菴摩羅菓)大由餘甘子大漸成青木瓜大由青木瓜大漸成熟木瓜大由熟木瓜大而潰裂出膿血時拘迦利耶比丘終因此病而命盡拘迦利耶命終後因心恨舍利弗目犍連遂生紅蓮地獄

梵天娑婆世界主於夜半過後以麗色容光徧照祇園各隅而詣近世尊之住處詣已敬禮世尊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梵天娑婆世界主乃白世尊言「尊師拘迦利耶比丘命終尊師命終之拘迦利耶比丘因對舍利弗目犍連有瞋恨心而生紅蓮地獄」梵天娑婆世界主作如言作如斯言已頂禮世尊右繞而由其處消逝

世尊於是夜過後告諸比丘曰「汝等比丘昨夜梵天娑婆世界主於夜半過後以麗色容光徧照祇園各隅詣至我處至已禮我立於一面立一面之梵天娑婆世界主白我言『尊師拘迦利耶比丘命終尊師命終之拘迦利耶比丘因對舍利弗目犍連懷有恨心而生紅蓮地獄』梵天娑婆世界主作如上言如斯言已[P.126]敬禮我右繞即消逝」世尊作如斯言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尊師紅蓮地獄壽量幾何」「比丘紅蓮地獄壽命極長彼處幾年幾十年幾千年或幾十萬年難以計數」「尊師然以譬喻能說明耶」「比丘能說明」世尊曰「比丘譬如依憍薩羅國以升斗量二十石胡麻人由其中每百年取一粒比丘依此憍薩羅國容量之二十石胡麻依上示方法取盡其年時較短於一阿浮陀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阿浮陀地獄之壽量等於一尼羅浮陀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尼羅浮陀地獄之壽量等於一阿婆婆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阿婆婆地獄之壽量等於一阿訶訶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阿訶訶地獄之壽量等於一阿吒吒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阿吒吒地獄之壽量等於一白睡蓮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白睡蓮地獄之壽量等於一青睡蓮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青睡蓮地獄之壽量等於一青蓮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青蓮地獄之壽量等於一白蓮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白蓮地獄之壽量等於一紅蓮地獄之壽量比丘而拘迦利耶比丘因心恨舍利弗目犍連而生紅蓮地獄」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師更告諸比丘曰

[P.127]六五七

「人之生來有其口[2]     口其實是利斧生
愚者常為惡言語     利斧斷除己善根

(一)

六五八

應毀訾者而讚賞[3]     應讚賞者作毀訾
彼以口業積惡運     為積惡運不得樂

(二)

六五九

骰子博戲失財產     復失己身猶微少
對諸善逝心瞋恚     彼之惡運實甚大

(三)

六六〇

責罵聖者惡語意     墮入十萬大地獄
尼羅布陀三十六[4]     五阿浮陀紅蓮獄

(四)

六六一

語不真者行不真[5]     行言不行墮地獄
彼等共為卑劣業     死後當墮他世界

(五)

六六二

無瞋心淨無污點[6]     愚者所作瞋恚怒
瞋怒愚者惡必返     如向逆風投細塵

(六)

[P.128]六六三

種種貪欲耽著者     彼以惡語謗他人
無信吝嗇不親切     兩舌慳物以為事

(七)

六六四

惡口不實非聖者[7]     邪惡殺生為惡行
極劣惡運卑賤生     一生在世勿多言
不然汝至地獄行

(八)

六六五

汝撒惱塵招不利     責罵善人造罪惡
此世多造諸惡行     長陷深淵至地獄

(九)

六六六

任何諸業無滅者     業主必來承受得
自造罪惡愚鈍者     此世他世自受苦

(一〇)

六六七

鐵針釘入所至處     銳利槍刃為所抵
[P.129]赤熱鋼彈似食物     果報隨業令服食

(一一)

六六八

獄卒惡語無和顏     罪人無有避難處
坐於擴敷炭火上     普入盛燃火焰中

(一二)

六六九

更以鐵網覆其上     鐵製之鎚擊其中
由闇入闇真黑暗     其闇擴漫如霧濛

(一三)

六七〇

次更普燃熾盛火     金屬製鑊入彼等
於火盛燃之鑊中     罪人長時浮沉煮

(一四)

六七一

膿血混滿在鑊中     作罪過者煮於此
[P.130]無論走往何方隅     到處煩惱觸膿血

(一五)

六七二

又有蟲類棲水鑊     作罪過者煮其中
四邊皆是等大釜     無有邊岸出去處

(一六)

六七三

更有銳利劍葉林     入其處者斷四肢
獄卒用鈎捕其舌     曳引拉長予痛擊

(一七)

六七四

復有剃刀銳利刃     彼等難越地獄河
諸多愚鈍作惡者     行諸惡者墮其中

(一八)

[P.131]六七五

其處更有黑斑犬     野干大鷲烏鴉群[8]
人人悲泣被噉食     彼等受盡鷹鳥啄

(一九)

六七六

造罪之人所遭遇     地獄生活實悲慘
此世餘命作善行     不可放逸度日行

(二〇)

六七七

紅蓮地獄之壽量     如智計量擔胡麻
五千萬兆年已多     又加年百二十億

(二一)

六七八

地獄之苦長難說     其長彼處不可住
故為好淨善諸德     語意經常徧守護」

(二二)

拘迦利耶經竟

一一 那羅迦經[1]

〔序偈〕

六七九

滿足生歡喜[2]     三十三天眾
恭敬有淨衣     取衣讚帝釋
阿私陀仙人     晝住之時見[3]

(一)

[P.132]六八〇

喜悅踴躍見諸天     仙人恭敬問因由
「何緣天眾極滿悅     何故取衣作揮舞

(二)

六八一

假令諸天戰修羅     修羅戰敗勇士勝
彼時亦不大歡喜     今見喜悅甚稀有

(三)

六八二

且歌且舞吹口笛     拍手踴躍奏天曲
我住須彌問汝等     汝等速為我解疑」

(四)

六八三

「無比最勝寶菩薩     利益安樂生人界
釋迦族村藍毘尼     我等滿足極欣悅

(五)

六八四

一切有情最高者     人中牛王最上者
[P.133]仙人林中轉法輪     猛勝百獸師子吼」

(六)

六八五

聞諸天聲仙人急     下降淨飯王宮廷
坐其處告釋迦眾     「我今欲見此童子」

(七)

六八六

釋迦族等爐金工     鍛練輝耀如金黃
高貴容貌童子麗     為阿私陀仙人見

(八)

六八七

輝耀行空如火焰     清淨霽雲如滿月
照曜大地如秋陽     阿私陀仙生歡喜

(九)

六八八

諸天有骨千圓輪[4]     空中護持有傘蓋
金柄拂塵上下扇     不見持拂傘蓋人

(一〇)

[P.134]六八九

黑妙結髮斯見已[5]     頭上白傘為翳遮
如錦毯中之黃金     躍踴喜心抱太子

(一一)

六九〇

彼通真言及相好     抱取釋迦驗牛王
欣樂心發感歎聲     人間無上最上者

六九一

隨念自己將終時     仙人怏怏眼流淚
釋迦族見仙人泣     莫非童子有障礙

(一三)

六九二

仙人告慰釋迦族     我非隨念子不利
童子絕無任何障     彼非凡庸善留意

(一四)

六九三

童子得成無上覺     得見最上之清淨
彼之梵行廣弘通     憐愍眾生轉法輪

(一五)

[P.135]六九四

然我餘命不久世     正覺之前我命終
無等之法我不聞     我心故此苦惱痛

(一六)

六九五

釋迦族眾大歡喜     彼之生來始出城
憐愍自己之子嗣     修學無等精勤法

(一七)

六九六

「今後有佛成正覺     汝若聞其行法道
爾時當往徧求問     彼世尊前行梵行」

(一八)

六九七

豫見未來得清淨     仙人所教饒益意
多積福善那羅迦     待望勝者護諸根

(一九)

六九八

聞彼勝者轉法輪     仙人教言實現時
[P.136]行見牛王得信樂     請問牟尼最勝行

(二〇)

序偈竟

六九九

「阿私陀仙所述語[6]     此語如實我了知
瞿曇諸法通達者     故我前來謁世尊

(二一)

七〇〇

出家乃至住非家     托鉢之行續尋求
我問牟尼請示我     最上句之牟尼行」

(二二)

七〇一

世尊曰

「行難得難清淨道     我令汝知牟尼行
然而我告汝此事     志須強毅心堅固

(二三)

七〇二

無論村人罵或讚     應以平等行儀臨
慎防瞋意嚴加護     寂靜勿為高傲行

(二四)

[P.137]七〇三

如園中有種種焰     黃紅大小皆出現
誘惑牟尼諸女人     縱令彼女來誘惑

(二五)

七〇四

牟尼已經離婬法     彼此諸欲皆已捨
於諸生物強或弱     不生瞋害無愛著

(二六)

七〇五

我與彼等亦相同     彼等與我亦無異
自己與彼相比較     不可殺害諸眾生

(二七)

七〇六

一切凡夫所執著     欲求貪欲須捨去
棄貪行道具眼者     必定能度貪地獄

(二八)

七〇七

控制肚腹須節食     一切少欲勿貪求
彼實厭離於諸欲     無欲寂滅無煩惱

(二九)

七〇八

牟尼每日出行乞     行乞已訖赴林邊
牟尼止住在樹下     樹下就座已牟尼

(三〇)

七〇九

彼賢者勤修禪定     樹下靜慮樂林邊
自行禪定自滿足     樹下寂靜應禪思

(三一)

七一〇

林中樹下且過夜     翌朝赴村行乞食
信眾招待與供養     持來之食亦不喜

(三二)

七一一

牟尼沿村到來時     不以家家過急行
如同啞者之乞食     教策之語不得說

(三三)

七一二

若乞得食斯可矣     若不得食亦善哉
兩者等同為看待     牟尼坦然靜還來[7]

(三四)

[P.138]七一三

彼手持鉢續遊行[8]     人謂啞者亦非啞
雖少施與亦莫輕     不可輕蔑彼施者

(三五)

七一四

我作沙門為行道[9]     說示種種至高道
達於彼岸無二次     亦無一回到達者

(三六)

七一五

輪迴暴流必須斷[10]     比丘不可有愛著
捨斷所作諸善惡     如斯比丘無熱惱」

(三七)

七一六

世尊曰

「令汝得知牟尼行     攝食如嚐剃刀刃
必當以舌抑口蓋     對胃亦應行自制

(三八)

七一七

沈滯之心不可有     心中不可多思念
無有依著無臭穢     最後目的為梵行

(三九)

七一八

親近沙門是心離     獨坐身離應學習
離為獨一牟尼行     若能獨一樂行道

(四〇)

七一九

若然名聲耀十方     精進禪思棄諸欲
我等弟子慕聖法     愈益增長慚與信

(四一)

[P.139]七二〇

猶如挖掘深河底     應知河川諸情況
小河底淺流有音     大川流水無音聲

(四二)

七二一

淺水之流有潺聲[11]     滿水之流成寂靜
愚者如同半水甕     賢者如同滿水湖

(四三)

七二二

沙門且具法與義     多語利益眾生事
彼等自知所示法     彼等自知宜多語

(四四)

七二三

彼等自知自制心     彼等自知勿多語
彼牟尼值牟尼行     彼牟尼證牟尼行」

(四五)

那羅迦經竟

一二 二種隨觀經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東園鹿母高堂爾時世尊於十五日布薩滿月[P.140]之夜受比丘眾圍繞露地而坐時世尊默然迴顧眾多比丘告諸比丘言「諸比丘出離世間至成聖之正覺有諸善法諸比丘汝等何故出離世間至聖正覺聞此等善法耶諸比丘若有問汝等者汝等可如是回答彼等『此無他是為如實知二法』然汝等以何言二『此是苦此是苦集』此是一隨觀『此是苦滅此是至苦滅道』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師又更言曰

七二四

「於苦無知解[1]     復不知苦生
苦又普無殘     不知絕滅處
更至苦寂滅     不知其道之

(一)

七二五

人心無解脫     亦無解脫慧
未能盡苦際     彼實至生老

(二)

七二六

然能知離苦     亦知苦發生
又苦徧無餘     知苦絕滅處
[P.141]更至苦寂滅     知解彼道處

(三)

七二七

具足心解脫     亦具慧解脫
彼等盡苦際     不至生與老」

(四)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亦皆依緣依而生』此乃一隨觀『然依之離滅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乃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二)若煩惱有餘時於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得隨一之果」世尊如右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二八

「世間種種苦[2]     皆依因緣生
無知作依處     愚鈍屢受苦
知苦隨觀者     知而不作依」

(五)

「『其他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無明而生』此乃一隨觀『然無明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乃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於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期得隨一之果」世尊如右言善逝如斯言已師更言曰

[P.142]七二九

「由此而有彼     生死與輪迴
輪轉行不已     其趣是無明

(六)

七三〇

無明是大癡     由此久輪迴
至明諸有情     後有不更來」

(七)

「『又依他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行而生』此是一隨觀『然諸行離滅之無餘故無苦可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上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三一

「任何苦發生     皆緣行而生
諸行之離滅     無苦可發生

(八)

七三二

苦生緣於行     了知此過患
止滅一切行     斷除諸欲想
此苦之滅盡     如實知此已

(九)

七三三

正見達吠陀[3]     正知諸賢者
戰勝惡魔結     後有不更來」

(一〇)

[P.143]「『依他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識』此是一隨觀『然識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三四

「一切苦發生     皆是緣於識
由識之離滅     無苦可發生

(一一)

七三五

苦緣識而生     了知此過患
識若寂靜故     無愛即寂滅」

(一二)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觸』此是一隨觀『然因觸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上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三六

「為觸所擊敗     從有流而行
諸人行邪道     無能盡滅結

(一三)

七三七

如是徧知觸     諸人喜寂靜
彼等實滅觸[4]     無愛故寂滅」

(一四)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之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受』此是一隨觀『然受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當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P.144]七三八

「無論樂或苦[5]     不苦或不樂
內者與外者     一切所感受

(一五)

七三九

此苦須當知     虛偽破滅法
以智觸衰滅     認斯可離貪[6]
諸受滅盡故     無愛故寂滅」

(一六)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渴愛』此是一隨觀『然渴愛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四〇

「渴愛為友者[7]     長時續輪迴
有此而有彼     輪迴無超脫

(一七)

七四一

渴愛緣生苦[8]     知此之過患
渴愛離無取     念之當普行」

[P.145]「『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取』此是一隨觀『然因取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四二

「有乃緣於取     有者受諸苦
生者必有死     此苦生之緣

(一九)

七四三

取之滅盡故     諸賢正了知[9]
知達生滅盡     後有不更來」

(二〇)

「『依他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齷齪』此是一隨觀『然齷齪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告曰

七四四

「任何苦之生     皆緣於齷齪
由諸齷齪滅     無有苦之生

(二一)

七四五

有苦緣齷齪     了知此過患
捨遣諸齷齪     無齷齪解脫

(二二)

七四六

斷絕諸有愛[10]     比丘心寂靜
滅度生輪迴     彼更不再有」

(二三)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食』此是一隨觀『然食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四七

「任何苦之生[11]     皆緣食而生
依於諸食滅     無有苦之生

(二四)

七四八

苦乃緣食有     知此為過患
徧知一切食     勿依止諸食

(二五)

[P.146]七四九

吠陀之達人     涅槃正了知
諸漏徧盡故     省察受用食
住法不入趣」

(二六)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動轉』此是一隨觀『然動轉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五〇

「任何苦之生     皆緣於動轉
諸動轉之滅     無有苦之生

(二七)

七五一

苦乃緣動轉     了知此過患
如是棄愛欲     令除滅諸行
不動亦無取     念之應普行」

(二八)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諸人有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有依止者有動搖』此是一隨觀『依止無者動搖無』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師更言曰

七五二

「無依無動搖     有依有取著
此有故彼有     無越度輪迴

(二九)

七五三

諸依有怖畏     了知此過患
無依無取著     念之應普行」

(三〇)

[P.147]「『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無色〔界定〕遠比色〔界定〕更為寂靜』此是一隨觀『滅〔盡定〕遠比無色〔界定〕更為寂靜』此是第二隨觀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五四

「色界諸有情[12]     及住無色界
不知滅盡定     是為再來者

(三一)

七五五

徧知色界定[13]     善住無色界
滅定解脫者     彼等捨死魔」

(三二)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諸比丘『含括天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門婆羅門人一切諸人中或思「此是真理」者但諸聖者以正慧如實善見「此是虛妄」』此是一隨觀諸比丘『含括天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門婆羅門人一切諸人中或思「此是虛妄」者但諸聖者以正慧如實善見「此是真理」』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上言善逝如斯言已師更言曰

七五六

「非我以謂我     住著於名色[14]
見天及人世     愚思為真理

(三三)

七五七

愚者如所思     由思為所異
愚思成虛妄     暫法虛妄法

(三四)

[P.148]七五八

涅槃非妄法     諸聖知真實
彼等解真理     無愛故寂滅」

(三五)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諸比丘『含括天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門婆羅門人一切諸人中或思「此是樂」者但諸聖者以正慧如實善見「此是苦」』此是一隨觀諸比丘『含括天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門婆羅門人一切諸人中或思「此是苦」者但諸聖者以正慧如實善見「此是樂」』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師更言曰

七五九

「唯言有此者[15]     色聲及香味
觸法為嗜好     愛著以適意

(三六)

七六〇

諸天及世人     實以此為樂
此等之滅時     彼等思為苦

(三七)

七六一

有身之斷滅     諸聖見為樂
正見人所思     恰與世間反

(三八)

[P.149]七六二

他人所言樂     諸聖稱是苦
他人所謂苦     聖者稱是樂
了知難解法     無知則癡迷

(三九)

七六三

無明所蔽翳     黑暗無所見
正見諸善人     光明大開顯
不達熟法愚     近之亦不識

(四〇)

七六四

為有貪所敗     從有流行去
受魔所制者     於法無正覺

(四一)

七六五

除去聖賢者     誰能值正覺
正知涅槃句     無漏般涅槃」

(四二)

世尊如是言已彼諸比丘聞世尊之所說意悅歡喜世尊說此法時有六十比丘心無取著解脫諸漏

[P.150]二種隨觀經竟

此〔二種隨觀經之〕攝頌

諦依與無明
諸行第五識
觸諸受渴愛
取齷齪諸食
動轉動搖色
真理苦十六

大品第三竟

攝頌

出家與精勤
善說孫陀利
摩伽薩毘耶
說施羅與箭
乃至婆私陀
與拘迦利耶
那羅迦以及
二種正隨觀
此等十二經
稱之為大品

[P.151]四 義品[1]

一 欲經[2]

七六六

欲求欲對象[3]     若彼已有成
人得所欲者     確然彼心喜

(一)

七六七

若人有此欲[4]     生起此欲者
彼諸欲失滅     煩惱如中箭

(二)

七六八

迴避諸欲者     如避蛇頭足[5]
世間之愛著     有念正超越

(三)

七六九

黃金田器具[6]     傭僕與牛馬
若有追求者     婦女親欲多

(四)

七七〇

彼無力戰勝     彼被危難破
如是彼隨苦     如破舟進水

(五)

七七一

故人常有念     諸欲應迴避
如船除積水     到達彼岸者
彼等捨諸欲     斷欲渡瀑流

(六)

欲經竟

二 窟八偈經[1]

七七二

身體多著於所蔽[2]     人住沈潛於愚中
[P.152]如斯之人難遠離     世間捨欲實不易

(一)

七七三

欲求因緣有樂結     自難解脫他難脫
彼等總期望前後     過現未來覓諸欲

(二)

