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教外別傳

No. 1580-A 教外別傳序

老胡四十九年昵昵喁喁與有心眾生情投意接說到說不得處突然向龍尾尖上一聲雷震使大地有情一時絕倒翻身轉來便個個能御風騎氣興雨為雲龍雷迅捷現大人相不屬文字意情領略而得入正法故謂之教外別傳大略此宗之旨不出一箇別字便能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為黃金千丈舌頭談不到遮裡自然粒粒拋出金剛王屑破人腸胃銷人骨肉化成一道葭管最先之陽氣不特有根者為花為果至若頑空恠石莫不孕煖生潤為之唱和矣海昌黎眉居士既從河洛一派接續子轝氏傳性命之宗為長者折枝處頓證拈花一脉乃集釋迦而下金色慶喜[A1]已至大鑑振起五宗迢迢千古格外之英彚其語而付之梨各各現千百億身處處說法俾人人證而了之方見黎眉通身手眼根根毛孔放光說法為先覺宗乘諸大老中傑出之英照映末世(不肖)矢心此道力荷有年嚶鳴天表未有和者忽頒來書於神交之外得我心同始知祖佛猶有真子在法門殷憂為之頓釋因序其教外別傳而復贅五宗之象語云

吳門鄧蔚山天壽聖恩禪寺於密法藏和南撰

No. 1580-B 教外別傳序

世尊付法傳衣叮囑迦葉吾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汝當護持并勅阿難副貳傳化無令斷絕

世尊末後慇懃將千二百斤擔子一肩卸却以此觀之四十九年所說脩多羅教皆利生接物邊事總非究竟若依衲僧論正是狼尾掃跡愈掃愈深習氣未盡過在斯也這個事不在多言多語亦非良久默然只要你中心樹子無根透發靈苗有日

世尊老婆心忒殺露布眾生痴愚以為香甜菓子逐日研窮噉嚼滋味不知被葛藤縛殺至今若個肯求解脫

世尊涅槃千百餘載猶若今日春風忽忽香飄萬古之嘉運雙林翠靄事跡昭昭果還千劫之糢糊象頭麻麥雖示寂不滅不生之金軀而金軀未甞不盈於眉目性靈之妙豈屬眾生脩而後得耶癡頑眷屬多生甘受辛苦住生死宅造無遮殃不識自[A2]己一段光明從昔[A3]已來徹天徹地原是靈山一會

釋迦非前眾生非後絕賓主之家常無生佛之異號大圓鏡智塵剎洞然劫量有盡光明獨存無一星道理落意地若擬一星即瑕生安名清淨法眼如僧伽難提童子持圓鑑直造羅睺羅尊者前尊者問汝幾歲耶百歲尊者曰汝年尚幼何言百歲童子曰我不會理正百歲耳尊者曰汝善機耶童子曰佛言若人生百歲不會諸佛機未若生一日而得決了之尊者曰汝手中者當何所表童子曰諸佛大圓鑑內外無瑕翳兩人同得見心眼皆相似果然果然西天祖師舌根生利神通奇特豈離眾生心別有至二十八祖菩提達磨即東土初祖知震旦國眾生有大乘根器飄然獨往別出手眼拈提微笑之旨唱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果教外有別傳乎因末法眾生多泥文字所說聖教以為實法不信向上一著無脩無證之天真絕死絕生之佛性擲身心於草莾誅六根為棄物故來掃除枝蔓坐斷葛藤要你覿體承當頓明心地九載之下得四人焉慧可大師一枝傳至六祖六祖[A4]已後衣鉢不傳以心印心祖祖相繼盡乃言句活人瞬目揚眉皆成剩法迨德山鑒黃檗運便作恠變色作用至大慧杲即不然一棹千江狂波頓息棒喝置之高閣矣大慧杲後自元迄明所出明眼知識益盛雖語錄流通無入龍藏可嗟近今邪師說法塗玷宗門西來見性一宗[A5]已成七家村婆子傳口令相似祖佛無如柰何今教外別傳一部鹽官黎眉居士新集居士久探禪宗深窮旨趣祖佛機緣分清理路古今拈頌貫串源頭末法緇素當薦取自[A6]己本來面孔勿向外尋討此心晝夜不昏歷劫不壞心外無佛脩竹蒼松佛外無心山河大地直下了然莫耽文字精一工夫頓開正眼𦦨續祖燈斬新條令抑古佛家風揚祖師心印拈一瓣香以報居士始知上來清淨法眼元在

皇明崇禎癸酉中秋日徑山語風圓信撰

No. 1580-C 教外別傳序

老僧嚮讀大慧語見拈水潦和尚因緣謂潦纔舉揚便賣弄者一踏云自從一喫馬師踏直至如今笑不休渠又何曾有峰巒叠翠㵎水潺湲岸柳含烟庭花笑日鶯啼喬木蝶舞芳叢底說話來古今洪詞便利無過此老看他恁麼舉示則不專在言句尖新唯貴提其至要而[A7]云何至要不見他室中問僧德山見僧入門便棒臨濟見僧入門便喝雪峰見僧便道是甚麼睦州見僧便道現成公案放汝三十棒者四個老漢還有為人處也無僧云有大慧云劄僧擬議大慧便喝出遵璞聞之忽然脫去從前惡知惡解遂成個灑灑地衲僧又鼎需入室大慧問云內不放出外不放入正當恁麼時如何需擬對大慧以竹篦打三下需忽大悟又大悲閑長老入室大慧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閑云扶不起大慧云扶不起是什麼人速道速道閑擬對大慧便打忽然大悟可見棒喝急切要密開人正眼脫人情解無過此也所以老僧生平不解打之遶唯以條棒一味從頭棒將去直要人向棒頭拂著處豁開正眼徹見自家境界不從他得逈出教內教外名言則方知黎眉居士所集從上佛祖機語決定不是文字方能撩起便行羅籠不住呼喚不回直饒如是只堪自了若論戰也各各力在轉處不滯玄妙理致一味活捉生擒向上全提本分一著超佛越祖獨脫單行縱奪自繇殺活自在能治一切名言不坐死地不瞎人眼方堪利[A8]己利人其或未然且向者冊子上東覰西覰忽然覰著却來老僧手裡請棒喫既是覰著因甚却要喫棒還有緇素得底麼若緇素不出且莫輕擬棒喝著

