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序
「法句」(Dharmapada),是從佛說中錄出的偈頌集。智度論(三三)說:這是『佛弟子抄集要偈』;十二分教中,屬於優陀那(Udana)。(參俱舍論一)宋譯的法句,題作「法集要頌」,即是法優陀那的義譯。
一切有部的傳說:『佛去世後,大德法救(Dharmatrata)展轉隨聞,隨順纂集,制立品名:謂集無常頌立為無常品,乃至梵志頌立為梵志品』(婆沙論一);即指法句而說。然依吳支謙(西元二三〇頃作)的法句偈序說:『五部沙門,各自鈔[A1]采經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義,條別為品。……故曰法句』。法救為西元前一世紀人,他應該是改編者。從五部沙門的各集法句而說,大抵先有名為法句的偈頌集,等到部派分流,各部又各有增編、改編。但既然都是從佛經中集出,也就不致因再編而損減了價值。
法句,或譯法迹。法,是佛弟子所行與所證的。迹,是形迹,足迹。依足迹去尋求,可以得知所到的地方。引申此義,聚集多「名」,能因此而圓滿的詮表意義,即名為句(此如中國所說的「筌蹄」)。釋尊的教說,不外乎「法說、義說」。略集詮法詮義的要偈,即名為「法句」、「義句」。與法句相對的「句義」,見於法藏部的四分律──三九、五四。這與我國舊譯的「義足經」(Arthapada)相合。在其他的學派中,稱為「義品」(Arthavarga)。釋尊的時代,億耳(Sona Kotikarna)於佛前誦義品;古曲的雜阿含經,說到『誦說法句』,這類法義的要集,釋尊住世的時代,已經存在,實是最古的成文佛典。支謙序說:『其在天竺,始進業者,不學法句,謂之越敘。此乃始進者之鴻漸,深入者之奧藏』!意義深長而切要,偈頌又便於讀誦。一直到現在,錫蘭等處,還是以法句為初學者入門的書。其實,這不但是「始進者之鴻漸」,還是「深入者之奧藏」呢!
支謙的法句偈序說:『法句經別有數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在支謙以前,中國已有法句初譯的七百偈本。如說:『近世葛氏,傳七百偈』。但在我國的譯經史上,已無可考見,維祇難(Vighna)於黃武三年(西元二二四)到武昌來,支謙從他受法句偈,是第二譯的五百偈本。但『譯所不解,則缺不傳,故有脫失』。後來,支謙又從竺將(或作律,或作持)炎,重新校定。竺將炎所傳的,又多了十三品,成為三十九品,七百五十二偈;即是現存的吳譯法句經本。這應該與葛氏的七百偈本相近吧!這已是第三譯了。考究起來,維祇難的五百偈本,實與錫蘭(銅鍱部)所傳的法句,大致相當。如現存吳本的三十九品中:
無常品一~言語品八…………錫蘭本缺
雙要品九~愛欲品三二
利養品三三……………………錫蘭本缺
沙門品三四~梵志品三五
泥洹品三六~吉祥品三九……錫蘭本缺
錫蘭傳本,恰好缺十三品(十三品共二五七偈)。維祇難所傳的二十六品,為四百九十五偈,雖與錫蘭本不能盡合(次第是十九相合的),大體可說一致。至少,這是大陸分別說系(銅鍱部也屬分別說系),如化地或法藏部等所傳,與銅鍱部相近。到西晉惠帝末年(西元三〇五頃),法炬與法立,譯法句譬喻經四卷。這是法句的解說——敘事由與釋頌義。品目與竺將炎本一致,但僅是一分而已(法句偈多依舊譯)。姚秦皇初五年到六年(西元三九八~三九九),僧伽跋澄(Samghabhata)與佛念,譯出曜(出曜即譬喻的意譯)經三十卷。所解說的法句偈,『集比一千章,立為三十三品』(經序)。從無常品第一,到梵志品三十三;這是一切有部所傳的法救集本。宋太宗時(西元九九〇頃),天息災譯法集要頌四卷,與三十三品,近一千章的數目相合;引用秦譯的原頌極多。約法句偈說,這是第四譯、第五譯了。支謙傳說的九百偈本,大抵即指這有部所集本而說。銅鍱部所傳的巴利語本,法舫法師在錫蘭時,曾有一譯稿。可惜不曾精勘整理,他就去世了!最近,由了參法師譯為華文,參考舫師的舊稿,只引用了數頌,其他都從新譯出。這在我國法句偈的譯史中,是第六譯。
記得,三十五年暮春,我與了師在重慶分別,他去錫蘭修學而我回浙江。竟是六個年頭了!今已開始迻譯,這真是值得慶慰的!巴利語的聖典,希望能不斷的譯出來!錫蘭來信,要我寫一篇序。我不會巴利文典,從何談起!所以略述法句偈的譯史以代序。
我覺得:一切佛法,同源於釋尊的身教語教。在後後的流傳中,或重於句義的集理,或重於微言的發揮;或寧闕無濫的偏於保守,或適應無方而富於進取;或局而不通,或濫而不純:這才因時因地而成為眾多的學派。現存的一切佛教,一切聖典,都染有部派的色彩。現代的佛教者,應該兼收並蓄。從比較的研考中,了解他的共通性與差別性。從發展演變的過程中,理解教義的進展,停滯或低落。這才能更完整更精確的體解佛意,才更能適應這無常流變的世間。如執一為是,或自稱為原始,或自譽為究竟,自是非他,這於世界佛教的前途,將是一重可怕的陰影!
一切佛法,同源異流,任何學派、文典,都難以絕對的推為一如佛說,而應從比較中去理解。這可舉法句偈為例來說明。新譯第一偈:『如輪隨獸足』;舊譯作『車轢於轍』。Pada 可譯為足,所以新譯解說為:如車輪隨於拖車的獸足。但也可譯為迹:「轍」即車迹,所以舊譯都解說為:如車輪的壓於車迹而過。由於釋義不同,傳說的事由也就不同。這是源於同一語文而釋義不同的例子。
新譯第五頌的『從非怨止怨』;舊譯法句,以及中阿含長壽王經,各部廣律,都是:「以怨止怨,決不可能」的意思。「從非怨止怨」,「非以怨止怨」,這是本於同一語句,而傳誦不同的一例。
新譯的五八、五九頌,上頌為喻說:如糞穢聚中,能出生清香而可愛的蓮華,舊譯也都是一樣的。下頌是合法:依舊譯,於生死穢惡眾生中,有佛弟子——慧者,從中出離而得道。出曜經作於下賤人中,能出生解脫的聖者。據新譯,在盲暝的凡夫中,佛弟子以智慧光照。這對於從糞穢出生蓮華的比喻,似乎不相合。這在菩薩行者,此喻即解說為:蓮華不生於高地,必須生於淤泥卑溼處。惟有不離生死的穢惡世間,才能修行成佛,以慧光覺照眾生。這是同聞異解,因機而差別的一例。
新譯四四頌:『誰征服地界,閻魔界天界』?舊譯作:『孰能擇地,捨鑑(應作監,即監獄)取天』?征服,舊譯為擇,即抉擇;錫蘭的解說為「如實了解」,這是一樣的,𦋺賓所傳,地為愛欲,錫蘭傳者,以地為自己,以閻魔界為四惡趣,以天界為人及六欲天,意義都不明顯,妥貼。原來阿含經中,佛不一定說五趣六趣,每以現生人間為本,使人了解何善何惡,不致下墮於地獄,而能上生於天趣。所以,征服地界,即人類如實了解,而能自主的(不為他轉,即征服意)離地獄而生天。地,是大地人類;監——閻魔界是地獄,天即三界諸天。這如下頌所說,惟有(人間的)「有學」(依有部說,頂位或忍位),才能決定的,於來生不墮地獄而生天趣。這豈非文從義順!學派的解說,可能為一是一非的,也有可以兩存的,也有應該再為確訓的:這又是一例。
略讀新譯的法句偈,使我向來所有的——一切學派,一切聖典,同樣尊仰而決不偏從,自由擇取的信念,更加深了。世界三大文系的聖典,在彼此交流以後,佛法必將發揚出更精確,更豐富,更偉大的光芒!
民國四十一年六月印順序於香港
南傳法句經目次
- 印順導師序
- 凡例
- 一、雙品
- 二、不放逸品
- 三、心品
- 四、華品
- 五、愚品
- 六、智者品
- 七、阿羅漢品
- 八、千品
- 九、惡品
- 一〇、刀杖品
- 一一、老品
- 一二、自己品
- 一三、世品
- 一四、佛陀品
- 一五、樂品
- 一六、喜愛品
- 一七、忿怒品
- 一八、垢穢品
- 一九、法住品
- 二〇、道品
- 二一、雜品
- 二二、地獄品
- 二三、象品
- 二四、愛欲品
- 二五、比丘品
- 二六、婆羅門品
南傳法句經 DHAMMAPADA
一 雙品[1] YAMAKA-VAGGO
二、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三、「彼罵我打我.敗我刧奪我.」若人懷此念.怨恨不能息.
四、「彼罵我打我.敗我刧奪我.」若人捨此念.怨恨自平息.
五、於此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4].
八、願求非樂[9]住.善攝護諸根.飲食知節量.具信又精進.魔不能勝彼.如風吹石山.
九、若人穿袈娑.不離諸垢穢[10].無誠實克己.不應著袈娑.
一〇、若人離諸垢.能善持戒律.克己與誠實.彼應著袈娑.
一二、真實思真實.非真知非真.正思惟境界.彼能達真實.
一三、如蓋屋不密.必為雨漏浸.如是不修心.貪欲必漏入.