七七四

面對諸欲迷貪求     住著不正吝嗇者
憂慮死後將如何     悲泣煩惱陷諸苦

(三)

七七五

故人於教如次學     知此世間多不正
賢者勸言命短少     因其不正不可行

(四)

七七六

我見世間顫動者     諸人對有生至愛
面臨死神愚人泣     對諸有愛難超越

(五)

七七七

請看動盪人我執     彼若涸河少水魚
見此應行無我執     對有不被其繫著

(六)

七七八

調伏諸欲離兩邊     徧知諸觸無隨貪
不行惡業自呵責     賢者見聞皆無著

(七)

[P.153]七七九

徧知想已渡瀑流     牟尼無染著徧取
拔箭以行不放逸     此世他世無願求

(八)

窟八偈經竟

三 瞋怒八偈經[1]

七八〇

若人瞋怒語誹謗[2]     妄信他人說真實
牟尼不近誹謗語     牟尼到處無心荒

(一)

七八一

為欲所牽住意欲     云何可越自己見
彼思所作自完成     其知之言所欲言

(二)

七八二

未受他人之詢問     放言自修頭陀戒
自言自己自慢者     善者稱此非聖法

(三)

七八三

比丘自修寂滅者     如是諸德我不誇
世間煩惱無增盛     善者此稱為聖法

(四)

[P.154]七八四

徧計不淨之諸法     重視造作諸人等
以見自己之功德     依止虛幻緣妄見

(五)

七八五

確知取著於諸法     越離執著實不易
故人若有著彼等     放棄正法取諸法

(六)

七八六

於何世間除遣者     對諸有無徧計見
捨斷諂慢除遣者     彼對輪迴無近著

(七)

七八七

近著受諸法之語[3]     不近著者不說語
我與非我皆無有     遣除彼此一切見

(八)

瞋怒八偈經竟

四 淨八偈經[1]

七八八

我見第一無病淨[2]     人依眼見得正淨
若斯知解為第一     淨觀者由智而解

(一)

[P.155]七八九

若依眼見人有淨     人又依智捨斷苦
彼有依者以為淨     斯說彼實邪見者

(二)

七九〇

聖道者外不見聞     於戒勤覺不言淨
彼於善惡無染著     不行善惡捨自己

(三)

七九一

捨去前師依後師     從貪之人著難度
彼等放棄把執著     如猿握執面前枝

(四)

七九二

自行受持之行人     著想與問至種種
智者證知吠陀法     不至執著彼種種

(五)

七九三

所有一切見聞覺     於一切相無執著
何能於彼起疑惑     內觀世間得證悟

(六)

[P.156]七九四

諸漏盡者無分別     彼等不謂世究竟
捨棄世間諸執取     不於何處作意欲

(七)

七九五

漏盡超界婆羅門     知已見已無執取
向貪無貪貪何離     彼無執取為第一

(八)

淨八偈經竟

五 第一八偈經[1]

七九六

徧住己見為第一     自於世間為最上[2]
此外一切皆為劣     故為諍論無越離

(一)

七九七

一切自己見聞戒     彼修其見有功德
只於其處彼執取     見他一切為賤劣

(二)

七九八

見他為劣執著者     言彼有縛善巧者
彼之見聞覺戒行     比丘不可作依著

(三)

[P.157]七九九

無論依智依戒行     不可營見於世間
不見自己相等他     不可思為勝與劣

(四)

八〇〇

捨斷自己無取著     彼對智亦無堅執
於異諍中不違和     除諸惡見不復還

(五)

八〇一

於諸兩邊對諸有     此界他界無願求
確知諸法無取著     彼無任何之住著

(六)

八〇二

彼對如此見聞覺     毫無徧計諸微想
彼婆羅門無取見     故何於世妄分別

(七)

八〇三

彼對諸法無執取     諸法惡見不認受
[P.158]不為勤戒之所導     登斯彼岸不復還

(八)

第一八偈經竟

六 老經[1]

八〇四

人間生命實短少[2]     未至百歲死者多
雖過百歲活存者     彼為老病亦死去

(一)

八〇五

人為我執物憂愁     徧取之常不可存
存在之物常變滅     如斯見之莫住家

(二)

八〇六

人思此物本屬我     人死此物亦消失
賢者知此非己物     弟子不可向我執

(三)

[P.159]八〇七

譬如夢中之相會[3]     人於醒後皆不見
如斯所愛諸人等     亡滅命終不復見

(四)

八〇八

人等或稱某某名     彼等曾見亦曾聞
此諸人等亡滅後     只餘其名空殘留

(五)

八〇九

人人貪求我執物     愁悲慳貪執不捨
故見安穩諸牟尼     捨諸徧取施諸行

(六)

八一〇

比丘所行無滯著[4]     遠離座處可親近[5]
對彼有此和合意     自己不現存在中

(七)

八一一

牟尼不著一切處     不為愛者不愛者
如水不著於荷葉     彼無悲泣與慳貪

(八)

八一二

猶如水滴於荷葉     猶如蓮葉不著水
如斯牟尼諸見聞     又對覺法無染著

(九)

[P.160]八一三

所有見聞除遣者     關聯感知不思惟
彼非依他求清淨     於彼無貪貪何離

(一〇)

老經竟

七 帝須彌勒經[1]

八一四

尊者帝須及彌勒曰

「耽溺淫慾者[2]     我師語其害
聞我師教已     我等學遠離」

(一)

八一五

世尊曰「彌勒

耽溺淫欲者     即已失我教
又彼行邪道     此為非聖法

(二)

八一六

出家嘗獨行     後淫受用者
放恣於世間     駕獸劣凡夫

(三)

八一七

彼所存名聲     稱譽皆盡失
比丘見此事     應速學捨斷

(四)

八一八

諸思惟所襲     貧困者費思
聞人叱責聲     如斯人悄心

(五)

八一九

諸人所叱責     作諸刀劍行
此實大貪求     沈潛於妄言

(六)

八二〇

賢者名聲高     獨行有決意
若染淫邪行     惱如愚鈍者

(七)

[P.161]八二一

牟尼於前後     已知此遇患
獨行宜堅行     淫行勿受用

(八)

八二二

唯應學遠離     諸聖最上法
不應思己勝     則有近涅槃

(九)

八二三

絕無行惡行     牟尼不顧欲
能渡瀑流者     貪欲者所羨」

(一〇)

帝須彌勒經竟

八 波須羅經[1]

八二四

只此有淨彼等說[2]     諸他之法無清淨
依此其處彼說淨     各自真理廣住著

(一)

八二五

彼等欲論入眾中     見他為愚互敵對
依止自師彼議論     讚賞自說說為善

(二)

八二六

會眾之中行論者     欲使讚賞心掛念
敗北之時心悄然     彼探缺點怒毀訾

(三)

[P.162]八二七

諸審判者評彼論     汝為毀失敗北者
悲泣憂愁劣論者     彼今凌我心悲嘆

(四)

八二八

諸沙門間生諍論     得意失意此諸人
見此論議應捨離     讚賞利得不生利

(五)

八二九

又或會眾中論述     就其論述受讚賞
如意所期有利得     為此喜笑彼貢高

(六)

八三〇

貢高乃是彼害處     而彼為慢過慢言
見此過患不可諍     諸善巧者謂不淨

(七)

八三一

猶如勇士食王祿     如求敵士舉喚聲
勇士彼至討論處     與彼已無可諍事

(八)

八三二

執取惡見為諍論     只稱此為真理者
[P.163]汝告彼等雖論生     此處無汝敵對者

(九)

八三三

然以惡見行破軍     彼見諸見不相違
波須羅汝有何得     彼等最極無可取

(一〇)

八三四

今日更因汝尋求     以意思議諸惡見
與除遣者合步驟     如是汝又不能行

(一一)

波須羅經竟

九 摩健地耶經[1]

八三五

「愛貪不樂三魔女[2]     我對淫行已無欲
糞尿穢身作何為     連觸其足皆不欲」

(一)

[P.164]八三六

「諸多帝王所尋求     如斯女寶汝不欲
任何見戒與勤勞     汝說活命有生起」

(二)

八三七

世尊言曰「摩健地耶

我從未有如斯說     諸法取著我確知
諸見過患不取著     省察內寂為我見」(三)

八三八

摩健地耶曰[3]

「一切徧計見決定     汝對此等不取著
尊師所宣內寂義     慧者云何作此說」

(四)

八三九

世尊曰「摩健地耶

依見依聞及依智     依戒依行不言淨
無見無聞及無智     無戒無行不言淨
放棄此等無取著     不依寂有斯為淨」

(五)

八四〇

摩健地耶曰

「依見依聞及依智     依戒依行不言淨
[P.165]無見無聞及無智     無戒無行不言淨
我思此為愚迷法     諸人依見乃解淨」

(六)

八四一

世尊曰「摩健地耶

汝今依見續重問     汝為取著陷迷昧
內寂絕不見微想     故我說汝為愚迷

(七)

八四二

諸人思念等勝劣[4]     彼等依此起諍論
對此三者不動搖     於彼可謂無等勝

(八)

八四三

我說真理何須論     汝說虛妄又何諍
等與不等不思念     彼之諍論又何關

(九)

八四四

捨棄窟宅無標榜[5]     牟尼於村不親暱
諸欲空無不重視     異執人等不與論

(一〇)

八四五

遠離世間遊行所     取著惡見不與論
[P.166]猶如水蓮蕀莖蓮     如出污泥而不染
牟尼論寂無貪求     世間諸欲無染著

(一一)

八四六

吠陀達人依見覺[6]     彼不參與不至慢
雖依業聞不被導     不為諸著所牽引

(一二)

八四七

以想離貪無繫縛     慧解脫者無有癡
執想與見眾人等     衝突者彷徨世間」

(一三)

摩健地耶經竟

一〇 死前經[1]

八四八

「如何見者與戒者[2]     云何稱是寂靜者
瞿曇沙門最上人     請受我問示我等」

(一)

八四九

世尊言曰

「身壞以前離愛著     前際過去不依止
於中稱計無煩惱     彼對世間不重視

(二)

[P.167]八五〇

無有戰慄亦無忿     不作誇大無後悔
無掉舉者語真言     彼實慎語為牟尼

(三)

八五一

心對未來不繫著     回憶過去亦無憂
諸觸之上見遠離     不為諸見所誘導

(四)

八五二

心離執著無詭詐     既無羨望亦無慳
不作傲慢無嫌惡     更與兩舌亦無關

(五)

八五三

於無愛好成無漏     而與過慢亦無關
以是柔和具應辯     無妄信無貪離貪

(六)

八五四

欲得利者非是學     於不利得亦無怒
心無違和自寂靜     對於愛味無貪求

(七)

八五五

常為有捨亦有念     不思他人等於己
世間無勝亦無劣     彼無增盛諸煩惱

(八)

八五六

彼於一切無依止     於彼有乃至非有
彼知諸法為無依     是故渴愛亦無存
有與非有俱不實

(九)

八五七

彼對諸欲不期待     我言斯人寂靜者
繫縛於彼不存在     於彼能度諸繫著

(一〇)

八五八

彼無妻子無家畜     田地器具亦無有
[P.168]彼乃無我無常見     斷見非我亦不得

(一一)

八五九

凡夫沙門婆羅門     貪廉之行苛論彼
彼於貪等皆不顧     對諸苛論彼不動

(一二)

八六〇

遠離貪求無慳吝     牟尼雖對於得勝
或等或劣皆不論     無別不至妄分別

(一三)

八六一

彼於世間無所有     更亦無憂無所有
彼於諸法皆不至     彼實可謂寂靜者」

(一四)

死前經竟

一一 鬥諍經[1]

八六二

「爭鬥諍論悲愁慳[2]     慢與過慢及兩舌
此由何處令生起     冀願世尊為我說」

(一)

八六三

「爭鬥諍訟悲與愁[3]     慢及過慢並慳吝
兩舌皆由愛所生     爭鬥諍訟伴慳貪
爭訟生時有兩舌」

(二)

[P.169]八六四

「愛於世間何因緣     世間諸人皆為貪
彷徨貪欲何因緣     此為人人所依趣
意欲成就何因緣」

(三)

八六五

「愛於世間欲因緣     人於世間生貪欲
彷徨貪欲之因緣     此為人人所依趣
意欲成就欲因緣」

(四)

八六六

「欲於世間何因緣     決定所見何處生
疑妄語沙門說     此諸煩惱何處生」

(五)

八六七

「世間可意不可意     此為近依因欲生
於諸色見有無有     人以世間為定見

(六)

八六八

忿與妄語及疑惑     此等諸法有二者
可不可意發生時     疑惑者佛之所說
知法智路為應學」

(七)

八六九

「可不可意何因緣     何者無時此等無
有與無有等之義     以何因緣為我說」

(八)

八七〇

「可不可意觸因緣     觸若無時此等無
[P.170]與有無有等之義     以觸為緣我語汝」

(九)

八七一

「觸於世間何因緣     又或徧取何處生
何無之時執無我     何無之時觸非觸」

(一〇)

八七二

「名色為緣而有觸     欲求為緣有徧取
欲求無時我執無     色無之時觸非觸」

(一一)

八七三

「云何行者為無色     如何樂苦而為無
云何為無對我說     我意欲知其所以」

(一二)

八七四

「既非想想亦非無[4]     無想想非無想想
想想者無想想者     如是行者色既無
障礙以想為因緣[5]

(一三)

八七五

「尊師已答我等問     問尊師者冀為說
[P.171]非想非非想處定     謂是人之最高淨
抑或更有其他淨」

(一四)

八七六

「或有賢者持此說     謂是人之最高淨
彼等善說無餘依     說滅始是最高淨

(一五)

八七七

知彼依著諸見者     觀慧牟尼知依著
慧者不復歸諸有     知解脫者無諍論」

(一六)

鬥諍經竟

一二 小集積經[1]

八七八

「惡見者徧住己見[2]     異執自善種種論
如斯知者能知法     呵責此者非究竟

(一)

八七九

彼等爭論持異執     且言他愚與不善
彼等一切說自善     彼中何論有真理

(二)

[P.172]八八〇

不受他人之法見[3]     愚者劣者賤劣慧[4]
彼等徧住自見故     不外愚賤劣慧者

(三)

八八一

若依自見諍論者     善淨慧者具慧者
彼等所見皆究竟     其中無有劣慧者

(四)

八八二

相互敵對言愚見     此見如真我不言
彼等各執為真理     是故見他為愚者」

(五)

八八三

「人謂真理或如真     言他諸人為虛妄
如斯異執起諍論     何故沙門不一致」

(六)

八八四

「真理唯一無有二[5]     知解自知何諍論
彼諸惡見稱真理     故說沙門不一致

(七)

[P.173]八八五

自稱為善議論者[6]     何故種種說真理
彼多真理聞由他     彼等或由自思擇

(八)

八八六

除去依想諸常道     世間無有多真理
徧計思擇於諸見     而稱真理或虛妄

(九)

八八七

見聞戒修與覺知     依止此等蔑視他
定立己見心喜悅     言他是愚或不善

(一〇)

八八八

以他為愚之所見     故而稱己是至善
彼說自己是為善     輕蔑於他斯起諍

(一一)

八八九

過誤之見彼成就     狂慢自思為完整
第一人者意自認     如斯之見為成就

(一二)

八九〇

以他言語為賤劣     彼亦共成賤劣者
自稱吠陀賢達人     沙門之中無愚者

(一三)

[P.174]八九一

『我說之外所宣法     違反淨法非完者』
如斯外道作住著     彼貪自見染著故

(一四)

八九二

『唯此我說乃有淨     言餘諸法難清淨』
如此住著諸外道     堅持以論自己道

(一五)

八九三

堅持以論自道者     於茲何以見他愚
說他愚見不淨法     彼自固執於將來

(一六)

八九四

自當善量立定見     彼於世間起諍論
若捨一切決定見     人於世間不固執」

(一七)

小集積經竟

一三 大集積經[1]

八九五

「此等之見徧住者[2]     唯此真理起諍論
彼等由他蒙毀訾     只於自派受讚賞

(一)

[P.175]八九六

鄙小賞讚不趨寂     我言諍訟唯毀譽
如是無諍為安穩     觀察汝等不可諍

(二)

八九七

世間此等諸凡俗[3]     知者不與彼等近
對於見聞不為忍     不近著者何得近

(三)

八九八

自制有淨最上戒     受持勤修而著住
自見修學應有淨     彼等善說有引拉

(四)

八九九

若以亡失戒行者     違背戒行彼駭怖
彼茲熱望冀求淨     如出家者離商隊

(五)

九〇〇

捨斷一切戒苦修     又捨有罪無罪業
[P.176]淨與不淨不冀求     寂無取著行離貪

(六)

九〇一

近依所厭之苦行[4]     或親見聞與覺知
舉聲稱淨說述者     對於諸有不離愛

(七)

九〇二

不斷冀求諸熱望[5]     徧計時有破損懼
處茲無死無生者     彼無熱望何駭怖

(八)

九〇三

或人所言第一法     其他諸人謂是劣
彼等皆善說自見     彼等何有真理說

(九)

九〇四

自己之法為完整     他人之法是低劣
如斯異執起諍論     各謂假俗是真理

(一〇)

九〇五

被人輕賤說為劣     諸法之中無一勝
如此堅持自法論     說他之法為賤劣

(一一)

[P.177]九〇六

如同讚賞自己道     尊敬自己所屬法
一切議論應如真     彼等各自皆成淨

(一二)

九〇七

不為他導婆羅門     諸法決定無執取
故彼超越諸諍論     不見他法為最勝

(一三)

九〇八

『我知我見唯如真』     依見解淨有諸人
若是依見自何為     不解四諦越正見
依他彼等說淨法

(一四)

九〇九

有見者不見名色     見已不得知常樂
任其多少見名色     諸善巧者不說淨

(一五)

九一〇

執著論者難調伏     徧計之見彼重視
諸師說淨依自見     自見如真淨說者

(一六)

九一一

正察妄想無分別     以智不親諸愛見
[P.178]彼知假俗凡俗見     捨置他人取著見

(一七)

九一二

牟尼遣世諸繫縛     生諸諍論不加入
彼寂無關諸不寂     不取他人取著見

(一八)

九一三

捨棄舊漏不作新     無欲不為執著論
智者解脫諸惡見     不染世間自呵責

(一九)

九一四

彼於一切之諸法     見聞覺知破惱住
卸除重擔得解脫     分別愛樂無冀求」

(二〇)

世尊如斯宣說已

大集積經竟

一四 迅速經[1]

[P.179]九一五

「日種大仙我尊師[2]     請問遠離與寂句
於世云何見比丘     不取何物而寂滅」

(一)

九一六

世尊曰

「我慢乃為諸障本[3]     一切真慧亦絕滅
內心所有一切愛     調伏此等常念學

(二)

九一七

知通內外所有法     由彼強慢不可為
自言我今成寂滅     為諸善人所不說

(三)

九一八

依慢而勝不可思     雖劣等同亦不念
應具種種諸勝德     自己不再妄分別

(四)

九一九

內心時時應寂靜     比丘不由他求寂
於內成就寂靜者     無我更何有非我

(五)

[P.180]九二〇

譬如海洋正中央     波浪不生常止靜
如斯靜止成不動     比丘何處不增盛」

(六)

九二一

「汝明眼者自內證     調伏危險述涅槃
汝賢善者說行道     說定說戒別解脫」

(七)

九二二

「以眼不可生動貪     卑俗之論盡於耳
美味之覺莫貪求     世間何物我無執

(八)

九二三

有觸為病被觸時     比丘決不可悲泣
不可熱望世諸有     對諸恐怖無駭懼

(九)