崇禎辛未 阿育王寺方丈老僧圓悟題

教外別傳目錄

卷一  釋迦牟尼佛(賢劫第四尊)卷二 西天祖師  一祖摩訶迦葉尊者 二祖阿難尊者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四祖優波毱多尊者  五祖提多迦尊者 六祖彌遮迦尊者  七祖婆須密尊者 八祖佛陀難提尊者  九祖伏䭾密多尊者 十祖脇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十二祖馬鳴尊者  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 十四祖龍樹尊者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十六祖羅睺羅多尊者  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 二十祖闍夜多尊者  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  二十二祖摩拏羅尊者 二十三祖勒那尊者  二十四祖師子尊者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卷三 東土祖師  初祖菩提達磨大師 二祖慧可禪師  三祖僧璨禪師 四祖道信禪師  五祖弘忍禪師 六祖慧能禪師卷四 四祖旁出法嗣一世  牛頭山法融禪師 四祖旁出二世  (牛頭融法嗣)牛頭山智巖禪師(無機緣不錄) 四祖旁出三世  (牛頭巖法嗣)牛頭山慧方禪師(無機緣不錄) 四祖旁出四世  (牛頭方法嗣)牛頭山法持禪師(無機緣不錄) 四祖旁出五世  (牛頭持法嗣)牛頭山智威禪師(無機緣不錄) 四祖旁出六世  (牛頭威法嗣)安國玄挺禪師 林玄素禪師(無機緣不錄) 四祖旁出七世  (林素法嗣)徑山道欽禪師 四祖旁出八世  (徑山欽法嗣)鳥窠道林禪師 五祖旁出法嗣一世  北宗神秀禪師(無機緣不錄) 嵩嶽慧安國師(無機緣不錄)  蒙山道明禪師 五祖旁出二世  (北宗秀法嗣)壽州道樹禪師 嵩山普寂禪師(無機緣不錄)  (嵩嶽安法嗣)嵩嶽破竈墮和尚 五祖旁出三世  (嵩山寂法嗣)終南山惟政禪師  (破竈墮法嗣)嵩山峻極禪師 六祖旁出法嗣一世  吉州志誠禪師 洪州法達禪師  壽州智通禪師 江西志徹禪師  信州智常禪師 廣州志道禪師  永嘉真覺禪師 河北智隍禪師  南陽慧忠國師 荷澤神會禪師 六祖旁出二世  (南陽忠法嗣)耽源應真禪師卷五 六祖法嗣  南嶽懷讓禪師 南嶽下一世  (南嶽讓法嗣)江西馬祖道一禪師 南嶽下二世  (馬祖一法嗣)百丈懷海禪師 天王道悟禪師(語具別卷)  南泉普願禪師 鹽官齊安國師  歸宗智常禪師 大梅法常禪師  五洩靈默禪師 盤山寶積禪師  麻谷寶徹禪師 東寺如會禪師  西堂智藏禪師 章敬懷腪禪師  永泰靈湍禪師(無機錄不錄) 大珠慧海禪師  泐潭法會禪師 杉山智堅禪師  泐潭惟建禪師 [A9]茗溪道行禪師  石鞏慧藏禪師 北蘭讓禪師  南源道明禪師 中邑洪恩禪師  泐潭常興禪師 汾州無業禪師  鵞湖大義禪師 伊闕自在禪師  三角總印禪師 魯祖寶雲禪師  芙蓉太毓禪師 紫玉道通禪師  五臺隱峯禪師 西園曇藏禪師  楊岐甄叔禪師 馬頭神藏禪師  華林善覺禪師 水塘和尚  烏臼和尚 古寺和尚  石臼和尚 本谿和尚  石林和尚 西山亮座主  齊峯和尚 大陽和尚  百靈和尚 金牛和尚  乳源和尚 松山和尚  則川和尚 打地和尚  秀谿和尚 樹和尚  草堂和尚 興平和尚  逍遙和尚 水潦和尚  浮杯和尚 龍山和尚  龐蘊居士卷六 南嶽下三世  (百丈海法嗣)黃檗希運禪師 溈山靈祐禪師(語具別卷)  長慶大安禪師 大慈寰中禪師  平田普岸禪師 石霜性空禪師  古靈神贊禪師 和安寺通禪師  衛國院道禪師 東山慧禪師  清田和尚 百丈涅槃和尚  (南泉願法嗣)趙州從諗禪師 長沙景岑禪師  鄂州茱萸和尚 子湖利蹤禪師  雲際師祖禪師 靈鷲閑禪師  日子和尚 蘇州西禪和尚  陸亘大夫 甘贄行者  (鹽官安法嗣)關南道常禪師(無機緣不錄) 雙嶺玄真禪師  (歸宗常法嗣)芙蓉靈訓禪師 漢南高亭和尚  五臺智通禪師 高安大愚禪師(無機緣不錄)  (大梅常法嗣)杭州天龍和尚(無機緣不錄)  (盤山積法嗣)鎮州普化和尚  (麻谷徹法嗣)壽州良遂禪師  (東寺會法嗣)薯山慧超禪師  (西堂藏法嗣)虔州處微禪師  (章敬腪法嗣)龜山智具禪師 金州操禪師  朗州古堤和尚  (永泰湍法嗣)上林戒靈禪師 五臺祕魔巖和尚  湖南祗林和尚 南嶽下四世  (黃檗運法嗣)臨濟義玄禪師(語具別卷) 睦州陳尊宿  千頃楚南禪師 烏石靈觀禪師  羅漢宗徹禪師 相國裴休居士  (長慶安法嗣)大隨法真禪師 靈樹如敏禪師  靈雲志勤禪師 壽山師解禪師  饒州嶤山和尚 國歡文矩禪師  台州浮江和尚 文殊圓明禪師  (趙州諗法嗣)嚴陽善信尊者 光孝慧覺禪師  木陳從朗禪師 杭州多福和尚  益州西睦和尚  (長沙岑法嗣)雪竇常通禪師  (子湖蹤法嗣)台州勝光和尚 日容遠和尚  (開南常法嗣)關南道吾和尚 漳州羅漢和尚  (高安愚法嗣)末山尼了然禪師  (天龍法嗣)金華俱胝和尚 南嶽下五世  (陳尊宿法嗣)陳操尚書卷七 南嶽下二世  (馬祖一法嗣)天王道悟禪師 南嶽下三世  (天王悟法嗣)龍潭崇信禪師 南嶽下四世  (龍潭信法嗣)德山宣鑒禪師 南嶽下五世  (德山鑑法嗣)巖頭全奯禪師 雪峯義存禪師  感潭資國禪師 瑞龍慧恭禪師  泉州瓦棺和尚 高亭簡禪師 南嶽下六世  (岩頭奯法嗣)瑞巖師彥禪師 玄泉山彥禪師(無機緣不錄)  羅山道閑禪師  (雪峰存法嗣)雲門文偃禪師(語具別卷) 玄沙師備禪師  長慶慧稜禪師 保福從展禪師  鼓山神晏國師 龍華靈照禪師  翠巖令參禪師 鏡清道怤禪師  安國弘瑫禪師 睡龍道溥禪師(無機緣不錄)  金輪可觀禪師 長生皎然禪師  鵞湖智孚禪師 隆壽紹卿禪師  雲葢歸本禪師 洛京南院和尚  龍興宗靖禪師 越山師鼐禪師  福清玄訥禪師 建州夢筆和尚  潮山延宗禪師 太原孚上座  南嶽惟頸禪師 南嶽下七世  (玄泉彥法嗣)黃龍誨機禪師  (羅山閑法嗣)明招德謙禪師 西川定慧禪師  天竺義澄禪師  (玄沙備法嗣)羅漢桂琛禪師 安國慧球禪師  大章契如菴主 國清師靜上座  (長慶稜法嗣)招慶道匡禪師 鷲嶺明遠禪師  龍華彥球禪師[A10](無機緣不錄) 報慈光雲禪師  廣嚴咸澤禪師 新羅龜山和尚  太傅王延彬居士  (保福展法嗣)報恩道熈禪師 招慶省僜禪師  (鼓山晏法嗣)天竺子儀禪師 白雲智作禪師  鼓山智岳禪師  (龍華照法嗣)報國院照禪師  (鏡清怤法嗣)資福智遠禪師 烏巨儀晏禪師  (安國瑫法嗣)瑞峯志端禪師  (睡龍溥法嗣)保福清谿禪師 南嶽下八世  (黃龍机法嗣)嘉州黑水和尚 呂巖真人  (羅漢琛法嗣)清凉文益禪師(語具別卷) 清溪洪進禪師  清凉休復禪師 龍濟紹修禪師  (龍華球法嗣)酒仙遇賢禪師 南嶽下九世  (清溪進法嗣)圓通緣德禪師卷八 (臨濟宗) 南嶽下四世  (黃檗運法嗣)臨濟義玄禪師 南嶽下五世(臨濟下一世)  (臨濟玄法嗣)興化存獎禪師 寶壽沼禪師  三聖慧然禪師 