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總徹禪師語錄卷第四
詩偈
五言八句
南嶽山居雜詠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其六
其七
其八
其九
其十
其十一
其十二
其十三
其十四
其十五
其十六
其十七
其十八
其十九
其二十
其二十一
其二十二
其二十三
其二十四
其二十五
留別
孟秋送行
其二
其三
仲秋留別
其二
解制送禪者
七言八句
山居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其六
其七
其八
煙霞峰
神僊洞
彌阤峰
飛來船
觀音巖
天台寺
九仙觀
擲缽峰
太陽泉
讓祖塔([A6]已上俱南嶽諸勝)
中山大明寺
寄慈法兄隱山
壽程弘陽五十
志感
寫懷
次南嶽和尚臥病二首
其二
描山茨和尚真
禮南嶽山茨和尚塔
偶然作
泛沅湘登法海禪院
漢口倚樓望南嶽雪
望巴陵寶塔
次韻酬愧菴居士
贈以貞道人
壽李夫人七十
壽金壇于居士六十
壽黃夫人五十
壽周雲卿居士六十
壽再生禪兄五十
送樵雲黃宗伯遊南嶽
秋日過圓明寺賦贈爾初禪師
幽湖指息菴贈道明禪師
次韻答譚埽菴居士
贈易修施居士
贈忠可徐居士
贈敬可徐居士
借靜室住冰禪人詩以贈之
張權始居士來欈李賦此以贈
留別嚴𨍏轢道人
別項梅雪居士
過譚右長居士館中作別時有善琴者至賦以贈之
錢若水居士刪補西湖隄上桃柳賦此以贈
欈李胡奉谿居士築菴留居作此以辭
壽體泉沈居士夫人五十看菊拈祝
壽高夫人五十
贈淨明菴決則老師
東塔功德林次壁間韻
與陳方三居士
途中吟
戊戌元旦
訪中明法兄留贈
贈倪伯屏居士
顧孟調居士六十賦贈
孟夏將歸楚送畫先兄遊越
其二
其三
寄又洪師
寄太白山古音師
寄友人
擬歸南嶽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其六
其七
其八
其九
其十
示子修高居士
壽普明寺明巖老師七十
贈高念祖汝揆更生三居士
七言四句
參禪偈六首
念佛偈六首
萬年松
過高橋普度尼菴借宿
秋日懷母
題太白祠
偈示優婆夷自外道轉禪
寄祖印法兄
宗玄兄還南嶽貽詩留別次韻送之
和張權始居士萍寓有感四首
示錢牧齋夫人
示錢復先夫人
示孫孝若夫人
示瞿道人
與高夫人
四言
示雪星道人
五言四句
辭南嶽山茨和尚塔
竹
六言四句
示眾居士四偈六首
讚
南嶽山茨和尚像
龍池萬如和尚像
大俞法兄騎牛小像
古鑑法兄像
自讚
超月優婆夷行樂圖
黃夫人行樂圖
倪伯屏居士像贊
書問
寄興化沈居士
貧衲於貴邑少緣不克久居與居士面商箇事悵甚泰州期中安靜僧舍頗潔無勞致念居士參究雖有箇入頭然向上一路猶太遠在須知古人一期方便直下無你迴避處祗貴逴得便行不存軌轍始可捉他淨名龐老敗缺稍涉遲疑白雲萬里豈可今日明日存想究竟縱然悟去堪作甚麼古人云莫守寒巖異草青坐卻白雲終不玅惟居士自勉之。
與李三夫人
前承道愛情出格外遙憶慈容宛如覿面泰州居止頗靜無勞分慮嘗欲道人看城東老母公案地與時遙不知近日體究如何山僧有箇頌子聊為舉似盍以良驥追風或借勢於鞭影也繡戶臨芝絕品評何須開宴待瓊英十分春色遊人醉一種天香透骨清向者提得便行可謂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不見有佛可成有眾生可度來去自由如鳥飛空豈不暢快平生耶倘其不然也須自加鞭策始得。
與李四夫人
向臨貴邑未及一造高軒至今猶耿耿也道人智量過人辨才越眾正好從火宅以駕白牛入化城以躋寶所否則不異衣秘摩尼而借光東壁也惟道人淬礪精光猛利心志步步轉身頭頭脫體山僧雖有成風之手於道人分上總屬夏行冬令更有甚罏𩍁鉗錘哉時不待人伏唯珍重。
與式玉王居士
雲峰雖隔百里明眼人何異覿面居士於日用想加精進矣雖然一聞便悟尚涉程途佇思停機白雲萬里事是恁麼事人須恁麼人若少留觀聽也須朝斯夕斯念念不間一朝迸裂始稱大事了畢方不孤負[A30]己靈而昂藏於天地間也近日上堂法語奉覽餘不備。
寄衡陽劉氏兄弟
別來數載如電光中眨眼相似世事遷流更可知矣遙望家鄉又不知作何景況也貧衲竿木隨身逢場作戲楚水吳山殆將歷遍所謂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腳頭腳底橫三豎四那管通身泥水百結拖地法華禪師頌云屎臭薰天亦偶然法華爭敢為君宣鼻中若有通天竅一任橫行不著穿盡大地無不是箇清淨道場了無罣礙所念人人有一大事因緣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迥脫塵根高超言象遇緣應物觸處圓成萬變千奇不離本際祗為情生智隔想變體殊於諸緣染濃如膠漆輪迴六道無繇解脫貧衲每懷吾兄弟未能覿面提持得出苦海不得不如許葛藤聊申相為之誠伏惟各自努力珍重珍重。