一四、如善密蓋屋.不為雨漏浸.如是善修心.貪欲不漏入.
一五、現世此處悲.死後他處悲.作諸惡業者.兩處俱憂悲.見自惡業已.他悲他苦惱.
一六、現世此處樂.死後他處樂.作諸善業者.兩處俱受樂.見自善業已.他樂他極樂.
一七、現世此處苦.死後他處苦.作諸惡業者.兩處俱受苦.(現)悲「我作惡.」墮惡趣更苦[13].
一八、現世此處喜.死後他處喜.修諸福業者.兩處俱歡喜.(現)喜「我修福.」生善趣更喜.
二〇、雖誦經典少.能依教實行.具足正知識.除滅貪瞋癡.善淨解脫心.棄捨於世欲.此界或他界.彼得沙門分.
雙品第一竟 Yamakavaggo Pathamo
二 不放逸品 APPAMĀDAVGGO
二三、智者常堅忍.勇猛修禪定.解脫[5]得安隱.證無上湼槃.
二四、奮勉常正念.淨行能克己.如法而生活.無逸善名增.
二六、暗鈍愚癡人.躭溺於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二七、莫躭溺放逸.莫嗜愛欲樂.警覺修定者.始得大安樂.
二八、智者以無逸.除逸則無憂.聖賢登慧閣.觀愚者多憂.如登於高山.俯視地上物.
二九、放逸中無逸.如眾睡獨醒.智者如駿馳.駑駘所不及.
三〇、摩伽[8]以無逸.得為諸天主.無逸人所讚.放逸為人訶.
三一、樂不放逸比丘.或者懼見放逸.猶如猛火炎炎.燒去大結.小結[9].
三二、樂不放逸比丘.或者懼見放逸.彼已隣近湼槃.必定不易墮落.
不放逸品第二竟 Appamādavaggo Dutiyo
三 心品 CITTAVAGGO
三三、輕動變易心.難護難制服.智者調直之.如匠搦箭直.
三四、如魚離水棲.投於陸地上.以此戰慄心.擺脫魔境界.
三五、此心隨欲轉.輕躁難捉摸.善哉心調伏.心調得安樂.
三六、此心隨欲轉.微妙極難見.智者防護心.心護得安樂.
三七、遠行與獨行.無形隱深窟[1].誰能調伏心.解脫魔羅縛.
三八、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信心不堅者.智慧不成就.
四三、(善)非父母作.亦非他眷屬.若心向正行[11].善業最為大.
心品第三竟 Cittavaggo Tatiyo
四 華品PUPPHAVAGGO[1]
四八、採集諸花已.其人心愛著.貪欲無厭足.實為死魔伏.
四九、牟尼[13]入村落.譬如蜂採華.不壞色與香.但取其蜜去.
五〇、不觀他人過.不觀作不作[14].但觀自身行.作也與未作.
五一、猶如鮮妙花.色美而無香.如是說善語.彼不行無果.
五二、猶如鮮妙花.色美而芳香.如是說善語.彼實行有果.
五三、如從諸花聚.得造眾花鬘.如是生為人.當作諸善事.
五四、花香不逆風.栴檀多伽羅.末利[15]香亦爾.德香逆風薰.彼正人之香.遍聞於諸方.
五五、栴檀多伽羅.拔悉基[16]青蓮.如是諸香中.戒香為最上.
五六、栴檀多伽羅.此等香甚微.持戒者最上.香薰諸天間.
五七、成就諸戒行.住於不放逸.正智解脫者.魔不知所趣.
五八、猶如糞穢聚.棄著於大道.蓮華生其中.香潔而悅意.
五九、如是糞穢等.盲昧凡夫中.正覺者弟子.以智慧光照[17].
華品第四竟 Pupphavaggo Catuttho
五 愚品 BALAVAGGO
六一、不得勝我者為友.與我相等者亦無.寧可堅決獨行居.不與愚人作伴侶.
六二、「此我子我財」愚人常為憂.我且無有我.何有子與財?
六三、愚者(自)知愚.彼即是智人.愚人(自)謂智.實稱(真)愚夫.
六四、愚者雖終身.親近於智人.彼不了達摩.如匙嘗湯味.
六五、慧者須臾頃.親近於智人.能速解達摩.如舌嘗湯味.
六六、愚人不覺知.與自仇敵行.造作諸惡業.受定眾苦果.
六七、彼作不善業.作已生後悔.哭泣淚滿面.應得受異熟[3].
六八、若彼作善業.作已不追悔.歡喜而愉悅.應得受異熟[4].
六九、惡業未成熟.愚人思如蜜.惡業成熟時.愚人必受苦.
七二、愚夫求知識.反而趨滅亡.損害其幸福.破碎其頭首[8].
七三、(愚人)騖虛名.僧中作上座.僧院為院主.他人求供養.
七四、「僧與俗共知.此事由我作.事無論大小.皆由我作主.」愚人作此想.貪與慢增長.
七五、一(道)引世利.一(道)向湼槃.佛弟子比丘.當如是了知.莫貪著世利.專注於遠離.
愚品第五竟 Balavaggo Pancamo
六 智者品[1] PANDITAVAGGO
七六、若見彼智者.能指示過失.並能譴責者.當與彼為友.猶如知識者.能指示寶藏.與彼智人友.定善而無惡.
七七、訓誡與教示.阻(他人)過惡.善人愛此人.但為惡人憎[2].
七八、莫與惡友交.莫友卑鄙者.應與善友交.應友高尚士[3].
七九、得飲法(水)者.心清而安樂.智者常喜悅.聖者[4]所說法.
八〇、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矯箭.木匠之繩木.智者自調御[5].
八一、猶如堅固巖.不為風所搖.毀謗與讚譽.智者不為動.
八二、亦如一深池.清明而澄淨.智者聞法[A3]已.如是心清淨.
八三、善人離諸(欲).不論諸欲事.苦樂所不動.智者無喜憂.
八四、不因自因他.(智者作諸惡).不求子求財.及謀國(作惡).不欲以非法.求自己繁榮.彼實具戒行.智慧正法者.
八六、善能說法者.及依正法行.彼能達彼岸.度難度魔境[8].
八七、應捨棄黑法.智者修白法.從家來無家.喜獨處不易[9].
智者品第六竟 Panditavaggo Chattho
七 阿羅漢品[1] ARAHANTAVAGGO
九一、正念奮勇者.彼不樂在家.如鵝離池去.彼等棄水家[4].
九三、彼等諸漏[8]盡.亦不貪飲食.空無相解脫.是彼所行境.如鳥遊虛空.蹤跡不可得.
九四、彼諸根寂靜.如御者調馬.離我慢無漏.為天人所慕.
九六、彼人心寂靜.語與業寂靜.正智而解脫.如是得安隱.
九八、於村落林間.平地或丘陵[14].何處有羅漢.彼地即可慶.
九九、林野甚可樂.世人所不樂.彼喜離欲樂.不求諸欲樂.
阿羅漢品第七竟 Arahantavaggo Sattamo
八 千品 SAHASSAVAGGO
一〇〇、雖誦一千言.若無義理者.不如一義語.聞已得寂靜.
一〇一、雖誦千句偈.若無義理者.不如一句偈.聞已得寂靜.
一〇二、彼誦百句偈.若無義理者.不如一法句[1].聞已得寂靜.
一〇三、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
一〇四、[2]能克制自己.過於勝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節制.
一〇七、若人一百年.事火於林中.不如須臾間.供養修己者.彼如是供養.勝祭祀百年.
一一〇、若人壽百歲.破戒無三昧.不如生一日.持戒修禪定.
一一一、若人壽百歲.無慧無三昧.不如生一日.具慧修禪定.
一一二、若人壽百歲.怠惰不精進.不如生一日.勵力行精進.
一一三、若人壽百歲.不見生滅法[12].不如生一日.得見生滅法.
一一四、若人壽百歲.不見不死道.不如生一日.得見不死道.
一一五、若人壽百歲.不見最上法.不如生一日.得見最上法.
千品第八竟 Sahassavaggo Atthamo
九 惡品 PAPAVAGGO
一一六、應急速作善.制止罪惡心.怠慢作善者.心則喜於惡.
一一七、若人作惡已.不可數數作.莫喜於作惡.積惡則受苦.
一一八、若人作善已.應復數數作.當喜於作善.積善則受樂.
一一九、惡業未成熟.惡者以為樂.惡業成熟時.惡者方見惡.
一二〇、善業未成熟.善人以為苦.善業成熟時.善人始見善.
一二一、莫輕於小[1]惡.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愚夫盈其惡.少許少許積.
一二二、莫輕於小善.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智者完其善.少許少許積.
一二三、商人避險道.伴少而貨多.愛生避毒品.避惡當亦爾.
一二四、假若無有瘡傷手.可以其手持毒藥.毒不能患無傷手.不作惡者便無惡.
一二五、若犯無邪者.清淨無染者.罪惡向愚人.如逆風揚塵.
一二六、有人生於(母)胎中.作惡者則(墮)地獄.正直之人昇天界.漏盡者證入湼槃.
一二七、非於虛空及海中.亦非入深山洞窟.欲求逃遁惡業者.世間實無可覓處.
一二八、非於虛空及海中.亦非入深山洞窟.欲求不為死魔制.世間實無可覓處.
惡品第九竟 Papavaggo Navamo
一〇 刀杖品[1] DANDAVAGGO
一二九、一切懼刀杖.一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一三〇、一切懼刀杖.一切皆愛生.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一三一、於求樂有情.刀杖加惱害.但求自己樂.後世樂難得.
