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金剛經科儀

No. 1494

金剛經科儀寶卷

唐義淨三藏法師題取經詩

晉宋齊梁唐代間  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  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惟冷結  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  往往將經容易看

唐太宗題焚經臺詩

門徑瀟洒長緣苔  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謾說亟關去  白馬親從印土來
確定是非憑烈焰  要分真偽築高臺
春風也鮮嫌狼籍  吹盡當年道教

銷釋金剛科儀

蓋聞漢朝感夢白馬西來摩騰彰漢化之初時羅什感秦宗之代典明明佛日照破昏衢朗朗慧燈至今不滅教之興也其在斯焉未法之代至於今日 恭白十方賢聖現坐道場

本師釋迦牟尼佛文殊普賢二大菩薩滿空聖眾一切神祇有天眼者天眼遙有天耳者天耳遙聞他心宿住聖心玄鑑慈愍故慈愍故大慈愍故信禮常住三寶

歸命十方一切
法輪常轉度眾生

夫金剛般若能開解脫之門玉偈波羅善入菩提之路行行而非空非有句句而無去無來金剛經說三十二分分分而功德難量須菩提聞四句妙偈偈偈而殊因莫測書寫讀誦當生華藏之天為人演說定達涅槃之路

般若乃菩提佛母信心即功德道源長養聖胎出生妙法大抵看經通義問道窮源啟淨信心其擇眼法分句讀貫通之理明問酬辯論之文心心無間理全彰念念不忘文自現或問酬深妙而句義玄微詳究元因略陳數段庶一問一答其文明若日星重辯重徵其義曉如白黑義隨文而文隨義左右逢源珠走盤而盤走珠縱橫無礙信解受持者洞明真性見聞隨喜者咸悟菩提流通天上人間普徧微塵剎海太虗無際法施何窮以斯般若功勛總報四恩三有

將此身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金剛寶卷纔展開  龍天八部降臨來
薦資亡者超昇去  現存人眷又消炎
謂其有說皆名謗  今日分疎謗更多
外護不忘親付囑  三千里外定聲訛

戒香定香解脫明香解脫知見香一辨信香爇在鑪上香烟起處遍滿十方請諸佛菩薩赴壇中受供養

拈起金剛正令  一句殞超千聖
揭開般若法門  智慧不離自性

觀夫空如來藏碎祖師開獨露真常無非般若三心不動六喻全彰七寶校功四句倍勝若乃循行數墨轉益見知宗眼不明非為究竟嗚呼微宣奧旨石火電光密顯真機銀山鐵壁瞥生異見滯在中途進步無門退身迷路聊通一線俯為初機良馬見鞭追風千里矣

彌陀如來  九品導師

切以幻身不久浮世非堅不久則形軀變異非堅則火宅無安由是輪迴六趣幾時休遷轉四生何日盡若不念佛求出離畢竟無由得解脫豈不忙然省悟火急修持盡報無期誓生安養高超三界證真空[A1]迴出四流無苦趣

斯辰緣由香煙起處云云

釋迦如來  證明功德

詳夫百年光景全在剎那四大幻身豈能長久每日塵勞汩汩終朝業識茫茫不知一性之圓明徒逞六根之貪欲功名蓋世無非大夢一場富貴驚人難免無常二字爭人爭我到底成空誇會誇能畢竟非實風火散時無老少溪山磨盡幾英雄緣鬢未幾而白髮早侵賀者纔臨而弔者隨至一色濃血長年苦戀恩情七尺髑髏恣意慳貪財寶出息難期入息今朝不保來朝愛河出沒幾時休火宅憂煎何日了不願出離業網祇言未有工夫閻羅王忽地來追崔相公豈容展限回首家親都不見到頭業報自家當鬼王獄卒一任期凌劒樹刀山更無推抵或攝沃焦石下或在鐵圍山間受鑊湯則萬死千生遭剉磕則一[A2]刀兩段饑吞熱鐵渴飲鎔銅十二時甘受苦辛五百劫不見頭影受足罪業復入輪迴頓失舊時人身換却這迴皮袋披毛戴角御鐵負鞍以肉供人用命還債生被刀砧之苦死遭湯火之災互積冤愆遞相食噉那時追悔學道無因何如直下承當莫待今生蹉過

釋迦文佛捨皇宮而直往雪山居士龐公將家財而悉沉滄海真武不統王位惟務修行呂公既作神仙尚勤參請蘇學士常親佛印韓文公禮終大顛斐公奪笏於石霜房相問法於國一玅善不招駙馬成佛無疑六祖相遇客人聽經頓悟禪道若無況味聖賢何肯歸依華林感二虎隨身投子有三鴉報曉李長者解經而天厨送供須菩提打坐高帝釋散華達摩執履西歸普化搖鈴騰去羅漢來參於仰山和尚嶽帝受戒於思大禪師徑山至今猶是龍王打供雪峯往昔能使木人開山此皆[A3]己騐之因由切莫自生於退屈野狐尚聽百丈法螺螄猶護金剛經十千游魚聞佛號化為天子五百蝙蝠聽法音總作聖賢𧎔聞懺以生天龍聽法而悟道彼物尚能領悟況人何不迴心或有埋頭喫飯而空過一生或有錯路修行而不省這意豈識菩提覺性箇箇圓成爭知般若善根人人是足莫問大隱小隱休別在家出家不拘僧俗而只要辨心本無男女而何須著相未明人妄分三教了得底同悟一心若能返照迴光皆得見性成佛又況人身易失佛法難逢欲超六道之周流惟有一乘之徑捷須求正見莫信邪師悟了方是入頭行得始能脫俗步步踏著實地頭頭頂掛虗空用時則萬境全彰放下則一塵不立超生死不相關之地了鬼神覰不破之機是凡是聖而同箇路頭或冤或親而共一鼻孔如斯實悟尚滯半途休說向上三玄要了末後一著