魏府大覺和尚  灌溪志閑禪師 𣵠州紙衣和尚  定州善崔禪師 鎮州萬壽和尚  幽州譚空和尚 滄州米倉和尚  虎溪庵主 定上座  奯上座 南嶽下六世(臨濟下二世)  (興化獎法嗣)南院慧顒禪師 守廓侍者  (寶壽沼法嗣)西院思明禪師 寶壽和尚  (紙衣法嗣)際上座 南嶽下七世(臨濟下三世)  (南院顒法嗣)風穴延沼禪師 頴橋安禪師  (西院明法嗣)興陽歸靜禪師 南嶽下八世(臨濟下四世)  (風穴沼法嗣)首山省念禪師 廣慧真禪師 南嶽下九世(臨濟下五世)  (首山念法嗣)汾陽善昭禪師 葉縣歸省禪師  神鼎洪諲禪師 谷隱蘊聰禪師  廣慧元璉禪師 三交智嵩禪師  仁王處評禪師 智門逈罕禪師  鹿門慧昭山主 南嶽下十世(臨濟下六世)  (汾陽昭法嗣)石霜楚圓禪師 瑯琊慧覺禪師(無機緣不錄)  大愚守芝禪師(無機緣不錄) 法華全舉禪師  芭蕉谷泉禪師 龍華曉愚禪師  天聖皓泰禪師 龍潭智圓禪師  (葉縣省法嗣)浮山法遠禪師  (谷隱聰法嗣)金山曇頴禪師 龍華齊岳禪師(無機緣不錄)  大乘德遵禪師 永慶光普禪師  駙馬李遵勗居士 英公夏竦居士  (廣慧璉法嗣)華嚴道隆禪師 文公楊億居士卷九 (臨濟宗) 南嶽下十一世(臨濟下七世)  (石霜圓法嗣)楊岐方會禪師 黃龍慧南禪師  翠巖可真禪師 蔣山贊元禪師  靈隱德章禪師  (瑯琊覺法嗣)定慧超信禪師(無機緣不錄) 真如方禪師  興教坦禪師 歸宗可宣禪師  長水子璿講師  (大愚芝法嗣)雲峯文悅禪師  (金山頴法嗣)淨住居說禪師 節使李端愿居士  (龍華岳法嗣)西余淨端禪師 南嶽下十二世(臨濟下八世)  (楊岐會法嗣)白雲守端禪師 保寧仁勇禪師  (黃龍南法嗣)黃龍祖心禪師 東林常總禪師(無機緣不錄)  寶峯克文禪師 大溈懷秀禪師(無機緣不錄)  黃檗惟勝禪師 開元子琦禪師  仰山行偉禪師 雲葢守智禪師  建隆昭慶禪師(無機緣不錄) 隆慶慶閑禪師  泐潭洪英禪師 雪峯道圓禪師  (翠岩真法嗣)大溈慕喆禪師(無機緣不錄)  (定慈信法嗣)穹窿智圓禪師 南嶽下十三世(臨濟下九世)  (白雲端法嗣)五祖法演禪師 琅邪永起禪師(無機緣不錄)  提刑郭祥正居士  (黃龍心法嗣)黃龍悟新禪師 黃龍惟清禪師  泐潭善清禪師 青原惟信禪師  夾山曉純禪師 保福本權禪師  太史黃庭堅居士 祕書吳恂居士  (東林總法嗣)泐潭印乾禪師(無機緣不錄) 開先行瑛禪師(無機緣不錄)  褒親有瑞禪師 萬杉紹慈禪師  慧圓上座 內翰蘇軾居士  (寶峰文法嗣)兜率從悅禪師 法雲杲禪師  泐潭文準禪師 慧日文雅禪師(無機緣不錄)  寶華普鑑禪師 九峯希廣禪師  清凉慧洪禪師 石頭懷志菴主  (大溈秀法嗣)大溈祖瑃禪師(無機緣不錄)  (黃檗勝法嗣)昭覺純白禪師(無機緣不錄)  (開元琦法嗣)尊勝有朋講師  (建隆慶法嗣)泗州用元禪師  (大溈喆法嗣)智海道平禪師(無機緣不錄) 泐潭景祥禪師(無機緣不錄)  光孝慧蘭禪師 南嶽下十四世(臨濟下十世)  (五祖演法嗣)昭覺克勤禪師 太平慧懃禪師  龍門清遠禪師 開福道寧禪師  大隨元靜禪師 無為宗泰禪師  五祖表自禪師 九頂清素禪師  元禮首座 普融藏主  法閦上座  (琅邪起法嗣)金陵俞道婆  (黃龍新法嗣)性空妙普菴主 鍾山道隆首座  空室智通道人  (黃龍清法嗣)上封本才禪師 法輪應端禪師  長靈守卓禪師(無機緣不錄)  (泐潭清法嗣)黃龍道震禪師 萬年法一禪師  (泐潭乾法嗣)天童普交禪師 圓通道旻禪師  二靈知和菴主  (開先瑛法嗣)慈氏瑞仙禪師  (兜率悅法嗣)丞相張商英居士  (法雲泉法嗣)西蜀鑾法師  (泐潭準法嗣)雲巖天游禪師  (慧日稚法嗣)九仙法清禪師 覺海法因菴主  (大溈瑃法嗣)中巖蘊能禪師  (照覺白法嗣)信相宗顯禪師  (智海平法嗣)淨因繼成禪師  (泐潭祥法嗣)寶峯景淳知藏 懷玉用宣禪師卷十 (臨濟宗) 南嶽下十五世(臨濟下十一世)  (昭覺勤法嗣)徑山宗杲禪師 虎丘紹隆禪師  育王端裕禪師 大溈法泰禪師(無機緣不錄)  護國景元禪師 南峯雲辯禪師  靈隱慧遠禪師 華藏安民禪師  昭覺道元禪師 中竺中仁禪師  象耳袁覺禪師 華嚴祖覺禪師  明因曇玩禪師 道祖首座  宗振首座 樞密徐俯居士  郡王趙令衿居士 侍郎李彌遜居士  覺菴道人祖氏 成都范縣君  (太平懃法嗣)文殊心道禪師 龍牙智才禪師  何山守珣禪師 泐潭擇明禪師(無機緣不錄)  祥符清海禪師  (龍門遠法嗣)龍翔士珪禪師 雲居善悟禪師  黃龍法忠禪師 烏巨道行禪師  白楊法順禪師 雲居法如禪師  歸宗正賢禪師 道場明辯禪師  世奇首座 給事馮楫居士  (大隨靜法嗣)石頭自回禪師 護聖居靜禪師  劍門南修道者 尚書莫將居士  龍圖王蕭居士  (長靈卓法嗣)道場慧林禪師(無機緣不錄)  (雲岩游法嗣)徑山智䇿禪師  (圓通旻法嗣)左丞范冲居士 樞密吳居厚居士  中丞盧航居士 左司覩貺居士  (淨因成法嗣)冶父道川禪師 南嶽下十六世(臨濟下十二世)  (徑山杲法嗣)教忠彌光禪師 東林道顏禪師  西禪鼎需禪師 開善道謙禪師  育王德光禪師 玉泉曇懿禪師  薦福悟本禪師 育王遵璞禪師  能仁祖元禪師 蔣山善直禪師  近禮侍者 資壽尼妙總禪師  侍郎張九成居士 提刑吳偉明居士  門司黃彥節居士  (虎丘隆法嗣)天童曇華禪師  (育王裕法嗣)淨慈師一禪師 道場法全禪師  (大溈泰法嗣)慧通清旦禪師 靈巖仲安禪師  (護國元法嗣)國清行機禪師  (靈隱遠法嗣)覺阿上人 內翰曾開居士  知府葛郯居士  (華藏民法嗣)徑山寶印禪師  (文殊道法嗣)楚安慧方禪師 文殊思業禪師  (佛燈珣法嗣)待制潘良貴居士  (泐潭明法嗣)無為守緣禪師  (龍翔珪法嗣)雲居德昇禪師 狼山慧溫禪師  (雲居悟法嗣)中際善能禪師 雲居自圓禪師  (烏巨行法嗣)長蘆守仁禪師  (道場辯法嗣)何山然首座  (道場林法嗣)東山吉禪師 南嶽下十七世(臨濟下十三世)  (教忠光法嗣)淨慈曇密禪師  (東林顏法嗣)淨慈彥充禪師 智者真慈禪師  (西禪需法嗣)鼓山安永禪師 劍門安分庵主  (開善謙法嗣)吳十三道人  (應菴華法嗣)天童咸傑禪師 侍郎李浩居士  (道場全法嗣)華藏有權禪師卷十一 (溈仰宗) 南嶽下三世  (百丈海法嗣)溈山靈祐禪師 南嶽下四世  (溈山祐法嗣)仰山慧寂禪師 香嚴智閑禪師  徑山洪諲禪師 雙峯和尚(無機緣不錄)  定山神英禪師 延慶法端禪師  九峯慈慧禪師 京兆府米和尚  晉州霍山和尚 元康和尚  常侍王敬初居士 南嶽下五世  (仰山寂法嗣)南塔光涌禪師 霍山景通禪師  無著文喜禪師  (徑山諲法嗣)洪州米嶺和尚  (先雙峯法嗣)雙峯古禪師 南嶽下六世  (南塔涌法嗣)芭蕉慧清禪師 清化全怤禪師 南嶽下七世  (芭焦清法嗣)郢州繼徹禪師卷十二 (雲門宗) 南嶽下六世  (雪峰存法嗣)雲門文偃禪師 南嶽下七世  (雲門偃法嗣)白雲子祥禪師(無機緣不錄) 德山緣密禪師(無機緣不錄)  巴陵顥鑑禪師 雙泉師寬禪師  香林澄遠禪師 洞山守初禪師  奉先深禪師 雙泉郁禪師(無機緣不錄)  清涼智明禪師(無機緣不錄) 洞山清稟禪師  雲門朗上座 南嶽下八世  (白雲祥法嗣)韶州大歷和尚 連州寶華和尚  月華山月禪師  (德山密法嗣)文殊應真禪師(無機緣不錄)  (巴陵鑒法嗣)泐潭靈澄散聖  (雙泉寬法嗣)五祖師戒禪師(無機緣不錄)  (香林遠法嗣)智門光祚禪師(無機緣不錄)  (洞山初法嗣)福嚴良雅禪師 乾明睦禪師  (雙泉郁法嗣)德山慧遠禪師(無機緣不錄)  (清涼明法嗣)西峯雲豁禪師 南嶽下九世  (文殊真法嗣)洞山曉聰禪師  (五祖戒法嗣)泐潭懷澄禪師(無機緣不錄) 北塔思廣禪師(無機緣不錄)  (智門祚法嗣)雪竇重顯禪師 雲葢繼鵬禪師  (福嚴雅法嗣)北禪智賢禪師  (德山遠法嗣)開先善暹禪師 南嶽下十世  (洞山聰法嗣)雲居曉舜禪師 佛日契嵩禪師  洪州太守許式  (泐潭澄法嗣)育王懷璉禪師 九峯鑑韶禪師(無機緣不錄)  令滔首座  (北塔廣法嗣)玉泉承皓禪師  (雪竇顯法嗣)天衣義懷禪師 平江惠金典座  報本有蘭禪師(無機緣不錄)  (北禪賢法嗣)法昌倚遇禪師  (開先暹法嗣)雲居了元禪師 智海本逸禪師(無機緣不錄) 南嶽下十一世  (雲居舜法嗣)蔣山法泉禪師(無機緣不錄)  (九峯韶法嗣)大梅法英禪師  (天衣懷法嗣)慧林圓照禪師 法雲法秀禪師  天鉢重元禪師(無機緣不錄) 侍郎楊傑居士  (報本蘭法嗣)法明上座  (智海逸法嗣)簽判劉經臣居士 南嶽下十二世  (蔣山泉法嗣)清獻趙抃居士  (慧休本法嗣)法雲善本禪師(無機緣不錄) 本覺守一禪師(無機緣不錄)  投子修顆禪師(無機緣不錄) 長蘆崇信禪師(無機緣不錄)  (法雲秀法嗣)保寧子英禪師(無機緣不錄)  (天鉢元法嗣)元豐清滿禪師(無機緣不錄) 南嶽下十三世  (法雲本法嗣)寶林果昌禪師 天竺從諫講師  (本覺一法嗣)天台如菴主  (投子顒法嗣)丞相富弼居士  (長蘆信法嗣)慧林懷深禪師 萬壽如璝禪師  (保寧英法嗣)廣福惟尚禪師  (元豐滿法嗣)衛州王大夫卷十三 (法眼宗) 南嶽下八世  (羅漢琛法嗣)清凉文益禪師 南嶽下九世  (清涼益法嗣)天台德韶國師 清凉泰欽禪師  靈隱清聳禪師 百丈道恒禪師  永明道潛禪師 報恩慧明禪師  崇壽契稠禪師(無機緣不錄) 雲居清錫禪師  羅漢智依禪師 報慈文遂禪師  報恩玄則禪師 歸宗䇿真禪師  古賢謹禪師 南嶽下十世  (天台韶法嗣)永明延壽禪師 廣平守威禪師  五雲志逢禪師 智者全肯禪師  瑞鹿遇安禪師 瑞鹿本先禪師  興教洪壽禪師  (清涼欽法嗣)雲居道齊禪師  (永明潛法嗣)千光環省禪師  (崇壽稠法嗣)淨土惟素禪師(無機緣不錄) 南嶽下十一世  (雲居齊法嗣)瑞嚴義海禪師  (淨土素法嗣)淨土惟正禪師卷十四 六祖法嗣  青原行思禪師 青原下一世  (青原思法嗣)石頭希遷禪師 青原下二世  (石頭遷法嗣)藥山惟儼禪師 丹霞天然禪師  潭州大川禪師 大顛寶通禪師  長髭曠禪師 京兆尸利禪師  招提慧朗禪師 興國振朗禪師  法門佛陀禪師 大同濟禪師 青原下三世  (藥山儼法嗣)道吾宗智禪師 雲巖曇晟禪師  船子德誠禪師 樹慧省禪師  百巖明哲禪師 澧州高沙彌  (丹霞然法嗣)翠微無學禪師 孝義性空禪師(無機緣不錄)  (潭州川法嗣)仙天禪師  (大顛通法嗣)三平義忠禪師  (長髭曠法嗣)石室善道禪師 青原下四世  (道吾智法嗣)石霜慶諸禪師 漸源仲興禪師  (雲岩晟法嗣)洞山良价禪師(語具別卷) 杏山鑒洪禪師  神山僧密禪師  (船子誠法嗣)夾山善會禪師  (翠微學法嗣)清平令遵禪師 投子大同禪師  白雲山約禪師  (孝義空法嗣)歙州茂源禪師 青原下五世  (石霜諸法嗣)大光居誨禪師 九峯道䖍禪師  涌泉景欣禪師 雲葢志元禪師  覆船洪薦禪師 鳳翔石柱禪師  南嶽玄泰禪師(無機緣不錄) 龍湖普聞禪師  張拙秀才  (夾山會法嗣)洛浦元安禪師 蟠龍可文禪師(無機緣不錄)  黃山月輪禪師 韶山寰普禪師  太原海湖禪師  (清平遵法嗣)三角令珪禪師  (投子同法嗣)投子感溫禪師 觀音巖俊禪師 青原下六世  (九峯䖍法嗣)禾山無殷禪師  (涌泉欣法嗣)六通院紹禪師  (洛浦安法嗣)青峯傳楚禪師 永安善靜禪師  洞溪戒定禪師  (蟠龍文法嗣)木平善道禪師  (黃山輪法嗣)郢州桐泉禪師卷十五 (曹洞宗) 青原下四世  (雲岩晟法嗣)洞山良价禪師 青原下五世  (洞山价法嗣)曹山本寂禪師 雲居道膺禪師  疎山匡仁禪師 青林師䖍禪師  白水本仁禪師 白馬遁儒禪師  龍牙居遁禪師 華嚴休靜禪師  北院通禪師 洞山道全禪師  京兆蜆子和尚 幽棲道幽禪師  越州乾峯和尚 欽山文䆳禪師 青原下六世  (曹山寂法嗣)洞山道延禪師 金峯從志禪師  曹山慧霞禪師 草菴法義禪師(無機緣不錄)  曹山智炬禪師  (雲居膺法嗣)同安丕禪師(無機緣不錄) 嵆山章禪師  杭州佛日禪師 朱溪謙禪師  (疎山仁法嗣)護國守澄禪師(無機緣不錄) 靈泉歸仁禪師  疎山證禪師 黃檗慧禪師  (青林䖍法嗣)廣德延禪師(無機緣不錄) 石門獻蘊禪師  (華嚴靜法嗣)紫陵匡一禪師  (北院通法嗣)京兆香城和尚 青原下七世  (洞山延法嗣)上藍慶禪師 同安慧敏禪師  (金峯志法嗣)天池智隆禪師  (草庵義法嗣)龜洋慧忠禪師  (同安丕法嗣)同安志禪師  (護國澄法嗣)護國知遠禪師(無機緣不錄)  (靈泉仁法嗣)大陽慧堅禪師  (廣德延法嗣)廣德義禪師  (石門蘊法嗣)石門慧徹禪師(無機緣不錄)  (紫陵一法嗣)紫陵微禪師 青原下八世  (同安丕法嗣)梁山緣觀禪師  (護國遠法嗣)雲頂德敷禪師  (石門徹法嗣)石門紹遠禪師 石門筠首座 青原下九世  (梁山觀法嗣)大陽警玄禪師 青原下十世  (大陽玄法嗣)投子義青禪師 興陽清剖禪師  福嚴審承禪師 羅浮顯如禪師  白馬歸喜禪師 青原下十一世  (投子青法嗣)芙蓉道楷禪師 青原下十二世  (芙蓉楷法嗣)丹霞子淳禪師(無機緣不錄) 寶峯惟照禪師  石門元易禪師(無機緣不錄) 鹿門法燈禪師 青原下十[A11]三世  (丹霞淳法嗣)長蘆青了禪師 天童正覺禪師  (寶峯照法嗣)圓通德止禪師 華藥智朋禪師  (石門易法嗣)青原齊禪師 天衣法聰禪師(無機緣不錄)  尼佛通禪師 青原下十四世  (長蘆了法嗣)天童宗珏禪師(無機緣不錄)  (天童覺法嗣)雪竇嗣宗禪師 善權法智禪師  淨慈慧暉禪師 瑞巖法恭禪師  (天衣聰法嗣)吉祥元實禪師 投子道宣禪師 青原下十五世  (天童珏法嗣)雪竇智鑒禪師卷十六 過去六佛  毗婆尸佛(過去莊嚴劫第九百九十八尊)  尸棄佛(第九百九十九尊)  毗舍浮佛(第一千尊)  拘留孫佛(見在賢劫第一尊)  拘那含牟尼佛(第二尊)  迦葉佛(第三尊) 西天東土應化聖賢  文殊菩薩 天親菩薩  維摩大士 善財童子  須菩提尊者 舍利弗尊者  殃崛摩羅尊者 賓頭盧尊者  障蔽魔王 那吒太子  䟦陀禪師 金陵寶誌禪師  雙林善慧大士 南嶽慧思禪師  天台智者禪師 泗州僧伽大聖  天台[A12]豐干禪師 天台寒山大士  天台拾得大士 明州布袋和尚  法華志言大士 扣氷澡先古佛  千歲寶掌和尚 法順大師 未詳法嗣  實性大師 茶陵郁山主  僧肇法師 禪月貫休禪師  先淨照禪師 公期和尚  唐朝因禪師 法海立禪師  樓子和尚 神照本如法師  天竺證悟法師 淨居尼玄機  亡名古宿(二十六則) 亡名宰官(七則)  亡名行者(五則) 亡名道婆(五則) 宋世玉音  太宗皇帝 徽宗皇帝  孝宗皇帝