一三二、於求樂有情.不加刀杖害.欲求自己樂.後世樂可得.
一三三、對人莫說粗惡語.汝所說者還說汝.憤怒之言實堪痛.互擊刀杖可傷汝.
一三四、汝若自默然.如一破銅鑼.已得湼槃路.於汝無諍故.
一三五、如牧人以杖.驅牛至牧場.如是老與死.驅逐眾生命.
一三六、愚夫造作諸惡業.却不自知(有果報).癡人以自業感苦.宛如以火而自燒.
一三八、極苦痛失財.身體被損害.或重病所逼.或失心狂亂.
一三九、或為王迫害.或被誣重罪.或眷屬離散.或破滅財產[4].
一四〇、或彼之房屋.為刧火焚燒.癡者身亡後.復墮於地獄.
一四二、嚴身住寂靜.調御而克制.必然[7]修梵行.不以刀杖等.加害諸有情.彼即婆羅門.彼即是沙門.彼即是比丘
一四三、以慚自禁者.世間所罕有.彼善避羞辱.如良馬避鞭.
一四四、如良馬加鞭.當奮勉懺悔.以信戒精進.以及三摩地.善分別正法.以及明行足[8].汝當念勿忘.消滅無窮苦.
一四五、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矯箭.木匠之繩木.善行者自御.
刀杖品第十竟 Dandavaggo Dasamo
一一 老品 JARĀVAGGO
一四八、此衰老形骸.病藪而易壞.朽聚必毀滅.有生終歸死.
一四九、猶如葫蘆瓜.散棄於秋季.骸骨如鴿色.觀此何可樂?
一五一、盛飾王車亦必朽.此身老邁當亦爾.唯善人[9]法不老朽.善人傳示於善人.
一五二、寡聞之(愚)人.生長如牡牛.唯增長筋肉.而不增智慧.
一五四、已見造屋者![12]不再造於屋[13].椽桷[14]皆毀壞.棟梁[15]亦摧折.我既證無為[16].一切愛盡滅.
一五五、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如池邊老鷺.無魚而萎滅.
一五六、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臥如破折弓悲歎於過去.
老品第十一竟 Jaravaggo Ekadasamo
一二 自己品 ATTAVAGGO
一五七、若人知自愛.須善自保護.三時中一時[1].智者應醒覺.
一五八、第一將自己.安置於正道.然後教他人.賢者始無過.
一五九、若欲誨他者.應如己所行.(自)制乃制(他).克己實最難.
一六一、惡業實由自己作.從自己生而自起.(惡業)摧壞於愚者.猶如金剛破寶石.
一六二、破戒如蔓蘿.纏覆裟羅樹[4].彼自如此作.徒快敵者意.
一六三、不善事易作.然無益於己.善與利益事.實為極難行.
一六四、惡慧愚癡人.以其邪見故.侮蔑羅漢教.依正法行者.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毀滅.如格他格草.結果自滅亡[5].
一六五、惡實由己作.染污亦由己.由己不作惡.清淨亦由己.淨不淨依己.他何能淨他?
一六六、莫以利他事.忽於己利益[6].善知己利者.當專心利益.
自己品第十二竟 Attavaggo Dvādasamo
一三 世品 LOKAVAGGO
一六七、莫從卑劣法.莫住於放逸.莫隨於邪見.莫增長世俗[1].
一六八、[2]奮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樂.
一六九、行正法善行.勿行於惡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樂.
一七〇、視如水上浮漚.視如海市蜃樓.若人觀世如是.死王不得見他.
一七一、來看這個世界.猶如莊嚴王車.愚人沉湎此中.智者毫無執著.
一七二、若人先放逸.但後不放逸.彼照耀此世.如月出雲翳.
一七三、若作惡業已.覆之以善者.彼照耀此世.如月出雲翳.
一七四、此世界盲瞑[3].能得此者少.如鳥脫羅網.鮮有昇天者.
一七五、天鵝飛行太陽道[4].以神通力可行空.智者破魔王魔眷.得能脫離於世間.
一七六、違犯一(乘)法[5].及說妄語者.不信來世者.則無惡不作.
一七七、慳者不生天.愚不讚布施.智者隨喜施.後必得安樂.
一七八、一統大地者.得生天上者一切世界主.不及預流[6]勝.
世品第十三竟 Lokavaggo Terasamo
一四 佛陀品 BUDDHAVAGGO
一八〇、彼已不具於結縛.愛欲難以誘使去.佛(智)無邊無行跡.汝復以何而誑惑?
一八一、智者修禪定.喜出家[5]寂靜.正念正覺者.天人所敬愛.
一八二、得生人道難.生得壽終難.得聞正法難.遇佛出世難.
一八三、一切惡莫作.一切善應行.自調淨其意.是則諸佛教.
一八四、諸佛說涅槃最上.忍辱為最高苦行.害他實非出家者.惱他不名為沙門.
一八六、[8]即使雨衣錢.欲心不滿足.智者知淫欲.樂少而苦多.
一八七、故彼於天欲.亦不起希求.正覺者弟子.希滅於愛欲.
一八九、此非安隱依此非最上依如是皈依者.不離一切苦.
一九〇、若人皈依佛.皈依法及僧.由於正智慧.得見四聖諦.
一九二、此[13]皈依安隱.此皈依無上.如是皈依者.解脫一切苦.
一九三、聖人[14]極難得.彼非隨處生.智者所生處.家族咸蒙慶.
一九四、諸佛出現樂.演說正法樂.僧伽和合樂.修士和合樂.
一九五、[15]供養應供者.脫離於虛妄.超越諸憂患佛及佛弟子.
一九六、若供養如是.寂靜無畏者.其所得功德.無能測量者.
佛陀品第十四竟 Buddhavaggo Cuddasamo
一五 樂品[1] SUKHAVAGGO
一九七、我等[2]實樂生.憎怨中無憎.於憎怨人中.我等無憎住.
一九八、我等實樂生.疾病中無病[3].於疾病人中.我等無病住.
一九九、我等實樂生.貪欲中無欲.於貪欲人中.我等無欲住.
二〇一、勝利生憎怨.敗者住苦惱.勝敗兩俱捨.和靜住安樂.
二〇二、無火如貪欲.無惡如瞋恨.無苦如(五)蘊.無樂勝寂靜[6].
二〇三、飢為最大病.行[7]為最大苦.如實知此已.湼槃樂最上.
二〇四、無病最上利.知足最上財.信賴最上親.湼槃最上樂.
二〇五、已飲獨居味.以及寂靜味.喜飲於法味.離怖畏去惡.
二〇六、善哉見聖者.與彼同住樂.由不見愚人.彼即常歡樂.
二〇七、與愚者同行.長時處憂悲.與愚同住苦.如與敵同居.與智者同住.樂如會親族.
二〇八、是故真實:[8]賢者智者多聞者.持戒虔誠與聖者.從斯善人賢慧遊.猶如月從於星道.
樂品第十五竟 Sukhavaggo Pannarasamo
一六 喜愛品 PIYAVAGGO
二〇九、專事不當事.不事於應修.棄善趨愛欲.却羨自勉者[1].
二一〇、莫結交愛人.莫結不愛人.不見愛人苦.見憎人亦苦.
二一一、是故莫愛著.愛別離為苦.若無愛與憎.彼即無羈縛.
二一二、從喜愛生憂.從喜愛生怖.離喜愛無憂.何處有恐怖?
二一三、從親愛生憂.從親愛生怖.離親愛無憂.何處有恐怖?
二一四、從貪欲生憂.從貪欲生怖.離貪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二一五、從欲樂生憂.從欲樂生怖.離欲樂無憂.何處有恐怖?
二一六、從愛欲生憂.從愛欲生怖.離愛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二一九、久客異鄉者.自遠處安歸.親友與知識.歡喜而迎彼.
二二〇、造福亦如是.從此生彼界.福業如親友.以迎愛者來.
喜愛品第十六竟 Piyavaggo Solasamo
一七 忿怒品 KODHAVAGGO
二二一、捨棄於忿怒.除滅於我慢.解脫一切縛.不執著名色[1].彼無一物者.苦不能相隨.
二二二、若能抑忿發.如止急行車.是名(善)御者.餘為執韁人[2].
二二三、以不忿勝忿.以善勝不善.以施勝慳吝.以實勝虛妄.
二二四、諦語不瞋恚.分施[3]與乞者.以如是三事.能生於諸天.
二二五、彼無害牟尼.常調伏其身.到達不死境.──無有悲憂處.
二二六、恆常醒覺者.日夜勤修學.志向於湼槃.息滅諸煩惱.
二二七、阿多羅[4]應知.此非今日事.古語已有之.默然為人誹.多語為人誹.寡言為人誹.不為誹謗者.斯世實無有.
二二八、全被人誹者.或全被讚者.非曾有當有[5].現在亦無有.
二二九、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并賢明.智慧戒行兼具者.彼為智人所稱讚.
二三〇、品如閻浮金[6].誰得誹辱之?彼為婆羅門.諸天所稱讚.
二三一、攝護身忿怒[7].調伏於身行.捨離身惡行.以身修善行.
二三二、攝護語忿怒.調伏於語行.捨離語惡行.以語修善行.
二三三、攝護意忿怒.調伏於意行.捨離意惡行.以意修善行.
二三四、智者身調伏.亦復語調伏.於意亦調伏.實一切調伏.
忿怒品第十七竟 Kodhavaggo Sattarasamo
一八 垢穢品 MALAVAGGO
二三五、汝今已似枯燋葉.閻魔使者近身邊.汝已竚立死門前.旅途汝亦無資糧.
二三六、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拂除塵垢無煩惱.得達諸天之聖境[1].
