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經集
一 蛇品
一 蛇經[1]
一
(一)
二
(二)
三
(三)
四
(四)
五
(五)
六
(六)
[P.2]七
(七)
八
(八)
九
(九)
一〇
(一〇)
一一
(一一)
一二
(一二)
一三
(一三)
一四
(一四)
一五
(一五)
一六
(一六)
[P.3]一七
(一七)
以上蛇經畢
二 陀尼耶經[1]
一八
牧牛者陀尼耶曰:
(一)
一九
世尊曰:
(二)
二〇
牧牛者陀尼耶曰:
(三)
二一
世尊曰:
(四)
[P.4]二二
牧牛者陀尼耶曰:
(五)
二三
世尊曰:
(六)
二四
牧牛者陀尼耶曰:
(七)
二五
世尊曰:
(八)
二六
牧牛者陀尼耶曰:
(九)
二七
世尊曰:
(一〇)
二八
牧牛者陀尼耶曰:
(一一)
二九
世尊曰:
(一二)
三〇
(一三)
三一
(一四)
三二
(一五)
[P.6]三三
惡魔波旬曰:
(一六)
三四
世尊曰:
(一七)
陀尼耶經畢
三 犀牛經[1]
三五
(一)
三六
(二)
三七
(三)
三八
(四)
三九
(五)
四〇
(六)
四一
(七)
四二
(八)
四三
(九)
四四
(一〇)
四五
(一一)
四六
(一二)
四七
(一三)
四八
(一四)
四九
(一五)
五〇
(一六)
五一
(一七)
[P.9]五二
(一八)
五三
(一九)
五四
(二〇)
五五
(二一)
五六
(二二)
五七
(二三)
[P.10]五八
(二四)
五九
(二五)
六〇
(二六)
六一
(二七)
六二
(二八)
六三
(二九)
六四
(三〇)
六五
(三一)
六六
(三二)
六七
(三三)
六八
(三四)
六九
(三五)
七〇
(三六)
[P.12]七一
(三七)
七二
(三八)
七三
(三九)
七四
(四〇)
七五
(四一)
犀牛經畢
四 耕田婆羅墮闍經[1]
[P.13]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摩揭陀國,南山之「一茅」婆羅門村。爾時,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播種時,約有五百軛牛之犁鋤。時世尊晨早著衣[2](僧伽梨)、持鉢,來至(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耕作之處。爾時,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以食物分配農夫等。時世尊走近食物分配之處,立於一方。時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見世尊為食而立。見已,白世尊言:「沙門!我耕耘且播種,耕耘且播種而後食。沙門!汝亦當耕耘且播種,耕耘且播種然後食。」「婆羅門!我亦耕耘且播種,耕耘且播種然後食。」「然我等未見卿瞿曇之軛、犁鋤、鋤頭、鞭及牛。世尊當時卻言:『婆羅門!我亦耕耘且播種,耕耘且播種然後食。』」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以偈白佛曰:
七六
(一)
七七
(二)
[P.14]七八
(三)
七九
(四)
八〇
(五)
時,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以大青銅鉢,盛乳粥供獻世尊曰:「卿瞿曇請食乳粥;因卿所耕耘,可獲甘露果。」
八一
(六)
八二
(七)
[P.15]「卿瞿曇!我此乳粥應與何人?」「婆羅門!我未見含括天、魔、梵天之一切世界及沙門、婆羅門、天、人等之中,除如來與如來弟子外,不見能消化、食此乳粥。故汝婆羅門應將此乳粥棄於無草之地或沉於無生物之水中。」時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將此乳粥流入無生物水中。當乳粥投注水中,立起沸煙,發出嘶嘶聲音,一如為日光熾然之鋤頭投入水中所發嘶嘶聲音。時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身毛豎立、大為悚懼,即來至世尊前,以頭伏於世尊足下,白世尊言:「卿瞿曇!希有哉!卿瞿曇!希有哉!卿瞿曇!譬如使倒者起,使蔽者開,教迷者以道,又如於闇夜揭舉燈火使具眼[P.16]者得見諸色。卿瞿曇!汝以諸多之教說說法,我願歸依卿瞿曇、教法及比丘眾。我欲在卿瞿曇之處出家,欲得受具足戒。」
如是,耕田婆羅墮闍婆羅門,即於世尊之處出家、受具足戒。而於受戒後不久,尊者婆羅闍獨處遠離、不放逸、熱心精勤獨住。不久——正如諸善男子正得由家出家、達非家之目的——於現世具足作證了達,住於無上梵行之終局(涅槃),於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A3]辦、了知更復不至輪迴苦界之狀態。如此,尊者婆羅墮闍,即得成為阿羅漢之一人。
以上耕田婆羅墮闍經竟
五 淳陀經[1]
八三
(一)
八四
世尊宣說:「淳陀!
(二)
八五
(三)
八六
(四)
八七
(五)
八八
(六)
八九
(七)
九〇
(八)
淳陀經竟
六 敗亡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容貌壯麗之天神,於夜稍過時分,遍照祇園各角落。走近世尊前,然後作禮,立於一方。天神以偈白世尊:
九一
(一)
九二
(二)
九三
(三)
九四
(四)
九五
(五)
[P.19]九六
(六)
九七
(七)
九八
(八)
九九
(九)
一〇〇
(一〇)
一〇一
(一一)
一〇二
(一二)
一〇三
(一三)
一〇四
(一四)
一〇五
(一五)
一〇六
(一六)
[P.20]一〇七
(一七)
一〇八
(一八)
一〇九
(一九)
一一〇
(二〇)
一一一
(二一)
一一二
(二二)
一一三
(二三)
一一四
(二四)
一一五
(二五)
敗亡者經竟
[P.21]七 賤民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給孤獨園。時世尊晨早著衣持鉢及僧伽梨衣,為行乞而入舍衛城。爾時,事火婆羅墮闍婆羅門之居所,然神火之燈、供養供物。時世尊於舍衛城內次第行乞,走近事火婆羅墮闍婆羅門之居處。事火婆羅墮闍婆羅門遙見世尊前來。見已,白世尊言:「汝!止於彼處,低級偽濫沙門!止於彼處。汝賤民者,賤民者!止於彼處,勿近神聖之處。」世尊聞是言已,即向事火婆羅墮闍婆羅門作如次宣示:「汝婆羅門!然汝知賤民者?汝知賤民者之法耶?」「卿瞿曇!我不知禿頭者事,亦不知賤民者之法。卿瞿曇!願汝說示,我欲知賤民者事與禿頭者之法。」「汝婆羅門!然者,諦聽善思念之,我為汝說。」「卿!唯然!」事火婆羅墮闍婆羅門答世尊已,世尊宣說如次:
一一六
(一)
一一七
(二)
[P.22]一一八
(三)
一一九
(四)
一二〇
(五)
一二一
(六)
一二二
(七)
一二三
(八)
一二四
(九)
一二五
(一〇)
一二六
(一一)
一二七
(一二)
一二八
(一三)
一二九
(一四)
[P.23]一三〇
(一五)
一三一
(一六)
一三二
(一七)
一三三
(一八)
一三四
(一九)
一三五
(二〇)
一三六
(二一)
一三七
[P.24]一三八
(二三)
一三九
(二四)
一四〇
(二五)
一四一
(二六)
一四二
(二七)
事火婆羅墮闍婆羅門聞此言後,白佛言:「卿瞿曇!希有哉,卿瞿曇!希有哉。卿瞿曇!譬如使倒而復起,蔽者開露,如教迷者以道,如暗夜揭來燈火,使具眼者[P.25]得見諸色,如此卿瞿曇以諸多之教說說法。我願歸依卿瞿曇、教法、比丘僧。卿瞿曇!由今日以後,以至壽盡,認受我歸依為優婆塞。」
賤民經竟
八 慈經[1]
一四三
(一)
一四四
(二)
一四五
(三)
一四六
(四)
[P.26]一四七
(五)
一四八
(六)
一四九
(七)
一五〇
(八)
一五一
(九)
一五二
(一〇)
大悲經竟
[P.27]九 雪山〔夜叉〕經[1]
一五三
薩達其羅夜叉曰:
(一)
一五四
黑摩瓦特夜叉曰:
(二)
一五五
[A4]娑多耆利夜叉曰:
(三)
一五六
喜瑪遠達夜叉曰:
(四)
一五七
[A5]娑多耆利夜叉曰:
(五)
一五八
喜瑪遠達夜叉曰:
(六)
一五九
[A6]娑多耆利夜叉曰:
(七)
一六〇
喜瑪遠達夜叉曰:
(八)
一六一
[A7]娑多耆利夜叉曰:
(九)
一六二
喜瑪遠達夜叉曰:
(一〇)
[P.29]一六三
[A8]娑多耆利夜叉曰:
一六三
(一一之一)
一六三
(一一之二)
一六四
(一二)
一六五
(一三)
一六六
(一四)
一六七
(一五)
一六八
喜瑪遠達夜叉曰:
(一六)
[P.30]一六九
世尊告喜瑪遠達:
(一七)
一七〇
(一八)
一七一
(一九)
一七二
(二〇)
一七三
(二一)
一七四
(二二)
一七五
(二三)
一七六
(二四)
一七七
(二五)
一七八
一七九
(二七)
一八〇
(二八)
雪山〔夜叉〕經竟
一〇 曠野(夜叉)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曠野之曠野夜叉棲息處。時曠野夜叉來詣世尊前,近前白世尊言:「沙門!汝去。」世尊:「友!唯諾」即去。「沙門!汝來。」世尊:「友!唯諾。」即來。曠野夜叉再度白世尊言:「沙門!汝去。」世尊:「友!唯諾。」即去。「沙門!汝來。」世尊:「友!唯諾。」即來。曠野夜叉三度白世尊言:「沙門!汝去。」世尊:「友!唯諾。」即去。「沙門!汝來。」世尊:「友!唯諾。」即來。曠野夜叉四度白世尊言:「沙門!汝去。」〔世尊:〕「友!汝欲我去,我不去。汝可作汝想欲之[P.32]事。」
「沙門!我將問汝,若汝不給我解答,我將令汝心錯亂、撕裂汝心臟、或捉汝兩足投向恒河彼岸。」〔世尊曰:〕「友!含括天、魔、梵天世界,於沙門、婆羅門、天、人等大眾之中,未曾見能令我心錯亂、撕裂我心臟、或捉我兩足投至恒河彼岸者。但友!汝若欲問,即當問。」
時曠野夜叉以偈白世尊:
一八一
(一)
一八二
(二)
一八三
(三)
[P.33]一八四
(四)
一八五
(五)
一八六
(六)
一八七
(七)
一八八
(八)
一八九
(九)
一九〇
(一〇)
一九一
(一一)
一九二
曠野〔夜叉〕經竟
[P.34]一一 征勝經[1]
一九三
(一)
一九四
(二)
一九五
(三)
一九六
(四)
一九七
(五)
一九八
(六)
一九九
(七)
二〇〇
(八)
二〇一
(九)
[P.35]二〇二
(一〇)
二〇三
(一一)
二〇四
(一二)
二〇五
(一三)
二〇六
征勝經竟
一二 牟尼經[1]
二〇七
(一)
二〇八
(二)
[P.36]二〇九
(三)
二一〇
(四)
二一一
(五)
二一二
(六)
二一三
(七)
[P.37]二一四
(八)
二一五
(九)
二一六
(一〇)
二一七
(一一)
二一八
(一二)
二一九
(一三)
二二〇
(一四)
二二一
(一五)
牟尼經竟
以上蛇品第一竟
總攝頌:
[P.39]二 小品
一 寶經[1]
二二二
(一)
二二三
(二)
二二四
(三)
二二五
(四)
二二六
(五)
二二七
(六)
二二八
(七)
二二九
(八)
二三〇
(九)
二三一
(一〇)
二三二
(一一)
二三三
(一二)
二三四
(一三)
二三五
(一四)
二三六
(一五)
二三七
(一六)
二三八
(一七)
寶經竟
二 臭穢經[1]
二三九
〔苦行婆羅門帝須向迦葉佛曰〕
(一)
二四〇
(二)
二四一
(三)
二四二
(四)
二四三
(五)
二四四
(六)
[P.44]二四五
(七)
二四六
(八)
二四七
(九)
二四八
(一〇)
二四九
[P.45]二五〇
(一二)
二五一
(一三)
二五二
(一四)
臭穢經竟
三 慚經[1]
二五三
(一)
二五四
(二)
[P.46]二五五
(三)
二五六
(四)
二五七
(五)
慚經竟
四 大吉祥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容姿美麗之天神,夜半過後,徧照祇樹園各隅。接近世尊之前,敬禮世尊,立於一方。天神以偈白世尊:
二五八
(一)
二五九
(二)
二六〇
(三)
[P.47]二六一
(四)
二六二
(五)
二六三
(六)
二六四
(七)
二六五
(八)
二六六
(九)
二六七
(一〇)
二六八
(一一)
二六九
大吉祥經竟
五 針毛夜叉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伽耶村單奇他滿傑(Taṁkita-mañca)之針毛夜叉棲[P.48]息處。爾時粗皮夜叉與針毛夜叉過世尊之近處。時粗皮夜叉告針毛夜叉曰:「此是沙門。」「彼似沙門而非沙門,我所知,彼為沙門、或似沙門非沙門。」時,針毛夜叉趨近世尊前,近前復更挨至世尊身旁。時世尊將身迴避。時針毛夜叉白世尊言:「沙門!汝畏我耶?」「友!我非畏汝,但惡觸汝,故我迴避。」「沙門!我將問汝。汝若不能回答,我將使汝心錯亂、或裂汝心臟、或捉汝兩足投至恒河彼岸。」「友!含括天、魔、梵天之世界乃至沙門、婆羅門、天、人等中未曾見能使我心錯亂、裂我心臟、或捉我兩足投至恒河彼岸者。但友!汝若欲問,可即問之。」時針毛夜叉以偈白世尊:
二七〇
(一)
二七一
(二)
[P.49]二七二
(三)
二七三
(四)
針毛夜叉經竟
六 法行經[1]
二七四
(一)
二七五
(二)
二七六
(三)
二七七
(四)
二七八
(五)
二七九
(六)
二八〇
(七)
[P.50]二八一
(八)
二八二
(九)
二八三
(一〇)
法行經竟
七 婆羅門法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憍薩羅國婆羅門之權威長老、耆宿年邁高齡眾人來至世尊前,近至世尊之座,共同問候,交談述懷喜、慰之語後,彼等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婆羅門諸眾白世尊言:「卿瞿曇!今婆羅門於諸婆羅門法,符合於往昔之諸婆羅門否?」「汝眾婆羅門!今諸婆羅門,於諸婆羅門法與往昔諸婆羅門不相符合。」「卿瞿曇!若無不便之障難,卿瞿曇為我等說往昔諸婆羅門之婆羅門法。」「若然,汝等婆羅門!當自善作意諦聽,我當宣說。」彼等婆羅門回答世尊:「唯然!卿瞿曇。」世尊作斯言曰:
二八四
(一)
[P.51]二八五
(二)
二八六
(三)
二八七
(四)
二八八
(五)
二八九
(六)
二九〇
(七)
二九一
(八)
二九二
(九)
[P.52]二九三
(一〇)
二九四
(一一)
二九五
(一二)
二九六
(一三)
二九七
(一四)
二九八
(一五)
二九九
(一六)
三〇〇
(一七)
三〇一
(一八)
三〇二
(一九)
三〇三
(二〇)
三〇四
(二一)
三〇五
(二二)
三〇六
(二三)
三〇七
(二四)
三〇八
(二五)
三〇九
(二六)
[P.54]三一〇
(二七)
三一一
(二八)
三一二
(二九)
三一三
(三〇)
三一四
(三一)
三一五
(三二)
斯言已,彼等長老婆羅門白世尊言:「卿瞿曇!善哉,卿瞿曇!善哉。汝瞿曇如使倒者起,使蔽者露現,如教迷者以道,如暗夜揭來燈火使有眼者見諸色。
[P.55]如斯卿瞿曇以諸多教說而為宣示。我等歸依瞿曇與法及比丘僧,卿瞿曇!自今日以後,容納我等盡形壽歸依為優婆塞。」
婆羅門法經竟
八 船經[1]
三一六
(一)
三一七
(二)
三一八
(三)
三一九
(四)
三二〇
(五)
[P.56]三二一
(六)
三二二
(七)
三二三
船經竟
九 何謂戒經[1]
三二四
(一)
三二五
(二)
三二六
(三)
三二七
(四)
三二八
(五)
三二九
(六)
三三〇
(七)
何謂戒經竟
一〇 起立經[1]
三三一
[P.58]三三二
三三三
(三)
三三四
(四)
起立經竟
一一 羅睺羅經[1]
三三五
(一)
三三六
(二)
三三七
(三)
三三八
(四)
[P.59]三三九
(五)
三四〇
(六)
三四一
(七)
三四二
(八)
世尊實以此等偈對羅睺羅屢屢教誡。
羅睺羅經竟
一二 鵬耆舍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曠野之阿伽羅婆廟。爾時尊者婆耆舍之和尚尼拘盧陀劫波長者,於阿伽羅婆寺般涅槃不久。時閑處禪思之婆耆舍尊者之心中起如斯思念:「我和尚果然已般涅槃或未般涅槃耶?」時尊者婆耆舍於下午由禪思出,至世尊所。[P.60]至後禮拜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尊者婆耆舍白世尊言:「世尊!我於此閑處禪思,我心起是思念:『我師和尚已般涅槃或未般涅槃耶?』」時尊者婆耆舍即從座起徧袒衣一肩,向世尊合掌,以偈白世尊曰:
三四三
(一)
三四四
(二)
三四五
(三)