教外別傳目錄(終)

No. 1580

教外別傳卷一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賢劫第四尊)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生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年十九欲求出家而自念言當復何遇即於四門遊觀見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惟此老病死終可厭離於是夜子時有一天人名曰淨居牖中叉手白言出家時至可去矣太子聞[A13]心生歡喜即逾城而去於檀特山中修道始於阿藍迦藍處三年學不用處定知非便捨復至鬱頭藍弗處三年學非非想定知非亦捨又至象頭山同諸外道日食麻麥經于六年故經云以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先歷試邪法示諸方便發諸異見令至菩提故普集經云菩薩於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成道號天人師時年三十矣即穆王三年癸未歲也既而於鹿野苑中為憍陳如等五人轉四諦法輪而證道果說法住世四十九年後告弟子摩訶迦葉吾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汝當護持并勑阿難副貳傳化無令斷絕而說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爾時世尊說此偈[A14]復告迦葉吾將金縷僧伽梨衣傳付於汝轉授補處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壞爾時世尊至拘尸那城告諸大眾吾今背痛欲入涅槃即往熈連河側娑羅雙樹下右脇累足泊然宴寂自世尊滅後一千一十七年教至中夏即後漢永平十年戊辰歲也○世尊纔生下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曰天上天下唯吾獨尊(雲門偃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 雪竇顯云便與掀倒禪牀 法昌遇云好一棒太遲生未離兜率脚跟下好與一錐豈到今日雖然如是也是賊過後張弓 雲峰悅云雲門雖有定亂之謀且無出身之路 保寧勇頌云混沌未分人未曉乾坤纔剖事潛彰天生伎倆能奇恠末上輸他弄一場 天童華云雲門此話雖行未免落他陷穽黃面老子末上賣峭正是依草附木二俱不了以左手拍禪牀云過這邊著汝諸人還知明果落處麼珊瑚枕上兩行淚半是思君半恨君 高峯妙云世尊大似靈龜曳尾自取喪身之兆雲門雖則全提正令也是為他閑事長無明當時但於地上劃一圓相就圓相中書箇丁字復展兩手示之管取冰消瓦解 楚石琦頌云九龍吐水自空來襯足金蓮徧地開天上人間藏不得這回不免出胞胎獨稱尊向誰說錯承當第二月且如何是第一月咄 金粟悟云我不似雲門大驚小恠我當時若見但向前以手加額云看他面皮向甚處着他若更擬議便與驀面一睡 徑山信云世尊奇特忒殺奇特未免傍觀者哂頌云七步周行也不妨指天指地便郎當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傍人說短長)○世尊一日陞座大眾集定文殊白椎曰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芭蕉徹云忙忙者帀地普天雪竇顯頌云列聖叢中作者知法王法令不如斯會中若有仙陀客何必文殊下一槌 天童覺頌云一段真風見也麼元元化母理機梭織成古錦含春象無奈東君漏泄何 萬峯蔚云世尊也是起模畵樣文殊亦乃見境生情出來道箇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且道此語落在文殊處落在世尊處 金粟悟云文殊大似認影迷頭世尊也是脚跟不着地 徑山信云雙髻當時若在奪却文殊槌子喝一喝看那黃面老人作何去就頌云張郎沉醉一盃酒扶醉李郎醉更深不顧脚跟三尺水只貪縱步上高岑)○世尊一日陞座默然而坐阿難白椎曰請世尊說法世尊曰會中有二比丘犯律行我故不說法阿難以他心通觀是比丘遂乃遣出世尊還復默然阿難又白適來為二比丘犯律是二比丘[A15]已遣出世尊何不說法世尊曰吾誓不為二乘聲聞人說法便下座(南堂靜云前箭猶輕後箭深 高峰妙云世尊能挽千鈞之弩銀山鐵壁箭箭相通阿難雖有隱身之術殊不覺髑髏後中箭還有軃得過底麼)○世尊一日陞座大眾集定迦葉白椎曰世尊說法竟世尊便下座(芭蕉徹云兩箇漢大似無孔笛遇著氊拍板)○世尊九十日在忉利天為母說法及辭天界而下時四眾八部俱往空界奉迎有蓮花色比丘尼作念云我是尼身必居大僧後見佛不如用神力變作轉輪聖王千子圍繞 初見佛果滿其願世尊纔見乃訶曰蓮花色比丘尼汝何得越大僧見吾汝雖見吾色身且不見吾法身須菩提巖中宴坐却見吾法身(薦福懷云蓮華色比丘尼被熱謾且置還知瞿曇老人性命在別人手裏麼)○世尊昔因文殊至諸佛集處值諸佛各還本處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坐入於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坐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文殊遶女人三帀鳴指一下乃托至梵天盡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曰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過四十二恒河沙國土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人定須臾罔明大士從地涌出作禮世尊世尊勑罔明出罔明却至女子前鳴指一下女子於是從定而出(翠巖芝問僧文殊是七佛師為甚出女子定不得罔明菩薩下方而至但彈指一聲便能出定莫有對者乃自代云僧投寺裏宿賊打不防家 五雲逢云不惟文殊不能出此定但恐如來也出此定不得祇如教意怎生體解 天衣懷頌云文殊托上梵天罔明輕輕彈指女子黃面瞿曇看它一倒一起 石門易頌云坐擁羣峯覆白雲鶯啼深谷不知春巖前花雨紛紛落夢覺初回識故人 昭覺勤頌云大定等虗空廓然誰辨的女子與瞿曇據令何調直師子奮迅兮搖蕩乾坤象王回旋兮不費餘力孰勝孰負誰出誰入雨散雲收青天白日君不見馬駒踏殺天下人臨濟未是白拈賊 徑山杲頌云出得出不得是定非正定罔明與文殊喪却窮性命 高峯頌云兩兩成羣罪莫窮謾將鼠伎逞英雄當時若作今時世縱使瞿曇也不中 楚石琦頌云一切處是定出入有何拘瞿曇推倒女子罔明扶起文殊咄咄咄噓嚧噓覿面相逢不識渠 金粟悟頌云出得出不得無在無不在女子與瞿曇靈山元一隊君不見臺山路上驀直婆明州市裏憨布袋 徑山信云也奇恠文殊乃七佛之師因甚出女人定不得且道利害在甚麼所[1]〔在〕頌云子丑寅卯辰巳午甲乙丙丁莫莾鹵瞥然撞着李將軍石頭何用千鈞弩)○世尊因波斯匿王問勝義識中有世俗諦否若言無智不應二若言有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義云何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佛法中曾問此義我今無說汝今無聽無說無聽是名為一義二義(翠巖真云波斯匿王善問不善答世尊善答不善問一人理上偏枯一人事上偏枯翠巖當時若見點一把火照看黃面老面皮厚多少 薦福懷云諸仁者大王分明問世尊分明答賓主歷然作麼生說箇無說無聞底道理)○世尊一日見文殊在門外立乃曰文殊文殊何不入門來文殊曰我不見一法在門外何以教我入門(報慈遂徵云為復是門外語門內語 溈山喆代云吾不如汝 黃龍新云文殊恁麼道入得門入不得門若入得門冰消瓦解)○世尊一日坐次見二人舁豬過乃問這箇是甚麼曰佛具一切智豬子也不識世尊曰也須問過(大陽玄云不因世尊問洎乎忘却 