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頓悟大乘政理決

王錫《頓悟大乘政理决》序說並校記

早期漢蕃佛教關係之史實

漢僧之入吐蕃自文成公主以來絡繹於途若玄照玄太其著者也[1]是時適天竺者取途吐蕃每經泥波羅今之尼泊爾也義淨所記如并州之道方道生法師[2]京兆之末底僧訶俱曾至泥波羅國又言

「復有二人在泥波羅國是吐蕃公主嬭母之息也

初并出家後一歸俗住大王寺善梵語并梵書年三十五二十五矣

嬭母或指文成公主之乳母[3]其子且自藏至尼泊爾習梵文此亦吐蕃早期佛教一趣事也

大王寺或作天王寺[4]是時漢僧經吐蕃赴印多得文成公主之庇護《衛藏通志》卷六大招寺條記建寺緣起云[5]

「西藏第一番王傳七世至曲結松贊噶木布[6]迎唐公主又差頭人倫布噶爾迎巴勒布王鄂特巴爾郭恰之女拜木薩為妾唐公主[7]帶來釋迦牟尼佛像拜木薩帶來墨居多爾濟佛白木薩欲修廟宇藏王擇地興修

大招寺建於拉薩發議於尼泊爾(即巴勒布)公主而設計則出於文成公主傳說謂文成公主帶來釋迦像是佛教傳入吐蕃公主與有功焉此寺Bu Ston [8] 書稱 "Rasa hphrul snaṅ"[9]漢人稱為大召寺

《衛藏通志》又稱「小昭寺大昭寺北半里許番名喇木契乃唐公主所建因唐公主悲思中國故東向其門」按吐蕃乞黎蘇籠獵贊[10]時所立碑文直稱此寺建自唐國蓋指文成公主也

桑鳶寺碑文第一詔勅則云 "ra mo che" 乃唐人所建[11] ra mo che 譯音即「喇木昭」矣

大昭小昭二寺之建皆與文成公主有關公主入藏下嫁吐蕃王松贊干布在太宗貞觀十五年(六四一)今拉薩布達拉宮尚有松贊與文成公主洞房舊址[12]大昭寺前圍牆中有柳二株俗稱唐柳又稱「公主柳」傳說謂公主手植者也[13]

義淨述《南海寄歸傳》《求法高僧傳》在武后永昌元年[14]對於文成公主佚事多所熟聞故備記之此為吐蕃松贊干布王朝漢蕃佛教關係之大略[15]

吐蕃之延聘漢僧說法

吐蕃佛教至乞黎蘇籠獵贊(Khrisron Lde btsan 742-797)始奠定基礎[16]桑鳶寺碑第二詔勅[17]記吐蕃佛教之起源云

「先祖棄松贊(569-649)在位於邏些之貝噶(Pe Ka)建佛寺是為吐蕃有佛教之始父王贊普棄隸縮贊(704-754)時於扎瑪(brag-dmar)之噶菊(Kva c'ur)建寺」[18]

松贊時雖有佛寺而佛法猶未盛行至棄隸縮贊之世吐蕃舊教與佛教之爭始劇時政在官族吐谷渾王坌達延專决國政棄隸縮贊興佛吐谷渾有以翊贊之也[19]

棄隸縮贊子黎蘇籠獵贊(亦稱棄松德贊)立對於佛教之推進益力其值得書寫者有二事一為桑鳶寺之創建一則為向天竺國與大唐國兩鄰邦延聘龍象蒞蕃說法

關於前者Bu Ston 書記之頗詳謂桑鳶寺之建仿照 "O tanta pu ri" 伽藍型為須彌山十二洲日月藻飾於圍牆寺奠基於丁卯歲[20]癸卯落成阿闍梨 Padmasambhava (即蓮華生)住其地為僧正凡十三年[21]說一切有部

關於後者棄松德讚初遣使者 Ye-ses dban Po 於南藏 Men yul 地方(尼泊爾附近)與阿遮利耶菩薩(Acarya-bodhisattva, Santa Raksita 藏名 Sniba htsho)相會遂偕入邏娑(拉薩)留住四月還尼泊爾不久德贊請師派 San-sis(禪師)卅人遊吐蕃遂與蓮華生同入藏於桑鳶(Bsam yas)建寺其弟子即蓮華戒(Kamala s'ila)也

其時自唐國而至之和尚主大乘頓悟蓮華生及蓮華戒則說小乘於是吐蕃佛教遂有頓門漸門兩派之爭[22]

敦煌所出列(伯希和目)p .4646 號為一長方冊梵夾葉現藏巴黎國家圖書館其中一種未行題

「頓悟大乘法理决一卷

前有敘題曰

「前河西觀察判官朝散大夫殿中侍御史王錫撰

此卷正續藏皆未著錄王錫事蹟史傳亦無可考戴密微教授(Paul Demieville)因殫十年心力譯成法文詳加注釋著 "Le Concile de Lhasa" 一書(一九五二巴黎)并附蓮華戒菩薩「廣釋菩提心論」譯本王錫此文即據當日漢僧摩訶衍與婆羅門僧於吐蕃贊普御前問答條記其語其婆羅門僧即蓮華戒也自戴氏此書出唐代吐蕃頓漸兩派之諍論其事始為國際學人所注意[23] Tucci 邃於西藏語文既刊行藏王之墓(The Tombs of The Tibetan Kings, 1950)復於 Minor Buddhist Texts(Part II, 1958)書中依藏文材料對當時漸門頓門兩派辯論之事實多所申述

大英博物院所藏敦煌寫卷列 S. 2672 號(新號 6005)[24]記摩訶衍答問前半殘缺殊甚卷末書一禪師與婦人以詩酬答不記經卷名稱細審之即王錫之頓悟大乘正理决敘也與巴黎本合為天壤間第二本

王錫敘記此事原委略云

粵我聖贊普夙植善本頓悟真筌愍萬性以長迷演三乘之奧旨頒傳境內備遣精修交聘鄰邦大延龍象曾於五天竺國請婆羅門僧第卅人於大唐國請漢僧大師摩訶衍等三人同會淨域牙(互)說真宗[25]我大師密授禪門明標法印皇后沒盧氏一自虎(虔)誠劃然開悟剃除紺髮披掛緇衣常能方便化誘生靈常為贊普姨母悉囊南氏及諸大臣夫人卅餘人說大乘法皆一時出家矣首自申年我大師忽奉明詔請與小乘論議商礭(榷)是非至戌年正月十五日大宣詔命曰摩訶衍所開禪義究暢經文一無差錯從今已後任道俗依法修習

文中未明記贊普名惟後段有句云

「臣摩訶衍言當沙州降下之日奉贊普恩命遠追開示禪門

沙州部分陷於吐蕃在唐德宗建中二年辛酉(七八一)[26]時陷落者為壽昌縣而沙州全境至貞元三年(七八七)方為吐蕃占領卷中之贊普應是棄松德贊所稱婆羅門僧卅人即指蓮華生第二度入藏所帶之禪師卅人至來自唐國摩訶衍三人徵諸漢籍不見記載惟佛祖統紀四一云

「建中二年吐蕃遣使乞朝廷賜沙門善講佛理者帝令良琇文素往說法教化歲一更之

此事蓋本《唐會要》九七吐蕃條云(又冊府元龜九八〇外臣部「通好」亦載之

「建中二年三月以萬年縣令崔漢衡為殿中少監持節使西戎吐蕃遣使求沙門之善講者至是遣僧良琇文素二人行每人歲一更之

此為唐國應吐蕃之請遣僧眾人藏之唯一紀錄王錫云唐國摩訶衍三人其二不知名姓據文中沙州降下一句知摩訶衍受聘赴吐蕃不可能為建中二年之事王錫所言之唐僧三人亦不可能指良琇文素等

尚有說者西藏 Tantrup(Kra abrag)廟有大鐘G. Tucci 與 H. E. Richardson 皆曾至其他調查此鐘乃功德主皇后 Jo mo byan Chub 為(其子)棄獵松贊(Khri Lde sron brtsan)(798-815)祈壽鑄鐘者為唐國和尚 "Rin cen." [27]

其音近似良琇之藏譯未敢遽定[28]向來對 Rin cen 漢名無從復原惟 Rin cen 藏文訓「寶」似亦漢僧而用吐蕃語為名者

摩訶衍與婆羅門僧講論王錫云「首自申年」至「戌年正月」其年代應如下(戴教授說)

申年──唐德宗貞元八年壬申(七九二)

戌年──唐德宗貞元十年甲戌(七九四)

因申年廢「禪」至戌年恢復如申為建中元年庚申時方罷禪學何得於建中二年漢廷派遣僧眾良琇輩蒞蕃講學耶

良琇於建中二年(七八一)三月隨崔漢衡入吐蕃即遇沙州陷落此後或留居蕃地迨七九四年正月十五日贊普詔許開教禪義至七九八以後即入棄獵松贊統治之世大鐘為棄獵松贊祈福則當鑄於七九八以後

又鐘銘之功德主皇后 Jo mo byan chub 蓋即棄松德贊之皇后[29]王統鏡棄松贊王后一人 Hbro bzah buan chub btsun

桑鳶寺鐘銘皇后國母 Jo mo rgyal mo btsun yun 即鐘銘之 Jo mo byan chub據《王統鏡》正為 Hbro 氏即沒盧氏[30]王錫謂「皇后沒盧氏皈依大乘」即從摩訶衍披剃Rin can 為其鑄鐘也

王錫敘又云

「摩訶衍依止和上法號降魔小福張和上大福六和尚同教示大乘禪門自從開法已來經五六十年亦曾久居山林樹下出家以來所得信施財物亦曾著貯積隨時盡皆轉施」(P 本)

按 S 本文字與此微有不同如「依止和上」S 本誤作「知上」「大福」作「大福德」多一「德」字「准仰」S 本作「(惟)仰」似是人名

所謂依止者凡比丘新度後以依止其先輩比丘而受其監督從學參禪此師即其依止和尚[31]摩訶衍自言法號降魔小福大福輩皆其依止師此數人者皆北宗神秀之法嗣見景德傳燈錄然宗密答裴休問之《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神會門下有摩訶衍[32]是摩訶衍者又曾及神會門下茲將摩訶衍在南北宗之關係表之如下

弘忍(五祖)
神秀(禪師)
兗州 降魔藏禪師
摩訶衍
西京 義福禪師
京兆 小福禪師
慧能(六祖)
荷澤神會和尚

摩訶衍於神秀為再傳神秀之傳付者河東普寂及大智(即義福)兩禪師并稱東山繼德[33]所謂大福應即義福是摩訶衍本出禪門北宗又事神會蓋兼習南北宗者也

摩訶衍事蹟向來未明只知其曾居瓜州耳[34]

與摩訶衍在吐蕃開示禪教者又有達摩麼低王錫《政理决》云

「陛下了知臣之所說禪門宗旨是正遣與達摩麼低同開禪教然始敕命頒下諸處令百姓官寮盡知」(此據 S 本P 本 F154b)

P 本作達摩低無「麼」字按達摩麼低是 Dharmamati, 乃梵名唐云法意[35]據禪門師資承襲圖有襄州法意與摩訶衍同出神會門下當即此人

摩訶衍事蹟猶有可考者知其早歲曾為長沙嶽麓寺住持唐李邕《麓山寺碑》云[36]

總管大將軍齊郡公權公諱武福德莊嚴喜慧方便疏寫四部鎮重百城有若智謙法師者願廣於天心細於氣誦習山頂創立花臺有若摩訶衍禪師者五力圓常四無清淨以因因而入果果以滅滅而會如如有若首楞法師者文史早通道釋後得遠涉異會幽尋天台並建場所牙(互)為住持

此碑末題「大唐開元十八年歲次庚午前陳州刺史李邕文并書」蓋立於玄宗朝據碑文繼摩訶衍者又有首楞法師假定摩訶衍任嶽麓住持為廿五歲約當開元十年(七二二)如前文考證沙州部分陷落於建中二年(七八一)其入吐蕃不知在何年而建中貞元間摩訶衍年已逾八十矣證以王錫所記摩訶衍自言「況臣老耄心風所說忘前失後」曲禮云「八十九十曰耄」耄是九十之名是摩訶衍在吐蕃已近九十之年