二三七、汝今壽命行已終.汝已移步近閻魔.道中既無停息處.旅途汝亦無資糧.
二三八、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拂除塵垢無煩惱.不復重來生與老.
二三九、剎那剎那間.智者分分除.漸拂自垢穢.如冶工鍛金.
二四〇、如鐵自生銹.生已自腐蝕.犯罪者亦爾.自業導惡趣.
二四一、不誦經典穢.不勤為家穢.懶惰為色穢[2].放逸護衛穢.
二四二、邪行婦人穢.吝嗇施者穢.此界及他界.惡法實為穢.
二四三、此等諸垢中.無明垢為最.汝當除此垢.成無垢比丘.
二四四、生活無慚愧.鹵莾如烏鴉.詆毀(於他人).大膽自誇張.傲慢邪惡者.其人生活易.
二四五、生活於慚愧.常求於清淨.不著欲謙遜.住清淨生活.(富於)識見者.其人生活難.
二四六、[3]若人於世界.殺生說妄語.取人所不與.犯於別人妻.
二四七、及躭湎飲酒.行為如是者.即於此世界.毀掘自(善)根.
二四八、如是汝應知.不制則為惡.莫貪與非法.自陷於永苦.
二四九、[4]若信樂故施.心嫉他得食.彼於晝或夜.不得入三昧.
二五〇、若斬斷此心.拔根及除滅.則於晝或夜.彼得入三昧.
二五一、無火等於貪欲.無執著如瞋恚.無網等於愚癡.無河流如愛欲.
二五二、易見他人過.自見則為難.揚惡如颺糠.已過則覆匿.如彼狡博者.隱匿其格利[5].
二五三、若見他人過.心常易忿者.增長於煩惱.去斷惑遠矣.
二五五、虛空無道跡.外道無沙門.(五)蘊無常住.諸佛無動亂.
垢穢品第十八竟 Malavaggo Atthārasamo
一九 法住品[1] DHAMMATTHAVAGGO
二五六、鹵莾[2]處事故.不為法住者.智者應辨別.孰正與孰邪.
二五七、導人不鹵莾.如法而公平.智者護於法.是名法住者.
二五八、不以多言故.彼即為智者.安靜無怨怖.是名為智者.
二五九、不以多言故.彼為持法者.彼雖聞少分.但由身見法[3].於法不放逸.是名持法者.
二六〇、不因彼白頭.即得為長老[4].彼年齡虛熟.徒有長老名.
二六二、[9]嫉慳虛偽者.雖以其辯才.或由相端嚴.不為善良人.
二六三、若斬斷此(心).拔根及除滅.彼捨瞋智者.名為善良人.
二六四、若破戒妄語.削髮非沙門.充滿欲與貪.云何為沙門?
二六五、彼息滅諸惡.無論大與小.因息滅諸惡.故名為沙門.
二六六、僅向他行乞.不即是比丘.行宗教法儀.亦不為比丘.
二六七、僅捨善與惡.修於梵行者.以知[10]住此世.彼實名比丘.
二六八、[11]愚昧無知者.不以默然故.而名為牟尼.智者如權衡.
二六九、捨惡取其善.乃得為牟尼.彼知於兩界[12].故稱為牟尼.
二七〇、彼人非聖賢.以其殺生故.不害諸眾生.是名為聖者.
二七二、謂「受出家樂.非凡夫所能.」汝等漏未盡.莫生保信想[17]!
法住品第十九竟 Dharmatthavaggo Ekunavisatimo
二〇 道品 MAGGAVAGGO
二七四、實唯此一道.無餘知見淨.汝等順此行.魔為之惑亂.
二七五、汝順此(道)行.使汝苦滅盡.知我所說道.得除去荊棘[4].
二七七、「一切行[7]無常.」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二七八、「一切是苦.」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二七九、「一切法無我.」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二八〇、當努力時不努力.年雖少壯陷怠惰.意志消沉又懶弱.怠者不以智得道.
二八一、慎語而制意.不以身作惡.淨此三業道.得聖所示道.
二八二、由瑜伽[8]生智.無瑜伽慧滅.了知此二道.及其得與失.當自努力行.增長於智慧.
二八三、應伐欲稠林.勿伐於樹木.從欲林生怖.當脫欲稠林.
二八四、男女欲絲絲.未斷心猶繫.如飲乳犢子.不離於母牛.
二八五、自己斷除愛情.如以手折秋蓮.勤修寂靜之道.善逝[9]所說湼槃.
二八六、「雨季我住此.冬夏亦住此.」此為愚夫想.而不覺危險[10].
二八七、溺愛子與畜.其人心惑著.死神捉將去.如瀑流睡村.
二八八、父子與親戚.莫能為救護.彼為死所制.非親族能救.
道品第二十竟 Maggavaggo Visatimo
二一 雜品 PAKINNAKAVAGGO
二九〇、若棄於小樂.得見於大樂.智者棄小樂.當見於大樂.
二九一、施與他人苦.為求自己樂.彼為瞋繫縛.怨憎不解脫.
二九二、應作而不作.不應作而作.傲慢放逸者.彼之漏增長.
二九三、常精勤觀身.不作不應作.應作則常作.觀者漏滅盡.
二九六、喬達摩[7]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佛陀.
二九七、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達摩.
二九八、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僧伽.
二九九、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於身[8].
三〇〇、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常樂不殺生.
三〇一、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心常樂禪定.
三〇二、出家愛樂難.在家生活難.非儔共住苦.(輪迴)往來苦.故不應往來.隨從於痛苦.
三〇三、正信而具戒.得譽及財[9]者.彼至於何處.處處受尊敬.
三〇四、善名揚遠方.高顯如雲山[10].惡者如夜射.雖近不能見.
三〇五、獨坐與獨臥.獨行而不倦.彼獨自調御.喜樂於林中.
雜品第二十一竟 Pakinnakavaggo Ekavisatimo
二二 地獄品 NIRAYAVAGGO
三〇六、說妄語者墮地獄.或[A6]己作言「我無作.」此二惡業者死後.他世同受(地獄)苦.
三〇七、多袈裟纏頸.惡行不節制.惡人以惡業.終墮於地獄.
三〇八、若破戒無制.受人信施食.不如吞鐵丸.熱從火焰出.
三〇九、[1]放逸淫人妻.必遭於四事.獲罪睡不安.誹三地獄四.
三一〇、非福並惡趣.恐怖樂甚少.國王加重罪.故莫淫他婦.
三一一、不善執孤沙[2].則傷害其手.沙門作邪行.則趨向地獄.
三一二、諸有懈惰行.及染污戒行.懷疑修梵行.彼不得大果.
三一三、應作所當作.作之須盡力!放蕩遊行僧.增長於欲塵.
三一四、不作惡業勝.作惡後受苦.作諸善業勝.作善不受苦.
三一五、譬如邊區城.內外均防護.自護當亦爾.剎那莫放逸.剎那疏忽者.入地獄受苦.
三一六、不應羞而羞.應羞而不羞.懷此邪見者.眾生趨惡趣.
三一七、不應怖見怖.應怖不見怖.懷此邪見者.眾生趨惡趣.
三一八、非過思為過.是過見無過.懷此邪見者.眾生趨惡趣.
三一九、過失知過失.無過知無過.懷此正見者.眾生趨善趣.
地獄品第二十二竟 Nirayavaggo Bavisatimo
二三 象品 NĀGAVAGGO
三二〇、如象在戰陣.堪忍弓箭射.我忍謗(亦爾).世多破戒者.
三二一、調御(象)可赴集會.調御(象)可為王乘.若能堪忍於謗言.人中最勝調御者.
三二三、實非彼等車乘.得達難到境地[3].若人善自調御.由於調御得達.
三二五、樂睡又貪食.轉側唯長眠.如猪食無厭.愚者數入胎[7].
三二六、我此過去心.任意隨所欲.隨愛好遊行.我今悉調伏.如象師持鈎.(制御)泌液象.
三二七、當樂不放逸.善護於自心.自救出難處.如象(出)泥坑.
三二八、若得同行伴.善行富智慮.能服諸艱困.欣然共彼行.
三二九、若無同行伴.善行富智慮.應如王棄國.如象獨行林.
三三〇、寧一人獨行.不與愚為友.獨行離欲惡.如象獨遊林.
三三一、應時得友樂.適時滿足樂.命終善業樂.離一切苦樂.
三三二、世中敬母樂.敬父親亦樂.世敬沙門樂.敬聖人亦樂.
三三三、至老持戒樂.正信成就樂.獲得智慧樂.不作諸惡樂.
象品第二十三竟 Nāgavaggo Tevisatimo
二四 愛欲品 TANHĀVAGGO
三三四、若住於放逸.愛增如蔓蘿.(此)生又(彼)生.如猿求林果.
三三五、若於此世界.為惡欲纏縛.憂苦日增長.如毘羅[1]得雨.
三三六、若於此世界.降難降愛欲.憂苦自除落.如水滴蓮葉.
三三七、我說此善事.汝等集於此.掘愛欲之根.如求毘羅那.掘去其甜根.勿再為魔王.屢屢害汝等.如洪水(侵)葦.
三三八、不傷深固根.雖伐樹還生.愛欲不斷根.苦生亦復爾.
三三九、彼具三十六(愛)流[2].勢強奔流向欲境.是則彼具邪見人.為欲思惟漂蕩去.
三四〇、(欲)流處處流.蔓蘿盛發芽[3].汝見蔓蘿生.以慧斷其根.
三四一、世喜悅(欲)滋潤.亦喜馳逐六塵.彼雖向樂求樂.但唯得於生滅.