(問)且道即今喚那箇做末後一著

(答)

青山低處見天濶  紅藕開時聞水香
棄却瓢囊擊碎琴  如今不戀汞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從  始覺從前錯用心
始知生死事無常  莫道先從老者亡
大限到來無定準  後生年少也提防
富貴[A4]貧窮各有由  宿緣分定莫剛求
不曾下得春時種  空守荒田望有秋

修唎脩唎摩訶修唎

普供養我牟尼梵王帝釋監壇土地金剛菩薩擁護壇儀云何梵畢發願謹受持

一相元無垢  體性離塵緣  專心持四句
且要誦真言

淨口業真言

修唎修唎摩訶修唎修修唎薩婆訶

淨三業真言

唵娑嚩婆嚩娑嚩達摩娑嚩娑嚩度憾

安土地真言

南無三滿多母䭾南唵度嚕度嚕地尾薩婆訶

普供養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韈日囉斛

葢聞法身無相非相可觀至理絕言非言所及蓋以因興四願果滿三身酬願現身彰言化物我釋迦聖主利物情深愍娑婆流浪之卿讚嚴土常樂之界國名極樂佛號彌陀四十八願弘深百萬行門廣大雙明真化應接高低地前地上皆生是聖是凡俱往彌陀緣願於是彰為淨土真詮由斯顯矣

(問)經來自久少缺宣傳奉報佛恩當明經旨

(答)

透關玅達如來境  及第高登本分鄉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箇靈山塔  好去靈山塔下修
外道天摩皆拱手  梵王常釋為呈祥
願令合會諸男女  同證金剛大道場
早起忙忙直到昏  不愁生死只愁貧
饒君使盡千條計  直至無常不稱心

般若大教六百餘卷佛如來金口宣真詮無為福勝果報利人天

稽首三界主  大孝釋迦尊  累劫報親恩
積因成正覺

奉請八金剛四菩薩

  • 奉請青除災金剛
  • 奉請辟毒金剛
  • 奉請黃隨求金剛
  • 奉請白淨水金剛
  • 奉請赤聲火金剛
  • 奉請定持災金剛
  • 奉請紫賢金剛
  • 奉請大神金剛
  • 奉請金剛眷菩薩
  • 奉請餘剛索菩薩
  • 奉請金剛愛菩薩
  • 奉請金剛語菩薩

此經乃大乘菩薩摩訶薩人之所脩般若為六波羅蜜之最勝者也所以名為般若波羅蜜故下經云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以此佛說大般若經有六百卷凡一十六會此經乃第五百七十七卷給孤獨園第二處第九會說也

(問)所以道

(答)

昔日如來金口演  至今拈起又重新
此經佛說數千年  無量人天得受傳
憶得古人曾解道  更須會取未聞前
人問陽壽真難得  一寸光陰一寸金
莫待老來方學道  孤墳盡是少年人
在家菩薩智非常  閙市叢中作道場
心地若能無𦊱礙  高山平地總西方
金剛般若體如如  翠竹黃華滿路途
八百餘家呈玅手  大家依樣畵葫蘆

金剛般若人人本具割斷智為初白雲散處一輪顯露影落千江無來無去諸人薦取凡聖一同居

摩訶大法王  無短亦無長  本來非皂白
隨處現青黃

發願文

稽首三界尊  歸命十方佛  我今發弘願
持此金剛經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云何梵

云何得長壽  金剛不壞身  復以何因緣
得大堅固力  云何於此經  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  廣為眾生說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今我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意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宗鏡云只這一卷經六道含靈一切性中皆悉具足葢為受身之後妄為六根六塵埋沒此一段靈光終日冥冥不知不覺故我佛生慈悲心願救一切眾生齊超苦海共證菩提所以在舍衛國為說是經大意只是為人解粘去縛直下明了自性免逐輪迴不為六根六塵所惑若人具上根上智不撥自轉是胸中自有此經且將置三十二分於空間無用之地亦不是過如或未然且聽山埜與汝打葛藤去也夫金剛經者自性堅固萬劫不壞況金性堅剛也般若者智慧也波羅蜜者登彼岸義也見性得度即登彼岸未得度者即是此岸經者徑也我佛若不開箇徑路後代兒孫又向甚麼處進步

(問)且道這一步又如何進答看取下文提綱此經深旨無相為宗顯妄明真提綱要旨劒鋒微露埽萬法之本空心華發明照五蘊之非有直得雲收雨霽海湛空澄快登般若慈舟直到菩提彼岸

(問)且道心華發明在甚麼處

(答)

太湖三萬六千頃  月在波心說向誰
法王權實令雙行  電捲風馳海嶽傾
一聲雲散盡  到家元不涉途程
西方淨土人人有  不假修持[A5]已現前
諸上善人如見性  阿彌陀佛便同肩
無始無明幻色迷  夢魂生死幾千迴
一條直路超三界  但念彌陀歸去來

法會因由教起根源如是法我佛在舍衛國中乞食為先次第乞[A6]本處安禪結跏趺坐終日默無言

金剛般若智  箇箇體如然  白雲消散盡
明月一輪圓

如是我聞一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A7]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A8]敷座而坐