三四六
(四)
三四七
(五)
三四八
(六)
三四九
(七)
三五〇
(八)
三五一
(九)
三五二
(一〇)
三五三
(一一)
三五四
(一二)
三五五
世尊曰:
(一三)
三五六
(一四)
三五七
(一五)
三五八
(一六)
鵬耆舍經竟
[P.63]一三 正普行經[1]
三五九
(一)
三六〇
世尊曰:
(二)
三六一
(三)
三六二
(四)
三六三
(五)
三六四
(六)
[P.64]三六五
(七)
三六六
(八)
三六七
(九)
三六八
(一〇)
三六九
(一一)
[P.65]三七〇
(一二)
三七一
(一三)
三七二
(一四)
三七三
(一五)
三七四
(一六)
三七五
(一七)
正普行經竟
一四 曇彌迦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曇彌迦優婆塞共五百優婆塞,詣世尊之處。詣已,禮拜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曇彌迦優婆塞以偈白世尊言:
三七六
(一)
三七七
(二)
三七八
(三)
[P.67]三七九
(四)
三八〇
(五)
三八一
(六)
三八二
(七)
三八三
(八)
三八四
(九)
三八五
(一〇)
三八六
(一一)
三八七
(一二)
三八八
(一三)
三八九
(一四)
三九〇
(一五)
三九一
(一六)
三九二
(一七)
三九三
(一八)
三九四
(一九)
三九五
(二〇)
三九六
(二一)
三九七
(二二)
三九八
(二三)
三九九
(二四)
四〇〇
(二五)
四〇一
(二六)
四〇二
(二七)
四〇三
(二八)
四〇四
(二九)
曇彌迦經竟
[P.71]小品第二終
小品之攝頌(總偈):
[P.72]三 大品
一 出家經[1]
四〇五
(一)
四〇六
(二)
四〇七
(三)
四〇八
(四)
四〇九
(五)
四一〇
(六)
四一一
(七)
四一二
(八)
四一三
(九)
四一四
(一〇)
四一五
(一一)
四一六
(一二)
[P.73]四一七
(一三)
四一八
(一四)
四一九
(一五)
四二〇
(一六)
四二一
(一七)
四二二
(一八)
[P.74]四二三
(一九)
四二四
(二〇)
出家經竟
二 精勤經[1]
四二五
(一)
四二六
(二)
四二七
(三)
[P.75]四二八
(四)
四二九
(五)
四三〇
(六)
四三一
(七)
四三二
(八)
四三三
(九)
四三四
(一〇)
四三五
(一一)
[P.76]四三六
(一二)
四三七
(一三)
四三八
(一四)
四三九
(一五)
四四〇
(一六)
四四一
(一七)
四四二
(一八)
四四三
(一九)
四四四
(二〇)
四四五
(二一)
四四六
(二二)
四四七
(二三)
四四八
(二四)
[P.78]四四九
(二五)
精勤經竟
三 善說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諸比丘答世尊:「尊師!」
世尊如是曰:「諸比丘!具備四支語,為善說而非惡說,無罪而不見責難於諸識者。云何四支?諸比丘!有比丘只語善說、不語惡說;只語法、不語非法;只語愛語、不語不愛語;只語真實語、不語虛偽語。具備此等四支語,為善說而非惡說,無罪而不見責難於諸識者。」世尊如斯說,善逝如斯說已,師〔世尊〕更曰:
四五〇
(一)
[P.79]時尊者婆耆舍由座而起,徧袒一肩,向世尊合掌,白世尊言:「善逝!我已明解世尊所說義。」「婆耆舍!汝言明解。」時婆耆舍尊者於世尊前,以適當諸偈讚歎世尊:
四五一
(二)
四五二
(三)
四五三
(四)
四五四
(五)
善說經竟
四 孫陀利迦婆羅墮闍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憍薩羅國孫陀利迦河邊。爾時,孫陀利迦婆羅墮闍祀火婆羅門,於孫陀利迦河邊,行祀聖火之火供養。時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行祀火之火供養已,即由座起,迴望四方自謂:「此殘餘供物,應使誰受耶?」孫陀利迦[P.80]婆羅墮闍婆羅門由不遠之樹下見世尊以衣披纏至頭而坐。見已,以左手持殘餘供物,行近世尊之處。時世尊聞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之足音而開啟頭衣。時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見世尊為光頭圓頂,即謂:「此是沙門。」便欲轉回。時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作如是思念:「雖為光頭圓頂,此世亦有一部分光頭圓頂之婆羅門;我且近前,問彼之出身。」於是,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行近世尊之處。詣前白世尊言:「尊者何姓之出生?」時世尊以偈對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曰:
四五五
(一)
四五六
(二)
[P.81]四五七
(三)
四五八
(四)
四五九
婆羅門曰:
(五)
四六〇
(六)
四六一
(七)
四六二
(八)
四六三
(九)
四六四
(一〇)
四六五
(一一)
四六六
(一二)
四六七
(一三)
四六八
(一四)
四六九
(一五)
四七〇
(一六)
四七一
(一七)
四七二
(一八)
四七三
(一九)
四七四
(二〇)
四七五
(二一)
四七六
(二二)
四七七
(二三)
四七八
(二四)
[P.85]四七九
(二五)
四八〇
(二六)
四八一
(二七)
四八二
(二八)
四八三
(二九)
四八四
(三〇)
四八五
(三一)
[P.86]四八六
(三二)
時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白世尊言:「卿瞿曇!希有,卿瞿曇!希有。卿瞿曇!猶如使倒者起,蔽覆者露現,教迷者以道,又如暗夜揭來燈火,使有眼者得見諸色。如斯,瞿曇以諸多教說之說法,我願歸依卿瞿曇、法與比丘眾。我願在卿瞿曇之前出家,得具足戒。」
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得於世尊前出家,得受具足戒。而後不久,尊者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遠離獨自,虔誠不放逸,住於精勤,不久即了知——諸善男子由家出家而達非家之目的——「我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更不至如斯(輪迴苦界)之狀態」,現世而自通達、作證、具足、住於無上梵行之終局(涅槃)。此尊者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成為阿羅漢之一人。
孫陀利迦婆羅墮闍婆羅門經竟
五 摩伽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王舍城之靈鷲山。時[2]摩伽學童詣近世尊之所。近已,與世尊相問候,交談喜慶懷念之語,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摩伽學童白世尊言:「卿[P.87]瞿曇!我為施主、施者,寬容仁慈而應他所求,依法徧求諸財。依法徧求諸財已,如法得、如法儲。以諸財施一人、施二人、施三人、施四人、施五人、施六人、施七人、施八人、施九人、施十人、施二十人、施三十人、施四十人、施五十人、施百人、施其以上之人。卿瞿曇!我如斯施、如斯供養,生多福否?」「學童!汝如斯施、如斯供養,生多福。學童!汝為施者、施主,寬容仁慈而應他求,依法徧求諸財。依法徧求諸財已,如法得、如法儲。以諸財施一人乃至施百人,施其以上之人。斯人生多之福。」
時摩伽學童以偈白世尊:
四八七
摩伽學童曰:
(一)
四八八
世尊曰:
(二)
四八九
摩伽學童曰:
(三)
四九〇
(四)
四九一
(五)
四九二
(六)
四九三
(七)
[P.89]四九四
(八)
四九五
(九)
四九六
(一〇)
四九七
(一一)
四九八
(一二)
四九九
(一三)
五〇〇
(一四)
五〇一
(一五)
五〇二
(一六)
[P.90]五〇三
(一七)
五〇四
(一八)
五〇五
摩伽學童曰:
(一九)
五〇六
世尊曰:
(二〇)
五〇七
(二一)
五〇八
(二二)
五〇九
世尊曰:
如斯言已,摩伽學童白世尊言:「卿瞿曇!希有,卿瞿曇!希有。卿瞿曇!猶如使倒者起,令覆蔽者顯露,如迷者教以道,如暗夜揭來燈火,使有眼者得見諸色。如斯,卿瞿曇以諸多之教說說法。我歸依卿瞿曇與法及比丘眾。卿瞿曇受我自今日以後至盡形壽歸依為優婆塞。」
摩伽經竟
六 薩毘耶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迦蘭陀竹林園。爾時,薩毘耶普行者,因昔日與之具血緣之天神提示問題,並曰:「薩毘耶!汝可至沙門或婆羅門處,若解答此疑問,汝得行梵行。」時薩毘耶普行者於彼天神處受其問已,即至有弟子眾、有群,為群眾之[P.92]師,有名而有名聲,為宗祖及眾人之善評者,[2]所謂不蘭迦葉、末伽梨瞿舍羅、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波拘陀迦旃延、散若耶毘羅弗多、尼犍若提子等(六師)沙門婆羅門處,向彼等請問。彼等受薩毘耶普行者之問,而不能滿足答覆,不能滿足答覆更又現瞋怒不愉快,且反問薩毘耶普行者。時薩毘耶普行者即自思念:「尊者沙門婆羅門,有弟子眾、有群、為群之師,有名而有名聲,為宗祖及眾人之善評者,所謂不蘭迦葉乃至尼犍若提子(六師),彼等對我之問,不能滿足答覆而現瞋怒不悅,且反問我有關此者。如是,我轉居於劣位(在家之狀態)退受諸欲耶?」時薩毘耶普行者又更思念:「沙門瞿曇有弟子眾、有群、為群之師,有名而有名聲,為宗祖及眾人之善評者。我何不至沙門瞿曇之處,為此等而問耶?」於時薩毘耶普行者又更思念:「尊者沙門婆羅門長老耆宿,達高老齡者而多經驗,出家甚久,有弟子眾、有群為群[P.93]之師,有名而有名聲,為宗祖及眾人之善評者,所謂不蘭迦葉乃至尼犍若提子(六師),彼等尚不能滿足解答我之問而現瞋怒不悅,且反問有關此事,然沙門瞿曇又何能得解答此等之質問耶?蓋以沙門瞿曇年少、新出家。」時薩毘耶普行者又更思念:「不可以沙門年輕而輕視侮蔑。縱令沙門雖年少而彼有大神變、大威力、我何不至沙門瞿曇之處,為此等而問耶?」時薩毘耶普行者向世尊之住處旅行前去。次第近至王舍城迦蘭陀竹林園世尊之居處。詣近已,與世尊共致問喜慶懷念之語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薩毘耶普行者以偈白世尊言。
五一〇
薩毘耶曰:
(一)
[P.94]五一一
世尊曰:
(二)
五一二
(三)
時,薩毘耶普行者思念:「尊者瞿曇實甚稀有,尊者瞿曇實未曾有!我實於其他諸沙門婆羅門處,不獲請益之機會,而沙門瞿曇則予我詢問之餘地。」薩毘耶歡喜踴躍、心生喜悅,向世尊詢問。
五一三
薩毘耶曰:
(四)
[P.95]五一四
世尊曰:[5]
(五)
五一五
(六)
五一六
(七)
五一七
(八)
時,薩毘耶普行者於世尊之所說,生大歡喜,隨喜、意悅、歡喜踴躍、喜悅,更向世尊詢問。
五一八
薩毘耶曰:
(九)
五一九
世尊曰:[7]
(一〇)
五二〇
(一一)
五二一
(一二)
五二二[8]
(一三)
時,薩毘耶普行者於世尊之所說,生大歡喜,隨喜、意悅、歡喜踴躍、喜悅,更向世尊詢問。
五二三
薩毘耶曰:
(一四)
五二四
世尊曰:
(一五)
五二五
(一六)
五二六
(一七)
五二七[9]
(一八)
時,薩毘耶普行者於世尊之所說,生大歡喜,隨喜、意悅、歡喜踴躍、喜悅,更向世尊詢問。
[P.98]五二八
薩毘耶曰:
(一九)
五二九[10]
世尊曰:
(二〇)
五三〇
(二一)
五三一
(二二)
五三二
(二三)
時,薩毘耶普行者於世尊之所說生大歡喜,隨喜、意悅、歡喜踴躍、喜悅,更向世尊詢問。
五三三
薩毘耶曰:
(二四)
五三四
世尊曰:
(二五)
五三五
(二六)
五三六
(二七)
五三七
(二八)
時,薩毘耶普行者聞世尊之所說,生大歡喜,隨喜、意悅、歡喜踴躍、喜悅,[P.100]即從座起,上衣徧袒一肩,合掌向世尊前,以適宜之偈,讚歎世尊:
五三八
(二九)
五三九
(三〇)
五四〇
(三一)
[P.101]五四一
(三二)
五四二
(三三)
五四三
(三四)
五四四
(三五)
五四五[17]
(三六)
五四六
(三七)
五四七
(三八)
時,薩毘耶普行者於世尊之兩足以頭面頂禮,白世尊言:「希有,尊師!希有,尊師!尊師猶如使倒者起,覆蔽者顯露,如教迷者以道,如暗夜揭來燈火,使具眼者能見諸色。如斯尊師以諸多教說說法。我歸依尊師與法及比丘眾。我欲於尊師世[P.102]尊前出家,得具足戒。」
「薩毘耶!曾為異學徒,欲於此佛教之法與律出家、受具足戒時,彼應四月之間別住。四月後心能決定者,諸比丘可使彼出家受具足戒成為比丘。然此情形[18],亦將因人而有不同。〔汝未及四月之別住,而得出家〕。」
「尊師!若曾為異學徒,欲於此佛教之法與律出家、受具足戒時,彼四月間別住,過四月後,心能決定,諸比丘可令彼出家受具足戒成為比丘之規定,我不但四月之間,我將四年之間別住。過四年後,心能決定,諸比丘可令我出家,令我成戒具足之比丘。」然薩毘耶普行者於世尊前即得出家,受具足戒成為比丘。而於具戒後不久,尊者薩毘耶獨一遠離,住不放逸,虔誠精勤,不久即於諸善男子正由家出家趣非家之目的,自行通達作證具足無上梵行之終局(即涅槃),更得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更不至〔輪迴苦界〕之狀態。」如斯尊者薩毘耶成為阿羅漢之一人。
薩毘耶經竟
七 施羅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遊行[2]鴦崛多羅波國,入[P.103]於鴦崛多羅波國,名為阿波那村。[3]適結髮苦行者迦尼耶得聞:「實乃釋迦族子,沙門瞿曇由釋迦族出家,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遊行鴦崛多羅波國,來至阿波那。而尊瞿曇,彼世尊是[4]阿羅漢、等正覺者、明行足者、善逝、世間解、無上者、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自通達作證,對含括諸天、惡魔、梵天、之一切世界、及沙門、婆羅門、天人等而教說。彼有初善、中善、後善而說有義、有文之法,說明完全徧淨之梵行。其善名聲四布。如得見如斯阿羅漢,堪稱幸福。」
時結髮苦行者迦尼耶詣近世尊之處,詣已,與世尊共致問候,交談慶慰懷念之語後,坐於一面。世尊向坐於一面之結髮苦行者迦尼耶說法教示,鼓舞、激勵、使之悅喜。時,結髮苦行者迦尼耶,因世尊之說法教示,鼓舞、激勵、使得悅喜,而白世尊言:「尊瞿曇與比丘眾俱,明日請聽受我之請食。」如斯言已,世尊向結髮苦行者迦尼耶曰:「迦尼耶!比丘眾多至千二百五十人。加之,汝信奉諸婆羅門,〔故施食婆羅門,更又供養我大比丘眾,實汝之大負擔,請止供養我等。〕」結髮苦行者迦尼耶,再白世尊言:「尊瞿曇!縱令比丘眾多至千二百五十人,且我雖信奉諸婆羅門,尊瞿曇與比丘眾俱,明日請聽受我之請食。」世尊再又向結髮苦行者迦尼耶曰:[P.104]「迦尼耶!比丘眾多至千二百五十人,加之,汝信奉諸婆羅門。」結髮苦行者迦尼耶又三度白世尊言:「尊瞿曇!縱令比丘眾多至千二百五十人,且我雖信奉諸婆羅門,尊瞿曇與比丘眾俱,明日請聽許受我之請食。」世尊聞已,默然而聽許。
此結髮苦行者迦尼耶得知世尊之聽許,即從座起,歸己住院。歸後,告諸友人、同僚、親戚、緣者:「諸友人、同事、親戚、緣者請聽我言,我將招待沙門瞿曇與比丘眾共明日之食。故請汝等幫助我。」「唯然、卿!」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之友、同事、親戚、緣者等答結髮苦行者迦尼耶。說已,或掘竈、或伐薪、或洗器具、或充水甕、或設座席,而結髮苦行者迦尼耶自行預備(圓堂)假屋(用帳幕圍蓋)。
[P.105]爾時,有施羅婆羅門通曉三吠陀[5],並通語彙、儀軌、音韻語源論、(阿闥婆吠陀)之類,及古傳說為第五諸聖典之句與解說(文法),並熟達[6]順世論、大人相論,住於阿波那,向三百人之學童,教吠陀聖典。