又
世人如石火電光眨眼即是來生時節不相饒光陰疾如駛祗如貧衲見參請者不論久參晚進無非全體大用覿面提持醍醐毒藥隨人領解盍為迷越裳之路聊作指南之車若是利根上智直下知歸安用貧衲饒舌為也正謂人人本具各各不無者道靈光時時獨露一涉言詮便成途轍眾兄弟皆是英靈漢子也須知有此段大事人生必要了明者不然生死到來前路茫茫無本可據憑何保得不入驢胎馬腹但願諦信無疑則一念回光便同本得那時方知我不汝欺吳楚地隔惟吾兄弟善忖度之。
與黃樵雲居士
山埜寓姑蘇有年每見縉紳居士參究此道者不是見地偏估便為知解籠罩真參實究者屈指全無昔日龐居士楊大年李駙馬輩皆操履真實見道穩密此等流亞無復再見前造高軒見居士行色匆匆未得盤桓為悵邇來宗乘似盛實衰惟居士現宰官身行法門事勘破自[A31]己日用不負靈山囑托凡遇師匠慎勿輕意放過須當取彼所長勵我所短則道學淵源自然透頂透底古人云學道如入大海轉入轉深良不誣也山埜忝據法筵每念德薄智淺無益後進惟思衡嶽峰頂嘯月眠雲以消餘業了現報而[A32]已其餘又何慕哉使旋草率無任神馳。
與周雲卿居士
向承賜顧蓬壁生輝造次登龍過辱寵優謝謝老居士夙具善根智量過人若究心此道應如泗洲見大聖不知有何世務紛紜于本分事膜不相關將謂世法佛法分作兩橛不見僧問歸宗如何是佛宗云吾言恐汝不信僧云和尚誠言安敢不信宗云即汝便是僧云如何保任宗云一翳在眼空華亂墜請看是何道理盍迎賓送客抱子弄孫至於折旋俯仰之間若能直下薦得即佛法尚不可得況世法耶山僧書至此不覺擲筆大笑且道笑箇甚麼言多去道轉遠惟居士就焚之。
雜著
悼祖風辭
喃喃語
當知學道如牧牛法慎勿縱緩犯人苗稼生死心當切世緣殊可罷看箇話頭心心無間當離憒鬧安處寂靜宜遠雜遝志圖見性宜寡言詞多語者賤宜省緣慮多事者亂無見小利壞良心無因小害損善念毋見人非退[A35]己善根毋自作孽退人道意毋以微善而不作毋以小惡而不禁聞善言當拱聽臨禍患當安詳見不平毋動氣遇侮慢毋動嗔處友必須乎澹絕交毋出惡聲聞過莫憚改聞諫當自醒非切[A36]己事莫往有益善者當行人家無伴慎勿久坐在處逢人不宜戲論當大事毋急卒遇小事毋輕忽無要緊事莫舉無利益事莫談好事宜先人後[A37]己過失宜責[A38]己恕人無訐露人隱事無障昧人美行毋為事難而辭毋為患難而退毋以妄身作業不可縱性壞事口不宜傳人非耳不宜聽人短見諍宜息見難急救重義疏財損[A39]己利物出言須和氣行事宜誠實問辨當虛[A40]己論事須達理捨戲玩具遠惡律儀莫親邪辟人莫習惡知解貧乏無苟求從容無妄費理不可自是事不可固執凡事宜方便為人無刻薄語默宜尊重舉止貴安詳當親良友宜擇明師見人須謙遜交易宜平穩奉[A41]己宜約待老宜寬在下者宜慈愛不慈愛同廢物在上者須孝敬不孝敬類犬馬當患道德不充毋以聲利自累當治心於未萌毋順情以致亂究道研真老病應當益壯親師擇友曉夕不可憚勞切忌胸中存物虛室自然生白切莫意下染塵鏡清斷不匿髮當觀此身不久腐爛應不移時自心因塵而有無塵體亦無依觀身量等虛空則不見有身而為生死而生死亦同虛空安心還同法界則不見有心而為起滅而起滅亦同法界當信悟道在剎那不費纖毫力若假纖毫力即同有作意慢則心輕信微則志弱夙障深厚實難湊泊天下無愚人不納言者愚天下無真病不受藥者病病愈而藥不除其病轉深也言納而愚猶在其言不聖也然則余固非聖其言皆私淑諸聖也有心當世者不以人廢言可也。
竹拄杖頌
示眾禪者偈
佛事
為恒持禪人火
擎火炬云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一朝親撲落縱橫總是渠擲下云山僧為汝重指出一朵青蓮輝地爐。
為新玄道者火
拈火炬喝一喝云玄來多少時也依舊腳跟立地有口祗解脫空到處逢場作戲等閒得路便還家樹倒藤枯如粉碎且道樹倒藤枯句歸何處攛炬云直下來也急著眼覷。
校注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28 冊 No. B211 季總徹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0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