地藏恩云瞿曇老漢也是無端大似節目上更生節目忽被二人呵呵大笑舁豬便行一場懡㦬)○世尊因有異學問諸法是常邪世尊不對又問諸法是無常邪亦不對異學曰世尊具一切智何不對我世尊曰汝之所問皆為戲論(高峰妙云異學有言若啞世尊無語如雷遮裏見得分明正是增益戲論何故諦聽諦聽)○世尊一日示隨色摩尼珠問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時五方天王互說異色世尊復藏珠入袖却擡手曰此珠作何色天王曰佛手中無珠何處有色世尊嘆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將世珠示之便各彊說有青黃赤白色吾將真珠示之便總不知時五方天王悉皆悟道○世尊因乾闥婆王獻樂其時山河大地盡作琴聲迦葉起作舞王問迦葉豈不是阿羅漢諸漏[A16]已盡何更有餘習佛曰實無餘習莫謗法也王又撫琴三徧迦葉亦三度作舞王曰迦葉作舞豈不是佛曰實不曾作舞王曰世尊何得妄語佛曰不妄語汝撫琴山河大地木石盡作琴聲豈不是王曰是佛曰迦葉亦復如是所以實不曾作舞王乃信受(修山主問澄源禪師乾闥婆王奏樂直得須彌岌峇海水騰波迦葉作舞作麼生會源云迦葉過去世曾作樂人來習氣未除修云須彌岌峇海水騰波又作麼生澄源休去 法眼代云正是習氣 虗堂愚頌云有三尺劍可以謁趙國無千里眼難以見懸絲巍巍堂堂三界大師 徑山信云乾闥婆王被世尊東扯西拽說得却好王雖懡㦬而退且信一半頌云風不來樹不動田雞不跳草不動乾闥婆王眼失睛埋冤迦葉偷糟甕)○世尊因外道問昨日說何法曰說定法外道曰今日說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說定法今日何說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五祖戒云何得將別人物作自[A17]己用 溈山世尊大似看樓打樓大溈即不然待問昨日說定今日何說不定但云非汝境界 薦福懷云黃面老子被外道拶著出自偶然雖然如此邪正未分若人辯得許你頂門具眼)○世尊因五通仙人問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五通應諾佛曰那一通你問我(雪竇顯云老胡元不知有那一通却因邪打正 瑯琊覺云世尊不知可謂因正而打邪五通因邪而打正 翠巖芝云五通如是問世尊如是答要且不會那一通 雲峯悅云大小瞿曇被外道勘破了有傍不肯底麼出來我要問你作麼生是那一通 雲蓋本云世尊如是召五通如是應作麼生是那一通良久云姹女[A18]已歸霄漢去獃郎猶向火邊棲 徑山杲云今時有一種弄泥團漢徃徃在那一通處錯認定盤星斷橋倫頌云那一通你問我玄關倒插無鬚鎻等閒一掣掣得開三箇老婆相對坐咄)○世尊因普眼菩薩欲見普賢不可得見乃至三度入定徧觀三千大千世界覔普賢不可得見而來白佛佛曰汝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普眼於是纔起一念便見普賢向空中乘六牙白象(雲居舜云諸仁者且作麼生會雲居道普眼推倒世尊世尊推倒普眼你道普賢在甚處 金粟悟云雲居恁麼道未免傍觀者哂乃召眾云誰是傍觀者)○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處過夏迦葉欲白椎擯出纔拈椎乃見百千萬億文殊迦葉盡其神力椎不能舉世尊遂問迦葉汝擬擯那箇文殊迦葉無對(昭覺勤云可惜放過一著待釋迦老子道你欲擯那箇文殊便與一椎看他作麼合殺頌云大象不遊兔徑安知鴻鵠據令宛若成風破的渾如齧鏃徧界是文殊徧界是迦葉相對各儼然舉槌何處罰好一剳金色頭陀曾落節 雲居元云一家有事百家忙晦室明云文殊徧越聖制固是罪不容誅大小世尊前言不副後語楞嚴會上道如是文殊若有二相即非文殊這裏又道欲擯出那箇文殊惑亂不少育王當時作迦葉且放過文殊但擯出世尊一箇何故殺一有罪而天下咸服 高峰妙云文殊知底迦葉不知迦葉知底文殊不知彼彼不知且置百千萬億文殊那箇是真底)○世尊因長爪梵志索論義預約曰我義若墮我自斬首世尊曰汝義以何為宗梵志曰我以一切不受為宗世尊曰是見受否梵志拂袖而去行至中路乃省謂弟子曰我當回去斬首以謝世尊弟子曰人天眾前幸當得勝何以斬首梵志曰我寧於有智人前斬首不於無智人前得勝乃歎曰我義兩處負墮是見若受負門處麁是見不受負門處細一切人天二乘皆不知我義墮處唯有世尊諸大菩薩知我義墮回至世尊前曰我義兩處負墮故當斬首以謝世尊曰我法中無如是事汝當回心向道於是同五百徒眾一時投佛出家證阿羅漢(天衣懷頌云是見若受破家門是見不受共誰論匾擔驀折兩頭脫一毛頭上現乾坤)○世尊昔欲將諸聖眾往第六天說大集經勑他方此土人間天上一切獰惡鬼神悉皆輯會受佛付囑擁護正法設有不赴者四天門王飛熱鐵輪追之令集既集會[A19]無有不順佛勑者各發弘誓擁護正法唯有一魔王謂世尊曰瞿曇我待一切眾生成佛盡眾生界空無有眾生名字我乃發菩提心(薦福懷云臨危不變真大丈夫諸仁者作麼生著得一轉語與黃面老子出氣尋常神通妙用智慧辯才到此總用不著盡閻浮大地人無不愛佛到這裏何者是佛何者是魔還有人辯得麼良久云欲得識魔麼開眼見明欲得識佛麼合眼見暗魔之與佛以拄杖一時穿却鼻孔 徑山杲云天衣老漢恁麼批判直是奇特雖然如是未免話作兩橛若向何者是佛何者是魔處便休去不妨令人疑著却云欲識魔麼開眼見明欲識佛麼合眼見暗郎當不少又云魔之與佛以拄杖一時穿却鼻孔雪上加霜妙喜却與黃面老子代一轉語待這魔王道眾生界空無有眾生名字我乃發菩提心只向伊道幾乎錯喚你作魔王此語有兩負門若人檢點得出許伊具衲僧眼 楚石琦云澤廣藏山貍能伏豹二大老何用多言只消對魔王道魔王魔王你認那箇作菩提心還識得也未設使一切眾生成佛盡眾生界空無有眾生名字你要發心也未許你在管取拱手歸降 荊溪傳徵云且道這箇魔王是歸依佛語是不歸依佛語)○世尊甞與阿難行次見一古佛塔世尊便作禮阿難曰此是甚麼人塔世尊曰此是過去諸佛塔阿難曰過去諸佛是甚麼人弟子世尊曰是吾弟子阿難曰應當如是(德山密云過去是現在弟子實有此理 笑巖寶云世尊古佛亦不須論祇如阿難云應當如是且別有甚麼長處若人分析得出當可禮[佰-白+(?/木)]三拜 金粟悟別云廣慧若作阿難待世尊道是吾弟子但問佛是甚麼人弟子待世尊擬開口時便乃作禮即休却謂應當如是隨風倒柁豈是丈夫)○世尊因有外道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讚歎曰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乃作禮而去阿難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稱讚而去世尊曰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雪竇顯云邪正不分過猶鞭影又云諸禪德迷雲既開決定見佛還許他同參也無若共相委知則天下宗師並為外道伴侶如各非印證則東土衲僧不如西天外道頌云機輪曾未轉轉必兩頭走明鏡忽臨臺當下知妍醜妍醜分兮迷雲開慈門何處生塵埃因思良馬窺鞭影千里追風喚得回 昭覺勤云外道因邪打正世尊看樓打樓阿難不善傍觀引得世尊拖泥帶水若據山僧見處待他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和聲便打及至阿難問外道有何所證亦和聲便打何故殺人須是殺人刀活人須是活人劍 徑山杲云邪正兩分正由鞭影頌云兩處牢關擊不通纖塵不動自乖宗忽然業鏡百雜碎黃面瞿曇失却蹤 楚石琦云欲識邪正不分麼誰是外道誰是世尊欲識邪正兩分麼世尊自世尊外道自外道此是天寧見處一任諸方貶剝 笑巖寶云外道大似迷頭演若以[A20]己方人奈世尊不犯手勢劈臉一摑直得伊翳火星飛始覺面門着痛)○世尊一日勑阿難食時將至汝當入城持鉢阿難應諾世尊曰汝既持鉢須依過去七佛儀式阿難便問如何是過去七佛儀式世尊召阿難阿難應諾世尊曰持鉢去(密庵傑云大小世尊被阿難輕輕靠著未免喚鐘作甕遯庵演頌云從前七佛儀式慶喜何曾欠少堪笑黃面瞿曇無端打箇之遶)○世尊因有比丘問我於世尊法中見處即有證處未是世尊當何所示世尊曰比丘某甲當何所示是汝此問○世尊因耆婆善別音響至一塜間見五髑髏乃敲一髑髏問耆婆此生何處耆婆曰生人道世尊又敲一曰此生何處耆婆曰生天道世尊又別敲一曰此生何處耆婆罔知生處(金粟悟代耆婆但云生佛處世尊若更擬議時便與震威一喝呵呵大笑而行)○世尊因黑氏梵志運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歡梧桐花兩株來供養佛佛召仙人梵志應諾佛曰放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華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華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曰世尊我今兩手皆空更教放下箇甚麼佛