(白)調御師親臨舍衛威動乾坤阿羅漢雲集祇園輝騰日月入城持鉢良由悲愍貧窮洗足收衣正是晏安時節若向世尊未舉[A9]已前薦猶且不堪開口[A10]已後承當自救不了宗鏡急為提撕早遲八刻

(問)何故

(答)

良馬[A11]已隨鞭影去  阿難依舊世尊前
乞食歸來會給孤  收衣敷座正安居
真慈洪範超三界  調御人天得自如
西方寶號能宣演  九品蓮臺必往生
直下相逢休外覔  何勞十萬八千程
百歲光陰瞬息迴  其身畢竟化為
誰人肯向生前悟  悟取無生歸去來

善現啟請頓起疑心合掌問世尊云何應住降伏其心佛教如是子細分明永消此岸無華休怨春

金剛般若智  莫向外邊求  空生來問我
教起有因由

○善現起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白)昔奇哉之善現讚希有之慈尊悲憫濁世眾生咨決菩提心要可謂一經正眼三藏絕詮千聖不傳諸祖不說如是降伏偏舟[A12]已過洞庭湖護念叮嚀何啻白雲千萬里

(問)為甚麼如此咦

(答)

毗婆尸佛早留心  直至而今不得玅
問處孤高答處深  妙圓真淨不須尋
瞥然如是知端的  默契菩提大道心
阿彌陀佛元無相  遍界明明不覆藏
文路尚然修淨土  東坡猶願往西方
纔出胞胎又入胎  聖人觀此慟悲哀
幻身究竟無香潔  打破畫瓶歸去來

大乘正宗指示叮嚀空生意分明如是應住降伏其心四生六道無我無人誰歸滅度拈來却在心

獨坐寂寥寥  平地起波濤  風來波浪起
水漲見船高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服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白)涅槃清淨盡令含識歸依四相俱忘實無眾生滅度如斯了悟便能脫死超生其或未然依舊迷封滯殻

(問)會麼

(答)

生死涅槃本平等  妄心盡處即菩提
頂門具眼辯來端  眾類何曾入涅槃
絕後再甦無一物  了知生死不相干
七重寶樹人人有  九品蓮華處處開
不涉一程親見佛  圓音時聽悟心懷
擲却閻浮似草鞋  更無一物可開懷
靈明一點輝千古  超日月歸光去來

妙行無住日月分明本體離根塵四維上下朗耀無窮世尊指教一一分明空生信受驚來處處春

摩訶般若宗  性相體皆同  四生并六道
盡在默然中

○玅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虗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虗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白)住相布施猶日月之有窮不著六塵若虗空之無際自他俱利福德難量豁然運用靈通廓爾縱橫自在

(問)且道還有住著處麼

(答)

玅體本來無處所  通身何更有縱由
運心檀度契真常  福等虗空不可量
無影樹頭華爛熳  從他採獻法中王
步步頭頭皆是道  彌陀元不住西方
法身遍滿三千界  化佛權為十二光
道過邙山古墓排  准陰功業事堪哀
貧富貴賤皆如夢  夢覺來時歸去來

如理實見分明說破空生意如何地水火風四大和合雲來雲去本更無他漚生漚滅元非一與多

如如真玅理  湛湛自然觀  圓明真實見
隨處得安然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白)金身顯煥巍巍海上孤峯玅相莊嚴皎皎星中圓月然雖如是畢竟非真經云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問)且道意在於何處

(答)

一月普現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攝
報化非真了妄緣  法身清淨廣無邊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人命無常呼吸間  眼觀紅日落西山
寶山歷盡空迴首  一失人身萬劫難
稽首彌陀真聖主  身乘七寶紫金臺
四十八願常無間  攝受眾生歸去來

正信希有一念無差心外休取法心若取法凡聖皆差心若無念却被雲霞圓明一點春來樹樹華

邪心俱蕩盡  正信勿生疑  念念無差別
處處發真機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A13]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白)因勝果勝信心明了無疑人空法空真性本來平等直饒名相雙泯取舍兩忘

(問)要且猶存筏見(咦)

(答)

彈指[A14]已超生死海  何須更覔度人舟
善根成熟信無疑  取相求玄轉背馳
一念頓超空劫外  元來不許老胡知
頻伽尚能知歸向  孔猶聞得化生
時節因緣休蹉過  樓頭畫鼓恰初更
勢至觀音悲滿懷  寶瓶楊柳洒三灾
誓隨淨土彌陀主  接引眾生歸去來

無得無說誰為安名空生意分明如來所說無始無終雲生晚谷月照長空千法萬法皆從一法生

取捨皆難得  無心體自然  本來常寂寂
無說亦無傳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白)得亦非說亦非能仁機輪電掣取不可捨不可空生舌本爛翻

(問)且道無為法為甚麼有差別

(答)

萬古碧潭空界月  再三撈漉始應知
雲捲秋空月印潭  寒光無際與誰談
豁開透地通天眼  大道分明不用參
西方勝境無明闇  不比人間半夜深
五皷分明當子位  一輪正滿對天心
休插龍釵與鳳釵  莫將胸粉污唇腮
法身清淨元無垢  體露堂堂歸去來