九二四

食物飲物及硬食[4]     衣服等得不貯藏
彼等雖為無有得     不為因此生恐懼

(一〇)

九二五

沉思靜慮莫彷徨     遠離惡作不放逸
坐處臥處皆無聲     比丘應作如是住

(一一)

[P.181]九二六

睡臥不可屢屢眠     熱心警寤應勤行
諂笑戲淫與瞢憒     及諸嚴飾應捨斷

(一二)

九二七

魔法占夢與占相     占星占卜不可行
占鳥獸聲懷妊術     治療此等不可習

(一三)

九二八

人來毀訾不駭怖     受人賞讚勿高傲
心無貪欲及慳吝     除去忿怒與兩舌

(一四)

九二九

不可從事作買賣     比丘決不誹謗人
於村不可作親著     不以語人欲利得

(一五)

九三〇

比丘不可為誇大     策語受施不可為
比丘不可學傲慢     異執之論不可說

(一六)

[P.182]九三一

勿為妄語所誘導     勿為欺誑有正知
更依活命依慧命     依戒勤行莫輕他

(一七)

九三二

爾諸沙門應忍辱     多聞眾言之污辱
不以麤語作回應     諸上善人無反報

(一八)

九三三

比丘了知此諸法     簡擇常念應當學
煩惱寂滅知是寂     於瞿曇教勿放逸

(一九)

九三四

彼之自勝不勝他     見自內證無雜言
於世尊教不放逸     常行禮拜應隨學」

(二〇)

世尊如斯宣說已

迅速經竟

一五 執杖經[1]

九三五

「試看固執諸等人[2]     有執杖故生怖畏[3]
云何使我生悚懼     我將為說此悚懼

(一)

[P.183]九三六

人生恰似少水魚     我看諸人時顫慄
以見諸人相反目     而於我中起怖畏

(二)

九三七

普徧世間不堅實     諸方動搖無常故
只為尋求己住所     卻不見己占據處

(三)

九三八

有情始終不如意     每見他有生不快
此處有情依止心     我見難見煩惱箭

(四)

九三九

其中如有中箭者     一切諸趣走輪迴
中有拔除其箭者     不走不沈瀑流趣[4]

(五)

九四〇

世間教說種種學     五欲於人有繫縛
此等繫縛勿熱中     洞察諸欲學涅槃

(六)

九四一

無傲慢者真語者     無兩舌者無諂者
牟尼於此無有忿     越度惡貪與慳吝

(七)

九四二

當克昏沈眠懵憒     不可放逸與共住
意冀涅槃諸人等     不可身在過慢中

(八)

[P.184]九四三

不為妄語所誘導     對色不可生愛潤
過慢之惡應徧知     遠離暴惡不可行

(九)

九四四

不可歡喜舊過去     對新現在無愛著
勤行減退不可愁     不可依止誘引者[5]

(一〇)

九四五

我以貪求曰瀑流     亦稱吸引與熱望[6]
亦曰所緣與徧計     又曰欲淖難超越

(一一)

九四六

牟尼不離真實語     立於陸地婆羅門
彼於一切皆捨遣     彼實可言為寂者

(一二)

九四七

吠陀達人彼知者     彼已知法無須依
彼於世間正動作     彼亦不羨望何人

(一三)

九四八

世間諸欲難克服     彼已超越執著處
斷除欲流無結縛     無有憂愁無煩惱

(一四)

九四九

過去煩惱使涸竭[7]     未來何物亦烏有
汝於現在無執著     寂靜於汝無不行

(一五)

九五〇

普對世間名與色     一切無有我執者
非有之故無愁者     彼實世間不老者

(一六)

九五一

此是我物或他物     何物亦無執著者
如斯我執不存在     無我之故無愁煩

(一七)

[P.185]九五二

彼無嫉視無貪求     不動平等一切處
不動搖者有功德     我對所問如斯語

(一八)

九五三

不動而有識智者     何等作為亦烏有
彼之遠離諸雜行     於一切處見安穩

(一九)

九五四

無論世間等與劣     牟尼勝處均不語
彼處寂靜遠離慳     亦無取著無放擲」

(二〇)

世尊如斯宣說已

執杖經竟

一六 舍利弗經[1]

九五五

尊者舍利弗曰

「我尚未曾有所見[2]     亦未自誰有所聞
如斯妙語有尊師     兜率天來為眾主[3]

(一)

九五六

含天一切世界人     猶如所見具眼者
除去一切煩惱闇     證得獨樂趣涅槃

(二)

[P.186]九五七

如如無依無詭詐     彼佛來此為眾主
為此眾多結縛者     我來欲問佛師尊

(三)

九五八

厭惡世間無人處     喜坐樹下及塚間
又及諸山洞窟中     是為比丘親近住

(四)

九五九

高低臥處住比丘     其處恐怖猛獸吼
彼乃無音臥坐所     比丘不應生駭怖

(五)

九六〇

未到之域比丘行     世間危險有幾何
彼有邊境臥坐所     比丘應為作克服

(六)

九六一

於彼應有何語路     亦復當具何行處
比丘應自行精勤     應有如何戒與行

(七)

九六二

專一有智亦有念[4]     彼將如何學受持
如煉鐵匠除銀銹     比丘應拂己身垢」

(八)

九六三

世尊宣曰「舍利[A11]

厭惡亂雜無人處     受用坐臥欲正覺
比丘如何安樂住     如何隨法諸聖道
我隨知解今語汝

(九)

九六四

有念戒等周邊行     接觸虻蚊爬虫類
更有人與四足獸     五無怖畏賢比丘

(一〇)

[P.187]九六五

他法外道多恐怖     比丘雖見無畏懼
又見其他諸危險     追求善者可克服

(一一)

九六六

罹疾饑餓皆須忍     寒冷酷暑亦應耐
諸種苦觸使無餘     彼勵精進應堅持

(一二)

九六七

不盜不說虛妄語     強弱有情以慈對
意之混濁應須識     黑魔之分應除去

(一三)

九六八

勿為忿慢所左右     彼等之根應掘拔
勝者無有愛不愛     此等悉應予克服

九六九

重視定慧喜善巧     禪定鎮伏五蓋危
邊境臥處克不樂     四悲泣法亦當尅

(一五)

九七〇

我得何食何處食     今實苦臥何處臥
此等諸尋導悲泣     無家有學應調伏

(一六)

[P.188]九七一

食物衣服有時得     少許滿足應知量
護持衣服村慎行     雖受污辱無麤語

(一七)

九七二

眼下光視勿彷徨     勉勵修禪多警寤
勤行捨離自等持     斷絕意樂尋後悔

(一八)

九七三

有念歡喜受叱責     對梵行者破心栽
善發非時於非語     不思誹謗諸人眾

(一九)

九七四

更因世間有五塵     有念者應學調伏
此即色聲香味觸     對諸貪欲應克服

(二〇)

[P.189]九七五

比丘普念心解脫     對此諸法調伏欲
彼善時時徧觀法     彼為專一破闇黑」

(二一)

世尊如斯宣說已

舍利弗經竟

義品第四畢

攝頌

欲窟瞋怒淨第一
老與彌勒波須羅
摩健地耶與死前
諍論更有二積集
迅速執杖長者問
此等諸經為義品

五 彼岸道品[1]

一 序偈[2]

[P.190]九七六

通真言一婆羅門     精進冀求無所有
美麗憍薩羅之都     彼由此都往南行

(一)

九七七

阿攝迦與阿邏迦     中間等距離之境
瞿陀婆利河畔住     拾取落穗食樹菓

(二)

九七八

於彼住所之近處     有其廣大村聚落
此處所生諸收穫[3]     彼為營作大施捨

(三)

九七九

彼大施捨行已訖[4]     彼再進入於菴屋
再次進入菴屋時     其他一婆羅門來

(四)

九八〇

傷足日曬且喉渴     頭有塵土齒著泥
彼來接近婆和利     向彼乞求五百金

(五)

九八一

婆和利見婆羅門     招至坐所令且坐
樂善健康問訊彼     更向彼人述次語

(六)

九八二

「我有一切諸施物     我均以此為施捨
梵者務必信我言     我實無有五百金」

(七)

[P.191]九八三

「若我乞汝五百金     汝若不肯付出予
七日之內而汝頭     裂成七塊不復合」

(八)

九八四

咒咀作法有詭詐     彼乃唱作怖畏言
婆和利既聞咒咀     彼乃懼怕生苦惱

(九)

九八五

內心恰如中愁箭     不攝飲食容憔瘁
且因此心有煩惱     心意亦不樂禪定

(一〇)

九八六

見彼駭怖與苦惱     天神有起大欲義
天神走近婆和利     對彼說述次之語

(一一)

九八七

「彼乃不知解頂法     彼為求財詭詐者
關于頂及頂裂法     彼對此智皆非知」

(一二)

九八八

「若汝有知于此事     頂及頂裂所涉智
今我問汝及此說     我將聞聽汝之語」

(一三)

九八九

「我實對此亦不知     關我實無此等智
如斯頂與裂頂智     此是諸聖之所見」

(一四)

九九〇

「然而既於此地上     誰知頂與頂裂法
天神汝若有所知     敬請有以言告我」

(一五)

[P.192]九九一

「出身迦毘羅都城     出家世間之導師
彼為甘蔗王後裔     釋迦族子光耀世

(一六)

九九二

彼實世間正覺者     知一切法達彼岸
具得神通等十力     一切諸法具眼者
得達滅盡之諸法     斷盡餘依得解脫

(一七)

九九三

彼佛世尊具眼者     請於世間說諸法
詣彼座前汝當問     彼能為汝作解說」

(一八)

九九四

聞成正覺之諸語     踴躍歡喜婆和利
彼之憂愁隨淡薄     彼得廣大之歡喜

(一九)

九九五

踴躍意悅婆和利     感動而又問天神
「彼住何村何聚落     又在何方住世主
往詣最上人住處     我等禮拜正覺者」

(二〇)

九九六

「憍薩羅都舍衛城     廣博慧者優勝者
卸除諸荷無漏者     知頂裂者人牛主」

(二一)

九九七

彼聞此語通真言     告諸弟子婆羅門
「諸學童來我語汝     汝等前來聽我言

(二二)

[P.193]九九八

今有聖者出世間     此是非常所難得
素有令名正覺者     利樂眾生興世間
我等急行舍衛城     最上之人汝等見」

(二三)

九九九

「然則我師婆羅門     如何我等知彼佛
如何我等能知彼     無知我等請教語」

(二四)

一〇〇〇

「吠陀之中諸真言     三十二種大人相
相好莊嚴傳世間     依序為我作解說

(二五)

一〇〇一

彼之四肢及五體     正是大人相好處
彼於世途唯二種     除此以外無第三

(二六)

一〇〇二

彼若居住在家者     必將征彼此地上
不用笞杖及刀劍     依法統治此國家

(二七)

一〇〇三

若彼由家得出離     出家而為非家者
開三毒蔽成無上     成正覺者阿羅漢

(二八)

一〇〇四

生年姓氏與特相     真言吠陀及弟子
頂與頂裂有關智     一切意中向彼問

(二九)

一〇〇五

彼若具有無障見     彼為佛陀正覺者
以意向彼作請益     必將以語作回答」

(三〇)

一〇〇六

婆和利語弟子聞     十六人眾婆羅門
帝須彌勒阿耆多[5]     富那迦與彌多求

(三一)

[P.194]一〇〇七

優波私婆度多迦     難陀更與醯摩迦
劫波刀提耶兩人     闍都乾耳為賢者

(三二)

一〇〇八

彼等跋陀羅浮陀     優陀耶與布沙羅
莫伽羅闍有慧者     以及大仙賓祗耶

(三三)

一〇〇九

彼等各各有徒眾     皆於世間有令名
禪定者而樂禪定     賢者而善植宿者

(三四)

一〇一〇

結髮身著羚羊皮     彼等皆禮婆和利
彼且右繞行敬禮     然後向北而出發

(三五)

一〇一一

進入波底那都城     再往東摩醯沙底
優禪尼又瞿那墮[6]     卑地寫至婆那市[7]

(三六)

一〇一二

憍賞彌向沙枳多     入最上都舍衛城[8]
制多毘耶迦毘羅     又進拘尸那羅城

(三七)

一〇一三

波婆城向菩伽市     毘舍離向摩揭陀
到達美麗適意處     是波沙那迦塔寺

(三八)

[P.195]一〇一四

如熱渴者求冷水     又如商人得大利
如暑熱者求樹蔭     彼等急登世尊處

(三九)

一〇一五

爾時世尊適其時     比丘眾前受尊敬
恰如師子林中吼     為諸比丘說教法

(四〇)

一〇一六

阿耆多具金色光[9]     光明圓滿如太陽
猶如十五夜滿月     於此始見正覺者

(四一)

一〇一七

彼見世尊之肢體     得見相好圓滿相
彼甚欣悅立一面     意向世尊發請益

(四二)

一〇一八

「有關我師生年事     姓與特相請示我
通達真言諸內容     婆羅門師教幾人」

(四三)

一〇一九

「年齡一百二十歲     彼姓當是婆和利
生而肢體有三相     彼己通達三吠陀

(四四)

一〇二〇

大人相好及傳說     通達語彙及儀軌
五百弟子彼教授     通達自法之極致」

(四五)

[P.196]一〇二一

「斷愛除欲最上人     彼有三相應簡別
請說而以教我等     勿使我等生疑惑」

(四六)

一〇二二

「彼能以舌覆顏面     兩眉中間有白毫
彼之陰處隱覆被     三相如斯童應知」

(四七)

一〇二三

從來未聞來問者     今竟回答我所問
一切諸人皆感激     合掌向佛靜思惟

(四八)

一〇二四

「諸天乃至眾梵天     須闍之夫帝釋天
我等意中發質問     向誰應答此是問」

(四九)

一〇二五

「我等之師婆和利     徧問頂與頂裂智
敬請世尊教我等     仙人請除我等疑」

(五〇)

一〇二六

「無明為頂應須知     信心正念及禪定
欲與精進得相應     明是頂裂有關智」

(五一)

一〇二七

如是於此諸學童     發起感激大狂喜
偏袒衣服羚羊皮     頭面頂禮佛兩足

(五二)

一〇二八

「彼婆羅門婆和利     乃至諸弟子等俱
彼等踴躍心歡悅     頭面頂禮世尊足」

(五三)

[P.197]一〇二九

「彼婆羅門婆和利     乃至弟子共安樂
學童汝亦應如是     獲得安樂且長壽

(五四)

一〇三〇

婆和利以及汝等[10]     一切疑問悉令解
汝等之意欲須問     莫論何事盡可問」

(五五)

一〇三一

由正覺者令解明     學童合掌而旁坐
阿耆多面向如來     此乃第一之請問

(五六)

序偈訖

二 阿耆多學童所問[1]

一〇三二

尊者阿耆多曰[2]

「因何世間有五蓋     因何世間無光輝
何以世間有染著     何以言是大怖畏」

(一)

一〇三三

世尊宣曰「阿耆多[3]

世間緣無明有蓋     慳吝放逸故無輝
我言熱望起染著     苦是世間大怖畏」

(二)

[P.198]一〇三四

尊者阿耆多曰[4]

「煩惱流徧一切處
云何其流成遮障     流之防護請語我
依何其流得閉塞

(三)

一〇三五

世尊曰「阿耆多[5]

世間所有煩惱流
其流遮障是為念     流之防護我語汝
依慧此等使閉塞」

(四)

一〇三六

尊者阿耆多曰[6]

「慧與念及名與色
如何情形可湮滅     我今以此問世尊
〔請佛世尊〕為我說」

(五)

一〇三七

「汝阿耆多如斯問[7]     我今語汝其因由
識滅既已名色滅     此處慧念名色滅」

(六)

一〇三八

「一切諸法察悟者[8]     及此凡夫諸有學
彼等之動作行道     我問智者請語我」

(七)

一〇三九

「諸欲不可以貪求[9]     心意混濁不可有
於一切法之善巧     有念比丘應普行」

(八)

阿耆多學童所問訖

三 帝須彌勒學童所問[1]

[P.199]一〇四〇

尊者帝須彌勒曰

「誰於此世為滿足     誰於此世不動貪
誰能知達於兩端[2]     慧智不著於中端
世間誰謂是大人     誰能於茲超縫愛」

(一)

一〇四一

世尊曰「彌勒

於諸欲中具梵行     遠離渴愛常有念
比丘寂滅察悟法     於彼心中不動貪

(二)

一〇四二

彼能知達於兩端[3]     不著中端以智慧
我即言彼是大人     彼能於茲超縫愛」

(三)

帝須彌勒學童所問訖

四 富那迦學童所問[1]

一〇四三

尊者富那迦曰

「世尊不動見根本     我今前來欲請問
[P.200]為何仙人剎帝利[2]     婆羅門與諸人等
廣為諸天行供養     我請尊師為我語」

(一)

一〇四四

世尊曰「富那迦

此等仙人剎帝利     婆羅門與諸人等
廣為諸天行供養     富那迦彼望人天
富那迦彼望人天」

(二)

一〇四五

尊者富那迦曰

「諸仙人與剎帝利
婆羅門與諸人等     廣為諸天行供養
彼等供養不放逸     果能得度生老否
我請世尊為我語」

(三)

一〇四六

世尊曰「富那迦

希望讚歎望獻供     熱望諸欲緣利得
彼等供養有貪染     我言不能度死生」

(四)

[P.201]一〇四七

尊者富那迦曰

「供養不能度生老     然而天界與人界
何人供養度生老     我請尊師為我語」

(五)

一〇四八

世尊曰「富那迦

洞察彼此諸狀態[3]     世間不動何等貪
無苦無求寂無煙     我言彼度生與老」

(六)

富那迦學童所問訖

五 彌多求學童所問[1]

一〇四九

尊者彌多求曰

「我請尊師為我語     憶尊師吠陀達人
世間所有多種苦     果由何處生起者」

(一)

[P.202]一〇五〇

世尊曰「彌多求

苦之發生汝問我     我隨知解今語汝
於此世間種種苦[2]     皆依因緣所發生

(二)

一〇五一

愚者自為作依所     屢屢近苦不自知
隨觀苦之生發起     如實知苦勿作依」

(三)

一〇五二

「我請尊師示我等     更有其他問尊師
生老瀑流愁悲泣     彼諸賢者如何渡
此法尊師如實知     唯願牟尼為我說」

(四)

一〇五三

世尊曰「彌多求

此法現世無雜言     此法我今以告汝
如實知法行有念     可度世間諸愛著」

(五)

一〇五四

「大仙說此最上法     得聞此法心歡喜
如實知法行有念     可度世間諸愛著」

(六)

一〇五五

世尊曰「彌多求

上下縱橫及於中     汝善知解一切物
[P.203]汝對此等喜執著     識除捨棄不住立

(七)

一〇五六

如斯比丘無執著     既住有念不放逸
捨棄生老愁悲泣     如是知者苦捨斷」

(八)

一〇五七

「大仙此語我歡喜     瞿曇善告無餘依
世尊確已捨斷苦     此法尊師如實知

(九)

一〇五八

牟尼尊師懇教誡     人人捨斷諸苦否
我禮尊師如龍象     世尊懇切教誡我」

(一〇)

一〇五九

「吠陀達人婆羅門[3][4]     無所有不著欲有
確度瀑流無疑惑     度登彼岸無心栽

(一一)

一〇六〇

如斯知者達吠陀     對諸種有遣去著
[P.204]無苦無求彼離愛     我言彼已度生老」

(一二)

彌多求學童所問訖

六 度多迦學童所問[1]

一〇六一

尊者度多迦曰

「我請尊師為我語     尊師之語我期望
我聞尊師說法聲     自己寂滅學涅槃」

(一)