漢僧開示禪門所至吐蕃地名考證

摩訶衍開法吐蕃王錫記云

「亦曾於京中已上三處開法信受弟子約有五千餘人」(S 本「京」字作「景」

「臣沙門摩訶衍言當沙州降下之日奉贊普恩命遠追令開示禪門及至邏娑眾人共問禪法為未奉進止冈(罔)敢即說復追到割屢蒙聖主誥(詰)訖[37]却發遣赴邏娑教令說禪復於章蹉及特便(使)邏娑數月盤誥(詰)又於勃礐澷尋究其源非是一度」(P 本)F1546

「臣沙門摩訶衍言當沙州降下之日奉進止[38]冈敢即說後追到訟割屢蒙聖主誥問訖却發遣赴羅娑教令說禪復於章躇(蹉)及特便邏娑數月盤詰又於勃礐漫尋究其源非是一度」(S 本)

上列一段文字倫敦巴黎兩卷微有異同S 本缺贊普以下二十三字戴氏謂三處即割章蹉及勃礐漫又謂京中即拉薩[39] GṬucci 謂割古音 Kat西藏地名譯成漢文極少僅有一音故疑 P 卷偶有寫失或殘泐今觀 S 本正作「訟割」可證其說之確[40]關於吐蕃諸地名邏娑而外[41]訟割章蹉勃礐漫各地亟須考證茲分別論之

勃礐漫

「勃礐漫」一名今合兩本其中一字可確定為「礐」字無疑Tucci 讀此地名為 Poman(勃漫)謂或即吐蕃王常居之「Brag dmar」[42]按據寫卷應作「勃礐漫」

藏互譯作為語首前綴[43]而礐字見廣韻二十一麥「力摘切」[44]與 rag 音相近故「勃礐」可相當於 Brag dmar 自即「漫」

故勃礐漫為 Brag dmar 之漢譯可無疑義其地清代譯名作札瑪爾《衛藏通志》薩木秧寺條云

「拉撒東二日山南薩木秧地方藏王曲給松贊噶木布第五世曲結赤松特贊欲修札瑪爾正桑廟赴甲噶爾延請班第達擇地興修未成後令藏地能習經咒之人赴甲噶爾請祖師白瑪薩木巴娃降收妖邪仿照甲噶爾阿蘭達蘇哩廟宇式修造三頂四八方以象星宿

薩木秧寺俗稱桑鳶寺薩木秧與桑鳶俱即 Bsam yas 之音譯志稱祖師白瑪薩木巴娃即 Padmasambhava(蓮華生)也

Brag dmar 見於碑文本稱 Brag mar去 Bsam yas 之北數里有小寺相傳為 K'ri sron Lde btsan 出生之所附近皆廢墟為吐蕃王冬季遊憩之地[45] Brag dmar 近代則譯作扎瑪爾[46]

訟割

P 本奪一「訟」字今據 S 本補訟割即 Zun mk'ar亦稱 Tsungkar其地沿藏布江去桑鳶(bsam yas)之西數里[47]即乞黎蘇籠獵贊普(K'ri sron Lde btsan)與東印度高僧蓮華生(Padmasa mbhava)相會之處[48]乞黎蘇籠獵贊普亦駕崩於此[49](《西藏記》上所謂宗角疑即此)衛藏通志謂蓮生仿照甲噶爾阿蘭達蘇哩廟宇式[50]以造桑鳶寺(bsam yas)是訟割在桑鳶興造之前本自有廟耳

章蹉

章蹉一地向來未明《衛藏通志》察木珠寺條云俗名「昌諸寺」「藏王曲結松贊噶木布立大昭之時赴雅爾嚨(Yarlung valley)等處見小海子內有妖蛇五首欲將海水戽乾上建廟宇乃於其海修建廟宇供奉桑堆佛十九尊」又同書大招寺條云

虔祝神佛欲將邪氣鎮壓在昌諸銷囉倫塔堆陽四地方接連地脈之處建寺一百八座

「昌諸」與「章蹉」音最相近王錫謂「復於章蹉及特使羅娑數月盤詰」章蹉以昌諸(寺)當之頗合[51]

由上推究可得結論如下

  • (1)邏娑亦誤作邏婆即在拉薩大招寺

  • (2)訟割即 Zun mkar其地先有阿蘭達蘇哩廟

  • (3)章蹉可能即在昌諸寺

  • (4)勃礐漫(Brag-dmar)即在扎瑪桑鳶寺

邏娑大招寺昌諸寺皆始建於松贊干布時代勃礐漫(扎瑪爾)之桑鳶寺則建於棄隸縮贊訟割原有阿蘭達哩廟桑鳶寺之建即仿傚訟割舊廟之制摩訶衍與蓮華戒諍論所到之所其地皆[A1]已有寺王錫但舉其地名茲更補述寺廟以為考證之助

從摩訶衍所引經典論後期禪宗對金剛經楞伽經之並重

胡適之謂南宗神會以《金剛經》代替楞伽經然今觀此卷摩訶衍答「聲聞住無相得入大乘」問云「准楞伽經云若住無相不見大乘所以不得取無相定是故經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引《金剛經》要語以釋《楞伽經》「不住無相」之義以明宜住無所住則《楞伽經》與《金剛經》并用理訣又云

「摩訶衍再說不依疏論准大乘經文指示摩訶衍所修習者依大般若楞伽思益密嚴金剛維摩大佛頂花(華)嚴涅槃寶積普起三昧等經信受奉行同教示大乘禪門現令弟子沙彌未能修禪已教誦得楞伽一部維摩一部每日長誦於大乘無觀禪中無別緣事常習不闕以智惠(慧)每誦大乘取義信樂般若波羅蜜者甚多」(S 本)

是其誦習經典不專主於一種而楞伽與維摩尤為重視神秀教普寂「令看思益次楞伽因告此兩部經禪學所宗要著」(見李邕《大照禪師塔銘》)

摩訶衍教人仍是循此軌轍另一方面可見楞伽經在晚期之禪宗尚佔極重要之地位

西藏史中目摩訶衍為頓門派稱之曰「大乘和尚」藏言 Hva-Saṅ目印度僧為漸門派稱之曰「禪師」藏言 Sansis則以小乘大乘為判別之分[52]

《傳燈錄》自達摩以下悉稱曰「禪師」則以統指大乘法師異乎藏人之專指小乘者流今觀敦煌所出神會語錄題曰「《南陽和上頓教解脫禪門直了性壇語》」(頁二○四五)曰「《南陽和尚問答雜徵義》」(頁六五五七)「和上」一名與大乘頓教發生密切關係者其事似與神會不無因緣摩訶衍為神會門下以頓悟開示且對其依止師均稱為和上其入吐蕃必以和上自號如神會之比故藏史遂以 Hva-San 稱之也

建中至長慶間佛教關係二三事

建中初唐遣僧入吐蕃講論佛理者蓋是時蕃漢方修好[53]故良琇文素得前往說法《舊唐書德宗紀》「建中三年夏四月庚申先陷蕃僧尼將士八百人自吐蕃還」則其先已有唐國僧尼羈居蕃地至貞元三年侍中渾瑊與吐蕃盟於平凉為蕃兵所劫自崔漢衡以下將吏陷落者六十餘人(《德宗紀》)是時陷蕃者亦有棲心釋氏之教為贊普所重如路泌即其一人[54]呂溫早歲亦曾陷蕃[55]衡州集中有詩可為佐證Demieville 書中附載若干詩歌為當日流落西蕃者之作憂愁羈思讀之墜淚[56]抑敦煌石室所出曲子若頁三一二八之菩薩蠻頁三一二八 S 五五五六之望江南亦皆紀實之篇S 二六○七且有贊普子一詞以吐蕃王號為調名[57]是又蕃漢文化交流之結果則軼出宗教範圍矣

《冊府元龜》(九七六)外臣部「褒異」云

「(唐)穆宗以元和十五年八二○即位七月壬戌詔盛飾安國慈恩千褊(福)升業章敬等寺縱吐蕃使者以觀焉

此則宗教性典體有吐蕃使者之參與其間《舊唐書敬宗紀》

「(長慶四年)九月甲子吐蕃遣使求五臺山圖[58]

《冊府元龜》五二

「穆宗長慶四年九月甲子靈武節度使李進誠奏吐蕃遣使求五臺山圖山在代州多浮圖之跡西戎尚此教故來求之

按五臺山圖據《古清凉傳》乃高宗龍朔年間勑西京會昌寺沙門會頤往清凉山檢行聖迹并將五台縣呂玄覺畫師張公榮等十餘人同往繪寫成圖會頤又以此山圖作小帳述略傳一卷廣行三輔故吐蕃遣使來求之斯亦晚期漢蕃佛教交流之盛事也

附記

[A2]錫《頓悟大乘政理决》載密微教授已有深邃研究流布海內(載氏又有 "Deux Documents de Touen-Houang sur le Dhyāna Chinois" 一文刊於日本塚本善隆博士頌壽紀念佛教史學論文集中一九六一京都)讀者可取參考

S 本卷末不記「大乘頓悟政理决」書名惟別有一段文字如下

「有一禪師尋山入寂遇至石穴見一婦人可年十二顏容甚媚麗床臥[A3]榻席宛若凡居經書在床筆硯俱有因而恠之以詩問曰床頭安紙筆擬欲樂追尋壁土懸明鏡那能不照心女子答曰紙筆題般若將為答人書時觀鏡裏像萬色悉歸虛禪師又答曰般若無文字何須紙筆題離縛還被縛除迷却被迷女子答曰文字本解脫無非是般若心外見迷人知君是迷者禪師無詞退到歸路女子從贈曰行路路難難心中本無物只為無物得心安無見心中常仏欲修道人不由師教內心自悟者迷色覺朗耶(邪)覆心開迷心逐境走無照心不迴惣緣見相病細色競投來明珠被雲影光色闇如灰忽逢法水動磨洗劃然開欲修人從師問道悟解者覺照由如露終是幻相惑論談破執病借空影真如說經言下住

考大英博物院敦煌卷 S 六四六三一四兩號亦有相同之偈兹錄其一於下

「揚州凱禪師遊山石室見一女人獨枕一床贈詩一首

床頭安紙筆終是樂追尋
壁上懸明鏡將知不照心

女子答曰

紙筆題般若非為浴(俗)人書
口見鏡裏像方知色體虛

師又答曰

般若無文字何須紙筆題
離縛還成縛除迷却被迷

女又答曰

文字即解說無非是般若
心外見迷人知君是迷者」(S. 646)

詩句大抵相同而稱為揚州顗禪師遊山詩作顗禪師當是天台智者大師其別傳謂智者大師先在揚州後至荊州與此正合

S 卷尚有女子贈行路難一首開頭叠句作云「行路難路難」考梁傅大士有「行路難」二十首[59]日本龍谷大學有「徵心行路難」[60]并作「行路路難難」句法一致

《樂府詩集》(卷十六)收行路難諸作此曲聯章亦有「君不見」三字者鮑照擬行路難(十八首)費昶行路難二首(全梁詩十二)以及 S. 6042 殘卷與「徵心行路難」皆此類之作是卷所載行路路難難心中本無物只為無物得心安一首入矢義高氏所未錄茲可補其缺

王錫此文出自莫高窟秘笈為中古禪學史重要資料惜乎流通未廣今合 P. S. 兩本細加參訂撰為校記以便瀏覽其歷史背景戴教授考證至為詳覈無庸多贅本篇前言屬稿在十年前曩曾郵往巴黎請戴教授訂正比歲以來敦煌之學如日中天關於唐代敦煌佛寺之分布僧官之建立佛教學之倡導前有曇曠後有法成敦卷所記可窺涯略時賢論述已極詳盡(參看藤枝晃竺沙雅章上山大峻諸氏論文分載京都東方學報)本篇所陳無異蛇足惟校記之作對於研讀王錫理訣或不無涓埃之助至於沙州正式陷蕃年代與理訣之寫成關係甚巨近年論者意見頗為紛歧鄙見仍以戴教授主張貞元三年(七八七)為近是別有專文論之茲不復贅云

頓悟大乘政理决

(敦煌所出有巴黎伯希和本(簡稱 P 本)及倫敦史坦因本(簡稱 S 本)此處所錄據伯本而校以史本)