爾時,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信奉施羅婆羅門。時,施羅婆羅門從三百人之學童,〔為除久坐所生之疲勞〕,各處作遊步伸膝之行,近至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之住處。施羅婆羅門見迦尼耶屬諸結髮苦行者,或掘竈、〔或伐薪、或洗器具、或充水甕〕、或設座席、而迦尼耶則自行預備假屋。施羅婆羅門見已,問結髮〔苦行者〕迦尼耶曰:「卿迦尼耶!為子娶婦耶?為女嫁夫耶?現起大供養耶?又對摩揭陀王斯尼耶頻毘娑羅與軍隊共招待明日之食事耶?」「卿施羅[7]!我非為子娶婦、非為女嫁夫、又非對摩竭陀王斯尼耶頻毘娑羅與軍隊共招待明日之食事,但我現起大供養。即由釋迦族出家之釋子沙門瞿曇遊行鴦崛多羅波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已達阿波那。[P.106]而此尊者瞿曇,彼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名聲善揚。我將請彼與比丘眾俱明日之食。」「卿迦尼耶!卿言佛耶?」「卿施羅!我言稱佛。」「卿迦尼耶!卿言佛耶?」「卿施羅!我言稱佛。」
時施羅婆羅門思念:「此佛之聲,尚為世間所難得。而我等聖典中述三十二大人相,具備三十二相之大人,唯此二而無其他:即若彼住家則為轉輪聖王,作如法正義之王,征服四邊諸國,使國土安定。具備七寶,彼有此等七寶,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及第七之主兵寶。又彼奮勇豪邁、擊破敵軍,有千人以上之子。彼之全境不用杖罰、不用刀劍,住於正義以法征服。然若彼由家出家而趣非家者,彼成阿羅漢、等正覺者,開現世間諸煩惱蔽。」
[P.107]「卿迦尼耶!然此阿羅漢、等正覺者尊瞿曇,今住何處?」於是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伸右腕謂施羅婆羅門言:「卿施羅!此方一帶有青樹林,〔世尊等即住彼處〕。」
時施羅婆羅門共三百學童,即赴世尊之處。於是施羅婆羅門告彼等學童:「汝等須分作小班靜肅步入。蓋彼等世尊難近如師子,可一人行之。而我與沙門瞿曇共談時,汝等勿容置言其間。汝等應待我至談論終止。」時,施羅婆羅門詣近世尊之住處。近後,與世尊共致問,交談述懷慶慰之語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施羅婆羅門探望世尊身中有否三十二大人相。施羅婆羅門除世尊身中之二相,大致見三十二大人相。但所謂馬陰藏相、廣長舌相之二大人相,〔彼世尊是否有?〕則起疑惑,即對佛不能信解信受。時世尊以作神變使施羅婆羅門得見馬陰藏相;世尊更又出舌,以舌[P.108]觸抵兩耳孔上下、觸抵兩鼻孔上下、更以舌蔽前額之一面。如此施羅婆羅門思念言:「沙門瞿曇完整具足三十二大人相而無所缺。我雖不知彼是否為佛陀,然我曾聞諸年老耆宿婆羅門師,又更其師婆羅曾言:『阿羅漢等正覺之人,當被讚說及己身時,現自己之面目。』如是我應以偈讚歎。」如此施羅婆羅門於世尊前以偈讚歎曰:
五四八
(一)
五四九
(二)
五五〇
(三)
五五一
(四)
五五二
(五)
[P.109]五五三
(六)
五五四
世尊曰:
(七)
五五五
施羅婆羅門曰:
(八)
五五六
(九)
五五七
世尊曰:
(一〇)
五五八
(一一)
五五九
(一二)
[P.110]五六〇
(一三)
五六一
(一四)
五六二
〔施羅對三百弟子等言曰:〕
(一五)
五六三
(一六)
五六四
(一七)
五六五
(一八)
五六六
(一九)
五六七
世尊曰:
(二〇)
[P.111]施羅婆羅門與徒眾於世尊前出家受具足戒。時[13],結髮苦行者迦尼耶於其夜過後,翌晨於自己住處,準備美味之軟食硬食,以告世尊:「尊者瞿曇!備食已就,現至食時。」於是世尊晨早著衣,持鉢、著僧伽梨衣,近至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之住處。至後與比丘眾共坐設席。時,結髮苦行者迦尼耶親自奉侍,以美味之軟食、硬食使世尊與比丘眾滿足飽食。如此結髮苦行者迦尼耶於世尊食訖由鉢放手時,自就低座,坐於一面。世尊對坐於一方之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以次偈隨喜曰:
五六八
(二一)
五六九
(二二)
如是世尊向結髮苦行者迦尼耶以此等偈隨喜後,起座離去。
時,尊者施羅與徒眾遠離獨處、虔誠不放逸、自住精勤、不久即住於諸男子確[P.112]實達於由家出家而趣非家之目的,得無上梵行之究竟(涅槃)。於現世住於自知、作證具足,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更不至輪迴苦界。」如斯施羅與徒眾皆成阿羅漢之人。時,尊者施羅與徒眾復俱詣世尊之住處。詣已,徧袒一肩向世尊合掌,以偈白世尊:
五七〇
(二三)
五七一
(二四)
五七二
(二五)
五七三
(二六)
施羅經竟
八 箭經[1]
五七四
(一)
[P.113]五七五
(二)
五七六
(三)
五七七
(四)
五七八
(五)
五七九
(六)
五八〇
(七)
五八一
(八)
五八二
(九)
五八三
(一〇)
五八四
(一一)
[P.114]五八五
(一二)
五八六
(一三)
五八七
(一四)
五八八
(一五)
五八九
(一六)
五九〇
(一七)
五九一
(一八)
五九二
(一九)
五九三
(二〇)
箭經竟
[P.115]九 婆私吒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於伊車能伽羅村之伊車能伽羅森林。爾時[2],有頗負盛名之眾多婆羅門諸長老住於伊車能伽羅村。所謂:商伽婆羅門、多梨車婆羅門、沸伽羅娑帝婆羅門、生聞婆羅門、刀提耶婆羅門及其他之盛名婆羅門諸長老。時,有婆私吒與婆羅墮闍二學童為除久坐所生之疲勞,伸膝遊步、各處漫行。彼等因「云何婆羅門?」而生議論。婆羅墮闍學童曰:「人由父母之正當因緣,宿純潔之母胎,乃至七世祖先系統未曾被指責非難故,故為婆羅門也。」婆私吒學童曰:「能具戒、[P.116]能完成其義務,是故方成婆羅門。」婆羅墮闍學童未能說服婆私吒學童;又婆私吒學童亦未能說服婆羅墮闍學童。時,婆私吒學童告婆羅墮闍學童曰:「[3]汝婆羅墮闍!由釋迦族出家之釋〔迦族〕子沙門瞿曇住伊車能伽羅森林。而此尊者瞿曇被稱:『彼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而名揚四佈。婆羅墮闍!我等往沙門瞿曇之處,以此義問沙門瞿曇,依沙門瞿曇為我等之解答而受持。」「唯然!」婆羅墮闍學童答婆私吒學童。如是婆私吒與婆羅墮闍二學童詣至世尊之處,彼等與世尊共相問候,談敘歡愉慶慰之語後,坐於一面。坐一面之婆私吒學童以偈白世尊曰:
五九四
(一)
五九五
(二)
[P.117]五九六
(三)
五九七
(四)
五九八
(五)
五九九
(六)
六〇〇
世尊曰:「婆私吒!
(七)
六〇一
(八)
[P.118]六〇二
(九)
六〇三
(一〇)
六〇四
(一一)
六〇五
(一二)
六〇六
(一三)
六〇七
(一四)
六〇八
(一五)
六〇九
(一六)
六一〇
(一七)
六一一
(一八)
[P.119]六一二
(一九)
六一三
(二〇)
六一四
(二一)
六一五
(二二)
六一六
(二三)
六一七
(二四)
六一八
(二五)
六一九
(二六)
六二〇
(二七)
六二一
(二八)
[P.120]六二二
(二九)
六二三
六二四
(三一)
六二五
(三二)
六二六
(三三)
六二七
(三四)
六二八
(三五)
六二九
(三六)
六三〇
(三七)
六三一
(三八)
[P.121]六三二
(三九)
六三三
(四〇)
六三四
(四一)
六三五
(四二)
六三六
(四三)
六三七
(四四)
六三八
(四五)
六三九
(四六)
六四〇
(四七)
六四一
(四八)
六四二
(四九)
[P.122]六四三
(五〇)
六四四
(五一)
六四五
(五二)
六四六
(五三)
六四七
(五四)
六四八
(五五)
六四九
(五六)
六五〇
(五七)
六五一
(五八)
六五二
(五九)
[P.123]六五三
(六〇)
六五四
(六一)
六五五
(六二)
六五六
(六三)
作如斯言已,婆私吒與婆羅墮闍二學童白世尊言:「希有瞿曇!希有瞿曇!〔猶如令倒起者、使蔽者顯露,如教迷者以道,又如暗夜揭來燈火,使具眼者見諸色,如斯,瞿曇以諸多教法說示〕。我等歸依卿瞿曇、歸依法、歸依比丘眾。卿瞿曇容許我等自今而後,盡形壽歸依為優婆塞。」
婆私吒經竟
一〇 拘迦利耶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給孤獨園。時,拘迦利耶比丘詣至世尊之處。[P.124]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一面之比丘拘迦利耶白世尊言:「尊師!舍利弗、目犍連有惡欲,為諸惡欲所縛。」如斯言已,世尊告拘迦利耶比丘曰:「拘迦利耶!汝勿作斯言。拘迦利耶!汝勿作斯言。拘迦利耶!汝對舍利弗、目犍連應心生信樂;舍利弗、目犍連是可敬愛者。」拘迦利耶比丘再白世尊言:「尊師!假令世尊以我為可信賴者,則舍利弗、目犍連實有惡欲,為諸惡欲所縛。」世尊再告拘迦利耶比丘曰:「拘迦利耶!汝勿作斯言,拘迦利耶!汝對舍利弗、目犍連應心生信樂;舍利弗、目犍連是可敬愛者。」拘迦利耶比丘再三白世尊言:「尊師!假令世尊信賴我語,則舍利弗、目犍連實有惡欲,為諸惡欲所縛。」世尊再三告拘迦利耶比丘曰:「拘迦利耶!汝勿作斯言。拘迦利耶!汝對舍利弗、目犍連應心生信樂;舍利弗、目犍連是可敬愛者。」時拘迦利耶比丘即由座而起,禮世尊右繞而去。
拘迦利耶比丘去後不久,彼全身出芥子大之膿皰。漸成小豆大,由小豆大而漸成如大豆粒。由大豆程度漸成棗核大。由棗核大漸成棗粒大。由棗粒大漸成餘甘子[P.125](菴摩羅菓)大。由餘甘子大漸成青木瓜大。由青木瓜大漸成熟木瓜大。由熟木瓜大,而潰裂出膿血。時拘迦利耶比丘終因此病而命盡。拘迦利耶命終後,因心恨舍利弗、目犍連,遂生紅蓮地獄。
時,梵天娑婆世界主於夜半過後,以麗色容光徧照祇園各隅,而詣近世尊之住處。詣已,敬禮世尊,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梵天娑婆世界主,乃白世尊言:「尊師!拘迦利耶比丘命終。尊師!命終之拘迦利耶比丘,因對舍利弗、目犍連有瞋恨心,而生紅蓮地獄。」梵天娑婆世界主作如言。作如斯言已,頂禮世尊右繞,而由其處消逝。
時,世尊於是夜過後告諸比丘曰:「汝等比丘!昨夜梵天娑婆世界主,於夜半過後以麗色容光徧照祇園各隅,詣至我處。至已禮我,立於一面。立一面之梵天娑婆世界主白我言:『尊師!拘迦利耶比丘命終,尊師!命終之拘迦利耶比丘,因對舍利弗、目犍連懷有恨心,而生紅蓮地獄。』梵天娑婆世界主,作如上言。如斯言已,[P.126]敬禮我右繞,即消逝。」世尊作如斯言,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尊師!紅蓮地獄壽量幾何?」「比丘!紅蓮地獄壽命極長。彼處幾年、幾十年、幾千年、或幾十萬年難以計數。」「尊師!然以譬喻能說明耶?」「比丘!能說明。」世尊曰:「比丘!譬如依憍薩羅國以升斗量二十石胡麻,人由其中每百年取一粒。比丘!依此憍薩羅國容量之二十石胡麻,依上示方法取盡,其年時較短於一阿浮陀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阿浮陀地獄之壽量,等於一尼羅浮陀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尼羅浮陀地獄之壽量,等於一阿婆婆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阿婆婆地獄之壽量,等於一阿訶訶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阿訶訶地獄之壽量,等於一阿吒吒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阿吒吒地獄之壽量,等於一白睡蓮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白睡蓮地獄之壽量,等於一青睡蓮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青睡蓮地獄之壽量,等於一青蓮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青蓮地獄之壽量,等於一白蓮地獄之壽量。比丘!二十白蓮地獄之壽量,等於一紅蓮地獄之壽量。比丘!而拘迦利耶比丘因心恨舍利弗、目犍連,而生紅蓮地獄。」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師更告諸比丘曰:
[P.127]六五七
(一)
六五八
(二)
六五九
(三)
六六〇
(四)
六六一
(五)
六六二
(六)
[P.128]六六三
(七)
六六四
(八)
六六五
(九)
六六六
(一〇)
六六七
(一一)
六六八
(一二)
六六九
(一三)
六七〇
(一四)
六七一
(一五)
六七二
(一六)
六七三
(一七)
六七四
(一八)
[P.131]六七五
(一九)
六七六
(二〇)
六七七
(二一)
六七八
(二二)
拘迦利耶經竟
一一 那羅迦經[1]
〔序偈〕
六七九
(一)
[P.132]六八〇
(二)
六八一
(三)
六八二
(四)
六八三
(五)
六八四
(六)
六八五
(七)
六八六
(八)
六八七
(九)
六八八
(一〇)
[P.134]六八九
(一一)
六九〇
六九一
(一三)
六九二
(一四)
六九三
(一五)
[P.135]六九四
(一六)
六九五
(一七)
六九六
(一八)
六九七
(一九)
六九八
(二〇)
序偈竟
六九九
(二一)
七〇〇
(二二)
七〇一
世尊曰:
(二三)
七〇二
(二四)
[P.137]七〇三
(二五)
七〇四
(二六)
七〇五
(二七)
七〇六
(二八)
七〇七
(二九)
七〇八
(三〇)
七〇九
(三一)
七一〇
(三二)
七一一
(三三)
七一二
(三四)
[P.138]七一三
(三五)
七一四
(三六)
七一五
(三七)
七一六
世尊曰:
(三八)
七一七
(三九)
七一八
(四〇)
七一九
(四一)
[P.139]七二〇
(四二)
七二一
(四三)
七二二
(四四)
七二三
(四五)
那羅迦經竟
一二 二種隨觀經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東園鹿母高堂。爾時,世尊於十五日布薩滿月[P.140]之夜,受比丘眾圍繞,露地而坐。時世尊默然迴顧眾多比丘,告諸比丘言:「諸比丘!出離世間至成聖之正覺有諸善法。諸比丘!汝等何故出離世間至聖正覺,聞此等善法耶?諸比丘!若有問汝等者,汝等可如是回答彼等:『此無他,是為如實知二法。』然汝等以何言二?『此是苦、此是苦集』,此是一隨觀;『此是苦滅、此是至苦滅道』,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師又更言曰:
七二四
(一)
七二五
(二)
七二六
(三)
七二七
(四)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亦皆依緣依而生』,此乃一隨觀;『然依之離滅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乃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二)若煩惱有餘時,於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得隨一之果。」世尊如右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二八
(五)
「『其他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無明而生』,此乃一隨觀;『然無明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乃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於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期得隨一之果。」世尊如右言。善逝如斯言已,師更言曰:
[P.142]七二九
(六)
七三〇
(七)