一〇六二

世尊曰「度多迦

然茲佛教於有智     如是有念須誠心
由我得聞〔說法〕聲     自己寂滅學涅槃」

(二)

一〇六三

「我於天人諸世界[2]     見無所有婆羅門
禮拜尊師普眼者     由諸疑惑我度脫」

(三)

一〇六四

「我於任何疑惑者[3]     無能使彼得度脫[4]
但汝了知最勝法     如斯汝可度瀑流」

(四)

一〇六五

「梵者悲愍我識知     為我教授遠離法
[P.205]恰如虛空無障礙     於茲寂靜行無依」

(五)

一〇六六

世尊曰「度多迦[5]

於茲現世無雜言     得寂靜法我告汝
如實知彼行有念     可度世間諸愛著」

(六)

一〇六七

「大仙語我最上寂     我聞此法心歡喜
如實知彼行有念     可度世間諸愛著」

(七)

一〇六八

世尊曰「度多迦

上下縱橫及於中     汝善知解一切物
於世得知此為著     悉於諸有勿為愛」

(八)

度多迦學童所問訖

七 優波私婆學童所問[1]

一〇六九

尊者優波私婆曰

「世尊我獨無依止     不能渡越大瀑流
普眼者為所依止     度瀑流緣為我語」

(一)

一〇七〇

世尊曰「優波私婆

無所有處具念觀     依無所有為非有
[P.206]斷欲離惑愛滅盡     晝夜觀察渡瀑流」

(二)

一〇七一

尊者優波私婆曰

「離貪一切之諸欲     捨他依止無所有
信解第一想解脫     無所有處不退去
彼處是否可住立」

(三)

一〇七二

世尊曰「優波私婆

離貪一切之諸欲     捨他依止無所有
信解第一想解脫     無所有處不退去
汝於其處可住立」

(四)

一〇七三

「無所有處不退去     其處多年可住立
彼解脫處得清涼     如斯識者亡滅否」[2]

(五)

一〇七四

世尊曰「優婆私婆[3]

猶如強風吹飛火     不入火數焰滅沒
[P.207]牟尼名身之解脫     不入識數而滅沒」

(六)

一〇七五

「彼所滅沒或非有[4]     或是常恒而無病
唯願牟尼示解說     此法尊師如實知」

(七)

一〇七六

世尊曰「優波私婆

滅沒無有非有量     依此彼言有非有
彼無有此煩惱焰     一切諸法破壞時
一切語路亦破壞」

(八)

優波私婆學童所問訖

八 難陀學童所問[1]

一〇七七

尊者難陀曰

「世間曾有諸牟尼     此事如何語眾人
知生起者為牟尼     或起活命為牟尼」

(一)

一〇七八

「諸善巧者所依見     依聞依智均不說
[P.208]無苦無求破煩惱     如此行者為牟尼」

(二)

一〇七九

尊者難陀曰

「此等外受婆羅門     依見依聞說有淨
依戒勤行亦說淨     或由多種言有淨
各自之見為禁制[2]     此行果度生老否
我請尊師為我語」

(三)

一〇八〇

世尊曰「難陀

此等沙門婆羅門     依見依聞說有淨
依戒勤行亦說淨     更依多種言有淨
彼等之見為禁制     此行生老不得度」

(四)

一〇八一

尊者難陀曰

「此等沙門婆羅門     依見依聞說有淨
[P.209]依戒勤行亦說淨     更依多種言有淨
彼等不能渡瀑流     然而天界及人界
結果誰度生與老     我今敬請問尊師
惟求尊師以教我」

(五)

一〇八二

世尊曰「難陀

一切沙門婆羅門     我非謂受生老蓋
一切見聞覺戒行     此多種種皆須捨
徧知渴愛無漏者     我稱彼等渡瀑流」

(六)

一〇八三

「大仙此語我歡喜     瞿曇善說無有依
一切見聞覺戒行     此多種種皆須捨
徧知渴愛無漏者     以言彼等度瀑流」

(七)

難陀學童所問訖

九 醯摩迦學童所問[1]

一〇八四

尊者醯摩迦曰

[P.210]「以前諸人為我說[2]     有如斯者應如斯
人云亦云受賣說     如此只有增妄想

(一)

一〇八五

彼等之說我不喜     然而牟尼我尊師
請說破除愛欲法     為欲知此行有念
可使我等度愛著」

(二)

一〇八六

「醯摩迦見聞覺識     對此愛色不貪著
除法欲貪無欲求     此是不死涅槃句

(三)

一〇八七

有念即此得了知     現世善得寂滅所
人人於常成寂靜     能度世間諸愛著」

(四)

醯摩迦學童所問訖

一〇 刀提耶學童所問[1]

一〇八八

尊者刀提耶曰

「諸欲之住不存在     渴愛之欲亦無存
且度眾人之疑惑     斯人如何有解脫」

(一)

[P.211]一〇八九

世尊曰「刀提耶

諸欲之住不存在     渴愛之欲亦無存
且度眾人諸疑惑     斯人別無有解脫」

(二)

一〇九〇

「無意樂者或意樂     具慧或依慧計度
我欲如實知牟尼     普眼者請為我說」

(三)

一〇九一

「彼無意樂或意樂     具慧或非慧計度
無所有不著欲有     牟尼已得如斯識」

(四)

刀提耶學童所問訖

一一 劫波學童所問[1]

一〇九二

尊者劫波曰

「怖畏瀑流之生時     實是如在湖沼中
戰勝老死諸人等     世尊示我之洲渚
而且此苦不更有     牟尼世尊為我說」

(一)

[P.212]一〇九三

世尊曰「劫波

怖畏瀑流之生時     實是如在湖沼中
戰勝老死諸人等     劫波我告汝洲渚

(二)

一〇九四

無所有者無取著     此即不外於洲渚
我以滅盡於老死     是故我說為涅槃

(三)

一〇九五

有念了知此大法     人人現世得寂滅
彼等不隨魔力行     彼等不為從魔者」

(四)

劫波學童所問終

一二 闍都乾耳學童所問[1]

一〇九六

尊者闍都乾耳曰

「我聞雄者不欲欲     我問無欲渡瀑流
具眼者語寂靜句     世尊如真為我說

(一)

一〇九七

太陽威光勝大地     世尊住於勝諸欲
廣慧示我少慧者     為說大法我識知
捨斷此世生與老」

(二)

[P.213]一〇九八

世尊曰「闍都乾耳

調伏諸欲無貪求     既得出離見安穩
所有執取皆捨離     何物於汝亦勿存

(三)

一〇九九

過去煩惱使涸竭     未來何物亦非有
若於中處汝不執     寂滅而修所當行

(四)

一一〇〇

普對名色之貪求     遠離彼者婆羅門
彼已不為死左右     所有諸漏皆滅無」

(五)

闍都乾耳學童所問訖

一三 跋陀羅浮陀學童所問[1]

一一〇一

尊者跋陀羅浮陀

「捨棄窟宅斷渴愛     不動喜捨渡瀑流
捨除計度得解脫     請問龍象善慧者

(一)

一一〇二

期望雄者尊師說     由諸各方人來集
願請尊師為解說     尊師如所知法者」

(二)

一一〇三

世尊曰「跋陀羅浮陀

上下縱橫及於中     調伏一切諸取愛
[P.214]人於世間若有取     所有諸魔隨於人

(三)

一一〇四

知解比丘是有念     不取世間任何物
死之領域愛著者     有取有情如斯觀」

(四)

跋陀羅浮陀學童所問訖

一四 優陀耶學童所問[1]

一一〇五

尊者優陀耶曰

「離塵靜慮作已辦     成無漏一切諸法
已到達彼岸世尊     為此而來我有問
破壞無明狀如何     了知解脫請告我」

(一)

一一〇六

世尊曰「優陀耶[2]

愛欲以及憂     兩者皆捨斷
必除棄昏沈     後悔遮亦除

(二)

一一〇七

念捨之清淨     前行法思擇
破壞無明狀     言了知解脫」

(三)

[P.215]一一〇八

「云何有結縛[3]     云何得運行
捨斷任何物     言有涅槃否」

一一〇九

「喜是世間縛     尋以運行此
渴愛之捨斷     是言有涅槃」

(五)

一一一〇

「云何行有念[4]     止滅一切識
我來問世尊     欲聞尊師語」

(六)

一一一一

「受之於內外     不為生歡喜
如是行有念     止滅一切識」

(七)

優陀耶學童所問訖

一五 布沙羅學童所問[1]

一一一二

尊者布沙羅曰

「說示過去事     不動斷疑惑
達人至彼岸(佛)     是故我來問

(一)

一一一三

無有諸色想[2]     捨斷一切身
無內亦無外     不見有何物
我來詣謹問     智者釋迦佛
斯人更何導」

(二)

[P.216]一一一四

世尊曰「布沙羅

一切之識住     如來立通達
知有情止住     解脫之至趣

(三)

一一一五

知無所有之來處     彼知喜貪是結縛
如斯知達已之後     無所有處是無常
住此梵行婆羅門     有此如實之真智」

(四)

布沙羅學童所問訖

一六 莫伽羅闍學童所問[1]

一一一六

尊者莫伽羅闍曰

「我曾兩次問世尊     具眼者未作解說
然今發問第三次     天仙解說令我聞

(一)

一一一七

此世界或他世界     諸天以及梵天界
尊師瞿曇有名聲     竟無了知尊師見[2]

(二)

[P.217]一一一八

如斯優越之見者[3]     因欲欲問我前來
如何觀察世間者     死王如何能不見」

(三)

一一一九

「莫伽羅闍常有念[4]     汝須打破自我見
觀察世間皆是空     如斯始可度死難
如斯觀察世間者     始能不見於死王」

(四)

莫伽羅闍學童所問竟

一七 賓祇耶學童所問[1]

一一二〇

尊者賓祇耶曰

「我老無力顏色衰     視力不明聽不利
未除蒙昧我不亡     我於此世應識法
如何捨斷生與老     敬請世尊為我語」

(一)

一一二一

世尊曰「賓祇耶

見有色故蒙受害     放逸之人有病患
賓祇耶應不放逸     為不再有應捨色」

(二)

一一二二

「四方四維及上下     十方一切於世間
[P.218]尊師不見亦不聞     不覺不思無何物
我於此世應識法     捨斷生老為我語」

(三)

一一二三

世尊曰「賓祇耶

陷入渴愛生熱苦     汝見諸人為老襲
賓祇耶應不放逸     為不再有捨渴愛」

(四)

賓祇耶學童所問竟

一八 〔十六學童所問之結語[1]

世尊住於摩竭陀國波沙那迦塔寺廟時教說以上諸偈為應婆和利門弟子[2]十六人婆羅門之請問而為解說若於其所問一一知義知法已者則當應法隨法行道應到達老死之彼岸此等諸法〔依行道〕而可到達彼岸故此教法即有彼岸道之名稱

一一二四

帝須彌勒阿耆多[3]     富那迦與彌多求
優波私婆度多迦     難陀更與醯摩迦

(一)

[P.219]一一二五

兩人劫波刀提耶     闍都乾耳是賢者
以及跋陀羅浮陀     優陀耶與布沙羅
莫伽羅闍具慧者     及賓祇耶為大仙

(二)

一一二六

彼等行具足     仙人接近佛
微妙所請問     接近最勝佛

(三)

一一二七

受彼所請問     佛如實解說
諸問以解說     滿足婆羅門

(四)

一一二八

彼日種具眼     由佛得滿足
優越慧者處     出家修梵行

(五)

一一二九

對一一所問     如佛所開示
如是行道者     由此至彼岸

(六)

一一三〇

修習最上道     由此到彼岸
此達彼岸路     故稱彼岸道

(七)

一一三一

尊者賓祇耶〔向婆和利〕曰

「隨誦彼岸道[4]     離垢廣智者
如所見而說     無欲無藪主
因何語虛妄

(八)

[P.220]一一三二

捨斷垢與癡     慢覆亦捨斷
言辭以讚歎     即我所述說

(九)

一一三三

我除闇覺者     普眼知世邊
越度一切有     無漏正覺者
一切苦捨斷     近坐實名者

(一〇)

一一三四

如鳥捨山林     棲止多果林
我捨少見者     如鵝入大海

(一一)

一一三五

瞿曇以前人[5]     解說『應如是』
乃人云亦云     唯有增妄想

(一二)

一一三六

獨坐除惱闇     彼慧光普照
瞿曇廣慧者     瞿曇廣智者

(一三)

[P.221]一一三七

彼示即時見     渴愛以盡滅
無患之教說     絕無可譬如」

(一四)

一一三八

「賓祇耶現見     渴愛以滅盡
示汝無惱法     決無可譬喻

(一五)

一一三九

瞿曇有廣慧     瞿曇有廣智
雖於須臾間     應否離於住」

(一六)

一一四〇

「我現即時見     渴愛以滅盡
我說無惱法     決無可譬喻

(一七)

一一四一

瞿曇有廣慧     瞿曇有廣智
雖於須臾間     而不離於住

(一八)

一一四二

晝夜不放逸     意眼見世尊
禮拜以過夜     思惟不離住

(一九)

一一四三

信喜意念法     不離瞿曇教
廣慧之赴處     是我必歸向

(二〇)

[P.222]一一四四

我老身力弱     無能至彼處
常以思惟赴     意與佛相合

(二一)

一一四五

戰慄臥泥中     洲渚任漂流
我渡瀑流時     見無漏覺者」

(二二)

一一四六

「跋陀羅浮陀     薄迦利乃至[6]
阿邏毘瞿曇     皆如有信解
賓祇耶信解     至死之彼岸」

(二三)

一一四七

「我聞牟尼語     益信樂佛教
蔽聞無心栽     應辯正覺者

(二四)

一一四八

知通超天法     超天知一切
疑者諸請問     終告彼無疑

(二五)

[P.223]一一四九

絕無可譬喻     不搖動涅槃
確信我必至     我此已無疑
我心正信解     如是請認受」

(二六)

彼岸道品竟

八誦分之聖典經集竟[7]