自釋迦化滅年代逾遠經編貝葉部袟雖多其或真言意兼秘密理既深邃非易涯津是乃諸部競興邪執紛糺爰有小乘淺智大義全乖肆熒火之微光與太陽而爭耀厥兹蕃國俗扇邪風佛教無傳禪宗莫測粵我聖贊普夙植善本頓悟真筌[1]萬性以長迷演三乘之奧旨固知真違言說則乘〔一〕實非乘性離有无信法而非法蓋隨世諦廣被〔二〕根機不捨聲聞曲存文字頒傳境內備遣精脩交聘[2]鄰邦大延[3]龍象於五天竺國請婆羅門僧等卅人於大唐國請漢僧大禪師摩訶衍等三人會同淨域[4]說真宗我大師密授禪門明標法印皇后沒盧氏一自虔[5]劃然開悟剃除紺髮披掛緇衣朗戒[6]珠於情田洞禪宗於定水雖蓮花不深猶未足為喻也善能為方便化誘生靈常為賛普姨[7]母悉囊南氏及諸大臣夫人卅餘人說大乘法皆一時出家矣亦何異波闍波提為比丘尼之唱首爾又有僧統大德寶真俗本姓鶂禪師律不昧於情田經論備〔三〕談于口海護持佛法[8]更精脩或支解色身曾〔四〕非嬈動並禪習然也又有僧蘇毗王嗣子須伽提節操精脩戒珠明朗身披百衲[9]心契三空謂我大師曰恨大師來晚不得早聞此法耳首自申年我大師忽奉明詔曰婆羅門僧等奏言漢僧所教授頓悟禪宗並非金口所說請即停廢我禪師乃猶然而笑曰[10]此土[11]眾生豈无大乘種性而感〔五〕魔軍嬈動耶為我所教禪法不契佛理而自取殄滅耶非愍[12]含靈泫然流淚遂於佛前恭虔[13]稽首而言曰若此土眾生與大乘有緣復所開禪法不謬請與小乘論議商確[14]是非則法鼓振而動乾坤法螺吹而倒[15]山岳若言不稱理則願密迹金剛碎貧道為微塵聖主之前也於是奏曰伏請聖上於婆羅門僧責其問目對相詰難校勘經義須有指歸少似差違便請停廢帝曰婆羅門僧等以月繫年搜索經義屢奏問目務掇瑕玼我大師乃心湛真筌隨問便答若清風之卷霧豁覩遙天喻寶鏡以臨軒明分眾像婆羅門等隨言理屈約義詞窮分已摧鋒猶思拒轍遂復眩惑大臣謀結朋[16]〔六〕黨有吐番僧乞奢彌尸毗磨羅等二人知身聚[A4]深契禪枝[17]〔七〕為法捐軀何曾顧己或頭燃熾火或身解霜刀「吾不忍見朋[18]〔八〕黨相結毀謗禪法」遂而死矣又有吐蕃僧卅餘人皆深悟真理同詞而奏曰「若禪法不行吾等請盡脫袈裟委命溝壑」婆羅門等乃瞪目卷舌破膽驚魂顧影脩墻懷慙戰股既小乘轍亂豈復能軍看大義旗揚猶然賈勇至戌年正月十五日大宣詔命曰摩訶衍所開禪義究暢經文一无差錯從今已後任道俗依法脩習小子非才大師徐謂錫曰公文墨者其所問答頗為題目兼制敘焉因目為頓悟大乘正理决

問曰令看心除習氣出何經文謹答准佛頂經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脫據金剛經及諸大乘經皆云離一切妄想習氣則名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習氣所言大乘經者何名大乘義楞伽經曰緣有妄想則見有大小乘若無妄想則離大小乘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大乘

第一問或有人言佛者无量多劫已來無量[19]功德智聚圓備然始成佛獨離妄想不得成佛何以故若只〔離〕[20]妄想得成佛者亦不要說六波羅蜜十二部經只合說令滅妄想既若不如是說於理相違一切眾生緣無量劫已來常不離得三毒煩惱無始心想習氣妄想所以流浪生死不得解脫准諸法無行經上卷云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緣相不可得故是人名為已得度者又金剛三昧經云佛言一念心動五蔭俱生令彼眾生安坐心神住金剛地既無一念此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又金光明經第二云一切煩惱究竟滅盡是故法如如如如之智攝一切佛法又楞伽經第二云但離心想妄想[21]〔九〕則諸佛如來法身不思[22]〔議〕智慧自然顯現又法身即頓現示報身及以化身又諸法無行經佛告文殊師利若有人問汝斷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名如來汝云何答文殊師利言如佛坐於道場頗見法有生滅不佛言不也世尊若法不生不滅是法可得說斷一切不善〔法〕[23]成就一切善法不佛言不也世尊若法不生不滅不斷一切不善法[24]不成就一切善法是何所見何所斷何所證何所修何所得但離心想妄想即卅七道品自然具足一切功德亦皆圓備經文廣述不可盡說任自檢尋當見經義據理

所對於理不相違若有眾生離得三毒煩惱無始心想習氣妄想便得解脫亦得成佛如是功德不可比量

又答十二部經准楞伽經云佛所說經皆有是義大慧諸修多羅隨順一切眾生心說而非真實在於言中譬如陽炎誑惑諸[25]令生水想而實無水眾經所說亦復如是隨諸愚夫自所分別令生歡喜非皆顯示聖智證處真實之法大慧應隨順義莫著[26]言說又經云佛言我某夜成道某夜入涅槃於此二中間不說一字不已故今說當說不說者是佛說又涅槃經云聞佛不說法者是人具足多聞又金剛經云「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為無上菩提」又經云「无法可說是名說法」據此道理應不相違

又問有天人制于妄想以制妄想故生無想天此等不至仏道明知除想不得成佛

謹答彼諸天人有觀有趣取無想定因此妄想而生彼天[27]若能離觀離无想定則無妄想不生彼天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28]則名諸佛」若言離妄想不成仏者出何經文准楞伽經云無三乘者謂五種性眾生中謂不定性者假說不應如是執也又答所言五種性者只緣眾生有五種妄想不同所以說有五種名若離得妄想一種性亦無何處有五耳豈更立餘方便耶

楞伽經云所言與聲聞授記化仏化聲聞授記據此只是方便調伏眾生數箇義中涅槃道是三乘也若離於想大小之乘無可言者謂無想不觀大小乘非無大小譬如聲聞證涅槃後大小之乘更無所觀此聲聞人豈得言入大乘道不

謹答所言化仏與化聲聞授記者聲聞人為未見法身及以報身唯見化身所以化身授記正合其理

又問[29]准楞伽經云「我所說者分別爾燄識滅名為涅槃不言涅槃道是三乘也楞伽經偈[30]預流一乘果不還阿羅漢是等諸聖人其心悉迷惑我所立三乘一乘及非乘為愚夫少智樂寂諸聖說第一義法門遠離於三趣住於無境界何建立三乘諸禪及無量無色三摩地[31]乃至滅受想唯心不可得」准斯經義理所說三乘皆是方便導引[32]眾生法門又思益經[33]「網明菩薩問思[34]益梵天言何為行一切行非行梵天言若人千萬億劫行道於法性理不增不減是故名行一切行非行我念過去[35]阿僧祇劫逢無量阿僧祇諸仏如來承事無空過者並行苦行十二頭陁入山學道持戒精進所聞智慧[36]讀誦思惟是諸如來亦不見受記何以故依止所行故以是當知若是菩薩出過一切諸行則得授記」據此道理法性理中大乘[37]之見並是虛妄想妄想[38]若離妄想則無大小之見[39]准楞伽密嚴經云「聲聞雖離妄想煩惱處於習氣淈[40]譬如昏醉之人酒醒然後覺彼聲聞亦然貪著寂滅樂三昧樂所醉乃至劫不覺覺後當成仏」聲聞[41]貪着寂滅樂所以不得入[42]大乘

又問所言聲聞住無相[43]得入大乘否准楞伽經云「若住無相[44]不見於大乘」所以不得取無相[45]是故經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第二問離一切相名諸仏是何經說謹答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仏」又大般若經楞伽華嚴等經中亦具廣說

又再新[46]金剛經云「若了達諸法觀了然後不觀者是智慧[47]」若具脩一切善已然始無脩為化眾生[48]大智自然成就言先願力故為凡夫妄想不生凡夫本來不達一切[49]猶未具諸功德雄滅妄想不得成仏以要言之解一切法是智修一切善法[50]是福為成就如是一切故所以經歷多劫因諸福智力故三昧無觀從此方顯又首楞嚴[51]三昧經云「初習觀故然得此三昧譬如學射初射竹簟大如牛身已後漸小[52]如毛髮並亦皆中」從習於觀是漸修行諸仏所說皆是漸門不見頓門

答第二新問准楞伽經云「仏告大慧[53]菩薩應莫著[54]文字隨宜說法我及諸仏皆隨眾生煩惱解故[55]種種不同[56]為開演令知諸法自心所現」又思益經云「說法性理若人千萬億劫行道於法性理不增不減」若了知此理是名大智慧[57]於法性理中修以不修皆是妄想據法性道理若離妄想大智本自然成就若論福智更無過[58]法性道理及以法性三昧所言漸頓皆為眾生心想妄想見是故經云[59]大慧[60]是故應離因緣所作和合想中漸頓生見」若離一切想[61]妄想漸頓不可得若言離妄想不成仏者出何經文所言首楞嚴[62]經云「學射漸漸者不緣增長心想妄想祗合令除妄想

舊問第三[63]「言一切想者其想云何

想者心念起動及取外境言一切者[64]至地獄上至諸仏已下楞伽經云「諸法無自性皆是妄想心見

新問第三上至諸仏下至地獄之想切要兹[65]成就善法違離惡法因此而行若不識仏不知地獄如說十二因緣中無明凡夫中不合脩行此法

新問第三一切眾生緣無始已來妄想分別取著妄想善惡法或長善或長惡以是因緣流浪生死出離不得所以經文凡所有想〔一○〕皆是虛妄若見諸想[66]非想則見[67]如來若了知此一[68]念功德經無量劫修習善法[69]不如此[70]一念功德又所言凡夫位中不合學此法者一切諸仏菩薩無量劫所修習善法成等正[71]皆留與後代末法眾生教令修學既言凡夫眾生不合學此法是諸仏法教留與阿誰凡夫不合學此法出何經文

舊問想有何過想過者能障眾生本來一切智及三惡道久遠輪迴故有此過金剛經說亦令離一切諸想則名諸佛

新問第四問或有故令生長之想或有不令生想處凡夫地初修行時不得除一切想

諸大乘經云「一切眾生緣有妄想分別[72]取著生不生妄想是故流浪生死若能不取[73]著生不生妄想便得[74]解脫」凡夫眾生不得除想出何經文

舊問云何看心返照心源看心[75]想若動有無淨不淨空不空等盡皆不思[76]不觀者亦不思[77]故淨名經中說「不觀是菩提

新問第五據十地經中「八地菩薩唯入不觀仏令入修行」據此事凡夫初地猶未得唯不觀如何可得[78]准楞伽經云「八地菩薩離一切觀及分別習氣無量劫來所受善惡業者如乹闥婆城如幻化等了知菩薩[79]者超過一切行得無生法[80]然後得授記」不聞八地菩薩教令修行經文何如說只合細尋[81]諸經所說[82]凡夫未得初地不合不[83]觀者此義合行不行前問說訖

舊問作何方便除得妄想及以習氣妄想起不覺名生死覺竟不隨妄想作業不取不住念念即是解脫般若寶積[84]經云「不得少法名無上菩提

新問第六如前所說凡夫初學豈得喻仏仏是已成就者凡夫雖不[85]共仏同諸仏所悟之法准經文皆留與後代末法眾生教令修學若不如是法教留與附誰又仏言[86]无有少法可得者不可執著言說若無少法可得無思無觀利益一切者可不是得否此義前者已答了今更重[87]又再說者仏從無量劫來已離得不得心亦無心無思猶如明鏡無心無思離得不得但隨眾生應物現形水喻寶喻日月等喻皆亦同等又據入如來功德經云非是不得少法是得一切法與義相違者前問所言凡夫不合學此法所以攀大乘經文時得如是無量無邊功德何况信受修行因此言故答如此事以無所得故是名為得於理實不[88]相違

舊問六波羅蜜等[89]及諸法門要不要如世諦法六波羅蜜等為方便顯勝義故非是不要如勝義離言說六波羅蜜及諸法門不可說言要與[90]不要諸經廣說

新問第七世間及第一義諦是一是異[91]不一不異云何不一[92]妄想未盡已來見有世諦云何[93]不異[94]一切妄想習氣時一異不可分別[95]又問此方便為顯示第一義故只為鈍根〔一一〕者為復利鈍[96]俱要鈍根不了[97]勝義者要利根者不論要不要又問六波羅蜜等及餘法門[98]言說要不要者何為不可說為法性理即不可說據法性理中要不要有無一異俱不可得又問言經文廣說如何說為說言要不要不會經文廣說者鈍根說要利根不論要不要譬如病人要藥求渡河人要舩無病之人不言要不要渡河了更不要舩