曰吾非教汝放捨其華汝當放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捨却無可捨處是汝免生死處梵志於言下悟無生忍○世尊因靈山會上五百比丘得四禪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見過去殺父害母及諸重罪於自心內各各懷疑於甚深法不能證入於是文殊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劒持逼如來世尊乃謂文殊曰住住不應作逆勿得害吾吾必被害為善被害文殊師利爾從本[A21]已來無有我人但以內心見有我人內心起時我必被害即名為害於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夢如幻於夢幻中無有我人乃至能生所生父母於是五百比丘同讚嘆曰文殊大智士深達法源底自手握利劒持逼如來身如劒佛亦爾一相無有二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密庵傑云為人須為切殺人須見血文殊費盡腕頭氣力要且不知此劍來處帶累釋迦老子通身是口也分疎不下五百比丘恁麼悟去入地獄如箭射忽若踏翻大海趯倒須彌雲門扇子𨁝跳上天築著帝釋鼻孔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又作麼生商量良久云自從舞得三臺後拍拍元來總是歌 徑山信云文殊殺佛則且從若無黃面老人打許多葛藤五百比丘疑至今日尚未住手頌云莫笑他家忤逆兒戲房鑼皷振天嘶住住住透牛皮雨爛春風花滿池內心不起如何也瓦解冰消萬劫疑)○世尊因地布髮掩泥獻華於然燈然燈見布髮處遂約退眾乃指地曰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剎時眾中有一賢于長者持標於指處插曰建梵剎竟時諸天散華讚曰庶子有大智矣(天童覺頌云百草頭上無邊春信手拈來用得親丈六金身功德聚等閒擺手入紅塵塵中能作主化外自來賓觸處生涯隨分足未嫌伎倆不如人 張無盡頌云一枝修竹建精藍風捲蟭螟入海南惡水潑來成第二鈍根蹉過問前三)○世尊因七賢女遊屍陀林一女指屍曰屍在這裏人向甚處去一女曰作麼作麼諸姊諦觀各各契悟感帝釋散華曰惟願聖姊有何所須我當終身供給女曰我家四事七珍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無根樹子一株二要無陰陽地一片三要呌不響山谷一所帝釋曰一切所須我悉有之若三般物我實無得女曰汝若無此爭解濟人帝釋罔措遂同往白佛佛言憍尸迦我諸弟子大阿羅漢不解此義唯有諸大菩薩乃解此義(黃龍心云樹子若無寧善給濟既要給濟心不虗發如今有求無根樹子將何祇對 寶峯文云大眾且道帝釋是會不會又道善說般若感我天宮又道無無根樹子大眾且作麼生明得不孤負聖女若也不會不得孤負帝釋歸宗亦有箇無位真人憨憨癡癡跛跛挈挈且恁麼過時喝一喝 昭覺勤頌云無陰陽地無根樹谷呼不應當頭露羅列七珍森太虗動地雨花無量數天帝釋七賢女明明指出真金處無生無法本如如只箇如今離言語)○世尊因調達謗佛生身入地獄遂令阿難問你在地獄中安否調達曰我雖在地獄如三禪天樂佛又令問你還求出否調達曰我待世尊來便出阿難曰佛是三界大師豈有入地獄分調達曰佛既無入地獄分我豈有出地獄分(翠巖真云親言出親口 湛堂準頌云好笑提婆達多入捺落十小劫波雖然得三禪妙樂吹布毛須還鳥窠 徑山杲云既無出分又無人分喚什麼作釋迦老子喚什麼作提婆達多喚什麼作地獄還委悉麼自携瓶去沽村酒却着衫來作主人 楚石琦云妙喜與麼批判刁刀相似魚魯差殊不知釋迦老子自是釋迦老子提婆達多自是提婆達多地獄自是地獄料掉沒交涉一夜落花雨滿城流水香金粟悟云調達如世刁惡誣謗無罪之人平白陷人反自取陷不能取勝務須打箇平交然則翠巖道親言出親口是點罸語是證明語)○世尊因文殊忽起佛見法見被世尊威神攝向二鐵圍山(五雲逢云什麼處是二鐵圍山還會麼如今若有人起佛見法見五雲與烹茶兩甌且道是賞伊是罰伊同教意不同教意 白雲端云大眾世尊當時無大人相如今若有向承天這裏起佛見法見承天終不敢教動著他何謂如此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五祖演云白雲則具大慈悲遂拍手云曼殊室利普賢大士不審今後更敢也無自云一度被蛇傷怕見斷井索 千巖長云大眾不起佛見法見還免得貶向鐵圍山麼世尊也是憐兒不覺醜)○城東有一老母與佛同生而不欲見佛每見佛來即便回避雖然如此回顧東西總皆是佛遂以手掩面於十指掌中亦總是佛(雪竇顯云諸七座他雖是箇老婆宛有丈夫之作既知回避稍難不免吞聲飲氣如今不欲見佛即許你切忌以手掩面何以明眼底覰著將謂雪竇門下教你學老婆禪 天奇瑞云境本無境強生其境心本無心強生其心所以展轉不得自在心境雙亡愛憎俱殞再說什麼見與不見既然十指皆佛何須分別只為妄立所以難除倘達其源一道清孤 笑巖寶頌云克乎[A22]己復乎禮出乎爾必返乎爾四維上下避無方平地𠑘交平地起十指掌中悉見佛錯認山僧拄杖子召云諸大德看看釋迦老子同十方微塵佛把臂越山門入來也汝等又作麼生回避復云切忌撞破髑髏徑山信頌云老母城東亦丈夫眼睛清冷絕誵訛三千里外相逢着不是當年這老胡莫謂似月中無影休辜負若向空王殿上行脚跟斬斷誰回互) ○殃崛摩羅因持鉢至一長者門其家婦人正值產難子母未分長者曰瞿曇弟子汝為至聖當有何法能免產難殃崛語長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問世尊却來相報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汝速去報言我自從賢聖法來未曾殺生殃崛奉佛語疾往告之其婦得聞當時分免(徑山杲頌云華陰山前百尺井中有寒泉徹骨冷誰家女子來照影不照其餘照斜領 覺海元頌云聖法從來不殺生本無生殺亘精明是諸人我皆空相一切冤親盡假名甘露纔霑除熱惱玉蓮金子兩敷榮 徑山信云殃崛傳言送語好與三十拄杖其婦當時分娩且許一半何故貪觀天上月失却手中橈頌云墻角花容欲綻眉曉霜清冷蘊香池橫開不在春枝上別有家風一段奇)○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雲峯悅因僧問靈山拈華意旨如何答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問迦葉微笑意旨如何答云口是禍門 白雲端云迦葉善觀風雲別氣色雖然如是還覺頂門重麼頌云盡說拈花微笑是不知將底辨宗風若言心眼同時證未免朦朧在夢中 黃龍心云直下穿過髑髏[A23]已是換却眼睛臨危不在悚人向甚處見釋迦老子 高峯妙云世尊扶頭迦葉扶尾直至如今擡舉不起莫有共着力者麼以兩手作扶勢云也只兀底 徑山信云世尊說法四十九年不知賺殺多少人到這裏猶是放不下莫作是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三乘十二分教乃拈華之註脚世尊還記得麼頌云末後拈來花一枝露濃香冷報君知人天百萬同長短何故偏消迦葉疑可惜許春風遙送殘更雨)○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圍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傳付將來(興化獎因僧問多子塔前共談何事興化云一人傳虗萬人傳實 海印信頌云密傳分半座正好驀面唾不與麼且放過子孫未免遭殃禍)○世尊臨入涅槃文殊大士請佛再轉法輪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邪(雪峯空云且道世尊從文殊請不從文殊請 北磵簡頌云末上何曾轉法輪只今再轉謾勞神路行人不知天曉猶把靈符執夜明)○世尊於涅槃會上以手摩胸告眾曰汝等善觀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後悔若謂吾滅度非吾弟子若謂吾不滅度亦非吾弟子時百萬億眾悉皆契悟(雲峯悅云然則膏[A24]肓之門不足以發藥雲峯今日且作死馬醫爾等諸人皮下有血麼 東禪觀云其時眾中有箇作者纔見以手摩胷便出約住云瞿曇你這醜舉止休拈出也他若知非決定緘口免見百萬億眾墮邪倒見 皖山凝頌云老倒瞿曇不識羞臨行猶自逞風流摩胷示眾歸何處啼鳥一聲山更幽 高峯妙云黃面瞿曇四十九年顛之倒之橫說竪說貴圖末後慇懃殊不知賺他百萬億眾至今墮在鐵圍山下無由解脫)