校注

[0001001] 本經非是一時所說的如「共捨彼此岸如蛇蛻舊皮」之句凡在諸說法中有此等句之偈文集合而成此經而與此相類似之句如「苾芻勝彼此如蛇蛻舊皮」之偈句本經不存而在法句經之異譯本趙宋天息災譯法集要頌經卷四苾芻品(大正藏四七九七頁)中則多有此文 [0001002] 本偈為 SnA. P. 2; P. 14 所引用本偈與法集要頌經卷四苾芻品(大正藏四七九七c)相應參照法句經卷上教學品(大正藏四五五九c) [0001003] 「彼此岸」(orapāra)依註(a)在本偈則具忿結全斷之阿那含向已斷下五分結者稱為 orapāra(b)本經全偈的一般情況orapāra 有輪迴大海之此岸(ora)與彼岸(Pāra)之義又(c)orapāra 是住於阿那含果比丘所斷之事此有六種解釋(一)以自己身體為此岸他人之身體為彼岸(二)內六處(六根)為此岸外六處(六境)為彼岸(三)人界為此岸天界為彼岸(四)欲界為此岸無色界為彼岸(五)欲有色有為此岸無色有為彼岸(六)身體為此岸資助身體與樂之物為彼岸 [0001004] 與本偈相當之偈引用資料有阿毘曇八犍度論卷二(大正藏二六七七六c)阿毘達摩發智論卷一(大正藏二六九二二c)大毘婆沙論卷二八卷九三(大正藏二七一四五b四〇八a)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一五卷四六(大正藏二八一一二c三五二c以下) [0002005] 本偈參閱出曜經卷二九(大正藏四七六八b)法集要頌經卷四(大正藏四七九七a) [0002006] 本偈參閱 V. II, P. 184; Ud. P. 20(II10) [0002007] 本偈參閱 Ud. P. 71(VI, 7)瑜伽師地論卷一九(大正藏三〇三八四c) [0003008] 本偈參閱出曜經卷二九(大正藏四七六七c)法集要頌經卷四(大正藏四七九七a) [0004009] 本偈參閱出曜經卷二九(大正藏四七六八b)法集要頌經卷四(大正藏四七九七b) [0005010] 本偈參閱出曜經卷二九(大正藏四七六八a)法集要頌經卷四(大正藏四七九七a) [0007001] 本經中之陀尼耶是具有數萬頭牛和許多妻子眷屬傭人等過遊牧生活之一位長者住於摩企河畔世尊在度過雨期四個月中對他說法本經之名為在 Milindapañha P. 369 中之牧牛者陀尼耶經(Dhaniyagopālakasutta) [0008002] 「動貪」(lola)婦女有食物裝飾品其他男性財產旅遊之五種動貪 [0009003] 「乳牛」(dhenupā)依註為吮食母乳之犢或是授乳之母牛 [0009004]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369 [0010005] 本偈亦見於 S. I, P. 6; P. 107f被引用於 Netti. P. 34與本偈相當偈為 Mahāvastu III, p, 417見雜阿含一〇〇四經(大正藏二二六三a)別譯雜阿含一四二經(大正藏二四二八a) [0010006] 「依」(upadhi)有二欲依(kāmūpadhi)蘊依(khandhūpadhi)煩惱依(kilesūpadhi)行依(abhisaṅkhārūpadhi)四種五欲乃喜樂之止住所(adhiṭṭhāna)故五蘊乃根本苦止住所故煩惱乃惡趣苦止住所故善惡諸行乃有苦之止住所故以上四者謂之依其中本偈所指為欲依 [0010007] 本偈亦出於 S. I, P. 6; P. 108被引用於 Netti. P. 34與本偈之相當偈見 Mahāvastu III, P. 417f出於雜阿含一〇〇四經(大正二二六三a)別譯雜阿含一四二經(大正藏二四二八a) [0012001] 本經是對辟支佛具有緣覺獨覺諸德而說在註書中是由三五到七五之四十一偈由三五~四四(十偈)四五~五四(十偈)五五~六四(十偈)由六五~七五(十一偈)共分為四品各偈均附有偈名本經四十一偈係採用原 Apadāna PP. 8-13 辟支佛之說明又在 Cula-Niddesa PP. 317-429(暹羅本)對本經各偈有逐字的註釋希望讀者參閱南傳大藏經「小義釋經」又在 Mahāuastu I, PP. 357-359, eko care khaḍgavisānakalpo 有最終一句與本偈同類之偈十二個 [0012002] 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UdA, P. 3 參閱 Mahāvastu I, P, 358 [0012003] 「如犀牛」(khaggavisānakappa)梵語 Khadgaviṣāṇakalpa漢譯為「麟角喻」麟角喻是指辟支佛辟支佛自覺而不救他不與他人相交往具行獨一故譬喻為犀牛之具有一角故本偈終句說「應如犀牛任獨行」 [0012004] 本偈可參閱 Mahāvastu I, P. 358 Divyāvadāna P. 294 金色王經(大正藏三三八九b)及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大正藏二七六六〇a) [0012005] 本偈參閱 Mahāvastu I, P. 359 [0012006] 本偈被引用於 UdA P. 163 [0013007] 本偈被引用於 DA. I, P. 207; MAII, P. 213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khpA. P. 147 [0013008] 晝度樹(pāricchattaka)一名(koviḷāla)是一種落葉樹據云產於三十三天 [0013009] 次二偈可參照 M. III, P. 154; V'IP. 350; J. III, P. 488; Dhp. 328, 329偈中阿含七二經長壽王本起經(大正藏一五二五c)四分律卷四三(大正藏二二八八二c)法句經卷下象喻品(大正藏四五七〇b)等 [0014010] 本偈可參閱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二(大正藏二三九一五b) [0014011] 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SnA. P. 509 [0014012] 「五種欲」(pañca Kāmaguṇā)是對色觸的五種欲 [0014013] 「時解脫」(sāmayika-vimutti)依註為世間定世間定之根本在每入四禪定時得解脫煩惱故謂世間定為時解脫 [0015014] 與本偈稍相類似之偈見辟支佛因緣論卷下(大正藏三二四七八b) [0016015]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 P. 358 [0016016] 「晝度樹」可參照前之註[08] [0016017]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 P. 357 [0017018] 本偈參照 Sn. 213 偈 [0017019] 本偈參照 Mahāvastu I, P. 357 [0020001] 本經大部分出自 S. I. P. 172f(S. 7. 2. 1. kāsi)本經與 kāsi 耕田經之相違處本經是婆羅墮婆羅門聞佛之說法而出家隨後遂成阿羅漢而耕田經則說此婆羅門歸依三寶成優婆塞而未說出家可參照雜阿含九八經(大正藏二二七a以下)別譯雜阿含二六四經(大正藏二四六六b以下) [0020002] 「晨早著衣」是世尊與諸比丘日常乞食生活之一般狀態佛教出家者生活中夜吉祥臥就寢入眠初夜與後夜坐禪或經行天曉即起洗面漱口年少比丘為長老比丘備水及楊枝乃至作其他之瑣務以及灑掃僧房內外行托鉢之前再度坐禪至世人早餐之時起座著好安陀衣(內衣)鬱多羅僧(上衣)繫帶以僧伽梨衣(重衣)披肩盛鉢入袋掛於頭頸而出行乞彼等至村落或近城市出鉢持於手上以僧伽梨衣纏身威儀莊正托鉢以上晨早著衣即是攜鉢與衣之謂 [0021003] 以下之五偈亦出於 S. I. P. 172f相當於漢譯於偈參照雜阿含九八經(大正藏二二七a以下)別譯雜阿含二六四經(大正藏二四六六b以下) [0021004] 本偈亦出於 S. I. P. 167; P. 168; P. 173. Sn. 480 之偈被引用於 MIL. P. 228 偈又參照別譯雜阿含九九經(大正藏二四〇九a) [0022005] 本偈亦出於 S. I. P. 167; P. 168; P. 173; Sn. 481 偈又參照別譯雜阿含九九經(大正藏二四〇九a 以下) [0024001] 本經是世尊臨入滅之前住於波婆城鐵匠之子淳陀所有菴婆園時佛受淳陀最後之供養於彼時佛應淳陀之訊問有關四種沙門而作此說法此一說法在敘述佛入滅前後之巴利長部大般涅槃經(Mahāparinibbanasuttanta)中無存此為別出之單獨經漢譯長阿含遊行經及其他之涅槃經類均未別立而另說此法乃是包含在涅槃經中即在長阿含遊行經(大正藏一一八b)佛般泥洹經卷上(大正藏一一六七 c 以下)般泥洹經卷上(大正藏一一八三b)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七(大正藏二四三九〇b以下)包含有與本經相當之說法在有部毘奈耶雜事中亦有與本經極為相似之說法 [0027001] 依本經之註書為佛說吉祥經(經集小品第四大吉祥經)因只說示有情繁榮之一面故諸天更問世尊世間之有情緣何理由而衰亡於是佛於說吉祥經之次日為彼等說本經又與本經相當諸偈見雜阿含一二七九經(大正藏二三五二a以下)別譯雜阿含二七七經(大正藏二四七〇b以下) [0028002] 本偈參照 Sn. 124 偈及 J. IV. P. 184 [0028003] 本偈參照 Sn, 129 偈 [0031001] 本經之註釋書中以事火婆羅墮闍經(Aggika-Bhāradvāja-sutta)之名為標題漢譯本與本經相當之經為雜阿含一〇二經(大正藏二二八b以下)別譯本雜阿含二六八經(大正藏二四六七b以下) [0032002] 本偈亦出於 PTS. I, P. 160 [0033003] 本偈參照 Sn. 98 偈及 J. IV. P. 184 [0034004] 本偈參照 Sn. 100 [0035005] 本偈參照十誦律卷二卷四九(大正藏二三一二b三五六c)有部毘奈耶卷一〇(大 正藏二三六七六a)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四(大正藏二三九二七b) [0035006] 本偈與 Sn.142偈同 [0035007] 摩檀迦(Mātaṅga)故事出自 SnA. PP. 184-191; J. IV. PP. 376-389 等 [0036008] 本偈與 Sn. 136 偈同又出自 SnA, P. 192 [0037001] 本經亦出於 khuddaka-pāṭha P. 8(小誦經第九經)依據 Manoratha-pūraṇī II, P. 342本經一名慈護咒(Metta-paritta)是故可知本經常用為護咒本經乃世尊在雪山之麓為諸天神所惱亂之比丘作為護咒及業處(禪定觀法之對象)所說之經 [0038002] 以下之二句被引用於 Visudahi-magga P. 297 [0038003] 「已生者」(bhuta)指已生更無生之阿羅漢 [0040001] 依本經之註前世有出家積善根之二人一人為過失今生作夜叉王各為五百夜叉之首領一夜叉住雪山一夜叉住中印度七岳彼等知世尊出世成佛共來聞佛說法與本經漢譯本相當之經典見雜阿含一三二九經(大正藏二三六五 c 以下)別譯本則為雜阿含三二八經(大正藏二四八三 c 以下)義足經卷下兜勒梵志經(大正藏四一八三 b以下)立世阿毘曇論卷一夜叉神品(大正藏三二一七七b以下)等此等之中立世阿毘曇論與本經最為接近義足經則居次雜阿含經與本經相差最差遠但由以上漢譯諸經相互關係作比較亦有與本經之關係相近者 [0040002] 以下二偈被引用於 AA. I, P. 239 [0042003] 本偈前半與次偈亦出於 S. I, P. 16 [0043004] 次二偈亦出於 S. I, P. 41與此等漢譯之相當偈見雜阿含一〇〇八經(大正藏二二六四a)雜阿含一三二六經(大正藏二三六四 c)別譯本雜阿含二三五經(大正藏二四五九a以下)有部毘奈耶卷四七(大正藏二三八八四c) [0043005] 「六」係指眼意之內六處與色法之外六處 [0043006] 本偈亦出於 S. I, P. 16與 Mahavastu III, P. 417 雜阿含六〇二經(大正藏二一六一a)請參閱別譯本雜阿含一七七經(大正藏二四三八a以下)四分律卷三二(大正藏二二七九二c以下)之偈部分亦與本偈相類 [0044007] 以下三偈與 S. I, P. 53.雜阿含一二六九經一三一六經(大正藏二三四八c三六一b以下)別譯本雜阿含一七八經三一五經(大正藏二四三八b四七九c)瑜伽師地論卷一八(大正藏三〇三七六b)請參閱 [0044008] 本偈亦出於 S. I, P. 33 [0044009] 欲阿賴耶(kāmālaya)關於欲是指渴愛與邪見二者阿賴耶有執著之義 [0044010] 本偈前半其表面意義是「今日我等迎接好日天明美麗的曙光使我等神清氣爽而出」而本偈所譯乃是其兩面的含義 [0045011] 本偈參照 SN. 192 偈 [0047001] 本經說示佛對曠野夜叉化導本經亦出於 S. I, PP. 213-215(SIC. 12. Āḷavaṁ)是為此經之原貌可參照漢譯雜阿含一三二六經(大正藏二三六四b以下)別譯本雜阿含三二五經(大正藏二四八二c以下)有部毘奈耶卷四七(大正藏二三八八四b以下)此等漢譯相當之經中以雜阿含三二五經與本經最為接近 [0048002] 以下之二偈亦出於前註之諸經及 S. I, P. 42在雜阿含一〇一三經(大正藏二二六五a)別譯本雜阿含二四〇經(大正藏二四六〇a)出曜經卷一二(大正藏四六七三a)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二a)中亦有此等相當偈頌 [0048003] 以下之二偈除出於前註之諸經外可參照雜阿含六〇三經一三九經(大正藏二一六一a以下三六七a)別譯本雜阿含三二八經(大正藏二四八五a)瑜伽師地論卷一八(大正藏三〇三七五c以下) [0048004]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36又與本偈之相當者見大毘婆沙論卷一四二(大正藏二七七三一c)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三七(大正藏二八二七三c) [0048005] 本偈與一八七偈為稍相類似之偈出於雜阿含一二八二經(大正藏二三五三a)別譯雜阿含二八〇經三二五經(大正藏二四七一b四八三a)瑜伽師地論卷一八(大正藏三〇三七五b) [0049006] 本偈可參照出曜經卷一二(大正藏四六七三b)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二a以下) [0049007] 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KhpA. P. 139 [0049008] 以下二偈之相似偈頌可見雜阿含一三二九經(大正藏二三六七a)一八九偈後半被引用於 Sn. I, P. 26 [0049009] 本偈被引用於 DA. I, P. 232; MA. I, P. 133; AA. II, P. 110參照一八〇偈 [0051001] 在註釋書中本經之標題為身斷壞經 kāyavicchedanika-sutta本經之由來依註所示因佛訪問迦毘羅城令使多數釋迦族子弟出家醯摩迦釋迦王(khemaka-Sakkarāja)之女許婚佛弟難陀彼女為國中第一美人名為 Janapada-kalyāni-Nandā(即孫陀利難陀)彼女因失夫不得已而出家實則並非真信佛教世尊為止彼女之欲心使感世間之無常於是化作妙齡絕世之美人令奉侍自己此化女最初十五六歲次第成為二十歲三十歲四五十歲乃至百歲之老嫗老衰而無昔日之容貌遂即死去其屍體膨脹腐敗爛壞化現為白骨遂令彼女入正修行成阿羅漢果本經即是當時為彼女之說法本經之經名征勝經即意味說示征服欲愛之經意如註釋書為身斷壞經之經名乃最適切以上孫陀利難陀故事在本經之註(SnA. P. 241-243)以外亦出於 Dhpa, III, P. 113-119 [0052002] 以下之六偈亦出於 J. I. P. 146 [0052003] 九孔(nava sotā)指兩眼兩耳兩鼻大小便孔 [0053004] 本偈亦出於 Thag. 453 偈 [0055001] 本經依註釋文所示並非一時對一人所說而是在種種場合對種種人所說是對有關牟尼(真實之比丘)之行彙集所說 [0055002]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211, P. 385 [0055003] 本偈可參照 S. II. P. 284雜阿含一〇七一經(大正藏二二七八c)別譯雜阿含一〇經(大正藏二三七六b) [0055004] 「禁行」(vata)是頭陀行(dhutaṅga)有關頭陀之事參照「清淨道論」第二品 [0056005]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II, P. 110四分律卷一六(大正藏二二六七三c) [0056006] 以下之三句參照 Sn.71偈 [0056007] 本偈被引用於 DhpA. Iv, P. 99 [0056008] 「由上之食」是由甕中最初取出之食「由中」是由中之食乃由甕之中間取出之食「殘餘」之食是殘留甕底中之一匙二匙之食 [0057009] 與本偈相當之偈見別譯雜阿含卷(大正藏二三七四b)三法度論卷上(大正藏二五一七b)大智度論(大正藏二五八四b) [0059001] 依註所示在毘舍離城發生饑饉等災禍時毘舍離之離車族欲消除此難特至王舍城招請世尊來毘舍離世尊赴毘舍離為除其災禍而說此經本經亦出於 khuddakapāṭha PP. 3-6(小誦經第六經)在 Milinda-Pañha P. 150; Visuddhi-magga P. 414; Samanta-pāsādikā P. 159; ptsA. I, P. 367 等之中作為世尊所說護咒(Paritta)之一乃最初舉出本經之名又在 manoratha-pūraṇī II. P. 342 中以本經為保護咒(Ratana-paritta)故知本經是用為重要的護咒經又與本經相當之經有 Mahāvastu I; PP. 290-295兩者類似之偈極多 [0059002]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 P. 290 [0059003] 本偈可參照 ibid. P. 294 [0059004] 本偈可參照 ibid. P. 290F [0059005] 以下之三偈可參照 ibid. P. 291 [0060006] 「無間定」(ānantariya-samādhi)謂之無漏之道定(magga-samādhi)此定於無間之後無任何障礙即可得聖果故云無間定 [0060007] 「八輩」(aṭṭha puggalā)是八種聖者即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四雙 cattāri yugāni 是向與果為一雙以上須陀洹乃至阿羅漢為四雙 [0060008]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 P. 293 [0060009] 本偈可參照 ibid. P. 292 [0060010] 本偈可參照 ibid. P. 292f [0060011] 「第八有」(bhavaṁ aṭṭhamaṁ)雖謂極七反生之最劣者但今後只生於七次生存世界(有)以為最極時其後即般涅槃更不再來故得見道聖者不受第八回之有 [0061012] 本偈是說有關得見道者本偈被引用於 Kathā-vatthn P. 109; P. 179; P. 185f; P. 193又可參照 Mahāvastu P. 291f [0061013] 「四惡趣」(cattāro apāyā)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 [0061014] 「六重罪」(cha abhiṭhānāni)是在殺母殺父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之五逆罪上再加就他師外學 [0061015]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 P. 292 [0061016] 本偈可參照 ibid; P. 294 [0061017] 本偈可參照 ibid. P. 293 [0062018] 「作如來」tathāgata 原本作「如來」在本偈亦可譯為如來但次二偈係指法與僧故不譯為如來全部使共通而譯為如來以下二句可參照 Mahāvastu I. P. 295 [0062019] 本偈之後半及次偈之後半被引用於 UdA. P. 153 [0065001] 本經乃對於魚肉為臭穢而不食信為成聖者之條件世尊為苦行婆羅門說示持來迦葉佛之臭穢說法是即過去迦葉佛之時迦葉佛為信以魚肉為臭穢之帝須婆羅門說真正臭穢為何物之說法而成為本經 [0066002] 不食魚肉獸肉乃至斷食裸體(na maccha-maṁsaṁ nānāsakattaṁ)依註釋古人解釋為魚斷食亦可解釋為魚與肉之不食(na maccha-maṁsānansakattaṁ)但今則從古說 [0067003] 「季節激烈行」(utūpasevanā)暑期太陽照射雨期中不入屋簷之下而住於樹下冬季入水中此種習行以為苦行 [0067004] 「勝根」(vijitindriya)在異本及註釋書為(viditindriya)知根之義註為「以智徧知六根明察六根」 [0068001] 本經之五偈乃一婆羅門請問世尊「何為不可親近之友何為友人應可親近修如何之加行得如何之上味」等四種意義世尊察彼之心而為說此五偈法在本生經三六三慚故事(Hiri-jātaka. J. III. P. 196)中有此五偈除二五四偈前半不同之外其他全部相同然依本經註文不謂釋尊之說法而是釋尊前生為菩薩作婆羅奈長者時所說又與本經五偈同源所出有漢譯雜阿含九七八經(大正藏二二五三c)別譯本雜阿含二一二經(大正藏二四五三a以下)等於此等經中其說法乃釋尊之所說雖非本生譚而其說法因緣亦與本經大不相同蓋此為忘卻說時說處說法因緣等之偈語如此傳承下來而為後人附以種種之因緣譚而成為如現在之種種經典 [0069002] 本偈亦出於 J. III; P. 192f [0070001] 本經乃向諸天說示有關吉祥之教法本經原出自 Khuddaka-pāṭha P. 2f(小誦經第五經)依吉祥經之名又在法句經卷下吉祥品(大正藏四五七五a)法句譬喻經卷四吉祥品(大正藏四六〇九 a 以下)中與本經諸偈比較甚為一致及類似之偈亦多 [0070002] 本偈可參照成實論卷一(大正藏三二二四七b) [0071003] 本偈被引用於 J. III; P. 369 [0072004] 諸世間法(loka-dhammā)為利得(lābha)不利得(alābha)名聲(yasa)不名聲(ayasa)賞讚(pasamsa)毀譽(ninda)樂(sukha)苦(dukkha)之八法 [0073001] 本經原文亦出於 S. I. P. 207f(S. 10. 