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法句經
一 雙品
一
二
三
四
[P.2]五
六
七
八
九
一〇
一一
一二
一三
[P.3]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〇
[P.4]二 不放逸品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八
[P.5]二九
三〇
三一
三二
三 心品
三三
三四
三五
[P.6]三六
三七
三八
三九
四〇
四一
四二
四三
[P.7]四 華品
四四
四五
四六
四七
四八
四九
五〇
[P.8]五一
五二
五三
五四
五五
五六
五七
五八
[P.9]五九
五 愚品
六〇
六一
六二
六三
六四
[P.10]六五
六六
六七
六八
六九
七〇
七一
七二
[P.11]七三
七四
七五
六 賢品
七六
七七
七八
[P.12]七九
八〇
八一
八二
八三
八四
八五
[P.13]八六
八七
八八
八九
七 阿羅漢品
九〇
九一
[P.14]九二
九三
九四
九五
九六
九七
九八
[P.15]九九
八 千品
一〇〇
一〇一
一〇二
一〇三
一〇四
一〇五
[P.16]一〇六
一〇七
一〇八
一〇九
一一〇
一一一
一一二
一一三
[P.17]一一四
一一五
九 惡品
一一六
一一七
一一八
一一九
[P.18]一二〇
一二一
一二二
一二三
一二四
一二五
一二六
[P.19]一二七
一二八
一〇 刀杖品
一二九
一三〇
一三一
[P.20]一三二
一三三
一三四
一三五
一三六
一三七
一三八
一三九
一四〇
[P.21]一四一
一四二
一四三
一四四
一四五
[P.22]一一 老品
一四六
一四七
一四八
一四九
一五〇
一五一
一五二
[P.23]一五三
一五四
一五五
一五六
一二 自己品
一五七
一五八
[P.24]一五九
一六〇
一六一
一六二
一六三
一六四
一六五
[P.25]一六六
一三 世品
一六七
一六八
一六九
一七〇
一七一
[P.26]一七二
一七三
一七四
一七五
一七六
一七七
一七八
[P.27]一四 佛陀品
一七九
一八〇
一八一
一八二
一八三
一八四
一八五
[P.28]一八六
一八七
一八八
一八九
一九〇
一九一
一九二
一九三
一九四
一九五
[P.29]一九六
[P.30]一五 安樂品
一九七
一九八
一九九
二〇〇
二〇一
二〇二
二〇三
二〇四
[P.31]二〇五
二〇六
二〇七
二〇八
一六 愛好品
二〇九
[P.32]二一〇
二一一
二一二
二一三
二一四
二一五
二一六
二一七
二一八
二一九
[P.33]二二〇
一七 忿怒品
二二一
二二二
二二三
二二四
[P.34]二二五
二二六
二二七
二二八
二二九
二三〇
二三一
二三二
二三三
二三四
[P.35]一八 垢穢品
二三五
二三六
二三七
二三八
二三九
二四〇
[P.36]二四一
二四二
二四三
二四四
二四五
二四六
二四七
二四八
二四九
[P.37]二五〇
二五一
二五二
二五三
二五四
二五五
[P.38]一九 法住品
二五六
二五七
二五八
二五九
二六〇
二六一
二六二
二六三
二六四
[P.39]二六五
二六六
二六七
二六八
二六九
二七〇
二七一
二七二
[P.40]二〇 道品
二七三
二七四
二七五
二七六
二七七
二七八
二七九
二八〇
[P.41]二八一
二八二
二八三
二八四
二八五
二八六
二八七
[P.42]二八八
二八九
二一 雜品
二九〇
二九一
二九二
二九三
[P.43]二九四
二九五
二九六
二九七
二九八
二九九
三〇〇
三〇一
三〇二
三〇三
三〇四
[P.44]三〇五
二二 地獄品
三〇六
三〇七
三〇八
三〇九
[P.45]三一〇
三一一
三一二
三一三
三一四
三一五
三一六
三一七
[P.46]三一八
三一九
二三 象品
三二〇
三二一
三二二
三二三
三二四
[P.47]三二五
三二六
三二七
三二八
三二九
三三〇
三三一
[P.48]三三二
三三三
二四 愛欲品
三三四
三三五
三三六
三三七
[P.49]三三八
三三九
三四〇
三四一
三四二
三四三
三四四
[P.50]三四五
三四六
三四七
三四八
三四九
三五〇
[P.51]三五一
三五二
三五三
三五四
三五五
三五六
三五七
三五八
[P.52]三五九
二五 比丘品
三六〇
三六一
三六二
三六三
[P.53]三六四
三六五
三六六
三六七
三六八
三六九
三七〇
三七一
三七二
[P.54]三七三
三七四
三七五
三七六
三七七
三七八
三七九
三八〇
三八一
[P.55]三八二
二六 婆羅門品[1]
三八三
三八四
三八五
三八六
三八七
[P.56]三八八
三八九
三九〇
三九一
三九二
三九三
三九四
三九五
[P.57]三九六
三九七
三九八
三九九
四〇〇
四〇一
四〇二
四〇三
[P.58]四〇四
四〇五
四〇六
四〇七
四〇八
四〇九
四一〇
四一一
四一二
四一三
[P.59]四一四
四一五
四一六
四一七
四一八
四一九
四二〇
四二一
[P.60]四二二
四二三
校注
