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語錄卷第三十二 多八
龍門佛眼禪師語錄之四
示道三偈并敘
宗乘一舉作者埋冤古路縱橫若為措足苟非知方俊眼出格上機舉一明三普同流浪其或循言執滯病在見聞杜口藏形過歸傍認欲得決求大寶莫作小商撒手懸崖當空便擲百千三昧豈在外求若認語言即名邪解至於警物垂務衡鑒將來百匝千重少諧手足或中途病轍半路絕粮引諸子以伶俜蓋指南之不妙良由澄潭月影隱隱迷蹤直須坐断毗盧優游大徑故作示道三偈以資唱道之万一固非次第淺深數量名字之所得也冀達道之士相期於茲矣。
隨流
合轍
雙唱
標指六偈并敘
諸佛出世無法示人祖師西來無道可指唯談自悟是謂頓門若尚筌蹄必難話會然則忘其方便迷者難以進途標指示人或有可曉故循好言之士唱偈六篇以舉一隅無勞三返後之冥合者或有可取焉。
迷悟
坐禪
入道
見聞
水月
語默
彼我不二
動靜常一
妙語方知
了妄元真
物我無差
同居善說
美容可觀
妙容非覩
延促自尓
體寂咸周
應緣不錯
祖師地種花及揔頌(四首)
地
種
花
揔
六句偈六首并敘
六句偈者各盡自心功德藏無少間然也不離六句而超六句方曉此意。
前念是凡
後念是聖
前念非凡
後念非聖
前念即凡
後念即聖
十憶偈并敘
余嘗謂先聖雖徃其道則存苟或契同吾斯在矣百丈因言之溈山曰如忘或憶所言憶者歷然神解如耳目所對更不差錯者也故作十憶偈十首以自發明先旨使千載之下咸令信受亦貴知余未始少忘也吾既知之矣尓等知之乎。
憶少林
憶曹溪
憶南泉
憶趙州
憶南陽
憶雙林
憶寒山
憶龐翁
憶先師
憶伊余
十可行十頌并敘
華嚴以十法界揔攝多門示無盡之理禪門有十玄談以明唱道洞山有十不歸以表超證山僧述十可行以示後生庶資助道譬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又如染香之人亦有香氣有少益者書之于后。
宴坐
入室
普請
粥飯
掃地
洗衣
經行
誦經
禮拜
道話
感興二首
海會辝老和尚
五祖老和尚寄鐵牛歌與師(附)
師和
題四面法智禪師塔
與太平四面夜坐
示看經僧
讀傳燈錄二首
示栽松僧
山中偶作三首
示眾
三句頌
讀靈源十二時歌
師常以六隻骰子示禪人六靣皆六點復作三頌
(僧問六隻骰子滿盆紅時如何師云無人能賽云忽遇恁麼人來時如向師云平出云請君從此現神通作麼生現師云骰子在我手裏)。
迷逢達磨
因法眼頌呪咀毒藥形聲之逆眼耳若通本人何適師復頌之
無情說法
寒食禮先師真五首
和珪首座二頌
送郭大夫知鉅野
題陳子羙息陰堂
題孫欽之養素軒
智海化士乞頌
示圍爐僧
題徐四翁壁
題祇園庵
夏散輙病既病且惱因書山偈示一二禪者
題侍者寮香林閣
送常侍者西歸省親
小師崇堅乞偈
龍門偶作五首
題靈光臺壁
政和七年院成別於南山下作靈光臺臺上立雙浮啚西向見日沒處是謂歸根収藏之旨也一窣堵波以奉前後宗師化盡報體一窣堵波用安十方禪僧火後遺骨是二者爰彰寂滅之道殊途而同歸万靈咸會者也吾之朽骨亦藏于此世世冝遵守之長而且久與夫虛空齊壽者斯雙塔之所以建也其年寒食日住山清遠記并述二偈云。
花山
木魚
讀經
不寐
早起
起晚
遊定明塔院作二頌
因舉楞嚴經七處徵心成頌
述懷示學者
病中示光道者
蔣山送無着道人歸舒州
送禪人入京
再得 𣅀退褒山成三偈代違和守錢公
真贊
釋迦如來出山像贊
觀音像贊二首
天台三大士像贊
達磨大師贊
百丈大師贊
楊岐和尚贊
白雲端和尚贊
五祖演和尚贊
浮山圓鑒和尚贊
褒山定明禪師贊
悟首座圖余幻質復求為贊
珪首座求贊
順知藏求贊
淵禪人求贊
如大師求贊
賢監院求贊
肱維那求贊
勤禪人求贊
昕侍者求贊
元侍者求贊
小師崇戒求贊
無著道人求贊
馮濟川教授求贊
吴公明求贊
張公壽求贊
戴巨濟求贊
龍門常住圖師真知事求贊
古尊宿語錄卷第三十二 多八
校注
【經文資訊】《中華藏》第 77 冊 No. 1710 古尊宿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華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