3Ṣūciloma)漢譯相當此經有雜阿含一三一四經(大正藏二三六一a以下)別譯雜阿含三一三經三二三經(大正藏二四七九b四八一c以下)等 [0073002] 以下四偈之相當偈見瑜伽師地論卷一八(大正藏三〇三七六c) [0074003]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16; P. 471; CNd. P. 352(小義釋暹邏本)與本偈相當之偈除上揭示之漢譯雜阿含之外在別譯雜阿含等則無存 [0075001] 本經乃在迦葉佛滅後出家通達三藏傲慢唱尊邪說誹謗他人墮入阿鼻地獄今世為魚更死入地獄之迦毘羅比丘(Kapila)之故事世尊用以對眾比丘說法在註書中本經標題為迦毘羅經 [0075002] 本偈被引用於 DhpA. IV, P. 42 [0076003] 「惡行處」(Pāpa-gocara)為淫女寡婦處女比丘尼黃門之居所及酒家等處詳請參閱 Visuddhi-magga P. 17 [0076004] 以下三偈亦出於 A. IV, P. 172 [0076005] 以下半偈及次偈前半偈被引用於 MilP. 414以下半偈及次之二偈被引用於 MA, II. P. 119; SA. II, P. 49又此等亦可參閱四分律卷六〇(大正藏二二一〇一〇a)二八二偈前半被引用於 SnA. P. 165 [0077006]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411 [0078001] 本經雖與漢譯中阿含一五六經梵波羅延經(大正藏一六七八a 以下)相當但兩者之間則有很大的不同 [0081002] 「甘蔗王」(Okkaka)往昔之大王為日種族乃釋迦族之祖 [0081003] 「獻馬祭」(assa-medha)以馬犧牲獻神殺而為供祭獻人祭(purisa-medha)殺人為祭祀亦為犧牲祠神方式之一其情即當可推知 [0081004] 擲棒祭(sammāpāsa)投擲祭祀用之棒以為獻供祭詳細不明 [0081005] 「蘇摩祭」(Vāja-peyya)是飲蘇摩酒獻供祭無遮會(niraggaḷa)是施一切眾生之供養法會 [0085001] 本經依註釋文舍利弗對於引導彼入佛教之馬勝(Assaji)比丘常尊敬為師當馬勝離至他方時舍利弗向馬勝所在之方向禮拜比丘等見此而不知此事思惟舍利弗之禮拜方隅未棄外道之邪習對舍利弗出以惡口世尊知悉此事之後對諸比丘宣說本經以為對師之敬在註釋書中以本經之經題為法經(Dhamma-sutta) [0086001] 依據註釋文舍利弗為令其在俗友人出家施與種種教法及業處(禪家觀法的對象)惟因未得聖果舍利弗知此比丘於自己之教化無緣須更得佛之教化於是攜彼同至佛所此比丘乃以本經最初之偈向佛請問佛對之解答遂成本經與本經大體相當之經見佛本行集經卷三八(大正藏三八二八c以下) [0088001] 本經乃佛為出家後不久之五百新參比丘之放逸食事時雜談高聲而說之法 [0088002] 本偈可參照S. I, P. 198. 雜阿含一三三二經(大正藏二三六七c)別譯本雜阿含三五二經(大正藏二四八九c)大智度論卷一七(大正藏二五一八四b) [0088003] 與本偈相當之偈見出曜經卷五不放逸品(大正藏四六三四c以下)法集要頌經卷一放逸品(大正藏四七七八c) [0088004] 以下三句亦出於 Thag. 403 偈 [0089005] 本偈與 Thag. 404 偈同 [0090001] 佛子羅睺羅出家為比丘以舍利弗目犍連為師佛為使他對自己之出生種姓容貌等不起驕慢不為虛談佛在其出家以來至得聖道時止屢屢對他教誡本經即是教誡之一 [0090002] 本偈可參照 Thag. 195 偈 [0090003] 以下之二偈被引用於 MA. II, P. 380 [0091004] 以下之半偈亦出於 Thag. 1225 偈後半 S. I, P. 188又被引用於 Vm. P. 38雜阿含一二一四經(大正藏二二三一b)別譯雜阿含二三〇經(大正藏二四五八b)瑜伽師地論卷一七(大正藏三〇三七二b)中有相當之偈 [0091005] 本偈亦出於 Thag. 1224 偈後半 1225 偈前半S. I, P. 188又被引用於 Vm. P. 38可參照雜阿含同上別譯雜阿含同上瑜伽師地論亦同上(三七二a) [0091006] 本偈亦出於 Thag. 1226 偈 S. I, P. 188又被引用於 Vm. P. 38DhsA. P. 223於雜阿含別譯雜阿含皆同上瑜伽師地論同上(三七二a以下)有相當之偈 [0091007] 「止滅之故」(abhisamayā)此語非現觀意義之 abhisamaya(abhi+sam+i)乃由 abhi+sam+ya 而成在註釋書中說明為滅盡之故(khayā)衰滅之故(vayā)捨斷之故(pahānā)捨遣之故(paṭinissaggā)又如以上諸用語可參照七三七偈 [0092001] 在註書中本經係以尼拘盧陀劫波經(Nigrodhakappa-sutta)為標題本經與漢譯雜阿含一二二一經(大正藏二三三三a以下)相當 [0093002] 以下十六偈全部與 Thag. 1263-1278 偈一致 [0095003] 「五者最勝」(pañca-seṭṭha)按註釋文是指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為最勝者或以信慧之五根或以戒解脫解脫知見之五分法身為最勝之人 [0095004] 「第七仙人」(isi-sattama)釋尊為次於毘婆尸佛乃至迦葉佛之過去六佛之第七佛 [0096001] 按註釋文本經因在大會之日所說故又云大會經(Mahāsamaya-sutta)世尊於迦毘羅城之大林由五百阿羅漢圍繞為化導聞法集會之諸天世尊對自行化作化佛之質問而說此經此為向具有貪行傾向之諸天所說之法 [0096002] 本偈被引用於 DA. II, P. 684 [0099001] 持三歸五戒多聞而通曉經典得阿那含果之曇彌迦優婆塞與彼同樣之五百優婆塞俱詣至世尊前請益有關在家者及出家者之行道佛為解答即成本經 [0101002] 「天王」(Vāsava)為帝釋之別名 [0101003]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II, P. 328 [0102004] 以下之二偈被引用於 Visuddhi-magga P. 45 [0102005] 以下至最後十一偈與之相當之偈頌可參見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六(大正藏二八五七四a以下) [0103006] 以下之二偈亦出於 A. I, P. 214f; A. IV, P. 254; P. 257f, P. 261可參照增一阿含卷一六(大正藏二六二五c)長爪梵志請問經(大正藏一四九六八c) [0103007] 本偈可參照 A. I, P. 144; P. 145 雜阿含一一一七經(大正藏二二九六a)別譯本雜阿含四六經(大正藏二三八九a)以下 [0103008] 「神變月」(Pāṭihāriya-pakkha)依註釋文為入雨季前之月 Āsāḷha-māsa(額沙茶月——五六月)雨季三個月及雨季後之月 Kattika-māsa(迦剌底迦月——九十月)共五個月此外一般人以神變月為 Āsāḷha Kattika 及 phagguṇa-māsa(額勤婁那月——一二月)之三個月此外更有人以每半月布薩日之前後日一日十三日七日及九日為神變月份 [0106001] 本經乃世尊踰城出家後由迦毘羅城南下入王舍城行乞時與摩竭陀國王頻毘娑羅會見時所述之狀況為佛傳之一部此與會見頻毘娑羅王之故事雖出於多種佛傳但如本經之以偈文出者與本經同源而來者有 Mahāvastu II, P. 198f四分律卷三一(大正藏二二七七九c以下)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四(大正藏二四一一八b以下)等特別是有部毘奈耶破僧事與本經各偈極為相似 [0106002] 本偈以下至最後之各偈可參照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四(大正藏二四一一八b以下) [0106003] 本偈以下之很多偈可參 Mahāvastu II, P. 198f [0107004] 本偈以下至最後之各偈與四分律卷三一(大正藏二二七七九c以下)相當一致 [0107005] 在 Mahāvastu 中無與本偈相當者 [0108006] 以下之四偈不與 Mahāvastu相當 [0108007] 以下之二偈可參照大智度論卷三(大正藏二五七七a) [0109008] 在 Mahāvastu 中無與本偈相當偈 [0110001] 本經與前經之最後偈「意喜精勤非諸欲」精勤是佛在成道前六年間有關與惡魔爭鬥而說者此亦成為佛傳之一部分此一故事亦多由佛傳中出與本經同源之偈者有 Mahāvastu II, PP. 238-240 佛本行集經卷二五(大正藏三七六九b以下)Lalitavistara(Lefmann)PP. 261-263方廣大莊嚴經卷七(大正藏三五八二b以下)等 [0112002] 以下四偈被引用於 MNd. P. 96; P. 174; P. 333f CNd(暹羅本)P. 144f又與此等四偈相當之偈可見大智度論卷五卷一五(大正藏二五九九b以下一六九a)而在其卷五則被引用於雜藏經所說與此四偈及以後數偈相當之偈 [0112003] 「文邪草」(muñja)為世尊於成道時在菩提樹下敷座之草屬禾本科漢譯吉祥草 [0113004] 以下三偈可參照大智度論卷五(大正藏二五九九c) [0113005] 本偈被引用於 DA. III, P. 994; MA, III, P. 373; SnA, P. 37 [0113006] 以下二偈亦出於 S. I, P. 124與之相當之偈可參見雜阿含二四六經一〇九二經(大正藏二五九b二八六c)別譯雜阿含三一經(大正藏二三八三b) [0113007] 本偈亦出於 S. I, P. 122 被引用於 DhpA. I, P. 433漢譯相當之偈可參見雜阿含一〇九一經(大正藏二二八六b) [0115001] 本經其原形出於 S. I, P. 188f(S. 8, 5, Subhāsitā)漢譯之相當經則雜阿含一二一八經(大正藏二三三二a)其別譯雜阿含二五三經(大正藏二四六二b以下)等尤以雜阿含與巴利很類似 [0115002] 本偈出於上述諸經外被引用於 KhpA, P. 135在出曜經卷一一(大正藏四六六七a)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一b)四分律卷五二(大正藏二二九五二b)大毘婆沙論卷六(大正藏二七二八c)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三(大正藏二八二〇c)瑜伽師地論卷一七(大正藏三〇三八一b)均有相當之偈 [0116003] 以下之四偈亦出於 Thag. VV. 1227-1230更在出曜經卷一一(大正藏四六六七a以下)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一c)四分律卷五二(大正藏二二九五二b)均有相當之偈 [0116004] 本偈被引用於 KhpA. P. 136 [0118001] 在註釋書中以本經為獻菓經(Pūralāsa-sutta)本經序文之長行部分與 S. I. P. 167f(S. 7, 1, 9, Sundarika)相一致 [0119002] 「僧伽梨衣」(Saṅghāṭi)義譯為重衣內衣(安陀衣)為著於外衣是於上者(鬱多羅僧)此等謂之三衣普通比丘之衣服原則上限於此三衣可參照蛇品第四耕田婆羅墮闍經之註 [0119003] 「娑毘底」(Sāvtti)偈由三句二十四字組成見 Rigveda III, 62, 10為對太陽神 Sāvittī 之讚歌此讚歌普通稱為 Gāyatrī為婆羅門學習吠陀者最初學習之物與娑毘底偈相同在佛教最初唱念有由三句二十四字所組成之三歸文Buddhaṁ saraṇaṁ gacchāmi(歸依佛)Dhammaṁ saraṇaṁ gacchāmi(歸依法)Saṅghaṁ saraṇaṁ gacchāmi(歸依僧)今所說之娑毘底乃指佛教之娑毘底三歸依文又有關婆羅門之娑毘底可參照五六八偈 [0119004] 本偈前半同一〇四三偈 [0120005] 本偈可參照 S. I, P. 168 雜阿含一一八四經(大正藏二三二〇c)別譯雜阿含九九經(大正藏二四〇九a) [0120006] 本偈及次之前半偈亦出於 S. I, P. 168漢譯相當之偈可參見雜阿含一一八四經(大正藏二三二〇c)別譯雜阿含九九經(大正藏二四〇九a)(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6]今於此處加上[06]之註標 [0121007] 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SA. I, P. 26 [0121008] 「吠陀」(Veda)指須陀洹道乃至阿羅漢道之智 [0121009] 以下二偈同於四九七偈四九八偈 [0121010] 「羅睺」(Rahu)為印度信仰傳說中之阿修羅(鬼神)吞月及太陽羅睺吞月及太陽時起月蝕及日蝕 [0124011] 「心栽」(cetokhila)乃心之荒蕪此有五種疑佛不信疑法不信疑僧不信疑戒定慧三學不信對同梵行者瞋而不喜自不精勤 [0124012] 以下二偈與八一偈八二偈相同亦出於 S. I, P. 167. P. 168前偈被引用於 Mil. P228此等二偈漢譯相當之偈可參見別譯雜阿含九九經(大正藏二四〇九a以下) [0129001] 本經相當於漢譯雜阿含一一五九經(大正藏二三〇九a以下)別譯雜阿含八二經(大正藏二四〇二b以下)漢譯極為簡潔偈數較少雖與巴利文多少類似但一一偈比較字義難令相當 [0129002] 學童(Mānava)漢譯為儒童謂為就師受學時代之婆羅門子弟多為青年故譯為學童儒僮等其中如一一二〇偈之賓祇耶學童乃極為老年者亦稱學童之名蓋彼當時尚為婆和利弟子之故 [0132003] 本偈可參照四六九偈 [0132004] 以下之二偈與四六四偈四六五偈相同 [0135005] 「一切三時」(Sabbattha)指施前施時施後之三時此三時應以欣心供養 [0136006] 「三種」參照前註 [0137001] 合與本經相當者有 Mahāvastu II. PP. 389-401佛本行集經卷三八三九(大正藏三八三三a以下)等而於 Mahāvastu 等有薩毘耶之詳細故事於巴利文之薩毘耶故事則出有本經之註(SaA. PP. 420-422)及 Thag. VV. 275-278 之註後者實則近於 Mahāvastu 等 [0137002] 不蘭迦葉等乃所謂六師外道彼等於釋尊時代即以摩揭陀為中心在中印度居一派之宗祖立說率徒眾成沙門僧園有關彼等之所說請參照所出之諸種文獻例如長阿含沙門果經(大正藏一一〇八a以下)Sumaṅgala-vilāsinī I, P. 142ff [0139003] 以下本經各偈可參 Mahāvastu III, PP. 394-401佛本行集經卷三九(大正藏三八三三c以下) [0139004] 本偈被引用於 DA. I, P. 155; MA. II, P. 274 [0140005]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71; CNd,(暹羅本)P. 31 [0140006]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170; CNd,(暹羅本)P. 244; Netti, P. 170 [0141007]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87; CNd,(暹羅本)P. 100; P. 113 [0142008]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202; CNd,(暹羅本)P. 98; P. 373; MA. I, P. 153. SA, I, P. 77 [0143009]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58; P. 336; CNd,(暹羅本)P. 84f 等 [0144010]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93; P. 205; CNd,(暹羅本)P. 70 [0144011] 吠陀指須陀洹道等四聖諦之智 [0144012] 障礙(papañca)指渴愛與惡見漢譯為戲論 [0146013] 三種想(tividha-saññā)為欲想(Kāma-Saññā)恚想(Vyāpāda-Saññā)害想(Vihiṁsa-Saññā) [0147014] 六十三異見(tīṇi saṭṭhi osaraṇāni)為於六十二見加入邪見六十二見可參照長部第一梵網經(D. I, P. 13ff) [0147015] 疑(Vicikicchā)於底本為 vicikicchaṁ今從異本讀音 [0147016] 日種(Ādicca-bandhu)意為「太陽之親戚」是種族之名稱釋尊屬由日種族之釋迦族出身故謂釋尊為日種 [0148017] 次二偈與五七一偈五七二偈及 Thag. vv. 839, 840相同 [0149018] 因人而不同者謂由異學歸依佛教時原則上須經四個月之試驗時期始得被允許出家之規定但如曾為事火外學結髮外學者為釋迦族而曾作異學徒者及任何具得四向果之具因者均得除外之規例將得立即允許出家今薩毘耶之情況適應於後者之除外規例有關前述之三項除外規例亦可參照 V. I, P. 71 [0153001] 本經其原形出自中部九二經亦與PTS本相重複故予省略因此在南傳大藏經中部經典亦予省略與本經相似者見增一阿含卷四六四七(大正藏二七九八以下)此與本經或有若干之類似情節但大部分不同 [0153002] 「鴦崛多羅波(Aṅguttarāpa)即 Aṅga-UttrāpaUttarāpa 是係指摩企河水(āpa)之北(uttara)地方之意鴦伽(Aṅga)地方在摩企河之北方故此云鴦伽地方 [0153003] 以下至底本一〇四頁十六行止與 V. I, P. 245f 大體一致雙方或部分出入 [0153004] 「阿羅漢」等此為如來十號之一有關如來十號本書註釋中亦有有略說詳細可參照 Visuddhi-magga PP. 198-212; Samantapāsādikā PP. 112-125 等 [0154005] 「三吠陀」云云之語乃形容博學多識婆羅門而用之佛典中之定型句 [0154006] 順世論(lokāyata)為世俗之學問按哲學之說法指唯物論註釋中為詭辯論(Vitaṇḍa-sattha) [0155007] 「卿」(bho)之一字在本藏經中由異本借來補用底本無此語蓋「卿」之意為高貴官吏之稱謂與經中尊稱他人不太符合故在底本譯文中概稱為「汝」 [0157008] 以下五七偈至二十偈與 Thag. VV. 818-837 之二十偈同 [0157009] 「欲見」(cārudassano)依註為「有美眼」之解釋 [0158010]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183 [0158011] 本偈被引用於 Vm. P. 201; VDA. P. 84; MNDA. P. 186 [0159012] 「實」(Vo)在異本中亦用(Ve)Vo 有時與 Ve 同用可參照七六〇偈 [0160013] 「時」(atha)底本(attha)係誤植由底本一一一頁下至第二行止其原形係出自 V. I. P. 246 [0160014] 次之二偈亦出於 V. I, P. 246乃與五六八偈及五六九偈之前半偈相若見中阿含一六一梵摩經(大正藏一六八九c)雜阿含一一〇經(大正藏二三七b)別譯雜阿含五二經二五九經(大正藏二三九一b四六五a以下)增一阿含卷九(大正二五八九b)卷一八(六三七c)卷二五(六八四a)卷二六(六九四c)卷三〇(七一七a)卷四〇(七六八b)卷四一(七七五b)頻毘娑羅王詣佛供養經(大正藏二八五六c)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四(大正藏三六四七bc六四八ab)五分律卷一(大正藏二二二〇)十誦律卷一四卷二六(大正藏二三一〇〇b一八八c以下一八九c以下一九二b)佛本行集經卷三三卷五五(大正藏三八三五b九〇九a)中本起經卷下(大正藏四一六三b)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一一(大正藏二四一五八b)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五(大正藏二四三八〇a)鼻奈耶卷四(大正藏二四八六七a以下)等 [0160015] 「娑毘底」(Sāvittī)為婆羅門偈頌中最重要之偈見 Rig-Veda III, 62, 10即由 oṁ tatSavitur vareṇyaṁ, bhargo devasya dhīmahī, dhiyo yo naḥ Pracodayat 之三句二十四字而成更可參照四五七偈之註 [0161016] 以下四偈與 Thag. VV. 38-41 相同 [0161017] 次之二偈與五四五偈五四六偈相同 [0165001] 依註釋文所示有一檀越優婆塞喪子憂愁之餘七日間未曾攝食世尊憐憫赴彼之家為說本經 [0165002] 本偈可參照 J. IV, P. 113 [0165003] 本偈亦出於 J. IV, P. 127; J. IV, P. 28 被引用於 MND, P. 121; Vm. P. 231又與本偈相若之經可參見增一阿含經卷二六(大正藏二六九〇c)中本起經卷下(大正藏四一六〇c)法句經卷下〈生死品〉(大正藏四五七四a)法句譬喻經卷四(大正藏四六一六a)出曜經卷一(大正藏四六一四a)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七七a)等 [0165004]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121; Vm. P. 231又可參照 D. II, P. 120與本偈相似者可參見法句經卷上〈無常品〉(大正藏四五五九a)法句譬喻經卷一(大正藏四五七五c)出曜經卷一(大正藏四六一四ac)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七七b)等 [0165005]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121 又可參照 D. II, P. 120; J. IV, P. 127 [0165006] 以下五八一偈前半至二偈半被引用於 MND. P. 121 [0166007] 本偈亦出於 J. IV, P. 127 [0166008] 本偈亦出於 J. IV, P. 127 [0167009] 本偈亦出於 J. IV, P. 127 [0169001] 本經原形出自《中部》九八經但在PTS版本則只列出本經之題目而略去經文或係因與本經重複之故在南傳大藏經中中部經典對婆私吒經亦予省略 [0169002] 以下之長行(散文)殆與 D. I, P. 235f 之經文一致 [0170003] 「卿」(bho)底本作 kho今從異本 [0173004] 「耕作土地」(gorakkhaiṁ)按語義有護牛之義依註釋作「護田」「耕作」 [0173005] 本偈被引用於 MA. III, P. 39; SA. I, P. 149; UDA. P. 332 [0174006] 以下至六四七偈共二十八偈與 Dhp. VV. 396-423 之二十八偈相同與此相若之偈之漢譯偈頌可參見法句經卷下〈梵志品〉(大正藏四五七二c以下)出曜經卷二九卷三〇(大正藏四七七〇b以下)法集要頌經卷四(大正藏四七九八b以下)等 [0174007] 「卿」之稱呼(bhovādī)係指婆羅門族蓋彼等相互尊稱其他為「卿」之稱呼(bho) [0175008] 本偈被引用於 khpa. P. 149 [0175009] 以下二句被引用於 Vm. P. 295 [0175010] 本偈被引用於 VA. P. 273; DhpA. II, P. 51 [0175011]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386 [0176012] 本偈可參照S. I, P. 236 彌沙塞五分戒本(大正藏二二二〇〇a二〇六b)五分比丘尼戒本(大正藏二二二一四a)十誦比丘戒本(大正藏二三四七八c)十誦比丘尼戒本(大正二三四八八b)等 [0176013] 本偈被引用於 AA. I, P. 277 [0176014] 「淨」(Subha)指高價值物品「不淨」(asubha)指廉價物品 [0176015] 本偈被引用於 DhpA. II, P. 200 [0177016] 本偈被引用於 AA. I, P. 247 [0177017] 本偈被引用於 ibid, P. 268 [0178018] 本偈被引用於 ibid, P. 269 [0178019] 本偈被引用於 ibid, P. 363 [0178020] 本偈被引用於 DhpA. III, P. 187 [0178021] 本偈可參照M. II, P. 144; S. I, P. 167; P. 175; A. I, P. 165; P. 167; It, P. 100; Thig. VV. 63-64中阿含一六一梵摩經(大正藏一六八九a)雜阿含一一六一經一一八一經(大正藏二三〇九c三一九c)別譯雜阿含八四經九五經(大正藏二四〇三a四〇七c)等 [0179022] 本偈被引用於 KV. P. 546; DhsA. P. 66 [0179023] 本偈與 Thag. V. 631 同 [0182001] 本經前半至六六〇偈殆與 S. I, PP. 149-153(S. 6. 