舊問六波羅蜜等要時如何修行修行[99]六波羅蜜者為內為外內外有二種內為自渡外為利益眾生所修行方便者據般若經楞伽思益經[0]「修[1]六波羅蜜時於一切法無思無觀三業清淨由如陽炎於一切不取不住

新問第八所言三業清淨時六波羅蜜凡夫未能行得且修習不觀中間不修行待三業清淨然後修習為復未能淨得三業強修如何修行所言六波羅蜜有四種世間波羅蜜出世間波羅蜜出世間上六[2]波羅蜜內六波羅蜜准楞伽經云廣說[3]說時若得不觀不思時六波羅蜜自然圓滿未得不觀不思中間事須行六波羅蜜不希[4]望果報又問云[5]〔一二〕其野馬陽炎實是不會野馬喻妄想心陽炎喻一切[6]世間一切法譬如渴野馬見陽炎是水非實[7]是水[8][9]如是了達世間法時即是三業清淨舊問修此法門早晚得解脫如楞伽及金剛經云「離一切想[10]則名諸仏」隨其根性利鈍如是修習妄想習氣亦歇即得解脫舊問又行此法義有何功德無觀無想之功德思及觀照不可測量仏所有功德應如是見且如此之少分據般若經云「假令一切眾生聲聞緣覺盡證無上菩提不如[11]聞此般若波羅蜜義敬信功德筭數所不能及何以故人天聲聞緣覺及諸菩薩等皆從般若波羅蜜出人天及菩薩等不能出得般若波羅蜜」又問何名般若波羅蜜所謂無想無取無捨無著是名般若波羅[12]及入如來功德經[13]或有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仏所供養[14]彼仏滅度後又以七寶莊嚴其塔高廣例如大千世界又經無量劫供養之功德[15]不及聞斯法義生無疑心而聽所獲福德遇彼無量百千倍數又金剛經云「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已用布施及以恒河沙數身命布施不如聞一四句偈其福甚多不可[16][17]」大乘經中廣說此義其福德除仏無有知者

新問第九令一切眾生盡證無上菩提[18]不及此福者此無上菩提乃成有上此乃是否次後說言無上菩提等從般若[19]波羅蜜出無上菩提不出般若波羅蜜不出者說是阿[A5][舟*巳][20]箇菩薩若說无上菩提據如今現[21]般若波羅蜜似如此只如此說者不可是無上菩提

所言令一切眾生盡證無上菩提猶〔一三〕不及此福者前者[22]所言凡夫眾生不合行此法所以攀諸大乘經典及般若波羅蜜眾生聞此法[23]生一念淨信者得如是無量無邊功德為比量功德故作如是說現有經文說一切諸仏及諸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今再問有上無上及阿[A6][舟*巳]箇菩薩者經文現在請檢即知舊問若離想不思[24]不觀云何[25]得一切種智若妄心不起離一切妄想者[26]性本有及一切種智自然顯現如花嚴及楞伽等經云「如日出雲濁水澄清鏡得明淨如銀離鑛等

新問第十此言是實乃是已成就具勢力者之法非是凡[27]夫之法者此義前者已答了今更再問譬如蓮花出離淤泥[28]皎潔清淨離諸塵垢諸天貴人見之彌〔一四〕敬阿賴耶識亦復如是出習氣泥而得明潔為諸仏菩薩天人所重凡夫眾生亦復如是若得出離無量劫來三毒妄想分別習氣淤泥還得成就大力之勢凡夫緣有三毒妄想蓋覆所以不出得大勢之力舊問若不觀智云何利益眾生不思不觀利益眾生者入如來功德經中廣說「由如日月光照一切如意寶珠具出一切大地能生一切」又問說執境執識執中論此三法中今依何宗此義是般若波羅蜜無思大乘禪門無思義中何論有三[29]亦不立般若經中[30]廣說

新問第十一此義是般若波羅蜜者縱令是般若波羅蜜智慧[31]可得論禪不相當仏由〔一五〕自於般若波羅蜜分別作六種共智慧[32]各自別說所行六波羅蜜者為求般若波羅蜜若智慧波羅蜜具者餘五波羅蜜修與不修亦得又答[33]所言[34]禪不相似者如寶積經中說「善住意天子白文殊師利云大士所言禪行比丘者何等名[35]為禪行比丘耶文殊師利言天子[36]無有少法可取[37]是為禪行」又密嚴經中「若有能修行如來微妙定善知蘊無我諸見悉除滅」思益經云「於諸法無所住是名禪波羅蜜」楞伽經云「不生分別不起外道湼槃之見是則名為禪波羅蜜」及諸大乘經典皆說如是據此道理末法眾生教令修學何以得知諸大乘經云「為末法眾生智慧狹劣所以廣說若有人聞此法者即功德不可量何况信受奉行」舊問義既如此何為諸經廣說如諸經所說祗說眾生妄想若離妄想更無法可說所以楞伽經云「一切諸經祗說眾生妄想真如不在言說之中」又問眾生本來有仏性者何以得知本來有如外道言有我有何差別本來有佛性者如日出雲濁水澄清鏡磨明淨如九十五[38]外道者以要言之不知三界唯心所變鑛中出銀熱〔十六〕鐵却冷先已說訖不同外道有所言有我等者[39][40]作者[41]有時變者或執有[42]觀空住著[43]於邊以此不同楞伽經廣說又問何名為[44]眾生眾生者從具足[45]妄想及五蔭三毒故有又問何名二[46]乘人二乘人者因見一切有從因緣生覺一切因緣和合所生者無常[A7]猒於苦故樂於湼槃住於空寂緣有取捨故名二乘偈言「本無而有生生已而復滅因緣有非有不住我教法待有故成無待無故成有無既不可取[色-巴+(/一)](亦)不可說不了我無我但着於語言彼溺於二邊自壞亦壞他若能了此事[47]不毀大道師是名為正觀若隨言取義建立於諸法以彼建立故死墮地獄中

臣沙門摩訶衍言臣聞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賴大聖臨朝闡揚正法雖以三乘所化令歸不二之門為迷愚蒼生頻窮勝諦臣之所說無義可思般若真宗[48]信難入非大智能措意豈小識造次堪聞當仏啟教之秋五百比丘起出如來尚猶不制言退亦甚[49]况臣老耄心風〔一七〕所說忘[50]前失後特蒙陛[51]下福力加護理性助宣實冀廣及慈[52]絕斯爭論即諸天必皆歡喜僧尼彼我自無臣據問而演經非是信口而虛說頗依貝葉傳直啟禪門若尋文究源還同說藥而求愈疾是知居士默語吉祥稱揚心契[53]相應名何有若須詰難臣有上足學徒且聰明利根復後生可畏伏望允臣所請遣緇俗欽承兼臣本習禪宗謹錄如左進上[54]

准思益經云「網[55]明菩薩問梵天何為一切行非行梵天言若人於千萬億劫行道於理法性[56]不增不減又思益梵天白佛菩薩以何行諸仏授記佛言若菩薩不行一切[57]諸佛則授記佛言我念過去逢值無量阿僧祗諸仏如來承事無空過者及行六波羅蜜兼行苦行頭陀佛摠不授記何以故[58]止所行故以是當知若菩薩出過一切諸行佛則受記我念過去行无量苦行頭陀及六波羅蜜行一切行不如一念無作功德」又問文殊師利叵有無所行名為正行否答言若不行一切有為法是名正行不退轉菩薩白佛言所說隨法行者何謂也仏告天子隨法行者不行一切法是名隨法行楞伽經中說大慧菩薩白仏言「修多羅中說如來藏本性清淨常恒不斷無有變易[59]具卅二相在於一切眾生身中為蘊界處垢衣所纏貪著[60]恚癡等妄想分別垢之所污染如無價寶在垢衣中」并密嚴花嚴金剛三昧法華普超[61]三昧及諸一切大乘經具載此義據斯道理佛性本有非是[62]修成但離三毒虛妄妄想習氣垢衣則得解脫如阿賴耶識[63]出習氣泥諸仏菩薩悟皆尊重思益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信解如是法義者當知是人得解[64]脫諸見[65]知是人得陀羅尼當知是人行於正念觀當知是人解達諸法義趣准楞伽思益等經「禪宗云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法華經云「十方諸佛國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佛乘除仏方便說」竊以斯見三乘乃是引導眾生法門大仏頂經云「為迷故說悟若悟竟迷悟俱不可得」緣眾生迷妄想故則言離妄想若迷得醒悟自無妄想可離

臣今所[66]對問目皆引經文佛為信者施行〔一八〕使功德不朽蹔〔一九〕繁聖聽[67]永潤黎庶謹奉表以聞無任對敭之至臣沙門摩訶衍誠歡誠喜頓首頓首謹言六月十七日臣沙門摩訶衍表上

一切義法[68]雖是無為[69]無思若鈍根眾生入此法不得者仏在世時此娑婆世界鈍根罪重所以立三乘說種種方便示令莫毀勝義莫輕少許善法

萬一或有人言十二部經中說云「三毒煩惱合除若不用對治准用無心想離三毒煩惱不可得」寶積經中說「了貪病用不淨觀藥醫治了嗔病用慈悲藥醫治了愚癡病須因緣和合藥醫治如是應病與藥以對治為藥各依方藥治則三毒煩惱始除得根本」又喻有一囚被枷鏁縛等開鏁要鑰匙脫枷須出釘鍱解縛須解結獄中拔出須索稱上過大磧須與糧[70]具足如是方得解脫開鏁喻解脫貪著[71]朾喻解脫嗔恚結喻解脫愚癡獄中稱上喻拔出三惡道糧食喻[72]度脫輪迴大苦煩惱具足如是等則得除盡煩惱[73]若枷鏁不脫獄中不拔出不與糧食若枷鎖等以衣裳覆之雖目不下[74]見枷鏁其人終不得解脫既知如此准修無心想擬除煩惱者蹔時不見不能除得根本有如是說將何對

准湼槃經云「有藥名阿伽陁若有眾生服者治一切病」藥喻無[75]無觀三毒煩惱妄想皆從思惟分別變化生所言縛者一切眾生已來皆是三毒煩惱無想習氣繫縛非是鐵葉繩[76]繫縛在獄須得繩索糧食等此則是第二重邪見妄想請除却是故惣不思惟一切三毒煩惱妄想習氣一時惣得解脫

又問唯用無心想離三毒煩惱不可得者

准楞伽經云佛言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77]別境界皆是自心之所現者[78]離憒丙昏滯睡眠初中後夜[79]遠離增聞〔二○〕外道邪論通達自心分別境界遠離分別亦離妄想心及生如是了知恒住不捨大慧此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生死湼槃二種平等唯用無心想離三毒煩惱不可得者見經文說離煩惱妄想分別此菩薩不久當得生死湼槃二種平等唯用無心想離三毒煩惱不可得解脫者[80]出何經文

又問看心妄想起覺時出何經文

湼槃經第十八云「云何名為[81]仏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善男子譬如有人覺知有賊賊無[82]能為菩薩摩訶薩[83]能覺一切無量煩惱既覺了已令諸煩惱無所[84]能為是故名仏」是故坐禪看心妄想念起覺則不[85]取不住不順煩惱作業是名念念解脫

「諸大乘中說無二者是實無二即是智慧[86]分別即[87]是方便智慧[88]不可分離[89]維摩經云[90]分明具說此『二』言一要一不要無有如此分別若有如[91]此分別即有取捨有如此[92]說請答者

諸仏如來無量劫已來離三毒妄想煩惱分別是故悟得[93]無二無分別智以此無二無分別智善能分別諸法相非是愚癡妄想分別據此道理智慧方便不相離[94]言取捨於無二法中有何[95]取捨

[96]或有人言諸經中說[97]禪天名為大果彼天無心想雖然還有所觀[98]還有趣向得無心想定者於成就滅心想之人豈有如此分別初入無想念之時初從此分別門觀察[99]無想念雖不現如[0]此分別[1]本從此門入所以有是〔一九〕分別此二若箇是有人問如何對[2]

