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臥龍字水禪師語錄卷三
書問
與瑞環陳居士
雪山老子常言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此老子一片苦心徹底要人當下寤去而人只不肯盍忽於平常返欲務高求深良可歎也公肯信此言之切而當下寤去否如不能切須留神不可甘為經史耽誤平生前之人即塵勞中做去者有之即潔白中做去者亦有之第塵勞中拔出為百當千了者常十一而潔白中得來為百當千了者常十九此輕重之效也能於二處做得去此又真火中蓮丈夫漢也山僧在荊南煙霧中回首夔門儼在天上安能與公把臂快談乎為道自[A1]佳餘不備。
與笑一法師
湘南領眾剝不容離何能謀面談鄉井中清話直令人隱隱作凌雲想耳聞足下論法華於天門而深固幽遠之寶所當陽道出參請輩覿面相承余實躍然無休也遣人趨座拾取毒言不識足下毒腸以為何如附後小偈靈山未散語何真栗棘吞來怕殺人竹杖仝君歸錦里鑾師席上醉華春。
复笑一法師(附來書)
至人應運古佛為心終不以譏刺愛譽為二而來教長箋批答分析過當詞气少貶詎非夫子有蓬之心也邪足下大見何薄且陋乎前之人擊塗毒鼓灑甘露漿莖艸見瓊樓須彌置芥孔固非淺見可能測度然余猶少羨於足下者盍鑒祖鑾師皆出吾蜀疑足下亦其人之流亞實用繾綣待以智者又譽以毒言毒腸及小偈云云孰知只泛泛一支講人實未夢見實際理耳既非種艸似不當論而武陵龍孝若常言足下曾見雲門和尚縈有良遂敲門之勤今來諭鄙辱殆盡誠白面書生之淺見能不錯會余相愛者就來諭而試一論之先德常言是賊識賊足下不妄稱誤作亂吼爭光安知人妄稱誤作亂吼爭光乎然不知此種種亦何常不入正受不是玅理所謂與諸勞侶仝一手作倘學不如此不無師子咬人韓盧逐塊實可憐憫者至於太虛玅體西氏丰神不令稚子管窺醜婦顰效余恐羊質虎皮雞心鳳狀大為人所笑也噫足下識見只合美以紅蓮舌白玉齒不合稱以毒言語毒心腸烏乎醍醐上味為世所珍遇此等人翻成毒藥有旨哉有旨哉。
艸昧世界機智人心魚目妄稱明珠山雞誤作彩鳳碔砆與白璧爭光狐狸仝獅子亂吼良可嘆也予不欲以太虛玅體受稚子管窺西氏丰神令醜婦顰效於是偕二三好音嘯傲於煙雲之上五十知非養恬於丘壑之中乃予拙計也聞老和尚於深山窮谷而棒喝交馳費精殫神而平常少會非大手段大力量者不能予欲向癡人前說夢恐釋迦老子笑我也忽接來教大章大書未必出自老和尚親手而中閒語句恐門弟子向口角邊取錄也感謝感謝俟遲特謀一晤方面布不悉。
复若明請住德山
鑒祖老人唱龍潭宗旨於是山每接納四來棒如雨點亦如燒尾辟歷幾七百年絕無繼此席者而是山七百年竟寥寥耳上座既惜此席久虛乃有是命欲山野極力扶持其見可謂偉矣但山野適有芰荷衣松華食之想其志既堅似難回策上座的欲完此段公案亦應待其時待其人而不可艸艸光景當亦如鐵而老子斷盡人知解不惟不媿老人亦不辱足下知人之累。
复亮西堂啟教授
正欲走金雞尋二公談還鄉曲與物不遷之旨何期先辱華札字字珠璣誠得我悟師翁棒頭消息者也山野寧不羨且賀哉手教問山僧在萬峰時事萬峰唯打幾頓絕無物與人臨濟兒孫何堪預數二公過譽使汗下浹背也邀住金雞即當如命完此口願第方退藥山院而諸剎皆有命以我病足未得少瘳安能一一酬之然金雞雖不能久住當必過看作三日談耳不盡欲言。
复李修吉居士