1. 10. Kokaliko)全文相一致又與 A. V, P. 170ff(A. 10. 89)相類似或係相應部經典另附加十數偈而成本經與漢譯相似之經有雜阿含一二七八經(大正藏二三五一朋b以下)其別譯雜阿含二七六經(大正藏二四七〇a以下)增一阿含卷一二(大正藏二六〇三b以下)大智度論卷一三(大正藏二五一五七b以下)等 [0185002] 以下四偈亦出於 S. I, P. 149; P. 152f; A. V, P. 171; P. 174係引用於 Netti P. 132f此等四偈之漢譯相似之偈有雜阿含一一九四經(大正藏二三二四a)及同部一二七八經(大正藏二三五一c但缺乏與六六〇偈相似者)別譯雜阿含一〇六經及二七六經(大正藏二四一一c四七〇a以下)增一阿含卷一二(大正藏二六〇三c)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七a)法句經卷上〈言語品〉(大正藏四五六一c)出曜經卷一〇(大正藏四六六四a以下)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一b)金色童子因緣經卷一二(大正藏一四八九三a)五分律卷二五(大正藏二二一六五c以下)十誦律卷四卷四九(大正藏二三二三a三五五c以下)有部毘奈耶卷一四(大正藏二三六九七b)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二(大正藏二四六c以下)大智度論卷一三(大正藏二五一五八a)立世阿毘曇論卷一(大正藏三二一七三c)等又與六五七偈相似之偈可參見正法念處經卷一卷八(大正藏一七五b四六b)諸法集要卷五(大正藏一七四八四a)等又與六五八偈相似者可參見阿毘達摩發智論卷二〇(大正藏二六一〇三一c)而與六六〇偈相似者可參見三法度論卷下(大正藏二五二七b)成實論卷七(大正藏三二二九一b)等 [0185003] 以下三偈亦出於 A. II, P. 3f [0186004] 在本經註釋書中並無任何之說明依於本偈相應部之註(Sāratthappakasinī I, P. 216)三十六為與尼羅部陀有關 [0186005] 本偈亦出於 Dhp. V. 306Ud, P. 45(自說經第四品第八經)It. P. 42f(如是語經第四八經)J. II, P. 416f 等漢譯相似之偈可參見法句經卷下〈地獄品〉(大正藏四五七〇a)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一b)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七a)十誦律卷四卷四九(大正藏二三二三a三五五c)等 [0186006] 本偈亦出於 S. I, P. 13; P. 164; Dhp. V. 125; J III, P. 202; PV. P. 124被引用於 Vm. P. 301f 與漢譯相似之偈見雜阿含一一五四經一二七五經(大正藏二三〇七b以下三五〇c)別譯雜阿含七七經二七三經(大正藏二四〇一a四六九b)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七b)法句經卷上〈惡行品〉(大正藏四五六五a)等 [0186007] 次之二偈被引用於 Netti. P. 133 [0188008] 「大鷲」(Patigijjhā)在註書為 Paṭigddhā(貪婪)但一說大鷲為(Mahāgijjhā) [0191001] 本經部分與佛傳有關即釋尊於迦毘羅城降誕阿私陀仙人為佛占相預言釋尊之將來且自悲哀不能遇佛之成道並自遺言其外甥那羅迦命其如聞佛成道即直就佛前修學梵行那羅迦從其遺言聞佛轉法輪之消息於第七日即至佛前問牟尼行以下故事為本經〔序偈〕有關牟尼之行佛之說法為本經之本文而在〔序偈〕中與之相似之故事雖出自種種佛傳但未見有與本經類似之偈然與本經本文相似諸偈可見出於 Mahāvastu III PP. 386-389佛本行集經卷三八(大正藏三八三〇a以下)此或係本文諸偈自古即已存在而〔序偈〕乃後加之者 [0191002] 此等故事例如佛本行集經卷九(大正藏三六九三b以下)可為參照 [0191003] 「晝住」(divāvihāra)亦云晝臥(午睡)即於食後日中之休息此非必定為臥多為樂住坐禪 [0192004] 「黑妙」(Kaṇha-sirī)係指阿私陀仙(Asita-isi)即 Kaṇha 與 Asita 相當Sirī 與 isi 相當蓋 Kaṇha 與 Asita 同為黑色之義sirī 為吉祥人之義此處指為仙人 [0192005] 本偈被引用於 DA. II, P. 438; MA. IV. P185 [0194006] 以下至本經最後之偈雖稍有不同大體與 Mahāvastu III, PP. 386-389 佛本行集經卷三八(大正藏三八三〇a以下)相當 [0196007] 「坦然」(rukkhaṁ va)直譯為「如對樹木」依註文求果實之人行近樹前得與不得亦無得意與失意坦然而去 [0196008] 本偈被引用於 SA. II, P. 109 [0196009] 本偈被引用於 KV. P. 89 [0196010] 本偈被引用於 CND(暹羅本)P. 109 [0197011]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414 [0200001] 以下之四偈亦出於 S. V, P. 433(S, 56. 22 Vijja); It, P. 106 亦出(如是語經之一〇三經)該偈參見雜阿含三九二經(大正藏二一〇六a) [0201002] 本偈與一〇五〇偈後半及一〇五一偈前半同 [0203003] 「吠陀」指須陀洹道乃至阿羅漢道之智 [0204004] 「止滅故」(abhisamayā)有關此語可參照三四二偈之註 [0205005] 本偈及前四偈亦出於 S. IV, P. 205 [0205006] 「離貪」(Virajjati)在註書中使用 Vijānāti(識)之語說明此等識諸受及識苦 [0205007] 次偈亦出於 A. II, P. 10; It. P. 9; P. 109 亦出(如是語經之一五經一〇五經)被引用於 MND. P. 455; CND(暹羅本)P. 291; P. 320; DHSA. P. 364; SNA. P. 64 等更只在七四〇偈被引用於 CND(暹羅本)P. 363; SNA. P. 17; MNDA. P. 39 [0206008] 本偈亦出於 J. IV. P. 354又在出曜經卷五(大正藏四六三六b)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七八c)有與本偈類似之偈 [0206009] 以下之三句亦出於 It. P. 93; P. 95; P. 108f 亦出(如是語經之九三經九四經一〇四經) [0207010] 本偈亦出於 Ud. P. 46 亦出(自說經第四品第九經)更與本偈類似之偈可參見大毘婆沙論卷五六卷一九六(大正藏二七二八八b九八〇b)及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三一(大正藏二八二二三a) [0207011] 以下之二偈可參照舍利弗阿毘曇論卷一三卷一五(大正藏二八六一三b六二五a) [0210012] 本偈亦出於 S. I, P. 133七五四七五五之二偈亦出於 It. P. 62(如是語經之七三經)與此二偈相當之偈可參見雜阿含四六二經(大正藏二一一八a)為阿毘達磨集異門是論卷三(大正藏二六三七八c) [0210013] 本偈可參照 It. P. 45f(如是語經之五一經) [0211014] 以下之三句亦出於 It. P. 35(如是語經之四一經) [0212015] 以下至七六五偈之七偈原形其出於 S. IV, P. 127f在雜阿含三〇八經(大正藏二八八c)有與此等七偈相似之偈 [0217001] 義品原文之 Aṭṭhaka-vagga乃有「八品」之意義或應為「八法品」或「八偈品」亦說不一定本品之第二經為 Guhaṭṭhaka-sutta(窟八偈經)第三經為 Duṭṭhaṭṭhaka-sutta(瞋怒八偈經)第四經為 Suddhaṭṭhaka-sutta(淨八偈經)第五經為 Paramaṭṭhaka-sutta第一八偈經 aṭṭhaka 者此等諸經皆由八偈而成故明顯為「有八」「八偈」之意義若依此意 Aṭṭhaka-vagga亦可解作「八偈經之群」的意義然除去本品由第二經至第五經之四經以外其他十二經均非由八偈而成故本品若全部冠以「八偈品」之名亦並不適切加之 Aṭṭhaka-vagga如在梵文 Arthaka-vargīya(JRAS. 1916. P. 712)又 Artha-vargīya(Ya'somitra, Abhidharmako'sa-vyākhyā P. 33; Bodhisatva-bhūmi P. 48)皆為「義品」於漢譯諸文獻亦於摩訶僧祇律卷二三(大正藏二二四一六a)為八跋祇經以外 atthaka 並未採作八(asṭaka)之意義又在大智度論卷一(大正藏二五六三c)除阿他婆耆經之音譯外總解為義(artha or arthaka)之意即在漢譯中其譯語當如左示義品雜阿含五五一經(大正藏二一四四bc)義足經義足經(大正藏四一七四以下)十六義品經五分律卷二一(大正藏二二一四四b)十六句義四分律卷三九(大正藏二二八四五c)句義經同卷五四(大正藏二二九六八b)說義毘尼母經卷三(大正藏二四八一八a)眾義經大智度論卷一(大正藏二五六〇c)義品同卷一八(大正藏二五一九三b)眾義品大毘婆沙論卷四卷一三七(大正藏二七一七a七〇六a)義品同卷三四(大正藏二七一七六a)眾義經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二卷一六卷一八(大正藏二八一一c一一八a一一三c)義品俱舍論卷一(大正藏二九三b)義部經俱舍釋論卷一(大正藏二九一六四a)義品順正理論卷二(大正藏二九三三七b)義品瑜伽師地論卷一九卷三六(大正藏三〇三八七b四八九a)上列義足經之義足與四分律之句義與毘尼母經之說義其原文或為 Artha-pada 或 Pada-artha 亦未可知其他經典則總為 Arthaka-vargīya 或 Artha-vargīya 當可以推知此可見於 V. I. P. 196; S. III, P. 9; P. 12; Ud. P. 59 等內所被引用相當於 Arthaka-vargīya 依用Aṭṭhaka-vaggika 之名由之可知即由多數部派所傳之 Aṭṭhaka-vagga 是「持義集經」與「持利益集經」之意故稱之為義品今亦譯作義品此義品或可通於各部派所集之十六經巴利文之本品漢譯之義足經均有十六品如左表所示在五分律及四分律有云十六義品經十六句義於 Udāna P. 59 亦有 Soḷasa Aṭṭhakavaggikāni 各點當可明瞭與本品相似者有吳支謙譯義足經二卷義足經與本品比較各有十六經但順序則稍有不同各經彼此相似與本品之偈相似者在義足經中皆有今將兩者之十六經相互比較如左
1 Kāma-sutta
桀貪王經
2 Guhaṭṭhaka-sutta
優填王經
3 Duṭthaṭṭhaka-sutta
須陀利經
4 Suddhaṭṭhaka-sutta
摩竭梵志經
5 Paramaṭṭhaka-sutta
鏡面王經
6 Jarā-sutta
老少俱死經
7 Tissametteyya-sutta
彌勒難經
8 Pasūra-sutta
勇辭梵志經
9 Māgandiya-sutta
摩因提女經
10 Purābheda-sutta
子父共會經
11 Kalahavivāda-sutta
十一異學角飛經
12 Cūḷaviyūha-sutta
十二猛觀梵志經
13 Mahāviyūha-sutta
十三法觀梵志經
14 Tuvaṭaka-sutta
十四兜勒梵志經
15 Attadaṇṭa-sutta
十五維樓勒王經
16 Sāriputta-sutta
十六蓮花色比丘尼經
本品與義足經體裁之不同處本品僅由偈而成反之在義足經各經之偈前則附有因緣故事而在本品則在各經之註中加以說明而巴利文註書中之因緣故事與義足經相比較其中頗有類似者又其內容相異而其所說之旨趣則同一者互相印證諒必有某種關係之存在但亦有二三經之因緣故事則完全不同茲就彼此互相一一比較當請參照各經之註如其他各部派所流行之義足經亦附有因緣故事之義品依中央阿細亞所發現之梵文義品三經之斷片(JRAS. 1916, PP. 711-718)及大智度論卷一八(大正藏二五一九三b)所引用之義品一經皆在偈文前附有因緣譚
[0217002] 本經依註所示佛因一婆羅門於舍衛城與祇樹園中間之阿致羅伐底河畔種麥已至成熟收割之時因河水氾濫而全部流失心中甚為悲歎而佛為之說法在與本經相當之義足經卷上之桀貪王經(大正藏四一七四b以下)其因緣故事與本經之註釋文相類似且較本經之註更為詳細義足經之故事本生經之四六七(Kāma-jātaka, J. IV, PP. 167-175.)當較本經之註更為類似本經註釋其詳細之說明當推上述之本生經又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見於 Mahā-niddesa PP. 1-22 故請就彼處參照 [0217003] 本經亦出於 J. IV, P. 172以下本經之六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五c)與七六六偈乃至七七〇偈之五偈相似者可參見瑜伽師地論卷一九(大正藏三〇三八七b)由七六七偈至七六八二偈被引用於 Netti. P. 5; P. 69相當於此七六七偈七六八之二偈者可參見大毘婆沙論卷三四(大正藏二七一七六a以下)相當於七六七偈者可參見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五b)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一八(大正藏二八一三三c)七六七偈前半被引用於 Vm. P. 378 [0217004] 本偈被引用於 Vm. P. 576; SA. I, P. 32相當於本偈者可參見俱舍論卷一(大正藏二九三b)俱舍釋論卷一(大正藏二九一六四a)順正理論卷二(大正藏二九三三七b)等 [0217005] 本偈可參照 Thag. V. 457 [0217006] 本偈被引用 UdA. P. 120與本偈相當者可參見大毘婆沙論卷五六卷一九六(大正藏二七二八八b九八〇c)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三一(大正藏二八二二三a)七六九偈乃至七七一偈之三偈則被引用於 Netti. P. 6 [0224001] 依註所示賓頭盧婆羅墮闍尊者於憍薩彌之優填王庭園晝住坐禪時優填王偕諸多侍女來遊園中王因泥醉枕一侍女而眠餘女等則步遊園內見尊者而近前禮拜從尊者聽聞說法爾時王醒問侍女等不在因由怒而走近尊者語尊者「汝須遠離」尊者知王非真為問法聽法而來乃默然不語王益震怒欲加害尊者尊者現神通始得安然後尊者至世尊前白其經由世尊乃為尊者說示本經本經相當於義足經卷上之優填王經(大正藏四一七五c以下)本經註之故事與優填王經之因緣故事結構部分頗為類似其敘述內容則大為不同本經註之故事類似於本生經四九七(Mātaṅga-jātaka, J. IV. P. 315f)之序分又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Mahā-niddesa PP. 23-61 [0224002] 「窟」(guhā)指人身體而言身體為諸煩惱所縛如住窟中本經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六a以下) [0226001] 依註所示佛成道後各方之人眾皆歸依佛教為此諸外道則失去信者因而難以取得飲食衣服彼等則以為乃釋尊出現所致遂憎惡佛及其諸弟子伺有機會即策謀滅亡佛教彼等外道於某時指使一白衣女普行者孫陀利令彼女與世尊及佛弟子故示親暱接近為令世人見之然後秘密將彼女殺害埋於祇園之中然後向舍衛城人民及波斯匿王宣傳佛教比丘對孫陀利行不淨之行然後將之殺害世人信以為真對比丘等為種種怒罵因於此事世尊對阿難說示本經本經與義足經卷上須陀利經(大正藏四一七六b以下)相當本經註之因緣故事與須陀利經故事之前半稍為類似此一故事可參照自說經第四品第八經(Udāna P. 43ff)又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Mahā-niddesa PP. 62-83 [0226002] 以下本經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七b以下) [0227003] 與本偈相似之偈可見大智度論卷一(大正藏二五六一a) [0228001] 依註所示有一婆羅門往昔因供養迦葉佛之功德生於舍衛城大婆羅門家由胸部發有如月輪之光故命名為月光婆羅門等向世人宣傳「凡得見月光童子胸之月光者可得名譽財產死後生天」彼等帶月光波羅門遊行各地博得各地諸人尊信時世尊出世住舍衛城爾時月光婆羅門由各地歸至舍衛城見世尊已為其威光所攝對自己些細身光所生之慢心而感愧恥遂歸依佛而出家精進後成阿羅漢其後諸比丘會集耽於「見月光之人得名譽財產死後生天又得清淨」之閑言世尊聞而為說本經本經與義足經卷上摩竭梵志經(大正藏四一七七c以下)相當本經註之故事與摩竭梵志經之因緣故事雖完全不同但其故事之旨趣則相類似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Mahā-niddesa PP. 84-110 [0228002] 以下本經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八a) [0231001] 依註所示世尊住舍衛城時諸外道以己見為第一互相爭論不得解決而訴之於王王集聚生而盲者多人使彼等摸象然後王問彼等「象為何狀」盲者只以所觸得部分告王有謂象如牆壁有謂象如大柱等所言不一而相爭王乃對諸外道曰「汝等各自之主張亦如斯耳」王令彼等且歸佛由一比丘處得聞此事因而說本經與本經相當者在義足經卷上鏡面王經(大正藏四一七八a以下)本經註之故事與鏡面王經之故事多少類同而部份有異鏡面經之故事與自說經第六品第四經(Udāna P. 66ff)則頗為相近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Mahā-niddesa PP. 102-116 [0231002] 以下本經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八b以下) [0233001] 依註所示娑雞多城有婆羅門老夫婦彼等於過去世常與世尊有父母子女關係世尊來娑雞多時彼等呼世尊為「我子」亦常供養世尊世人稱彼等為佛父佛母彼等聞世尊及諸比丘說法遂得入無餘涅槃娑雞多城之婆羅門優婆塞等悼別此老夫婦時世尊由舍衛城來至葬場為優婆塞等而說本經又本生經六人(Sāketa-Jātaks, J. I, P. 308f)中亦述及本經說法之因緣與本經註書之說明或有部分相異與本經相當者有義足經卷上老少俱死經(大正藏四一七八c以下)而本經註之故事與老少俱死經之因緣故事則全然不同又本經各偈字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Mahā-niddesa PP. 117-138 [0233002] 本偈被引用於 Dhp A. III, P. 320以下本經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九a) [0233003] 與本偈相若之偈可參見大毘婆娑論卷三七(大正藏二七一九三b)阿毘曇婆娑論卷二〇(大正藏二八一四四c) [0234004] 本偈被引用於 Vm, P. 666 [0234005] 「遠離於座處」(vivittam āsanam)於底本及 Vm 中為 Vivitta-mānasaṁ(遠離之意)今則從 Mahā-niddesa如依底本時則此一句為養成遠離之意 [0235001] 依註所示有帝須與彌勒二友同出家彌勒自初即勤勉修行帝須則遭長兄之喪而歸家受親戚之勸遂還俗世尊遊行路過帝須所住村莊彌勒同帝須來世尊前一如本經初偈所詢述世尊對之說本經本經相當義足經卷上彌勒難經(大正藏四一七九a以下)本經註之故事與彌勒難經之因緣故事頗多類似但敘述內容則大異其趣更與本經相應之梵文斷片亦於中央亞細亞地方被發現此斷片亦含有如彌勒難經之因緣故事情節(JRAS. 1916, P. 711)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Mahā-niddesa PP. 139-160 [0236002] 以下本經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九b以下) [0238001] 依註所示有波須羅普行者彼謂「我為閻浮洲第一論議者」而向世人挑戰論議因與舍利弗論議敗北為學論議法而於佛教中出家並自以為頗有所得然後再回歸外道又再聲言欲與佛教徒論議舍衛城人因其豫告再與佛教論戰諸人為聽論戰而來集聚波須羅於論議中竟不能發一語世尊遂為群集大眾而說示本經本經與義足經卷上勇辭梵志經(大正藏四一七九c)相當本經註之故事與勇辭梵志經之因緣故事其旨趣雖相似但敘述內容則大為不同又與本經相當者有大智度論一八(大正藏二五一九三b)及中亞發現之梵文斷片均含有如義足經之因緣故事其故事均與勇辭梵志經及本經註相異而大智度論與梵文斷片則相互類似梵文斷片每行有三分之二已磨損已不可能作完整之比較其中由大智度論所出其他不存之 Mṛga-'sīrsa(鹿頭語)當可推知兩者之類似情形(JRAS. 1916. P711)梵文之斷片之第五葉應置於第一葉與第二葉之間此第五葉正與本經之因緣故事部分相當有關此點乃係梵文斷片整理者 Hornle 之誤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見 