「『又依他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行而生』,此是一隨觀;『然諸行離滅之無餘,故無苦可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上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三一
(八)
七三二
(九)
七三三
(一〇)
[P.143]「『依他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識』,此是一隨觀;『然識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三四
(一一)
七三五
(一二)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觸』,此是一隨觀;『然因觸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上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三六
(一三)
七三七
(一四)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之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受』,此是一隨觀;『然受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當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P.144]七三八
(一五)
七三九
(一六)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渴愛』,此是一隨觀;『然渴愛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四〇
(一七)
七四一
[P.145]「『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取』,此是一隨觀;『然因取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四二
(一九)
七四三
(二〇)
「『依他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齷齪』,此是一隨觀;『然齷齪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告曰:
七四四
(二一)
七四五
(二二)
七四六
(二三)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食』,此是一隨觀;『然食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四七
(二四)
七四八
(二五)
[P.146]七四九
(二六)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云何為二?『任何苦之生,皆緣於動轉』,此是一隨觀;『然動轉離滅之無餘,故無苦之發生』,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五〇
(二七)
七五一
(二八)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諸人有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有依止者有動搖』,此是一隨觀;『依止無者動搖無』,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師更言曰:
七五二
(二九)
七五三
(三〇)
[P.147]「『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無色〔界定〕遠比色〔界定〕更為寂靜』,此是一隨觀;『滅〔盡定〕遠比無色〔界定〕更為寂靜』,此是第二隨觀。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師更言曰:
七五四
(三一)
七五五
(三二)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諸比丘!『含括天、魔、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一切諸人中或思:「此是真理」者,但諸聖者以正慧如實善見「此是虛妄」』,此是一隨觀;諸比丘!『含括天、魔、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一切諸人中或思:「此是虛妄」者,但諸聖者以正慧如實善見:「此是真理」』,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之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上言。善逝如斯言已,師更言曰:
七五六
(三三)
七五七
(三四)
[P.148]七五八
(三五)
「『依他之異門亦有二種正隨觀耶?』諸比丘!若有人問者,應答彼等:『有。』然云何為二?諸比丘!『含括天、魔、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一切諸人中,或思:「此是樂」者,但諸聖者以正慧如實善見:「此是苦」』,此是一隨觀;諸比丘!『含括天、魔、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門、婆羅門、天、人一切諸人中,或思:「此是苦」者,但諸聖者以正慧如實善見:「此是樂」』,此是第二隨觀。諸比丘!如是正隨觀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於現世期望得全智(阿羅漢);又(二)若煩惱之有餘時,期得不還(阿那含)二果中隨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師更言曰:
七五九
(三六)
七六〇
(三七)
七六一
(三八)
[P.149]七六二
(三九)
七六三
(四〇)
七六四
(四一)
七六五
(四二)
世尊如是言已,彼諸比丘聞世尊之所說,意悅歡喜。世尊說此法時,有六十比丘,心無取著,解脫諸漏。
[P.150]二種隨觀經竟
此〔二種隨觀經之〕攝頌:
大品第三竟
攝頌:
[P.151]四 義品[1]
一 欲經[2]
七六六
(一)
七六七
(二)
七六八
(三)
七六九
(四)
七七〇
(五)
七七一
(六)
欲經竟
二 窟八偈經[1]
七七二
(一)
七七三
(二)
七七四
(三)
七七五
(四)
七七六
(五)
七七七
(六)
七七八
(七)
[P.153]七七九
(八)
窟八偈經竟
三 瞋怒八偈經[1]
七八〇
(一)
七八一
(二)
七八二
(三)
七八三
(四)
[P.154]七八四
(五)
七八五
(六)
七八六
(七)
七八七
(八)
瞋怒八偈經竟
四 淨八偈經[1]
七八八
(一)
[P.155]七八九
(二)
七九〇
(三)
七九一
(四)
七九二
(五)
七九三
(六)
[P.156]七九四
(七)
七九五
(八)
淨八偈經竟
五 第一八偈經[1]
七九六
(一)
七九七
(二)
七九八
(三)
[P.157]七九九
(四)
八〇〇
(五)
八〇一
(六)
八〇二
(七)
八〇三
(八)
第一八偈經竟
六 老經[1]
八〇四
(一)
八〇五
(二)
八〇六
(三)
[P.159]八〇七
(四)
八〇八
(五)
八〇九
(六)
八一〇
(七)
八一一
(八)
八一二
(九)
[P.160]八一三
(一〇)
老經竟
七 帝須彌勒經[1]
八一四
尊者帝須及彌勒曰:
(一)
八一五
世尊曰:「彌勒!
(二)
八一六
(三)
八一七
(四)
八一八
(五)
八一九
(六)
八二〇
(七)
[P.161]八二一
(八)
八二二
(九)
八二三
(一〇)
帝須彌勒經竟
八 波須羅經[1]
八二四
(一)
八二五
(二)
八二六
(三)
[P.162]八二七
(四)
八二八
(五)
八二九
(六)
八三〇
(七)
八三一
(八)
八三二
(九)
八三三
(一〇)
八三四
(一一)
波須羅經竟
九 摩健地耶經[1]
八三五
(一)
[P.164]八三六
(二)
八三七
世尊言曰:「摩健地耶
八三八
摩健地耶曰:[3]
(四)
八三九
世尊曰:「摩健地耶
(五)
八四〇
摩健地耶曰:
(六)
八四一
世尊曰:「摩健地耶
(七)
八四二
(八)
八四三
(九)
八四四
(一〇)
八四五
(一一)
八四六
(一二)
八四七
(一三)
摩健地耶經竟
一〇 死前經[1]
八四八
(一)
八四九
世尊言曰:
(二)
[P.167]八五〇
(三)
八五一
(四)
八五二
(五)
八五三
(六)
八五四
(七)
八五五
(八)
八五六
(九)
八五七
(一〇)
八五八
(一一)
八五九
(一二)
八六〇
(一三)
八六一
(一四)
死前經竟
一一 鬥諍經[1]
八六二
(一)
八六三
(二)
[P.169]八六四
(三)
八六五
(四)
八六六
(五)
八六七
(六)
八六八
(七)
八六九
(八)
八七〇
(九)
八七一
(一〇)
八七二
(一一)
八七三
(一二)
八七四
(一三)
八七五
(一四)
八七六
(一五)
八七七
(一六)
鬥諍經竟
一二 小集積經[1]
八七八
(一)
八七九
(二)
[P.172]八八〇
(三)
八八一
(四)
八八二
(五)
八八三
(六)
八八四
(七)
[P.173]八八五
(八)
八八六
(九)
八八七
(一〇)
八八八
(一一)
八八九
(一二)
八九〇
(一三)
[P.174]八九一
(一四)
八九二
(一五)
八九三
(一六)
八九四
(一七)
小集積經竟
一三 大集積經[1]
八九五
(一)
[P.175]八九六
(二)
八九七
(三)
八九八
(四)
八九九
(五)
九〇〇
(六)
九〇一
(七)
九〇二
(八)
九〇三
(九)
九〇四
(一〇)
九〇五
(一一)
[P.177]九〇六
(一二)
九〇七
(一三)
九〇八
(一四)
九〇九
(一五)
九一〇
(一六)
九一一
(一七)
九一二
(一八)
九一三
(一九)
九一四
(二〇)
世尊如斯宣說已
大集積經竟
一四 迅速經[1]
[P.179]九一五
(一)
九一六
世尊曰:
(二)
九一七
(三)
九一八
(四)
九一九
(五)
[P.180]九二〇
(六)
九二一
(七)
九二二
(八)
九二三
(九)
九二四
(一〇)
九二五
(一一)
[P.181]九二六
(一二)
九二七
(一三)
九二八
(一四)
九二九
(一五)
九三〇
(一六)
[P.182]九三一
(一七)
九三二
(一八)
九三三
(一九)
九三四
(二〇)
世尊如斯宣說已
迅速經竟
一五 執杖經[1]
九三五
(一)
[P.183]九三六
(二)
九三七
(三)
九三八
(四)
九三九
(五)
九四〇
(六)
九四一
(七)
九四二
(八)
[P.184]九四三
(九)
九四四
(一〇)
九四五
(一一)
九四六
(一二)
九四七
(一三)
九四八
(一四)
九四九
(一五)
九五〇
(一六)
九五一
(一七)
[P.185]九五二
(一八)
九五三
(一九)
九五四
(二〇)
世尊如斯宣說已
執杖經竟
一六 舍利弗經[1]
九五五
尊者舍利弗曰:
(一)
九五六
(二)
[P.186]九五七
(三)
九五八
(四)
九五九
(五)
九六〇
(六)
九六一
(七)
九六二
(八)
九六三
世尊宣曰:「舍利[A11]弗
(九)
九六四
(一〇)
[P.187]九六五
(一一)
九六六
(一二)
九六七
(一三)
九六八
九六九
(一五)
九七〇
(一六)
[P.188]九七一
(一七)
九七二
(一八)
九七三
(一九)
九七四
(二〇)
[P.189]九七五
(二一)
世尊如斯宣說已
舍利弗經竟
義品第四畢
攝頌:
五 彼岸道品[1]
一 序偈[2]
[P.190]九七六
(一)
九七七
(二)
九七八
(三)
九七九
(四)
九八〇
(五)
九八一
(六)
九八二
(七)
[P.191]九八三
(八)
九八四
(九)
九八五
(一〇)
九八六
(一一)
九八七
(一二)
九八八
(一三)
九八九
(一四)
九九〇
(一五)
[P.192]九九一
(一六)
九九二
(一七)
九九三
(一八)
九九四
(一九)
九九五
(二〇)
九九六
(二一)
九九七
(二二)
[P.193]九九八
(二三)
九九九
(二四)
一〇〇〇
(二五)
一〇〇一
(二六)
一〇〇二
(二七)
一〇〇三
(二八)
一〇〇四
(二九)
一〇〇五
(三〇)
一〇〇六
(三一)
[P.194]一〇〇七
(三二)
一〇〇八
(三三)
一〇〇九
(三四)
一〇一〇
(三五)
一〇一一
(三六)
一〇一二
(三七)
一〇一三
(三八)
[P.195]一〇一四
(三九)
一〇一五
(四〇)
一〇一六
(四一)
一〇一七
(四二)
一〇一八
(四三)
一〇一九
(四四)
一〇二〇
(四五)
[P.196]一〇二一
(四六)
一〇二二
(四七)
一〇二三
(四八)
一〇二四
(四九)
一〇二五
(五〇)
一〇二六
(五一)
一〇二七
(五二)
一〇二八
(五三)
[P.197]一〇二九
(五四)
一〇三〇
(五五)
一〇三一
(五六)
序偈訖
二 阿耆多學童所問[1]
一〇三二
尊者阿耆多曰:[2]
(一)
一〇三三
世尊宣曰:「阿耆多[3]
(二)
[P.198]一〇三四
尊者阿耆多曰:[4]
(三)
一〇三五
世尊曰:「阿耆多[5]
(四)
一〇三六
尊者阿耆多曰:[6]
(五)
一〇三七
(六)
一〇三八
(七)
一〇三九
(八)
阿耆多學童所問訖
三 帝須彌勒學童所問[1]
[P.199]一〇四〇
尊者帝須彌勒曰:
(一)
一〇四一
世尊曰:「彌勒
(二)
一〇四二
(三)
帝須彌勒學童所問訖
四 富那迦學童所問[1]
一〇四三
尊者富那迦曰:
(一)
一〇四四
世尊曰:「富那迦
(二)
一〇四五
尊者富那迦曰:
(三)
一〇四六
世尊曰:「富那迦
(四)
[P.201]一〇四七
尊者富那迦曰:
(五)
一〇四八
世尊曰:「富那迦
(六)
富那迦學童所問訖
五 彌多求學童所問[1]
一〇四九
尊者彌多求曰:
(一)
[P.202]一〇五〇
世尊曰:「彌多求
(二)
一〇五一
(三)
一〇五二
(四)
一〇五三
世尊曰:「彌多求
(五)
一〇五四
(六)
一〇五五
世尊曰:「彌多求
(七)
一〇五六
(八)
一〇五七
(九)
一〇五八
(一〇)
一〇五九
(一一)
一〇六〇
(一二)
彌多求學童所問訖
六 度多迦學童所問[1]
一〇六一
尊者度多迦曰:
(一)
一〇六二
世尊曰:「度多迦
(二)
一〇六三
(三)
一〇六四
(四)
一〇六五
(五)
一〇六六
世尊曰:「度多迦[5]
(六)
一〇六七
(七)
一〇六八
世尊曰:「度多迦
(八)
度多迦學童所問訖
七 優波私婆學童所問[1]
一〇六九
尊者優波私婆曰:
(一)
一〇七〇
世尊曰:「優波私婆
(二)
一〇七一
尊者優波私婆曰:
(三)
一〇七二
世尊曰:「優波私婆
(四)
一〇七三
(五)
一〇七四
世尊曰:「優婆私婆[3]
(六)
一〇七五
(七)
一〇七六
世尊曰:「優波私婆
(八)
優波私婆學童所問訖
八 難陀學童所問[1]
一〇七七
尊者難陀曰:
(一)
一〇七八
(二)
一〇七九
尊者難陀曰:
(三)
一〇八〇
世尊曰:「難陀
(四)
一〇八一
尊者難陀曰:
(五)
一〇八二
世尊曰:「難陀
(六)
一〇八三
(七)
難陀學童所問訖
九 醯摩迦學童所問[1]
一〇八四
尊者醯摩迦曰:
(一)
一〇八五
(二)
一〇八六
(三)
一〇八七
(四)
醯摩迦學童所問訖
一〇 刀提耶學童所問[1]
一〇八八
尊者刀提耶曰:
(一)
[P.211]一〇八九
世尊曰:「刀提耶
(二)
一〇九〇
(三)
一〇九一
(四)
刀提耶學童所問訖
一一 劫波學童所問[1]
一〇九二
尊者劫波曰:
(一)
[P.212]一〇九三
世尊曰:「劫波
(二)
一〇九四
(三)
一〇九五
(四)
劫波學童所問終
一二 闍都乾耳學童所問[1]
一〇九六
尊者闍都乾耳曰:
(一)
一〇九七
(二)
[P.213]一〇九八
世尊曰:「闍都乾耳
(三)
一〇九九
(四)
一一〇〇
(五)
闍都乾耳學童所問訖
一三 跋陀羅浮陀學童所問[1]
一一〇一