准楞伽經云「諸[3]禪及無量無色三摩地乃至滅受想唯心不可得」據此經文所問天乘者皆是自心妄想分別[4]此問早已[5]兩度答了據此經文[6]自心妄想緣有心相妄想分別生於彼天是故經言「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仏」所言若個是者於仏法中若有是非皆是邪見

萬一[7]或有人言緣初未滅心想時從此門觀所以有分[8]別者則楞伽七卷中說從此[9]門觀察入頓門亦入分別非想[10]現無心想[11]若言緣有趣向分別者即是有心想得不言無心想若有人問如何對[12]

謹答所言緣初未滅心想時從此門觀所以有分別者則楞伽經七卷中說「從此[13]門觀察入頓門」者答此義前文已答了今更再問者眾生有妄想分別心即有若干種問若離妄想分別心皆揔不可得又言亦入分別非想天現無心想[14]又言緣有趣向分別者則[15]是有心想不可[16]得言無心想若有人問如何對答者

此問同前問[17]天乘有想無想有分別無分別皆是自心妄想分別是故[18]楞伽經云「三界唯心」若離心想皆不可得

又問萬一或有人言緣住在修行所以不授記者非是緣修行不授記尚在修行中似未合到授記時首楞嚴三昧經中說言「分明授記不深密[19]授記」如此三授記既處高上所修行欲近成就修行功用漸少者喻如耕種初用功多成熟即[20]用人功漸少以此即有喫[21]〔二二〕用功[22]或云非是不要修行者若為對答

思益經第二云梵天白佛言菩薩以何行諸仏授記仏言若菩薩不行生法不行滅法[23]行不善法不行世間法[24]不行出世間法[25]不行有罪法不行無罪法不行有漏法[26]不行無漏法[27]不行有為法不行無為法[28]不行涅槃法[29]不行見法不行聞法不行覺法不行知法不行施法[30]不行捨法[31]不行戒法[32]不行覆不行忍不行[33]不行法不行精進不行禪不行三昧不行慧不行行不行知不行得[34]若菩薩如是行者諸佛則授記[35]授記者有何義仏言離諸法二相是授記義不分別生滅是授記義[36]離身口意業相[37]是授記義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38]逢值諸佛如來承事無空過者揔不授記何以故為依止所行故我於後時[39]遇燃燈[40]仏得授記者出過一切諸行

又問文殊師利頗有無所行名正行不

答言若不行一切有為法是名正行爾時會中有[41]天子名不退轉白仏言「世尊所說隨法行者為何謂也」仏告天子「隨法行者不行一切法是名隨法行所以者何若不行[42]諸法則不分別是正是邪」准經文勝義如此[43]修行得授記者未取[44]

又問萬一或有一言一切法[45]依自所思〔二三〕令知所觀善事則為功德所觀惡事則為罪咎〔二四〕二俱不觀則是假說若有人言合觀善事[46]為功德者若為對答

「不著[47]文字緣功德事入者喻如合字一人[48]口莫作一人口[49]思量須作和合義思量答言[50]所言觀善假說和合離文字等事者皆是眾生自心妄想分別但離自心妄想分別善惡假說「和合」「一人口」思量離文字等俱不可得即是和合義入功德亦不可比量

萬一[51]有人言其法[52]雖不離罪[53]仏性[54]但住著法濟亦具無量功德喻如三十二相皆須遍修然得成就如是菓各有分折〔二五〕[55]放如是光於眾生得如是益承前[56]修如是善得如是果慧[57]從淳熟中現其功德從積[58]貯然後成就不得[59]言新積貯中無功德若有人問云何以答者[60]

謹答准思益經云「千萬億劫行道於法性理不增不減」又准金剛三昧經[61]「如如之理具一切法」若一切眾生離三毒自心妄想煩惱習氣分別通達[62]如如之理則具足一切法及諸功德

又問[63]或有人言說仏法深奧兼神力變化凡下雖不能修猶如無前後一時示現一切色相於大眾[64]並以一切語說一切法[65]亦凡下所能但示現[66]仏之廣大令生愛樂務在聞此[67]功德若有人[68][69]何答又問萬一或有人言緣緣想後如上所說但是聖智若是無想非是無二有人問如何答又問萬一或有人言凡下不遠離心想者或有經中云令思量在前或言惠先行或言亦置如是想中亦有處分令生心想或處分遠離心想不可執一所以用諸方便演說或有人言何以對如前三段問謹答皆是自心妄想分別若能離自心妄想分別如是三段問皆不可得准楞伽思益經云離一切諸見名為正見又問萬一或有人言發心覺不依想念則各得念念解脫者出何經文覺者覺何物願答所言發心覺不依想念則各得念念解脫者出何經文其義先以准涅槃經具答了今更重問者一切眾生無量劫來為三毒自心妄想分別不覺不知流浪生死今一時覺悟念念妄想起不順妄想作業念念解脫覺者覺如此事是故楞伽經云菩薩念念入正受念念離妄想念念即解脫佛頂第三云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妙明體如是乃至五[70]蘊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二六〕中求於去來迷悟死生了無[71]所得

臣前後[72]皆依經文[73]非是本宗若論本宗者離言說相[74]〔二七〕離自[75]心分別相[76][77]論說[78]勝義即如此[79]法華經文「十方諸仏國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仏乘除仏方便說」何為方便三歸五戒十善一稱南無佛[80]至一[81]合掌及以小低頭等乃至六波羅蜜諸仏菩薩以[82]此方便引導[83]眾生令入勝義此則[84]是方便夫勝義者難會難入准善住[85]意天子經云「仏在世[86]文殊師利菩薩說勝義法時[87]五百比丘在眾聽法聞文殊師利說勝義法[88]不信受毀謗當時地裂五百比丘墮在阿鼻地獄」是故一味之水各見不同一切眾生亦復如是知見各各不同譬如龍王一雲所覆一雨所潤[89]一切樹木及以藥草隨其根機性[90]而得增長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仏以一音演說法界[91]眾生隨類各得解一切眾生根機[92]不同譬如小泉流入大海伏望聖主任隨根機方便離妄想分別令入於無二勝義法海此亦是諸佛方便

卅七道品法[93]要不要

准諸法無行經上卷云「但離心想妄想一切分別思惟則是自然具足三十七道品法」此問[94]兩度答了今更再問者若悟得不思不觀如如之理一切法自然具足修與不修亦得如未[95]得不思不觀如如之理事須行[96]六波羅蜜三十[97]七助[98]道法准金剛三昧經云「如如之理具足一切法」若論如如之理法離修不修

臣沙門摩訶衍言當沙州降下之日[99]贊普恩命遠追令開示禪門及至邏娑眾人共問禪法為未奉進止罔敢即說後追到訟割[0]屢蒙聖主詰〔二八〕[1]却發遣赴邏娑教令說禪復於章蹉及特便邏娑數月盤詰又於勃礐漫尋究其源非是一度陛下了知臣之所說〔二九〕禪門宗旨是正方遣與達摩摩低[2]同開禪教然始勑命[3]頒下諸處令百姓官寮[4]盡知復陛下一覽具明勝義洞曉臣之朽昧縱說[5]人罕依行[6]自今若有疑徒伏望天恩與决[7]臣前後所說皆依問准經文對之亦非臣禪門本宗臣之所宗離一切言說相離自心分別相即是真諦皆默傳默授言語道斷若苦論[8]是非得失却成有諍三昧如一味之水各見不同小大智能實難等用特望隨所樂者修行自當杜絕法我則臣榮幸之甚允眾之甚謹奉表陳情以聞無任戰汗之至臣摩訶衍誠惶[9]誠恐頓首頓首謹言

摩訶衍聞奏為仏法義寂禪教理前後頻蒙賜問餘有見解盡以對答其六波羅蜜等及諸善要修不修恩勅屢詰兼師僧官[10][11]亦論六波羅蜜等諸善自身不行弟子及餘人亦不教修行諸弟子亦學如是復有人[12]奏聞但臣所教授[13]弟子[14]依經文指示臣所行行[15]及教弟子法門兼弟子所修行處[16]各各具[17]見解進上緣凡夫眾生力微據修行理與六波羅蜜亦不相違其六波羅蜜與諸善要行不行者前後所對者是約勝義不言行不行論世間法乃至三歸依一合掌發願大小諸善上下盡皆為說悉令修行衍和[18]上教門徒子弟[19]

沙門釋衍曰法性遍言說智所[20]不及其習禪者令看心若心[21]念起時不觀不思[22]有無等不思者亦不思若心想起時不覺隨順修行即輪迴生死若覺不順妄想作業即念念解脫離一切諸仏[23]於勝義中離修不修若論世間法假三業清淨不住不着[24]則是行六波羅蜜又外持聲聞戒內持菩薩戒此兩種戒則能除三毒習氣所修行者空言說無益事須修行[25]依無取捨雖說三[26]惡道外道二乘禪令其知解不遣依行一切三界眾生自家業現猶如幻化陽燄心之所變若通達真如理性即是坐禪若未通達者即須轉經[27]合掌禮拜修善凡修功德不過教示大乘法門令會猶如一燈然百千燈事法施以利羣生摩訶衍一生已來唯習大乘禪不是法師若欲聽法相令於婆羅門法師邊聽摩訶衍所說不依疏論准大乘經文指示摩訶衍所修習者依大般若楞伽思益密嚴金剛維摩大仏頂花嚴涅槃寶積普起[28]三昧等經信受奉行摩訶衍依止和[29]上法號降魔小福張和上雄仰[30]大福[31]六和上同教示大乘禪門自從聞法已來經五六十年亦曾[32]久居山林樹下出家已來所得信施財物亦不[33]曾貯[34]隨時盡皆轉施每日早[35]為施主及一切眾生轉大乘經一卷隨世間法焚[36]皆發願願四方寧靜萬姓安樂早得成仏亦曾於京[37]中已上三處開[38]信受弟子約有五千餘人現令弟子沙彌未能修禪已教誦得楞伽一部維摩一部每日長誦

摩訶衍向此所教弟子今者各問所見解緣布施事由[39]有人乞身頭目及須諸物等誓願盡捨除十八事外[40]少有人畜直一錢物當直〔三○〕亦有除聲聞戒外更持菩薩戒及行十二頭陁兼忍[41]堅固復信勝[42]精進坐禪仍長習陀羅尼為利益眾生出家供養三寶轉誦修善

於大乘無觀禪中無別緣事常習不闕[43]以智慧每誦大乘[44]取義信樂般若波羅蜜者甚多亦為三寶益得眾生時不惜身命其願甚多為他人說涅槃義時𧺉(超)[45]過言說計度境[46]若不[47]隨世間歸依三寶漸次修善空學文字亦無益事須學修[48][49]坐禪時依戒波羅蜜四無量心等及修諸善承事三寶一切經中所說師僧所教聞者如說修行但是修諸善若未能不觀時[50]有功德迴施眾生皆令成佛

頓悟大乘政理訣一卷[51]

校記 A[A8]

校記 B

〔一〕C. L. P. 24 漏去此一「乘」字

〔二〕C. L. P. 24 「被」作「枝」

〔三〕C. L. P. 38 「俻」(備)誤作「脩」

〔四〕C. L. P. 38 奪一「曾」字

〔五〕C. L. P. 39 「感」誤作「惑」

〔六〕C. L. P. 41 「朋」誤作「用」

〔七〕C. L. P. 379 「禪枝」讀作「禪機」

〔八〕C. L. P. 42 「朋」誤作「用」

〔九〕C. L. P. 59 注「但離心妄想想」謂為 diplograpie fautive

〔十〕C. L. P. 76 作「凡有所相」注謂「相即想」

〔十一〕C. L. P. 86 鈍根誤作「銀」

〔十二〕C. L. P. 89 「云其野馬陽炎」以「云」字屬下句似未[A9]