[0014001] 原文 Kasāva-(污濁)與 Kāsāva-(袈裟)之音韻類似。 [0022001] 所謂正念食者(pariññāta-bhojana-)當對食物知食物之為何物,知彼之不淨,此謂悟者對食事無真正之悅樂。 [0022002] 「無信」謂聖者自證知,悟不由他。 [0027001] 裸行以下皆為苦行之種類。 [0028001] hāsa- = sktḥarṣa-(歡喜)或「笑」 = sktḥāsa- 但 N. P. Chadravarti; L'UdānavargaSanskrit P. 1-2 參照。 [0031001] Panthaṁ ca(ed PTS)應讀為 Pantañ ca(Fausb, comm)。Diet. PTS: Pattha 之項下參照。 [0033001] 光音天又稱極光淨天。為色界第二禪天之第三天。 [0036001] nekkho jambonadassa 用由閻浮河所採之金製造之良質貨幣。 [0039001] 「沙門」samaṇa- = skt, s'ramaṇa-(√'sram)恰為 √sam = skt, √sam 如由鎮靜所造,samiti「使鎮靜」由 samitatt-「鎮靜」說明。 [0039002] 「比丘」bhikkhu,「行乞」bhikkate。 [0039003] 「牟尼」muni 本質非為寂默而有 mūāti,「知」之意在語源的假面之下說明者。 [0040004] 「聖者」ariya——非為由以殺生(hiṁasati-hiṁsā)為事之敵(ari)而來,a-riya = ahiṅsa可解為「不殺生」之說明云。在此場合恐將成為如 rissati = skt, risyati(Dhātup IV. 120: riṣa hiṁsāyan 參照)置動詞於念頭。 [0040005] vissāsam āpādi(ed. PTS)應正為 vissāsa māpādi(= vissāsam mā āfadi)。 [0041001] Pamocanaṁ(ed. PTS)應改為 Pamohanaṁ. Diet. PTS: Pamocana- 項下參照。 [0041002] vana「井」及「欲」,vanatha-「叢」及「欲」,nibbana-「由林脫出」及「離欲」之兩義兼有。nibbana- 與 nibb-āna「涅槃」之音韻相似。第三四四頌(本卷七〇頁)參照。 [0043001] 從註釋解為譬喻的說法。十二處指眼、耳、鼻、舌、身、意,及色、聲、香、味、觸、法,五蓋為五種之障蓋云為貪欲、瞋恚、睡眠、掉舉惡作、疑。 [0043002] 或與「不同輩共住事」(a-)Samānasaṁvāso(ed. PTS)但 N. P. Cnakravarti: L udānav. Sanskrit P. 129-130 參照。 [0045001] raja,兼有「塵埃」與愛欲之兩義。 [0048001] Vama- 兼具「林」及「欲」之二義。第二八三頌(本卷四一頁)參照。 [0050001] 若從註釋,「五」之順次為:五下分結(欲界五種之煩惱)即欲界貪、瞋、身見、戒取見、疑;五上分結(色界無色界之煩惱)即色界貪、無色界貪,掉舉、慢、無明;五根即信、勤、念、定、慧;又五著指貪、瞋、癡、慢、見。然大約「五」應成為五著者之意味,此時 uttari-bhavaye 非為「勤修」之意,應解為「克服」之義。 [0052001] 於本品之婆羅門指去煩惱滅罪業之人。既已於第一四二頌被用於此之意義。 [0052002] 「婆羅門」brāhmana-;「除惡業者」bāhita-pāpa-。「沙門」Samaṇa-;「行寂靜之人」Sama-cariya-(第二六五頌註[01]參照);「出家」Pabbājayaṁ(attano malam)去自己之垢穢。以上之語源的說明之中最後者,至少動詞之語根為共通。Pabbajita-: pabbajati, Pabbājayaṁ(pres, nom.): pabbājeti(Caus.)Pāli pabbaj- = SKT. Pra+vray-。 [0053003] 葉均譯為鹿皮,依原文 ajjna,應是羊皮或羚羊皮。(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對應之註標[06]與章節校注內容不符,故今將此處的[06]註標修訂成[03]註標。) [0053004] 原文使 Sa-kiñcana- 與 a-kiñcana 對立。若從註釋在 kiñcana- 有「貪欲、執著」等義,Sa-kincana- 兼有「富裕」「執著」之兩義,a-kiñcana- 兼有「無一物」「無執著」之兩義。亦須參照第四二一頌。尚有 Sa ce hoti(ed. PTS)改譯為 Sa ve hoti(Fausb.)。(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對應之註標[03]與章節校注內容不符,故今將此處的[03]註標修訂成[04]註標。) [0053005] 若從註釋,「紐」為忿怒,「緒」為愛著,「網」屬於此者為六十二邪見,「障礙」指無明。或許紐、緒、網皆應成為譬喻繫縛、纏結而言者。(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對應之註標[04]與章節校注內容不符,故今將此處的[04]註標修訂成[05]註標。) [0055006] 譯文不依 abhiñña, vosito(ed, PTS)而從於 abhiñña-vasito(Fausb.)。(CBETA 按:漢譯南傳大藏經此頁對應之註標[05]與章節校注內容不符,故今將此處的[05]註標修訂成[06]註標。)【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26 冊 No. 9 法句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