三四二、隨逐愛欲人.馳廻如網兔.纏縛於(煩惱).再再長受苦.
三四三、隨逐愛欲人.馳廻如網兔.比丘求無欲[4].故須自離欲.
三四五、鐵木麻作者.智說非堅縛.迷戀妻子財.(是實)為堅(縛).
三四六、能引墮落者.智說為堅縛.彼雖似寬緩.而實難解脫.斷此無著者.捨欲.而出家.
三四七、彼耽於欲隨(欲)流.投自結網如蜘蛛.斷此(縛)而無著者.離一切苦而遨遊[7].
三四九、惡想所亂者.求樂欲熾然.彼欲倍增長.自作堅牢縛.
三五〇、喜離惡想者.常念於不淨.當除於愛欲.不為魔羅縛.
三五二、離欲無染者.通達詞無礙.善知義與法[12].及字聚次第彼為最後身.大智大丈夫.
三五三、我降伏一切.我了知一切.一切法無染.離棄於一切.滅欲得解脫.自證誰稱師[13]?
三五四、諸施法施勝.諸味法味勝諸喜法喜勝.除愛勝諸苦.
三五五、財富毀滅愚人.決非求彼岸者.愚人為財欲害.自害如(害)他人.
三五六、雜草害田地.貪欲害世人.施與離貪者.故得大果報.
三五七、雜草害田地.瞋恚害世人.施與離瞋者.故得大果報.
三五八、雜草害田地.愚癡害世人.施與離癡者.故得大果報.
三五九、雜草害田地.欲望害世人.施與離欲者.故得大果報.
愛欲品第二十四竟 Tanhāvaggo Catuvisatimo
二五 比丘品 BHIKKHUVAGGO
三六〇、善哉制於眼.善哉制於耳.善哉制於鼻.善哉制於舌.
三六一、善哉制於身.善哉制於語.善哉制於意.善哉制一切.制一切比丘.解脫一切苦.
三六二、調御手足及言語.調御最高(之頭首).心喜於禪住於定.獨居知足名比丘.
三六三、比丘調於語.善巧而寂靜.顯示法與義.所說甚和婉.
三六四、住法之樂園.喜法與隨法.思惟憶念法.比丘不復退.
三六五、莫輕自所得.莫羨他所得.比丘羨他(得).不證三摩地.
三六六、比丘所得雖少.而不輕嫌所得.生活清淨不怠.實為諸天稱讚.
三六七、若於名與色.不著我我所.非有故無憂.彼實稱比丘.
三六八、住於慈悲比丘.喜悅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三六九、比丘汲此舟(水)[1].(水)去則舟輕快.斷除貪欲瞋恚.則得證於湼槃.
三七一、修定莫放逸.心莫惑於欲!莫待吞鐵丸.燒然乃苦號!
三七二、無慧者無定.無定者無慧.兼具定與慧.彼實近湼槃.
三七三、比丘入屏虛[7].彼之心寂靜.審觀於正法.得受超人樂.
三七四、若人常正念.諸蘊之生滅.獲得喜與樂.知彼得不死.
三七五、若智慧比丘.於世先作是:攝根及知足.護持別解脫.
三七六、態度須誠懇.行為須端正.是故彼多樂.得滅盡諸苦.
三七七、如跋悉迦[8]花.枯萎而凋謝.汝等諸比丘.棄貪瞋亦爾.
三七八、身靜及語靜.心寂住三昧.捨俗樂比丘.是名寂靜者.
三七九、汝當自警策.汝應自反省.自護與正念.比丘住安樂.
三八〇、自為自保護.自為自依怙.汝應自調御.如商調良馬.
三八一、比丘具歡喜心.誠信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三八二、比丘雖年少.勤行佛陀教.彼輝耀此世.如月出雲翳.
比丘品第二十五竟 Bhikkhuvaggo Pancavisatimo
二六 婆羅門品[1] BRĀHMANAVAGGO
三八三、勇敢斷除於欲流.汝當棄欲婆羅門.若知於諸蘊[2]滅盡.汝便知無作(湼槃).
三八四、若常住於二法[3].婆羅門達彼岸.所有一切繫縛.從彼智者而滅.
三八六、彼人入禪定.安住離塵垢.所作皆已辦.無諸煩惱漏.證最高境界.是謂婆羅門.
三八七、日照晝兮月明夜.剎帝利武裝輝耀.婆羅門禪定光明.佛陀光普照晝夜.
三八八、棄除惡業者.是名婆羅門.行為清淨者.則稱為沙門.自除垢穢者.是名出家人.
三八九、莫打婆羅門.婆羅門莫瞋.打彼者可恥.忿發恥更甚!
三九〇、婆羅門此非小益.若自喜樂制其心.隨時斷除於害心.是唯得止於苦痛.
三九一、不以身語意.行作諸惡業.制此三處者.是謂婆羅門.
三九二、正等覺者所說法.不論從何而得聞.於彼說者應敬禮.如婆羅門[6]敬聖火.
三九四、愚者結髮髻.衣鹿皮[9]何益?內心具(欲)林.形儀徒嚴飾!
三九五、諸著糞掃衣[10].消瘦露經脈.林中獨入定.是謂婆羅門.
三九六、所謂婆羅門.非從母胎生.如執諸煩惱.但名說「菩」者[11].若無一切執.是謂婆羅門.
三九七、斷除一切結.彼實無恐怖.無著離繫縛.是謂婆羅門.
三九八、[12]除皮帶與韁.及斷繩所屬.捨障礙覺者.是謂婆羅門.
三九九、能忍罵與打.而無有瞋恨.具忍刀強軍.是謂婆羅門.
四〇〇、無有瞋怒具德行.持戒不為諸(欲)潤.調御得達最後身.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〇一、猶如水落於蓮葉.如置芥子於針鋒.不染著於愛欲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〇二、若人於此世界中.覺悟消滅其自苦.放棄重負得解脫.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〇三、有甚深智慧.善辨道非道.證無上境界.是謂婆羅門.
四〇四、不與俗人混.不與僧相雜.無家無欲者.是謂婆羅門.
四〇五、一切強弱有情中.彼人盡棄於刀杖.不自殺不教他殺.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〇六、於仇敵中友誼者.執杖人中溫和者.執著人中無著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〇七、貪欲瞋恚并慢心.以及虛偽皆脫落.猶如芥子落針鋒.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〇八、不言粗惡語.說益語實語.不觸怒於人.是謂婆羅門.
四〇九、於此善或惡.修短與粗細.不與而不取.是謂婆羅門.
四一〇、對此世他世.均無有欲望.無欲而解脫.是謂婆羅門.
四一一、無有貪欲者.了悟無疑惑.證得無生地.是謂婆羅門.
四一二、若於此世間.不著善與惡.無憂而清淨.是謂婆羅門
四一三、如月淨無瑕.澄靜而清明.滅於再生欲.是謂婆羅門
四一四、超越泥濘[13]崎嶇道.并踰愚癡輪廻海.得度彼岸住禪定.無欲而又無疑惑.無著證湼槃寂靜.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一五、棄捨欲樂於此世.出家而成無家人.除滅欲樂生起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一六、棄捨愛欲於此世.出家而成無家人.除滅愛欲生起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一七、遠離人間縛.超越天上縛.除一切縛者.是謂婆羅門.
四一八、棄捨喜不喜.清涼無煩惱.勇者勝世間[14].是謂婆羅門.
四一九、若遍知一切.有情死與生.無執善逝佛.是謂婆羅門.
四二〇、諸天乾闥婆及人.俱不知彼之所趣.煩惱漏盡阿羅漢.我稱彼為婆羅門.
四二一、前後與中間[15].彼無有一物.不著一物者.是謂婆羅門.
四二三、牟尼能知於前生.并見天界及惡趣.獲得除滅於再生.業[A8]已完成無上智.一切圓滿成就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婆羅門品第二十六竟 Brahmanavaggo Chabbisatimo
法句終 Dharmapan Nitthitan
譯後記
「法句」(Dharmapada)是集錄關於佛教道德的格言.屬於巴利(Pali)三藏的經藏.是小部(Khuddaka-Nikaya)十五卷中的第二卷.這個小經在南方的上座部(Theravada)佛教國中.有其最崇高的地位.東西各國的文字亦有甚多譯本.現在我能先把它譯成中文和師友們見面.自己也覺得是在困苦中所得到的一點愉快.
一九六四年夏天.依據中錫交換學僧的五年條約.太虛大師選派光宗和我來錫蘭研究巴利佛學.當時住在布教師學院(Dharmaduta Vidyalaya)(該院僅二年即停辦).因語言不通.先事學習英文.伙食由錫蘭摩訶菩提會(Maha Bodhi Society)供給.但學費和教師方面仍須自己設法補救.所以有三年時間.曾於每日下午去教華僑的子弟們讀中文.藉以收入一部分酬金維持學費.後來聽懂了英語.學習巴利.又因教師大成問題.對於所學不能有如理想的進步.一九五〇年法舫法師來錫後.我的生活稍得安定.但因巴利教師問題.於一九五一年五月間.自哥倫坡(Colombo)遷到古羅難格拉(Kurunegala)的摩利耶智護學院(Maliyadewa Vidyarakshaka Pirivens)去攻讀巴利.不料十月三日舫法師突然入滅.我的內心又未免受了很大的打擊.後來深蒙各方師友們的慈愛及護法們的保護.予以安慰支持.使我又得安心研究.這些困難環境及其變化.都是來錫之前未曾想到的.一九五二年初.身心既得安定.我便決心先譯「法句」.約三個月.在摩利耶智護學院內譯出二十四品.後因金剛智博士(Ven. Dr. P. Vajirarana Maha)Thera 恢復了布教師研究院(Dharmaduta Ashrama Vidyalaya).所以三月杪我又遷回哥倫坡.住在該院研究.並繼續譯出後二品.