來楚二年法幢三樹意覓一具眼人不得何天段其緣相遘於仙眠洲上說及此段光景無不相信但試稘迫不得三日提點耳昨雖快談不過艸艸而一口气怎能說得到底居士气宇雖不減石公龍湖也須久久方能盡善古人有生來淨潔者有學問淘洒者有工夫磨煉者閱來書似在第三方得徹頭倘船子可能留一日再來痛領談笑鍼錐瞚揚棒喝作赤身擔荷人無自甘門外。
复元璧金居士
向史書上楷模道理恐不能作了當人何也公以孔孟比大鑒而先朱程比臨濟而後胸中何重前而輕後之甚邪既朱程比臨濟而後則臨濟而後盡屬知解雪竇云此箇尚不與教乘合況中庸大學邪若論大鑒而先即玄元蒙莊猶尚不類奚仁義之道一門哉從上來事如大火聚觸之則燒公謂縱禽便利可乎不但不識古人且不識古人用處誠景響中事無怪乎山僧語直也倘把古人用處頓向面前著實理會久當親證始知不是縱禽不是便利亦知山僧不女欺也來書有向道最為堅固切欲實證等語故據實寫來諒必不气悶下筆沒人情也。
复白拈張居士
來諭生此季世爾我皆苦回望天竺尼山真雲泥殊繼也大約過量人斷出此苦之外又何須論天竺尼山之樂而爾我不樂為哉然山僧正好向一步一跛處示人爾亦好向呼奴喚婢邊作用若身若世總是當人本地風光誰見有一絲豪身世為苦樂邪幾時策俊骨過我聚話一上何如。
复困菴龔居士
如何如何一任卜度若據者箇居士實未得在不見[A2]認著依前不是不[A3]認著依前亦不是[A4]認與不[A5]認居士如何承當又謂棒之與笑本自無殊一任卜度但屈殺古人多多也然者箇即韓白蘇黃尚未夢見況居士種種見解乃能得入路邪至於近與不近來與不來山僧放居士二十棒免得葛藤蔓延。
复淨土寺淨峨禪人
萬峰老人祥符解制复有黃龍之命連書相喚欲山僧往黃龍但不知何所教也今又一書敦催乃破暑而去則前所許者實難如命況撦葛藤念子山僧灰冷久矣如的欲完此因緣可請徹兄甚玅徹兄是山僧素所知者二十四部無不洞淵造微如舍徹兄而外山僧莫得而知也。
复王方伯狄雲居士
住方城山日常在師僧前稱說居士見宰官身護持我法者適誦大教至欲聆風旛之說則[A6]已在公筆尖上漏洩了也又要山僧矢上加尖得不為葛藤禪所笑邪如公識得便是放心時節不然還須共山中人住幾日不致作門外弼終門裏相公也。
复長眉羅明府
土廣人稀山僧素所慨者長樂菴得公金石之談山僧眼中意中不覺光明此何修而能致此也前牛山亦承公與之酬唱激揚不然何能使新寧道俗沾法利如是之沃也適又承多寶臧中迻來利益人天山僧汗顏統此致謝。
复懋中朱居士
荊楚間每晤士大夫言及此事無一二不怖毒害能可其意者故買輕舟溯流而西以尋亮座主舊址對猿鶴招麋鹿誦箕山燕蕨薇為樂不意慈利多有辣手阻我蘭橈而复有居士豈悅老再出無盡後來乎請過青蓮山中重論末後句子勿為紙墨交可也。
頌古
世尊初生。
大慧舉竹篦子。
匹馬西還無一薦樓前空歎穿楊箭來時祇想論神功爭奈宮中不召見。
世尊答五通仙人。
堂堂大世尊那通亦難窮漫穿鑿枉費工良久云春風依舊五湖中。
善財度草。
能殺能涽只一莖艸者裏不會何處討善財善財莫被謾好。
不落不昧。
不昧不落前錯後錯春風起洛城華鳥不見過過也是大蟲看水磨。
十智仝真。
百二嚴關欲上難不知別路向長安一聲喚得故人出綠酉紅亭奏合歡。
楊岐示眾老僧舉則公案布施大眾良久云口只堪喫飯。
九十老婆逞玉顏不知雪已覆雲鬟旁人卻道風流甚別是天地非人閒。
南泉斬貓。
手中寶劍起龍文百二河山蕩最氛從此太平消劍戟更無戎馬度河汾。
黃檗打臨濟三頓棒。
無耑三度上雲房六十頭皮起禍殃寄語諸方當著眼何須清濁費商量。
裴休丞相問黃檗壁上高僧象。
畫人不會畫人心何似人心會畫人欲識畫人端的意等閒喚處句來親。