依法出生法法皆元從一法生四生六道情與無情山河大地體露分明泥牛哮吼黃河徹底清

山河如掌平  無樂亦無成  千差與萬別
金剛界內生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白)寶萬三千財施有盡偈宣四句法施無窮發生智慧光明流出真如玅道所以稱揚德勝了達性空徹諸佛之本源豁一經之眼目

(問)還見四句親切處麼

(答)

真性洞明依般若  不勞彈指證菩提
徒將七寶施三千  四句親聞了上根
無量劫來諸佛祖  從茲超出涅槃門
慧燈不滅魔難入  智鏡常明夢不侵
堪嘆浮生瞌睡漢  從它萬劫恣昏沈
頭髮焦然乾竹釵  兩肩擔水又擔柴
一生貧賤多辛苦  厭惡女身歸去來

一相無相本自如然不在口宣傳五五果四向誰後誰先絲毫不掛萬法周圓圓明彌滿無心照大千

五果并四向  本體元無相  兩目不相似
鼻孔都一樣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白)人天往返諸漏未除道果雙忘無諍第一超凡入聖從頭勘證將來轉位迴機透底盡令撤去

(問)還委悉麼

(答)

勿謂無心云是道  無心猶隔一重關
果位聲聞獨善身  寂然常定本非真
迴心頓入如來海  倒駕慈航逆渡人
樓頭畫鼓五更闌  爭奈眾生被眼瞞
不見性天光燦燦  但於夜後黑漫漫
極樂國中真快樂  永無八難及三灾
常聞天樂空中響  敢勸眾生歸去來

莊嚴淨土錦上添華徒勞任算沙然燈昔日授記無差因風吹火末後拈華誰人會得迦葉便笑他

莊嚴生淨土  金粟眼中沙  初生全泄漏
末後又拈華

○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白)如來續焰然燈實無可得之法菩薩莊嚴佛土應無所住之心諸妄消亡一真清淨昔究法華玅旨親感普賢誨言清淨身心安居求實冥符奧義豁悟前因直得心法兩忘眼塵俱泯

(問)且道莊嚴箇什麼(咄)

(答)

彈指圓成八萬門  剎那滅却三祇劫
正法眼中無所得  涅槃心外謾莊嚴
六塵空寂無人會  推倒須彌浸玉蟾
百歲光陰一剎那  凌晨淨口念彌陀
看經讀誦無休歇  必免當來過奈河
造論弘經大辯才  馬鳴龍樹及天台
圭峯乃法至清涼老  總勸西方歸去來

無為福勝四句堪誇如塵比數沙住相布施凡聖皆差無來無去月照簾下無根樹子常開四季花

四句絕堪誇  河沙數漸多  算來無一法
淨處娑婆訶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德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白)滿積恒沙七寶周回布施三千福德分明因果不昧能宣四句之偈勝前萬倍之功用真智以照愚如急流而勇退

(問)且道退後如何

(答)

象踏恒沙徹底過  大千沙界百雜碎
重增七寶滿恒沙  如棄甜瓜覔苦瓜
谿悟真空元不壞  百千三昧總虗華
有歲光陰撚指間  奔馳不定片時間
煩君檢點形骸看  多少英雄去不還
勢至悲光絕點埃  塵塵剎剎現如來
真心量與觀音等  接引眾生歸去來

尊重正教誰敢輕慢塔廟在身邊人人本有箇箇皆然金剛寶藏體自周圓若還信受怗來自檢看

起坐皆尊重  常親塔廟前  如如元不動
處處得安然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白)慈愍三根隨說乃人天敬仰受持四句皆應如塔廟尊崇常行無念之心實為希有之法

(問)如何是最上第一句

(答)

非但我今獨達了  恒沙諸佛體皆同
說處隨宜不滯空  勸持四句為流通
天龍覆護尊如塔  功德無邊讚無窮
百歲光陰老盡人  青山[A15]綠水至如今
開眸認取來生路  莫學愚頑錯用心
念佛臨終見寶臺  寶旛寶蓋滿空排
彌陀勢至觀音等  合掌相隨歸去來

如法受持誰敢謾他須菩提於意如何我今為汝一一言破白雲散處月照禪河文殊不遠休巡山禮土坡

如法謹受持  福勝等須彌  白雲消散盡
明月始光輝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何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白)大覺尊本來不立一字而直指人心須菩提無端特請標名而強生枝節縱使析微塵如世界無相可求施身命等河沙無法可說

(問)且道奉持箇什麼

(答)

金剛寶劒倚天寒  外道邪魔俱腦裂
箇裏本無元字脚  空中誰敢強安名
等閑點出金剛眼  照破魔王八萬城
百歲光陰不自驚  老來何物作前程
只憑經卷三千歲  莫把虗華過一生
般若現前無𦊱礙  橫身宇宙莫疑猜
虗空拶破難藏覆  大道分明歸去來

離相寂滅誰為分別有口也難說五百世中割截夫節而無一念妄生虗說成道證果雲散家家月

離相即非說  古今常寂滅  而無一念心
任汝分支節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虗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白)空生聞說是經解義趣而悲流兩淚仙人垂慈弘忍笑雪刃而謾斬虗空如是印可其詞能離一切諸相

(問)未審感悟處有何奇特(咦)

(答)

豁開慧眼明如日  返照微塵世界空
善吉親聞徹見源  悲欣交集讚慈尊
心空法朗超真際  堪報從前不報恩
百歲光陰石火光  回頭何不早思量
無常相請宜推托  免向閻君論短長
真樂真常真淨土  寶池實樹寶華開
無寒無暑無凋變  歸去來分歸去來