Mahā-niddesa PP. 161-180 [0238002] 以下本經十一偈相當於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九c以下)又在大智度論卷一八(大正藏二五一九三b)中有五偈與本經相當兩者雖有類似之點但各偈中則不可能對比 [0241001] 依註所示世尊為化導摩健地耶婆羅門夫妻由舍衛城來至拘樓國之調牛聚落摩健地耶婆羅門見世尊身具金色光明摩健地耶思念「我女之身亦有金色之光國王求婚我尚不與今以我女配與有光色之世尊當屬最為適宜」想及此處心中大為歡喜立即歸家使其女盛裝與妻一同伴女來至世尊住處請求世尊娶己女為妻世尊乃為彼等說示本經此一因緣故事亦出於 AA. I. P. 435ff DBPA. I, P. 199ff與本經相當之經在義足經卷上及摩因提女經(大正藏四一八〇a以下)本經註之故事與摩因提女經之因緣故事兩相比較本經之註為詳細兩者頗為類似又與本經相當之梵文斷片雖亦有如摩因提女經之因緣故事但與本經或義足經等則更為不同當與 Divyāvadana P. 515ff 之故事較為相近(JRAS. 1916. P. 715f)亦可參照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四七(大正藏二三八八六b)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見 Mahā-niddesa PP. 181-209 [0241002] 本偈被引用於 AA. I, P. 437, DhpA. III, P. 199; UDA-P. 383與本偈類似之偈可參見有部毘奈耶卷四七(大正藏二三八八六c)以下本經之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八〇b以下) [0241003] 以下至八四一偈之四偈與其相當者被引用於大智度論卷一(大正藏二五六三c)中 [0242004] 本偈以少許不同出自 S. I, P. 12漢譯相當之偈可參見雜阿含一〇七八經(大正藏二二八二a)別譯雜阿含一七經(大正藏三三七九b)瑜伽師地論卷一七(大正藏三〇三七〇c) [0243005] 本偈被引用於 S. III, P. 9; P. 12漢譯相當之偈可參見雜阿含五五一經(大正藏二一四四bc) [0243006] 「吠陀達人」(Vedagū)為得須陀洹道等四聖道智之人 [0245001] 依註所示本經於諸天大會之際世尊受千二百五十人之比丘圍繞以化佛於死前有關所行之事向世尊請益而為解答之說法與本經相似之經為義足經卷下子父共會經(大正藏四一八六c以下)本經註釋中之因緣故事與子父會經之故事完全同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Mahā-niddesa PP. 210-254 [0245002] 以下本經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下(大正藏四一八七c以下) [0248001] 依註所示本經之說示因緣亦如前經與本經相似之經為義足經卷上之異學角非經(大正藏四一八〇c以下)但本經註之因緣故事與異學角飛經之因緣講話完全不同但以化佛請益之點則兩者相同本經各偈之逐字語句解釋可參見 Mahā-niddesa PP. 255-284 [0248002] 以下本經之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八一b以下) [0248003] 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UaA. P. 429 [0250004] 與本偈相當之偈可參見大毘婆沙論卷四卷一三七(大正藏二七一七a七〇六a)及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二(大正藏二八一一c) [0250005] 「障礙」(Papañca)指渴愛與惡見漢譯譯為「戲論」 [0252001] 依註所示本經說示之因緣與前經相同與本經相似之經為義足經卷下及猛觀梵志經(大正藏四一八一c以下)其因緣故事則與本經之註釋不同但於化佛請益之點則相同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見 Mahā-niddesa PP. 285-304 [0252002] 本偈與大智度論卷一(大正藏二五六〇c)之偈或有類似以下本經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下(大正藏四一八二c以下) [0252003] 與次之二偈相當之偈可參見大智度論卷一(大正藏二五六〇以下) [0252004] 「劣者」(omako)底本中 mago(如獸之人)今從 Mahā-niddese [0253005] 與本偈作相當思惟之偈可參見三法度論卷中(大正藏二五二五a)大毘婆沙論卷七七(大正藏二七三九九b)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四〇(大正藏二八二九八a)鞞婆沙論卷八(大正藏二八四七一c)等 [0253006] 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Vm. P. 497, SA. l, P. 329 [0255001] 依註所示本經所說之因緣亦與前之諸經同本經相當於義足經卷下法觀梵志品(大正藏四一八二c以下)所說之因緣故事則與本經註者完全相異但依化佛之請問說法則兩者相通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亦出於 Mahā-niddesa PP. 305. 338 [0255002] 以下本經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下(大正藏四一八三a以下) [0256003] 與本經相當之偈可參見 Bodhisatva-bhūmi P. 48f 瑜伽師地論卷三六(大正藏三〇四八九a) [0256004] 彼(Tam)底本為 Tap今從異本及 Mahā-niddesa [0256005] 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MA. I, P. 41 [0259001] 依註所示本經說示之因緣亦與前之諸經情節相同相當於本經者有義足經卷下兜勒梵志經(大正藏四一八三b以下)其因緣故事則與本經之註大為不同但由化佛之請益而說法則相同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Mahā-niddesa PP. 339-401 [0259002] 以下本經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下(大正藏四一八四b以下) [0259003] 「障礙」(Papañca)參照八七四偈之註 [0261004] 本偈被引用於 SA. II. P. 108 [0263001] 依註所示有親戚關係之釋迦族與拘利族之間為河水而起爭鬥時世尊立於兩爭中間說示本經有關此一故事可參照本生經五三六(Kuṇāla-jātaka, J. V. P. 412f)本經相當於義足經卷下維樓勒王經(大正藏四一八八a以下)維樓勒王經等之因緣故事與本經註者則完全相異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Mahā-niddesa PP. 402-444 [0263002] 以下本經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下(大正藏四一八九b以下) [0263003] 「使執杖故」(atta-daṇḍā)按註釋為「自己惡行之原因」見此說明時想 atta-danda 為「如取自己之杖故」如為能取但原來 atta-daṇḍā 為 ā+V dā+ta-daṇḍa 即為「能取杖」之意參照六三〇偈 [0264004] 「不沈」(na sīdati)底本為 nisīdati今從 Mahā-niddesa [0264005] 「誘引者」(ākāsa)當梵語之 ākarṣa(A+V Kṛṣ.)此非虛空之意的 ākāsa(ā+V Kās) [0264006] 「吸引」(ācamaṁ)底本為 ājavaṁ今從 Mahā-niddesa [0265007] 本偈被引用於 D. A. III, 746; MA. I, P. 232; DhpA. III P. 80 [0267001] 依註所示本經一名長者問經(Therapañha-sutta)本品最後之攝頌即為長者問依註所述世尊於三個月間至三十三天為生母及諸天說法降人界後舍利弗為五百比丘等向世尊作八項請益世尊均為之作答本經即為其問答與本經相似之義足經卷下蓮華色比丘尼經(大正藏四一八四c以下)之因緣故事與本經註釋之人雖非同一但兩者敘述則為類同之事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Mahā-niddesa PP. 445-510 [0267002] 本偈被引用於 Dhp A. III, P. 226以下本經各偈可參照《義足經》卷下(大正藏四一八六b以下) [0267003] 「兜率天」為世尊於迦毘羅城降誕以前為一生補處菩薩住兜率天然後由兜率天沒於人界享最後之生 [0268004] 本偈可參照佛性論卷二(大正藏三一八〇〇c) [0273001] 「彼岸道」(Pārāyana)(參閱南傳四四一七頁追記)於漢譯諸文獻皆為音譯作皮羅延婆羅延波羅延耶(那波羅衍拏等於漢譯中所出波羅延等語如左波羅延耶阿逸多所問雜阿含三四五經(大正藏二九五b)波羅延富鄰尼迦所問雜阿含九八二經(大正藏二二五五c)波羅延憂陀耶所問雜阿含九八三經(大正藏二二五六a)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雜阿含一一六四經(大正藏二三一〇b)波羅延經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正藏一五二七九c)波羅延經四分律卷五四(大正藏二二九六八b)波羅延薩遮陀舍修妒路十誦律卷二五(大正藏二三一八一b)波羅延毘尼母經卷三(大正藏二四八一八a)波羅延經阿耆陀難大智度論卷三(大正藏二五八二c)波羅延優婆尸難同卷四(大正藏二五八五b)波羅延經同卷三一(大正藏二五二九五c)波羅衍那摩納婆發智論卷一(大正藏二六九一八c九一九a)波羅衍那手大毘婆沙論卷四卷一三七(大正藏二七一七a七〇六a)波羅衍拏摩納婆同卷六(大正藏二七二六b二七c)波羅衍拏見諦經同卷三〇(大正藏二七一五三c)波羅延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二卷一六(大正藏二八一一c一一八a)波羅延中因阿氏多請問頌瑜伽師地論卷一九(大正藏三〇三八六c)婆羅延經成實論卷一(大正藏三二二四四b)波羅延經同卷一二(大正藏三二三三九a) [0273002] 原無此序偈部分或為爾後基於傳承而附加者亦未可知蓋本品之古註釋於 Cūla-niddesa序偈部分之語句亦無解釋與此部分之偈相當者漢譯文獻中並無所見此或疑為其他部派容有與此全然不同之序偈即如於前註所列之大毘婆沙論卷六(大正藏二七二六b二七c)中有與波羅衍那摩納婆之問答三偈又發智論卷一(大正藏二六九一八c九一九a)亦有同樣之二偈又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正藏一五二七九c)與波羅延經中所說亦有如上所揭之偈相似之一偈但此等三偈並未見有相當於巴利文偈此或想係於有部波羅延經序偈之有所存尤以有部等所傳之波羅延經其本文與巴利文所傳多容或稍有相異之點而巴利文所無之右列三偈或為有部之波羅延經本文中之偈頌原無此序偈部分或為爾後基於傳承而附加者亦未可知蓋本品之古註釋於 Cūla-niddesa序偈部分之語句亦無解釋與此部分之偈相當者漢譯文獻中並無所見此或疑為其他部派容有與此全然不同之序偈即如於前註所列之大毘婆沙論卷六(大正藏二七二六b二七c)中有與波羅衍那摩納婆之問答三偈又發智論卷一(大正藏二六九一八c九一九a)亦有同樣之二偈又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正藏一五二七九c)與波羅延經中所說亦有如上所揭之偈相似之一偈但此等三偈並未見有相當於巴利文偈此或想係於有部波羅延經序偈之有所存尤以有部等所傳之波羅延經其本文與巴利文所傳多容或稍有相異之點而巴利文所無之右列三偈或為有部之波羅延經本文中之偈頌 [0273003] 由人民收穫而施捨 [0273004] 本偈後本被引用於 UdA. P. 10 [0277005] 以下至一〇〇八偈之二偈半與一一二四偈一一二五偈同 [0278006] 「瞿那墮」(Gonaddha)指哥達城(Godha-pura) [0278007] 「卑地寫」(Vedisa)阿槃提(Avanti)國之城市 [0278008] 「入舍衛城」彼等十六人聞世尊住舍衛城由南方向西行轉向北方達舍衛城時世尊已去王舍城彼等更追蹤由舍衛城東行向南方摩揭陀國 [0279009] 「金色之光」(Pīta-raṁsiṁ)於底本作 vīta-raṁsi(無光)Cula-nid desa 作 vīta-raṁsṁ今從 Trenchner 之所示 [0281010] 本偈以些少之不同被引用於 DA. I, P. 155; MA. II, P. 274; SnA. P. 230 [0285001] 於註所示本經為阿耆多經(Ajit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8-32 [0285002] 本偈被引用於 Netti. P. 10; P. 70以下本經之八偈其全部相似之偈在瑜伽師地論卷一九(大正藏三〇三八六b以下)波羅延經中被應用作為因阿氏多所請問頌在此引用中更又插入於一〇三七偈與一〇三八偈之間並有一一一〇偈與一一一一偈之相似二偈又阿耆多在請問本偈之時尚非佛教徒故「尊者阿耆多曰」尊者之稱呼似不太適宜但在彼岸道品成立為經典佛教徒則深為喜誦此時阿耆多為已得阿羅漢果之長老故稱尊者阿耆多在以下各經中亦同作如此尊稱 [0285003] 本經被引用於 Netti. P. 11; P. 70 [0285004] 次二偈被引用於 Netti. P. 12f; P. 71與此二偈相當之偈可見大毘婆沙論卷七三(大正藏二七三七九b)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三九(大正二八二八五b)鞞婆沙論卷六(大正藏二四五四c以下) [0285005] 本偈被引用於 Vm. P. 7; MA. I. P. 22; SA. II, P. 253; SnA. P. 8; PtsA I, P. 14; DhsA. P. 351 等與本偈相當之偈可參見大毘婆沙論卷四四(大正藏二七二三〇b)阿毘曇毗婆沙論卷二四(大正藏二八一七七b) [0286006] 次二偈被引用於 Netti. P. 14; P. 71 [0286007] 次三偈被引用於 Netti. P. 17 [0286008] 本偈被引用於 S. II, P. 47; P. 49; P. 50; DhpA. III, P. 228; JA. IV, P. 260 等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SnA. P. 124與本偈相當之偈可見雜阿含三四五經(大正藏二九五b)大智度論卷三(大正藏二五八二c)在大智度論則成為由波羅延經阿耆陀難之所引 [0286009] 本偈被引用於 Netti. P. 21 [0288001] 於註所示本經為帝須彌勒經(Tissametteyy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33-41 [0288002] 以下四句被引用於 A. III, P. 399; P. 401與之相當之偈可參見雜阿含一一六四經(大正藏二三一〇b) [0289003] 本偈與前註同 [0289001] 於註所示本經為富迦那經(Puṇṇak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42-66 [0290002] 以下三句與四五八偈前半同 [0291003] 本偈被引用於 A. I, OP. 133; A. II, P. 45f與本偈相當之偈可參見雜阿含九八二經(大正藏二二五五c) [0292001] 依註所示本經為彌多求經(Mettagū-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67-107 [0292002] 此半偈及次偈與七二八偈同 [0293003] 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NA. I, P. 173 [0293004] 「吠陀達人」為得須陀洹道等四聖道智之行者 [0294001] 於註所示本經為度多迦經(Dhotak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Cūla-niddesa(暹邏本)PP. 108-125 [0295002] 本偈與次偈之相當之偈可參見大毘婆沙論卷七八(大正藏二七四〇一b)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四〇(大正藏二八二九九b以下)鞞婆沙論卷八(大正藏二八四七二c) [0295003]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32; KV. P. 194於成實論卷一(大正藏三二二四四b)婆羅延經中作為佛言引用本偈之相當偈 [0295004] 「無能」(na sahissāmi)底本作 nagamissami 今從異本於 Cūla-niddesa 有 na samissāmi解釋為「無能」 [0295005] 以下三偈被引用於 Netti P. 166 [0297001] 於註所示本經為優波私婆經(Upasīv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126-141 [0298002] 「可亡滅耶」(cavetha)底本 Cūḷa-niddesa 為 bhavetha(存在)此意當亦可通今為更明瞭故則從異本 [0298003] 本偈被引用於 DA. II, P. 514 [0298004] 次之二偈與其相當之偈出於大智度論卷四(大正藏二五八五b)為波羅延經之所引 [0299001] 於註釋中稱本經為難陀經(Nand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142-160 [0300002] 禁制(Yatā)底本為 Yathā今從 Cūḷa-niddesa [0302001] 於註所示本經為醯摩迦經(Hemak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161-168 [0302002] 本偈與一一三五偈同 [0303001] 註釋書稱本經為刀提耶經(Todeyy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169-175 [0305001] 註釋書稱本經為劫波經(Kapp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176-186 [0306001] 註釋書稱本經為闍都乾耳經(Jatukaṇṇi-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187-196 [0307001] 註釋書中稱本經為跋陀羅浮陀經(Bhadrāvudh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197-206 [0309001] 依註所示稱本經為優陀耶經(Uday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207-220 [0309002] 以下二偈被引用於 A. I, P. 134與此二偈相當之偈可參見雜阿含七八三經(大正藏二二五六a) [0309003] 以下二偈亦出於 S. I, P. 39相當於漢譯之偈可參見雜阿含一〇一〇經(大正藏二二六四b)別譯雜阿含二三七經(大正二四五九b) [0310004] 以下二偈相當於瑜伽師地論卷一九(大正藏三〇三八六b以下) [0311001] 註釋書稱本經為布沙羅經(Posāl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221-234 [0311002] 與本偈相當之偈可參見大毘婆沙論卷四卷一三七(大正藏二七一七a七〇六a)阿毘婆沙論卷二(大正藏二八一一c)成實論卷一二(大正藏三二三三九a) [0312001] 註釋書稱本經為莫伽羅闍經(Mogharāj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235-257 [0313002] 「無知通」(nabhijānāti)底本為 nābhijānami今從異本及 Cūḷa-niddesa [0313003] 本偈後半被引用於 SnA. P. 588 [0313004] 本偈被引用於 KV. P. 64 MNd. P. 438; Netti P. 7; Vm. P. 656 [0314001] 依註所示本經為賓祇耶經(Pingiya-sutta)本經各偈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P. 258-266 [0315001] 此第十八經之經題在底本與註書均已無存今從 Cūḷa-niddesa 之表題 Salasamāṇavakapañhā-nigama(十六學童所問之結語)以下各語句之逐字解釋可參見 Cūḷa-niddesa(暹邏本)P. 268-316 [0315002] 「門弟子」(paricāraka)亦可解為世尊之門弟子 [0315003] 以下二偈與一〇〇六偈之後半一〇〇七偈一〇〇八偈相同 [0317004] 以下七偈為十六人學童由聞佛說法而在佛教中出家不久得證阿羅漢後十六人中最年長之賓祇耶代表十六人回到前師婆和利之南方居所歸來向婆和利復命言佛出世 [0317005] 本偈與一〇八四偈意同被引用於 MA. I, P. 35 [0319006] 薄迦利(Vakkali)由信解得道事可參照 DhpA. IV, P. 118; AA. I, P. 348ff有關跋陀羅浮陀可參照前第十三經 [0320007] 直譯為「依八誦分量之聖典經集竟」
[A1] 行【CB】竹【南傳】
[A2] 南傳大藏經此處註標[14]有誤今予以修訂為[*]
[A3] 辦【CB】辨【南傳】
[A4] 娑【CB】婆【南傳】(cf. T02n0099_p0365c07)
[A5] 娑【CB】婆【南傳】(cf. T02n0099_p0365c07)
[A6] 娑【CB】婆【南傳】(cf. T02n0099_p0365c07)
[A7] 娑【CB】婆【南傳】(cf. T02n0099_p0365c07)
[A8] 娑【CB】婆【南傳】(cf. T02n0099_p0365c07)
[A9] 己【CB】已【南傳】
[A10] 婬【CB】媱【南傳】
[A11] 弗【CB】佛【南傳】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