趙州三佛。
木佛泥佛與金佛何常不是大人作只是當年老趙州不曾把定末後著。
婆子燒菴。
無耑突出向雲中一片寒天起黑風好箇金輪無艷色回頭猛火在牆東。
僧問雲門如何是佛門云乾屎橛。
雲門屎橛人多气急屈指算將來九九八十一。
夾山見船子。
全身分付不須疑才有絲豪便見欺末後著知不知覆船入水也多時。
黃龍三關。
我手佛手拈苕弄帚括地埽天絕無好醜我腳驢腳步步蹋著引得兒孫無繩討縛人人生緣種地耕田驀直一路蒼天蒼天。
玄沙敢保老兄未徹話。
蜚鳶嶺下敶雲黑捉得玄沙者箇賊切卻尾兮斫卻頭銅睛鐵眼[A7]認不得。
睦州見僧便云見成公案放女三十棒。
劈頭把出驗來人匝匝清風繞客身既是金蘭莫逆友何須戈戟暗中陳。
拾得曰無瞋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你合一切法無差。
無瞋無箇戒無心無箇家我性與你性擬合即成差。
僧問破山老人終日喫飯不曾咬著一粒米時如何山云一箇辨鳩九隻鳥。
終日喫飯不曾咬一箇辨鳩九隻鳥飛來飛去樹梢頭鬧轟轟地生煩惱。
龍城元徹禪師示眾眹兆未分總是者箇○兩儀既判不離者箇○即今縱有者箇○○○○○○不出者箇○。
分不分看此閒不須一箭過重關堂堂便是長安道趁柳尋華白晝閒。
龍城又示眾有時一棒向活路上尋死人有時一棒向死路上尋活人有時一棒教伊死也死不徹活也活不來立地恁麼。
棒頭下下且精明殺活雙章不著情分明一一重拈出不是五千舊葛藤。
分鐙偈
付廣福大儀觀誰長老
付洛浦慧月寂亮長老
付金雞大仝照啟長老
付棲靈頑石完矩長老
付牛山見斯圓照長老
付方城獅巖果霑長老
付廣福可雲果霽長老
付張懋德居士修之別號沒量
付熊之奇居士平原別號止白
付張允中居士則堯別號白拈
付熊之京居士大原別號玄倩
付胡齡祺居士是渠別號實參
付張懋學居士二卯別號文禪
付陳正道居士瑞環別號明珠
付王珍居士思修
付王裕甲居士玉澡別號海艇
付熊之哲居士參原
付陳道婆明玅
付陳道婆明理
付黃道婆明道
付王道婆玄明
付熊道婆玄印
雜偈
山中吟
翫月偶成
漢豐道中
示頑石矩禪人
解嘲
示笑月初監院
睡佛池
一笑亭
示止白居士
示明峰監院
答生死真妄問
示若洒禪人
示孫居士從聞
示印石禪人
示明節禪人
山居
題宿雲亭
贈美若蔣居士杰
送竺微和尚還越
送知微禪人
示淨遠禪人
偶成
示月林禪人
過寶峰訪龍城和尚
弔煙霞道士
贈龍城本明徹和尚
示法曇禪人
破雪和尚訃至
含璞和尚訃至
鐵龍山十首
示中樹熊居士
示印文
示可雲書記
送允一壽侍者
示見宗
示長木棟侍者
示慧波玨侍者
與別眼熊居士
示熊爾錫孝廉
复白拈張居士
示甘使君六守居士
示翼如禪人
示雲海禪人
示徐成宇居士
示璧侍者等三十餘人
法[A9]脈
(板存嘉興楞嚴寺經坊)。
夔州臥龍字水禪師語錄卷三(終)
夔州府臥龍寺字水圓䂐禪師行狀
師諱圓䂐字字水鐵龍其別號也漢太師譙周之後家安漢岳池羊山下父聖功母楊氏生明萬曆乙巳十月七日有異兆人多奇之五歲入塾能誦四書頗敦敏十歲知春秋能文常喜與僧談一日父諧往山寺有僧看經因問看者何書曰心經曰借覽可乎曰可師遂覽既歎曰此聖之至也自是以後有出塵之意而不敢𣊡告於親友年十三將為納聘乃惟曰塵網恢恢不裂之於此日而後欲解亦難也因見有衲憩樹下而貌高古不類庸僧乃問師欲何之衲不對負囊而去師雖不聆衲語而心切慕之一夜不樂黎明即逸去氐渝追衲不及