持經功德福多難比三時喻不齊住相布施終須有退無漏智慧頓證菩提華開華謝日東月落西

此經功德勝  誰人解受持  寒山逢捨得
拍手笑微微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海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海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世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白)布施千萬億劫之身福深如海為發最上乘者說擔重如山慶快撩起便行且請依前放下

(問)何故

(答)

大力量人元不動  等閑抹過上頭關
倒握吹毛掃異蹤  頓令心地盡開通
鋒𨦵獨露毗盧頂  凡聖齊教列下風
百歲光陰燭在風  誰人心與佛心同
修行速往西方去  足下蓮華步步生
十念圓成一念回  三心果滿九蓮開
塵勞念佛同時去  歸去來兮歸去來

能淨業障塵體雙亡五百億難量恒沙諸佛承重供養而今成道萬法齊彰圓明果滿春來日漸長

業障本來無  心差轉見殊  若悟三空理
何處不如如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白)宿業緣而墮惡道今人賤而罪即消供諸佛誦此經功德勝而喻莫及

(問)只如無著無相底還有果報也無

(答)

妄心滅盡業還空  直證菩提超等級
惡因誰作罪誰招  真性如空不動搖
曠劫無明俱蕩盡  先天後地寂寥寥
百歲光陰似水流  無窮無盡幾時休
不如先證菩提路  悉免輪迴得自由
歸去來兮歸去來  一靈休更入脆胎
化身華上身金色  目擊金容歸去來

究竟無我四大全空五蘊假立名通達萬法處處皆空青山綠水雲起長空諸人薦□黃鸝啼曉風

授記本無言  真慈大覺宣  四相非四相
菩提果自鮮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A16]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虗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白)妄盡還真眾生何曾滅度法空無我菩提本自圓成直饒遇然燈印證而不疑[A17]已隔來世況釋迦重審而方悟轉涉途程

(問)且道不涉途程底人脚跟還點地麼

(答)

丈夫自有衛天志  不向如來行處行
直指單傳密意深  本來非佛亦非心
分明不受然燈記  自有靈光耀古今
百歲光陰一夢中  老來不與舊時同
眾生好似風無定  搖落桃華滿地紅
不知誰解巧安排  揑聚依前又放開
莫謂如來成斷滅  一聲還續一聲來

一體同觀萬法無差凡聖共一家如來五眼照耀塵沙三心洞徹本性無涯春來日煖無樹不放花

如來具六通  三心不可窮  算沙無億數
到此體皆同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如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白)五眼悉圓明如揭日曜恒沙之世界三心不可得似發火覔滄海之浮漚縱使窮諸玄辯竭世樞機到此總須茫然

(問)問且道是何標格

(答)

直饒講得千經論  也落禪家第二籌
心眼俱通法界周  恒沙玅用沒蹤由
雲收江湛天空濶  明月蘆華一樣秋
荒郊日落草風悲  試問骷髏儞是誰
或是英雄豪傑漢  回頭能有幾人知
未法娑婆入苦灾  互相食噉惡如豺
刀兵疫病遭饑饉  厭離閻浮歸去來

法界通化似有還無箇箇本無殊圓明一點無來無去搬柴運水好用工夫松梢月朗衣穿露寶珠

珍寶滿盈剎  福德等難量  若到無福地
方知滋味長

○法界通化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白)布施因緣實人天有漏之果無為福德超凡聖通化之功噫有為雖偽棄之則功行不成無為雖真擬之則聖果難證

(問)且道不擬不棄時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答)

達摩當機會直指  廓然元不識梁王
寶施寰中福倍常  華開錦上最難量
就中拶倒空王殿  露柱燈籠書放光
郊園又是一番春  骷髏縱橫白似銀
日炙風吹休懊惱  骷髏總是利名人
淨土永無三惡道  寶方寂靜不輪迴
金繩界到經行處  好念彌陀歸去來

離色離相無住無依法界普光輝無言無說無是無非無來無去無相無為澄潭月朗石人帶帽歸

知得如來意  玄空不復尋  具足非具足
聲色兩分明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白)有相有身如來莊嚴具足分賓分主空生解辯親疎直得賓主兩忘色相俱離

(問)如何是主中主

(答)

若臣道合無回互  認得分明不是渠
端嚴相好紫金身  正眼看來總不真
要會問酬親的意  蘊空無我亦無人
圓音唱處響清淨  試誦金剛一卷經
薦取眾生方外句  稱鎚是鉄太分明
陌上桃華春又開  風吹殘杏雪飛垓
紛紛落處誰人悟  笑指靈雲歸去來

非說所說不在分別本性離言說潺潺綠水出廣長舌圓音落落無間無歇休將耳聽紅爐飛片雪

我心本非有  無心說向誰  所說非所說
為被上乘機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間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白)如來無所說慈雲甘露灑濛濛慧命未甞聞明月清風空寂寂

(問)正恁麼時且道是何境界

(答)

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道本無言喚不醒  藥因救病出金瓶
可憐萬億人天眾  依舊獃獃側耳聽
鼓聲集眾下林泉  莫學金剛問普賢
高坐猊臺傳秘要  玅通一指老僧禪
有病有危終退墮  不生不滅不輪迴
西方淨土常安樂  無苦無憂歸去來

無法可得情識難量本體露堂堂包含法相界與無相行住坐臥子細參詳知音勘破炎天降雪霜

無為所得法  得法何所持  無有少法故
三藐三菩提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焉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白)法無可得是名阿耨菩提道無可傳直指涅槃正眼