諸師拈頌諸經語句

經題[米-木+八]

(僧問地藏琛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未審是甚麼字地藏云看取下注脚徑山杲頌云以字不成八字非爍迦羅眼不能窺一毛頭上重拈出憤怒那吒失却威)

○華嚴論

未離兜率[A25]已降王宮未出母胎度人[A26]已畢(徑山杲頌云利刃有蜜不須䑛蠱毒之家水莫甞不舐不甞俱不犯端然衣錦自還鄉 天奇瑞云能買能賣輸他作者能做能為獨尊巧士山僧無能且乃尋常賞翫羊棧裏是羊猪羣裏是猪牛欄裏是牛馬棬裏是馬無不分明豈可向門庭外別覓去在且道山僧如是說話還合得世尊用處否若然會得茶來張口飯來舉手一一縱橫無不了畢)○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羣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天奇瑞云且道佛身與法界相去多少莫是佛身外別有法界莫是法界就是佛身蓋為從前昧兩岐所以山僧故故拈出與汝論量要討箇真實譬如一草是春若山若川無草不春豈草外別有其春豈春外別有其草若然如是會得風力持帆行不棹笛聲喚月下滄洲)○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A27]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天童覺頌云天蓋地載成團成塊周法界而無邊㭊隣虗而無內及盡玄微誰分向背佛祖來償口業債問取南泉王老師人人只喫一莖菜)

○文殊所說般若經

清淨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入地獄(此山應頌云飲官酒臥官街當處死當處埋寒山逢拾得撫掌笑咍咍 徑山杲頌云壁上安燈盞臺前寘酒臺悶來打三盞何處得愁來 高峯妙頌云涅槃地獄本無差只為從前被眼遮三脚驢兒纔𨁝跳鑊湯爐炭是吾家)

○圓覺經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徑山杲頌云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風吹柳絮毛毬走雨打梨花蛺蝶飛師答林少瞻云但將此頌放在上面却將經文移來下面頌却是經經却是頌如此做工夫看莫管悟不悟心頭休要忙亦不可放緩如調弦之法緊緩得其所則曲調自成矣 瑯琊覺禪師甞問講僧云如何是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對云起即是病又問如何是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對云息即是病又問如何是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對云知即是病又問如何是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對云辨即是病覺公笑云汝識藥矣未識藥中之忌也寶覺禪師則為之偈云黃花熳熳翠竹珊珊江南地煖塞北春寒遊人去後無消息留得雲山到老看)○一切障礙即究竟覺([1]〔雲〕堂行頌云枯樹雲充葉凋梅雪作花擊桐成木響蘸雪喫冬瓜長天秋水孤鶩落霞)○以大圓覺為我伽藍(圓悟勤頌云毫𩬊不留縱橫自由閫外乾坤廓落大方無外優游明明祖師意明明百草頭褫破[A28]狐疑網截斷愛河流縱有回天力爭如直下休四衢道中淨倮倮放出溈山水牯牛)

○楞嚴經

佛謂阿難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竹庵珪云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徑山杲頌云春至白花開秋來還落葉黃面老瞿曇休搖三寸舌 海印信頌云見不及處江山滿目不覩纖毫花紅柳綠白雲出沒本無心流水滔滔豈盈縮)○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隕(尼無著頌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銷隕試問楊岐栗蓬何似雲門胡餅)○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誰(竹庵珪云常恨春歸無覔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喝一喝云三十年後莫道能仁教壞人家男女 天目禮頌云不汝還兮復是誰殘紅落滿釣魚磯日斜風動無人掃燕子將水際飛咄咄是無等等呪)○佛告阿難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雪竇顯頌云全象全牛意不殊從來作者共名模如今要見瞿曇老剎剎塵塵在半塗 湛堂準頌云老胡徹底老婆心為阿難陀意轉深韓幹馬嘶芳草渡戴嵩牛臥綠楊陰)○若能轉物即同如來(白雲端頌云若能轉物即如來春至山花處處開自有一雙窮相手不曾容易舞三臺)

○法華經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雲門偃云釋迦老子甚處去也 朴翁銛頌云世間相常住黃鸎啼綠樹真箇可憐生動着便飛去 楊岐會頌云犬子便吠賊牛子便牽犂衲僧若恁麼未曾摸着皮)○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圓極岑頌云蠻奴赤脚上皇州賣盡珍奇跨白牛貪着市朝人作巿又隨歌舞上官樓多意氣好風流月冷珠簾挂玉鈎分明忘却來時路百尺竿頭輥繡毬)○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昔有僧誦此忽起疑日夕不置忽聞鶯啼頓然開悟遂續前語為偈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至百花開黃鶯啼柳上)○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五祖演云尋常衲僧家高揖釋迦不拜彌勒是會佛智不會佛智眾中有則有只是藏牙伏爪太平有箇見處不惜眉毛舉向諸人待有人問隨口便答 破庵先云且畢竟如何是佛智頌云雪子落紛紛烏盆變白盆忽然日頭出依舊是烏盆)○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虗非如非異不如三界現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圓極岑頌云岣嶁峯頭神禹字青石赤形模奇無目仙人纔一見便應撫掌笑嘻嘻雲暗蒼龍化葛陂就中一句是正頌有人檢點得出許你具一隻眼)○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塲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徑山杲頌云燕坐道場經十劫一一從頭俱漏泄世間多少守株人棹棒擬打天邊月)

○金剛般若經

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法眼益云若見諸相非相即不見如來心聞頌云映林映日一般紅吹落吹開總是風可惜擷芳人不見一時分付與遊蜂)○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首山念因僧問如何是此經首山云低聲僧云如何是受持首山云莫染污 冶父川云且道此經從甚處出須彌頂上大海波心頌云佛祖垂慈實有權言言不離此經宣此經出處還相委便向雲中駕鐵船切忌錯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冶父川頌云山堂靜坐夜無言寂寂寥寥本自然何事西風動林野一聲寒鴈唳長天)

○般若心經

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無準範頌云黯淡灘黯淡灘十度船來九度翻唯有三山陳上舍擔一柄傘岸上行奈我何 天奇瑞云天雲雷雨日月斗星江山水石路井墻城是什麼境界得底蠱得魘魅一時消滅不會更聽重宣悉怛多般怛囉)

教外別傳卷一


校注

[0167001] 在字疑剩或有字歟 [0171001] 雲疑雪
[A1] 已【CB】巳【卍續】
[A2] 己【CB】已【卍續】
[A3] 已【CB】巳【卍續】
[A4] 已【CB】巳【卍續】
[A5] 已【CB】巳【卍續】
[A6] 己【CB】已【卍續】
[A7] 已【CB】巳【卍續】
[A8] 己【CB】已【卍續】
[A9] 茗【CB】苕【卍續】
[A10] (無機緣不錄)【CB】[-]【卍續】
[A11] 三【CB】二【卍續】
[A12] 豐【CB】豊【卍續】
[A13] 已【CB】巳【卍續】
[A14] 已【CB】巳【卍續】
[A15] 已【CB】巳【卍續】
[A16] 已【CB】巳【卍續】
[A17] 己【CB】已【卍續】
[A18] 已【CB】巳【卍續】
[A19] 已【CB】巳【卍續】
[A20] 己【CB】已【卍續】
[A21] 已【CB】巳【卍續】
[A22] 己【CB】已【卍續】
[A23] 已【CB】巳【卍續】
[A24] 肓【CB】盲【卍續】
[A25] 已【CB】巳【卍續】
[A26] 已【CB】巳【卍續】
[A27] 但【CB】伹【卍續】
[A28] 狐【CB】孤【卍續】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