在翻譯期間.對於巴利原文方面.曾蒙 Ven. Pandit H. Upatissa Thera 與 Ven. Pandit P. Pannananda Thera 二位法師的很大幫助.譯完此經後.深蒙印順導師慈悲為之潤文及詳細的指示匡正.並承作序詳述中國法句的譯史.心中實覺無限的榮幸和感謝.校印之事.全仗續明法師費心.封面蒙竺摩法師題字增光.又承妙欽法師在菲律濱勸助印資.一一敬致謝意.
同時對於各方師友.護法及摩訶菩提會的關心援助.使我能在錫蘭安心繼續研究與翻譯.此功此德.都是他們的.自己只有十分的慚愧和誠意的感激而已!
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六日了參記於錫蘭布教師研究院
校注
[0039001] 舊譯雙要品。 [0039002] 「法」即「達摩」(Dhamma)。這裏為不善法。第二頌為善法。 [0039003] 原文 Cakkam Va Vahato Padam 應譯為「如車輪隨於拖車之獸足」。 [0039004] 原文 Sanantano 為古代之意。古法(Sanantano Dhammo 或 Poranako Dhammo)即指一切諸佛與諸佛弟子所共同遵守的永久不易之法。 [0039005] 「彼人」指諍論的人。因此經乃世尊在祗陀林中針對俱生皮(Kosambi)的諍論比丘而說。 [0039006] 原文 Mayam Ettha Yamamase 直譯應作「我等將滅亡於此(諍論)中」。即為此諍論所困而走上毀滅之途。 [0039007] 見色身以為淨而好樂之。 [0039008] 「魔羅」(Mara),這裏指情欲。 [0039009] 「非樂」(Asubha)指不淨觀,如觀三十二不淨身等。 [0039010] 貪欲等。 [0039011] 如四種資具及十種邪見等。 [0039012] 如戒定慧及正見等。 [0039013] 由於他作了種種惡業而引起的現世悲哀稱為「悲我作惡」;然而這種悲哀尚屬有限,將來墮在惡趣中受報的時候,其苦無窮。 [0040014] 巴利 Sahita 或 Samhita 有集合、合理、感化等多義,這裏是佛陀所說三藏的名稱。 [0040015] 替別人放牛的人,早上把牛放出,晚上數過了牛的數目交還牛主,換取一天的工資而已。如果他希望去吃從牛所出的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味則不可得。(CBETA 按:大藏經補編原書有註解條目[15],但此頁缺相對應之註標,故今於此處加上[15]之註標。) [0041001] 湼槃(Nibbāna)。 [0041002] 因不放逸的人證得湼槃境界,便不會再有生死輪迴的繼續。放逸的人如死屍一樣,不知向好的方面去努力。 [0041003] 此頌接續前頌而來。「此」即不要放逸而住於不放逸。 [0041004] 佛,辟支佛及阿羅漢的境界。 [0041005] 證得湼槃必須解除四種軛——欲軛(Kamayogo),有軛(Bhavayogo),見軛(Ditthiyogo),無明軛(Avijjayogo)。 [0041006] 猶如較高的陸地,可以作避免水災的安全處。智者自己證得阿羅漢果,即不為煩惱所擾。 [0041007] 是貪瞋癡等煩惱。 [0041008] 「摩伽」(Maghavā)是帝釋(Sakka)的別名。他未成帝釋之前在人間的名字叫摩伽。因他勤於掃地,以此功德,得為諸天之主。 [0041009] 「結」(Samyojana或Sannojana)在佛教的特殊意義是指煩惱(Kilesa)。 [0042001] 這兩句都是形容心的。 [0042002] 不漏落於貪欲。 [0042003] 證得阿羅漢果以後,便不作新業,無論善業惡業都是超越了的。 [0042004] 易碎的。 [0042005] 「勝」利的果實是指進步的禪觀境界。 [0042006] 不要染著於某種禪定境界,必須更求精進,努力向上。 [0042007] 將被丟在一邊。 [0042008] 在南方佛教國中,佛弟子將死時,例請僧作最後供養。僧人即為誦此偈三遍。 [0042009] 惡害。 [0042010] 使她的心趨向於十種惡(Akusala)——殺生(Panatipato),偷盜(Adinnadanam),邪淫(Kamesu micchacaro),妄語(Musavado),兩舌(Pisuna vaca),粗惡語(Pharusa vaca),綺語(Samphappalapo),慳貪(Abhijjha),瞋恚(Vyapado),邪見(Micchaditthi)。 [0042011] 使他的心趨向於十種善(Kusala)——布施(Danam),持戒(Silam),修禪定(Bhavana),尊敬(Apacayanam),作事(Veyyavaccam),回向功德(Pattidanam),隨喜功德(Pattanumodana),聽法(Dhammasavanam),說法(Dhammadesana),正直見(Ditthujjukammam)。 [0043001] 吳譯華香品。 [0043002] 「征服」(Vijessati)據巴利原註為「如實了解」。緬甸本作 Vicessati,則應譯為「擇覓」或「探究」。「地界」(Pathavi)為自己或自身(Attabhava)。錫蘭 Narada 所譯的 Dhammapada 第八頁英文原註[03]:「This is one who will understand this self as it really is」即如實了解自己之意。 [0043003] 「閻魔界」(Yamaloka),原註包括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Asura)四界(Catubbhidham apayalokan ca)。Narada 的英文原註[04]:「The four woeful states vsz: hell(地獄)Animalkingdom(畜生)Petarealm(餓鬼)and the Asura realm(阿修羅)」。 [0043004] 「天界」(Sadevakam),原註包括欲界六天及人界(Imam sadevakan it manussalokan ca),Narada 的英文原註[05]:「Namely the world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six celestial realms」。印順法師對這兩句有不同的解說。見序。 [0043005] 「法句」(Dhammapada),即法迹,乃向法入法的軌轍,如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kadhamma)等。 [0043006] 「巧匠」乃鬘師,即貫華為鬘者。善說法句,次第不亂,如貫華者,故以為喻。 [0044007] 「自學」(Sekha)即初果須陀洹(Sotapattiphala),二果斯陀含(Sakadagamiphala),三果阿那含(Anagamiphala)及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的賢人。因他們都依然有戒定慧可學故。直至證得四果阿羅漢(Arahatta phala)才稱為無學(Asekha)。 [0044008] 前頌是問,此頌是答。 [0044009] 喻此身不能久住。 [0044010] 欲境的誘惑。 [0044011] 欲樂。 [0044012] 深夜裏熟睡於村落中的人,被瀑流洗去而不知。 [0044013] 「牟尼」(Muni)有寂默者、仁者、智者、聖者等意。這裏是指乞食的沙門。 [0044014] 此句原文 Na paresam katakatam 直譯為「不觀他人作不作」。 [0044015] 「栴檀那」(Candana),「多伽羅」(Tagara)是二種香木之名。「末利迦」(Mallika)是一種小小的香花,其樹叢生如籐。 [0044016] 「跋悉基」(Vassiki)意為「雨季花」。 [0044017] 這二頌是連貫的,前頌是譬喻,後頌是合法。 [0046001] 「由旬」(Yojana)路程距離的單位。 [0046002] 「輪迴」(Samsara)生死流轉不停的意思。 [0046003] 「異熟」(Vipaka)是指將來的善惡果報。這裏是惡果。 [0046004] 是未來的善果。 [0046005] 「孤沙」(Kusa)是香草名。原文 Kusaggena 是用孤沙草的尖端(取食)的意思。 [0046006] 「思法者」(Sankhata-Dhammanam)是深入正法的人。依註解說:是覺悟四諦(苦、集、滅、道)的人。 [0046007] 以牛乳作醍醐,須經一日一夜才能凝結。 [0046008] 「頭首」指他的智慧。 [0047001] 日文譯作「賢品」。 [0047002] 據故事中說:佛陀叫二位上首弟子驅逐那些邪惡者,訓誡教示那些可能服從的人,勸阻他的過惡。可是去訓示的人,却會被邪惡者所憎恨。 [0047003] 無身語意之惡而從事於濟度一切眾生者。 [0047004] 諸佛及諸阿羅漢。 [0047005] 克制自己的五根(眼耳鼻舌身)。 [0048006] 離生死之湼槃。 [0048007] 生死界。 [0048008] 生死界。 [0048009] 「黑法」是惡業,「白法」是善業。「無家」是出家。 [0048010] 此頌與前頌之意是連貫的。 [0048011] 湼槃。 [0048012] 「覺支」(Sambodhiyangam)是「七菩提分」或名「七覺支」。即:念覺支(Satisambojjhango),擇法覺支(Dhammavicayasambojjhango),精進覺支(Viriyasambojjhango),喜覺支(Pitisambojjhango),輕安覺支(Passadhisambojjhango),定覺支(Samadhisambojjhango),捨覺支(Upekhasambojjhango)。 [0048013] 證湼槃而解脫。 [0048014] 原文 Khinasava 譯為「滅盡諸漏」或「諸漏已盡」。即滅盡一切煩惱之意。 [0049001] 「阿羅漢」(Arahant)是斷盡一切煩惱,證得湼槃,不會再有生死的聖人。 [0049002] 有為的路業已行盡,即所謂:「諸漏已盡,所作已辦,梵行已立」。 [0049003] 「繫縛」(Gantha)有四:貪(Abhijjha),瞋(Vyapada),戒禁取(SilabbhataparaMasa),見取(Idan saccabhinivesa)。 [0049004] 如鵝離池而去,則不想這是我的池、水和草等;阿羅漢離家而去,則不著其家與財物等。 [0049005] 沒有業力的活動了。 [0049006] 如實了知僅為維持生命及正念故飲食。 [0049007] 證得湼槃名為解脫(Vimokkha)。又名為空(Sunnata),因為已無貪瞋癡等煩惱故。又名為無相(animitta)因從貪欲等相已得自由無著故。 [0049008] 「漏」有四種——欲漏(Kamasava),有漏(Bhavasava),見漏(Ditthasava),無明漏(Avijjasava)。 [0049009] 原文 No virujjhati,各英譯本不同,有譯作無煩惱,無障礙,無憤恨的,日譯本則作忍辱。今依註釋作「無憤恨」。 [0049010] 「因陀揭羅」(Indakhila)各譯本多作「門限」,謂大門中間安一堅固的石頭,作為閉門時安放門橛之用的。又一說 inda+khila 梵文為 indrakila,即因陀羅(帝釋)的柱子——那是在進城的地方所安立一大而堅固的柱子,象徵因陀羅(印度的守護神)之所在的。當即古譯的「堅固幢」或「帝釋七幢」。又古譯作「臺座」。 [0049011] 「無信」(Assaddho)或譯為「不信」,這是說聖者有自證知,悟不由他之意。 [0049012] 生死輪迴。 [0049013] 更無善業和惡業了。 [0049014] 原文 Ninna 是低處,Thala 是高處。 [0051001] 據錫蘭版本,此字為 Dhammapada 故譯為「法句」,但巴利聖典出版協會本作 Gathapada 則應譯為「一句偈」。 [0051002] 下二頌是連貫的。 [0051003] 「乾闥婆」(Gandhabha)是天界一種樂神的名字。 [0051004] 這裏的魔王是一天神之名。 [0051005] 梵天即婆羅門天(Brahma)。 [0051006] 原文 Sahassena 譯作「以一千」,依註解為一千錢。 [0051007] 用以祭神。 [0051008] 原文 Yittham va Hutam va 二字,原有供犧牲及祭祀與供養等義,和前頌的祭祀是同一個字,故日譯本及英譯本亦多譯作「供犧或祭祀」。但註解說:Yittham 是在節期盛會的施捨;Hutam 是預備供給過客或為一種作業與果報的信仰而行供養。今譯依註解意。 [0051009] 指四果的聖人。 [0051010] 年長而有德者。 [0051011] 南國諸僧侶受人禮敬時常念此頌。 [0051012] 五蘊生滅,即一切因緣和合法都不是常住的。 [0052001] 原文 Mappamannetha 可作二義:一、Ma+appamannati 意為「莫輕視」;二、Ma+appa+Mannati 則為「莫想少」之意。 [0053001] 「刀杖」(Danda)亦可譯為「刑罰」。 [0053002] 以下四頌連貫。 [0053003] 依各種註釋:為諸漏己盡的阿羅漢。 [0054004] 前面的「失財」是部分的;這裏是說全部破滅。 [0054005] 此頌是敘述種種的苦行。全頌之意是說作此等無益苦行,不會獲得清淨涅槃的。 [0054006] 這是一種特別的蹲踞法:兩脚前後參差地站著,其人把身體蹲下來,然後把後一隻脚跟微微的昇起,前一隻脚跟則依然著地,如是動作,直至其股憇息於小腿上,而腿部則離地大約六吋的光景;並將其肘放於膝上以平衡其自己。佛教徒或僧侶向諸大德敬禮或請法白詞的時候,也採取這種形式;不過不以此為修行法。此即舊譯之「右膝著地」,或稱為「胡跪」。 [0054007] 「必然」(Niyata),據註釋為四果之道。 [0054008] 即知與行具足。 [0055001] 「燃燒」(Pajjalita)亦可譯為火燄。註釋謂世界有十一種火常在燃燒。即:貪(raga),瞋(dosa),癡(moha),病(vyadhi),老(jara),死(marana),愁(soka),悲(Parideva),苦(dukkha),憂(domanasa),惱(upayasa)。 [0055002] 喻無明或癡。 [0055003] 喻智慧。 [0055004] 身有九瘡——雙眼、雙耳、雙鼻孔、口及大小便。 [0055005] 謂此身由三百餘骨節聚成的。 [0055006] 思惟此身美麗微妙等。 [0055007] 喻形骸。 [0055008] 「虛偽」(makkho)古譯為「覆」。 [0055009] 指佛,辟支佛及阿羅漢。 [0055010] 以下二頌為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心生歡喜,自說此頌。後來又在阿難尊者的發問中而答以此頌。 [0055011] 生死輪迴的原因。 [0055012] 喻情欲。 [0055013] 喻身體。 [0055014] 喻其他的一切煩惱欲。 [0055015] 喻無明。 [0055016] 即涅槃。 [0056001] 通常說三時為初夜分,中夜分及後夜分。這裏是指人生的三時——青年、中年、老年。我人在青年時代應該努力學習,中年時代則須教學弘法修禪定等;如果前二時中未能適時工作,則在老年時代必須覺悟,加緊修學。否則虛度人生,自受苦痛了。 [0056002] 佛教是主張一個人必須依賴自己的力量而獲得解脫的。佛教徒的皈依佛,皈依法及皈依僧,並非說光是做做祈禱,便可依靠三寶而得解脫;其實是說三寶是我人的教師,是我們思想行為的指導者,依照其指導去實行可得解脫。所以要真的達到自由解脫境界,則完全需要依賴自己作正當的努力。 [0056003] 指阿羅漢的果位。 [0056004] 「蔓蘿梵」(Maluva)是籐屬。裟羅樹若為此所纏,便會枯死。 [0057005] 「格他格」(Katthaka)是蘆葦之屬,名為「格他格竹」(Velu-sankhata-kattha),結實則死。 [0057006] 指生死解脫事。 [0057001] 錫蘭註釋家說是輪迴。 [0057002] 佛陀自從出家而成正覺之後,第一次回到他父親的王城——迦毘羅(Kapila)的時候,第二天照常挨門次第托鉢。他的父親淨飯(Suddhodana)王聽到了這個消息,立刻跑到佛的面前對他說:『兒啊!你為什麼侮辱我?你以前在這城內是坐金轎的,現在却一家一家的步行托鉢,這實在使我無限的羞恥』!佛陀便對他說此乃一切諸佛的傳統習慣,並對他說此二頌。若依註解的意思,則此二頌將成這樣:一六八——莫懶於沿門托鉢。謹嚴行此(托鉢)行。誰行於此行,此世他世均快樂。一六九——謹嚴行此行。莫行於放逸。誰行於此行,此世他世均快樂。 [0058003] 世界的人沒有智慧。 [0058004] 太陽所走的路便是虛空。 [0058005] 「一法」(Ekam Dhammam)註為「真諦」(Saccam)。 [0058006] 「預流果」(Sotapattiphalam)是證涅槃的第一階段。 [0059001] 此二頌是佛陀對魔女說的。 [0059002] 征服情欲。 [0059003] 全句的意思是「被他所征服的情欲,在此世間中,不可能再隨從他了」。 [0059004] 已無愛欲。 [0059005] 意指涅槃。 [0059006] 原文 Patimokkha 為「別解脫律儀戒」,有二百二十七條主要的律文,為一切比丘所遵守的。 [0059007] 指八定(Atthasamapatti)——四禪定及四空定。 [0059008] 下二頌連貫。 [0059009] 以下五頌相連。 [0059010] 「樹支提」(Rukkha-cetya)為「樹廟」,乃印度之樹神,以樹為崇拜的對象,猶如塔廟。 [0059011] 「苦之因」即集諦。「苦之滅」即滅諦。 [0059012] 「八支聖道」(Ariyam atthangikam maggam)即:正見(Sammaditthi),正思惟(Sammasankappa),正語(Sammavaca),正業(Sammakamanta),正命(生活)(Sammājiva),正精進(Sammavayama),正念(Sammasati),正定(Sammasamadhi)。此二句即指苦滅之道——簡稱道諦。 [0059013] 即三寶及四聖諦。 [0059014] 指佛陀。 [0059015] 下二頌連貫。 [0060001] 日譯本為「安樂品」。 [0061002] 「我等」是佛陀自稱。 [0061003] 「疾病」意為種種煩惱的苦痛。 [0061004] 沒有貪瞋癡等煩惱障。 [0061005] 佛陀寄居於一個婆羅門村叫做五娑羅(Pancasala)的時候,有一天往村內去乞食,但沒有得到什麼飲食。一個魔王站在村門口,看見佛陀空鉢而回,便嘲笑他說:『你沒有得到飲食,必須再到村內去乞食以解決你的飢餓問題』。於是佛陀答以此頌。 [0061006] 指湼槃。 [0061007] 原文 Sankhara 直譯為「行」──即有為諸行。但巴利原註作 Khandha──蘊。 [0061008] 這句是用以承前起後的,不是頌文。 [0062001] 比丘為欲樂所迷,放棄行道,過著俗人生活,後見修道成就者,却空自羨慕。 [0062002] 指四果向、四果及湼槃九種殊勝法。 [0062003] 指四聖諦。 [0062004] 指戒定慧。 [0062005] 湼槃。 [0062006] 「上流人」(Uddhamsoto)指近於湼槃的不還果(Anaggmi)。 [0063001] 「名色」(Namarupa)即精神與物質,亦可說心身。 [0063002] 若能主急止忿,乃是善於調御者。餘則如徒能執韁而不能控制於馬者。 [0063003] 原文尚有一「少」(appam)字。即自己所有物,雖然是少許的,都得分施與乞者。 [0063004] 「阿多羅」(Atula)是一個在家佛教徒的名字。 [0063005] 過去與未來無有。 [0063006] 「閻浮金」(Jambunada)是一種品質最佳的金的特別名詞,意為來自閻浮(Jambu)河的金。 [0063007] 由身而起的忿怒。 [0064001] 「諸天之聖境」指五淨居天(Panca suddhavasa bhumi)——無煩(Aviha),無熱(Atappa),善現(Sudassa),善見(Sudassi),色究竟(Akanittha)——為阿那含果聖者所生之處。 [0064002] 懶於整理為身體住處之穢。 [0064003] 下二頌連貫。 [0065004] 下二頌連貫。 [0065005] 「格利」(Kali)是一種不利的骰子。(CBETA 按:大藏經補編原書有註解條目[05],但此頁缺相對應之註標,故今於此處加上[05]之註標。) [0065006] 「沙門」(Samano)這裏是指覺悟四果道者。 [0065007] 原文Papanca有虛妄、障礙等意,這裏特別指愛(Tanha),見(Ditthi),慢(Mano)而言。 [0066001] 「法住」(Dharmattha)乃依法而行,安住於奉之意。亦可譯為「奉法」。 [0066002] 「鹵莾」(Sahasa)含有急躁、草率、獨斷之意。這裏是說受貪瞋癡及怖畏所影響的不正確觀念。 [0066003] 「由身」(Kayena)原註釋為「由名身」(Namakayena)。巴利文中分五蘊為二類:一、名身(Namakaya),即名蘊——僅指受想行識四蘊而言.二、色身(Rupakaya),僅指色蘊而言。故「身見法」即心見法——內自證於法不由他悟——之意。 [0066004] 「長老」(Thera)本為受比丘戒十年以上的尊稱。但實重於久修實證,否則徒有長老的空名而已。 [0066005] 指四諦。 [0066006] 指四果、四向及湼槃。 [0066007] 指一切戒律。 [0066008] 特別指調伏眼耳鼻舌身五根說的。 [0066009] 下二頌連貫。 [0066010] 知戒知定知慧。 [0066011] 下二頌連貫。 [0066012] 內界和外界。 [0066013] 下二頌連貫。 [0066014] 「戒律」指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及資具依止戒。「行」指十二支頭陀(Dhutanga)行。 [0066015] 多學三藏(Tipitaka)。 [0066016] 原文 vivicca-sayanena 直譯「以獨臥」。 [0066017] 原文 vissasam apadi 是結合的句子,即等於 vissasamma apadi 直譯為「莫生信賴」。各英譯本多作「莫生滿足想」。 [0068001] 「四句」——苦(dukkha),苦集(dukkhasamudaya),苦滅(dukkhanirodha),苦滅道(dukkhanirodha gamini Patipaka)。古譯簡稱「苦集滅道」。 [0068002] 指湼槃。 [0068003] 指佛陀。佛具五眼——肉眼(mamsa-cakkhu),天眼(dibbacakkhu),慧眼(panna-cakkhu),佛眼(buddha-cakkhu),一切智眼(samanta-cakkhu)。 [0068004] 喻貪瞋癡等。 [0068005] 錫蘭和尚有時開會議論重大事情,常以此頌為呼喊的口號。 [0068006] 如來僅為說示其道路而已。 [0068007] 一切存在的東西。 [0068008] 「瑜伽」(yoga)即定。 [0068009] 「善逝」(Sugato)即佛陀。 [0068010] 不知何處何時及怎樣死的危險。 [0068011] 指前頌的意義。 [0069001] 此二頌都是從譬喻而顯義的。 [0069002] 常見(sassata-ditthi)與斷見(Ucche da-ditthi)。 [0069003] 指十二處(dvadasayatana)——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0069004] 指歡喜欲(nandirago)。 [0069005] 指漏盡者——阿羅漢。 [0070006] 「虎第五」(veyyagghapancamam)即等於「疑第五」(vicikicchapancamam)。因為在五蓋(Pancanivarana)的次第中疑蓋(vicikicchanivarana)是屬於第五的。五蓋為:貪欲(kamacchanba),瞋恚(vyapada),惛沉睡眠(thina-middha),掉舉惡作(uddhaccakukkucca),疑(vicikiccha)。 [0070007] 「喬達摩」(Gotama)即佛陀。 [0070008] 即觀髮毛爪齒等三十二分身。 [0070009] 「財」指信,戒,慚,愧,聞,捨,慧等七財。 [0070010] 「雪山」(Himavanto)即喜馬拉雅山。 [0071001] 下二頌連貫。 [0071002] 「孤沙」(Kuso),香草的名字。 [0072001] 「信度(Sindhu)駿馬」,即印度河地方所產的駿馬。 [0072002] 「憍羅」(Kunjara)象名。 [0072003] 指湼槃。 [0072004] 「財護」(Dhanapala)。 [0072005] 象在發慾之期,從牠的顳顬分泌出一種臭液。這時牠的性情最難調制。 [0072006] 故事說明此象如何思念牠的象母。意思是說我人應該孝順父母。 [0072007] 指生死輪廻。 [0073001] 「毘羅那」(Birana)草名。 [0073002] 愛欲有三重:一、欲愛(Kamatanha),二、有愛(Bhavatanha——與常見有關之愛),三、非有愛(Vibhavatanha——與斷見有關之愛)。如是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愛及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之愛合為十二;欲愛十二,有愛十二,非有愛十二,合為三十六。 [0073003] 從六根門生。 [0073004] 涅槃。 [0073005] 離俗家而出家。 [0073006] 出家復還俗。 [0074007] 證湼槃。 [0074008] 此頌保留法舫法師原譯。 [0074009] 指貪著過去、未來及現在的五蘊。 [0074010] 指阿羅漢。 [0074011] 此後再沒有生死輪廻了。 [0074012] 此二句原文 Niruttipadakovido 直譯為「通達詞與他句」。即指四無礙解(Catupaisambhida)——義(Attha),法(Dhamma),詞(Nirutti),辯說(Patibhana)(知字聚次第一句當指辯說無礙)。 [0074013] 這是佛陀成道之後,從菩提場去鹿野苑的時候,在路上碰到一位異教的修道者——優波迦(Upaka),問佛陀道:『你從誰而出家?誰是你的師父?你信什麼宗教』?於是佛陀答以此頌。 [0076001] 「舟」喻身體;「水」喻身中的念頭。 [0076002] 「五種斷」指斷除五下分結(Panca orambhagiyasamyojanani)。即欲界貪(Kamarago),瞋(Vyapado),身見(Sakkayaditthi),戒禁取(Silabhataparamaso),疑(Vicikiccha)。 [0076003] 「五種棄」指棄捨五上分結(Panca uddhambhagiyasamyojanani)。即色界貪(Ruparaga),無色界貪(Aruparaga),掉舉(Uddhacca),慢(mana),無明(Avijja)。 [0076004] 「五種修」指勤修五根──信,進,念,定,慧。 [0076005] 「五著」指貪,瞋,癡,慢,見。 [0076006] 「瀑流」(Ogho)有四──欲瀑流,有瀑流,見瀑流,無明瀑流。 [0076007] 「屏處」(Sunna-agara)即空閒處或靜處。 [0076008] 跋悉迦(Vassika)是名花,據說此花之香勝於諸花。 [0077001] 這裏所說的婆羅門(Brahmana)是指斷惑證真的人,和通常所講的婆羅門意義不同。讀本品頌文可知。 [0077002] 生命的要素。 [0077003] 止與觀二法。 [0077004] 「彼岸」為內六處(Ajjhattikani cha ayatanani)——眼耳鼻舌身意。「此岸」為外六處(Bahirani cha ayatanani)——色聲香味觸法。不著我與我所,故說彼無內外六處。 [0077005] 原文 dara 亦可譯作「怖畏」。 [0077006] 這裏是指印度的婆羅門教徒。 [0077007] 指四諦。 [0077008] 「幸福」(Sukhi)錫蘭版本作 Suci,則應譯為「清淨」。 [0078009] 在印度有些異教徒用鹿皮作坐具或作衣穿。 [0078010] 「糞掃衣」(Pansukula civara)是出家人把人家丟掉的碎布檢來,洗乾淨後,把它聯綴起來作袈裟穿的。 [0078011] 原文 Bhovadi 為 bho+vadi,譯為「說菩」。因為印度的婆羅門教徒談話之時,稱呼對方為「菩—— Bho」(喂)!但這是他們一個特別尊稱的字。 [0078012] 本頌都是從馬的各種束縛的譬喻說的:「皮帶」喻瞋恚。「韁」喻愛欲。「繩」喻六十二邪見。「所屬」(馬勒等)喻潛伏的習性(Anusaya)(舊譯作「隨眠」,有七種——欲貪隨眠,有貪隨眠,瞋隨眠,慢隨眠,見隨眠,疑隨眠,無明隨眠)。「障礙」喻無明。 [0079013] 指貪欲等煩惱。 [0079014] 克服五蘊不使再生之意。 [0079015] 「前」是過去。「後」是未來。「中間」是現在。 [0079016] 原文 Usabha 譯為牡牛或牛王,但這個稱呼含有特殊的意義,是指一個強而超群無畏的人。 [0079017] 克服煩惱魔、蘊魔和死魔,故名「勝利者」。 [0079018] 印度人迷信他們於恆河洗浴,即可消除罪業。但這裏是說他的心中沒有垢穢之意。【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7 冊 No. 17 南傳法句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