急出峽造江陵遍謁名勝忽見衲於千佛菴急前揖曰師識弟子不樹閒一別兩月逾矣衲驚且詰曰少年欲何事而遠涉邪曰乞師剃度納憫而收之衲諱德崇字大悟是師從舅氏也既脫白勤習經律而同列沙彌雖前十臘不如師一歲學也年十五聞江浙講席半為蜀人欲往參學白本師本師聽而遣之由衡廬達建業過武林不[A10]入越歲經旨遠造一時諸師莫不嘉歎忽動省親之想買歸櫂到江陵謁本師而後還蜀則親已逝矣明年往嘉州禮峨嵋复欲下楚道梁山會明法師與之論法華有契留住分座說法明法師臘尊學博學者罕有契而一見即許之足見師之所造也年二十五開縣有知微雲波者仝瑞環陳公星拱黃公訝師大覺講楞嚴自此則新寧之牛山達州之黃龍皆師法席矣崇禎壬申棲靈寺成眾以為非師莫主公書迎師師既居之常閱五鐙見德山圓寤皆是法師遂欲罷席叩宗旨於吳越忽聞破山老人自嘉禾還蜀在梁山太平又見提唱語頗信服時有僧坐僧堂前師過都不視之師疑而邀入問焉僧曰某自浙來以天童衣缽在蜀固欲見破和尚耳師疾與之諧往既至見方丈長揖不拜明日平上堂舉德山見龍潭語示之師芒然不知是義所在平召入室夜坐不覺論之久侍僧曰只一法師而費此商量何也平曰是玉不可不琢越十日襄香上方丈問佛說上中下修未審修箇甚麼平曰修即不無女且明道眼著又問如何是成佛根本平曰父母未生前薦取師曰某到此不會平曰向此著力好時四方多故而楚兵又將入蜀因辭隱開縣之九龍山居一載疑情愈重再往見平請益工夫平曰工夫不到不方圓著實理會去及平遷中慶師又往見之求入堂平不許師曰此回如不得入路誓不出平然之一日聞維那月竹舟師說前有僧入堂三日有省師被此語激發頓不知工夫之切密而癡絕者三七日因竺微泰師一喝而師之桶底脫也走上方丈見平平上下顧曰者是甚麼所在師曰者箇所在不可說平曰你者說底聻師一喝便出平隨落堂師問盡大地是一眼時如何平便打師喝平曰再試喝看師云知音不在頻頻舉平曰伎死只如此師曰再有絕伎作麼生平曰重言不當吃師曰伎倆盡時諸念盡猶來何處不稱尊平曰去年有供養沒人還飯錢今年有人還飯錢又沒人供養師拍一拍平便歸方丈西堂珽師曰大慧十八寤公得頭一寤師作偈見意曰迷則千差寤則不別十聖三賢繫驢之橛一日平上堂師出拍兩拍便𢍏卻席平便下座師呈偈曰當場一語絕家私此意須還父子知自是旁人空著眼徒勞歎息鐵師兒平曰卻似有箇入路師曰也不可道別有平便打因看有句無句如藤倚樹又似墨黑乃歎曰大慧何人尚疑到喫飯不知舉箸因又起疑後在書記寮偶與人語忽然冰釋上方丈見平適平在火盧上便拈火柴頭打出師之有所得心伏不住而歡喜踊躍作歌詞偈句不知竟幾千也一日過河口忽念木人夜半穿靴之語而一旦平妥如雲出岫似鳥飛空絕無管待閱五家宗旨如子猷青[毛*詹]實我家故物也平常書法語付師其略曰字水䂐公得得破家散宅來入者保社捉余腳手大放憨睡饑餐渴飲盡是本地風光啄唾掉臂全章殺活機柄云云乃以師為西堂平應棲靈請師亦在焉及平住祥符師遣人上書論有鼻孔無鼻孔往還三次又常擊碎茶桮驗事堅固則師之所造非淺故沒量居士啟云三書扭折鼻孔曾當場法戰古錐一掌擊碎茶桮輒尋常勘驗衲子盍本諸此也其後師與破雪諸公祝平四十平屬師與雪公共廣化門雪回渝之西湖師還夔之臥龍將尋亮座主之山而為隱遯之計年三十三矣新寧士大夫高師德風以師名白郡請出世於城西之指月師幡然行曰吾不為而誰為於是歸者如市即士大夫願段擇木堂講明此道者亦百人焉由是漢豐之棲靈江陵之天皇慈利之華嚴澧州之藥山新寧之廣福不十年則六坐道場矣師說法有古德之風故其上堂如蝴蜨生枯樁千古之常事指物與傳心早