(問)只如得而無得傳而不傳畢竟是何宗旨

(答)

三賢尚未明斯旨  十聖那能達此宗
從來無說亦無傳  纔涉思惟便福關
語默離微俱埽盡  寥寥獨坐古靈山
爐中裊裊試拈香  普請天龍降道場
功德無邊應有報  莊嚴淨土事難量
六欲諸天具五衰  三禪尚自有風灾
直饒修到非非想  也則不如歸去來

淨心行善休教點污此法離凡愚是法平等萬法皆如青山綠水與我何殊金生麗水蟾光滿太虗

淨心平等行  無下亦無高  善法非善法
何須口叨叨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白)法無高下故諸佛心內眾生時時成道相離我人故諸眾心生內諸佛念念證真所以道念佛不礙參禪參禪不礙念佛至於念而無念參而不參洞明本地風光了達惟心淨土溪山雖異雲月皆同

(問)那裏不是平等之法要知縱橫不礙處麼

(答)

處處綠楊堪繫馬  家家有路透長安
山華似錦水如藍  莫問前三與後三
心境廓然忘彼此  大千沙界總包含
口裏叨叨念彌陀  心頭人我似于戈
其心若不從頭改  磕破髑髏當得麼
世人愚上無智慧  惟知愛欲及貪財
何如一筆都勾斷  好念彌陀歸去來

福智無比二法周圓塵沙結良緣功行累劫果滿功緣智燈普照一月當天圓明朗朗無心鑒大千

般若真空性  福慧兩雙修  四句無為法
持念片時周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白)福等三千施須彌之七寶經持四句耀智海之明珠能令識浪澄清頓使義天開朗弘慈普濟廣利無邊

(問)夜半正明還在何處

(答)

三身四智體中圓  八解六通心地印
寶聚山王算莫窮  還如仰箭射虗空
洞明四句超三際  絕勝僧祇萬倍功
一毛頭上為拈華  笑倒傍邊老作家
要問相逢端的意  摩尼達哩吽癹吒
我憶彌陀如父母  彌陀觀我似嬰孩
心心念念常無間  父子相隨歸去來

化無所化機分大小空生莫疑猜四生六道去住還來迴光返照面目明白疑心頓歇紅霞遍九垓

大乘深奧理  解悟有多般  實我實我無
子細好生觀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白)無我無人眾生自成正覺不生不滅如來說非凡夫雖然箇事分明爭奈當機蹉過昔有僧問翠巖云還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一言轉凡成聖

(問)學人上來請師一點答師云不點

(問)僧云為什麼不點

(答)師云恐汝落凡聖

(問)且道不落凡聖底人具什麼眼

(答)

直饒聖解凡情盡  開服依前在夢中
到岸從來不用船  坦然大道透長安
了知元不因他悟  面目分明總一般
前三三與後三三  擬議商量總不堪
饒汝識情俱絕斷  三生九劫更重參
白髮雙親齒漸衰  勤供甘旨莫遲迴
試學昔日能仁氏  奉事尊堂歸去來

法身非相不在心懷絕中間與內外聲色見我未出輪胎若離聲色難見如來徒勞遠覔文殊在五臺

有相即無相  無相亦無真  兩處俱不立
一體始方親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白)玅相莊嚴聖王相即如來相法身週遍如來身異聖王身若向這裏見得徹去鷺倚雪巢兔棲月殿

(問)其或未然

(答)

石火一揮天外去  癡人猶看月邊星
公案現成重審問  愛情翻疑錯承當
不應聲色行邪道  結罪無因見法王
九年面壁自知非  不若抽身隻履歸
莫道少林消息斷  白雪依舊擁柴扆
三界忙忙何日省  六塵擾擾幾時休
西方一路超生死  齊念彌陀到地頭

無斷無滅自古長存不滅更不生山河成壞這箇安寧無來無去耀古騰今人人本具鍮石不換金

不生亦不滅  無斷亦無常  常樂併我淨
非不好商量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A18]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白)相非具而本具常自莊嚴法雖傳而不傳何曾斷滅昔世尊於靈山會上人天眾前云吾有清淨法眼涅槃玅心付囑飯光廣令傳化

(問)且道當時傳箇甚麼

(答)

青蓮目顧人天眾  金色頭陀獨破顏
一燈能續百千燈  心印光通法令行
千聖不傳吹不滅  聯輝列焰轉分明
一點靈光塞太虗  也非禪教也非儒
打成一片誰人會  具眼還他大丈夫
天樂簫韶華雨飛  他方遊歷聖初回
如雲海眾相迎接  目擊金容歸去來

不受不貪知足常足無罪亦無福隨緣過日且忌分訴千家一鉢衲子活路雖無一物與眾生贈福

不覺塵緣起  貪愛轉見深  若得迴光照
當生即不生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白)有求有苦八風五欲交煎無著無貪三明六通自在

(問)便恁麼去

(答)水邊林下月冷風清

(問)不恁麼去

(答)橋斷路截別通消息

(問)還委悉麼

(答)

老僧笑指猿啼處  更有靈蹤在上方
數行梵字雲中雁  一曲無生㵎底琴
德勝河沙渾不用  清風明月是知音
春來秋去幾時休  堪嘆眾生又白頭
東廓郊中多古墓  北邙山下有骷髏
白傳文章世間稀  尚求兜率厭輪迴
我今奉勸文章士  念佛西方歸去來