〔十三〕C. L. P. 94 注謂「由即猶」

〔十四〕C. L. P. 97 「諸天貴人之稱敬」「稱」字非應是「彌」字方合

〔十五〕C. L. P. 97 注謂「由即猶」也

〔十六〕C. L. P. 108 以「熱」為「熟」但加問號按應是「熱」字

〔十七〕C. L. P. 113 作「況所老耄心風所說前忘失後」以「心風」二字屬下讀頗費解

〔十八〕C. L. P. 120 作「佛為信者施行使功德不杇」句讀未安

〔十九〕「蹔」字 P 本甚明非敷字

〔二十〕C. L. P. 124 讀「增聞」為「曾聞」

〔二一〕C. L. P. 132 「所以有此分別」按「此」字應作「是」

〔二二〕C. L. P. 143 作「以此即有喫功用功課」審原本首「功」字旁有兩點即塗去故宜作「喫用功課」

〔二三〕C. L. P. 146 作「一切法依自所思令知」斷句似不甚[A10]今不從之

〔二四〕C. L. P. 146 誤「」為「各」

〔二五〕C. L. P. 149 謂「分析」即「分析」

〔二六〕C. L. P. 151 作「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斷句或可商

〔二七〕C. L. P. 151 作「離一切言說相」「一切」二字誤加

〔二八〕C. L. P. 154 謂「詰」為「誥」之誤

〔二九〕C. L. P. 155 加「稱」字於「說」之下原文無之

〔三十〕C. L. P. 162 讀作「少有人畜直一錢物當直」

注釋[A11]

增注

文成公主入藏及唐蕃使臣來往與文化交流問題可參王忠唐代漢藏兩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歷史研究》一九六五五期)山口瑞鳳《古代吐蕃史考異》上下(東洋學報四九卷第三四號)

矢崎正見《文成公主之入藏との西藏佛教に與えし影響に就いて》(《印度佛教學研究》二/二)

蓮華戒及法成資料可參下列各文

立花孝全《 Kamalas'ila 與法成之關係》(《印度佛教學研究》一四之二一九六六)

芳村修基《カマラシ-ラの修習次第》(《石濱先生古稀紀念東洋學論叢》一九五八)

《西域出土の法成師文獻》(《印度學佛教學研究》三/一)

法成即吳和尚藏名 Hgo Chos grub吐蕃敦煌後半期之佛教主要人物詳上山大峻《大蕃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の研究》上下(《東方學報》京都三八三九冊)

上山大峻撰《曇曠と敦煌の佛教學》(京都東方學報五三冊)曾取曇曠之《大乘二十二問本》與《正理决》比對認為許多相似之處上山氏文中錄王錫敘間有誤奪如「理既深邃非易涯津」句讀有誤「固知真違言說則乘實非乘性離有無信法而非法」乃為對句上山氏奪上一乘字按原冊「乘」字補注於「實」字之側參看校記

附說 摩訶衍及四川之曹溪禪兼論南詔之禪燈系統

藏文資料言及摩訶衍(ma ha yan)者不少如法京伯希和藏文卷812及116117是也其內容為頓門五方便不觀禪定與十波羅蜜摩訶衍遺說可窺一斑衍與梵僧蓮華戒爭論不勝其思想之基本歧異從蓮華戒著作之《修習次第》(Bhavanakrama)可以見之重點在於布施善行之有無禪家不重布施以此大受非難凡兹二事上山大峻已有文論之

藏文史書曰 sBa-bshed 者即桑鳶寺紀年(bsam-yas-lo-rgyus)略記摩訶衍入藏以前之禪學對於益州金和尚(Eg-cu Kiun hva-san)之神通頗多渲染法尊撰《西藏民族政教史》(民二十九年印行)稱「天寶間吐蕃遣桑希(gar-mkhan-san-si)等四人至漢地取經遇神通和尚問回藏後事遂授金剛經十地經稻稈(芉)經等三經桑希請經千餘部並請一漢僧返藏」漢僧未聞若此神僧即益州金和尚也金和尚即新羅王子無相居成都淨眾寺為智詵再傳弟子以「無憶無念無忘」三句教義著聞(見其徒神清之《北山錄》)然與壇經之「無念無憶無著」蔑異實衍曹溪之禪義

藏史屢言及無住禪師(Bu-cu sem-si)見於《大臣布告》(Blon po bkahi than yig)其文字略同於歷代法寶記之菩提達摩多羅部分歷舉達摩多羅摩訶衍無住降魔藏諸禪師之名又法京藏文卷116內記眾禪家語錄龍樹達摩多羅外又有無住降魔藏臥輪摩訶衍等可見摩訶衍與無住對吐蕃影響之深故頻見於記錄無住居成都之保唐寺為劍南保唐宗之祖傳燈錄四有無住之機緣語稱其得法於淨眾寺之無相宗密則稱「五祖下分出即老安和上(慧安)有一俗弟子陳楚章僧無住遇陳開示領悟後遊蜀中認金和上為師」彼蓋轉益多師復入無相之門下無住事蹟歷代法寶記言之最詳稱其為金和尚之嫡傳至降魔藏即兖州東嶽降魔禪師見宋高僧傳八臥輪禪師有偈語見於敦煌卷

金和尚示寂於寶應元年(七六二)無住示寂於大曆九年(七七四)在摩訶衍入藏之前金和尚曾住處寂禪師之德純寺寺在資州(今四川資中)處寂人稱為唐和上處寂之師即智詵智詵著作存於法京敦煌卷四八四○號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疏資州詵禪師撰」則北宗禪之要籍也

桑希至唐土求法與金和尚同道經南詔南詔亦盛行南宗禪大理國張勝溫繪長卷中菩薩間註其名自四五至五十一序次如下

達麼大師  慧可  僧璨大師  道信大師  缺(應是弘忍)  慧能大師  神會大師  和尚張雄忠  (下略)                (下略)

此南詔之禪燈系統張和尚地位極高和尚張唯忠者即所謂荊南張亦號南印裴休云「荷澤傳磁州如如傳荊南張張傳遂州圓又傳東京照」(圭峯禪師碑銘)圓覺經略疏鈔四云「磁州法觀寺智如和尚俗姓王門下成都府聖壽寺唯忠和尚俗姓張亦號南印」唯忠弟子即東京奉國寺神照(白居易作照公塔銘稱其學心法於唯忠法師《全唐文》678)驗以宗密之《禪門師資圖》神會傳磁州智如智如傳益州南印南印傳東京神照大理國所尊崇之和尚張唯忠即益州南印是矣

見於吐蕃記載之禪師若金和尚原主成都淨眾寺無住主成都保唐寺見於南詔圖之和尚張唯忠則住成都聖壽寺直接神會之薪傳三人者皆出自四川可見四川南宗禪之流行王錫正理决記摩訶衍依正之和尚有降魔即兖州降魔藏大福一般皆指西京義福又有「張和上雄仰」法京伯本雄字誤作「准」兹據倫敦本「雄仰」名未知有無誤舛頗疑張和上應即南詔張勝溫圖次於神會下之張和尚唯忠其地位專承曹溪門下荷澤之法統故摩訶衍亦依止之禪家每轉益多師如無住出於陳楚章本慧安再傳又事無相受緣南印本出荷澤門下之再傳得曹溪深旨無以為證復見淨眾寺(神)會師(宋僧傳十一)如是又為金和尚之傳人依此宗密禪門師資圖載摩訶衍出於神會之門眾流會歸於曹溪宗密為唯忠之再傳其言自非無據也(小畠宏允氏過信歷代法寶記必欲將摩訶衍列為禪北宗中之保唐寺派柳田聖山已辨之今不復論

附表

                    ┌普寂                    ├義福────┐                 ┌神秀┤      │                 │  ├衮州    │                 │  └降魔藏──┬摩訶衍                 │        │     聖壽寺                 ├曹溪 荷澤   │磁州   張雄忠┬東京神照                 │慧能─神會───┴智如───(益洲│                 │              南印)│                 │               │ └大雲 圭峯                 │               │  道圓─宗密                 │    (資洲) 淨眾寺   │   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德純寺 德純   金和尚   │                 │智詵──處寂──┬無相──┬淨眾神會                 │        │    │                 │        │    │                 │        └洪州  │                 │         道一  │                 │             │                 │          ┌──┼保唐寺                 └慧安──陳楚章←──┘  │無住                               │                               └神清