尊者跋陀羅浮陀:
(一)
一一〇二
(二)
一一〇三
世尊曰:「跋陀羅浮陀
(三)
一一〇四
(四)
跋陀羅浮陀學童所問訖
一四 優陀耶學童所問[1]
一一〇五
尊者優陀耶曰:
(一)
一一〇六
世尊曰:「優陀耶[2]
(二)
一一〇七
(三)
[P.215]一一〇八
一一〇九
(五)
一一一〇
(六)
一一一一
(七)
優陀耶學童所問訖
一五 布沙羅學童所問[1]
一一一二
尊者布沙羅曰:
(一)
一一一三
(二)
[P.216]一一一四
世尊曰:「布沙羅
(三)
一一一五
(四)
布沙羅學童所問訖
一六 莫伽羅闍學童所問[1]
一一一六
尊者莫伽羅闍曰:
(一)
一一一七
(二)
[P.217]一一一八
(三)
一一一九
(四)
莫伽羅闍學童所問竟
一七 賓祇耶學童所問[1]
一一二〇
尊者賓祇耶曰:
(一)
一一二一
世尊曰:「賓祇耶
(二)
一一二二
(三)
一一二三
世尊曰:「賓祇耶
(四)
賓祇耶學童所問竟
一八 〔十六學童所問之結語[1]〕
世尊住於摩竭陀國波沙那迦塔寺廟時,教說以上諸偈。為應婆和利門弟子[2]十六人婆羅門之請問而為解說。若於其所問一一知義、知法已者,則當應法、隨法行道,應到達老死之彼岸。此等諸法〔依行道〕而可到達彼岸故,此教法即有彼岸道之名稱。
一一二四
(一)
[P.219]一一二五
(二)
一一二六
(三)
一一二七
(四)
一一二八
(五)
一一二九
(六)
一一三〇
(七)
一一三一
尊者賓祇耶〔向婆和利〕曰:
(八)
[P.220]一一三二
(九)
一一三三
(一〇)
一一三四
(一一)
一一三五
(一二)
一一三六
(一三)
[P.221]一一三七
(一四)
一一三八
(一五)
一一三九
(一六)
一一四〇
(一七)
一一四一
(一八)
一一四二
(一九)
一一四三
(二〇)
[P.222]一一四四
(二一)
一一四五
(二二)
一一四六
(二三)
一一四七
(二四)
一一四八
(二五)
[P.223]一一四九
(二六)
彼岸道品竟
八誦分之聖典經集竟[7]
校注
[0001001] 本經非是一時所說的,如「共捨彼此岸,如蛇蛻舊皮」之句,凡在諸說法中,有此等句之偈文,集合而成此經。而與此相類似之句,如「苾芻勝彼此,如蛇蛻舊皮」之偈句,本經不存,而在法句經之異譯本趙宋天息災譯法集要頌經卷四苾芻品(大正藏四、七九七頁)中,則多有此文。 [0001002] 本偈為 SnA. P. 2; P. 14 所引用。本偈與法集要頌經卷四苾芻品(大正藏四、七九七c)相應。參照法句經卷上教學品(大正藏四、五五九c)。 [0001003] 「彼此岸」(orapāra)依註:(a)在本偈則具忿結全斷之阿那含向、已斷下五分結者稱為 orapāra。(b)本經全偈的一般情況,orapāra 有輪迴大海之此岸(ora)與彼岸(Pāra)之義。又(c)orapāra 是住於阿那含果比丘所斷之事。此有六種解釋:(一)以自己身體為此岸,他人之身體為彼岸。(二)內六處(六根)為此岸,外六處(六境)為彼岸。(三)人界為此岸,天界為彼岸。(四)欲界為此岸,色、無色界為彼岸。(五)欲有、色有為此岸,無色有為彼岸。(六)身體為此岸,資助身體與樂之物為彼岸。 [0001004] 與本偈相當之偈,引用資料有:阿毘曇八犍度論卷二(大正藏二六、七七六c),阿毘達摩發智論卷一(大正藏二六、九二二c),大毘婆沙論卷二八、卷九三(大正藏二七、一四五b、四〇八a),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一五、卷四六(大正藏二八、一一二c、三五二c以下)。 [0002005] 本偈參閱出曜經卷二九(大正藏四、七六八b),法集要頌經卷四(大正藏四、七九七a)。 [0002006] 本偈參閱 V. II, P. 184; Ud. P. 20(II10)。 [0002007] 本偈參閱 Ud. P. 71(VI, 7),瑜伽師地論卷一九(大正藏三〇、三八四c)。 [0003008] 本偈參閱出曜經卷二九(大正藏四、七六七c),法集要頌經卷四(大正藏四、七九七a)。 [0004009] 本偈參閱出曜經卷二九(大正藏四、七六八b),法集要頌經卷四(大正藏四、七九七b)。 [0005010] 本偈參閱出曜經卷二九(大正藏四、七六八a),法集要頌經卷四(大正藏四、七九七a)。 [0007001] 本經中之陀尼耶是具有數萬頭牛和許多妻子眷屬、傭人等,過遊牧生活之一位長者,住於摩企河畔。世尊在度過雨期四個月中,對他說法。本經之名,為在 Milindapañha P. 369 中之牧牛者陀尼耶經(Dhaniyagopālakasutta)。 [0008002] 「動貪」(lola)婦女有食物、裝飾品、其他男性、財產、旅遊之五種動貪。 [0009003] 「乳牛」(dhenupā)依註為吮食母乳之犢、或是授乳之母牛。 [0009004]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369。 [0010005] 本偈亦見於 S. I, P. 6; P. 107f,被引用於 Netti. P. 34,與本偈相當偈為 Mahāvastu III, p, 417,見雜阿含一〇〇四經(大正藏二、二六三a)、別譯雜阿含一四二經(大正藏二、四二八a)。 [0010006] 「依」(upadhi)有二欲依(kāmūpadhi)、蘊依(khandhūpadhi)煩惱依(kilesūpadhi)、行依(abhisaṅkhārūpadhi)四種。五欲乃喜樂之止住所(adhiṭṭhāna)故、五蘊乃根本苦止住所故、煩惱乃惡趣苦止住所故、善惡諸行乃有苦之止住所故、以上四者謂之依。其中本偈所指為欲依。 [0010007] 本偈亦出於 S. I, P. 6; P. 108,被引用於 Netti. P. 34,與本偈之相當偈見 Mahāvastu III, P. 417f,出於雜阿含一〇〇四經(大正二、二六三a)、別譯雜阿含一四二經(大正藏二、四二八a)。 [0012001] 本經是對辟支佛具有緣覺、獨覺諸德而說。在註書中是由三五到七五之四十一偈,即:由三五~四四(十偈)、四五~五四(十偈)、五五~六四(十偈)、由六五~七五(十一偈)共分為四品。各偈均附有偈名。本經四十一偈,係採用原 Apadāna PP. 8-13 辟支佛之說明。又在 Cula-Niddesa PP. 317-429(暹羅本),對本經各偈,有逐字的註釋。希望讀者參閱南傳大藏經「小義釋經」。又在 Mahāuastu I, PP. 357-359, eko care khaḍgavisānakalpo 有最終一句與本偈同類之偈十二個。 [0012002] 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UdA, P. 3 參閱 Mahāvastu I, P, 358。 [0012003] 「如犀牛」(khaggavisānakappa)梵語 Khadgaviṣāṇakalpa、漢譯為「麟角喻」。麟角喻是指辟支佛。辟支佛自覺而不救他。不與他人相交往,具行獨一,故譬喻為犀牛之具有一角。故本偈終句說:「應如犀牛任獨行」。 [0012004] 本偈可參閱 Mahāvastu I, P. 358 Divyāvadāna P. 294 金色王經(大正藏三、三八九b)及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大正藏二七、六六〇a)。 [0012005] 本偈參閱 Mahāvastu I, P. 359。 [0012006] 本偈被引用於 UdA P. 163。 [0013007] 本偈被引用於 DA. I, P. 207; MAII, P. 213。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khpA. P. 147。 [0013008] 晝度樹(pāricchattaka)一名(koviḷāla)是一種落葉樹,據云產於三十三天。 [0013009] 次二偈可參照 M. III, P. 154; V'IP. 350; J. III, P. 488; Dhp. 328, 329偈、中阿含七二經長壽王本起經(大正藏一、五二五c)、四分律卷四三(大正藏二二、八八二c)、法句經卷下象喻品(大正藏四、五七〇b)等。 [0014010] 本偈可參閱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二(大正藏二三、九一五b)。 [0014011] 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SnA. P. 509。 [0014012] 「五種欲」(pañca Kāmaguṇā)是對色、聲、香、味、觸的五種欲。 [0014013] 「時解脫」(sāmayika-vimutti)依註為世間定。世間定之根本,在每入四禪定時,得解脫煩惱,故謂世間定為時解脫。 [0015014] 與本偈稍相類似之偈,見辟支佛因緣論卷下(大正藏三二、四七八b)。 [0016015]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 P. 358。 [0016016] 「晝度樹」可參照前之註[08]。 [0016017]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 P. 357。 [0017018] 本偈參照 Sn. 213 偈。 [0017019] 本偈參照 Mahāvastu I, P. 357。 [0020001] 本經大部分出自 S. I. P. 172f(S. 7. 2. 1. kāsi)。本經與 kāsi 耕田經之相違處:本經是婆羅墮婆羅門聞佛之說法而出家,隨後遂成阿羅漢;而耕田經則說此婆羅門歸依三寶成優婆塞,而未說出家。可參照雜阿含九八經(大正藏二、二七a以下)、別譯雜阿含二六四經(大正藏二、四六六b以下)。 [0020002] 「晨早著衣」是世尊與諸比丘日常乞食生活之一般狀態。佛教出家者生活,中夜吉祥臥就寢入眠、初夜與後夜坐禪或經行。天曉即起、洗面漱口。年少比丘為長老比丘備水及楊枝,乃至作其他之瑣務以及灑掃僧房內外。行托鉢之前,再度坐禪至世人早餐之時起座。著好安陀衣(內衣)、鬱多羅僧(上衣)、繫帶,以僧伽梨衣(重衣)披肩,盛鉢入袋、掛於頭頸而出行乞。彼等至村落或近城市,出鉢持於手上,以僧伽梨衣纏身,威儀莊正托鉢。以上晨早著衣,即是攜鉢與衣之謂。 [0021003] 以下之五偈,亦出於 S. I. P. 172f。相當於漢譯於偈參照雜阿含九八經(大正藏二、二七a以下)、別譯雜阿含二六四經(大正藏二、四六六b以下)。 [0021004] 本偈亦出於 S. I. P. 167; P. 168; P. 173. Sn. 480 之偈。被引用於 MIL. P. 228 偈。又參照別譯雜阿含九九經(大正藏二、四〇九a)。 [0022005] 本偈亦出於 S. I. P. 167; P. 168; P. 173; Sn. 481 偈。又參照別譯雜阿含九九經(大正藏二、四〇九a 以下)。 [0024001] 本經是世尊臨入滅之前,住於波婆城鐵匠之子淳陀所有菴婆園時,佛受淳陀最後之供養,於彼時佛應淳陀之訊問有關四種沙門而作此說法。此一說法,在敘述佛入滅前後之巴利長部大般涅槃經(Mahāparinibbanasuttanta)中無存,此為別出之單獨經。漢譯長阿含遊行經及其他之涅槃經類,均未別立而另說此法,乃是包含在涅槃經中。即在:長阿含遊行經(大正藏一、一八b)、佛般泥洹經卷上(大正藏一、一六七 c 以下)、般泥洹經卷上(大正藏一、一八三b)、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七(大正藏二四、三九〇b以下)包含有與本經相當之說法。在有部毘奈耶雜事中,亦有與本經極為相似之說法。 [0027001] 依本經之註書為佛說吉祥經(經集小品第四、大吉祥經),因只說示有情繁榮之一面,故諸天更問世尊,世間之有情,緣何理由而衰亡。於是佛於說吉祥經之次日,為彼等說本經。又與本經相當諸偈,見雜阿含一二七九經(大正藏二、三五二a以下)、別譯雜阿含二七七經(大正藏二、四七〇b以下)。 [0028002] 本偈參照 Sn. 124 偈及 J. IV. P. 184。 [0028003] 本偈參照 Sn, 129 偈。 [0031001] 本經之註釋書中以事火婆羅墮闍經(Aggika-Bhāradvāja-sutta)之名為標題。漢譯本與本經相當之經為雜阿含一〇二經(大正藏二、二八b以下),別譯本雜阿含二六八經(大正藏二、四六七b以下)。 [0032002] 本偈亦出於 PTS. I, P. 160。 [0033003] 本偈參照 Sn. 98 偈及 J. IV. P. 184。 [0034004] 本偈參照 Sn. 100。 [0035005] 本偈參照十誦律卷二卷四九(大正藏二三、一二b、三五六c)、有部毘奈耶卷一〇(大 正藏二三、六七六a)、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四(大正藏二三、九二七b)。 [0035006] 本偈與 Sn.142偈同。 [0035007] 摩檀迦(Mātaṅga)故事出自 SnA. PP. 184-191; J. IV. PP. 376-389 等。 [0036008] 本偈與 Sn. 136 偈同。又出自 SnA, P. 192。 [0037001] 本經亦出於 khuddaka-pāṭha P. 8(小誦經第九經)。依據 Manoratha-pūraṇī II, P. 342、本經一名慈護咒(Metta-paritta)。是故可知本經常用為護咒。本經乃世尊在雪山之麓、為諸天神所惱亂之比丘,作為護咒及業處(禪定觀法之對象)所說之經。 [0038002] 以下之二句被引用於 Visudahi-magga P. 297。 [0038003] 「已生者」(bhuta)指已生更無生之阿羅漢。 [0040001] 依本經之註:前世有出家積善根之二人,一人為過失,今生作夜叉王,各為五百夜叉之首領;一夜叉住雪山,一夜叉住中印度七岳。彼等知世尊出世成佛,共來聞佛說法。與本經漢譯本相當之經典,見雜阿含一三二九經(大正藏二、三六五 c 以下)、別譯本則為雜阿含三二八經(大正藏二、四八三 c 以下)、義足經卷下兜勒梵志經(大正藏四、一八三 b以下)、立世阿毘曇論卷一、夜叉神品(大正藏三二、一七七b以下)等。此等之中,立世阿毘曇論與本經最為接近,義足經則居次,雜阿含經與本經相差最差遠。但由以上漢譯諸經相互關係作比較,亦有與本經之關係相近者。 [0040002] 以下二偈被引用於 AA. I, P. 239。 [0042003] 本偈前半與次偈,亦出於 S. I, P. 16。 [0043004] 次二偈亦出於 S. I, P. 41。與此等漢譯之相當偈,見雜阿含一〇〇八經(大正藏二、二六四a)、雜阿含一三二六經(大正藏二、三六四 c)、別譯本雜阿含二三五經(大正藏二、四五九a以下)、有部毘奈耶卷四七(大正藏二三、八八四c)。 [0043005] 「六」係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內六處與色、聲、香、味、觸、法之外六處。 [0043006] 本偈亦出於 S. I, P. 16。與 Mahavastu III, P. 417 雜阿含六〇二經(大正藏二、一六一a)、請參閱別譯本雜阿含一七七經(大正藏二、四三八a以下)。四分律卷三二(大正藏二二、七九二c以下)之偈,部分亦與本偈相類。 [0044007] 以下三偈與 S. I, P. 53.雜阿含一二六九經、一三一六經(大正藏二、三四八c、三六一b以下)、別譯本雜阿含一七八經、三一五經(大正藏二、四三八b、四七九c)、瑜伽師地論卷一八(大正藏三〇、三七六b)請參閱。 [0044008] 本偈亦出於 S. I, P. 33。 [0044009] 欲阿賴耶(kāmālaya),關於欲是指渴愛與邪見二者。阿賴耶有執著之義。 [0044010] 本偈前半其表面意義是:「今日我等迎接好日,天明美麗的曙光,使我等神清氣爽而出。」而本偈所譯乃是其兩面的含義。 [0045011] 本偈參照 SN. 192 偈。 [0047001] 本經說示佛對曠野夜叉化導。本經亦出於 S. I, PP. 213-215(SIC. 12. Āḷavaṁ),是為此經之原貌。可參照漢譯雜阿含一三二六經(大正藏二、三六四b以下)、別譯本雜阿含三二五經(大正藏二、四八二c以下)、有部毘奈耶卷四七(大正藏二三、八八四b以下)。