威儀寂靜塔大心路不用巧分訴行住坐臥無盡無餘無所從來亦無所主若人會得全不費工夫

人人具四大  我見萬法空  行住并坐臥
來去與真同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白)坐臥經行本自無來無去威儀不動寂然非靜非搖

(問)要解如來所說義否

(答)

隨緣赴感靡不周  而常處此菩提座
巍巍不動法中王  那有獼猴跳六
笑指真空無面目  連雲推月下千江
蘆華影裏一骷髏  半臥黃沙半土丘
骷髏但有心頭氣  爭名奪利幾時休
漢末殘唐甚苦哉  人心上下極相乖
貪婪虗偽那堪說  亂世如麻歸去來

一合相理下住分別處處任宣說九年面壁斬釘截鐵神光三拜華開時節分明點破稱鎚原是鐵

三千界微塵  俱來一念心  如來一合相
推倒大虗空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白)以世界碎如微塵慈尊喻巧於玄要立權名談其實相凡夫意絕於貪求

(問)與麼會得

(答)返本還源背塵合覺

(問)不與麼會

(答)智同諸佛悲合眾生

(問)總不與麼

(答)

巨靈擡手無多子  分破華山千萬重
一段生涯六不收  從前萬法盡非儔
輕輕擘破三千界  直待恒河水逆流
九曲黃河直指君  分明全不涉途程
不知白日青天裏  開眼許多迷路人
東晉遠公曾結社  遺民房翥總奇才
淵明入會多耽飲  今晚休杯歸去來

知見不生返照還源本性離言詮見聞覺知無正無偏無垢無淨無缺無圓靈光皎皎杲日正當天

知見度眾生  眾生亦復盲  如來非法相
方到涅槃城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白)若著見聞覺知不解如來妙義悟無我人壽命還同陽𦦨空華楞嚴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問)只如法相不生時還信解麼

(答)

大千沙界海中漚  一切聖賢如電拂
法空非我道非親  樹倒藤枯笑轉新
風埽止啼黃葉盡  千林全體露天真
朝日忙忙暮日忙  眾生何不早思量
人如春夢終須短  命若風燈豈久長
淨土緣生稱本懷  一靈更不墮脆胎
法身解脫俱齊等  瞥地回頭歸去來

應化非真如露如電有為法不牢堅住相布施果報人天持經四句入聖超凡頻頻轉念金剛體最堅

演說四句偈  六度[A19]已為初  縱橫無𦊱
般若自如如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白)施七寶滿僧祇福有求而即妄持此經演四句雖德勝而非真宴坐水月道場成就空華佛事度幻化之舍識證寂滅之菩提凡情聖解俱空生死涅槃如夢昔梁武帝請傅大士講經大士揮案一聲便乃下座如斯洪範千古分明不悋弘慈當機辯著噫大士揮尺請經猶是曲埀方便美則甚美了則未了若論最上頓宗直是不通凡聖以金剛王寶劒盡情埽蕩無餘一任渠明來暗來四方八面來普教他休去歇去一念萬年去

(問)雖然如是旦道末後一句誰堪奉行(咄)

(答)

直得虗空悉消殞  天龍八部遍流通
空生疊疊窮迷妄  大覺重重說偈言
末後了然超百億  明如杲日曜乾坤
直截根源說與君  了無些子涉情塵
奈何蹉過西來意  猶道休將景示人
極樂家鄉甚玅哉  無諸憂苦樂常諧
因談果海圓音徹  時禮金容歸去來

金剛般若六度根源內外最牢堅三千大千萬古流傳雙林默語祖祖重宣開示悟入眾生大有緣

說破無生話  決定住西方  彌陀極樂國
常聞般若香

佛說是經[A20]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白)觀之為言內心覺照其在般若心經則首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在此經則終以如是觀如發菩提心者印證諸法空義學者勿以肉眼觀之而會之則為親參黃面矣凡諸聞者莫不頓然開悟無量歡喜信而受之奉而行之

(問)且道信受奉行箇甚麼

(答)

觸目對陽真般若  山河全露法王身
五千來字玅難量  八百餘家解漫說
珍重諸人休外覔  回光直下自承當
鬼神稽首聽經聲  玅悟圓通萬法明
從此諸人如會得  這回更不問前程
人身得處最為難  莫把浮生過等閑
直須籍金剛三昧力  直教打破死生關

三十二分分分全真言下好惺惺四流浪息六國安寧朝看暮轉屑抽釘春雷震響推倒望舟亭

龍樓鳳閣地  鹿苑法王經  二本皆相似
合掌志心聽

補闕真言

南謨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佉囉佉囉俱住俱住摩囉摩囉虎囉吽賀賀蘇怛拏吽潑沫拏娑婆阿

(白)今同善眾共閱最上乘經慶幸(宵朝)佛事時當滿散普集良因莊嚴會首之福田成就無窮之善果

(問)此事且止試問諸人這一場會業作麼施行還會得麼

(答)

拈起則佛覷不破  展開則法界難藏

[A21]若能直下承當管取本來具足雖然如是猶涉途程

(問)且道如何即今兩手分付又作麼生道(咦)

(答)

言言見諦言非有  句句超宗句本無
金剛本體湛然虗  把斷牢關一物無
若要山僧通線路  諸人收取護身符
閻王本是平等君  不愛民財只取人
陰司若用錢打當  貧者先亡富者存
西方極樂景幽深  寶綱光騰百萬尋
菩薩為隣談玅旨  聲聞作伴演圓音