校注

[0797001] 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上「沙門玄照太州仙掌人也途經速利過覩貨羅遠跨胡疆到吐蕃國蒙文成公主送往北天漸向闍闌陀國後因唐使王玄策歸鄉表奏言其實德遂蒙降勑重詣西天追玄照入京路次泥波羅國蒙王發遺送至吐蕃重見文成公主深致禮遇資給歸唐 [0797002] 又「玄太禪師永徽年內取吐蕃道經泥波羅到中印度」又「道生法師并州人也以貞觀末從吐蕃路往遊中國 [0797003] 《廣韻》十二蟹乳也 [0797004] 見《大正藏》五一冊頁三校語 [0797005] 詳立花秀孝《唐蕃兩國佛教之交涉》《宗教研究》新一一∕六六七參佐藤長《西藏古代史研究》頁七九九引(CBETA 按大藏經補編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5]今於此處加上[05]之註標 [0797006] 「曲結」為聖王之稱松贊噶木布唐書作弄贊贊普即棄宗弄贊即 Sron btsan sgam po (Khri sron brtsan) [0797007] 關於文成公主事參寺本婉雅《于闐國史》頁四頁五八文成公主造像在青海(《文參》一九五七頁八一) [0798008] 據《衛藏通志卷》六按語其材料蓋據布達拉宮經簿與 Bu ston 書相同見該書頁一二三~一二四按通志雖非第一手史料然所記亦有來歷勘以 Bu ston 佛教史巴勒布王= Bul Po(hi rgyal)鄂特巴爾郭恰= Hod zer go cha拜木薩= bal mo - bza 指尼泊爾王妃譯名皆符合參藤長古代西藏史研究頁五五(CBETA 按大藏經補編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08]今於此處加上[08]之註標 [0798009] 開於 hpyhrul snan可參 Waddell: Lhasa & its Mysteries, Jrasb 1895, p. 259 [0798010] 《舊唐書吐蕃傳》上「天寶十四載贊普乞黎蘇籠獵贊死大臣立其子婆悉(按應作娑悉即 Sras)獵贊為主復為贊普」《通典邊防》六云「天寶十四載贊普死其子立號乞犂悉籠納贊」譯名略有歧異王忠《新唐書吐蕃傳箋證》引吐蕃歷史文書云「羊年(天寶十四載乙未七五五)父王近臣為兵士所殺似贊普已於前一年卒唐人據吐蕃使臣報喪之日而書故差一年乞黎蘇籠獵贊應即棄隶縮贊譯名當有誤」按乞黎蘇籠獵贊之父王應是棄隸縮贊(Khri Lde Gtsug brtsan「七〇四~七五四」)參看佐藤長《西藏古代史研究》頁八二三王統表王毅《藏王墓》附各王表有出入《文物》(一九六一頁五) [0798011] 碑文見 Tucci "The Tombs of the Tibetan Kings"(以下簡稱 TTK.)P. 96, 87其英譯云 "The temple of aP'rul Snan in Ra sa, the temple of Ra moc'e founded by the Chinese." 同書頁四五又頁八二注(九二)參佐藤長書頁六一六二又頁七九九藏語原文如下 "rgya btags ra mo Cheh gtsung lag Khan""ra sahi rgya btags ra mo Che"碑中之 rgya 即指唐如《唐蕃會盟碑》首句每見 "rgya Chen" 二字即大唐也 [0798012] 胡嘉《有關文成公主的幾件文物》《文物》一九五九 [0798013] 何藻翔《鄒崖詩集》「供佛大招寺」詩注關於西藏早期佛教有關史實可參金應熙「吐蕃之興起」《嶺南學報》第八卷第一期 [0798014] 見佛祖統紀卷二十九 [0798015] Tucci 於 TTK. P. 71 云 "It seems ascertained the Sronbtsan sgan po built two chapels in Lhasa, as asserted by his descendants, and it is highly possible that the Re mo c'e was really founded by his Chinese wife and on account of that called rgya gtags, founded by the Chinese." [0798016] 參看塚本善隆《敦煌佛教史概說》(《西域文化研究第一》頁六六) [0799017] 見 TTK P. 47 Tucci 英譯云At the time of the fourth ancestor K'ri Sron btsan, the dpe har of Ra sa was founded which was the beginning of the Buddhist Law. After that time up to the time of my father K'ri Lde gtsug btsan, when the Temple of Kva c'ur in Brag dmar, was built and the Buddhist Law was practised five generations passed.此碑劉立千譯稱《興佛證盟碑》載《康藏研究月刊》第二六期 [0799018] Kva' cur 一名Tucci 疑取自漢名之瓜州(TTK P. 62)尚乏證據 [0799019] 參王忠《新唐書吐蕃傳箋證》頁一三金城公主亦篤信佛教供養釋迦牟尼佛據稱自和闐逃來之佛僧多得公主之保護見佐藤書頁三九〇頁七九八 [0799020] 桑鳶寺之建《西藏王統紀》(王沂暖譯本)有極詳細紀載謂於兔年奠基復於兔年竣工歷時一紀然滋多異說參 TTK P81,注八五參妙舟法師《蒙藏佛教史》頁九「蓮華生」王毅《西藏文物見聞記》(山南之行)桑鳶寺條記該寺現狀甚詳見《文物》一九六一/六頁五八 [0799021] 《望月大辭典增訂版》No. 8 P. 108 Santa Raksita 條又 Tucci. "Minor Buddhist Text".(以下簡稱 MBT)II. P. 8 此書收蓮華戒之廣譯菩提心論原本 [0799022] Bu ston 書言印度派為 "Tsen mun Pa"=漸門派中國派為 Ton mun pa =頓門派所言之"rgyahi hwa C'an ma hha ya nahi slob" 即謂大唐大乘和尚摩訶衍那之徒眾Satis Chandra Vidyabhusana 在其巨著 A History of Indian Logic P. 327 "Kamalasila" 條云"While in Tibet he indicated the Religious views of Guru Padma-Sambhava and santa Raksita by defeating and expelling a Chinese monk named Mahayana Hoshang."以 Hoshang(和尚)為人名未允 [0800023] 島田虔次《戴密微「ラサの法論」》《東洋史研究》No. 17, 4. P. 100.神田喜一郎《敦煌學五十年》引 CḶ. Tucci 書評通報 XLVI, 1958 P. 404-408. [0800024] L.Giles, Descri ptive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Tun Huang in the British Museum. P. 187. [0801025] 牙即「互」字佐藤書讀「㸦」為「身」字注四五見頁八二一非是按李邕麓山寺碑「㸦為住持」亦即互字見下參一切經音義卷四「㸦起」條音胡固反(大正藏五四/三三〇) [0801026] 沙州陷蕃年代《西域水道記》「沙州以建中二年陷」其說出《元和郡縣志》與敦煌所出沙州地志相符時陷蕃者為壽昌縣 [0802027] 見 Tucci TTKP. 70, 又 To Lhasa & Beyond P. 136.鐘銘原文云(依佐藤頁八〇四) dril chen po hdi yan lha / btsan po khri lde sron brtsan / gyi du xx snan hgrans / ...... / grag pa dan hdra bar yon bdag jo mo byan Chub kyis / bgyis nas mkhyen pho rgyahi dge slon rin cen gyis blugs so.王毅《西藏文物見物記》桑鳶寺鳥策大殿門廊懸挂唐式銅鐘上鑄有古藏文但未錄出其銘識 [0802028] 「琇」見《廣韻》四十九宥與秀同音《漢藏對音千字文》笙音 c,e昇音 cen 讀入審紐此琇讀 cen則為照紐矣 [0803029] 吐蕃歷史文書稱棄松德贊娶 Tshes Pon 女 rma rgyal Ldon skar, 生牟尼贊及獵松贊關於德贊皇后問題參佐藤書 P. 802 [0803030] 沒盧氏即唐蕃會盟碑之 bro見李方桂文N三八通報 1956 P. 97 引 MḶalou 說又 Tucci, MBT P. 37.唐書吐蕃傳尚婢婢姓沒盧羊同國人陳毅《魏書官氏志疏證》謂沒盧疑即魏之「莫盧」然地理未合見姚薇元北朝胡姓考頁一二五蘆氏條王忠箋證藏文五部遺教記吐蕃兵制其「藏如」之上藏四千戶所皆沒盧氏(bro)蓋吐蕃重要官族參該書 P. 7. 152 [0803031] 見《四分律》三四即所謂依止阿闍梨也此與得戒和尚之為從受戒者同為師之一種 [0803032] 《日本續藏經》第一輯第二編第一五套第五冊頁四三五 [0804033] 見《金石萃編》八一嚴挺之大智禪師碑銘 [0804034] Le Concile de Lhasa P. 263 引有云其賊七人不漏天網並對大德摩訶衍推問具中衙帳並報瓜州昨索賊釘枷差官銅(錮)送 [0804035] 求法高僧傳玄照梵名般迦舍末底唐言照慧又末底僧訶唐言師子慧「末底」與「麼低」蓋同語異譯劉宋時譯妙法蓮花經之達摩摩提名與此同 [0804036] 此碑見《金石萃編》七八(唐三八)《八瓊室金石補止》頁五四又《湖南通志》金石門 [0805037] 此處應於「訖」字斷句完了也 [0806038] 「奉進止」唐人習語自唐以來率以奉聖旨為奉進止蓋言聖旨使之進則進使之止則止也見通鑑唐德宗貞元元年注 [0806039] C. L. P. 162. [0806040] Minor Buddhist Texts V. II. P. 33.(CBETA 按大藏經補編此頁中缺相對應之註標[40]今於此處加上[40]之註標 [0806041] P 本作「邏娑」凡三見S 本刪去一段且作「邏婆」凡兩見邏婆當是邏娑之誤 [0806042] Minor Buddhist Texts V. II. P. 33. [0806043] 勃字唐蕃會盟碑譯文每作 Prefix b-如「勃藏」之為 bzang 見李方桂 Inscription of the Sino-Tibetan Treaty of 821-822, 通報 1956. P. 52.(該碑 N. 38)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頁一八〇以全字對前綴音例及頁一八六「有聲無韻例」勃 b- 兩條 [0806044] 《廣韻》二十一麥「礐水石聲也力摘切」又四覺引爾雅山多大石嶨礐字同同部觷字下云「或作礐又音學」是原有數音 [0807045] Tucci TTK P. 81. 注三六 [0807046] 藏語語首每喪失B 可不讀出參金鵬《藏文動詞曲折形態在現代拉薩語里衍變的情况語言研究》I.P. 173, 1956. [0807047] Tucci: TTK P. 79 注四九 [0807048] Tucci: To Lhasa and Beyond. P. 119. [0807049] Tucci: MBT P. 32. [0807050] 阿蘭達蘇哩廟者Bu-ston 書作 O tanta pu ri 伽藍(126b)參佐藤書 P. 66 [0808051] 王毅《西藏文物見聞記》山南之行(昌珠寺)文物一九六一年/三昌珠即昌諸 [0809052] 歐陽無畏撰《喇嘛教》其中喇嘛教的創立和災難前傳論蓮華戒當日與漢僧大乘和尚辯難猶未悉漢僧即摩訶衍蓋未覩敦煌此卷及戴密微教授之譯本歐陽氏文見《西藏研究》頁三八 [0810053] 《舊唐書德宗紀》「建中元年十二月辛卯韋倫使(蕃)」回與吐蕃宰相論欽明思等五十五人同至獻方物修好也 [0810054] 見《舊唐書一五九路隨傳》 [0810055] 參岑仲勉《唐史餘瀋》「德宗朝兩呂溫陷蕃」條 [0810056] C. L. P. 307-332. [0810057] 其詞如云「只恨隔蕃部情懇難申吐早晚滅狼蕃一齊拜聖顏」(菩薩蠻)「敦煌郡四面六蕃圍」「龍沙塞遠路隔烟波每恨諸蕃生留滯只緣當路寇仇多抱屈爭奈何」(望江南)贊普子詞云「本是蕃家將年年在草頭夏日披氈帳冬天挂皮裘」寫塞外景象尤為真切花間集毛文錫有贊普子詞參敦煌曲初探頁一一〇 [0811058] 宿白《敦煌莫高窟中的五台山圖》《文物參考資料》一九五一第二卷第五期下冊頁四九按因文殊師利菩薩居住五台山之傳說盛行引起佛教徒對五台山之景慕遂有五台山圖之製作影響所及西傳敦煌東流日本文宗開成五年日僧圓仁巡行五台亦携五台王化現圖以歸敦煌莫高窟中有五台山圖遺迹猶可見當日之芳徽盛軌 [0813059] 見《續藏經》本「善慧大士語錄」 [0813060] 龍大圖書館秀氏文庫(〇二四三)四詳芳村修基《徵心行路難》殘卷(敦煌佛教資料西域文化研究第一頁一九一)斯坦因目三〇一七亦即「徵心」行路難入矢義高有文論「澂心行路難」《塚本頌壽佛教史學論集》頁七九按「徵心」二字宜作「澂心」義即「澄心」 [0814001] 「愍」原作「𢚓」 [0814002] 「聘」原寫作「[躬-(巨-匚)+〦] [0814003] 「延」原寫作「[這-言+((旅-方)-(乞-乙))] [0815004] 「互」原寫作「牙」 [0815005] 「虔」原誤作「虎」 [0815006] 「戒」原寫作「戒」 [0815007] 「姨」原寫作「[女*(式-工+弓)] [0815008] 「倍」原誤作「陪」 [0815009] 「衲」原誤作「納」 [0815010] 「猶然而㗛」按用莊子逍遙遊宋榮子句 [0815011] 「土」原作「圡」 [0815012] 「愍」原作「𢚓」 [0815013] 「虔」原誤作「虎」 [0815014] 「確」原作「礭」借為榷 [0815015] 「倒」原誤作「例」 [0815016] 「朋」原寫作「用」 [0815017] 「枝」原作「柭」 [0816018] 「朋」原作「用」 [0816019] S 本從「量」字開始前段大部分殘缺 [0816020] 應有「離」字於文義方合今補 [0817021] 原文作「但離心妄想想」於第一「想」字下有∠號又「攝」字原作「懾」 [0817022] 原作「不思智慧」今補一「議」字 [0817023] 此據 S 本作「法」P 本作「滅」 [0817024] 此「法」字亦據 S 本P 作「滅」 [0817025] P 本重「諸字」字此刪 [0817026] P 本作「看」宜據 S 作「著」 [0818027] P 本作「彼生」S 本缺依下文應作「彼天」 [0818028] P 本作「諸相」S 本作「想」 [0818029] P 本作「問」S 本作「答」 [0818030] S 本偈字作「云」 [0818031] S 本無「無色三摩地」五字 [0818032] S 本作「引道」 [0818033] S 本作「思益梵天經」此從 P 本 [0818034] P 本「思」作「梵」茲據 S 本改 [0818035] S 本有「無量」二字 [0819036] S 本「慧」皆作「惠」 [0819037] S 本下有「小乘」二字 [0819038] 此「妄想」二字應屬衍文 [0819039] S 本下多一「有」字點去 [0819040] P 原作「[泥-匕+(云-一+(巨-匚))]應是「淈」字非「泥」也 [0819041] S 本此下有「人」「謂」兩字 [0819042] S 本作「不入得」 [0819043] 無相S 本作無想 [0819044] S 本作「想」 [0819045] S 本「相定」作「想定」 [0819046] S 本作「新再」 [0819047] 慧 S 本作「惠」 [0819048] S 本無第二「生」字 [0819049] S 本下多一「法」字 [0819050] S 本但作「善」無「法」字 [0819051] S 本作「楞伽華嚴三昧經」 [0819052] PS 本皆作「由」由即猶也 [0819053] S 本作「大惠」 [0819054] P 本作「看」S 本作「著」兹據改 [0820055] S 本種種上有「諸」字 [0820056] S 本作「不為」 [0820057] S 本作「惠」 [0820058] S 本「無過」下多一「者」字 [0820059] S 本多「仏言」二字 [0820060] S 本作「大惠」 [0820061] S 本作「心想妄想」 [0820062] S 本作「楞伽華嚴」 [0820063] S 本作「所言一切想」 [0820064] S 本「下至」作「不至」此從 P 本 [0820065] PS 本皆作「兹」即「滋」 [0820066] P 本「作諸相非想」兹從 S 本作「諸想非想」 [0820067] S 本作「則如來」奪「見」字 [0820068] P 本無「一」字此從 S 本作「一念」 [0820069] S 本作「善業」 [0820070] S 本無「此」字 [0820071] P 本無「正」字此據 S 本補 [0821072] S 本多一「心」字作「分別心」 [0821073] S 本作「取不」有乙號示改正 [0821074] 據 S 本補「得」字 [0821075] 據 S 本增一「心」字作心想若動P 本缺之 [0821076] S 本「思」下多一「議」字後加卜號點去 [0821077] S 本無「不思」兩字作「不觀者亦不思」今從之 [0821078] P 本「如何可得」S 本作「可觀」 [0821079] S 本「菩薩」之下有「十地自心妄想分別建立又佛告大慧於勝義中無次第亦無相續又思益經及諸大乘經云八地菩薩」共四十字P 本無之 [0821080] S 本無「法」字 [0821081] S 本無「細」字 [0821082] S 本「說」作「言」 [0821083] S 本作「不合觀」少一「不」字 [0821084] S 本多一「等」字 [0821085] S 本無「不」字 [0821086] S 本多「若不如是法教令修學」九字又 S 本「言佛」P 本作「佛言」 [0822087] S 本作「又重問來」 [0822088] S 本無「不」字 [0822089] S 本多「為方便顯勝義」六字後加卜號刪去 [0822090] S 本無「與」字 [0822091] S 本無「是一是異」四字 [0822092] S 本多「不異」二字後塗去 [0822093] P 本無「何」字據 S 本補 [0822094] S 本有「離」字據補 [0822095] S 本無「別」字 [0822096] S 本作「利根俱要」 [0822097] P 本重「了」字據 S 本刪 [0822098] S 本作「不可言說」多一「可」字 [0822099] S 本無「修行」二字 [0823100] S 本有「云」字 [0823101] S 本有「修」字據補 [0823102] S 本作「六波羅蜜」P 本六字作「上」 [0823103] S 本作「備」 [0823104] S 本無「希」字 [0823105] S 本無「云」字 [0823106] S 本無「一切」兩字 [0823107] S 本作「實非」 [0823108] S 本無「水」字 [0823109] S 本作「若不」多一「不」字 [0823110] S 本作「相」 [0823111] S 本作「如不」 [0823112] S 本有「蜜」字 [0823113] S 本作「功位」 [0823114] S 本無「承」字 [0823115] S 本作「功位」 [0824116] S 本作「可不」 [0824117] S 本作「此」字 [0824118] S 本作「猶」P 作「由」 [0824119] 據 S 本補「若」字 [0824120] [舟*巳]即「那」S 本無「阿」字 [0824121] S 本「現」下有「說」字 [0824122] S 本無「前者」二字 [0824123] S 本無「法」字 [0824124] P 本作「若離想思不不觀」「思不」二字有ˇ號刪去 [0824125] S 本多一「顯」字 [0824126] S 本真下多一「惟」字 [0824127] P 本「凡夫」作「非夫」 [0824128] P 本作「[泥-匕+((巨-匚)/┐/一)]即「泥」字 [0825129] S 本無「一」字 [0825130] S 本「經」下有「中」字 [0825131] P 本作「惠」即「慧」 [0825132] 原作「惠」 [0825133] S 本無「答」字 [0825134] P 本無「言」字 [0825135] S 本作「名等」後乙去 [0825136] S 本有「彼比丘」三字 [0825137] S 本作「可得」 [0825138] S 本多一「種」字 [0825139] S 本「者」作「知」 [0825140] S 本「有」作「為」 [0825141] S 本「者」作「知」 [0825142] S 本多「或執」二字 [0826143] P 本「着」作「看」S 本作「着於眾生」 [0826144] S 本漏去由「邊」至「為」字共十五字 [0826145] S 本無「具足」二字 [0826146] S 本作「三乘人」 [0826147] S 本作「法」 [0826148] S 本多「一」字點去 [0826149] S 本多一「亦」字 [0826150] S 本「忘」作「妄」 [0826151] S 本作「陛下」P 本作「階」 [0826152] S 本「慈」作「茲」 [0826153] S 本作「心契」據補一「契」字 [0826154] S 本多一「上」字後塗去 [0826155] S 本作「明菩薩」P 本作「冈」P 本無「問」字 [0826156] S 本作「法性理」 [0826157] P 本「一切」兩字旁注 [0827158] S 本多一「依」字今據增 [0827159] S 本作「易變」後加乙號 [0827160] S 本無「著」字 [0827161] S 本作「起」 [0827162] S 本無「是」字 [0827163] P 本無「耶」字據 S 本補 [0827164] S 本無「解」字 [0827165] S 本多「當知是人入智惠」諸字 [0827166] S 本「對」字作「菿」又上有「所」字據補 [0827167] S 本「聽」字作「▆」P 本作「德」 [0828168] S 本作「法義」 [0828169] S 本作「雖是無思」 [0828170] S 本作「稱上高大磧須與根」按多一「高」字又「糧」作「根」 [0828171] P 本多一「出」字今據 S 本 [0828172] S 本「喻」作「貪」疑誤 [0828173] P 本作「煩惱除盡」 [0828174] S 本無「下」字 [0828175] S 本「无」誤作「天」 [0828176] P 本無「繩」字據 S 本補 [0828177] S 本無「分」字 [0829178] S 本無「當」字 [0829179] S 本無「中」字 [0829180] S 本無「者」字 [0829181] S 本無「為」字 [0829182] S 本「无」字作「不」 [0829183] S 本作「𦬇摩」按「𦬇」為菩薩之簡寫「摩」字下有卄即「薩」字 [0829184] S 本無「所」字 [0829185] P 本無「不」字據 S 本增 [0829186] S 本「慧」作「惠」 [0829187] 「即」 S 本作「則」 [0829188] S 本作「智惠方便」 [0829189] S 本作「分別」 [0829190] S 本「云」作「中」 [0829191] S 本無「如」字 [0829192] S 本作「如是」 [0829193] P 本多一「得」字據 S 本刪 [0829194] S 本作「答言」 [0829195] S 本無「何」字 [0829196] S 本多「萬一」兩字 [0829197] 「曰」字 S 本作「四」 [0829198] S 本無「還有所觀」四字 [0829199] S 本「觀察」下多一「知」字 [0830200] S 本無「如」字 [0830201] S 本作「如本從此門入」多一「如」字 [0830202] S 本「對」作「答」 [0830203] S 本無「諸」字 [0830204] S 本無「分別」二字 [0830205] S 本作「已早」 [0830206] S 本有「是」字 [0830207] S 本無「一」字 [0830208] S 本無「以」字及「分」字 [0830209] S 本無「此」字 [0830210] S 本「想」作「相」 [0830211] S 本「无想」作「无相」 [0830212] S 本作「答」 [0830213] S 本無「此字」 [0830214] P 本無「无心想」三字依 S 本補 [0830215] 「則」字據 S 本增 [0830216] S 本無「可」字 [0830217] S 本有「問」字今補 [0830218] S 本無「故」字 [0830219] S 本作「蜜」 [0830220] S 本多一「即」字 [0831221] S 本「喫」作「要」 [0831222] S 本無「功」字 [0831223] S 本多「若法」二字 [0831224] S 本俱無「法」字 [0831225] S 本無「法」字 [0831226] S 本缺「法」字 [0831227] S 本無「法」字 [0831228] P 本缺「不行無為法」五字據 S 本增 [0831229] S 本缺「法」字 [0831230] S 本俱缺「法」字 [0831231] S 本無「法」字 [0831232] S 本無「法」字 [0831233] S 本無「行」字 [0831234] S 本無「得」字 [0831235] S 本作「則化別授記」 [0831236] S 本無「不分別生滅是授記義」句疑漏 [0831237] S 本無「相」字 [0831238] S 本無「劫」字 [0831239] S 本無「時」字 [0831240] S 本無「燃」字而多一「明」字 [0831241] S 本有「一」字 [0831242] S 本缺「行」字 [0831243] S 本下有「言」字 [0831244] P 本作「𨈡裁」 [0831245] S 本無「法」字 [0831246] S 本「則」作「即」 [0831247] S 本作「著」字P 作「不看」 [0831248] S 本作「人一口」 [0831249] 依 S 本作「莫作一人口思量」較勝 [0832250] S 本無「言」字 [0832251] S 本多一「或」字 [0832252] S 本作「法性」 [0832253] S 本多一「禪」字 [0832254] S 本作「仏非但住」P 本作「佛性」 [0832255] S 本「分拆」兩字 [0832256] S 本作「承前修」多一「修」字兹補 [0832257] S 本作「惠」 [0832258] S 本多一「停」字 [0832259] S 本無「得」字 [0832260] S 本無「者」字 [0832261] S 本無「經」字 [0832262] S 本無「通達」二字而有一「則」字 [0832263] S 本多「萬一」兩字 [0832264] S 本有「中」字 [0832265] S 本多一「法」字 [0832266] S 本無「現」字 [0832267] S 本無「此」字 [0832268] S 本無「人」字 [0832269] S 本作「云如何答」多一「云」字 [0833270] S 本「緣」字下多一段文兹據補入 [0833271] S 本「无」作「無」 [0833272] S 本無「所」字 [0833273] S 本有「答」字 [0833274] S 本作「想」 [0833275] S 本無「離」字 [0833276] S 本「相」下有「義」字 [0833277] S 本無「若」字 [0833278] S 本無「說」字 [0833279] S 本有「前」字 [0833280] S 本有「乃」字 [0833281] S 本無「一」字 [0833282] S 本作「已」字 [0833283] S 本作「道」 [0833284] S 本作「即」 [0833285] S 本無「住」字 [0833286] S 本「在」字塗去添注眉間 [0833287] S 本無「時」字 [0833288] S 本無「法」字 [0833289] S 本無「所」字 [0833290] S 本無「性」字 [0833291] S 本作「法法界」P 本作「法界」 [0833292] S 本作「一切眾機」 [0834293] S 本無一「法」字 [0834294] S 本有「已」字 [0834295] S 本作「來」 [0834296] S 本無「須」字 [0834297] S 本作「卅」 [0834298] S 本無「助」字 [0834299] S 本漏去「贊普恩命」至「為未奉」共二十四字 [0834300] P 本奪「訟」字依 S 本補 [0834301] S 本作「誥問訖」「誥」及「詰」之誤下文又誤「邏娑」作「邏婆」又「盤詰」 P 本作「誥」 [0834302] S 本作「達摩摩低」P 本奪一「摩」字 [0834303] S 本作「令」 [0834304] S 本「字」作「尞」 [0834305] P 本重「說」字 [0834306] S 本無「行」字 [0834307] S 本「且」字誤作「具」 [0834308] S 本無「論」字 [0834309] P 本缺一「誠」字 [0835310] P 本無「官」字 [0835311] S 本作「官尞」 [0835312] S 本無「人」字 [0835313] S 本作「門徒弟子」 [0835314] S 本「皆」作「比」 [0835315] S 本有「處」字 [0835316] S 本漏去「及教弟法門」以下至「修行處」共十三字 [0835317] S 本無「具」字 [0835318] S 本「和」作「知」 [0835319] S 本作「弟子」 [0835320] S 本無「所」字 [0835321] S 本下有「心」字今增 [0835322] S 本「思」作「想」 [0835323] S 本作「離一切諸想則名諸佛」 P 本作「離一切諸佛於勝義中」 [0835324] S 本作「着」 [0835325] S 本無「行」字 [0835326] S 本作「三要惡道」 [0835327] S 本作「轉經」P 本重「經」字 [0835328] S 本「起」作「超」 [0835329] S 本「和上」作「知上」 [0835330] P 本作「准仰」 [0835331] S 本作「大福德」 [0835332] S 本作「當」 [0836333] S 本無「不」字 [0836334] P 本作「著積」 [0836335] S 本下有「早」字據補 [0836336] S 本作「熒」 [0836337] S 本作「景中」 [0836338] P 本作「聞法」後塗改 [0836339] P 本重「若」字 [0836340] S 本作「外事」 [0836341] 「忍」字據 S 本增 [0836342] S 本漏「勝」字 [0836343] S 本作「闕」P 本作「闊」 [0836344] P 本作「大義」兹依 S 本 [0836345] S 本作「超」 [0836346] 依 S 本增一「境」字 [0836347] S 本有「不」字據增 [0836348] S 本作「教行」 [0836349] S 本「未」作「來」 [0836350] S 本無「所」字 [0836351] S 本無此經題一行
[A1] 已【CB】巳【補編】
[A2] 錫【CB】▆【補編】
[A3] 榻【CB】𦐇【補編】
[A4] 沫【CB】沬【補編】
[A5] [舟*巳]【CB】[舟*己]【補編】
[A6] [舟*巳]【CB】[舟*己]【補編】
[A7] 猒【CB】[猒-月+目]【補編】
[A8] 「校記 A」條目已加入本文註標連結
[A9] 妥【CB】安【補編】
[A10] 妥【CB】安【補編】
[A11] 「注釋」條目已加入本文註標連結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