落第二義又如遊龍峰頂猿鳥啼不二之圓音指月竿頭青冥𣊡無聞之般若又如[A11]認著是痛與一頓不[A12]認著是亦痛與一頓昨見孤鴻塞北歸足邊繫得安南信又如秋色入慈昜天門山色換樓頭梧葉飄有眼如不見又如一浦雲煙萬井冰雪玉樓人睡不知天曉瓊樹鳥啼不知晴明又如鵝城峰碧牛山岫青不是古佛贏髻亦非諸聖頂門昨夜文殊普賢疑到五更及至醒將起來依舊可憐生之類他如開堂日沒量張公居士請書雲堂額師曰攃佛處以衣袖左右撝曰山川也是草木也是及四禪四眼問答之類種種施設若非深造遠蹈安能如此直截痛快乎即廁之雪竇真淨松源天目雪巖高峰之閒則亦伯仲焉爾師重道好德不噬利不榮名暑寒一衲飲食一缽即錢穀如山錦繡如市都不經眼故凡師之及門莫不以清白為行所以師在棲靈日有僧名全心者來遺金三十頑石矩公拾得當白眾無[A13]認識者全五日後方覺來白師師曰在某處矩出金原封未解又笑月初公往淨土寺拾金五十歸白師曰此必商賈所遺也初當候而還之兩日後其人來倉皇之極口數曰有死而已初詰之其人曰兩日前遺下白金是貸以糴米者某家寒將何以償言畢大慟初曰無啼金在我處遂出而還之其人曰生我之恩逾於父母跽謝而去如非師之好義何能感及門清淨若此則是師之皇皇德業而揆筆舌何能殫述焉吾蜀父老亦能道之常曰為佛祖兒孫如吾臥龍老人可謂不忝也毅廟甲申閒殺僇之痛焚燒之憯無寸土乾淨師諧五七人避之方城避之九龍避之萬峰未七月日而二郡三十縣人與物無有矣師以昔年參方勇不避暑溼惟以佛法因緣在意不覺成患而損一足此時履動非馬即輿故不能遠去萬里外逃此大劫乃於新寧之廣福為戎壘所有幸師德聲素來遠播雖持兵者亦知有師競來禮拜奉以淨食并乞師懺罪師盡陳以罪福忠孝之事皆曰吾屬本國家赤子安能萌此不軌之心乎此李某張某陷吾屬於此奈何師益就此指之導之故殺僇少貸吾仝袍之釋子亦賴此得免十一其來集之及門亦如臥龍時無減此十二月十八日也明年迻營梁山師目此竟非沙門所安二月二十七告眾曰吾自為僧以來不受不義之衣食況戈戟中吾豈樂乎自今日始勿進飲食來月朔吾當出營矣營之愚者聞師言恐失師皆防之至朔之子喚侍者張鐙謂曰女為道其努力之吾以此時別女矣侍者求偈師書數偈與之又曰徐護法為師之重獨不留一面乎且坐脫亦化人之一助因勸請至午徐率眾至求說法師忻然上堂說法畢端坐而逝實乙卯三月朔日也留五日始茶毗其營中慕師者皆持緞帛及沈水等香競投薪中以表敬及收骨得五色設利若干人皆爭拾之骨臧梁山金城之西胡氏萬松菴後自此遐邇皆曰有佛矣師世壽四十有一臘二十有八室中親印弟子大儀誰公等七人居士沒量等十人婆子明玅等五人其受化獲益者千萬有餘師語錄初誰公裒刻於棲靈者八卷次亮公裒刻於藥山者又八卷次矩公收全錄裒刻於臥龍者總二十卷今刻於黔南者璧侍者囊中所存數篇非師全璧焉烏乎師為一大時宗匠道沖德備嘉言懿行揆焉能詳述𣊡揚於天下使仝事之人知師之所造乎揆懼湮沒乃不過狀其人所共見俟大手筆為師作塔銘者有所考。
住夔州開縣寶峰法姪明揆謹狀
校注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29 冊 No. B222 夔州臥龍字水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僧祇一片苦心腸展手纔堪示四方若是獨尊天地事不須扶過祖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