良緣眾等略聽些箇般若大摩訶行住坐臥不離這箇人人本具非我非他諸人薦取今生莫蹉過

摩訶空最大  最大是摩訶  般若波羅蜜
撒手見彌陀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取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𦊱礙無𦊱礙故無有恐佈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人上呪是無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虗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呪即說呪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阿

(白)夫欲了最上大乘須具金剛正眼看釋迦老與須菩提顯大機施大用聚須彌山王等七寶碎大千沙界若微塵盡僧祇劫布施將來獨最上乘無法可得直得人天胆喪魔外心寒俱能捨命承當依舊白雲萬里所以解此經者八百餘家頌此經者不滿屈指蓋古人錯答一字尚墮野孤謬誦此經應入地獄(宗鏡)自惟不入地獄何由極濟羣生既能為法忘軀豈避迷天逆罪撗按寶釰重說偈言摧涅槃心滅正法眼埽除知見截斷命根堪報不報之恩用酬難酬之德

四十九年成露布  五千餘卷盡言詮
玅明一句威音外  折角泥牛雪裏眠
阿彌陀佛色光輝  白毫宛轉五須彌
頂上旋螺青絲髮  三十二種相巍巍
銷唱金經滿散緣  四施今辰福無邊
合會眾等齊修證  見聞薰種[A22]已周圓

道場圓滿不可思議人人用心機銷唱金經佛聖徧知上祝皇帝聖壽萬歲法界有情同生極樂國南無一乘宗無量義真空玅有金剛般若經

至此隨意回向

伏願經聲琅琅上徹穹蒼梵語玲玲下通幽府一願刀山落刀二願劒樹摧鋒三願爐炭收𦦨四願河江浪息鍼咽餓鬼永絕饑虗鱗角羽毛莫相食噉惡暈變怪埽出天門異獸靈魑潛藏地穴囚徒禁繫願降天恩疾病纏身早逢良藥盲者聾者願見願聞跛者啞者能行能語懷孕婦人願子母團圓征客遠行早還家國貧窮下賤惡業眾生誤殺故傷一切冤尤並皆消釋金剛威力洗滌身心般若威光照臨寶座舉足下足皆是佛地更願七祖先亡離苦生天地獄罪苦悉皆解脫以及此不盡功德上報四思下資三有法界有情齊登正覺川老頌云如飢得食渴得漿病得瘥熱得凉貪人得寶嬰兒見娘飄舟到岸孤客遠鄉早逢甘澤國有忠良四夷拱手八表來降頭頭總是物物全彰古本凡聖地獄天堂東西南北不用思量利塵沙界諸群品盡入金剛大道場

三塗永息常時苦  六趣休隨汩沒因
恒沙舍識悟真如  一切有情登彼岸
乃至虗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四法廣無邊  願今回向亦如是
  • 南無安養國極樂界(一真實際性識圓明)彌陀佛
  • 南無安養國極樂界(二空雙證法報化身)彌陀佛
  • 南無安養國極樂界(三根祇園演讚真誠)彌陀佛
  • 南無安養國極樂界(四華微妙香潔彩雲)彌陀佛
  • 南無安養國極樂界(五濁惡世離垢超昇)彌陀佛
  • 南無安養國極樂界(六聲佛號一念西生)彌陀佛
  • 南無安養國極樂界(七珍林內菩薩來迎)彌陀佛
  • 南無安養國極樂界(八功德水洗蕩根塵)彌陀佛
  • 南無安養國極樂界(九蓮臺畔次第化生)彌陀佛
  • 南無安養國極樂界(十聲佛號頓悟超昇)彌陀佛
宣卷功德[A23]已周圓  曰向三寶眾龍天
見聞盡悟真空理  大眾同歸般若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文殊普賢觀自在
諸尊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銷釋金剛經科儀(終)

唐僧取經往西天  一去十萬零八千
昔日如來金口演  至今拈起又重宣

𮘗[A24]已畢禮當懺悔眾等隨意𮘗十懺經文

懺悔[A25]畢禮當報佛祖洪恩 眾等隨意𮘗十報經文

報恩[A26]已畢眾等隨意𮘗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結

結經偈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道光乙未年孟夏奉佛弟子心僧談(建基)薰盥敬錄


校注

[A1] 迴【CB】迥【卍續】
[A2] 刀【CB】力【卍續】(cf. X24n0467_p0657c17)
[A3] 己【CB】巳【卍續】
[A4] 貧【CB】貪【卍續】
[A5] 已【CB】巳【卍續】
[A6] 已【CB】巳【卍續】
[A7] 已【CB】巳【卍續】
[A8] 已【CB】巳【卍續】
[A9] 已【CB】巳【卍續】
[A10] 已【CB】巳【卍續】
[A11] 已【CB】巳【卍續】
[A12] 已【CB】巳【卍續】
[A13] 已【CB】巳【卍續】
[A14] 已【CB】巳【卍續】
[A15] 綠【CB】緣【卍續】
[A16] 已【CB】巳【卍續】
[A17] 已【CB】巳【卍續】
[A18] [-]【CB】是【卍續】
[A19] 已【CB】巳【卍續】
[A20] 已【CB】巳【卍續】
[A21] 若【CB】苦【卍續】
[A22] 已【CB】巳【卍續】
[A23] 已【CB】巳【卍續】
[A24] 已【CB】巳【卍續】
[A25] 已【CB】巳【卍續】
[A26] 已【CB】巳【卍續】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