此等漢譯相當之經中,以雜阿含三二五經與本經最為接近。 [0048002] 以下之二偈亦出於前註之諸經及 S. I, P. 42。在雜阿含一〇一三經(大正藏二、二六五a)、別譯本雜阿含二四〇經(大正藏二、四六〇a)、出曜經卷一二(大正藏四、六七三a)、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二a)中亦有此等相當偈頌。 [0048003] 以下之二偈,除出於前註之諸經外,可參照雜阿含六〇三經、一三九經(大正藏二、一六一a以下、三六七a),別譯本:雜阿含三二八經(大正藏二、四八五a)、瑜伽師地論卷一八(大正藏三〇、三七五c以下)。 [0048004]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36。又與本偈之相當者,見大毘婆沙論卷一四二(大正藏二七、七三一c)、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三七(大正藏二八、二七三c)。 [0048005] 本偈與一八七偈為稍相類似之偈,出於雜阿含一二八二經(大正藏二、三五三a),別譯雜阿含二八〇經、三二五經(大正藏二、四七一b、四八三a)、瑜伽師地論卷一八(大正藏三〇、三七五b)。 [0049006] 本偈可參照出曜經卷一二(大正藏四、六七三b)、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二a以下)。 [0049007] 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KhpA. P. 139。 [0049008] 以下二偈之相似偈頌可見雜阿含一三二九經(大正藏二、三六七a)。一八九偈後半被引用於 Sn. I, P. 26。 [0049009] 本偈被引用於 DA. I, P. 232; MA. I, P. 133; AA. II, P. 110。參照一八〇偈。 [0051001] 在註釋書中,本經之標題為身斷壞經 kāyavicchedanika-sutta。本經之由來,依註所示,因佛訪問迦毘羅城,令使多數釋迦族子弟出家。醯摩迦釋迦王(khemaka-Sakkarāja)之女,許婚佛弟難陀。彼女為國中第一美人,名為 Janapada-kalyāni-Nandā(即孫陀利難陀)。彼女因失夫,不得已而出家,實則並非真信佛教。世尊為止彼女之欲心,使感世間之無常,於是化作妙齡絕世之美人,令奉侍自己。此化女最初十五六歲,次第成為二十歲、三十歲、四五十歲乃至百歲之老嫗,老衰而無昔日之容貌,遂即死去。其屍體膨脹、腐敗、爛壞、化現為白骨。遂令彼女入正修行,成阿羅漢果。本經即是當時為彼女之說法。本經之經名征勝經,即意味說示征服欲愛之經意。如註釋書為身斷壞經之經名,乃最適切。以上孫陀利難陀故事在本經之註(SnA. P. 241-243)以外,亦出於 Dhpa, III, P. 113-119。 [0052002] 以下之六偈亦出於 J. I. P. 146。 [0052003] 九孔(nava sotā)指兩眼、兩耳、兩鼻、口、大小便孔。 [0053004] 本偈亦出於 Thag. 453 偈。 [0055001] 本經依註釋文所示,並非一時對一人所說,而是在種種場合對種種人所說,是對有關牟尼(真實之比丘)之行,彙集所說。 [0055002]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211, P. 385。 [0055003] 本偈可參照 S. II. P. 284,雜阿含一〇七一經(大正藏二、二七八c),別譯雜阿含一〇經(大正藏二、三七六b)。 [0055004] 「禁行」(vata)是頭陀行(dhutaṅga)。有關頭陀之事,參照「清淨道論」第二品。 [0056005]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II, P. 110,四分律卷一六(大正藏二二、六七三c)。 [0056006] 以下之三句參照 Sn.71偈。 [0056007] 本偈被引用於 DhpA. Iv, P. 99。 [0056008] 「由上之食」是由甕中最初取出之食。「由中」是由中之食,乃由甕之中間取出之食。「殘餘」之食是殘留甕底中之一匙二匙之食。 [0057009] 與本偈相當之偈見別譯雜阿含卷(大正藏二、三七四b),三法度論卷上(大正藏二五、一七b),大智度論(大正藏二五、八四b)。 [0059001] 依註所示:在毘舍離城發生饑饉等災禍時,毘舍離之離車族欲消除此難,特至王舍城招請世尊來毘舍離。世尊赴毘舍離,為除其災禍而說此經。本經亦出於 khuddakapāṭha PP. 3-6(小誦經第六經)。在 Milinda-Pañha P. 150; Visuddhi-magga P. 414; Samanta-pāsādikā P. 159; ptsA. I, P. 367 等之中,作為世尊所說護咒(Paritta)之一乃最初舉出本經之名。又在 manoratha-pūraṇī II. P. 342 中,以本經為保護咒(Ratana-paritta)。故知本經是用為重要的護咒經。又與本經相當之經有 Mahāvastu I; PP. 290-295,兩者類似之偈極多。 [0059002]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 P. 290。 [0059003] 本偈可參照 ibid. P. 294。 [0059004] 本偈可參照 ibid. P. 290F。 [0059005] 以下之三偈,可參照 ibid. P. 291。 [0060006] 「無間定」(ānantariya-samādhi)謂之無漏之道定(magga-samādhi)。此定於無間之後無任何障礙,即可得聖果,故云無間定。 [0060007] 「八輩」(aṭṭha puggalā)是八種聖者,即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四雙 cattāri yugāni 是向與果為一雙,以上須陀洹乃至阿羅漢為四雙。 [0060008]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 P. 293。 [0060009] 本偈可參照 ibid. P. 292。 [0060010] 本偈可參照 ibid. P. 292f。 [0060011] 「第八有」(bhavaṁ aṭṭhamaṁ),雖謂極七反生之最劣者,但今後只生於七次生存世界(有),以為最極時,其後即般涅槃,更不再來。故得見道聖者,不受第八回之有。 [0061012] 本偈是說有關得見道者。本偈被引用於 Kathā-vatthn P. 109; P. 179; P. 185f; P. 193。又可參照 Mahāvastu P. 291f。 [0061013] 「四惡趣」(cattāro apāyā)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 [0061014] 「六重罪」(cha abhiṭhānāni)是在殺母、殺父、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之五逆罪上,再加就他師外學。 [0061015]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 P. 292。 [0061016] 本偈可參照 ibid; P. 294。 [0061017] 本偈可參照 ibid. P. 293。 [0062018] 「作如來」tathāgata 原本作「如來」,在本偈亦可譯為如來,但次二偈係指法與僧,故不譯為如來。全部使共通而譯為如來。以下二句可參照 Mahāvastu I. P. 295。 [0062019] 本偈之後半及次偈之後半被引用於 UdA. P. 153。 [0065001] 本經乃對於魚肉為臭穢而不食,信為成聖者之條件,世尊為苦行婆羅門說示,持來迦葉佛之臭穢說法。是即過去迦葉佛之時,迦葉佛為信以魚肉為臭穢之帝須婆羅門說真正臭穢為何物之說法,而成為本經。 [0066002] 不食魚肉獸肉乃至斷食、裸體(na maccha-maṁsaṁ nānāsakattaṁ)。依註釋,古人解釋為魚、肉、斷食,亦可解釋為魚與肉之不食(na maccha-maṁsānansakattaṁ)。但今則從古說。 [0067003] 「季節激烈行」(utūpasevanā)。暑期太陽照射,雨期中不入屋簷之下而住於樹下,冬季入水中,此種習行以為苦行。 [0067004] 「勝根」(vijitindriya),在異本及註釋書為(viditindriya)知根之義。註為「以智徧知六根,明察六根」。 [0068001] 本經之五偈乃一婆羅門請問世尊:「何為不可親近之友,何為友人應可親近?修如何之加行?得如何之上味?」等四種意義。世尊察彼之心而為說此五偈法。在本生經三六三慚故事(Hiri-jātaka. J. III. P. 196)中有此五偈。除二五四偈前半不同之外,其他全部相同。然依本經註文,不謂釋尊之說法,而是釋尊前生為菩薩作婆羅奈長者時所說。又與本經五偈同源所出有漢譯雜阿含九七八經(大正藏二、二五三c)、別譯本雜阿含二一二經(大正藏二、四五三a以下)等。於此等經中,其說法乃釋尊之所說,雖非本生譚,而其說法因緣亦與本經大不相同。蓋此為忘卻說時、說處、說法因緣等之偈語,如此傳承下來,而為後人附以種種之因緣譚而成為如現在之種種經典。 [0069002] 本偈亦出於 J. III; P. 192f。 [0070001] 本經乃向諸天說示有關吉祥之教法。本經原出自 Khuddaka-pāṭha P. 2f(小誦經第五經)依吉祥經之名。又在法句經卷下吉祥品(大正藏四、五七五a)、法句譬喻經卷四吉祥品(大正藏四、六〇九 a 以下)中,與本經諸偈比較甚為一致及類似之偈亦多。 [0070002] 本偈可參照成實論卷一(大正藏三二、二四七b)。 [0071003] 本偈被引用於 J. III; P. 369。 [0072004] 諸世間法(loka-dhammā)為利得(lābha)、不利得(alābha)、名聲(yasa)、不名聲(ayasa)、賞讚(pasamsa)、毀譽(ninda)、樂(sukha)、苦(dukkha)之八法。 [0073001] 本經原文亦出於 S. I. P. 207f(S. 10. 3Ṣūciloma)。漢譯相當此經有雜阿含一三一四經(大正藏二、三六一a以下),別譯雜阿含三一三經、三二三經(大正藏二、四七九b四八一c以下)等。 [0073002] 以下四偈之相當偈,見瑜伽師地論卷一八(大正藏三〇、三七六c)。 [0074003]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16; P. 471; CNd. P. 352(小義釋暹邏本)。與本偈相當之偈,除上揭示之漢譯雜阿含之外,在別譯雜阿含等則無存。 [0075001] 本經乃在迦葉佛滅後出家,通達三藏,傲慢唱尊邪說,誹謗他人,墮入阿鼻地獄,今世為魚,更死入地獄之迦毘羅比丘(Kapila)之故事,世尊用以對眾比丘說法。在註書中本經標題為迦毘羅經。 [0075002] 本偈被引用於 DhpA. IV, P. 42。 [0076003] 「惡行處」(Pāpa-gocara)為淫女、寡婦、處女、比丘尼、黃門之居所及酒家等處,詳請參閱 Visuddhi-magga P. 17。 [0076004] 以下三偈亦出於 A. IV, P. 172。 [0076005] 以下半偈及次偈前半偈被引用於 MilP. 414。以下半偈及次之二偈被引用於 MA, II. P. 119; SA. II, P. 49。又此等亦可參閱四分律卷六〇(大正藏二二、一〇一〇a)。二八二偈前半,被引用於 SnA. P. 165。 [0077006]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411。 [0078001] 本經雖與漢譯中阿含一五六經、梵波羅延經(大正藏一、六七八a 以下)相當,但兩者之間則有很大的不同。 [0081002] 「甘蔗王」(Okkaka),往昔之大王,為日種族,乃釋迦族之祖。 [0081003] 「獻馬祭」(assa-medha),以馬犧牲獻神,殺而為供祭。獻人祭(purisa-medha),殺人為祭祀,亦為犧牲祠神方式之一,其情即當可推知。 [0081004] 擲棒祭(sammāpāsa),投擲祭祀用之棒,以為獻供祭,詳細不明。 [0081005] 「蘇摩祭」(Vāja-peyya),是飲蘇摩酒獻供祭。無遮會(niraggaḷa)是施一切眾生之供養法會。 [0085001] 本經依註釋文:舍利弗對於引導彼入佛教之馬勝(Assaji)比丘,常尊敬為師。當馬勝離至他方時,舍利弗向馬勝所在之方向禮拜。比丘等見此而不知此事,思惟舍利弗之禮拜方隅,未棄外道之邪習,對舍利弗出以惡口。世尊知悉此事之後,對諸比丘宣說本經以為對師之敬。在註釋書中,以本經之經題為法經(Dhamma-sutta)。 [0086001] 依據註釋文:舍利弗為令其在俗友人出家,施與種種教法及業處(禪家觀法的對象),惟因未得聖果,舍利弗知此比丘,於自己之教化無緣,須更得佛之教化,於是攜彼同至佛所。此比丘乃以本經最初之偈向佛請問。佛對之解答,遂成本經。與本經大體相當之經、見佛本行集經卷三八(大正藏三、八二八c以下)。 [0088001] 本經乃佛為出家後不久之五百新參比丘之放逸、食事時雜談高聲,而說之法。 [0088002] 本偈可參照S. I, P. 198. 雜阿含一三三二經(大正藏二、三六七c),別譯本雜阿含三五二經(大正藏二、四八九c),大智度論卷一七(大正藏二五、一八四b)。 [0088003] 與本偈相當之偈,見出曜經卷五不放逸品(大正藏四、六三四c以下)、法集要頌經卷一放逸品(大正藏四、七七八c)。 [0088004] 以下三句亦出於 Thag. 403 偈。 [0089005] 本偈與 Thag. 404 偈同。 [0090001] 佛子羅睺羅出家為比丘,以舍利弗、目犍連為師。佛為使他對自己之出生、種姓、容貌等不起驕慢、不為虛談,佛在其出家以來至得聖道時止,屢屢對他教誡。本經即是教誡之一。 [0090002] 本偈可參照 Thag. 195 偈。 [0090003] 以下之二偈,被引用於 MA. II, P. 380。 [0091004] 以下之半偈,亦出於 Thag. 1225 偈後半 S. I, P. 188。又被引用於 Vm. P. 38。雜阿含一二一四經(大正藏二、二三一b)、別譯雜阿含二三〇經(大正藏二、四五八b)、瑜伽師地論卷一七(大正藏三〇、三七二b)中有相當之偈。 [0091005] 本偈亦出於 Thag. 1224 偈後半 1225 偈前半、S. I, P. 188。又被引用於 Vm. P. 38。可參照雜阿含同上、別譯雜阿含同上、瑜伽師地論亦同上(三七二a)。 [0091006] 本偈亦出於 Thag. 1226 偈 S. I, P. 188。又被引用於 Vm. P. 38。DhsA. P. 223,於雜阿含、別譯雜阿含皆同上,瑜伽師地論同上(三七二a以下)有相當之偈。 [0091007] 「止滅之故」(abhisamayā)此語非現觀意義之 abhisamaya(abhi+sam+i),乃由 abhi+sam+ya 而成。在註釋書中說明為滅盡之故(khayā)、衰滅之故(vayā)、捨斷之故(pahānā)、捨遣之故(paṭinissaggā)。又如以上諸用語可參照七三七偈。 [0092001] 在註書中,本經係以尼拘盧陀劫波經(Nigrodhakappa-sutta)為標題。本經與漢譯雜阿含一二二一經(大正藏二、三三三a以下)相當。 [0093002] 以下十六偈全部與 Thag. 1263-1278 偈一致。 [0095003] 「五者最勝」(pañca-seṭṭha),按註釋文是指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為最勝者,或以信、勤、念、定、慧之五根,或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五分法身為最勝之人。 [0095004] 「第七仙人」(isi-sattama),釋尊為次於毘婆尸佛乃至迦葉佛之過去六佛之第七佛。 [0096001] 按註釋文:本經因在大會之日所說,故又云大會經(Mahāsamaya-sutta)。世尊於迦毘羅城之大林,由五百阿羅漢圍繞,為化導聞法集會之諸天,世尊對自行化作化佛之質問而說此經。此為向具有貪行傾向之諸天所說之法。 [0096002] 本偈被引用於 DA. II, P. 684。 [0099001] 持三歸五戒、多聞而通曉經典、得阿那含果之曇彌迦優婆塞,與彼同樣之五百優婆塞俱,詣至世尊前,請益有關在家者及出家者之行道,佛為解答,即成本經。 [0101002] 「天王」(Vāsava)為帝釋之別名。 [0101003] 本偈可參照 Mahāvastu III, P. 328。 [0102004] 以下之二偈被引用於 Visuddhi-magga P. 45。 [0102005] 以下至最後十一偈,與之相當之偈頌,可參見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六(大正藏二八、五七四a以下)。 [0103006] 以下之二偈亦出於 A. I, P. 214f; A. IV, P. 254; P. 257f, P. 261。可參照增一阿含卷一六(大正藏二、六二五c)、長爪梵志請問經(大正藏一四、九六八c)。 [0103007] 本偈可參照 A. I, P. 144; P. 145 雜阿含一一一七經(大正藏二、二九六a),別譯本雜阿含四六經(大正藏二、三八九a)以下。 [0103008] 「神變月」(Pāṭihāriya-pakkha)依註釋文,為入雨季前之月 Āsāḷha-māsa(額沙茶月——五、六月),雨季三個月及雨季後之月 Kattika-māsa(迦剌底迦月——九、十月)共五個月。此外一般人以神變月為 Āsāḷha Kattika 及 phagguṇa-māsa(額勤婁那月——一、二月)之三個月,此外更有人以每半月布薩日之前後日一日、十三日、七日及九日為神變月份。 [0106001] 本經乃世尊踰城出家後,由迦毘羅城南下入王舍城行乞時,與摩竭陀國王頻毘娑羅會見時所述之狀況。為佛傳之一部。此與會見頻毘娑羅王之故事,雖出於多種佛傳,但如本經之以偈文出者,與本經同源而來者有 Mahāvastu II, P. 198f、四分律卷三一(大正藏二二、七七九c以下)、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四(大正藏二四、一一八b以下)等。特別是有部毘奈耶破僧事與本經各偈極為相似。 [0106002] 本偈以下至最後之各偈可參照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四(大正藏二四、一一八b以下)。 [0106003] 本偈以下之很多偈,可參 Mahāvastu II, P. 198f。 [0107004] 本偈以下至最後之各偈,與四分律卷三一(大正藏二二、七七九c以下)相當一致。 [0107005] 在 Mahāvastu 中無與本偈相當者。 [0108006] 以下之四偈,不與 Mahāvastu相當。 [0108007] 以下之二偈,可參照大智度論卷三(大正藏二五、七七a)。 [0109008] 在 Mahāvastu 中無與本偈相當偈。 [0110001] 本經與前經之最後偈:「意喜精勤非諸欲」,精勤是佛在成道前六年間有關與惡魔爭鬥而說者。此亦成為佛傳之一部分。此一故事亦多由佛傳中出。與本經同源之偈者有 Mahāvastu II, PP. 238-240 佛本行集經卷二五(大正藏三、七六九b以下),Lalitavistara(Lefmann)PP. 261-263,方廣大莊嚴經卷七(大正藏三、五八二b以下)等。 [0112002] 以下四偈被引用於 MNd. P. 96; P. 174; P. 333f CNd(暹羅本)P. 144f。又與此等四偈相當之偈,可見大智度論卷五、卷一五(大正藏二五、九九b以下、一六九a)。而在其卷五則被引用於雜藏經所說與此四偈及以後數偈相當之偈。 [0112003] 「文邪草」(muñja)為世尊於成道時在菩提樹下敷座之草。屬禾本科,漢譯吉祥草。 [0113004] 以下三偈可參照大智度論卷五(大正藏二五、九九c)。 [0113005] 本偈被引用於 DA. III, P. 994; MA, III, P. 373; SnA, P. 37。 [0113006] 以下二偈亦出於 S. I, P. 124。與之相當之偈可參見雜阿含二四六經、一〇九二經(大正藏二、五九b、二八六c),別譯雜阿含三一經(大正藏二、三八三b)。 [0113007] 本偈亦出於 S. I, P. 122 被引用於 DhpA. I, P. 433。漢譯相當之偈可參見雜阿含一〇九一經(大正藏二、二八六b)。 [0115001] 本經其原形出於 S. I, P. 188f(S. 8, 5, Subhāsitā)。漢譯之相當經,則雜阿含一二一八經(大正藏二、三三二a),其別譯雜阿含二五三經(大正藏二、四六二b以下)等。尤以雜阿含與巴利很類似。 [0115002] 本偈出於上述諸經外,被引用於 KhpA, P. 135,在出曜經卷一一(大正藏四、六六七a),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一b),四分律卷五二(大正藏二二、九五二b),大毘婆沙論卷六(大正藏二七、二八c),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三(大正藏二八、二〇c),瑜伽師地論卷一七(大正藏三〇、三八一b)均有相當之偈。 [0116003] 以下之四偈亦出於 Thag. VV. 1227-1230。更在出曜經卷一一(大正藏四、六六七a以下),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一c),四分律卷五二(大正藏二二、九五二b)均有相當之偈。 [0116004] 本偈被引用於 KhpA. P. 136。 [0118001] 在註釋書中以本經為獻菓經(Pūralāsa-sutta)。本經序文之長行部分與 S. I. P. 167f(S. 7, 1, 9, Sundarika)相一致。 [0119002] 「僧伽梨衣」(Saṅghāṭi)義譯為重衣,內衣(安陀衣)、為著於外衣是於上者(鬱多羅僧),此等謂之三衣,普通比丘之衣服原則上限於此三衣。可參照蛇品第四耕田婆羅墮闍經之註。 [0119003] 「娑毘底」(Sāvtti)偈,由三句二十四字組成,見 Rigveda III, 62, 10,為對太陽神 Sāvittī 之讚歌。此讚歌普通稱為 Gāyatrī,為婆羅門學習吠陀者最初學習之物。與娑毘底偈相同在佛教最初唱念有由三句二十四字所組成之三歸文。Buddhaṁ saraṇaṁ gacchāmi(歸依佛),Dhammaṁ saraṇaṁ gacchāmi(歸依法),Saṅghaṁ saraṇaṁ gacchāmi(歸依僧)。今所說之娑毘底,乃指佛教之娑毘底三歸依文。又有關婆羅門之娑毘底可參照五六八偈。 [0119004] 本偈前半同一〇四三偈。 [0120005] 本偈可參照 S. I, P. 168 雜阿含一一八四經(大正藏二、三二〇c),別譯雜阿含九九經(大正藏二、四〇九a)。 [0120006] 本偈及次之前半偈亦出於 S. I, P. 168。漢譯相當之偈可參見雜阿含一一八四經(大正藏二、三二〇c),別譯雜阿含九九經(大正藏二、四〇九a)。(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6],今於此處加上[06]之註標。) [0121007] 本偈前半被引用於 SA. I, P. 26。 [0121008] 「吠陀」(Veda)指須陀洹道乃至阿羅漢道之智。 [0121009] 以下二偈同於四九七偈、四九八偈。 [0121010] 「羅睺」(Rahu)為印度信仰傳說中之阿修羅(鬼神),吞月及太陽。羅睺吞月及太陽時,起月蝕及日蝕。 [0124011] 「心栽」(cetokhila)乃心之荒蕪。此有五種,即:疑佛不信、疑法不信、疑僧不信、疑戒定慧三學不信、對同梵行者瞋而不喜,自不精勤。 [0124012] 以下二偈與八一偈、八二偈相同。亦出於 S. I, P. 167. P. 168,前偈被引用於 Mil. P228。此等二偈漢譯相當之偈可參見別譯雜阿含九九經(大正藏二、四〇九a以下)。 [0129001] 本經相當於漢譯雜阿含一一五九經(大正藏二、三〇九a以下),別譯雜阿含八二經(大正藏二、四〇二b以下)。漢譯極為簡潔,偈數較少,雖與巴利文多少類似,但一一偈比較,字義難令相當。 [0129002] 學童(Mānava)漢譯為儒童。謂為就師受學時代之婆羅門子弟,多為青年,故譯為學童、儒僮等。其中如一一二〇偈之賓祇耶學童,乃極為老年者亦稱學童之名,蓋彼當時,尚為婆和利弟子之故。 [0132003] 本偈可參照四六九偈。 [0132004] 以下之二偈與四六四偈、四六五偈相同。 [0135005] 「一切三時」(Sabbattha)指施前、施時、施後之三時,此三時應以欣心供養。 [0136006] 「三種」參照前註。 [0137001] 合與本經相當者有 Mahāvastu II. PP. 389-401,佛本行集經卷三八、三九(大正藏三、八三三a以下)等。而於 Mahāvastu 等有薩毘耶之詳細故事。於巴利文之薩毘耶故事則出有本經之註(SaA. PP. 420-422)及 Thag. VV. 275-278 之註,後者實則近於 Mahāvastu 等。 [0137002] 不蘭迦葉等乃所謂六師外道,彼等於釋尊時代,即以摩揭陀為中心,在中印度居一派之宗祖,立說率徒眾成沙門僧園。有關彼等之所說請參照所出之諸種文獻。例如長阿含沙門果經(大正藏一、一〇八a以下),Sumaṅgala-vilāsinī I, P. 142ff。 [0139003] 以下本經各偈,可參 Mahāvastu III, PP. 394-401,佛本行集經卷三九(大正藏三、八三三c以下)。 [0139004] 本偈被引用於 DA. I, P. 155; MA. II, P. 274。 [0140005]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71; CNd,(暹羅本)P. 31。 [0140006]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170; CNd,(暹羅本)P. 244; Netti, P. 170。 [0141007]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87; CNd,(暹羅本)P. 100; P. 113。 [0142008]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202; CNd,(暹羅本)P. 98; P. 373; MA. I, P. 153. SA, I, P. 77。 [0143009]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58; P. 336; CNd,(暹羅本)P. 84f 等。 [0144010]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93; P. 205; CNd,(暹羅本)P. 70。 [0144011] 吠陀指須陀洹道等四聖諦之智。 [0144012] 障礙(papañca)指渴愛與惡見。漢譯為戲論。 [0146013] 三種想(tividha-saññā)為欲想(Kāma-Saññā)、恚想(Vyāpāda-Saññā)、害想(Vihiṁsa-Saññā)。 [0147014] 六十三異見(tīṇi saṭṭhi osaraṇāni)為於六十二見加入邪見。六十二見可參照長部第一梵網經(D. I, P. 13ff)。 [0147015] 疑(Vicikicchā)於底本為 vicikicchaṁ,今從異本讀音。 [0147016] 日種(Ādicca-bandhu)意為「太陽之親戚」,是種族之名稱,釋尊屬由日種族之釋迦族出身,故謂釋尊為日種。 [0148017] 次二偈與五七一偈、五七二偈及 Thag. vv. 839, 840相同。 [0149018] 因人而不同者,謂由異學歸依佛教時,原則上須經四個月之試驗時期,始得被允許出家之規定。但如曾為事火外學、結髮外學者,為釋迦族而曾作異學徒者,及任何具得四向果之具因者,均得除外之規例,將得立即允許出家。今薩毘耶之情況,適應於後者之除外規例。有關前述之三項除外規例亦可參照 V. I, P. 71。 [0153001] 本經其原形出自中部九二經,亦與PTS本相重複,故予省略。因此在南傳大藏經中部經典亦予省略。與本經相似者,見增一阿含卷四六、四七(大正藏二、七九八以下),此與本經或有若干之類似情節,但大部分不同。 [0153002] 「鴦崛多羅波(Aṅguttarāpa)即 Aṅga-Uttrāpa,Uttarāpa 是係指摩企河水(āpa)之北(uttara)地方之意,鴦伽(Aṅga)地方在摩企河之北方,故此云鴦伽地方。 [0153003] 以下至底本一〇四頁十六行止,與 V. I, P. 245f 大體一致,雙方或部分出入。 [0153004] 「阿羅漢」等,此為如來十號之一。有關如來十號,本書註釋中亦有有略說,詳細可參照 Visuddhi-magga PP. 198-212; Samantapāsādikā PP. 112-125 等。 [0154005] 「三吠陀」云云之語,乃形容博學多識婆羅門而用之佛典中之定型句。 [0154006] 順世論(lokāyata)為世俗之學問,按哲學之說法,指唯物論。註釋中為詭辯論(Vitaṇḍa-sattha)。 [0155007] 「卿」(bho)之一字,在本藏經中由異本借來補用,底本無此語,蓋「卿」之意為高貴官吏之稱謂,與經中尊稱他人不太符合。故在底本譯文中概稱為「汝」。 [0157008] 以下五、六、七偈至二十偈與 Thag. VV. 818-837 之二十偈同。 [0157009] 「欲見」(cārudassano)依註為「有美眼」之解釋。 [0158010]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183。 [0158011] 本偈被引用於 Vm. P. 201; VDA. P. 84; MNDA. P. 186。 [0159012] 「實」(Vo)在異本中亦用(Ve),Vo 有時與 Ve 同用。可參照七六〇偈。 [0160013] 「時」(atha),底本(attha)係誤植。由底本一一一頁下至第二行止,其原形係出自 V. I. P. 246。 [0160014] 次之二偈亦出於 V. I, P. 246。乃與五六八偈及五六九偈之前半偈相若,見中阿含一六一梵摩經(大正藏一、六八九c),雜阿含一一〇經(大正藏二、三七b),別譯;雜阿含五二經、二五九經(大正藏二、三九一b四六五a以下),增一阿含卷九(大正二、五八九b)、卷一八(六三七c)、卷二五(六八四a)、卷二六(六九四c)、卷三〇(七一七a)、卷四〇(七六八b)、卷四一(七七五b),頻毘娑羅王詣佛供養經(大正藏二、八五六c),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四(大正藏三、六四七b、c、六四八a、b),五分律卷一(大正藏二二、二〇),十誦律卷一四、卷二六(大正藏二三、一〇〇b、一八八c以下一八九c以下、一九二b),佛本行集經卷三三、卷五五(大正藏三、八三五b、九〇九a),中本起經卷下(大正藏四、一六三b),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一一(大正藏二四、一五八b),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五(大正藏二四、三八〇a)、鼻奈耶卷四(大正藏二四、八六七a以下)等。 [0160015] 「娑毘底」(Sāvittī)為婆羅門偈頌中最重要之偈,見 Rig-Veda III, 62, 10。即由 oṁ tatSavitur vareṇyaṁ, bhargo devasya dhīmahī, dhiyo yo naḥ Pracodayat 之三句二十四字而成。更可參照四五七偈之註。 [0161016] 以下四偈與 Thag. VV. 38-41 相同。 [0161017] 次之二偈與五四五偈、五四六偈相同。 [0165001] 依註釋文所示,有一檀越優婆塞喪子,憂愁之餘,七日間未曾攝食。世尊憐憫,赴彼之家,為說本經。 [0165002] 本偈可參照 J. IV, P. 113。 [0165003] 本偈亦出於 J. IV, P. 127; J. IV, P. 28 被引用於 MND, P. 121; Vm. P. 231。又與本偈相若之經可參見:增一阿含經卷二六(大正藏二、六九〇c),中本起經卷下(大正藏四、一六〇c),法句經卷下〈生死品〉(大正藏四、五七四a),法句譬喻經卷四(大正藏四、六一六a),出曜經卷一(大正藏四、六一四a),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七七a)等。 [0165004]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121; Vm. P. 231。又可參照 D. II, P. 120。與本偈相似者,可參見法句經卷上〈無常品〉(大正藏四、五五九a),法句譬喻經卷一(大正藏四、五七五c),出曜經卷一(大正藏四、六一四a、c),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七七b)等。 [0165005] 本偈被引用於 MNd. P. 121 又可參照 D. II, P. 120; J. IV, P. 127。 [0165006] 以下五八一偈前半至二偈半被引用於 MND. P. 121。 [0166007] 本偈亦出於 J. IV, P. 127。 [0166008] 本偈亦出於 J. IV, P. 127。 [0167009] 本偈亦出於 J. IV, P. 127。 [0169001] 本經原形出自《中部》九八經,但在PTS版本則只列出本經之題目而略去經文,或係因與本經重複之故。在南傳大藏經中,中部經典對婆私吒經亦予省略。 [0169002] 以下之長行(散文)殆與 D. I, P. 235f 之經文一致。 [0170003] 「卿」(bho),底本作 kho,今從異本。 [0173004] 「耕作土地」(gorakkhaiṁ),按語義有護牛之義,依註釋作「護田」、「耕作」。 [0173005] 本偈被引用於 MA. III, P. 39; SA. I, P. 149; UDA. P. 332。 [0174006] 以下至六四七偈共二十八偈與 Dhp. VV. 396-423 之二十八偈相同。與此相若之偈之漢譯偈頌,可參見:法句經卷下、〈梵志品〉(大正藏四、五七二c以下),出曜經卷二九、卷三〇(大正藏四、七七〇b以下),法集要頌經卷四(大正藏四、七九八b以下)等。 [0174007] 「卿」之稱呼(bhovādī)係指婆羅門族。蓋彼等相互尊稱其他為「卿」之稱呼(bho)。 [0175008] 本偈被引用於 khpa. P. 149。 [0175009] 以下二句被引用於 Vm. P. 295。 [0175010] 本偈被引用於 VA. P. 273; DhpA. II, P. 51。 [0175011]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386。 [0176012] 本偈可參照:S. I, P. 236 彌沙塞五分戒本(大正藏二二、二〇〇a、二〇六b),五分比丘尼戒本(大正藏二二、二一四a),十誦比丘戒本(大正藏二三、四七八c),十誦比丘尼戒本(大正二三、四八八b)等。 [0176013] 本偈被引用於 AA. I, P. 277。 [0176014] 「淨」(Subha)指高價值物品;「不淨」(asubha)指廉價物品。 [0176015] 本偈被引用於 DhpA. II, P. 200。 [0177016] 本偈被引用於 AA. I, P. 247。 [0177017] 本偈被引用於 ibid, P. 268。 [0178018] 本偈被引用於 ibid, P. 269。 [0178019] 本偈被引用於 ibid, P. 363。 [0178020] 本偈被引用於 DhpA. III, P. 187。 [0178021] 本偈可參照:M. II, P. 144; S. I, P. 167; P. 175; A. I, P. 165; P. 167; It, P. 100; Thig. VV. 63-64,中阿含一六一梵摩經(大正藏一、六八九a),雜阿含一一六一經,一一八一經(大正藏二、三〇九c、三一九c),別譯:雜阿含八四經、九五經(大正藏二、四〇三a、四〇七c)等。 [0179022] 本偈被引用於 KV. P. 546; DhsA. P. 66。 [0179023] 本偈與 Thag. V. 631 同。 [0182001] 本經前半至六六〇偈,殆與 S. I, PP. 149-153(S. 6. 1. 10. Kokaliko)全文相一致;又與 A. V, P. 170ff(A. 10. 89)相類似。或係相應部經典另附加十數偈而成本經。與漢譯相似之經有雜阿含一二七八經(大正藏二、三五一朋b以下),其別譯雜阿含二七六經(大正藏二、四七〇a以下),增一阿含卷一二(大正藏二、六〇三b以下),大智度論卷一三(大正藏二五、一五七b以下)等。 [0185002] 以下四偈亦出於 S. I, P. 149; P. 152f; A. V, P. 171; P. 174,係引用於 Netti P. 132f。此等四偈之漢譯相似之偈有:雜阿含一一九四經(大正藏二、三二四a),及同部一二七八經(大正藏二、三五一c,但缺乏與六六〇偈相似者),別譯雜阿含一〇六經、及二七六經(大正藏二、四一一c、四七〇a以下),增一阿含卷一二(大正藏二、六〇三c),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七a),法句經卷上、〈言語品〉(大正藏四、五六一c),出曜經卷一〇(大正藏四、六六四a以下),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一b),金色童子因緣經卷一二(大正藏一四、八九三a),五分律卷二五(大正藏二二、一六五c以下),十誦律卷四、卷四九(大正藏二三、二三a、三五五c以下),有部毘奈耶卷一四(大正藏二三、六九七b),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二(大正藏二四、六c以下),大智度論卷一三(大正藏二五、一五八a),立世阿毘曇論卷一(大正藏三二、一七三c)等。又與六五七偈相似之偈,可參見正法念處經卷一、卷八(大正藏一七、五b、四六b),諸法集要卷五(大正藏一七、四八四a)等。又與六五八偈相似者,可參見阿毘達摩發智論卷二〇(大正藏二六、一〇三一c),而與六六〇偈相似者,可參見三法度論卷下(大正藏二五、二七b)、成實論卷七(大正藏三二、二九一b)等。 [0185003] 以下三偈亦出於 A. II, P. 3f。 [0186004] 在本經註釋書中並無任何之說明,依於本偈相應部之註(Sāratthappakasinī I, P. 216)三十六為與尼羅部陀有關。 [0186005] 本偈亦出於 Dhp. V. 306、Ud, P. 45(自說經第四品第八經)、It. P. 42f(如是語經第四八經)、J. II, P. 416f 等。漢譯相似之偈,可參見法句經卷下〈地獄品〉(大正藏四、五七〇a)、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八一b)、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七a)、十誦律卷四、卷四九(大正藏二三、二三a、三五五c)等。 [0186006] 本偈亦出於 S. I, P. 13; P. 164; Dhp. V. 125; J III, P. 202; PV. P. 124;被引用於 Vm. P. 301f 與漢譯相似之偈見雜阿含一一五四經、一二七五經(大正藏二、三〇七b以下、三五〇c)。別譯雜阿含七七經、二七三經(大正藏二、四〇一a、四六九b)、義足經卷上(大正藏四、一七七b)、法句經卷上〈惡行品〉(大正藏四、五六五a)等。 [0186007] 次之二偈被引用於 Netti. P. 133。 [0188008] 「大鷲」(Patigijjhā)在註書為 Paṭigddhā(貪婪)但一說大鷲為(Mahāgijjhā)。 [0191001] 本經部分與佛傳有關。即釋尊於迦毘羅城降誕,阿私陀仙人為佛占相,預言釋尊之將來,且自悲哀不能遇佛之成道,並自遺言其外甥那羅迦,命其如聞佛成道,即直就佛前修學梵行。那羅迦從其遺言,聞佛轉法輪之消息,於第七日即至佛前問牟尼行。以下故事為本經〔序偈〕,有關牟尼之行、佛之說法,為本經之本文。而在〔序偈〕中與之相似之故事,雖出自種種佛傳,但未見有與本經類似之偈。然與本經本文相似諸偈,可見出於 Mahāvastu III PP. 386-389,佛本行集經卷三八(大正藏三、八三〇a以下)。此或係本文諸偈,自古即已存在,而〔序偈〕乃後加之者。 [0191002] 此等故事例如佛本行集經卷九(大正藏三、六九三b以下)可為參照。 [0191003] 「晝住」(divāvihāra)亦云晝臥(午睡),即於食後日中之休息。此非必定為臥,多為樂住坐禪。 [0192004] 「黑妙」(Kaṇha-sirī)係指阿私陀仙(Asita-isi)即 Kaṇha 與 Asita 相當,Sirī 與 isi 相當。蓋 Kaṇha 與 Asita 同為黑色之義,sirī 為吉祥人之義,此處指為仙人。 [0192005] 本偈被引用於 DA. II, P. 438; MA. IV. P185。 [0194006] 以下至本經最後之偈,雖稍有不同,大體與 Mahāvastu III, PP. 386-389 佛本行集經卷三八(大正藏三、八三〇a以下)相當。 [0196007] 「坦然」(rukkhaṁ va)直譯為「如對樹木」。依註文,求果實之人行近樹前,得與不得,亦無得意與失意,坦然而去。 [0196008] 本偈被引用於 SA. II, P. 109。 [0196009] 本偈被引用於 KV. P. 89。 [0196010] 本偈被引用於 CND(暹羅本)P. 109。 [0197011] 本偈被引用於 Mil. P. 414。 [0200001] 以下之四偈亦出於 S. V, P. 433(S, 56. 22 Vijja); It, P. 106 亦出(如是語經之一〇三經)。該偈參見雜阿含三九二經(大正藏二、一〇六a)。 [0201002] 本偈與一〇五〇偈後半及一〇五一偈前半同。 [0203003] 「吠陀」指須陀洹道乃至阿羅漢道之智。 [0204004] 「止滅故」(abhisamayā),有關此語可參照三四二偈之註。 [0205005] 本偈及前四偈亦出於 S. IV, P. 205。 [0205006] 「離貪」(Virajjati)在註書中使用 Vijānāti(識)之語,說明此等識諸受及識苦。 [0205007] 次偈亦出於 A. II, P. 10; It. P. 9; P. 109 亦出(如是語經之一五經、一〇五經),被引用於 MND. P. 455; CND(暹羅本)P. 291; P. 320; DHSA. P. 364; SNA. P. 64 等。更只在七四〇偈被引用於 CND(暹羅本)P. 363; SNA. P. 17; MNDA. P. 39。 [0206008] 本偈亦出於 J. IV. P. 354。又在出曜經卷五(大正藏四、六三六b)、法集要頌經卷一(大正藏四、七七八c),有與本偈類似之偈。 [0206009] 以下之三句亦出於 It. P. 93; P. 95; P. 108f 亦出(如是語經之九三經、九四經、一〇四經)。 [0207010] 本偈亦出於 Ud. P. 46 亦出(自說經第四品第九經)。更與本偈類似之偈,可參見大毘婆沙論卷五六、卷一九六(大正藏二七、二八八b,九八〇b)及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三一(大正藏二八、二二三a)。 [0207011] 以下之二偈可參照舍利弗阿毘曇論卷一三、卷一五(大正藏二八、六一三b,六二五a)。 [0210012] 本偈亦出於 S. I, P. 133。七五四、七五五之二偈亦出於 It. P. 62(如是語經之七三經)。與此二偈相當之偈,可參見雜阿含四六二經(大正藏二、一一八a),為阿毘達磨集異門是論卷三(大正藏二六、三七八c)。 [0210013] 本偈可參照 It. P. 45f(如是語經之五一經)。 [0211014] 以下之三句亦出於 It. P. 35(如是語經之四一經)。 [0212015] 以下至七六五偈之七偈,原形其出於 S. IV, P. 127f。在雜阿含三〇八經(大正藏二、八八c)有與此等七偈相似之偈。 [0217001] 義品原文之 Aṭṭhaka-vagga,乃有「八品」之意義,或應為「八法品」或「八偈品」亦說不一定。本品之第二經為 Guhaṭṭhaka-sutta(窟八偈經)第三經為 Duṭṭhaṭṭhaka-sutta(瞋怒八偈經)、第四經為 Suddhaṭṭhaka-sutta(淨八偈經)、第五經為 Paramaṭṭhaka-sutta第一八偈經 aṭṭhaka 者,此等諸經皆由八偈而成故,明顯為「有八」、「八偈」之意義。若依此意 Aṭṭhaka-vagga,亦可解作「八偈經之群」的意義。然除去本品由第二經至第五經之四經以外,其他十二經均非由八偈而成。故本品若全部冠以「八偈品」之名,亦並不適切。加之 Aṭṭhaka-vagga,如在梵文 Arthaka-vargīya(JRAS. 1916. P. 712)又 Artha-vargīya(Ya'somitra, Abhidharmako'sa-vyākhyā P. 33; Bodhisatva-bhūmi P. 48)皆為「義品」,於漢譯諸文獻,亦於摩訶僧祇律卷二三(大正藏二二、四一六a)為八跋祇經以外 atthaka 並未採作八(asṭaka)之意義,又在大智度論卷一(大正藏二五、六三c),除阿他婆耆經之音譯外,總解為義(artha or arthaka)之意。即在漢譯中其譯語當如左示:義品:雜阿含五五一經(大正藏二、一四四b、c),義足經:義足經(大正藏四、一七四以下),十六義品經:五分律卷二一(大正藏二二、一四四b),十六句義:四分律卷三九(大正藏二二、八四五c),句義經:同卷五四(大正藏二二、九六八b),說義:毘尼母經卷三(大正藏二四、八一八a),眾義經:大智度論卷一(大正藏二五、六〇c),義品:同卷一八(大正藏二五、一九三b),眾義品:大毘婆沙論卷四、卷一三七(大正藏二七、一七a、七〇六a),義品:同卷三四、(大正藏二七、一七六a),眾義經: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二、卷一六、卷一八(大正藏二八、一一c、一一八a、一一三c),義品:俱舍論卷一(大正藏二九、三b),義部經:俱舍釋論卷一(大正藏二九、一六四a)義品:順正理論卷二(大正藏二九、三三七b),義品:瑜伽師地論卷一九、卷三六(大正藏三〇、三八七b、四八九a)。上列義足經之義足與四分律之句義與毘尼母經之說義,其原文或為 Artha-pada 或 Pada-artha 亦未可知,其他經典則總為 Arthaka-vargīya 或 Artha-vargīya 當可以推知。此可見於 V. I. P. 196; S. III, P. 9; P. 12; Ud. P. 59 等內所被引用,相當於 Arthaka-vargīya 依用,Aṭṭhaka-vaggika 之名由之可知。即由多數部派所傳之 Aṭṭhaka-vagga 是「持義集經」與「持利益集經」之意,故稱之為義品,今亦譯作義品。此義品或可通於各部派所集之十六經,巴利文之本品、漢譯之義足經均有十六品,如左表所示,在五分律及四分律有云十六義品經、十六句義。於 Udāna P. 59 亦有 Soḷasa Aṭṭhakavaggikāni 各點,當可明瞭。與本品相似者有吳支謙譯義足經二卷。義足經與本品比較,各有十六經,但順序則稍有不同。各經彼此相似,與本品之偈相似者,在義足經中皆有。今將兩者之十六經相互比較如左:【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27 冊 No. 12 經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